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篇1
出城导语参照“总导语”;自市区至金沙一段路途往返导游词可参照大白岩景区〕 (金沙)
这个小镇叫大金沙,是金沙乡镇***府所在地。往赤桐公路方向前进5公里,就是大白岩景区的小金驿。继续前进,可到达红***四渡赤水的重要战场陛诏、元厚、土城。著名的青杠坡之战就发生在前面几十公里的土城。
金沙乡是赤水竹乡的核心部分,别看是个大山区,农民收入水平却是全市的“大哥大”,属于赤水市经济较发达区域。大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小乡镇沿街多是加工竹筷的小作坊,所以叫“筷子一条街”。
这条溪流叫金沙沟,赤水一级支流,全长11.9公里,据说沙子里含有金矿而得名。去大白岩那个小金驿,就是过去淘金客居住和起运金子的驿站。但是,沙里淘金资源毕竟有限,经过明清几百年的掠夺性开采,金矿早已绝迹,只留下一些淘金客与江洋大盗和美女们共同炮制的噩梦与传奇。这些充满着血腥味的阴谋与仇杀,是足可拍出中国版本式的“西部牛仔”电影的。
(侏罗纪公园门票站)
现在我告诉大家一个信息:大家所向往的中国侏罗纪公园的主体就在这条黄金水道内面。不过,我们先要去参观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山上的乡亲为我们早准备好了“熊猫午餐”,我已经明显地感觉到它的香味了。
(上竹海公园的山坡上)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这是当年登庐山有感而发的诗句。在赤水乘车登山旅游,这是惟一一处。赤水是西南地区楠竹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是全国15个年产100万根楠竹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十大“楠竹之乡”之一。大家早已注意到了,凡所能进入眼球的山山岭岭,全都是楠竹。赤水有句俗话,叫“无水不绿,无山不竹”。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竹大国,也是最早利用竹子的国家,被誉为“竹子文明国度”。据统计,全世界现有竹林面积17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我国竹资源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量的30%。竹子属禾本科竹亚属(科和属是植物分类的专用术语),全世界竹子约150属,1225种,我国大约有38属,500余种,我们赤水占了12属,21种和2变种,变种竹如花孝顺竹、金竹、箐竹、西凤竹、玉山竹、寸八竹等,十分稀有。赤水的主要竹种如慈竹,是赤水分布较广的风景竹,大同镇、四洞沟、燕子岩等地为最多。慈竹又分尖慈、大叶慈数种;还有赤水玉山竹、寸八竹、红壳箭竹、刺箭竹、小箭竹、箬叶竹、紫竹、斑竹、水竹、人面竹、狭叶方竹、苦竹、甜竹等,其中赤水玉山竹、刺箭竹和红壳箭竹,是新近考察发现的珍稀竹种,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而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还是楠竹,又名茅竹、猫头竹、孟富竹,学名毛竹,的毛。因其竹节稀、竹壁厚、尖削度小、材质优良,用途很广,因而成为竹中之王。赤水楠竹总面积达180平方公里,占全市竹林总面积的81%,年生产楠竹400万竿,尤以葫市竹海公园最集中连片,是支撑赤水森林经济的龙头老大。
(进入竹海区)
现在,我们已进入竹海森林公园。这里距市区40公里。公园占地面积10666公顷,其中楠竹面积3200公顷。竹海公园位于葫市镇境内,1993年5月8日,国家林业部正式批准竹海公园为部级森林公园。1996年国家林业部又把赤水市评为“中国竹子之乡”。
竹海公园核心景区分野竹坪、观海楼、翠竹湖三大景点,周边还有圣女瀑布、天心桥窄脊险峰等自然景观。
{贵州导游词 ·贵州黄果树瀑布导游词 ·织金洞导游词·香炉山导游词
(野竹坪)
〔提示:停车后,可引导游人品尝路边山泉——“天鹅泉”(即今所谓“玉液琼浆”),建议对此山泉进行高品位包装,取名“天鹅泉 ”,以成一个小景点。无论春夏秋冬,应安排专门接待员,以竹筒捧水为客人“接风洗尘”,并讲述一个关于白天鹅的故事〕
(天鹅池·竹廊桥)
〔提示:建议对野竹坪入口处现存竹廊桥及水池进行整治包装,水池名天鹅池。塑一只白天鹅立于池中,岸边立白天鹅碑。另外,在竹亭长廊立黎理泰八千里引竹石刻***,并刻同知陈熙晋诗及《仁怀直隶厅志》关于对黎理泰引种楠竹的记载〕
竹海公园所处的那座大山叫青山,这个水池,叫天鹅泉。相传清代雍正年间,这里还是一片火烧过似的丹霞石头山,是四季不雨的烂岩壳,阳天白日鬼唱歌的“死亡之地”。或者说,那个时代赤水还没有楠竹。到了乾隆年间,有个叫黎理泰的福建人,到山那边的后槽村跟一位周姓老板打工种蓝靛草,以后就在这里结婚成家。乾隆三十四年即公元1769年,黎理泰回上杭县张芬乡老家接母亲来黔定居,母亲不愿远行,黎理泰只好带上三个弟弟,并挖了4株楠竹苗回后槽栽种,象征黎氏4兄弟在异地安家落户,不忘故土之根。他们把竹苗从福建陆运入江西,进湖南,再从洞庭转长江入赤水到葫芦垴,共费时3月,才把竹苗抬上后槽栽种,后来成活3株。
这段史实后来写进了清代道光《仁怀直隶厅志》:“楠竹,出后槽,大者围圆二尺余,厅境尚无楠竹,乾隆三十四年间,闽人黎理泰自福建上杭县携三竿竹种,今种者渐多。”
也许是赤水的气候与土质的条件优越,这楠竹见风就长,不过数十年,就在赤水漫山遍岭发展起来了。黎理泰早就想根治对面那座恐怖的“死亡山”,为百姓造福,于是率黎氏家族带上楠竹苗上山来了。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费了整整一个冬天,把这一片荒山栽上了楠竹苗。哪晓得老天久旱不雨,竹苗都了。黎理泰心理一急,病倒了。昏迷中,他好像听见早已亡故的***亲对他说:“儿呀,赶快去旺隆乡天鹅嘴,向那只石天鹅三拜九叩,请它助你一臂之力!”
黎理泰醒来后,立即吩咐儿孙们带上香烛炮竹,用轿子抬上他,来到石鹅嘴。黎理泰双膝跪下,大声乞求石天鹅降雨救民。这时,只见那石鹅嘴渐渐化作一只白天鹅,展翅飞去。这白天鹅就在刚才大家看到的天鹅池那石壁上连啄了数十下,啄出了一个圆洞,只见一股清泉水哗啦啦喷涌而出,说也怪,这水一出,那血红的山头一下变青了,垂死的楠竹苗转眼变绿了,恐怖的死亡山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大青山。白天鹅在这个池子里尽情跳舞、洗澡,耍了一时三刻后,又扑地一翅飞走了,飞回到旺隆乡的那座石鹅嘴上。
为了永远纪念黎理泰先生求鹅救竹的功德,当地人就在石鹅嘴峭壁上为黎先生刻了一尊石雕像,1982年2月,这处刻艺精湛的石鹅嘴摩崖造像被贵州省***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眼泉水呢,就叫天鹅泉。据当地山民说,每年夏旱季节,就见一群白天鹅飞到天鹅池洗澡,洗了一个时辰,又悄悄飞走了。只要白天鹅一来,这大青山就要足足下3天3夜雨。这就是大青山为啥子百年长青的秘密。
清代道光年间,仁怀厅同知陈熙晋得知黎理泰先生的大德善举,感动不已,特作了一首诗载入史册:
生前莫作竹王看,千尺梢云又一般。
记否无诸台上客,八千里外报平安。
(鸳鸯树)
这两棵树头挨头、脚挨脚,亲密无间,长相厮守,人们叫它“鸳鸯树”。到底是远古时代“在生愿作比翼鸟,死后化作连理枝”的传统爱情故事?还是现代男女躲在竹海的野鸳鸯?就由各自想象吧。
一位不知名的诗人,被这树感动了,吟了一首爱情诗:
哪棵是男?
哪棵是女?
他和她拥抱在一起
不怕世俗目光
不怕流言蜚语
为了爱情
哪怕得罪天庭
他说:不白活一回
她说:雁叫鸟相随
(竹子开花)
刚才一位朋友问我,竹子既然是一种无性繁殖植物,为什么也要开花呢?是不是一种不祥之兆?是的,竹子主要靠生长竹鞭、竹笋来延续新的一代,俗话叫“竹养鞭,鞭养笋,笋养人”。
我们常见的植物开花,往往是它们生长的鼎盛时期,而竹子却与众不同,它一旦开花,就预示着生命历程走到了尽头,民间都说这是“不祥之兆”,好像缺乏科学根据。造成竹子开花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人们对竹子的生长管理不善,导致土壤板结、贫瘠缺肥,就如千***万马一旦断粮断水,必然走上绝路。不过,竹子开花,也是一种繁衍后代的方式,这些命运悲惨的竹子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敢于违背自身规律,去开花结子,撒向大地,繁衍后代。
其实,竹子的一生所需并不苛刻,只要稍加照料,就能“粗茶淡饭”地活上几十年。
(竹篁幽径)
现在,我们已置身竹林之中,可零距离与竹子对话了。在植物家族中,各类树种成千上万,但进入精神文化范畴的并不很多。中国崇尚松、竹、梅,而竹子又被称为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之树。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华先民已开始研究和利用竹子,那时,就出现了最早的汉字符号——“竹”字。到了殷商时代,人类学会了把文字写在竹片上,再用绳子串在一起成了可翻阅的“书”,这就是影响了世界文明史的伟大发现——竹简。几乎是同时代,人类发明了竹笔;9世纪初,发明了竹纸,比欧洲早1000年。从古以来,人们以竹比德,以竹象征人的“清高、气节、坚贞”,几乎影响了一支民族的精神修炼。竹子以其挺拔、俊秀、虚心有节的风韵,入诗、入画、入乐、入舞、入书法,形成了浩如烟海的竹子文化体系。
竹子还是公认的环保健康性植物之王,是表土的坚强卫士。同面积的竹林可比树林多释放35%的氧气。一棵竹子可固定6立方米土壤,每公顷竹林可吸收12吨二氧化碳,可蓄水1000吨,是其它任何树木都不能比的。竹子属于速生植物,是速生桉树的3倍,且成活率高,地球上任何一种植物都不可能像竹子那样快速进入状态。因此,对于带活一方经济、绿化生态环境,都是最佳选择植物。
另外,竹子还有“养生增寿”的功用,可入食,可入药,自古为山民度荒充饥的“救命粮”。英国一位科学家说:“如果说玉米的发现与利用创造了印第安人的文化与历史,则可无疑地说竹子的发现与利用创造了亚洲人的文明与历史。”
(观海楼)
竹海公园最精彩的一章——观海楼到了。所谓观“海”,就是站在楼上观看随风而舞的竹子林海。
楼阁是古代园林中的高层建筑,是登高望远的最佳观景台。从古以来,天下名楼何其多!南昌滕王阁(高57.5米),武昌黄鹤楼(高51米),北京钟楼(高47.9米),北京鼓楼(高46.7米),北京佛香阁(高41米),河北承德大乘之阁(一名三阳楼,高36.65米),西安钟楼(高36米),河北正定大悲阁(高33米),西安鼓楼(高33米),成都望江楼(一名崇丽阁,高30米),山西春秋楼(高30米),广州镇海楼(高28米),贵州从江高阡鼓楼(高23米),贵阳甲秀楼(高22米),湖南岳阳楼(高19.72米)等,而近几年新建的著名楼阁,最高的大约是张家界天子阁(高30米)。而赤水观海楼,高7层28米,如果放到古今著名楼阁的行列,单以其高度比较,观海楼是可以榜上有名的,堪称西南第一楼。
现在,我们一齐朗诵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朋友们,上观海楼!(观海楼远眺)
刚才,我们在竹林里穿来穿去,怎么也找不到 “海”的感觉,这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在,我们借助楼台的高度,终于可以足踏青山之巅,倾听这汹涌而来的竹海涛声,拥抱这苍苍莽莽的绿色世界了!
大家不妨把眼光看得更远一些,更远一些;把想象的翅膀飞得更高一些,更高一些。在层层叠叠的山梁那边、那边、再那边,全都是竹,我们的概念应该是180平方公里的山山岭岭,全都是竹海,这是中国大西南地区最大的竹海!
算起来,从乾隆三十四年黎理泰先生引来4株楠竹苗在赤水落户,也才230多年,不曾料弹指一挥间,沧海变竹园。黎先生做梦都没想到,就那一次万里移竹的壮举,竟然改变了赤水山水的生态,改变了赤水人民的生活,改写了赤水经济的历史。
(远眺天心桥窄脊)
请大家把目光转向东方,那里有一座海拔1400余米的半弧形丹霞山绝壁,当地人叫天心桥窄脊。所谓窄脊,就是窄窄的山梁,是丹霞地貌特征的一种类型。对面那座山的脊梁两侧是数百米高的断崖绝壁,往下俯视,深邃莫测,环顾四周,满眼竹海浮云,乍看就像一座石桥架在云层之上。这窄窄的山梁,自古为山民过往通道,由于危险万分,就有人在窄脊旁建了座小庙,凡过“桥”的人必在小庙焚香祈求神灵保佑。传说良心不端的人,过桥时必心惊胆颤,不少人坠崖而死。有人就在石壁上刻了“天地良心”四个大字,故把这窄脊称为“天心桥”。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愿带各位过一过这世上罕见的“天心桥”,也想趁此机会检验一下有没有“良心不端的人”。
可惜时间太紧,就留个悬念吧!
