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的悲剧篇篇1
关键词:女性;光辉形象;悲剧模式
中***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009-01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处于和谐整体性的框架下,个人悲剧性意识与生命抗争性并不凸显,但是当我们以微观角度聚焦于中国古代那些中下层阶级,会发现他们的命运、生存轨迹、情感追求都负载着浓厚的悲剧意味,彰显了深刻的个人悲剧意识,其中女性的生命轨迹,尤其是爱情悲剧,更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特殊审美意义。以《诗经・氓》为代表,它以女性的视觉与口吻,诉说着昔日纯真的爱恋,终究沦落于时过境迁的爱情荒芜,字里行间交织着对幸福追求的血和泪的倾诉 ,弥漫着一层悲剧的色彩而又明朗刚毅的格调。本文以它为切入点,来昭示悲剧性人物个体意识的萌发同命运抗争的光辉人格、生命力的顽强,以及这种美学品味所引发的悲剧模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悲剧是美丽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越是有价值的美的东西在接近毁灭时愈凸显其光彩。所以就中国古典爱情悲剧而言,它的重要而独特的审美意义就在于它凸显了人的光辉人格与顽强的生命力,超越了平庸与世俗而达到了人性的崇高。这种审美意义在《氓》中体现为女主人公的纯真多情、勤劳贤惠、坚强抗争精神,事实上这些光辉形象可以说是古代妇女的整体特征,饱满的人格在封建意识形态下折射出强烈的悲剧效果,达到特殊的审美意味。
女子的多情赋予爱情以生命力,她们飞蛾扑火的壮烈使得爱情的诗篇苍天可表、惊天泣地。在封建礼制的禁锢下,《氓》的女主人公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即使“子无良媒”,也仍阻止不了她为爱痴狂。即使发觉眼前人的潜在隐患,仍坚持信仰那信誓旦旦的真情,为爱妥协,“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姑娘越是纯真与多情,我们越是不忍弄坏这种美好,可最终仍难逃破碎满地的厄运,这时更是深感早期的幸福原来是负载着隐性的悲与泪。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勤劳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更是我国古代妇女对待生活与生存的基本信念与态度,融入骨骼血液里的基本特征。
阴阳学说将阳刚之美的垄断权给予男性,而女性,流行着一句话,“女人,你的另一个名字是弱者。”在如今,我们可以说这是基于性别歧视的傲慢与偏见,事实上在古代,刚强抗争的女性典范比比皆是。我们倾听着《氓》的女主角悲凉的境地,在那绝望之时,却又听到一个响彻天际的声音,“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如春雷贯耳划破夜空,给人触目惊心、畅快淋漓的震撼!那份对人格尊严的捍卫,在道德情感与现实理智的挣扎中,作出决绝的价值判断,是需要多么顽强的生命力才可以爆发,又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来选择。
《氓》不仅仅是体现女性光辉形象、悲剧命运的一个缩影,它所反映的更大的主题是与广大妇女的命运相勾连,反映着中国广阔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形态,特殊性中表现着普遍性,并非仅仅是个人悲剧。所以这一悲剧跨越了时空民族,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继续上演,可以归纳为一个基本的悲剧模式:始乱终弃。
它固定的情节模式主要是一见钟情、信誓旦旦、借故抛弃。这一模式具体表现在女性形象的相似,她们身上闪现出人性的光辉,为悲剧结果埋下伏笔。再次,后世不同的体裁在《氓》的基本框架下,模糊背景中,加以运筹帷幄,进一步梳理文化背景,丰富人物形象,明确是非褒贬,发扬人文价值。最后,在结局的解决方面,一些后世创作者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更符合作者主题价值观趋向的幻想式结局,在《氓》这种写实主义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理想性或戏剧性的元素,来充分证明故事的悲剧性效果。这种努力使得后世的戏曲小说对此悲剧模式的继承出现了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悲剧模式运筹全篇 ,全文一脉相承的悲剧氛围。这对唐传奇的故事立意谋篇尤其影响深远,像我们所熟知的《霍小玉传》《莺莺传》,以及《李娃传》,其中的悲剧意味与《氓》最为贴切;而另一种是采用以悲剧开篇以喜剧结尾的形式 ,其开篇的悲剧部分运用悲剧模式,在戏曲中体现的较为典型。
《诗经・ 卫风・ 氓》是古代妇女命运抗争的代表先声,它所反映的现实是女性命运轨迹的冰山一角。美好事物的毁灭和悲剧性命运,却是对那些美好价值和愿望的称颂和对毁灭美的负面因素的否定,我们在感受美的光辉形象与顽强的生命力的同时,更是展望了对理想未来的盼望。这种理想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悲剧主题进一步深化、丰富、扩展了最初题材的主题,批判了社会中的现实,引导着人文价值的彰显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同学聚会的悲剧篇篇2
这部旷世巨著已是第19次被拍成音乐剧电影了。自1862年问世以来,《悲惨世界》一直为影视界所钟爱,被认为是电影、电视改编的“永恒主题”。1985年10月8日,英文版《悲惨世界》在伦敦巴比肯剧院亮相。随后于1987年进***美国百老汇,当年就荣获托尼奖的最佳音乐剧、最佳原作乐谱、最佳脚本、最佳导演等8项大奖,一举奠定其世界级地位。至今这部音乐剧已在42个国家的200多座城市,用21种语言、54个版本演出,所获的国际大奖超过50个。
2002年,音乐剧《悲惨世界》以豪华阵容登陆上海大剧院,出现万人空巷的盛况。在整整10年之后,作为当年引进工作亲身参与者、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感慨不已:“直到《悲惨世界》开演之前,我们大部分的票子还没有卖出去。然而,第一场演出结束之后,全场观众起立欢呼。第二天,票房的门口就排起了长队,票子一下子就卖完了。当时一票难求,最后一场,我们只能在台阶上做好标记—卖站票!”
专家、学者认为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在世界播映的盛况缘于雨果小说原著的巨大魅力。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1802年2月26日,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风景秀丽的省城贝桑松,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幼年时代。雨果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队的***官。他的一生几乎跨越了整个十九世纪。在漫长的创作岁月里,雨果写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和小说。他的作品描写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反对贵族和教会的专制统治,歌颂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饱含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仍是世界文坛的—份宝贵遗产。
1830年7月法国***爆发,雨果热情赞扬***的胜利。此后,雨果的创作进入一个高峰期,陆续完成了《巴黎圣母院》《克洛德·格》等小说和《玛丽庸·德洛姆》《国王取乐》等浪漫主义戏剧。其中,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成为法国浪漫主义小说的经典作品。
后来雨果进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被授予伯爵封号。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宣布成立共和国。在***的影响下,雨果的思想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逐渐转向共和主义。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雨果挺身而出,参加了反起义,失败后被迫流亡国外达19年之久。流亡期间,雨果先后居住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和大西洋中的英属泽西岛等地,先后完成了《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长篇小说和文艺评论集《论莎士比亚》。《悲惨世界》突出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指出造成他们不幸的正是黑暗的社会和不公平的法律。同时,小说还讴歌了1832年起义的共和主义英雄。这部“为所有人写的”书成为雨果文学创作的顶峰。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在篇幅浩大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中,主人公冉·阿让是贫农出身的工人,一直帮助姐姐养活7个孩子。因饥寒交迫,偷了块面包而被判苦役。他多次越狱,又被加重处罚。出狱后,在米里哀主教感化下,立志从善,改名换姓,经营工业,促进小城的繁荣,赢得当地人的推崇,当上市长。为了解救被误认的无辜者,冉·阿让毅然自首,再度入狱。为了兑现自己对死于贫困的女工芳汀的诺言,逃离监狱,收养她的女儿珂赛特,隐居巴黎。珂赛特长大后,与马利尤斯相爱。马利尤斯参加1832年起义,起义失败时身负重伤,被冉·阿让冒着生命危险救出。最终,长期追捕冉·阿让的警长沙威面对他多年来舍己为人的人格力量,精神发生崩溃。整部小说突出了贫穷人民悲惨的命运和处境的主题。作者通过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的不同经历真实地表现了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画面,而且以更加丰满有力的形象描绘,把劳动人民的悲惨与不幸完全归咎于社会的压迫和资产阶级社会的“文明”。
《悲惨世界》是雨果一生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作者艺术形式最为完美成功的作品之一。从1828年起构思,到1845年动笔创作,直至1861年才终于写完全书,历时三十余年,这在雨果的小说创作中也是绝无仅有。1862年7月初,《悲惨世界》一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人们如饥似渴地阅读,都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征服了。时间和历史已经作出了判断,《悲惨世界》作为人类思想和文化史上的一部伟大作品,已为全世界所接受。它多次被改拍成电影,在世界各国热播,成为经典之作。作为文学巨著的一个丰碑,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无可争议的不朽地位。
