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资料篇1
“十一”国庆节来临了,老师要求我们出一册手抄报,再选出一些优秀的贴在墙上展览。我听了高兴得直蹦三尺,因为,出手抄报是我的拿手好戏。
放假的这一天,我准备了七彩笔、铅笔、橡皮、尺子和一张八开的白纸。我现在白纸的右上角写了“国庆节”这几个字,为了使他更加好看,我在这几个字旁边花了一些花帘、灯笼和天安门,天安门画得非常雄伟壮观,不时还飞来一只只花蝴蝶,漂亮极了。画好后我又想添加一些内容,写些什么好了?我正抓耳挠骚,冥思苦想,妈妈看见了,就问我为什么要这样?然后我就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妈妈,妈妈告诉我:“这次是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就应该写一些国庆节的资料,这样的手抄报才有意义。”我听了,连连点头,心想我的妈妈真聪明。
于是,我就上网查资料,查找了关于一些国庆节国徽、国旗等来历的资料,并且,还查找了一些课外的爱国成语、古诗、名人名言等,过了两个小时,手抄报终于完成了,但是我觉得还少些什么,就在手抄报上随意的画了一个小女孩儿,这个小女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非常可爱。
又经过半个小时以后,我的手抄报终于搞定了,看着我画的手抄报不仅排版精致,而且***文并茂,我非常高兴,心里想着一定要评上优秀手抄报。
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你认真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
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资料篇2
二年级元旦手抄报的***片欣赏二年级元旦手抄报的***片1
二年级元旦手抄报的***片2
二年级元旦手抄报的***片3
二年级元旦手抄报的***片4
二年级元旦手抄报的***片5
二年级元旦手抄报的资料:元旦问候语1) 抛开生活的烦恼,挥洒火热的激情,绽放美丽的笑脸,张扬每天的快乐,把握永远的幸福!新的一年,大步向前,未来和成功在向你招手!
2) 朋友,赶快进入快乐驿站吧!因为冬至圣诞元旦举行串联会,来送礼物:冬至把健康送给你,圣诞用快乐给予你,元旦拿幸福相赠你,还等什么!收礼物吧!
3) 情意悠长,写下祝福几行;思念滋长,把问候留在身旁。秋去冬来,又是一年,元旦到了,愿你一切都好,幸福安康!
4) 元旦伊始,门楣载福。策马扬鞭,把酒会春。天地同乐,万象更新。凯歌频奏,百花绽笑。抬头见喜,马到成功。元旦到了,恭祝你元旦快乐。
5) 元旦新开端,首选是元旦。立志好人缘,天天露笑脸。健康常相伴,饮食加锻炼。好运在鼠年,快乐过元旦。祝:元旦快乐!
6) 元旦来临之际祝您:东行财源,南走人缘,西出健康,北走平安,中有健康;左发达,右逢乐,前有菩萨,后有财神;内积千金,外行好运!祝元旦快乐!
7) 元旦来临之际,提前送上元旦祝福,祝你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正当午,身体壮如虎,金钱不胜数,干活不辛苦,快乐幸福浪漫非你莫属!
8) 元旦来临心情好,风景入目挑一挑,帘卷西风你莫听,夜凉如水你莫察,黄花落地你莫看,没事信息翻一翻,祝你好运连成串,喜上眉梢又一年。
9) 元旦来临送温暖,我把祝福连一连,愿好运连连财气多,福气连连幸运多,喜气连连顺心多,快乐连连欢乐多,祝福连连友谊多,信息越传情越多。新年快乐!
10) 元旦来临喝杯酒,愿你好运天天有;元旦有空访访友,愿你开心无烦忧;元旦在家歇一歇,精神抖擞有没有?元旦祝福送到手,吉祥如意全都有!
二年级元旦手抄报的资料:元旦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资料篇3
三年级关于母亲节的手抄报的***片欣赏三年级关于母亲节的手抄报的***片1
三年级关于母亲节的手抄报的***片2
三年级关于母亲节的手抄报的***片3
三年级关于母亲节的手抄报的资料:母亲节来历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20xx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20xx年5月10 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 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母亲节在我国最早是港澳台地区有此节日。改革开放后,母亲节也为内地所接受。广东省于1988年开始,杭州等城市于1989年开始,都由各级妇联组织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节日的内容之一。
在母亲节许多人将康乃馨赠给母亲,这是源于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康乃馨与母亲节便联系在一起了。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
三年级关于母亲节的手抄报的资料:母亲节故事古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在母亲于1920xx年世纪,Amanm 悲痛欲绝,两年后(1920xx年),Amanm 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 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资料篇4
与元宵节有关的手抄报的***片欣赏与元宵节有关的手抄报的***片1
与元宵节有关的手抄报的***片2
与元宵节有关的手抄报的***片3
与元宵节有关的手抄报的资料:元宵节传说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在古代,有一位神界天鹅闯入人间被猎手误杀。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因此发誓为这只天鹅报仇。他开始制定计划,派出一支天兵天将于农历正月十五来到人间,命令他们火烧所有的人和动物。但是其他神仙并不赞同这一计划,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提醒人间的人们。结果,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前后,每一个家庭在门外挂起灯笼,并燃放烟花爆竹,给天兵天将造成各家各户起火的假象。通过这种方式,人们成功骗过了玉皇大帝,人类也因此逃过灭绝的危险。
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资料篇5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的***片欣赏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片1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片2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片3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片4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片5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内容:中国的传统文化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因为春节与红色有个约会哟。
对联红
新年到了,对联可是主角哩。我们一家在大年三十早上贴起了对联,“爆竹声中辞旧岁,红梅朵朵迎新春”,红红的对联好像也笑了,笑意中,祝愿大家新年和美幸福。我们穿得漂漂亮亮,去拜年,走在路上,大街小巷的商店门前,都贴着各种各样的对联,在红灿灿的对联中,有一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对联,哈哈,恭喜发财呀!
鞭炮红
“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红通通的鞭炮炸响啦,声音如雷,一缕缕白烟从地上慢慢升起。红鞭炮是孩子们的最爱,新年一到,都要放,传说可以驱邪呢!走出小区,马路两旁都是卖鞭炮的摊贩,尤其是晚上,从七点多开始,放鞭炮、礼花的声音就接连不断,不时冒出红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出一朵朵大“菊花”,还有红光闪闪的孔明灯做点缀呢。
饰物红
吃过晚饭去散步,来到商店,里面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尤其是新年装饰物,大多是喜庆的红色挂饰:红色的中国结一串串,吸引了很多顾客;旁边还挂着一条条红艳艳的鱼,鱼身上有四个烫金大字“年年有余”,是希望人们每年都有多余的钱财和粮食吧。最漂亮的要数窗花了,多种多样,令人目不暇接,今年是虎年,有的窗花里是一只威风凛凛的大老虎,栩栩如生。我们家每年都要贴窗花哩!
