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话题作文篇1
俗话说:母爱是伟大的,但我觉得父爱也是伟大的!
记得有一次放学,外面下着黄豆般大小的雨点,爸爸冒雨来接我。当爸爸看到我时,马上问我:“祺祺,你冷吗?”接着从我背上接过书包,在我头顶上撑起一把雨伞,紧紧拉住我的小手走了。回到家,我发现我的衣服一点儿水也没淋湿,而爸爸的衣服却湿透了半边,就像一只“落汤鸡”。我不由自主的回想起了路上的情景:爸爸给我撑伞时,伞是歪的,几乎都在我这边,爸爸还用高大的身躯帮我挡住了旁边的风雨……不知什么时候我的眼睛渐渐变得模糊了,泪水缓缓地流了下来。这时,我多么想倒一杯热茶给爸爸,多么想拿一件衣服给爸爸披上……
爸爸啊,我是怕冷的小孩,您就是“衣服”,温暖着我;我是“水果”,您就是“大棚”,保护着我;我是“小苗”,您就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我。爸爸!您辛苦了,我永远爱您!
(来源:文章屋网 )
以爱为话题作文篇2
话题作文如何拓展思路呢?话题作文提供了空间是广阔的、自由的,这就反而使人不知从何处下笔,感到茫然无措,兴棋难定了,这就要从话题的特点出发去选择思路,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下面以“初三”话题为例,探求几种全新的思路。
1、一词经纬思路。全文以一个“忙”字立骨,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初三生活的忙忙碌碌。
2、剪辑式思路。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琴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雪的作文;第四块:摘自泓的日记,四个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
3、剧本式思路。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思路通过四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
4、幅射式思路,全文以若干“初三就是……”的句子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初三生活的喜怒哀乐。
5、作息表思路。全文就是一张自己设置的“初三作息时间表”,以此来透视初三生活的一个窗口。
6、仿拟式思路。仿拟出若干首诗词,从各个方面来表现初三学生的刻苦努力与不懈追求。
这样,只要思路一拓宽,我们就能文思泉涌,佳篇迭出。
新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许多教师认为“话题作文”就应该让学生挥洒个性,只要不跑题就行,教师不必作过多指导,指导过多反而会束缚学生作文能力的自由发展。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面对话题,不知如何选材,拿起笔来只是胡乱应付,写完后读一读,连他们自己也不知所云,更不用说紧扣话题了。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深感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材。没有真心打动小作者自己的素材,他们哪里有那么多情感可抒写?他们哪里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话题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过程,就是引导他们寻“米”的过程。我认为启发学生面对“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话题”插上翅膀飞翔在每个学生心灵的广阔天地中,去触及那些令他们感动的人、物、事、情、景……这样学生才会抓住真正优质的好“米”,做出真正美味的佳肴。 在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展开“追忆联想’一回忆:你曾经感受到哪些人对你的爱?学生纷纷回答:有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有同学、朋友的,有老师的等等。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展开“对比联想”一哪些人需要爱呢?大自然的哪些事物需要我们关爱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同学说,街上的乞丐很可怜,他们最需要社会关爱:有的同学说大自然中的小鸟需要关爱……然后,我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从众多与“爱”相关的材料中选出令自己最受感动的人或事来写作。
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看,他们的选材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妈妈的爱“老师的爱”这一框框,能抓住许多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爱”这一主题,题材明显广泛多了。
以爱为话题作文篇3
一、巧用修辞法
1.运用比喻拟人: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拟题,不仅可以使题目生动、形象、优美,而且可以化平淡为神奇,使题目表达的意思丰富而隽永。
①运用比喻:
《轻风,像旧梦的声音》——话题“风”
《航行在母爱的河流中》——话题“母爱”
《送你一棵忘忧草》——话题“好心情”
《心中的百合花》——话题“好心情”
《我是船,只属于远方》——话题“奋斗”
②运用拟人:
《母爱绽开泪花》——话题“母爱”
《牵着青春的手》——话题“青春”
《倾听落叶的诉说》——话题“风”
《心灵的呼唤》——话题“心声”
2.运用对偶、排比:题目的美也表现在形式上,我们可以运用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使题目表意凝练,节奏整齐,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①运用对偶:
《风也凄凄,路也漫漫》——话题“拼搏”
《春来花开,秋来叶落》——话题“改变”
《看秋风落叶,忆辗转人生》——话题“改变”
②运用排比:
《那山,那水,那船》——话题“家乡”
《数学·音乐·人生》——话题“生命”
《白云·夕阳·歌声》——话题“改变”
3.运用双关:运用这种修辞方法拟题,可以使题目意味深长,启人深思。例如:《不要在冬天砍倒一棵树》——话题“关爱”
《给心房点亮一盏灯》——话题“信心”
二、引用化用法
优秀的古诗文和现代诗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语句,巧妙地引用或化用可以变成优美的题目。此外,经典的格言警句、成语典故、广告语、歌词、影视剧名,都可以为我们所用,这样包装的结果,可以使文章的标题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从而深深地吸引读者。如:
《你是风儿,我是沙》——话题“风”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话题“拼搏”
《野百合也有春天》——话题“改变”
《绝知此事要躬行》——话题“实践”
《何处相思明月楼》——话题“思念”
《爱拼才会赢》——话题“拼搏”
《其实你该懂我的心》——话题“理解”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话题“理解”
三、创设意境法
诗歌之美在于意境。如果文章的标题也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同样能引人注目。拟题时,我们可以运用诗歌或散文的语言,营造出种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寓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交融。这里既可以有风花雪月的空灵缥缈,也可以有惊涛艳阳的热烈奔放……使之既有美丽的画意,又有含蓄的诗情,从而拨动读者的心弦,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如:
《清风夏雨爽人心》——话题“好心情”
《守望桅子花开的季节》——话题“青春”
《童年,在太阳落山的时候》——话题“童年”
《别梦依依忆乡关》——话题“团圆”
《心弦上不逝的风景》——话题“风景”
《花染凉意水无声》——话题“反省”
《仰头依旧蔚蓝天》——话题“好心情”
《让心灵的窗子向北开》——话题“改变”
四、饱含哲理法
富有哲理,意蕴丰富的语言是能够启人心扉的,也是能打动读者的,在拟题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这样饱含哲理的语言。如:
《风永远吹不动母爱》——话题“母爱”
《再哭一次就长大》——话题“成长”
《生活没有失败》——话题“失败”
五、悬念激疑法
我们在拟题时或者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者摆出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进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迫不及待地去阅读,去追寻。如:
《两只流泪的爱情鱼》——话题“人与自然”
《谁的眼泪在飞》——话题“网络与生活”
《沉醉不知归路》——话题“风”
《麦穗上的舞蹈》——话题“友谊”
以爱为话题作文篇4
关键词 关联理论 爱情对白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15-02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情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人类最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对爱情的渴望和执著是人类的天性。恰当生动的爱情对白可以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可以使常见的爱情故事变得荡气回肠、流传千古。当然,爱情对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方理解并相信自己的感情,从而使听话人也产生同样的思想感情。爱情对白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言语交际具有言语交际的普遍特征,用崭新的理论来分析传统的主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利用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的原理来分析探讨爱情对白。
一、关联理论对爱情对白的解释
爱情对白的双方总是处在推理的交际过程之中,爱情对白最终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取决于听话人是否能够根据自己的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语言词语信息等作出与说话人的意***最接近的推理结果。我们来看《射雕英雄传》中的这段对话:
张无忌:“赵姑娘,我不该到这儿来,不该再和你相见。我心已有所属,决不应再惹你烦恼。你是金枝玉叶之身,从此将我这个山村野夫忘记了吧。”
赵敏拿起他手来,抚着他手背上的疤痕,轻声道:“这是我咬伤你的,你武功再高,医道再精,也已去不了这个伤疤。你连自己手背上的伤疤也去不了,能除去我心上的伤疤么?”
此时张无忌已经爱上了赵敏并明白赵敏也深爱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他明白的告诉赵敏他已经心有所属以及两个人身份悬殊,但这仅是说话的人提供的交际信息,其中隐含着说话人的交际意***,即他们两个人虽然相爱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不可能走在一起的。听话人能不能根据所形成的语境假设进行推理以领会说话人的交际意***是交际成功的关键。赵敏作为听话人她首先想到的是她深爱着张无忌,所以忘记张无忌这个信息更容易引起她的注意,从她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只有这个信息取得了最佳关联。而心有所属和身份悬殊虽然与他们两个人的爱情具有最大关联但对听话人赵敏而言都不重要,是不必去考虑的,她所要的只是爱人的爱。又如《半生缘》里的那句对白:“世均,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虽然短短的几个字,却是建立在世均和曼桢经历了人生的沧桑变化这样的交际认知基础之上的,所以听话人很快推理出了说话人的交际意***,只有珍惜这短暂的相逢时刻,然后再踏上各自的人生旅途。正是基于双方对现存认知语境的趋同,双方的表白最终达到了互明,取得了最佳关联。
当双方的认知语境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而背离时,无论说话人的明示再具体,听话人也很难推理出与之关联的信息来,如《梁山伯和祝英台》中的对白:
祝:这蝴蝶成双成对,比翼双飞,真让人羡慕。但如果它们只是形单影只,就会显得孤单,少了一种幸福美满的感觉。我想,这世间事务,大概美好的都是成双成对的吧!
梁:照你这么说,你大哥我单身未娶,就不幸福喽?
祝:山伯,你我兄弟同行,也是成双成对,依我看,也不输那丈夫配红妆。
梁:哎!英台,只有夫妻才叫成双成对,唉呀!哪有兄弟俩这样比喻的?不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比翼双飞是夫妻的象征,虽然梁山伯对这点深信不疑,但在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这样的认知环境中,尽管祝英台明确告诉他你我同行也是成双成对,他仍然不能明白祝英台话语的交际意***,这段爱情对白肯定是徒劳的。
二、关联理论在爱情对白中的启示
爱情对白作为人类言语交际的特殊形式,它不但存在于各种作品中,也出现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爱情对白有希望所爱的人接受自己的爱的,也有拒绝所爱的人或爱自己的人的,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也不管它的形式如何,只要有言语参与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用关联理论对其加以分析和探讨,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上面提到的例子。关联理论认为交际的成功关键在于听话者的推理。爱情对白中的说话人要想取得预期的结果,首先必须明白的传达交际信息和交际意***,避免误解,同时尽可能的靠近听话人的认识语境,并根据话语所取得的语境效果进行适时的调整,尽可能让听话者付出较少的努力就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
从关联理论看爱情对白是一个新的起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里还只是一点初步的认识,希望大家给予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Dan Sperter,Deir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Cogni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1.
以爱为话题作文篇5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关爱”为主题组织教材。生活中不缺少爱,但让孩子们谈生活中的爱时,他们却无话可说,对爱非常淡漠。于是以教材为触发点,我决定进行一次有关“爱”的习作指导课,引导孩子们感受生活中的爱,热情地抒写爱,让学生不仅能在习作中提高表达能力,也对“爱”有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关注生活中细微的事情,感受生活中的爱。
2.在广告情境中唤起爱的记忆,流畅地讲述爱的故事。
3.在真诚的氛围中掌握习作的“真”字诀。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引入话题
1.我们刚刚学完的一组课文,大家还记得吗?
(大屏幕出示这一组文题。)
2.这些文章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爱。(板书“爱”)
3.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们从文章的哪里感受到了爱?你们觉得爱是什么?学生可能会结合课文谈到“爱是掌声”、“爱是棒棒糖”、“爱是给予”、“爱是陪伴”、“爱是尊重”……教师把学生提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4.在大家的生活中,也一定有一些小物件,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勾起你对爱的回忆。你觉得爱是什么呢?让我们静下心来,打开记忆的闸门,去好好搜寻一下。
这一部分通过回忆课本中关于“爱”的文章,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使学生懂得“爱”就是那么简单,为学生寻找写作素材做了铺垫。
(二)铺设桥梁,打开思路
教师引导:让我们先来看一组生活中的镜头,认真观察、体会,在这个片段中爱是什么?(播放让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片。)
师:看完广告片,感受到爱了吗?爱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广告片中的细节,使学生发现爱在笑声里,爱在那一个焦急的眼神里,爱在洗脚水里,爱在话语里……可以利用录像重播、定格的手段达到让学生关注细节的目的。
爱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大家知道吗,古时候的“爱”是这样写的,(写出繁体的“爱”)中间有个“心”。爱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大家是不是有一双能够发现爱的眼睛,有一颗能够感受爱的心灵呢?(沉默片刻)请回忆你自己的生活,用心去感受,你理解的爱到底是什么呢?
