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慰藉的小短文10篇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篇1

算起来,我们这一辈的读者读哲学的时间并不短,但却始终害怕读哲学。因为,哲学书籍常常摆出高不可攀的架势,让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弄哲学的人有时也故弄玄虚,把本来可以理解的东西弄得“一些不懂了”。西方哲学于文字又隔了一层,我们只好仰仗三家村夫子们的翻译,结果追求到的是影子的影(文秘站:)子,离真理更加远了。我自己阅读哲学的经历大抵如此,也许只能怪自己愚钝而没有悟性。有一天,在自己的破书堆里找到威尔•杜兰(WILLDURANT)写的《哲学的故事》,发现原来哲学也并不难读如许。杜兰说读哲学也有快乐,连形而上学都有诱人之处。每个学哲学的人都曾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只是迫于生计,人们在刨食的过程里忘却了这样的体验。诗人勃郎宁说寻找生命的意义是日常必需一如饮食。思索生命意义的过程就是哲学的过程。《哲学的故事》和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一样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我努力寻找一个学科的边缘而怀有写作热情的人物的著作来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比如,英国的阿兰•德波顿(ALAINDEBOTTON);他的《哲学的慰藉》就给了我这样的阅读乐趣。译者资中筠先生推荐我读这本小册子时,我内心有着一向的对于书的傲慢,并不以为会一字一行一页地读的。及至书到手,不知不觉竟然全读了。资先生的散体文功夫当然给这本书的中文本增色不少。不过,原文据说也得英语古典散文的三昧的。“我一向认为,一种臻于上乘的文字首先是本土的,不是洋腔洋调的……”我把这句话视为资先生的翻译主张。也因为这个我拿到了英文本也不愿意去看。我不想破坏已读中文本给我带来的文字享受。两种文字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好的翻译在文字上应当说是一种创作。莎士比亚之所以在中国脍炙人口,是因为翻译家们把莎士比亚的文字用地道优美的中文转达给中文读者了。我读《哲学的慰藉》一开始就读的是中文本,语感定势有了之后,并没有想到要读原文。这就是有语言魅力的翻译所具有的效果。假如,让我来做文字翻译的裁判,我宁愿给风格记分,而不在科学界定上纠缠不清。因为,任何文学翻译都是不能用科学的手段来裁判的。两个人同为高手来翻译同一部著作,结果一定是两个文本,因为两人的语言感觉和文化理解是各自的。翻译批评如果不考虑这样的因素就谈不上专业。钱钟书说理论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翻译的理论家尤其缺乏实践。鉴于此,我通常不从事翻译评论。这当然也有心虚的原因,一提翻译批评,就感觉人家要批评我自己的翻译嗄。

《哲学的慰藉》书分六章,分别“慰藉”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有缺陷、伤心和困难的众生。哲学的终极作用大概就在于此吧。

真正的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或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哲学家对世俗的东西弃置不顾……你可能以为我会这样引下去。然而我不会。假如《哲学的慰藉》只有这些,我就没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了,这样描述哲学家的书籍太多了,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哲学的慰藉》里的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个性鲜明的人。个别人选如蒙田算不算哲学家,作者并没有按照学院的规定来安排。我接触蒙田超过二十年,《哲学的慰藉》却让我从另一个视角了解了这位随笔作家。饮食男女在蒙田的笔下都有细微的观察,异地风俗也是他散文挥发极致的对象。“我之所以为我,每一样器官都同样重要……我有义务向公众展现自己完整的形象。”在写叔本华的爱情故事时,德波顿说:“我们比鼹鼠总还有一项优势。我们同它们一样需要为生存而奋斗,为繁衍后代而求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去戏院、歌剧院和音乐厅,晚上睡在床上还能看小说、哲学书和史诗……”这种思索本身就很有哲学意味了。写尼采时,德波顿用了“推崇悲苦的哲学家”这样的字眼:“很少有哲学家推崇悲苦。”尼采把大多数哲学家讥笑为“卷心菜头脑”。“说实在的,在活着的人里没有一个人是我在意的。我喜欢的人都在很久以前作古……”关于尼采,人们已经说了很多,我并不想在这里误导读者。我感兴趣的也许跟哲学沾一点边:资先生做了几十年入世的学问,从事的一直是理性思维。德波顿选的几位哲学家或者思考入世问题的角度不合常规,您翻译时有什么样的感想?人在摆脱了职业读书的羁绊之后,阅读趣味是否更合人性一些?思想的闪光和逻辑的亮点是一回事吗?理性如果能指导实践,思想又能解决什么?与其说这些是我读《哲学的慰藉》时产生的疑惑,毋宁说是读书以来就有的疑惑。

哲学如果真能慰藉人生,读书倒是一件幸事。理性思维的极致有时近乎疯狂,几个循环你便找不到北了。这个时候,没有哲学的人可能倒能解脱。如此,幸福倒离无知近一些。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篇2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而非名称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⑴所以,虽然艺术设计在20世纪以前没有能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没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出现,但是其上述的一些特点却能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被体现和发挥得淋漓尽致。按照以往的社会发展来看,人们拥有关于衣、食、住、行、乐的各种造物所包含的形式及功能基本能达到相互统一。然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地到来,随着科技进步引发的又一次工业***地出现,艺术设计所应囊括的各种价值及功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某些偏差和遗漏。至少就现阶段而言,艺术设计所要体现的慰藉功能没有完全得以实现。这是始料未及的。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各类产品都得到极大地丰富,而作为弱小个体的“人”由于被分布在一个节奏飞快、人造物充斥周围的环境中,其心理及生理则难免会出现种种不适。这时,属于上层建筑文化领域的艺术设计应该分担起缓减这一压力的重责。而本文试***将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艺术设计相联系,谈点有关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

丹纳很早就在《艺术哲学》一书中阐述过艺术作品须臾不可与环境分离这一观点。同样的道理,在谈及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之前,我们应该先分析艺术设计正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以及这种环境对艺术设计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毕竟,艺术设计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它应该对社会生活作出反映,同时还要反作用于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学技术跳跃发展的时期。所谓“跳跃发展”是因为当今人类进步呈现出连锁式的阶段性飞跃。由于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不可能始终获取直接经验,只能借助于纷繁复杂的各类知识、信息及技术等间接经验,才能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所以,当一件新的造物出现以后,以该造物为基础的其他产品会应运而生,从而使这个世界以比以往快几十甚至几百倍的速度迅猛发展。人们最熟悉的例子便是建立在大科学和大科技基础之上的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它标志了又一轮科技***地到来,并始终以其独特地生产方式不断地为现代社会注入发展的活力。而设计的本质是“为人造物的艺术”⑵,它在这种“跳跃发展”中更能体现自己的优越性,不仅可以借助科技成果丰富自己的素材及制作手段,而且还反作用于科技,为其提供具有艺术特征的产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科学和技术对生产方式的改变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日益与艺术设计相联系,与其共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同时,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为艺术在形式及内容的多样性上提供了可能因素。“仅以现代家具为例,就有单元系统家具、塑胶吹气家具、纸板家具、聚脂家具和超高堆积家具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⑶此外,科学技术对思维方式的改变产生了新的设计理念及思维,使艺术设计呈现多元趋势。特别是后工业时代的波普艺术、欧普艺术、幻觉艺术、偶发艺术等等都对现代生活观念及设计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艺术设计在这个时代更能体现风格化创作倾向,同时其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程度也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更为加深。

但是,科学技术一直被誉为一把“双刃剑”,它既造福了人类,变革了社会经济、***治、文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全球性问题、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布热津斯基说过:“世界正在形成一个‘技术电子’的社会:一个在文化、心理、社会和经济多方面都按照技术和电子学,特别是计算机和通讯来塑造的社会。”⑷所以,如果科技的负面影响波及到整个社会的时候,其产生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一直困扰人类的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膨胀、粮食匮乏等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

艺术设计在这种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就现状而言,很多艺术设计作品给人的印象多是局促、不安、焦躁、机器味过重、多种类设计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尤其是电脑艺术兴起以来,人们更加依赖计算机这种工具,想方设法摆脱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手工工艺的设计,制作。尽管在一定时期内计算机与网络艺术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开拓了多种新的设计领域,但是机器痕迹过于明显的问题一直是电脑与网络艺术挥之不去的阴影。

