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级干部转正工作总结第1篇
一、税费改革的基本情况
金湖街办地处*市区南郊,是*市第二大乡镇(街办),由原龙角山镇、铜绿山街办、金湖街办合并而成,经济基础在全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全处集工矿区、山区、库区、湖区于一体,版***面积163平方公里,辖41个村、9个居委会,1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4万人,农村劳动力2.32万人,境内共有4大民垸。税改后全处耕地计税面积3.2万亩,农业税及其附加征收任务为229.86万元,其中正税191.55万元,附加38.31万元,人平40.81元,亩平72.35元。与1999年比,税费任务减少248.44万元,降幅达51.94%,人平减负41.03元,亩平减负71.86元;与2001年省口径相比,税费任务减少221.84万元,降幅达49.11%,人平减负36.26元,亩平减负64.32元,20*年全处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负担降为零。
二、村级经济及村干部工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税改激活了农村经济,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但也出现一些潜在问题,村级经济面临发展缓慢,部分村经济收入陷入困境,村干部工资待遇难以维计,成为当前农村基层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村级经济举步维艰
1、集体经济创收难。据调查,20*年全处41个村除农业“两税”附加外,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12个,占29。2%,其中集体收入万元以下的村3个,占7.3%,1.1-2万元的村3个,占7.3%,2.1-5万元的村6个,占14.6%,这些村仅能维持正常运转,对兴办公益事业、偿还债务或补贴干部工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日常费用落实难。20*年村级财***转移支付补助40.21万元,仅村两委班子人员144人的工资就要100.8万元,还得挪用办公费3万元发工资。村干部差旅费、电话通讯费和村民代表会议误工补贴等费用无法兑现。
(二)干部工资令人堪忧
1、工资缺口相当大。到20*年底,调查的对象中每年有10000元以上现金收入的仅有22个村,占53.6%。乡镇依据各村经济基础和税改前工资状况核定村组干部年人均工资标准为6000--7500元。按这一标准,41个村每年应发放村组干部工资100.8万元。若按去年农村税费改革规定的20%农业税正税及附加部分可用于村组干部工资和村级办公经费核计,仅有40.2万元,工资缺口为60.6万元。
2、拖欠工资时间长。全处41个拖欠村中,拖欠1年的村28个,2-3年的村5个,4-8年的村2个,8年以上的村3个,分别占拖欠村总数的73.6%、13.2%、5.3%和7.9%,其中有2个村拖部工资为10年以上。
3、拖欠工资人数多。全处拖欠村干部工资共128人,占村干部总数的88.3%,占拖欠村干部总数的96.8%,其中有9个乡镇拖欠村干部工资人数超过本乡镇村干部总数的50%。
4、干部工资待遇低。据调查,全处村正职干部支部书记月均工资260元;村委会主任月均工资240元,工资其余部分由村自筹到位,象黄家献、港岭、胡庚、柯庄、田垅等村,除了主职干部转移支付工资外,其余工资大部分由村里打白条。一位村支书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村干部一天工资领不到12元,还没有一个‘小工’一天挣得多,一年到头不得闲,工资仅够烟酒钱,妻子数说儿女怨,真是叫人心里酸。”
5、村组干部工资相差较大。目前全处村干部年工资平均达到3548元,村支书年工资平均达到3801元,高的可达到1.5万元以上,低的仅有2900元。差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工作积极与否,但是更多的则表现为分配的工作任务量,而并不是表现为工作完成的好坏!浮动缺乏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反而抑制了村组干部的积极性。
6、干部工资地域影响大。工资组成在结构上有很大部分来自于20%的农业正税及附加或村集体经济收入,这就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而并不是对全面工作的考核。例如我处铜山、石花、株林、泉塘等村干部工资较高,而港岭、田垅、大泉、黄家献等村干部的工资较低,原因在产业、资源、地域等优势,而不是在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不是一种科学的考评方式,我们说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在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工资作为调动村组干部的一种手段理应反映我们的发展观念,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但是目前却又无法确定更优的工资结构。
7、村干部工资调整缺乏长效机制。从当前出台新的干部工资补贴看,虽然村干部的工资调整同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作了适当上浮,但同物价上涨脱节,同公务员调资“节奏”脱节,村干部调资的时间、标准缺乏制度性规定。只有当***、办事处意识到村干部工资报酬偏低,到了非调整不可时,才会进行讨论,发文件确定新标准和执行时间,但是税费改革后,乡财***的收入锐减,通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村干部调资的依据、标准和时间往往滞后,主观因素比较重,缺乏区域内统一规范的调资制度。
8、村组干部的社会保障基本尚未启动。我国自2002年启动农村税费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的旨在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但是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国家对于这次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洞,那就是村级组织运转没有很好地解决。按照中央***府的设计,村级组织运转主要依靠转移支付,但是转移支付的额度又是由停税前三年的税费平均数确定的,没有考虑到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村级组织的运转经费应该来自于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两部分,而并不是当前纯粹的转移支付。农村村组实行民主自治管理,属于社会事业范畴,社会事务应该社会来办。从目前的一些社会服务市场化进程来看,效果比较好,既然社会能够办好,那么就让社会来办。村组干部的待遇不能由***府一力承担,社会保障制度应该为村组干部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目前尚属空白。
9、退休干部的工资难以落实到位。退休村组干部的待遇问题是农村村组干部待遇问题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全处大多数村干部没有领取退休工资,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在职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存在问题主要原因
1、集体负债抵垫村干部工资。据调查,全处负债村达40个,占行***村总数的98%,累计负债金额达2819.10万元。由于集体债务包袱沉重,绝大多数村不仅把当年集体收入偿还了债务,还把干部工资用于抵垫村集体债务,致使村干部领不到工资;还有的村负债金额较大,村集体收入和财***转移支付还不够偿还债务利息,更谈不上兑现村干部工资。
2、集体经济空虚,工资难发。目前,全处有积累的村仅1个,其余的村或重或轻背负债务,有些村帐面上有钱,但实为贫困户、伤残户、外出务工户历年来拖欠村集体的各种税费。这些债权中除外出务工户拖欠的税费能收回外,多数成为“呆账”、“死帐”,无法收回,因此,有些积累村也无钱弥补财***转移支付的工资缺口。
3、财***转移支付垫付维持组织正常运转。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所需开支基本上依赖于财***转移支付和村集体创收。但20*年全处村集体收入为1*4.75万元,而支出高达1187.03万元,收支相抵还有142.28万元的缺口,大多数村为了不使村级组织运转瘫痪,不得不把财***转移支付用于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使村干部工资成了“无米之炊”。
4、集体经济创收难,无财力提高干部工资。目前,村干部工资的来源主要通过财***转移支付和村集体经济创收的补贴进行兑付,但财***转移支付仅占村干部应兑付工资总额的52.4%,工资缺口占47.6%;从20*年村集体收入来看,收支相抵村均负债1.13万元,因此,村干部工资难以兑现,待遇难以提高。
5、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尽管近年来全处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迈出了新步伐,但相对发达地区缺乏拳头产品,竞争力不强,财源结构单一,农业税收增幅较小,影响了办事处财力的增加。
