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怎么读10篇

惊蛰怎么读篇1

惊蛰,一个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节气。恰逢阳光明媚的周六,我随着爸爸妈妈和弟弟,准备出门踏青去咯!下面由来给大家分享惊蛰节气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惊蛰节气心得体会1一声惊雷,划过天际,带着一丝冒犯的意味,将春天分隔而出,惊醒了万千沉睡的生灵。他又像是春天的呼唤,告诉大家,去迎接崭新的季节。

春雷,在大地上空炸响,紧接着便是解冻的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熊爬出了树洞,对着天空,吼叫着,去迎合着那春雷的响声,去唤醒冬天沉睡的动物。

布谷鸟在当中也不甘示弱,一声一声的啼鸣着,不时,有一两声老鹰的长啸,掺杂于其中。娇俏可爱的麻雀,也在树上活跃起来,啾啾滴乱叫着,不时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穿梭在树林之间。各种小虫子和蚯蚓也从地底钻出,不断翻新着严冬的冻土。他们都在忙碌着,用声音和行动去欢迎春天的到来。

一抹新绿被惊醒了,他们迅速钻到地下,又悄悄冒出一个小头。在左右张望,看见没有危险之后。就犹如雨后春笋,迅速涌出大地,疯狂的生长。花儿也唯恐自己落后了什么,竞相萌芽,开放。几处草丛边,有几处花丛,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片清新而淡雅,富有生命而又美丽的景象。

惊蛰期间,同样也是惊醒人的时节。窝在家里,几近一个冬天,养成了懒惰的习惯。惊蛰到的来,扫去一切。惊蛰带来的,是春到来的惊喜。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随着一天天的忙碌,人们也重新开始一年的生活。这是心底心灵的.复苏,使人们更加敏感,好动,精力充沛,心情愉悦。这和从大地深处上升的朝气混合在一起,令每一天更加精彩。

惊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只是春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标志。它只是一瞬间,但是却带来了无数的希望。“惊蛰过,暖和和“,惊蛰过了,但是留下了一年的欢笑。

惊蛰节气心得体会2“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然而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

“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明显回升。常年节气平均气温淮北地区为6~7℃,淮河以南地区为7~8℃,比"惊蛰"节气升高3℃或以上。该节气内黄淮地区的气温自南向北先后稳定升至5℃以上,而气温稳定升至5℃,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气象界限温度,它预示着树木开始发芽、春长,春播作物开始播种。常年节气平均降雨量淮北地区为15~20毫米,淮河以南地区为20~40毫米。

惊蛰雷动,百虫“惊而出走”,从泥土、洞穴中出来,于是虫蚁开始活动,逐渐遍及田园、家中,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因此惊蛰期间,各地民间均有不同的除虫仪式。

客家民间则以“炒虫”方式,达到驱虫的功利目的。惊蛰这一天,一些地区要吃炒豆。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的瑶族在惊蛰时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惊蛰节气心得体会3“惊蛰至,雷声起。”走进惊蛰,最打动人心弦的便是惊蛰的那一声春雷,这雷声带着充满诗意的鼓点,欣欣然拉开了春天的帷幕。似乎在漫不经心的瞬间,霹雳一声,天边,有隆隆的雷声传来,仿佛融入了骨髓和灵魂深处。抛弃所有的喜怒哀乐,在怦然心动的颤栗中支起耳朵,仔细的聆听来自天天籁的绝妙音符。

雨是避免不掉的,那种沁人心脾的凉意似乎就是为了迫使大地打个寒颤,让一切从惺忪中苏醒。而春雨,仿佛是云中的精灵,翩然随风潜入夜的怀抱,她来自哪里?窗外嘀哒的雨声和着心灵的颤音,在开窗的刹那,拥我入怀。是杜甫笔下那知时节的好雨吗?天籁之音,时急时缓地敲打窗棂,望不到她轻盈的身影,夜雨迷醉了心绪。凭窗而立 慵懒地读一本古诗,雨打窗棂,倾听她唐诗宋词般平平仄仄的优美旋律。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三月在一场暖风中眩晕了,它轻盈的脚步溅起一片阳光,春天,随着来自天外的那一声召唤,顷刻间忙的死去活来:蛰伏了一冬的虫儿,树儿,草儿不甘寂寞,从严寒桎梏中重新苏醒,会争先恐后地拥进春天。一片春色,在惊雷之声后,淋漓出盎然生机。孩子们过完年,也开始了新的学期。不怪乎有人说:“到了惊蛰,春天才算住稳了江山。”

惊蛰过后,春分便一步步的近了,风开始变得温柔,空气一夜之间清新温馨了许多;小草们争相破土而出,流露出青涩的羞赧草芽儿,春天的味道一天比一天浓了!透发出勃勃生机,惊蛰带给人们的,是一春的惊喜,明媚的春日里,随着一天天的忙碌,也将重新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惊蛰来去匆匆,以特有的民俗和方式,释放它节气的韵味,不曾为谁做出过片刻的停留,静静倾听大地耳语,回味季节交替,我们又开始新一轮的播种与憧憬……

惊蛰节气心得体会4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一天,通常会打雷,惊醒冬天蛰伏的动物,因此叫惊蛰。又是一个下着雨的清晨,窗外,一滴滴小雨点降落到了地上。"淅沥沥,淅沥沥……"那一声声节拍,就像在哄着熟睡中的我。正是这细密的春雨,给春天又添了一份诗意。

正当我沉浸在睡梦中时,忽然,一声雷打破了平静。"轰隆隆……"声音传进我的耳朵里。"呯!"我惊得一跳,差点滚下了床去。我揉揉惺忪的眼睛,自言自语地抱怨着:"哎,都怪这雨,害得我没法好好睡觉了。算了,我还是起床吧。"

匆匆洗漱,吃完早饭,时间已经不早了。于是,妈妈开着电动车载着我赶往英语培训班。由于一大早就被雷惊醒了,我在电动车上昏昏欲睡。正当我想靠在妈妈背上打个盹时,"轰隆隆……"雷又响了。我又被惊醒了,不自觉地看看四周。我发现河边的垂柳已抽出新的枝芽,路边的桃树悄悄开出了粉色的桃花。妈妈喃喃自语道:"这雷声太吓人了,雨又下得这么大,叫我怎么开车呢?惊蛰的雷雨来的太大啦!"噢,原来今天是惊蛰,我如梦初醒地点点头。

转眼间,上课了,朱老师站在讲台上,一本正经地读着英语单词。而我的心,却偷偷跑到了窗外,和细密的春雨一起玩耍。"轰隆隆……"又一阵雷声,把我从发呆中拽了回来。我又振奋精神,专心听讲。朱老师问我这段句子怎么读,我流畅地念完了一整句,窗外的雨声仿佛在为我伴奏。同学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我暗自庆幸,幸亏雷声把我拉了回来,不然我就要出洋相了。

惊蛰,它唤醒了田间和洞穴里的动物。惊蛰,它催促着农民伯伯播洒希望的种子。惊蛰,它也惊醒我上进的决心。惊蛰,虽然,忙碌,却也充实。

惊蛰节气心得体会5“先生,谢谢您唤醒了我。”

