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朝代10篇

花木兰朝代篇1

花木兰是南北朝代的,是一个有着浓郁传说色彩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击败入侵的敌人的故事流传千古,从古至今都是大家最尊重的一位女性,而且花木兰的故事还被美国迪士尼公司改编成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来源:文章屋网 .wzu)

花木兰朝代篇2

关键词:花木兰 《木兰辞》 “孝烈将***”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1年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阶段性成果

花木兰,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千百年来,花木兰代父从***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木兰的事迹除了文学、艺术作品外,还散见于地理志、县志、府志等历史事实含量较高的文献中。目前,关于木兰故里,众说纷纭,除“毫州”外,还有虞城、黄陂、完县、魏县和延安之说。据明清以来的《凤阳府志》、《颍州府志》、《保定府志》、《直隶完县志》、《大清一统志》记载:“木兰姓魏,亳州人。”亳州民间传说中的木兰自幼聪明美丽,被人们称为“花姑”,即“俊姑娘”之意,所以,当地人习惯把魏木兰称为“花木兰”。木兰自小就跟随父亲习***舞棒,骑马射箭,练就一身好武艺。那时外族经常入侵,国家危难之际,其父名在***籍。由于父亲年岁已高,而弟弟尚幼,木兰断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十二载鏖战塞外,战功赫赫。战争结束后,她不慕功名利禄,还乡耕织。皇上听说木兰姿容英秀,便招之入京,想封她为东宫贵妃。木兰宁死不从,随自缢于画梁,后被追封为“孝烈将***”。为了纪念“孝烈将***”花木兰,家乡的老百姓纷纷建祠祭祀。

一般而言,“传说往往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做基础,经过长期集中、丰富的典型化过程而逐渐定型的。一般先为新闻传说,以真人真事为主,后来常常把历史上与该人物相似的事件都附会在他身上,不仅故事情节日益丰富曲折,而且人物性格也更鲜明突出。使美者愈美,勇者愈勇,成为箭垛式的人物,这样幻想成分和传奇色彩逐渐增加”。[1] 关于花木兰,虽然正史中并无对她的点滴记载,但千百年来,花木兰女扮男装保家卫国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根据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木兰祠堂等可以推断:历史上一定存在着一个女扮男装、替父从***的英勇女性。不过,真实的历史虽然是存在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再现于人们视野中的历史却又是变动不居的。源于对花木兰的深切爱戴或社会现实的需要,历朝历代或赋诗吟咏、或撰文立传、或作史实考证来赞誉花木兰、重构花木兰,使花木兰形象不断流变,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花木兰代父从***最初的来源主要是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诗歌的开篇交代:边关告急,可汗点兵,“***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花木兰别无选择,踏上了征程:她渡黄河、趋黑水,奔朔方。十二年枕戈待旦,花木兰屡建奇功。“将***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奏凯回师的花木兰面对封赏,坚辞不受,只乞请朝廷让其返归故里,伴随爹娘。花木兰回乡后,重拾红妆、恢复女儿之身:“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当她出门见到***中伙伴时,伙伴们不禁发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慨叹。

《木兰辞》中的花木兰是一位活泼明朗的少女,她有着真实的内心活动、撩动人心的悲喜、娇憨可亲的女儿情态。花木兰原来并没有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念想,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和特殊的家庭境况,花木兰也会像其他女子一样,默守田园,终老一生,她代父从***实为解救家庭危机的无奈之举。《木兰辞》中花木兰的代父戍边之孝、女扮男装之奇、保卫国家之忠、身经百战之勇、功成身退之圆等诸多元素,成为后世不断建构木兰的主要资源。

从唐代开始,木兰代父从***的故事广泛流传,仅《全唐诗》就收集了吟咏花木兰的作品不下五首。契合唐代开疆拓土的时代需要,花木兰忠、勇的品格愈加鲜明,并有着明显的教化意义。

杜牧的《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推上祝明妃。”从诗歌中可见:沙场上的花木兰弯弓征战,气概与男儿无异。但日常生活中的花木兰却把酒思归,梦里几度画眉。木兰之所以坚守塞外,是为了安靖边烽、纾国之难。可见,杜牧笔下的花木兰是何等忠勇。

元代后期开始,社会崇尚死烈,木兰形象又进行着符合时代特征的改装与变形。侯有造在《孝烈将***祠像辨正记》是这样记载木兰故事的:“将***魏氏,本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也。世传可汗募兵,孝烈痛父耄羸,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佩囊,操戈跃马,驰神攻苦,钝锉成阵,胆气不少衰,人莫窥其非男也,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还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2]

侯有造的行文与母本《木兰辞》相比,除竭力彰显花木兰代父从***的大孝大勇外,还通过传说和臆测,将花木兰定性为冰清玉洁的“处子”,并给花木兰安排了“自尽”的结局。侯有造之所以赋予花木兰抗君守节的贞烈美德,也是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使然。

清代以降,满族为了消解民族矛盾,稳固统治秩序,大力提倡”忠孝”。花木兰又开始走出 “节烈”的语境,转向以 “忠孝”为核心的道德重构。清代的董廷晋在《题木兰祠诗》中云“忠孝可怜巾帼俱,忍使须眉对影惭”,盛赞花木兰的忠孝大节。而雍正时《完县志》中的《木兰歌・引》则云: “委身事君,忠也;克敌制胜,勇也;辞封拒赏,廉也;事亲终身,孝也;久处戍役,守身弗失,贞也;五德具焉,烈丈夫犹难,一女子能之,不亦可嘉乎哉!” 可见,中国儒家所有的美德几乎都叠加在花木兰身上,花木兰被标榜为五德俱全的千古完人,完全沦为了王朝教化世风的工具。总之,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花木兰的形象不断被赋予合乎时代需求的延伸和改造,花木兰也由最初的那位朴野明朗的少女逐渐演变成集“忠、孝、勇、节、烈”于一身的道德楷模。

民国以来,花木兰逐渐褪去封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契合新的时代需要,“花木兰则成为女性国民、民族英雄、现代女性的典范。”[3]现在,人们更乐于从孝敬父母、保家卫国以及巾帼不让须眉的角度去诠释花木兰的价值意义。

在全球化、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遭际中,迪士尼动画公司按照美国人的审美,对传统的中国木兰形象加以改造、颠覆。花木兰从***的深层动机不再是为了父亲,而是为了个人价值的实现。花木兰已经被本质化为追求自我、特立独行的女性,成为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载体及商品。

花木兰的故事穿越千古,源远流长。自《木兰辞》以来,历代都对木兰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加工和延伸,任何时代对木兰内涵的挖掘和重构,无不折射出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也就是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木兰。

参考文献

[1] 段宝林.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9.

花木兰朝代篇3

2、《花木兰》是由迪斯尼公司出品的电脑动画电影,该片改编自中国民间乐府诗《木兰辞》,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抵御匈奴入侵的故事。

3、剧情简介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做花木兰(Mulan),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征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Mushu)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

花木兰朝代篇4

1、大结局是木兰从夫。亮纳妾之日文武百官前往道贺,兰与利乔装混入府内。倩露出真面目,原来倩乃突厥派来歼灭隋朝之大将,终被亮给识破。亮不慎被擒,兰为救亮,不顾生命危险奋而一扑。兰在此役中受伤甚重,回天乏术际,利与亮诚心求天,终令兰延续寿命。历经百劫兰与亮决心携手解甲归田。

2、《花木兰》是以历史传奇人物花木兰为原形演绎的一部具有浓烈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轻喜剧,分为上、下两部。第一部讲述身手不凡又孝顺双亲的花木兰(袁咏仪)代父从***,在战场上英勇杀敌,邂逅大将***李亮(赵文卓)。这段时光虽然艰苦,但却是花木兰表现自我的舞台。只要尽力保卫国家,既得朝廷赞许,又得民心拥护。第二部则讲述离开战场过上家庭生活的花木兰,面对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则不是她最擅长的部分。虽有丈夫疼爱,但问题还是在不停发生。木兰感到筋疲力尽,提出了分开。李亮大吃一惊,而婆婆(郑佩佩)则更加落井下石。战场上骁勇的女英雄也要过寻常老百姓的日子,我们万世传颂的花木兰也要面对人间烟火的琐碎。

(来源:文章屋网 .wzu)

花木兰朝代篇5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的传奇故事。现在更有许多人将它拍成了电影,千古流传。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她本是个柔弱的女孩,可他为了年老的父亲,就不再柔弱;她本是个织布女子,但她为了父亲,就参***打仗。她从不向男的低头,大声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花木兰就要出征了,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行***多急,***情多紧张,***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她与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不同的事迹,创出了与男人不同的辉煌,同时也证明了“女子哪里不如男?”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花木兰朝代篇6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初中的时候《木兰辞》念的很熟,花木兰是我心中的英雄,代父从***,成全了自己的孝道,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很是惊叹。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花木兰》读后感,请您阅读。

《花木兰》读后感1前段时间我在语文课本上学了《替父从***》这篇课文后,对文中的主人公花木兰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生,又有着怎样的勇气才能做出替父从***这个决定,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找出《花木兰》这本书认真地阅读起来。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匈奴大举进犯中原。皇帝下旨从每户人家中抽一名壮丁充***。木兰没有兄弟,更不忍心看她年迈的父亲应征入伍,于是下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在战场上,花木兰隐瞒着身份,她不仅勇敢还很爱动脑筋,面对凶恶的匈奴丝毫不害怕,和男兵一起同吃同住,出生入死,经过多年的征战,最后取得了赫赫战功。皇帝为了嘉奖她在战场上的英勇杀敌,赏赐官职给她,而她丝毫不贪恋这荣华富贵,毅然辞谢皇帝的好意,衣锦还乡。

花木兰本是个纤弱的女孩,可她为了年老的父亲,为了保护家人,敢于替父从***;她本是个待字闺阁中的织布女子,但为了国家的安危,敢于面对凶恶的匈奴。她向世人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木兰在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勇敢面对的这种精神,深深的启发了我。反观自己,每次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我就想退缩缺乏恒心和毅力总觉得战胜不了这样的困难。读了花木兰后,我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要学习花木兰,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不气馁不放弃,战胜困境。想到木兰的那份孝心,我感到了对父母的那份愧疚,木兰只比我大几岁,却能想父母所想,忧父母所忧。而我呢,当妈妈每天上了一天的班,精疲力竭的回到家,却坚持陪我弹琴、复习功课时,而我却经常因为妈妈让我多写几个字,多弹几遍琴,而朝妈妈发火,想想太不应该了,我以后一定要向花木兰一样孝顺父母,做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

现在的社会男女平等了,虽然不再需要女子上战场杀敌了,但是我们女生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刘洋阿姨就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位女航天员; 1已赞过邓亚萍阿姨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头衔,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将来我也要靠自己的力量,象她们一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圆自己的中国梦!

