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邦篇1
2、以尊贵的赛俩目向你问候,凭吉庆的宰牲节为你祝福,愿***的光芒永远照亮你的前程,愿真主的平安日夜伴随在你的身旁,祝你及家人古尔邦节快乐幸福安康!阿米乃!祝福短信
3、以尊贵的赛俩目向你问候,凭吉庆的宰牲节为你祝福,愿***的光芒永远照亮你的前程,愿真主的平安日夜伴随在你的身旁,祝你及家人古尔邦节快乐幸福安康!阿米乃!
4、悄悄为你降临的是吉庆,静静为你散放的是温馨,默默为你祝愿的是色兰,深深为你期待的是成功,送上我最真诚的祝福-古尔邦节快乐!
5、愿***的光芒永远照亮你的前程,愿麦地那的颂经声永远祈祷你平安,愿真主的平安日夜伴随着你及家人,祝你及家人古尔邦节快乐!
6、忠孝节的晨曦,送来安宁祥和;温暖冬日的心情,这是安拉的恩典;记主的心灵的更加鲜活,涌流着对独一主的虔敬,血液在身体中跳动的赞念安拉至大!
7、色兰,古尔邦节,忠孝节吉庆快乐,学习先知忠于安拉,教敬父母。愿安拉将古尔邦节的吉庆,平安,欢乐慈悯。一切的美好给你我及全世界的***!
8、佳节至,祝福传,哈吉月份真吉祥;遵主命,立圣行,穆民心中放金光;抓今生,揽后世,积极进取人生路;生活好,心充实,永走正道不迷误,古尔邦吉庆!
9、即将到来的吉日古尔邦是我们信士记取易卜拉欣父子忠于安拉,舍生取义的伟大时刻,也是我们***通过献牲与施济而接近安拉的幸福日子。愿全世界***与我们同庆同乐!
古尔邦篇2
1、2020年的古尔邦节是7月31日。
2、古尔邦节是***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
(来源:文章屋网 )
古尔邦篇3
(1)开斋节,伊历每年10月1日,是***教主要节日,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尔”的意译,与“宰牲节”、“圣纪”并称为***教的三大节日。中国***地区***称开斋节为肉孜节(源于波斯语音译)。
(2)***教历每年9月为斋月。凡成年健康的***都应全月封斋,即每日从拂晓前至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等。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则再封一日,共为30日,第二日为开斋节,庆祝一个月的斋功圆满完成。***教规定,***们在开斋节这天要沐浴更衣,聚在附近清真寺做礼拜,听教长讲经布道,悼念先人。家家户户准备好杏干、杏仁、油香、油炸果子、瓜果茶糖等招待客人,青年们则汇聚在一起唱歌跳舞。
2、古尔邦节。公历:2021年7月20日,伊历:1442年12月10日。
(1)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历每年的12月10日,麦加朝圣过后。古尔邦节与开斋节(肉孜节)、圣纪并列为***三大宗教节日。
古尔邦篇4
中国***的***、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古尔邦节音译为“库尔班节”。古尔邦节的时间在***历十二月十日。过节前,牧区农区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沐浴熏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参加会礼。无论城市农村,都要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而广场四周则有另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帐、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小吃甜点。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等民族在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节日的早晨,***人沐浴全身(大净),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杀牲。至于是宰牛杀羊宰驼宰马,由各家经济实力决定。通常人们把献祭的牲畜宰好,大块连骨肉炖到锅里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串门。拜贺节日。妇女们则留在家里摆上节日食品,烧茶备水,准备迎接客人。
节日第一天,先给发生过丧葬和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给邻居和长者拜节。在礼节性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节活动往往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之后,才是同辈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民间拜节是***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尔邦节的主要内容有:
(1)举行会礼,***们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场所,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
(2)宰牲,一般的***都在节日之前准备好到时要宰杀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须健康,分骆驼、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宰杀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
中国***地区的***称该节日为“大尔德”(大节日)。这一天,***们都精心打扮,宰杀牲口,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做客,同时还举行各种文艺活动。
而在回族***当中,对该节日的重视程度就低于开斋节,一般把它称为“小尔德”(小节日)。
古尔邦篇5
【关键词】叙事曲;肖邦;《g小调叙事曲》;蒙古族叙事民歌;《嘎达梅林》
《g小调叙事曲》和叙事民歌《嘎达梅林》作为西方叙事曲和中国叙事民歌的杰出代表在音乐文化上的差异非常鲜明。《g小调叙事曲》以钢琴来表现故事,乐曲的构成是奏鸣曲式,肖邦做了很多灵活自由的处理。虽然有鲜明的标题,但没有具体的说唱,着眼于特定情景或事件所引起的感觉情绪,完全根据音乐想象故事情节。《嘎达梅林》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用四湖或潮尔琴等乐器伴奏,自拉自唱,歌词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兴手法,情节内容复杂,结构庞大,主要根据歌词理解故事情节。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然而这两首音乐超越民族地域的限域,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体现了音乐艺术的世界性。
一、叙事曲和蒙古族叙事民歌
叙事曲也叫叙事歌,是由叙事性的民间歌曲、传统形式的创作歌曲等继承和发展来的一种曲式。最早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民间诗歌和文学之中,诗人们又以此为基础唱出了叙事歌。钢琴叙事曲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特有的体裁,舒伯特的代表作《魔王》,使得声乐叙事曲这种新式体裁成为了音乐史上的里程碑,而肖邦又在舒伯特的基础上大胆革新,首创了钢琴叙事曲,结合了民间艺术传承下来的精华,使叙事曲具有了戏剧性和交响性,在他的钢琴音乐中是最富有创造,最动人的作品。叙事曲一方面背离了器乐曲严格的结构限制,一方面又与19世纪的标题乐曲截然不同。标题乐曲中的文学性内容往往被限制在某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而叙事曲中所包含的文学性内容则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它可以给听众广泛的想象和联想。肖邦的一生只创作了四首叙事曲,每首曲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关联的故事背景。
蒙古叙事民歌产生于蒙古帝国和元朝时期。蒙古族古代叙事民歌,如《独角白鹿》、《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孤儿传》、《孤独的鹿羔》等,篇幅短小,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少,说唱性不明显。近代叙事民歌是在已有的民歌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综合艺术倾向的民间艺术,除继承了民歌的基本要素之外,还改造吸收了神话、传说、史诗、叙事诗以及戏曲艺术的各种因素,以科尔沁叙事民歌为代表。叙事民歌既不同于史诗也不向于后来产生的说唱艺术,史诗的内容局限于神话中的英雄镇魔(蟒古斯),表达形式有特定的格式,演唱者也往往是师徒相传或得到特殊启示(如梦中得到前辈的指点等说法)的少数艺人。而说唱艺术,如《好来宝》,是需要道具来伴奏的舞台艺术,叙事民歌完全是群众自编自唱的大众艺术。
二、反压迫,追求民族***的主题
《g小调叙事曲》是肖邦于1831年到1835年之间取材、创作,结曲出版于1836年,这时候的肖邦的音乐生涯正处于顶峰。肖邦的音乐创作分为华沙时期和巴黎时期,叙事曲创作于巴黎时期,以演奏家本身为主体,追求艺术创新,是肖邦的代表作品之一。肖邦终生眷恋着自己的祖国波兰,暮年身体虚弱的时候,仍然公开演奏为祖国募捐。美国盲人钢琴家及钢琴教育家爱德华・巴克斯特・培理在出版于1902年的《钢琴作品描绘性分析》一书中指出:《g小调叙事曲》是根据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康拉德・华伦洛德》而写的,是爱国主义的浪漫主义作品。
作品表现了十四世纪时立陶宛人反抗日耳曼武士团的斗争,讲述的是被日耳曼武士团俘虏的立陶宛少年康拉德长大后立志牺牲自己、为祖国报仇的故事。立陶宛人倭尔特・冯・斯塔丁幼年被俘,在日耳曼武士团的抚养下长大。被俘的立陶宛民间歌手哈尔班,暗中以爱国思想感化倭尔特,在他的潜移默化下,倭尔特酝酿着复仇的大志。后来倭尔特被立陶宛人俘虏过去,娶了立陶宛大公的女儿阿尔多娜。夫妻二人以身许国,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幸福甚至生命和荣誉,来挽救祖国的命运。倭尔特改名换姓回到日耳曼武士团,取得了武士团的信任,渐渐削弱武士团的战斗力。事情泄露后,被处死。肖邦创作《g小调叙事曲》是在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以后,他把愤怒反抗之情全部倾泻在作品中,因此作品着力表现深刻的思想内容,刻画复杂的情感世界,充满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祖国的怀念,通过音乐故事再现了一位爱国英雄高大伟岸的形象。
