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感”是凭借感知对象、语言、动作等经验直接地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作出敏锐的判定。有时候,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像学“音乐”需要“乐感”,学“打球”需要“手感”,学“英语”需要“语感”一样,需要着力培养。
关键词:数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下面,笔者就从不同的阶段谈谈学生“数感”的培养。
一、联系实际,建立“数感”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感知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初始环节,是指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对提供的数学材料、数学事实进行最初步的区分和认识,其目的是向学生提供学习抽象知识的认识支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利用四肢体验具体的长度。首先让学生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臂),再想想“10米有多长?”(大约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大约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是100米?”“如果走20步大约是10米,那么2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接着让学生想一想、走一走、数一数,从实践中得出结论,感受到100米有多长,再把这个结论应用于生活,步测一段距离,最后再想象“1千米有多长?”“如果环形跑道每圈200米,运动员跑1千米需要跑几圈?”最后,再通过比较,说说实际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千米”作单位,从哪儿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
二、贴近生活,体验“数感”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计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理解能力,已能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掌握概念的基本特征或规律的实际含义,达到理性的认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三、走进生活,发展“数感”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实数、整式和分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发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这一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形成技能,把现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有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用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所谓的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总之,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感”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持续发展的。这就需要教师给每个学生的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重视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数感”的培养贯穿数学学习的始终。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工人子弟小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培养学生“数感”的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