对联红,鞭炮红,饰物红,春节更红!祝福大家在春节里快快乐乐,日子红红火火。
六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的资料:中华传统文化
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活动的主题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课真有意思啦!剪纸艺术就像是一颗灿烂的明珠。
我先介绍自己带来的剪纸艺术吧!有栩栩如生的房子;有几个 人在吃饭,吃的可香了;还有的是枕着砖头睡觉,我们枕枕头睡,他们枕砖头睡觉,不怕硬,真有意思。
最有趣的是拉面铺,拉面铺的招牌很大,非常引人注目,他们拉 的拉面,一根有一米多长,有一个硬币那么厚,足够一个人吃一 顿了。
张莹她们表演寓言两则,也很不错。我喜欢那则‘聪明的毛驴’,小毛驴聪明反被聪明误。
还有的同学表演了书法、小品、邮票介绍等,真是丰富多彩。
今天的班会课让我懂得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很多,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我爱我们的祖国!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片作为参考:
1.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手抄报***片大全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
3.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大全
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资料篇6
论文摘要: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语言能表达并且体现文化实体。如果我们在不同的国家,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所以,我们才能自如的运用这种语言。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遗产,又会使文化实现永恒,同时,语言的变化也会反映文化的发展变化。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维的方式、范围和深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和恰当地表达语言。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下几种方法来实现:一、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培养文化意识。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文化意识。三、开展各种课内、课外活动,培养文化意识。四、挖掘教材内涵,培养文化意识。
1运用英语情境教学,培养文化意识
情境教学遵循反映论原理,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情趣和潜在智能,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往往难以摆脱母语的干扰。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根据所学知识,积极创设模拟情景让学生讨论或角色表演,为他们提供运用英语思维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创设模拟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掌握如何用英语打电话、看病、购物、问路等语言技能。这种情景教学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碰到类似语境,学生也能从容自如。
2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文化意识
英语课本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中西方文化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初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英语向外国人宣传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真正实现英语教学“双向文化沟通”的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具体的说,就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妇女节、愚人节、五一节、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万圣节、圣诞节、新年等中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国旗和一些肢体语言穿插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增强学生的国家、社会、世界意识以及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力量,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爱心和正确健康的文化观,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开展各种课内、课外活动,培养文化意识
3.1注重课堂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开展课前‘`3分钟英语”,教师让学生准备有关文化的“speech",每次英语课前让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给其他同学作演讲。每次演讲的内容尽量不相同。这样锻炼了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的能力,也丰富了文化知识,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跨文化意识的机会。同时要开拓渠道,有效地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例如,要介绍中外传统节日,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和电教设备,播放这些节日的影像片段,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历史由来、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等,并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传统的异同。如教师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都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都有宴会大餐,都要互赠礼物等等。然后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谈及赠送礼物时,告诉学生中西方的异同:“礼尚往来”是中国文化习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送礼时十分重视礼物的价值,礼品越贵重,就越说明对于对方的尊重。
但在西方国家,人们不太看重礼品的价值,认为礼品包含的意义更重要,而且,一般来说,人们避免赠送贵重的礼品,以免被误会为贿赂。同时也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所以在使用“present"这一单词时,教师就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
3.2重视课外文化熏陶
指导学生通过到***书室查阅***书,上网搜索阅览资料,设计框架,绘制***画,设计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手抄报。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地出谋献策,力求把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手抄报上,同时在手抄报上面插人相应的***画,使整个版面***文并茂。手抄报制作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展现中西文化差异的手抄报展览活动。结合搜集的资料与手抄报的内容,指导组织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英美经典戏剧等,大家的表演会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这些表演中,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亲身的实践体会,掌握一些有关的知识,才能在英语交际中得心应手,不至于闹出笑话,出现尴尬的情况。
4挖掘教材,渗透有关文化的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化渗透在《英语阅读教程)中的每个章节中,学习英语就包括学习有关语言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生活特点。就以饮食为例:中国人的主食为米饭类,因此习惯用筷子、碗和汤勺;而外国人爱吃牛肉、鸡、鸭、羊肉等,通常用盘子、又子和刀。于是在结合教学内容时,我适当为学生增加了有关的内容。如在the allamerican slurt一课中,当学生学习了ham-burger, sandwich, pizza and steak等单词后,我便带了plate, fork and knife让他们亲手动一动、说一说,学习如何使用这些餐具,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认识。
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资料篇7
欢快的音乐,热烈的气氛,精彩的节目使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和谐与美好,感受到我们祖国的繁荣与强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愉快的国庆假期总结,方便大家学习。
愉快的国庆假期总结1为做好“十一”国庆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县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国庆节放假前夕,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的安全和稳定工作,制定措施,严格管理,保证了学校和全体师生的安全,让广大师生过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节日。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第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国庆节放假期间的学校安全和稳定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负责人。建立了由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为副组长,其他教师为值班人员的工作小组。学校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并做好了详细的预案。每天由值班人员在16点以前将一天的安全情况汇报给值班领导。如果出现安全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汇报给校长,以便及时处理。
第二、开展宣传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放假前夕,学校专门召开了安全工作会议,对全体老师进行了一次假期安全教育,同时各班主任对各班学生进行了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师生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教给学生怎样预防交通、火灾、食物中毒、溺水等事故,教给学生外出旅游的一些小常识,使学生懂得了在险情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必备的自救知识。
第三、进行隐患排查,防患于未然
放假之前,学校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专项安全检查。对学校的校舍、教室门窗、电源、交通、消防、监控系统及学校的周边安全问题进行了巡逻排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加固了门窗玻璃,并安排好了假期的值班工作。
第四、经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学校精心组织假期安全工作,专门召开了值班人员会议,对假期值班工作提出了要求,对制定了国庆节期间值班工作安排表,及时上报。
要求轮流值班的教师均按时到岗值班,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巡逻,认真观察,不流于形式,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给当天的值班领导。值班教师还要安全工作记录,将当天的安全情况详细记录在值班记录上。
第五、强化安全管理,坚持责任追究
学校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职责,要求教师人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明确自己的责任,确保学生学生安全,不***大意,不侥幸疏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工作准备不周、责任落实不到位、组织指挥不利、未履行好职责而造成财产损失的值班人员要追究责任。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愉快的国庆假期总结2为了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我校在迎来祖国的生日的时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迎国庆"系列活动。如:唱国歌比赛、国旗下讲话、手抄报和画画评比活动等等。通过别具心裁的设计,我校把国庆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现总结如下:
一、学校重视,同事合作,充分准备
1、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就成立一个活动小组,通过商讨后才确定这一系列的"迎国庆"活动方案:国旗下讲话、唱歌比赛、手抄报(中高年级)和画画比赛(低年级)、作品展示方案。
2、学校领导的重视,老师的配合,使得活动得以顺利地完满结束。
例如在国歌比赛前,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利用课后的时间带领班级去练习和彩排,音乐老师也从旁协助给予指引和帮助。在手抄报和画画比赛,班主任大力鼓励学生参加比赛,美术老师更是一个个地从旁指导,使得这次的手抄报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二、报名踊跃,参与积极
自活动宣布开始,班主任就积极激励学生参加,而学生也自发地组织起来,例如在手抄报比赛中,学生就以个人或者几个人为一小组来参加比赛,而且为使得内容更为丰富,他们在课后的时间里到***书馆或电子阅览室里查抄相关资料,这样的一种比赛热情,使得在评比的时候,我们收到的那60多幅的手抄报,不但画面美观,其内容的精彩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活动的精彩,令人回味
1、每周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都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契机。
随着国旗的冉冉升起,奏起雄壮的国歌,全体少先队员那规范的队礼,洪亮的歌声,队员那雄壮有力的讲话,怎能不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同学们心中升腾。
2、唱国歌比赛则掀起了国庆系列活动的高潮。
在这里,同学们充分地体现了团结与合作,互相配合的精神。无论从上场到下场,他们那一丝不苟的动作,他们按雄壮的声音,微笑的面孔都展示了本班的风采。
3、手抄报比赛(中高年级)和画画比赛(低年级)则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画面的精美、布局的合理、字体的端正,无不令人惊叹: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实在令人敬佩。
"迎国庆"系列活动不但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更向全校师生展示我校同学们的风彩。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将组织更好的活动来丰富全校同学的生活。
愉快的国庆假期总结3国庆长假的七天,其实是很短暂的,但是我却有许多收获,让这七天变得充实,变得快乐。
3日和4日,我和爸妈开着车到杭州的一个小县城桐庐游玩。听说它可是中国最美县呢!这两天,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奇景,感受了节日的气氛,也挑战了自己。
3日下午,我们去了桐庐美丽的瑶琳仙境游玩。瑶琳仙境其实是一个洞,里面的景色仿佛让人置身仙境一般。——桐庐的大街小巷到处挂满了国旗,一到洞口就要排队。我们进洞了,洞里开始很矮,很潮湿,洞顶有着各种描绘神话故事的***画,栩栩如生。不一会儿,眼前的景色让我们大吃一惊:各种颜色的钟***石通过灯光映入眼帘,还有一些是被水凝结成的。我们顺着人流,在这个仙境里环绕,一路上的景色全是用灯光和钟***石构成的。“银河飞瀑”、“玉柱擎天”“三十三道弯”等各种形象的石头让我流连忘返。使我不禁想起雁荡山夜观奇石的奇景。走到三厅,壮观的景象又使我印象深刻:星星点点的灯泡与红日构成了一幅银河与太阳的奇景,还有特技光在眼前晃动,让我浮想联翩……刚才的一切仿佛都在梦中,在仙境遨游真是一件奇幻的事啊!