雨果还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对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长篇小说《笑面人》中写到过中国:“中国在发明方面总是跑在我们前面:印刷术,大炮,气球,,都是他们先有的。”他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十分推崇和爱好,在巴黎雨果故居纪念馆有个房间专门陈列着中国漆木家具和中国古瓷器、挂着中国画。据介绍,这是按照雨果流亡英国、住在泽西岛时特地为他的女友布置的“中国客厅”的原样陈列的。
尤其可贵的是,在英法联***攻入北京,抢掠圆明园珍贵文物并放火焚毀圆明园后,雨果于1861年11月给一个向他炫耀战功的法***上尉写信,怒斥了英法联***的暴行。雨果倾情讴歌圆明园在人类文明史上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他自此成为中国文明、中国人民的朋友。
雨果没有到过中国,却与中国人有过不少交往。雨果在1851年12月1日写了—首名叫《中国花瓶》的小诗,诗的副标题是“赠中国小姑娘易杭彩”。诗是这样的:
你,来自茶国的小妹,
你做的梦又奇又美。
天上有座大城崔巍,
中国是天城的城郊。
姑娘,我们巴黎昏暗,
你在寻找,天真烂漫;
找金碧辉煌的花园,
以及孔雀开屏美妙。
你笑看我们的天顶,
有小矮人高高兴兴:
对着你瓷白色眼睛,
把纯洁的兰花轻描。
在雨果的眼里,中国是一个古老、神秘、文明的国度。在他的笔下,把一个中国姑娘描写得天真烂漫、纯洁美妙。雨果对中国有着一份难解的情结。
同学聚会的悲剧篇篇3
一、猜谜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猜谜的方式揭题,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如在教《竹影》时我给学生出了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问题一出,如石子投入平静的湖水,立刻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每个学生都开动脑筋猜谜,积极参与到课堂内容的学习中。
二、意境感染法
意境可以通过形象的描绘表现出不同的境界和情调,在导语中运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讲《春》时,由学生背诵名家名作中的诗句来描绘春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日出江边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以上诗句无一不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美丽的春色。
三、故事引路法
学生从小就对故事感兴趣,尽管年龄增长,但对故事的兴趣却丝毫未减,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采取了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导入新课,紧紧地把学生“拴”住。
在教《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时,我这样拉开帷幕: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实验。经过精心策划安排,实验者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用尽全力跃出了那势必使它葬身的滚滚油锅,跳到地面安然逃生。
隔了半小时,实验者使用同样的锅,这一回在锅里放满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不时地来回游动。接着,实验人员偷偷在锅底下用炭火慢慢加热。
青蛙不知究竟,仍然在微温的水中享受“温暖”,等它开始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使它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一切为时太晚。它欲试乏力,全身瘫痪,呆呆地躺在水里,终于葬身在锅里。
这个实验揭示了一个残酷无情的事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投石激浪式
有疑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求知欲,解疑之后受到鼓舞,体味成功的快乐,会更增强信心,对新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孔乙己》一文,我是这样引入的:“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的悲剧。悲剧,往往是催人泪下的,而孔乙己却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离去。读了这篇小说后,你一定笑不出来,只能眼泪往肚里流,心中隐隐作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呢?今天我们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相信你从中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
五、启发讨论式
启发诱导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令学生积极思考,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之中。
如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于勒是“我”的亲叔叔,“我们”一家人左等右盼希望他能回来团聚,可是,当全家人在一只游船上真的与他相见时,却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这是为什么呢?要知原委,让我们一起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
六、对联点题式
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在诗文中运用对联导入新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过零丁洋》时,我这样导入:“犹存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岳阳楼记》:四面河山收眼底,万家忧乐系心头。
《狼》: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出师表》: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同学聚会的悲剧篇篇4
大卫・范恩=V
P:以父亲自杀为原型故事写成的《一个自杀者的传说》在中国出版时,你接受采访说:“对于我父亲的死,我愤怒了30年。现在我48岁了―是的,直到四五年前,我才真正停止愤怒。”真正停止愤怒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V:当我意识到事情转变了,我不再对父亲怀有愤怒,这种感受很美好。这造成了我在写作上朝着更为大度、更少悲惨的方向逐渐转变。我的新小说《水族馆》第一次不再是悲剧。相反,它与宽恕和家庭回归团聚有关。小说中的男人也是我写过的角色之中第一个讨人喜欢的男性角色。
P:你的父亲选择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后来你也曾较长时间拥有过父亲留下来的***支。你个人对***支的态度以及美国私人可合法持有***支的态度是怎样的?
V:我认为美国缺少合理的***支管理是疯狂的。我写过一个非虚构小说,事关一起校园***击案。我是唯一接触到全部未经审查的1500页警方档案的记者。我有充足的信息,且辨别是谁非常容易,他们是那些曾被训练成杀人无感的、美国男性退伍***人。他们有未被***的精神问题,与家庭和朋友分开,没有钱或好工作,而且他们拥有右翼***治立场。这本书比我的任何一本书都卖得少,当我批评***队的时候,电台记者极力反对我并否认事实,因为在美国,***队被认为是神圣的,不能被批评的。
美国人绝望地想要相信这个巨大的谎言―美国***队是一支向善、让我们更安全的力量,在我们的家中***支让我们更安全,大公司是来帮助我们的,我们是良好环境的公民……我离开美国是因为它不能变得更好,改变不可能,是因为自我批判的辩论不可能。任何不能对自身最糟糕问题进行自我批评辩论的国家都是有麻烦的。
P:有书评人评价你的小说的魅力是“逼人直视仇恨、罪恶、人类黑暗的内心,读者在合上书的那一刻,绝不可能获得温情的慰藉”。在你看来,逼人直视人性黑暗会让人获得怎样的力量?
V:当我写作时我不会去想读者。我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的作者,尊崇2500年前的古希腊传统,相信沉浸在黑暗和悲剧之中是一种宣泄,终究会令我们焕然一新,变得更好。在我的小说里,正如希腊悲剧,聚焦的两个人物,他们爱彼此,但不知不觉中失控的举止会严重伤害到彼此。希腊悲剧是关于为什么我们会伤害至爱之人的奥秘。人物被置于压迫之下直到他们打破―那一刻他们的善和恶将被揭露,而我们则依据他们检验自身。我们需要这样的机会去感受和思考我们是谁、我们能做什么。
P:尽管你在念大学时,被老师称赞为“全班写作最好的人”,但直到《一个自杀者的传说》出版时,你才终于能更自由地开始创作。而后你几乎每一年都能完成一本新书,这样的速度,可以归结为“厚积薄发”吗?
V:我花了10年去写《一个自杀者的传说》,因为我学习了写作,在材料里挣扎,丢掉了大量的篇幅。然后,我在一艘帆船上当船长,还当过造船师,有好几年都没有写。但在过去的7年里,我写了7本书,这非常恐怖。这些书完成得轻而易举,因为它们来自之前的兴趣和失败。例如9年前,我已经写了《驯鹿岛》的最初50页,那时看不到故事的走向,但当我回过头,这本小说写起来很容易。《山羊山》是根据我25年前写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尘土》是根据第二个短篇小说。《水族馆》里对鱼的关注源于《一个自杀者的传说》中“鱼类学”这篇故事。我认为这很有趣―早年的失败在写作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而且小说在被写出来前,往往需要孕育几十年。
P:写作时最困难的是什么?
V:我真的热爱写作,也不觉得它困难。只要每天早晨我坐下来,新的一页就会发生。我不认为“写作障碍”存在于任何一个在正确材料上创造的写作者。写作是愉悦的,是每天的惊喜,身临其境而且刺激,一个触摸无意识和潜意识的机会。我猜想最困难的部分仅仅是不安全感。我总是认为我没写好这本书,但无论如何我坚持下去,通常在最后50页的时候我又开始喜欢它了。
P:2015年你生活中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瞬间?请尽量详尽些。
V:2015年是我生命中所经历过的最自由的一年。我游览了从未去过的国家,见到了诸如柬埔寨的吴哥窟等美丽的地方,我在俱乐部里彻夜跳舞,做了很多我以前很少做的事情。我也去过北京的俱乐部,我爱人群里那种快乐的疯狂感。但有一晚,我喝了斯米诺青苹果味的伏特加,感觉自己像个超人。我几乎从未喝酒超过两杯,一下喝八杯太极限了。我感觉可以飞起来了。我在地板上跳舞,靠着墙壁,然后我试了试***。最初还好,但等我试着颠倒,让我的腿凌空,结果我的肩膀非常难受,后来花了三个月才恢复。我知道,在一个文学访谈里谈我的酒吧故事很奇怪,但相信我,我不常谈论这个,但我认为这些时刻揭露了于我而言2015年是什么样的―过度快乐和自由的一年,同时也是离开16年婚姻后疼痛的一年。
P:2015年想明白的一件事?
V:哈。我不确定我擅长“想明白”。我更擅长重复性的错误。大多数时候,我都把生活过得如希腊悲剧里的角色,无意识的而且是失控的。
P:2015年你听到过的最好的人生建议是什么?
