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名句篇1
初中时期是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为其开启一扇诗文之窗,让其接触最具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古诗文,而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品德,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天职。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探索语文学科教学和古典文学熏陶之间的关系,努力倡导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含英咀华,探寻意境,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他们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
一、创设情境,唤起兴趣
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学习的知识也就越来越牢固。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学习兴趣需要一个引导、培养、激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导演通过多种技法的运用,创设情境,引导激发演员的激情,成功地塑造角色。那么如何创设情境,为开启古典文学之门,培养他们对古典诗歌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一是在语文课上,想方设法多用些古诗名句引导学生用成语、诗句等回答问题。于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都进入了我的课堂。这样既可以创设优美的课堂氛围,使语文课上诗意飞扬,又可以借此机会对了解这些名句的学生大加表扬,使其他学生羡慕不已,提高同学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二是注意收集含有或化用古诗句的文章,让学生朗读这些文章,让学生陶醉在美妙的意境中。三是设置班级文化角,张贴一些诗配画的作品,***文结合,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诗歌意境。四是要求学生精心挑选一些古诗名句抄写在自己的周记本、笔记本、教科书等扉页上,让学生随时随地随手就能接触到古诗文,在浓烈的氛围中接受熏陶。
“老师,为什么他们能背古诗?我能不能背?”就在我看到个别学生吃过中饭后无所事事,要他们每天中午背诵一首古诗后不到一个星期,连续有好几个同学都这样问。这时,我知道,一段时间以来的引导、激发起了作用。笔者假装有些为难地说:“我很忙的,你得主动找时间来背,而且要背就得坚持下去,不能虎头蛇尾。”他们都爽快地答应了。接着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们,说他们有高度的自觉性,并表示相信,他们一定能坚持下去,也一定能取得成效。这样,不仅仅那几个同学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其他同学的好胜心也被激起了,一时间,中饭晚饭后我一到教室就被学生团团围住,他们手拿各类古诗文书籍,争先恐后地前来背书。
二、提升兴趣,诱发乐趣
很多时候,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兴趣因为实施过程本身的枯燥、繁琐而不了了之,所以如何保持兴趣、提升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只是单纯的喜欢爱好,而“乐”则是对所“好”之物的沉浸、痴迷、陶醉和忘我。“好”与“乐”是两个层次,两种境界。古诗文诵读的“兴趣”与“乐趣”也正好存在于这两种不同程度上。有兴趣才会有乐趣,有乐趣就会加深兴趣。因此我决心在教学过程中用新、奇、特的教学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强化内在的动力,激发真正意义上的“乐趣”,让学生产生对诵读的热爱和崇高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让他们享受实实在在的奖励。另一方面,为了保持兴趣,也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让学生自己做老师讲解诗歌。上课前,老师和主讲学生一起备课,也鼓励他和同学去一起商量。因为他们生性活泼,课堂上他们会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讲解诗歌,有的学生用小组竞赛,充分调动了大家的诵读和发言的积极性。还有的学生让大家把诗词谱写成歌,分组来唱。课上大家积极性很高,很配合,每个组都选择了与诗歌意境相符的现成的曲子,把诗歌填进去唱,唱得非常好。还有的学生让大家把诗歌的意境画出来,有的学生不太会画,但他们也在认真考虑,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就这样,用灵活的方法使大家乐学、爱学,增强古诗文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以及感染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引导创作,体味意趣
古语名句篇2
关键词:语法 修辞 词类活用 生成性 递归性
引言
在我们所学习过的与古汉语有关的内容中,有很多特殊现象出现,如特殊句式(“被”字句、倒装句等)、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等)还有古今异义等现象。本文选择词类活用这一现象来进行深入研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词类活用的例子,整理发现我们可以从词类活用这一视角来研究古汉语中语法与修辞的关系。因此本文在分别介绍词类活用、语法、修辞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词类活用对语法与修辞关系的影响。
一、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定义及分类
(一)词类活用的定义
古人在写作文章或者表情达意的时候用词都非常地精炼谨慎,正因为锤炼字句的需要,在古人留给我们的大量古代文献中出现了词类活用现象。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指在古代汉语中,某一类词性的词语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用法,但是其中的部分词语在表情达意所需要的特定语境中灵活地改变了它的词性和基本用法,在所处的句子中暂时具有了其他词类的词性并作相应的句子成分[1]。只有在清楚地掌握了词类活用的相关概念才能以此为基础来探讨研究古汉语中的语法与修辞的关系。
(二)词类活用的分类
在对词类活用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后,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我们可以将词类活用分为一般词类活用和特殊词类活用两大类。
一般词类活用大体包括名词作状语和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和形容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数词作动词、形容词和名词。我们可以从以下例子来了解一般词类活用的变化。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凭借,用船前往)
(2)驴不胜怒,蹄之(“蹄”名词作动词,表示踢)
(3)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表示跟……交好)
(4)不能容于远近(“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表示远近的人)
(5)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作名词,表示来到这里的人)
(6)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用作动词,表示统一)
(7)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数词作形容词,表示全或满)
(8)其一犬坐于前(“一”数次做名词,表示一只狼)
通过这些经典的古汉语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一般词类活用就是一种词性的词在句子中灵活地转变成其他一般词性的词,充当相应的句法成分,来满足古文精炼严谨但又含义完整丰富的特点。
特殊词类活用基本上包括形容词、名词和动词转变为使动用法,名词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用作为动词。我们分别举一个例子来认识这种特殊词类的用法。
(9)谨拜表以闻(“闻”的使动用法,表示使……知道)
(10)吾从而师之(“师”的意动用法,表示以……为老师)
(11)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序”的为动用法,表示为……作序)
二、语法和修辞及其关系
关于语法与修辞的关系,前人已经做过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研究,语法与修辞之间有密切关系是不容质疑的。在我们所用的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中,修辞作为第六章紧接在第五章语法之后,两章前后衔接,有密切的联系。
在黄廖版《现代汉语》中,对语法的定义是指词、短语以及句子等基本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它是在无数个句子结构中抽象出来的语法规则。语法主要致力于研究语言表达所用基本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规律。同时,语法是衡量我们语言表达、组织语言结构形式对错的主要标准。另外,语法具有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也正因为语法的稳固性这一特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语法是基本相同的。
同样,在黄廖版《现代汉语》中,对修辞的定义是在所表达的内容和语境确定的前提下,积极调动语言因素,配合非语言因素,以最恰切完美的语言加工形式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2]。从修辞的这一定义可知,修辞主要致力于我们在语言表达所选句式的表达效果,即选用什么样的句式才能使句子的表达效果达到最佳。
从语法和修辞的相关定义可知,二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前者是我们语言表达所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则,而要想使表达达到最佳,就需要后者的修饰和适当调整。修辞与语法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它们分别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修辞是从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法运用的。
三、从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看语法和修辞的生成性
炼字是古汉语最为典型的修辞艺术,单个字所表达的意义非常丰富,而字义的锤炼要牵涉到多个方面,既要准确恰当又要整体和谐。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就是在所表达的特定语境下,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其基本的词性和语法意义临时灵活的状变成其他词类的用法,因此在特定语言环境下产生了特定的意义。上文中也强调了语法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单位组合规则,根据这一抽象且稳定的规则我们可以生成无数个表达所需要的句子。因此古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在符合语法的基础上的修辞手段。根据以下例子我们进一步分析语法和修辞的生成性这一特点。
