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短诗篇1
该诗只有短短的三行,既属于小诗,也属于是微型诗。诗歌叙述的是一次与女儿的电话内容,其实就是父母单方面对儿女的一次叮嘱、一次告戒、一次语重心长的训导。诗歌的情感是充沛的,也是极深沉的,其中饱含着父母对子女挚热的爱;同时,也是一声富有幽默感的呼吁。这呼吁不仅是针对自己的儿女,更是针对普天之下所有的子女,这也是对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出现的小皇帝们一声断然棒喝!是给他们大手大脚的消费方式的一剂猛药!这诗的典型性也就在此,诗歌的史料价值也是在此。在这写实叙述后面,我们也能领悟其中背后蕴涵的意义:再那么大手大脚地花费下去,你们将会把我们做父母的逼进绝境,甚至去抢银行啊!两个“没有”可谓掷地有声!力透纸背!它们是从否定的角度去揭示其中的生活困窘。这短短的三行诗也深得虚实相生、以实衬虚的叙述技巧之妙。自然,这看似短小的诗歌,如果没有真切的生活体验(正如评论家谢有顺先生提倡的“体验的真实”)和丰富的生活底蕴是断难写出的。最后,这诗歌语言可以说是地道的口语,亲切自然,返朴归真,易于传诵,不愧是当代小诗中的杰作。
正如我当年读大学的时候阅读到阿来的《旧年的血迹》就从中阅读到阿来眉目间的那颗福痣一样,我现在阅读到杨然先生的《给读大学的杨灿打电话》就阅读到他那枚淡淡的忧民伤时的皱纹。以一斑窥全豹,我们从这诗歌里面,也可以看到杨然其他诗歌的一些特点:第一,抒情的笔调;第二,关注民生的忧愤;第三,视野的阔大;第四,意境的雄浑;第五,口语化的手法等。
附:《给读大学的杨灿打电话》的原诗:
《给读大学的杨灿打电话》
杨然
狗娃娃你怎么花的钱
你爹妈没有印钞票
现代小短诗篇2
一、借助朗读,缩短格律距离;融入诗境,品味韵味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好古诗的前提。学一首诗通常少不了听老师范读、听录音朗读,学生试读、正音,掌握停顿规律,读准重音,从而让学生动口、动手,读出古诗的韵味,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到了中学,仅靠上述范读,模仿,悟读等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赏读,自主朗读等。如何才能达到这个朗读层次要求呢?笔者在教学朗读时,借助学习古诗格律常识这个“拐杖”让学生从古诗创作的基本方法来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而后再用这把钥匙去赏读,自主朗读。当然,这里所说的格律知识,仅是常识而已。如律诗,一是两句一联,按顺序分别叫首联、额联、颈联、尾联。二是讲究平仄对仗,平仄的基本要求是,同句相粘,上下句相对。其中“平”相当于普通话第一、二声,“仄”相当于普通话的第三、四声,其次在朗读时能语调变化多样,三是讲究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二、四、六、八句押韵,如《过零丁洋》律诗中“ing”是韵脚。押韵能使音调和谐优美。所以朗读时要读出 “经、星、萍、丁、青”的韵味。四是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如从句式上看,七律诗一般朗读停顿为:二、二、二、一。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韵味地朗读,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一些爱好诗歌的学生还学着创作格律诗,甚至毕业留言时还互赠格律诗。
二、借助工具,缩短词意距离;融入语境,理解诗意
古诗由于用的是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差异性较大,且受字数、平仄、押韵、对偶等要求的限制,给学生理解诗意带来了阻碍。为克服这一瓶颈,笔者让学生借助《古代汉语词典》、课文注释、课外资料,甚至网络这些“拐杖”来理解诗意,并从中发现翻译古诗的方法。可采用“扩词法”。即古诗多用的是单音词、而今多是双音词,理解时可采用“扩词法”。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现代汉语说的就是“感伤、时事(国事)……”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连接或调整直译的词变成通顺流畅的现代汉语就行了。
三、借助***画,缩短想象距离;融入意境,把握内涵
古代诗作多是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诗中美丽的***画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所以笔者在引导学生弄清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诗意,借助画***的方法来想象诗中包含的画面,从而缩短与诗人在想象上的距离,感受其情感。如学习《天净沙·秋思》,学生紧抓枯藤、老树、乌鸦、小桥等十多个景物,展开想象,作者不仅画出了“枯藤老树昏鸦”的冷落暗淡***,“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雅闲致村野***,“古道西风瘦马”的秋风萧瑟***,“断肠人在天涯”的苍凉凄苦***等,而且从这几幅***景的联系及其对比中深沉地感到了漂泊天涯的游子那种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四、借助背景,缩短时空距离;融入情境,领会情感
诗总是诗人在一定时代背景下或特定环境下感情的强烈喷发。古诗距今少则数百年,多则上千年,这给学生准确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带来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一差异的方法可引导学生借助当时的时代背景,架起通向古代的桥梁,从而将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和作者产生共鸣。如学习《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是什么?又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先了解当时的背景:陶渊明不满污浊黑暗的官场而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生活。顺此就不难体会出诗人的“愿”就是离开污浊的官场,从事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其间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之情。