V:当别人给我人生建议的时候,我不会听。我成长在新纪元运动(New Age Movemen)时期的加州,身边满是“自救”的书籍,所有这些都绝对的无价值,只会让生活更小和更神经质。但如果必须给出一个建议,我想它来自格雷斯・佩里(Grace Paley),一个短篇小说家,他曾说:“每一个好故事至少有两个故事。”我总会想到它。还有我从高中认识的好朋友盖伦(Galen),他说“追随你的兴趣”而不是“什么是你应该做的”。但我在2015年什么都没听到过。我不记得这一年有什么好的建议。也许我老是和坏人在一起吧,哈。
同学聚会的悲剧篇篇5
契诃夫创作了多篇名作,如《变色龙》、《套中人》、《一个文官的死》、《胖子和瘦子》、《苦恼》、《万卡》等等,文艺理论家也对契诃夫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从现在的文献看来,对于契诃夫的小说《打赌》的研究文献较少,本文将从叙事手法,文本意义等方面来浅谈《打赌》的艺术特色。
一、叙事手法:使用外聚焦式叙事视角,淡化戏剧性
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立足于观察点,把叙述者划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类型。零聚焦是指叙述者以无所不知的眼光讲述故事。视点不受任何限制,可以从一个人物转向另一个人物,从一个场景转向另一个场景。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更可以随意作主观评价。内聚焦是指叙述者以故事中人物的眼光叙述故事,视点被限制在一个或几个人物身上,叙述者只叙述这一个或几个人物所感觉到的事情。外聚焦是指叙述者从故事外部对人物和场景聚焦,仅仅向读者展示人物的话语和行动,而不进入人物内心,不作主观评价。①
采用零聚焦式叙事视角创作而成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情绪,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作品中人物的喜恶,进而很大程度上指引了读者的思考和判断。这种叙事视角的使用能够让读者很轻易的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和意义,但是文本本身可以让读者思考的空白空间较少。而内聚焦和外聚焦两种叙事视角,克制了作者主观情绪的抒发,尽可能的还原生活现实事件的本身面貌,减少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而是期望读者能够从人物的话语和举止行为上来解读其精神世界,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正是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伊瑟尔所提出的“召唤结构”。
契诃夫在《打赌》中使用了外聚焦式的叙事视角,只对银行家和律师的打赌以及律师十五年的监禁进行客观的描述,而不带有自身的观感。但是从这些客观性的对于人物话语,形象,行动的描述中,读者能够对小说故事的整体事件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小说的人物塑造也颇为立体深刻。如“桌子后面一动不动坐着一个没有人样的人。这是一具皮包骨头的骷髅,一头长长的女人那样的鬈发,胡子乱蓬蓬的。他的脸呈土黄色,脸颊凹陷,背部狭长,胳膊又细又瘦,一只手托着长发蓬乱的头,那模样看上去真叫吓人。他的头发早已灰白,瞧他那张像老人般枯瘦的脸,谁也不会相信他只有四十岁。”这一段落是对经历了十五年监禁的律师在解禁前一天晚上的形象容貌的整体描述,在对律师模样客观而又详尽的描述中,读者感受到的是一具失去十五年自由和阳光的病态身躯,感受到其失去与人交谈机会的孤独寂寞,而在后文中,在读到律师留给银行家的那一封信时,信中律师所表露的在读万卷书后所获得的丰裕的精神世界,徜徉书海后对人生的参悟,对金钱的唾弃与其枯瘦骷髅似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契诃夫并没有主观的来谈对生命,自由,金钱的态度,也没有对律师这个人物进行评判,冷静的看待自己所写的人物,仿佛一个传话人,只是传递作品中人物的观感行为,但是从中隐含了自己的零聚焦式叙事视角和自身的写作态度,使读者努力填补作品中的空白,进而挖掘出作品的内在意义。契诃夫本人也说过:“我觉得不该由小说家来解决像上帝、悲观主义等问题。小说家的任务只在于描写怎样的人,在怎样的情形下,怎样说到或想到上帝或者悲观主义。艺术家不应当做自己的人物和他们所说的话的审判官,而只应当做它们的不偏不倚的见证人。” ② “人可以为自己的小说哭泣,呻吟,可以跟自己的主人公一块儿痛苦,可是我认为这应该做得让读者看不出来才对。态度越是客观,所产生的印象就越有力。” ③
契诃夫在进行小说创作时,对于小说的戏剧性都采取尽量控制的态度,以其日常生活事件的原有本色出发来挖掘事件的内在含义。而从情节上看,《打赌》属于其创作的戏剧性较强的作品,但是契诃夫仍坚持采用淡化其戏剧性的手法。银行家和律师的打赌,银行家对律师十五年的暗无天日的监禁,律师最后对人生、金钱与自由所做的透彻剖析,是构成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这些情节本身属于戏剧性较强的内容,但是契诃夫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小说戏剧性的创造方面,而是尽量控制淡化情节的戏剧性,不注重故事戏剧化氛围的营造,以一种平和的口吻来叙述整个故事,看似平淡却内含玄机,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探求文本背后的深意。
二、文本意义:自由、希望与金钱的博弈
契诃夫的《打赌》讲述的是一位银行家和一名律师对于死刑和无期徒刑哪个刑法更为痛苦所展开的一场辩论,但是辩论没有结果,于是二人打赌,赌注为银行家的二百万财富和律师的十五年光阴,律师自愿被银行家监禁十五年。如果律师被银行家监禁满十五年,银行家的二百万元财富就规律师所有;如果律师没有坐满十五年,哪怕提前几分钟出狱,银行家就可以不支付二百万。律师在十五年的监禁岁月中,读万卷书,其自身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生命,自由,金钱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十五年后律师即将出狱,银行家穷困潦倒,他打算将律师杀掉以免除二百万的赌注,这是他看到了律师留给他的一封信,里面表达了他对人类生存基础的质疑,以及其人生观的重塑。律师最后提前出狱,放弃了即将得手的赌金,以证明他对金钱的蔑视。
整篇小说具有超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故事匪夷所思,夸张离奇,律师最后的自白剖析诗意化风格强烈,与契诃夫创作的大量现实主义的作品截然不同。小说对于律师十五年监禁生活中所读的书有具体的叙述,第一年伴随律师的是“钢琴声和内容轻松的读物”,表明其还并没有完全感受到监禁所带来的孤单寂寞;以后的五年,律师逐渐不再读太多书,而是“只顾吃饭,喝酒,有时忘我的写东西,在清晨又将其撕毁并嚎啕大哭”,律师此时已经逐渐品尝到了难忍的孤独的滋味,在彷徨无助时只得以酒精,哭泣来***自我;从第六年开始,律师开始如饥似渴的研究“哲学,语言和历史”,并终有所成就;十年之后,“律师开始不加选择的读很多书籍”,在这一阶段,律师已经逐渐适应了孤独寂寞不见天日的生活,并且在书海中寻求到了生命的意义,重新思考金钱所带给人们的价值之所在,认识到自由和希望才是生命目标的终极意义,而不是只停留在人生生存物质基础积累的浅层面上。
律师最后留给银行家的自白剖析信件,可以看做是律师十五年监禁读书生涯的总结和精华,至此小说达到高潮。开始律师对于书中世界的描述充满了诗意化的想象,“我站在那里,看到在我的上空雷电如何劈开乌云,像人蛇般游弋;我看到绿色的森林、原野、河流、湖泊、城市,听到塞王的歌唱和牧笛的吹奏;我甚至触摸过美丽的魔鬼的翅膀,它们飞来居然跟我谈论上帝……在你们的书里我也坠入过无底的深渊,我创造奇迹,行凶杀人,烧毁城市,宣扬新的宗教,征服了无数王国……”让读者仿佛也跟随律师的脚步,在书中痛快淋漓的驰骋。但是笔锋一转,律师开始思考读书后对于金钱,生命,死亡,自由的思考,抨击人们因物质追求所拥有的幸福感的渺小,抨击人们美丑不辨,是非不分,“宁愿舍弃天国来换取人世”。在读书中得道的律师蔑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蔑视金钱财富,并且以实际行动放弃赌金,去追求更高价值意义的生命。
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具有多重意义,模糊性强,可以给人以不同层面的读解。结局律师放弃赌金,而银行家看过律师的自白信之后,对于自己为了金钱想要杀害律师的想法感到愧疚,但是结尾“为了杜绝无谓的流言,他取走桌上那份放弃权利的声明,回到房间,把它锁进保险柜里。”银行家依旧在意舆论和流言,在意自己的名誉,对于人生的金钱和浮名仍旧不可舍弃。这样的结尾使其作品意义呈现出一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会在最后陷入一种沉思或是迷惘的状态。
同学聚会的悲剧篇篇6
19世纪,当德国古典哲学到达颠峰之际,当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将他的理性主义哲学称作是绝对真理之时,一股强劲的反叛思潮在德国开始涌动,这就是唯意志主义。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叔本华(Authur Schopenhaur)与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唯意志主义从一开始,就有着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唱反调,反叛西方文化理性传统的强烈意识;叔本华在柏林大学任教时,对把持着大学讲坛的理性派哲学家极为敌视,他故意把课程排在黑格尔上课的同时,欲与黑格尔竞争,遭到惨败後,愤而辞职。但叔本华深信自己哲学的价值,他声称自己提出了一种与以往哲学方法根本不同的哲学方法,这种唯意志主义哲学将使欧洲哲学发展产生根本性的转变。历史最终证实了这一点,19世纪中叶,德国古典哲学终结,尼采继叔本华之後宣称“上帝死了”!西方哲学发展方向终於产生重大转折,唯意志主义正式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和思想影响的哲学思潮。
唯意志主义的一个根本特征是反经验哲学、反理性主义,认为服从理性、服从外部世界就会使人忘记自己的真正本质,失去真正的自由,不能发挥人的创造性和能动作用。因而必须将哲学从关注外在的经验、事实、理性等等外部世界移向人的内心世界,但这并不是移向人的感觉经验以及理性思维(因为这些终归仍受外在世界支配),而是移向人的生命、人的感情意志及一切下意识或潜意识的本能冲动。并认为这些是人的最本质的东西。从这种“本质”出发,唯意志主义认为人以及其它生物,乃至整个世界的基础都是生命、情感意志。意志推动着一切。“意志”正是叔本华哲学的核心。
意志是什么?在叔本华看来,意志就是世界本质。叔本华在外表上摹仿康德,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的世界(世界本身)。“现象世界”是人们通常认识到的世界,但这仅仅是世界的表象,而“自在之物”是世界的本质,这个自在之物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生存(生活)意志。