与艺术设计领域一样,其他艺术创造领域也在不同程度上被这个尖锐的问题困扰着。就拿音乐创作来说,计算机技术赋予其自身主题和风格以过分的焦灼和狂乱。使人与人之间好像产生了机器零件相互摩擦碰撞的特殊感受。例如,西方社会在80~9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一种电子舞曲--Techno,它的诞生使一种动作狂乱、奔放不羁的新舞蹈“锐舞”(Rave)变成人们发泄焦虑不安的渠道。“Techno音乐、昼夜狂舞的Rave舞蹈以及舞场上广泛使用的,给人带来的,是被一些英国作家称为‘集体脑休克’和‘借助化学手段对黑夜无感知’。”⑸但是,无论在哪种形式下的艺术创造领域,这种发泄终归不是一种健康的方式,它那种特有的畸形的性格可能会最终没落社会文化艺术。人类自身已在这个社会下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社会进步的步伐迈得越大,走得越快,人们内心的局促、不安、恐慌及压抑的感觉就越强烈。如果再对其精神世界给予缺乏人情味的冲击和刺激的话,人类心理和生理状态必然会相应地产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变化。

虽然,20世纪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科技的影响下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变革,但是文化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却表现为时不时地利用可能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甚至落后的意识形态阻碍着经济基础的长远发展。因此,缩小到艺术设计领域中看,人们正需要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寻求一种***自己心灵使身心压力得以缓减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将健康的思维方式投入到正常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去。这时,设计艺术慰藉功能就应该被立即提上议事日程。

就字面理解,慰藉有抚慰,安慰的含义。功能则是指事物应发挥的作用。但是,要想在较深层面上去了解其含义,先从艺术设计的目的性方面着手分析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大概不会有很多人否认其明确的目的性。“不过,这种目的有双重本质:既是具体功利的,又是社会的”。⑹根据设计的本质可以推导出艺术设计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活动,是一种具有艺术质的造物行为。因此,它所具有的社会目的性是通过作为“人类与世界调解的工具”⑺这一面貌展现的,它具有多种的复合价值。既然是调解工具,艺术设计在满足功利目的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如何实现社会价值。换句话说,艺术设计不仅是通过造物和实现物品的实用性来服务于人类群体,还必须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一类人的情感,并非只就是设计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则是体现社会价值的一种载体,肩负起就设计领域来说应该具有的抚慰、安慰作用。一方面,人们在享受艺术设计成果时净化***了心灵;减轻了身心压力;抚慰了焦躁的情绪;舒缓了疲惫的感、知觉。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为达到这一目的(内容)而采用了适应人类心理及生理的功能外在手段(形式)。因此,慰藉功能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在为达到统一过程中而努力具备的一种合目的性的理性因素,它的任务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环节中调节人际关系,引导竖立较为正确的生活消费观念,舒展和升华人类灵魂,使人们在体验物质生产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化领域的同步发展,逐渐达到人类全面发展,从而既体现人的自我价值,又服务于社会,改善社会发展所具备的综合素质。

艺术设计的目的性决定着其功能性,但这些目的归根结底还源于人类的需求。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所以功能的概念也应该是多层次的。设计者的职责便是将人们朦胧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功能目标。在当今时展中,人类物质需求虽然复杂并且繁多,但对这种要求的功能性满足相对容易实现,且较直观,甚至具有可视性,易于衡量。然而那种在局促焦躁环境中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却不是很直观的,可具体操作的。满足这种需求就要以一种包含在设计作品中的气质或魅力为载体的慰藉功能来实现。诚如李泽厚先生曾经说过:“……吃、穿、用等物质需要都有一定限度,比较起来容易满足。但精神的追求却不是这样,它常常是无限的,不好解决,难以满足。”⑻所以,艺术设计才必须在造物的同时考虑到其产品的精神含量。当艺术设计所体现的精神气质或魅力在目标市场的精神追求中寻求到共鸣时,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就得到了实现。这其实遵循了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出的“异质同构”原则。也就是说,当艺术设计作品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中所定位的目标群体的心理感受能在该或该类艺术设计作品中得到肯定的释放的时候,或者说,艺术设计作品使目标群体在心理和情感上获得一种最简单,最规范和最对称结构的时候,艺术设计才慰藉了目标市场,从而使其在精神上感到满足。说到底,这是一种心理平衡。人类由于前述的各种原因,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或多或少失去了一种内心的平衡机制,而艺术设计则可借助多种手段来平衡人们的内心机制,使其在精神上感到舒适。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讲,艺术设计慰藉功能还是从属于功能实用性的,是其实用功能在精神方面的体现,即因为它可以满足人类精神需求,所以应该是有用的。

不过,艺术设计的这种慰藉功能最终还必须通过物质手段表现出来。这里就涉及到表现方式的多元化。正如李泽厚先生认为的那样:“真理是一个由许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因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去接近它……”⑼从这层意义上说,慰藉功能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这也进一步丰满了艺术设计作品,从多种角度改善其质量提高数量,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的需求。此外,马斯洛曾经把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种:生理的,安全的,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设计的慰藉功能则可通过各种物质手段,根据这五种需求由浅入深地逐一实现,体现不同阶段功能目标。而在这层意义上,慰藉的对象不同,被要求的内容不同,最终导致其表现方式的不同,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规定了慰藉功能的多样形式。

然而,强调多样性不等于孤立统一性。在保证表达方式由多种语汇构成的同时,还应该将设计作品的品格统一到对目标人群进行心灵安慰及教化这一主旨上来。任何设计都不能以牺牲这一原则为代价来获得谄媚于多样性的途径。如果舍本逐末,脱离其慰藉功能宗旨抽象地谈论多样性,那么结果只能使设计作品得不到共鸣,实现不了其社会价值,而仅仅成为设计者孤芳自赏的个性表现品。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应该找到合理解决科技发展与文化心理之间矛盾的方法,实现自己多种价值结构,服务社会。然而,目前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还未能得以充分体现,这不能不说是艺术设计要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因为,为了实现慰藉功能就必须先了解社会问题,研究造型心理、色彩心理、人体工学等等各类复杂学科。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才有可能在一般意义上体现艺术设计对目标市场的抚慰效用。如果要更深地把握慰藉功能的实质的话,还应该研究历史、哲学、民族民俗学等等。这些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更能让人们在作品中得到共鸣,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性研究活动,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不断摸索的长期过程。所以,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所牵涉的问题是很广泛的,它不是单靠一两句话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但是有一条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应该注重“以人为本”,而此处说的“人”并非指单个的人,而是整个人类群体。只有坚持这一理念,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就能起到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

参考文献:

⑴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13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⑵诸葛铠.***案设计原理[M],65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⑶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53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⑷金元浦,王***,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505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⑸金元浦,王***,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520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⑹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3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⑺〔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400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⑻李泽厚.美学四讲[M],46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⑼李泽厚.美学四讲[M],20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TheDevelopmentoftheModernSocietyandtheSolacefulFunctioninDesignArt

HANChao

(ArtDept.,SuzhouUniv.,Suzhou232001,China)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篇3

关键词:孝文化;养老;农村家庭养老

中***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60-02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但从总体上看,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在中国绵延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以传统孝文化为文化根基的家庭养老在当前农村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逐渐呈现衰弱的趋势。面对“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浪潮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障基本缺失的现状,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优势。因此,研究如何弘扬传统孝文化,对于传承民族先进文化,维护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为责任单位,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由家庭负担起对老人赡养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分担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诸多责任。完整的家庭养老包括物质供养、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层面。研究家庭养老问题,需要从这三方面来考察,进而试***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内在优势,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一、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功能呈现弱化的趋势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不断向城市流动,“空巢家庭”日渐增多,导致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下降。另一方面,现代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以及老年人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都使家庭养老的负担越来越重。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断受到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的冲击,家庭责任观念、家庭义务观念等都在不断淡化,使部分年轻人不愿承担养老责任。总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功能日渐衰弱,家庭养老这一养老模式在农村正面临越来越强烈的冲击。

1.“奉养”观念淡化,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存在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形成负面影响,赡养老人的观念日渐淡薄。部分年轻人过分强调自我,忽视赡养的义务,形成从社会到家庭“重幼轻老”的趋势。有代表性的是甘肃榆中一农民生有五个儿子,五子推三阻四,不赡养老人。原因是“一父五子嫌子少,五子一父嫌父多”。还有某农村一老人向儿子讨要生活费时,被儿子和媳妇一顿棒打之后,撵出家门冻死在路旁。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农村,类似***老人的事例不在少数。从中可窥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不赡养老人,***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情况比较常见。