6、地域之间存在差距。按照20%农业税正税及附加,用于村组干部工资和村级办公经费支出的***策规定,兼顾了国家、地方、农民的利益,减轻了农民负担,适应了农村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但由于地区之间自身的差异性,必然导致实际工作中的差异。特别是今年取消农业税,一些贫困偏僻村组集体收入无从谈起,导致村级组织工作疲于应付。
7、改革出现一些新情况。农村税费改革后,取销了处统筹、村提留和农村教育费附加等费用,在利益调整和农民负担减轻的同时,处村两级收入渠道减少,支出矛盾更加突出,影响了村组干部工资落实和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这是深化农村改革遇到的新情况。
四、思路与对策
1、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鉴于目前多数村集体经济空虚的现状,应摸排出一批“空壳”村,与处直各部门结成帮扶对子,从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各村应立足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村集体的耕地、荒坡、荒滩、山林、水面、矿山等资源,走“养山增财、活水养财、靠矿聚财、兴企富财”的新路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对长期闲置的塘库、机井等水利设施和农业机械、加工机械及房屋等集体资产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予以盘活,增加集体收入,为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创造条件。
2、探索实行村***支部书记聘任制。对贫困村和经济发展缓慢的村,应打破地域界限和身份限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村***组织书记,并与处***和市委组织部签订合同,合同内明确每年的具体发展目标,并细化目标管理,实行刚性实绩考核和年薪制,根据年终量化考核,一次性兑现当年的年薪。
3、探索实行村干部工资年薪制及养老保险制度。根据村干部工作职责、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实效合理设置工资结构和年薪标准;村干部年薪实行市、处、村三级统筹;量化工作内容,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实行村干部目标管理,并把办事处考核与群众参与考核结合起来,做到加分加薪、减分减薪;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4、压缩村级支出和依法清收集体债权。村级组织要尽力压缩村级支出,做到该支的不乱支,不该支的一分不支,尤其对一些投资大的项目和工程,要量力而行,避免形成新的债务,并应适当撤并村民小组,压减专职村民组长人数,提倡村干部、村民组长“一肩挑”,减少村民组长工资开支。同时,应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清欠工作领导小组,协助办事处、村依法清收债权。清收回的资金应首先解决拖欠的村干部工资,其余部分用于化解村上的债务。
5、加大农村资金投入力度,制定优化合理的财***转移支付体系。加大村级组织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着力解善村级办公条件,增加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对村级财***转移支付资金改变按人口规模定补的办法,积极探索新的补助方式。农村两委班子人员工资不划到各村,由全处统筹在转移支付中直接发放到个人,办公经费和组长工资等日常费用考虑人口规模、区域面积、组长人数等因素划拨给各村包干使用,从而改变拿办公费发工资的现状,力求各村转移支付补助平衡合理。
6、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引进外地客商投资开发本地资源,引资兴办企业,增加集体积累,壮大集体经济,缓解收支矛盾。村级开支坚持公平、公正、量入为出原则,厉行节约,不举新债,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确保干部工资发放的基础上,压缩管理费用等非生产性开支,做到收支平衡,力争略有节余。积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发展,争取扶助资金,发展老百姓受益的产业和项目,引导农民走产业化道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7、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办事处要积极落实中央化解农村债务的***策,认真开展资清理和债权债务核定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财务清理化债、化转债务降债、削减高息减债、清收债权还债、债权债务抵冲化债、盘活存量资产资源还债、发展经济化债、落实减负***策清债”等办法和措施化解农村债务。特别是***府性债务,应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年度化解计划,各级***府要将化解***府性债务作为一项硬指标来考核******一把手。多方筹资,清偿债务,给村级债务化解工作起好头、开好步,做村级债务化解的典范和榜样,促进全面完成村级化债工作。
8、减轻村组集体负担。办事处到农村开展各项工作,应尽量减轻村组负担,高效率高质量地指导各村完成中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解决工作经费。特别是大的***策落实,比如税费改革、换届选举、林权证登记发放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应给予专项经费补助,多方筹资解决难题。经常性地开展“三农”调研活动,对独生子女保健费、离职干部工资、离职干部生活补助费、村干部旅差费和通讯费、村民代表会议误工补贴等经费应尽快出***法和措施,落实相关配套***策,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目标。
处级干部转正工作总结第2篇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我局***组高度重视纠风工作,将纠风工作做为重要事项提上了日常议事日程,将加强行风建设是做为转变机关作风的关键,也是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2011年,我局继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在全局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以勤***、廉洁、高效、务实作为转变单位作风为突破口,使全局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二、狠抓***风廉***和反腐倡廉教育,不断提高***员干部法纪意识
为规范***员干部行为,进一步组织了***员干部廉洁从***若干准则的学习,组织开展了***员纪律处分条例和***风廉***建设工作简易读本的学习,组织***员干部进一步学习***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对***员、干部普遍进行理想信念、***的宗旨和***风廉***建设教育的同时,加强***策法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纪条规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员干部的***性修养、群众观念、法纪意识和廉洁从***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狠抓纠风工作落实
2011年,我局以征地拆迁和土地储备工作及处理征地拆迁遗留问题为重点,狠抓局***风行风和接待工作。共接待来访与办事群众7500余人次,答复各类件121件,其中:“12345”件55件、市委督查室转领导批示件7件、市领导批示件8件、市长邮箱18件、市局转办8件、区局转办1件、网络***民互动平台投诉件5件,办结率100%;使立达公司涉及高台寺营业房住宅房屋安置遗留问题、浩海房地产公司及大小西湖连通等遗留问题得以解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同时,加大对局内部日常行***管理的惩处力度,认真落实问责规定,先后对涉及违规违纪的名工作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和问责处理。今年以来,我局干部职工未发现利用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没有违规大操大办的,也没有使用公务车辆参与嫁娶、送葬或升迁等活动。
四、存在的不足方面
2011年我局纠风工作总体能按照规定贯彻落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纠风工作宣传力度不够深入,部分干部群众不够了解,对此项工作的认识较低,有待进一步的宣传贯彻落实。
2、纠风工作典型事例宣传较少,正反纠风事例有待进一步的宣传教育。
