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话题作文篇1
范文提示
1) Planting trees
Trees are very helpful and important for us. (树对我们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和有用。)We should plant more and more trees in order to live better and more healthy in the future. (为了将来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更加健康我们应该种更多的树。)It’s everyone’s duty to love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爱护和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 It’s our duty to save water(节约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As we know ,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to man, (我们知道,水对人类来说是非常的重要。)we can’t live without water. (没有水我们就不能生存。)The amount of water which is suitable to drink is less and less. (适合人类喝的水是越来越少了。)But some people don’t care about it .(但是有些人却不关心或不在意。)They waste a lot of water in their daily life. (日常生活中他们浪费很多水。)Even worse, they pour dirty water in to rivers.(更糟糕的是他们排放污水到河流里。) They throw rubbish into rivers , too. (他们还乱扔垃圾到河流理去。)Many rivers and lakes are seriously polluted.(很多河流湖泊已经受到严重污染。) Something must be done to stop the pollution. (人类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制止污染。)Only in this way can we live happily.(只有这样,我们才过得幸福开心。) If we don’t save water, the last drop of water will be a tear-drop of us.( 如果我们不节约水,那么最后一滴水也许会是我们人类的眼泪)
环保话题作文篇2
Today the quality of our natur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e world population is rising so quickly that the world has become too
crowded. We are using up our natural resources and at the same time polluting our environment with dangerous chemicals. If we continue to do this, life on earth cannot survive.
Concerned people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overnments of many countries have established laws to protect the air, forests and sea resources and to stop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till mor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People should be further educated to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blems, to use modern methods of birth control, to conserve(保存) our natural resources and recycle(再循环) our products. We are sure that we can have a better and cleaner place in the future.
今天,自然环境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世界人口增长如此之快以至于世界已经变得太拥挤了。我们正在用尽自然资源,同时,用化学危险品污染环境。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做,地球上的生命将无法继续存活。
环保话题作文篇3
关键词:美国环境文学;环境正义;主题型文学;劝导式叙述模式;多种话语系统
美国是世界环境文学的发源地和创作重镇。环境文学在美国兴起于19世纪中叶,后来在20世纪中期扩展到世界范围,演变成一种国际性文学思潮。“环境正义”是美国环境文学的核心主题,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正义和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正义。前一种环境正义要求人类超越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尊重自然的固有价值和尊严,改变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的经济主义价值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共生;后一种环境正义包括代内环境正义和代际环境正义,前者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尊重和维护同代人的环境利益,后者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尊重和维护非同代人(当代与后代)的环境利益,避免以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方式,侵害彼此的身体健康、环境权利等。为了张扬环境正义主题,美国环境文学家普遍运用了三种艺术技巧,即精心建构“主题型文学”、灵活运用劝导式叙述模式和巧妙整合多种话语系统。
一、“主题型文学”的精心建构
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弗莱曾经说过:“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虚构的内容和主题的内容。至于哪一方面更重要,这通常是一个观点不同或解释的侧重点不同的问题。”他还从这一观点出发,把侧重于表现主题思想或强调思想优先性的文学称为“主题型文学”。美国环境文学就属于弗莱所说的“主题型文学”。为了张扬环境正义主题,美国环境文学家普遍致力于将环境文学建构成一种“主题型文学”,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美国环境文学家非常注重体现环境文学的教育功能。他们寓丰富的生态学知识和环境伦理思想于环境文学之中,试***用科学知识、道德思想等教育和影响读者,达到使之追求环境正义的目的。在重视环境文学的教育功能方面,美国著名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显得很突出。他的诗歌往往蕴涵丰富的生态思想和深刻的环境伦理思想。他的《龟岛》是一部弘扬生态学知识和环境道德思想的诗歌集,其中的诗歌“事实”非常著名。该诗歌是由10组数据构成的,其中的第2组数据是这样的:“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6%,但每年的能源消耗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第4组数据是:“占美国人口五分之一的上层人士的收入是全国工资收入总额的45%,他们拥有全国财产的77%。最高层的1%的人拥有美国私人财产总额的20%-30%。”我们不难从这首不像“诗”的诗歌中发现,为了张扬环境正义思想,诗人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诗歌的艺术形式。斯奈德的诗歌大都实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但这首诗歌是一个“例外”。不过,这个“例外”不仅说明斯奈德重视环境文学的教育功能,而且反映了他对美国过分占用世界资源的环境非正义现象的批评。
其次,许多美国环境文学作品的命名具有张扬环境正义主题的思想倾向性。例如,《我们的国家公园》表达了约翰·缪尔(John Muir)试***通过建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张扬环境正义的思想;《寂静的春天》反映了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试***通过揭露环境危机的可怕状况张扬环境正义的思想;《不再是一条河流》(A River No More)表现了菲利普·弗拉德金(Philip L.Fradldn)试***通过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张扬环境正义的思想;《白噪音》展现了唐·德里罗(Dang Delera)试***通过维护公共健康张扬环境正义的思想;《自然的终结》显示了比尔·麦克本(Bill MckJbben)试***通过提倡可持续发展张扬环境正义的思想。美国环境文学家往往选择寓意明确而又富有感染力的题目来标识他们的作品,其试***张扬环境正义主题的思想倾向往往跃然纸上。
再次,在美国环境文学作品中,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达、形象的塑造等都服务于主题思想、特别是环境正义主题的表现。与其他文学一样,美国环境文学也注重语言的灵活运用、情感的深刻表达和形象的巧妙塑造,但这一切都是围绕环境正义这一核心主题展开的。
第一,语言的灵活运用服务于表现环境正义主题的需要。例如,为了表现环境正义主题,美国环境文学家特别讲究隐喻的使用。隐喻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但大部分文学中的隐喻是一种语言修饰方法或修辞格。与此不同,美国环境文学中常见的隐喻并没有局限于修饰语言的功能,它像修辞学中的“互动理论”所说的那样,已经变成一种思维方式。具体地说,它反映的主要是美国环境文学家的生态学思维方式和环境伦理学思维方式。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理论和环境伦理学中的生态整体主义理论对美国环境文学家建构隐喻思维方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它们的“联姻”使一切与自然生态有关的隐喻都变成了一种思维定式:生态学从科学的层面证明整个地球或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生态系统,环境伦理学则从伦理的层面证明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道德共同体,这两个方面相互支持、相互论证,一起构成了美国环境文学家思索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和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普遍思维方式。在美国环境文学中,任何有关人类存在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理解和诠释,都建立在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理论基础之上——这种思维定式使美国环境文学家对地球生态系统或自然的一切描述和透视都与人类在其中的角色定位、人类社会文化及人类心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美国著名生态诗人杰弗斯(Robinson Jeffers)在《大拉网》一诗里非常成功地运用了“网”的隐喻。他把现代工业社会比作一个庞大的网络:“我们开动了一台台机器,把它们全部锁入/相互依存之中;我们建立了一座座巨大的城市;如今/在劫难逃。我们聚集了众多的人口,他们/无力自由地生存下去,与强有力的/大地绝缘,人人无助,不能自立。圆圈封了口,网,正在收。他们几乎感觉不到网绳正在拉/”。这首诗歌通过巧妙的隐喻告诉读者:由“机器”、“城市”等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编织而成的“死亡之网”将人类封闭了起来,使之“在劫难逃”,陷入了“与强有力的大地绝缘”、“无力自由地生存下去”的境地。诗人的意旨是明确的:现代工业发展不仅带来了人口的膨胀,而且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其警示意义在于:如果任凭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环境非正义现象滋生蔓延,人类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万劫不复的环境危机,人类文明不可避免地会毁于一旦。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美国环境文学批评家布伊尔所说的“末日意象”(imams of doom)。诗人试***通过使用这些预警性的“末日意象”来凸显环境非正义行为造成的恶果,从而给人们敲响警钟,呼吁人们追求环境正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正如布伊尔所说:“我们创造末日意象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末日的到来。”可见,诗人对环境正义主题的张扬是通过富有表现力的隐喻来达到目的的。