2.家庭养老的社会化削弱了农村家庭养老的日常照料功能

养老的社会化趋势,使子代向亲代提供资源的数量和方式发生了变化。首先表现在农村部分老年人有社会发放的固定养老金,减少了对子辈经济供养的依赖,其次,子女的尽孝方式将由直接地供养、照料向间接地供养、照料演化。这种养老的社会化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在社区中购买养老服务以尽孝。如家庭料理、家庭理疗、全日制看护、日托、临托等。第二,社会支持、赞助老人在社会养老机构中养老的尽孝方式。部分老年人经济***及自主意识的增强,自主选择到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同时,由于家庭规模的缩小,空巢老人的增多,也愿意到社会性的养老机构中集中养老。

3.“精神赡养”仍存在一定真空,不少老年人缺少精神慰藉

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内容与其他群体不同。“年轻时重事业,年老时重家庭”,老人年迈体衰,家庭成为其人际关系的中心,家庭的天伦之乐,是老人最主要的精神慰藉。他们希望得到子女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尊敬。希望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供养,更多的是家庭亲情与精神慰藉。一项关于湖南、江西、***三地的农村家庭养老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46.5%的人认为老人吃得饱穿得暖就算是尽孝,而53.5%的人则不这样认为。这表明有近半数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老人除了有物质需求之外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这种“精神赡养”的真空状态,极大地影响了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养老质量。

二、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方式

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这种“未富先老”的现实情况下,家庭养老仍将负担起历史的重任。而且家庭养老的内在优势也已为西方国家的正反经验所证实。这便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养老保障的基石,是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方式。

1.家庭依然是农村老年人物质上的重要依托

较之西方的“先富后老”,我国的老龄化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目前,即便是在城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资金、制度,人才等各方面都还缺乏应有的准备,人口基数庞大又缺乏前期储备的广大农村更是力所不及。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在短期内是难以得到彻底解决的。显然,那些暂时无力领取养老保障金的绝大部分农村老人的物质供养仍离不开他们的家庭。

2.子女仍然是农村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该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家庭成员有“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大多数资料表明,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95%以上居住在农村。即使比较富裕的农村老年人住在养老院,仍离不开家庭,也需要家庭成员在生活上的照料。

3.绝大多数子女仍然比较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

家庭是人们情感的归宿和生活的港湾,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主要的精神慰藉和情感维系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除了温饱外,年迈体衰老人对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更多希望在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中安度晚年。而且,代际“反哺”“老吾老”等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已深入人心。家庭对于绝大多数子女来说,是一种牵挂、一种责任,他们会在百忙之中,“常回家看看”,让老年人能够得到情感满足。从关于湖南、江西、***三地的农村家庭养老的实地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46.5%的人认为老人吃得饱、穿得暖就算是尽孝,而53.5%的人则不这样认为。这说明尽管有近半数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老人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但值得欣慰的是绝大部分人认为精神慰藉是家庭养老的重要功能。

三、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优势

孝文化是“孝”和“文化”的集合体。《文化词典》认为“孝的文化是古代文化的一种范式。它是指孝的观念、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是关于处理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关系的理念与行为规范”。“孝”本是一种客观的个人或家庭行为,无文化可谈。但这种行为一旦融入民族的观念系统,囊括了孝的观念、孝的内涵、孝的准则、孝与社会系统的关系等,就演化为一种特定的文化。

1.加强孝德教育,使孝观念深入人心

目前农村为数不少的老人处境艰难,拒不赡养、***甚至遗弃老人的现象屡屡发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极大地冲击,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女道德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强孝德教育,使孝观念深入人心,是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道德保障和必要手段。首先,必须重视学校教育在孝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青少年的孝德教育,使青少年从小树立良好的孝德观念,道德意识。其次要加强社区孝德教育,使农村青年正确理解孝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将道德内化为自觉行为。树立正确的孝德观念是自觉承担父母养老的前提。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作用,使孝德代代相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2.弘扬孝文化精华,为“居家养老”奠定文化基础

《礼记》指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勿辱、其下所养。”意思是说,“奉养”是小孝,“敬养”才是大孝。这种传统孝文化提倡孝养父母,认为奉养是孝的基础,敬养才是孝的本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老出现社会化趋势。但社会养老只能保障老人的物质生活,而无法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这就需要在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养老,养老资源除由子女、配偶和自身供给之外,还需社区或社会服务人员来协助解决的养老模式。它在减轻家庭养老经济负担的同时,提高了养老质量。在农村构建居家养老的养老保障模式,挖掘孝文化资源,加强舆论宣传、法制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孝文化资源。同时也要带动社区进行家庭道德、人际关系以及精神文明建设。

3.鼓励“精神赡养”,满足农村老年人的亲情需求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篇4

一、进一步挖掘养老资源,为老人物质生活提供保障

我国老年人口中大部分是70岁以下的年轻型老人,他们多数能够自理。然而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逐渐老化,对于疾病侵扰的抵抗力大大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因疾病和体力缺乏,老年人不能正常参加活动。在城市,老人主要依靠退休金保障生活的衣、食、住、行,其余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依无靠的“三无”老人靠***府救济。而在农村,绝大多数老人无退休金,土地是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具备劳动能力时依靠个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维持生活,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则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其决定因素是自己的健康状况及经济来源状况。经济状况决定老年人的就医保健能力,身体健康状况又影响老年的经济收入,而且农村老年人多数收入微薄,还要担负养家教育子女的责任,无力积蓄,晚年生活受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的影响极为严重,对家庭的依赖也有所增加。

我们应该认识到养老不仅是晚辈的一种反哺,更是全社会的责任。老年人对我们的付出远远大于我们对老年人的回报。然而部分家庭不愿意赡养老人,原因有:(1)经济负担难以承受,尤其是农村家庭收入总体偏低,部分家庭生活停留在解决温饱的程度,加之老年医疗保健匮乏、医疗费用高等导致老年人有病不能医、不敢医的就医难问题。(2)无力照顾老人,表现在与工作、事业、子女抚养的冲突。(3)思想上与老人和不来,一些人受不良思想的影响,过度重视物质享受,金钱至上,淡漠亲情,视老人为负担。因此要把这些老年人的晚年经济保障从以土地和家庭为主的保障向社会保障过渡,及时采取措施,建立相应的养老保障体系,其中需重点解决的应是养老金来源问题,以减轻居家养老的负担,这是十分必要的。

二、建立多元化资金渠道,保障老人养老之需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生老病死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要解决老年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解决老人的经济来源问题应放在首位。因为养老金不足很难保障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要进一步挖掘养老资源,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的渠道,准备充足的养老金,以保障居家养老之需。

1.家庭赡养费。我们从小到大,步入社会的全过程都得益于老人的帮助,理所当然地要在经济上供养老人,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所需,为鼓励子女尽赡养职责,有必要签订赡养协议,并制定优惠***策,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一定的补贴,对高收入家庭减免税收,以及在住房等问题上给予一定的照顾。

2.社会援助。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统一组织,倡导由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进行专项集资捐助,加之***府税收中专项用于老年人生活的救济金,对贫困老年人进行医、食、住、行等方面的救助。

3.为贫困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凝聚着老年人的贡献,他们理应得到晚年生活的保障,然而城市老年人多数有养老金、医疗费,而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和“三无”老人得不到退休金和公费医疗。如果说老年人社会救济是针对贫困老年人的社会福利计划,那么老年人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则是一项涉及绝大多数老年社会成员的公共计划。要针对贫困老年人的特点,以个人缴纳、社会资助缴纳、国家补偿等方式,实现为贫困老年人争得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目的,这同时也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争取社会各界援助老年人的一种手段,具有社会互济性。但是农村养老保障事业一定要用法律来规范和调整,才能保证它的稳定持续发展。

三、重视老人的精神慰藉,规划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空巢老年人家庭越来越多。专家认为: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提高之后,消费相对低的老年人更注重的是心理需求的满足,精神上的交流对老年人意义很大。老年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主要是子女,但由于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了“一个闲、一个忙,一个需人陪、一个没时间陪”的矛盾,出现了老年人精神赡养不足问题。由于长期缺乏感情交流,老人易产生感情漠然、灰心等不良心理,进而导致各类心理和生理疾病,因此要高度重视老人的精神慰藉,规划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1.来自家庭子女的亲情慰藉。亲情这一特殊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在老人的精神慰藉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角色的变化,社会活动范围相对缩小,心理上会发生很多复杂的变化,老年人不仅要求有满意的物质赡养,更渴望情感的关爱、心灵的慰藉,期望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要解决子女在工作、事业、子女抚养、社会交往与老人的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社会、家庭和老年人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做子女的,有空要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老人,实在抽不出时间也要经常打电话与老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身体情况,通过言语上的沟通,排遣老人的寂寞,调节老人的情绪,让他们以平和、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

2.来自社会的关心。老年人由于年龄和身体等原因,与社会接触少了,容易与社会脱节,产生封闭思想。要动员全社会的积极力量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信息并大开方便之门,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生活,消除老年人对社会的疏离感。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篇5