五、借助背诵,缩短结构距离;融入诗境,深化记忆
律诗受定句、定字、定韵、对偶、平仄等格式的限制,往往把几层意思压缩在一句当中,其实一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几句。为使学生理出其间包蕴的句意,每课结束后,笔者多借助背诵的办法,启发学生要想终身记忆诗句的话,就需要理出每句诗中包藏的现代语句。如龚自珍《已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是落花并没有忘记树根的哺育,带着无限的眷恋深情地告别树根,而愿化为春泥护养树根,以回报树的养育之恩。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背诵,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特别是能使学生终身记住诗句。
现代小短诗篇3
非 马
把短短的直巷
走成一条
曲折
回荡的
万里愁肠
左一脚
十年
右一脚
十年
母亲啊
我正努力
向您
走
来
(选自《非马短诗精选》)
[阅读思考]
1. 简析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2. 如何理解诗歌中的“醉汉”形象。
[参考答案]
1. (1)通过新奇的比喻,令人耳目一新,以一个“走”字,将一条短短的直巷化为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这里既含有游子思乡的痴迷、恍惚和心醉,也暗示了短短的台湾海峡由于重重阻隔,竟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仍然无法被跨越。
(2)短句分行,荡气回肠。全诗仅仅40个字,却分为14行,从形式上给人曲折之感,从而反衬回归路之漫长,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极具个性。
(3)运用象征。“短短的直巷”象征回返乡关的实际距离很短;“万里愁肠”象征人为的空间很辽远;“母亲”象征着祖国;“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象征着回归路途之遥远与回返之艰难,蕴含着咫尺天涯的感怀与无奈。
2. 既指代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情的真正醉酒者,也隐喻因思情以致如醉如痴恍惚不已的心灵醉汉。
[品评赏析]
非马,美籍华人,诗人,《台湾现代诗四十家》及《台湾现代诗选》等书籍主编。1936年生于台中,随家迁返广东潮阳原籍;1948年随父去台湾,不久因***治原因,与留在大陆的母亲断绝音讯。
《醉汉》是一首经典的小诗,它的每一个字,都具有金石的分量。其诗约,其辞微,其思痛,其志远,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其意境和象征非一般长篇巨著所能负载。与母阔别三十载,音容依稀信难求,那种别离之苦和流落之彷徨与日俱增,无由排遣,遂化为这首撼人心扉、回肠荡气的小诗。
诗成于1977年,抒发和反思了祖国***的乡愁。他把醉态十足的写实与乡愁无限的写意巧妙地结合起来,把裸的现实与严酷的历史深刻地统一起来,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
诗人“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努力向母亲走来时的节奏是急迫而短促的,给人以喘不过气来的压力;“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既跨越了万里空间,又超越了几十年离乡的岁月,让人顿生时空交错之感。这一脚,跨出了悲壮情怀的深沉博大,走出了漂泊游子的铭心思念,迈出了寻根思归的刻骨覃思。
这“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的漫长艰难的步伐,正是动荡年代的象征。作者曾说:“写诗是为了寻根,生活的根,感情的根,家庭和民族的根,宇宙的根,生命的根。写成《醉汉》后,仿佛有一条粗壮却温柔的根,远远地向我伸了过来。握着它,我舒畅地哭了。”
现代小短诗篇4
【摘 要】庞德的诗歌《在地铁车站》诗行简短而凝练,从选取意象的独特到意蕴的含混多义都散发出无穷的张力之美,进而显示出诗人广阔而深厚的思想境界同时让诗歌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张力;悖论;意象;含混
埃拉兹·庞德是20世纪初英美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领袖和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一生写作了大量的意象派诗歌,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就是《在地铁车站》这首诗歌,诗歌原文如下: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译文:
在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如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这首诗歌虽很简短,却处处充满着一种张力之美。“张力”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英美新批评学派,是由美国诗人艾伦·泰特在1938年发表的《诗歌的张力》中提出,他在文中说到:“‘张力﹙tension﹚’这个名词,并不是把它当做一般的比喻来使用这个词,而是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tion﹚’去掉前缀而成的。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 ①张力即内涵和外延的完整有机体,“外延”是指词语的指称意义,“内涵”是指词语的暗示色彩,诗歌意义的产生要靠张力,外延和内涵构成一种互相指涉,相互推动的关系,使整首诗歌构成符合逻辑的有机体。
诗歌主要是由无数个意象组成的,意象的巧妙结合和词语的运用恰当会带给读者强烈的感情冲击力和想象扩张力,使得诗意丰富而深远,展现出无限的张力美。《在地铁车站》这首小诗中,在仅有的几个意象中,诗人却能突破常规,充分运用悖论的技巧达到张力的效果,从而造就了诗歌的无限张力之美。