3、纠风工作任务繁重复杂,线索获取较难,有待细致处理每件,主动与群众沟通,倾听群众呼声,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五、2011年纠风工作思路
1、加强督促检查。继续把纠风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把纠风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制定纠风工作计划,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及时总结好的工作方式、方法和创新经验。
处级干部转正工作总结第3篇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我局***组高度重视纠风工作,将纠风工作做为重要事项提上了日常议事日程,将加强行风建设是做为转变机关作风的关键,也是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2011年,我局继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在全局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以勤***、廉洁、高效、务实作为转变单位作风为突破口,使全局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二、狠抓***风廉***和反腐倡廉教育,不断提高***员干部法纪意识
为规范***员干部行为,进一步组织了***员干部廉洁从***若干准则的学习,组织开展了***员纪律处分条例和***风廉***建设工作简易读本的学习,组织***员干部进一步学习***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对***员、干部普遍进行理想信念、***的宗旨和***风廉***建设教育的同时,加强***策法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纪条规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员干部的***性修养、群众观念、法纪意识和廉洁从***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狠抓纠风工作落实
2011年,我局以征地拆迁和土地储备工作及处理征地拆迁遗留问题为重点,狠抓局***风行风和接待工作。共接待来访与办事群众7500余人次,答复各类件121件,其中:“12345”件55件、市委督查室转领导批示件7件、市领导批示件8件、市长邮箱18件、市局转办8件、区局转办1件、网络***民互动平台投诉件5件,办结率100%;使立达公司涉及高台寺营业房住宅房屋安置遗留问题、浩海房地产公司及大小西湖连通等遗留问题得以解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同时,加大对局内部日常行***管理的惩处力度,认真落实问责规定,先后对涉及违规违纪的名工作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和问责处理。今年以来,我局干部职工未发现利用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没有违规大操大办的,也没有使用公务车辆参与嫁娶、送葬或升迁等活动。
四、存在的不足方面
2011年我局纠风工作总体能按照规定贯彻落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纠风工作宣传力度不够深入,部分干部群众不够了解,对此项工作的认识较低,有待进一步的宣传贯彻落实。
2、纠风工作典型事例宣传较少,正反纠风事例有待进一步的宣传教育。
3、纠风工作任务繁重复杂,线索获取较难,有待细致处理每件,主动与群众沟通,倾听群众呼声,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五、2011年纠风工作思路
1、加强督促检查。继续把纠风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把纠风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制定纠风工作计划,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及时总结好的工作方式、方法和创新经验。
处级干部转正工作总结第4篇
乡镇干部在干部队伍中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我县***名干部(含事业单位干部)中,占干部总数的17%,他们长年累月处在基层第一线,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影响区域的平安稳定。特别是全县规范公务员津补贴以来,虽然在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利益格局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利益与现实的搏奕中各类矛盾日益突显,
一项惠及干部的好***策却无意中“引爆”了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中的诸多矛盾和困惑,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教育管理尤为紧迫和重要。关于加强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进行如下汇报。
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从200*年开始,***县分配***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200*年以后我县又多批次在毕业大学生中招录人员,安置转业、退伍***人400余人,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目前,全县1341名在职乡镇干部中,大专学历1104人,占总人数的82%。由于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注入,有效改变了乡镇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乡镇干部也由过去的干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人,其中45岁以下的领导***人,占乡镇领导总数的***%。45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含乡镇领导)***人,占乡镇干部总数的90%,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年富力强,处于青壮年时期。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干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身子干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干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工作上的认真程度不够
一些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年龄偏大后,总想有朝一日换个岗位,到县级部门去轻闲一下;一些年青干部认为自己具有年龄优势,文化程度较高,在乡镇工作有点“曲才”的感觉。因此,总会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不能处理好工作关系,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工作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乡镇干部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较少,工作方法简单,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避重就轻,思考不够,采取的对策措施少,不能及时处置;有的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心在机关,到村社开展工作总是走马观花,根本不深入农户,不向农民了解实情,指导工作点子不多,汇报工作长篇大论,推进工作力度不大。
二、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乡镇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待遇不断上涨的格局下,乡镇干部的教育,乡镇的管理工作却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格局。细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观上,与某些乡镇干部学习不够、服务意识淡化、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客观上,与乡镇工作转型、乡镇干部管理弱化,乡镇领导的素质和能力不强等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工作转型,让部分干部不会干事