4日上午,我们又去了大奇山,亲近了大自然。这里的一切如同一幅画,天空无比蔚蓝;湖水如此清澈,蓝色的波纹能使人一眼望得到底;无数座山隐隐约约在森林里飘荡,只留下几抹沁人心脾的绿;小溪欢快地蹦跳在山中;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与小溪组成了一首欢快又震撼的交响乐;石头给人们铺了一条潮湿又不平的路;铁索桥在人们的脚下调皮地晃动;悬崖在山风中摇摇欲坠;竹子在林子中苍翠欲滴……我愉悦地迎接了他们,我还走了前后摇晃的木条;踏上了摇摇欲坠的木桩;爬了有一个个洞的网;做了如过山车一般刺激的林中飞鼠……就一个上午,我有太多太多收获与发现,我在大奇山中留下了一段无比珍贵的记忆。
这两天太美妙了,短短的两天,胜过以前的三天、四天……我在桐庐带回了美味的松子,还带回了快乐与自豪,也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愉快的国庆假期总结4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国旗飘扬。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祖国的华诞。为了让幼儿体会节日的欢乐氛围,了解祖国的伟大,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我们师范附小幼儿园全体师生开展了“庆国庆”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根据幼儿园幼儿年龄特点,各班开展了不同的庆祝活动。我们中班的活动是《庆国庆幼儿作品展》、《庆国庆颂祖国—红歌演唱》。
为了让幼儿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自己是中国人,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我班特别设计了以“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分别为:
一、庆国庆幼儿作品展。
1、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用红豆和黄豆拼粘“国旗、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2、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剪贴纸花手工“送给祖国妈妈鲜花”。
3、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橡皮泥手工“送给祖国妈妈的蛋糕”。
不仅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还培养了幼儿的爱国精神。
二、庆国庆颂祖国—红歌演唱。
幼儿学习了《娃哈哈》《快乐的节日》等红色歌曲。幼儿以级部为单位进行了红歌汇演,一首首充满激情的诗歌,表达了宝宝们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最后,活动在师幼共同送给祖国妈妈的《生日快乐》歌中圆满的落下了帷幕。
欢快的音乐,热烈的气氛,精彩的节目使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师范附小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和谐与美好,感受到我们祖国的繁荣与强大。祝福我们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愉快的国庆假期总结5国庆长假期间,有许多人放了七天假,但是也有一些人在这期间工作,有许多人为自己写了一个计划,有的去旅游,有的去钓鱼,有的去海边。我自己写一个计划就是去钓鱼和去海边玩。
10月1日,我们一家一起去东江钓鱼。我们来到了东江边,发现杂草比上一次来的时间高了很多,草也多了很多,水葫芦也长出来了。我们刚去就听见一位叔叔对我们说:“这里不好钓。”说着那位叔叔就上去了。那个叔叔说不好钓,但是我们还是去试试。爸爸已经准备好钓鱼了,不一会儿爸爸一拉起杆就没有鱼了,我对爸爸说:“我刚才都看见鱼有咬钩了,就是你没拉杆。”爸爸这下听我话了,鱼咬了一两次钩就钓了一条鱼,这条鱼是条蓝刀,接下来又钓了好多条罗非。这时我看见了一个人下水抓鱼,另外一边有人在用网网鱼,网了好多大鱼,我还看见一条大鱼从水里跳了出来,又回到水里,看着就高兴。
10月3日,我们一起去大亚湾玩。去的路上塞车,一路的车像一条长龙。我们终于到了大亚湾,去了海边。海边这里有好多人,有的在海滩上休息,有的在沙滩上捡贝壳,有的在海边上戏水,还有的在玩水上游艇等……我换好泳衣就下海了,海里有个圈,圈里面是浅水区,我们在圈里,一个海浪冲了过来,我一不小心喝了一口海水,把我给咸死了。我还结识了几个小朋友,一起在海里戏水,可开心了。
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资料篇8
(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重点课题“昆曲学”(项目编号:98BGA06)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作者为“昆曲学”子课题“中国昆剧志”人物传记条目编写人。
作者简介:桑毓喜(1938- ),男,汉,江苏苏州人,中国昆曲博物馆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昆曲理论研究。)
摘 要:抢救、挖掘昆剧遗产,是开展昆剧研究工作之本。作为“昆曲家”组成的“昆剧资料学”,内容广泛,涉及史料、剧本文学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昆剧遗产;昆曲学;昆剧资料学;戏曲研究
中***分类号:J802.6
文献标识码:A
Excavating Treasure and Rescuing Heritage
-My Work on the Kunqu Opera Materials in Retrospect
SANG Yu-xi
抢救、挖掘昆剧遗产,是开展昆剧研究工作之本。它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史料、剧本文学、曲牌音乐、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方方面面,现被列为“昆曲学”组成部分的“昆剧资料学”,实际上与昆剧的其它学科也是息息相关、无法完全分割的。今天,我主要联系自己数十年工作实践作一些历史性的回顾。