什么是“意志”?在叔本华看来,人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情感欲望,正是情欲推动着、决定着人的行为,这就是意志的根本。但意志又不仅仅是情感和欲望,意志是先天的,是人生来就有的特性,是决定人的本质的因素。不但主体的本质就是意志,而且人类本身就是意志的产物。人的理性、思想等等也同样是意志的表现,意志的客观化验。他说:“知识整个地说是属於意志在其高级阶段上的客观化,而感觉、神经和大脑如同有机体的其它部分一样,是意志在它的客观化的这个阶段上的表现。”《叔本华选集》,英文版,第95-96页。叔本华认为,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是一种无意识的意志,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故可称为“生存意志”。他说,生物所最珍惜的就是其生存,只要能求得生存,其它一切都可以忍受,反之,其它一切就会失去意义。不仅生物如此,其它事物也不例外。在叔本华看来,整个世界中意志是无所不在的,不仅人类有意志,动物有意志,植物也有意志,甚至无机物(无生命之物)也有意志。人的意志的任何一个活动都体现为他的身体的活动,而身体的活动就是客观化了的意志活动,如食欲、性欲等等;动物的繁衍,植物的生长,结晶体的形成,磁针的指向北极等等,这一切也全是意志的客观化。意志无处不在,意志是自在之物,是世界的本质,并决定着万物的发展。
叔本华唯意志论的另一大特征是走向了悲观主义人生观。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是欲求,而欲求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生命意志同样如此,人生欲念永远无法满足,就永远存在痛苦。他明确指出:一切欲求皆出於需要,所以也就是出於缺乏,所以也就是出於痛苦。这一欲求一经满足也就完了;可是一面有一个愿望得到满足,另一面至少就有十个不得满足。再说,欲望是经久不息的,需求可以至於无穷。而所得满足却是时间很短的,分量也扣得很紧。事实上这个满足了的愿望立即又让位一个新的愿望,这种获得的对象永远只是象丢给乞丐的施舍一样,今天维系了乞丐的生命以便在明天延长他的痛苦,“所以说如果我们的意识还是为我们的意志所充满,如果我们还是听从愿望的摆布,加上愿望中不断的期待和恐惧;如果我们还是欲求的主体,那么,我们就永远得不到持久的幸福,也得不到安宁。至於我们或是追逐,或是逃避,或是害怕灾祸,或是争取享乐,这在本质上只是一回事,不管在哪种形态中,为不断提出要求的意志这样操心焦虑,将无时不充满着激动和意欲,然而没有安宁。”无穷无尽的欲求使人生永远充满痛苦,“欲求的主体就好比是永远躺在伊克希翁的风火轮上,好比永远是以妲娜伊德的穿底桶在汲水,好比是水深齐肩而永远喝不到一滴的坦达努斯。”③所以叔本华认为,欲望按其实质来说就是痛苦,如果我们对人生作整体地考察,如果我们只强调它的最基本的方面,那它实际上总是一场悲剧。
既然人生就是无尽的欲望,不尽的痛苦,是一场悲剧,那么,怎样能解脱这痛苦与悲剧呢?叔本华认为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禁欲、涅?乃放弃生命。其二是研究哲学,在哲学沉思中,排除自我人格,或是从艺术审美直觉中排除功利目的,达到忘我境界。当此之时,人们从欲望的无穷尽之涌流中托出,在人的认识甩掉了为意志服务的枷锁,当人的注意力不再集中於欲求的动机,那么,在欲求的那第一条道路上永远寻求而又永远不可得的安宁就会在转眼之间自动地光临,而人们也就得到十足的怡悦了。这是一种暂时忘却痛苦的境界,只要投入审美之境界放怀一览,“情欲的狂澜,愿望和恐惧的迫促,由欲求而产生的一切痛苦,都立即在一种奇妙的方式之下平息下去了。”这就是没有痛苦的心境。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74-276页。
叔本华的美学思想,正是建立在上述理论基础之上的。
二、生命的悲剧意识及其美学意义——叔本华与庄子比较
生命的悲剧意识,是叔本华唯意志主义的核心思想,而中国文化之中,庄子的生命悲剧意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或曰终极问题。因此,本文拟通过叔本华与庄子生命悲剧意识的比较,深入认识中西美学的异同、特色及其价值。
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列专章论述叔本华的悲剧观。殊不知叔本华在许多所谓“终极问题”上,却与庄子十分相似。如前所述,叔本华认为,悲剧的根源在於生命本身,有生就有欲,有欲望就是痛苦,这是真正的悲剧根源。正如叔本华所说:“悲剧的真正意义是具有更为深远的真知灼见的,那就是说,它所揭示的不是英雄人物赎还他个人的罪过,而是原罪(Original Sin),也就是生存本身的罪过。这正象加尔台隆所正确地指出的:‘人之大孽,在其有生’。”叔本华:《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卷,第五十一节。〖ZW)〗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也着重指出“叔本华多次赞许地引用卡尔德隆的这样两句诗:‘人所犯的最大的罪,就是他出生在世。’悲剧正因为向人类揭示这条真理,所以理所当然是‘诗艺的顶峰’”。朱光潜:《悲剧心理学》137页。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老、庄就已经向人类揭示这条真理了。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老子》十二章。庄子说:“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大宗师》)“人之生也,与忧俱生。”(《至乐》)这与叔本华的基本观念是一致的,即生命本身就是痛苦,因为有生就有欲,欲望就是痛苦。人的欲望恰如一个无底洞,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一切意愿都产生自需要,因而是产生自缺乏,因而是产生自痛苦。……欲念的目标一旦达到,就绝不可能永远给人满足,而只给人片刻的满足;就象扔给乞丐的面包,只维持他今天不死,使他的痛苦可以延续到明天。因此,只要我们的意识里充满了我们自己的意志……我们就绝对不可能有持久的幸福和安宁。”叔本华这段话,是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所引用的(136页),而在《庄子》一书中,我们同样可以找到相似的论述,“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至乐》)庄子指出,世人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得不到时,大忧大惧,得到了,还是不满足,仍旧劳心苦形,富人还想更富,“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所以说“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胮胮,久忧不死,何(其)苦也!”(《至乐》)这就是人生之悲剧的根源。叔本华认为,悲剧这种诗的艺术的顶峰,所表现的恰恰是由欲望产生的痛苦,人们“彼此的争斗,相互摧残”,“在於表现人生的可怕方面,难以言说的痛苦,人类的不幸,罪恶的胜利,机运的恶作剧,以及正直无辜者不可挽救的失败,都在这里展示给我们。”叔本华:《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3卷,第51节。而《庄子》一书中,也给我们展示了许许多多人类的不幸、罪恶、痛苦和悲哀,在那“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紸箧》)的是非颠倒之世,在这欲望与争斗的“人间世”之中,多少难以言说的痛苦在产生,多少人间悲剧在演出:“喜怒相疑,愚智相欺。”“今之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在宥》)处死的人积成堆,戴镣铐枷锁的人成行成串,被刑戮的人满目皆是。这是一个何等悲惨的世界!《则阳》篇假借柏矩之口,悲愤地哭诉这罪恶的世界,哀悼人类悲惨之命运,“至齐,见辜人(受刑示众的尸体)焉,推而强之,解朝服而幕之,号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有大甾大患),子独先离之。曰莫为盗,莫为杀人!荣辱立,然後者见所病;货财聚,然後者见所争。今立人所病者,聚人之所争,穷困人之身使无休时,欲无至此,得乎!”这哀恸的嚎哭,岂止是在哀悼被刑示众的僵尸,岂止是在哭诉统治者的残酷,岂止是在控诉虚假道德的伪善。这哀哀的恸哭,在向世人昭示人类的悲剧!被欲望充塞的人类,要想不走到这一步,办得到么?“欲无至此,得夫”!人一出生在世,就被欲望驱使,受苦受难,“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形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絍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齐物论》)叔本华说:“在看到悲剧灾难的瞬刻,生活是一场恶梦的信念,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更为清晰。”庄子何尝不如是。人生如梦,转瞬即逝,而世人在大梦之中仍不觉不悟,“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知北?》)“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後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後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人,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後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齐物论》)人生如梦,这不正是人类生命意识的浩叹么!“人生一大梦,未审觉何时。”王国维:《来日》。王国维此语,正是道出了由老庄而来的悲剧意识!
人生是如此之痛苦,有解脱之道么?叔本华认为,有两条路可以解除人生之悲剧,生命之痛苦:其一是根本的解脱,即通过佛教的“涅?”,达到绝对的忘我,达到对意志的绝对否定。其二是暂时的解脱,即通过哲学上的沉思,道德上的同情以及艺术上对於美的观照,达到暂时的否定意志,暂时的忘我。所谓美的观照,就是消除物我之间的差别,物我合而为一,以达到忘我境界。正如朱光潜先生所指出:“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根子就在这里。这样理解起来,世界就成了地狱,快乐不再是一种实在的善,而只是永恒的痛苦当中短暂的间歇,而且相形之下,使痛苦更令人难以忍受。有没有什么出路呢?对於叔本华这个佛教徒说来,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既然痛苦来源於意志,所以解决的出路就在於否定意志。”朱光潜:《悲剧心理学》136页。