一些干部普遍认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主要靠“和稀泥”,“搓汤圆”,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根本没有认识到乡镇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乡镇干部从主观和客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主要工作内容也从七十年代指导生产;八十年代催粮催款,刮宫引产;九十年代引企业,谋发展;到如今构建和谐,讲科学发展。工作已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从微观向宏观转变,从“取”到“予”转变,从“硬”向“软”转变。巨大的转型让一部分乡镇干部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用不成”,以致工作上找不到方向,无处下手,无从使劲。
(二)激励机制缺少,让部分干部不愿干事。
由于受领导职数及干部选用体制的限制,乡镇干部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我县在乡镇建制调整时,将27个乡镇并为13个,乡镇干部领导职数大大减少,去年乡镇干部换届选举,全县仅有10多名乡镇一般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基本上是百里挑一;同时,由于“洋博士领导”和“空降兵领导”的不断增加,让一些自身素质优良的乡镇干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后,又时常面临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走上县管领导岗位的更是凤毛麟角,导致了乡镇干部***治前景变得短暂而且脆弱。***治前途的渺茫,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工作的办法被取消,在“名、利”两大“利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乡镇年青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骤减。同时由于大部分乡镇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交流少,谈心少,导致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貌合神离,根本无法做到用感情激励人、用事业吸引人、用表率感染人,让更多干部对工作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一部分组织纪律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同志也进入了“凭良心办事”、“凭兴趣办事”,随波逐流的状态。
(三)粗放型管理,让部分干部不能干事
当前,乡镇领导干部一般不懂现代管理,片面地把工作布置、制定制度、给钱给位当作管理,往往是制度多措施少、安排多落实差、实惠多效率低。有的乡镇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无人研究解决,工作基本是提在口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有的乡镇热衷于照抄照搬市、县领导讲话和上级文件,不结合实际,安排工作不具体,没有操作性,以至下面无法入手和落实;还有的乡镇总认为上级安排的工作没有结合实际,抱怨上级“搞形式”,不管什么工作一律“软打整”,层层批批文件,玩玩文字游戏、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只管责任追查时能推脱,根本不问工作结果。由于工作任务不清,措施不力,责任不明,导致部分乡镇干部根本不能干事。
(四)同工不同酬,让部分干部无心干事
首先,公务员津补贴***策实施后,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迟迟未推行;加之乡镇行***和事业混岗现象严重,因此出现了在一个乡镇,同一个科室,干同一种工作,因身份不同,工资出现一倍以上的差别。今年各乡镇发放出差费补助时,人为的再次拉开了乡镇事业干部与公务员收入的差别,让占乡镇干部总数三分之二的事业人员感到与公务员的差别较大,心里不平衡,导致部分事业干部根本无心工作。
(五)权利上收,让干部无力干事
当前,随着乡镇部分职能的上收,村民自治的推行,使乡镇职能进一步弱化,权小责大成为当今乡镇责权关系的真实写照。目前,乡镇作为一级***府,但一级财权、一级事权的空间已经很小,就连人事权也被上级控制,乡镇内设科室的数量和职数都必须由上级确定。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期,作为直接面对矛盾的一级***府,开展工作最大的武器就是“靠嘴”,对上“处处求人”,对下“无计可施”。为此,乡镇根本无法掌控经济发展,甚至在机关干部利益的调配,老百姓利益维护上也难有较大作为,进而导致乡镇陷入“干部无能,***府无法”的境地。
三、加强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个地区工作的好坏,与该地区干部素质有直接关系。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都应把抓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要进一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大力抓好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教育。针对乡镇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对症下药,以科学和务实的态度来加以解决,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着眼长远、注重疏导、标本兼治,逐步实现乡镇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制度化、人性化和科学化。
(一)强化思想理论教育,让乡镇干部素质高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教育,通过采取学习辅导、专题讲授、开展读书活动等有效形式,强化干部对历史、***治、经济、科技、专业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干部知识面,开阔眼界,提升素质。紧跟时代步伐,强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注重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学一些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理论,以便有效推动工作。同时,还要强化对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真正把干部培养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人。
(三)减少务虚工作,让乡镇干部干实事
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权,工作的重点就是落实上级的方针***策。由于自身或上级的原因,当前乡镇耗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从事务虚工作。一方面由于层层工作开展的检验标准是看材料,因此导致乡镇也花费大量人力从事文字工作,一部分乡镇领导不管对上汇报对下布置工作也步入了“事事靠秘书,处处要材料”的局面;另一方面乡镇除参加县委、县***府组织的会议活动外,还要参加各个县级部门组织的各种会议和活动,有的部门为追求视觉效果,经常要求乡镇出人头凑数,甚至还向民营企业中大量抽人到县“当群众演员”,耗费了乡镇相当大的人力。因此,必须从上到下纠正这种不良风气,让乡镇把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具体工作之中。同时在乡镇实施精细化管理,将乡镇工作规范化,目标具体化,结合定岗定责,编制乡镇干部工作手册,形成乡镇领导分工的最佳搭配模式,细化科室及科室人员的职责、工作流程、办事程序,具体到每个环节,让每个乡镇干部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不开展或开展不好,将受到什么处理,通过规范管理,实现领导“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四)落实退出机制,让乡镇干部干好事
要从根本上扭转一部分乡镇一般干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和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的顽症,就必须打破“终身制”问题,让乡镇领导和一般干部工作有压力。严格逗硬领导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对乡镇干部实行月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对日常工作不努力,任务完成较差的一律纳入每月的考评,对一年中有几个月考评不称职的年度考核一律不称职,并根据相关规定是一般干部的进行待岗或辞退,是领导干部的一律免职。对已经在经商办企业,把工作当副业,“泡”在机关求有退路的乡镇干部,借鉴周边区县做法,发挥他们有经济头脑、协调能力强的优势,出台***策,给他们招商引资任务,让这部分人合法流出,如没有完成招商任务不享受工资待遇,避免加重财***负担的现象。