一、悖论的张力
在这首短诗的第一行出现了两个意象,即“幽灵”和“面孔”,这两个意象的搭配充满了矛盾和新奇,“幽灵”这类意象通常出现在虚幻的非现实世界之中,而“面孔”通常指现实的人类,然而正是把这分属于两个世界的意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的却是地铁车站中匆忙奔波的人们的那份无奈之感以及人生的困境。还有“黑色的枝条”和“花瓣”这两个意象,在色彩明暗上充满矛盾,黑色给人以沉闷压抑之感,而“花瓣”却让人顿感明亮艳丽,象征着光明,希望。在整首诗中,这两类有悖于常理的意象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造成一种抽象之美,这样独特的意象选取形成解读诗歌中的意义空白,读者通过这样的意向并置找到其中的抽象关联,展开联想,进而领悟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独特意象的张力
《在地铁车站》这首小诗看起来极像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一张张明丽的面孔在地铁车站的深色背景中闪现出来,花瓣从潮湿的黑色枝条中伸发出来,形成无比强烈的明暗反差的意象叠加,产生强烈的对照效果。正是如此的画面让读者不禁自我思考,地铁的暗淡,人群的拥挤,都市的繁忙以及由此带给人类的精神压抑作为背景。在诗歌的外延中所描写的各种具体意象,而这些具体意象巧妙结合之后散发出无穷内涵,所以可以解读为:在繁忙拥挤的地铁车站的滚滚人流中,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黑暗和罪恶带给人类无限的焦虑和压抑以及人们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让人如机械般工作,人生如行尸走肉。在那个充满物质欲望的社会里,人们在对利益的疯狂追逐中迷失了自我,人情冷漠,而下行中忽见明丽色彩,黑色背景中的花瓣无比鲜艳可爱,让读者顿感心情舒畅,犹如柳暗花明之后的美好景象,让人顿生自然之美的愉悦之心,同时也可以认为是作家对工业文明充满焦虑,对远逝的田园生活怀着无比的留恋和向往。这一连贯的反应形成一个无比庞大而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这也是整个人生体验的完美循环,内涵与外延相互指涉,共同造就了这首短诗的无限张力之美。
三、理想与感性结合的张力美
在这首诗歌中,整首诗只有两个名词短语,第一行是诗人叙述所见的实际景物,属于直接的感性材料,地铁车站中来去匆匆的人们的面孔,第二行则是诗人感觉和想象出来的虚拟景物,是经过理性思考之后得来: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花瓣。由此看来,前一个景象是真实的,即本体意象,后一个景象则是虚构想象出来的,属于喻体意象,诗人把这两个意象巧妙地并置起来,诗人的感受完全融于这两个具体客观的意象之中,在人与物的紧密结合之中,感官所触发引起了一系列的理智思考,诗人经过思考和提炼内心情感,使得情绪化的感情提升为理性化的诗句,感性与理想的完美结合并且互相促进推动整首诗歌进入一个韵味无穷的审美空间。
四、意蕴的张力美
一般张力十足的诗歌在意蕴上主要表现为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带给读者一种似有似无,扑朔迷离的意境,以唤醒人们的体验,引发人们的想象,使读者获得新奇的享受。因此诗歌意蕴上的张力主要体现为追求文本的多义和含混,诗歌便会有不同的解读性。这首诗歌虽然只有短短两行,但却充满意蕴的张力,有着含混多义的特质。
整首诗主要由五个意象叠加而成,即幽灵,面孔,人群,枝条,花瓣。诗中上行的“面孔”和下行的“花瓣”是支撑整首诗的最重要的意象,因此对于“面孔”和“花瓣”的解读也会有多种可能性。首先从“面孔”和“花瓣”这两个并列的意象来解读,“人群中幽灵般显现的面孔”其实是现代大都市的缩影,而幽灵通常给人一种阴森,冷漠的感觉,人群中的这些面孔如同幽灵般冷漠,在这个人潮拥挤的地铁车站,人们来去匆匆,漠不关心,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大都市中人类被机械化得社会所异化,人情冷淡,物质膨胀的社会现状,工业化的社会生产让人们崇尚于对金钱和物质的疯狂追求,而人性的温暖和情感完全被冻结,这暗含着诗人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不满和担忧;下行的“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花瓣”是一幅对比鲜明的亮丽景象,使人感受到的是如雨后田园般的清新之美,带来的是多么欢快舒畅的感觉。上下两句的相互对应,忙碌与悠闲,工业与田园,上句描写现代生活实景,下句追寻田园之美,二者巧妙结合,可以看作现代人对远古美好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倾心或是远古人对现代文明的无限憧憬。
另外一种解读则是从“面孔似花瓣”这一比喻概念来解读,地铁上人流涌动,一张张面孔不断交替出现,诗人把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比喻成明艳的花瓣,又把阴暗的地铁比喻为湿漉漉的黑色枝条,那些一闪而过的面孔正如幽灵般浮现,在时间上是短暂的停留,因此象征着那些无比明亮的新鲜事物的短暂与美好,让人联想到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引发读者无限的共鸣和深思。
综上所述《在地铁车站》这首短诗中展现出了无限张力之美,从运用意象的悖论的手段达到张力的效果,诗歌中仅有的几个意象的完美组合与叠加,在矛盾的对立统一基础之上,由看似不和谐的元素组成新的和谐秩序,再深入诗歌自身的理性与感性的思考之中,进一步使诗歌扩展出一种无限审美想象空间,从而诱发出诗歌含混,多义的意蕴张力美,共同推动这首短诗成为经典力作,显现出诗人广阔而深厚的精神境界和诗歌强大的生命力。
现代小短诗篇5
周作人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近现代中国人中从事日本研究的中心人物。“五四”时期俳句传人中国,对当时中国盛行的小诗以巨大的影响,其中郭沫若、周作人所受影响最为明显。周作人热心致力于日本“小诗”(即俳句)的译介工作,为“五四”时期中国小诗的生成及流行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拟从俳句与松尾芭蕉、俳句与周作人以及俳句对周作人文风及创作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日本古典文学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一、俳句与“俳圣”芭蕉
