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社保工作总结例1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每名职工力求以“勤***、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办好每一件业务,体现廉洁、高效。为实现机关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工作与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序衔接,确保过去参保职工个人账户养老金和个人信息准确,个人账户养老金无断档遗漏,保证养老金待遇按时足额到账。从“眼到、手到、心到”等细微之处入手,核对表册,接待来访者,细心周到,不厌其烦地做好***策解释工作,直到他们满意为止。确保全市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将全市参保职工个人养老金和职业年金计算准确并缴存在单位账户,为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对97年至今所有参保单位及参保职工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进一步清理核实,为下一步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机关养老保险改革制度的逐步实施提供有力保证。二是积极开展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工作。确定由分管领导负总责,3名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收集、数据测算、资料上报、资金发放。三是确定1名工作人员负责在职职工调资工作和拟定20__年9月后参保职工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测算,收取、管理办法。切实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规范化经办,实现了退休人员待遇调资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成效显著。6月20日,增资工作已基本结束,于6月25日前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4923人的养老金及增资全部发放到位。
按照省委《严守***治纪律严明***治规矩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治建设十项规定》及市委要求,机保局***支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意见。深入学习贯彻***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系列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治规矩、坚持***性原则、牢记为民宗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干群关系,保持攻坚克难的昂扬斗志,为__打好打胜扶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思想***治保证。
建立了“困难群众、稳定工作、民生试求”等帮扶台账;完善了干部爱心帮扶联系卡,定期加强双向互动网络平台管理。1-6月到庙子乡高桥沟村看望和慰问困难群众5次,送去帮扶资金1万元元。送去价值2000元的生活物资。协助该村解决黄沙溪组庄子坪现饮水难6户24人饮水问题。。
单位社保工作总结例2
一、凡按京劳社保发〔2000〕151号文件规定,填报了《试点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缴拨情况结算表》和《试点单位补缴补拨核定表》并经养老保险处审核盖章的试点单位,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已经发生的缴拨基金额,由市人事局基金管理部门统一与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结算;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尚未发生的应缴应拨金额,由试点单位与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直接办理补缴补拨手续:补缴基金由试点单位按养老保险处审核的应缴基金额通过支票结算,补拨基金由市社保中心依据养老保险处审核的应拨基金额直接拨付到试点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上或以支票形式结算。
二、基金结算完后,市社保中心将书面通知试点单位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通知中下达的金额数,通过表二、表三为该单位职工补建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的个人账户。试点单位填报的表三中的个人账户汇总数(加有汇总程序)不得大于通知中个人账户汇总数。建库工作一次性办理完毕,此后不再办理试点单位个人账户的补缴、补拨、补填工作。
三、试点单位在填报表二时,“增加原因”栏填“其他”,“人员类别”栏填“事业2”;在填报表三时,“单位月人均缴费基数”和“职工月缴费基数”栏均不填数,由程序自动生成。
四、试点单位从2000年1月起,按京劳社养发〔2000〕64号文件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由于2000年缴费滞后,其应缴基金各区(县)可按现行管理办法通过表四、表五、表十六补缴、补拨到位。
五、试点单位及在人才服务中心存档人员按全额缴拨方式收缴、支付养老保险基金。由于这部分基金需单独记账,正常缴拨后,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汇总月报和表五时,将这部分基金以“事业2”为基金性质汇总上报。在为其建立单位信息库填写《北京市养老保险参统单位登记表》时,“经济类型”栏亦填写“事业2”。试点单位及在人才服务中心存档人员正常缴拨后的个人账户管理、职工转移、退休清算等按本市养老保险现行规定执行。
六、按京劳社保发〔2000〕150号文件规定,执行京人险〔1996〕379号文件规定的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将填写的《试点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缴拨情况结算表》和《试点单位补缴补拨核定表》审核后报市社保中心,市社保中心将依据表中应缴基金直接与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结算。基金结算完后,市社保中心将书面通知人才服务中心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通知中下达的金额数,通过表二、表三为按京人险〔1996〕379号文件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职工补建1996年7月至1999年12月的个人账户。人才服务中心填报的表三中的个人账户汇总数(加有汇总程序)不得大于通知中个人账户汇总数。建库工作一次性办理完毕,此后不再办理按京人险〔1996〕379号文件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职工个人账户的补缴、补拨、补填工作。
七、补缴金额的利息按现行程序中根据市***府1998年第2号令规定设定的计息规定执行。
八、移交前调出的试点单位缴费人员和人才服务中心存档人员可持原人才中心开出的个人账户转移单或原存档单位开出的缴费证明(样式附后),由现单位劳资人员到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个人账户的认定和补记,其后缴费按2号令执行。
九、建立离退休人员数据库,试点单位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职工退休后,试点单位和人才交流中心在填报《北京市按月领取养老金人员登记表》时:
1.“退休前工资栏”数与“基本养老金”栏数一致。
2.“比例”栏填“100%”。
3.“基本养老金”栏含国发〔1978〕104号、国发〔1989〕82号、国发〔1993〕85号、京人工字〔1987〕第11号、京***发〔1985〕62号规定支付的金额。
4.“基本养老金补贴”栏填其他栏未涉及的经审核应由统筹支付的金额数。
5.“调整机制”栏填1996年至2000年离退休人员增加生活补贴的口头通知金额数。
6.“统筹负担”栏填经劳动行***部门审批的由统筹支付的养老金。
7.“生活补贴”栏数含京人工〔1988〕31号、人事局1992年8月11日口头通知、人事局1994年1月29日口头通知、京人退〔1995〕583号规定支付的金额。
8.“困难补贴”、“企业负担”栏不填数。
9.“价格补贴”栏填1985年工改前退休应支付的53元;1985年工改至1993年工改期间退休的填48元;1993年工改后退休的不填此栏数。
10.“其他补贴”栏含洗理费、书报费及京国工改〔1994〕10号规定的50元。
单位社保工作总结例3
(二)专项检查内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情况;集体合同签订情况;劳动规章制度订立及执行情况;按照工资支付有关规定支付职工工资情况、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及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情况;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况;遵守工时规定及带薪年休假规定情况;劳务派遣单位遵守劳务派遣规定情况;其他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对劳务派遣单位遵守劳务派遣规定情况的检查,还包括检查其注册资本、劳务派遣协议是否规范、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有无自设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等情况。
二、专项检查方法和步骤
专项检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7月5日至7月14日)。各部门要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修订)、《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最低工资规定》等法律法规,宣讲依法规范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的自觉意识,提高广大劳动者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在此阶段,督促用人单位对劳动用工和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认真开展自查,对自身劳动用工和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认真开展自查,主动纠正存在的问题。
(二)***检查阶段(2014年7月15日至8月4日)。人保中心、派出所、总工会、群工办、安办、安监站要组成***检查组,集中力量对用人单位进行检查,特别是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及发生过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用人单位要逐户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修订)和《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要及时报有权处理机构。