春去秋来,日升日落,一个个欢笑与泪水的记忆从我的脑海中逝去……

“明明,去把作业本抱回来。”先生说。我的先生是语文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个子不高,戴一个足有五斤重的眼镜,一天“之乎者也”的给我们念课文,所以,“先生”这个绰号就骑在了他的身上。

“哦,在办公室吧。”我是先生的语文科的课代表,可能是因为我在语文课上最捣乱或者语文成绩在班里最低。唉,又让我去干这干那,总有一天把我给累死了。我这心里总是和先生做对。可是不干怎么行呢?只有摆出一副自由散漫的样子去抱作业了。走到桌前,端起作业本就要回去,可是一个淡绿色的硬纸本映入了我的眼帘,右下角苍劲有力的三个字“日记本”又让我起了坏主意。嘿嘿,看看先生有什么秘密,在班里宣传宣传肯定会有很大的反响。一只胳膊夹着作业本,另一只就慢慢地翻开了带有书香的浅色日记本。

“咚—— ”作业本瞬间掉到了地上。又酸又涩的感觉一下子涌上鼻子。泪水在眼角不断挣扎奋力地冲出眼框。“明明这孩子不听话,有很大一部分是我的责任,明明没有妈妈,在他脑海里缺少着这份温暖。每次讲课讲到母爱时,我就不知怎么说出口……”

静寂,又是很久的静寂。我呆了,我真的发呆了。突然间我明白了为什么我屡犯错误却没有受到严厉的批评,为什么语文成绩很低的我会当了课代表,为什么我受处分而先生会落泪。为什么?为什么?这数不清的为什么瞬间变得这么明白……

初晨,一缕朝阳斜射在爬满露珠的小草上。先生,您就像“惊蛰”,唤醒了我那颗沉睡多年的心,也像一声春雷,唤醒了万千蛰居沉睡的生命。

“先生,谢谢您唤醒了我。”

惊蛰怎么读篇2

二十四个节气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关系而创造出来的,是我们先人高度智慧的体现。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寒暑变化与农时季节的规律和特点,不仅对古今农业生产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疾病防治乃至养生保健,也都有着积极意义和重要影响,每年的“四立”和“两分、两至”,就是古人十分注重疾病防治和讲究养生保健的节气。不仅我国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对节气很熟悉,而且在世界各国定居的众多华侨之中亦广为流传。那么,二十四节气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个问题值得认真加以探讨。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有关节气内容的是先秦典籍《礼记》和《吕氏春秋》。在《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十二纪》里,对节气就有文字基本相同的记载。诸如,孟春之月即农历正月的头一个节气是立春;盂夏之月即农历四月的第一个节气是立夏;孟秋之月即农历七月的第一个节气为立秋;孟冬之月即农历十月的第一个节气为立冬。又如,仲春之月即农历二月“日夜分”,实指春分;“雷乃发声……蛰虫咸动”,实指惊蛰;季春之月即农历三月,“时雨将降”,实指谷雨。仲夏之月即农历五月,“日长至”,实指夏至;又说“小暑至”。孟秋之月即农历七月,“凉风至,自露降”。仲秋之月即农历八月,“日夜分”,实指秋分。季秋之月即农历九月,“霜始降”。仲冬之月即农历十一月,“日短至”,实指冬至。由此可以看出,《礼记》和《吕氏春秋》所提到的节气仅有10多个,说明先秦时期尚未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

到了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基本形成。据,《汉书・律历志(下)》记载,夏历即农历正月为立春、惊蛰;二月为雨水、春分;三月为谷雨、清明;四月为立夏、小满;五月为芒种、夏至;六月为小暑、大暑;七月为立秋、处暑;八月为白露、秋分;九月为寒露、霜降;十月为立冬、小雪;十一月为大雪、冬至;十二月为小寒、大寒。由上可知,西汉时期的二十四节气,只有春3个月的节气顺序与今天不同,当时正月为立春、惊蛰,今则为立春、雨水;当时二月为雨水、春分,今则为惊蛰、春分;当时三月为谷雨、清明,今则为清明、谷雨,次序完全颠倒。其他9个月的节气顺序则与今天一致。

到了东汉时期,对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做了调整。据《后汉书・律历志(下)》记载,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就表明,东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与今天便完全一致了。

大凡二十四个节气,均各有其特定含义。立春即春季开始;雨水表示少雨的冬季已过,雨量将逐渐增加;惊蛰表示蛰伏于地下的昆虫和小动物将被雷声惊醒,冬眠随即结束;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和春季的一半;清明表示气温回暖,草木开始返青;谷雨则降雨明显增加,谷类作物得雨而善于生长发育;立夏为夏季开始;小满则夏熟作物子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芒种指小麦等有芒作物开始收割,而水稻等秋熟作物即可播种;夏至则表示夏季白昼最长的一天已经到来;小暑指天气开始炎热;大暑表示夏季最为炎热的时候;白露系指天气转凉而夜晚空气中的水汽易在草木上形成白色露珠;秋分表示昼夜平分和秋季的一半;寒露表示气温渐低,野外露水更多而有寒气;霜降指天气转冷而晚上出现白霜;立冬为冬季开始;小雪则北方开始降雪;大雪则天气更冷,下雪量更大;冬至表示冬季自昼最短的一天已经到来;小寒表示严寒开始,大寒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此应当特别指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洛阳(东周和东汉的都城)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标准制定的,故以中原地区的节气较为准确。其他地区则可能相对地提早或推迟。

二十四节气实际上反映了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在轨道上的不同位置。从地球上看,太阳在黄道上运动,一个回归年运行一周。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用黄经度量,从春分点(黄道与赤道的交点)算起,从0°-360°为一周。从0°开始,太阳在黄道上向东移动,每15°为一气,其中十二个气叫“节气”,另外十二个气叫“中气”。如立春为节气,雨水为中气;惊蛰为节气,春分为中气;清明为节气,谷雨为中气。其他依此类推。节气和中气相间排列,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每个月基本上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

反映寒冷暑热变化的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来决定的,而与月亮的运动毫无关系。有人以为二十四节气既然很古老,那就是由阴历决定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国古代并非单纯采用阴历,实际上用的是阴阳合历。阴历每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就是为了使阴历年与阳历年能够合拍和同步。从单纯的阴历来看,二十四个节气分布在每个月的日期并不确定;而从阳历来看,则日子比较固定,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天。上半年一般是每月六日为节气,廿一日为中气;下半年则是每月八日为节气,廿三日为中气。

为了帮助记忆,有关人员从每个节气中各取一个字,按其次序组编成一首歌,便于人们熟读牢记。其歌词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惊蛰怎么读篇3

课程,是一方滋养生命的土壤。

教室,是一间为生命而存在的空间。

当儿童与课程在教室相遇,空间便有了生命的气息和生长的意义。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一名自然(科学)老师,笔者始终认为: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自然也是教育最高的境界。我们的先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敏锐地感受着物候的变化,遵循着天地法则繁衍生息,创造了一种独属于中国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方式。