今年63岁的高纬,家住江苏省无锡市,退休后和老伴李玉兰在

>> 失独老人讨要“隔代探望权”,冰冷的心拿什么慰藉 讨要“隔代探望权”,失独老人拿什么慰藉 “隔代探望权”背后的亲情之辨 女儿离世难见外孙女,失独父母怒讨隔代探望权遇法律空白 农村失独老人社会救助权的国家保障 隔代探望权在我国司法实务中的现状及对策 一起备受关注的“隔代探望权”纠纷案 失独老人的养老模式探究 浅谈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 隔代探望权遭遇法律真空 隔代人有探望权吗? 浅议探望权的执行 失独老人特殊的群体需要特殊的关照 “失独老人***府养”的善意需制度保障 失独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探析 “失独老人”的暮年将于何处安放? 失独老人的“血脉”争夺战 关于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研究 关于城市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考 对探望权的法律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失独老人讨要“隔代探望权”,冰冷的心拿什么慰藉 失独老人讨要“隔代探望权”,冰冷的心拿什么慰藉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洪湖")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独子突然离世,“遗腹孙”成唯一寄托

今年63岁的高纬,家住江苏省无锡市,退休后和老伴李玉兰在家侍弄侍弄花草,过着安逸闲适的生活。老两口身体一直不错,就盼着独生子早点结婚成家,他们好帮着带孙子。儿子高强1982年出生,在无锡一家电脑设备公司上班,不善言辞,对婚姻大事始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眼看着儿子年过三十还没个女朋友,高纬和老伴很着急,四处托人给儿子介绍对象。2012年6月,他们在公园的“相亲角”给儿子相中了一位合适的女孩,名叫王茜。王茜比高强小两岁,无锡本地人,长得娇小玲珑。几番接触后,高强和王茜彼此都有好感,恋爱半年后,于2012年底登记结婚。

2013年1月,王茜怀孕了。得知消息,李玉兰十分高兴,早早地给未出世的孙子准备小衣服小鞋袜,就盼着孩子出生后她和老伴能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3月,高强突然不幸坠楼身亡。儿子的突然离世,彻底击垮了高纬夫妇,他们怎么也不愿相信,儿子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会自己坠楼。他们认为背后肯定有隐情,而儿媳王茜就成了他们最大的怀疑对象。后经***门出具的材料认定,高强系高空坠楼身亡,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虽然洗清了嫌疑,但王茜对公婆十分生气,与两位老人的关系一落千丈,不久就回了娘家。

儿子不在了,儿媳腹中的孩子便成了高纬老两口唯一的精神寄托,他们怕关系闹僵了王茜会把孩子打掉,到时候他们唯一的血脉也没有了。为了改善和王茜的关系,高纬和李玉兰隔几天就会买些营养品给王茜送过去,腆着老脸说好话。经两家人协商,王茜同意生下孩子,高纬和李玉兰给她4万元营养费。

2013年10月底,王茜顺利生下一名男婴,取名高子轩。高纬和李玉兰抱着孙子泪如雨下,心里的伤痛随着新生命的诞生有所淡化。李玉兰向王茜提议:“家里地方大,要不你回家坐月子,我保证把你和孩子照顾好。强子不在了,这也算是我们当爷爷奶奶的一点心意。”王茜没同意:“我还是回我妈家吧,搬来搬去的太折腾,而且那个家里到处都有高强的影子,我看了心里难受。”出院前,王茜对两位老人说:“不管怎么样,孩子身上流着高强的血,你们想他了就来看看。”有儿媳这句话,高纬颇感欣慰。为了让儿媳休息好,老两口也很识趣,总是隔个十天半个月才会去看看,每次去坐一会儿看看孙子就走。可即使这样,时间久了,王茜家人依然觉得自家的平静生活被打乱了,他们明里暗里希望高纬夫妇能少来一些,让孩子健康成长。

2013年12月25日,高纬和李玉兰带着新买的衣服去看孙子,可敲了好久的门都没人应声。隔壁邻居听见后出来说:“他们带着孩子刚到家,可能在厨房没听见,你们再叫叫看。”足足等了好几分钟,王茜才开门,脸色很难看:“这大中午的你们怎么过来了?”高纬赔着笑脸说:“我跟你妈逛街的时候看见几套小衣服挺好的,就买了。小轩轩呢?”王茜挡在门口说:“轩轩感冒了,刚从医院回来,现在孩子抵抗力特别差,大人身上细菌多,要不你们过几天再来吧!”

说话的工夫,房间里传来孩子的哭声,王茜嘟囔道:“孩子刚睡下又被你们吵醒了。”跟着儿媳,高纬和李玉兰进了屋。进去后,李玉兰心疼地摸摸孩子的头,便想抱抱他。王茜没同意:“你们手脏还是别抱了。”考虑到孙子生病了,李玉兰也没再勉强,把新衣服递到王茜手上说:“我跟你爸先回家,明天再来看轩轩。”“轩轩身体不好,我们家人都挺烦的,没精力照应你们,你们暂时还是别来了。”听儿媳这么说,高纬有些不高兴:“我的亲孙子我咋不能来看,再说孩子病了,我们当爷爷奶奶的理应多来照顾照顾。不行,你把孩子给我们带回家。”王茜听了脸色一沉,把孩子交给母亲后便把公婆往门外推,边推边说:“等孩子病好了,我再给你们打电话,没接到我电话你们不能来。”高纬被彻底惹恼了:“每次我们来看孙子,都要看你脸色,我就不懂了,当初是你说的我们想孩子了随时能来看,现在怎么就不能看了?”王茜也火了:“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平时带个孩子已经很累了,根本没力气应付你们,再说我看见你们就会想起高强,我不想再想起过去的事。”说完,“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高纬和老伴站在门外敲了半天门,也没有敲开。高纬气坏了,当即给无锡市北塘区妇联打电话寻求帮助,希望他们能出面主持公道。

最终,经无锡市北塘区妇联调解,双方约定:高纬夫妇一个月只能看一次孙子,而探望时间由王茜定。 矛盾升级,儿媳避而不见

2014年8月3日是星期天,高纬和李玉兰拎着才买的几罐婴幼儿奶粉,顶着炎炎烈日去看孙子。刚走到王茜家门口,就见她抱着孩子准备出门。李玉兰赶忙迎上去,想把孙子接过来。哪知王茜一下子把孩子搂紧了,说:“今天这么热你们怎么来了?”李玉兰笑着说:“前段时间来,看见轩轩的奶粉快喝完了,今天正好去逛超市,就和轩轩爷爷买了几罐送过来,顺便看看我小孙子。”

听老人这么说,王茜才松开孩子。可孩子已经认生,因为跟爷爷奶奶见面少,一脱离妈妈的怀抱就大哭不止。孩子一哭,王茜忙又把孩子抱了回来,说:“我现在要带轩轩去婴儿游泳馆游泳,奶粉你们放在门卫那儿,我回来再拿。”说完,带着孩子就走了。看着孙子走远了,李玉兰直抹眼泪。高纬劝妻子:“轩轩挺好的,过几天我们再来,到时让你抱个够。”李玉兰难过地摇了摇头:“如果能一直抱着孙子,哪怕累死我也愿意。”

2014年8月20日,高纬和李玉兰带着侄子从日本代购回来的婴儿产品再次来到王茜家。上次只见了孙子几分钟,他们希望今天可以多待一会儿。听见有人敲门,王茜在屋里问:“谁?”高纬说:“是我啊,我和你妈来看轩轩,顺便给他送些玩具和生活用品。”王茜隔着门回答道:“半个月前你们才见,今天怎么又来了,时间还没到一个月,过半个月再来吧!”