(12)《孟子・公孙丑下》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作动词,表示“限制”)
(13)《论语・颜渊》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二个“君”、“臣”、“父”、“子”都是名词作动词,表示“像个君王”、“像个臣子”、“像个父亲”、“像个孩子”)
(14)《论语・子张》中“君子尊贤而容众”。(“贤”、“众”是形容词作名词,分别表示“贤人”和“普通人”)
(15)《孟子・梁惠王上》中“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小”、“大”也是形容词作名词,分别表示“小羊”和“大羊”)
从上文中的例子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发现,具有某一基本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具有另一种词类的词性,这一词类活用现象在古汉语句子中不随便出现和变化的,而是必须在联系上下文后斟酌词句所表达的特定含义来确定词性的变化,同时还要注意被活用的词语与其前后词语的语法搭配关系,只有这样全面考虑后此词才能在句中临时活用为相应词语的词性,并且能在句子中充当相应的句子成分,从而获得新的词语意义。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促进了古汉语语法的生成性,在有限的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运用相应合适的词类活用生成无数个表达所需的句子。同时,这一现象的出现,更进一步证明了修辞具有生成性的特征,在句子中一词的词义根据语句及上下文的需要生成另一种词义,使得句子用最精炼的词语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同时让读者感受到不一样的修辞效果。
四、从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看语法和修辞的递归性
在我们所学过的《语言学纲要》中曾提到,递归性原是数学和数理逻辑的一个基本术语,但被引入到语言学中,指的是“重复使用同一条规则以便生成无限的新语句和无限长(在理论上可能的)的句子”的功能[3]。也可以简单地解释成对有限的规则进行无限的应用。最典型的是语法的递归性,上文中提到,语法规则是抽象的、稳定的,是从无数个句子中总结出来的有限的规律。不管是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我们在表情达意和写作文章中所需要的句子都是在重复使用这些有限的语法规则。语法的递归性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套合,即从一个短句生成无限个句子运用的是同一种语法规则;一是联合,即同一种语法规则在句子中可以间隔着重复使用。复杂的长句都是在语法递归性基础上生成的。在古汉语无数个句子中也可以抽象出词类活用的规则,运用这些有限的活用规则在表达所需时生成无限的包含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在古汉语中因表达和上下文的需要,词类活用现象较为普遍,因为古汉语中的词语通常都是一词兼多义,所以在我们解读这些特殊活用的词语时所遇到的也可以为人所接受。我们从以下例子来进一步探讨分析语法与修辞的递归性。
《论语・先进》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在这一例子中“风”是名词,但是用在介词短语“乎舞雩”之前就被活用为动词,表示“吹风、乘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名词在介词短语之前活用为动词。这一规则重复运用在所需的句子中。
《论语・颜渊》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此例中,形容词“美”和“恶”用在助词“之”的后面,和前面的“人”组成名词性短语,并且充当短语的定语中心,所以被活用为名词,表示“好事”和“坏事”。因此我们又总结出形容词在名词短语中充当定语中心成分时活用为名词。这一规则也可以重复应用于相应的句子中。
从上面的例子分析中我们以此类推,从无数个例子中总结出相应的词类活用规则,并将这些有限的词类活用规则运用到所需表达中,从而生成无数个相应的句子。
五、古汉语词类活用可证明语法是修辞效果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词语的修辞效果主要是靠我们的主观感受来判定好坏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词语的修辞效果。其中上文中的一些例子也涉及到这一方面,我们从下面不同的例子中来说明这一点。
《孟子・梁惠王上》中“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在此例中,“远”是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成分,同时又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确定“远”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表示“使……远离”。简单明了地使句子的意思表达效果达到最佳。
《中山狼传》中“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在此例中“杖”是名词,句子中已经有动词“杀”,“杖”用在动词之前,根据句子的意思可得,“杖”是“用杖”,作状语,表示“杀”的工具。根据分析此句的语法结构,进一步确定了词语“杖”的修辞效果,使句子意思明了且丰富。
结语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进一步肯定了语法和修辞之间密切的关系。我们在交际或者是写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法规范的正确性,也要注重语句表达效果的最佳性,即注重修辞效果的最佳。在古汉语中的语法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相差无几,但是修辞手段却有许多不同之处。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是分析语法与修辞关系的一个视角,分析古汉语中词类活用要借助对语法的分析,语法与修辞都是我们语言表达不可或缺的重要规则。语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67-68.
古语名句篇3
【论文摘要】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本文主要从现代汉语的句法和词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轻松、快速和准确地解读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不仅可以清晰地透视文言文语法现象,快速准确地解读文言文,而且对初次大量接触文言文的初一、高一学生来说,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轻松有效地学懂文言文,从而很好地传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一、运用现代汉语句法知识,进行古今句式比较,正确理解句意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就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作为君主”。“尧作为君主”怎样呢?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伟大”,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对象的。这样“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明显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发现: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出来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什么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对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都是“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处于谓语后面,既不能作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宾语),也不能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实际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比较、对象、方式,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要把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进行比较:“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骗”这种说话的方式却大为疑惑,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骗我”,“他”是主语,“欺骗”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不我欺骗”是把宾语“我”放在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之一,是为了强调宾语。可见,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正确理解句意,快速翻译句子,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二、把现代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知识相结合,快速解读句子,全面理解文意
以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第一段为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古语名句篇4
关键词:古汉语 迁移 母语 英语学习
母语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语言学家及心理语言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已经掌握了某一语言的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外语学习者来说,其对外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学习必然会受到母语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知识的影响。古代汉语虽然出现年代和现代相距很远,但仍然和现代汉语有许多相似之处,按照迁移理论,这必将对英语学习产生正迁移,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古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的相同之处也会对母语为非英语的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他们掌握英语的各种语言现象。
一、语言迁移对外语教学启示