《花木兰》读后感2我们人人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这反而造成了许多缺点:任性、娇气、依赖着父母不愿自己动手,这点我们承认。当我认真地读完了《花木兰从***》的故事,真正地体会到了这位女孩的孝顺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我的心头布满了问号,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任性、娇气。我决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像花木兰一样做一位孝顺、坚强、勇往直前的女孩子。

一位勇敢的女战士,她自己心甘情愿的冒着生命危险,女扮男装代替父亲去打仗。一路上可谓遭受了千难万险,夜宿黄河边,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更不必说,还得女扮男装,强忍着远离家乡和亲人的痛苦,这一切足以说明木兰有着坚强的心理素质。在战争中,她手持宝剑,威风凛凛走上战场和敌人激烈地拼个你死我活。花木兰在战争中英勇杀敌,当花木兰知道父亲要去当兵打仗时,她毫不犹豫的要求父母让自己代父亲去打仗,保卫国家,她很孝敬父母。更值得一提的是,花木兰在打仗时一马当先,无所畏惧地冲上前去,奋不顾身的和敌人展开了殊死拼搏。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永远的英雄——————花木兰。

这篇课文深深的感动了我。我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学习上不怕困难,如此,才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刻苦学习,等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

《花木兰》读后感3记得看完这本书那晚,我忍不住大叫,激动的大喊,啊啊啊结束了,真的结束了。那个给我太多惊喜,带我遨游南北朝那个遥远时代(公元四百多年,不想讨论是不是完全符合历史,个人观点半真半假亦真亦假,更不想说木兰是真是假),起起落落,还是结束了。

木兰无长兄,是的,她没有兄长,所以为了阿爹去了***营,有神力但是怎么克服战场***营的血腥残酷,死了就会被***衣服,欺压,兄弟情,理想,家和国,裹挟着前行。

前世的花木兰是越磨越亮的宝剑,忠诚的信任着君主拓跋焘,也得到了同样的信任。穿越后的花木兰是现代思想与一千五百多面前环境及思想的碰撞,撞的火花四溅,撞的头破血流,花木兰第一次上战场就被乱马踩死,尽管她有卓越的武艺,现代的智慧。

我很喜欢这部小说,因为它长却很有味道,有吸引我看下去的智慧。看了不仅知道那时候是以物换物,拿沉重的布匹换粮食买菜等,你嘲笑它落后不方便,可是拓跋焘是希望这个不安定的国家的子民都能吃上饭,只要会织布只要会织布,还看到进步闪耀在每个历史进程,***中条例有不合理的改变很难,有人在坚持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做出改变,有人在***营里不大的职位上操着国家的心,为什么有那么多儿郎心甘情愿的当兵马革裹尸哦不没有尸体的死在战场上,木兰从***亦是因为征兵的不察阿爹已不能从***。

还有太多太多,白狄人,鲜卑人等,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战争的推进,每一次流血的心情,火伴们的轨迹,灭佛的情形,读者也随着木兰一起成长吧。

花木兰,花木托花家,阿单志奇,狄叶飞等九个火伴,拓跋焘兄弟及家人,佛门弟子,鹭鸶官等,***中将领,各族人等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花木兰》读后感4“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读到这里我似乎看到长城外与胡人作战的花木兰。

……黄土飞扬,弥散在杀声震天的战场。突然,在混乱的人群中冲出一匹胡马,上面坐着一位狼狈不堪的胡人将领,身后一匹白色竣马闪电般出现在我的眼前,马背上坐着一位张弓搭箭正瞄准前的年轻人‘嗖’的一声响,一支飞箭闻声射出,重重身穿逃将的心脏——哇!帅呆了,酷毙了!

睁大眼睛,那张白俏的面孔,英勇中透着几分俊逸,旋及,那眼神足够杀死一群帅哥!真令人陶醉不已!回过神,她早已策马扬鞭而去身后的烟尘滚滚而起——真绝!带走一大片云彩!

我随之又想,为啥这么一个虽不倾国,但至少倾城的女子,当时,怎么就没有人认得出呢??我苦恼着,思索着。突然,我的目光投过了‘木兰无长兄’这一句。瞬间,我恍然大悟的为自己的文学大发现喜不自禁,不小心溜出了这么一句“原来我这么伟大啊!”

就在我高兴着的时候,阿鬼那重如死人般的电波投向了我,我吓了一跳,为刚才的不能自已。随后,全班同学那等着看好戏的目光也投向了我,我吓了68心跳,还是为刚才不能自已。我心想:完了,完了,我完了!

“这位同学”老师压抑着比他发型还火爆的脾气:“有什么问题吗?”

我突然灵机一动,想了个招想要他下不了台!

我先放下了百分之一百的心,简单的说是跨越了101。随后从容不迫地说:“老师,我想问你一下你对当时人们为什么认不出花木兰乃是女儿身的看法?”

“我的看法_”阿鬼以一向伟人的语气说:“那是因为当时人们的智商很低,不文明的说法是笨”

等一下我在这里给你们解释一下‘阿鬼’,阿鬼是我们的文科老师,国为他走路既轻又快,正所谓他轻轻地来了,又如他轻轻地走了,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尘土“阿鬼”这个外号是我帮他取的,因为他蛮符合咱们中国人心目中的鬼的形象,当然,他是具备着既让你害怕又让你佩服的本领

“可是,我不认为是这样,相反,我认为当时的人们是拥有有着大大的智慧!”我骄傲地抬了一下下巴。

“从何说起”阿鬼显然一副自以为是的表情。

“从文中的‘木兰无长兄’我们可以看出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何等高明,将木兰的李宇春形象隐藏于其中——“木兰无长兄”=“木兰无长胸”将兄弟的‘兄’通胸膛的‘胸’!”我自信地向海盗抛了一下媚眼,以示我的厉害!

“真哲学!”海盗那副表情让我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

我想我已经取得了最完美的胜利了,已经诡计得呈了,谁知他阿鬼大概惊讶了那么一秒钟之后,若无其事的说:“蛮有创新思维的嘛!”就杀了我全部了神气与锐气!

《花木兰》读后感5沙场之上,尘土飞扬,刀光剑影,万千战马驰骋沈沙场,数樽大炮横飞战地。满地的尸首,满天的呐喊,耳畔是轰轰作响的武器发射,眼前是漫天飞扬的***林弹雨,天际仿佛也被鲜血染成了大红色。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将身披盔甲,手握大刀,蹬上骏马飞奔而去,行走于血雨腥风之间,她已经习惯了,就这样习惯了十年……我翻开《花木兰替父从***》这篇文章,逐字逐句地反复咀嚼、品味,痛苦的分离,重逢的喜悦,十年的承诺,统统化成涕泪,千言万语,一切尽在不言中。我微微闭上了又眼,同花木兰一起,奏响她那风华绝代的传奇一生……

这篇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了一位忠孝两全的女子不平凡的一生,字里行间又再次浮现出那一段凄美的回忆,那与亲人分离数十载的煎熬与痛楚:挽一抹泪藏于心间,吟一句词封锁记忆,笼罩爱与正义的光环、沐浴纯洁白雪的亮丽少女花木兰,越过崇山峻岭,跨过五湖四海,担负着光荣的卫国使命,承载着家人浓浓的思念,走向了不归之路,走向了生死存亡的战场,走向了数十年的艰难险阻。她迫于无奈,替父从***,被卷入硝烟弥漫的漩涡,她牺牲了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幸福,去边关完成突如其来的使命。骑上骏马,飞奔而去,泪洒家乡,把一切的一切都埋在内心深处,独自承受……

花木兰,像一朵盛开在冰山上的雪莲,纯洁而朴实;像一株生命力旺盛的向日葵,勇敢而坚强,她就是一位孝与智,真善美的化身。她本可以挣脱命运的不公,去完成自己所幻想的宿命,但是,她没有,她没有半途而废,没有选择离开,而是毅然决然地替父从***。战场上,她不是一女子,她是一位战士,她必须和男人一样,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奋勇杀敌;她必须忍住思念之情,不能流半滴眼泪;她必须装成男子样,不可以露出马角……这,对于一个年轻少女来说,实在是太难,太难……花木兰的初衷是什么?一个字-----孝。北魏时期,边界不断有部族来搔扰,为了把这些人彻底出国家,每个百姓家里都必须有一个男丁上前线打仗,花林兰看了看成迈体虚的父亲和那纪尚小的弟弟,作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花木兰就这样,告别家人,不远万里来到战场。庆幸的是,她活了下来,十年后,花木兰凯旋而归,她不要官位和名利,只求快点见到双亲,一别就是十年,花木兰看着眼前这对鬓发全白的老人,热泪盈眶,紧紧抱着爹娘……花木兰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孝的真谛,演译了巾国英雄的传奇一生,她勇敢孝顺的品质值得每个人学习。岁月流逝,花木兰在沙场上度过了刻骨铭心的十年,我由衷地佩服她这个善良、勇敢、孝顺的女性。孝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如今的社会,孝心之人越来越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动不动就恶言相告,事知道一味地要求父母完成自己的心愿,根本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实再不应该这样,而是要向花木兰学习,一心为父母着想,尊敬长辈,做个有孝心之人。