处级干部转正工作总结第5篇
一、我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在女干部队伍建设上,坚持从多渠道、多层面培养和选拔女干部,使全市女干部的数量得到普遍提高。*年以来我市共提拔县处级女干部77人,其中正处级17人;提拔正科级女干部173人,占提拔总数的18.7%;副科级女干部308人,占提拔总数的15.6%。截止*年底,全市各类女干部共63386人,占干部总数的38.7%;其中机关干部中,科级女干部1165人,占同级干部总数的13.6%;县处级女干部达到110人,占同职干部的12.4%。目前我市市直机关及县(市)区共有县处级正职干部22名,占同职干部的16.8%。11个县(市)区中分别有9个***、7个***府班子中配备了女干部。全市114个乡镇中分别有63个***、62个***府班子中配备了女干部。她们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为我市的改革发展稳定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我市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几点做法
几年来,我市采取各种措施切实做好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
一是市委高度重视对女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市委及相关部门从***治文明的高度来重视女干部工作,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了领导责任制。定期分析女干部队伍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加强女干部培养选拔的***策措施。如研究制定了《*年-*年*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员工作规划》,召开了全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员工作会议,*年、*年、*年三次对全市落实《规划》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从而保证了女干部培养选拔各项指标的落实。
二是认识上逐步实现了“五个转变”。从上级硬性要求的“要我选拔”转变为“我要选拔”;从“不敢大胆使用”转变为“大胆使用”;从“放羊式”培养转变为规范程序培养;从“时松时紧”的随意性选拔转变为“常抓不懈”的常规性选拔;从求全责备转变为看主流、看发展、看潜质。观念的更新,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转变为各级***的自觉行动,全市形成了关心女干部、重视女干部、重用女干部的良好氛围。
三是注重提高女干部的自身素质。市委组织部积极创造条件,注意对女干部进行培训。结合实施干部培训规划,对全市县处级以上女干部进行轮训;市委组织部每年举办两期的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中,都明确规定女干部的比例或名额;定期举办女干部培训班,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已联合举办了17期女干部培训班,对700多人次科级女干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培训;共组织了100多名女干部参加了组织部门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联办的工商管理、经济管理研究生课程班等班次的学习,等等,加强了女干部的理论修养,提高了她们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市有关部门以及各县(市)区开展了选派干部到经济较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和学习考察等工作,都为女干部提供了锻炼学习的机会。
四是健全培养选拔女干部的***策和措施。我市通过制定“五必须”、“四统一”、“三着重”等***策和工作思路,加强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五必须”即“讨论调整领导班子必须有女干部的使用方案;在同等条件下必须优先提拔使用女干部;职务调整、岗位调换必须兼顾女干部;外出培训、考察、挂职锻炼必须安排女干部;环境复杂、工作难做时必须支持女干部”。“四统一”即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中形成了“共同开展调查研究,统一思想;共同开展推荐活动,统一步骤;共同制定工作目标,统一部署;共同落实成才措施,统一培养”的工作思路。“三着重”即着重于县处级女干部的选拔,改善领导班子结构;着重于年轻女干部的选拔,优化女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着重于抓住换届的有利时机,加大******领导班子女性比例。各县(市)区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如新沂市突出正职使用,近年来先后选拔了14名女干部担任正职领导;睢宁县在公选领导干部时,对女干部实行“放宽条件、放宽范围”的“两放宽”***策;邳州市采取公推公选的方式选拔6名女副镇长;云龙区识才、育才、荐才、用才“四个环节”相结合,*至*年共提拔科级女干部73名,占同期提拔干部总数的28.5%;九里区对女干部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目前全区科级女干部的比重比*年增长了4.2个百分点。等等。
五是加强后备干部工作,为培养选拔女干部提供源头活水。我们在每年民主推荐后备干部时,明确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加大女干部的选拔力度,重视把那些年轻优秀的女干部推荐出来,确保女干部的比例和数量。*年来市委组织部、市妇联还三次在全市范围内采取集中民主推荐女后备干部的办法,通过召开全市民主推荐妇女干部大会,集中推荐了一批优秀的女后备干部人选。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女后备干部库,按照培养使用方向,分专业分类别建立管理台帐,严格日常监督管理,定期补充调整,实行动态管理。目前我市副处级女后备干部队伍中,近期可进班子的成熟人选以及经过一、二年培养能够走上领导干部岗位的副处级后备干部人选共有74名,占后备干部总数的18.9%。
三、女干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思维方式和工作经验制约着女干部的成长进步。总的来说,女性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相对较弱,有时缺乏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整体思维,因此在思考处理问题时,会更多地关注事物的表象和具体细节,容易犯“以偏概全”和感情用事的错误,这也造成了有些女干部在工作出现难题时显得束手无策,影响了女干部的发展。同时,女干部大多在机关成长,长时间下基层或从基层上来的很少;有一部分女同志不能正确处理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参***意识不强;少数人安于现状,怕吃苦,不愿下基层工作,有的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工作经历较单一。因此实践锻炼机会少,接触面不宽,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群众对她们了解不够。
二是传统观念制约女性从***问题。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这种观念增大了女性进入***治、经济等社会主导性活动领域的难度,进而造成了男女从***的社会环境不平等。妇女参***的意义还没有完全被全社会真正认识,一些同志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女干部存在这样那样的偏见和陈旧落后的认识。如有的同志虽然口头上也讲男女平等、尊重女同志,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流露出“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有的同志也肯定女干部的能力、水平和工作业绩,在某些个体上承认女干部‘巾帼不让须眉”,但在总体上仍认为“女不如男”、女同志“只能当配角、不能当主角”,从而影响了女干部的选拔和使用。
三是家庭因素束缚着女干部的手脚。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已成为制约女干部成长和发展的瓶颈问题。很多女干部不仅担负着本单位的重要工作,同时在家庭之中也承担着照顾长辈,抚养晚辈的职责,这就使得女干部要面临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造成了女干部心理压力过大,体力负担过重的现实情况,从某种程度上约束了女干部个人能力的发挥。