〔提示:下楼,回头观楼〕
古来天下名楼杰阁,并非完全以楼层高度论高低,它必须以名园名城或名胜作平台依托,以名流名作作精神支柱,以神话传奇作文脉根本,以诗词赋对作灵魂生命,缺了哪一项,就好比那些蛮汉粗人,再高再大也不过是吃饭的人一个。岳阳楼成名,有范仲淹《岳阳楼记》;黄鹤楼成名,有李白黄鹤楼诗;大观楼出名,有孙髯翁天下第一长联;滕王阁出名,有王勃《滕王阁序》。当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曾专写《求记书》,请范仲淹作《记》,他认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文,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结果,范仲淹欣然承诺,一气呵成千古绝唱的《岳阳楼记》。
那么今天,我以观海楼主人的身份,真诚地向各位朋友求记求赋求诗求对联,入选者,将刻匾张挂,与楼台共垂青史!有意者,可直接与本导游联系。我这里拜托大家了!
(下坡·竹廊石级)
刚才在观海楼看赤水竹海,一些朋友感到不可思议,黎理泰引竹种不过230多年,怎么会铺天盖地绿了几百平方公里。前面说过,竹子属于速生性植物,是速生桉树的3倍,平均每天最快能生长1米左右,且成活率高,俗话说一年栽竹,二年出笋,三年成林,四年成荫,五年卖竹度光阴。而且,种竹便宜,成本不高,一次种竹,代代受益。
竹子不仅长得快,而且长得高,上世纪八十年代,专家在葫市发现了中国最大的楠竹,高22.3米,胸径达18.8厘米,可称华夏楠竹之王。
(天锣·地鼓)
下这360级台阶时,请大家注意脚下有没有一种奇怪的声音。哪个第一个听到了,他就是今天旅游团中的幸运者。
——啊!这位女士(或先生)听到了,恭贺你!请问像啥子声音?
像雷声?像鼓声?再蹬几脚!对,这咚咚咚的声音就是从地底下传出来的,山民们叫它地鼓。
赤水这地方也怪,就在大白岩上世外桃源的一段路上,也有地鼓声。更奇怪的是,离这儿4公里处的甘溪尽头,有一座呈弧形丹霞崖壁,高数十米,只要你往内一站,开口说话,声音便在绝壁来回游荡,像锣声一样余音不绝,当地人叫那为“天锣”。1994年,中国人民总***治部原秘书长兼***事博物馆馆长贾若瑜将***回赤水老家探亲,对天锣地鼓景观慨叹不己,信口吟了一首诗:
虺江曲曲绕青螺,疑似瑶池落凤坡。
绿海阶梯鸣地鼓,丹岩绝壁听天锣。
迎风自有千山竹,伴月能无万岁桫。
大好自然偏赤水,蓬莱仙境此间多。
咱们赤水历史上好像没出什么巨人伟人,但“赤水三杰”却是人所皆知的人物,贾若瑜将***就是“三杰”之一,另外两个是三十年代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创始人、***团书记段雪笙和前人民日报社社长秦川。
提起段雪笙,中国前一辈文学界人士大都有一定印象。段雪笙,1901年生于赤水县城,1925年在北京大学参加中国***,后到广州从事***活动。三十年代初,到上海从事对文化界的宣传组织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同潘训、谢冰莹一起在北平建立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并任***团书记。同时,创办文艺刊物《前哨》、《北方文艺》,争取了台静农、范文澜等一批进步人士支持北方左联工作。段雪笙与鲁迅、阳翰笙等一批文化名流有长期交往。1931年回家乡赤水,倡办“流波社”(读书会),创办文艺刊物《流波》、《寒夜之华》、《少年大众》。由于长期奔走于人民******活动中,积劳成疾,1946年病逝于四川南溪,年仅45岁。作为三十年代中国文学界的一面旗帜,段雪笙列为赤水现代史上文化“三杰”,是当之无愧的。
(翠竹湖)
〔提示:可游湖,可沿湖岸徜徉流连。若是当晚在山上休闲居住者,还可岸边垂钓〕
在海拔1200多米高的大青山之顶,拦溪为湖,把传说中的天宫瑶池搬到这儿来了。真是半湖翠竹半湖水,云烟飘渺惹人醉。
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文人骚客、大家名流,多是竹子的崇拜者。宋代大文豪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些风雅之士把松竹梅比作“岁寒三友”,竹石梅叫“三益之友”,梅兰竹菊称作“四君子”。
唐代大诗人王维,依小湖造“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并以竹为主题营造了千古名园“辋川别业”。北宋文学家庾信依山溪植竹造园,闲时把钓:“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扬州八怪之一的大画家郑板桥,隐居竹林,画竹画得发疯,留下了一首千古名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历史上,还有以李白为首的唐代“竹溪六逸”,有以嵇康为首的晋代“竹林七贤”,有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清代“扬州八怪”,这些文化泰斗、国学宗师,以竹结庐,以竹为屋,以竹交友,以竹结社,以竹励志,以竹比德,以竹为文,以竹为画,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就连***的杰出领导人、著名******,也是竹子精神的楷模,他在黑暗的牢房墙壁上刻了一首诗: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升,依旧与天齐!
就是以这种顽强不息、高洁***的竹子精神品格激励自己与敌人作斗争,听来怎不令人热血中肠、壮心不已!
此时此刻,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翠竹湖,谁不想在这里购它一席之地,造一栋竹楼呢?
(竹制品·竹产业)
[提示:从翠竹湖回野竹坪接待点,沿路要插入介绍赤水竹制品及竹产业情况,以适时推出竹制土特产品]
我国不仅是世界产竹大国,也是最早应用竹制品的国家。竹制产品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古代大诗人坡曾对竹的价值作了一个十分准确的总结,他说:“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君也。 ”
赤水竹制产业起步在清代中末期,最先是较为原始的竹子食品,如冬笋干笋系列之类。竹制品最早起于盐运业的发展,如船篷、竹筐、背篓、箩筐之类。以后,扩展到日用竹制品,如睡垫、晒垫、筛子、簸箕、竹扇等。到清、民之间,因文雅之士的需要,始有竹雕笔筒、竹编提箱、画屏、竹帘、竹琴之类工艺品的出现。***后,特别是近些年来,赤水竹产业已形成较大气候,并逐步成为赤水主打产业经济,年生产楠竹达400—500万竿左右,所产竹制产品,如竹香扇、竹帘画、竹伞、兰花椅、竹笔筒、竹茶筒、竹地板、竹漆筷、竹根雕及上百种竹工艺品。其中竹地板、竹香扇、竹帘画、竹漆筷等是享誉国内外的品牌。赤水市正在朝中国西南竹城迈进。
各位朋友,到了赤水竹乡,不带几件竹制品作纪念,是十分遗憾的。
(野竹坪·接待餐馆)
〔提示:该是用中餐的时候了。用餐期间,可向客人推介本土餐饮文化。内容可参照四洞沟蔡家木屋、大白岩农家接待点等前章所述有关餐饮内容〕
(下山途中·圣女瀑布·硝岩瀑布)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篇2
关键词:个园造园家;审美观念;体宜;天人合一
扬州个园是清代扬州园林中的名作,虽不是出于康乾盛世,但仍不失繁阜盛鼎的余绪。此园历经修改,故址原是清初石涛的“寿芝园”,后归马曰琯、马曰璐,名为“小玲珑山馆”,至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才筑成今状。个园属江南私家城市园林,集建筑、山水、花木等物质元素与诗情画意等精神元素于一体,既体现出扬州园林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当然这离不开造园家的构思与匠心。明造园家计成说:“世之兴造,专主***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期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牵。”现从造园家作为审美主体的角度来分析造园家在设计建造个园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审美观念。
一、合乎体宜才是美
造园家作为园林的总体设计者,是“道”与“艺”的综合集中者。他们既要懂得“道”的精神,又要懂得“艺”的技巧。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对造园者要求很高。造园家本身的审美观念也体现出他(她)本人的艺术修养。
不管是建筑艺术,还是园林艺术,在创作设计时,都讲究“体宜”二字,或者是“合乎法式”、“得体”。这就像作画讲究“胸有成竹”、“胸有丘壑”。园林构造者同样要做到合乎体宜,这样才会被人接受、欣赏,不然,往往会让人贻笑大方。
“复园”的成功之道。陈从周关于整修前人园林有“复园”与“改园”二议:“设若名园,必细征文献***集,使之复原,否则以己意为之,等于改园。正如装裱古画,其缺笔处,必以原画之笔法与设色续之,以成全璧。……若一般园林,颓败已极,残山剩水,犹可资用,以今人之意修改,亦无不可,故名之曰‘改园’。”(《园林清议》,陈从周,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0页)个园故址是清初画家石涛的“寿芝园”。乾隆年间,盐商巨富马曰琯、马曰璐在东关街筑小玲珑山馆,延揽各方墨客。嘉庆间,马氏衰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购园,改筑成今状。石涛中年寓南京、扬州,晚年在扬州以卖画为生。善画、工诗、擅书,还有一手画外造园、善砌假山的硬功夫。相传寿芝园中的叠石就出自石涛之手,他能用太湖石、黄石、峰石、宣石等象征四季的假山,利用翠竹穿插、石池反照、阳光明暗、石梁三曲、丹枫掩映、洞天盘旋等,反映出四季不同的风光。有诗作记之:“琅竹千杆个字园,黄山拔地小桥湲。石涛砚海波澜起,设绘飞豪芍药轩。”(《中国名胜大典》,戴巍光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40页)据马曰璐所做《小玲珑山馆***记》记载得知:“以古今胜衰之迹,佐宾主杯酒之欢,予辈得此,亦贫儿暴富矣。于是***工匠,兴土木,竹头木屑,几费经营,掘井引泉,不嫌琐碎,从事其间,三年有成。”(《园综》,陈从周、蒋启霆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7、108页)后来被黄应泰所购,“主人闢而新之,堂皇翼翼,曲廊邃宇,周以虚槛,敞以层楼,叠石为小山,通泉为平池,绿萝袅烟而依回,嘉树翳晴而蓊匌,闿爽深靓,各极其致。”(《个园记》,刘凤诰)综观个园的历史变迁,不同的造园家在继承和改进它的规模与体制上是走修复之路的。石涛开创的个园分峰用石的造园手法被继承下来,并被发扬完善。马氏兄弟拥有个园时期增设了几座建筑;黄氏时期被修筑成今状。个园的主题逐渐被明确:不出户而壶天自春,揽四季风月、天地上下于一园,卧可听风声雨声鸟声,行可观山影树影花影,真是体现了可游、可望、可居的特征。
建造园林之前,造园家除了考虑到利用故址之遗迹而借以发挥外,还考虑到其他方面的提议要求,比如地域特点、时代风尚、主人雅好、主人经济实力等。
一个时期的园林作品代表一个时期的经济文化风貌,一座杰作园林浓缩了时代的智慧精华。造园家的审美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历史某一进程中或社会某一领域的独特美学规则。自从康乾八次南巡,寓居扬州,扬州官员与盐商为表接驾之意,大建湖上园林,一时扬州园林名振四方。随着乾隆朝的衰落,扬州的园林亦随之走上了下坡路。不过扬州园林“南秀北雄”的艺术特点被传承下来。另外,雍乾时期以“八怪”盛名的扬州,形成了一股标新立异、融雅俗为一体的艺术流派,对当时及以后的扬州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曰琯、马曰璐以业盐定居扬州,两人乾隆初被举博学鸿词,不就。好学、工诗,喜结客,人称“扬州二马”。黄至筠(应泰)虽为盐商,亦性好风雅,工绘画,师法王恽,长于山水、花卉。个园造园家在建造是园之前,必定综合着诸多方面的信息资料,才使得个园得体益彰。所以说能造园实属不易,能造好园林更是不易。清人张潮:“叠石累山,另有一种学问,其胸中丘壑,较之画家为难。……此则合地宜,因石性,多不当弃其有余,少不必补其不足,又必酌主人之贫富,随主人之性情,又必藉群工之手,是以难耳。”(《虞初新志》卷六,吴伟业《张南垣传》后张潮(山来)评语,第129页)叠石磊山尚且如此,设计建造整个园林则更是困难。