2016年立春,在一间叫做“猫国”的教室里,一门叫做“在农历的天空下”的课程拉开了序幕。一年里,我们将以农历时间为线索,根据四季的变化,以24节气为线索,和大自然对话,学习诗歌,了解习俗,和千年前的古人一同呼吸,回归一种古典的生活方式。一年里,我们将穿越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穿越华夏民族的历史。在穿越的过程中,去慢慢了解我们的先人是怎样憩息劳作的,是怎样与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这学期,我们共同穿越了“惊蛰”“春分”“清明”三个节气。

惊蛰:微雨众卉新,耕种从此起

惊蛰,是古时春耕的开始。在这个节气里,“猫国”里的孩子们提前采购好了花种、菜种。综合实践课上,大家一起翻土、松土,然后,郑重地将种子种到花盆里,静静地等待着它们破土而出。孩子们开始记自然笔记,并像农夫一样给种子松土、浇水。

一周后,有个小组的盆里开始透出密密的嫩黄色的芽。孩子们按耐不住兴奋:“这盆里种的是什么呀?为什么只有他们组发芽了?其他组一点动静都没有呢?”“我请教过奶奶,这个季节最容易发芽的就是小青菜了。所以,我们组就种了青菜。”小组长得意地说。“我妈妈说,如果想让种子快速发芽,最好在盆子上方盖上一层薄膜,这样既保湿又保暖。”“猫国”园艺师补充了一句,她的话总是那么专业。其他组一边懊悔着没种青菜,一边也在为沉默的种子们加油呐喊。

又过了大约一周多的时间,孩子们惊讶地发现,最先发芽的那盆青菜似乎生长缓慢,而其他盆里零星的青菜虽然出芽晚,却长势旺盛,个头明显超过最先发芽的。孩子们叽叽喳喳,又议论开了:“怎么回事啊?明明是最先发芽的,怎么越长越小了呢?”“不会是你们种得太密集了?营养跟不上吧?”孩子比较了一下其他组的青菜,若有所思:“有可能。其他组的菜种得比较稀疏,营养充足,个头大。”“那就拔掉点呗!”有同学开始起哄。“好不容易长这么大,还这么好看,我们舍不得。”第二天,这个小组因为回家请教了种菜专业户,非常果断地要“间苗”,因为心疼那些拔下来的小苗,拔的时候特别轻柔,舍不得伤及它们的根,还把这些小苗赠送给老师和其他班级的同学回家种。送的时候,都不忘交代一句:“种的时候注意间隔距离不能太密集啊。”

教育不是老师在教室里的说教,而是生活里一场极其自然普通的对话。教室门口一盆盆青菜、黄瓜、土豆、韭菜、番茄……自然生长,它们却成了孩子们成长最好的教材。经由观察、思考、实践,他们懂得了如何选择,懂得了“舍就是得”的道理。看到那些晚几周发芽的苗一个个茁壮有力,他们明白了“厚积薄发”的意思。第一批青菜收获的时候,我们把青菜和着面粉、鸡蛋做成了饼一起分享,孩子们品味着自然的味道,纷纷发出了对食物的礼赞:“太好吃了!”“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因为这里有我们的付出和爱。”“等我们的韭菜长大,等着吃我们的韭菜馄饨吧。”“哈哈,还有我们的小番茄呢。”孩子们理解了“有机”,理解了“绿色环保”。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一种真实的成长环境。孩子对生命成长的理解,对环境的理解,是在生命体验中完成的。”教育即生活,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教育,也是体验,是一种自然的体验。

春分: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挑菜正当时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也是踏青的开始。在民间,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写道: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挑菜没心情。对孩子们而言,能够走进自然,挑野菜,可不止是辨识几种野菜增长见识的乐趣,更多的是亲近大自然,自由撒欢。然后,在家人的指导下,用野菜做一盆美味,和家人一起品尝春天的美味,增长的可不止是生活的技能,还有亲情。

实践课上,老师带领孩子们到操场挑野菜。“什么样的野菜才能吃呢?”孩子们迫不及待地问。老师挖了两株野菜给大家看,告诉大家一株叫马兰、另一株叫荠菜,并让大家记住它们的外形然后到操场挑。“马兰的茎是红色的。”“马兰的味道闻上去有些清凉,像中药。”“马兰的确可以入药,多吃马兰可以达到清肝明目的效果呢。”老师顺着孩子们的思路说下去。很显然,一节课时间挑到的野菜还不足以做一盘菜,于是,周末,孩子们和家人一起,到小区里,到乡下田间去找野菜,找完后又在家人的指导下完成一个马兰菜品。宋阳妈妈说:“从不认识马兰到做成凉拌马兰,用了足足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俩都是第一次玩这个,真长见识了。”严涵妈妈说:“这次用马兰做菜,看到他一板一眼地忙着择菜、洗菜,虽然动作不怎么熟练,但仍尽量做得有模有样。他炒菜时刚下锅的油溅到手上时扔了铲子,可并没有退缩,继续坚持完成炒菜,炒完后,他很有成就感。”

认识自然,从舌头开始。“不是所有的野菜都能吃的。”“我知道那些红茎的都是野生马兰,那些白茎的都是人工种植的。”“我奶奶说,清明前后要吃满三次马兰,眼睛就能保持明亮了。”很多东西是教室里教不会的,必须在生活中习得,这才是教育。

清明: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祭祖和扫墓的节日。放假前一天,老师带领孩子们诵读了杜牧的《清明》,了解了清明习俗。大课间活动时,其他孩子都去跳绳了,冰冰和几个孩子却围在一棵海棠树下。老师好奇地走近一看,发现她们正用石子、树枝给几天前“葬下”的蜜蜂又新筑了一个坟茔,添了新土,插了海棠枝。冰冰一阵忙碌,跑去桂花树下,采摘了些桂花的果实,堆放在蜜蜂的坟前。“蜜蜂喜欢吃这个吗?”老师问。“哦,对哦,蜜蜂是吃花蜜的呢。”冰冰若有所思地走开了,再回来时,手里多了一捧桃花,担心老师批评她随意采花,还不忘加一句:“我是在桃树下捡来的。”于是,她把这些花撒在蜜蜂坟冢周围。这个过程不就是老师上午讲的清明祭扫仪式吗?

农历课程开设至今,已经走过五个节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自然愈发敏感,对周遭的事物多了悲悯,对生命多了尊重与懂得。他们发现受伤的青虫,会回家喂养,直至它羽化成蝶。他们会救起路边的一条蚯蚓,放进自己的菜地。他们会为一只死去的蜜蜂难过,并郑重地为它举行一个葬礼。他们常常会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笔者以为,无论这个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革,科技创造什么样的奇迹,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永远不会改变。老师希望,关注自然,与自然对话能够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我们生命的终点系着自然。

惊蛰怎么读篇4

这个节气就是惊蛰。惊蛰犹如惊堂木,握在天公手里,“啪”的一声,万千花骨朵就像被子弹射中一样,“砰”的一声打开,衍化成一句句唐诗宋词,成了大地之绝唱。

桃花开了,村庄热闹起来了。于是带着六七个孩子,在这春光飞溅之时,踏春去。

不仅我们喜欢踏春,古人个个也是踏春高手呢:

“不惜貂裘换钓篷,嗟时人,谁识放翁。”陆游不惜用貂皮袄,换了条渔船,一头划进了春天的湖泊;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聪慧的李清照只需一枝春花就足够;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在春花中读出了恨,绵绵的无休无止的恨;

“山泼黛,水蓝,翠相搀。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黄庭坚竟然典当青衫换取了美酒,与春同醉;

还有那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只有春景春花,才把一位老人变成了孩童,才让时光流转!