(三)分析总结阶段(2014年8月5日至8月10日)。各职能部门对专项检查情况进行汇总,深入分析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及相关***策建议,建立完善长效治理机制。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人保中心、总工会、派出所、群工办、安办、安监站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检查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人保中心,由人保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片区***总支书记及同志为工作员。结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专项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取得实效。
单位社保工作总结例4
推进“五费合征”的工作目标:全面实行参保登记、征收机构、缴费基数、征缴流程、数据信息和登记场所统一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做到企业依法申报缴纳、地税机关依法征收、社保部门依法登记审核、监管部门依法监督,全面推进社会保险费征缴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基本实现企业及其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全覆盖,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一)参保登记统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地税机关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登记时,除法律法规未要求有关单位参保的社会保险险种以及分级参保外,要一次性办理5项社会保险的统一登记。地税机关和劳动保障部门要定期核对参保企业的信息数据,对未及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登记的企业,要督促其及时补办登记,实现社会保险的全覆盖。
(二)征收机构统一。按照《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的规定,各项社会保险费由地税机关集中、统一征收。
(三)缴费基数统一。企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统一以本月企业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企业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以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口径为准。
(四)征缴流程统一。企业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应直接向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缴纳。企业职工个人应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报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后由企业代扣并向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缴纳。有条件的企业经地税部门和社保部门确认后,可直接向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缴纳代扣的职工个人应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五)数据信息统一。要统一和规范各项社会保险的基本信息,实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之间和劳动保障部门与地税、财***、工商、银行等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网和数据共享。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依法征缴。认真执行有关劳动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发动,督促企业和职工依法参保;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征收,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
(二)坚持负担均衡。在保持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兼顾企业的负担,按照“扩大覆盖,夯实费基,统一费率,规范征管”的工作思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规定程序合理调整确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费费率,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双低”办法与统一制度的逐步并轨,使统筹地区内企业总体负担均衡,促进企业公平竞争。
(三)坚持分步实施。根据省***府要求和我县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企业及职工参保意识等实际情况,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最终实现各项社会保险全覆盖。
(四)坚持分工协作。地税、劳动保障、财***等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既要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又要相互支持、加强协作,确保“五费合征”工作有序推进。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
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关系到广大职工切身利益。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平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筹集社会保险基金、优化***府财力结构、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环境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各乡镇人民***府、县直各单位要以对***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提高对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支持有关部门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协作,认真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管理和检查,负责对用人单位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行为的查处。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用人单位各项社会保险登记、参保审核、参保手续办理和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的管理,负责对用人单位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行为的查处。财***、审计部门负责社会保险费征缴指导、监督。
(二)按比例确定计征依据,分步实施到位。
企业各项社会保险费实行单位缴纳与职工个人缴纳计征依据相分离。缴费单位计算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计征依据为单位本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其中基本医疗保险费的计征依据为单位本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加退休费总额。缴费单位应代扣代缴职工个人社会保险费的计征依据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鉴于历史原因和缴费单位的承受能力,计征依据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步实施按工资总额计征社会保险费,具体由县***府逐年公布县属企业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工资总额最低申报比例。当年没有规定的,按上年最低申报比例执行。县属企业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工资基数按不低于企业全部职工工资总额30%计征,但不得低于本单位参保人员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低于的,按参保人员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确定单位缴纳部分的缴费工资基数。
全县所有企业都应参加工伤保险,对已参保的企业,全部职工都必须参加工伤保险,计征依据为单位本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参加失业、生育保险的,缴费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按以上比例申报计征依据,也可选择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计征依据,实现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全覆盖。
如缴费单位申报缴纳的缴费工资总额大于实际参保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允许缴费单位在本年度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增报职工参保名单,并提供劳动合同及有关资料。逾期未报的,超过部分的征缴额划入社会保险统筹基金。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数据共享。
要切实加大对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抓好地方税务机关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相关信息的互联互通,逐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数据共享。
(四)加强部门配合,形成征管合力。
缴费单位要认真贯彻实施《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牢固树立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落实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制度。
地方税务机关要切实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管,加大对缴费单位及其参保人员不缴、少缴社会保险费行为的查处力度。
各有关部门应在税费减免、评优评先、***府补贴、汽车购置、出国考察等方面对未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进行限制,促进缴费单位及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五)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工作氛围。
单位社保工作总结例5
(一)单位范围
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按***事业单位管理,经批准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包括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服务机构。
(二)人员范围
上述单位中,年10月1日及以后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年9月30日及以前已达离退休年龄未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留任的人员除外)。