面对这悲惨世界,庄子有没有向世人指出解脱人生痛苦之路径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庄子的办法就是“忘”,从忘物,忘欲到忘智,最终达到物我两忘,忘却一切。这与叔本华主张达到绝对的忘我,达到对意志的绝对否定是十分相似的。《庄子·天地》篇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於天。”所谓“入於天”,就是与天为一,能与天为一,即与天同寿,超越死生,也就超越了痛苦。这一点,《大宗师》说得更清楚:“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彻,朝彻而後能见独,见独而後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这里的所谓“外”,即“忘”,陈鼓应说:“‘外’,犹遗、忘。”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185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庄子认为,只有“外天下”,“外物”、“外己”,忘掉一切之後,能“朝彻”(心境清明洞彻),能“见独”(洞见道的精神境界),能“无古今”(突破时间限制),最後达到“不死不生”,这里的“不死不生”,是指达到不受死生观念拘执的精神境界。这种“不死不生”之境界,与叔本华所向往的解脱人生痛苦之“涅?”确有相似之处。
所谓“涅?”(Nirvāna),是佛教用语,旧译“泥日”,“泥洹”,意译为“灭”、“灭度”、“寂灭”。指佛教修持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後获得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脱离一切烦恼,进入自由无碍的境界。慧皎《高僧传》六《释僧肇涅?无名论》说:“涅?,秦言无为,亦名灭度。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於有为;灭度者,言乎大患永灭,超度四流。”这种涅?,是经过修持而达到消除苦因苦果,灭寂欲念烦恼。具体有十二缘起法的止灭,例如首先从无明灭到行灭,识灭,乃至老死灭,灭生死之患,不再有生死的苦果,这就达到了涅?。就是永恒超脱、永恒寂静的最安乐境界。佛教各宗派对涅?解释各有不同。另外,僧人去世也称为涅?。这种涅?境界,与庄子忘物,忘天下,忘知,忘己而达到了“入於不死不生”的境界,连步骤都有某种相似之处。
庄子也常常在物我两忘之中将人生当做一个梦境,甚至有时混淆了现实与梦境,著名的“庄周梦蝶”即是一例:“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这种梦,与人生之痛苦及其解脱有无关系呢?在《至乐》篇中,庄子梦见与髑髅交谈,显然表达了一种“弃绝人生”之意向,简直可以当做叔本华“死者不愿复生”之论的绝妙例证。《至乐》篇描述道:“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骨尧然有形,扌敫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於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人生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於上,无臣於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之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蹙安页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这段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鬼交谈,於荒谬中阐发了庄子独特的生命观,正如庄子借列子之口所阐述:“列子行食於道从,见百岁髑髅,扌蹇蓬而指之曰:‘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若果养乎?予果欢乎?”(《至乐》)这种泯灭死生,无忧无欢,体现了庄子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
通过以上叔本华与庄子悲剧意识的比较,我们不难体会到庄子思想深层的悲剧思想;人生充满痛苦,世人在水深火热之中,“絍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不亦悲乎”,庄子看似乐观放达,逍遥自乐,其实骨子里是整个的悲,悲愤得不再愿回到“文明”的现实生活,甚至悲哀得不愿再回到人世间。旷达只是悲的表象,逍遥的背後是对整个现实社会,乃至对人生信念的幻灭。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堪称一曲振撼心灵的悲歌,难怪《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说:《庄子》乃“蒙叟之哭泣!”刘鹗:《老残游记自序》。明人陈子龙说《庄子》之文是“辨激悲抑”。陈子龙:《庄周论》。清人胡文英指出:“人知三闾(屈原)之哀怨,而不知漆园(庄子)之哀怨有甚於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胡文英:《庄子独见·庄子总论》。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认识到庄子的悲剧意识,再回过头来讨论中国有没有悲剧这一长期困惑学界的问题,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据我所知,学界有不少人是不同意中国没有悲剧这一说法的,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探求中国悲剧意识的根源。大多是举了一些具体的作品例证来反驳,如“中国十大古典悲剧”,尤其是《窦娥冤》、《赵氏孤儿》、《桃花扇》等等。具体的例子固然能说明一些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即从所谓“终极问题”,以及“对人生悲剧性感受”等问题上来深入论述,因此不仅反驳无力,对深探中国悲剧精神之根源也无甚助益,有时反而给人以理屈辞穷乃至强辞夺理之感。如果我们能从生命悲剧意识这一角度来深探中国悲剧之根源,从庄子悲剧意识中重新审视中国悲剧及悲剧意识,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中国古代悲剧大约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模式,如《窦娥冤》,其二是精忠义士式的悲剧,如《精忠谱》、《赵氏孤儿》等;其三是看破红尘、解脱人生式的悲剧,《桃花扇》、《红楼梦》是其代表作。这最後一种,是与庄子悲剧意识相一致的。王国维以叔本华的悲剧观为皀臬,判定《红楼梦》是真正的悲剧。他说:“《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③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然而遗憾的是,王国维却认为《红楼梦》的悲剧精神与整个中国人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他指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於悲者终於欢,始於离者终於合,始於困者终於享;非是而欲厌阅者之心,难矣。……故吾国文学中,其具厌世解脱之精神者,仅仅有《桃花扇》与《红楼梦》尔。而《桃花扇》之解脱,非真解脱也。……故《桃花扇》,***治的也,国民的也,历史的也;《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於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③在这里,王国维犯了一个绝大的逻辑错误:生长在中国文化精神土壤中的《红楼梦》,怎么可能“大背於吾国人之精神?”难道《红楼梦》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或者是天外的“飞来峰?”历史是不可能割断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红楼梦》的悲剧精神也绝不是偶然的。其“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正是“以谬悠之谈,荒唐之言”(《庄子·天下》)而喷发出的“蒙叟之哭泣”的精神延续,是以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悲剧精神在文学上的升华。或许王国维在无意识中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红楼梦评论》一开始,即引老、庄的话以证之:“《老子》曰:‘人之大患,在我有身’。《庄子》曰:‘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忧患与劳苦之与生相对待也久矣。”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老子》原文为:“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见《老子》王弼注本。可惜王国维执迷於西方之论,惟以叔本华之论为皀臬,导致他最终没有清醒认识到庄子悲剧精神与《红楼梦》悲剧精神的内在联系。而得出了不合乎逻辑的错误结论。其实,在中国文学艺术的长河之中,具有庄子悲剧精神的作家作品,并非仅有曹雪芹与《红楼梦》。从阮籍、稽康到陶渊明,从李白、司空***到苏东坡,从李贽、汤显祖到曹雪芹,庄子的悲剧精神,在这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折射出了艺术美的熠熠光辉。体会一下阮籍的悲恸吧:《晋书·阮籍传》说,阮籍“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阮籍“恸哭”什么?他的“忽忘形骸”,“经日忘归”,这些“忘”,与这“恸哭”有关联么?不知阮籍者,谓之“矼”(“时人多谓之矼”)。深知庄子之悲剧精神者,就不难理解阮籍这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大悲大恸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不是悲歌,却胜似悲歌。“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苏轼前、後《赤壁赋》,其中隐蕴着的,正是那山光水色之间漂浮着人类悲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於悲风。……”乃至李贽的“流涕恸哭,不能自止”李贽:《杂说》,见《焚书》卷三。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其中的“悲恸”、“悲哀”,正是中国艺术的悲剧精神。而其根源,主要应溯源自庄子的生命悲剧意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悲剧精神,虽与叔本华之论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就根本上而言,却是与西方悲剧精神大不相同的。西方悲剧精神,重在表现一种由恐惧而来的崇高感,而中国的悲剧精神(这里主要指由庄子而来的悲剧精神),则重在看透人生而达到物我两忘的空灵超脱感;西方由悲而崇高,故悲得惨烈;中国由悲而旷达,故悲得深沉而飘逸。这是两种不同的悲剧精神,两种不同的悲剧美感。只有明智地认识到这一点,可能真正发现中国的悲剧精神之所在。不会去以西律中,更不会责备中国人“对人生悲剧性的一面感受不深”(朱光潜语)。关於中西悲剧精神的比较,尚需另撰长文探讨,这里就不赘述了。
同学聚会的悲剧篇篇7
关键词:《白豆》 ***治权利 爱情婚姻 悲剧