母语迁移(transfer)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重要课题。过去近五十年的母语迁移研究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和发现,也对研究中的问题和新的方向做了分析和探索。Odlin(1989:27)在总结二语习得领域数十年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基础上,给语言迁移下了一个简明而精确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造成的影响。他进一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种,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相同时,产生正迁移;而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出现差异,尤其是表面相似但实际不同时,往往产生负迁移。另外除考虑语言迁移的语言因素外,还要考虑认知因素。Danesi& Di Pietro(1991)指出母语在儿童的二语习得中起着很小的作用,因为儿童的本族语尚未得到完全发展,因此也就没有渗入到儿童的思维方式和概念模式中。但就成人而言,情形完全不同,成人的认知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成人的认知能力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能在二语学习这一有意识的、受制约的过程中进行形式上的语法推理(Flynn,1996;Schachter,1996;Titone&Danesi,1985)。
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大部分为成人,或接近成人(中国小学生,初中学生),其学习英语和在英语国家习得英语不同,基本上依靠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英语学习的各个过程,语言之间的共性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对语言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语言学习的过程意识,和对各种语言现象的理性认识,更好地加速语言学习的进度。所以英语教学应加强语言之间的对比分析,并指出不同语言之间形式差异下的共同认知基础。
二、迁移视角下古代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定位
上面谈到语言迁移定义时指出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造成的影响。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大都忽视括号中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的表述。任何已经掌握的知识,尤其是语言知识会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本文所谈的古代汉语,是中国学生必修的课程,在英语学习的大范围内,又多了一层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对英语学习的作用。现代汉语学习有利于促进英语学习,古代汉语学习有理由促进现代英语学习,当然可知古代汉语学习有利于英语学习。古代汉语学习对现代汉语学习体现在对现代汉语的更深理解上,还体现在文化修养上,这些无疑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在汉英翻译中,对汉语原文的准确理解是实现翻译的前提。
本文谈的古代汉语学习对英语学习的作用更主要地体现在其促进语言共性的认识,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认知能力上。为了更好地分析古代汉语在英语学习的这方面作用,有必要对古代汉语在英语学习的定位作个明确,从迁移角度看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的使用者来说是不完全习得的语言(尽管他们以汉语为母语),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差异巨大,在学习中,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同样遇到了和在英语学习中类似的困惑和难点,其中最大的困惑和难点来自现代汉语的负迁移。无可争辩的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渊源关系(很多相同点)为古代汉语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现代汉语的使用者来说,英语是其第二语言,为了更加突出古代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笔者试着称古代汉语为第一点五(1.5)语言――1代表属于母语范畴,0.5代表其半个外语性质,即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其在句法、语法和实际使用都不同于现代汉语――以便其和外语学习统一起来。
上文指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已经基本具备了成人的认知能力,他们又在中学高中阶段必修古代汉语,有效利用此有利条件,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英语学习纳入统一过程,具有一箭三雕的独特作用。
三、古代汉语与英语的几点共性
谈迁移就需要了解共性,本文试***论古代汉语对英语的作用,但对他们共性的研究还缺乏广泛性研究,目前这方面的论文,专著几乎为零,这也从一方面体现了本文的价值,期待更多的深入探讨。笔者尝试性的分析,总结了几点共性,由于古代汉语的语音部分对英语学习意义不大,下面主要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作了比较。
(1)古汉语与现代英语词法比较
下面记录了一些例句、例词:
例一、英语中有一种动名词,这个动名词的逻辑主语,用其所属格,放在这个动名词的前面。把逻辑的主谓关系变成了语法的偏正关系。His working for the people gave us a good impression.(他为人民工作给我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The trouble is their working without a plan.(问题是他们工作无计划。)第一句的主语his working for the people和第二句的表语their working without a plan都是偏正词组,译成现代汉语则用主谓词组。与英语类似的古汉语中的主谓词组,用作主语或宾语时,一定要加“之”,使这个主谓词组偏正化,旧说叫做取消句子***性。如: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其山钦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钴姆潭西小丘记》)前句“前人之述”为主语,后句“牛马之饮于溪”作宾语,都有个“之”在其中,使两个主谓词组偏正化。同英语这类句子一样,译成现代汉语,则用主谓词组。可见,逻辑的主谓关系以偏正词组的形式出现在句中,在英语和古汉语中是一致的。
例二、英语中名词兼作动词的现象较普遍,古汉语中也时常见到名词活用现象。water首先是名词,下面的用法是动词:to water the field(浇);to water the horse(饮);to water the milk(搀水);The smoke made my eyes watere(流泪)。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这里的“水”呈游泳意,作动词。hand是名词,也用作动词。He handed in his notebook.(他交了笔记本。)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种树郭橐驼传》)这个“爪”是用指甲划破意,名词活用作动词,同英语和古汉语的名词活用相比,现代汉语的名词就显得很不活泼了。
在词法方面,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还有其他相似的情况如在:英语和古汉语中,词的兼类现象较现代汉语多,有的能兼几个词类;英语的人称代词有格的变化,古汉语的人称也有不同的形式;古汉语中某个词的引申义用法,或许使古人觉得不够规范,今人也觉得有些乖僻。
(2)古代汉语与现代英语的句法比较
例一、表示时间、处所的介词结构,在英语中常放在动词之后。古汉语亦然。如The bus pulled into a roadside restaurant at mid night.(午夜时分,公共汽车开到一家路边餐馆。)A banner of welcome is waving in the wind.(欢迎的横幅在风中飘扬。)介词结构at midnight和in the wind都放在动词后,在句子的末尾,译成现代汉语则须提前。“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受任于败***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以上两句以“乎”构成的介词结构,或表处所,或表时间,用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后,译成现代汉语一律提前。前句译作“到沂水去游泳”,“到舞雩吹吹风”;下句译作“在兵败危险的时候,接受了先帝的委任”。
例二、英语和古汉语都有被动句,其实施者用介词连出。这样的介词结构可以出现在句尾。Our leaders are greatly loved by the people.(我们的领袖深受人民爱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by the people在句尾,“于大方之家”也在句尾,而现代汉语含有主动者的介词结构“被……”从来不会出现在句尾,只能在句中出现。
古代汉语和现代英语在句法方面还有其他相同之处如:英语和古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在安排“大名”和“小名”的顺序时是一致的;在英语和古汉语中,都有某些介词是不定代词,介词既可以出现在宾词之前,也可能有另外的用法。
上面简要分析了词法和句法方面的共同点,另外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多数,并且使役用法很普遍,并和现代英语有相似之处,下面将重点谈谈其使役用法对英语学习的作用。
四、古代汉语使役用法与英语使役结构习得
张京鱼(2004)指出英语的典型使役化结构是词汇使役形式,使动句英语也很常见。但由于词汇使役形式表示直接约束,使动句表达间接的因果关系,词汇使役动词在表达因果关系上便有了先发占领的作用,make Exp V-ed形式在语言产出中仅以间接因果关系的表征出现。这一发现对英语作为二语/外语教学有直接的影响。由于词汇使役形式是英语典型的使役化形式,英语学习者应该多用词汇的使役形式,但中国英语学习者普遍使用句法(包含make)使役形式。古代汉语也有大量的词汇使役形式,大量的接触,将对英语使役动词学习产生迁移作用,提高学习效果。文言文中中学课本这种用法大量存在,例如:(1)“吞二周而亡诸侯,覆至尊而制六合”(亡:使…亡。《过秦论》);(2)“安能屈豪杰之流”(屈:…使屈:《五人墓碑志》)。通过对这种用法的大量接触,提高对语言多种现象的认识,从而提高对英语和现代汉语不同的认识,这是懂古代汉语学习者的一个优势,比如对英语surprise词的You surprise me中用法的学习,如果学习了“庄公寤生,惊姜氏”(庄公生下来时属于难产,使姜失吃惊《左传・隐公元年》)的话,理解和学习起来就容易得多。
五、结论
语言迁移理论指导我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看待语言学习,从而自觉地运用迁移理论,去分析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多种迁移现象,达到某种程度的预测和控制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指导学生学习的效率。以上把英语和古汉语作了类比,找出了一些相同点。惯用现代汉语的人觉得反常的,而在另一个时间或空间的语言里,也许是很顺畅、很自然的。英语和古汉语的某些偶合,说明了人类的思维既有相同的规律可循,也有相似的趋向可查。从迁移角度谈语言学习可知,古代汉语学习,不仅对现代汉语学习有重要影响,而且将对现代英语学习和教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学习,还需要有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Danesi,M.& Di Pietro,R.J.Contrastive Analysis for the Contemporary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Toronto:The Ontario Institu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1991.