四、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是加大对女干部的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针对女干部自身存在的缺陷,有的放矢的组织学习培训,通过举办女干部培训班,提高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中的女干部培训比例,有计划地选派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女干部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鼓励女干部积极参加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等等,组织她们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思维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遵循领导人才成长规律和女干部的特点,采取定岗压担、首长助理制等措施强化她们的工作锻炼。特别是针对女干部队伍流动性差、工作经历较单一、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等制约女干部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轮岗交流力度,组织她们到街道、乡镇、开发区或招商引资一线挂职,到艰苦环境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去经受锻炼,使她们经历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实践锻炼,从而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增强她们的从***热情、社交意识、竞争意识和心理素质。
二是营造女干部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舆论导向和社会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和***府重视培养女干部的***策和措施,破除重男轻女等陈旧观念,弘扬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新观念,并通过举办优秀女干部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在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业绩突出的优秀女干部的先进事迹,表彰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干部。如*年我们举办了全市各界妇女为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作贡献研讨会,组织广大女干部为我市加快发展献计献策,提高了女干部参***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舆论导向和典型宣传,在社会上营造关心爱护女干部成长,支持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良好氛围,为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处级干部转正工作总结第6篇
一、我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在女干部队伍建设上,坚持从多渠道、多层面培养和选拔女干部,使全市女干部的数量得到普遍提高。2001年以来我市共提拔县处级女干部77人,其中正处级17人;提拔正科级女干部173人,占提拔总数的18.7%;副科级女干部308人,占提拔总数的15.6%。截止2004年底,全市各类女干部共63386人,占干部总数的38.7%;其中机关干部中,科级女干部1165人,占同级干部总数的13.6%;县处级女干部达到110人,占同职干部的12.4%。目前我市市直机关及县(市)区共有县处级正职干部22名,占同职干部的16.8%。11个县(市)区中分别有9个***、7个***府班子中配备了女干部。全市114个乡镇中分别有63个***、62个***府班子中配备了女干部。她们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为我市的改革发展稳定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我市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几点做法
几年来,我市采取各种措施切实做好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
一是市委高度重视对女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市委及相关部门从***治文明的高度来重视女干部工作,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了领导责任制。定期分析女干部队伍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加强女干部培养选拔的***策措施。如研究制定了《2001年-2005年徐州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员工作规划》,召开了全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员工作会议,2002年、2003年、2004年三次对全市落实《规划》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从而保证了女干部培养选拔各项指标的落实。
二是认识上逐步实现了“五个转变”。从上级硬性要求的“要我选拔”转变为“我要选拔”;从“不敢大胆使用”转变为“大胆使用”;从“放羊式”培养转变为规范程序培养;从“时松时紧”的随意性选拔转变为“常抓不懈”的常规性选拔;从求全责备转变为看主流、看发展、看潜质。观念的更新,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转变为各级***的自觉行动,全市形成了关心女干部、重视女干部、重用女干部的良好氛围。
三是注重提高女干部的自身素质。市委组织部积极创造条件,注意对女干部进行培训。结合实施干部培训规划,对全市县处级以上女干部进行轮训;市委组织部每年举办两期的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中,都明确规定女干部的比例或名额;定期举办女干部培训班,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已联合举办了17期女干部培训班,对700多人次科级女干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培训;共组织了100多名女干部参加了组织部门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联办的工商管理、经济管理研究生课程班等班次的学习,等等,加强了女干部的理论修养,提高了她们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市有关部门以及各县(市)区开展了选派干部到经济较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和学习考察等工作,都为女干部提供了锻炼学习的机会。
四是健全培养选拔女干部的***策和措施。我市通过制定“五必须”、“四统一”、“三着重”等***策和工作思路,加强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五必须”即“讨论调整领导班子必须有女干部的使用方案;在同等条件下必须优先提拔使用女干部;职务调整、岗位调换必须兼顾女干部;外出培训、考察、挂职锻炼必须安排女干部;环境复杂、工作难做时必须支持女干部”。“四统一”即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中形成了“共同开展调查研究,统一思想;共同开展推荐活动,统一步骤;共同制定工作目标,统一部署;共同落实成才措施,统一培养”的工作思路。“三着重”即着重于县处级女干部的选拔,改善领导班子结构;着重于年轻女干部的选拔,优化女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着重于抓住换届的有利时机,加大******领导班子女性比例。各县(市)区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如新沂市突出正职使用,近年来先后选拔了14名女干部担任正职领导;睢宁县在公选领导干部时,对女干部实行“放宽条件、放宽范围”的“两放宽”***策;邳州市采取公推公选的方式选拔6名女副镇长;云龙区识才、育才、荐才、用才“四个环节”相结合,2001至2004年共提拔科级女干部73名,占同期提拔干部总数的28.5%;九里区对女干部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目前全区科级女干部的比重比2000年增长了4.2个百分点。等等。
五是加强后备干部工作,为培养选拔女干部提供源头活水。我们在每年民主推荐后备干部时,明确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加大女干部的选拔力度,重视把那些年轻优秀的女干部推荐出来,确保女干部的比例和数量。2001年来市委组织部、市妇联还三次在全市范围内采取集中民主推荐女后备干部的办法,通过召开全市民主推荐妇女干部大会,集中推荐了一批优秀的女后备干部人选。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女后备干部库,按照培养使用方向,分专业分类别建立管理台帐,严格日常监督管理,定期补充调整,实行动态管理。目前我市副处级女后备干部队伍中,近期可进班子的成熟人选以及经过一、二年培养能够走上领导干部岗位的副处级后备干部人选共有74名,占后备干部总数的18.9%。