造园家综合了以上诸种要素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园林的整体布局、规划以及细节。比如何处建建筑、何处筑山蓄池、何处植花种树、何处设路建桥,这是位置安排的问题。还有利用何种材料实现这些设计理想,这是材料选择的问题。接下来还要选择各类名工巧匠,这是工程实施的问题。个园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建筑有宜雨轩、透风漏月轩、壶天自春楼(抱山楼)、住秋阁、丛书楼、鹤亭、清漪亭;山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曲池婉转、水碧映天;园中有竹、桐、松、柏、藤、玉兰、芍药、牡丹、草、焦、枫、柳、桂等各种植物。个园春景在入口处,方形花坛列砌园门两侧,杂植翠竹,间插笋石,象征春意盎然。夏景比较阔大,夏山以太湖石堆砌,有洞、有壑、有谷、有涧、有壁,山缝中杂植藤萝,山上有鹤亭,主人当年养鹤之所。山下曲池,围以湖石堆岸,池中有一亭,池水四面环之,可***观山观水。池北有抱山楼,园中最大建筑,双层七间长房,沿楼内长廊走至东尽头,可登秋山。黄石堆砌、浑然天成,杂以枫树。过秋山前行,可至冬山。冬景稍小,以宣石堆山,貌石狮闹雪之状。山后为风音洞,北风吹孔,有萧杀之气,增添隆冬气氛。旁植有腊梅。个园园林的设计就像一出曲文,春景是开篇,夏景是铺展,秋景是高潮,冬景是收尾。造园家处理得高低起伏、有松有弛。个园西部、北部较开阔,东部、南部较紧凑。造园家亦懂画理:有疏有密、疏密得当。纵观个园的经营实构,可谓是契合明计成“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经验之谈:“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椏,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据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畽,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园冶·兴造论》)建园有法,而无定式。这就要求造园家做到因地制宜。主人名园为“个园”,因为“主人***竹,善以竹本固,君子见其本,则思树德之先沃其根;竹心虚,君子观其心,则思应用之务宏其量;至夫体直而节贞,则立身砥行之攸系者实大且远;岂独冬青夏彩,玉润碧鲜,著斯州莜荡之美云尔哉?主人爰称曰‘个园’。”此园既以竹为名,那主题也应是竹了。世人对竹子的推崇备至,由来已久。君子之谈,历久弥新。以竹喻人之高风亮节、品端性良、虚心谦逊,此“比德”之现象源自儒家,至清代黄志筠一介儒商亦沿袭了这一标榜身心高洁的传统之道。个园有“竹西佳处”的美誉,造园家利用不同种类的竹子,或孤植,或丛植,或林植,造出不同形制的美景来。山水相拥相依,相互增辉,建筑点缀其中,亦是提供给欣赏者观景的好去处。扬州地处南北交界处,位置与气候独特,建筑仍袭江南园林之粉墙黛瓦、小亭翼然,但同时又不失北方建筑雄厚的特点。个园以小见大、淡雅质朴,是江南园林的成功杰作。
二、“合乎体宜”符合“天人合一”的审美观
合乎体宜,泛化了说就是要做到天时、地利、人和,天地又可合而为“天”。合乎体宜,也就是要做到天人相合、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的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在中国文化中,这个“天”虽有多义性,诸如本原之天、主宰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自然之天等,但自然山水园林追求人天混融,这个“天”主要指老庄代表的道家认为的“自然之天”和儒家所说的“义理之天”。(《中国园林文化》,曹林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31页)东方古贤的天人合一观,具有天然的美学品格。天人合一观启示于人的至美、至善的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之于生命如此,之于艺术也是如此。个园造园家把自然美浓缩到一个中型私家园林中,把建筑——“人化自然”与山水十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做到效法自然、超越自然的理想境界。谐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道家对大自然“为而不持、主而不宰”的态度。(《中国古典建筑与园林》,唐鸣镝、黄震宇、潘晓岚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6页)
儒家重视物的意义与内涵,而非实质作用或纯粹外表之形式。儒家思想中比较典型的“比德”说,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这种思想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为艺术创作之一的园林建造,其主持设计的人肯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个园造园家于一园之中分造象征不同季节的假山,让欣赏者可以不出户而体验四季交替变化,真是构思巧妙。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园中水绕山、山拥水。造园者在设计四季假山之时,必当是想把四时天宇纳于一园之中,以有限物象来象征无限物象,让人有以小见大、以少纳多之感。另外花木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桂树又名木樨,喻富贵高升。陈淏子《花镜》提及木樨:“木樨香胜,宜崇台广厦,挹以凉飔,坐以皓魄,或手谈,或吟啸其下。”个园宜雨轩前就植有木樨树。其他还有芍药、牡丹、焦、柳、竹等,皆深有韵致。这些园林元素被和谐安置在一起,所构成的作品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和宇宙的生机,体现一种使人精神飞扬浩荡而又积极向上的追求与向往。
个园造园家的审美思想观念肯定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渗透,儒道释三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又影响颇深,所以造园家的思想观念中必定渗透着儒道释相综合的思想。中国古代园林造园者以感知、情感、想象交织于一体的审美心理,去表现真切感受到了客体对象与宇宙生机活力的内存联系,去创作情景交融、人与自然相融的园林意境。个园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个园处处令人生情,情景相融,意境自会由审美主体去体味。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尚“和”的精神,指在变化中求统一,达到物我一致、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美学思想。中国美学要求艺术作品的境界是一全副的天地,要表现全宇宙的气韵、生命、生机,要蕴涵深沉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园林艺术更是有这样的要求。园林造园家懂得体宜观并在设计建造个园过程中切实贯彻,这就是以人合天、做到了天人合一,从而才创造出与天地宇宙相契合的高水平作品,成为后人赞叹学习的对象。
参考书目:
1、《中国审美文化史(明清卷)》,王小舒,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10月1版;
2、《园冶》,「明计成,陈植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5月2版;
3、《长物志》,「明文震亨,江苏科技出版社,1984年3月1版;
4、《闲情偶寄》,「清李渔,单锦珩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5、《扬州园林》,李亚如,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1版;
6、《扬州园林品赏录》,朱江,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2月2版;
7、《园林清议》,陈从周,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1版;
8、《园林谈丛》,陈从周,上海文化出版社,1980年9月1版;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篇3
九月的阳光仍有一丝温热,风却已经变得清凉,走出城市,已有淡淡秋意,正是自驾出游的好时候,品尝新鲜佳果,登山、望远、赏月,享受异地风情文化,彻底放松心情!
OA 广西贺州文化风情3日自驾游
竹海大观
竹海大观景区位于广东肇庆市广宁县,景区面积8.13平方公里,负离子含量98000个/立方厘米。绵延不断,浩如烟海的翠竹,构成了一幅气势雄伟,景色奇特的天然竹林美景。主要景点有凌波栈道,十里竹廊、天下第一水车,天下第一彩霞龙龟。在此领略竹子“超凡脱俗、君子风雅,清淡高远,修身养性”的高尚品格,可乘坐竹排或农家船顺绥江而下,时而穿涧过滩、时而逐流嬉水,到达忘忧岛,岛上有按摩小径、同心桥,平行木,竹竿舞、转运滚筒、竹林迷宫等20多个参与性,趣味性超强的游乐项目,让你乐而忘返。
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被评为“人一生要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是中国最具旅游价值的古城镇,有“梦境家园”之称。古镇方圆约3.6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峰耸立,古木参天,溶洞幽深,清溪环绕。镇内有“六多”,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小桥流水人家”是黄姚古镇的独特风景之一。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古镇特有的风景。此外,镇上还有韩愈、刘宗标的墨迹,有何香凝,高士其等名人寓所。
贺州温泉
广西著名疗养胜地,温泉水温摄氏60度,含硫量1.5克/升,水中含锌,锰,铁等38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能促进血液循环,强身健体,护肤养颜。置身于烟云缭绕蒸腾不息的温泉中,尘俗烦恼尽除。
贺州石林
贺州石林是一片十分罕见的由汉白玉石柱、石笋组成的“玉石林”,形成于一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有“人间仙境”之称。景区内奇峰突兀,石笋石柱,地槽漏斗,狭缝密布,成就了“千年骆驼”,“空中走廊”,“一线天”等众多的奇异自然景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被地质学专家称作地质奇迹。
OB/梅州客家风情2日自驾游
元帅故居
梅县雁洋镇虎形村,依山傍水,林木葱笼。元帅就出生在此,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雁洋是块“藏龙卧虎”的宝地,站在雁洋最高的五指峰上往下看,两条白练般的长河环抱着一座椭圆的山,山形似一伏卧憩息的巨虎,而这“巨虎”就是虎形村。元帅的故居,就坐落在虎形山下。
灵光寺
灵光寺依山而建,均衡对称,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广东四大古刹之一。寺前有两株古柏树,历时千年,一生一死,一荣一枯,相传为惭愧祖师亲手所栽。右边枯树,早在3D0年前已枯死,但至今仍与生柏争高,成为奇特罕见的“生死树”。寺内最壮观的主殿为大雄宝殿,供奉惭愧祖师像,木雕“惭愧祖师爷”像为岭南珍品。
雁鸣湖度假村
雁鸣湖度假村占地1万多亩,按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概念,建成春晖园、夏晓园、秋实园、冬融园等四大功能景区,兴建溢香坊、益寿廊,滑草场,铁索桥、蹦极、空中飞人、碰碰车、9洞高尔夫球场(建设中)等配套旅游设施,融生态,科普、旅游于一体,为梅州山区一颗璀璨的旅游明珠。
千佛塔 千佛塔坐落于梅州市东郊大东岩山顶,始建于大宝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千多年历史,有“塔中有塔”“塔上有塔”之称,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塔分为七层,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边长1.6米,为生铁铸成,塔身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1000佛,故名千佛塔。原塔建于修慧寺,因寺毁,清乾隆初年嘉应州官王者辅将铁塔移于梅城东岩山顶,上面盖亭宇,周围筑栏杆,并砌石阶,以供游览者登临观赏。中间嵌以黄遵宪的《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和《重修千佛塔记》。
OC/清远古龙峡流漂,瑶族晚会风情2日自驾游
古龙峡漂流
古龙峡漂流被誉为中国漂流的巅峰之作,天然峡谷赋予古龙峡漂流与众不同的特色,集瀑布,深潭,奇石、丛林,珍稀植物于一体,自然景色之美令人为之惊叹。天然瀑布群及充裕的山泉水为漂流提供了充沛的水源,漂流河道经国际漂流专家按照赛道标准精心设计,自然原始,浑然天成。河道全长10.3公里,落差达236米。其中飞瀑勇士漂河道长5.2公里,落差152米,共137处,被指定为国际大赛专用赛道。奇石飞舟,在峡谷中穿石绕壁,一路急流勇退,高潮迭起。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篇4
黄虽为巨商,但也喜爱文化,人称主人“**竹”,自号“个园”,以号作为园名。
该园据说出自石涛的手笔,他一生多游历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使之在个园设计中取材自然,却又敢破常格,因而以四季假山汇于一园的独特叠石艺术闻名遐迩。
未入园门,只见修石依门,筱竹劲挺,两旁花台上石笋如春笋破土,缕缕阳光把稀疏竹影映射在园门的墙上,形成“个”字形的花纹***案,烘托着园门正中的“个园”匾额,微风乍起,枝叶摇曳,只见墙上“个”字形的花饰不断移动变换,“月映竹成千个字”(袁枚),你会不自觉地叹出“活了”!