第二,情感的深刻表达服务于表现环境正义主题的需要。美国环境文学家十分重视他们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他们经常借助于真挚的情感表达来唤醒人们的环境正义意识。例如,爱德华·阿比对荒野的描述通常就充满着深情:“我们需要荒野,无论我们是否曾经涉足其间。我们需要一个避难所,即使我们从来都不必去那里。比如说,或许我一生中都不会去阿拉斯加,但我对它的存在也心存感激。正如我们需要希望一样,我们需要逃避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可能性,城市生活会把所有人逼进犯罪、***或精神病的深渊。”阿比把“荒野”比喻为人类的“避难所”,用真挚的情感赞美荒野对于人类生存的巨大价值。他甚至认为,人类热爱荒野就是热爱整个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园,就是避免犯罪:“对荒野的爱不仅是对无法企及的事物的渴望,而且是忠诚于地球的表现。地球孕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它是我们迄今为止所知道的唯一家园,是我们需要的仅有乐园——如果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这一点该多好啊!所谓原罪,真正的原罪,是在贪婪的驱动下对我们周围的天然乐园进行盲目的破坏——如果我们能够珍惜它该多好啊!”显而易见,阿比对荒野(自然)充满深情的赞美是为了唤醒人们保护荒野(自然)的环境正义感。
第三,形象的巧妙塑造服务于表现环境正义主题的需要。虽然“形象”的塑造受到了美国环境文学家的普遍重视,但是它在美国环境文学中的重要性无法与“思想”相提并论。美国环境文学家普遍将“思想”置于优先于“形象”的地位。在他们的笔下,文学形象的塑造服从于张扬环境正义主题的需要。
文学形象是“生活”,即“通过人们的创造所表现出来的保持着全部感性形态的生活”。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美国环境文学着力表现的“形象”或“生活”主要是人与自然打交道的生活方式。由于人与自然打交道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和人与人打交道的生活非常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美国环境文学反映的“生活”就是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的生活和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生活交织而成的“日常生活”。美国环境文学家往往将人置于为环境危机困扰的生活方式之中。生态诗人杰弗斯曾经在“被打破的平衡”一诗中指出,如果人类随心所欲地谋求发展,他们必然沦为物欲膨胀、缺乏精神的动物,他们孜孜以求的社会文明必然与自然进化的步伐和人类的利益需要背道而驰,整个世界则必然变成一个任凭环境危机肆虐的场所:“他们惟一的作用是/维持和效力于人类之敌——文明/怪不得他们活得神神经经,舌尖的/欲望:进步;眼里的欲望:欢乐;心底的欲望:死亡/世界在变化中病倒,雨变成毒药,/大地是一个坑,该毁灭了。/”在上述诗歌中,“文明”指的是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中,人们片面强调物质欲望和感官快乐的满足,这导致了人类精神的“死亡”。诗人致力于在诗歌中表现的人类形象是一个为物欲所役、缺乏精神超越性的形象。正是这样的人类使整个世界陷入了深重的环境危机。要摆脱危机,惟有人类追求环境正义,改变工业文明模式,摆脱经济主义价值观,走与自然(地球生态系统)和谐共进的生态文明道路。
转贴于
二、劝导式叙述模式的灵活运用
选择合适的叙述模式是一种最基本的文学艺术技巧。美国环境文学具有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多种体裁,但它具有比较统一的叙述模式,即“劝导式”或“说服式”叙述模式。这种叙事模式的要义在于:一是以说明事理为叙述动力;二是叙事线索不以情节为重点,而是以思想引导为主线;三是叙述功能在于引起读者的思想共鸣。这种叙述模式的广泛运用使美国环境文学作品通常是以观察经验作为叙述的前提和基础,然后引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沉思和领悟,最终将读者引入追求环境正义的思想观念之中。正如美国环境文学批评家斯各特·斯拉维克所说的那样,环境文学家通常将他们的作品视为个人体验自然的亲身经历与伦理劝导相结合的产物,他们往往努力说服读者用一种新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
美国环境文学作品往往体现出上述“劝导式”叙述模式。具体地说,美国环境文学家普遍采用的“劝导式”叙述模式往往以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亲近自然获取直接经验作为叙述的开端,然后揭露环境危机的实际存在和可怕状况,继而发出环境保护的倡议,最后指明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在于张扬环境正义。
约翰·缪尔的散文著作《我们的国家公园》就堪称劝导式叙述模式的代表作:首先,作者像导游一样带领读者亲近美国的自然环境——西部的自然公园和森林保护区、黄石国家公园、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格兰特将***公园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领略美国的大好自然风光:“徜徉在弥漫着松香气息的松林里或长满龙胆的草原上,穿行于查帕拉尔灌木丛中,拨开缀满鲜花、香气袭人的枝丛,沿着河流走到它们的源泉,去感触大地母亲的神经;从一块岩石跳上另一块岩石,去感觉它们的生命,去聆听它们的歌声;气喘吁吁地进行全身心的锻炼,在纯净的大自然中去做深呼吸,去欢呼,去雀跃。这是一件自自然然、充满希望的好事。”继而,作者将美国自然环境被美国人严重破坏(如森林被滥砍滥伐)的状况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其感受到环境危机的可怕性:“只是30年以前,500英里长50英里宽的巨大的加利福尼亚中央河谷还开满了金色和紫色的鲜花。如今,它已被开辟成农田和牧场而不复存在了,永远地消失了,只有在篱栅的一角或深入溪流的陡坡上还保留着些许记忆的印痕。尽管地形复杂,道路崎岖难行,然而北美西部山地的花园以及保护区与非保护区中的大森林都没有逃脱被闯入、遭践踏的厄运,只有那些由不多的士兵守卫着的国家公园中的花园和森林才免遭不幸。在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大森林里,曾一度秀美迷人的大地如今却变得荒凉而面目可憎,仿佛满目疮痍的脸庞。太平洋海岸及落基山脉的许多其他河谷和森林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然后,作者阐明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重要价值:“在所有的森林保护区中,加利福尼亚的山地保护区是最开阔、最秀丽、最具利用价值的,除了俄勒冈的瀑布保护区与蒙大拿和爱大荷的比特、鲁特保护区外,加利福尼亚山地保护区还是面积最大的一个保护区。它所覆盖的地区拥有400万英亩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这片大陆上最高大的林木,这里的森林都生长在最能发挥它们功效的地方,这功效不仅在于悦人耳目,而且还在于对它们下面圣·乔奎恩大河谷地的农业生产的贡献上。”作者最后强调,追求环境正义理应成为美国人的美德:“热爱自己祖国的人们为光山秃岭而悲伤,如今大声疾呼:‘救救我们剩下的森林吧!’这就不足为奇了。目前的砍伐肯定已经走得够远了,不久木材就会短缺,将没有一处森林留下来供我们休息和祈祷。被保护起来的剩余的森林将产出大量木材,为所有正当的利用提供持续的供应,只要不在这一地区进一步破坏,它们将覆盖着那些发源于山区,向人们脚下干旱的谷地提供灌溉用水的泉源与河流,并防止造成浪费的洪水,永远成为每一个人的福祉。”缪尔希望读者明白:友好、公正地对待自然就是善待人自身和保护人自身。
美国环境文学家试***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在文学系统内建立一种比较稳定的秩序。他们将环境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一定的结构体系联系起来,而不是使之仅仅与作家个人的心灵世界相通。他们在其作品的意义与结构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强化作品意义、甚至赋予作品新的意义的过程。通过劝导式叙述模式的建构,他们不仅达到了表达意义的目的,而且达到了感染读者和驱动读者的目的。普遍采用劝导式叙事模式的美国环境文学作品往往既能够让读者捕捉到一定的意义或明白一定的道理,又能够让他们因为“心动”而采取某种“行动”。美国环境文学之所以能够在美国环境保护事业中发挥十分突出的作用,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使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培养环境正义感,并驱使他们以积极的行动为环境保护事业做贡献。
三、多种话语系统的巧妙融合
美国环境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作家往往在其作品中融合文学话语系统、科学话语系统、哲学话语系统等多种话语系统。在美国环境文学中之所以会同时出现多种话语系统,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美国环境文学家在现实生活中拥有多重身份,其知识构成复杂多样,其文学创作很容易受多种话语系统的影响;另外,美国环境文学家也特别注重在其作品中融合多种话语系统。