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短诗,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唐诗。松尾芭蕉(1644―1694)被誉为“俳圣”,是日本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俳句诗人,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俳句的历史沿革
俳句是日本韵文学的传统形式之一,作为***的文学形式产生于15世纪,至今不过四百余年。俳句的历史沿革可表述如下:
和歌短连歌长连歌俳谐连歌发句(俳句)
俳句源于日本传统的三十一音节的短歌(和歌)的前三行,是俳谐连歌的发句,而最初俳句就叫“发句”。明治维新以后,由于正冈子规的提倡,“俳句”这一名称才被普遍采用。“俳谐”二字出自中国,(史记滑稽列传・索隐)云“滑稽犹俳谐也”一语,杜甫集中也有“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①。“俳谐连歌”产生于室町时代(1392―1573),是用平易的口语表现市民生活为主的诙谐诗,多为迎合卑俗的低级阶层而创作。句作多使用双关语,工于技巧,逐渐趋于陈词滥调。到了日本的元禄时代(1688―1707),松尾芭蕉对俳句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他“了纤巧诙诡的俳谐句法”,将俳句提高到艺术境界,“造成一种闲寂趣味的诗,在文艺上确定了位置,世称‘正风’或‘蕉风’的句,为俳句的正宗。”造成一种闲寂趣味的诗,在文艺上确定了位置,世称‘正风’或‘蕉风’的句,为俳句的正宗。”①他创立的蕉风俳谐几百年来久盛不衰,至今仍博动于日本民族的心灵之中。
2、松尾芭蕉对俳句的贡献
在日本文学史上,松尾芭蕉和俳句是两个可以互为代称的名词。松尾芭蕉对俳句的贡献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他的俳句使沉睡了两百年的俳界受到了极大震动,并认识到俳句要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长期存在下去,不能只停留在滑稽诙谐的层次,而要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创作,从各个方面对感情内容和艺术技巧进行研究琢磨。俳句应该、而且也可以写出严肃而又清新的作品。芭蕉以自己的作品为俳界树立了一个可供研究、效法的范本,指出了俳界的正道。芭蕉的句作是日本文学史上的一大丰碑,说俳句到了芭蕉才正式进入艺术领域,一点都不过誉。
芭蕉不仅在俳句的创作上,在俳句理论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俳论包括俳谐的本质论和美学论,目前在国内的定说是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叶渭渠先生在《日本文学史》中的论述。书中指出芭蕉的俳论主要内容由“风雅之诚”、“风雅之寂”、“不易流行”三部分构成。芭蕉一再强调,自己一生是“献身风雅之道”,自己的诗心乃“迷于风雅之魔心”,他的风雅,乃是风雅之“诚”与“寂”,而中核是“不易流行”。
二、俳句与周作人
1、周作人与俳句的邂逅
周作人1906―1911年赴日留学,之后多次访问日本并终生保持对日本文化的热爱。在周作人的散文创作以及文艺理论建设中,都有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子。
周作人最初接触到的日本古典文学是“落语”②1909年周作人开始在“寄席”③听“落语”。从“落语”中,周作人惊奇地发现了日本民情与语言文字中的谐趣,之后又发现了川柳与狂言④。从欣赏民间文学里的滑稽趣味开始,周作人逐渐转向对日本文人文学中的“俳谐”的关注。周作人在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与谢芜村的作品,正冈子规、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等人的俳文随笔中“反复体验、吟味其中的俳境禅趣,陶醉其间,既不能自制。”他在《苦竹杂记》中说“纵然飘逸幽默,里边透漏出诚恳深刻的思想与经验。自芭蕉、一茶以至子规,无不如此。”
钱理群先生用这样的字眼来描述俳谐对周作人的意义:“他正由此而进入了日本文化的殿堂”。⑤
2、周作人对俳句的译介
周作人一生致力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及理论著作,在他的各种译著中,日本文学的翻译数量占五分之三,是中国译坛上“真正以严肃的态度对日本文学这座宝库进行有系统地发掘者”⑥,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周作人对日本文学的译介形成了一个庞杂的体系。其中包括各流派作家专著、各种题材的小说与诗歌。在诗歌方面,他就曾译介过俳句、和歌等。
俳句在中国一般被称为“小诗”或“日本小诗”。在1916年周作人发表的《日本之俳句》一文中,首次将“日本诗歌”和“小诗”联结起来。其后,周作人在1921年发表于《小说月报》12卷5号上的《日本的诗歌》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日本的短歌、俳句和川柳三种形式。“日本语很是质朴和谐,做成诗歌,每每优美有馀,刚健不足;篇幅长了,便不免有单调的地方,所以自然以短为贵……诗形既短,内容不能不简略,但思想也就不能不求含蓄。”1921年,周作人在《新青年》9卷4号上发表《杂译日本诗三十首》,翻译了出自13位日本诗人的30首日本诗歌。1923年3月3日在清华大学发表题为《日本的小诗》的演讲,对俳句以及松尾芭蕉都有很精辟的评价。
周作人对俳句的译介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许多文学青年争相模仿,直接促成了1921年中国“小诗”的出现。因此可以说,“像周作人那样的对和歌俳句颇有研究的专家,以前是没有的。周作人为中国文坛理解和借鉴日本和歌俳句起了重要的作用。”①
三、俳句对周作人文风及创作的影响
1、俳句之“短小”
日本的文学形式多短小且结构洗练,从上古的和歌到近世的俳句无不例外。即便是日本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明珠――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也是由短篇小说连贯而成,前后衔接松散。这种结构短小的特点,贯穿于整个日本文学史,成为一种传统。