《嘎达梅林》这首著名的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是根据真人真事由人们口头创作而成的,民歌自20世纪30年代产生以来,在民间口耳相传,经民间艺人反复传唱,逐渐丰富发展,臻于完善。《嘎达梅林》塑造了二三十年代我国蒙古族民族英雄嘎达梅林,歌颂他敢于反抗***阀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掠夺内蒙古地区土地的斗争。1929年11月9日,嘎达梅林率牧民以“人民群众行动起来,夺回自己家乡土地”为口号举行起义,他的妻子牡丹果敢坚强,深明大义。嘎达梅林最后为自由、为生存、为爱而走向死亡,他是蒙古族的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叙事民歌充分表现了嘎达梅林刚毅正直、同情人民疾苦、热爱家乡、矢志不移的斗争精神和高贵品质。
《嘎达美丽》是蒙古民歌中传唱最广、改编最多的长篇叙事民歌,曾被译成多国多种语言,曾被改编成歌剧、交响乐、摇滚乐、电视剧、电影、胡仁乌力格尔、京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蜚声世界艺术之林。1956年,由著名作曲家辛沪光创作的交响诗《嘎达梅林》,进一步确定了其在蒙古族音乐史中的重要地位。《嘎达梅林》为中国第二批非物资文化遗产,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蒙古族人们智慧的集中体现,堪称是一幅描绘蒙古族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三、音乐取材的传承性
肖邦叙事曲的创作除了直接受密茨凯维奇叙事诗的影响外,还来源于丰厚的传统音乐文化土壤。肖邦从波兰民间“杜马”中直接获取灵感。“杜马”波兰文为“Duma”,是16世纪末叶一位波兰民间无名作曲家悼念爱国英雄的叙事诗。波兰的“杜马”源于乌克兰,起源于15至世纪,歌唱时拉琴伴奏,内容是抒情性或叙事性的,具有沉思和忧郁的性格,所讲述的多半是历史事件或重大事件。后来这种叙事诗传入波兰,民间歌手就用这种体来叙述爱国英雄故事,由弦乐器伴奏,具有把严谨而简洁的史诗叙事性和纯朴的抒情性结合起来的特点,这在密茨凯维奇的叙事诗和肖邦的叙事曲中均有鲜明的体现。在肖邦的乐曲中有波兰民间音乐史诗体裁――波兰沉思曲的痕迹。《g小调叙事曲》还受到声乐叙事曲的影响。声乐叙事曲具备了戏剧性特征,舒伯特的声乐叙事曲具有浪漫主义的戏剧性和叙事性特点,肖邦受其影响,钢琴叙事曲有鲜明的标题描绘性、故事的形象性。《g小调叙事曲》有类似讲故事者的开场白的引子或引子性质的主题。在他的《第四叙事曲》讲故事者的形象出现在乐曲中间部分。《第二叙事曲》最后则有叙述性的结束语,这些都和舒伯特的 《魔王》相接近。
《嘎达梅林》源自蒙古族民歌,最初是以抒情短的形式记载,没有谱例流传,以后逐渐形成一首概括嘎达梅林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叙事民歌。在嘎达梅林之歌形成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蒙古族英雄史诗、胡尔乌力格尔、好来宝、民歌等的营养,这些民间口承文艺从内容、形式、艺术、主题、文化等方面深刻影响了嘎达梅林之歌,对其成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加深了该民歌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嘎达梅林》的叙事民歌韵文与叙事结合的行文结构与《蒙古秘史》等蒙古文学经典作品在结构上有相同之处,其中有很多传统的蒙古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现象,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尚圆意识”、尊老习俗、鸿雁象征心理、兄弟结拜、盟誓礼仪、祭祀礼仪、妇女观等文化风俗、现象、心理,提升了该民歌的文化含量。
《嘎达梅林》尤其受到东蒙民歌影响。东蒙叙事民歌发达,历史悠久,在科尔沁地区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经民间艺人的作歌,广泛传唱的情况尤为普遍。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东蒙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民俗文化形态,蒙古族民间文艺门类齐全,其中长篇叙事民歌和器乐独奏独树一帜。自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里经历了漫长的半农半牧进程,较早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也是蒙古族近代民族民主思想最早兴起的地方,这为科尔沁地区民间音乐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出现了一大批以蒙古族人民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叙事民歌。长篇叙事民歌音乐风格的形成得益于古代“蟒古思因・乌力格尔”、“胡仁・乌力格尔”和抒情民歌的给养。叙事民歌是从“胡仁・乌力格尔”传统发展而来的,胡尔奇是说唱艺人,是叙事民歌的实践者,也是近现代东蒙地区民间一度活跃的作歌习俗的实践者。他们背着胡琴,游走于乡野间,收集各地民歌、故事,加以记忆、整理、再创作。胡尔奇这一职业群体的繁盛给叙事民歌的勃兴和发展带来的契机,他们是演绎《嘎达梅林》的主要艺人。
四、悲剧性主题
《g小调叙事曲》是一部折射了波兰民族英雄的悲剧。历史上,波兰也曾经是中东欧强国,但是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列强瓜分、蹂躏的对象,一直未能摆脱悲剧的命运,在近现代200多年的历史上,波兰这个国家曾经三次从世界版***上消失,最长亡国时间长达123年之久,两次世界大战,波兰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波兰人民并未屈服,一直在抗争,波兰国歌就叫《波兰没有灭亡》。波兰人就算远在异乡,也是爱国的,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一例外地都展示出浓郁的爱国热情和悲剧情怀。《g小调叙事曲》音乐形象的发展线索从抒情性逐步转向戏剧性,最紧张的戏剧性发展和冲突在乐曲最后的再现部和尾声。音乐首先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祖国的怀念,爱国热情的增长,然后充满了豪迈的英雄气概,最后是悲剧性浪潮的爆发,作品中把色彩暗淡的主部放到结尾,体现出浓郁的悲剧性和戏剧性。
叙事民歌《嘎达梅林》被称为“陶丽多”,即史诗性民歌,其精神内涵与蒙古族崇尚英雄的传统情节一脉相承,是一部悲情英雄史诗。科尔沁部族自古以英勇著称,战争和英雄造就了英雄史诗,科尔沁是世界上蒙古史诗七个中心之一,经过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英雄主义已经形成了集体性文化心理,演唱叙事民歌时歌唱者和听众严肃的态度,表演场域所形成的庄严肃穆的氛围无不体现着民众对英雄的敬仰和崇尚英雄主义的审美追求。英雄主题长与悲剧情怀相联,产生于人与一种无形的自然力量或社会制度的矛盾冲突,近现代科尔沁民众经历了游牧和农耕两种经济生产方式,不同文化的冲突,失去故土、起义失败、颠沛流离的集体痛苦等转化成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具有审美价值的集体悲情。表现出悲剧性的严肃和完整。正因为严肃完整的悲剧性情怀和英雄主义情节赋予《嘎达梅林》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持久的艺术震撼力。
五、音乐中的创新发展
肖邦把他所涉猎的音乐体裁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g小调叙事曲》中肖邦创造性地把叙事曲运用到了钢琴作品的创作上,使其成为一种抒情性、叙事性、戏剧性相结合的器乐曲体裁。叙事曲较长,音乐处理需要更多样化的主题和织体,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冲突内容,要求作曲家采用更庞大的音乐形式和更复杂的表现手段等,它的真正开创意义不仅在于对已有曲式的突破和综合运用,还在于将音乐作品的戏剧性内容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处理多个段落与句子的前后关系和整体结构都有了新的突破。《g小调叙事曲》的音乐旋律具有宣叙性、朗诵性的特点,表现了丰富的情感。运用了抒情性、神秘性、戏剧性、悲剧性的表现手法,有完美的作曲技巧,巧妙的曲式构思,深刻的内容,精致的织体和优美的旋律等,使叙事曲成为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在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
蒙古族叙事民歌传统古来有之,但篇幅短小,人物少,故事情节也相对简单,寓意性和借事抒怀是其主要特点。《嘎达梅林》创造性地发展了蒙古叙事民歌,篇幅大,人物角色多,故事情节复杂,而且其故事直接来源于民众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国历史离殇曾经发生过数百次的人民起义,从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民族英雄领袖,但他们的业绩很少在民歌中得到流传,而《嘎达梅林》真实完整地记录了起义的前后过程,填补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缺憾,是蒙古族人民对我国音乐史的一大贡献。《嘎达梅林》的表达方式以叙事为主,兼以抒情,说唱兼备,全诗长达2000余行,唱完这首叙事歌需要花费4个小时,在音调、调式、曲式结构、演唱方法等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作品具有浓郁的写实色彩,所反映的生活事实既有别于古代科尔沁叙事民歌,又有别于蒙古族其它地区的音乐形式,个性鲜明。
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和《嘎达梅林》的共同性体现了音乐无国界。傅雷曾对傅聪说要了解肖邦,一定要了解肖邦的诗。肖邦的音乐有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气质,浪漫的气质和强烈的民族感是我们古典诗歌的特点。《嘎达梅林》作为蒙古族叙事民歌,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还受到近代汉文化影响,具有古典诗词的一唱三叹的韵味,这些都通过音乐传达了人类的共性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参考文献】
[1]保・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勃・阿拉波夫.音乐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3]西洋百首名曲详解[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4]钱仁康.肖邦叙事曲解读[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5]黄新羽.肖邦和他的叙事曲――《g小调第一叙事曲》之实践研究[J].黄河之声,2008(8).