二、实施时间
我县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从年10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
三、清理核查津贴补贴
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与规范津贴补贴结合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之外发放的津贴补贴和奖金,摸清收入来源、支出去向、账户情况和津贴补贴实际发放水平,坚决取消资金来源不合法、不合规的项目。具体工作按照中共市委办公厅、市人民***府办公厅《转发市纪委等单位<关于做好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清理核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渝委办﹝)30号)执行。
四、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的核定
(一)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由相当于单位工作人员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水平构成。
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水平,由县人力社保局、县财***局按照与我县事业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
(二)县人力社保局、县财***局综合考虑单位类别、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核定本级***府有关部门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在县人力社保局、县财***局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单位主管部门根据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绩效考核情况、综合考虑人员构成、事业发展、岗位设置等因素,核定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并报县人力社保局、县财***局备案。
(三)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核定绩效工资后,原则上当年不作调整。确因机构、人员和工作任务发生重大变化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单位主管部门须报县人力社保局、县财***局批准。
(四)县人力社保局、县财***局结合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状况、物价水平等情况,适时调整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
五、绩效工资的分配
(一)绩效工资由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构成
1.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我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60%,在考核的基础上按月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由县人力社保局、县财***局按照岗位层次分别确定标准,其中: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和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四因素各占基础性绩效工资的25%。
单位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中,体现岗位职责和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部分应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其中,考核结果为称职及以上等次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全额兑现;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等次的,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的部分全额兑现,体现岗位职责和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部分按50%扣减;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等次的,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的部分全额兑现,体现岗位职责和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部分全部扣减。
2.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由各单位在考核的基础上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和办法。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设立综合目标考核奖励、特殊人才津贴等项目。其中,特殊人才津贴的设立应按照《县卫生局关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设立特殊人才津贴项目的管理办法》执行。
(二)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1.县卫生局、县人口计生委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内部考核的指导。绩效考核办法要符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突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既要体现基本公共服务或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的功能定位,又要体现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的质量与水平、患者满意度、居民健康改善状况等。县卫生局、县人口计生委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时,应对工作人员事假、病假、延长产假、受处分、处罚等期间,以及年度考核确定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后如何发放绩效工资(含基础性绩效工资)等问题,作明确规定。
2.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要完善内部考核制度,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其中,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应向承担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与救治、环境恶劣的现场(实验室)工作等任务的岗位倾斜;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内部的绩效工资分配,应向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临床一线工作任务的岗位倾斜。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制定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分配办法由事业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报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本单位公开。
(三)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我县统一规定的标准执行;奖励性绩效工资,由主管部门在县人力社保、***门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内,根据对主要领导的考核结果统筹确定,不再参加单位内部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与分配。单位主要领导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水平可高于本单位工作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平均水平,并保持适当差距。
六、相关***策
(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严肃纪律加强公务员工资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厅字〔2005〕10号)下发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发放的改革性补贴,符合规定标准和范围的暂时保留,不纳入绩效工资,另行规范。在规范办法出台前,一律不得出台新的改革性补贴项目、提高现有改革性补贴项目的标准和扩大发放范围。
(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按原市人事局《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渝人发〔〕144号)规定,暂按绝对额保留的原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高出30%部分(不含特殊岗位原工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按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执行,不再另行发放。
(三)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发放补贴,标准由县人力社保局、县财***局确定。绩效工资不作为计发退休费的基数。
(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和向离退休人员发放补贴后,不再执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局关于对暂未实行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中自荐津补贴水平较低人员实行过渡性不同的通知》(渝人社发〔〕46号)。
(五)实施绩效工资和向退休人员发放补贴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和确定的补贴标准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贴补贴或奖金,不得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分配。对违反***策规定的,坚决予以纠正,并进行严肃处理。
七、经费保障与财***管理
(一)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和向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发放补贴所需经费,纳入财***预算全额安排,由县财***全额负担。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按“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的办法由县级财***适当补助。
(二)要规范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专业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取得的收入,应上缴财***的要全部按照国库集中收缴制度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专户。