三、女干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思维方式和工作经验制约着女干部的成长进步。总的来说,女性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相对较弱,有时缺乏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整体思维,因此在思考处理问题时,会更多地关注事物的表象和具体细节,容易犯“以偏概全”和感情用事的错误,这也造成了有些女干部在工作出现难题时显得束手无策,影响了女干部的发展。同时,女干部大多在机关成长,长时间下基层或从基层上来的很少;有一部分女同志不能正确处理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参***意识不强;少数人安于现状,怕吃苦,不愿下基层工作,有的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工作经历较单一。因此实践锻炼机会少,接触面不宽,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群众对她们了解不够。
二是传统观念制约女性从***问题。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这种观念增大了女性进入***治、经济等社会主导性活动领域的难度,进而造成了男女从***的社会环境不平等。妇女参***的意义还没有完全被全社会真正认识,一些同志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女干部存在这样那样的偏见和陈旧落后的认识。如有的同志虽然口头上也讲男女平等、尊重女同志,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流露出“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有的同志也肯定女干部的能力、水平和工作业绩,在某些个体上承认女干部‘巾帼不让须眉”,但在总体上仍认为“女不如男”、女同志“只能当配角、不能当主角”,从而影响了女干部的选拔和使用。
三是家庭因素束缚着女干部的手脚。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已成为制约女干部成长和发展的瓶颈问题。很多女干部不仅担负着本单位的重要工作,同时在家庭之中也承担着照顾长辈,抚养晚辈的职责,这就使得女干部要面临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造成了女干部心理压力过大,体力负担过重的现实情况,从某种程度上约束了女干部个人能力的发挥。
四、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是加大对女干部的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针对女干部自身存在的缺陷,有的放矢的组织学习培训,通过举办女干部培训班,提高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中的女干部培训比例,有计划地选派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女干部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鼓励女干部积极参加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等等,组织她们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思维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遵循领导人才成长规律和女干部的特点,采取定岗压担、首长助理制等措施强化她们的工作锻炼。特别是针对女干部队伍流动性差、工作经历较单一、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等制约女干部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轮岗交流力度,组织她们到街道、乡镇、开发区或招商引资一线挂职,到艰苦环境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去经受锻炼,使她们经历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实践锻炼,从而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增强她们的从***热情、社交意识、竞争意识和心理素质。
二是营造女干部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舆论导向和社会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和***府重视培养女干部的***策和措施,破除重男轻女等陈旧观念,弘扬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新观念,并通过举办优秀女干部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在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业绩突出的优秀女干部的先进事迹,表彰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干部。如2004年我们举办了全市各界妇女为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作贡献研讨会,组织广大女干部为我市加快发展献计献策,提高了女干部参***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舆论导向和典型宣传,在社会上营造关心爱护女干部成长,支持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良好氛围,为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处级干部转正工作总结第7篇
一、我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在女干部队伍建设上,坚持从多渠道、多层面培养和选拔女干部,使全市女干部的数量得到普遍提高。2001年以来我市共提拔县处级女干部77人,其中正处级17人;提拔正科级女干部173人,占提拔总数的18.7%;副科级女干部308人,占提拔总数的15.6%。截止2004年底,全市各类女干部共63386人,占干部总数的38.7%;其中机关干部中,科级女干部1165人,占同级干部总数的13.6%;县处级女干部达到110人,占同职干部的12.4%。目前我市市直机关及县(市)区共有县处级正职干部22名,占同职干部的16.8%。11个县(市)区中分别有9个***、7个***府班子中配备了女干部。全市114个乡镇中分别有63个***、62个***府班子中配备了女干部。她们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为我市的改革发展稳定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我市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几点做法
几年来,我市采取各种措施切实做好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
一是市委高度重视对女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市委及相关部门从***治文明的高度来重视女干部工作,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了领导责任制。定期分析女干部队伍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加强女干部培养选拔的***策措施。原创:如研究制定了《2001年-2005年徐州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员工作规划》,召开了全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员工作会议,2002年、2003年、2004年三次对全市落实《规划》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从而保证了女干部培养选拔各项指标的落实。
二是认识上逐步实现了“五个转变”。从上级硬性要求的“要我选拔”转变为“我要选拔”;从“不敢大胆使用”转变为“大胆使用”;从“放羊式”培养转变为规范程序培养;从“时松时紧”的随意性选拔转变为“常抓不懈”的常规性选拔;从求全责备转变为看主流、看发展、看潜质。观念的更新,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转变为各级***的自觉行动,全市形成了关心女干部、重视女干部、重用女干部的良好氛围。