[6]王晓宏.论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创作特征及艺术表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7]李德芳.分析肖邦《第一叙事曲》(0P23)[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2).
[8]姚丹.从《傅雷家书》看中国诗画对“钢琴诗人”傅聪的影响[J].艺术百家,2006(2).
[9]陈清漳.塞西.芒・牧林整理.嘎达梅林(蒙古族民间故事诗集)民间文学丛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54.
[10]伍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11]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12]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13]乌兰其其格.近现代科尔沁标志性文化―长篇叙事民歌[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3).
[14]屈正平.简论嘎达梅林的英雄形象[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5(1).
[15]巴.苏和.论蒙古族科尔沁文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6).
古尔邦篇6
只记得法国著名作家梅里美曾这样描述过《法国的南方》,“壁垒、塔楼、棱堡、城垛、碉楼,还有成片的葡萄园,舒缓的河流和荫翳的道路。”于是一切随性而定,甚至下站去哪里,只有在车站的售票处前,才做出最后的决定。但有什么关系呢?阳光充足、美酒与宁静的古老村镇伴随我的漫游,对于一次旅行,这已经足够了。
卡尔卡松:童话城堡
车子穿过大片的沃野,蓊郁的群山。阳光让人快乐,充满希望。可刚刚到达雄伟的卡尔卡松古堡,天气突然阴云密布,眼看着要下起雨来。高大而封闭的古堡围墙轮廓变得晦暗起来,好似重返中世纪。
卡尔卡松旧城是一个中世纪要塞城市,人口约4万,隔比利牛斯山与西班牙相望。是法国南部的奥德省首府。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传公元8世纪,创建了加洛林王朝的法兰克王查曼尼大帝拥兵将卡尔卡松团团包围,不想卡尔卡松在萨拉森王的王后卡尔卡(Carcas)带领下顽强抵抗,拒绝屈服。这样围困了五年直到城内弹尽粮绝,危在旦夕。敌人以为卡尔卡松早已断粮多日,于是卡尔卡王后用最后仅存的粮食把一头小猪喂饱,从城墙上扔下去。敌人捡起一看,猪肠被粮食填得胀胀的,顿时绝望,认为城里还有充足的粮食。于是查曼尼大帝和萨拉森王议和结束了战争。城内老百姓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王后吹起了号角。而在法语里吹号的动作发音为Sonne,卡尔卡王后吹号就变成了城堡今日的名字——Caras-sonne。
走入古城,正对城门的是一个哥特式教堂,高耸的尖顶令人敬畏。而古城的中心则是一个更小的城堡。中世纪的欧洲,封建领主的城堡是一个城市的核心,教堂、广场、市场和房屋街道等公共设施围绕这城堡铺陈开去。卡尔卡松也不例外。中心古堡号称是欧洲现存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堡。拥有内城与外城的双重城墙让这个庞然大物看起来固若金汤。其内墙是罗马式城垒,为哥特式城墙,内外城各26座箭楼。两千年来,这里历经罗马人、西哥特人、阿拉伯人、十字***的洗劫,在反复的建城、毁城、修城的过程中,今日依然保存完好,着实让人慨叹。
漫步在高大的围墙上俯瞰,古老的旧城精巧如童话王国,新城则建于13世纪,围绕着古堡的层叠的红瓦屋顶显出静谧的小城气息。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让那绿色的山脉与古城中的法国梧桐更加鲜亮。风雨来得急去得快,丝毫不让人厌烦。好似它们仅仅是用来将眼前的土地冲刷的更加干净,以便迎接远方的来客。踩着雨后油亮的石板道,一家家的店铺与饭馆、咖啡馆都保持着浓浓的中世纪风情,玩具店里堆满了中世纪骑士雕像、盾牌、盔甲和长剑。而咖啡的气味中更流传着城堡的古老传说。孔弗朗自由城:法国最美的村庄
依傍着卡尼古山脉的孔弗朗自由城比起法国南部寂静的村镇,显得热闹、拥挤、奔放,到处流露着一种懒洋洋的气氛。高大的石制的楼房一排排地,将街道压缩成狭窄的一条条。好似迷宫中的小径。石头房子、石头马路、从远处山上引来的溪水流淌在马路旁的小小的石渠中,汨汨地流遍全城。
地处东比利牛斯省中部地带,位于卡尼古山脉脚下(CANIGOU)的古城似乎流淌着一种加泰罗尼亚人都有的粗狂奔放的气质,路边穿着黑色的、袖子上带流苏的衬衫的长发歌手,弹奏着奔放的佛拉明戈;店铺前坐着一身波希米亚风格长裙的老板娘,悠闲地晒着太阳,而小饭馆门前挂着制作焦糖布丁浅陶盆一这里最出名的饭后甜点,一切都让人着迷。
古尔邦篇7
1、***族一代又一代世袭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前两个属典型的宗教节日。***电视台举办晚会的有三个节日: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
2、现在***族信仰***教,传统节日都是***教的宗教节日,其中最著名的是开斋节”、古尔邦节”。过节时,***族人会穿上节日盛装,互相登门拜访,庆贺节日。而诺鲁孜节距今至少已有3千年的历史,内容与汉民族的春节相似
(来源:文章屋网 )
古尔邦篇8
关键词:流行歌曲;复古风;现代性;审美乌托邦;审美反思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15-02
中国现代流行歌曲历来都是重视与古典文化的结合的,从三十年代的中国上海时期到新世纪,古诗词从来都是与歌曲郊孟不离的。自然而然,我们可以将这一类的歌曲称为复古的中国流行歌曲。
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生命,正是因为他们以自然和人类不能言说的方式在言说。用奥尔特加的话来说,艺术是时代转变的“风向标”。于是具有古典意象的中国流行歌曲能为大众所普遍接受,成为社会的缩影和时代的见证,正是建立在契合了某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心理之上,呓语着大众所需要的审美乌托邦。
一、审美乌托邦与现代性
“乌托邦”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写成的《乌托邦》,这个词本身就是据古希腊语虚造出来的,6个字母中有4个元音,读起来很响,意指“无何有之乡”。莫尔企***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来改造社会。“乌托邦”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福柯对于乌托邦的论述颇有意思。认为其是非真实的位所。这些乌托邦本质上或基本上都是非现实的空间。福柯以照镜子为例,镜像空间不过是视错觉的投射,但是照镜子并不因此而带来“虚幻的错觉”, 这个非真实的空间实际就在那个外表后面——一个镜式乌托邦。正是镜像给予照镜者最精确的自我空间认识。
“而怀疑论美学所指称的“审美乌托邦”,它主要从形而上的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担负着拯救沉沦于世俗功利的存在者的责任。它筹划为一种终极的对美的信仰和热情、意志和幻想,它标明为生命存在的原始意义和最根基的爱的追求。因此,怀疑论美学的乌托邦,就不是托马斯·莫尔社会学、***治学意义上的乌托邦,而是美学意义上的“审美乌托邦”。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相类似的是,它们都承担救赎人类的责任。”
论及审美的“救赎”,就要提到审美现代性。审美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家族相似概念。它与启蒙现代性相对,揭示了现代性自身的矛盾,构成了现代性的张力。韦伯称之为与工具理性相对的价值理性,在宗教衰落的时代,审美就具有某种取而代之的世俗“救赎”功能。哈贝马斯认为审美这种表意实践,对于舒展人的情感需求,满足想象力的自由伸展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潜能。马尔库塞也提出“新感性”,“这种感性摆脱了不自由社会的压抑性满足,这种感性受制于只有审美想象力才能构织出的现实所拥有的方式和形式。”