本环节的设计有三个目的:一是进一步调动学生情感。“情动辞发”,“情”从何而来?从生活体验中来,从阅读体验中来,有了情感的积累,当我们找到了点燃情感的火花,作文就变得容易了,就变得有趣了。基于此,我利用看广告片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煽动起强烈的表达欲望。二是在寻找广告片中关于“爱”的镜头时,让学生拥有一双捕捉“爱”的慧眼,使学生明白爱在细节中。三是渗透写法。通过教师的引导、总结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故事是由一些细节组成的。
(三)回顾生活,捕捉细节
1.现在请大家用心回忆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爱是什么?把你想到的词或者是一句话写在本子上。
2.教师巡视,指名到黑板上写,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颜色的粉笔。(学生陆续把词写到了黑板上。)
3.师:(指黑板上的词语)大家的生活不同,感受到的爱也不同,看黑板上这些五彩缤纷的爱(各种颜色的词语),请你们轻轻地读出这些词,看看你对哪个词语比较感兴趣,想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吗?也可能读的过程会打开你记忆的闸门,唤起更多关于爱的记忆。
让学生写出关于“爱”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这是学生对记忆进行梳理的过程。因为写词语或一句话比习作要求低,孩子们参与的兴致高,初步为学生创造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同时为下面的“说”故事做铺垫,学生写出的词语或一句话也是讲述故事的一个“抓手”或支点。
让学生讲述词语背后的故事。三种选择方式:
第一,由学生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词语,让写词语的同学讲述;
第二,由教师选出特别的词语,让写词语的同学讲述;
第三,写词语的同学自愿讲述。
4.学生讲述,倾听的老师和同学对讲述者提出问题,让讲述者把故事讲得更具体。
5.选择讲述得比较好的同学进行评价,(面向全体)看来这件事情真的是感动了他,他用真心说出了真实的故事,抒发了真情实感。(教师板书:真心、真事、真情。)我们讲述故事就要求一个字,就是“真”。只有真实的才能首先打动自己,然后打动别人。
采用不同的方式来选择词语,是为了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关于“爱”的文章有个性,不单调。在点拨、评价时,只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不说空话、套话。
以爱为话题作文篇6
一、拟题要注意融化话题
话题作文的写作自然也可把话题信手拈来做文题,但这样的文题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因此,写作者很有必要掌握拟题的主动权。拟题要力求独特,但也不能出轨。这就要在吃透话题、融化话题上下一番工夫。如何巧妙地融化话题呢?这里列举几种方法。
其一,依傍话题,化大为小。话题一般涉及范围较广,内涵较多。乍一看,往往无从下手。此时,可先对话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析,在话题前后添加限制语,紧缩话题的范围,落实话题的意向,然后再撷取其中的一点一面,自主命题写作。比如,以“欣赏”为话题来写作,首先要全方位地对“欣赏”审视一番,然后在拓展、限制的基础上多拟几个文题以备选择,如“欣赏的力量”“学会欣赏自己”“我最欣赏的人”“小草也值得欣赏”等都是融合话题的文题。
其二,活用话题,巧出新意。话题作文的拟题特别要在“新”“巧”两字上做文章。运用修辞、化用成语、借用歌词、妙用诗句等,都有助于生成文题的创意,增添文题的魅力。比如,以“微笑”为话题来写作,可以拟出“笑里藏‘刀’”“蒙娜丽莎的语言”“一张美丽的名片”“送你一枝含笑花”“给点阳光就灿烂”等文题,新颖别致,引人注目。
其三,整合话题,融为一体。话题作文的拟题,还可恰当地运用副标题、小标题等来配合文题,与话题勾连起来。比如 ,以“做人”为话题写作,有一位同学自拟了“做人实习记”的文题,又辅以三个小标题:“难道做人就这样虚伪和懦弱?”“难道就这样粗鲁和野蛮?”“难道就这样狭隘和奸诈?”这些小标题由文题衍生而出,又与文题紧密联系,层层深入地反思了“做人”之道,无疑深化了话题的内涵。
二、选材要注意紧扣话题
话题作文因其话题的宽泛性增加了习作选材的自由度。不过,选用具体题材,还是要紧扣自拟文题的取向,突现所给话题的内涵。
首先,要把握一个“中心”。一旦确定文题,就要以此为中心,四面发散,搜索可以入文的具体素材。选用的题材一定要最能突出文题的含蕴。比如,以“长辈”为话题来写作,若题为“爷爷的心事”,则可选取关注老年人身心问题的题材来写;若题为“回来吧,外婆”,可揭示家庭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现象……总之,所选的题材一定要同文题契合,与话题沾边,让主题显现,这样才能算选材到位。
其次,要落实一个“基本点”。这个基本点,也就是话题提示语的具体要求。选材时,一定要立足话题,瞻前顾后,看看“话题”导入语和提示语中的有用信息以及附加要求。比如“联系你自己的实际”“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实情感”“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等,都规定了选材的具体范围。选材时,要是忽略了这些限制语,选择了与“你”无关的内容来写,也就偏离了话题的要求。
三、行文要注意点击话题
依据自拟的文题来写作话题作文,固然可以写得含蓄一点,但字里行间应有意识地体现话题之意。如何不失时机地呈现话题之意呢?以下列举几种方法。
第一,首尾回应话题。在自主命题之后,可以开头入题,也可以结尾点题。例如,以“新”为话题来写作,有一位同学以“新语文老师印象”为题来写,开头是这样的:“上初三后, 我们换了一位新语文老师,他的到来给我们一种新感觉。”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新老师”“新感觉”,紧紧扣住了文题,点明了话题。又如,以“从我做起”为话题来写作,有一位同学以“永远的康乃馨”为题来写,结尾是这样的:“维护珍贵的亲情,从我做起。”仅一句话就从“康乃馨的故事”中提炼出了深刻的主题,点明了文题的含义,同时也照应了话题,可谓画龙点睛。
以爱为话题作文篇7
【关键词】话题作文 一材活用 技巧 价值
我在2011年12月进行的“东莞市中职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中上了一节公开课《高考话题作文写作训练——一材活用》,讨论的主题为“课堂有效教学与学生发展”。“一材活用”的写作方法在高职高考语文的写作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在中职学校中有一部分学生要参加高职高考,对他们来说这是另一个到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而语文一直是中职生参加高职高考发挥相对稳定的科目,但是从近几年的从教经验可以看出,中职生参加高职高考的时候,面对作文往往无从下笔。但语文分数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作文分数的高低,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便是进行作文时候没例子可以写。一个中职生,从小学到高中,学过的教材、读过的课外书、看过的影视作品甚至考过试卷的材料浩如烟海,充满喜怒哀乐的生活经历也非常丰富,这些无一不是写作中不竭的源泉。与之相对的情况是,很多同学写作过程中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感觉到无话可写,总认为素材太少,合乎题意要求的更是难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这里除了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没有掌握“一材活用”的本领。