多有趣,自然中捕春光,诗词中剪秀色。

就在这时,传来一阵鸟鸣,似一阵音乐雨,毫无征兆地从天而降,质感如纤手轻敲青花瓷,真乃大珠小珠落玉盘。我们顿时安静下来,驻足聆听,这世界瞬间变得宁静朗润。如短句的鸟鸣,是春天里百听不厌的经典音乐剧!还有声声布谷,时远时近,时急时缓,时独奏时齐鸣,时浅吟时深唱,从一望无际的绿意中飘出,令人沉醉不知归路。

这画面这声音,和我们才学的《云南的歌会》中的哪一段相似?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是赶马女孩子伴有歌声,伴有鸟语,伴有花香出场的那一段: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对,就是这场景,还记得这是怎样的写作方法吗?

以景衬人――赶马女孩子的出场是通过描写她的歌声出场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将她放在这样一个优美的背景下,目的是烘托赶马女孩子的淳朴本色美。

此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柳条舒展,冒出如烟的新绿;池水清亮,樱花开得恣意灿烂,染白了天地;忽尔盛开的油菜花,是奔跑的金黄;当然还有成群的飞鸟掠过,这飞鸟啊,是春天的喉舌,飞翔的花朵,天空的诗行,田野的标点……这样的画卷,衔接着每一寸土地上,只需看一眼啊,心就润了、野了、飞了。

有一首词,和此景最相宜,那就是秦观的《行香子 树绕村庄》: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这红、白、黄,那一朵一朵色彩斑斓的春花,犹如一盏盏斟满春光的酒杯,在春风中频频舞蹈,频频碰杯,引得我们不想回,不忍归。

这词中细腻的刻画春花的写作手法又叫什么呢?

“工笔细描。”

这又和《云南的歌会》中的哪一段相似呢?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看来,工笔细描可以刻画典型人物、景物之独特。

继续往前走,遇见蛰伏了一冬的老人,老人们三五成群,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桃树下打花牌。看着那些慈眉善目的老人,我们不由得停下脚步:高寿啊?那个牙齿掉了没剩几颗的老婆婆瘪着嘴回答:我们这三个啊,我是老小,才84,她们那两个呢,一个92,一个99!她们两个大的老欺负我这个小的!说完,笑声一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写的就是这样吧?

最忙碌的要数当家的中年男子,趁着这春墒充足,牵出老牛,架上犁耙,扬起鞭子,吆喝一声,一犁膏脉分春垄,耕出个满眼春色!当家的驻足歇息时,不经意又瞥见那如烟似雾灿若云霞的桃花,嗓子痒了,就扯开喉咙来一曲: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那原生态的唱腔,实在太粗犷,惊醒了潜伏在泥土里的蟋蟀、蝗虫、蚯蚓,它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忙跳跃、翻滚、逃窜。

惊蛰怎么读篇5

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感受寂静秋夜里夹杂霜落的悠悠天籁;竹杖芒鞋,踏及秀甲天下的峨眉,仰望那曾经映亮诗仙宽大青衫的半轮秋月,试问今宵是否依旧会斜挂在婆娑的树梢头;梦回狼烟四起、黄沙百战的岁月,醉卧沙场君莫笑,眼前是一个个长眠不醒的俊杰们鲜活的面容。

恍若如梦醒,残酷而忙碌的现实世界最终将我锁定,心仍在梦中,夜在诡异中蛰伏。

流水线似的生活,将棱角锋利的我打磨的珠圆玉润,然而渴望肆意的心却蛰伏着,终有一日会破茧,幻化成蝶,翩然飞舞于天地间。

夜,霓虹灿烂,一排排伫立着的行道树,在黑暗的映衬下,营造出惊悚却神秘的氛围,如身着黑色舞衣的印度女郎,更多的是让人想一窥她面纱下若隐若现的绝美。

“爸妈,我回来了!”熟悉而温暖的话语并没有得到回应。即使有,那也只是凝重的寂静。恍然想起,他们已经离开了。当初自己的那番话是多么潇洒:“你们走吧,不要担心我们,我可以照顾好自己和妹妹。”现在才幡然醒悟,自己有多自以为是与傲慢。

“来,多吃一点。”妈妈不满我的身高不是一天两天了。“哦”我咧开嘴,傻傻地伸碗去接,头上猛一阵痛楚,我下意识的看向那个“罪魁祸首”,奶奶目光严厉地盯着我,大声呵斥:“不好好吃饭,乱伸碗干嘛!”说完背过身去,回房了。我看着碗里,心里又恍惚了。

“现在天愈来愈冷,你要多穿一点衣服,注意保暖,吃饭要吃饱;你胃不好,要按时吃药。胃药在柜子下边第二个抽屉的右边,左边是感冒药,靠上边的是治跌打损伤的。”妈妈今天好像特别唠叨。“哦”我伸手去接过妈妈刚折叠好的衣服,才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床边,傻乎乎地伸出手。窗外是昏暗一片。

“你作业都做好了吗?东西都收拾好了吗?”爸爸捧着一本书倚靠在沙发边,漫不经心地问。他们怎么都这么奇怪?“哦”我精疲力尽地陷进羽绒被里。窗外凄冷的月光无情地覆盖我的世界,镜中反射出一张惨白的脸。

“我们在温州很好,你不用担心我们,不要不舍得吃,照顾好自己。你已经15岁了,长大了。要用功读书,知道吗?”妈妈在电话里也不忘唠叨。“哦”我绝望的闭上眼,任由寒风拥抱一颗孤寂而脆弱的心,此刻没有将它重重伪装,就像没有糖衣的药片,苦涩在不断的蔓延、蔓延。

我蜷缩成一团,好温暖,好安全,不必害怕冬日寒冷,不必害怕寄月遥思,不必害怕孤单无助。

妈妈,我已经学会忙碌,知道劳累,感受过痛楚,我已经可以尝试让自己在深夜里攥着被角抽泣,不让电话那头的你哭泣;我已经学会让自己二十四小时的身心俱疲,不让自己去回忆往昔;我业已懂得去保护自己的快乐,不让自己去悲戚。

只有在月圆,我想留点寂寞给自己。回忆,温暖的话语;感受,语中的情深;珍藏那如梦的童年。

惊蛰怎么读篇6

孩子喜欢动物,似乎是天性使然。平日,我们有很多机会见到或遇到动物,比如:公园里,家门口的宠物商店里,看马戏表演、逛动物园的时候,甚至走在路上都会到遇到猫、狗、飞禽等。此时,父母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欣赏、尊重动物,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并将这些生存能力和防范危险的方法根植到孩子的心里。

PART1 在家里

每年有成千上万人被动物咬伤,其中大部分是孩子。孩子被动物咬伤有很多原因,但大部分是由于孩子在面对动物时惊慌失措、没有经验造成的。因而,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动物,保护自己,非常重要。