(三)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应专款专用,分账核算。具体发放方式按照县财***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经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划入个人工资银行账户。
八、组织实施
(一)全县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由县***府统一领导,县财***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卫生局、县人口计生委具体组织实施。
(二)县卫生局、县人口计生委根据本实施意见制定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报县人力社保局、县财***局批准后实施。
(三)隶属乡镇人民***府、街道办事处的生殖健康服务站实施绩效工资由县人口计生委负责。
九、工作要求
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经过反复研究作出的推动整个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配合医药卫生体制的重大决策,直接涉及到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切实利益,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稳妥实施。
单位社保工作总结例6
主要做法:
1、加强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区以城区所在地蒲庙镇为试点,以社区实际管辖区域及用人单位数量为依据划分为四个网格,即:红星网格、新兴网格、蒲津网格、那元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协查员,其工作岗位在社区。为了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实行“定点、定人负责制”,以一个社区为一个网格,每一个网格为一个监管点,对网格内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和情况进行采集和监控管理。
单位社保工作总结例7
-2015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五年,是“”普法的启动年,我们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建设和谐新城为着力点,深入开展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法制水平,着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依法行***水平和全体劳动者的法律素质,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和***府工作大局,紧密结合我局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安排,通过深入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的能力,增强我区全体公职人员的法治理念,引导各类用人单位经营管理者的合法用工行为,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利意识,进而全面推进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我区“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和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出发,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实际相结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
3、坚持分类指导。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要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制定工作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坚持学用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用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法制实践,在法治实践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动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依法有序发展。
5、坚持求实创新。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法制宣传理念,探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机制,创新法制宣传形式,提高普法工作质量。
6、坚持齐抓共管。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各分管领导分头抓,各科室、部门具体落实,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二、普法对象和主要任务
在向社会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以我区全体公职人员、人事劳动系统干部职工、用人单位经营管理者及劳动者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主要任务如下:
(一)我区全体公职人员。学习宣传以公务员法为重点的人事***策法规以及公务员法各项配套法规***策,深入领会精神实质,熟练掌握各项规定;紧密联系人才人事工作发展形势,深入学习宣传各类人事***策法规,进一步提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深入学习宣传《******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干部任用法规文件,进一步加深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等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人事干部和公务员的***治观念、组织观念和法纪观念。
(二)我局人事劳动系统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宣传宪法,进一步提高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保障民生意识。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与权威。深入学习行***法、行***许可法、行***复议法、行***处罚法等行***法律法规及公务员法、劳动法等人事劳动***策法规,增强依法行***的自觉性。积极组织开展与岗位职责有关的各项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策法规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深入学习宣传审计法、廉***准则等廉***建设规定,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各类用人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和劳动管理人员。加强对各类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指导和帮助用人单位正确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加强***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分期分批对用人单位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学法培训,并提供劳动用工法律咨询,把***和宣传教育相结合,促进用人单位提高劳动用工管理水平,维护和谐劳资关系。
(四)广大劳动者。加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以及与之配套法规规章、***策规定的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并通过以案析法来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宣传,使广大劳动者了解掌握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基本法律常识,了解劳动监察、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及各项社会保障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以及如何通过行***复议、行***诉讼等法律救济途径,有效防范和化解劳资纠纷,巩固和发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工作步骤和安排
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从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分为以下3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
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建立健全普法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为落实今后几年的工作打好基础。局下属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相应的五年规划,落实好工作机构及具体工作人员。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至2015年)
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根据本规划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当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力、指导有方、督促到位,确保“”普法规划全面实施。各下属单位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活动情况、总结要及时上报局普法办公室。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
2015年,区委、区***府及上级业务部门将对我局普法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验收。各下属单位需于2015年2月份前完成本单位“”普法工作总结,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做好迎接区委、区***府及上级业务部门对我局“”普法全面考核检查工作。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单位社保工作总结例8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步骤,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近年来各地对社会事业改革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财***对事业单位的经费供给模式有了很大变化但从本质上说现阶段事业单位改革尚未到位,一方面财***负担沉重,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资金使用分散,重点发展的社会事业缺乏足够的支持,导致社会效益低下。因此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事业单位现状及改革的难点