宁静的小山村,花木兰又摇起了那个熟悉的纺车,唧唧复唧唧,一样的声音,一样的动作,一样的纺车,哦!唯一不一样的是那相隔十年后的重逢……

《花木兰》读后感6——看《新花木兰》感发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过向日葵了。小时候,看到向日葵会高兴好几天,因为觉得它很神奇,可以总是朝着太阳转,像梦幻一般,以为那是真实中的童话。但,发现向日葵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在我的视线中了,越来越觉得它只是一个传说罢了。然而,当欣赏完《新花木兰》这部影片后,让我相信传说了,它还可以真实地发生在生活中。花木兰,一位无庸质疑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一位名不虚传的女中豪杰。

花木兰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忠孝两全。“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代父从***,这是需要多么大是勇气,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孝心才做得到。影片里让我很有感触的是木兰和爹一起看天上的星星那一幕,也许木兰和爹都陷入了深思,都为了参***而“有所思有所忆”吧。当荧幕上出现那个戴着头盔,穿着盔甲的她,我顿时眼前一亮,不由自主地揉了揉眼睛,穿上盔甲的木兰,让我想起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花木兰朝代篇7

古人与草木为伴,人们相信草木具有祀神悦神、驱邪祛毒、治病健身的神奇功效。“浴兰汤兮沐芳”说的就是用兰、蕙、芷等草木洁身,而熏烧香草以示虔诚。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被称为“离骚体”。在《离骚》中,屈原哀婉缠绵、如泣如诉的情感跃然纸上,他引领世人来到一个香草美人的浪漫国度,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今日我们重读《离骚》悲歌,重读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重读他的抱负、遭遇以及全部的喜怒哀乐,无不为屈原美丽而又纯粹的心灵而震撼。那么,《离骚》中这些被屈原深深喜爱着的香***认识几种呢?

江离、辟芷和秋兰

江离亦作“江蓠”,又叫 “川芎”、“蘼芜”。据辞书解释,这种植物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芷”的本义是说香味令人止步的草,辟芷即白芷,《朱熹集注》中又将辟芷解释为生长在幽僻处的芷草。秋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多在秋天开花,故而得名。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译文:我把江离和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在身上。光阴似箭我惟恐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木兰和宿莽

木兰科植物大多花色鲜艳,香气浓郁,因其花香如兰似杜,也被称为“杜兰”、“林兰”。木兰的花蕾可入药,用作药材时称“辛夷”。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兰桂常常一起提到,象征君子志行。宿莽即紫苏,可入药,具有特异的芳香,原产于我国。

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译文: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迭,变化有常。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的身体也在逐渐衰老。

申椒、菌桂和蕙兰

申椒即花椒,全株均具香味,果实至今仍是重要的食品调味料。花椒种子在古代常用于泡酒,除具特殊香味外,也有辟邪驱毒的作用。花椒植株果实累累,子多而香,极易繁衍,古人多用于比喻子孙满堂。汉代称皇后的居所为“椒房”,亦取“蔓延盈升”的吉兆。用椒和泥涂墙,有满室温暖之意,长乐宫染陀薪贩康睿后来泛指后妃居住的宫室。

菌桂即香木,又名“肉桂”,也是我们常说的平安树。蕙兰别名“中国兰”、“九子兰”、“夏兰”等,在我国一花称“兰”,多花称“蕙”,古人称一茎九花为“蕙”,也称“蕙花”。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

译文: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岂止是优秀的蕙和。

留夷和杜衡

留夷即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古时男女惜别时常互赠此花,因此芍药又名“将离”、“离草”。芍药在《红楼梦》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红楼梦》最美丽的情景之一。

杜衡又名“杜葵”、“马蹄香”、“土细辛”等,生于阴湿有腐植质的林下或草丛中。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译文:我已经栽培了很多春兰,又种植香草秋蕙一大片。分垄培植了留夷和揭车,还把杜衡芳芷套种其间。我希望它们都枝繁叶茂,等待着我收割的那一天。它们枯萎死绝有何伤害,使我痛心的是它们的质变。

秋菊

秋菊即,别名“九华”、“黄花”、“帝女花”,是名贵的观赏花卉,也称“艺菊”,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约在明末清初传入欧洲。国人极爱,在古代曾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以练要兮,长颔亦何伤?

花木兰朝代篇8

1祖庙———岭南寺院建筑的艺术风格特点

(1)祖庙之所以被称之为祖庙,据记载是因为“历史久远,且为佛山寺庙之首”的缘故,故称为祖庙。祖庙建筑群虽然多,又是连体,但它的整个建筑体系是非常完整的,结构也是严谨的,而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岭南庙宇建筑,它的文化艺术内涵非常丰富。祖庙建筑群占地3500m2。祖庙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以正殿为主,由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古洛芝兰牌坊、孔庙大殿等古建筑群而组成。由于原建筑是始建于宋代,后经历元朝、明朝至清朝都曾经历过毁梵、重建、修缮、扩建的艰难历程。所以,祖庙还兼具宋、明、清式建筑的特点。加上祖庙的绿色景观又是历朝、历年前人种植下,以岭南乡土植物为主的名树古木,现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苍劲挺拔、绿叶婆娑覆盖全庙,使祖庙成为岭南寺庙建筑艺术的一颗辉煌明珠,深藏于典雅幽静园林艺术情调中光辉夺目的明珠!

(2)祖庙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长、保存最好的寺庙建筑。祖庙还以其集岭南地区民间建筑装饰艺术、民间工艺精细大成而远近闻名。它的建筑装饰、民间工艺、巧妙地运用了具有岭南特色的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彩绘画和铜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技术精湛、题材广泛、造型生动的檐脊石湾公仔组群,壁画群体、灰塑花卉、陶塑各种人物都十分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文化品味价值。

(3)祖庙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古典诗画情调,具有岭南强烈民间文化气息。它的建筑群还具有岭南园林的艺术特色,表现在祖庙建筑群内的庭园设计,也是既相隔,又相连的,布局严谨对称,园林空间宽敞,正门广坊、锦香池四周、庆真楼前走廊与过渡式花廊、回廊、六角亭、假石山等都显得秀丽雅趣,相互映射,具有极高的园林文化艺术韵味。

2祖庙的园林植物文化艺术

(1)祖庙位于佛山市,佛山市又位于珠三角的腹地,地处岭南地区。岭南地区又地处亚热带气候,气候季节的调节较为正常,气候湿热,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这种气候最适宜植物生长。所以,植物品种相当丰富。正因为有了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岭南园林中植物设计就有多品种的选择机会。所以,也就形成了岭南园林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植物王国,形成了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岭南园林特色,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地方特色。因此,也便于岭南寺庙设计者将岭南园林植物,将地域性乡土树种设计融入岭南寺庙之中。祖庙也不例外,当年的设计也就将岭南园林植物、乡土树种,如细叶榕、白兰、石栗、人心果、桂花、黄皮、龙眼、含笑、羊蹄甲、宫粉紫荆、罗汉松、鸡蛋花、木棉、大蒲葵等设计栽植于祖庙之庭园中。

(2)祖庙植物造景的花木特色①门前两边,两排高大挺拔叶色青绿,具有浓郁清香兰花味的白兰树。高10-12m、树径30-35公分。白兰,又名白玉兰,属木兰科。它是广东地区著名的乡土树种,是优良的开花树种,也是高大乔木,树形整齐景观好。栽植者有意识地将这优良开花树种布置在祖庙门前红墙两侧,充分表现出以白兰为岭南植物代表,以白兰作为乡土树种的丰富植物文化艺术特色。②进庙后映入眼中的显著花木仍然是高大挺拔、树冠整齐、叶色青绿的白兰树。另外是高大挺拔、古老苍劲,树态优良的人心果、石栗、木棉、羊蹄甲、宫粉紫荆、假槟榔、大蒲葵等著名乡土树种。林荫下用盆栽布置的花木有九里香、含笑、红背桂、桂花等,也同样显示出乡土植物品种的特色。③祖庙园中代表性岭南植物,乡土树种还有三角红枫、罗汉松、龙眼、黄皮、大王椰、独穗鱼尾葵、丛生鱼尾葵、佛肚竹、鸡蛋花等。这些花木经栽植者、养护者的精心管理,如今都已长成大树,高度都在5-15m以上,胸径12-25公分以上。这些花木将祖庙打扮得五彩缤纷,绿色优美、生机蓬勃。④祖庙园中具有标志性文化内涵的花木花木没有悬念,但是由于与人们的生活、生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被人们注入思想感情,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形成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称之为植物文化。祖庙也是一座具有文人园林,植物文化内涵丰富的寺庙,园林植物文化品位极高。从祖庙的文化积淀在植物配置方面亦体现出来。例如:庆真楼左侧园中所栽植的鸡蛋花,不但挺拔,枝条也层次分明,树龄100多年,头坝80公分以上。庆真楼高二层,相传是为北帝的父母所建,登上二楼,远眺古镇佛山,眼下盘龙苍劲鸡蛋花为之衬托,显示出庆真楼美景如画、雄伟壮丽、苍劲坚强。又例如在鹿壁画浮雕的后园中“仲廊”前,有一株古老而盘根错节、雄伟高大、树冠宽大、终年常绿,代表岭南乡土树种细叶榕,胸径150公分,树高13m以上,状如苍龙出海,十分壮观。不但老人到此驻足观赏,表达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心愿,而且男、女年青人还双双携手,在细叶榕树上系好红丝带,写上“吉祥如意”、“有求必应”、“心想事成”、“出入平安”等的祝福语。祖庙内还遍植桂花,以四季桂花品种为主,寓意是金银满堂,出入遇贵人之意。桂花不但四季清香,同时还有祈求神灵庇护,保持清高亮节的象征。