[2]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Flynn,S.A Parameter-Setting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n W.C.Ritchie & T.K,Bhatia(Eds),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cademic Press Inc,1996.
[4]Hu zhuanglin & Jiang wangqi.Linguistics:An Advanced Course Book.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2.
[5]Odlin,T.Language Transf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6]郭巍,韩晓惠.普遍语法框架下“母语迁移作用的争论”.外语学刊,2002,(2).
[7]李亦菲,朱新明.对三种认知迁移理论的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59.
[8]寮菲.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60.
[9]苏留华.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古语名句篇5
摘 要:以生成句法层面的轻动词句法为理论视点,以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为研究语料,探究使动类轻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研究发现:由于轻动词的存在触发句法移位,核心动词“V”经过移位,与轻动词“v”合并,从而生成不同表层结构的句子,完成语义表征。具体表现为:1.核心动词从下层上升与轻动词“使”合并,产生“动词+宾语/双宾语/宾语省略”的句式;2.形容词经过两次移位,先移位与轻动词“变得”结合,再次移位与轻动词“使”结合,产生“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句式;3.名词经过两次移位,先移位与轻动词“成为”结合,再次移位与轻动词“使”结合,产生“名词+名词/代词”的句式。
关键词 :古汉语 使动类 轻动词
一、引言
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首先提出了“致动”(即“使动”)的语法术语。在古汉语中,动词或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等充当谓语时,如果具有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含义,就叫“使动用法”(《汉语知识词典》),其特殊的句法特征往往造成一定的理解难度。如:
(1)贞:师般其来人?(合集 1036)
(2)癸卯卜,宾贞:宁风?(合集 13372)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例(1)中的“来”不表达主语发生“来”的行为,而是表示主语“师般”使宾语“人”“来”,“来”用如使动;例(2)中的“宁”同样用如使动,主语省略,义为“使风停止”;例(3)中“从百余骑”容易误解为“沛公是跟着百余名骑兵来的”,应为“沛公使百余骑从”。
学者们对古汉语使动用法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词类活用研究(张忠达,1993;梁红涛,2010;赵月华,2010),二是语义句法关系研究(赵伯义,2001;张志华,2010),三是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比较研究(刘忠华,2003;时学伟,2011)。
轻动词是生成语法的概念,其特点是只有语义内容没有语音形式且需依附实义动词。我们认为,古汉语中使动用法表现出明显的轻动词特征,因此将此类动词定义为使动类轻动词,即没有语音形式但有“使”的语义且依附实义动词而存在的动词。不过,运用轻动词理论对古汉语使动类轻动词的专门研究至今鲜有涉及。鉴于此,本文从《论语》《史记》等作品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使动用法为语料,从生成句法层面的轻动词句法理论出发,剖析古汉语使动类轻动词的句法特征及语义内涵。
二、轻动词理论与古汉语使动类轻动词
“轻动词(light verb)”最早是由Grimshaw和Mester在1988年研究日语动词“する”时提出来的。他们提出了“主目语让渡(argument transfer)”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认为在某些语言里,存在一类特殊的动词,即“轻动词”。轻动词不指派任何语义角色,而是吸取主要谓词的题元栅(theta-grid)(Grimshaw J.Mester,1988),也就是说,轻动词在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十分轻微,主要扮演着功能上的角色。此外,Larson的双宾格结构研究与Hale和Keyser对主目语结构的研究对轻动词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引导作用。Lason(1988)在对双宾语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VP嵌套假设”:役格谓语动词可投射不止一个“VP”,这样的两个“VP”构成的嵌套结构提供三个论元位置;双宾结构及类似结构中的三个论元,按照普遍的论旨等级关系(thematic hierarchy)AGRENT>THEME>GOAL>OBLIQUES,依次分布在这三个位置上。根据Larson的思想,Hale & Keyser(1993)指出词系结构中“VP”壳里的“V”是一个没有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抽象动词,这个抽象动词就是我们所说的轻动词。Chomsky(1995)将轻动词(light verb)这一理论吸收并应用于“最简方案”中。他指出轻动词不表达语义内容,只包含接口不可解读的纯形式特征;在形态上为零形式;在句法上选择“VP”作补语,投射一个“vP”。“轻动词”的另一概念是相对于一般动词(simple verb)来说的。由于该类动词所承载的语义内容较少,无法单独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内容,所以必须和另一个成分(通常是一个名词短语作为其补足语)一起组合成一个动词短语结构,其名词补足语的语义内容表达了整个动词结构的主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前者比后者要轻(Jespersen,1954;Cattell,1984)。冯胜利(2005)认为,轻动词移位的句法现象在古人的注释中可见一斑。当然,古人没有“轻动词”的概念, 但从他们的注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派生”与“被派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譬如《孟子》:“朝诸侯”,赵岐注曰:“使邻国侯朝之”。由此可见,使动用法的句法语义内容切合轻动词理论的核心主张。
三、古汉语中使动类轻动词的句法语义分析
引发句法移位是轻动词句法的一大特征。如***1所示,“v”选择一个“VP”作补语,投射一个“vP”;下层“V”上移并嫁接到“v”,形成“V-v”;“Spec-vP”提供一个论元位置,用于合并外论元或填充词,或接纳自下移入的内论元。
使动用法主要分三种类型,即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名词的使动用法(李淑俊,2010)。下面分类进行微观分析。
(一)动词使动用法的轻动词层面探究
动词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施行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其句法表征有三:动词带一个宾语;动词带双宾语;动词省略宾语。下面对这三种情况分别进行分析。
第一,带一个宾语的动词使动用法。例如:
(4)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5)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我们选取例(4)中的“臣活之”为例,如下***:
如***2所示,动词“活”投射生成动词短语“VP”,处于标志语位置的是“之”,而在“v”下存在一个轻动词“v”,它的标志语是“臣”,补足语是以“之”为核心的“VP”。此处“v′”之下存在的轻动词“v”有“使……”的语义。根据Chomsky(1995、2000)的轻动词理论,该轻动词是不带语音的,即零形式,属于虚词,而零形式的虚词,形式上相当于一个词缀,需要跟一个自由语素结合才符合语法。于是,轻动词“v”引核心动词“V”从下层上升与之合并来实现它的语法功能。而核心动词移位与其结合后,便带上了它的语义特征,原来是空位的轻动词就获得了相应的附加义,用语音形式显示出来就是“活”,于是就产生了“臣活之”这样的句子形式。
第二,带双宾语的动词使动用法。例如:
(6)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7)王弗听,负之斧钺,使巡于诸侯。(《左传·昭公十二年》)
(8)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以例(6)中的“晋侯饮赵盾酒”为例分析。如下***:
如***3所示,动词“饮”投射生成动词短语“VP”,处于标志语位置的是“赵盾”,而在“v′”下存在一个轻动词“v”,它以“VP”为补足语,标志语是“晋侯”,此处轻动词“v”有“使……”的语义。根据Chomsky(1995、2000)的轻动词理论,该轻动词是不带语音的,即零形式,属于虚词,而零形式的虚词,形式上相当于一个词缀,需要跟一个自由语素结合才符合语法。于是,“V”从下层上升与轻动词“v”合并,来实现它的语法功能。而核心动词移位与其结合后,便带上了它的语义特征,原来是空位的轻动词就获得了相应的附加意义,用语音形式显示出来就是“饮”,于是就产生了“晋侯饮赵盾酒”这样的句子形式。
第三,宾语省略的动词使动用法。例如:
(9)操***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10)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东坡全集·石钟山记》)
“走”后省略了宾语“之”(曹***),“鸣”后省略了“之”(钟磬)。
我们以例(9)中的 “走”分析。如下***:
如***4所示,动词“走”投射生成动词短语“VP”,轻动词“v”选择这个“VP”作补语,投射生成一个“vP”。由于轻动词“v”没有语音形式,有“使……”的语义,吸引下层“V”(走)上移并嫁接到“v”来实现它的语法功能。而核心动词移位“V”与其结合后,便带上了它的语义特征,原来是空位的轻动词就获得了相应的附加意义,用语音形式显示出来就是“走”,于是就有了“烧而走也”这样的句子。
综上分析,动词使动用法是核心动词从下层上升与轻动词“使”合并,产生“动词+宾语/双宾语/宾语省略”的句式。
(二)形容词使动用法的轻动词层面探究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形容词用作使动,例如:
(1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河东集·小石潭记》)