我于1960年4月调苏州市戏曲研究室工作后,长期从事昆剧等戏曲资料的抢救、挖掘事项。其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寻找昆剧等历史遗存,主要搜集相关文字、***片、抄本、唱片等文物、文献资料;二、访问老艺人、老曲家、记录相关历史、艺术资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我更偏重于后者,因为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在我曾经访问过的百余位老艺人、老曲家,现尚健在者已廖廖无几,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数十年来,我不辞艰辛,尽心尽责,在昆剧等戏曲资料领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现中国昆曲博物馆珍藏的大批昆剧文物资料,其中大部分是本人亲手或参与征集来的。即使退休后,仍退而不休,乐此不疲,协助中国昆曲博物馆挖掘、征集到一大批昆剧文物资料,其中包括沈传芷、刘传蘅、方传芸、郑传鉴、张传芳、薛传钢、周传沧等已故“传”字辈艺术家及他们业师,原姑苏全福班名小生沈月泉的一批昆剧遗物;尤其令我终生难忘的是:2003年5月,我曾致函好友、著名昆剧史学家陆萼庭先生动员其为昆博捐赠事,很快即得到他的积极回应,于同年6月、8月他先后两次亲自挑选,将其成名作《昆剧演出史稿》(1980年1月初版本)的全部手稿,及其长期精心收藏的极具有价值的昆剧文物、研究资料三十余件(其中有晚清苏州人物画家胡三桥于清光绪五年所绘昆戏画四帧底片,清末民初曲学大师吴梅、江南曲圣俞粟庐的墨迹、手稿,著名昆旦周凤文的老唱片,赵景深教授早年用毛笔书写的信札等),无偿捐赠给正在筹建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同年9月21***突然取出名曲家樊伯炎先生生前用中国出水画笔墨为其精心绘制的一幅“康平居”(陆萼庭的书斋名)立轴,悬挂在书房中,并对其夫人郑傅霖女士说:“这幅画我准备先挂几天,也捐赠给中国昆曲博物馆。”岂料仅挂了十余个小时,翌日凌晨六时十分即因突发心脏病在家猝然逝世。事后,郑女士按其遗愿将这幅“康平居”立轴,连同庭先生所藏获奖证书、自撰论文等手稿,名人文稿、信札、墨迹及有关昆曲剧照、唱片、曲谱、书籍等各种昆剧文物、研究资料共达四百二十余件,已全部捐赠给中国昆曲博物馆珍藏。现可以这样说今后如有学者要专题研究陆庭先生,那就得前往该馆查阅相关资料。
“宁波昆剧”史料的发掘,及是我人生历程中干了件为昆史“填补空白”而引以为豪之事。宁波昆剧,简称“宁昆”或“甬昆”,宁波本地人又称为“本昆”或“本班”,属昆剧的重要支派之一。但历史上鲜有文字记载,为了弄清它与苏州昆剧的历史渊源关系,1961年冬起,在我室副主任、昆剧专家顾笃璜先生的委派下,我先后六次深入浙江省宁波、慈溪等地查访,几经周折,终于陆续找到了民国初年红极一时的“宁昆”名老生***发、高小华、五旦周来贤、四旦林根兰、王长寿(兼编剧),小面严德才、主笛徐新章、鼓师张顺金等八位老艺人,利用他们应聘莅苏为江苏省苏昆剧团青年演员授戏之暇,我与徐渊先生合作,在逐个访谈的基础上,记录、整理成《宁波昆剧老艺人回忆录》书稿(约十五万字),它较详尽地介绍了“宁昆”兴衰演变历史,戏班组织体制,班规习俗,脚色行当,常演剧目,表演艺术特色,名艺人小传,掌故轶事等等,1963年1月由苏州市戏曲研究室列入“戏曲研究资料丛书”内部印行后,在昆剧史学界影响较大。陆萼庭先生于1988年4月6日对该书作出书面评价称:“我一向推重这本书。抢救工作是多方面的,记录表演艺术之外,史料的记录重要。这本书记录忠实,涉及的面也较广,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至少有这样三点:一、‘宁昆’的活动,几乎完全不见于文字记载,此书填补了空白。对了解昆剧走入民间,提供了具体次料。二、‘宁昆’的活动,足以代表江南江湖(水路)班的特点,目前对昆武班,以及文班下乡演出的情况,多语焉不详,借助此书,可以概知。三、其中有关演出习俗的记载,尤具价值,不仅对研究戏曲史有用,研习民俗学的也应注目,《三跳》、《十二出不同的赐福》等。我认为此书如作一些修改补充,是值得公开出版的。”当今某些专家、学者撰写昆剧发展史,凡是涉及“宁昆”这一支派的,无不引用该《回忆录》提供的丰富翔实史料,本人应邀为海峡两岸分别出版的“昆剧(曲)辞典”撰写的有关“宁昆”许多辞目释文,也均得益于此。从该《回忆录》问世,迄今已经历了四十余年的风风雨雨,物是人非,当年参与口述的***发(生于1883年)、高小华(生于1891年)等八位“宁昆”老前辈,以及与我合作记录、整理者徐渊先生均早已一一仙逝,本人已成为完成这一书稿的惟一幸存者。现深感遗憾的是:该《回忆录》虽极具昆史研究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仅作为内部资料印行,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也有友人建议,可将此书写成《宁波昆剧发展史》,予以公开出版。有这么多丰富史料,再加以力所能及的补充,考订,写成一部“宁昆史”专著确非难事,但我再三考虑,还是保持老艺人口述的原貌较好,因为这八位口述者,属于“宁昆”最后一代演员、乐师,但辈份高,比“苏昆”的传字辈演员高一辈,留下这份全国独一无二、“原汁原味”的“宁波昆”历史资料,更显得珍贵,且随着时代的推移,其研究价值必将愈益彰显。最近,本人已与台湾中央大学戏曲研究室洪惟助教授商定,对该书作了较详细的修订,并增补了《序言》、《宁波昆剧概述》、《寻觅“宁波昆”踪迹》等文稿后,列入洪教授主编的《昆曲丛书》第三辑,将于2009年在台湾公开出版。今后如果条件许可,再在大陆出版简体字版本。这样,也就了却了本人的一大心愿。
李翥冈手抄曲谱等遗物的发掘,这是我抢救昆剧遗产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李翥冈(1873―1945)字季、号馥荪,别号蓉镜,原籍福建省同安县,生于上海。早年与人合资开设洋行,后长期在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等机构任职。年青时即酷爱昆曲,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参加上海霓裳集曲社,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始,由其发起创建赓春曲社,主持社务长达数十年,是清末民初上海曲坛颇有影响的人物。他工旦角(主五旦),擅唱曲目颇多,又能“彩串”,资历又深,被曲友们尊称为“老郎菩萨”。他的另一突出贡献是:平生嗜爱传抄、收藏昆曲手抄本,成为其公务之暇的一大乐事。四十年来,不管严寒、酷暑,常利用空闲伏案撰写,从不间断,积累了大量昆曲手抄本,属上海著名的曲本收藏家,为昆曲的传布、保存发挥了很大作用。例如:民国二十三年(1934)12月,仙霓社于上海小世界游乐场首演的前、后本《一棒雪》,即是由李翥冈先生提供的全套曲谱。由于李氏早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叶即逝世,他的后裔现居住在何地?尤其是经历了“”十年浩劫后,这批手抄曲本能否幸免于难?因毫无线索,我们也并未将其列为调查、征集目标。事有凑巧,那是1984年9月,有位五十余岁的上海人王某某,来苏找到顾笃璜先生,他自称是李翥冈的外孙,随身带来的二册保存完好的手抄曲谱,令我们的眼睛一亮,经过你仔细鉴别,这确属李翥冈先生手书的昆曲精抄本。王某某一再打听这些手抄本的价值,对我们询问的手抄本共有册数及现收藏者的姓名、住址,却违莫如深、不肯透露任何细节。但通过此事,也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讯息:李翥冈的昆曲手抄本有可能还完好地保存在上海。当时我M怀信心地决定绕过王某某,亲自赴沪查访,首选登门拜访了上海的一些知名老曲家,终于摸到了已故世多年的李翥冈长子原居住的大体住址,随即马不停蹄地连续走访了十余个居民委员会,终于有幸找到了时年八十余高龄的李氏长媳。她说,其公公李冈翥的所有遗物均由小儿子李冰掌保管,并提供了他家住在上海成都北路××弄××号的具体住址,使我喜出望外地顺利找到了年逾古稀、体弱多病的李冰掌老先生,我讲明来意后,他二话不说,将长期精心保存的乃父昆曲手抄本等多种遗物全部捧出,表示愿意捐赠给国家收藏。这一大批昆曲文物资料,后经清点、核对、计有:
一、李翥冈抄录的有关昆曲、传奇等手抄本共一百六十册。这些手抄本均保存完好,其中昆曲曲谱精抄本一百二十六册,载戏七百五十七折,均属宾白、由词、工尺谱三者俱全的舞台演出本,都用毛笔书写,字迹刚劲有力,工整清晰,宫谱精密周全,并分别题签、盖章、线装成册,其中不乏罕见本。例如:《南楼传》曲谱,仅《昆曲大全》刊印过四折,而李氏抄本有十六折;《渔家乐》曲谱,原传奇本已佚,《六也曲谱》等共载戏十四折,李氏抄本有二十七折;《十五贯》曲谱,《昆曲大全》等共载戏八折,李氏抄本有二十五折;《邯郸梦》曲谱,《集成曲谱》等共刊印过十四折,李氏抄本有三十二折;《梅花簪》曲谱,也仅《昆曲大全》刊印过四折,而李氏抄本有全谱,共达四十折之多;等等。此外,另有一册《昆曲全目》,也极珍贵。其原本来自清嘉庆年间内庭供奉陈金雀(原名荫,字煦棠,号金觉,工小生,以演《金雀记》成名,嘉庆帝乃赐名金雀)的祖传抄本。该《全目》内载昆曲传统折子戏目录一千二百九十八折,大多是清代中叶仍在舞台上演出的戏目,从中可窥见历史上昆曲演出剧目的概况,是一本极为重要的昆曲剧目文献资料。民国初年,李翥冈从陈氏孙辈处发现该抄本,借来抄录装订成册。现陈氏原藏本下落不明,因此,李翥冈手书的这一传抄本,已成为目前惟一能见到的孤本。
二、《安天会》等油印曲谱二册。这是民国十六年(1927)初,昆剧传习所学生在沪实习演出期间的排演本,属该所遗存在世极少的实物之一。
三、《昆曲粹存》一套(六册)系民国八年(1919)石印本;《六也曲谱》一套(二十四册),系民国十一年(1922)石印本。两种石印曲谱每册封页上均盖有赓春曲社方形篆体印章,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收藏价值。
四、昆曲老唱片九张,均属20世纪20年代高亭公司发行的上海著名业余昆曲家的唱段。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李冰掌老先生未提任何要求,即同意本人临时写一张清单将物件全部带回了苏州。临别时他一再叮嘱“要保密”,因为前几年俞振飞先生曾去他家要过这批昆曲手抄本,他未同意。后本人向领导汇报后,感到这批昆曲文物资料价值极高,遂由苏州市文化局名义颁发了一张奖状,并发给奖金人民币三百五十元。
此外,在这次征集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地向李冰掌老先生了解、记录了乃父的简历与生平事迹,为我后来撰写李翥冈先生传记提供了资料基础。
后经了解,我上述提到的这位王某某,确是李翥冈的外孙。当时,他向舅父李冰掌要了二册昆曲手抄本,抵达苏州摸底,获知这批手抄本价值其甚高,还未来得及与舅父会面,却不意被我们捷足先得征集而去。为此,他十分恼怒,特地赶到苏州,指着我鼻子在光其火:“侬这个人……”。面对这样的指责,我非常坦然,因为我这样做毫无任何个人私利,只是为国家抢救,保存昆剧遗产悉心操劳而已。
如今,这批凝着李翥冈先生毕生心血的昆曲遗物,已发挥了积极作用。原苏州市戏曲研究室编印的《传统昆剧演唱珍本汇编》,已陆续问世的有全本《浣纱记》、《一捧雪》、《风筝误》三种,均是以翥冈先生的昆曲手抄本为蓝本梓印的;前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在苏州举办的多期昆剧培训班的学戏教材,也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这批昆曲手抄本。随着中国昆曲博物馆在苏建立,现李翥冈先生的昆曲遗物,已全部转入该博物馆珍藏;尤其是其中李氏手书的一百二十六册昆曲谱精抄本,更成为馆藏艺术珍品与瑰宝。
在长期从事抢救、挖掘昆剧等戏曲遗产实践中,也是自己逐渐熟悉业务、不断提高昆研水平的过程。自1986年起,我先后应聘参与了《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苏州戏曲志》等九部志书、集成的编纂、撰稿工作。其中尤其是为《中国戏曲志・江苏卷》撰写的《昆剧剧目一览表》(约二万余字)、《昆剧“传”字辈演员一览表》(约一万余字),在《中国戏曲志》总编辑部专家审稿时即引起重视,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这是当时担任《江苏卷》编辑部副主任王永敬先生来信告知的)。
《昆剧剧目一览表》收集元、明、清杂剧、传奇等一百六十七种中六百余折(出)近代常演的昆剧折目,按剧目产生的年代次序排列,并将作者姓名、原剧出(折)目数、版本出处、演出概况等,一一加以考证、注明。此外,还着重将属于晚清姑苏四大昆班(全福、大章、大雅、鸿福)的常演剧目,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字辈演员常演剧目进行对照、排比,并用符号标明。这样与原计划仅一般性排列演出剧目的表式相较,大大增强了史料性与学术性,但这样的构思、无疑是“自找麻烦”。本人除翻阅了大量各种版本的原著、舞台演出本与手抄本外,又花了整整半年时间,先后在苏州***书馆苏州大学***书馆翻遍了自20年代至40年代初的《苏州明报》、《申报》等报纸,从大量演出广告中,录下“传”字辈演出剧目四千八百四十七台,经过认真筛选,剔除重复,综合统计出“传”字辈演出剧目实为近七百折(出)从而纠正了某些著作中均将“传”字辈演出剧目列为四百余折(出)的记述。这一新的考证结论,为写好《昆剧剧目一览表》提供了坚实的资料依据。
20世纪20年代,苏州昆剧传习所陆续培养出多少“传”字辈演员?众说纷纭,连尚健在的“传”字辈艺术家本身的说法也很不一致。本人经过反复调查研究,确定了划分“传”字辈的界线为二:一、属于昆剧传习所的学员;二、在昆剧传习所阶段取得“传”字艺名者。从而将新乐府、仙霓社阶段十余名虽用过“传”字艺名,但并非传习所学员,不应列入“传”字辈行列者排除后,首次作出了“传”字辈演员实为四十四名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按艺名、本名、籍贯、生卒年、师从、应工行当、擅演剧目、备注等栏目,列表一一加以注明。由于《昆剧“传”字辈演员一览表》,不仅所列演员全,各项次料翔实,且具有首创性而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国著名戏曲理论家郭汉城先生于1991年10月12日,曾亲笔致函赞扬我“工作勤奋,治学严肃,为中国戏曲志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与郭老并不相识,他的信札,对我激励、鼓舞很大。这封信,我至今珍藏着。