3千年古寺———祖庙永留芬芳

花木兰朝代篇9

中***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今之论者,对于徐渭杂剧《四声猿》,即使不像明道人那样,评为“明曲之第一”,“有明绝奇文字之第一”①,亦是评价甚高的。然而,对于《四声猿》中的《雌木兰》,其主旨究竟为何,几种颇为流行的观点,却难以自圆其说。倘若是歌颂木兰代父从***的爱国思想,何以不着重描写其金戈铁马、驰骋疆场奋勇杀敌情景而只是“木冲出擒介”这寥寥五字便一笔带过呢?倘若“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儿汉”是全剧的主旨所在,亦即巾帼英雄的颂歌,何以剧中未曾鲜明对比男女智勇天壤之别、元帅对木兰也仅有“像似中用”的一句模棱两可的评语呢?而且,“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裳”,峡猿啼夜,声寒神泣。三声亦足使人堕泪,何况益之四声!而该剧是在主人公高官厚禄与燕尔新婚的喜庆交加中落下帷幕的,论者因此而称之为喜剧。既然如此,又何谈断肠猿鸣而成为四声中的一声呢?其实,剧中结末两句“世间事多少糊涂,院本打雌雄不辨”,才是画龙点睛之笔。《雌木兰》就是世事糊T、雌雄难辨的断猿哀鸣。

一、《雌木兰》的关键词是“雌雄难辨”

作品本身才是作者的真正名片。《雌木兰》的主旨,应该主要从剧中探寻。仅只两出戏,其实关键词就是“雌雄难辨”四个字。第一出,是写木兰准备以雌装雄亦即女扮男装代父从***的困难。黑山贼首豹子皮的造反称王、可汗征兵,“卷卷有俺家爷的名字”,而父老弟妹幼小的现实,构成了以雌装雄的特定环境,突出其女扮男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些小气力、有些小聪明、读过书、学过些武艺,则是其女扮男装代父从***的可能性。而她放大脚、换***衣、演习刀***箭,骑驴跨马,则是其代父从***可能性的证明,而并非仅仅是增加戏剧的动作性,虽然戏曲乃动作艺术。这些,作者写得极为简洁明了,毫不拖泥带水。并无只言片语夸大其词,并未对其渲染美化。不像明代话本小说抑或后世同类题材戏曲,非要将木兰一类女扮男装者写成超人英雄,诸如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云云,而是“小”气力,“小”聪明,知书也只是“读过”,会武艺也只是“学过些”,因为作者意***不在于此,而是强调木兰女扮男装之难。其父名为“花弧”,正应古时生男则门前悬弓之习,已露重男之意;他有女木兰之后,又生女名“木难”,不无灾难之嫌,故其子名“咬儿”,不是谐音“要儿”即是“咬住儿子不放松”,重男轻女之意,无需明言,所以木兰上述准备只能瞒着父母进行,此是以雌装雄之难也。其父“急得要上吊”,却未曾想到让女儿以雌扮雄,正是难能之事的有力证明。而且,即使父母见到木兰女扮男装之后,惊、怪之余,勉强表示了“去倒去得”,也还有更大的困难:“便去啊,你又是个女孩儿。千乡万里,同行搭伴,朝飧暮宿,你保得不露出那话儿吗?这成什么勾当!”这里,木兰父母既不是对女儿即将面临刀光剑影、出生入死、性命安危的牵肠挂肚,也不是亲生骨肉即将天南海北不知何时重聚的满怀忧愁,而是把唯恐暴露女性身份作为最大的担心,引导观众也着眼于此,因为这正是作者有意设置的戏曲悬念,第一出的“戏”均由此生发。尽管木兰有“娘!你尽放心!还你一个闺女儿回来”的安慰和宽勉,似乎是从容镇定、成竹在胸、颇为自信,但是,这毕竟是“未来时”之事,读者和观众不可能不为木兰悬悬在心、捏一把汗的,因为与之同行的两个男***,一见之下,就曾私下交头接耳:“这花弧倒生得好个模样儿!”即使在从***的路上,木兰的担心也不可能不有所流露:“不怕他鸳鸯作对求姻眷,只愁这水火熬煎。”木兰总不能老是忍受水火煎熬而不大小便啊!这才是木兰以雌扮雄的最大困难。这并非粗鄙庸俗,而是客观存在难以克服的生活现实。第一出,作者突出的仅是“以雌扮雄之难”的“难”字。

第二出,叙演木兰以雌扮雄,大获成功,衣锦还乡。以情理推论,倘若是作者意在歌颂木兰的爱国精神抑或与之紧密联系的民族思想,理应描写黑山贼造反作乱称王称霸因而祸国殃民、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或许将其再与朝廷内部主战主降的忠奸斗争错杂交织,突出木兰奋勇杀敌、忠心报国的不屈不挠、机智勇敢、既忠君又爱民的可贵品质。徐渭所处的明代中后期,东南沿海一带的抗击倭寇的斗争,曾在胡宗宪幕府为书记的徐渭也曾参与其事。西北俺答的骚扰掳掠,徐渭也曾身临前线。这在不少诗文中都有记载,何以剧中并未如此描写?即使写到木兰的武艺,元帅辛平也只是寥寥几句念白:“向日新到有三千好汉,俺点名试他武艺。有一个花弧,像似中用。”毫无夸饰,且是不无疑惑。全没宋元明话本小说中,说书人赞颂英雄豪杰武艺超群、打擂比武、斩将搴旗、勇夺先锋之类的大肆渲染。即使与贼首豹子皮的对面交锋,应该是着意描写木兰英勇善战、忠贞不屈、智勇双全的重场戏,如果作者意在歌颂木兰的爱国精神或者民族思想,意在歌颂木兰为巾帼英雄,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典型场面,然而剧中于元帅命令***中放炮之后,却只有以下寥寥十多个字:

(钒缭羰兹出战)(木冲出擒介)(外)就收兵回去!

本是一场惊天动地、腥风血雨、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激烈战斗场面,何以竟是如此简洁,亦是一笔带过呢?从全剧以及现实生活看,木兰代父从***故事,应是三个阶段:从***前,从***中,从***后。倘若意在表现木兰的爱国精神、巾帼英雄,理应把叙演的重点放在第二个阶段,然而因为作者意不在此,即使写第二个阶段,也是意欲说明木兰的以雌扮雄,***中元帅、将士乃至朝廷全都男女未辨。木兰一到***营,元帅就将其视为“三千好汉”中的一员;他上奏朝廷的捷报中说“贼首豹子皮,的系***人花弧临阵亲擒”;木兰奉旨还乡暂休时,他前来告别,说“匆忙中我也不得遣贺序别”,证明元帅始终雌雄未辨。而朝廷圣旨说“花弧可授尚书郎”,也说明皇帝是雌雄未辨。木兰从***之后之事,不止写了这些,还有颇为具体生动的细节。亦即作者有意叙写了与木兰在战场上共同生活十二年的两个***官,他们在与木兰一同回乡的路上,突然提出了“想起花大哥,真稀罕!拉溺也不教人见”的疑问,却又自作聪明地以“这才是贵相哩!”作了回答。甚至当木兰情不自禁地予以暗示其自己性别时,这两个***官还仍是糊里糊涂:

(木唱)“我花弧有什么稀罕?稀罕的还有一件!(白)俺家紧隔壁那庙儿里,(唱)泥塑一金刚,忽变作嫦娥面。(二***)有这等事?(木唱)你不信到家时,我引你去看。意在说明即使是战友将士,对其也是雌雄难辨。

按说,木兰代父从***一十二年,凯旋回乡,与父母弟妹久别重逢,该是百感交集,千言万语的。但是,木兰换回女装之后,首先对父母说明的则是“我紧牢栓,几年夜雨梨花馆,交还你依旧春风豆蔻函,怎肯辱爷娘面。”这恰是与其别家临行时所说“娘!你尽放心!还你一个闺女儿回来”的照应,是她以雌扮雄大获成功的再次突出。

仅有的两出戏,第一出,叙演以雌扮雄之难;第二出,叙演上至朝廷、下到***士全都不辨雌雄。这究竟是为什么?作者让女主人公木兰自己以最后一支唱曲《尾》总结道:“我做女儿则十七岁,做男儿倒十二年。经过了万千瞧,那一个解雌雄辨。方信道辨雌雄的不靠眼。”成千上万之人,包括元帅以及疆场同生死共患难的将士,经过十多年的眼看,却仍是不辨雌雄,乃是因为辨别雌雄需要靠心,而不是仅仅靠眼。这就是木兰的结论。辨别男女,分辨雌雄,看似轻而易举之事,但是并非如此简单。而世间之事,较之辨别雌雄,分辨男女,当然更为复杂错综,其难度则可想而知。因此作者于全剧收煞时说道:“世间事多少糊涂,院本打雌雄不辨。”这就是作者的结论,以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剧之主旨。意谓我徐渭的《雌木兰》杂剧,是个雌雄难辨的故事,而人世之间这类糊涂不明的事情竟然比比皆是。剧名特将“雌”字置于“木兰”之首,其实亦是为此。戏曲贵在创新,情节关目新奇,才易创新。李贽评《琵琶记》时说过:“如剪头发这样题目,真是无中生有,妙绝千古。故作出多少好文字来。有好题目,自有好文字也。”(《琵琶记》第二十五出《祝发买葬》总批)代父从***,未必新奇;代者“雌”木兰,则新奇可传。雌雄能辨,司空见惯;雌雄难辨,则新奇可传。

