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设计源于生活和历史,其实归根到底也就是生活,一个是经历着的生活,一个是逝去的生活。”
马清运,现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美国马达思班(美国、上海、西安)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及设计总监。马清运生于1965年,曾获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工程学士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马达思班在过去的十年里通过精心的设计、努力的钻研成为世界注目的代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思考及实践等能量的事务所。其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并获奖。马清运也曾被评为全球2000年“建筑先锋”及“欧亚建筑新趋势代表人”等赞誉。马达思班的实践跨越文教、商贸、时尚、展览及视觉策略等各领域。
马清运个头不高,寸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下巴上蓄了一撮胡子,这是他多年来惯常的装扮。作为中国先锋建筑运动的领***人物,他也从不谦虚,他说:“我觉得自己天生就具有做建筑师的感受。”
破茧而出,飞向建筑界的巅峰
今年44岁的马清运生于西安。1984年他令父母骄傲地考上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从此离开西安。在获建筑工程学士学位之后,他没有选择进入一家国营的建筑设计院,而是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研究生院,成为继梁思成和陈植之后又一位获得奖学金就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中国人。1991年,马清运毕业时获Frank-Miles Day荣誉毕业,并取得建筑硕士学位。之后,他开始破茧而飞,飞向了建筑领域的巅峰。
毕业后马清运先后在费城Ballinger及纽约KPF任高级设计师,在Ballinger期间,为该公司从服务型事务所转化为设计型事务所立下汗马功劳。1995年,在纽约成立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90年代中期马清运回到大陆,随后在北京、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马达思班。马达思班在过去的十年里通过精心的设计、努力的钻研成为世界注目的代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思考及实践等能量的事务所。其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并获奖。马清运也曾被评为全球2000年“建筑先锋”及“欧亚建筑新趋势代表人”等赞誉。马达思班的实践跨越文教、商贸、时尚、展览及视觉策略等各领域。
如今经过多年的运筹帷幄、沙场拼杀,马清运也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先锋建筑运动的领***人物。他的不少作品入选世界级展览和刊物,如威尼斯双年展,美国的《Architectual Record》,日本的《A+U》等,他在中国众多的建筑师中脱颖而出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对于这些现象,他说以后会有更多的中国建筑师被世界认同的,因为一方面中国建筑市场日益繁荣,另一方面中国的建筑实践也在急速趋向国际化。
被重新定义的教师职业
在西方建筑界里,马清运属于很特别的一类。一方面他在最商业的事务所做设计师,另一方面又在非常严肃的学院里做教师。“西方社会判断人是很单纯的,你是公司里做设计师的,你就不是做教师的材料。但我是中国人,他们无法判断,也无法理解不由自主的实践与***思考的理论何以能结合。这样,我成了跨这两个领域的较少数人之一。”
马清运似乎很喜欢做老师的这种感觉。他曾经在多个学术机构执教和演讲,或组织研究工作室: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荷兰贝尔拉格、法国建筑专业学校、瑞士苏黎世高专、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
2006年底,他又任教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USC),他成为了第一个在国外知名大学担任建筑学院院长的中国建筑设计师。“我希望我在国外的教学工作不具有地心引力的偏差,我会起到催化酶的作用,添加一些东西而不是改变规则。”马清运在谈到美方选择自己的原因时说,“中国建筑师的灵活性和用手思考的能力为世界关注,大问题不拘小节的方式也令国际建筑师羡慕。”这次转变对于每五年都要做一次重大工作生活变化的马清运来说,也是他个人对自己价值观的重新判断。
马清运打破了建筑师似乎不可逃脱的“文艺复兴人”、“百科全书人”的社会职责。他认为逃脱这种神经质处境的出路也许在于建筑师敢于跳出职业服务范围的界限,重新组织建筑程序的序列,用自己的知识来预定它。“能不能不要开发商,自己做自己的开发商,不向银行贷款,自己去组织钱?” 马清运把这种全角度的思维方式同样带入了他一手经营的马达思班设计师事务所,在他的这个成功运作下的工作场所中,马清运所扮演的角色几乎更多还是教师式的, “我觉得教师是商人、管理者的总合。所以我诠释'教',是一个思想的管理者、知识的经营者。而建筑师只不过是社会产品的加工者而已。如果换了裁缝这一行,我则是裁缝铺的商人,或是管理者――还是‘教师'。”