一听又见不到孙子,高纬不高兴了:“上次我们来,只见了一眼你就把孩子抱走了,不能算一次,今天得补上。”听公公这么说,王茜把门打开了,拦在门口气急败坏地说:“轩轩现在认生,每次你们过来,走了之后他都要哭半天,我拜托你们以后还是少来几次,就当是为你孙子着想。”双方早就说好了一个月见一次,这才几个月儿媳就要食言,高纬和老伴自然不乐意:“孩子正在认人期,现在不让我们见,以后就算见了孩子也不认识我们,那样还有啥意思?今天我一定要见到孙子。”一个要见一个不让见,双方站在门口吵了起来。

争吵过程中,高纬和老伴想进屋,王茜阻止,李玉兰跟王茜拉扯起来,一不小心,李玉兰碰倒了门口摆放花盆的台凳,花盆“啪”的一声摔碎在地,响声惊动了卧室里的孩子,孩子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哭声让高纬心疼,他松开了拉门的手。王茜立即把门关上,无论老人怎么呼喊都不再应声。

回到家,李玉兰气得吃不下饭,搂着儿子的遗像老泪纵横。高纬也生气,可他知道老伴身体不好,受不了刺激,自己不能再火上浇油。想来想去,为了年幼的孙子,他主动给王茜发了条道歉短信:“今天是我们不对,不该那么说,你带孩子辛苦我们都理解,如果累了,可以把孩子送回来,我们帮你带,这样你也好放松放松。对我们来说,高强没了,你就是我们的闺女,轩轩也是我们唯一的寄托,希望你理解。”短信发出去后,王茜一直没有回复。

2014年9月19日,时间又隔了一个月,高纬和李玉兰再次登门,希望可以看看孙子。可无论夫妻俩怎么敲门,屋里都一片静寂。李玉兰以为王茜带着孙子外出了,决定过几天再来。可接连几次,老两口都扑了空,他们这才意识到,不是家里没人,而是王茜故意避而不见。

2014年9月30日,当高纬和李玉兰再次敲门无人应答后,高纬当场拨通了儿媳王茜的手机,质问道:“王茜你什么意思,我是孩子的爷爷,你凭什么不让我们进去看孩子,你快点把门给我们打开,不然我就在门口敲到你开为止,让邻居们都来评评理。”王茜听完什么也没说就挂了电话。电话被挂断,高纬只能把气全撒在门上,把门敲得“咚咚”直响。这大力的敲门声没能把王茜敲出来,却把北塘区妇联的工作人员再次敲了过来。

得知高纬夫妻俩和儿媳王茜的矛盾后,妇联的工作人员劝王茜:“你公公婆婆年纪这么大了,又失去了儿子,现在不过就是想看几眼孙子,你也就别和老人家怄气了。气气就过去了,毕竟还是一家人。”王茜却有自己的想法:“孩子从小没爸爸,胆子本来就小,现在又是认人期,受到一点惊吓就好几天缓不过劲来。而且他俩来得也太频繁了,他们是退休不用工作,我既要工作又要照顾轩轩,他们也该为我考虑考虑。”王茜越说越激动,“以后我希望他们不要再来,我和孩子都想彻底告别过去,重新开始生活,孩子想爷爷奶奶了,我会带他回去看看的。” 讨要“隔代探望权”,失独老人的心谁能慰藉

自从上次与儿媳闹掰后,高纬夫妇已经好几个月没见到孙子了,他们给王茜打电话,王茜不接,去她家也进不了门。时间久了,李玉兰因为想孙子思念成疾,生了一场病,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星期。老伴病好后,高纬决定为自己讨个说法,他们觉得儿子过世后,对于这唯一的孙子,他们有权探望,王茜拦着不让他们看,便是侵犯了他们的权利。2014年11月5日,高纬和李玉兰来到了江苏正太和律师事务所,委托张静雨律师儿媳王茜,讨要“隔代探望权”。

张静雨律师告诉高纬夫妇,探望权一般都是基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对于未成年人的隔代长辈是否也可以享受探望权,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官司能否打赢,很难说。李玉兰哭着说:“我们打这场官司,不是只为了看几眼孙子,而是给我们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儿子没了,如果再失去孙子,我们真的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过!”见两位老人直掉眼泪,张静雨只能安慰他们别着急,她先跟王茜沟通一下看看。

几天后,张静雨联系上了王茜,希望跟她聊聊。王茜态度很坚决:“即使打官司,我也不会再让他们见孙子,不是我不讲情面,而是为了孩子着想我必须这么做,我只想让孩子单纯地生活,不受任何外界的打搅。对我们母子来说,他们就是最大的痛苦来源,看见他们我就会想起高强,我的心就疼,为了孩子我得往前看。”

儿媳话说到了这份儿上,高纬夫妇别无选择。2014年11月6日,他们将王茜告上了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要求王茜同意他们每月探望孙子三次。

2015年1月23日,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此案。法庭上,高纬和李玉兰多次强调,只要王茜愿意让他们每个月都能去看望孙子,那么孙子以后的生活费等费用,夫妻俩愿意承担一半甚至更多。可王茜却不接受:“我自己有工作,有能力抚养孩子长大,不需要你们承担任何费用。我只是希望以后你们不要再来打搅我们母子的生活。你们来我家,只会给我和孩子还有我的家人及邻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双方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2015年7月8日,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李玉兰当庭哭诉:“我们已经有半年没见到孙子了,不知道孩子长啥样了,其实我们的愿望真的很简单,就是远远地能看上孩子几眼,那样我们就满足了。”王茜没说话,眼泪却汩汩而出。

最终法院认为,我国《婚姻法》虽确定了父母对子女有探望的权利,对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女是否也享有该权利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法律法规也并未排斥或禁止。原、被告双方系孩子的直系血亲长辈,双方之间是存在着特定身份的亲属关系,而特定身份的家庭成员之间也产生如相互抚养、继承、照顾、扶助等法定权利与义务。被爷爷奶奶所关爱的权利,对孩子来说既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也合乎自然法则。最终法院判决老人在孙子10周岁之前可以每月探望一次,每次探望时间以6小时为限。这也成为江苏首例原告胜诉的“讨要隔代探望权”案。

接受采访时张静雨律师说:“高纬和李玉兰是一对失独老人,逢年过节他们无法像其他家庭一样期待自己的子女‘回家看看’,而刚刚出生的孙子高子轩则是他们最大的感情寄托。如果连他们探望孙子的权利都要被剥夺,这对老人来说无疑是失子之后的又一次伤害。而对孩子而言,自幼失去了父亲无法感受到父爱的他,如果能够得到祖父母的照顾,也更有利于他的身心健康。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隔代探望权都应该得到理解与尊重。

“在我国,失独家庭是个特殊的群体。失独之后,父母心里的苦谁能来慰藉?因此,确认隔代探望权,是特殊家庭(包括离婚、失独家庭)中祖孙两代人的共同需要。这不仅能够减轻因家庭破裂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祖父母一辈也可从与孙子女们的交往中得到慰藉,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所以,这种权利应该得到未成年人父母的理解与尊重,也应该得到国家法律上的保障,通过对现行法律进行修订与完善来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隔代探望权利。”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篇6

12年前,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许多年迈父母的期盼。12年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流动的加速,“空巢”老人增多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老人与老伴相依为命,在城市或农村的一角独守。远在他乡的子女也因工作繁忙、生活琐事而与老人聚少离多。去年,本刊曾报道:国家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修订草案基本完成,并于春节前已上报***法制办。虽然修订草案还需经过多轮法律审定程序才能正式生效,但其中“精神慰藉”一章中“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等条文,还是引起了争议。

“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法》修订草案的背景是什么?将精神慰藉细化成这样具体的法律条文,能否真正拯救儿女失落的孝心?如何才能解决“空巢”老人的精神养老问题?

新闻背景

孝心失落助推《老年法》嬗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的加速,儿女或因出外求学、工作而远离父母,或因成家立业与父母分开居住,造成对老人的精神照料越来越少,让老人们感到儿女的孝心越来越淡,甚至完全失落。

背景一:

声声呼唤儿女常回家看看

“我儿子5年没回家了,电话号码也换了,我和老伴很难找到他。你们能帮帮我们吗?”前不久,一条被网友称为“最揪心的求助”的信启、在微博上转发。博文称,求助者是一对来自湖南郴州的老年夫妻。由于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老夫妻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短短的几十个字却无不透露出老人的无助以及对儿子回家的强烈期盼。

类似郴州这对老年夫妻处境的老人还真不少。

记者在湖南某老年公寓采访时,看到78岁的张婆婆不但穿着干净整洁,而且每餐都有鱼有肉吃。张婆婆说,她在这里生活很好,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女儿对她的问候太少。一年前,她的在外地做生意的女儿、女婿把她送到这家老年公寓后,只打过两次电话,之后就再也没有了音讯。渴望亲人的慰藉,张婆婆忍不住让老年公寓的负责人给女儿打电话,叫她来看看娘老子。女儿却在电话中说:“我生意忙,抽不开身。”

女儿的冷淡薄情,常常让张婆婆感到心里难受。是啊,人是不能缺少亲情的,缺少了亲情的慰藉,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背景二:

精神赡养官司遭遇判决难

前不久,在长沙市某法院民庭调解室,办案法官与一起赡养纠纷的当事人双方之间出现了这样的对话:“你母亲提出‘精神赡养’,要求你们一个月回去看她一次,和她一起吃顿饭,可以做到吗?”“你儿子儿媳答应你的请求,并让我转达他们心中的歉意。”