二、《雌木兰》的本事是“安能辨我是雌雄”

徐渭洵是奇人,其《四声猿》确乎奇剧。而《雌木兰》奇在哪里?就是“雌雄难辨”。而古今论者,却非要穿凿附会出种种“本事”,均与徐渭本意不无轩轾:

一是吊翠翘说。

清人王定柱云:“青藤佐胡梅林幕,平巨寇徐海,功由海妾翠翘。海平,翠翘失志死……《木兰》吊翠翘也。”徐海,乃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海盗首领,后被江浙总督胡宗宪以剿抚结合的策略剿平,徐海自沉而死。在招降徐海过程中,徐之侍妾翠翘被胡宗宪贿赂,曾劝说徐海归顺,确实有功。《明史》卷二百五载:“海妾受宗宪赂,亦说海”,《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五云:“八月,海寇徐海伏诛。初,胡宗宪以簪珥遗徐海侍女翠翘、绿珠,令日夜说海”。《明文海》卷三百四十六,收录明人茅坤《纪剿徐海本末》一文,记述胡宗宪诱诛寇首徐海之事,尤为详细,与《明史》所记,亦多吻合。《明文海》卷四百十四有戴士琳《李翠翘》传,记京口***妓李翠翘,与罗生邂逅相许。后失散,罗生为胡宗宪宾客,受命游说徐海归降。海赴胡营,而将罗生留于海之***中为质。约定之时,徐海未归,海之部下欲杀罗生,忽有女子将其救下,乃沦落为徐海侍妾的翠翘。尔后,徐海兵败自沉,翠翘为官***俘获,临刑之际,罗生竟不出一语救护。翠翘“临刑仰天大呼曰:‘李翠翘误识罗生而负徐海,死真晚矣。’乃知海昔日之从降,翘与有力也。”(李翠翘,他书亦有作“王翠翘”者。)其时,徐渭正在胡宗宪幕府中为书记,熟悉翠翘之事,当无异议。但是,上述记载,均未言及翠翘女扮男装抑或还有武艺,与所传木兰故事,风牛风马。故吴梅否定此说,云:“余谓文人作词,不过直抒胸臆,未必影射谁某,琐琐附会,殊无谓也。”②

二是影射三娘子说。

明朝万历年间,经常侵扰西北部边境的是蒙古鞑靼族首领俺答。鄂尔多斯姑娘三娘子,原本俺答的外甥女,曾先后为俺答、俺答之子黄台吉、俺答之孙扯力良的妻子。俺答为要求明朝开放边市、互通贸易,曾率兵直逼明朝京师,攻打大同、宣化,与明朝连年争战不已。三娘子曾经力劝俺答祖孙三代,与明朝修好,互通往来。《明史》卷二百二十二《吴兑》传云:“三娘子有盛宠于俺答,辛爱嫉妒,数诅詈之。三娘子入贡,宿兑***中,诉其事。兑赠以八宝冠、百凤云衣、红骨朵云裙,三娘子以此为兑尽力。辛爱、手奢力克相继袭王,皆妻三娘子,三娘子主贡市者三世。”后来,终于达成协议,俺答及其子孙被封为义顺王,三娘子封为忠顺夫人,死后受到明廷隆重的七坛祭祀。期间,先后出任宣化、大同巡抚的******长官是王崇古、方逢时、吴兑。在《明史》的鞑靼传、以及上述巡抚传纪中,都有三娘子的有关记载。她为结束西北边境战争的确有过贡献。而万历四年(1576),徐渭应吴兑之邀去宣化府为幕僚,万历八年(1580)徐渭应将***李如松之邀曾去马水口为宾客,到过朔漠边境,而且写过有关三娘子的诗歌:“汉***争看绣o裆,十万弯孤一女郎。唤起木兰亲与较,看他用箭是谁长?”③“西北谁家妇?雄才似木兰。一朝驰大道,几日隘长安。红失裙藏镫,尘生袜打鞍。当垆无不可,转战谅非难。”④歌颂三娘子的雄才武艺,并与木兰对比,赏识之情,溢于言表。据此,说赏识三娘子的英姿飒爽乃是写作《雌木兰》的直接诱因,不是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断。但是,三娘子始终是以俺答或其子孙亦即鞑靼首领之妻的身份,出入明******营的,是双方沟通贡市商贸、友好往来的使者,并没有女扮男装之事。徐渭对其有关诗歌中,也是作为“女郎”、“谁家妇”来描写的,说她只是在雄才武艺方面,堪与木兰媲美。而徐渭眼里,木兰之奇,主要在于以雌扮雄,仅此而论,却与三娘子明显有别。即使徐渭了解三娘子,而且由此想到木兰,抑或写作《雌木兰》时,想到过三娘子,也得不出“影射三娘子”说。因为剧中着眼点是“雌雄难辨”。

三是影射瓦氏夫人说。

瓦氏夫人岑花(1496-1555),乃是壮族土司时期的抗倭英雄。她自幼读书习武,精通兵法。窗体底端长嫁田州(今广西田阳县)土官岑猛为妻,称为“瓦氏”。岑猛与其子死后由孙岑芝承袭田州土官。因岑芝年幼,瓦氏主***,知州。她克己砺志,善理州***,安定秩序,发展农业,建立义学,兴办教育,颇受爱戴。后岑芝战死,瓦氏则抚育岑芝之子大寿、大禄,继续掌管州内***务,***绩斐然。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明廷委派兵部尚书张经为总督东南国务大臣,征调广西壮族土官所属“Z兵”前往东南沿海抗倭。瓦氏夫人年近花甲,毅然率领广西田州、归顺州、南丹州、那地州、东兰州等地***士六千八百余人,奔赴东南沿海剿倭,被授予“女官参将总兵”,隶属浙江总督胡宗宪部下。四月,倭寇三千余人侵犯金山卫,瓦氏夫人率队迎击,一战而胜。倭寇四千多人进犯嘉兴,瓦氏所率Z兵与友***配合,一举歼敌三千余人,获得抗倭大捷。六月,在陆泾坝(今江苏苏州境)战役中,瓦氏夫人率领的“Z兵”又斩杀倭首三百余级,烧毁海盗船只三十余艘,令倭寇闻风丧胆。Z兵连连告捷,屡建奇功,“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在江浙沿海广为传颂,明廷封其为“二品夫人”,浙江巡御史胡宗宪撰《筹海***编》,称瓦氏夫人“能以少击众,十出而九胜”,“可死而不可败”。瓦氏夫人病逝后,被朝廷追封为“淑人”。瓦氏夫人所率部队,当时属江浙总督胡宗宪管辖,其时为胡宗宪幕府书记的徐渭当然熟悉瓦氏夫人抗击倭寇的英雄事迹。瓦氏夫人与木兰之从***抗击外族入侵,不无相似,都不失为巾帼英雄。由瓦氏夫人联想到木兰,或者写作《雌木兰》时,联想到瓦氏夫人,都有可能。但是,瓦氏夫人始终是以女将***的身份出现的,并未有女扮男装之事。着眼于“雌雄难辨”的徐渭,所写《雌木兰》,也不是影射瓦氏夫人。

四是影射韩贞女。

《曲海总目提要》卷五云:“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⑤有韩贞女传,云:

女韩氏,阆中人,元末,明玉珍据蜀,贞女虑见掠,伪为男子服,混迹民间。既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人莫知其处女也。后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父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同时从***者,莫不惊异。洪武四年,嫁为尹氏妇,成都人以韩贞女称。

可以说,在所有认为是木兰本事的诸说中,此说最为接近。都是女扮男装,都是从***数年,都是他人不辨雌雄。但是,韩贞女是被驱入伍,木兰是主动代父从***;韩贞女转战七年,究竟有无战功,还是始终仍为士兵,不得而知,而木兰却是因为战功被封为尚书郎的。影射韩贞女说,似亦有些牵强。

其实,《雌木兰》的本事就是源于民间广泛流传的木兰代父从***故事,以及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中所写。《木兰辞》中,细腻铺叙了木兰准备代父从***之前的准备过程,而对从***中的战斗,仅用“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四句就概括了。而对归来之后,改换女装的喜悦,伙伴们“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惊惶表现,却写得生动具体,并且于诗末还特地强调“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说得十分明白,突出的正是“安能辨我是雄雌”。徐渭有感于“雌雄难辨”四字,而作《雌木兰》,主旨亦是尽在于此。

三、徐渭耳闻目睹的雌雄难辨的糊涂事甚多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的故事,蕴涵深厚,可以表现多种不同的主旨,诸如歌颂爱国精神、歌颂忠孝两全的品德、歌颂压倒须眉的巾帼英雄等等。而徐渭为何偏偏独辟蹊径,却要告诉观众和读者,世间雌雄难辨的糊涂之事甚多呢?因为他在写作此剧之前,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雌雄难辨的糊涂之事,也是很多的。《雌木兰》也是徐渭人生体验的概括,悲剧人生的总结。