(12)君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
(1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兵法·谋攻》)
我们以例(11)中的“凄神”为例分析。“凄神”义为“使神色变得凄凉”,如下***:
如***5所示,“使”“变得”都是轻动词,故而能以空动词的形式出现。首先“凄”移位与“变得”结合,然后再次移位与“使”结合,产生“凄神”的结构。
由以上分析可见,形容词用作使动,用轻动词理论解释就是:形容词要经过两次移位,先移位与轻动词“变得”结合,然后再次移位与轻动词“使”结合,产生“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句式。
(三)名词使动用法的轻动词层面探究
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名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名词用作使动,例如:
(14)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15)友风而子雨。(《荀子·云赋》)
我们以例(1 4)中的“吴王我”为例分析。“吴王我”义为“使我成为吴王”。如下***:
如***6所示,“使”“成为”都是轻动词,故而能以空动词的形式出现,首先 “吴王”移位与“成为”结合,然后再次移位与“使”结合,产生“吴王我”的结构。由以上分析可见,名词用作使动,用轻动词理论解释就是,名词要经过两次移位,先移位与轻动词“成为”结合,然后再次移位与轻动词“使”结合,产生“名词+名词/代词”的句式。
四、结语
本文以轻动词句法为理论视点,从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三个方面,研究古代汉语使动类轻动词如何通过句法重组,完成语义表征。研究发现:1.在动词使动用法中,核心动词从下层上升与轻动词“使”合并,产生“动词+宾语/双宾语/宾语省略”的句式;2.在形容词使动用法中,形容词经过两次移位,先移位与轻动词“变得”结合,然后再次移位与轻动词“使”结合,产生“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句式;3.在名词使动用法中,名词要经过两次移位,先移位与轻动词“成为”结合,然后再次移位与轻动词“使”结合,产生“名词+名词/代词”的句式。
参考文献:
[1]Chomsky,N.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MA:MIT Press,1995.
[2]Chomsky,N.Minimalist inquiries:The frame work[M].Cambridge,MA:MIT Press,2000.
[3]Grimshaw,J.&A.Mester.Light Verbs and Theta-Marking[J].Linguistic inquiry,1988,(2).
[4]Hale,K.& S.J.Keyser.On argument structure and lexical expression of syntactic relations[A].In K.Hale & S.J.Keyser(eds.).The View from Building 20:Essays in Linguistics in Honour of SylvainBromberger[C].Cambridge, MA:MIT Press,1993.
[5]Jesperson,O.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M].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54.
[6]Larson,R.On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s[J].Linguistic Inquiry,1988,(19).
[7]冯胜利.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语言科学,2005,(1).
[8]李淑俊.试说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
[9]梁红涛.使动与意动用法漫谈[J].语文学刊,2010,(16).
[10]刘忠华.论古代汉语名词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4).
[11]时学伟.古汉语中使动和意动用法的辨别[J].韶关学院学报,2011,(5).
[12]朱行帆.轻动词和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J].现代外语2005,(3).
[13]张志华.古汉语使动用法的语义类型及语义指向[J].湖北社会科学,2010,(8).
[14]张智义.轻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J].外语教学,2013,(2).
[15]张忠达.古汉语词类活用浅议[J].学术交流,1993,(4).
[16]赵伯义.论古代汉语的使动双宾语[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1,(1).
古语名句篇6
一、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高考的文言翻译题对文言文固定句式的考查涉及,在2006年高考中成了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新热点,而在2007年高考中还加强了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18套高考试卷中,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考查了这一知识点。
例1.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2007年高考安徽卷)
例2.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2007年高考天津卷)
备考宝典:翻译时首先要掌握固定句式的含义,把文言文固定句式转换成现代汉语句式,然后在翻译时套用这个句式便可。例1句考查了“特……而已(耳)”这一固定句式,其含义相当于现代汉语“只不过……罢了”这一句式,在翻译时我们只要套用“只不过……罢了”这一句式,把“与庸俗人同好”翻译的内容放入该句式中即可,该句译为: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例2句考查了“所以”这一句式,其含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原因”或“用来……的”这二句式,该句是表原因,而不是表方式,因而选用“……的原因”这一句式,再因为这又是一个判断句,根据句子特点,翻译时采用“这是……的原因”这一句式,然后再把“愚者大过”的翻译内容放入句式中,译为: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现场练习1】翻译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
向绶知永静***,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育在***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乃复以为枢密副使。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特嫉恶太过耳。”(节选自《宋史・吴育传》)
1.不杀绶,无以示天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育刚正可用,特嫉恶太过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对特殊句式的句子的翻译,历来是高考中重点考查对象之一,在2007年高考中被广泛关注,所占分量很大。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造成失分。
例3.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2007年高考浙江卷)
例4.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2007年高考山东卷)
备考宝典:例3句考查了“相”作人称代词时常常前置这一特殊句式,翻译时要把语序理清,才能做到准确翻译。翻译时先把该句的顺序整理为“余意其甚怨我,不敢以书闻相”,然后再按此顺序翻译即可,该句译为: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例4句考查了用“为……所”表被动这一特殊句式,以及“由是”这一固定句式,翻译时把“为……所”译为“被”,“由是”译为“因此”,整句译为: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现场练习2】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特殊句式,并翻译。
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日:“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辄拊膺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视诸选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又始终不主和议,虽上皇实以是得还,不快也。徐以议南迁,为谦所斥。至是改名有贞,稍稍进用,尝切齿谦。(《明史・于谦传》)
1.言南迁者,可斩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师天下根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徐以议南迁,为谦所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
例5.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
例6.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2007年高考安徽卷)
备考宝典:两句中分别考到了“谨”的翻译,而“谨”的义项:①谨慎、小心,②恭敬,③微末、细节,④语气词,表恭敬语气,⑤郑重。例5句中的“谨”是一个易错点,看上去好翻译,很多考生译为“小心”,句子读起来也很通顺,实则不然,我们只要结合上文的“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和下文“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我们就可判断,它的意思为“恭敬”更合适,这一用法与在高中语文读本《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的“谨斩樊於期头”用法一致。而例6中的“谨”就可译为“小心谨慎”,这可以根据上文“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和下文“勿令损毁”的语境中来判断。可见,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句子,而应该具有语境意识。