三是注重提高女干部的自身素质。市委组织部积极创造条件,注意对女干部进行培训。结合实施干部培训规划,对全市县处级以上女干部进行轮训;市委组织部每年举办两期的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中,都明确规定女干部的比例或名额;定期举办女干部培训班,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已联合举办了17期女干部培训班,对700多人次科级女干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培训;共组织了100多名女干部参加了组织部门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联办的工商管理、经济管理研究生课程班等班次的学习,等等,加强了女干部的理论修养,提高了她们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市有关部门以及各县(市)区开展了选派干部到经济较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和学习考察等工作,都为女干部提供了锻炼学习的机会。
四是健全培养选拔女干部的***策和措施。我市通过制定“五必须”、“四统一”、“三着重”等***策和工作思路,加强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五必须”即“讨论调整领导班子必须有女干部的使用方案;在同等条件下必须优先提拔使用女干部;职务调整、岗位调换必须兼顾女干部;外出培训、考察、挂职锻炼必须安排女干部;环境复杂、工作难做时必须支持女干部”。“四统一”即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中形成了“共同开展调查研究,统一思想;共同开展推荐活动,统一步骤;共同制定工作目标,统一部署;共同落实成才措施,统一培养”的工作思路。“三着重”即着重于县处级女干部的选拔,改善领导班子结构;着重于年轻女干部的选拔,优化女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着重于抓住换届的有利时机,加大******领导班子女性比例。各县(市)区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如新沂市突出正职使用,近年来先后选拔了14名女干部担任正职领导;睢宁县在公选领导干部时,对女干部实行“放宽条件、放宽范围”的“两放宽”***策;邳州市采取公推公选的方式选拔6名女副镇长;云龙区识才、育才、荐才、用才“四个环节”相结合,2001至2004年共提拔科级女干部73名,占同期提拔干部总数的28.5%;九里区对女干部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目前全区科级女干部的比重比2000年增长了4.2个百分点。等等。
五是加强后备干部工作,为培养选拔女干部提供源头活水。我们在每年民主推荐后备干部时,明确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加大女干部的选拔力度,重视把那些年轻优秀的女干部推荐出来,确保女干部的比例和数量。2001年来市委组织部、市妇联还三次在全市范围内采取集中民主推荐女后备干部的办法,通过召开全市民主推荐妇女干部大会,集中推荐了一批优秀的女后备干部人选。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女后备干部库,按照培养使用方向,分专业分类别建立管理台帐,严格日常监督管理,定期补充调整,实行动态管理。目前我市副处级女后备干部队伍中,近期可进班子的成熟人选以及经过一、二年培养能够走上领导干部岗位的副处级后备干部人选共有74名,占后备干部总数的18.9%。
三、女干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思维方式和工作经验制约着女干部的成长进步。总的来说,女性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相对较弱,有时缺乏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整体思维,因此在思考处理问题时,会更多地关注事物的表象和具体细节,容易犯“以偏概全”和感情用事的错误,这也造成了有些女干部在工作出现难题时显得束手无策,影响了女干部的发展。同时,女干部大多在机关成长,长时间下基层或从基层上来的很少;有一部分女同志不能正确处理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参***意识不强;少数人安于现状,怕吃苦,不愿下基层工作,有的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工作经历较单一。因此实践锻炼机会少,接触面不宽,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群众对她们了解不够。
二是传统观念制约女性从***问题。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这种观念增大了女性进入***治、经济等社会主导性活动领域的难度,进而造成了男女从***的社会环境不平等。妇女参***的意义还没有完全被全社会真正认识,一些同志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女干部存在这样那样的偏见和陈旧落后的认识。如有的同志虽然口头上也讲男女平等、尊重女同志,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流露出“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有的同志也肯定女干部的能力、水平和工作业绩,在某些个体上承认女干部‘巾帼不让须眉”,但在总体上仍认为“女不如男”、女同志“只能当配角、不能当主角”,从而影响了女干部的选拔和使用。
三是家庭因素束缚着女干部的手脚。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已成为制约女干部成长和发展的瓶颈问题。很多女干部不仅担负着本单位的重要工作,同时在家庭之中也承担着照顾长辈,抚养晚辈的职责,这就使得女干部要面临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造成了女干部心理压力过大,体力负担过重的现实情况,从某种程度上约束了女干部个人能力的发挥。
四、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是加大对女干部的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针对女干部自身存在的缺陷,有的放矢的组织学习培训,通过举办女干部培训班,提高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中的女干部培训比例,有计划地选派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女干部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鼓励女干部积极参加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等等,组织她们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思维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原创:遵循领导人才成长规律和女干部的特点,采取定岗压担、首长助理制等措施强化她们的工作锻炼。特别是针对女干部队伍流动性差、工作经历较单一、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等制约女干部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轮岗交流力度,组织她们到街道、乡镇、开发区或招商引资一线挂职,到艰苦环境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去经受锻炼,使她们经历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实践锻炼,从而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增强她们的从***热情、社交意识、竞争意识和心理素质。
二是营造女干部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舆论导向和社会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和***府重视培养女干部的***策和措施,破除重男轻女等陈旧观念,弘扬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新观念,并通过举办优秀女干部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在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业绩突出的优秀女干部的先进事迹,表彰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干部。如2004年我们举办了全市各界妇女为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作贡献研讨会,组织广大女干部为我市加快发展献计献策,提高了女干部参***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舆论导向和典型宣传,在社会上营造关心爱护女干部成长,支持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良好氛围,为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处级干部转正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