过春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夏山,全是用太湖石叠成,秀石剔透,夭矫玲珑。步入曲桥,两旁奇石有的如玉鹤***,形态自若;有的似犀牛望月,憨态可掬。抬头看,谷口上飞石外挑,恰如喜雀登梅,笑迎远客;远处眺,山顶上群猴戏闹,乐不可支。佳景俏石,使人目不暇接。过曲桥入洞谷,洞谷如屋,深邃幽静,左登右攀,境界各殊。山涧石缝中,广玉兰盘根错节;窗前阶下,雨打芭蕉玉立亭亭。人行其间,只见浓荫披洒,绿影丛丛,真是眉须皆碧了。
秋山最富画意,山由悬岩峭壁的安徽黄石堆就,其石有的颜色赭黄,有的赤红如染,其势如刀劈斧削,险峻摩空,山隙间丹枫斜伸,曲干虬枝与嶙峋山势浑然天成;山顶翼然飞亭,登峰远眺,群峰低昂脚下,烟岚飘隐其中,虽是咫尺之***却有百千里之景的磅礴气势。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篇5
陈宣章陈珑玥编著
三十三、花卉和园林艺术
我国是各国公认的“世界花园”,有3万多种植物;仅树木有2000余种,而全欧洲不过150种;直接间接供人吃穿住用的植物有2000多种,而欧美仅1000种。***后,每年发现的新种植物以百计数。其原因:
1。我国除高原气候区以外,其余地区分为南热带、中热带、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北温带9个气温带。
2。我国地形复杂,高山、丘陵、平原、深谷、江河、湖海,应有尽有。尤其是高山,海拔差距大,适宜各种不同植物生长,奇草异花形形色色。例如:四川峨眉山就有3000多种树木花草。
3。天然树木花草中,我国有的品种特多。例如:全世界800种杜鹃花,我国有650多种;全世界450种报春花,我国有390多种;全世界400多种龙胆花,我国有230种。
4。在地质史第四记,北半球被大冰川覆盖。欧洲、北美等山地少或无的地带,许多植物被灭绝。我国山多,冰川仅成零散的“山地冰川”,使许多植物被保留了下来,例如:水杉、银杏、银杉、杜仲等。以前,水杉仅存于化石。1941年四川万县发现3株水杉,后来又在湖北利川县发现几百株,轰动世界。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这也和我国树木花草种类繁多有关。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我国历史上的皇帝、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学士都喜爱园林艺术,不但留下许多优秀的园林建筑,而且留下丰富的园林、花卉的游记、诗词、绘画作品。尤其是东晋到唐宋年间,更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夸富尚奇转向以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为设计园林的指导思想。
中国园林艺术是树木花草、亭台楼阁、假山奇石、溪涧甬路、诗画楹联、藏书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园林是一种供游人身临其境进行游赏的多维空间,由山水、植物、建筑三要素,相互巧妙组合成景区,有开有合,有聚有散,曲折多变,小中见大,使全园既有变化又有统一,使游人感觉有不穷之景,不尽之意。《红楼梦》的大观园有典型的描写,而且在探春“当家”时,竟还“生产”花果、香草、蔬菜、稻稗。
中国园林有自然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北京的御花园中佳木葱茏,古柏藤萝、山石盆景,千奇百怪。沈阳故宫规模较小,以建筑为主。
私家园林最著名的是苏州古典园林、上海豫园和太仓南园。
苏州园林是中华园林艺术的精萃。1997年拙***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艺圃、耦园、狮子林和退思园被增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16-18世纪全盛时期有园林200余处,各自独具匠心,现保存完好的尚有数十处,素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苏州古典园林浓缩自然界美好风光,采用的方法是“叠山理水、植物配置,构成江南水乡野趣”。其中的花木品种数以百计,具有季节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色,银杏、紫藤、桧柏等数百年树龄的古木尤为珍贵。
上海豫园是闻名中外的江南古典园林、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由园艺名家张南阳担任设计,素有“奇秀甲江南”、“东南名园冠”之誉,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中古木花树相掩映,规模恢宏,景色旖旎。三穗堂前桧柏分植,南有荷花池;大假山上花木葱茏,循径而下又转一境,则垂柳千丝,平池十顷;大假山东北峭壁下的萃秀堂,幽静峻洁,峰峦林立,花木阴翳;曲池西及玉华堂前后,山石嵯峨,流水潆洄,花木扶疏,翠竹幽静,这里的白玉兰树是上海最古老的市花树;内园中,亭台楼阁、泥塑砖雕、名树古木、石峰小桥一应俱全;耸翠亭周围林木青翠,亭内一匾“灵木披芳”;万花楼前高24米的银杏树,相传为建园时园主人亲植,已有400多岁,至今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还有300多年的老藤。
太仓南园是明代万历年间首辅王锡爵赏梅种菊处,距今400多年历史。鹤梅仙馆是王锡爵赏梅处,园内遍植梅花,其中有一株老梅,王锡爵把其扎成鹤形,命名为“一只瘦鹤舞”,可惜已于清末毁去。现有4株百年老梅,冬去春来,但见铁干横斜,花报春信。栽花小憩是王锡爵种菊赏菊处,现还种有100多种名贵兰花;两侧小院香樟繁茂,芭蕉翠绿,有罕见的金钱小菖蒲和名贵的黄天竺;月波桥头有株300多岁古桂树,枝繁叶茂;小溪旁修竹满坡;长廊旁紫藤缠绕;金鱼池中睡莲漂浮。园中约2400株树,还有棕榈、广玉兰、罗汉松、龙柏、黑松、水杉、合欢等,灌木有蚊母树、夹竹桃、木槿等。园内有棵200岁的榉树;一棵国宝级黄杨有600多岁,高8米,干围1。1米,树冠直径13米;知津桥东有株百岁朴树。真是:园内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四季有花,四时花香;老树参壮,绿荫掩映,幽篁丛竹,疏密相间。
寺庙园林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最晚在公元4世纪就已经出现。植物是寺庙园林最重要的造园要素之一,是融会寺庙自然景观和建筑空间最为灵活、生动的材料。它的作用:
1。调和建筑,渲染季相色彩:对建筑体量庞大、色彩浓重、布局规整的,多选用银杏、柳杉、侧柏等树姿雄伟、苍劲延年的树种来突现寺庙乃佛家圣地、万古长青;对黄墙红瓦为主,色彩浓重的,常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树春发嫩绿,夏被浓荫,秋叶胜似春花,冬育枯木寒林。常绿树则保持四时景象浓郁,远观寺庙建筑宛如绿色画布上的亮点。
2。画龙点睛,突出建筑主体:茫茫一片天然次生林,犹如绿色画布,凸显高塔建筑。
3。隐蔽园墙,拓展建筑空间:多用藤本、花灌木甚至高大乔木来美化寺庙墙面,辅以各种球根、宿根花卉作基础栽植,以植物自然体态装饰建筑背景。常用植物为紫藤、爬山虎、山茶、木香、杜鹃、美人蕉、南天竹、孝顺竹、罗汉松等。
4。完善功能,丰富建筑构***:植物的色彩可调和建筑色彩,也能丰富画面和构***的效果。植物的乔、灌木配置层次,可含蓄寺庙建筑、丰富景观空间构***。还常借植物作构筑空间的引导;借植物的掩映作建筑的自然屏障;借高大乔木为寺庭遮荫;借密集的树丛、树篱营造肃静寺园环境等。
5。协调统一,渗透内外空间:室外花木枝叶从门、窗框处探入室内或攀援植物蜿蜒穿透漏窗等,让人们领略外部自然景物到室内的延伸。花草树木可将整个空间意境统一于植物景观空间,甚至种高大乔木以遮挡视线,调和周边环境,使寺庙内外构成统一的画面。
寺庙园林植物的选择不但有景观功能意义,还体现禅宗文化,常选择僧众喜爱的和宣扬佛门教义的植物,例如:菩提树、孝顺竹、罗汉松等。
寺庙水体景观植物配置:1。放生池:池周环绕枫杨、薜荔,池中种满荷花、浮萍。2。河:两岸配置树形优美的高大乔木,如:枫杨、垂柳、乌桕、黄馨、水杉等。3。湖:周边常以植物季相色彩衬托,多用桃、柳、枫香、乌桕、榉树、栓皮栎等;湖中接天莲叶。4。溪涧瀑布:溪内水草茂盛,岸边高大乔木,岩石缝隙藤、灌丛生,形成一派自然景观空间。
寺庙路径景观植物配置:因布局不同,配置植物种类和方法各异。有规则式、自然式、林径式、竹径式、花径式等。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篇6
关键词 湖北 工艺 雕塑
中***分类号:K878.3 文献标识码:A
湖北,是中华民族和人类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距今80万年前已有“郧县猿人”的生活遗迹,“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向世人展示了湖北境内悠久、灿烂的史前文明。尤其是距今4600年―距今4000年前的“石家河文化”,其遗物证明当时的治玉、冶铜、陶塑和彩陶技术均有相当高的水平。湖北工艺雕塑无论是以技术还是艺术形态出现,浩瀚如烟的实物足以证明其辉煌历史。
1史前工艺雕塑遗迹
“中国最早的雕塑,当以旧石器时期的打制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以及彩陶为标志。当我们的祖先以一块石头敲击另一块石头的时候,就已经具有‘雕’的意义和特征;而彩陶则具有了完整意义上的‘塑’的特征了。”
郧西县安家乡白龙洞、郧县曲远河口、大冶市湖水乡章山村的石头龙遗址等地,都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多为锤击而成,极为粗糙。宜都市青龙嘴乡九道河岸九道沟、丹江口市凉水乡石鼓村张家营后山、江陵鸡公山旧石器文化遗址、房县中坝乡青阳村樟脑洞、随州市郊、襄阳山湾、房县兔子洼和莲花湾、武汉市九峰等地均发现人工石制品,绝大多数为旧石器时代的石器。
在湖北境内,已调查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数百处之多,几乎遍布全省各地。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出土丰富的遗存,反映了这一时期雕塑艺术的重大进步。石器制作精细,形态规整;陶器的制作从盘泥而筑发展到轮制,器形丰富,不乏纹饰;玉器品种繁多,造型生动富有韵味,浮雕、透雕、圆雕技法历历在目;治玉工艺采用了切割、雕琢、钻孔、抛光等技术。尤其是天门石家河遗址出土的雕塑品,充分反映新石器时代湖北先民已掌握了比较先进的雕塑技艺。
2先秦工艺雕塑遗迹
湖北江陵荆南寺二里头文化遗址、宜昌中堡岛、宜昌白庙子、随州西花园、武汉黄陂盘龙城等遗址中,均发现与中原二里头文化相似的陶器,橄榄形罐、鸡冠形罐、澄滤器、三足盘、四足方鼎等均有所见。
至商代,盘龙城成为商朝南方***事据点。其遗址宫殿区域,发现多枚石质柱础,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建筑石雕。城东李家嘴2号墓出土的重椁单棺,椁板外壁阴刻有精细的饕餮纹和云雷纹,阴线内填朱,余者涂黑,这是目前湖北省发现较早的木雕工艺。
西周时期,蕲春毛家嘴、红安金盆、黄陂鲁台山、秭归官庄坪、随州旭光砖瓦厂、汉阳纱帽山等地出土的青铜工具种类繁多。武穴鸭儿洲附近的长江中,挖沙船挖出23件青铜甬钟,其表面纹饰虽有中原西周风格,但趋于简单化。西周时期湖北的玉器,主要出土于黄陂。黄陂鲁台山西周墓葬中,出土了一件玉制蚕蛹,长2.6厘米,两眼、双翼,身作螺旋状,嘴下有孔,直通尾部,色泽浅绿,形象生动有趣。即使最简单的玉戈,尽管表面没有纹饰***案,但却以磨制精工取胜,且整体均匀,脊线流畅,戈刃薄而锋利,充分反映出当时较高的工艺水平。
体现楚人雕塑技艺的漆器,在春秋时期也极为兴盛。1988年从当阳赵家巷4号墓中出的一批漆器,器胎厚实,黑底红彩,花纹华美。江陵雨台山404号墓出土的漆耳杯、漆卮、漆豆等,均反映出楚地漆器精湛的工艺。
潜江市龙湾镇东的章华宫遗址放鹰台1号遗址中出土的砖和瓦,其制作工艺达到了春秋时代的最高水平。瓦有钩与孔,类似榫与卯,以便上下勾连,其规格之高,全楚仅见。因木构件容易腐朽,目前尚无出土物证,据《水经注・沔水》记章华台云:“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描绘出“层台累榭”的奇巧和华美,不难想象古代工匠运用娴熟的雕刻工艺赋予建筑以荣华之美。
战国时期,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可以说集中展现了这一时期工艺雕塑的辉煌成就。其青铜器铸造工艺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组合陶范铸造技术、分铸法、焊接技术、失蜡法都有了新发展和新高度。采用失蜡法铸造的“蟠螭纹铜尊盘”,周身布满镂空繁缛的蟠螭纹和蟠虺纹,华丽雍容、细密空灵,实为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神品。出土器物中,玉器多达300余件,其数量及制作之精美均反映了当时湖北玉雕工艺的高度发展水平。所有玉质饰物均经打磨抛光,有良好的光泽,玉色以青白、青黄、灰白、黄白、黄褐、青蓝色为主,也有少量为深绿,浅绿和白色。纹饰以谷纹、云纹、双龙纹为主。技法相当丰富,有隐起(浮雕)、镂空(透雕)、阴刻、圆雕、单面雕、双面雕多种。出土的36件石编磬,更是同时代石雕作品中的翘楚,整组编磬用青灰石制成,表面用彩绘和浅浮雕构成凤鸟***案,线条流畅,构***均衡,轻盈灵动。
3皇权专制社会时期的工艺雕塑
秦汉时期,湖北地区的手工业比较发达,铜器、铁器、漆器、陶瓷、竹制品均在这一时期墓葬中被大量发现。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出土的彩绘七豹漆扁壶,长方口承盖,扁平腹,长方形圈足,肩两侧各饰一铜铺首含环。木胎,黑地朱绘七只神豹,空隙处绘暗灰色草叶纹和朱漆云气纹。整个器物造型端庄,色彩对比强烈,是一件艺术价值极高的漆器工艺品。1979年云梦癞痢墩1号墓出土的东汉陶塑楼阁宅院(现藏云梦县博物馆),是不可多见的小件陶塑建筑。建筑总体布局呈三合式,南楼两层,下层东西并列三室;上层东西并列四室。楼北部设碉楼、炊间、厕间、猪圈、院落五部分。整个陶塑高低错落,生动描绘了东汉地主庄园经济的面貌。此外,1971年湖北宜昌前坪出土的东汉陶楼(现藏湖北省博物馆)都是湖北省陶塑建筑的代表之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是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产品。湖北出土的六朝青瓷器大致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具和模型明器两类。武汉何家大湾齐永明三年(485年)刘觊墓所出土的莲花尊,盖面浮雕莲瓣,盖口密合;颈上部饰仰莲,下刻忍冬;椭圆形的腹壁上饰覆莲,下饰仰莲,中间以忍冬纹相隔;喇叭形圈足,肩部有耳。釉色为青中略带黄绿,光润匀薄,造型精美,制作工巧,为南朝长江中游青瓷的代表作。1967年鄂州鄂城钢铁厂出土的三国时期陶瓷孙将***门楼(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共14小件,由围墙、门楼、碉楼、前堂、正房、厢房组成,围合成进深44厘米,宽51厘米的院落,形象的反映了当时的建筑风格和地主庄园缩影。
随着佛教的进一步传播,湖北地区也随之出现了宗教石雕。位于恩施州来凤县郊区的仙佛寺石窟造像,就是这类石雕艺术的代表之作。仙佛寺石窟造像主体完成于东晋咸康元年(335年),石窟开凿于半山腰,整体布局合理,雕凿佛像为高浮雕,造型比例得当,大气典雅,显示出精湛的艺术技艺。
唐代湖北手工业出现了多层次、多品种、商品化的繁荣局面,尤其制漆、竹编等行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隋唐时期湖北的工艺雕塑突出成就还表现在考古发掘的陶俑上。1956年武汉何家垅出土的唐代灰陶弹琵琶女乐俑,高20厘米,泥质灰陶,细腻坚硬,表面白色,模制,跪立式,头梳螺状双髻,微低首,颊有酒窝。上着无领窄袖对襟衫,下着长裙,腰系长飘带,裙裾宽舒。左手抱琵琶于前,右手弹拨,身姿匀称自然。1956年在武汉武昌钵盂山270号墓出土的三彩骆驼和401号墓出土的灰陶双牛车,设计精致、手法细腻,均反映出隋唐时期湖北工艺雕塑技艺的高超。
湖北东部蕴藏丰富的铜矿资源,考古资料表明,至迟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采。在宋代,这里也是全国重要铜原料生产基地。“太平兴国二年(997),宋太宗根据大臣的建议,在升州、鄂州、饶州产铜的地方,大铸铜钱。”当阳县玉泉寺宋代铁塔与武当山元代铜殿其铸造工艺堪称一绝,并反映了雕塑技艺的高超。
湖北竹山县和郧县是我国绿松石的主要产地,宋元时期人们有时将绿松石等某些宝石类矿物称之为“甸子”。在元代,因为竹山和郧县等地区都属于襄阳路,因此这些地方出产的绿松石又被称之为“襄阳甸子”。
明清时期是工艺雕塑向世俗、娱乐、装饰方向纵深发展的历史时期。
木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逐渐发展,湖北木雕生产也有了较大发展,产生了新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形式。现存的古建筑如武当山建筑群,清代以后的补修多出自湖北木雕艺人之手。武汉的古琴台、归元寺等建筑雕花装饰,展示了当时全省木雕记忆的水平。清末民初,武汉木雕行业分为文武两帮,文帮由汉口、汉阳、黄陂、孝感一带艺人组成;武帮由武昌、蒲圻、咸宁一带艺人组成,两帮相互竞争,促进了木雕技艺的提高。
石雕:宗教石雕、陵墓石雕、建筑石雕出现了许多大型组雕,以武汉市宝通禅寺明代石狮、武汉江夏楚王陵石雕和钟祥市明显陵石雕为最。大冶市保安镇是鄂东石雕中心,明清时期石雕艺术达到鼎盛状态。红安石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氏宗祠,始建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其两副石栏雕刻造型逼真,细致入微,耐人寻味。鄂西北地区的南漳县冯氏民居、谷城内的明清古建筑群;鄂西南的恩施建筑装饰石雕、利川鱼木寨石雕、咸丰土司城石牌坊等等都是明清时期湖北雕塑的优秀代表。
明清时期,湖北的矿产资源开发,见于记载的主要有铁、石膏、硝、硫磺以及绿松石等,采冶的方式有官办、官督民办等多种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各种材质的工艺雕塑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膏雕:应城膏雕的由来,可追溯到明清时期。据《湖北通志》等史籍记载,明嘉靖年间,在应城县西北团山庙山脚,因岩崩而发现石膏。20世纪90年代,在应城城南黄滩镇芦家庙村的一栋明末清初的宅基地下,当地人拆旧屋盖新房时,从地基下面挖掘出一方长约40厘米,高约20厘米的膏雕狮枕。应城石膏质地细腻,有晶莹冰洁之色泽,视之澈明如玉,触之凉爽宜人。根据石膏“乃大寒之药,能清热解火”的性能,将石膏精磨,制成两头高、中间低的枕头及方形坐板,枕于头颈,坐于臀下,用以***老年高血压、结膜炎、坐板疮等疾病,以消除“内热目赤”、“心烦神昏”、“神经亢奋”,疗效甚佳,颇受欢迎。
泥塑:黄陂泥塑是湖北地区泥塑艺术的优秀代表,始于隋唐,兴于道光年间,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今属李家集街道)是其发源地。黄陂泥塑最初以塑佛像见长,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黄陂王煜父子为汉阳归元寺罗汉堂塑成五百罗汉;清末泡桐老泥塑艺人官志武在湖北武当山、木兰山、河南鸡公山、洛阳白马寺雕塑佛像。经过不断的积淀和发展,黄陂泥塑由庙宇殿堂逐步走进普通大众的日用生活领域,其表现对象由最初的佛像、神像拓宽至富有审美情趣和教育功能的人物、动物、玩具、装饰品、装饰画,用以展现人物故事、历史事件等。
基金项目:2015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工艺雕塑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2015G176。
作者简介:李刚(1978-),男,汉族,湖北广水人,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美术史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5):85.