这样的调解内容在法院的日常审判工作中并不多见,却也是无奈之举。该案原告于婆婆今年73岁,有3个子女,老伴几年前病逝。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于婆婆希望子女能常陪伴在身边。然而3个子女却以住得远工作忙为借口,很少回来看她。一气之下,于婆婆到法院3个子女,要求他们每月必须轮流回家看望她一次。3个子女接到法院的书后,认为母亲足无理取闹,法律根本没有子女必须“常回家看看”这样的规定。

对此,法官也感到棘手。父母要求子女尽精神赡养义务虽有法律依据,却缺乏操作细节。《老年法》里也没有“常回家看看”这样的具体条文,只能从道德的角度来进行调解。法官了解情况后,反复与老人的儿女沟通、交流,儿女们也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于婆婆与子女们自愿达成了精神赡养协议。

背景三:

七成子女不常回家看望父母

在新浪网开展的一项网络问卷调查中,针对“你平时多长时间回家看望一次父母”的问题,71.4%的网友选择“一年没几次”或者半年一次,20%的网友选择“一个月一次”,8.6%的网友回答“一周一次”。由此可见,能做到“常回家看看”的人并不多。

2011年春节前后,央视播出了一则《让爱回家》的公益广告片。“别让父母的爱,成为永远的等待”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鉴于以上背景,一些法律界人士和老龄问题专家认为,我国1996年通过的《老年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建议予以修改。2007年,***正式将老年法修订列入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民***部和全国老龄办会同***法制办、国家***等11个部门成立了修订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起草工作办公室。办公室在认真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中央及地方有关部门、老年人代表和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于2010年底形成了《老年法》修订草案。草案增加了“精神慰藉”内容,强调子女须“常回家看看”,同时增加了社区护理、保障房优先安排等内容。

各界热议

法律能唤回失落的孝心吗‘?

对于把“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法》修订草案,有人表示赞成,也有人表示反对,大家争议的焦点就是――把“精神赡养”细化成相关的法律条文,能否真正唤回儿女们失落的孝心?

观点一:

“不孝子”就得靠法律管

郭大爷(65岁,退休公务员):对不孝儿女来说,道德的约束显得苍白无力,一定需要法律管制。我的一位老同事和他的女儿住在同一个城市,但父女俩已经有近3年没有见面了,实在让他寒心。像这样的不孝子女,亲情、孝道在她心目中一文不值,只能用法律手段来管管他们。

张小姐(26岁,民营企业老板):有些做儿女的打起麻将来通宵达旦,喝起酒来从早到晚,外出旅游几天几夜,说明他们有的是时间,可他们总是强调工作忙,没空,实质上是一种缺少孝心的表现。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给老人一份法律权利,给儿女一份法律义务,以法律推动亲情孝心走进新时代,是法治精神的升华。这样的举措,能够唤醒儿女的亲情良知,走出给钱给物就是孝敬父母的误区。

观点二:

立法细则需进一步完善

王仁辅(65岁,退休工程师):在当今这个利益格局多元化的时代,强调“常回家看看”没错,但在立法细则上还需进一步完善。比如究竟多长时间为“常”,是一周,一个月,半年还是一年?还有怎么“看看”的问题。是买点水果往家里一扔,拿一沓钱往床头一撂就走?还是坐下来和父母家长里短地唠唠嗑?另外,儿女是不是常回家看看了,该由谁来监管?是社区还是街道办事处?

张晓岚(35岁,媒体工作者):如果子女“常回家看看”入法,涉及诸多细节问题需要

考虑。比如,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回家探亲的假期不够怎么办?老人认为子女回家看望的次数少了,怎么来取证?法律又该如何制裁不常回家看望父母的子女?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操作细节。否则,法规就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容易流于形式。

观点一:

孝心不是逼出来的

吴民久(45岁,律师):对于父母来说,谁都希望子女能够守在身边照料自己。但作为子女来说,也有他们的无奈。不是他们不想回家看望父母,而是工作的压力大,没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强调用法律来规范孝心,还可能造成一种形式主义的“伪孝”:一个尽到赡养义务的子女因工作繁忙无法经常回家,是“违了法”;一个经常登门“啃老”的不孝子,倒可能成为“守法”的好公民。瞿经和(70岁,退休干韭):子女看望父母,应该属于道德问题,不应该上升到法律层面。即使上升到了法律层面,也未必能解决矛盾。试想,假如老人因此子女不常回家看望自己,法院判决子女必须看望父母,子女带着一肚子怨气去看望父母,父母心里会好受吗?这种强制的孝心非但不会长久,还可能对老人的心灵带来二次伤害。

观点二:

相互理解就能化解矛盾

刘晓(58岁,退休):虽说孝顺父母天经地义,做老人的也要理解儿女的难处。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儿女必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中去,否则就会被淘汰。谁家的父母愿意自己的子女成为这个社会的被淘汰者呢?儿女因为工作忙很少回家看望父母,父母不能因此就告他不孝。

孟圆(27岁,白领打工族):我在竞争激烈的深圳打工一年多了,只回过一次家。如果父母要告我不常回家看望他们,我也没办法,只能当个不孝儿子了。其实,孝敬父母不一定非得天天守在父母身边。工作在外,打个电话、写封信汇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让父母放心,也是一种尽孝。

“空巢”老人需要全社会关注

“常回家看看”从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折射出我国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精神养老面临的突出问题――“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女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而不能回家照料老人。

“常回家看看”入法虽有积极意义,但单纯依靠法律强制孝心的回归,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空巢”老人的精神养老问题的。它需要家庭、社会和***府的共同努力,合力解决。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篇7

“漂一族”舌尖上的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对于在东台农商行六灶支行工作的宋娟来说,故乡江西九江是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2007年,追随爱情的脚步,80后的小宋来到千里之外的江台并成功应聘进入农商行。小宋工作的第一站在新农支行。海边小镇,孤身一人,因为想家并且饮食习惯不同,她吃什么都觉得不香。十来天下来她圆圆的脸蛋瘦了一圈。“是细心的夏俊年行长看出了缘故。”回忆5、6年前的往事,小宋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二天中午,食堂餐桌上就多了一道笋干烧肉和一瓶‘老干妈’辣酱,乍一看到,我心里那个热乎呀!”

“这几年,总行不断加大对员工的关爱,实施共享式发展。”讲起单位福利待遇,小宋如竹筒倒豆子,“员工工资收入年年提升,网点食堂全部配齐炊事员、灶具、冰箱、微波炉,宿舍安装空调、洗衣机、热水器,活动室配置***书、运动器械,穿有高档工作服,吃有牛奶鸡蛋,住有标配套间,行有汽油补贴……”

“工作再忙,任何时候跑到食堂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下班再晚,回宿舍都能洗上舒服的热水澡,隔三差五食堂师傅还特地根据各人的口味烧特色菜。”吃家乡菜,过的是嘴瘾,解的是乡愁,人在他乡的小宋很快就没了漂泊感,并说上了一口顺溜的东台话。

“一碟普通的辣酱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让人回味无穷,一日三餐的妥帖也比任何关怀都来得温暖。”在人力资源部工作来自江苏徐州的90后张威接过话茬,“你要问我们呆不呆得住,幸不幸福,我们的答案一样,这里像家,有浓的化不开的人情!”

与董事长“聊天”

“董事长和我聊过天!”提起这件事,在总行办公室工作的70后文秘——张明华记忆犹新。个把月前,碰巧她和董事长一起乘电梯,这位单位掌舵人竟然问起她父亲身体状况。“一句‘小张,你父亲身体怎么样了’让我既惊讶又感动,没想到他会记得我父亲生病。”小张回忆着,有些动容,“你知道吗?这说明领导心里惦记着你!”

小张告诉记者,单位十分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冬天冷,建议多到体育馆室内打球。”这是“空中论坛”上总行副行长张华进的一则帖子,有员工跟贴说“哈哈,多谢领导关心,办卡去喽~”。“看到这样人性化的帖子,员工普遍感觉领导与自己亲了,近了,心里暖暖的。”小张说。

“考试结束了,感谢各位的参与,雨天路滑,请大家注意行车安全!”同样在市场营销部工作的90后客户经理——王春梅给记者看了这样一条短信。这条短信是十一月份业务技能定级考试结束时总行人力资源部发出的。“白天忙工作,晚上考试学习培训,虽然压力大,但看到这条短信时心里暖暖的,没舍得删。”

“以人为本,在东台农商行,让人感动的事情点点滴滴。”王春梅说,新进的大学生员工多了,总行主动对接市共青团举办全市青年人才联谊会,帮助牵线搭桥,解决个人问题;工作辛苦,安排员工做工间操、“健步走”,舒展筋骨,增强体质;员工生日,自己记不得,总行的短信、生日蛋糕反倒是个提醒……

“幸福是一朵花的感动,或是一个微笑的慰藉。”王春梅这样诗意的总结。

“女友嫁人了新郎是我!”