此外,我还应邀为海峡两岸两部“昆剧(曲)辞典”撰写辞目四百余条,计27万余字,以及在《20世纪江苏文化名人》、《苏州当代文化名人》、《中国昆曲论坛》、《戏剧论丛》、《戏曲艺术》、《艺术百家》、《苏州杂志》、《戏剧电影报》等专书、杂志、报刊陆续发表的文稿,连同出版的《昆剧传字辈》专著等共达一百余万字。在这些文稿中,并没有高深的理论,主要还是属于昆剧等戏曲史料稿中,并没有高深的理论,主要还是属于昆剧等戏曲史料范畴,如近现代的昆班、曲社、演出剧目、人物传记等等。由于内容丰富翔实,尤注重挖掘第一手资料,受到专家及有关人士的好评。例如:我于1987年11月4日访问俞振飞大师后,为《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很快写出了质量较高的《俞粟庐》条目释文。尔后,还完稿《曲圣俞粟庐》一文,发表于《苏州杂志》1992年第1期;并由香港《大成》杂志222期(易名为《俞振飞的父亲“曲圣”俞粟庐》全文转载,陆萼庭先生阅读后,曾于1992年3月3日致函称:“《俞粟庐》一文写得甚好,叙述翔实,如从师韩华卿的年份,学于滕乔醋、王鹤鸣的细节,当是经过多方求,始克有此。读后很感兴趣。据海上曲家刘D万回忆,顾公可所藏老手书《哭像》曲摺后有粟老长篇题跋,其中提到同治壬申年遇晤甫里韩华卿‘授以叶氏之学’。所忆年份正与大作相合。”我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撰写的另一重点条目释文《王季烈》,乃是我亲自拜访王守泰先生,并与他多次通信、切磋后写就的。该条目释文曾获王守泰先生首肯,他于1990年1月12日复信称:“先严传记,我认为内容翔实,另无修改意见;”又说:“《集成》人物传由你执笔,深庆得人。”顾传d是“传”字辈中最具号召力的著名小生演员,但由于他很早即弃伶、求学、转业,并于1949年5即举家移居台湾,因此,在大陆能查获他的资料很有限,更从未发现过他的照片留影。为了写好《顾传d》条目释文,我先后八次与传d的遗孀、已年逾八旬高龄、定居美国的业余昆曲家张元和女士通信,承她提供了不少有关顾传d的文字和照片资料,使我顺利地完成了撰稿任务,也获得了张元和女士的赞许,她于1991年8月2日曾函复称:“大函及外子传记初稿均已收到,所撰文字精炼详实,非常感佩。”此后,我还完成了《“传”字辈中第一人――记昆坛名小生顾传d》文稿,刊载于《艺术百家》1997年第4期。张元和女士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陆续从美国邮寄给我的有关顾传d等剧照、便装照等十余幅,现均已转入中国昆曲博物馆珍藏。其中有昆剧传习所全体学员于民国十五年(1926)四月于上海徐园拍摄的“种牛痘”照,乃是该所学员存世的惟一集体照;另有剧照多幅,均拍摄于“新乐府”初期,即民国十七年(1928)。其中有《割发代首・刺婶》(由顾传d饰张绣,朱传茗饰邹氏)、《狮吼记・跪池》(有不同场景的二幅,由顾传d饰陈季常,朱传茗饰柳氏,倪传铖饰坡)、《贩马记・团圆》(由顾传d饰赵宠,朱传茗饰李桂枝,倪传铖饰李奇,周传瑛饰李保童);便装照有顾传d个人照多幅,顾传d与张元和的结婚照,顾传d与朱佳茗的合影照等,均很珍贵。现由《中国昆剧大辞典》、《中国昆曲艺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苏州戏曲志》及拙著《昆剧传字辈》等刊载的部分照处,皆来源于此。
昆曲堂名班,属坐唱昆曲,兼能自行乐器伴奏的职业班社。历史上许多红极一时的昆班名角,如周凤林、沈月泉、丁兰荪、尤彩云等等,以及著名曲师,如吴秀松、许纪s、高步云、李荣生(阿荣)、陆巧生等等,皆出身于昆曲堂名班。因此,堂名班在城、乡普及昆曲艺术、培养昆曲人才方面贡献颇多,但这一群体,在旧社会地位低下,很少有文字记载存世。1994年前后,我在《中国昆剧大辞典》主编吴新雷教授的嘱托下,曾多次在苏州、吴县、常熟、昆山等地调查,访问了周祖福、徐伯钧、蔡y荣、薛剑峰、包元儒、吴锦亚、高慰伯等十九位昆堂老艺人,完稿并在《辞典》上发表了苏州《洪翠堂》、《允德堂》、《添福堂》,吴县《合和堂》、《北万和堂》、《南厅和堂》,常熟《春和堂》、《鸿福堂》,昆山《永和堂》等二十余个昆曲堂名班的释文,留下了一份较重要的昆堂历史资料。
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资料篇9
朕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谕旨,而和|于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递如意。漏泄机密,居然以拥戴为功,其大罪一……(《清仁宗实录》卷三七,嘉庆四年正月甲戌)
如果说和|的其他罪名多为会审大员拟定,则这“大罪一”必由皇帝亲口说出。那是发生于三年前的一件真事,是储君与和|之间的秘密,曾也是和中堂至为得意的***治投资,没想到翻成大罪之首。
如意,是一个寓意美好的词汇,一个携带着希望、祝福与祈愿的吉词,武则天当***时曾以之为年号。本文主要指以此命名的一种制作精美、价值不菲的工艺品,乾隆间极为流行,大臣进贡,皇上赏赐,臣僚之间馈赠,下属孝敬上司,多以如意为首选。在宫中与官场需求的强劲刺激下,如意市场产销两旺,嵌珠镶金、紫檀镶玉、整玉全金者开始出现,花样翻新,价格奇昂。一部如意的专史,也早汇入华夏文化长河,由日用之物(痒痒挠)渐染富贵吉祥之义,附丽于威权与商机,流变为奢华夸饰和贿送之媒,实乃清王朝由盛而衰的一项物证。至于和|向永琰暗中递上的那柄如意,当是精品中的精品,重要的却也不在材质价值,而是它所负载的象征与隐喻。
一、递过来一枚如意
和|向未来的皇帝递呈如意之举,发生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二日,推测应是当天夜晚,地点则在圆明园。当年的木兰秋A照例举行,圣驾五日前才由热河返回京师,未入紫禁城,直接住进了该园。八十五岁高龄的老皇帝精神矍铄,牵念亦多:苗疆的战争仍在艰难绞杀中,台湾天地会又聚众攻陷彰化和鹿仔港,闽浙洋面海盗猖獗,福建则发生了督抚藩臬全伙陷入的贪腐大案……最让弘历挂心的大事,还是皇位之授受。
那是一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前夜。次日上午,乾隆帝将出御勤***亲贤殿,召见皇子皇孙与一众王公大臣,册立永琰为皇太子,宣布明年元旦举行禅让大典,为嘉庆元年。而就在当晚,皇十五子永琰还是一名普通皇子,此事还是皇朝的最高机密。乾隆帝选定继位者的密诏早已写就,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无旨意谁也不敢开启;圣上属意永琰虽能见出一些苗头,但皇次孙定亲王绵恩也是坊间传闻的主要人选,一日不宣示储位于天下,则一日猜测不停。因为要拟写册立诏书、筹办相关仪注,乾隆帝在当天谕知阿桂、和|、王杰等几位枢阁近臣,而想到跑去传递信息的,只有一个和|。
当日之具体情形,早已付诸烟尘。皇子皇孙在圆明园集中居住于勤***亲贤殿以东的“洞天深处”,称为“四所”,“东西二街,南北一街”,比邻而居,各有一帮子太监杂役。清朝律法严禁外臣与皇子私下交结,和|怎样从***机处到的那里?怎样避开别的皇子及众多耳目?是一人独往还是带了随员?那柄如意什么材质?究竟藏在怀内还是袖中?现在均无从知晓了。所有这些难题,都难不住和大人。我们知道的是:他在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秘密会见了嘉亲王永琰,快速(或缓缓)地掣出一柄如意,郑重奉上。那一刻的和|与永琰应无交谈,四目一对视,彼此点点头,也就你知我知了。
和|有更复杂的目的么?怕也没有,就一个报喜讯,表忠心。永琰则必然心情复杂:欣喜应是主要成分,毕竟多年期盼即成现实,脸上虽会尽量保持庄重平和,心中能不狂跳狂喜!然欣喜之后,当也浮想联翩:授受大事由这位名声不佳的仁兄潜地来告,父皇的钦定似乎变成了和|的拥戴,本来的正大光明演为一路鬼祟,又让永琰心中愤懑。而和|日后益加恃宠揽权,排斥正人,营私舞弊,皆让J琰(永琰成为皇太子后,父皇所赐之名)默记在心。“不怕你现在闹得欢,就怕我将来拉清单”,起于草莽的清廷很喜欢抄家,每次抄检治罪必有清单。和|生性有几分恃才轻妄,喜欢吹嘘卖弄,喜欢戏谑调侃,却把此一事深藏心底。未想到J琰一旦亲***,即将此公诸天下,义正词严,定为大罪之第一款。
嘉庆帝对和|的深恶痛绝,三年禅让期间隐忍克制,主***后雷霆一击,我们已然很清楚。然和|对嘉庆帝如何?他真的想要离间上皇与皇上,真的敢处处狙击、阻挠和挟制新帝吗?清代有不少笔记野史、今日有不少研究者皆如此论列,似乎训***期间和|对子皇帝处处为难,甚至欲行颠覆。他会吗?他敢吗!
和|是怎样一个人?