[2] 章开沅.湖北通史・先秦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8-76.
[3] 章开沅.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56.
[4] 李德复.湖北民俗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1286.
[5] 张昕.湖北造型文化遗产审美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5):61.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篇7
邹光蓉(女) 龙泉驿区大面街道蒲草村***总支书记
何新明(女) 高新区肖家河街道联谊社区***总支书记
周继国(女) 锦江区龙舟路街道河滨社区***书记
周成*** 青羊区文家街道康庄社区***支部书记
姚惠英(女) 金牛区抚琴街道金沙路社区***总支书记
杨金惠(女) 武侯区玉林街道玉林东路社区***总支书记
陈德全 成华区猛追湾街道望平社区***支部书记
钟世全 龙泉驿区西河镇跃进社区***总支书记
彭兴树 青白江区清泉镇五爱村***支部书记
王世*** 温江区万春镇天乡路社区***总支书记
李晓*** 新都区龙桥镇渭水村***总支书记
黄金贵 新都区斑竹园镇忠义村***支部书记
竹乔 都江堰市崇义镇海云村***支部书记
阳廷刚 彭州市升平镇墓山村***支部书记
杨志秋(女) 崇州市崇阳镇崇庆北路社区***支部书记
胡水金 崇州市桤泉镇群安村***支部书记
胡桂全 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支部书记
张勇 金堂县赵家镇三烈社区***支部书记
陈刚 大邑县晋原镇新河村***支部书记
张寿兵 大邑县苏家镇梓桐村***支部书记
陈顺安 双流县永安镇白果村***支部书记
葛秀英(女) 新津县五津镇临江村***书记
吴立智 新津县普兴镇柳江村***总支书记
钟定成 郫县新民场镇云凌村***支部书记
范延福 郫县安靖镇喜安村***支部书记
代建忠 蒲江县鹤山镇堡顶村***支部书记
自贡市(7名)
宋纯木(女) 自流井区新街富台山社区***支部书记
刘满春 贡井区白庙镇旭东村***支部书记
余万友 大安区新民镇董家村***书记
黄厚康 沿滩区永安镇新正村***支部书记
邹美富 荣县来牟镇来牟村居企联合***书记
王永洪 富顺县永年镇洗马村***支部书记
魏***华(女) 高新区红旗乡龙神村***支部书记
攀枝花市(6名)
孙立霞(女) 东区炳草岗街道红星社区***总支书记
王明华 仁和区前进镇渡口村***支部书记
陈朝华 米易县湾丘彝族乡热水村***支部书记
杨利贵 米易县草场乡龙华村***支部书记
李兴发(仡佬族) 盐边县永兴镇六合虎鼻村联合***总支书记
李开银(彝族)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茅坪子村***支部书记
泸州市(8名)
杜晶(女)龙马潭区小市街道下大街社区***书记
徐建波 泸县得胜镇仁和村***总支书记
杨宝明(女)合江县九支镇徐家祠村***支部书记
吴永进 古蔺县东新乡李家寨村***支部书记
罗坤兰(女)古蔺县永乐镇水落村***支部书记
李光祥 叙永县落卜镇草坝村***支部书记
朱锡开 江阳区华阳街道白湾村***支部书记
吴光林 龙马潭区金龙乡塘坡村***支部书记
德阳市(10名)
杨贵成 旌阳区城北街道春兰巷社区***总支书记
姜弟云 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旌东街道龙井社区***支部书记
杨先华 旌阳区柏隆镇红花村***支部书记
韩明友 广汉市南兴镇双龙村***支部书记
王道永 广汉市西外乡竹木村***支部书记
伍昌林 什邡市八角镇五马村***支部书记
王小春 绵竹市什地镇纪委副书记、同义村***支部书记
朱明俊 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支部书记
彭公长 中江县青市乡长安村***支部书记
刘善明 罗江县白马关镇万佛村***支部书记
绵阳市(21名)
谭春蓉(女) 涪城区城北街道铁牛街社区***总支书记
樊全安 涪城区城郊乡三里社区***支部书记
张爱群(女) 游仙区建华乡高屋村***支部书记
宋斌 游仙区石马镇甘泉社区***支部书记
郝前富 江油市九岭镇苏溪村***支部书记
金圣翔 江油市大康镇星火村***总支书记
邹中友 三台县花园镇白衣村***支部书记
李顺东 三台县西平镇红梁村***支部书记
黄云*** 安县塔水镇三泉村***支部书记
肖毅 安县晓坝镇黄羊村***支部书记
封从高 梓潼县仙鹅乡民兴村***支部书记
强永跃 梓潼县金龙场乡金莲村***支部书记
宋文明 梓潼县许州镇中坝村***支部书记
任周斌 盐亭县八角镇青龙村***支部书记
杜元其 盐亭县巨龙镇梅花村***支部书记
王小平(羌族)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支部书记
赵君厚 平武县古城镇柏林村***支部书记
席成友(羌族)北川县擂鼓镇胜利村***支部书记
施成明(羌族)北川县陈家坝乡勇敢村***支部书记
王 ***(羌族)北川县禹里乡沿河村***支部书记
谢平周高新区永兴镇黎家院村***支部书记
广元市(15名)
黄巧(女) 利州区嘉陵街道上河街社区***总支书记
李立斌 苍溪县陵江镇金陵村***支部书记
庞爱国 苍溪县龙山镇库楼村***支部书记
胡元锦 苍溪县雍河乡甘家村***支部书记
刘朝松 剑阁县城北镇民主村***支部书记
罗仕飞 剑阁县毛坝乡茶园村***支部书记
魏斌生 剑阁县汉阳镇永泉村***支部书记
胡晓平 旺苍县东河镇福临村***支部书记
刘伟川 旺苍县嘉川镇庆寨村***支部书记
罗义碧 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支部书记
何天华 青川县关庄镇旭光村***支部书记
王凯 青川县沙州镇居山村***支部书记
王宪烈 利州区三堆镇马口村***支部书记
金平 元坝区文村乡荣华村***支部书记
文帮杰 朝天区转斗乡黎明村***支部书记
遂宁市(13名)
***清 船山区镇江寺街道朝阳社区***总支书记
蒋开伦 船山区唐家乡东山村***支部书记
魏厚亮 船山区老池乡龙泉村***支部书记
杨哲*** 安居区常理乡大洞村***支部书记
旷绍兵 安居区三家镇土城村***支部书记
何洪山 射洪县洋溪镇桃花山村***支部书记
邱富贤 射洪县瞿河乡龙凤村***支部书记
付贤君 射洪县广兴镇猫儿坝村***支部书记
蒋洪武 蓬溪县蓬南镇铁寨村***支部书记
刘章华 蓬溪县赤城镇莲珠桥村***支部书记
何云明 大英县回马镇光明村***支部书记
杨逢*** 大英县蓬莱镇幸福村***支部书记
王兴太 开发区北固乡窑弯村***支部书记
内江市(13名)
晏华(女) 市中区牌楼街道临江小区社区***总支书记
付成良 东兴区双才镇十字村***支部书记
李远志 东兴区东兴街道平桥村***支部书记
刘金华 东兴区同福乡云台村***支部书记
陈远杭 隆昌县古湖街道春光村***支部书记
宋刚 隆昌县黄家镇南华村***支部书记
刘阳英(女) 威远县两河镇相合村***支部书记
吴金容(女) 威远县向义镇大冲村***支部书记
潘俊良 市中区永安镇太平寺村***支部书记
邓庆铜 资中县鱼溪镇鲶鱼产业***总支书记
李成华 资中县甘露镇枇杷产业***总支书记
刘文杰 资中县龙结镇杨家山村***支部书记
刘景志 资中县太平镇高寺村***支部书记
乐山市(13名)
王*** 五通桥区竹根镇岷江社区***总支书记
周云生 市中区苏稽镇工农村、楠元村***支部书记
余洪江 五通桥区金粟镇刘家山村***支部书记
魏兵 沙湾区嘉农镇魏坝村***支部书记
石坪(彝族)金口河区吉星乡金星村***支部书记
雷成君 峨眉山市普兴乡华龙村***支部书记
赵光平 犍为县罗城镇二龙村***支部书记
徐贵洪 夹江县黄土镇凤桥村***支部书记
吉克杨长(彝族) 峨边彝族自治县觉莫乡马鞍村***支部书记
左学武 井研县集益乡繁荣村***支部书记
邓明文 沐川县沐溪镇泥河村***支部书记
王云帮 峨边县新场乡星星村***支部书记
邓成 马边县劳动乡柏林村***支部书记
南充市(21名)
王开明 阆中市保宁街道书院街社区***总支书记
李琼瑶(女) 仪陇县新***镇南门社区***支部书记
赖小英(女) 顺庆区潆溪镇大坪山村***支部书记
杨光和 顺庆区同仁乡印钟寺村***支部书记
李毅 高坪区老君镇李家坝村***支部书记
彭福超 高坪区黄溪乡响水滩村***支部书记
赵成学 嘉陵区白家乡柏家村***支部书记
唐勇 嘉陵区吉安镇***民桥村***支部书记
张明仁 阆中市双龙镇胥家桥村***支部书记
何元勇 阆中市沙溪街道洞子口村***支部书记
毛崇文 南部县大王镇繁荣村***支部书记
严体杨 南部县西河乡高峰村***支部书记
谢仕康 南部县南隆镇望月村***支部书记
白仁茂 西充县凤和乡荣坪村***支部书记
李学奎 西充县古楼镇过江楼村***支部书记
黎家华 仪陇县新***镇梅子垭村***支部书记
陈思林 仪陇县日兴镇燎原村***支部书记
郭小华(女) 营山县涌泉乡深沟村***支部书记
杨国平 营山县朗池镇火箭村***支部书记
姚晓初 蓬安县相如镇藤茨沟村***书记
谢福瓶 蓬安县金溪镇沈家坝村***支部书记
宜宾市(16名)
卢立琦 翠屏区南城街道涌泉社区***总支书记
王家元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支部书记
陈梦宣 高县羊田乡华丰村***支部书记
黎良熙 屏山县清平乡岩坪村***支部书记
李雄帮(女) 宜宾县合什镇黄龙祝殿***总支书记
李运和 宜宾县喜捷镇新联村***支部书记
刘明华 长宁县长宁镇大坪村***支部书记
刘全 南溪县石鼓乡金山村***支部书记
史进洪 珙县上罗镇代家村***支部书记
滕德明 翠屏区高店镇桂华村***支部书记
王刚 翠屏区象鼻街道红坝村***支部书记
肖坤华 江安县四面山镇中桥村***支部书记
熊桂鲜(苗族)兴文县麒麟苗族乡第五总支***支部书记
姚星华 兴文县五星乡龙凤村***支部书记
赵国雄 筠连县腾达镇冒水村***支部书记
赵思学(女) 江安县底蓬镇文武村***支部书记
广安市(15名)
李中元 广安区广福街道周家巷社区***书记
陈光桥 广安区大龙乡光明村***支部书记
邓治君 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支部书记
谈廷贵 广安区协兴镇四新村***支部书记
欧 华蓥市永兴镇马架坪村***支部书记
唐大华 华蓥市禄市镇山门口村***支部书记
彭毓坤 岳池县乔家镇秀才村***支部书记
杨洪 岳池县石垭镇马纳沟村***支部书记
冉启华(女) 岳池县坪滩镇冉家店村***支部书记
易平 武胜县飞龙镇卢山村***支部书记
陈仲斌 武胜县烈面镇楼房沟村***支部书记
柏维*** 武胜县永胜乡书房村***支部书记
周铁岭 邻水县城南镇南垭村***支部书记
黄茂章 邻水县丰禾镇泥汉坪村***支部书记
何超 邻水县九龙镇黄泥村***支部书记
达州市(16名)
徐红专 通川区朝阳街道团包梁社区***总支书记
刘官秀(女) 达县南外镇新南社区***总支书记
王兴华 通川区复兴镇凤舞村***支部书记
王建华 通川区东岳乡平桥村***支部书记
庞先友 万源市旧院镇大伦坎村***支部书记
聂立川 万源市大竹镇染房村***支部书记
黄维安 达县百节镇大桥村***支部书记
潘荣前 达县赵家镇飞马村***支部书记
付朝明 宣汉县天台乡尖包村***支部书记
张纯烈 宣汉县柏树镇九***村***支部书记