目前我省事业单位主要按行业特点进行分类,缺乏对其社会功能、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分析,存在事业单位标准过宽、范围过广、比例过大、使得国家包揽过多,重点不明,财***负担过重,对财***而言,“负担沉重”与“投入不足”同时并存,财***负担沉重之后必定是对确实需要资金的投入力不从心。以我省省级事业单位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3年3月31日,省级事业单位763家,事业编制91836人,实有72214人。其中财***核拨315家,占事业单位总数41.3%;编制17858人,占总人数的19.4%;实有14253人,占总人数的19.7%。财***核补185家,占总数24.2%;编制27780人,占总编制的30.2%;实有21651人,占总人数的30%。自收自支128家,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5787人,占总编制的6.3%;实有3955人占总数的5.5%。上述资料表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比重仅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6.8%,编制人员仅占6.3%,而财***核拨和核补的事业单位数和人员编制数占了绝对比重。2002年省直事业单位人员及公用经费支出(还不包括专项经费)22.8亿元,占财***支出总支出比重高达23.7%。
中央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策,原则和框架都已十分明确,即按照公共财***的要求对事业单位进行定位、分类,重新界定事业财***供给范围,解决财***供给范围偏宽的问题,实行***企分开、事企分开,调整结构布局,优化事业资源的配置,缩减编制,节约开支,但真正进入实际操作仍然干扰多多,困难重重。综合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难点有:
难题一:如何科学设置事业机构。事业单位设置需从公共产品供应入手,各国学者公认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标准的公共产品为纯公共产品,如同时不具备这两个标准则属于私人产品,但在现实中有的产品只具备其中一个标准,有些产品两个标准都具备,但又不够充分,一般将这第三类产品划分为准公共产品。而科学划分公共产品的性质是科学设置事业单位和重新界定事业财***供给范围的前提基础,由于事业单位门类太多、差别很大、范围太广、专业太复杂,划分上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历史遗留事业单位的种种弊端,使事业单位设置和布局分布不尽合理,部门、区域和学科分割,各自为***,各自为战,职能交叉,资源浪费严重。因此科学设置事业机构,是一项科学性、***策性、难度性很强的工作。
难题二:如何科学、合理定编定岗。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是***门对事业单位核定经费,给“粮”给“奶”的基础,而事业单位编制,又是由人事编制部门来核定。造成人事改革、财***资金供给改革与事业单位改革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牵一发,动全身”。目前事业单位行***化倾向严重(事业单位普遍套用行***级别),事业单位的定编定岗事关人事、财***、单位、员工三家四方,一旦在编制核定上动真格,缩减财***补贴范围,同在事业单位一条船的上上下下都会想方设法“严防死守”,争取缓减,遭遇“伤筋动骨”的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软化”重新配置资源的改革。合力改革攻坚干扰多,困难重,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难题三:机构臃肿,冗员严重,“出口”渠道狭窄。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的设立和扩张并非是基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府机构、公务员制度改革之后进行的,其接受了大量上述改革的“包袱”,而大学生分配、干部分配时不去企业,机关编制满了,又大多往事业单位里挤。这样国有企业和***府机构改革的很多成本摊到事业单位头上而相当多单位不具备自我消化的能力,富余人员的安置、消化除了市场化外,已无后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本和风险大于前两项改革,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稳定。
难题四:配套改革不同步,相互制约。事业单位的保障机制配套是制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瓶颈”问题。现在我省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制,事业单位改革一部分机构要撤、并、转制,在这种情况下要解聘一个人是很困难的。
难题五:改革的成本由谁承担和消化。改革是有成本的。事业单位改成聘用制,或者减员,或者推向“社会化、市场化”,都需要一定的财力作保障。而事业单位改革不像企业改制,能够通过破产、固定资产变现等方式补偿下岗职工。目前普遍观点是要推行事业单位的行***后勤“社会化、市场化”来解决富裕人员问题,但是不同单位条件相差甚远,除了高校和卫生系统拥有众多在校师生和病员及家属,行***后勤管理和经费来源有规模效应,其社会化和市场化要比科研院所、文化馆团等容易的多。而大多数事业单位行***后勤工作社会化、市场化难度较大。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
目前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从局部上升为整体和进入攻坚阶段,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推进性特点。即事业单位改革集资源整合、产权制度、投资体制、经营体制、财***供养体制、用人和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深层次改革,现出整体推进的态势。
1、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实行不同的财***供给模式。界定事业单位财***资金供给范围总的原则是要有利于推进事业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实行***事分开、事企分开,调整结构布局,优化事业资源的配置,缩减编制,节约开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事业单位的职能和经费渠道进行全面清理,按照事业单位的不同类型和经费自给能力,重新界定财***供给范围和财***供给形式,实行分类管理,确定不同的补助标准和扶持力度。从性质和职能上事业单位可以分为三类。
行***管理类。具有行***性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监督、监管机构。对于这类承担***府行***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实行***事分开,将一部分原事业单位承担的行***职能划归***府部门;难以划归的事业单位与***府部门脱钩,取消行***隶属关系,依照公务员的制度管理,经费由财***核拨,所有***收费均转为***府规费,全部上缴财***,与部门支出脱钩,实行“收支两条线”。
社会公益类。从其公益性的程度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两大类事业单位。
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指为了国家的公共目标、实现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利益,提供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的单位,例如自然、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尖端前沿技术研究、九年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公共卫生防***。此类纯公益事业自身没有收入或收入很少,私人不愿承担也无力承担,基本上由***府“兜底”来办,经费主要靠财***核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控制人员总量规模,科学设定岗位,搞活内部用人机制。
准公益事业单位是指既有公共目标又有私人目标但偏重于公共目标、能实现公共需要和公共利益而提供的具有一定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的单位,例如科技开发类研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育场馆等事业单位。这类企业提供的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但其发生的耗费部分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收费取得一定的补偿,对其仍应按非营利性机构管理,采取财***补助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策,***府相应地进行定额或定向给予财***补贴。对其收费应加强管理和监督,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保证公益性事业的运行不偏离,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目标。
经营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提供具有排它性和竞争性的产品。如应用技术性研究设计院所、地方一般性剧团、电影制片厂、非学术性杂志社、报社、出版社、杂志社、各类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人才服务、出国服务、招待所、培训中心)、各类协会、学会、专业技术学校院、地方性医院、康复中心及各类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具有组织收入强,收入相对稳定,其发生的费用完全可以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取得收入来补偿并取得利润。要彻底转为企业并改制,应与财***供给脱钩,由市场调节。对于一些转制确实存在困难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过渡时间,采取逐年减拨经费的方式,逐步推向市场。要大力发展这类事业单位的民办、合伙制、股份制形式,通过***策扶持积极发展既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急需、又不需要财***拨款的事业单位。
2、加强清理整顿,优化事业资源配置。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我省的财力偏弱,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必须优化事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调整和设置事业单位,发挥更大社会效益。应根据区域经济和公用事业的需要,采用撤、并、转、建等办法,对事业单位总体布局进行调整重组,保证资金向社会发展具有前导性作用和社会亟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的事业单位集中。
应撤消的单位:按照***事分工的原则,原承担的行***管理职能已明确收归行***机关的事业单位;职责业务已经过时或消失、成立后未正常运作的事业单位;“三无”事业单位(无明确职责、无办公场所、无在编人员);职责不明确,与主管部门业务没有相关的事业单位;任务严重不足或长期不出成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差的事业单位。对撤消的事业单位,财***不再供应经费。