卡逊是一位集环境伦理学家、海洋生物学家、文学家等身份于一身的作家。她的作品中大都具有多种话语系统。例如,她在《我们周围的大海》(The Sea Around Us)一书中叙述的时候就经常轮换文学家、海洋生物学家和环境伦理学家的身份及与之相关的话语系统,有时她甚至将这些话语系统难以辨别地交织在一起。我们以书的第一章“灰色的起源”为例。作者说:“一切事物的开始都是扑朔迷离的。海洋这一生命的伟大母亲的起源也是如此。许多人已经争辩过海洋如何和何时在地球上诞生的事情,但他们的解释并不一致,这很自然。一个简明而又无法否定的事实是,没有人在场目睹过一切。由于没有目击者,相关的解释必然无法达到一致。因此,如果我在这里讲述年轻的地球如何获得海洋的故事,那么它必定是借助于各种文献和思想资源整合而成的。我的故事建立在对地球的最古老岩石(那些岩石其实是年轻的,因为地球很年轻)进行考证的基础之上。其他的证据则写在地球的卫星月球上面,太阳、乃至布满星辰的整个宇宙的历史也提供了许多暗示。虽然没有目击者目睹过宇宙的诞生,但是星星曾经在那里,月亮曾经在那里,岩石曾经在那里。因此,一定有事实可以证明海洋的存在。”在这一段落中,作者交替运用了文学、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等话语系统。第一句话显示的是科学家探寻科学真理时说话的口吻,而第二句话则显然具有环境伦理学话语和文学话语混杂的特征——将海洋尊称为孕育生命的“母亲”,这既是一种生动的文学比喻,也暗示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的环境道德价值观。紧接着,叙述者迅速转入了科学家的话语系统:叙述者以很严肃认真、郑重其事、事实求事的口吻说话,就像一个科学家(海洋生物学家)在向人们揭示某个科学真理之前所做的开场白一样。继而,在对地球诞生过程的描述话语中,叙述者显然又将文学话语系统和科学话语系统揉合到了一起:“新的地球是从其父太阳那里脱离而成的。它是一个由旋转的气体构成的球,热量密集,沿着一条轨道在宇宙的黑暗太空中奔行,其运行速度受到某种巨大力量的控制。后来,那个灼热的气体球渐渐地冷却了下来,那些热气腾腾的气体开始液体化,地球变成了一团熔化的液体。最后,那一团液体中的物质变成了一个稳定的模式,最重的物质居于中心,次重的物质居于中心的周围,最轻的物质则构成。这一模式就是地球延续至今的模式。”在这里,叙述者把地质学中的科学知识寓于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之中,使地球诞生的过程变成了一个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过程。在紧随其后的叙述中,叙述者又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形象在讲述,将地球岩石变化的过程诉诸***表的形式来表达。经过话语系统的不断转换,叙述者最终是以环境伦理学家的话语系统结束第一章的叙述的:一切生命都是海洋孕育的,人类也不例外;然而,从海洋的母体里脱胎出来之后,人类仅仅根据其自身的需要返归海洋。“在城镇构成的人为世界里,人类往往忘记了地球这颗行星的本质及其漫长的历史——人类的存在仅仅占据了其中很短的一刻。”显然在叙述者的眼里,地球、特别是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本源,但人类却往往将这一事实抛掷脑后;人类在追求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忘却了地球的本质,而且试***以人为的一切取代自然造化的一切。这种观点以极其委婉的方式批评了人类对自然忘恩负义的态度,从而使环境正义主题得到了张扬。事实上,“环境正义”是贯穿《我们周围的大海》的核心主题。无论话语系统如何变换,作者卡逊自始至终都在强调:人类应该充分认识海洋的价值,特别是它作为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巨大价值;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类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人类不应该采取算计、盘剥和掠夺的方式。
美国环境文学家运用多种话语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环境正义主题。他们的科学话语主要是生态学话语,它强调地球生态系统的存在状况、人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及人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生存状况必须依据生态学原理来进行客观的描述。他们的哲学话语主要是环境伦理学话语,它把关于地球生态系统、人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关系和人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生存状况的“事实”提升到了“价值”的层面上来加以考虑和考察,试***用环境正义等环境伦理原则来整合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规范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这两种话语系统在美国环境文学作品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份量。引入科学话语和环境伦理学话语构成了美国环境文学的一大特色。科学话语使美国环境文学具有强调事实依据的严肃性、逻辑性和实证性,环境伦理学话语则使它具有道德价值的崇高性、理想性和导向性。
环保话题作文篇4
近几年,我国谈话类节目日益火爆,尤其是文艺娱乐类谈话节目,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人咋舌,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运作简单、市场需要。一个主持人,若干被访者,几台摄像机,几盏红头灯,一个谈话节目就此诞生。虽运作简单,但因为被访者往往是明星大腕,收视率倒也不俗,节目生存不成问题。也因此,文艺娱乐类谈话节目总体质量不高,水平参差不齐,同质化现象尤为严重,台和台之间、频道和频道之间、栏目和栏目之间竞争激烈甚至惨烈,不拼个你死我活也要分出个三六九等。
随着谈话类节目的兴盛,一个热点选题往往有五六个甚至十五六个类似的栏目都在做,一个歌手发新专辑、一部电影电视剧即将上映播出都成为各栏目围捕的对象,被访者做着同样的事、说着同样的话。再动听的故事,再辛辣的观点,再劲爆的噱头,再离奇的人生经历,听上三遍后也就味同嚼蜡。
此刻,电视从业者已经意识到,在挖掘占有独家选题的同时,如何消除嘉宾戒心从而挖掘出更为独家的内容;如何调动嘉宾谈话情绪,使谈话更富感染力;如何使已经挖掘出的内容更鲜活、更有价值、更具吸引力,成为栏目脱颖而出的关键点。
笔者认为,加强环节设计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同蛇之七寸,正是文艺娱乐类谈话节目的要害所在。
北京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影视风云路》栏目主打经典影视剧,以“怀旧”和“再聚首”这两种样态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对主创人员的访谈,再现经典影视剧的魅力,重温当年的创作历程,分享幕后传奇故事。《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四世同堂》、《牧马人》、《西游记》、《金婚》、《东北一家人》等经典影视剧主创人员的访谈节目播出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和口碑。
栏目创办初期,节目拓展选题,深挖内容,节目思想深刻生动感人,但收视却不佳,第一季度平均1.4左右。栏目组进行了深刻反思,从第二个季度开始,除了深挖内容,把工作重点放在环节设计上,以温馨浪漫的开场环节调动嘉宾谈话情绪,以新颖独特的中间环节带动话题,以动情巧妙的结束环节升华节目主题。调整后的效果立竿见影,4月份,平均收视率1.8,之后收视率继续攀升,第二季度平均2.0,比第一季度提高了近50%。
一、开篇、篇尾是环节设计的重中之重
万事开头难,如果通过巧妙的环节设计做到万事开头“鲜”岂不妙哉。开篇的环节设计既是现场录制的开始,也将是最后节目成片的开头,此处成功的环节设计将起到双重作用:一是调动嘉宾的现场情绪,激发谈话欲望;二是迅速吸引观众眼球,先声夺人,以获得较高的起点收视率。
《影视风云路》栏目在录制电视剧《西游记》原班人马二十五年再聚首时,开篇环节营造了一个天宫瑶池蟠桃宴的场面,现场云雾缭绕丝竹悦耳,若干手提满装寿桃竹篮的“仙女”袅袅婷婷。沙僧的扮演者阎怀礼年岁已高身患重病,话说两句便气喘不止,当天是坐轮椅来到现场,并表示只是师徒四人见上一面不做过多停留,工作人员为他捏了把汗。而当闫怀礼看到现场营造的蟠桃宴时,似乎一下又回到了当年的拍摄现场,看到一篮篮的寿桃他尤为开心顿时来了情绪,不仅坚持到录制结束还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此次的开篇环节设计在调动嘉宾情绪方面,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案例。
巧妙的开篇环节在激发嘉宾谈话欲望的同时,还能够直接传递当期节目的谈话主题。电影《立春》上映时,女主角蒋雯丽为宣传电影做客《影视风云路》。《立春》讲述的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女执着追梦的故事,和蒋雯丽的人生经历极其相似,所以这期节目的主题就是:蒋雯丽的梦想与现实。节目的开篇环节邀请了北京电视台七色光少儿艺术团的小朋友现场合唱《春天在哪里》,接着随机采访了小朋友们的梦想,天真的回答逗得蒋雯丽开怀大笑,也唤起了她对儿时梦想的回忆,接下来的谈话顺理成章一气呵成。《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又暗合了电影《立春》的名字,开篇可谓独具匠心。
这两个开篇设计在聚集人气方面表现不俗,两期节目入点平均0.5,在两分钟后迅速达到了2.0左右,可以说,开篇环节为节目取得高收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般情况下,节目的尾声是收视率急剧下滑的区间,好的篇尾设计不仅能保持收视点平稳,在节目主题升华、体现节目品质、取得良好口碑方面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录制《渴望》原班人马再聚首时,主创悉数到场,现场嘉宾近二十位,阵容空前。如此深入人心的电视剧,如此规模的嘉宾阵容,对于一个电视栏目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为了让节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栏目组重金征集篇尾环节设计,最后,《渴望》剧组续“渴望”这一方案入选并得以实施。节目一开始就请《渴望》主创人员分别写下多年以来自己心中一直未实现的“渴望”或者目前心中的“渴望”,然后把这些“渴望”装在一个玻璃杯器皿中放置在现场访谈区的明显位置,当节目录制接近尾声时,场上的嘉宾每人从中任意抽出一个“渴望”现场宣读。这个篇尾设计首尾呼应且充满悬念,开始写下的“渴望”一直出现在镜头里,观众和嘉宾始终抱有期待,直到抽取宣读,才揭晓答案。整个过程,嘉宾读得兴起,观众听得来劲,收视率劲升。
二、固定环节设计和随机环节设计相结合
每期节目被访者不同,主题不同,环节设计也应千变万化。但这样也会导致节目整体略显凌乱没有章法,节目的个性不够突出。如果能有一个环节适合于大多数被访者并使之固定下来,势必逐渐形成栏目特色,成为栏目的一个标识。根据《影视风云路》栏目主打经典、热播电视剧主创人员集体访谈这一特性,结合电视剧、电影本身是反映当下社会热点或传递某种观点的特点,《影视风云路》设计了固定环节——风云剧“辩”——套用辩论这一独特的观点表达方式,人为或者自然地把到场嘉宾分为正反双方,就电影电视剧引申出来的话题进行辩论。
btv—影视频道播出了电视剧《想爱都难》,该剧描写的是人到中年的一对各自都经历过残缺婚姻的男女,两人地位悬殊女强男弱,但他们顶住了周围人的议论和社会的压力勇敢相爱并最终步入婚姻,张国立、陈小艺的精彩表演为该剧加分不少。面对“现实生活中女强男弱你能接受吗”这一辩题,张国立号称工作狂自然不能接受,并现身说法说起了自己刚到北京,事业上不如妻子邓婕,邓婕出于好意四处为自己介绍工作,使自己相当难堪。陈小艺则针锋相对,认为张国立是大男子主义在作祟,她很坦然接受女强男弱。现场辩论一度进入白热化,现场观众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一名能够接受女强男弱的男观众举出了牛郎织女、许仙白蛇的例子来反驳张国立,张国立马上指出这些都是神话故事,现实生活中无例可举,现场辩论高潮迭起。播出时,这一节的收视率是整期节目的最高点,平均保持在 4.0以上。
类似成功的例子有很多,比如电视剧《小家大事》的“再婚该不该财产公证”,电影《疯狂的石头》的“努力和机遇哪一个更重要”,电视剧《英雄无名》的“同行恋利与弊”等,都是极贴近生活的话题。
固定环节设计可以作为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设计得相对轻巧。《荧屏连着我和你》曾有过一个相当精彩的固定环节作为节目的结束,那就是到场嘉宾在节目录制尾声纷纷写下自己的一个心愿,挂在一棵心愿树上,这些心愿并不当期揭晓,留在下期节目开篇或者攒够一定数量时一并揭晓,并尽量去实现。一棵小小的心愿树,让节目充满了人情味,堪称妙笔生花的环节设计。
三、场外环节设计和场内环节设计相呼应
这里所说的场外指的是演播室现场固定机位不能拍摄到的舞台以外的地方,包括化妆间、嘉宾休息室、嘉宾候场区、走廊通道、导播间等,虽然这些地方灯光、环境相对舞台较差,但对观众来说却是比较神秘更具吸引力的地方,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并恰如其分、因地制宜地进行一些环节设计,和场内的环节内容交相辉映,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是一部农村环保题材电视剧。主创们四处奔波,不仅做客各个相关栏目,更积极参加各种环保公益活动,以突出该剧的环保主题。为了验证这些明星大腕的环保意识能不能融入到日常生活,《影视风云路》在场外设计了一个测试环节:在嘉宾休息室通往舞台的走廊上摆放了一只两箱垃圾桶,一个箱口标有可回收,另一个箱口标有不可回收,垃圾桶旁放着一个矿泉水瓶,不远处架设着隐蔽的摄像机,记录下了嘉宾走过时是否捡起矿泉水瓶放在正确的垃圾箱内。当节目录制接近尾声,各位嘉宾纷纷倡议环保时,
这一情节出现在了现场大屏幕上,当然,嘉宾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并没停留在口头上。播出这一节,在向观众交待场外测试这一环节但并未公布过程时插入广告,广告之后再公布测试过程和结果,单从收视率上看,不仅广告时段收视率没有下滑,播放测试过程这一段还成为了整期节目的最高收视点。
场外环节设计因灯光环境的限制一定要简单易行,并且要和当期的主题密切相关、跟场内的环节内容相互勾连,才能锦上添花,反之就会画蛇添足。