一、材料的多重性
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称:“文辞,犹品物也;志识,其工师也。橙橘樝梅,庖人得之,选甘脆以供笾实也;医师取之,备药毒以疗疾疢也。知此义者,可以同文异取,同取异用,而不滞其迹者矣。”其中,阐述的道理便是同样的材料在不同人手里有不同用途,可以有不同指向。写作素材从属性上讲往往不是单一的、固定的,具有多义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看材料有不同的意义,这就是材料的多义性。如果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加工,可以使材料与题目对接,巧妙融合。
我在全市公开课中引入课堂的一个例子便是2011年引起社会轰动和广泛讨论的“小悦悦事件”。 材料摘要: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南海黄岐镇广佛五金城,没有父母看管的两岁的悦悦被迎面驶来的面包车撞倒卷到车底。两名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悦悦不理睬,接着悦悦被小型货柜车再次碾压。之后往来的十余个路人及附近店员均见死不救,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
我运用发散性思维对这则新闻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可切入的作文话题大概有以下的一些内容:(1)爱心、善心,(2)责任感、担当,(3)社会道德观,(4)见义勇为,(5)家庭教育,(6)学校教育,(7)社会教育,(8)大爱无疆,(9)交通规则,(10)尊重生命、敬畏生命,(11)父母的责任,(12)安全意识,(13)管理力度,(14)法律意识,(15)救人常识……
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材料具有多重性,关乎学生如何去使用这些材料。这样的一个命题也刚好可以启发将要参加高职高考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努力或者参考的方向。材料如果能“为我所用”,那便体现了它的实用价值。
二、探索“一材活用”的写作方法
既然材料具有多重性,那么就应该探索出“一材活用”的多种方法。朱熹的《观书有感》有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能够做到“活”,关键是在于对现有材料的思考,做到思维的“灵动”,才能“活用”。
我们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应培养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方式。我把这样的思维方式嫁接到了“一材活用”当中去,居然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总结出来的方法如下:
1、找准角度,简述情节——这是什么事情?(是什么)
2、围绕话题,分析情节——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
3、回扣观点,适当升华——应该怎么去做?(怎么样)
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了以“小悦悦事件”为作文材料,以“爱心”为话题,如何去使材料和话题观点契合。
1、这是什么事情?——拾荒阿姨救起小悦悦。
2、为什么会这样?——拾荒阿姨心中有爱有善,驱使她去救人。
3、应该怎么去做?——每个人都应该有爱心,社会才和谐。
学生在写作文中处理作文材料的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困难,不知道该如何使用。现在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首先对材料和话题进行“三问”,这“三问”解决了学生写作没有逻辑和规律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搭建材料与话题之间的桥梁,这样的方法是实用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三、“一材活用”写作方法的应用
上完《高考话题作文写作训练——一材活用》一课后,全市的中职语文骨干教师围绕“课堂有效教学与学生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得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以“小悦悦事件”为材料,可以契合有很多话题,我在课堂上展示了其中的三个,论证“一材活用”所具有的实用价值。
1、以“责任”为话题:
“两岁小女孩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司机均没有下车察看,更没有把小悦悦及时送去医院。肇事逃逸的司机何等的漠视生命,一个两岁的小女孩,一条鲜活的生命,一个破碎的家庭……逃逸终究逃不了责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勇于承担责任,挽救的不单单是一条生命,更是别人对你的一种尊重。”
2、以“道德”为话题:
“在南海发生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两岁小女孩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十余个路人及附近店员均见死不救。他们为什么不去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就在眼前,一个俯身搀扶,
或者随手打一个电话,又或者呼唤一下,生命就不会在我们眼前消失。路人的冷漠,让我们情何以堪!我们是否该对现有的社会道德观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
3、以“爱心”为话题:
“两岁的小女孩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躺在街上,拾荒阿姨毫不犹豫扶起了悦悦并叫来了她的父母。善良淳朴的拾荒阿姨,矮小的身材,没有过多的收入,甚至受人歧视,但是在拾荒阿姨平凡的外表下是一颗温暖的爱心,这颗爱心是何等的伟大,是这颗温暖的爱心驱使她弯腰扶起躺在地上的小悦悦。她的爱与善告诉我们: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
“一材活用”适合学生在高职高考的作文中进行实践,因为它“有趣、适宜、有用”。“有趣”是指材料可以进行“变形”,变得多样化,这也是智慧的乐趣。“适宜”是能适合现在的中职生,因为他们缺少了一些作文素材的积累,让他们掌握“一材活用”的方法,根据手上掌握的一两个材料进行思考,弥补了他们素材贫乏的缺陷。“有用”是指在作文中能够进行应用,学生能够快速对材料进行思考,然后重新组织材料和语言。
从中可以看出“一材活用”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应试和思辨能力,注重的不单是学生的的应试能力,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一材活用”在高职高考作文中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恒***.《一材多用写好论证》.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年2月.