饲养宠物,培养爱心

到了一定年龄,孩子不能只玩没有生命的玩具,如果孩子喜欢,饲养小动物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能让孩子知道,动物和他们平时所玩耍的玩具是有很大差别的,而且在饲养过程中,还能培养孩子的爱心和与动物相处的各种知识。

步骤:

1.父母陪孩子一起逛附近的花鸟市场或宠物商店。观察孩子对什么样的小动物感兴趣。

2.如果孩子想要养某种动物,譬如豚鼠或小兔子,那么父母不妨为他买一个,让他饲养。

3.饲养的过程,需要孩子投入精力和时间,并从中学会关爱动物。更重要的是,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尊重动物、爱护动物,才能养好动物,让它们成为我们的朋友。

小贴士:

收集一些关于饲养动物、动物和人友好相处的影片,放给孩子看,教会他如何对待动物。

宝贝必读之小常识

在与小动物相处时,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获取宝贵的动物学知识以及生存经验,提高孩子在面对动物时所具备的应对能力。以下几点让孩子在与小动物相处时必须牢记在心:

No.1 猫是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小动物。孩子和猫相处,什么时候最危险?

――当猫感到害怕、疼痛、受惊和受到刺激的时候,它们会抓人、咬人。

救治措施:一旦被咬,就得用水冲洗伤口,然后用肥皂和温水浸泡(避免使用碘酒或其他消毒液,因为这些东西会加重疼痛的感觉)。

――千万不要拽猫的尾巴和耳朵,在猫恐惧、痛苦的时候,不要抱着它不放。因为往往在这些时候,猫会采用抓或咬的办法逃走。

特别警告:被猫咬了以后,有可能会感染;即便是被猫抓了,细菌也会随着抓痕传播。应该立即用肥皂和大量的水清洗伤口,并马上到医院就诊。

No.2 和猫一样,狗也十分常见。告诉孩子不要接近陌生的狗,无论它看起来多么温和,多么友好。更不能和陌生的狗玩耍。狗,什么时候最危险呢?

――当它们兴奋、害怕、疼痛或是受到刺激的时候,最容易伤害人。

救治措施:如果伤口流血很严重,用手按压出血的区域使流血量减少。尽快送往医院。如果几分钟后伤口止住流血,用清水和肥皂把伤口冲洗干净。记住不要包扎伤口。

――遇到生病的、正在睡觉的、正在吃东西的狗或者正在照料小狗的狗妈妈,千万不要去打扰它们。因为狗妈妈会为了保护小狗而奋起攻击,甚至伤人。

特别警告:孩子被狗咬,很可能是在和狗打闹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狗已经被激怒了。

宝贝必读之自我保护

无论孩子跟自家的宠物狗玩,还是和邻家的宠物猫游戏,都需要遵守下面的安全准则:

No.1 不要在陌生的环境下和宠物玩耍,动物往往因对陌生的环境敏感,而变得不友好。

No.2 如何向小动物表示自己的友好?例如当狗嗅孩子身上的气味时,应该让孩子保持身体正直,然后慢慢地伸出手,轻轻地触摸小狗。

No.3 千万不要试***触摸一只发怒的猫,发怒的猫一般会弓起身,竖起全身的毛,喉咙里发出“呼呼”的声音。

No.4 如果被一只狗攻击,并被扑到在地,孩子应该蜷起身子呈一个球状,护住自己的头和脖子。决不能惊恐万状地逃跑或踢打动物。

PART2 去动物园

动物园是夏秋带孩子外出游玩的好去处。可近年来,动物园频频发生动物伤人事件。因此,教孩子如何安全游园,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是家长不容忽视的。

游园教训镜头回放

镜头一:

2007年8月,7岁男童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小腿被一头两爪伸出围栏的金钱豹紧紧抓住。情急之下,其母亲伸手挡住豹爪,试***用自己的手换回豹爪下儿子的小腿,结果母子二人均被抓伤。

警告:观赏动物时,一定要在护栏外面。攀爬动物园的栏杆极易惊吓到动物。攻击性强的动物如果受到惊吓,很容易攻击人。

镜头二:

2007年4月20日,广西北海市几名男孩爬进鳄鱼池玩耍,他们用弹弓射击鳄鱼,并用木棍拨弄它们,发怒的鳄鱼群起而攻之,当场咬死了一名男孩……

警告:动物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一旦把它们惹急了,必然会遭到“报复”。

镜头三:

2007年2月,在昆明圆通山动物园,一名6岁女孩在与老虎合影时,被老虎咬伤,经抢救无效身亡。

警告:和猛兽亲密接触是非常危险的。有些爸爸喜欢把孩子高高举起,或者抱着孩子使劲向护栏内探进身体接近动物,很危险哦。

镜头四:

1999年11月的一天,上海野生动物园发生了动物咬死人的悲剧。一辆载满学生的大巴士在熊区和老虎区之间的安全地带突然抛锚。驾驶员下车查看情况。突然,几只小东北虎猛扑上来,不停地撕咬他,致使其身亡。

警告:野生动物园放养的猛兽都有很强的攻击性,在乘车参观猛兽区的时候,千万不能下车,也不可打开车窗,否则极易受到猛兽的攻击。

小贴士:

在参观动物园时,不能带宠物进去,因为可能会引起动物园内的动物攻击宠物,并因此而危及游客的人身安全。

万一在猛兽区遭到老虎进攻,可用棍棒防卫,老虎看到人类舞起棍棒,一般会远远逃走。

PART3 在野外

野外旅行时,我们有时候也会和动物不期而遇。如何面对动物,怎样应对突发的攻击事件,十分考验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遭遇蜂蛰怎么办?

蜜蜂、马蜂,什么时候最危险?

――当有人碰到或捣毁蜂巢的时候。

特别警告:告诉孩子不要一个人到草丛或灌木丛中玩,那里往往是蜂类动物的家园。如果发现成群的蜂类或者蜂巢,应绕行。不要随意到花丛中去摘花,因为如果无意中碰到蜜蜂,很容易让它误以为你会伤害它而向你发起攻击。

救治措施:如果误惹了蜂群,遭到进攻,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和颈部,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千万不要试***反击,否则只会招致更猛烈的攻击。如果被蜂蛰,可用针或镊子挑出蜂刺,但不要挤压被蛰处,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也可用冷水浸透的毛巾敷在伤处,减轻肿痛;或马上与医院联系。

与蛇相遇怎么办?

如果孩子不小心被蛇咬伤,你一时无法判断蛇是否有毒,一定要让孩子保持安静,不要乱动。接着,用清水和肥皂将伤口冲洗干净。同时,立即与附近的医院或急救中心联络。如果蛇有毒,毒液很可能会在几小时后发作,并有致命的危险。

遭到其他野生动物袭击怎么办?

