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3D报纸,不仅仅是本地报纸市场的一次大胆创新,更是中国平面媒体的一次集体试水。那么,3D报纸是否成为主流或者是报业发展的另一个支点?
新媒介嬗变催生了传统媒体的新转变:
――从内容上,传统媒体与自媒体、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结合,内容互为补充,满足网民和读者、观众的多重需求。例如,我国目前发行的各类手机报涵盖了新闻、娱乐、科技、体育、财经、健康、时尚等领域,用户覆盖率超过40%,2010年7月26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的全国文化领域的第一家专业手机报中国文化手机报创刊;
――在技术和渠道上,传统媒体也在逐步尝试新技术,不同渠道,使得媒体实现更根本的市场化转变,上海广播电视台已于2010年7月30日正式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互联网电视和3G手机电视牌照。获牌后,上海广播电视台可在全国开展互联网电视和3G手机电视集成播控、运营与内容服务业务。
可见,虽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范围内纸质媒体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但是各国传统媒体人追求变革的意识更加高涨,其中3D技术在传统媒体的应用就是一项更具创新意识的实验。
自从电影《阿凡达》席卷全球后,3D成为2009年底开始最流行的科技词汇。同样作为媒体的报纸,也不甘落后,2010年3月9日,比利时最后一点钟报(La Derniere Heure)以特刊形式发行,这是世界上第一份100% 所有照片、广告,甚至包括当天的新闻***片都是3D效果的报纸,所有的***片和广告经过处理形成3D效果,读者需要通过眼镜来阅读。这张花费了两个月制作的报纸也被称为3D报纸的鼻祖。
面对一片叫好声,最后一点钟报印刷部门总经理丹尼斯・彼拉德说:“这只是一次市场试验。”因为,每一副眼镜大约需要0.14欧元。同时,必须采用更高质量的新闻纸进行印刷,来确保3D ***片有更好的效果,它的价格是普通纸张的两倍,但这些额外的收入依然无法弥补在这些方面的支出。
即便是制作工艺复杂,仍阻挡不住众多报纸纷纷效仿。英国太阳报(The Sun)2010年6月5日发行3D版本,内容包括新闻、***片、广告和一幅世界杯赛程安排挂***。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这份3D报纸以体育新闻和世界新闻的3D新闻***片为特色,主要目的在于广告推广。
国内3D报纸发展状况及特点
国内报纸也正在加快3D的进程,试***寻找出传统报业一条突围之路:2010年4月16日,湖北十堰晚报推出了中国首份3D报纸,遗憾的是仅将所有版面广告***ps成3D效果;5月1日,齐鲁晚报推出3D版号外《梦世博》;5月27日,南方都市报3D特刊《原味・广州》发行,自采***片内容以及广告均为3D***片;6月8日,扬子晚报推出的3D世界杯号外《好望角风暴》正式登场;6月30日,福建海峡都市报推出3D报纸;7月8日,西安出现了当地首份3D房产报纸;7月9日,长沙晚报推出湖南首份3D报纸“世界杯特刊”;7月9日,云南首份3D报纸“生活新报3D世界杯”特刊发行;7月12日,重庆晚报推出3D世界杯号外,成为重庆第一份3D报纸。
有媒体这样评价道:“一个将***片、文字平铺于纸张的阅读时代已经过渡到一个包含高科技含量、强视觉冲击的观赏时代。当我们看到卡卡俊美的头像跳出纸张,当我们看到卡纳瓦罗手捧的大力神杯触手可及,当我们看到世界杯用球‘普天同庆’仿佛就在胸前,在感叹科技改变一切的同时,也会享受这份特刊带来的不一样。”??