以爱为话题作文篇8
[关键词]《简爱》;透视;角度;话语权力;女权主义
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是一部后现代主义经典之作,它以开放式的结构讲述了英国贵族出身的罗切斯特和家庭女教师简之间的爱情故事。在这部小说中,简拒绝扮演维多利亚时代这一父权社会为女性指定的传统角色,超越了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狭隘性别话语的束缚,宣布了自己的***性和自主性(琳达・诺克林,2005)。如同人们对作家众说纷纭一样,多年来《简爱》的研究也从传记、心理分析、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社会学、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及神话原型批评等多层面、多角度揭示了作品的“复杂与模糊”,形成了众多不同的批评视野和不同的解读方式。近几年,加亚特里・斯皮瓦克从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场角度对《简爱》的解读,彻底解构了传统定论。然而,无论对它质疑还是肯定,***、倔强可以说是主人公性格的基石,《简爱》的反传统性是人们所共识的。
一、 透视作者:“有权利讲述自己”
夏洛特・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女小说家,也是文坛颇具争议的人物。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在其传记《夏洛特・勃朗特的一生》中把夏洛特描写成诚恳善良***的完美女子,她的作品也多半是对自身经历的表述;然而随着人们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对夏洛特的认识和评价也莫衷一是。2005年英国《卫报》发表署名文章并且援引了大量当时的原始资料,称夏洛特是一个有着强烈渴望名利的人,文章还认为盖斯凯尔夫人的传记长篡改了主人公的性格和生活,对读者产生了误导作用。也许正是夏洛特有着人们阐释不尽的复杂性,才是她享誉文坛的魅力所在(楮蓓娟,2006)。从本体论的层面看,《简爱》是对作家自身处境和写作本质的讽喻。“现在在哪里?谁在说话?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小说开门见山就提出了这些看似简单但却耐人寻味的哲学问题。如果说从哲学的角度,这些问题是对现代社会人的存在本质的拷问,那么,从文学本体论的层面,它们则是对叙述者或存在者存在问题的探究。《简爱》一书开篇就叙述了主人公简在里德家的生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然后就发出夏洛特式的疑问:“贝茜说什么了?”夏洛特似乎在警示我们:究竟是作者本人,还是叙述者,还是小说的主人公在说话,其实是难以分辨的,因为叙述声音是含糊不清的,即便是在现实主义大师像夏洛特这样感情细密的女性作家的作品中,也是同如此理。由此,“不是作者,而是语言在说话(盛宁,1997)。”
小说的创作是使写作本身从表达意义的维度中解脱出来,而只指涉自身。写作犹如一场游戏,在不断超越自身规则和违反其界限中展示其自身。写作的宗旨,只是创造一个可供写作主体永远消失的空间,作者必须在写作的游戏中充当一个角色(王雅华,No.3,2006《外国文学评论》)。在夏洛特看来谁在说话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是否有权利说话,在何种场合、以何种方式说话。小说中“我”的声音只不过是代表小说中所有叙述者和主人公的声音,它就是作者、叙述者和小说人物声音的汇合。虽然小说中的每个人都代表他人格的某个方面,但每个人又不同于自己,因而也没有一个能真正解释“我”的身份。所以这一次作者决定不再讲述他人只讲述自己:
“我一路反抗着,这在我是第一次,贝茜和阿博特对我也更加厌恶了。我确实有点不像我自己了,就像法国人说的――失常了。我意识到,一时的反抗,让我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惩罚;而我,也像所有反抗的奴隶一样,在绝望中暗下决心要誓死反抗了”。
叙述者“我”渴望讲述自己,这是她的权利。为了履行说话的义务,以实现为自己命名的目的,叙述者“我”不得不为自己创造一系列新的替身,因为她只有通过别人的声音和语言才能达到讲述她自己的目的。“成为自己”,这不仅是难以命名者所要完成的使命,其实也是所有作家和思想家的永恒追求。19世纪的伟大哲学家尼采就曾发出这样的呼唤:“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所、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的。”但“成为自己”又谈何容易。福柯曾经以尼采的这句名言作为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他却发现每一次“成为自己”都是又一次“摆脱自己”(J.希利斯・米勒,2003)。那么,叙述者“我”有权利讲述自己,以便成为自己,正是如此,在桑菲尔德庄园简再次发出了不平的呼声:“谁也不知道,除了***治叛变还有多少其他的反叛发生在芸芸众生之中。”而夏洛特对小说结局的安排也充满了隐喻,简既是双目失明一无所有的罗切斯特的妻子,更重要的是她拥有对庄园的支配权。至此简爱成功地完成了对桑菲尔德庄园既有秩序的颠覆。夏洛特对父权制家庭反抗的主题昭然若揭,正是这些使她成为19世纪最具反抗性、自我意识最为强烈的女作家(楮蓓娟,2006)。
二、角度:语言的牢笼、叙事的迷宫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语言究竟是什么?《简爱》可以说是一部关于现代词语的里程碑,它讽喻了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语言表征”的本质。如阿弗雷兹所定论的,在《简爱》中,“唯一的主题就是词语本身和难以忍耐的权利对使用词语的需求”(A.Alveraz,BeckeR,Glasgow,1978)。夏洛特一向被看作是爱玩弄文字游戏的作家,但是在这部小说中,似乎并不是作者在玩弄文字游戏,而是语言自身在游戏。所以叙述者“我”探究自我的活动其实就是对语言意义要表述男女平等这一欲望自身的拷问(申丹,2002)。《简爱》中的“我”用文字构建了一个叙事迷宫,但作者本人也被这座错综复杂的叙事迷宫所吸引。然而,夏洛特凭借自己的智慧打造出翅膀,最终飞出父权制家庭的牢笼,并重新获得了自由。而《简爱》中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语言的束缚,因为“她不可能逃避,她只能面对,并且所有类似的逃避都只能使她更深地陷入语言的牢笼(RochC.Smith,1978)”简・爱是个追求心灵自由和人格***、具有反抗精神的知识妇女形象。她出身低微,长相平平。小说中的简・爱一如作家本人:一方面诚恳、善良、***、渴望自由;另一方面要强、刻薄、占有欲、反叛性、颠覆性等破坏性格隐藏其下。这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复杂、自我意识异常强烈的主人公。小说一开始并没有摆脱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叙述模式:“灰姑娘模式”――一名卑微的家庭教师(当时被人称为上等仆人)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女性,希望嫁给一位有全权有势的庄园主。疯妻子出现后,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简为了维护爱情的合法性,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和罗切斯特,最 后在庄园被毁,疯妻子自焚、罗切斯特双目失明时重又回到罗切斯特的身边,取得合法妻子权利和人格的***(楮蓓娟,2006)。这两种叙述模式似乎暗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揭示了传统文学和后现代文本的本质区别,前者暗示了唯一意义的确定,后者则隐喻了意义之永无穷尽(王雅华,2006)。
既然叙述迷宫是由语言编织而成,那么,唯有语言才能使它走出迷宫。所以语言既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又是目的,既是艺术创作的材料又是作品本身,因为“女人生存的权利同样无法达到沉默”。这样一来,夏洛特以女性叙述者身份虚构了“疯女人”的形象,可以说它既来自简・爱内心世界的呐喊,也是来自作家本人内心深处的呐喊。众多的中外文论家都把“疯女人”诠释成是简・爱最隐蔽的内心世界,是简・爱心灵中隐蔽、愤怒、疯狂的一面,她们都是受男性压迫的姐妹。热恋中的简・爱“没法把情人的罗切斯特和庄园主的罗切斯特剥离开来,疯女人的一把无情之火却做到了”。“疯女人”的形象实际上是隐藏在作品中的一个密码,它储存的信息是由多层次含义构成的。我们还可以把疯女人看作是一个窗口,借此窥探作家执笔构思时的心态。作家没有勇气在现实中冲破男权世界的女性观,于是试***通过“疯女人”的虚构来打破“灰姑娘故事”的模式,然而它只不过是文学中的神话(楮蓓娟,2006)。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说:“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亡了资本主义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天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附加的经济考虑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实现。到那时,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