野生动物会袭击人,那是因为它认为你侵犯了它的领地。防患于未然是免于被动物袭击的最好办法。

当你带着孩子在野外露营时,要把食物密封好。如果遭到熊的攻击,尽可能慢慢地离开,因为你们的退却很可能会让熊对攻击失去兴趣。

惊蛰怎么读篇7

相传,唐代诗人韩愈出任监察御史时,一天,他偶感心情烦躁、忧虑、头疼、脑胀,于是坐在廊檐下闭目养神。忽闻家仆禀报:“门外有一少年来访。”韩愈闻讯,手一挥,说:“告诉他们,我身体不适,不论何人,一律不见!”

仆人去而复回,韩愈不耐烦地说:“我不是说了吗?谁也不见,怎么又来禀报?”仆人说:“我已向来人说过,可那少年执意要见,并呈一本诗稿让你过目。”

韩愈无可奈何地接过诗稿,毫无心思地翻着。映入他眼帘的头一首诗的题目是《雁门太守行》。诗的头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摧。”“好大的气魄!”韩愈不由一阵惊喜,又迫不及待地读出下句:“甲光向日金鳞开。”“好壮丽的景观。”韩愈立刻被作者非凡的气魄所感染,不由兴致勃勃地起身叫绝。一首好诗犹如三伏清风,读后令韩愈心情顿畅,立刻忘了周遭的不快,什么忧虑、烦躁,早抛到九霄云外,抑郁也一扫而空。

读书能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找到精神寄托。悉心捧读一本好书,自可领略书中深邃的意境,实属妙不可言;读书能引起心灵共鸣,是一种立体的声情并茂的美学享受。无怪乎宋朝文学家欧阳修有“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的惊叹!

进入21世纪,健康的主题更多的是心理养生。因为人除了肉体疾患之外,还存在心理疾患,而心理养生是对心理疾患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思维体操”是通过阅读诗文来祛除精神抑郁等心理疾病。阅读能影响人的思维能力,调整人的情绪,帮助人们理解生活的意义,从而支撑人们的精神,消除消极情绪,调节免***功能,创造愉悦的心境。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治”就是用良好的心绪去驱除心理疾患。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也是一种***心病的良药。

・养生知识・

糖尿病控食重要,早餐更重要

对糖尿病人来说,健康的早餐搭配,应该是高纤维、低热量、高蛋白、低脂肪。蛋白质丰富的早餐能让你更“扛饿”,同时血糖的波动也更小。然而,很多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食物的摄取量,很多都选择不吃早餐,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第一,不吃早饭,糖尿病人上午难免会感到饥饿,只好垫补点零食,结果导致摄入的热量比吃一顿健康的早饭还要多。再加上饥饿导致糖尿病患者午饭、晚饭的饭量增大,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第二,不吃早饭,身体会自动在午饭时需要更多的能量,而后午饭过多摄入的葡萄糖和蛋白质会转化为脂肪存储在机体中,所以长期不吃早餐,人反而会变胖。这也是一些肥胖的糖尿病人,为了减肥而不吃早饭,体重反而增加的原因了。

惊蛰怎么读篇8

雨是宇宙的眼泪,是诗人百唱不厌的情怀。无论是疏雨滴梧桐,还是骤雨打芭蕉,听来都有一种美感,一份享受,一丝温馨。就像亘古的乐曲,无声地撩拨着听雨人恬淡的心境;亦如一个久违的朋友,娓娓地诉说着缱绻的思念。让我们漫步雨中,欣赏美景,与诗人一起喜怒哀乐;相约雨中,聆听雨声,与作家一起欢歌笑语。

经典回放:

(一)观 雨 景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

4.雨一颗颗大起来,有些疏落,砸在池面,冒起一个个白泡泡,落在地上,“掷地有声”。眼看着雨珠连成线,经天纬地,池畔的玫瑰花在空中挣扎,流红滴绿,池沿的草在雨中颤动,被雨践踏,篁竹发出嘶鸣,外面的景物蒙起来,雨声急如“千杖敲铿”,声声撞击心房,疲惫、委屈、酸楚,惆怅无可言状。

―――秋雨含烟《雨中》

5.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地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几个,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匀了满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一个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老舍 《在烈日和暴雨下》

边读边悟:

诗文中的雨,各具情态,美丽多姿:如酥小雨,沾衣不湿;连绵中雨,如丝如缕;滂沱大雨,如箭直射;狂风暴雨,倾盆而下。只有抓住了雨的特征,仔细描摹,刻意勾勒,才能写出千姿百态的雨。

(二)听 雨 声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2.“从今有雨君须记,夜听萧萧打叶声。”(韩愈)

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

4.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5.瓦似乎是专为雨而设置的乐器。平常里它们总是一言不发,一旦雨滴接踵而至,瓦的音乐就叮叮地奏响了。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且韵味十足,在黑夜里向四面八方弥漫。雨势急骤,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百鸟齐鸣,又如两***交锋擂鼓助阵。雨势减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激战过后的短暂休憩,又像是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声大概是世界上最繁复难解的音乐,你听,那节奏、那旋律,似混乱不堪又似包罗万象。而那些尽职的瓦片只是专注地演奏着,听雨人的脑海中便漫漶出不尽的情意。

――朱胜国《瓦屋听雨》

边读边悟:

春雨润物无声,夏雨慷慨激越,秋雨萧萧而下,冬雨呜呜咽咽。像童谣,似琴音,如古筝,琴瑟和鸣,声声入耳。没有大胆的想象,奇特的比喻,写不出如此鲜活的雨声。

(三)品 雨 味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

2.“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舜钦)

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

4.三冬的寒雨,喜欢的人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临其境者绝领悟不到。记得曾宾谷曾以《诗品》中的雨名诗,叫做《赏雨茅屋斋诗集》,他的诗境如何,我不得知,但“赏雨茅屋”四字,真是多么有趣!

――郁达夫《雨》

5.假如这微雨在原野,我想我假如在踏青时遇到了它,准得要暂时摹拟古人向牧童去“借问酒家何处有”了。在村酒店中喝了些酒,看看雨意渐歇,便带着薄醉微醺的情怀,且走且拂拭着扑面的雨丝。走上了小桥头,看溶溶春水在一丝丝的杨柳下轻轻地流过,自然会联想到“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这诗句。再跌跌冲冲地走过了竹篱茅舍,忽到了一座梵王宫,便走了进去随喜随喜,看里面神龛零落,香火久荒,粉壁都被绿苔青藤攀剥得陆离光怪,蛛网密密层层地结上了蔫旧的黄绫帷帐,窗纸全被风雨吹打完了,看着这座残圮的古迹,不免会得轻叹一声,联想起“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的妙句。此种情形,虽则是十二分的迂腐,然而对于春雨的滋味,却是完完全全的领受到了。

――施蛰存《雨的滋味》

边读边悟:

伫立雨中,你能咀嚼出春雨的温柔多情,夏雨的热情奔放,秋雨的缠缠绵绵,冬雨的飘逸韵致。沐浴着微雨,流传千古的诗句纷至沓来,自然会增添文章的情趣。

(四)赏 雨 情

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

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

4.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刘湛秋《雨的四季》

5.秋天的雨,它所接触的世界与春日不同,天色也带灰白了,地上没有多量的花朵,尽是些萎黄的残叶和褐色的枯枝腐草。于是雨的色便酿成银灰色或鼠色,此种颜色也是大家知道的,它使人们愁,使人们伤心。在秋雨中越发容易生悲秋的情绪,岂不是这个缘故吗?