在阿多诺的审美现代性理解中,强调现代美学的一个基本主题就是反思性,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压抑人,造成人性***、人格丧失的社会,人已变成了非人。面对这样一个精神失落与虚无的社会,人们日趋绝望,因而需要一种精神性的补偿来消除绝望和拯救心灵。“审美幻象意在救赎由导致人工制品或幻象载体的主动精神还原成受精神主宰的物质材料的那些东西。” 艺术在异化现实面前,使自己处于拯救状态,它能把人们在现实中所丧失的希望、所异化了的人性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批判现存社会的同时给人以希望,进而补偿性地拯救人性。
二、现代性之镜
“复古风”的流行歌曲(当今流行乐坛或称之为中国风),看似温婉却备受争议的文本,在流行歌曲这方本就不受文化研究青睐的领域里,它似中国的现代性之镜,一路步履维艰。于受众它是个人的镜子,集合在一起又是时代的镜子,简言之,它是一种镜式乌托邦。
(一)个人之镜与时代之镜
复古风流行歌曲呈现着客观世界的影像(尽管这影像是历史的,抑或是意向性的,甚至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客观实体),就像是我们在照镜子。福柯所阐述的 “异位”,在歌曲中,“我”在一个非真实的空间,我看到了我不在其中的“类我”,当然这与福柯那个著名的“照镜子”的推论仍有区别。不过,欣赏过程中我们的确完成了一次自我化的或者说是第一人称的探险。也是一种自我体认的满足。这是一种“异位”,在那里影像是真实的存在着的。并具有某种反射我自己的处境的效果。
走进三十年代的中国流行歌曲,自然就让人联想到孤岛上海十里洋场的莺歌燕舞。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中,更有亡国的危机和悲拗,现代流行歌曲成为“隔江犹唱”式的堕落。在特殊的***治环境下, “孤岛”上海实质是在日寇的虎视耽耽之下苟延残喘,飘摇不定。生活于其中的市民虽然庆幸自己能够免于战乱,却也深知这种安全的脆弱和不稳定,他们一边自我安慰,一边又不能不对明天的局势提心吊胆。他们在娱乐中拥抱“美梦”,正如歌中所唱:“一切美丽的憧憬,可以向梦里追寻。梦里没有惊恐,梦里只有欢腾,虽然是梦幻泡影,也能够安慰片心。” (寻梦曲》,陈蝶衣词,陈歌辛曲)。人们的彷徨与悲苦幻化成乌托邦式的千秋家国梦,歌曲中上演着也属于自己的故事:人们仿佛是其中血泪辛酸的歌女,又好似可以为国捐躯的报国英雄,也仿若以爱情当慰藉的才子佳人,镜中的自己是如此伟大,值得同情,令人艳羡,于是在飘摇不定的生活之外,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在这种异位之中,小我和大我都得到了实现,没有什么是不能平衡的了。
当九十年代大部分流行歌曲描绘的是一个完全现代化了的社会时,我们意外地发现,传统文学资源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而且古典诗词的意境放在当代的情景下,竟然出人意料得妥帖。歌曲创作的时代比歌曲所述的年代更能表明这个时代的精神。90年代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伴随着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的强劲崛起,物质至上的世俗文化销蚀了传统中国的文化信仰,在对传统的不断反叛中没有获得关于生命意义的完整解答而走向精神的迷茫和失落,人们开始精神化的“寻宝”,于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自然成为第一选择。陈小奇《烟花三月》反映出这样一种怀旧的倾向。
歌里所有的景色都充满着浪漫的古典气息,如同一幅水墨画,琉朗雅致,令人神往。更沁人心脾的是春色之中友人的那份牵挂,虽然是思念的惆怅,但其中蕴藉着无限的温情,这正是当代人最渴望的真情,并不浓烈却贴心而悠长。古典意味的歌词往往能满足人们怀旧的需求。瞬息万变的社会、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在一定时期就会滋生人们怀旧的情绪。古代文学温婉含蓄的情感和空灵宁静的意境也恰恰契合了听众的需求。另有一些歌曲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古代社会的神往:如《精忠报国》、《中国功夫》等。从纵向的维度表达了一种广义的“报效之志”,是对民族之根的怀念,报效的背后实际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对淡漠的人际关系的无奈和个人壮志不得酬的黯然。隔着悠远的历史,古代社会远远地闪耀着温暖的光芒,成为当代人逃离现实喧嚣的精神家园,也正因为这是一个永远回不去的所在,才会让人如此地魂牵梦萦。
(二)拼贴之镜
我们所处的时代中,形象取代了事物本身,物化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地步。福柯把其称为“万花筒式的社会”。但是,历史是唯一的。而我们所处的这个后现代的世界,却慢慢威胁到历史的稳定本身。多的例子不用提,关于“拼贴”(pastiche)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到了今天,我们所听到的许多歌曲都是一种拼贴之极致。通过拼贴,把审美风格和特定语境剥离开来。剥去如此冗繁的典型特征,以一种局部意象的形式来复制各种风格。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显然就受到异化、打碎和伪造。结果是一种伪历史取代了历史的真实。
以新世纪具有古典意象的流行音乐为例:
一首《娘子》开创了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复古风,改变了以往现当代流行歌曲在利用传统资源时尽量使音乐符合歌词风格的惯例。借由歌词和音乐之间的反差,营造特殊的效果,传统资源也因此得到新的阐释。“折杨柳”、“漫天黄沙”、“相思”、“红豆”、“江南”等都是具有鲜明古典意味的意象。新世纪的中国风歌曲具有后现代意味的叙事特征——时间感、历史观的交错与拼贴,对电影叙事技巧——蒙太奇、长镜头的借鉴和模仿,征服了大多数的年轻听众。拥有有限音乐知识的大众具备了在对旧有歌曲的模仿以及个体情感的生发中,寻找到了一个把握的平衡点。透过非陌生化的比喻方式,歌词已经塑造了一种源于“怀旧”又高于怀旧的审美品格,符合了当下软性对抗中又充满妥协的受众心理。
想象性的世界里,某种意识形态就体现在了艺术形式中。在大众为内容的相似性(于其自身的遭遇抑或感情共鸣)感动不已时,某种意识形态就悄然滋长进大众的意识里。当你意识到时,它已经潜意识里成为你看世界的方式。当这样的音乐中无数次出现古典、温柔的女性形象时,无数次对女性形象询唤。有意无意之中,大众感性的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被规训了。在强大的市场逻辑下,复古风的流行音乐在新世纪开始泛滥,上演着一出不断更迭演员的相同剧目,成为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一个有力注脚。阿多诺从听觉接受的角度提出流行音乐带给听众的是“精神涣散”和“听觉退化”。他们的耳朵只认可那些熟悉的曲段,却排斥一切陌生的东西,他们“就像一个孩子,他们满怀积怨,一次又一次地要求着他们曾经享用过的那道菜。”“不是一种未成熟(Undeveloped)的风格,而是一种强力使其停滞的(Retarded)风格。”
西美尔曾在《时尚的哲学》中深刻地指出:“每一个阶级,确切地,也许是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一定量的个性化冲动与融入整体之间的关系,以至于这些冲动中的某一个如果在某个社会领域得不到满足,就会找寻另外的社会领域,直到获得它所要求的满足为止。”毫无疑问,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提高了人们的生存质量。传统诗词的表达方式成为当代流行歌曲雅化的一种尝试。雅化不仅指语言的诗化和雅致,更重要的是结构方式的严整圆融和情感表达的丰富与含蓄。除了吸取新诗的创作方法和意象构建之外,民族精神所承载的“经典”才是最应借鉴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7.