三、话语权利的再分配:现实与虚构的整合
语言危机和话语批判是1990年左右出现在欧洲的文学现象。这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人类历史上,知识、文化、社会发生转变时,概念也回随之转变和消解。20世纪初欧洲思潮进入一种理性的危机时期,启蒙运动以来的以理性为主的进步、乐观的世界观此时受到挑战,危机意识表现在文学、哲学、社会学领域里,最终表现在语言的表达――话语上。原先人们认识的世界是客观的存在,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客观世界时稳定的,文字和物质之间的关系也是稳固的。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转折期间,各种稳定的关系诸如主体与世界、主体与认识受到怀疑,现实世界不复存在于人的掌握之中,主体与世界的和谐关系也不复存在,语言与现象间的牢靠关系于是就摇摇欲坠起来(谢莹莹,2006)。文学艺术家的感知总是先于公众,对社会思潮转变的反应往往比公众快得多,在世纪转折期女性文学家所普遍意识到的话语权利问题便不足为奇了。夏洛特的《简爱》就是一次有关现实与话语权利分配问题的深刻探讨,小说的创作深感语言无法捕捉现实,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于是就采用概念化的语言形式――话语来传递思想,完成作者在历史语境和精神层面的渴望,而女权主义的到来,带来这样一种意识:在传统的父权制社会里,不管感觉到什么,女人都有权说出来,这种转变在许多现代主义文学中,表现为“爆发”,要说话,要表达,因此,话语的作用就被普遍认识到了。
《简爱》中的每个人物在生活中都不难找到原形。主人公简・爱的经历跟作品的创作者夏洛特非常接近,几乎就是作家对童年生活、追求爱情的个人隐私的全部书写。故事的表层由三层关系组成。第一层关系存在于简・爱和里德家的亲人之间;第二层关系存在于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之间;第三层关系存在于简・爱和“疯女人”的矛盾之间。简・爱出身于牧师家庭,并在幼年就成为孤儿,寄养在舅舅家。不久里德先生病死,无论她如何努力地忍让、如何地努力热情,还是要受尽里德太太和表兄弟姐妹的欺侮,她始终未能被这个家庭所接受和承认,这里一种福柯式的权利机制在起作用。亲情上的“话语构成”也同其他话语构成系统一样,服从于一种基本结构,这种控制式的长辈制与男权式的世界权威相似。个人在维护亲情上的努力必须得到权威的认可,才会有可能被纳入她们现存的家庭话语中,才算是存在的,才会有社会意义上和精神意义上的价值。后来,舅妈里德太太把她送进了洛伍德慈善学校,校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他用种种手段从精神上和肉体上摧残孤儿,简・爱受不了那里的孤寂和冷漠,是内心世界中过分的自我压抑和对自我规范的约束使得她再次选择了“叛逆”。此时此刻,简面对的是宗教权威,她在这个领域中是局外人,因为她不愿受任何团体组织的约束,这就意味着她没有在这个圈子内说话的资格,于是简被排除在传统的宗教话语权之外。在罗切斯特举办的家庭舞会上,简意识到自己已爱上罗切斯特,不久她就答应了罗切斯特的求婚。简身处平民阶层,罗切斯特的天地在贵族圈内,他们的社会地位相距甚大;简的话语是自发的,方法可能是幼稚的;罗切斯特则有一套上层社会的定规,两种社会、两种文化截然不同;简作为个体对男权社会的某一现象进行质疑与否定,她呼吁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能和男人一样自由支配;而罗切斯特是这个男权社会里权利话语中自满自足的群体的代表,前妻贝莎――“疯女人”的死亡为他寻找自我、完善自我与实现自我提供了活动场。语言负担着传达信息的功能,话语则担负着阐释语言的功能,但是,当它再现信息时,总是要遇到障碍,它总是传达出一种别样的信息,而且,在它所说出的东西的背后总还有许多尚未说出的东西。这种诠释除了竭力在现实与虚构的整合间往返寻求文本的真实意义之外,还注意到了文本中人物与人物的反复对话,如今对话语权利的理解已经不在于是否能求得文本的最终意义,而是文本创作者的心愿能否达成。《简爱》的结尾似乎把我们带入了某种沉默,简・爱做出重新回到罗切斯特身边的决定无疑是让夏洛特抵制压抑和歧视女性的努力大白于世,然而事实上,通过话语的叙事过程,简自我觉醒的表现与潜在愿望的实现却解构了文本自身所想表白的真相:走出平静而无为的处境,在陌生而粗暴的经历中取得生活的经验,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强者。
以爱为话题作文篇9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城市科技学校积极响应全国第十二届推普周活动
为积极响应上海市教委、松江区教育局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活动号召,城市科技学校教务科牵头,开展丰富多彩的推普活动。9月15日升旗仪式上,朱玉萍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作题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国旗下讲话,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热情投入,在参与中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创建和谐语言生活的校园环境。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金色九月,秋高气爽,在这充满丰收喜悦的季节,在中秋、国庆佳节来临之际,我们迎来了第12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同学们,我国是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共同语的普及程度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更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1986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2年把推广普通话的方针由原来的“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这12字方针的调整对全国推广普通话工作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自1998年起,经***批准,又将每年9月的第三周确定为全国推普宣传周,今年,9月13日至19 日(也就是本周)是全国第12届推普宣传周。本届“推普宣传周”的主题(也就是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同学们、老师们,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我校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迎接20xx年世博会的召开为契机,结合“推普周”的宣传主题,9—10月,由教务科牵头语文教研组组织,开展有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颂祖国 迎世博”朗诵评比活动。我希望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热情投入,在参与中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创建和谐语言生活的校园环境,把推普活动作为我们语文实践课来贯彻落实,把推普活动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
同学们、老师们,语言文字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是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能力,也是体现我们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积淀,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同时应该是一个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好学生、好老师,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宽容,学会礼让,学会尊敬长辈……。在平时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多用:请、你好、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使我们的校园更温馨、更和谐。