四、道具是环节设计之法宝
电视剧《金婚》曾经是北京电视台当年的收视冠***,其中,佟志给爱人文丽写的婚后保证书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当该剧组主创做客《影视风云路》时,节目巧妙利用了“保证书”这一道具,围绕保证书的内容展开谈话。从剧中佟志所写保证书内容是否完全遵守,到生活中各位演员对保证书内容的看法,以及各自家庭的和谐秘方,谈话内容鲜活生动、妙趣横生且主题突出、脉络清晰。整期节目由保证书贯穿始终,收视率居高不下,最高达到3.96,平均2.88。
当然,像这样能够贯穿整期节目的道具不多,但往往是打开话匣子、转换话题、催人泪下的灵丹妙药,一把羽毛扇能使唐国强现场朗诵《出师表》,一双红舞鞋引发了王姬展示自己久违了的舞蹈高难动作,一块手表使王茜华回忆起母亲的养育之恩时泪如雨下……善用道具、巧用道具会起到事半功倍、出人意表的效果。
五、环节设计的十五个着眼点
环保话题作文篇5
核心问题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涉及环境问题的重要事件容易成为受到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新闻事件,其影响往往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世界传媒对环境问题的报道,不仅促使人们认识到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难题和由环境问题引发的诸多社会道德、伦理困境,也足以令人们亲身感受到传媒可发挥的巨大作用。
1.新闻传媒在设置环境保护议题与引导社会舆论上具有其他舆论力量难以企及的潜在影响力。
新闻媒体的报道为人们提供了了解环境状况的窗口,这扇窗口是否开放、视野是否广阔决定了人们对生存环境变化能否及时响应、迅速适应。同时,大众长期接受新闻媒体提供的环境信息,这使得大众传媒在设置相关议程时具有其他传播渠道难以具备的说服与教化能力,对引导人们认识环境问题以及引导其他环境议题的舆沦具有高度的影响力。
2、国际传播环保议题,有助于促进不同国家间的相互对话,推动达成合作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谈判桌上的核心议题。未来新闻媒体在环境以及环境保护问题方面的报道将对各国环境***治议程产生影响。积极的媒体参与将有助于影响公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促进国家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推动建立跨越国家地区的合作关系,为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共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对外传播环境保护问题的
主动策略
对外传播在环境保护事业中发挥着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助推环保工作顺利开展、深入报道环保活动进程和成效、推动形成环境问题合作关系的重要作用。笔者为外宣媒体在报道环境新闻,尤其是气候变化过程中积极发挥能动作用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主动策略。
1.遵循“消噪纠偏”原则,形成开放主动的环境保护对外传播思路。
过去30年中国社会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形成资源消耗主导的发展模式,同时也在国际上形成了高能耗、环境破坏式发展中国家的不良印象。由于西方媒体长期掌握国际话语权,近年来中国为环保事业所付出的努力难以得到充分、正面的报道。为扭转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问题的认识偏差,转化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负面国际舆论,今天的对外传播既不能回避现存的环境问题,同时也要大力反映中国进行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
首先要主动、真实、全面报道国内环境状况,注重报道的客观性。新闻媒体应以当下环境保护的实际成效取代刻板宣传,以切实的环保行动代替空洞的口号和说教,通过介绍中国的环保成果,逐渐消除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因认识不足对中国环境问题形成的成见。其次,要在全面中求重点,辩证报道环境工作中的不足与成绩,既要报道环保事业的现实局限,也要报道环保活动的突破性成就,让人们了解中国在环境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通过全面报道让人们充分了解目前中国的环境状况,通过重点引导来使人们正确认识当下的环境问题,形成相对客观的评价。
2.遵循“责任共担”原则,把握国际重大会议、活动的报道时机,表达中国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态度,争取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随着环境问题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活动中将围绕这一议题展开。未来中国在这些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不仅会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评价,同时直接关系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态度与立场。对外传播中尤其要重视这类国际活动中的报道机会,及时适度地报道中国为保护环境承担的责任和寻求对话与合作的开放态度,为中国争取国际认同与支持打开舆论局面。
3.遵循“内外统筹,东西有别”原则,重点报道区域环境问题,推动区域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
在中国,环境问题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发展与环保的矛盾关系上,还表现为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各有成因、解决办法各不相同,中国的环境保护面临的局面较为复杂。外宣媒体应重视中国环境的区域特征,在“内外统筹,东西有别”的原则指导下来开展环境新闻报道,充分显现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对解决环境问题的务实与坦诚。
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系统,推动形成环境和谐型社会是统筹考量环境保护事业的对内和对外传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促进了解、加深理解,外宣媒体有必要让世界认识与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环境状况的现实差异,将区域环境问题作为环境议题对外传播的报道重点。
与此同时,在具体报道中要注意东西部地区的特殊『生,结合各地具体情况把握尺度。特别是中国西部的情况比较复杂,该地区既是生态脆弱区,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环境问题时有发生;同时该地区又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中心,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复杂。对这一区域的自然灾害事件,对外传播的新闻媒体应予以及时、全面的报道,以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在报道其他环境问题时,应做到“速报事实,慎说原因”。对确凿无疑的事实应予以及时披露,但涉及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时,要在深入调研采访的基础上进行解 在环境问题全球化、解决途径全球化的现实条件下,中国环保事业对外传播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动员、吸引各种力量参与到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中来。跨国的NGO、NPO等民间组织是我国环保事业的有机力量。对外传播工作要重视同这些民间力量的对话与沟通,报道民间环保组织为中国环保事业进行的工作,肯定他们为之做出的贡献。
同时这些民间组织以其专业性和丰富经验,在世界环境保护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拥有舆论领袖的话语优势。对外传播中国的环境保护进程时,可以多通过这些机构和组织发挥其在国际上的天然亲和力,介绍中国在环保事业上的释说明。针对环境薄弱与事故多发地区和领域,要建立专业信息机制与健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向社会、向世界公布、通告环境问题。
4.遵循“多元共建”原则,重视环境问题的舆论领袖,统筹媒体报道与民间参与。
进展和面临的问题,争取为中国环境保护获得更广泛的支持。
环保话题作文篇6
气候传播是将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为社会与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社会传播活动。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南京大学王彬彬教授在气候传播研究过程中发现,涉及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多以自然科学领域为主,从社会科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具体从媒体与传播的角度研究气候变化问题的更为缺乏。
作为社交媒体的代表,微博因其社区化、黏合性的特点成为参与气候传播的重要媒体类型。本研究结合城市环境排名、地域代表性、媒介属性、媒体影响力等因素,将人民日报、河北省燕赵都市报、河南省大河报、上海市新闻晨报、广东省广州日报等五家媒体的新浪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13年12月28日到2014年1月15日有关气候这一主题的222篇微博,从议题建构、话语框架等角度解读微博空间的气候传播文本。
微博空间气候传播的媒介议题建构
议题建构理论由美国学者朗氏夫妇在1981年发展为经典的大众传播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大众媒介、***治系统和公众三方复杂互动过程中,媒介通过发掘新闻议题并加以建构、报道,使之成为公众关注讨论的焦点。
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时代,议题建构的研究视阈不断拓宽。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提出,网络信息文本中的议题建构研究视野更***观,应更注重议题提出者个体的话语建构。在分析微博空间的气候传播议题建构时,本文所选样本具有较高的议题建构功能,同时微博文本也能体现一定的个体话语特征。本研究结合上述理论框架,从媒介议题呈现、议题分布、主要消息来源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
1.议题呈现
作为中国环境现实的主要反映者和建构者,微博中的媒介组织通过选择部分气候变化的事实来建构或强化社会公众的关注焦点。就如美国社会学家Tuchman在《制造新闻》里指出的那样,新闻是对真实的社会建构,而制造新闻行为本身就是建构事实本身的行为。
2014年1月9日,中国社科院的《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空气质量排名全球倒数第二。而绿色和平组织2014年1月10日的全国74个城市2013年的PM2.5年均浓度排名中,河北省有7个城市入围前十名,其中排名第二的石家庄市,年均PM2.5浓度是国家标准的4倍以上。上述中国环境的现实通过微博媒介的资讯转换,强化了公众对于气候变化议题的认知。
如表一所示,在222篇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微博文本中,@燕赵都市报占了较大比例,为35%。所占比例最少的@人民日报为近10%。虽然不同地域的微博媒介对气候传播议题的关注度有差异,但是上述数据基本上契合了中国气候环境的现实,同时也显示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媒介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如在“2013年城市PM2.5污染排名”新闻事件中,除了@新闻晨报外,其他四家微博都进行了报道,其中,@燕赵都市报在1月12日以“2013年城市出炉 我大河北‘10进7’”为题,分别列举了排名前十和污染最轻的十个城市。该事件在微博传播的呈现凸显了媒介通过对新闻事件的选择,能够塑造更为公众所关注的信息价值,并通过语言符号的论述再现,架构社会真实的生活***景。