[2][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
[3]福柯 哈贝马斯 布尔迪厄等.激进的美学锋芒[C].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2.
[4]颜翔林.怀疑论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93.
[5]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58.
[6][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101.
[7][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
[8]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激进的美学锋芒[C].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3.
古尔邦篇9
[摘要] 《联邦***人文集》是现代***治学的经典名著,对美国宪法的意涵作了深度的理论阐述。共和概念是《联邦***人文集》的核心概念。从联邦***人整体理路来看,共和概念对他们所欲构建的复合共和制(联邦制)***治理论具有基石性作用。在构筑共和概念时,联邦***人继承并改造了古典共和概念中的民主、公民美德等成分,并把宪***学说引入其中,从而拓展了共和概念。[关键词] 共和 民主 宪*** 公民美德 【Abstract】The Federalist Papers, which is a classic masterpiece of the modern political science, expanded profoundly on the meaning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 States in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whole train of thought of the Federalists, the concept republic, which is the core of The Federalist Papers,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the compound republic theory the Federalists wanted to constructed. To build such a concept, the Federalists not only inherited and redeveloped the classical republic conception,but also drew the constitutionalism into it, and thus broadened the concept republic. 【Key Words】republic, democracy, constitutionalism , virtue 一. 问题缘起 《联邦***人文集》被誉为美国宪法的“圣经”,对美国宪法的意涵作了深度的理论阐述。其中,共和概念是《联邦***人文集》的核心概念,特别是麦迪逊对“共和***体”与“民主***体”的区分,从联邦***人整体理路来看,对他们所欲构建的复合共和制(联邦制)***治理论具有基石性作用。然而,达尔在《论民主》一书中则认为,从词源上讲民主(democracy)与共和(republic)均是指一种曾在古希腊、罗马和意大利历史上出现过的性质相同的“民选***府”,前者为古希腊人所用,后者为罗马人发明,麦迪逊无视这一历史事实,“缺乏历史依据”地区分了民主与共和两概念,从而将民主与共和的涵义“弄糊涂”了——“民主与共和国这两个词并不(除麦迪逊之外)意指不同的民选***体类型。它们所反映的是(其代价是导致了后来的混乱)一种希腊语和拉丁语的不同,一种不同的来源而已。”达尔的质疑是否正确?麦迪逊等联邦***人的共和概念是否真如达尔所言缺乏历史依据而存在理论的迷误?或者说,共和概念在麦迪逊等联邦***人的理路中自有它的特定内涵,是***治思想史上的一种创新?本文尝试对《联邦***人文集》中的共和概念进 行疏理,进而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二.对古典共和主义的继承:从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 古代经典作家所描述的共和***体指的是一种包含民主(平民)、贵族等因素的混合***体,“共和”的目的在于把***治权力塑造成一种能为共同体中所有人共享的、能保障各阶级(或阶层)利益的公共架构,以使***治共同体能够获得稳定的秩序而得以保存。混和***体的各种因素中,民主位居主导,因为共和***体要追求的是***治权力的共享,而民主则能覆盖最大部分的公民。当然,古代经典作家的所指的民主是直接民主——公民大会享有最高权威,公民直接参与立法和司法活动,最高权力的范围包括城市的所有公民事务,也就是说,公民直接参与统治(包括***治与行***)的全过程,大众与***治权力、***府同一。在此意义上,赫尔德指出了雅典城市国家与罗马共和国具有这样的共同特征:“它们所形成的主要是一种面对面式的社会和国头形式文化;二者都有人民参与***府事务;二者几乎都不具有集中的官僚控制体系。” 联邦***人肯定和继承了古典共和主义对***治权力公共性的追求。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古典共和主义的内在缺陷:直接民主不足以实现权力的公共性。在联邦***人看来,(直接)民主在共和***体中成为***治活动主导时,它“不能制止派别斗争的危害”,共和***体的目标——公共性的***治权力——将会被民主所必然引带的“***争”所侵蚀。第一,联邦***人基于对人性恶的假设,认为在直接民主制无法“阻止牺牲弱小***派或可憎的个人的动机”,多数公民受制于共同利益与情感,***治生活显得不宽容与不公正;第二,直接民主无法处理公民大会的规模问题,因为人数规模的巨大,要么使得协商无从操作而走向混乱,即使“每个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每次雅典议会都是乌合之众”;要么以增加协商程序、加强领导人物的主导性来维持协商的进行,但这样一来寡头就取代了民主。人性悲观假设与制度缺失的后果将是***治权力沦为***争的工具,***体亦为由***争所引起的***所动摇:“对于一直使它们不安的骚动,以及使它们永远摇摆于暴***和无***府状态这两个极端之间连续不断的***,没有恐怖和厌恶的感觉是不可能的。如果它们显示出偶然的平静,那只不过是接着而来的狂风暴雨的暂时对照。假如时常出现幸福的间歇,我们看到时还是有惋?е校蛭氲轿颐茄矍暗挠淇炀吧痪镁突岜槐┞液***ち业痴木蘩怂兔弧<偃缭谟陌抵杏惺狈派涑鏊蚕⒌墓饷ⅲ闭庑布词诺墓獠适刮颐茄刍ㄧ月沂保币彩刮颐潜荆谋撞崾拐庑┕饣缘牟拍芎统绺叩奶旄匙呱闲奥罚鋈皇庑┎堑男腋M寥酪丫玫接τ械母杷獭!盵9] 既然共和***体追求的是***治权力的公共性,它就必然要涵括民主。但直接民主不足以实现权力公共的目标。因此,麦迪逊等联邦***人构建共和概念的第一步就是重新阐述民主,把古典共和涵义中的直接民主置换为间接民主(代议民主)。 麦迪逊首先区分民主与共和的概念。“一种纯粹的民主***体——这里我指的是由少数公民亲自组织和管理***府的社会”,“共和***体,我是指采用代议制的***体而言”。这里所说民主***体实质就是直接民主制,而共和***体则是指间接民主制——“在民主***体下,人民会合在一起,亲自管理***府;在共和***府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人组织和管理***府” [12] ,“***府委托给由其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13]因而,麦迪逊言下的“共和***体”内含有民主的成分,共和与民主存在着交叠。这种共和与民主的交叠跟上述的自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的古典共和主义的传统是相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麦迪逊的共和概念是对古典共和主义传统的继承,他的论述具有思想史根据。 在麦迪逊理路中,共和***体即是代议制***体,它的结构原则是:***府是由少数公民组成的;作为统治者的少数公民,由其余的多数公民选举产生,其合法性来自多数公民的认可。联邦***人认为,构成共和***体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它是来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而不是一小部分人,或者社会上某个幸运阶级;否则少数暴虐的贵族通过他们所代表的权力进行压迫,有可能钻入共和者的行列,并且为他们的***府要求共和国的光荣称号”[14];共和***府的资格在于“管理人员,是直接、间接地由人民任命。”[15]同时,联邦***人指出,民选的统治者是有任期限制的——“用选举方式获得统治者,是共和***体独有的***策。依靠这种***体,用以预防他们腐化堕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有效的一种是任期上的限制,以便保持对人民的适当责任。” [16]这里指出 了共和***体的权力传承方式:***治权力是非世袭而且任期有限的,***治权力也不为一人而为少数人享有。“古代的人既非不了解代议制原则,也未在其***治制度中对此原则全然忽视。” [17]但古代的共和制与联邦***人的共和概念存在区别。“美国之所以有异于其他共和***体者,其最可使恃之处,乃在于代议制的原则” [18],而“古代***治制度与美国***府的真正区别,在于美国***府中完全排除作为集体身分存在的人民,而并不在于古代***治制度中完全排除人民的某些代表” [19]。也就是说,联邦***人之所以将这种***体称为共和***体,是因为代议制是该***体的原则。这里关键在于代议制“完全排除集体身份存在的人民”,代议机关不可能是与全体人民的意志完全同一的。换言之,“古代***治制度”中即使存在着某种民选机关或代表,它也不能与美国之共和***体(代议***体)等同起来。 民主***体与共和***体的实质差别在于***府组织的管理活动、***治行为与人民集体是否同一。在联邦***人逻辑中,共和***体就是间接民主制,它“从大部分人民那里直接、间接地得到一切权力”[20],全体公民仍然是***治的主体,但公民并不直接参与***府决策程序,因此,公民的主体性不体现在统治行为上,而是体现在***治权力的合法性认可上。