譬如,对严嵩之评价。

严嵩之所以由进士、庶吉士、编修、侍讲、国子祭酒这类清寒文职官员,飞黄腾达,扶摇直上,于嘉靖年间先后任职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太子少傅、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权倾当朝二十年,并非才略过人,而是一心媚上,取悦嘉靖,迎合帝意;阴谋陷害排挤大臣,首辅夏言之弃市,大学士翟銮的贬官,都是明证;网罗亲信,结为死***,把持朝***,狼狈为奸,文选郎中万u、职方郎中方祥是其文武管家,尚书吴鹏、欧阳必进、高d、许论之辈,惴惴侍嵩,俨然乾儿义子;杀害异己,弹劾严嵩及其儿子严世蕃者,如谢瑜、叶经、童汉臣、赵锦、王宗茂、何维柏、王晔、陈垲、厉汝进、沈b、徐学诗、杨继盛、周a、吴时来、张、董传策等,不是遭贬,就是被杀。后来,严世蕃处死,严嵩削职为民。他窃***二十年,流毒天下,世人咸指目为奸臣,《明史》也将其置入“奸臣传”中。

但是,在抗击倭寇侵扰斗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浙江总督胡宗宪,也是以迎合嘉靖和奸相严嵩而保持高官厚禄的。其时在胡宗宪幕府为书记的徐渭,就曾经代替胡宗宪写过对严嵩阿谀逢迎、歌功颂德的文章。即如《代贺严公生日启》,称颂严嵩,“四海具瞻,万邦为宪”、“兼齿德爵”、“弼亮四世”,将其比为历史上的贤相姜尚、伊尹,一再表示自己“感恩***以报恩”⑥,阿谀逢迎,极为肉麻。而且,此类手笔,并非仅只一二。尽管这是为人捉刀,其中不免违心之言,难言之隐,但是,毕竟出自徐渭笔下。然而,在徐渭《四声猿》的《渔阳弄》中,论者公认,祢衡所怒骂的奸相曹操,就是影射严嵩。作者借击鼓骂曹情节,把封建权奸狠毒伪善、狡诈奸险、祸国殃民、草菅人命的滔天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满腔愤懑之气,确乎使“奸雄胆裂”(道人《四声猿题辞》)。较之《代贺严公生日启》中对严嵩的歌功颂德不遗余力,简直判若两人。而且,即使在《渔阳弄》中,当祢衡与为之送行的判官即将分别时,对奸相那般怒骂不已的祢衡,竟然提出“大包容饶了曹瞒罢”,却将自己对奸相的切齿痛恨大打了折扣。徐渭生平中,以及在《渔阳弄》杂剧的前后,对待奸相态度的变化,只能说明,他对严嵩之认识,有过转变,有过清醒评价,也有过糊涂之时。

譬如对自己为胡宗宪幕府书记之事的认识。

尽管胡宗宪的官职扶摇直上,由进士出身,“历知益都、余姚二县。擢御史,巡按宣、大。”“(嘉靖)三十三年出按浙江。”“寻又陷天宠,即超擢宗宪右佥都御史代之。”继以兵部侍郎代替杨宜,“加宗宪右都御使”,“(嘉靖)三十六年……即命宗宪兼浙江巡抚事”,成为威震东南的******大臣⑦,与其数次上书上表、迎合嘉靖追求长生的欲望不无关系,与其交接逢迎权相严嵩集团大有关系,但是,其间,他在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的抗击倭寇的斗争中,确实也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正是胡宗宪任职浙江总督期间,屡试未果怀才不遇的徐渭,被胡宗宪招为幕府书记。其间,徐渭在幕府期间所受到的礼遇,徐渭同乡陶望龄撰《徐文长传》中说,由于徐渭代胡宗宪所作《代初进白牝鹿表》,受到嘉靖“大嘉悦”,“其文旬月间遍诵人口。公以是始重渭,崇礼独甚。”胡宗宪还将此文,拿给都御史唐顺之看,“公乃呼渭偕饮,唐公甚奖叹,与结欢而去。”“渭性通脱,多与群少年昵饮市肆。幕中有急需,召渭不得,夜深,开戟门以待之。侦者得状,报曰:‘徐秀才方大醉嚎嚣,不可至也。’公闻,反称其善。时督府势严重,文武将吏庭见,惧诛责,无敢仰者,而渭戴敝乌巾,衣白布纫拢直闯门入,示无忌讳。公常优容之,而渭亦矫节自好,无所顾请。然性豪恣,间或藉气势以酬所不快,人亦畏而怨焉。”袁宏道《徐文长传》亦云:“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谭天下事,旁若无人,***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意谈虐,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甚喜,公以是益重之,一切书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谭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股。有沙门负赀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陶、袁二传,对于徐渭在胡宗宪帐下的作用,不无渲染和夸大,而徐渭曾经受到胡宗宪赏识却是事实。然而,由于胡宗宪交结严嵩,随着严氏集团的,胡宗宪的被捕乃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起初,嘉靖并没有将胡宗宪列入严***,即使当胡宗宪被视为严***被捕之后,嘉靖还说:“宗宪非嵩***。朕拔用,人无言者。自累献祥瑞,为群邪所疾。且初议获直予五等封,今若加罪,后谁为我任事者。其释令闲住。”特别是“久之,以万寿节献秘术十四。帝大悦,将复用矣。”⑧何以胡宗宪却“瘐死”狱中呢?《明史》卷二百五考证“张经传”中方炜按语云:“识大h时严世藩、罗龙文以谋叛论斩。籍何东序、谢庭,因构与宗宪仇者,谓其侵匿龙文财产,因而逮系。与史所载宗宪下狱事互异。”罗龙文乃是严嵩死***,如果胡宗宪侵匿他的财产,未必能判死罪。而《明史》卷二百五却载,当严嵩已经、嘉靖正要重新启用胡宗宪时,御史汪汝正却说,在抄严***罗龙文之家时,发现了胡宗宪的手书,“乃被劾时自拟旨授龙文以达世蕃者,遂逮下狱。宗宪自叙平贼功,言以献瑞得罪言官,且讦汝正受赃事。帝终怜之,并下汝正狱。宪宗竟瘐死,汝正得释。万历初,复官,谥襄懋。”既然有胡宗宪勾通严嵩之子严世蕃的手书,则是确为同***的铁证,嘉靖也就违心地将胡宗宪与汪汝正一同下狱,“汝正得释”表明了反对严***的徐阶一派的胜利,那么,胡宗宪的瘐死狱中也就不可避免。如果方炜按语所记属实,那么发现胡宗宪手书云云,则是有意陷害的“圈缋”。因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既然嘉靖否认胡宗宪为严***,又想重新启用他,单是一封手书就能置胡宗宪于死地吗?胡宗宪的属下,就有人到处为其鸣冤叫屈,为之翻案。这期间徐阶一派还是做过手脚的。尽管今人对于此段公案,难以考证清楚,但是,此事对于徐渭的打击却是极其惨重的。所以,陶望龄《徐文长传》云:“及宗宪被逮,渭虑祸及,遂发狂,引巨锥刺耳,刺深数寸,流血几殆。又以椎击肾囊碎之,不死。”胡宗宪被逮以至瘐死狱中之后,徐渭所作诗歌,也流露了悔恨交加的心情。这也就是说,徐渭对自己任职胡府书记,既有知遇之感,又有悔恨之情,也有是非难辨、糊涂之时。

譬如被骗而入赘王氏之事。

徐渭虽然天资聪慧,却是命运淹蹇,不幸接踵而至。生有百日,其父徐E便撒手人寰;其生母本是侍妾,一旦破产,便被遣返,导致徐渭母子生离死别;十四岁时,待他“犹如己出”的养母苗氏在嫡庶纷争中心力劳瘁,呜呼病逝;二十一岁,入赘潘氏,妻虽美貌,不到五年,便被肺病夺去生命;其间又“有***迁屋之变”,一场诉讼,倾家荡产;二十九岁,总算能以迎母以养,买得杭女胡氏奉之,偏又胡氏品性恶劣;三十一岁,应友人潘N之邀,赴赴归安,潘介绍双林镇严知府之弟与之相见,许以长女婚配,渭疑严女有残疾,婉言谢却。潘又另为介绍两女,均未能成。尔后严家被倭寇掳掠,严翁被杀,长女被俘后自溺,次女亦死。渭后撰《严烈女传》悔而悼之。三十九岁,“徙师子街。夏,入赘杭之王,劣甚。始被诒而误,秋,绝之,至今恨不已。”至于王家如何欺骗徐渭,设的什么圈套,徐渭语焉不详,也缺乏史料可考,但是,其间被诒而误,上当受骗,因而悔恨不已,却是说得明明白白。亦即在婚姻之类事中,徐渭也有真假难辨、糊涂之时。

譬如沈b之死。

沈b(1507-1557),“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溧阳知县。用伉倨,忤御史,调茌平。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b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时值奸相严嵩父子当权。沈b毅然上疏,劾其纳将帅之贿、受诸王馈遗、揽吏部之权、索抚按之岁例、阴制谏官、妒贤嫉能、纵子受财、运财还家、擅宠害***、不能协谋天讨等十大罪状,激怒嘉靖,“s之数十,谪佃保安”。在保安,他仍然与其弟子就学者,“詈嵩父子为常。且缚草为人,像李林甫、秦桧及嵩,醉则聚子弟攒射之。或踔骑居庸关口,南向戟手詈嵩,复痛哭乃归。语稍稍闻京师,嵩大恨,思有以报b。”沈b终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被严***杀害⑨。然而杀害沈b的借口,却是诬陷他是***的指挥。