表一:媒介的议题呈现
2.议题分布
本研究将微博媒介议题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报道场域,因为气候变化不仅是引发全球关注的环境议题,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双重场域的视阈下,通过归纳梳理,本研究将媒介的议题分为“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气候知识普及与阐释”、“气候变化归因与解读”、“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应对***策与行为实施”、“多元融合议题”和“其他”七个类别。通过数据分析,排在前三名的议题为“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 “应对***策与行为实施”、“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分别占报道总量的71.18%、8.11%和5.86%。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中的气候变化不同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气候变化”,更多的是指气候时间性的任意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化,或是人类活动结果。
“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指的是随时间性气候发生的变化表现及典型事件,包括媒介对气温变化、季节更替、空气质量检测及公布等进行的报道。“应对***策与行为实施”包括***府机构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策、法规以及针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行为措施等。同时本研究也将媒介自身发起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行为纳入该范畴,如大河报针对严重雾霾发起的“快过年了,你还放鞭炮吗”讨论。而“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议题则涵盖了气候变化引发的经济、交通、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及***府机构、专家学者等多方做出的科学评估。
在微博媒介叙事中,这三个议题存有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即在气候变化新闻事实基础上,通过权威性的信息公开和归因解读,提升***府***策的公众认同感,从而推动气候变化应对行为的开展。
通过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所占比例较高的“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议题中,50%以上都是以天气变化现象为主题的,诸如气温变化、节气更替等。这虽然满足了受众掌握出行天气的日常需求,却未能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强化公众对于气候变化内涵的认知。而涉及“气候变化的知识阐释与归因解读”的微博文本仅占样本总数的12%,这说明媒介的传播重点尚停留在对天气现象的简单呈现上,传播视角较为狭隘,同时也折射出我国公众气候传播的媒介素养急待提升。作为一个专业性壁垒较高的报道领域,气候传播需要受众掌握一定的气候变化知识。目前受众接触相关知识的传播渠道主要是各种媒介,而微博作为传递专业知识的重要媒介渠道,应借助自身传播效果广泛、受众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等优势,建构气候传播议题的立体呈现体系,从而使公众通过微博提升自身的气候传播素养。
3.议题的主要信源
在媒介选择新闻事实并建构议题的过程中,由于记者认知的局限性,信源成为提升报道权威性、规避媒介话语风险的重要手段。和其他报道主题相比,气候变化议题长期性、专业化的传播特征更为鲜明,信源选择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环境报道的10条实践经验》一书的作者认为,好的信源特别有价值,***府、立法者、环保NGO、公司机构等都应该成为信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发现,222篇研究样本中,能够明确交代主要信源的篇数共为120篇,其中媒体之间互相引用的信源比例为39.17%,其他主要信源依次为***府机构(35%)>公众(14.17%)>专家学者(9.17%)>其他(1.66%>)环保NGO(0.83%)。
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有关气候变化的微博文本中,信源采用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分布极为不均衡,本应成为气候传播权威信源的***府机构、专家学者与环保NGO所占比例合计仅为49.17%,其中,环保NGO作为主要信源仅出现一次。作为受众关心且缺乏全方位认知的气候变化领域,权威信源的缺失将降低消息文本的可信性与科学性。二是媒介信源互文现象较为明显,微博平台的部分信息文本以转发、编发其他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为样态,议题一致性现象较为普遍,议题建构者个体的话语特征往往淹没在大量重复的信息文本中。
微博空间气候传播的媒介话语框架
微博制造了“气候传播”的新闻议题,同时也建构了媒介话语框架。美国学者恩特曼认为新闻框架主要指事件的选择与凸显,即将对这件事所认知的某一部分挑选出来,在沟通文本别处理,以提供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以及处理方式的建议。不同于传统的媒介文本,微博140字的文体空间特征等决定了其媒介文本独特的话语框架。本文探讨的话语框架主要包括新闻的话语结构与微观修辞框架,前者可以分析新闻文本内容的架构形式,而后者主要解释新闻事件的意义建构。通过分析媒介话语框架,试***了解微博如何通过选择和重组叙事话语来框架气候传播的新闻事实。
1.微博话语结构
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介文本都有着比较固定、规范的写作格式和话语结构,如消息文体最常见的写作格式为倒金字塔,其话语结构是按照新闻要素的重要性进行叙述话语的排列。荷兰学者梵・迪克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一书中提出了新闻话语结构的范式,该范式将新闻报道框架分为概述和故事两个部分,其中故事又被分解为情节、背景、评价等,突出了五个W和一个H在叙事中的重要性。同时,梵・迪克认为上述结构之间可以进行“重组”,重新框架新闻的话语结构。
作为受文本空间限制的微博文体,其话语结构和传统的媒介文本有所不同。本研究结合所选气候传播的样本,在梵・迪克新闻话语范式基础上,建构了微博空间气候传播的媒介话语结构。
***一:微博空间气候传播的话语结构
如上***所示,微博空间气候传播文本的话语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叙事简单,较为注重凸显“What”要素。由于微博文本140字的篇幅限制,其无法容纳传统叙事中的所有新闻要素。一般情境下,微博中的气候传播文本都是作为信息节点、信息源的形式出现,往往注重简单叙述某一气候变化现象或相关事件,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背景、阐释等有时通过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呈现,受众需要点击相关***才能阅读到更为完整的元信息文本。
二是视觉影像扩充了微博话语结构的张力。在微博空间,文本空间特点加之公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使许多较为复杂而重要的传播议题不能得到立体的话语呈现,从而迅速沉没在网络信息海洋中。相对而言,气候传播议题不仅充斥了大量枯燥数据,同时也具有高度***治化的特点。在微博文本中巧妙运用视觉影像,一方面可以引发受众的关注和共鸣,使其从众多的信息文本中“浮上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寓观点于***片,植评论入影像,扩充微博文本的话语张力和内涵。此次所选的222篇微博文本全部配有***片或者视频,虽然字数限制了信息总量,但视觉影像使文本表达的意义更加丰富,就如英国《卫报》前任资深环境记者保罗・布朗所说,在气候变化报道当中,***片尤为重要,一幅好的***片胜过千言万语。
2.微观修辞框架
在传播活动中,修辞使用的目的是通过运用恰当的话语表达方式提升信息的传递与劝服效果。学者钟蔚文与臧国仁从微观层面分析话语框架时认为,媒介文本主要通过修辞、句子等进行各种真实转化,从而再现各种社会事件,完成言说意义的建构。本部分研究的微观层次的修辞框架主要包括气候传播文本中使用的修辞格、句子等。
目前,微博新闻文本中常用的修辞格主要有比拟、比喻、借代、对偶、婉曲、设问、反问、夸张、双关等。在222篇微博空间气候传播文本中,在标题和正文中明确使用修辞格的有76篇,占总篇数的34.2%。其中,比拟使用的频次最高,占18.0%;其次是引用,占5.41%。在微博文本的制作过程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格,能够提升媒介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更易引发受众的关注,对提升气候传播效果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比拟等修辞格的大量运用也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气候传播主题的宏大性与***治性,无厘头、戏谑化的表达弱化了气候变化话语内在的强冲突性。
在微博媒介话语中,传统的新闻表达框架被一定程度地解构,如前微博时代报道中被推崇的客观、中性的陈述句式,情感性较弱的名词、动词等。通过梳理所选样本,可以对气候传播微博文本中句子的使用情况总结如下:一是句子感彩更为强烈,拟声词、感叹词的高频使用加之情感性更强的标点符号的运用,确保了媒介的传播意***能在有限字数中得以充分表达;二是句型简短,句子出现短语化、省略化倾向。如@燕赵都市报1月14日的微博:“大宣化 土豪蓝!!低调点,好伐?这让兄弟市情何以堪?!”在该微博中,不仅省略了句子成分和标点符号,并且短语替代了句子成为语言的基本单位。
结论与讨论
媒介话语框架是媒体在报道某一事件时,进行信息处理的思考模式和资讯转换的建构过程。在微博空间的气候传播中,媒介对于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的议题关注较多,对其他议题尤其是气候知识普及阐释与归因解读关注较少。在主要信源的采用上,专家学者与NGO比例过低,这样的报道会降低受众的信任度。在微博的媒介话语框架方面,由于受文本字数的限制,气候变化报道叙事较为简单,但***片和视频等影像资料作为话语结构的有机组成,赋予微博话语结构较大的延展性。同时,媒介组织能够利用修辞格、句子、短语等选择和强调部分事实来凸显新闻事实,形成特定的气候传播话语框架。需要注意的是,气候传播目前存在议题单一化、话语过度娱乐化、内在冲突弱化的现象,这也说明媒介组织需要建构更适宜微博传播的气候变化报道的话语框架。
本研究解读的主要对象是微博的媒介文本,而受众如何启动个人话语框架,采用趋同、协商或对立的解码立场与媒介话语框架进行互动,从而实现社会现实、媒介现实和自我现实之间的转化与互动,值得进一步进行探讨与研究。
【本文为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媒介融合下地方***府引导网络舆情研究”(项目批准号:1424004102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郑保卫:《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②喻国明 李彪:《网络事件中元信息文本的议题建构与微观修辞研究》[J],《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③仇玲:《环境危机议题的媒体建构与信息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3年第4期
环保话题作文篇7
Topic2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pollution around us.