【现场练习3】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练习。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节选自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 放:放任恣纵
B.不得奋见于事业。 奋:勤奋努力
C.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掇:选取
D.往往探其奇怪。奇怪:奇特怪异的现象
2.指出下面“穷”的意义和用法。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非诗之能穷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陶渊明《桃花源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司马光《训俭示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例7.始城州,周十三里。(2007年高考海南卷)
例8.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2007年高考山东卷)
备考宝典:名词活用现象主要有: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如例7中的“城州”是两个名词连用,且是句子的谓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前一个名词“城”活用为动词才能使句子成立,因此可判断“城”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为“构筑城墙”的意思。形容词活用现象有:用作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如例8句中的“奇”是一个形容词,后面带了一个“之”作宾语,根据语法知识,我们知道形容词作谓语是不能带宾语的,只有活用为意动用法是才可,因此判断“奇”一定是活用为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奇异”。
【现场练习4】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练习。
马骇舆,则君子(指乘车人)不安舆; 庶人骇***,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 庶人骇***,则莫若息之。庶人安***,然后君子安位。传曰: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语助词,无义)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君道篇》)
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情况并翻译该句。
1.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骇舆,则莫若静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庶人骇***,则莫若息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主要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种“貌似”现代汉语双音词的一些词语容易造成错觉,使人望文生义,把它们当作一个双音节词语看待,造成理解上的错误。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例9. 其身体则可。(2007年高考湖南卷)
例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007年高考上海卷)
A.博涉书记 B.善待遇 C.访以当时之事 D.可以自娱
备考宝典:例9中的“身体”是“身”和“体”两个词,译为“亲身实践”,与成语“身体力行”中的意义是一样的。例10中A项中的“书记”是指“文章书籍”,而现代汉语中指“***团的主要负责人”,就属于词义的转移;B项中的“待遇”是一个动词,译为“对待、招待”,而在现代汉语中“待遇”是一个名词;D项中的“可以”是由“可”和“以”两个词组成,而不是一个词,译为“可以用来”。
【现场练习5】指出文中加点的词的古今义。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节选自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
1.涉猎古义: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尘纷古义: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情古义: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练习1】1.不杀向绶,无法向天下百姓交代。(考查了固定句式“无以……”,相当于现代汉语“没有用来……的”,句子也可译为“没有用来向天下百姓交待的”)
2.吴育刚正不阿,是可用之才,只是嫉恶如仇太过分罢了。(考查了“特……耳”这一固定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只是……罢了”)
【练习2】1.判断句,用“……者……也”表判断,译为:主张南迁的人是该杀的人。 2.判断句。译为:京师是天下的根本。3.倒装句(定语后置),正确的语序为:谦性故刚,遇有不如意事。译为:于谦的性格很刚强,遇到有不痛快的事。4.被动句,用“为……所”表被动,译为:徐因为提出迁都南京,被于谦斥责。
【练习3】1. B(奋:施展)2.(1)形容词,完结、尽。(2)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处在困境中。(3)形容词,困厄、不得志。(4)动词,走到尽头。(5)形容词,贫穷。
【练习4】1.舆:名词作动词,乘车。译文:如果拉车的马被车子惊吓,君子就不能安心乘车。
2.静: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安静。译文:如果拉车的马被车子惊吓,那么没有比让它安静下来的办法更好。
古语名句篇7
【关键词】成语 文言文教学 教学难关
文言文之难,究竟难在何处?一曰古今异义,二曰词类活用,三曰特殊句式。如何突破?笔者积十多年之教学经验,始觉有一小招可用,即用成语巧破三难关。
一破古今异义关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那些古今词义有差异的实词,用相应的成语去印证,可以迅速理解并掌握。“举疾首蹙颚而相告曰”的“举”可用成语“举世闻名”、“举国同庆”中的“举”解释。“善假于物也”中的“假”字可与“狐假虎威”、“不假思索”相联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彰”字可以成语“欲盖弥彰”的“彰”来解释。“何可胜道也哉”的“胜”可用成语“不胜枚举”中的“胜”来解释。至于“臣请就汤镬”、“媵人持汤沃灌”中的“汤”字,古意作“热水、开水”讲,我们可用成语“赴汤蹈火”来印证。《劝学》中的“劝”字,不是“拿道理说服人”的意思,而是“勉励”之意,这可由成语“惩恶劝善”来印证。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恨”、“涕”、“抢”等词,它们的古义分别是“怨恨”、“眼泪”、“撞”的意思,成语“抱恨终天”、“感激涕零”、“哭天抢地”中的“恨”、“涕”、“抢”均保留了古义。
二破词类活用关
词类活用主要指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名词、使动和意动用法等,尽管在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是很普遍的现象,但在现代汉语中却并不多见,这对学生学习文言文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些成语,就会化难为易。
1.用成语来讲析名词活用作动词。许多名词在文言文中经常活用为动词,如“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中的“实”本来是名词,“果实”的意思,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果实”。这在成语“春华秋实”中得到了印证。“衣锦还乡”中的“衣”是“穿着”的意思,是说穿着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不衫不履”、“衣冠禽兽”中的“衫”、“履”、“衣冠”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用成语讲析名词用作状语。在文言文中,除了表时间的名词作状语外,其他名词也可以作状语,这是古汉语中的名词和现代汉语中的名词所不同的。如“川流不息”中的“川”作“流”的状语,意思是像河水一样流个不停,比喻来往的车辆、船只很多。“风驰电掣”、“土崩瓦解”、“星罗棋布”、“口诛笔伐”、“玉洁冰清”等成语中的“风”、“电”、“土”、“瓦”、“星”、“棋”、“口”、“笔”、“玉”、“冰”都是名词作状语的例子。
3.用成语讲析形容词用作名词。古汉语中形容词用作名词的现象是比较多的。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善”本来是形容词,好的意思,现在用作名词,意思是“好的意见、榜样”。这在成语“从善如流”中得到了印证。又如“披坚执锐”,“坚”本是形容词,坚硬,现用作名词,意思是“坚硬的铠甲”;“锐”,本是锐利,形容词,现用作名词,意思是“锐利的武器”。成语“居安思危”、“取长补短”、“一见如故”中的“安”、“危”、“长”、“短”、“故”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意思分别是“安乐的环境”、“危难”、“别人的长处”、“自己的不足之处”、“老朋友”。
4.用成语讲析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不是指“主语自身怎么样”,而是指“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在成语中,使动用法是很多的。“翻天覆地”中的“翻”、“覆”,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不是主语“人”(省略)在翻转,而是主语人使宾语“天地”在翻转。又如“富国强兵”中的“富”、“强”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翻译为使国富裕、使兵强大。成语“祸国殃民”、“降龙伏虎”、“闭月羞花”、“劳民伤财”中的“祸”、“殃”、“降”、“伏”、“闭”、“羞”、“劳”、“伤”等都是使动用法。“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乱”意为“使某某乱”,“汗牛充栋”中的“汗”意思是“使某某累得出汗”,“既来之,则安之”中的“来”、“安”的意思是“使某来”、“使某安定”,“完璧归赵”中的“完”的意思是“使某完好”。