―――施蛰存《雨的滋味》

边读边悟:

雨亦多情。当文人墨客伤春悲秋,诉说离愁别恨,暗叹寂寞无奈之时,这雨便飘然而下。在特定的环境中赋予雨特定的感情,会使文章意蕴丰富。

快意写吧:

惊蛰怎么读篇9

对于8月6日开幕的上海书展来说,台风的威胁丝毫没有减弱读者的热情。这在余华看来,似乎又像是一场高涨的群众运动,只不过这次的目标,更大程度上锁定的是他蛰伏十年而写的长篇小说《兄弟》。

展程过半,《兄弟》已然高居销售排行第一,余华被一再邀请与数以千计等待着他的读者们见面交流。

目睹此情此景,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阚宁辉感叹:“这是一部纯文学小说啊,在今天有这样的反响,太令人吃惊了!”正面直逼“”时代

翻开《兄弟》,“屁股”几乎是一个随处能看见的词语,还有粪坑、屎尿、搞、、阳痿等等,余华似乎用尽了通常被认为是“肮脏”的事物来充盈他的小说,但即使小说中的生活现实被描写得如此“肮脏”,却似乎怎么也掩饰不了另一种“肮脏”。

事实上,从一举成名的《活着》开始,余华始终关注的就是这种怎么也掩饰不住的充满一种“肮脏”的现实世界。他是一个相当残酷的叙述者,就像他自己评说《活着》那样“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兄弟》也不例外,虽然余华说这是他最看重的一部作品,因为他试***突破与创新,但实际上,余华来自先天的一种深入骨髓的观察从来没有改变过,或者说,他固执地坚持着这个并不讨好的立场。

对此,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评价道:“90年代以后的余华有一种‘非形式化’的倾向,不绕弯,不说废话,一刀见血,直奔主题,直指人心。从他的心灵直接走到读者的心灵,最大幅度地和读者交流。这是余华独有的能力,这种能力很了不起。”

《兄弟》的题材是当代中国最具特征的两个时代相遇以后产生的故事,分上下两部。两个本无血缘关系的男孩因为各自父母的丧偶再昏而成为兄弟,成为幸福的一家人。“”的到来不仅彻底毁灭了这种幸福,也使得几乎所有人变得疯狂变得失去人性。

余华叙述中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刻着中国人特有的烙印,那种感觉让人无比熟悉,同时也无比悲伤。不少读者表示,自己之所以对小说感兴趣,是因为佘华描写的那个时代――他们或者经历过,或对之充满好奇与疑惑。

现实,就是一层一层地写下去

下半部则是“现在的故事”,目前虽然尚未出版,余华表示已完成初稿,将在明年初面市。而“现在”,是个被余华称为“伦理颠覆、浮躁、众生万象”的年代,兄弟俩的命运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就像如今每个人正在体验和见证,并为之喜悦和叹息的那样。

余华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前一个是“”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40年就经历了。”

“这是今天的中国人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现实,却没有一部公认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去描写它。”一位读者向《望东方周刊》表达了他的遗憾心情。

《兄弟》共40多万字,是余华迄今为止篇幅最长的小说。余华毫不掩饰自己的满意,反复强调“正面强攻”一词:“我第一次正面地去写两个时代,而且是两个有着天壤之别的时代。叙述的内容和强度也增加了,提供的信息也更多了。”对此,该书责任编辑刘呐补充道:“有些作家写到关键的地方就会绕,而余华是正面对待它,一层一层地写下去。”

惊蛰怎么读篇10

《日新画报》只见期数,没有出版时间。好在每期后面都说“本报每月六期,铜元三十六枚”,第18期的“本馆广告”又有这么一句:“现届年节,自应清理账目,于明年正月初六出版,大加改良,以阅者之目耳。”再加上19-24期是写明出版时间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推算出:《日新画报》创办于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一日(1907年11月6日),第31期(很可能是终刊号)刊行于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初六日(1908年4月6日)。此画报不见编辑,未列发行人,只知道台柱子是李翰园、李菊侪兄弟――除了各***的署名,画报上还常见兄弟俩卖画的广告。此乃五日刊,每期8页16面,印制者先后有大栅栏斌记石印(3-15期)、后门外方砖厂内路北振北石印局(16-24期)、东四牌楼弓弦胡同开通画报馆(25-31期),只有总发行所没变,始终是东四牌楼北什锦花园西头路北。如此打一***换一个地方,更像是手工作坊,与上海各画报之专业化与规模化经营,形成鲜明对照。

《日新画报》的办刊宗旨,见第一期上的《日新画报题辞》(贾仲明)以及第二期上的《日新画报出版刊词》,或称“《日新画报》有古‘三百篇’之遗意”,或曰“本馆同人想要叫人人开通,处处自治,家家肯叫学生入学堂受教育”。因此,《日新画报》中有很多京城开办新式学堂(尤其是女学)的报道,我在《左***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香港:三联书店,2008年)第四章“流动的风景与凝视的历史――晚清北京画报中的女学”中多有引述,这里换一个角度,谈论预备立宪时代京城里的诸多新气象。

对于半推半就的晚清“新***”来说,改革官制、编练新***、设立新式学堂(包括“高等巡警学堂”),以及建立新的警察制度,都是可圈可点之处。1902年1月7日,庚子年间狼狈出逃的慈禧太后等,终于从西安返回北京。面对满目疮痍且“人心浮动,抢劫横行”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除暴安良,稳定局面。查《清实录》,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奏折及上谕,基本上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的。一开始,京城里的治安,由步***统领衙门、顺天府和五城御史共同负责;1904年起,意识到“巡警为方今要***”,于是多有推广警***的奏折及上谕。正是在此背景下,《日新画报》等晚清画报中多有关于巡警的报道。

大到维护社会治安,如《抢香打架》【***1】,小到帮助百姓排忧解难,如《巡警推车》,画报作者纷纷将焦点对准巡警这一京城里随处可见的“新事物”。当然,站在街头指挥交通或维持秩序的巡警,并非总是威风凛凛。处此新旧杂陈的时代,官大拳头大,就像这幅《轿夫蛮横》【***2】所描述的,轿夫头儿居然将巡警痛打一顿,可见轿子中人的威风。这就难怪画报作者感叹:“轿夫这样儿蛮横闹事,想坐轿的必有一番约束,怕不能白打了巡警吧?(也许)。”

与此类似的,还有新***的待遇。驻扎北苑的陆***年底时发银若干,以便***人过年时能吃得上煮饽饽,不像此前***营那样克扣***饷,这就谢天谢地了(《体恤***人》【***3】)。可见,作为京城里的新生力量,1907年的新***与巡警,社会地位及待遇并不高。现代作家中,大概只有老舍深切体会下层巡警的辛酸苦辣,并在《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龙须沟》《茶馆》等作品中予以精彩呈现。

《日新画报》讲述的,基本上都是京城百姓的日常生活,未见惊心动魄的壮举,但小事中依旧透露大时代的气息。如这幅《有伤风化》【***4】,混杂着传统的风筝与时尚的气球(与此相关的还有《大放气球》),加上乘机占便宜的小混混,民俗场景煞是好看:

厂甸挪在琉璃窑里头,地方也宽敞啦,气象也文明啦,游逛的人更多啦。可是,有些个人买了些轻气小球,在堂客群里混串,特意把球儿楸【揪】断了线,一路乱追,挤的人都站不住脚(不这们样怎么会叫人嘈嘈【瞧瞧】他呢)。不想极维新、极文明的地方,也会出这种怪现象。咳!