太窝中学 陈天胜
一. 教学内容:
Section A
二. 教材分析:
由老奶奶对环境的抱怨,引出关于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介绍不同种类的污染,语法内容是继续学习现在完成时,主要句型有:
How long have you been like this ?
I have been like this since last month.
I hope you feel better soon.
What made her chest hurt ?
三.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
1) 掌握与了解Section A 中的词汇。如: Produce、chest ... and so on
2) 语法:学习含有Since的现在完成时态,例:
I have been like this since last month.
3) 功能和话题
表达责备和报怨
谈论不同种类的污染
谈论环境保护问题
2.语法技能
听
1)能够听懂有关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对话或短文
2 ) 能够听懂别人含有责备和抱怨语气的句子
说
1) 能就环保问题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
2)能就环保问题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读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2 ) 能够读懂有关环保问题的说明文并获取有关环保信息
写
能够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有关污染和环保的素材
3 情感态度
1)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 ) 能在英语交流中理解他人的抱怨
3)加深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树立环保意识
4 学习策略
1)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2)善于利用教材插***理解有关污染和环保的对话或文章
3)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
5)学会拓展自己的思路、发展个性
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怎样表达抱怨,发泄不满
2、知道存在着多种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五.教学思路
出示***片 听磁带训练听力 学生阅读回答1b
学生操练表达不满的句子 学习含有since的现在完成时
出示***片 总结污染类型 探究活动
六.教学用具
电脑/录音机/***片/磁带等
七教学过程
1.出示***片
2 通过***片,先猜后教学生阅
(1) There is a chemical factory.
(2) The chemical factory produces terrible gas.
(3) My chest hurts.
(4) The air is not fresh. It,s difficult to breathe.
3 听1 a 的录音,回答下列问题
(1)What,s wrong with kangkang,s granny?
(2 ) How long has she been like this ?
4、巩固
(1)参照1a回答1b的问题
(2)读1a 找出老奶奶表达不满的句子,并读出来,然后让学生说一些表达不满的句子
(3)解释含有since的完成时态并作适当操练。
5、出示3a的***片,让学生判断污染类型
6、用3a的词组完成3b
7、小结本课时内容
(1)表责备与不满的表达式
(2)含有since的现在完成时
(3)我们身边的一些污染种类
8、作业:
利用Group work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看看存在哪污
染,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写出调查报告。
八、板书设计:
环保话题作文篇8
关键词: 文学;科学;相结合;科普途径
中***分类号:I02;B50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007-02
1科普是科学与人文的交集
2006年2月,中国***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行动呈现出了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专家学者也越来越重视科普研究和科普创新。科普创新不只是一个理论的界说,它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目标是建构一个有吸引力的科普创新体系。科普工作在保障知识科学性的基础上,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本文的焦点在于科普途径的创新。
科普处于科学和人文的边缘,科普创新是科技原创新基础上的再创新,是一种综合创新。科学技术是面对自然的创新,而科学普及则是面向公众,面向人的创新,因此从知识领域上看,科普创新就是以科技知识(包括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基础的人文创新。科普途径是多样的,不仅包括教育途径和传播途径,也需要包括文学途径。从科普的方式和途径来看,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理念除了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商业广告、生产实践、广播电视媒体等形式传输给公众以外,出版科普文学***书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普及科学技术应该与社会文化、文学艺术互相融合渗透,形成互动关系,而不应该是君临于其他部分之上的孤家寡人。
科学普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科普创作的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科普创作是科普活动的基础。科普创作包括各类科普作品的产出,涉及***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子网络、展览等所有与科普相关的领域,同时还包括各类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手段。本文主要聚焦于普及科技知识和科学理念。在科普创作方面,本文聚焦于用文学语言和故事情节来解说、传载某项科技知识或某种科学现象。
2文学在科普方面的作用及优势
科普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科普工作者比较一致地认同《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定义,科普应包括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或科学精神)的普及三个方面。就科学知识的普及而言,科普工作者从来就不是直接地将科学家的原始论文或成果传达给公众,而是需要特别加工。对科普知识进行文学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加工方式。
科普文学的优势在于普及科学理性,而科普的根本意义也正在于普及科学理性,因为科学理性是科学的根本和灵魂所在。科学为一个社会带来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技术进步或物质文明,而是社会中的个体客观理性地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心智。通过文学的形式和手段可以把深奥的科学道理通俗化,把抽象的科学概念形象化,使读者乐于阅读,易于接受,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激发他们关注世界、甚至进一步探究科学的内动力。科普文学就是为了普及科学的文学,它可以有许多种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技巧。科普童话就是其中的一种。科普童话是引导少儿读者走向科研之途的动力之一。
少年儿童代表着社会的未来,是接受科普的重点人群,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增强他们的科学观念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科普童话寓意深刻、通俗易懂、且语言简单明了、情节引人入胜,这种形式易于被广大少儿读者接受。创作科普童话故事这种途径既符合科学特质又具有普及性特点,所以本文力荐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深入浅出的介绍自然、物质、环境等科学常识,使少儿在轻松愉快的语境中,学会各种科技知识,增强科学理念。
3科普童话的特点以及在科普方面的作用
科普童话将童话故事和科技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增长科技知识。它可以使少儿在阅读中感受万物的神奇和奥秘,感受科学知识的力量,可以激发少儿的科学想象力和对科学探索的向往。它以传播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创造能力、满足好奇心、丰富想象能力为目标。
科普童话故事由诸多元素组成,除了科技成分外,还有玄幻成分、魔幻成分、科幻成分、文化成分、社会成分等。社会成分是背景,文学成分是树枝,文化成分是绿叶,科技成分是花朵。
本文力荐科普童话故事的主题聚焦于环境问题。我国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已经构成了少年儿童科普教育的必要内容。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变大,这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是: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程度加剧、草原加剧退化、森林资源急速减少、生物物种快速灭绝、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湖泊及湿地面积收缩、水体及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等等。以上每一个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都是一个对少儿进行紧迫科学教育的内容。抓住环境教育这个主题,同时结合其他科普教育,可以使少儿的环境意识和科学精神逐渐加强,从而将保护生存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本文力推科普故事从环境和资源的角度,叙述和解析故事中地球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好的科普故事主题并不是聚焦于讨论科学技术怎样才能消除污染节约能源,而是从更高的层面,诠释环境能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环境能源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只是一个科技问题,而更是一个国际国内***治***策问题和人文素质问题。
4科普童话的主要评价指标及社会效益
第一,科普童话需要包含能引起孩子们的浓厚阅读兴趣的文学创作技巧诸元素。第二,科普童话要有科学依据。科普童话的目的在于普及科技知识和传播科学精神,它是一种使少儿读者变得充实、聪明和富有智慧的文学形式。第三,科普童话需要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那么评价科普童话作品的指标就是看其主题和内容是否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创新创造”的主题,是否以传播科学知识、加强科学理念为宗旨。
本文预测此类科普文学会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科普童话故事是一种趣味性强、传播面广、影响时间久的科普教育资源,它既符合科学特质又具有普及性特点。这种既符合科学又体现少儿文学特点的科普童话故事容易在广大少儿读者群内传阅,便于所承载科普知识的传播,在培养和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的科学意识方面将产生明显的影响。总之,此科普文学作品的完成将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具有广泛厚重的推广价值,对开发新的科普途径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同时对繁荣科普文化、提升国家及地方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长久的效益。
5完成科普童话创作和实现其社会效益的主要途径
5.1 完成科普童话创作的主要途径①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主题,广泛采集科普知识。②针对未成年人,研究其阅读心理和阅读兴趣,找出科普知识与少儿阅读兴趣的契合点。③广泛研究国内外少儿文学作品,提炼和吸收少儿文学创作技法中最有利于传载科普知识的元素。④广泛研究国内外科普文学作品,吸取其创作手法方面的精华,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作手法方面的创新。
5.2 实现科普童话社会效益的主要途径①趣味科普读物可以承载优秀的科普资源,并易于把科普知识和科学理念传输进广大少儿读者的心智,从而实现科普资源的共享。所以,出版科普童话***书及杂志是开展社会化科普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②要实现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在国家、省、市、县科协网站和其他网站开设科普文学专栏或专题,介绍“科普童话”和“科普小说”创作中的一些新作品。这里说的“科普小说”不包括科幻小说,它重视的是对现实科学进行文学反映,目的在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这是一种具有广泛久远影响和典型意义的创新性科普渠道,此渠道值得加大力度建设。建设此类特色网站,可以有效地为科普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展示空间,同时还可以反映科学与文学、科学与文化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方面的最新进展。③结合区域优势条件,把科普文学的创作与当地的地理和文化资源相结合,进而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展览产业,从而促成科普事业与地方经济文化教育共繁荣的局面。④结合科普童话的内容,开发动漫产业、影视产业和工艺产业,从而提升国家及地方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曾国屏,古荒.关于科普文化产业几个问题的思考[J].科普研究.2010(01).