传统中的反叛
南加州大学副校长MichaelL.Jackson曾经这样描述过马清运,“他作为一个西北乡村出生的孩子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随后在美国多家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再回到中国开事务所,到世界各地做项目,现在又回到美国教书,他就是学生的榜样。这种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告诉学生,明天不能再呆在自己家里了。”
但对马清运来说,内心总藏着对故乡的眷恋。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带着他来自世界各处的朋友聚在蓝田,围坐一圈,品酒闲谈。
出生于西安,祖籍蓝田的马清运,其实从未在蓝田真正生活过,而是他的父亲曾经在蓝田的农田中劳作。8岁之前,马清运常常跟随父母回蓝田,帮老家人抢收庄稼。
2001年左右,马清运在蓝田那块老宅基地上给父亲造了一所房子,取名“玉山石柴”,在国外的建筑杂志上,它叫“父亲的宅”,而当地人则称它“石头房子”,因为最基本的建筑材料都是附近河里的石头。“石头房子”坐落在村子的尽头,远离其他民居,前后是大片的菜地和柿子树。外墙完全是靠石头垒起来,这些石头浸过水之后,颜色不尽相同,一场暴雨过后,“石头房子”就会变得五颜六色。这种石头在当地随处可见,多用来做地基,但很少有人用它盖房子。内外石墙之间是一个狭长的游泳池,一道偏门直通游泳池,在陕西农村,造这样的游泳池属于奢侈的事情。室内墙壁、地面、门板以及落地窗均是竹节板,是一种麦芽黄的色彩,年月久了,已经有些黯淡。客厅摆了一组鲜红的沙发,这里没有电视、电话,沙发算是惟一的现代物件。
马清运非常喜欢“石头房子”这个作品,他说自己就像美国作家路易斯・曼德福所说:“像国王一样躲在城里,像农民一样亮在村里。”
马清运在蓝田的另外一幢房子叫“井宇”, 由灰砖砌成。“井宇”又叫“山上”,因为它真的建在山上。去“井宇”要走一段陡峭的山路,这段路全部由石头铺设而成,无论是步行还是车行,都非常艰难。但上了山,风景非常好,视野很宽阔。“井宇”的尽头是一个由三面高墙圈成的天井,这也是“井宇”名称的由来。
城市是有周期的生命
深入农村进行了一番传统与革新的改造之后,马清运又马不停蹄地实施起他的城市改造。
其实早在1995年的时候,马清运就配合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进行珠江三角洲城市状态的研究,他在这一研究当中受雷姆・库哈斯的影响很大,关注城市大于建筑本身。在马清运的概念里面,建筑和城市的关系大于建筑本身的完整性。同时马清运也思考了很多,比如:今天的城市是否还需要一个中心?空间的巨型解构造成的城市时间断裂对城市意味着什么?面对这些问题,马清运得出了诸如“中心偏移”、“最大化立面”等策略,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特别的建筑形态。
马清运心中的城市是有生命的,而生命又是有周期的,由此他一步步推演――城市也是有生命周期的:有发展、繁荣、衰老、死亡。“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对盛世里不符合功能要求的老旧建筑,进行改造、重建。”他认为。“未来的城市并非持久永恒的生命,但重要的是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马清运提出了“城市再生”这一颠覆性的理念。“中国文化讲究轮回,最重视的是能量的转化,而不是保留固定的纪念物。城市再生实际上契合了中国文化的精神。”马清运慢条斯理地解释这条肯定能招致众多非议的理论,“从现实意义上讲,中国未来将有
亿人进入城市,如果不从现在开始考虑对城市进行更有想象力的发展,未来的城市可能会遭遇困境。规划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哪怕你今天用最好的技术、最聪明的头脑,也不可能满足今后无限制的需求。”他用了一个恰当的比方来做阐释:“比如说你用最简单的方法盖起一个房子,你对它很有感情。可是这房子夏天热得要命,必须要安上很多空调才行。这时候就要想想这个房子是不是可以再生了,因为它对能源的消耗要一直持续下去,它的功效其实是不行了。巴黎是个很美的城市,但是巴黎耗费的能源非常多。如果大城市都按巴黎的路子走,那是很可怕的。在我看来,巴黎这种节能差的城市应该拆掉一半。”
马清运有很强的使命感,他对一切可能改变社会的项目都充满兴致。现年101岁的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对马清运影响很大,他在南美洲社会变革期间,把建筑思想变成了一种参与改变社会的能量。马清运说,“我们这批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建筑师,处于一种交接的状态,有很大的张力。一方面,我们有很强的怀旧心理,另一方面,和出生于70年代的建筑师比较,我们又有很强的折中主义。我们更忧国忧民,很理想主义。”这或许也是他能够在中国以及西方建筑界立足的独特魅力所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马清运一个天生的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