杨帮武 大竹县庙坝镇长乐华山联合***支部书记
杨文理 大竹县欧家镇高硐村***支部书记
李根 渠县三汇镇大盘村***支部书记
杨兵 渠县宝城镇和平村***支部书记
张尚海 开江县长田乡盘石村***支部书记
李仁述 开江县讲治镇大雄村***支部书记
巴中市(14名)
晏仕*** 巴州区东城街道北门社区***支部书记
杨冬梅(女) 通江县诺江镇北街社区***支部书记
李美俊 巴州区柳林镇玉金村***支部书记
孙文斌 巴州区清江镇柏林村***支部书记
李和平 巴州区九镇乡八卦石村***支部书记
邓建国 巴州区茶坝镇杨柳村***支部书记
何纪*** 南江县东榆镇跃进村***支部书记
张正方 南江县杨坝镇牡丹村***支部书记
易仕*** 南江县元潭乡字库村***支部书记
向华贤 通江县铁厂乡厂河沟村***支部书记
金焕波 通江县涪阳镇金家坪村***支部书记
杨永斌 平昌县驷马镇天生村***支部书记
梁斌 平昌县镇龙镇园顶村***支部书记
何学仁 平昌县元山镇泥池村***支部书记
雅安市(9名)
高士全 名山县蒙阳镇社区***总支书记
陈永祥 雨城区合江镇蟠龙村***支部书记
冯学富 雨城区合江镇魏家塘坝村联合***总支书记
肖德文 名山县城东乡长坪村***支部书记
马怀礼(女) 天全县紫石乡紫石关村***支部书记
杨加荣 芦山县大川镇杨开村***支部书记
赵荣全(藏族)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嘎日村***支部书记
柴有兆 荥经县荥河乡楠木村***支部书记
刘志荣 石棉县美罗乡狮子村***支部书记
眉山市(9名)
郑涤尘 东坡区苏祠街道上游社区***支部书记
何林 东坡区崇礼镇岷江村***支部书记
王华清 东坡区思蒙镇镇南村***支部书记
王学民 仁寿县龙马镇民英村***支部书记
李文兵 仁寿县方家镇东岳村***支部书记
王雪梅(女) 彭山县锦江乡正华村***总支书记
宋银祥 洪雅县洪川镇柳街村***支部书记
刘光武 丹棱县双桥镇梅湾村***支部书记
刘光明 青神县西龙镇马槽寺村***支部书记
资阳市(14名)
朱雪梅(女) 雁江区莲花街道雁中社区***支部书记
张玉芳(女) 雁江区临江镇水井村***支部书记
陈书琼(女) 雁江区临江镇文昌村***支部书记
杨翠芳(女) 雁江区迎接镇分水村***支部书记
陈大清 简阳市坛罐乡南堰村***支部书记
谭华勋 简阳市石盘镇四十里村***支部书记
吴玉谦 简阳市平泉镇杨家寺村***支部书记
汤义禄 安岳县鸳大镇五凤村***支部书记
许平 安岳县瑞云乡园门村***支部书记
吴成全 安岳县岳阳镇水观村***支部书记
周林 安岳县周礼镇龙兴村***支部书记
牟显俊 乐至县童家镇童家村***支部书记
童先林 乐至县高寺镇梨子湾村***支部书记
陈玉莲(女) 乐至县全胜乡落羊湾村***支部书记
阿坝州(15名)
胡廷英(女) 若尔盖县达扎寺镇曙光街社区***支部书记
赵春秀(女、藏族)马尔康县松岗镇松岗村***支部书记
彭开莲(女、藏族)金川县咯尔乡金江村***支部书记
沈绍兵(藏族)小金县日隆镇长坪村***支部书记
马明辉(回族)阿坝县阿坝镇三村***支部书记
贡秋甲(藏族)若尔盖县唐克乡汾甲村***支部书记
门理(藏族)红原县江茸乡茸日玛村***支部书记
门各(藏族) 壤塘县尕多乡求塘村***支部书记
蔡继友 汶川县漩口镇蔡家杠村***支部书记
曾强 汶川县映秀镇老街村***支部书记
赵平拉(藏族)理县甘堡乡甘堡村***支部书记
尤正保(羌族)茂县凤仪镇龙洞村***支部书记
徐东升 松潘县川主寺镇漳腊三村***支部书记
毛树德 九寨沟县永丰乡菜园村***支部书记
杨忠(藏族)黑水县芦花镇铁别村***支部书记
甘孜州(18名)
阿 扎(藏族)白玉县盖玉乡德来村***支部书记
贡呷尼玛(藏族) 德格县中扎科乡芒科村***支部书记
贡布夏(藏族)甘孜县呷拉乡夺拖村***支部书记
吴福寿(藏族)炉霍县宜木乡虾拉沱村***支部书记
多尔洛(藏族)色达县甲学乡阿拉甲学村***支部书记
称 泽(藏族)石渠县长沙贡玛乡胜利一村***支部书记
拥忠郎加(藏族)康定县塔公乡龙古一村***支部书记
肖登真(藏族)丹巴县东谷乡牦牛村***支部书记
王才清(藏族)九龙县呷尔镇查尔村***支部书记
李康平(藏族)雅江县河口镇城厢村***支部书记
如布(藏族)道孚县银恩乡一村***支部书记
张福林(藏族) 泸定县新兴乡喇嘛寺村***支部书记
阿日(藏族)新龙县和平乡麻西村***支部书记
扎西降措(藏族)理塘县绒坝乡仁达村***支部书记
尼 玛(藏族)巴塘县苏哇龙乡南戈村***支部书记
扎西彭错(藏族)得荣县奔都乡沙中村***支部书记
木青达洼(藏族)乡城县青德乡豆改村***支部书记
同扎桑登(藏族)稻城县香格里拉乡培仲村***支部书记
凉山州(19名)
李超坤(女) 会理县城关镇民主巷社区***支部书记
马世国 西昌市西乡乡凤凰村***支部书记
彭正发(彝族)德昌县茨达乡碘水村***支部书记
蒋成*** 会理县南阁乡南阁村***支部书记
杨科明(彝族)会理县鱼乡河漂村***支部书记
王科友 会东县会东镇鱼山村***支部书记
李利国 宁南县新村乡碧窝村***支部书记
安子阿各(彝族)普格县螺髻山镇洛博村***支部书记
王扎尔土(彝族)布拖县俄里坪乡洛迪村***支部书记
吉日***府(彝族)昭觉县普诗乡玄生坝村***支部书记
邓远龙 金阳县对坪镇九道拐村***支部书记
朱明清(彝族)雷波县汶水镇***副书记、马道子村***支部书记
阿鲁木良(彝族)美姑县洛俄依甘乡依波沃村***支部书记
姜已文甘洛县新茶乡响水村***支部书记
阿约克布(彝族)越西县尔觉乡阿木洛村***支部书记
阿的木呷(彝族)喜德县贺波洛乡尔吉村***支部书记
刘吉洪冕宁县回龙乡石古村***支部书记
马国华(彝族)盐源县棉桠乡清河村***支部书记
白邦凤(女、蒙古族)木里县后所乡岩里村***支部书记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篇8
台湾商界流传“没在迪化街打过滚,就没有资格谈生意”的名言。迪化街除了成就台湾许多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外,还有就是浓浓的年昧。
迪化街是南北货集中点
清咸丰元年(1851年),林蓝田在迪化街建立了最早的三间店铺(即今154号的林益顺),两年之后,林右藻带领“顶下郊拼”失势落难的人,来到大稻埕迪化街定居并开展市街,林右藻当时所设商行,即是今位于105号的林复振商行。而隔壁相连的107、109号两栋外观相似的店铺,也是林家所兴建的,为大稻埕最古老的商行之一,开创出全台湾批发生意的蓬勃局面。刘铭传担任第一任台湾巡抚时,曾将大稻埕规划为外侨居留地和商埠,当时大小轮船布满码头,直抵淡水。
迪化街自大稻埕开发以来一直是最核心的区域,也是台北市现存最完整也是最具历史意义的老街,走进老街看看,闽南、洋楼、现代主义及仿巴洛克式建筑特色一一呈现,时代的轨迹在此留下痕迹。迪化街在日据时期建造的许多建筑,是由从日本建筑师学习西洋建筑的陈三川、陈旺来兄弟所造,虽然大致将之归为上述4类,但仔细观察却可发现各栋建筑巧妙不同,虽说是仿自西洋,但实际上亦糅合了台湾民情风俗于其中,可说是相当具有创意,值得大家细细品味与欣赏。
台岛财富“第一街”
台北迪化街,这条长仅800米却创造了数千亿财富的狭长街道,是台湾富商的发源地。不论是纺织业龙头的“台南纺织”、食品业的“光泉”,还是在大陆打下江山的“旺旺仙贝”、“联华食品”,乃至于后续许多知名企业,都是从这里闯出名号的。这些老店的发家之道,丝毫不逊横行无阻于纽约华尔街的犹太人。
上世纪60年代是台湾纺织业的黄金时期。那时,只要是稍具能力和眼光的生意人,都会想尽办法在迪化街上开个店面;只要是想学做生意的年轻人,也一定会到迪化街来找头路。现在赫赫有名的台南帮候雨利、吴修齐家族,“统一”的高清愿、“新光”的吴火狮、“东帝士”的陈由豪、“和信”辜家、“义美”高腾蛟、“台风”黄家等纺织、食品业巨头的前半辈子,几乎都是在迪化街上拼事业。这条只有800米长的老街,可以说是培育台湾大商人的摇篮。
老店掌握行业命脉
如果走在迪化街上遇到穿得愈破烂的人,家里可能就愈有钱。反倒是每天穿西装的人“可能是故意装门面而已”。“联发纺织”的副总王丰岳就表示,有时擦身而过,仅有数面之缘的老阿伯会突然上前来打招呼:“要好好做,我可买了你们的股票。”在迪化街做业务,稍不留心,可能就会得罪了这些一出手就是几千张股票的大股东。
上世纪60年代是台湾纺织业的黄金时期,当时不少布行转型进入纺织上下游的生产制造,造就了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老板。很多人在纺织业没落之前激流勇退,有人投资房地产在80年代赚了更多的钱,也有人进入股市成为资金充裕的大金主。至今当地仍以“迪化街仕绅”称呼这一群“拥有特殊身价”的金主。平时外人不容易分辨出他们,但在婚丧喜庆的场合中,一定会有四五桌是专为“迪化街仕绅”而开的席次。当地人都心知肚明,这些就是外界最感兴趣的神秘大金主。
人情信用打造生意圈
迪化街的人从不讳言,“迪化街是个很难打进来的圈子,但是一旦打进来,就是一辈子的事业。”在大稻埕当地,开行最悠久的第一银行是本地商人往来最密切的行库。曾经有个银行经理,从大稻埕分行远调至新竹分行,这里的老客户也整批跟到新竹开户。直到现在,这位经理已经退休,新竹的此银行却还是迪化街商人往来最大宗的银行。
铼德集团董事长张昭焚,其父张汉津曾是台湾卡其布大王,先后过“台南纺织”的“太子龙”与“台塑”的“台丽龙”两种卡其布品牌。张昭焚表示,小时候听邻居调度资金,经常只要一通电话,随时调个几千万、几亿元新台币都没有问题。迪化街商人做生意的一大特色是,平时就不断串门子、喝茶,所以市场有什么消息,谁的身家有多少,信用如何彼此都一清二楚,大家做起生意来就特别干脆。“联发纺”副总王丰岳就笑说:“迪化街的信用稽核,比银行做得还彻底。”
各式年货一应俱全
迪化街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现今台北城最欠缺的浓厚年味与南北货品。至今仍可看出其旧日的风貌及活跃的商业活动,是逢旧历年市***府举办年货大街活动:店家前面挤得水泄不通,来往行人忙着试吃、选购过年食品。另外,迪化街也是台湾地区布帛、中药、南北货最大的批发市场。
一般人心目中的迪化街,是除了窄小的路街、骑楼下满满的南北货、中药材,以及街上两侧古韵盎然的老建筑外,就没有其他任何印象与意义了。其实,迪化街最珍贵的是对于大稻埕,甚至是对于台北市的历史意义。
热热闹闹的两岸春节
北京“绝活”和美食将于新春
“变脸”、“空竹”、“驴打滚”……这些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绝活”和美食将于新春,为台湾同胞送上为期10天的新年“大礼”。由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和台湾文化资产总管理处联合举办的“老北京的记忆――2011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将于2月5日(兔年初三)在台中拉开帷幕,98人组成的北京民俗文化代表团将赴台献艺。据介绍,庙会将在台中创意文化园区举行,共分为北京民间艺术品展示、北京风筝、北京小吃、北京民俗表演及“今昔北京摄影展”5部分。
扬州春节喜看灯:海峡两岸共赏灯
三分明月看扬州,扬州今年喜看灯。2011年江苏(扬州)灯会将于1月29日晚点至2月20日春节期间在宋夹城遗址公园举行,灯会主要分为台湾灯区、扬州灯区。
灯会期间,各城楼上在现有灯光的基础上,再悬挂彩旗、灯笼,做“美好江苏,幸福扬州”的字灯。灯会大中型灯组可达20多组,灯笼、宫灯约千余盏,整个宋夹城春节灯会,将形成一个灯的世界、灯的海洋,扬州城也会灯火通明,金碧辉煌。