环保话题作文篇9
【论文摘要】: 文章先阐述了分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原因,然后简要介绍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过程。接着,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共同利益和国际机制的层面来分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并就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中美两国在经贸、环境、安全等各个方面存在着越来越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是,这并没有使双方的合作关系自发改进,反而由于各种原因致使两国存在着愈演愈烈的冲突。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如果两国关系处理不当,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两国经济发展,甚至会世界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冲突,相互合作以达到"双赢",中美双方试探性地进行了战略经济对话,形成了相关机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为使该机制更大程度促进中美合作,我们必须对该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内在规律,把握其局限性与发展方向。
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由来及其过程
2006年8月21日,中国国家******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双方表示,加强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对话,将有利于两国经贸合作和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稳定安全也会产生积极影响。2006年9月20日,中美双方发表《中美关于启动两国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共同声明》,标志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正式进入创建轨道。
2006年12月14-15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双方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2007年5月22-23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围绕服务业、投资与透明度、能源和环境、平衡增长和创新等议题进行了讨论。2007年12月12-13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中美围绕"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于2008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随着双方对话的深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机制也日趋完善和成熟。
二、剖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原因
首先,共同利益是双方对话的基础。"相对其他国家来说,中美经贸关系更符合'比较优势'的原理,中美双方均从这种贸易、投资关系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①如今,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国,中国是美国第四位进口国。美国从中国进口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升降;而获取美国的资金、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经验,也是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出口的廉价产品,不但使美国消费者每年减少1000亿美元的开支,而且使美国的gdp每年增加0.7%,通胀率减少0.8%,有利于减少美国财***赤字,确保了美国跨国公司的利润增长。除了经贸关系联系紧密,中美双方在***治、***事、文化、环境等方面也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如全球和东亚地区安全问题、《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和世贸谈判等问题,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同样,中国要和平发展,也一定程度需要美国维持稳定的外部环境。②另外,中国现今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对环保、知识产权、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重视也日益加强,也都是符合美国的对华一贯立场的。如果双方能够合作,不但能够给中国带来所需的先进技术与经验,也能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利润。这样,建立以经济对话为基础,兼顾***治、安全以及环境范畴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不单单可以使中美双方解决经贸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在其它领域找到更多的"利益契合点"。
其次,冲突与磨擦不断加大是对话的刺激因素。虽然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但中美冲突与摩擦的程度并没有减弱,相反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并表现出恶性循环的特征。比如,美国对中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所以美国一方面批评中国对美的巨大贸易顺差,一方面却又加强对华的技术出口控制。美国作为高技术国家,在经济关系中高技术产业占据比较优势。控制对华技术出口必然导致加大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而进一步加大对华不信任感,形成恶性循环。这类问题,多源于误解和相互猜疑,如果不通过积极的对话来逐步构建双方互信,将难以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再次,双方认知趋于一致是对话的先决条件。双方合作的意愿,仅仅有客观存在的共同利益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双方主观认识相一致。"相互依赖引发了国际合作的愿望,国际合作是国家权衡利弊后的一种选择,是建立在严格的利益判断基础之上的"③。中美双方对有关问题的认知逐步趋于一致,使对话有了了现实的可能。比如,时任***常务副国务卿的佐利克2005年曾明确表示,中国是美国的"利益攸关方"④。2005年9月,一些美国***府高官曾在公开场合表态时,说应尽量淡化人民币汇率对美国制造商的"负面影响",认为美国制造业的困难更多地归咎于其他因素。中美之间的冲突,中国也开始从自身分析问题。比如,中国意识到对知识产权缺乏保护,不仅损害了美国以及其它地区的利益,也会导致国内高新技术难以发展,所以中国对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逐步提高,并承诺履行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这都说明双方的认知逐步趋向一致,使双方走向对话的道路。
三、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特点
在某种情况下,合作的进行,仅仅存在共同利益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制度的存在才行,这些制度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并能限制信息的不对称性。⑤中美双方存在共同利益,但要在这个共同利益上实现有效的合作,还必须发挥机制的作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在中美多年的经贸关系的发展以及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过程中,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机制框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并逐步完善,呈现出自身的特征。
首先,对话定期举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自2006年9月保尔森首次以美国财长身份访华后,中美双方宣布启动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之后,对话每年举行两次,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双边和全球战略性经济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对话将轮流在两国首都,也就是北京和华盛顿举行。对话定期举行,使得该机制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其次,对话立足点高,涵盖面广。战略对话就是要站在制高点来全面审视双边关系。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在建立之初,就立足于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经济问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推动着中美关系的发展。同时,对话内容涵盖多个领域,使得双方能够更为全面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再次,对话呈现出渐进式的特点。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议题,从第一次对话讨论的五个专题,扩展到第三次对话的八个专题,逐步扩展到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并在原有议题逐步进行深化和扩展。从广度和深度的循序渐进,有助于降低双方调整的烈度,使双方合作能够更加稳步进行。
四、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前景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建立,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为促进两国关系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对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运作,我们也应该有理性而清醒的认识。由于美国国内***治的复杂性,中美两国国情的巨大差异等因素,导致在中美两国之间建立行之有效的对话机制并确保机制的顺利运行,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注定将在复杂、曲折和艰难的道路中前行。
首先,中美双方关注点和期望值不对称。中美各自对战略经济对话的关注点不同,从目前中美双方的表态来看,美方最关注的是三大问题: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开放,而中方最为关注的是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贸摩擦被***治化的问题。中美双方对战略经济对话中的不少问题的期望也是不对称的,在美国看来需要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例如金融市场、汇率和资本项目开放等问题,对中国而言,却是需要在长期改革中逐步解决的问题,中国不可能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让步。
其次,美国国内***治复杂性的牵制。在美国的多元***治体制下,国内***治极为复杂,******间、利益集团间的利益争斗从未停止过,众多的行为者都试***对相互竞争的目标进行妥协。美国的外交***策及行为,也必然受到*********治、利益集团***治的影响。在美国的各******与利益集团中,汇集着大批在对华贸易中的"受损者"(如劳工集团),强烈要求对华采取不合理的强硬***策。国内***治的纷争发生"溢出效应",必然影响到"高层***治",使得在双方对话中出现各种不和谐的声音,影响战略对话进一步加深。
再次,构建战略互信存在问题。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维护和延长在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主导地位.维护和扩大在世界各地的战略和经济利益,继续向世界各国推广美式价值观念和***治制度。中国的国家战略总目标是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以和平、发展、合作为基本主题的自强发展战略。⑥其实,中美两国的战略目标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基本符合一致的。但由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导致了两国战略互信存在着不少问题。美国在经济、***治、安全、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都需要中国的合作,同时两国在这些领域又是相互竞争的。合作与竞争的交织,使得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双方难以互相信任。另外,中美两国在***治体制、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等多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导致双方并非通过短时间的沟通就能得以相互理解。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与***治中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是会成为美国的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美国对此心存疑虑。美国与中国的合作,是真正将中国看作"利益攸关者"的外在表现,还是因为陷于反恐战争而不得不采取的缓兵之计?
总之,由于中美两国在经济、***治、外交等领域都存在着很现实的问题,其中很多问题更是由来已久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所以,也不能期望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能迅速高效的解决所有问题,它也只是中美双方的一种特殊的沟通渠道,通过对话加强理解和沟通,进一步扩大双方的利益汇合面,但要解决中美关系间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中美双方在彼此发展中的作用,还需要中美两国从多方面、多层次上做出更大的和不断的努力。
注释
① ***. 《中美经济关系:寻求新的分析框架》,载《国际经济评论》, 2007, 7:10-12.
② 张幼文. 《共同利益是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基础》,《国际经济评论》, 2007, 11:48-51.