“五四”期间,中国的诗人们从西方学来了长诗,以叙事或抒发复杂的情感。但一时的激动,瞬间的情感则需要更短小、更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中国的古诗虽大都属于短诗,但限于文言和格律的束缚,不再适应新时代人们的表达需求。周作人认为,日本诗歌形式短小,很适合抒写瞬间的情感,“正是现代人的一种需要”,“现在我们没有再做绝句的兴致,这样俳句式的
小诗恰好来补这个缺,供我们发表刹那的感性之用。”②周作人所说,日本俳句对中国主要的影响在短小的诗形上,在俳句的那种凝练简洁的表达方式上。
他在《本色》中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写文章没有别的诀窍,只有一字曰简单。”足见日本文学的传统形式尤其是俳句的简洁凝练对周作人创作的影响。
2、生活之“禅趣”
禅是周作人与日本文学的一个重要交汇点。禅的完美境界是使人的生活恬静、自然。周作人心领神会,“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用心发现生活之美,细心捕捉活泼的生命事实。
周作人的文学创作深受这种情致的影响,是因为他在文学中自觉追求高远清雅的俳境。在东京留学时期,他反复阅读了松尾芭蕉、与谢芜村、永井荷风等俳句、俳文大师的作品,并在回忆中写到,文字“那么和平敦厚,而又清澈明净,脱离庸俗而不显出新异”,“纵然飘逸幽默,里边透漏出诚恳深刻的思想与经验。自芭蕉、一茶以至子规,无不如此。”③周作人称芭蕉是“俳句的正宗”,并在《日本的小诗》一文中写到:“芭蕉所提倡的句可以说是含有禅味的诗,虽然不必一定藏着什么圆融妙理,总之是充满着幽玄闲寂的趣味那是很明显的了。”周作人对芭蕉的这种倾慕是建立在对“禅”的领悟的基础上的。
在倪墨炎和钱理群所著的周作人传记开头部分,分别都写到了在周出生时,关于“老和尚投胎转世”的传说,对于族人的这种传言周作人也颇有好感。在周作人五十大寿时写给自己的诗中,他这样写道:“半是儒家半释家,光头更不著袈裟。”可见周作人对禅的喜爱。
周作人认为“芭蕉几乎是以禅与道做精髓的”。禅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和渗透,离不开作家对禅的实践与皈依。芭蕉虽不是僧侣,但传说他在芭蕉庵蛰居时,曾随佛顶和尚参掸。在深川结庐隐居以及后来的云游中,他精心研究中日古典文学及禅师语录,又“悉心于俳句一道,精益求精,艺术上也渐臻乎或纯情的境界”,逐渐开创其独特的闲寂优雅的俳风。可以说,禅对芭蕉最深刻的影响在于艺术观的形成。松尾芭蕉对俳句的贡献还在于“引禅兴俳”,由此看来,禅不只是周作人与日本文化的交汇点,也是周作人与松尾芭蕉及其俳句的交汇点。
3、生活之“苦味”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风格以“平和冲淡”著称。平和冲淡的美文是一种短小隽永,舒缓自如的文体,在文学创作中自觉追求“淡泊而平定”的心态,采用简单本色的语言,形成了独特的“苦涩”之味。周作人的作品中有一系列带有苦味、药味的书名。如《苦雨斋序跋文》、《苦茶随笔》、《苦竹杂记》、《苦口甘口》、《药味集》、《药堂语录》、《药堂杂文》等。他不仅将自已的书房命书为“苦雨斋”、“苦茶庵”,而且自称“苦茶翁”。周作人曾在《喝茶》一文中写道,“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①喝茶,实际上是周作人追求隐逸人生的一种表达形式,他知道人生苦涩,有很多的不完美,但他要在这不完美中走出一条中庸的调和之道,苦中作乐,追求并享受人生有限的美与和谐。
“五四”新文化时期,周作人曾欣然为《菜根谭》作序,极力推荐国人阅读,还曾为日文版的《菜根谭》作序。《菜根谭》书名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周作人在《看云集・苋菜梗》中写道:“咬了菜根是否百事可做,我不能确说,但是我觉得这是颇有意义的,第一可以食贫,第二可以习苦,而实在却也有清淡的滋味。”。这便是以后周作人对“生活的艺术”的分析,自然地简易地生活。这和芭蕉的闲寂枯淡不谋而合。
芭蕉也有关于《菜根谭》的俳句:
(富家肌肉、丈夫菜根、予乏し)
雪の朝 独り干鲑を 得夕り
意思是富家食肉,显耀财力,丈夫啃菜根,意在权力,而芭蕉对此皆弃而不取,甘愿作世外贫士,忍受孤独,过着安然自得、以苦为乐的草庵生活。在寒冷的大雪纷飞的早晨,独自啃着干鲑鱼,也觉得别有一番滋味。此句明显是受《菜根谭》的启发而作,表明了芭蕉清苦自律、安贫乐道、不羡慕金钱,不趋附权贵的高尚情操。
松尾芭蕉1679年主持万句会,确立了他的俳谐宗匠的地位。但他超然于繁杂的都市生活,于翌年离开喧嚣的江户,来到荒凉的隅田川畔的深川,甘于忍受最底层生活的清苦,隐居草庵。以草庵作为自己的小天地,过一种清贫、闲适的自由生活。而周作人身居“苦茶庵”,在自由隐逸思想与人生趣味的追求上,显然是与芭蕉相通的。
现代小短诗篇6
高小白的穿越笔记:十里长亭折柳别
“哎哟,痛死我了!”太久没坐“时光之旅”,跳出来的时候竟然摔了个大马趴,我一边拍着裤子上的灰一边直起腰来。抬眼的一瞬间,我立刻被眼前江南水乡的风景彻底征服了。远远望去,碧绿的湖水依偎着黛色远山,如丝的细雨给世界织了一张薄如蝉翼的网,杨柳穿过呢喃的烟雨,将柔美身姿舒展在微风中。
正在这时,我看见一位老伯伯走到柳树前,折断了几枝柳条。随后,他又携着柳条颤颤巍巍地向不远处的一座长亭走去。长亭那头围了一些人,隐隐约约地传来了音乐声。我觉得很好奇,就跟在老伯伯身后。走近了我才看清,原来这音乐声是演奏者用竹尺敲击一种像是古筝的弦乐器而发出的。乐声抑扬顿挫,周围的人轻轻唱和,哀而不伤。老伯伯走过去,将柳条递给一个背着行李的中年男子。他们拿起面前那一对前尖后翘、口沿外撇、圆腹略深的青铜三足杯,低声说了些什么,然后一饮而尽。
晚风吹进长亭,顿生凉意,看着碗里冒出的腾腾热气,我不禁产生疑问:这么凉的天,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喝酒奏乐,还要折柳枝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周博士的历史小课堂
高小白遇到的其实是送别的场景。这“折柳相送”,是古人送别朋友的一种方式。古时候“送别”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折柳送别、饮酒饯别,还有音乐相送。而且,古人对于送别的地点也非常讲究,走陆路的一般在长亭或者短亭里,走水路的则在渡口边。在渡口送别时,又多在“渭阳”“南浦”。看到这里,不少同学又会问了:“这‘渭阳’‘南浦’是哪里?这些送别方式又有什么文化意义呢?”不要心急,让我来告诉你吧!