此次灯会将发挥扬州灯彩传统的特色优势,以现代科技手段和新材料相结合,将地方文化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融入其中,推出魅力扬州、诗画瘦西湖、大观园红楼梦、扬州八怪等有扬州文化元素的题材故事和迎春纳福、年年有余、金兔招财、巨龙腾飞、小白兔拔萝卜等主题的传统喜庆故事,使维扬彩灯发扬光大。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篇9
“扬州画派”一名,源于“扬州八怪”。最早提出“怪以八论”的要数汪](jūn)《扬州画苑录》,其中提到:“另出偏师,怪以八名(如李复堂、啸村之类),画非一体”。汪]提出“八怪”之称,而未肯定就是八位,以致后来诸书所写“八怪”之名各不相同。根据卞孝萱先生的研究,约略有六种说法(见表)。“八”在扬州为虚数,故此,综合诸家所说,扬州画派(抑或说“扬州八怪”)实包含15人,即李W、汪士慎、金农、黄慎、高翔、郑燮、李方膺、罗聘、陈撰、华恰⒏叻锖病⒈呤倜瘛闵贞、杨法、李x。“八怪”并非都是扬州人士,“八怪”也非悉数平民。但他们针砭时弊、大胆创新的艺术风格却相类,也给清初画坛注入了一丝活力。
相对于清初统治画坛的四王来讲,“八怪”无疑可说是开宗立派的。扬州画派对后世影响较大,其画风沿承代不乏人,至扬州画派发展成熟时期产生的润格模式也影响到了后期海上画派。时至今日,扬州画派所存书画不下8000余幅(王凤珠、周积寅编《扬州八怪现存画目》)。国内各博物馆、美术馆所藏较多。旅顺博物馆收藏扬州画派书画作品30余幅,其中不乏珍品精品。
华恰度狮***》(***1)
立轴,纸本水墨,纵129.7厘米,横104厘米。署款:己未春新罗山人写。钤朱文圆印:布衣生,白文方印:华恰1964年购于大连文物商店。《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古代书画***目》著录。
整幅以三分之二大篇幅着意刻画主题背景,以大写意笔法绘山体耸立,藤萝垂挂,瀑布飞溅,恰到好处地烘托出石壁下三只形象怪诞、各具神态的狮子。狮子毛发丰满蓬松,神态逼真。所署己未为乾隆四年,即1739年,时年作者58岁。华俏扬州画派中最年长者,晚年寓居扬州结识马曰g、马曰璐兄弟,所见甚多,眼界大开。此幅立意新颖,不落窠臼,当为此后所作。
高凤翰《山水画册》(***2)
册页,纸本设色,八开,纵24.2厘米,横29.4厘米。绘山水花卉,山石纵逸,不拘于法;花卉清新脱俗,生机盎然。其中三开署款:贴水几行秋雁,南村。怪石一拳,仿笠道人,南村居士。仿陆包山水枝一品,珠道人。分别钤朱文方印:凤、翰,河村。白文长方印:南村。朱白印:高翰。朱文随形印:西园、止人问。1956年购于北京特艺公司前门经营管理处。《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收录。
李W《萱石***》(***3)
立轴,纸本水墨,纵67.5厘米,横83.3厘米。自题:“墨沈淋漓映袖寒,滥***赤棘傍阑干。凭君悬向闲庭馆,解却眉尖仔细看。”署款:李W。钤白文随形印:李氏***书、宗杨。1982年购于大连文物商店。《中国古代书画目录》著录。
李W官山东滕县(《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误作广西腾县)知县,后忤大吏罢归。其初为蒋廷锡弟子习花鸟,又得高其佩传。供奉内廷数载,因不容于画院,乃卖画扬州。
此幅画萱草与竹石,卧石旁萱草丛生,境界野逸清新,笔墨淋漓酣畅。用笔简率,意趣自生。曾经杨馔清收藏,钤朱文收藏方印:杨氏馔清珍藏。
金农《梅花***册》(***4)
册页,纸本水墨或设色,十开,纵23.5厘米,横30.2厘米。《中国美术全集》《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古代书画***目》著录。《雪堂书画隅录・册卷》收录,题字有数处著录错误。
后有张廷枚跋:“金农五十始学画,却超凡脱俗,世间少有。”钤白文收藏方印:“张廷枚印、罗山”,朱文收藏方印:“惟吉”。张廷枚,字唯吉,号罗山,浙江余姚人,诸生,嘉庆丙辰(1796年)举孝廉方正,有《弃余诗草》存世。
金农善画梅花,此幅用墨笔或设色绘折枝梅花,小巧却清新不俗。为乾隆壬午年(1762年)所作,时年作者76岁。此作先经张廷枚收藏,后由许庚身、罗振玉收藏。钤白文收藏方印:“许庚身印”;朱文收藏方印:“青宫少保”;白文收藏方印:“罗振玉印”。
黄慎《五老***》(***5)
立轴,纸本设色,纵126.5厘米,横61.5厘米。自署:“壬寅小春月漫写于夏江筠器山房,宁化黄慎”。钤白文方印:“黄慎之印”,朱文方印:“躬懋”。1963年购于北京文物商店。《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古代书画***目》著录。
画面描绘五位老人在观赏一幅太极***的场面。五位老人神态、动作各异,可窥见黄慎昼夜习画不辍所积沉的绘画功力。壬寅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时年作者36岁。另有陈半丁白文收藏印:“清风高节是家传、一根草堂、陈年之印、年大利”,朱文收藏方印:“半丁经眼”。题签:“清黄瘿瓢五老***,丙子岁首重装竹环斋旧藏,半丁并题”。
高翔《绘画册》(***6)
册页,纸本水墨,一开,纵23厘米,横24厘米,自题:“罗袜生尘”,署款:“高翔”。钤白文方印:“空山无人,水流花开”。1982年购于大连文物商店。《中国美术全集》著录。
“罗袜生尘”语出曹植《洛神赋》:“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钤朱文收藏方印:“敦天心赏”。
郑燮《竹石***》(***7)
立轴,纸本水墨,纵198厘米,横116厘米。自题:“迸出新篁石缝中,数枝清瘦戛玲珑。已经扫尽尘氛气,多谢先生又画风。”署款:“乾隆壬午,板桥郑燮”。钤朱文长方印:“歌吹古扬州、爽***氏之官”;白文方印:“郑燮之印”。1959年购于天津劝业场。
此幅精意刻画新篁在微风中摇曳于峭石间,有形有性。所署壬午为1762年,时年郑燮70岁。
李方膺《竹石***》(***8)
立轴,纸本水墨,纵149厘米,横75.6厘米。此幅无李方膺署款钤印,有李W题:“画竹名家指不胜屈。铁镜和尚,宋朝宗室,长于画竹,于野石使君处见其手卷,长四丈有余,真奇观也。文湖州、苏文忠,见其合作,与可画干,东坡补叶,叶叶皆有作声。夏仲昭、吴仲圭,世多赝本,仲圭写竹较山水过多,曾在漠鹿床见真迹八幅,金科玉律,往则所见犹在梦中。余不晤晴江十余年矣,见其所画梅竹,匪夸所思,笔笔精彩夺目,自写胸中逸气,如仲圭为百泉作竹,自题有云‘与可画竹不见竹,东坡赋诗忘此诗’是也。余最喜画梅竹,今见晴江从此搁笔。”署款:“李W”。钤白文方印:“W印”,朱文方印:“宗杨”。1961年购于大连文物商店。《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古代书画***目》著录。
此幅画竹石,迎风取势,摇曳玲珑。用笔挺劲、洒脱,水墨淋漓,浓淡疏密有致。李方膺存世作品不多,据何循真统计,不超过200件(何循真《李方膺绘画艺术鉴赏》,《荣宝斋》2009年2期)。此幅曾经周兰坡、陈半丁收藏,钤朱文长方收藏印:“肥上周氏所藏”;白文收藏方印:“半丁审定”;朱文收藏方印:“山阴陈年”。肥上周氏当为周长发(1696~1760年),字兰坡,号石帆,清山阴人,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书法赵孟,兼褚遂良意。笔者认为周长发与李方膺还是有往来的。李方膺一生铮铮铁骨,与袁枚关系笃厚,临终前请袁枚为其作墓志铭。而袁枚与周长发也交往深厚,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载:“雍正乙卯(1735年)春,余年二十,与周兰坡先生同试博学鸿词于杭州制府。”三人均好诗社之谊,从时间上看,1750年,李方膺调任合肥知县,后赴金陵,与袁枚等吟诗唱和,加之李W所题,盖为此后所作。
罗聘《罗聘画马冬心题诗合璧》(***9)
立轴,纸本设色,纵96.9厘米,横23.7厘米。金农题:“五代罗塞翁画羊,有河边l(gǔ)例(lì)芊芊之态,为世所传。今广陵学侣罗聘画马,亦复妍妙,赵王孙流派也。罗氏代有绝艺,余欣然题诗其上:‘花间酒幔水边楼,嘶处随郎蹀躞(dié xiè)游。一自玉人春信杳,夕阳西下不回头。’此诗寄托,令观者可想其游骑春郊之外也。杭郡金农记。”钤白文方印:“金吉金印”。1958年入藏旅顺博物馆。《中国美术全集》《雪堂书画隅录・立轴》收录。
罗聘自幼习画,后拜金农为师,金农也自言:“聘学诗于予,称入室弟子。又爱画梅,初仿予江路野梅。继又学予人物蕃马、奇树窠石,笔端聪明,无毫末之舛焉。”此幅即为金农罗聘合作书画,其中金农楷书遒劲有力,字里行间也充满了对门人罗聘的赞誉。此幅先由徐仲凡古越藏书楼收藏,后转藏罗振玉。钤白文收藏方印:树兰长寿,朱文收藏印:会稽徐仲凡家收藏金石书画之记。会稽徐仲凡即徐树兰(1838~1902年),字仲凡,号检庵,山阴人。光绪二年(1876年)举人,授兵部郎中,改知府。光绪二十八年,徐仲凡在绍兴建古越藏书楼,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公共***书馆。罗聘亦善指画,详见笔者拙文《罗聘指画艺术考略》(《荣宝斋》2013年10期)。
边寿民《杂画册》(***10)
册页,纸本水墨或设色,十开,纵24.2厘米,横56厘米。1958年旅顺登峰街道拨交至旅顺博物馆收藏。《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美术全集》著录。
边寿民作品流传颇多,册页也是常见的形式。此套册页横式构***,用淡墨寥寥数笔即勾勒出描绘对象。所绘芸豆、山芋、芦雁、竹篓螃蟹、佛手清供、墨荷、秋菊、蓑衣芒鞋、煮茶事等,均为身边常见之物、常见之事,这也是他创作的风格所在,体现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如第一开对芸豆和山芋烹饪的理解,第八开对茶事的描述。其中也糅和了画家对人生冷暖与世态炎凉的深切感受,如第二开芦雁题诗的隐喻。
闵贞《曹剑亭先生镜影册》(***11)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篇10
【关键词】考略 怡园 温州
怡园,由温州名士曾佩云、曾云兄弟建造,又称曾园、曾宅花园。系温州清代十大花园之一,规模居首[1]。其名取自《论语》:“朋友切切疲兄弟怡怡。”寓意兄弟和睦。
温州博物馆藏有两本《春园叙乐***》,画的正是曾氏昆仲在怡园畅享天伦之景。一本为项维仁画,另一本为李松士绘。
项维仁,字寿春,号勉轩,晚年隐居松台山。以画擅名,兼工诗字。性恬淡,晚年就松台山麓拓园种果,因名果园,且以自号[2]。清光绪《永嘉县志》有传。项维仁著有《果园诗抄》一卷,稿本藏瑞安玉海楼,又有《果园诗稿》五卷,今存抄本。温州博物馆藏有项维仁山水、花卉等书画作品三十余件,《春园叙乐***》为其中唯一界画。
李松士,字灌亭,浙江瑞安人。善梅竹、山水,兼优为之。其与父癖研、子肇元、孙炳光,一家四世均善画[3]。温州博物馆与瑞安市博物馆共藏有李松士作品十余件,题款时间为清道光元年至清道光二十一年,题材以花卉、竹石居多。
项维仁本《春园叙乐***》(以下简称项本)破损严重,画心纵31厘米,横40.8厘米,装裱成册页。扉页为项维仁题“春园叙乐***,石生贤昆友玉照”,落款处残缺,仅留“果园维”(见***1)。第二页为正***(见***2)。画面中部、两侧残损。从近至远,绘亭台、假山、桃柳、松树、水池、游廊、人物、楼阁、远山、圆月。画面布局中规中矩,描画工整细致。