“女友嫁人了新郎是我,最幸福!”科技部经理杨京平风趣地说。作为60代生的一代人,工作上他严谨得近乎苛刻,下班也喜欢开开玩笑打打乒乓球。看出记者的好奇,他哈哈哈爽朗地大笑,“现在全省系统推广的员工远程考试学习系统是我带领团队创新的,怎么不开心!”

杨京平娓娓道来,总行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启用,近年,积极构建考核激励机制,促进员工规划职业生涯、实现个人价值。结合总行重视人才培养、素质提升的实际,他带领部门员工开发了远程考试学习系统。“单这一项,部门就获得奖励两万元,另外,还上报省联社,获得全省系统推广。”杨京平说,“加班加点虽然累,但大家心里还像喝了蜜似地,因为这是对能力、成绩的一种肯定认可!”

“做单位负责人工作压力大、人辛苦,但是出了成绩,那份成就感也很幸福!”范公支行杨智和行长的话与杨京平如出一辙。70后的他踏实肯干,上进心强。积极参加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各类总行搭建的活动平台崭露头角,并且在营销岗位上干的成绩不俗,三十岁不到,他就得到提拔重用。“有努力有机会,有作为有位子,我很感恩也很满足。”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篇8

一、社会老龄化及河北省社会养老机构现状

我国目前总体上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的十七大报告具体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要求。我国目前有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养老院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整体来说,大力发展机构养老,使社会养老机构尽快达到标准化、专业化,是我国现阶段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最主要手段之一。

1.我国社会老龄化现状

中国的老年人口绝对数量之大,是我国社会的特色,现在全球各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中国。据统计,我国在2050年的老年人口绝对数量会达到4.3亿人。人口老龄化会使中国面临三大问题:一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改变,使得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二是“空巢老人”现象越来越突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表明,中国的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比例接近50%。三是高龄化趋势明显。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每年100万人的速度增长。

2.我省社会养老机构概况

现今河北省养老机构的所有制的性质有所不同,国家对不同类别养老机构的建立与管理有不同的要求,各类机构也对自己的发展有不同的目标。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使河北省社会养老机构管理不规范,整体发展缓慢。

二、河北省社会养老机构发展障碍

1.民办养老机构硬件不达标

河北省许多民办养老机构不仅规模较小,而且设施陈旧,娱乐、医疗康复服务配备也不健全,难以适应和符合老年人生活的特殊需要。

2.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服务等软件不达标

河北省少数公办养老机构能够在硬件上达标,而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却和民办机构差不多,都存在诸多短板。比如,有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养老机构200位服务人员中,80%左右来自农村,平均年龄50左右,大多只有小学文化,80%~90%的服务人员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岗。

3.养老机构忽视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作用

养老机构对自身的定位仍然处于低级阶段,也就是让老人吃喝,不让老人有磕碰等意外,而缺少对老人精神世界的关注。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大多不能与老人进行实质上的精神沟通,老人得不到应有的精神慰藉。

三、河北省社会养老机构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统一的法规、制度与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养老机构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有统一的法规、制度与标准作为保障。通过立法,建立相对统一的行业标准并实施有效监管,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淘汰不符合标准的机构,使养老机构的运营及发展有章可循,保障入住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合法权益。

2.***府管理入资低层

***府应偏重公益养老,将资金用于建立低层的养老机构,主要针对失能老人、身边无子女的老人以及家庭有特殊困难的老人,并在***策、待遇上为这些机构在招聘人才、规范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篇9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杜甫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每每想起这些诗句,就仿佛又置身于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仿佛沸腾着爱国忠国的热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句相随一生的话语。或长,或短,亦温暖,亦悲伤,它会时时抨击你的心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间的齿轮停留在第五个春秋时,我用我稚嫩的小手摇晃着妈妈的胳膊给我买拼音本,本子的背后就方方正正地写着这几个大字,而那时的我还不认识这几个字;时间的齿轮停留在第九个春秋时,在溢满书香的教室后墙上我又见了这几个字,字的上方注有“wei zhong hua zhi jue qi er du shu”的 拼音,而那时的我也似懂非懂的认识到它的含义;当时间的齿轮停留在第十四个春秋时,我的桌子右上角镌刻着这几个字,他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此时的我,正在为那个遥不可及的梦努力着。

一句话,一生随。

我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以在我踌躇不定时给我坚定的信念,可以在我感到疲惫时给我无限的动力。我愿它可像一盏明灯,一泓清泉,一缕阳光,给我慰藉。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篇10

一、物质生活保障

虽然我国老年人口中大部分是70岁以下的年轻型老人,他们多数能够自理,然而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逐渐老化,对于疾病侵扰的抵抗力大大下降,随着年龄的积累,因疾病和体力缺乏使老年人不能正常参加劳动。据统计在城市74的老人依靠退休金保障老年生活的医、食、住、行,其余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依无靠的“三无”老人靠***府救济,而在农村绝大多数老人无退休金,土地是老年人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具备劳动能力时依靠个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维持生活,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后则主要依靠家庭成员。其决定因素是自己的健康状况及经济来源状况。经济状况决定老年人的就医保健,身体健康与否又影响老年的经济收入,而且农村老年人多数收入微薄,还要负责养家教育子女的责任,无力积蓄,晚年生活受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的影响极为严重,对家庭的依赖也有所增加。

我们应该认识到养老不仅是晚辈的一种反哺,更是全社会的责任。而且老年人对我们的付出远远大于我们对老年人的回报。然而部分家庭不愿意赡养老人,原因有:1、经济负担难以承受,尤其是农村家庭收入总体偏低,部分家庭生活停留在解决温饱的程度,加之老年医疗保健匮乏、医疗费用高等导致老年人有病不能医、不敢医的就医难问题。2、无力照顾老人,表现在与工作、事业、子女抚养的冲突。3、思想上与老人和不来,一些人受不良思想的影响,过分重视物质享受,金钱至上,淡漠亲情,视老人为负担。因此要把这些老年人的老后经济保障,从以土地和家庭为主的保障向社会保障过渡,及时采取措施,建立相应的养老保障体系,以减轻居家养老的负担是十分必要的,其中重点解决的应是养老金来源问题。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生老循环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要解决老年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解决老人的经济来源问题应放首位。因为养老金不足很难保障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要进一步挖掘养老资源,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的渠道,准备充足的养老金以保障居家养老之需。

1、家庭赡养费。我们从小到大,步入社会的全过程都来自老人的帮助,理所当然的要在经济上供养老人,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所需,为鼓励子女尽赡养职责,有必要签定赡养协议,并制定优惠***策,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一定的补贴,对高收入家庭减免税收,及在住房等问题上给予一定的照顾。

2、社会援助。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统一组织、倡导由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进行专项集资捐助,加之***府税收中专项用于老年人生活的救济金,对贫困老年人进行医、食、住、行等方面的救助。

3、保证老年人最低医疗费用。老年人具高患病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处于现收现付制向半积累制转变中,基金缺乏,我们要在医疗服务方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和自身特点,对老年人提供优先就医、最低医疗费用等特殊照顾,尤其提倡为老年人义诊。

4、为贫困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凝聚着老年人的贡献,他们理应得到晚年生活的保障,然而城市老年人多数有养老金、医疗费,而绝大多数数农村老年人和三无老人得不到退休金和公费医疗,如果说老年人社会救济是针对贫困老年人的社会福利计划,那么老年人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则是一项涉及绝大多数老年社会成员的公共计划。要针对贫困老年人的特点,以个人缴纳、社会资助缴纳、国家补偿等方式实现为贫困老年人争得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目的,这同时也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争取社会各界援助老年人的一种手段,具有社会互济性。但是农村养老保障事业一定要用法律来规范和调整,才能保证它的稳定持续的发展,因为任何单一的方式离***家法律的支持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无法实现的。

5、开辟渠道,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再次就业的机会。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授者,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可低估的智力资源。鼓励老年人参与教育传授,参谋咨询,社会公益和老年人自助互助等形式的工作,这样在主观上增加了老年人的收入,客观上使老年人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余光余热,体现了剩余价值,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依赖思想,尽可能长久的保持经济和生活上的***与互助。