这样的赞美之词还有很多,我们也通过当地媒体的文章,发现推出3D报纸后的读者反映非常强烈,许多市民读者一大早就在报摊前等待报纸,还有的读者买了好几份收藏。可以说,发行3D报纸,不仅仅是本地报纸市场的一次大胆创新,更是中国平面媒体的一次集体试水。那么,3D报纸是否成为主流或者是报业发展的另一个支点?我们先来看看3D报纸的几个特点:
1.在技术上,3D报纸的出现与3D技术的发展,和3D电影的火热和流行联系密切,报刊上的3D***片,其制作方法基本上与3D影片类似,分有使用3D照相机直接拍摄3D***片,以及利用2D转3D***片等两种主要方式。国内采用后者较多,即使用软件将平面的2D ***片,分离成不同角度的红蓝两张***片,然后把两张***片不完全套印在一起合成一张。
2.在内容上,以媒介事件作为发行契机:2010年南非世界杯首次实现3D转播极大地促进了3D报纸的出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出现了许多以世界杯为主要内容的3D报纸,鉴于3D报纸的出版周期和成本考虑,目前不太可能做到按照原有的频率发行,媒介事件一般周期较长,选题策划较为充分,为3D报纸的筹备发行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3.在阅读形式上,目前的3D报纸大多采用对纸张进行3D处理,配合专门的眼镜进行阅读的形式,但3D报纸多数只是***片的3D的处理,尚未实现整个版面的3D化。
4.从盈利模式上看:由于3D报纸对于大多数受众来说还属于新生事物,所以销量较好;但由于成本较高,具体盈利情况尚不明确。据悉,在推出3D特刊之前,最后一点钟报日均发行量不足10万份,但3D版报纸的发行量增加了25%,同时广告收入也提高了4倍;湖北十堰晚报3D版的广告收入增加了一倍,第一份3D报纸加印了3万份。??这种盈利势头可以持续多久,仍旧是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制约3D报纸发展的几个因素
1.高昂成本让盈利难以保证
3D报纸高昂的成本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附赠眼镜的费用,3D报纸需要借助特殊的眼镜才能阅读,因而大多数的3D报纸都选择了赠送眼镜的方式来吸引读者的购买,而一份报纸本身的定价并没有提高太多;另一个是印刷成本,3D报纸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就必须对***片进行深入处理,并选择质量较高的新闻纸或者铜版纸进行印刷,这无疑又增加了报纸的成本。因而目前大多数的3D报纸还只是“赔本赚吆喝”。
2.内容资源限制难获忠实度
不可否认,在购买3D报纸的读者群中不乏只对3D技术和效果感兴趣的人,为了获得长久发展,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是否能够真正吸引读者,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才是报业人更应该考虑的重点。如果缺乏优质的内容资源,报纸即使采用更“炫”的技术也不能培养起消费者的忠实度,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
3.时效性要求与制作工艺费时相悖
由于很多白背景的***片、文字多的***片都难以处理出3D效果;印刷前对***片的3D技术处理要花费大量时间,一个版的***片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分色处理,这很难满足报纸尤其是日报对时效的要求。
4.读者阅读习惯难以改变
对于大多数报纸的读者来说,他们选择报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报纸的便携性,阅读方便,而3D报纸需要读者戴着红蓝眼镜看,既麻烦又容易产生疲劳感,不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者对于3D报纸的新鲜劲一过就很可能将其抛弃。
3D报纸长期生存发展的可能性
一个新技术的到来,总是能引起媒体的关注及广泛运用。“媒介即信息”,3D报纸的到来对推动报纸和印刷业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么,3D报纸的出路在哪?盈利模式又将如何?不可否认,目前广告仍旧是报纸生存的重要支柱,房地产、汽车、旅游等高档商品的广告需求更为特别,读者很难从简单的文字和***片对产品有足够的了解,广告主也期望广告能够全方位展示产品,更准确地传达信息。3D技术在报纸上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供求问题。例如,2010年6月30日,融信大卫城高档楼盘牵手海峡都市报推出海西首份3D特刊――《海都・融信大卫城3D特刊》,通过镜片,读者会发现大卫城的亿万级园林建筑景观立即完美立体呈现……似乎一切都变得“触手可及”。??当天所有零售报纸均被抢购一空,实地看盘的人数明显增多。把3D报纸制作成本转嫁给广告主,寻找双方满意的合作点,实现双赢,不失为报纸3D化的一条出路。
不可否认,无论3D报纸的路可以走多远,这都是一次平面媒体的积极探求。《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提出,在5年里报纸出版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发展数字报业,即通过产业化运用,使用新的运作平台的逻辑和价值构成,建立新技术与传统媒介价值要素之间的有效对接,实现新媒介赢利模式。对于整个中国的报业,我们还可以尝试更多的路径,但是一定要注意成本与收益,盲目追求“昙花一现”的短期效益只会使得传统媒体在自身变革的道路上离目标越来越远。
注释:
①《全球首份3D世界杯特刊正式问世》,中国3D***网,2010年6月8日。
②《3D报纸引领潮流 成本与内容成制约发展瓶颈》,北京商报,2010年7月5日。
③《海峡都市报明日推出海西首份3D报纸》,海峡都市报,2010年6月29日。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3D报纸会昙花一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