先是,许论总督宣、大,常杀良民冒功,b贻书诮让。后嵩***杨顺为总督。会俺答入寇,破应州四十馀堡,惧罪,欲上首功自解,纵吏士遮杀避兵人,逾于论。b遗书责之加且。又作文祭死事者,词多刺顺。顺大怒,走私人白世蕃,言b结死士击剑习射,意叵测。世蕃以属巡按御史李凤毛。凤毛谬谢曰:“有之,已阴散其***矣。”既而代凤毛者路楷,亦嵩***也。世蕃属与顺合***之,许厚报。两人日夜谋所以中b者。会蔚州妖人阎浩等素以***惑众,出入漠北,泄边情为患。官***捕获之,词所连及甚众。顺喜,谓楷曰:“是足以报严公子矣。”窜b名其中,诬浩等师事b,听其指挥,具狱上。嵩父子大喜。前总督论适长兵部,竟覆如其奏。斩b宣府市,戍子襄极边。予顺一子锦衣千户,楷待铨五品卿寺。时三十六年九月也。

既然是***指挥,自然是严***一伙狼狈为奸,给沈b脖子上系上了一条必上断头台的“圈套”。而沈b不只是徐渭表姐夫,而且,彼此意气相投。沈b高度评价徐渭的才学气质,“沈光禄b谓毛海潮曰:‘自某某以后若干年矣,不见有此人。关起城门,只有这一个。’”(徐渭《畸谱》)而沈b谪佃保安时,徐渭忧愤于胸。有寄沈b《保安州》诗。当沈b在宣化被腰斩弃市,其长子沈襄亦被逮送宣化下狱,次子沈褒、三子沈衮在保安被捕下狱致死。沈b夫人徐氏携幼子逃往大同。徐渭闻讯,悲愤至极,作《哀沈参***青霞诗》。有“伏阙两上书,裸衣三弄鼓”句,显系以沈b比之祢衡,以曹操比之严嵩。论者大都认为《四声猿》中的《渔阳弄》作于此时,推断甚为合情入理。但是,权奸为何硬将沈b诬为***指挥而非要置于死地而后快呢?世人对权奸的别有用心是否雌雄能辨、黑白不分呢?世人对于沈b的忠贞不屈、嫉恶如仇是否还有糊涂认识呢?徐渭《哀四子诗》之三《沈参***青霞》中说“截身东市头,名成死谁顾!”《锦衣篇答赠钱君德夫》中说“古来学道知者希,今也谁论是与非……君不见,沈锦衣!”《短褐篇送沈子叔成出塞》云:“君不杀人人杀君,青天飒然白日昏。”为什么沈b惨遭弃市之刑以后,看似英名已成,作者为何发出“死谁顾”的痛苦呼号?为什么徐渭谆谆告诫沈b之子,你不要幼稚,当年你父没有杀人却是有人要杀他,如今你不杀人也会有人要杀你,因为这是“青天飒然白日昏”是非不清、暗无天日的年代。沈锦衣的惨死,证明这是“今也谁论是与非”的时期。既然如今是雌雄难辨、是非不明、稀里糊涂的时期,徐渭焉能不断肠哀鸣呢?

不过,徐渭洵是奇人,《雌木兰》的是奇剧。因为以悲写悲,能以见悲,这是常法;而以喜写悲,喜中含悲,悲尤深刻。记得看过一部日本电影,叙演与死去爱人举行结婚典礼的故事。虽然,一切礼仪都是喜庆的结婚仪式,但是婚礼越进行,悲剧气氛越浓烈。《雌木兰》对于观众和读者,诚然喜剧,但是对于作者,看到上至皇帝,元帅,下至将士,竟然全都雌雄难辨,联想到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雌雄难辨、是非不明、糊涂难晓的社会现实,也就越发悲愤,正当明代中后期,嘉靖长期不理朝***,宦官当权,奸相专制,吏治腐败,秩序混乱,是非颠倒,阴阳难辨,剧中即使没有着眼爱国精神、巾帼不凡,但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对自己人生悲剧的总结,其思想价值岂可小觑呢!(责任编辑:陈娟娟)

① 《四声猿引》,《徐渭集》附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57页。

②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卷中《明人杂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页。

③ 《徐文长三集》卷十一《边词廿六首》之十三,《徐渭集》第363页。

④ 《徐文长三集》卷六《西北三首》,《徐渭集》第168页。

⑤ 《明史》卷三百一,中华书局本,第7693页。

⑥ 《徐文长三集》卷十五《启》,见《徐渭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4-445页。

⑦ 《明史》卷二百五《本传》。

⑧ 同⑦。

⑨ 《明史》卷二百九《本传》。

Mourn for Bewilderment and Silliness in the World:

An Exploration of "Female Mu Lan" Ascribed to Xu Wei

XU Zhen-gui, JIAO Fu-min

(School of Literatur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Jining, Shandong 201103)

花木兰朝代篇10

关键词:宗教:清真寺;建筑形制:地方化:民族化

中***分类号:TU-0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2-0045-02

目前,有关“文明”、“民族”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具有少数民族的礼拜、居住等建筑形式的研究。更被学术界所关注。

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有10个民族先后信奉了***教。随着***在我国的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清真寺、玛扎(陵墓)、经学院(校),也应运而生,遍布祖国各地。

我国***清真寺的发展与***教在我国的传播密不可分,***教传入我国的路线有两条:一是“香料之路”,7世纪中期从海路进入我国的东南沿海城市二是“丝绸之路”,从陆路经中亚传人我国***,时间是9世纪至10世纪之初。

隋末唐初阿拉伯和我国开始有了贸易往来,***教开始传人中国,随着大食国与唐朝贸易的进一步互通,大食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友好外交关系,长安城及沿海城镇,***商人随处可见,***教开始在我国迅速发展。这期间***建造了许多清真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西安清真大寺。

西安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市鼓楼街北隅的化觉寺巷内,它与大学习巷的清真寺遥遥相对,又称为东大寺。据可考证石牌记载,大寺建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这一时期,***教已经在我国传播发展近一百年,在中国已经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派,信仰者由最初单一的阿拉伯商人,已经扩大并转变成为主要由我国本土居民畈依***教后形成的***群体。因此,为了满足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需求、进行宗教教育和处理宗教事务,建造了这所著名的清真寺,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唐代对外来文化及宗教的极大包容性及我国本土民众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性。

大寺经宋、元,特别是明、清几次重修和扩建,规模逐渐扩大,亭台楼殿、园林小景布局紧凑和谐,建筑群显得庄严肃穆,建筑形式体现出了随着***文化的漂移,***清真寺的中国化。

1 庭院布局

西安清真大寺体现出了精湛的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唯一与中国传统建筑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不同的是这座寺院坐西向东,寓意教徒们将朝向“克尔白”礼拜。寺院长245m,宽47m,由楼、台、亭、殿组成,占地面积约12000m2,建筑面积约5000m2,前后分四进院落,每个庭院均为四合院模式,以串联方式聚合,组成前后规整的院落。***教所要求的清真寺建筑的基本组成礼拜大殿、宣礼塔、水房、讲经堂等都一应俱全。照牌楼后即为第一进院;进入五间楼后,为第二进院,院内绿树成荫,花圃严格按轴线两侧排列。著名书法家的题字石刻牌坊耸立其间:进入敕赐殿是第三进院,院内有一座轻灵精巧的八角形省心楼穿过省心楼便是第四进院。庭院深处便是大殿。石木牌坊、亭台楼阁、园林景观把空间分割成许多层次序列,东西向中轴线成为庭院、殿宇、景观小品排布的依据,整个院落具有鲜明的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不同干阿拉伯早期清真寺的正方形、长方形简单形制。在庭院园林造景方面,大寺更具中国古典人文情怀,寺院内种植了各类花草树木,设置奇石盆景、海棠形鱼池,立碑悬匾,堆石叠翠,泉石涓滴。展现了静幽的东方园林画意。

2 建筑形式

在西安清真大寺里,看不到阿拉伯式清真寺所特有的拱顶、宣礼塔等,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亭殿。寺内的殿、楼、厅、堂共计一百八十余间,均为中国古典木结构,寺的周围砌以青砖墙,整座寺院风格素净典雅,体现了***教“清净无染”、 “至清至真”的精神诉求。建筑细部又颇具匠心,工艺繁复精美,表现了历任伊玛目、信仰者对寺院建造的虔诚心境和至高要求,更加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超凡技艺。

在大寺入口处,相传是一座建于乾隆年间的红色大木牌楼,是目前西安仅有的数座古牌坊之一,牌楼高约9m,按照中国传统古建对寺庙瓦顶的界定,采用绿琉璃作为瓦顶,挑角飞檐,肃穆端庄,让人在心理上立刻产生崇敬感。

在第三进院里,中心有座著名的三层八角式中式建筑“省心楼”,为三层重檐攒尖顶形。“省心楼”相当于阿拉伯式清真寺中的宣礼塔,即***礼拜的楼。在阿拉伯式清真寺中,宣礼塔应该在清真寺的边角,但“省心楼”则是建在院内的中轴线上,这又体现了中国古建一大特色。

在第四进院里,有“一真”亭。又名凤凰亭。这是一座集牌楼和亭阁于一体的独特建筑,亭呈六角形,飞檐尖顶,中心主亭为六角形,左右两边各衔接一座三角亭,三亭相连,有如凤凰翱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在庭院最深处,是横向巴西里卡式的大殿,建于月台之上,周围围以石栏,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九问,柱列横向,面宽大干进深,平面呈凸字形,大殿前殿为相连的两个单檐歇山屋顶,后殿屋顶呈丁字形与前殿相接,体现出***教清真寺在中国的早期建筑风格,总面积约1300m2。大殿与阿拉伯式清真寺大殿比较,殿前增设了月台,这与当地的气候特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西安当地湿润多雨,与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不同,月台的搭建可以对大殿木质结构加以保护,起到防潮避水的作用。当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登堂入室也是朝拜的必要步骤。柱廊是阿拉伯式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建筑空间元素,大殿东侧的廊子正体现了***清真寺这一特点。大殿内有凹壁,旁边有讲经台,这是清真寺的中心,殿内没有神灵崇拜,没有供信膜拜的偶像,实现了***教反对偶像崇拜的教规统一。最后,大殿面阔七问均呈开敞式,大殿和廊子都向院子敞开,以轴线为准的左右展开的五扇同宽大门,展现了宗教对民众吸收、容纳的精神内核,体现了***文明发展的民族多义性,从***文明诞生开始,它的成长发展始终处于多种族的社会体系里,这就使其自身载体细胞具有广泛的融合性,同样的表现和特征也体现在了建筑上。