董立勃,祖籍山东荣成,创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一代生于***农场的作家,发表了近百篇中短篇小说。作为第一代屯垦的后代,其小说题材主要来自于中国最西部地区——***,特别是他最熟悉的生产建设兵团的故事,荒凉、原始、艰苦、未开垦的神秘土地中渗透着当代***治权力的干预,演绎出一个个悲怆的人生故事。其“垦荒小说”系列,《黑土红土》(中篇小说集)、《地老天荒》(中短篇小说集)、《白豆》(长篇小说集)等对西部边疆屯垦的人们(尤其是底层的)投射了特别的关爱和悲悯,在人道主义底色上,把最具有现代性的平等、自由、民主、尊严和“人”的意识灌注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而他们却又是最卑微、最弱小、最不具有***治话语权的,如白豆、白麦、胡铁等。
长篇小说《白豆》荣获《当代》文学拉力赛2003年“《当代》最佳”称号,小说以下野地兵团团场作为故事发展的自然背景,以白豆的命运悲剧为主线,通过她与下野地三个男人(马营长、老杨、胡铁)的情感经历,讲述了普通女人的婚爱故事,揭示出特定时期女性个体命运的曲折坎坷。在情感纠葛中,男主人公一生的发展变化轨迹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马营长的“爱”而不得最终惨死在胡铁的飞刀下、老杨不能生育最后在混乱中吓傻,还是胡铁被扣以“犯”罪名含冤入狱、劳改十年、越狱后远走他乡,每个人物都平添了一种悲壮美,在辽阔的小天地里演绎出爱的悲欢离合,也使读者将下野地的无限风情尽收眼底。
一、关于下野地
故事的发生地下野地是个极特殊的地方,“下野地在1950年以前没有人,1950年一下子涌来一大群人。这些人是来种地,却全带着刀和***。他们甚至还来不及把帽子和领子上的士兵的徽章摘去。直到现在他们还习惯穿着黄色的***衣做事。农场还在使用着***队的编制包括一些管理方式。……尽管他们实际生活已经和北方南方的农民没有多大的差别了,却在骨子里固执地把自己当作一个兵。哪怕是个垦荒种地的兵也要紧贴着那个兵字。”[1](P33)
“生产建设兵团是我国现存的一种特别的农业组织形式。带有准***事或半***事化的性质,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脱下戎装的***人或起义人员。在***,建设兵团驻扎的都是亘古蛮荒之地,或远离绿洲的边远之地”[2](P1),下野地的兵团农场可以看作是故事展开的聚集区,一群响应国家号召的山东、湖南等地的女子以参***和支边的名义来到这里,给这些***人做妻子,并且共同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下野地生产建设兵团里的男男女女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这种***队式的管理方式,平时分为一个队一个队的形式,场部的领导都有着***衔,连结婚都按组织的规定“可以三天不干活”。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与内地所设的一般村镇相比,故事里的下野地具有独特的***治内涵。这里的***治权力可以说无处不在,“在下野地,地方野,人却不太野。甭管你是个什么人,总会在各方面被管得很严”,“代表组织给老兵找老婆……组织才不得不采用行***手段去做姑娘的工作。……先是哄,后是劝,再是板起脸来说道理。直到说得让姑娘明白,她的婚姻有着和***事业相关的重大意义,让她选择其实她也别无选择。”于是属于“她们”的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权利从进入下野地的那一刻就被置于一种可以掌握生杀夺予的***治权力下,她们无法逃避这种已经被注定的命运。作家将自己满溢的悲悯情怀放置于严酷的西部自然环境和***治话语下,使得简单情节框架构筑的雄阔、沉郁的西部自然意象和被扭曲的人文景观成为主人公命运隐喻和象征的自然载体。
二、关于下野地人物形象之间的纠葛
在这种***治的大背景下,作家精心构建着人物关系,用简洁流畅的笔触勾勒出人物之间普通而又意义重大的关系和需要的同时,又把女性自我心理成熟的变化写得丝丝入扣。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白豆和三个男人的情感,来探寻以“白豆”为代表的一代独特的生命个体在***治权利话语下的爱情婚姻悲歌。
白麦长的很漂亮,被为***立过大功的首长们在司令部团场场部看后,就留了下来并不知不觉地成了老罗的老婆。当她看到老罗瞎了一只眼,比自己大十二岁,还有两个孩子时,她毫无爱恋和幸福可言,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实行了绝育手术,她挣扎反抗并试***以和陈参谋相好来报复他。后来老罗送她上学,给她安排了一份好工作,特别是当她老家受灾时,在老罗的权力下盖好房,又送粮送牛,白麦在心理上徒然发生了变化,她感到老罗这个做大官的男人是多么了不起,她感激并觉得很幸福,以致产生了献身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这可以说是对***治权力的认同,而二人感情的粗糙和疏离以及命运的无法改变却被置之度外。与白麦与老罗的无爱婚姻相比,白豆的爱情婚姻路途确是对***治权力下的“组织”的莫大的反讽和嘲弄,从白豆感情的起伏变化中我们就可见端倪。
1.***治权利下,白豆与营长的感情闹剧
在吴大姐组织出面的情况下,白豆服从组织安排本要和老杨结婚,可在胡铁与老杨的交谈和动武之后,组织出面调和,白豆又准备与胡铁结婚。在准备结婚期间,***垦大渠通水,下野地的人们着实高兴了一阵,马营长的米脂女人在渠边洗衣服时被水淹死了,马营长肩上担子很重,为了***的事业,身体可不能垮,在组织的要求和劝解下,开始物色照顾他生活的女人。马营长在刘副营长和吴大姐的陪同下,不辞辛苦地一个队接一个队的转,转到白豆这时一眼就看上了她,在权力的较量下,马营长创造了更多与白豆接触的机会,于是与胡铁的婚事又被取消了。
在吴大姐的教育下,白豆服从组织安排,再次准备与马营长的婚事。可中间又生是非,而这也成为白豆命运的重要转折,白豆在玉米地里被,马营长琢磨这件事得出的结论是:“它破坏的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它极有可能影响到下野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因为白豆是他要娶的女人,如果不把坏人抓出来,“马营长在下野地将失去脸面和尊严。……没有了脸面和尊严,没有了权威和魄力”,对下野地来说,马营长这个不落的太阳就完蛋了。此时的抓坏人变成了对***治权力掌控的象征,而完全忽视了道德和女性关怀角度的批判。最后胡铁被“英明”抓捕,白豆的位置被同住的曾梅定代替,此时她与马营长的婚事就不了了之。
这里没有看见马营长对白豆爱的温情,安排清闲工作只是为获取性的合法性,对于案件的英明分析,只是在强调权力(男性权力和***治权利)的至高无上和不可侵犯。而白豆对此却是糊里糊涂,全听“组织安排”,可见白豆与马营长的感情纠葛更像是一场为追逐权力和的闹剧。
2.***治权利下,白豆与老杨的婚姻悲歌
婚姻的前提是“看上了谁要向***支部汇报,不能自己胡来,由组织出面安排男女见面以至结婚”[3](P11),老杨在给白豆买块香皂、买点水果糖、让她坐马车的小恩惠后,买了块花布就去找妇女干事吴大姐了,前期的这种追求是合理合法的,而后来他却暴露了恶的一面。特别是当马营长加入到对白豆的争夺中,最终引发老杨在玉米地里白豆、马营长退婚并栽赃嫁祸于胡铁的连锁行为,使白豆内心受伤害,胡铁含冤入狱。
在白豆失身的情况下,作恶者却以另一种面孔娶了白豆,“一听说老杨要娶,白豆腿一软,差一点儿没有跪下来给老杨磕个头”,但这里多的是一份感恩戴德,和爱情没有太大关系。白豆只是想简简单单地过日子,因为被说成是“咸包”(女人老不生孩子),结婚不久老杨就提出离婚,并再娶了白豆的好朋友翠莲。可他虽然离婚但却还是对白豆纠缠不止,白豆觉得“要是别的男人,再想做,也做不成,可老杨,白豆没办法。白豆谁也不欠,可白豆觉得欠老杨。欠了人家的就要还”,“老杨这阵子,是下野地里最得意的男人。别的男人也有老婆,可别的男人只有一个老婆,他却有两个老婆。……明的那个老婆可以给他生孩子,暗的那个可以给他床上的快乐”。
从这段描写里不难看出女主人公白豆内心的无奈,并愿意用身体作为偿还,而这次婚姻给予她的,除了用性作感激外并无其他。在最后白豆发现,玉米地里她的竟然是自己感恩嫁给的老杨,对于他们以前的婚姻关系和现在的这种身体关系来说不亚于一个重型炮弹,他们俩的结合奏出的是一曲婚姻的悲歌。
3.***治权利下,白豆与胡铁的爱情绝唱
在与老杨结婚后,白豆很忠诚地把胡铁不服判决给她的伸冤的申诉信交给了老杨,善良的白豆按着自己的逻辑行事。她非常地信任自己名誉受辱时娶自己的男人,哪怕老杨酒后失言说自己是她的人时,她还是当是玩笑。当说了玉米地里那把飞刀的真实来历后,所有事实证明确是老杨,白豆彻底醒悟了。她的性格因此显得格外耀眼,也完成了一个女性真正的心理成熟。她走上了为胡铁伸冤的道路,不顾所有人的言语,哪怕是翠莲的苦苦哀求和组织上的“明令禁止”,她找马营长、找白麦的男人老罗、找在下野地的陈参谋,去劳改队看望胡铁给他说她跑案子的情况。组织上坚决不允许和胡铁这样的犯人有爱情,更不用说婚姻,但此刻她发现她真正的爱人是以前在胡杨林为她烤兔子吃的胡铁,是为了她含冤入狱的胡铁。
在这三个男性中,胡铁是真正的悲剧性人物,与白豆的爱情的发展,从和老杨的胡杨林里的较量,到与马营长在营房里的拍板,最后到为了白豆蹲监狱——越狱——回监狱——再逃离,人物的性格在事件发展中不断丰富,一个棱角分明的、敢爱敢恨的男性形象跃然纸上。小说描写了白豆和越狱后的胡铁在胡杨林生活的短暂美好的日子,作者赋予了在真正爱情浇灌下的生活美和美,这种爱的力量使双方超越了平庸。而更让人难忘的是,胡铁再次越狱为表明自己清白而来到三秋动员誓师大会上那短短十几分钟的场面描写,场面展现了戏剧性的变化:胡铁被扣上“反***罪”,马营长、陈参谋中了飞刀死去,老罗受伤,老杨变呆傻,最后胡铁带着他对下野地的复杂感情远走他乡,演绎了一场人生的大悲剧。
白豆带着孩子放弃白麦联系的去乌鲁木齐的大好机会,在这个给了她爱情和婚姻的下野地继续等待着胡铁的回来。白豆的执著“守望”与胡铁的决绝“逃离”都宿命般的凝眸在脚下的这片深厚的寂寥的西部土地(下野地)上,都成为了日常生活的“无所归依”和精神上的“漂泊者”。白豆与胡铁的爱情绝唱使得小说的悲壮性升华到了一个高度。
三、结语
在***治话语权力下,从白豆与马营长的情感闹剧、与老杨的婚姻悲剧到与胡铁的爱情绝唱,女主人公前后性格转换得不是很巧妙,读起来有些突兀。如果说白豆后来的性格被作家理想化、浪漫化,作家意***显示人性中真正动人的人性的美丽与温暖,那么真正让读者感动的就应该是情有可原的人性真善美,是不完满下的圆满。
詹姆逊在《论阐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的象征》中指出:“一切文学,不管多么虚弱,都必定渗透着我们称之为一种***治无意识的东西,一切文学都可以解做对群统一命运的象征性思考”,长篇小说《白豆》以人们日常的爱情婚姻故事为媒介,展现了在轰轰烈烈的***垦生活中那么一批人的悲剧性命运,表达了作家的人道主义的理想和强烈的***治批判意识。
注释:
[1]董立勃:《白豆暗红董立勃长篇小说》,乌鲁木齐:***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赵光鸣:《地老天荒·序》,乌鲁木齐:***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董立勃:《黑土红土小说集·黑土红土》,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参考文献:
[1]丁帆主编.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董立勃著.白豆暗红董立勃长篇小说[M].乌鲁木齐:***人民出版社,2009.
[3]曹斌,顾凡.***治婚姻的透视与人性魅力的张扬——评董立勃的长篇小说白豆[J].小说评论,2006,(5).