这是对(直接)民主制的某种程度上的认同,同时也是对它的修正与限定:全体公民对***治生活的参与方式由直接统治而转为对统治者的认可;而统治者则由全体公民转为其余公民所选举产生的少数公民。 三.共和概念的拓展:宪***的引入 联邦***人继承古典共和概念的民主意涵,并把直接民主置换为间接民主,将集体身份的人民与***治权力分离,打破人民与***治权力的同一性,在相当的程度上防止了因民主的坐大而威胁***治共同体的稳定。但间接民主只是获得稳定***治社会秩序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它与个体自由——联邦***人的目标之一——的实现也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因为联邦***人认为“一个选举的专制***体并不是我们争取的***府” [21]。由此,联邦***人在间接民主的基础上对代议制***府(共和***体)作了进一步阐述,赋予代议***府(共和***体)“宪***”的内涵。 宪***就是宪法规范下的***治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安排程式,是对整个***府的组成及运作程序的规定,是对***治权力、公民权利的具体内容的规定和对两者边界的划定,旨在为***治生活提供一个***治架构和秩序指南。联邦***人的所有努力就是要构筑并通过一部成文宪法,然后以宪法为准绳规划***治权力架构。在制宪过程中,联邦***人所探讨的“重大题目”是要“保护公益和私人权利免遭……***争的威胁,同时保持民众***府的精神和形式”[22],面临“重要困难”则是如何“把***府需要的稳定和能力与对自由和共和***体应有的神圣关注结合起来。”[23]因此,联邦***人把宪***设计纳入共和***体的建构中。 联邦***人把个体自由与稳定的***治秩序作为制宪的目标导向。进一步而言,如奥斯特罗姆所指出的,联邦***人是基于一系列基设来进行宪法建构:第一,他们假定所有个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第二,没有人适于审理自己涉及他们利益的案件;第三,人的团体不宜于同时既做法官又做当事人;第四,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第五,个人利益必须与立宪权利地位联系起来;第六,手段必须与目的相称;第七,在每种***治制度中,增进公众幸福的权力,包括一种可能被误用和滥用的自由裁量权;第八,可以使个体利益成为公众利益的保护者;第九,权力集中,不论是一个人、一些人或许多人,不论是世袭的、自己任命的,或者选任的,都将导致暴***;第十,***派利益可能会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的和集体的利益;第十一,自由于***派,如同空气于火;第十二,多数人利用投票,可以避免***派的阴谋;第十三,当一个***派构成多数时,大众***府就能够为了多数的情感或利益牺牲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权利。[24] 这些价值理念层面的目标导向和基本预设,决定了宪法及由宪法之下的***治权力的特质,规定了宪***的核心是以宪法限制与约束国家权力,确立与保护公民权利、自由。 1. 宪法的至高性。 宪法的至高性在于宪法不能为单一***治主体所制定,宪法必须是多层面的多主体互动协商所产生的共识—规则,只有这样的共识—规则才能体现各方主体的价值和利益,才能超越各方主体。如果规则只由单一主体制定,那么规则就成为单一主体的同一,而不是各方主体的共识,这样的规则实质就是 强力支配。由此,联邦***人设定了多层面的多立宪主体:首先是州的层面上,各州都是***的主体,宪法的通过要以州为单位来批准;其次,各州批准宪法时,又以公民个体为单位。经过多层面、多主体的互动复合后产生的规则——宪法,就具有超越性与外在性,至高性也就产生了。同时,既然宪法是多层面多主体互动产生的共识,那么,任何一层面上的任何一主体的意志都不能僭越这种共识,包括***治权力、人民整体。 首先,宪法高于***治权力。如上所述,***治机构为宪法所规划,它的***治权力也是宪法赋予的,***府只应当采取为宪法所规定的行动,***府没有权力来界定自己的权威。宪法限制***治权力的目的在于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早已存在于宪法的基设中,是制宪的出发点与宪法的根本规定,也是宪法存在的合理性的证明。 其次,宪法高于立法机构所制定的法律,是社会***治生活之最高准则。这此意义上,汉密尔顿认为它是“为立法机关规定一定限制的宪法”[25],宪法与法律之间存在严格区分,宪法是指“由人民制定、***府不能更改的”,和法律则是“由***府制定、***府能够更改的”。[26]这实质反映一种哈耶克所说的“涉及到规则或法律的等级观(idea of hierarchy of rules or laws),在这里,那些拥有较高等级的一般性规则或法律以及那些源出于较高权威机构的规则或法律,控制着那些由被授权立法的机构所通过的较为具体的法律的内容”[27]。当这两种有等级差别的规则发生冲突时,“宪法应作为解释法律的准绳,在二者发生明显矛盾时,法律应服从宪法。”[28] 再次,宪法的至高性还表现为对人民本身的限制。宪法是不能根据对一时迫切需要的估计来制定,而是“按照人类事务的自然和经过考验的程序,根据长时期内可能出现的种种迫切需要的结合而制定的。”[29]宪法虽为人民所制定、批准,但由于宪法的功能在于保障***治秩序与个体自由,所以即便是人民本身亦为宪法所规限,这不仅体现在宪法稳定发挥作用时,而且还表现在对宪法的修订上。宪法的修订在某种意义上可认为直接民主的一种表现,因此联邦***人也就如同怀疑直接民主一样,对宪法的修订持强势的警视立场,设定严格苛刻的程序增加修宪的难度,以确保宪法的延续性与稳定性,“除非人民通过庄严与权威的立法手续废除或修改现行宪法,宪法对人民整体及个别部分均同样有其约束力。”[30] 2. 权力分立与制衡。 “把权力均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在这方面,如同其他各方面一样,防御规定必须与攻击的危险相称。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31]对***府的外在控制来自宪法,以及宪法下的间接民主。这是宪法对整体***治权力的规限。但这仍不足以达至联邦***人的目标——***治秩序与个体自由。权力一旦走向专断,就能突破宪法与民主约束。对此,联邦***人进一步对***治权力作出内在的控制——分权制衡。 联邦***人深信***治权力的存在是一种必要的恶,于是将***治权力划分为若干部分,以使任何决策都不能由任何一方单独作出, 即便是处于多数的一派,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控制***府的某个部分,而不可能同时控制全部权力。***府的权力横向分为立法、行***和司法三大部门,任何人只能在其中一个部门任职。三个部门的人员由***而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范围内产生,具有不同的功能。权力划分后,各部门都具有宪法的和***治上的***性。权力分立并非仅是机构的分立,其核心是多个决策权威中心的相互分立和制衡:“复合共和制并不只是联邦***府体制中多个自主***府单位的符合,而且还是每一个***府单位内决策结构的复合。如果任何一个决策结构或者***府单位取得了支配决策机构或者***府单位的地位,并长时间得以维持,那么这样一个体制也就失败了。”[32]四.对古典共和主义的又一继承:公民美德的展现 在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古代经典作家对共和主义的论述中,公民美德占据重要位置。因为对他们而言,共和***体并不仅仅只有制度的含义,更重的是,共和***体能体现他们的某种道德价值追求,因而公民美德也就为共和***体所要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治生活是追求一种“善”,“‘善 ’的标准就是它的稳定性,或者更恰当地说是其持久性,亦即它维护特定的价值观和信仰不受损害的有效性。换句话说,该***权的生存(而不是组成它的自由和尊严)是确定其价值的标准。”[33]在以集体主义取向的共和***体下,“公民不能私有其身”[34],而只能服从于城邦整体;西塞罗的共和国所追求的则为“平等”、“稳定”、“和谐”和“均衡”等价值,与亚里士多德一样,他的共和概念也是集体取向的。亚里士多德“将个人排除在***府领域之外”,西塞罗论述的共和国时,“除了参与***治实体的事务以外,他一次也没有提到公民权利,以及其法律权利的相互维护,而在考虑价值观的***治基础时,也没有任何此类论述,包括对宗教权利的论述。”[35]因此,在古典共和主义中,公民美德被纳入共和***体的价值追求中,公德与私德没有区分,实际上是同一概念,作为个体的公民没有主体地位。联邦***人对共和***体的思考中,追求***治秩序稳定与个体自由固然是一个主导的方面,但他们对***治本身所具意义的追问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种追问是一种异于经验的价值诉求,因为对于联邦***人来说,***治生活不但是公民寻求私利的过程,同时也是维护超越个体私利的公益的过程。就此而言,他们是对古典共和主义的又一继承。然而,联邦***人的这种继承是在代议民主与宪***制度基础作出的,是建基于公民个体权利之上的。 麦迪逊认为,“通过某个选定的公民团体,使公众意见得到提炼和扩大,因为公民的智慧最能辨别国家的真正利益,而他们的爱国心和对正义的热爱似乎不会为暂时的或局部的考虑而牺牲国家。在这样的限制下,很可能发生下述情形:由人民代表发出的公众呼声,要比人民自己为此集会,和亲自提出意见更能符合公共利益。”[36] 公共利益成为了间接民主的目标指向之一。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共和论对公共利益的强调是一致的。与此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与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治生活是一种道德追求一样,麦迪逊及其联邦***人“拒绝关于***治行动必然自私自利的观念”[37],认为***治秩序并不同于市场秩序,利益的竞争并不能导致社会公益的增长。在联邦***人看来,私利的竞争集中体现为***争,不受节制***争必定会侵蚀公共利益。