3 装饰手法

与大多数阿拉伯式清真寺不同的是,西安大清真寺的装饰手法中,大量采用了一些写实

的植物纹样,题材大多是生机盎然、硕果累累的花草、树木,甚至在生活中使用的一些器物,也都出现在石雕、木雕、砖雕之中。而与阿拉伯式清真寺相同的是,大寺里同样存在书法纹和几何纹的诸多装饰。

建筑内部装饰:大殿内天棚藻井,天花支条为绿地红花,沥粉贴金,有画六百多幅,彩画***案不一。每幅中心有阿拉伯文“嘟哇”,墙壁刻蔓草花纹,套刻古兰经,构***着色,均表现中国***教寺院建筑和宗教彩画的特色。寺内还珍藏着专供皇帝坐的龙床、慈禧太后从北京逃难时带来的西式沙发以及清代雕龙的长桌等文物,引人注目的还有明代刻有“天监在兹”的石牌坊,石牌坊后是两座冲天雕龙碑,碑阴分别刻有宋代书法家米芾的“道法参天地”和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敕赐礼拜寺”,第三进院还有慈禧太后亲题的“派衍天方”牌匾,讲经堂中悬挂着一幅把麦加描绘成明清风格的阿拉伯世界***,并保存有“二龙戏珠”的唐代石刻和明代皇帝赐给清官海瑞(回族)的“海”字雕龙井圈。在其南厅还保存有苏轼、黄庭坚、米芾、岳飞真迹以及竹皮镶嵌的屏风和明代秦王府透雕红木屏风。这些体现皇权尊贵并象征着获得皇帝、官府封赐为荣耀的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符号和体现儒家伦理信条的楹联出现在***信徒活动场所里,表现了中国古代权贵、文人、士大夫阶层运用汉文化中审美意趣的艺术标准来装点***神圣空间的美好意愿,展现了外来宗教在与本土传统、社会习俗适应过程中的融合。

建筑岔脊饰件:与中国古建不同的是,清真寺内建筑岔脊上没有排列一系列走兽,而是采用植物状的变体进行装饰。虽然没有选择神话动物作饰件,但同样体现除了殿宇的威严,预示平安吉祥、破除邪恶、主持公道的寓意。这种装饰手法,突破了中国古建筑使用岔脊走兽的制度,丰富了中国古建岔脊饰件的内容。但是同时也反映出了,岔脊饰件已经深入***教信仰者及工匠的内心,即使不采用动物形象,也要相应地运用植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对神话动物饰件进行模仿。

石雕、木雕、砖雕:这里面林立着各种石刻碑记,庭院摆放有唐宋时期的白莲花座石雕,咀代的“莲”升三级座,还有古石盆等,这些珍品的雕刻工艺精美绝伦,古色古香,甚为悦目。在殿内四周镶嵌大型木牌雕刻中文、阿拉伯文《古兰经》各三十幅,是目前世界***教寺院中极为罕见的巨型《古兰经》。寺院木质门窗大量使用几何纹理镂刻,当然,这些雕饰传承了中国古建门窗样式,但在形式上也有所区别。这些木刻几何形状变换循环,***可以从中思索生命的回旋与更迭,领悟真主之美和无始无终的神力,得到美的愉悦和思想的陶冶。寺内还有气势恢宏的古代精美砖雕,这些雕饰均以植物为题材,配制均匀齐整。大小比例各有不同,***案结构对称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气韵飘然,线条流畅而准确,层次丰富而含蓄,纯然为中国传统的装饰风格。

寺院中具象的植物装饰承载了***们的宗教情感,这些花草植物寓意着无穷的生命力,它打破了宗教戒律,反映出我国本土***教信仰者的世俗审美要求和物质生产的基本规律。宗教情感是产生和延续的动力,宗教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和表达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情感,大寺中呈现出装饰纹样具象化的倾向,这是***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为适应传播地区社会环境而进行的适应和选择。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花木兰朝代10篇

学习

计件工资方案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计件工资方案,内容包括计件工资薪酬制定方案表格,计件工资方案范文。(鉴定专用章)委托单位:委托日期:送检人:送检材料:×年×月至×年×月,某银行所提供的储户活期历史明细对账单和乙公司、丙公司、丁站有关记录工资发放信息等涉案

学习

梦想飞扬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梦想飞扬10篇,内容包括梦想飞扬儿歌,梦想飞扬的故事。

学习

时间管理教案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时间管理教案,内容包括时间管理教案设计原理,时间管理教案故事。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课题(湘教通[2008]263号);湖南师范大学教改课题(校行发教务字[2008]200号)作者简介:熊汉富(1956-),男,常德汉寿人,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硕

学习

职业心理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职业心理10篇,内容包括职业心理测试靠谱吗,职业心理培训。所谓职业心理,是指人们在择业、就业、失去职业及重新择业等一系列职业活动中的个体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健康的职业心理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学习

元宵节灯会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元宵节灯会10篇,内容包括元宵节灯会习俗推荐词,元宵灯会的来历20字左右。元宵灯会《资治通鉴》载:大业六年(620xx年)元宵,炀帝"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

学习

我的美丽乡愁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美丽乡愁10篇,内容包括我的美丽乡愁,美丽的乡愁完整版。一听到“绿色”这个词,就会给人一种清新、舒爽的感觉,使人联想到那一片片森林,一棵棵小树,一朵朵鲜花。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绿色的,未来的广州离不开绿的渲染,在绿的帮衬

学习

日工作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日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日工作计划模板,日工作计划怎么写啊。l仪表、着装加强规范自身的仪表、着装,尽量是职业装,重点是端庄大方。l电话接听和转接,收发传真、信件和报刊1、做到迅速辨别来者者地目的,问清对方姓名,再给领导、同事

学习

完美妈妈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完美妈妈10篇,内容包括完美妈妈多晶,完美妈妈10。想起之前我在中学教书时,有次去学生小安家做家访。她妈妈一看就是不善言辞的老实人,在短短的半个小时时间里,小安多次不耐烦地打断妈妈的话或者指使妈妈。后来听熟悉她家情况的

学习

文明健康绿色环保手抄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文明健康绿色环保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文明健康绿色环保手抄报顺口溜,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手抄报文案。(一)宣讲健康生活,提升认识。各班大力宣讲何为健康生活,利用空中课堂组织学生学习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相关知识,利

学习

新年手抄报内容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新年手抄报内容10篇,内容包括新年手抄报内容文案,新年手抄报内容摘抄。在中国,由于实行两种不同的历法,新年有不同的定义。按照公历,每年的1月1日为元旦。按照农历,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1920xx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这是亚

学习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与防护论文,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文献。1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高校化学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分析,目前部分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以下问题:(1)化学试剂管理不规范,常规和危

学习

幻想天堂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幻想天堂10篇,内容包括幻想天堂电影,幻想天堂全集。幻想着天堂的无穷。天堂里充满着欢声笑语,天堂里充满着成功喜悦,天堂里没有着失败抛弃,天堂里没有着犯罪放肆,天堂里的人是自由的,天堂里的人是快乐的,天堂里的人生是美好的!

学习

创建学习型组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创建学习型组织10篇,内容包括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个步骤,案例分析微软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确立重点,以点带面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传播,公司员工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了自我创建意识,把工作、学习、创建

学习

竹石古诗词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竹石古诗词10篇,内容包括竹石古诗大全及赏析,竹石古诗词100首。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2、小黑板或课件一、导入:1看***:***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2你知道郑

学习

五行学说与朝代更替考点分析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五行学说与朝代更替考点分析,内容包括朝代更替的五行规律完整版,五行规律与朝代更替。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日常生活中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现象变化的基础。

学习

浅析民族歌剧《木兰诗篇》中“花木兰”的角色塑造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民族歌剧《木兰诗篇》中“花木兰”的角色塑造,内容包括花木兰是文学形象,花木兰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作者简介:温忠正(1987―),女,汉族,吉林省集安人,艺术硕士,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声乐表演关峡是我国著名的

学习

花木兰传奇(一)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花木兰传奇(一),内容包括花木兰传奇电视剧,花木兰传奇主题曲。(上接25版)第10集莫将来到花儿锦,用琴声给失明的木兰无限安慰。从琴声中,花弧断定莫将乃柔然人,但是从莫将对木兰的关切中,花弧认定莫将不是坏人。莫将为木兰寻找解药

学习

从迪斯尼动画《花木兰》来对比中美文化的差异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从迪斯尼动画《花木兰》来对比中美文化的差异,内容包括从中西方文化看迪士尼动画花木兰,花木兰迪士尼动画当年的反响。作者简介:付静,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方向)。美国迪斯尼拍摄的《花木兰》打破了以往中国花

学习

花木兰原本不姓“花”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花木兰原本不姓“花”,内容包括花木兰为什么姓花,花木兰不姓花。中学时代都读过《木兰诗》,也许至今还能背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诗句。数年前,美国迪斯尼公司拍摄了动画片《花木兰》。2009年岁末,又有赵薇主演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