折柳赠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中的诗句,充满了离别的伤感之情。在我国古代,亲朋好友分离时,送行者常常折一枝柳条赠给远行者。“柳”与“留”谐音,赠柳表达的是“惜别”的意思。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生命力顽强,具有“随地可活”的特点,这正好可以用来祝愿远行的人,希望他们随遇而安,到了异地他乡能够一切顺遂。
音乐赠别
音乐赠别,常见于古代的文人之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诗人李白的这首《赠汪伦》,就是一首描写音乐送别的典型诗作。
先秦有一首逸诗(即先秦古籍中出现的除《诗经》305篇以外的诗歌),名为《骊驹》,是人们在离别时所唱的歌。后来“骊歌”就被人们用来泛指有关离别的诗歌或歌曲。而现在,毕业季时毕业生们常唱起的《骊歌》(又叫《送别》),则是一首流行于我国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学堂乐歌,由李叔同作词,美国人奥德维作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音乐赠别这一方式从古时候起,经历代代演变,沿用至今,用以寄托人们离别时的不舍情感和美好祝愿。
渭阳、南浦
渭阳指的是渭水的北边。“渭阳”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在这之后,“渭阳”也就渐渐用来指代人们送别的地方。唐代大诗人杜甫用“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明”来赠别友人,一位叫栖白的僧人也曾写过“寒空金锡响,欲过渭阳津”的诗句。
“南浦”是另一个诗中常见的水边送别地点,与“渭阳”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屈原的《九歌・河伯》中有诗句“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从此诗人们也都喜欢用“南浦”来指代在水边送别,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五言绝句《南浦别》中就写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现代小短诗篇7
名号——原名朝,字丞,小名海山。后曾用笔名戴梦鸥、信芳、江思、艾昂甫、苗秀、方仁、陈御月、陈艺圃、张白衡、文生、达士、林泉居士,以戴望舒行世。
故里——浙江杭州
出生日——1905年10月5日
逝世日——1950年2月28日
职业——诗人、翻译家
家世身世——父亲戴立诚,字修甫(1881—1936),祖籍南京祖洪成谷村。戴修甫排行居二,父亲死后戴修甫随姑母到天津读书,中学毕业后到北戴河车站供职,辛亥***后辞职南归,在杭州财***局任职员,后调入杭州中国银行任行员,直到病逝。
母亲卓佩芝(1883—1976),祖籍浙江塘栖,祖父做过官,有“卓半城”之称。父亲靠祖父产业当公子,家道中落。卓佩芝排行第四。
戴修甫和卓佩芝1901年结婚,有一女一子。女儿戴瑛(1902—1950),名麓玫,小名阿宝。
求学经历——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两年。1925年,进入震旦大学法语特别班学习,为期两年,目的是到法国留学。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盛赞他“替新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因此他被誉为“雨巷诗人”。1932年10月赴法国游学,1933年来到里昂中法大学,选习法国文学史,本年在里昂没有正式上过学,却在巴黎大学旁听,同时到贝利兹语言学校学习西班牙文,准备有机会到西班牙去学习和旅行。1934年8月20日,前往西班牙访学和旅行,也参加过反***的游行,11月中旬返回里昂。1935年春,被里昂中法大学开除回国,开除原因一说是在中法大学学习一年多时间,不上课,不按时交作业,年终也不参加考试;一说是在西班牙旅游期间参加反***游行,法国警方通知中法大学当局,这个学生不能再留法国。
两任妻子——发妻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育有一女,名咏素。第二任妻子是与戴望***在大同***书印务局的抄写员杨静,育有两女,次女咏絮,三女咏树。
作品——著作书目:《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小说戏曲论集》《戴望舒文录》。
翻译书目:《等腰三角形》 《天女玉丽》《爱经》《屋卡珊和尼各莱特》《青色鸟》《法兰西现代短篇集》《高龙芭》《比利时短篇小说集》《意大利短篇小说集》《保尔·蒲尔惹评传》《西班牙短篇小说集》《魏尔兰诗抄》等。
现代小短诗篇8
文学体裁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对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也就不同。我国古代有人曾根据语句有否押韵,把文学作品分为韵文与散文两个大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一般采用“三分法”或“四分法”分类。
所谓“三分法”,就是依据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把它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三大类。叙事文学包括神话、史诗、小说、叙事诗、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叙述故事,并塑造人物形象。抒情文学包括抒情诗和抒情散文,它们以抒发作者的感情为主要特色。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它通过角色的对话和动作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
所谓“四分法”,就是根据文学作品在形象塑造、体制结构、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把文学作品分成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大类。其中诗歌类包括抒情诗和叙事诗;散文类除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外,范围很广,游记、小品、杂记、杂文、报告文学等,都归于此类;而小说则成为***的一类,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是我国文学理论界较多采用的分类法。
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诗歌
诗歌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在欧洲,早在公元前9世纪时,古希腊就有了大诗人荷马,他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史诗。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作品,大致是周朝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作品,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对后世文学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讲究音韵的和谐,饱含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感情,是诗歌的最基本特征。情感是诗的直接表现对象,也是诗的灵魂。想象是诗的翅膀,没有想象,诗的感情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表现。
诗歌不像小说、戏剧那样要对生活作全面的、细致的、具体的描写,而只通过某个最富有特征意义的生活片断作集中、概括。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反映的是唐玄宗重色倾国的历史事实。它从杨贵妃在宫廷生活中的纵情声色,写到战火纷飞的***年月;从君王的无比宠爱,写到她的死无葬身之地;从皇上的崇高权威,写到唐玄宗救不了杨贵妃,这些复杂的内容,《长恨歌》只用了很少的篇幅就把它高度概括出来。