③ 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④ 罗伯特·佐利克. 《中国往何处去? 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 2005年9月21日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演讲
环保话题作文篇10
>> 山坳上的中国汽车 从贤能***治看中国***治话语表达 从世界看中国 从日本看中国 从“中国关键词”看中国特色***治话语的对外传播 从常识看中国当代文学 从莫言获奖看中国文学翻译 从美剧看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问题 从外交话语看中国外交中和平观念的演进 从博弈论角度看中国警方讯问中的话语互动 从《被偷换的孩子》看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纪录片的品牌构建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从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传统自然观 从BDI看中国远洋 从大堵车看中国 从齐鲁文化看中国早期体育娱乐活动的文化渊源 从《红高粱》的经典化看中国文学走出去 从电影《归来》看中国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之路 从“红学”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从《山坳上的中国》看中国早期生态文学话语 从《山坳上的中国》看中国早期生态文学话语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文泽天")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1988年出版的《山坳上的中国》作为中国早期生态文学时期的著作,从问题学专家的角度,直指中国问题,深入冷静地剖析中国在当时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的后果,给当时的中国敲响了科学发展的警钟。他在书中提到的论证和观点,用我们如今的科学发展观可以基本得到验证。其中第八章和第九章属于中国早期生态文学作品。本文将以《山坳上的中国》为例,探析中国早期生态文学的话语,试***厘清中国早期生态文学与中国生态文学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整体主义;早期生态文学;话语 中***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8-0053-02
生态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欧美,80年代中期才在中国起步。本文的早期生态文学指的就是在中国生态文学的起步阶段,以报告文学为主要创作形式的生态文学。所以《山坳上的中国》既是我们了解自己的镜子,也是需要我们学习来促进自身发展的智慧。其中第八章《生态危机:留给子孙的遗产》和部分第九章《“忘恩负义”之罪》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过度破坏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给当时的中国和后辈造成了严峻的生存威胁。
一、研究背景
1.研究内容。现有研究中,总体上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出发,多为近些年生态文学发展概述,以及生态文学演变和各阶段特点及问题。比如吴秀明《文学如何面对生态――关于生态文学理论基点和生存境遇的思考》中提到早期生态文学成果不丰的原因:“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审美中介的环节,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加转换地搬到文学研究领域”;史元明《论生态文学――生态文学概念的界定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1]将生态文学的发展分为“浅层生态文学”和“深层生态文学”;吴秀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态文学――关于当下生态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几点思考》指出生态文学“不能违背艺术创造的基本规律……真正的生态文学,它的所有有关的生态的思维理念都被充分地感情化、形象化。[2]”
总而言之,与早期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学而言,90年代后出现的“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文学,直到当代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学,学界更愿意给其“主义”、“派别”之类的分别,并让早期生态文学与之后的“深层生态文学”分个高下。比较的结果基本是后者是前者的转化和升华。
2.研究成果。因为研究的内容和问题都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出发,所以研究成果多为生态文学的创作思路和不足。比如宋俊宏《近三十年中国生态文学的回顾与反思》指出的“危机战士有余而根源探究不足、城恶乡善的叙述模式、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痕迹明显”[3];张晓琴《中国生态报告文学综述》中提到上海师范大学杨建剑龙先生指出的“中国当代大部分生态报告文学的创作仅停留在生态破坏的揭露展示方面,缺乏对生态问题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所缺乏的是西方生态批评家将生态危机与人类的文化紧密联系的做法,即通过文学来重新审视人类文化”。
二、早期生态文学话语探析
生态文学固然属于文学的范畴,在创作形式和思路上自然与其他文学形式大同小异。可若只将其限制在文学创作的范畴,与其他需要更多的展现感情和人文的作品比较,或者非要与其后期的生态文学一较高下,未免有些不全面。因为生态文学不只可以从文学的角度研究,从另一个方向看问题,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也会给大家提供全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本文从话语的角度重新看待早期生态文学,试***厘清其与后期生态文学发展的关系及地位。
(一)为早期生态文学正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报告文学虽然是生态文学第一次传入中国的文学形式,与90年代渐渐演变和兴起的新型生态文学诚然有紧密的先后顺序,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们出自同样的话语和心声。因此将二者进行比较,并加以高低之分,是不全面的。本文尝试概括以下两个方面。
1.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是针对早期生态文学而言的,这种主义认为报告文学虽然运用各种证据和手法呼吁人类对生态的关注和保护,但最终目的依然是以“人类”为中心,是因为生态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所以才要保护生态,其中也有正确利用、高效利用生态的主张。但是生态整体主义是从大自然的角度考虑环境问题的,其出发点不是人类,而是将心比心,从生态本社的角度出发,维护生态的整体有序和平衡。比如说,关于水土流失的问题,在《山坳上的中国》第八章第二节中被视为“文明衰落的原因”,而生态整体主义则认为水土流失是人类对生态的伤害,不应该破坏生态本来的面貌而主要供人类利用。当然,也是有个别的研究指出了整体主义应该适度,在看到机器文明给生态带来破坏的同时,也不能否认,工业的发展确实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壮大。所以从生态整体主义出发的生态文学也应该注意,不能够全盘否定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的影响,而是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保护环境。
值得提出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真的能够准确地概括两个阶段的生态文学么?对“主义”的钻牛角尖显然无益,它只给我们提供一个大概的评判标准,却不是衡量文学的尺度。更不用说两个主义又有多个形态了。只要做到适度,既考虑到人类的生存,又站在生态的整体考虑,是生态文学共有的话语特征。举个例子就是《山坳上的中国》第八章第一节“五斧砍树,十膊争林”中,从浙江、四川、陕西等地区历史发展和现实说明人为是森林沙漠化最主要的因素,并呼吁效仿美国“新***”,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环境,否则森林问题会成为我国长远发展的隐患”。所以,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不是评判早期生态文学是非的标准,将人类中心主义扣在早期生态文学的头上,评价其功过也是不客观和毫无意义的。
2.浅层生态文学和深层生态文学。无独有偶,深生态学(deep ecology)运动代表人阿恩・奈斯在20世纪70年代最先提出“深”层生态文学和“浅”层生态文学之分。浅生态文学主旨是运用生态学思想去“反对污染和资源消耗”,中心主题是“保护发达国家人民的健康和财富”[4];深层生态学则“采取理性、整体的观念,试***抛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是生态的中心的形象,而采用更为整体的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方法。[5]”这样的划分实质上和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是异曲同工的,可这种划分传入中国后,很多人将此分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赋予“浅”与“深”新的内涵。认为“浅”与“深”的作品区别不仅在于“主义”,而且,体裁和创作手法的单一也是重要原因。但是如果从话语角度分析就不存在深浅的问题了。因为早期生态文学在中国新生时,中国并不能给予参照的经验或者历史,只能在学习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摸索。报告文学就是早期生态文学摸索的成果。60年代的欧美经济在第二次工业***腾飞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他们急需通过遏制人类的过度行为,减轻或者消除对环境的践踏。而生态文学传入中国时,虽然我们不是工业***最大的受益者,但建国不久,社会的发展也同样给环境带来不小的伤害。所以早期生态文学的话语是更好地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这样的意识形态并非是“低”的,抑或是以“我”为中心的,而是面对特定的社会环境,就会有特定的保护环境意识、报告文学知识和相应的语言,早期生态文学这样一个循环的环境就形成了相应的话语。早期生态文学就是这样话语环境中的产物,它和其他创作形式的文学当然有异,甚至在某一叙述优势不及彼,可这绝不能够泯灭其在生态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话语。书中这样写道:“全世界每年起火约20多万次,其中却以中国为最。大兴安岭的失火却是人为,但是长期的过量砍伐,森林垃圾巨量积聚,加上、管理混乱、灭火工具落后等是主要原因。[6]”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是面对人类对大自然直接或者间接的“施暴”,笔者用冷静缜密的思维,科学长远的思考以及专业的角度和准确的数据,告诉我们相似事件背后的实质:人为,并警醒中国的发展方式。而所谓的“深生态文学”运用更多的抒情技巧,婉转迂回地表达情感。但是二者表达的内容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最根本的是话语不同。《山坳上的中国》第八章以及第九章部分,处处扬洒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话语,将这样的意识形态嵌入每一组数据,每一个事例中。所以二者没有深与浅之分,只有话语之分。但是,值得说明的是报告文学确实有其弊端,在此不再赘述。
(二)话语表达的不足
早期生态文学也是有其不足之处的。“从创造手法上来看,浅层生态文学一般都是以某个具体的问题为中心,然后围绕这个问题来收集资料、加工资料,最后组织成文。[1]”比如《山坳上的中国》中,第八章第四节,为了说明形成淡水危机的两个主要原因是需要量急剧增加和水源日益被污染而举例说明:“西北、山西、中原不断向黄河提出要水的要求。黄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但是流经的正是北方较干旱的地区,平均雨量较少。三角洲的开发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总的开发水平不高。新的开发地区少且量少,比如柴达木地区,能用的只是报告中44.3亿立方米中的77分之一”[6]等大量的数据和事例的堆砌,“有以偏概全的毛病,因而对一些问题的概括描述上不够准确。[7]”而后期的生态文学也在道德、人性等方面表达得更深刻,是早期生态文学应该学习的另一种话语表达方式。苇岸在他的《土地道德》中探讨了土地道德的深刻内涵,他认为是土地把人类变成土地的一员,警示人类要尊重土地的每一个组成:“什么是土地道德?迄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道德都不会超越这样一种前提:个人是一个由各个相互影响的部分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
三、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