5.用成语讲析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主语在主观意识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成什么”。如“不远千里”即“不以千里为远”的意思。“鱼肉人民”即以人民为鱼肉。其中的“鱼”、“肉”是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把人民当成了“鱼”和“肉”。“梅妻鹤子”就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厚今薄古”就是以今为厚、以古为薄。在成语中,“兵贵神速”、“草菅人命”、“是古非今”、“不耻下问”中的“贵”、“草菅”、“是”、“非”、“耻”等都是意动用法。
三破文言特殊句式关
1.用成语讲析宾语前置现象。在文言文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前。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中的“我”、“古之人不余欺也”中的“余”,都分别放到了动词“顾”、“欺”的前面。这种用法在成语中也有不少。如“时不我待”、“人莫予毒”、“岁不我与”都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也前置,如“何以知之”,这种用法也保留在成语中,如“何去何从”、“何患无辞”中的“何”字。在文言文中,有时还用助词“是”、“之”标志宾语前置。如“宋何罪之有”、“何厌之有”、“无乃尔是过与”。我们可以借助“不此之***”、“唯命是听”、“唯利是***”、“唯才是举”、“马首是瞻”等成语来理解。
2.用成语讲析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现象在成语中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于”字结构的成语。如“无济于事”中状语“于事”放在了谓语“无济”的后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状语“于忧患”、“于安乐”放到了“生”、“死”的后面。诸如此类的还有“重于泰山”、“死于非命”、“拒人于千里之外”、“防患于未然”等。第二,“以”字结构的成语。如“嗤之以鼻”中的“以鼻”是状语部分,放在了谓语“嗤”的后面。其他类似的还有“相濡以沫”、“动之以情”、“持之以恒”、“掉以轻心”等。可用这些成语讲析文言句中类似的用法,如“王尝语庄子以好乐”中的“以好乐”可解释为“把喜欢音乐这件事”。
古语名句篇8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 (2010年安徽卷)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郾 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郾 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 (2010年天津卷)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郾 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郾 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
分析与对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考生的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操”成了主动者。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
例4 (2007年广东卷)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分析与对策:句中漏译了省略主语“狐狸”。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满纸都是”,也应适当“增词”,即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
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到考生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到考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郾 考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
2?郾 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误区五:语言不合规范
例5 (2007年四川卷)其***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误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就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闻之,眼冒金星,执住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正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分析与对策: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闻”“执”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闻”可译为“听说”;“执”可译为“逮捕”。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眼冒金星”显然是口语化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郾 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
2?郾 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误区六:不辨感彩
例6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正译: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分析与对策:译句将“耽玩”的褒扬色彩误译成了贬抑色彩。“耽玩”,意思是深深地爱好、玩味,应译为“沉醉”“潜心玩味”之义。
考生误解词语的感彩,原因在于受到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从而容易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想当然地进行判定。比如例句中,考生一看到“耽”字,就将其解释为“耽搁”,从负面的角度进行理解,误译为“沉湎”。
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对待一些前后有矛盾的词、有疑义的词,应该“瞻前顾后”,核实自己的初始判断是否正确。比如上面的例句中,后文有“忘寝与食”一句,对此句不难理解为“废寝忘食”之意;并且这句和上句是并列关系而非转折关系,故此“耽玩”一词应与“废寝忘食”的感彩相通,应译为正面的意思“沉醉”。
误区七:误译语法关系
误译语法关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单句语法关系的误译,一种是对复句语法关系的误译。
(一)单句
例7 (2007年浙江卷)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误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利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正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分析与对策:“终身不用”是个短小的单句,它的主语“杜甫”承前省略了。根据语境,是叙写杜甫空怀壮志而终身不被朝廷重用,身处困境的情状,而这种意思却是靠“终身不用”这个不用被动词的被动句表达的,考生并没有把这层被动关系译出来。
考生犯这个错误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好被动句这一特殊句式。
除了这种靠语意的分析才能把握的被动句外,文言文中很多被动句是有标志的。如“于”“受……于……”式,“为”“为……所……”式,“见”“见……于……”式等,翻译时,都要译为被动关系。文言文翻译题常将文言特殊句式作为考查点,备考时要注意陈述句(语气词“者、也”表判断,副词“乃”“皆”“则”表判断)、倒装句(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等特殊句式的外在特征;解题时,用相应的现代汉语句式对特殊句式进行合理转换,准确翻译。
(二)复句
例8 (2010年新课标卷)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误译: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后来,因为河水高涨船体上浮,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正译: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分析与对策:整个语句是一个顺承关系的复句,而“以巨舟乘涨”中的“以”字,是表示凭借的介词,应译为“利用”。考生误认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为“因为”,将整个语句的结构关系误译为因果关系。
考生对复句结构关系的把握,必须以句意为基础,“假设”“因果”“转折”“条件”等关系,都是根据句意自然生成的,不可强加或误译。而检验自己是否强加了关联词,也必须看你加的关联词在句意的表达上,是否合理。
误区八:不懂文言修辞
例9 (2010年全国卷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误译: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确实要取代它。你们即使点燃了自己,也没有日月一样的光明!
正译: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太阳月亮(一样的大明朝)争夺光明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爝”(jué),意为“小火”“火把”,“馀烬”,意为“残灰”,根据文中人物关系,这里比喻元朝残将脱脱;而“日月”则比喻明朝。考生从“实”的角度理解,没有译出比喻意义。解答此类试题,一是要积累古文修辞知识,留心古文修辞现象。如,“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婉辞。全句译为: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二是结合语境,把握好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确认修辞现象,恰当翻译。
误区九:不懂古代文化常识
例10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也?”(司马迁《鸿门宴》)
误译:项王握住剑把站起来,大声问:“来客是什么人?”
正译:项王握着剑把直起腰来,问道:“来客是干什么的?”