诗歌的语言比其他文体更精炼,甚至每一个字都必须反复推敲,才能最贴切、最充分地把思想感情和生活内容表现出来。有人讲,诗必须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足以表达内容的词句,也就是这个道理。诗歌要表现强烈的感情,还要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
诗歌分类如果是根据押韵,一般有有韵诗与无韵诗之分;根据语言格式,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别;根据表达内容的方式,又可以分为抒情与叙事两大类。有的诗如果兼有散文的特点,还可以叫作散文诗。
读者最多的文学体裁——小说
19世纪俄国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书传诵得最多,销得最广呢?”他认为是小说。小说是表现人的艺术,它竭力写出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是时代的画卷,能从各个方面反映社会面貌,成为生活的“百科全书”,因而拥有最多的读者。
小说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的要素:一是人物;二是故事情节;三是环境描写。人们通常把这些称为“小说三要素”。
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小说也要描绘人物形象,塑造典型人物。但它不像诗歌那样要讲究音节格律,也不像散文那样偏于抒写内心的感受,更不像戏剧那样受到舞台演出的时空限制,它可以通过人物对话、行动、外貌和心理活动,来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可以通过人物的意识流动,揭示心灵的奥秘;也可以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来显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有时还可以发挥想象、运用虚构,来揭示人物性格的发展或表现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多角度、多方面地来描写人物、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和典型形象。小说人物描写方法的多样性,是任何文学体裁无法比拟的。
小说这一文学体裁所以能赢得最多的读者,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能够表现复杂、完整的故事情节。人们常说小说的使命就是叙述人的故事。没有恰当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就难以得到充分而生动的显现。惊心动魄的故事,曲折离奇的情节,往往会产生扣人心弦的力量和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小说人物为追求美好的理想而进行艰苦的斗争,在人生道路上的兴衰际遇、悲欢离合,不仅令读者深感兴趣,而且能激起他们的同情和共鸣,有的还产生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小说是表现人的艺术。人离不开环境,小说在环境描写上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它更为自由、更为灵活。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都在描写的范围之内;社会的历史风貌,自然的奇丽景色等等都可以得到最充分、最具体的反映,都可以用来烘托人物性格,使环境描写真正为刻划人物形象服务。
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和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为长、中、短三类。如果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历史小说和现代小说;按语言分类,有白话小说、文言小说。但最常见的是以篇幅长短来分类。
最灵活自由的文学体裁——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它与小说、戏剧相比,更能迅速、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而在写法上,有的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有的可以任意挥洒,轻快活泼。在篇幅上,它可长可短。长的数千字以上,读来不厌其长;短的百来个字,读后也不觉其短。用它写景状物、表情达意,都很相宜。
散文的历史悠久。中国古代把文学作品中除韵文以外的全部文章都称为散文。五四运动以后,比较明确地把文学作品中除小说、诗歌、戏剧以外的全部文体,都称作散文。如杂文、小品文、随笔、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等。
现代小短诗篇9
关键词:艾伦 坡 诗歌 美学思想 论文***
一、埃德加 艾伦?坡其人
艾伦 坡生于美国一个演员家庭,自小失去双亲,随后被当地一商人收养,坡童年和青年的大部分时光在养父母艾伦的家庭度过,缺少足够的父母之爱,其养父很少过问坡,并且到了坡十几岁时,又与其养父感情决裂,过上了缺衣少食的生活,造成其与众不同的性格与思维意识,造成了他酗酒如命。他一生坎坷,在四十几年的生涯中颠沛流离,但是他的笔下从没流露出艰辛和屈辱感,相反他乐观和好强的性格充满了其作品。可以这么说,他是一位绅士,一位孤独的天才,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只有更短暂的十几年美好时光,剩下的都是些身后之名。坡是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更是位诗人,其自认为是美学问题专家,他的诗歌美学在当时看来独树一帜,对文学评论也具有独到的见解,罗威尔的传记中就赞扬坡是美国最有见识、最富哲理的大无畏评论家。
二、艾伦?坡的美学思想
1. “美”的完整性。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诗艺》中说:“话要说的简短,……一个人的心里记不了太多东西,多余的东西必然溢出”,坡也认为诗歌是最美的文学艺术,应当篇幅短小,让读者一次读完,从而获得完整的印象。诗歌要包含刺激,任何长篇诗著里,刺激的过程是不会保持长久的,一旦刺激衰歇,在效果上就不是诗了。他强调诗是灵魂的升华,只有一口气读完的诗才会保持诗歌美的完整性,才能在欣赏者的心目中留下完整的美感。他在《诗学》第七章写到:美在于大小和秩序,他主张诗要短小精悍,诗歌的长度问题体现了他诗歌理论中整体性的美学思想。
2. “美”的情感性。诗和散文等其他文体不同,诗歌不能容忍长篇叙述,要让欣赏着在欣赏诗歌时感受到诗的感情和情绪,感受到灵魂的升华。坡的诗作强调想象,强调灵魂,强调主观情感,诗需要展现出其特有的形式美,要散发着闪烁的思想光芒。他对情感美独到的见解可以从他《创作哲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他认为最美好、最纯洁的情趣存在于对美好事物的沉思过程中。坡的诗作中充满情感,他在诗歌中拥有自由的翅膀,快乐的飞翔,忘却生命与死亡。瓦莱里说,坡是创造世界的上帝,的确,坡创造了诗歌世界中令人振奋的灵魂。
3. “美”的理性。雪莱认为诗歌是从“永恒之地将光芒和火种传送到人间”,诗人是抹去人们心尖上灰尘的使者。坡始终认为诗歌的创造需要理性,又敢于挑战自己的智慧。他的诗作从不缺少智慧和理性,其代表作《乌鸦》历时四年创作,在整个创作工程中小心翼翼的深思熟虑,他说:“诗歌的创作没有一点是源于直觉”,诗歌创作始终要保持目的性,时刻考虑到诗的效果。坡的诗歌主体没有离开死亡,但是在这忧郁悲伤基调的背后,正是坡不断追求的理性目标——美学思想。
4. “美”的音乐性。诗歌是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它通过节奏感和流动性展现诗歌音乐性的美感,诗歌的音乐性调动了人们的情感,正是在音乐中,诗的感情才被激动。音律是最能调动人们感情的形式,坡曾说:“诗是美的节奏性创作”,从人类最早以歌的形式来表达诗的思想开始,音乐性就融入到诗歌之中,成为诗中重大的契机,在创作诗时放弃音乐性便是不明智的。坡的诗作大多富含音律,一韵到底,使人欣赏起来意犹未觉。 三、艾伦?坡的美学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 对自身诗歌创作的指引。其实坡自始至终都把自己视作一名诗人,他曾表示,小说和另论只不过是他为了维持生计的手段,而诗才是不容玷污的圣洁的东西,对他来说,诗是一种激情。艾伦?坡的这些美学思想自始至终指引着他的诗歌创作,他一生所创作的不多诗集之中,从不缺少他对美的感悟和对唯美主义的追求,他的每一首诗都闪现出美的光芒,都是他对“爱”与“美”的渴望。比如在他的代表诗集《帖木儿及其他诗集》、《诗集》、《乌鸦及其他诗》等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坡的美学思想对其诗歌创作的指引作用。