合并的事业单位:职责业务相同或相近、重复设置、过于零散、规模过小及功能萎缩的事业单位;同一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数量过多,任务相近,必须整合的事业单位。合并的事业单位,重新核定编制,并按合并后的事业性质、职能重新界定财***经费渠道。
3、建立编制管理和预算管理紧密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对事业单位进行清理整顿,经过调整、合并、撤消后,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要精简编制、重新核编,按其性质、职能和编制数重新界定财***经费供应***策,建立编制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其基本要求是:编制部门、***门密切配合,编制和***门进行核定编制,确定经费供给形式。这样,使编制、人事掌握编制计划,***门掌握经费预算等相关标准,达到控制机构编制增长的目的。
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让事业单位与***府部门脱钩,取消行***隶属关系,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进一步改革,事业单位将取消行***级别,建立不同于***府部门的人员管理制度和福利制度。
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事业单位分流到社会和企业的人员,单位没有为其上社会保险,必然带来如何建立及计算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的问题,应根据***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把“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保证“出口”畅通,让“进口”与“出口”良性循环起来。改制单位的保险征缴向企业保险过渡,养老保险和医疗单位和个人各交一部分,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逐步进入失业社会保险;继续执行国家有关公积金***策。凡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额和差额的事业单位职工,其改制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被撤销的全额和差额事业单位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用视同缴纳。原事业自撤销之日起,其社会保险费用均由个人承担。今后社会保障制度要逐步向差额拨款型和公益型事业单位铺开。
5、多渠道筹措改革资金,保障改革顺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除了要撤并部分职责不明确,规模偏小、工作任务交叉和设置不合理的事业单位外,还要在一般事业单位人员(含乡镇事业单位)编制进行精简。因此需要想方设法筹措改革成本,解决改制分流和职工的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以保证改革顺利推进。
事业单位筹措改革成本的资金的渠道可以有如下:一是财***每年安排部分资金;二是改制单位土地出让金;三是单位资产出售资金。改制单位的国有资产可用于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职工安置费从净资产中剥离,由改制企业一次支付给职工,也可通过资产量以实物形态入股。改制前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经劳动部门核算确认后,从资产中予以扣除,并缴至社保经办机构。改制单位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的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障资金,以及未纳入社会统筹的退休职工按***策规定的退休费,要从净资产中一次性剥离出来,离退休人员的相关费用要按有关文件规定在资产中剥离。对落聘职工应以内部消化为主,对解聘人员实行解聘风险补偿。
6、加快事业单位分配机制改革。分配机制改革关系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积极性和事业单位的活力。根据中共十六大精神确定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原则框架加紧研究,加快人事制度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分门别类,细化有关规定。建立事业单位职员制,根据能力和贡献大小,拉大分配差距,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不同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特点的工作考勤制度的改革方案。建立奖励金制度,对做出优异业绩、成果的人员以重奖;事业单位研究开发的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经济效益的,提取一定比例的净收入用于对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与报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科技人员可以用高新技术成果向企业出资入股,参与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可试行职工内部“参股”,年终分红的做法。
7、加快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对主要依靠财***支持的事业单位,推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制度,财***对固定岗位实行制度化的总量控制,建立以竞争和流动为核心的动态人事管理机制;对向企业化转制的事业单位赋予人事聘用、流动的充分自;对按非营利机构运行、国家资助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科研机构,赋予充分的人事管理制度自;半公益事业单位实行内部置换岗位制度。行***管理人员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后勤人员岗位可以互相置换,其人员工资待遇由单位结合原档案工资标准、按现岗位自行确定发放。
三、不同行业改革的具体设想
(一)教育单位实施“确保中间,放活两头”的改革方略。即对九年义务教育,坚持以***府办学为主,保证经费的投入和教育质量,同时积极探索办学新路;而对幼儿教育则坚持走社会化办学的路子;高中(以及高中以上)教育要坚持成本化办学方向,采取公办民助、股份合作、民办等多种办学形式,走联合、兼并、挂靠、合作之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中小学编制新标准,经费由财***核拨。同时抓住乡镇撤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之机,适当合并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高等学校。主要解决机构、人员臃肿和生师比、生员比不合理的问题。针对高等教育事业的产业化特征,以学校服务社会化改革为突破口,实现后勤服务规范的社会化运作,后勤服务成为自主经营、***核算、自负盈亏的实体,使之从单位的管理难点、经费包袱成为单位重要的增收源。职业学校各类成人高校、成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干部学校、函授院校和培训机构,要精简编制,抓大放小,实行经费自给,确实要扶持的财***给予定额或定项补助。
(二)医疗卫生单位县属、乡镇医院等医疗机构,***府继续扶持防***保健机构的发展。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所(站)和妇幼保健所要进行整合归并,实行院所合一,精简机构和人员。医院(疗养院、门诊部)、保健院(所、站)要进行优化重组和结构调整,采取“售、股、租”等多种形式,变***府独家办医院为职工、社会力量和***府投入相结合的办医形式,变传统管理为法人治理。基本支出自行负担,大型设备和仪器添置由***府适当补助。卫生事业单位要进行后勤社会化服务改革,争取2-3年完全过渡为面向社会事业性质的自负盈亏***实体。
(三)文化、新闻出版单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轮子,根据文化事业单位的不同职能,实行分类管理。对公共***书馆、文物、公共博物馆等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定岗,控制人员总量。经费由财***核拨。对以优秀传统剧目表演为主的艺术团体等具有公益性,又可不同程度地实行经营运作的文化事业单位,赋予充分的人事自,提高流动岗位所占的比重,财***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对经营性的影剧场所、剧团,通过改革使之成为***的法人实体。乡镇文化站、广播站等可合并成立镇广电文化中心。文管办和文化稽查市场队的职能要进一步强化,在严格控制编制的前提下,核拨经费,保证宣传文化工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贴近中心、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1号),文化新闻出版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待中央和省统一部署后施行。当前根据中央和全省治理报刊工作会议精神,各级要切实做好报刊散滥清理整顿工作。除省委、省人大、省***府、省***协、省纪委的刊物,必须赠送的部分,经核定后,由财***安排专项经费,其余所有杂志社、报刊必须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在清理整顿中经批准改为内部刊物的,其经费由部门自行解决。
(四)对我省公益性科研所进行整合,对重复设置的科研院所,可按照大学科的范围合并同类项。对必须由***府支持的从事基础研究,重要公益研究领域创新活动的研究机构,经费由财***拨款。公益类研究和开发并存的科研机构,有面向市场能力的要向企业化转制;以提供公益为主的科研机构,有面向市场能力的也要向企业化转制;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确需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仍然划分为事业单位,按非营利性机构进行运行和管理,其中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也要向企业化转制并逐步与原科研机构分离。其他科研机构要向中介服务方向发展。
(五)涉农事业单位按照“一稳定三提高”的原则。即稳定农业科技队伍、提高农技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的总体要求,采取留、并、放、转的办法,根据乡镇实际,实现***事、事企分离,将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职能和行***管理职能转移到行***主管部门,各类实体一律从事业单位剥离出来。对面向农民、面向农村、面向农业生产的、防***、畜牧站、种子站、机械、行业监督指导等单位,理顺管理体制,调整布局和结构,适当合并,形成精干高效、优质的服务网络。提供无偿服务的,经费由财***核拨。实行收支两条线。其他农业经营服务单位,经费自给,***府在***策上提供扶持。
单位社保工作总结例9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宣传实施《社会保险法》为契机,以保障民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通过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专项检查,增强用人单位参保和缴费意识,促使更多的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促使更多的参保人员按实际薪金收入缴纳社保费,积极推进依法扩面征缴,壮大社保基金收入规模,努力实现社保基金的良性运转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专项检查,充分挖掘扩面征缴潜力,力争扩面征缴目标在完成市***府下达任务的基础上再增长20%左右,即新增扩面人数达到16900人次,增长28%,其中养老保险扩面4500人、医疗保险扩面4000人、失业保险扩面3010人、工伤保险扩面3000人、生育保险扩面2390人;社保费收入达到28000万元,增长24%(企业养老保险达到20000万元)。