同学聚会的悲剧篇篇8
关键词:曹植 诗文 悲剧化 生命体验
受时代因素的影响,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建安时代文人们共同的生活追求。素有建安之杰的曹植,诗文中流露出一种悲剧化生命体验,哀民生,叹友人,悲自己,他这种浓郁的悲剧意识和自己的人生际遇密不可分,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愈发深刻浓烈。
一
曹植(192-232),字子建,生于乱世,长于***中,童年时代随父兄四处转战,诗文天赋极高,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写得一手好文章。植“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深得父亲赏识。邺城时期(204-218),曹植基本上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后来的立嗣之争中,终因权术不周,败给了矫情自饰的长兄曹丕。其后的日子里,一直在长兄的猜忌和打压下艰难求生。延康、黄初(220-226)年间,曹植仰人鼻息,频频受到迫害。“举挂时网”事件,①已将其逼到了死亡的边缘,精神及生活负载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曹植在悲愤中含恨而终,终年41岁。
曹植在建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对这位命途多舛的贵家子弟的成就多有评述。丁说他“ 文章绝伦”; 刘勰说“陈思之表,独冠群才”; 张戒断言“古今诗人推陈王及古诗第一”;范文澜先生指出:“代表建安文学的最大作者是曹操和曹植,大抵文学史上每当文学创作旺盛时期,常常出现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旧传统的结束者,一个是新作风的倡导者。曹操、曹植正是这两个人物。”曹植生命短暂,却著述颇丰。赵幼文的《曹植集校注》载其流传下来的诗、赋、书、表、论、章、颂、赞及其他文共有二百六十余首,诗赋在三曹中无论数量还是艺术成就,均高出一筹。
二
***治失意,生活困窘以及精神痛苦玉成了曹植文学上的非凡成就,他把愤懑忧思诉诸笔端,饱含浓郁的悲彩,用绮丽的文风加以表现,更平添几分悲壮美,正如钟嵘评价:“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苑,体被文质。”总的说来,在曹植的文学作品中,悲剧大致可以分为哀民生,叹友人,悲自己三类。
(一)对生灵屡遭荼毒、民不聊生的慨叹
邺城前期,作为建安文人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这位翩翩公子,在父王的庇荫下热情高唱生活赞歌,内容不外乎富家子弟无所事事、消磨光阴的颓废生活,如《斗鸡》、《箜篌引》、《公宴》、《芙蓉池》、《侍太子作》等篇什。但曹植并非不问世事的纨绔子弟,他对于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惨状倍感痛心,对百姓生活的困苦、无助感到心酸。如《送应氏二首》②第一首:
步登北邙坂,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生亲,气结不能言。
这是曹植20岁时随父亲西征路过洛阳留下的名篇。诗中用沉郁愤激的情绪描绘出战火焚烧下的洛阳城荒凉破败之景,农田荒芜,杂草滋生,远行归来的游子不辨阡陌,满目疮痍的中原之都杳无人烟,此番景象和董卓纵兵“烧洛阳城外两百里,又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家城内扫地殄尽;又收富室,以罪恶没入其财物;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记”的历史事实相印证。曹植在诗的结尾气结不能言,对战乱造成民不聊生的惨状痛心疾首。
再如《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这是曹植据乐府曲调《泰山梁甫行》而作,反映汉末以来***阀混战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边海人民生活本就不富裕,只能靠打鱼狩猎为生,而长期的战乱无疑使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妻儿老小只能像林中禽兽一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寄身于草野丛林,这些都是无情的战火带给人民的巨大灾难。曹植生于王侯之家,能够把百姓的疾苦写入诗文,实属难能可贵。
此外,对于征夫怨妇的心酸苦痛,曹植也在诗文中加以描述,《杂诗》六首、《七哀》、《闺情》等篇实为例证。在这些篇什中,曹植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抒发百姓疾苦,其成就和现实意义远高于同时代其他诗人。因此,曹植“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建安时代的杰出歌手、建安诗人的卓越代表” 。
(二)对亲友身陷囹圄而无法援救的哀叹
自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称帝后,曹植的处境就危如累卵,因之前争立太子的事端频频受到胞兄的猜忌和迫害。曹植被迫离京去国,削官贬爵,短短十一年中,“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迁都赋序》)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曹植身边的亲信友人也屡遭劫难,丁仪、丁先后被杀;杨俊因在曹操密访群臣时说了曹植的好话,曹丕借故将其杀害;孔桂因亲于曹植也难以保全性命。曹丕的报复历来为史家微词相讽,陈寿就评曹丕:“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看到友人频频被害,曹植内心悲痛不已,可是他连自身安危都难以保全,又怎有能力保护自己身边的人呢?面对着曹丕的暴行,他不敢公然反抗,只有将满腔愁苦倾注到笔墨中,把内心积压的悲痛火山喷发般爆发在笔端。如《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全诗用了比兴手法,“高树”象征曹丕***权;“悲风”指法制的严峻;“海水”比喻群臣;“扬其波”是指推波助澜,扩大迫害之意;“利剑”象征着权力;“罗家”指布罗之人;“少年”指期望中的援助者。全诗可以说是曹植对白色恐怖时期自己无力挽救挚友安危的沉痛自述。好友身陷囹圄,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封建王权的罗网中像被捕的黄雀一般垂死挣扎。作者内心的愤慨之情难以掩饰,幻想侠义少年挥利剑斩罗网,解救受害者。
此外在《赠白马王彪》中,诗人也在暗中为被欺凌、被损害的灵魂呐喊,对任城王曹彰暴薨的痛悼,对亲友骨肉离间的痛述,对皇权在握者滥杀无辜的悲愤,对生命短促、骨肉分离的慨叹,都在诗文中真情流露:“苍蝇间白黑,馋巧令亲疏。”(其三)“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其五)“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其七)情真意挚,死生之戚,离别之思洋溢于笔墨之外,令人为之叹惋。
(三)对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叹
东汉末年动荡不安的时局,兵连祸接的境况促使有志之士***治热情高涨,渴望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是建安时代群雄共有的决心,曹植也不例外。正如他在《与杨德祖书》中所言“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充分表达了他为国为民的***治理想。曹植在前期还写了大量的论赞文章,对历史上王侯将相的历史功绩给予中肯的评论:“罚叛柔服,祥应仍至。诵长反***,达夫忠义。”(《周公赞》)“朱旗既抗,九野披攘”;(《汉高祖赞》)“以德攘民”;(《汉文帝赞》)“风移俗易”;(《汉景帝赞》)“功越百王”;(《汉武帝赞》)从这些论赞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植所评论的都是一些明君贤相,身为皇室成员的他,有志于向这些人学习,完成自己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
但是,曹丕继位后,曹植抱负成空。黄初二年被贬安乡;三年,再贬鄄城;四年再贬雍邱,颠沛流离,衣食不继的生活状况使他身心饱受摧残。在《吁嗟篇》里,作者以“转蓬”自况,抒发自己的悲惨遭遇:“吁嗟此转蓬,居士何独然”,开篇以一“独”字暗示自己的境遇像转蓬一样,居无定所;在《远游篇》、《九咏》、《九愁赋》等篇章中,他更是借屈原的遭遇,浇胸中块垒。但即使这样,他的***治热情依然不减,亲自上疏求官职,在《求自试表》中,曹植渴望君上能给自己一个机会,他不期望能统率三***,挥斥方遒,只希望能有一官半职“效臣锥刀之用”,“若东属大司马,统扁舟之任,必乘危蹈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可就是这样言辞恳切的上书也没能打动曹的心。
满腔壮志却报国无门,他当然知道个中因由,但他不能直接说出口,只能委婉陈述。在《蝉赋》里,蝉在其笔下象征着安分守己、中正平和的高洁之士,可是在它的周围却聚集着黄雀、螳螂、蜘蛛、草虫等一大群天敌,还有姣童千方百计地追捕,可谓是四面楚歌。在《赠白马王彪》中,手足离异是因邪恶之徒从中挑拨离间,“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作者的***治抱负化作浮云,原因不言自明,却只能委曲陈词,空发嗟叹,浓郁的仕途之悲让人痛彻心扉。
三
曹植的诗文和他的人生遭际密切相关,从赵幼文先生的《曹植集校注》来看,曹植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分期,建安时期的快意,黄初、太和年间的愤懑都在其诗文中有所表现。但曹植终其一生都没有放弃过对建功立业的追求,无论处境多么艰难,他都执著于自己的理想,而他的理想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他的悲剧化生命体验随时间的延伸而愈发深刻,反映到诗文中也愈能打动人心。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③虽不免有些夸大其词,但是确也说明曹植的才华非一般人所能及。清刚劲健、阴柔缠绵的迥异风格统一于曹植的诗文中,这位建安之杰留给后人的,远非这些珠玑之语,他在对***治理想的追求中表现出来的执著和坚韧也应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注释
① 王巍.三曹评传[M].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
② 本文所引用的诗文均出自:赵幼文.曹植集校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③ 典故出自:(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M].
参考文献
[1] 陈寿.三国志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 陈寿.三国志・魏志・任城陈萧王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同学聚会的悲剧篇篇9
关键词:愁情词;人生悲剧; 审美价值
中***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60-01
李清照的词作大约三分之二是言"愁"的,尤其是她后期的作品,几乎篇篇写"愁", 愁情词充满了其作品的全部。
1 人生悲剧是愁情词产生的土壤
清人谢章铤说:"余谓情之悲乐,由于境之顺逆"(《赌棋山庄集词话》),李清照在她的词中宣泄出的如此深重绵邈的"愁",是因为她所处的社会和所生活的时代属于逆境,自己的人生悲剧是其生活的基础,也是愁情词产生的基础。李清照生活的时代,正值南北宋之交,这是一个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大动荡时期。她出身于一个书香官宦之家,从小就深受书香家庭浓厚文学气氛的熏陶,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笔记、小说无不涉猎。这就为她成为一个杰出的女词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清照在青少年时期过着无忧无虑的闺阁生活,十八岁与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生活非常美满,"与夫同志,相亲相爱之极"(《匕修类稿》)。北宋末年,金灭辽,接着挥戈南下,国遭厄运,整个中原地区干戈相击,兵荒马乱。公元1126年,国都开封被金兵攻陷,北宋王朝覆灭,就是这"靖康之耻"把她推向了苦难的深渊。此后,李清照过着"漂流遂与流人伍"的生活,历经艰辛,饱尝辛酸。期间,赵明诚的病故,自己改嫁的悲剧和金石文物的全部丢失接踵而至,国破家亡,使她孤独凄凉,"终日凝眸"。最后她抱着一颗破碎的心,怀着"老去无成"的怨恨,望着沦陷的故乡,念着死去的丈夫,在江南旅舍中寂寞无声的离开了人世。我们从词人所处的社会和生活的时代来看,她生逢乱世,经历了由前期幸福急转直下到后期苦难的"滑梯式"的人生旅程,饱尝了国运变迁、失偶亡国的滋味,并以悲剧告终。在自己的人生悲剧演变中,她拿起富于才情的笔,挥毫泼墨,抒发内心愁苦,反抗不合理社会对自己的摧残,从而达到了人生命运的悲剧和文学家追求的美学完美融汇的境地。"天独厚其才而啬其遇"(《萍州可谈・卷中》),悲剧的人生,使她成为一代杰出的词人。其词中的愁情,完全是她人生悲剧的实录,人生悲剧是其愁情词产生的"土壤"。