其实,历史本就百味杂陈,混合着新旧、黑白、雅俗、荤素等,不存在没有任何“怪现象”的所谓“极文明”。

《日新画报》第21期(1908)上,有一则“李翰园告白”:“专门泰西油画传真,并仿照相生纸清水传真,朝衣大像,行乐喜容,指画南派山水,写意美人。凡有赐顾者,请至日新画报馆面议。”此乃专业画家,兼擅“写意美人”与“新闻画”。除了讲述京城里的时事,画报中也出现过古衣冠的人物,如《曹大家》、《举案齐眉》等。但最有趣的还是这幅《韩文公》【***5】:

唐朝韩文公因为唐皇迎佛骨(佛骨就是佛的死骨头),上了一道折子,说是佛本不灵,徒乱人心,请将佛骨或用火烧,或扔水里。又把迷信无益的道理说得狠真切,因此得罪,贬赴潮州。喝!敢情破除迷信的事,从古就有啊。

画是古装画,文却是现代文,将“破除迷信”这一时尚话题,硬塞进一千多年前韩愈的故事,很能体现画家及时人的趣味。

同样有李菊侪加盟,两年后创刊的《正俗画报》,制作的精细程度不及《日新画报》,这与其步伐太快有关。馆设前门外廊房头条胡同中间路北的《正俗画报》,发行兼编辑雷震远,印刷项德斋,绘***李菊侪、胡竹溪等,日刊,每期八页。这样的出版节奏,使得《正俗画报》很难从容制作,更不要说精雕细刻了。这份宣统元年(1909年)闰二月初一日创刊的画报,目前仅 见到1-29期(最后一期即29期,闰二月二十九日刊行)。

第一期上有发刊词性质的《浅说》:“今天是《正俗画报》出版的头一天,应当把宗旨说一说。为什么叫‘正俗’名目呢?皆因近二年来北京风气大开,可未免有点儿过火,实与人心风化大不相宜。要照这们下去,恐怕越开通越坏吧?本报同人为挽救时局起见,组织这种画报,以期纠正人心。然而一小小的画报,能有多大力量?无非尽我们一份苦心。这篇浅说就算成本的祝词吧。”此外,第六期上求实生的《祝本报出版词》、第十一期上青琅室的《祝正俗日报词》,也是类似的好话。至于第七期上读者蛰鸿的《祝正俗报出版》,说到了画报编者的心坎上,于是第九期画报上有启事:“蛰鸿先生鉴:请即惠临本馆一谈。本馆主人谨启。”读过下面蛰鸿的高见,就能明白为何画报主人如此欣喜:“夫画报与风俗人心有密切之关系,既为教育之一助,又为美术之一端。欲知妇孺之开通与否、社会之改良与否,均视画报之优劣、之涨缩为定衡。所以关心风化者,不可不维持之、推广之,使之日进于完全美满之地位者也。”

还是说说巡警的故事。胡竹溪所绘《巡警睡岗》与《巡警尽职》【***6】,很讲策略,上下并置,既有批评,也有表扬,可见时人对于巡警的态度挺复杂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惊蛰怎么读10篇

学习

八年级上册英语试卷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八年级上册英语试卷10篇,内容包括八年级英语上册单词跟读,八年级上册英语语法总结。()2._______doyoumakeafruitmilkshake?A.WhatB.HowC.WhichD.Who()3.Idon’tliketheTVprogram.Canyou_____theTV?A.tu

学习

泰坦尼克英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泰坦尼克英文10篇,内容包括100字英文介绍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英文。二、《泰坦尼克号》简介《泰坦尼克号》是由詹姆斯卡梅隆于1997年编导的有关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沉船经历的一部灾难电影,该片获得了11项奥斯本文由http://收

学习

幼儿科学教育论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科学教育论文,内容包括正规幼儿科学教育论文范文,幼儿科学教育资源论文。(一)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的调查结果课题组成员对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高低的评价标准主要依据夏力主编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

学习

山之子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山之子10篇,内容包括山之子,山之子教育集团。石嘴巨石突兀嶙峋,造化天成,是宁夏段黄河上的守护神。它是石嘴山名之源、史之根、人之灵、城之魂。名称之源石嘴山是石头之子,石是石嘴山的核心资源。石头既是石嘴山的害,又是石

学习

关于学习的格言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学习的格言10篇,内容包括关于学习的格言书签,学习格言文案高级感。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7、博学之,审

学习

环境艺术专业论文模板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艺术专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环境设计论文模板,生态环境论文的模板。(一)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淡薄。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关心***治甚至厌

学习

腊八粥的材料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腊八粥的材料10篇,内容包括腊八粥的做法详细文字,腊八粥食用指南文字。

学习

两校交流发言稿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两校交流发言稿模板,内容包括两校交流会新闻稿范文,两校交流校长发言稿。第一,普通话水平。这一项虽然并不要求考生高中一毕业就能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考官会判断考生的这一基本条件。在三到四年的专业学习里,通过学习

学习

关于动物的故事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动物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动物故事长篇完整版,关于小动物的故事10篇。3、《小狐狸买手套》,作者:新美南吉。4、《苏和的白马》,作者:大塚勇三。5、《狗和人的故事》,作者:鱼非子。6、《字母B里的家》,作者:唐·弗里曼。7、《一生

学习

祝你新年快乐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祝你新年快乐10篇,内容包括祝你新年快乐文案一大段,祝大家新年快乐美文。短信把年拜,收到笑颜开;龙年好运来,保准你发财;健康又实在,做人有情怀;亲情友情在;异性更喜爱;祝福都爱戴,保准你乐坏。祝你春节愉快!【春】来喜气洋,【节

学习

等待春天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等待春天10篇,内容包括等待春天的优秀范文,等待春天金句。"春!"多么美丽动听的字眼啊!我喜欢走在春天的树林中,享受着阳光的沐浴.我喜欢坐在春天的山坡上,倾听着花儿的心语.我喜欢站在春天的小路上,感受清风吹过耳边的温柔.阳春三月—

学习

亲情类文章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亲情类文章10篇,内容包括亲情类文章1200字,亲情类的文章推荐。高兴极了■■■答案:有点心急,心情淡然,欢喜欲狂。(每空1分,意对即可。)解析:这道题要求考生概括作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心情,属于层次分析类试题,其实就是考查学

学习

情绪控制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情绪控制论文,内容包括关于情绪的心理论文,正确控制情绪论文题目。2000年2月1日,同志在教育问题的谈话中,特别强调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他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学习

股份制公司章程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股份制公司章程10篇,内容包括股份制公司章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知识汇总。公司英文名称:××××(缩写:×××)。公司登记地址:××××,邮***编码:×××。第三条公司的经营行为和其他活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接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