三、检点
一是新办理工商和税务登记企业、餐饮商贸服务业、连锁经营企业、劳务派遣单位。
二是年专项检查中未整改到位的单位。
三是重点检查贯彻落实《省人民***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通知》(***办发[]1号)精神情况。
四、检查内容及方法
(一)检查内容
1、用人单位依法登记参保情况。社保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负责检查用人单位参保登记办理情况,地税部门根据人社部门提供的参保登记信息,办理缴费登记。
2、用人单位用工情况。实地查看用人单位上年度在册职工总人数,已参保人数和未参保人数,核对其应参保人员和实际参保人数。
3、用人单位申报的缴费基数情况。实地查看用人单位实发工资和职工个人工资收入情况,与用人单位在社保经办机构申报的缴费基数进行比对,发现参保单位少报、瞒报缴费基数的情况,由检查组督促其限期整改,并重新核定其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
4、用人单位应参加险种情况。根据社保***策对用人单位应参保项目和实际参保项目进行核对。
5、用人单位依法按时缴费情况。依据社保经办机构核定的社保费额,检查用人单位的缴费情况。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地税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费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
(二)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主要是在检查初始阶段组织相关单位集中约谈,在检查中对问题突出单位进行重点约谈。同时做到“四查四比四看”:即查税务登记户数,比对已参保户数,看有无已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户未参加社保情况;查企业在册职工工资花名册,比对已参保人数,看企业有无瞒报参保人数情况;查年度实发工资总额,比对企业申报缴费工资基数,看企业有无少报瞒报缴费基数情况;查应参保险种,比对实际参保险种,看企业有无漏保险种情况。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专项检查工作顺利进行,区***府成立专项检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进度督办、信息交流、定期沟通和问题处理。
同时,从人社、地税、财***等相关部门分别抽调工作人员组成检查工作专班,组建若干个检查小组。具体责任划分由人社、地税、财***三部门联合另行制订工作方案。
六、检查时间和步骤
专项检查工作自年3月1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整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组织准备阶段(年3月1日—10日)
制定检查工作方案,确定检查表格式样,印制各种表、证、单、书。
(二)实施检查阶段(年3月11日—6月15日)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检查,进户前应向被查单位出示行******证件和《社保检查通知书》,所有检查文书必须加盖人社和地税机关印章。各小组每周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一次工作进度,由办公室汇总后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通报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问题,做到检查一户、结案一户,该登记的办理登记,该参保的参保,该补核的补核,该追缴的追缴,不留尾巴,不走过场。
(三)检查总结阶段(年6月16日-6月30日)
各检查小组对整个检查过程进行总结,对资料进行分类、归集、整理、存档。区领导小组先进行初步评估,再迎接市***府组织的检查评估。
七、经费保障及奖惩措施
此次联合专项检查是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一次大行动,涉及单位多,投入力量大,跨度时间长,检查所需的相关费用,由区财***予以保障。区领导小组对各小组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后,按扩面新增人数和稽核补缴基数及清理欠费数额给予奖励。
八、相关要求
(一)摸清底子,突出重点
各检查小组要以有关部门提供的用人单位资料为基础,迅速深入各自责任区域开展拉网式检查,做到边摸边扩,边查边改。特别是各园区招商引资企业,要逐户清查,全面掌握各类企业的真实情况和经营状况,建立起用人单位参保台帐和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扩面。要突出扩面重点,其中养老保险扩面重点是新投产企业、集体企业、已参保企业中的未参保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扩面重点是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失业保险扩面重点是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伤保险扩面重点是企事业单位和农民工;生育保险扩面重点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同时,要高度重视社保关系接续工作,继续实行续保奖励***策,对主动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的人员,给予资金奖励。对35岁以下首次参加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一次性给予奖励500元。
(二)加强***,惩教并举
要充分运用各种法律手段,依法依规开展扩面征缴。进一步加大监察***力度,对不依法办理参保登记的用人单位,要下达《社会保险参保通知书》。对多次做工作仍拒不参保的单位,要及时提交监察大队进行***程序,对不如实申报缴费,不积极整改的单位进行曝光,达到惩处一个,教育一大片的目的,同时,社保经办机构要依据有关信息强制办理社保登记,强制核定,地税部门予以强制征缴。
(三)明确职责,整体联动
各相关部门必须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社保扩面征缴专项检查工作。
人社部门要严格把握和大力宣传社保扩面征缴的***策,不断研究和探索促进社保扩面征缴的有效途径,随时处理和解决联合检查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结合年度申报工作,对参保单位申报的工资总额和职工工资情况进行认真审核比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拒不参保的单位要实行强制核定,交地税部门进行强制征收。要运用劳动保障监察的有力手段,依法查处不履行法定参保缴费义务、不积极配合检查、拒不依法整改的用人单位。
地税部门要按照税费同征、同管、同查、同考核的要求,把社保扩面征缴专项检查与地方税年度结算、所得税汇算清缴、个人所得税12万元申报、重点企业纳税评估、房地产税收清理、网上办税、其他规费管理结合起来,集中清查比对。在出售发票时,查验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情况。要充分发挥地税部门的职能优势,依法追缴欠费,查处恶意拖欠社保费的缴费单位。
工商、安监、质监、民***等相关部门在办理工商年检、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社会团体证时,要先查验《社会保险登记证》和参保缴费情况,督促未参保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后再办理相关手续,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劳动保障部门。
建设部门要督促企业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对不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的建筑企业,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取消招投标资格。经济部门在民营企业评先中要把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和缴费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评条件。
经济部门在民营企业评先中要把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和缴费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评条件。
***门要落实扩面工作专项经费和奖励资金,适当增加社保经办机构办公经费预算。
人民法院要加大对人社、地税部门申请强制执行案执行力度,依法为扩面征缴保驾护航。
工会组织在参与职工管理、推动集体合同协商制度中,要把职工参保作为重要内容。
经济和信息化局、农业局、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扩面征缴专项检查工作,利用其职能督促所管理单位参保缴费。
宣传部门要在社保***策上给予大力支持,积极为社保扩面征缴专项检查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企业法人代表是人大代表和***协委员的,要支持社会保险工作,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带头参加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其企业参保缴费情况定期向人大、***协进行通报。
(四)强化领导,抓好实施
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专项检查工作涉及面广,***策性强,标准要求高。人社、地税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亲临一线,亲力亲为。联合检查中,人社和地税部门要打破各自职能分割界线,一切服从服务于扩面征缴专项检查工作,集中人员、集中时间打攻坚战,确保专项检查工作达到预期目的。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担负起全区扩面征缴专项检查工作的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职能,定期组织召开例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解决检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随时将检查情况向领导小组汇报。同时,建立专项检查三项工作制度:一是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小组组长会议,对检查中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决策。二是请示答复制度。各小组请示问题统一采用书面形式,由领导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后答复。三是督办考核制度。加强对各检查小组工作情况的绩效评估,对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对工作进度较慢的及时进行督办。
(五)严肃纪律,依法检查
单位社保工作总结例10
单位的全部职工(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临时工、农民轮换工、城镇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均列入工伤保险范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条 职工除按《规定》第六条所列情况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外,其在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干私活或非经本单位同意私揽生产任务造成的负伤、残废或者死亡,也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四条 职工因工负伤医疗期间的待遇,除按《规定》第七条执行外,同时执行以下规定:
(一)职工发生工伤事故送医院抢救过程中,医疗未终结前住院的护理费由职工所在单位支付;医疗终结评定残废等级后,所需护理费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
(二)职工在医疗未终结前住院的各项医疗费用(含挂号费、医疗费、药费、检验费、手术费、住院费、就医路费等),由单位先行支付。医疗终结后,达到评残标准、重伤或死亡的,其各项医疗费用由职工所在单位和社会保险机构各负担百分之五十,社会保险机构按规定一次支付结清;未达到残废评定标准的,其各项医疗费合部由职工所在单位负担。
(三)医疗终结后的工伤医疗费用报销范围按现行公费医疗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职工医疗终结确定为因工残废后的待遇除按《规定》第八条执行外,经评定为一至四级残废的,均属永久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受年龄、工龄和投保年限的限制,可办理退休,领取残废退休金。
残废退休金计发基数,若本人因工负伤前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上年度市(县)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以上年度市(县)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为计发基数;若本人因工负伤前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资高于上年度市(县)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最高以上年度市(县)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一百五十为限,超过月平均工资百分之一百五十部分不作为计发基数。
第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定为一至四级残废,享受残废退休金后因病死亡时,社会保险机构按标准发给因工死亡丧葬费、供养直系亲属遗属定期生活补助费和六个月平均工资的一次性救济费,但不发一次性抚恤金。
第七条 残废退休职工,凡易地安家的,由职工所在单位发给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三个月的安家补助费。所需车船费、旅馆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均按因公出差的规定报销。
残废退休职工,易地安家后在保留其原发放退休金额基础上,每年按居住地所在市、县企业平均工资比上年度增长的金额按百分之三十增加。
第八条 离退休人员再聘期间发生的工伤事故,聘用单位未为其交纳工伤保险基金的,由聘用单位按《规定》负责支付工伤待遇;聘用单位已为其交纳工伤保险基金的,由社会保险机构按《规定》支付工伤待遇,但离退休金不再重复享受。
职工停薪留职期间,所在单位可停交其工伤保险金,职工本人也不享受所在单位的工伤保险待遇;职工停薪留职期间在其他单位从业的,由用人单位交纳工伤保险金,享受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九条 对职工因《规定》第五条(六)、(七)、(十一)的情况造成伤残或死亡的,其工伤保险待遇按《规定》执行,但有以下情况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由交警部门处理并鉴定的交通事故的医疗费用、康复器具、丧葬费等已由责任方全部负责的,社会保险机构不再支付;若由责任方部分负责的,余下部分按《规定》和本细则执行。职工调动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其中应由单位负责的工伤保险费用,由调出单位负责。
(二)职工因医疗事故导致伤残或死亡,医疗事故增加的医疗费用由事故发生的医疗单位支付。
(三)交通事故和医疗事故,责任方赔偿金额已高于工伤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机构不再支付一次性残废补偿金或一次性的抚恤金;若一次赔偿金额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机构应补给差额。
(四)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死亡的职工供养的直系遗属定期生活补助费,均由社会保险机构负责支付。
第十条 工伤保险待遇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略有储备”的原则,根据我市平均工伤事故发生率及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危险程度,以***核算单位划分类型,确定不同的征收档次,其中:市区分别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百分之零点六、百分之一点二、百分之一点八,各县按百分之零点五、百分之一、百分之一点五征收(划分标准附后)。
第十一条 市、县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为工伤保险基金计提和工伤保险待遇计发基数。原则上每年五月份对基数进行一次调整。上年度企业工资负增长时,不作调整。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的开支项目:
(一)因工伤残医疗和康复费用;
(二)因工残废一次性补偿金;
(三)因工残废退休金;
(四)因工伤残护理费(定期和临时);
(五)因工死亡丧葬费;
(六)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救济费);
(七)供养直系亲属定期生活补助费;
(八)省规定的储备金;
(九)安全生产奖励金;
(十)管理费(按征收的社会工伤保险基金总额百分之二提取,开支范围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宣传培训费(此项由同级 ***门核定后开支)。
第十三条 工伤保险储备金按《规定》第十三条实行省、市、县(区)三级提留,用于对重大事故和伤残易地安置的调剂。凡一次死亡五人以上或伤残、死亡达十五人以上的重大事故由省、市共同调剂。易地安置的伤残职工,户口所在地社会保险机构在用完职工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险机构划转的计费十二年的保险金后,不足支付部分由省、市两级在上交的储备金中调剂解决。
实施社会工伤保险的县(区),从实施之月起上交储备金,次月起按规定享受调剂金。
第十四条 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市、县(区)二级管理。县(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乡镇(街道)劳动管理所增挂社会保险管理所牌子,负责乡镇(街道)企业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市、县(区)建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同级劳动局、总工会、卫生局、医院及社会保险机构的有关负责人或业务骨干组成,负责确定职工因工负伤医疗终结、评定残废等级,签发《因工残废鉴定证明书》。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同级社会保险机构。
企业职工工伤病残劳动能力鉴定的具体办法由有关部门另行制订。
第十六条 社会保险机构对安全生产取得显著成绩,全年没有发生工伤事故的单位应给予奖励。奖励幅度按单位上年度缴纳的工伤保险基金回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作为安全生产奖励金。具体奖励办法由市、县社会保险机构根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七条 单位参加社会工伤保险后,应按时按量缴纳社会工伤保险基金;经济确有困难,不能发放职工标准工资(或社会人均标准工资水平)的,由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生经营情况、缓交理由、缓交时限和数额,经主管部门核定后报社会保险机构审批。经申请并批准缓交工伤保险金的,发生工伤事故仍应由社会保险机构按《规定》及本细则有关条款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不办理缓交申报手续而拖欠缴纳工伤保险基金的,发生工伤事故时,由单位按《规定》及本细则的支付标准负责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八条 对不参加社会工伤保险或经二次以上劝告仍拒交或故意拖欠工伤保险金的单位,社会保险机构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强制收缴。
第十九条 单位应自觉接受职工的监督,定期向职工公布本单位缴交工伤保险金的情况。对拒不参加社会工伤保险的单位,职工有权向工会组织或上级有关部门反映。
第二十条 从1992年3月1日起发生的工伤事故,均按《规定》执行。市、县(区)在未征收工伤保险基金前,各项待遇由单位按《规定》负责支付;征收工伤保险基金后,从次月起,应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社会保险机构按《规定》和本细则负责支付。
1992年3月1日前发生的工伤事故,已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的,仍按原规定执行,不补发一次性工伤补偿金或一次性抚恤金,遗属定期抚恤费按原规定支付到丧失供养条件为止。1992年3月1日前医疗未终结或工伤事故医疗终结后旧伤复发的,也按原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按新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 《规定》公布实施后仍未按规定参加社会工伤保险的单位,如发生工伤事故时,各项工伤待遇由单位按《规定》负责支付,在向社会保险机构补交工伤保险金和滞纳金后,从补交之月起,由社会保险机构负责支付工伤保险定期待遇。
第二十二条 中央、省属及外地驻汕单位职工和部队驻汕单位无***籍职工参加当地社会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由市、县社会保险机构直接管理。
本市驻外地单位,参加当地社会工伤保险。
第二十三条 企业工资总额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计算。
第二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由汕头市劳动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从1992年7月1日起施行。
附表:
工伤保险基金缴纳标准表
──┬──────────────────────────┬──────
│ │ │ 缴纳标准 │
│分类│ 行 业 │按工资总额%│
│ │ ├──┬───┤
│ │ │市区│各县 │
├──┼──────────────────────────┼──┼───┤
│ │ 商业、供销、贸易、开发、信托、旅游、经济发展、 │ │ │
│ 一 │饮食服务、文教卫生、环卫科技、新闻出版、广播电视、 │ 0.6│ 0.5│
│ │金融保险、团体事业单位 │ │ │
├──┼──────────────────────────┼──┼───┤
│ │ 机械、农机、车辆、修造、造船、电机、五金、建材、│ │ │
│ │钟表、印刷、包装、造纸、文具、乐器、玻璃、陶瓷、电 │ │ │
│ │子、超声、针织、服装、渔网、印染、抽纱、纺织、塑料、│ │ │
│ 二 │皮革、制药、肥料、罐头、食品、化制、木材、竹器、制 │ 1.2│ 1│
│ │线、橡胶、粮食加工、烟酒、水电、邮电、供电、林业、 │ │ │
│ │种植、养殖、航道、内河航运、音像、感光器材、化纤、 │ │ │
│ │聚脂、磁带、加工业、修理业、制造业 │ │ │
├──┼──────────────────────────┼──┼───┤
│ │ 建筑业、海运业、港口作业、陆地运输、矿山、采石、│ │ │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单位社保工作总结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