分析与对策:古人席地而坐,而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如果臀部抬起,上身挺直,这就叫“跽”。项王本坐着,突然见樊哙闯进来,于是警惕起来,握住剑,挺直腰准备站起来,以防不测。在这里,只能解释为“双膝着地,上身挺直”。高考复习中,考生要留意此类古代文化常识,在教材复习和传记类文章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与古代官职(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除,拜官授职。擢,提升官职)、地理(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关东,古代指函谷关以东。朔漠,北方的沙漠)、习俗(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涉及文化常识的译文,可从两个方面检查:一是看自己的翻译是否合乎古代社会的环境;二是看译文是否适合语境,是否合乎情理。
误区十:误译原句语气
例11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误译: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没有谁能行。
正译: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分析与对策:译文处理为一种陈述语气,尽管从意思上来看是对的,但它改变了原文的语气,仍然不够准确,违背了文言文翻译“忠实”原文的原则,会被“酌情扣分”。从语境来看,这段话表现了孟子拯救天下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自信心,“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以“名世者”自许,“舍我其谁也”,是一种语气强烈的反问,语气应处理为“……呢?”。
古语名句篇9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高考考查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尽量做到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夫战,勇气也。
3.“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学(学习)不可以已。”(《劝学》)“吾尝终日而思(思考)矣。”(《劝学》)(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楚人一炬,可怜(阿房宫变为)焦土!”(《阿房宫赋》)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 “吾、余、予”换成“我”,把“尔、汝”换成“你”。“吾(我)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了),不如须臾(一会儿)之所学也。”(《劝学》)
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是“有何厌之”的倒装。
三、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能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四、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有个口诀:首览全篇,领会大意。斟酌字义,动笔翻译。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难译句子,前后联系,跳跃句子(省略句子),补出原意。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如无标点,琢磨断句。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五、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古语名句篇10
关键词:古典诗词名句; 引入; 话题作文
把古典诗词名句引入话题作文教学,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视野,一个新亮点,值得关注和研究。它不但开辟了古典诗词的又一功能,古典与现代相得益彰,而且使文章生动形象,风趣典雅,富有风采,较好的显示出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赢得阅卷老师和读者的青睐,是中考作文制胜的一大绝招,意义非凡。古典诗词名句引入话题作文,也较好的体现了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一考生在话题作文《欲望》的结尾写到:“‘尔曹声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大自然的生生相息,而多少人却由于物欲膨胀而落下千古骂名。追求物欲的人啊,请卸下你沉重的背囊,去感受亲情、友情、爱情,去‘领略而今现在’。要知道,‘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是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短短一句话,先后引用了杜甫的诗、朱敦儒的词,以及古楹联,韵味无穷。又如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一学生在作文中引用了这样一组句子:“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这些句子,或引用、或排比、或对偶、或比喻,写的具体形象,气势磅礴,文采斐然,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息,使文章显得厚重、大气、耐人品读。笔者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致力于作文教学改革,尤其对话题作文的研究情有独钟。因此,笔者想以此为切入点,在文中拟从什么是古诗词名句,如何引进古典诗词名句两个方面对话题作文作以浅析,以期更好的指导日后的作文教学。
所谓“古诗词名句”,就是指散见于古诗词作品中的那些雅而简,博而明,能引起读者共鸣的精妙语句。它们往往体现出名人的思维水平和思想深度,内容广博,艺术精巧,是思想、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在作品中,或揭示某种人生真谛;或创设一种气氛,感动人心;或突出主题,增添文采,给读者以亲切感。高尔基说:“我在警句的思维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马尔顿认为:“许多人的成功,都是得力于一句格言的鼓励。”他们的话,指出了名句在人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激励和促进作用。那么,话题作文中若能引进古诗词名句,就会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使文章别开生面,境界迭出。
如何把已积累的古诗词名句恰当的引入话题作文的写作中呢?综观近几年来一些成功的话题作文,结合笔者近几年指导中学生话题作文写作的经验和体会,我以为话题作文引进古典诗词名句,需做好三点:引入前需精心挑选,恰当选用;引入时需把握好火候和位置;引入中需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掌握好引入的火候和位置,这是引入的关键。如能置名言于篇首,会营造气氛,起提纲挈领,点题定位的作用;置名言于篇尾,能起到画龙点睛,重申观点,辉映全篇的作用;置名言于篇中,则可使文章摇曳多姿,生动活泼,语言灵动,风趣典雅,别开生面。如一考生在一“孤独”为话题的作文中写到:“偶尔希望一个人品味孤独,找片宁静的天地,细看云淡风情,心如静水。或置身于广袤的草原,闭上眼,耳边是风的轻盈,吟唱的是什么?是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甘孤身一人的相思语;是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独自无奈守候的悲凉叹;是纳兰性德‘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阵前深夜不寐的思乡曲;是王安石‘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阳碾作尘’,不变高洁淡然的自励言;是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写尽刚烈豪迈的人生录;是辛弃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几乎擦身幸福的醒悟唱;是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望尽红尘豪情千里的傲世歌……”诸多精彩的语句,既使语言平添了许多文采,又很好的地印证、补充、对照了自己的本意,往往使文章能鹤立鸡群,立即吸引了读者或阅卷老师。
由此看来,引进名言也绝非易事,大有文章可做,除把握好前提和关键之外,还得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不可,根据笔者近几年指导话题作文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常见的方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是直接引用。就是围绕一中心或某一话题,从知识积累中把相关名句提取出来为作文所用。直接引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①引用名句
“……我爱我的乐园,它是我回避烦忧的港湾。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呢?‘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才是我真正的知音。考试的成绩,每次都像晴雨表一样阴晴变化……”这是笔者从一学生作文《我爱我的乐园》中截取的一段文字,小作者灵活引用了李白的诗句,恰到好处地表露了自己的心迹,宣泄了自己热爱乐园的情感。
②名人+名言+内涵
“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花绿波;是志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和风细雨;是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柔滑朦胧;是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莺啭花香。”这段文字灵活引用诗中名句来描述春天的美景,让人倍感亲切美好。
③名人+名言+感悟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让我懂得了理想就是先人后己,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体会到理想就是人民幸福团员的美好祝愿;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感悟到理想就是赤胆忠心的一腔浩然正气。此段文字主题集中,通过引用古诗词名句,诠释了作者对理想的认识,语言多用排比,富有气势。
二是间接引用(或称化用)。就是根据作者本人的理解,把他人的文句加以改造,巧妙地“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它需要一个加工提炼的过程。如:
“五斗米不能令你折腰,你选择的是南山下的;帝乡富贵不是你的心愿,你选择的是回乡种豆除草;嫌宫廷太繁杂,你宁愿选择桃李萦绕的草庐;嫌案牍太劳形,你宁愿选择欲辩忘言的独坐。”这段文字作者把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与《归园田居》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余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等诗句巧妙地镶嵌在自己的文章中,为中心服务,同时也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味。
三是改动字词。就是将诗文名句中某些字词稍加改动,显得新颖独到,妙趣横生。譬如,一考生写“环保”话题的作文时,出现了这样的诗句:“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仿《登幽州台歌》);“清明时节沙纷纷,路上行人满面尘。借问青山何处有,学童遥指盆景中。”(仿《清明》)。小作者仿陈子昂和杜牧的诗句,对环境污染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机智幽默,发人深思。再如:“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这是一则广告语,改动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可谓新颖独到,富有创意。
四是“旧瓶装新酒”。就是套用古人诗作的形式,翻新内容,表情达意,具有形象风趣,引人深思的作用。譬如:
“作业几时有,把笔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上床睡去,又恐明日挨训,言语冷似箭,无限苦闷情,不识少年心。手发酸,身乏力,脑灌铅。不敢有恨,此身不知在何处。爹是望子成龙,娘是盼女成凤,此事古难全。但愿少作业,从此开心颜。”这段文字套用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格式,反映中学生课业负担的沉重,可谓入木三分。
当然,话题作文中引进名言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以上的四种方法,只是笔者近年来指导话题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多有疏漏,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