画后有24人题咏诗句,其中有落款时间的为:清道光四年、清道光七年、清道光九年,装裱顺序并未按照题款时间顺序,应为残损后重裱之误。题跋上款人均为石生昆玉,多为称颂园林景致和兄弟情深。有如:“难得连枝好棠棣,春风不负度名园”“愧煞东西两头屋,连床听雨尚缘悭”“楼阁都宜画,清闲不羡仙”“花气熏人水色鲜,茗香相对短亭边”“嫣姹名园揽众芳,春城景物斗蕃昌”……
李松士本《春园叙乐***》(以下简称李本)绘于清道光元年,画心纵40厘米,横100厘米,纸本,与题跋合裱成长卷(见***3)。此***与项维仁本取景、角度、构***均相差无几,用笔亦相似,只是更为工细。同样是圆月照春庭,昆仲两怡怡,但在园墙、洞门、游廊、窗棂等处有更多细节描绘,水池边多了嬉戏的孩童。画面左上角有李松士题款,款为“道光元年岁次辛巳春三月,李松士写”,钤“松”“士”白文联珠印。此本题跋者甚众,时间从清道光直至民国。该本为民国时叶蓉楼重裱。
两本《春园叙乐***》的关系在李本题跋中可见端倪。李本中朱文翰跋语:“道光癸未(1823年)冬,仆以勾当公事再至瓯城……因得与贤主人识面。越日以此***索题,以册中题咏已满,故别制此卷。”另有清道光九年赵楚湘跋:“文采焕林泉,声名动京洛,群公衮衮当世英,魏璧秦琛投满。”并提到“一册皆京师诸名公题咏”。可见当时先有一本《春园叙乐***》,因题咏已满,故别制李本。项本题跋者多为进士、官员。结合项、李两本***均有陆元R题诗,且内容相同,李本又有项维仁跋,加之项、李两本构***、内容亦十分相似,故题跋中所述外一册即项本,且李本为项本之仿写本。
今日温州城内早已不见怡园踪迹,结合两本《春园叙乐***》,可一探名园主人、景致、渊源。
一、怡@主人考
李本***所绘人物有七:两j角小儿池边望月,池上水榭一绿衣少年倚栏远观,水榭正中一蓝衫男子持杯而坐,一旁有紫衫小儿托壶侍奉,水榭另一侧又有一男一童或坐或站。卷首翟凝题“石生贤昆友玉照”,卷后跋语多称上款人为“石生贤伯仲”“石生贤昆季”等。此处昆友、伯仲、昆季均指“兄弟”,石生即曾佩云表字,画中两位成年男子即怡园主人曾佩云、曾云兄弟。
清光绪《永嘉县志》有曾佩云传。曾佩云,字石生,弟云,字次石,皆诸生。纯谨好客,喜藏书,筑名园于松台山麓,杂莳花木,名曰怡园。道光初,县学圮于飓风,兄弟独力重修,计费白金八千余两,学使朱文定公士彦为碑文以志之。咸丰癸丑,大水,云倡议捐粟赈之。佩云子谐,字小石,博雅工诗,著有《小石诗抄》行世[4]。
(一)园主交游广泛
两本怡园***为石生昆仲题跋者共计36人,非朝野高官,即名流乡贤。题跋者有状元朱昌颐、江西布***使陆元R、湖州知府赵学辙、浙江提督李廷钰,另有名公雅士蒋成(晓窗)、王学增(S屏)、何荣绪、吴世培(棠园)、马书奎(砚珊)、郑汝英(字墨卿)、钱林未(东生)、董澹ㄏ奸裕、闵锡圭、张志鸿(惺余)、吴元辉、戴锡衡、何辉绶(春舫)、戴鼎恒(春羲)、赵楚湘(巽甫)、林从炯(石笥)、项维仁(果园)、朱文翰、洪守一(观亭)、李之P(小莲)、周玉纶(秋渔)、周庆(鹤舫)、白让卿(寄生)等。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其中既有旧识又有新知,足见主人之交友广泛。
(二)园主疏财重义
李本***跋中有“小石尊府石生翁,以资雄乡里”之语,项本***跋中谈怡园又有“嫣姹名园揽众芳”之句,可见园主家境殷富。利己曰利,利人曰义。清光绪《永嘉县志》卷十八人物志之义行篇记载曾氏兄弟费白银八千余两重修县学,咸丰年间云倡议捐粟赈水灾事。清道光初年,一两银子是一名普通人的月收入,八千余两白银着实是一笔巨款[5]。
(三)园主妙才风雅
石生昆仲好吟咏,能诗,有《怡园同怀诗草》存世,该诗集收曾佩云诗106首、曾云诗22首。在石生所作百余首诗中,除数首悼亡诗外,余下则或记游赏、或写四时风光、或咏田园花草。单写梅花,就有《种梅》《忆梅》《寻梅》《折梅》《盆梅》数首,闲来又作有《听雨》《烹茶》《观棋》《涤砚》《饲鹤》《放鸽》,好不风雅自在。“细浮千点雪,斜簇半江风”(《浪花》)、“曲径几番花信杳,小窗连日雨声多”(《园林初夏》)、“尚待竹成千个绿,先看桃发一支红”(《新辟小园》),诗句恬淡清丽。在次石所作22首诗中,十余首为题赠、唱和、同游诗作。“荻花枫叶半江秋,黯黯琵琶述旧愁”(《题友人浔阳送客画扇》)、“秋月一轮满,琼宇碧峥嵘。蟾光不自匿,照耀丹枝荣”(《秋嵋从弟蟾窟分香***》),不乏佳句。
二、怡园慨况考
(一)园址考
李本卷后有太仆寺卿孙衣言[6]作《怡园***记》,开篇即介绍园址:“怡园在郡城来福门内,其后为松台山,而南俯浮b。”且孙衣言另有题怡园诗云:“松台城郭俯生K,水石陈庄与宋庄。欲问主人黄鹤远,九山乔木隐斜阳。”清道光九年李之P有跋语:“山接松台,别有邱壑。兄弟怡怡,及时行乐。”周玉纶题句:“松台居士足奇趣,玉壶欲常住。怡园广辟鹿城西,棣萼樽前联妙句。”清光绪年间温州城池坊巷***(见***4)上西南角的来福门内赫然可见“曾园”,园址与诗相合。由此可知,怡园在鹿城西面来福门内,背靠松台山,南接浮b。浮b为地名,今日已不复使用。b,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温州宋代进士、学者周行己世称浮b先生,创办了浮b书院。今日温州城内松台山脚车水马龙,已无浮b,更不见怡园踪迹。结合今夕城区***,具体园址应在今温州九山公园的南侧到华侨饭店西北边部分。
(二)建园时间考
怡园的落成时间在李松士***的落款中可见一斑。***成园已成。故怡园落成时间在清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前。园主曾佩云在《怡园同怀吟草》[7]中有诗《新辟小园落成诗以纪事》:
昔读兰成赋,展卷心慕此。
予亦辟小园,三载前经始。
但令足游观,何敢斗丽靡。
宅爱近青山,园非依绿水。
有亭陀谐兀周遭径逦迤。
怪石虽无多,数笋亦积累。
厅舍三两间,明拓玻璃纸。
凌虚构月台,凭栏可远视。
中为读书楼,吟声朗朗起。
雅宜树寿萱,北堂奉甘旨。
郁郁荆树枝,已放琼葩紫。
绕砌多芳兰,梦曾徵幼子。
今朝庆落成,来贺燕雀喜。
主人清兴闲,亭畔欣曳履。
日涉趣自成,吟朋正戾止。
坐花飞羽觞,停云忆栗里。
几度呼奚童,楸枰预料理。
凭消夏日长,角逞手谈技。
待得长松成,秋涛还满耳。
夜阑梦不成,吟啸秋风里。
从诗中“予亦辟小园,三载前经始”和“凭消夏日长,角逞手谈技”可知园林建造历时三载,落成时正值夏季。笔者大胆推测,怡园落成于次年春,曾氏宴宾客,并请画师项维仁作画,后又请李松士作画。如此,怡园可能的开建时间最迟为清嘉庆二十二年,经三载园成。
三、怡园景致考
(一)园林设计师考
园林的设计者为项维仁。孙衣言题跋中有提及“画稿流传项果园,一花一石门清妍”。诗后有注释:“小石为予言,初为园,项山人维仁以画法布置岩石,故颇脱凡俗。”项维仁居松台西落霞潭水心一带,为曾氏昆仲之邻居,他在李松士本中亦有题诗:“每客散策追游赏,且喜山园是比邻。”
(二)怡园花木考
清同治元年沙邦佑题《怡园同怀吟草》称:“怡园花木台榭之盛甲城中”。仅从李本***中可见园内有桃、李、柳、梅、松、竹、荆树、兰草等。孙衣言题怡园诗云:“雨过平池碧涨新,绿杨阴处看垂纶。白鸥斜掠红桥下,***矶头不避人。”诗后注释:“水榭跨沼上逶迤,而南奇石环列,杂植花木。春夏之交,灿若锦绣。山光、树色与绿波相掩映,园中最胜处也。”怡园春光美如画,秋景亦宜人。清同治间分巡温处道方鼎锐曾赞叹温州园林:“坡陀巧叠石斑斑,绿浸坳池水一湾。几处名园邀客赏,桂花屏后山。”[8]他还在诗后注道:“曾周各园,假山池水,俱有巧思,曾园以桂花为屏风,时游人颇众,各家竞种,叠为小山,排日宴客。”项守亨画后跋语:“因忆曾氏怡园与周氏西园俱艺菊,仿东坡故事以花开日餐客。”讷道人留题:“桂花屏下草如茵。”孙衣言题曾氏桂花屏诗云:“仙柯l地月中香,一角屏山接绮廊。时有嫦娥窥客至,芳风微度小红墙。”注释曰:“园有藤桂五株,枝柯Y结,因以为墙,如出天造。梁芷林中丞,以为外间名园所未见。”想来绽放、丹桂飘香之时,怡园秋宴,又是另一番热闹。
(三)怡园亭台楼阁考
主人曾佩云在《新辟小园落成诗以纪事》中写道:“厅舍三两间,明拓玻璃纸。凌虚构月台,凭栏可远视。中为读书楼,吟声朗朗起。”此处厅舍三两间为谦辞,规模远不止此。李之P跋语称怡园“百弓地占水通池”,此处弓为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一弓为五尺,约等于1.65米。如此大的园林,乡野传园内有青石大道、六间四进的屋子、大池塘……但却不可考矣。然从怡园***及熟悉怡园的孙衣言题咏诗中可窥见一二。李本怡园***中亭台楼阁有:小亭、高楼、游廊、月台、小斋。小亭为夏夜纳凉好去处,“招凉好就竹西亭,古树疏烟入坐青。少待东山明月上,瑶琴弹与水仙听。”高楼为主人藏书、读书之所,前望积谷、华盖诸山,如在几席,“珠帘高卷碧湾环,华盖飞霞奄画间。为我楼头添一榻,更移笔砚看青山。”月台小斋连接如船舫,夜坐松风徐来,如坐舟中,“青红阑槛小如C,倒影清波面面窗。一阵轻风松吹动,短蓬听雨过桐江。”
四、怡园兴衰考
清光绪四年(1878年)温州司马郭钟岳跋怡园***曰:“南丰家世好门楣,今日披***感盛衰。一室天伦曾叙乐,百年人事几迁移。春来桃李开依旧,画里楼台属阿谁。我去窥园欲凄绝,松花满地草离离。”转眼间名园零落,人事变迁。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孙衣言作《怡园***记》,尽数怡园前后事。
怡园***记
故友曾君谐小石所居怡园,在郡城来福门内,其后为松台山,而南俯浮b,颇擅水石之胜。初,小石尊府石生翁,以资雄乡里,实始为此。予与小石同年游庠序,因得交小石。小石性坦率,近文史,能为五七字诗,故尤堪。
予兄弟时时至怡园,饮酒谈艺以为乐。然小石尤喜客,予每至怡园,见其坐上常满,尝窃语之曰:子何不礼致名先生,率诸弟辈深居读书,不独可以发名立身,亦保家家一术也。小石颇韪予言,而不能用。
予兄弟既皆仕官远出,与小石不相闻问垂二十年。比予自金陵归别,小石亡已久,所谓怡园者已易主矣,心甚愕之。小石亡后,仅遗一女,适叶君琮蓉楼,亦予戚也。容楼笃于外家,每见曾氏***书故物,百计购收。此***亦为容楼所得,间以寄予,且嘱予题识,曰:惟谨又得传后世,此***亦不可泯也。***中所见石生翁,方在盛年,小石及其诸弟j角耳。今几何年,小石遂为异物。当时宾客,如予兄弟者亦皆逾七十矣。岁月迅速,人事变改无常,大抵如此,固不足论。独以此***之存,而其台榭幽旷、人物韶丽之概,如在目前。然则容楼之见属以文字,良有以也。而其废兴盛衰之故,亦有足以为后世鉴者,故为书而还之。
文中衣言曾劝小石,请名先生教诸弟辈读书,可保家家一术。小石虽认同却不能用。待二十年后,衣言自金陵返乡,小石物故已久。怡园半易主,由唯一的女婿叶蓉楼得。蓉楼百计购收曾氏***书故物,怡园***复重归怡园。1983年,蓉楼后裔叶之江、叶自忠兄弟将李松士怡园***和明王守仁行草信札长卷(佩云旧藏)捐给温州博物馆。温州博物馆另藏有一张怡园旧照,拍摄年月不明,仅取庭院一角。照片泛黄,有霉斑。寂静冬雪,断A颓垣(见***5)。
参考文献:
[1]陈瑞赞.温州文献丛书:东瓯逸事汇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4]王保戴咸弼,孙诒让,等.永嘉h志[M].刻本.温州:张宝琳,1882(清光绪八年).
[3]奚立镇.温州历代美术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5]杨津涛.一两银子的购买力[J].小康,2015(10):90.
[6]孙延钊.温州文献丛书: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7]曾佩云,曾云.怡园同怀吟草[M].刻本.温州:叶云楼,1872(清同治十一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