2. 对自身其他文体创作的指引。其实在坡的一生中,创作最多的并不是诗,而是小说,其中包括两篇长篇小说和七十余部短片小说。其所创作的绝大多数文学作品都符合他对篇幅的长度标准,即“任何文学作品的长度都有个明确的限定,那就是一口气读完”。众所周知,坡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无论在那种文体中都不缺少他独特的美学观念,理性、情感、完整及音乐性。依靠他严谨的数学才华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他的作用总是能够达到细节和情感上的真实。
3. 艾伦?坡文艺美学思想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各国文学是***而又相互依存和侵润的,坡的美学思想对各国文学的影响是普遍而又广泛的。象征主义、唯美主义、浪漫主义等都多多少少的收到坡的影响,尤其在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上,坡可以说是侦探小说的先驱,科幻小说的鼻祖。艾伦?坡对世界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象征主义代表波德莱尔说,坡是“一位密友至交,一位寻觅已久的兄长”。坡的“诗论”和唯美追求影响到世界各地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给世界文学带来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现代小短诗篇10
什么是意象?一言以蔽之,意象就是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首先,它跟客观物象构成了一对反义词,也就是说,凡是被诗人所思、所触、所观、所感的才是意象,否则就是客观物象。比如说一朵花,开得很美,但它没有被诗人所感知,它就只能是客观物象,而不能成为诗人笔下的意象。其次,意象必须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载体。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其实就是意象在诗歌中作用的一种体现。意象是主观的、唯心的,它也只能是诗人思想情感的产物。再次,体现为意象的事物,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人物(既可以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也可以是诗人塑造的其他人物),也可以是其他物象(比如日月星辰、花鸟鱼虫、风云雷电等)。
我们阅读古代诗歌时,首先要做到读懂诗歌中的意象,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是我们解读诗歌的突破口。
解题金钥匙
对古代诗歌意象的鉴赏,初中阶段考查的重点主要有识辨意象,把握意象特征,感知象征意义和体会诗人情感等。
一、识辨意象
题型:1.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2.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
解读:这是对诗歌意象把握的基本题型,其考查点主要在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意象的含义,答题时应细心读诗,不放过一字一词,因为古代诗歌中基本都是单音节词,基本上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的意思。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短短的5句诗,就写出了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充分体现出秋思的意境。
答题要点:先用文句对译的形式把握意象内涵,再梳理、归纳意象内容,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字词等。
二、把握意象特征
题型:1.这首诗中的意象体现了哪个季节的特征?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2.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诗歌题目的特点?3.本诗中的人(景)物形象跟另一首诗相比有何异同?4.诗中描绘出怎样的一个诗人的形象?诗中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5.从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形成一个整体,相互关联、彰显主题,其景物描写往往体现在诗人的身世感怀上,或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其人物形象常常自抒其志,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例如,杜甫的《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从“白头”和“簪”中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诗人悲凉的心境。
答题要点:如果诗歌中意象较多,就要对意象中的人、事、物、景进行归类,找出其中具有相同性的地方,总结诗歌意象的总体特征;对景物描写从远近、虚实、动静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归纳出意象特点;思考该意象对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对诗歌意境的拓展作用等。
三、感知象征意义、体会诗人情感
题型:1.这首诗的某一意象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倾向?2.古诗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固定的象征意义,请就这首诗中的某个意象具体谈谈它象征了什么?3.同样是写秋天,有的诗人悲秋,有的诗人赞秋,如果是悲秋,请找出其中悲秋的意象,并说说悲的具体情感内容是什么;如果是赞秋,请找出其中赞秋的意象,并说出赞美了秋的什么精神?
解读:本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在直观了解诗歌意象特征的基础上,进入到对意象内涵的领悟。我们首先要留心识记一些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梅、兰、竹、菊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柳、酒、月、雁等涉及离别相思之情,杜鹃、寒蝉、鹧鸪等代表离愁别绪与悲凉情感。然后根据诗歌意象所奠定的情感基调,体会诗人的具体情感等。此外,有些诗歌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因此,还要注意对诗歌中的理趣加以分析。
答题要点:整体感知,确定诗歌情感基调;抓住意象,构建***景,感知其象征意义;挖掘字词,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内涵;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模拟训练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片写出了夏夜的哪些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2)词的下片是如何写“星”和“雨”的?体现出词人怎样的心情?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对“巴山夜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B.“巴山夜雨”是离情的代用词。
C.诗中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或妻子)的深沉情谊,构成了诗歌音调与章法上的回环往复。
D.诗中两处“巴山夜雨”都是实指。
3.试从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比较下面两首诗中“风雨”的异同。
(1)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