同学们、老师们,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和能力,是每一位教师,乃至每一位在校学生自身素养的体现。因此,在本届推普周期间,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在校园内,开展“啄木鸟”纠错行动,各专业部组织各班推普员,对黑板报、学习园地、作业等进行检查,发现不规范用字马上予以纠正,开展查找错字、不规范字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用语用字的规范意识。
2、在校园内,积极倡导人人“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共创一个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
3、在课堂中,积极倡导将“推普周”宣传的主题内涵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
4、在生活中,积极倡导让普通话成为我们的生活语言,做一位迎世博,树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楷模。
5、在做好学校推普工作同时,各专业部团委、班委以学校为基点,走出校园、走入社区,积极参与社区的各种语言文字活动。
以爱为话题作文篇10
论文摘要: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FreirePaulo)在其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了闻名于世的***教育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就是对话式教学。弗莱雷把对话不仅仅视为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把对话与人性的丰富和完善紧密地结合起来。对话式教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实践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G511
被誉为“拉丁美洲杜威”的保罗·弗莱雷(FreirePaulo)是巴西著名的教育家,也是20世纪国际教育界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弗莱雷长期在拉美和非洲开展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提出了被压迫者教育学,建立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教育理论。其中,最有声望的当属其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PedaogyoftheOppressed)。该书发表三十余年来,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仅英文版本就发行了75万多册。“一本讨论教育问题的书有如此深远和持久的反响,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1]。正是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弗莱雷详细地阐述了他的对话式教学的思想。
一、对话式教学的内涵
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应是对话式的,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2]。
1.对话的实质
弗莱雷认为,作为人类现象的对话,不仅仅是交流、谈话,它的精髓在于它的构成要素,即反思与行动。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如果牺牲了一方——即使是部分地牺牲——另一方马上就受到损害[1]。反思被剥离了行动,对话就变成空话(velbalism)、“废话”;行动被剥离了反思,对话就变成行动主义(activism)。在这两种情况下,对话都不可能实现,教育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性的完善。
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不应成为一个人控制另一个人的狡猾手段。但是,对话作为一种与灌输方式相对的教育方式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它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2.对话产生的条件
(1)对话与爱
弗莱雷强调人类的爱在对话中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如果缺乏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的挚爱,对话就不能存在。爱同时是对话的基础和对话本身。爱意味着对别人的责任,爱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自由的行为。弗莱雷在文中大声呼吁,“如果我不爱这个世界,如果我不爱生活,如果我不爱人民——我就不能进入对话”[1]。由此,我们也可以说,作为教育者如果我们不爱这个世界,如果我们不爱生活,如果我们不爱学生,那么我们就不能与学生进行对话。
(2)对话与谦虚
对话的双方要谦虚,没有谦虚的态度就不可能进行对话。如果对话双方(或一方)缺乏谦逊,对话就会破裂。如果对话的一方总是注意别人的无知而从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那么对话怎么能进行呢?因此,自满与对话是不相容的。缺乏(或失去了)谦虚的人,不能接近人民,不能与人民一起命名世界[1]40。
(3)对话与信任
对人的信任是对话的先决要求。如果不相信他人,也不会有对话。亦即相信别人有制造与再制造、创造与再创造的能力,相信人能变得更加完美。离开了对人的信任,对话就无可避免地退化成家长式操纵的闹剧。但是,信任不是随便就能产生的。信任只有在一方把自己真实、具体的想法告诉别人时才产生;如果一方言行不一致,信任就不可能存在。说一套,做一套——说话不负责任——不能唤起信任[1]。
(4)对话与平等
对话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弗莱雷指出,人的存在不会是无声的、沉默的。说话不是某些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的权利。因此,任何人不应只对别人说话而剥夺别人说话的权利。在否认其他人有说话权的人与被否认有说话权的人之间不可能有对话。因此,被压迫者只有夺回讲话权,才能平等地进行对话。
(5)对话与批判性思维
弗莱雷认为,除非对话双方进行批判性思维,否则真正的对话也无从谈起。批判性思维有别于一般性思维,它不满足于遵循规范而“循规蹈矩”地行事,它注重对现实进行不断改造,以实现人的不断人性化。“只有要求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对话,才能产生批判性思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1]。
3.对话的基本特征
(1)对话是平行的、双向性的交流
在教学中,弗莱雷提出了师生间的双向流。这种交流是一种平行、平等、民主、真实和积极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师生双方都是主体,他们不仅各司其职,而且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交流中实现共同成长。“教师不能替学生思考,也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真正的思考,即是对现实的思考,不是发生在孤立的象牙塔中,而只能通过交流才能产生”[1]28-29。因为,人在本质上是交流的生灵,没有人会生活在一座孤岛上。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能是共同存在,“孤***奋战”是不可取的,而群体的盲动也是不明智的,只有通过对话和批判式的交流,才能逐渐获得对世界和人的认识。但这种交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不能说(verbalism)假话,要真实地表达思想;其次,不能说空话。有人也许讲的是真话,然而却是空话。对话双方应当积极地参与交流,参与社会实践,否则,交流也就失去了意义。
(2)对话的关键——提问
对话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要使对话富有成效,提问是关键。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和思维的启发者。提问,实际上是对现实问题进行的批判性分析。为此,弗莱雷对教师的提问提出了一些要求:要提出能够激起思考的问题;要能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提问,学生不仅仅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3]。对话的目的就是形成批判意识,引导人们从非人性化走向人性化,并最终获得完美、丰富的人性。