6、建立服务组织和家庭自我服务等多种形式结合的统一体.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的一种叫做劳务储蓄的新的服务方式,让低龄健康的老年人为高龄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服务,如此循环发展,以服务换服务的形式,组织老年人互帮互助。这样既可解决中低收入老年人的需求,又可用自己现在的劳动换取以后的服务,弥补了收入较低的不足的同时,解决了中低收入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

二、精神慰藉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空巢老年人家庭越来越多,据统计,20__年65岁以上空巢家庭全国为22,一人家庭中65岁以上单身老人户占27.71超过四分之一,二人家庭中只有一对老年夫妇户口占13.41,老年人难享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每天夫妻二人相对或形单影只,加之身体健康状况和社会关系的改变,很容易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社交圈,由此产生孤独感和畏俱情绪,最近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完成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现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独居和没配偶者的老人孤独寂寞比例更高,专家认为: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提高之后,消费相对低的老年人更注重的是心理需求的满足,精神上的交流对老年人意义很大。老年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主要是子女,但由于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了“一个闲、一个忙、一个需人陪、一个没时间陪”的矛盾,出现了老年人精神赡养不足问题,因长期缺乏感情交流,易使老人产生感情漠然,易灰心等不良心理,进而导致各类心理和生理疾病的发生,因此要高度重视起老人的精神慰藉,

规划好老年人晚年生活。第一、来自家庭子女的亲情慰藉。亲情这一特殊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在老人的精神慰藉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角色的变化,社会活动范围相对缩小,心理上会发生很多复杂的变化,老年人不仅要求有满意的物质赡养,更渴望情感的关爱,心灵的慰藉,期望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如何解决子女在工作、事业、子女抚养、社会交往与老人的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社会、家庭和老年人的共同努力。

1、精神上安慰满足依存的需要。老年人普遍有孤独感,他们希望赢得周围人的亲近,求教与拥戴,要在人格上尊重老人,满足老人自尊需求。

2、生活上关心,满足老年人求助愿望。年龄原因,老年人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心理上非常渴望晚辈的主动关心,特别是患病老人,需要别人关心的愿望就更强烈了。

3、言语上沟通,排遣寂寞的需要。老年人常常产生一种失落感、自卑感和孤独感,通过言语交流与沟通,可活跃思维,增长知识,调节情绪,宽阔胸怀,获得经验和多种信息,增强成就感,从而使生活多彩而不单调,以平和的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

第二、来自社会的关心。老年人由于年龄和身体等原因,与社会接触少了,容易与社会脱节,产生封闭思想。要动员全社会的积极力量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信息并大开方便之门,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生活,消除老年人对社会的疏离感。

1、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通过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优良传统和先进事迹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2、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教育活动和娱乐休闲活动。运动、健身、看报、聊天在老年人闲暇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针对老年人的生活特点,组织老年人舞蹈、秧歌、旅游等健身项目,达到老年人能够与外界交流思想,排除寂寞的目的,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社会的积极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10篇

学习

永不放弃演讲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永不放弃演讲稿,内容包括永不放弃演讲文,永不放弃主题演讲稿。Usespecificreasonsandexamplestosupportyouranswer.“Ifatfirstyoudon’tsucceed,try,tryagain.”Thesearewisewords.On

学习

农业生产工作总结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生产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农业生产工作总结怎么写,农业生产总结汇报。一、工作完成情况1、认真做好本人所负责包片地号的示范带建设工作,引导种植户科学种植,使用优良品种,科学施肥。认真解决农户生产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2

学习

最美逆行者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最美逆行者10篇,内容包括最美逆行者的10个故事,最美逆行者护士。4、向所有的最美逆行者致敬,特别现在仍然走在最前线的白衣天使们请你们加油武汉加油。5、感谢这场***情战役中的“最美逆行者”们:医生、护士、***人、警察、一

学习

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乡村医生工作总结范文,2023年乡村医生工作总结。全年共为200余人次适龄人群接种乙肝***苗,脊髓灰质炎***苗,麻疹***苗及强化免***,HIB流感***苗等预防接种工作。全面完成上级交与的各项工作任务,

学习

蒲公英的约定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蒲公英的约定10篇,内容包括歌曲蒲公英的约定,蒲公英的约定十年之后。沉沉浮浮,起起落落,那些温柔的眼神与疼痛的挂念却还藏在那些你以为早已割舍了的割舍不了里,藏在那些蒲公英版倔强而又终究没有实现的约定里。蒲公英的约定,将

学习

示儿陆游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示儿陆游10篇,内容包括示儿陆游古诗,陆游示儿全文。镜头二:第二年,老课重逢,因惦记那句“老师,家祭如何告乃翁?”,我重新为《示儿》教学增加了几个训练点,节选如下:1.“遗”字组词;理解“遗愿、遗嘱、遗憾、遗恨”四个词语的意思,再用

学习

教师专业技术论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专业技术论文,内容包括免费教师专业论文大全,教师专业论文题目大全。形式一:基于自传研究的自我建构。自传研究的方式很多,以建立电子档案为例。第一步,研究设计。这个阶段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明确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自身专

学习

闻过则喜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闻过则喜10篇,内容包括闻过则喜典故,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全文。正在开展的***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一个重要环节――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志强调,“要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上好好下一番功夫”。敢于批评和接受批评,

学习

个人介绍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介绍10篇,内容包括个人经历简介100条,个人简介100个示例。长期以来,我都有着这样一个信念:以知识改变命运,天宽地阔;靠勤奋赢得未来,无怨无悔!我是一个平凡的人,踏实是我最大的资本,进取是我最大的优点!大学三年,我努力吮吸知

学习

鬼斧神工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鬼斧神工10篇,内容包括鬼斧神工的故事大全,鬼斧神工简短典故。4、可以做主语,宾语。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塑造出了许多人力所不能及的奇妙景观,堪称鬼斧神工之作。(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10篇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改造我们的学习10篇,内容包括改造我们的学习全文分析,改造我们的学习文章行文思路。同时要坚决反对学习中的主观主义态度。***在文中提出,要反对主观主义的态度,提倡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自中国***成立以来直到延安整风运动前,由

学习

爱国古诗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爱国古诗10篇,内容包括爱国古诗书法,爱国古诗4句。在中国古典诗歌当中,爱国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情愫和话题,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部中国古代诗歌史,就是一部爱

学习

励志短句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励志短句10篇,内容包括儿童励志短句,女生励志短句。2.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有时候,我们一瞬间失去的东西就是永恒。3.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能不舍。4.失败乃成功之母。5.相信自己,你能行!6.这不是偶然的失误,是必

学习

居家办公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居家办公10篇,内容包括居家办公实录100条,居家办公故事分享题目。1.措施要落实再落实,关键部位要重点防控,2.作风要转变再转变,持续加大检查力度3.纪律要严明在严明4.***建引领要强化在强化5.重点工作要统筹再统筹坚决落实好各

学习

大学生自我评价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自我评价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自我评价大全,大学生自我评价简短精选10篇。大二时早已从大一刚进大学的迷茫中走出来,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新的计划。经过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弱项—英语,有了新的突破,大二上学期

学习

毕业学生自我鉴定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学生自我鉴定,内容包括毕业自我鉴定范文300字,学校毕业自我鉴定200字。在学习方面,我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成绩时好时坏,但我以后会克服困难,争取有一个新的飞跃。在初中阶段我会更加努力,上课更加认真听讲,争取做一名好学生。

学习

会计自我总结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自我总结,内容包括会计自我总结不足之处,会计年终个人总结参考8篇。由于是年后实习,主要归拢工作已经结束,起初我只是接触一些会计凭证的整理工作,主要是把相应的内容发票等附在相应的凭证后予以整理粘贴归档。虽然这是个

学习

本学期自我反思与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本学期自我反思与总结,内容包括周记一周的自我总结与反思,学期反思和个人总结。一、基本概念一般意义上,“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具体讲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以及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

学习

高中教师实习自我总结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教师实习自我总结,内容包括关于实习教师自我总结6篇,实习自我总结通用版2000字。一、规范行为,从严要求自己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学期来,我能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平时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

学习

依靠自我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依靠自我10篇,内容包括依靠自我读后感,依靠自己活出自我。大量病患治愈和康复的实例证明,单纯依赖临床***是很难解决全部健康问题的。面对现代化的康复医疗手段及保健医疗措施,人们往往受诸多条件的限制而望之却步,唯独一些非

学习

高中自我评价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自我评价,内容包括自我评价800字高中,高中自我评价500字共8篇文库。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高一年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竞赛,任小广播员。高二以来

学习

学生自我总结评定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自我总结评定,内容包括自我总结评定100字,学生自我总结评定100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冷来,本人坚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挑战,为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