如前所述,个体自由是联邦***人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而“自由于***争,如同空气于火”[38]。因此,若要自由,就必须容忍***争。但同时又要控制***争,否则公共利益、***治权力的共公性就会丧失。共和制——代议***府的作用即是限制这种以谋获私利为目的***争的公共制度框架,***争应在这代议民主与宪***框架中进行。同时,联邦***人认为,仅仅对***争进行外部制度节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争不能进入之制度设施来平衡它。如果说***争及容纳***争的制度(众议院等)是个体私利载体,那么,对它进行平衡的制度设施(总统选举人团、参议院、联邦法官等)就是公民美德的展现。 这与联邦***人所持的现实主义的人性论有关。联邦***人认为,人性是不可靠的,人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人既能学习也会犯错。如麦迪逊所指出的,“人类有某种程度的劣根性,需要有某种程度的慎重和不信任,所以人类本性中还有其他品质,证明某种尊重和信任是正确的。共和***体要比任何其他***体更加以这些品质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如果我们当中某些人的***治妒忌所描述的***景与人类特性一模一样,推论就是,人们没有充分的德行可以实行自治,只有专制***治的锁链才能阻止他们互相残杀。”[39]在联邦***人理路中,人性恶的假设固然是其思考***治问题的一个出发基点,但他们并不完全否定人性有善的一面。人性的善的一面——对公益的追求——在共和***体(代议制***体)中应有体现的空间。故而,联邦***人把其人性的理念延伸至制度层面。在设计代议民主与宪***制度时,设定参议院议员、总统选举人团以及联邦法院法官等不由大多数的民众直接选举产生,他们在制度、程序上不对大众的意愿作出直接的反应,不承受大众***治压力;他们代表着公民的美德,是公共利益的守护者,也就是说,他们能够避开私利而从致力于公益的谋求。在制度层面上,他们就是大众集体意愿——这往往就是***争——及其体制对应物如众议院等机构的一种平衡。这也就是一种“审议的民主”[40]。 五.结语 “把权力匀地分配到不同部门;采用立法上的平衡和约束;设立由法官组成的法院,法官在忠实履行职责的条件下才能任职;人民自己选举代表参加议会——凡此种种,完全是崭新的发现,或者是在现代趋向完善方面取得的主要进步。这些都是手段,而且是有力的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共和***体的优点得以保留, 缺点可以减少或避免。”[41]行文至此,联邦***人的共和概念显现出其清晰的轮廓: 第一,联邦***人的共和概念是对古典共和主义的扬弃,它有限度地保留了古典共和概念的积极公民与民主的意涵,将古典共和中的直接民主置换为间接民主。第二,联邦***人把成熟于近代的宪***观念溶入共和观念中,在间接民主之上加载了宪***。就此而言,麦迪逊的共和概念涵括了民主而又超出民主,又不与民主简单等同起来。再次,联邦***人在间接民主和宪***的制度框架中保留了源于古典共和主义之公民美德的表现空间。 宪***为社会***治生活提供一个制度架构,为***治权力与公民权利划分了清晰界限,民主与分立的***治权力均在宪法的给定框架内运作,民主与***治权力都不能越出宪法所规定范围。同时,宪***框架与民主之间是一种紧张关系:代议民主制作为回应大众民意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指向***治权力的行使;而宪***则是针对权威或***治权力的约束机制。前者是积极取向,后者则是消极取向。两者的紧张关系所提供的张力也正是共和***体的动力所在。没有宪***的支撑,民主易沦为非理性的***争,***治秩序与个人自由亦就无从保障;没有民主,宪***也就失去外部压力与动力而走向僵化,宪***原有的对***治权力约束的意涵也就扭曲。民主与宪***之间的紧张由宪法来调整。因此,宪***与(间接)民主是有机相连的,它们成为联邦***人共和概念的不可或缺因素,正如考文所指出的,“对宪******府的信仰是美国传统的核心。当美国人宣誓忠于民主时(在这个胜利与挫折相交织的年代,他们往往必须如此),他们指的是宪***的民主,即一种根据成文宪法分配***治权力且权力行使者受制于法治的***体。”[42] 历史地考察麦迪逊等联邦***人的共和概念,他所要描述的是一种即将出现或正在出现的***体。在这种意义上说,联邦***人的共和概念是旧词新用——它具有古典共和概念的某些意涵,但又加载了新历史情势下的某些价值理念、制度建构。就前者而言,它是对古典共和概念的继承,也是其思想史依据所在;而对于后者,它是概念创新,创新部分针对的是新的历史情势。 由是观之,达尔对麦迪逊或联邦***人的质疑就显得理据不足了。 首先,达尔其实是用联邦***人的已具有现代意涵的共和概念来量度古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等***体,而这些古代***体当然不具备联邦***人共和概念中的现代***治制度因素(如代议民主、宪***等),这就必然导致达尔认为古希腊、罗马、意大利的***体,无论它们被称为“共和***体”还是“民主***体”,在制度层面上它们都是直接民主制,因而共和与民主没有差别,它们实际上都民主***体。换言之,古代共和***体与麦迪逊的所定义的共和概念并不相符,前者不能为后者提供历史根据,从而达尔也就得出了麦迪逊对共和与民主的区分“缺乏历史依据”结论。在此,达尔没有意识到联邦***人的共和概念要描绘的是现代***体,它并不直接源于历史经验,而旨在指导未来的***治实践。 其次,达尔没有注意到,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民主与共和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从***治史角度而言,古希腊、罗马等***体固然为直接民主制所主导,但是直接民主并不这些***体追求的目标,它们追求的共和。也就是说,民主是工具,共和才是目的,民主不能与共和等同起来,民主只是共和的一个构件,民主与共和存在交叠之处,但共和是超出民主的。在思想史层面上,亚里士多德与西塞罗在论述共和***体时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麦迪逊等联邦***人继承这种共和与民主的区分,对共和概念加以改造:直接民主置换为间接民主,同时导入宪***。因此,麦迪逊并没有“弄糊涂”民主与共和的涵义,他的论述具有思想史根据! 罗伯特•达尔,《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页。 罗伯特•达尔,《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页。 此处古代经典作家主要是指亚里士多德与西塞罗,他们对共和***体作出了最早的论述。亚氏之共和概念有如下涵义:1,以群众即大多数人为统治者而照顾公共利益。是否照顾到公共利益是亚氏区分正宗与变态***体的“绝对公正的原则”。这一点上,共和制与平民制形式上存在一致。形式是“大多数统治”,根本着眼点是“公共利益”。2,混合***体。亚氏说“共和***体”就是“混合***体”。在“大多数人统治”之下,要照顾全城邦利益,“自由出身”、“财富”和“才德”三要素必须具有同等重要,三者混合于***体中,这才能顾及城邦中各阶层(阶 级)利益,才能实现“公共利益”;3,中产阶级掌权。首先,中产阶级掌权是实现诸要素混和的技术安排。中产阶级成为多数并掌权,***体才能真正混合其余因素,城邦才能稳定。其次,中产阶级本身的特性——中庸——与“真正的幸福生活”相一致。当中产阶级成为大多数并掌权时,其特性也就成为城邦的主导特性,此时更能凸显城邦的本质意义。4,宪***。(参见亚里士多德:《***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西塞罗认为共和国是“人民的事务”、“ 公共的事情或财产”(res publica)与“一个民族的事情或财产”(res populi),其所有权为人民。这种共和国的治理形式是混合***体,即是“平衡了的***府形式”,它将公民对***治事务的参与、 精英分子(元老和高级官员)对国家事务的指导、行***权力的集中与灵活高效相结合,是三种要素共存、 合作与协调一致。其所要寻求的是“平等”、“稳定”、“和谐”和“均衡”。(参见西塞罗《国家篇 法律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参见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戴维• 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8页。 《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8页。 《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83页。 《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0页。 《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8页 《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9页。 [12]《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6页。 [13]《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9页。 [14]《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3页。 [15]《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3页。 [16]《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90页。 [17]《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23页。 [18]《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22页。 [19]《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23页。 [20]《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3页。 [21]《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5页。[22]《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8页。 [23]《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80页。 [24] 参见文森特•奥斯特洛姆《复合共和制的***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72-85页。 [25]《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92页。 [26]《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73页。 [27]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24页。 [28]《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05页。 [29]《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2页。 [30]《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94页。 [31]《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4页。[32] 奥斯特洛姆:《复合共和制的***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中译本序,第8页 [33] 卡尔• J•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的宗教之维》,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页。 [34] 亚里士多德:《***治学》 ,商务印书馆1965版,第407页。 [35] 卡尔• J•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的宗教之维》,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页。[36]《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49页。 [37] 卡斯•R•森斯坦,“共和主义的永久遗产”,载《新宪***论》,三联书店,第222页。 [38]《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6页。 [39]《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286页。 [40] 卡斯•R•森斯坦,“共和主义的永久遗产”,载《新宪***论》,三联书店,第224页。 [41]《联邦***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0页。 [42] 爱德华•S•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三联书店1996版,序言I页。
古尔邦篇10
关键词:汉斯·摩根索;爱德华·卡尔;国际***治;权力观
中***分类号:D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051-02
爱德华·卡尔和汉斯·摩根索同属于国际***治学的古典现实主义学派,都对权力有深刻的论述。爱德华·卡尔揭开了国际***治理论研究新的一页,其最大特点就是批判理想主义,提出国际***治的权力本质。古典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汉斯·摩根索提出了系统的权力***治理论。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国际***治的权力观,以指导现实中的***治行为,有必要对古典现实主义最具影响力的两位大师的权力观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一致性与差异性。
一、卡尔与摩根索对权力概念的解析
(一)卡尔对国际***治中权力的认识
卡尔国际***治理论的最大特点是讲权力,重视权力[1]。他对权力在国际***治中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权力在国际***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治总是权力***治。卡尔对权力的认识是通过分门别类、多维分析的方式实现的。
卡尔将国际领域的***治权力分为三类:***事力量、经济力量和支配舆论的力量,并且这三种权力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第一,***事力量。***事力量之所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是因为国际***治中权力的最终手段是战争。但***事力量也不是绝对因素,过分强调***事力量也会把一个国家拖入泥潭。第二,经济力量。经济力量只要与***事力量结合起来,就成为了***治权力的工具。只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才能发展有实力的***事。因此,每个国家都会将发展经济作为提升国家权力的重要手段。从长远来看,经济力量与***事力量是共荣共存的关系。第三,支配舆论的力量。它是权力的第三种形式。卡尔认为,国际社会行为体不但可以制造有利于维护自己优势地位的舆论,而且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教育和大众传媒也可以对支配舆论的力量发挥作用。这种力量是一切权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它同样不是绝对的权力。只有将支配舆论的力量和***事力量、经济力量结合起来,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二)摩根索对国际***治中权力的认识
权力概念是摩根索国际***治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摩根索国际***治理论的主要基石之一就是对权力的定义。国际***治理论研究的权力主要是国家权力,摩根索在界定国家权力概念之前,首先解释了什么是权力。他讲的权力是指人支配他人的意志和行动的控制力。他又进一步解释了什么是***治权力。即***治权力是权力行使者与权力行使对象之间的心理关系。在他看来,***治权力在实质上既是实现国家目的的手段同时也是目的。在明确权力和***治权力的前提下,他更加深入地提出国家权力的概念。摩根索认为国家权力由九个要素构成,并将其分为相对稳定的要素和不断变化的要素。此外,虽然国家权力如此强大,但并不是绝对的、毫无限制的,它都受到权力均衡、国际道德与世界舆论以及国际法的制约。
爱德华·卡尔和汉斯·摩根索作为传统现实主义的两位大师,都对国际***治中的权力给予厚爱,都将权力放在国际***治理论大厦中一个重要的位置,两人通过不同的分析视角与解读路径,都对权力概念的解析有深刻的认识。但国际***治中的权力观不仅地位极其重要,而且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有必要对卡尔和摩根索权力观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作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二、卡尔与摩根索权力观的一致性探究
(一)权力***治观思想前提的一致性:对乌托邦主义的批判
卡尔和摩根索在批判乌托邦主义这一点上是同样的坚决,都是在批判乌托邦主义的思想前提下提出了国际***治的权力本质。卡尔认为,现实主义者的任务是摧毁整个乌托邦主义的不坚实的结构,方法是揭露乌托邦主义赖以立身的理论是空虚而无意义的[2]。具体说来,他认为乌托邦主义主要存在着三个缺陷:其一,过于强调伦理道德。卡尔指出,从理论意义上讲国家间的确存在着道德问题,然而,国家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也有可能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甚至会做出一些与个人道德相悖的举动。乌托邦主义的错误之处在于混淆了个人道德与国家道德。其二,过于强调国家间利益和谐。这种观点认为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是一致的,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同时也是对所有人有利的。实质上国家间利益和谐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一些国家的既得利益。乌托邦主义的这种典型缺陷是一种思想的幼稚。其三,过分强调国际法、公众舆论和意识形态的作用。卡尔认为,国际法缺少约束力和权威性,直接否认公众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意识形态在他看来也不过是国家***策的外衣。
在摩根索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卡尔的思想使他的现实主义世界观进一步得到了巩固。他继卡尔之后对理想主义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权力***治观。首先,他批判乌托邦主义的唯意志论。在他看来,乌托邦主义忽视国际***治的事实本身、不问国际关系是什么,而对未来国际***治不切实际地幻想。他们完全否定事实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从而根本无法理解真实的国际***治现实。其次,摩根索也批判乌托邦主义伦理优先于利益的观点。他讲道,国家行为的尺度是谋求国家利益,如果***治家因为刻板遵循某种常人道德尺度而失于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就等于把整个国家的利益置于危险之中[3]。第三,他还批判乌托邦的利益和谐。他拒绝把特定国家的道德愿望等同于普天之下适用的道德法则。因为对自己有利的东西不一定对别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