(3)对话需要合作
弗莱雷认为,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旨在命名世界、改造世界,因此,对话双方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非对话的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客体地位。而在对话式教学中,对话双方都是主体,共同去揭示世界、命名世界。这个过程,需要双方的合作,正如弗莱雷所说:“如果别人不思考,我也不能真正思考。我不能替别人思考,但没有别人,我亦不能思考。”[4]116为此,对话不是强制的,不是被人操纵的,不是对话双方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在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基础上的交流。“你一言我一语,没有达成相互的理解,这实质上是一言堂式的交流”[5]48。
二、对话式教学的现实意义
1.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育必须从学生当前的认识着手,而不是从教师当前的知识开始教学。因为教师“此时此地”的认识是学生还无法领会的与他们相去甚远的“那里那时”的认识。教师需要了解并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正如弗莱雷所说:“你从‘那里’出发,就永远到不了‘那里’;你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到达那里转贴于中国论文***中心htt。”[4]58简言之,即教师从学生不懂的地方着手,学生永远都无法真正弄懂;只有从学生懂的地方开始,学生才能弄懂不懂的地方。因此,教师不应忽略、低估甚至排斥学生带到学校里来的活生生的知识。因为学生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世界的方式,他们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以及对诸多事物的看法都应该得到尊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不能被简化为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灌输”思想的行为,也不能变成等对话者“消费”的简单的思想交流。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他的观点不正确,也要听他说完,因为观点的产生都是有根源的。不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无视客观现实的存在,是独裁主义的表现。2.要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弗莱雷认为,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并不意味着要固守这些个体的经验,而是要把这一尊重延伸到产生这些经验知识的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因为正是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个体。然而,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并不是仅仅将这些文化排列在一起,更不是一种文化压倒、甚至窒息其他所有的文化。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每个文化都为自己而存在,所有的文化都能够共同成长。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的个体的思想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氛围,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思想。作为教师要做到“我的伦理职责是要表达我对不同思想和立场的尊重。我甚至要尊重反对我观点的立场”[4]79。但是,弗莱雷也认为,尊重并不是在学生面前放弃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坚守和捍卫自己思想的同时,鼓励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和思想差异。教师不能把社会的主流文化或教师自己的文化强加给学生,否则,就造成了压迫,不利于人去获得更完美、更丰富的人性。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的宗旨就是以创造力为依托,鼓励学生对现实做出真正的反思和行动,从而把学生塑造成批判性的思想者。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才会对现实进行不断改造,才会不断地实现自身的人性化。可是,批判性思维源自于什么?答案很显然,它源自于人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应从现实的、具体的并能反映学生意愿的情景中选取教育内容。从这些情景中找出学生关心的问题,向他们提出各种挑战,促使他们进行思考。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更看重答案,而忽略学生的问题。例如,中国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们总是习惯于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好吗?作业做完了吗?”而同样关心教育的以色列民族却习惯于问孩子:“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题了吗?”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没有问题就不能进行批判思维,就没能创造力。因此,每位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时,都要扪心自问:我提问了吗?我让学生提问了吗?教学是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是应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培养批判意识?
4.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人类社会在向民主平等的方向发展,教育民主与平等是教育发展的主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教师和学生都当做主体,把要了解的现实世界当做客体。真正的教育不是通过“甲方”为“乙方”(“A”for“B”)、也不是通过“甲方”关于“乙方”(“A”about“B”)、而是通过“甲方”与“乙方”(“A”wire“B”)以世界作为中介而进行下去的一种对话[1]。只有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双方才能合作,才能实现双方的人性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制定共同的学习目标,这个学习目标,不再为哪个人所“拥有”,而是师生围绕这一目标提出问题,反思问题,共同学习。有些时候我们的教育计划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这些计划的始作俑者是根据自己个人对现实的观点来制订的,从来没有考虑过处在具体情况之中的人,而这些人正是他们项目实施的对象”[1]。
今天,无论是国家之间、团体之间,还是个人之间,人们都在频繁地使用对话以达成共识,人们已经生活在了对话之中,一个对话的时代已经到来。“对话教育研究”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的话题。相信在弗莱雷对话教育理论的引导下,在人们对现实教育的批判与反思中,我们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会日益丰满、成熟!
参考文献:
[1]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Freire,Paulo.(1970).PedagogiadelOprimido.Mexicd:SigloXXlEditores.
[3]黄志成,等.保罗·弗莱雷的***教育理论[J].外国教育资料,1997(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以爱为话题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