2 伤春悲秋、伤别怀人、亡国丧家之痛是愁情词的主旋律
李清照词中的愁情,以伤春悲秋、伤别怀人、亡国丧家之痛作为愁情词的主旋律。
春、夏、秋、冬,四季循环,时序推移,人生旅程随之走向终点,尤其是彼此更迭的春与秋,它积淀着中国诗人敏感的时间意识,于是春与秋就成了诗人感悟宇宙人生的不可缺少的媒介。春秋代序,惹人发愁。令人生悲。于是,"伤春"、"悲秋"就成了我国文学史上感伤主义作品的传统内容。感伤主义作品的内容、题材、作家较多,李清照就是词体文学中感伤色彩最浓的词家。她的愁情词,之所以感人至深,其根本原因就是她从感伤个人境遇的藩篱中超越出来,除了伤春悲秋、伤别怀人之外,还渗进了国破家亡之痛,把国家民族的命运和个人身世的悲慨融为一体,表现方式也更为深婉细腻,缠绵悱恻。她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词人刘寓金华时,面对名胜双溪晚春之景,含泪写下的一首愁情绝伦的词作。词人面对双溪春景,一种感伤之情油然而生,愁重如山"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如此深重的愁情是什么造成的呢?词中点明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可见词人的愁情是山河的破碎、时代的变更、身世的漂泊、孀居的寂寞、晚景的凄凉等凝聚而成的,是她所处的那个***时代、所生活的那个黑暗社会的折射和曲映,无怪乎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说:"她抒的情,写的恨,表面上看来是个人的,实际上是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基础的。"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更是充满了愁痛: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通过残秋之景的衬托倾诉了词人孀居寂寞的感怀。唐圭璋说:"此词写竟日愁情,满纸呜咽"(《唐宋词简释》)。全词围绕一个愁字着笔,上下浑然一体,或明写、或暗写、或渲染、或寄托,都无不自然妥帖,凄婉动人。此词是作者对晚年孤独栖惶景况的声声诉说,其中也隐约的透视出他人以及整个民族同样不幸命运的黯淡之光。
3 由浅入深、由淡到浓是愁情词的发展轨迹
李清照的人生历程是以"顺境"起步,中遭逆境,而后以悲剧告终。与之相适应她词中的愁情发展轨迹也非常明显,即由浅而深,由淡到浓。
李清照前期身为闺秀贵妇,过着天真活泼、养尊处优的生活,夫妻情投意合,然因光阴的流逝,时序的推移,丈夫的短暂分别,而使她多愁善感: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词乍看是惜花,实则惜春,流露出了感伤时序推移、无奈挽留岁月的轻恨浅愁。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夫妻生活美满,然夫妻生活愈幸福,离别就愈痛苦。赵明诚因外出求学,时常与词人短暂分别,词人也因此时常陷入孤独与寂寞之中,写下了不少抒写离愁别绪、惜春悲秋的词作。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一首"重阳"怀夫词,全词以一个愁字和一个瘦字为眼,写出了词人因失夫发愁而瘦,而花瘦人更瘦。再看《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一首送别词,
是词人在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负笈远游之时,为表达自己的相恋之情而作。词人把别后相思的愁苦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些词与她的全部词作相比较而言,其愁情还只是限于伤春悲秋,伤别怀人,内容还没有超出个人的生活范围。愁的程度还比较浅淡。由于国遭厄运,时代巨变,她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急转直下,心态失去平衡而严重倾斜,心理上形成极大地反差,因此后期词中的愁情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伤春悲秋,伤别怀人的内容退居其次,国破家亡的痛恨悲怨倾泻而出,占据了她词的主要地位,词中愁情也就变深加浓了。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李清照后期词就属此类。
李清照因"靖康之乱"失去了一切,自己变成了一个漂泊孤零的老孀妇,她的后期词中我们再也看不到前期词中的那种婉转缠绵,"欲说还休"的轻叹了。她大声疾呼,一字一泪,长歌当哭,把心底盘绕郁结的深愁彻盘倾出。在元宵之夜,她憔悴沮丧、孤苦岑寂,"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面对双溪春景她愁重如山:"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在深秋黄昏,她更是愁结万端,"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分析她的词作,如果说她前期词中的"愁绪"只是轻淡的人生浅愁的话,那么后期词中的愁绪就是浓重的国破家亡之深愁。显而易见愁绪的发展是随着她所处时代和自己境遇的巨变而不断走向纵深的,即由个人之愁发展为国家之愁,由浅愁淡愁升华为深愁浓愁。
4 自然率真和悲剧美是愁情词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中,"真"是文学作品审美的充分必要条件,"真"和"美"二者是统一的,没有"真"便没有美。长于言情的词尤然。沈祥龙《论词随笔》云:"词之言情,贵得其真",周颐《蕙风词语》云:"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的确,对于填词"真言语,真性情"乃是根本,离开这个"真"字,也就丧失了词的艺术生命力。
李清照写愁能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出发,肆意挥洒,把长期积压在心底的盘桓郁结之愁,毫无顾忌、痛快淋漓的宣泄在词章中,无论是愁情,还是愁景,都真实传神,使人读后总觉得情真景真,有一种苍凉凄苦、哀怨悲愁之感。如《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词人借惜春春去,春雨催花,烘托自己伤春怀人,其思夫之情率真深挚。还如"欢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寄"(《孤雁儿》),"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的呼唤,"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的自白,皆字字愁苦,声声啼泪,愁思茫茫,无一不是词人的人生之愁、国破家亡之恨的真实抒写。
同学聚会的悲剧篇篇10
[关键词] 李玉 《今年夏天》 女性悲剧
《今年夏天》是女导演李玉从纪录片转到***电影领域所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中国大陆第一部描写女同性恋的电影。该片将目光聚焦女同性恋的爱恨纠葛,故事的结局是小群的母亲和自己的相亲对象结婚了,君君死了,小群和小玲又和好了。这个夏天发生了很多事情。
一、中国大陆第一部描写女同性恋的电影
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病学会颁布《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不再把同性恋统划为病态。从这一年起,同性恋不会再被视为疾病,这对中国广大同性恋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进步和***。也就是在这个时间前后,一个从纪录片转而进入***电影领域的女导演李玉,敲响电影世界大门的第一部电影就选择了女同志这富有争议性的题材。在《今年夏天》的序言中,李玉自觉地以电影来做这个时代黑白美丑的试金石,她说,新社会,女男平等自不待言,同性恋异性恋平等已成新的底限。衡量新中国是新还是旧,要以同性公开相恋的程度为准绳。而在她的电影处女作中,也正是以这样的态度来面对女同性恋者。
电影的开篇,我们看到一个女人的近景,她表情坚毅,神色凝重。镜头转入呆坐在桌子前的男人,女人入画,开始一段有关相亲和结婚的谈话。通过谈话透露给观众很多信息,母亲着急把女儿嫁出去,相亲对象一个又一个,女儿至今未找到好人家。当小群说我对男人没有感觉时,表哥回应“你是不是有病啊,要不要给你找个大夫”。表哥道出的正好是普罗大众对这种“对男人没感觉”的“病态”的反应,也说明了在现实生活中还不存在理解的基础——生理上对男人没有感觉的女人是有病的。“你妈这样也好,逼着你结婚,逼着你找男朋友,逼着你过正常人的生活,她可不希望到老了你们娘俩相依为命。”这又传达出传统的思想观念——女人始终需要找个依靠,而男人就是她的最终选择。“你不怕人家笑话,你妈还怕人家说呢”。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对女同志生活的展示,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脱离现实,没有黑暗,更没有歧视,粗糙的画面真实的可怕。她们也一样,经历着就如同正常的男女之间的相识、相知和相爱的一步步过程。而电影中几次直视两个女人之间的温存和汗水,这种直视是对“我们不能公开手挽手,我们不能公开唇吻着唇”的颠覆。
二、金鱼和大象
《今年夏天》的英文名是“Fish and Elephant”,这是李玉最初想叫的名字。“大象体能巨大,愤怒的时候会表示自己的反抗,而鱼则只能被动地存在着,依赖于别人施与的环境。两种动物象征着两种生存方式。”[1]在影片中,金鱼共出场12次,大象出场6次。可以这样认为:小群就是一条在鱼缸里不断寻找自己幸福的金鱼,执着的等待着真爱的降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小玲也是在鱼缸里游来游去的金鱼,也受禁锢,也体验欢乐;君君则是那头被困在笼子里的母象,嘶鸣反抗,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自己命定的现实;小群和小玲从相识到相爱,二人一起享受虽然承担压力但也开心快乐的亲密关系。但君君的出现打破了原本的和谐,小群和小玲开始有了误会,产生隔阂,关系濒于崩溃。而金鱼,也全都泛着鱼肚漂浮在水面上。当误会解除,二人和好,金鱼又开始在鱼缸里游来游去了。而君君,就像那头一直被小群当做情人一样对待的母象,一旦小群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鱼,就不能和象在一起了。案板上的鱼、鱼缸里的鱼都是女人的象征,女人面临的永远是受禁锢、等待被宰杀或者被投毒的命运。更何况是三个处在“混乱关系”中的女人,更是为社会,为传统男权制度所不容。影片最后几分钟君君和来自主流体制的权威代表,当然也是男权的绝对代表——警察之间的对峙,以及君君最终死亡的结局也说明了女人终究还是无法和男人对抗,女人只能臣服于男权,而女人一旦做出反抗之举,等待她的就一定是惩罚。而就在小群和小玲的误会解除,鱼缸里的鱼儿也“自由自在”,二人正享受肉体欢愉的当下,君君却在忍受欲望的煎熬和男权的伤害,君君的画面和二人过程的交替出现也反映了女性在现实面前的自顾不暇。
三、女人的控诉
传统社会里对世界看法的方法都来自那些占据特殊位置的男性话语,女人是缺席的和失语的,女人的经历被忽视,女人的声音被隐没,而李玉,坚持从女性的经历出发,倾听女性自己的声音,让女性成为自己经历的发言人。电影花一定的篇幅静静地凝视和聆听三个女人的述说,而诉说的内容,无外乎来自男人的伤害:从小就被父亲的君君,小群的婚外情的父亲,被丈夫背叛的母亲。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把主人公带到世界上来,但也是男人对女人的伤害造成三个女人现在的悲剧命运。
电影最终呈现了四个女人的悲剧命运,而探讨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社会对同性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导致多数人还无法接受这种同性相吸的关系,而是本能的认为只有异性恋者才是这个社会的正常人 。而女人,必须依次扮演好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这些社会给予女性的所有角色,她才是完整的,才算是正常的。电影就是对这样一种“正常”的控诉和批判,而电影结束时母亲并没有等得到女儿的出现也暗示了这样的控诉和批判的任重而道远
四、女性悲剧根源
在这部电影里,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原因,首先是生理方面的。男女兼有欲望,在欲望的海洋里谁都逃脱不掉,然而偏偏由性的欲望所导致的悲剧是由女性来承担的。在这里,女同性恋被视为不正常,这种不正常的实质是女性不能接受男人的。女性从身体和精神上对男性的拒绝成为问题的关键,这是基于生理的原因造成的。同时,女性的悲剧命运,也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生理因素造成的不适只有在社会因素的放大镜下才对女性造成伤害,是社会既有的传统规范把女性置于受害者的位置。女性在社会中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这种压迫的地位更加剧了对女同性恋的排斥。相对于男同性恋,她们承受了更为沉重的心理和社会的压力。而“我们敏感的肩上,有着当今社会的重量”。
注释
[1]王小鲁. 李玉:不做女性主义者的女导演【EB/OL】
http:///eeo/jjgcb/2008/02/25/92812.s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同学聚会的悲剧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