首先是绝顶聪明的人。靠侍奉乾隆帝起家的他,最不缺乏的能力,就是机警乖巧、察言观色、趋利避害。举行禅让大典后,太上皇仍是他的第一靠山,而如何与子皇帝搭上关系,取得其信任依赖,则关乎未来,是他新的首要课题。其实,这份功课,和|早在禅让之前已认真做起。以如意为媒,传达皇位已定的信息,真是妥帖精妙,或只有和|能想得出。而递过去一枚如意,不独传递了一个最高机密,同时也表达一份忠诚与投靠。
至于数年后居然成为大罪,和|也是始料不及。“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痴呆福,越糊突越有糊突富”,描述世事人情之颠倒错杂,是元曲中发出的人生喟叹。然聪明真的不宜绝顶,绝顶聪明翻会演为小聪明,本来的如意也将会变得不如意,此r此刻的和|就是这样。
二、第一贡品与最高赐赏
作为器物,如意为梵语“阿那律”的意译,即爪杖,以竹木制成,长三尺许,前端作手指形,用以搔抓脊背之痒,舒爽可如人意,因而得名。据说此物是随佛教的东渐入华的,亦有僧人讲法时记经文于柄上,于是又有了备忘和指划的功能。传衍后世,便有了角、骨、玉、铜等不同材质,有了石崇以铁如意击碎珊瑚的典故,也有了唐人李颀“指挥如意天花落”的诗句。这也是一个有名的历史故事,演绎南朝梁名将韦绷僬笠灾袢缫猓ㄒ辉话捉侨缫猓尤葜富樱大胜对手。弘历的如意诗曾不止一次提到李颀,很享受韦蹦遣挥锒威、“指挥如意”的感觉,而不太理会原诗中浓浓的禅意,常也略去下句“坐卧闲房春草深”。
五十四年七月,正当乾隆帝在避暑山庄开宴行贺之际,越南使臣阮光显等恰好远道赶来,龙颜大喜,即令列于蒙古王公文武大臣后入座观剧,宣布将越南更名安南,册封阮光平为国王,“赏给阮光平玉观音、玉如意暨金丝缎朝珠等物”。使臣与随员也赏给如意等物,自然材质上大有差异。
如意成了君臣和谐(即弘历多次说到的“上下连情”)的吉祥物。大臣年节进献如意,皇上在年节也会恩赏和回赐如意。五十年正月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王公大臣、藩部回部、朝鲜使臣暨士商兵民等三千人入席,“颁赏如意、寿杖、缯绮、貂皮、文玩、银牌等物有差”,虽说不是每位与宴者都有如意,想必也是个大的俊<吻煸年禅让大典后的千叟宴规模更为盛大,躬逢其盛的属国藩部贡使更多,共设八百余桌,三千多人出席了宁寿宫皇极殿的宴会(还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五千人,另行款待),并命赏赐如意、寿杖、银牌等物。没有看到宫中发放如意的文档,推测当有数千枝,好在宫中存贮甚多,可谓取之不竭。
这种官场和社会风习也被写入小说。《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贾母八旬大寿之前,“礼部奉旨:钦赐金玉如意一柄,彩缎四端,金玉杯四个,帑银五百两”。该书多用史笔,此其一例也。
三、盛世收藏与贪腐清单
清朝入关之初,优质玉石很是稀缺,就连御用玺印也不得不凑合,满汉双文的“皇帝奉天之宝”竟然以明“章圣皇太后宝”(嘉靖帝之母蒋氏印玺)的背面刻制,说到底还是上好玺料不足。后来回疆伯克也贡入一些玉石,不仅量少,像样的当也不多。这一切在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彻底改变:派驻回疆的大臣深知皇上的喜爱,不独注意收购,还会直接组织对玉石的开采,自乾隆二十五年开始,优质和阗玉源源运京,让乾隆帝十分欣喜。从现存档案中可以见出,当时主要在河床采玉,对山上的玉石矿进行封禁保护,不经奏准不得开采。而在入关途中层层设卡,私人不得携带玉料进入内地,说到底还是为了朝廷专有与持续使用。
在我国历史上,喜爱玉器珍玩的帝王虽多,却也较少如弘历这般痴迷。他写了大量咏物诗,对和阗玉雕制的宝物津津乐道,有的反复题咏。乾隆御制诗中大约有八十首“如意诗”,开始时还多是竹节、木根之类材质,渐而集中在和阗白玉如意上,一咏再咏,同题重复,并无太多新意,却能准确传递出弘历的珍爱陷溺。宫中有一个玉玲珑馆,弘历显然为之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心血,所制和阗玉艺术品多要先画样呈上,再遵照旨意造作。皇上常常身兼宫廷玉作的设计师,且乐此不疲。
乾隆中期以降,以如意为代表的各种宝物,成为“盛世”的一种表征,穷极工巧与奢华,既形成了制作与销售的产业链条,也催生官场贿送、人情联络的潜规则,为害甚巨。其根源或曰核心,仍在于官员向朝廷的进贡。乾隆帝曾多次传谕对臣子之贡作出限制,譬如只允许督抚与少量王大臣贡献,只允许在三大节进贡,并限于土宜与如意之类“上下连情”物品,也有意无意地造成了进贡资格的尊荣,推高了如意的特殊价值。
三十八年三月,乾隆帝巡幸天津,只是一次短途视察,各地督抚等闻知后仍纷纷派员远道进贡,以浙江藩司暂护抚篆的王望亦随众贡献,贡单内首列“嵌珠金如意一枝”。这枝贵重的金如意皇上并非第一次见到,先是浙江盐商进而未收,接下来浙江巡抚富勒浑又进而未收,虽是拒绝收下,倒也将此物记住。隔了一年,浙江巡抚已换成三宝,王望在其抵任前短暂代管,连署任都算不上,却也抓住机会,“复以此呈进”。一件三至御前的如意,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宦程之旅?弘历不禁狐疑,降谕申饬,并质问:“且此如意,伊岂购自盐商乎?抑为商人代进乎?”不知王望是怎样回答的,留给皇上的印象似乎并不差。
不久后王望调任甘肃布***使,天高皇帝远,加上总督懵懂,遂大肆兜售假捐纳文书,赚得盆满钵满,还博得一个能员名声,升任浙江巡抚。前度王郎今又来,也显得沉稳了许多,一年半之后上了一道奏折,说是巡抚衙门养廉银为一万两,已经足够办公用度,因浙抚一向兼管盐***,“添有养廉银四千八百两,及掣盐路费、赏赉等项公费银五千两”,请求一并裁减,划拨为建造和维护海塘的经费。这话算是说到皇上心坎里了,御批“自应如此办理”,并再次提到那枝“金珠镶嵌之如意”,称之“耗物力而适形其俗,朕所不喜”,申明“不得复以金珠镶嵌器玩呈献”。旧话重提,却读不出多少责备王望的意思。
乾隆帝所说是真心话,不喜欢坊间如意镶金嵌珠之俗式,也在谕旨和诗文中再再言及。而他喜欢和阗玉,以为玉如意价格比金如意要低,也是一种***治讽刺―进上的宝贝能便宜么?就在几天后,弘历被山西巡抚巴延三的一份奏报震惊,当即传谕:
本日据巴延三奏,起获张銮同伙私贩之卫全义寄卖各玉器,内有玉如意一枝,票开价银四千两。览之深为骇异!前次屡降谕旨禁止贡献,而督抚等于呈进方物时,间有以玉如意附进者,朕因如意义寓祥占,且计所值无几,间亦赏收,以联上下之情,初不知商人等之居寄罔利若此也。今阅单内卫全义所寄之玉如意一枝,需售四千两,实出情理之外!……奸商辈以近市三倍之心,贪得无厌,高抬市值以惑人,固属可恨,而督抚等不惜重费购觅,亦属愚而无谓矣。朕于整玉如意本非所喜,是以座右陈设止用镶玉者,而不用整玉,乃众所共知。况回疆玉料琢成器皿,朕一见即能辨识。今既彻底查禁,将来自不敢复有违犯。但旧时存者恐尚不少,岂可仍听市侩之昧心渔利!现谕督抚等,即朕七旬万寿亦不准进贡,其或偶于方物附呈者,不得仍用和阗整玉如意及大件玉器。即呈进,亦必不收,使奸商无利可***,其弊自息。(《清高宗实录》卷一七,四十三年十一月戊子)
旨意中有几分痛切,却毫无反思,一味地推责诿过,指责商人与大吏,不去追究玉如意盛行的***治根源。且仍不禁止贡奉如意,说自己不喜欢整玉如意,说宫中陈设多为镶玉,自诩对和阗玉的品质一望而知,无意中也留下一些信息。高官巨商谁不知玉有等级之别,本不在整玉与镶玉,一小块羊脂,价值常远过大块绿玉。距弘历七旬万寿还有不到两年,呈进如意之风愈刮愈猛。
此时正值叶尔羌办事大臣高朴私运玉石案发,多省奉旨追查,晋抚巴延三奏报涉及细节,才使皇上得知玉如意价格之昂。高朴是慧贤皇贵妃的亲侄儿,一向得弘历欣赏,升迁甚速,由兵部侍郎派任回疆,身份却是钦差大臣。没想到高朴竟然利欲熏心,征用***民夫三千人私自开采玉石,并潜运入关。高朴每次进贡都是九块玉石,品级不算太高,却派人将优质玉料私自带往苏州等地,雕刻如意等物,再卖与办贡者牟取暴利。乾隆帝大怒,连颁严旨,命将高朴一经审明,即在叶尔羌就地正法,以抒民怨。
四十五年三月,内阁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贪纵营私案发,也与办贡相关。***坛新星和|受命前往办案,很快将贪贿事实查清,其中按察使汪圻“从前送过金如意三柄,发还后又变价送来”,得银五千两。可知玉如意的价格,竟在金如意的一倍以上。李侍尧深得乾隆帝信重,为官并非甚贪,退回了汪圻的如意,却收了变价的黄金。在他被查抄的物品中,有“金如意二十柄……按库法称重二千二十四两六分”,而抄检汪圻的清单中,标名如意与如意花者也有多件。
四十六年夏月,甘肃冒赈案事发,很快牵扯出王望,扯出通省各府县的捐纳作弊,总督勒尔谨以下五十六名职官被处死,四十六人被遣发***或黑龙江。涉事官员的被抄清单上多有如意,而王望名下却甚少,一则***机处督催将其珠玉珍玩封固解京,这部分清单未见流传;二则闽浙总督陈辉祖一见王望任所抄出宝物,陡起贪念,借机抽换入己。陈辉祖事发后被逮讯抄家,清单中也有“珠宝镶嵌如意二枝、各色如意一百六十九枝,各色朝珠一百零三盘,大小玉器共三百十三宗计一千四百一件……”只不知其中有多少来自王望了。
所谓的盛世收藏大半如此,先流入权豪势要囊中,再登上贪官的抄检清单,最后汇集于内务府大库。查看这一时期的办案文档,几乎所有的获罪官员,抄检清单上都会出现如意,且数量都很多。
接替陈辉祖为浙江巡抚的福崧,先因黄梅案被贬职,十年后回任,又因侵挪库项被诛,仅任所查抄清单上就有“整玉如意一柄,嵌玉大小如意九十八柄,又零块如意三十九柄”。
闽浙总督伍拉纳贪污案被揭露,奉旨查抄家产,仅在水路两艘船上,就查获“装贮箱笼共一百八十三号”,主要是大件玉器、瓷器和铜器等,造册呈报,其中有“嵌玉如意一百一十二枝”“雄黄如意二枝”“檀香如意一枝、嵌料石如意九枝”。而此前抄检伍拉纳京中家产,“如意一项多至一百余柄”。乾隆帝闻知极是气愤,质问:“此与唐元载查籍家财胡椒至八百斛何异?”
同案被逮治的福建巡抚浦霖更是聚坑惺酰除大量金银田产,仅金玉如意就有一百五十九枝,朝珠一百二十三盘。原福建按察使钱受椿家产中,则有镶玉如意八十二柄。前往福州审案的两广总督长麟因办案不力,有旨抄检其京中家产,清单上玉器朝珠甚多,也有“玉如意一柄,玉三镶嵌宝石如意一柄,玉三镶如意六十九柄”。和|已发出***机处字寄要求查抄长麟任所(广州)资产,被皇上制止,否则还会有较大增加。一旦被逮讯抄检,这些封疆大吏轻则贬窜,重则杀头,自然是大大不如意了;其所珍藏的各式如意被列入清单,登记得清清楚楚,连残损者都不漏掉,作为一种罪证。
尽管如此,乾隆帝对如意的喜爱仍未稍减。册立皇太子第三天,降谕定传位后王大臣进贡规则,宣称国家百年升平,大内各殿阁陈设物件积贮甚多,“着自丙辰年为始,内外大臣所有年节三贡,竟无庸备物呈进。惟元旦及朕与嗣皇帝寿辰庆节,在朝王大臣亦只须备进如意,以迓吉祥而伸忱悃。逾日仍不过分赐众人也”(《清高宗实录》卷一四八六)。乾隆帝素以英察明断自视,看到督抚藩臬等封疆大吏贪腐案件多涉贡献,取消了年节三贡,也撤除了他们进贡的资格,只让在京王大臣贡献如意,并强调将用于赏赐众臣。
呵呵,遇贪必反,涉腐必究,而好物长存,如意长存。即便频频出现在抄检清单上,玉如意之温润坚贞、吉祥美好,在老皇帝心目中依然如故。
四、从厉禁到再咏
嘉庆元年元旦终于到了,乾隆帝念叨多年的禅让大典如期举行。国家已发生严重危机,湘黔交界地域的苗变未定,鄂川两省***众又揭竿而起,并迅速扩展到陕南豫西,烽烟相连,民不聊生。
弘历升格为太上皇帝,权柄不移,***国大事仍所决策,嗣皇帝备位见习,形成了禅让期间特殊的***治格局。圣心为内乱焦虑,自有臣子看在眼里,想方设法为之解忧。不是有旨准许在京王大臣进献如意吗?就在元旦这天,各种精心备办的如意大量进宫,“贝勒贝子公等及部院侍郎、散秩大臣、副都统纷纷呈进如意”,全是双份(上皇与皇上各一份),让上皇哭笑不得。这能怪他们吗?“王大臣”说起来隆重,实际在京三品以上官员都可列入,百余年宗室繁衍,乾隆中晚期对满蒙八旗常予加衔,导致高官人数众多。次日,上皇颁发敕谕,限定宗室亲王、郡王、满汉大学士、尚书才准许呈进如意,其余一概不准。
五月间,弘历又有一道敕谕:
此后除盐织关差向有公项购办备赏物件外,其余内而王公大臣,外而督抚,不但贡物不必进呈,即如意亦不许备进。(《清高宗实录》卷一四九四,嘉庆元年五月丙辰)
践大位六十余年,弘历口含天宪,言出律随,可臣下大都知道,关于进贡的谕旨可以有商量。上皇深爱如意,年节与平日还要大行赏赐如意,光是由盐***、织造、税关购买怎么能行?于是仍有人照旧恭进。以和|为例,不光自己逢年节必进,其母其妻都会进奉,列于贡单之首的便是如意。
几年前,由于御史曹锡宝的弹劾,弘历曾命有司核查过和|管家刘全的家产,被和|遮掩过关,而终没躲过嘉庆帝亲***后的清算。据现存的一份和|资产清单,他家藏的如意竟有五千多枝,专以十余间房屋收贮。乾隆帝长逝矣,否则闻知此数,真不晓得该如何评论?从来自视聪察的帝王都会被近臣欺蔽,不独一个弘历。话又说回来,如此多的如意,并没给和大人带来吉祥安宁;暗中传递继位喜讯的那枚如意,更是将他送上绝路。这是怎样一种嘲讽?在诏狱中,和|很快想通了,讯问时痛快招认:“六十年九月初二日,太上皇帝册封皇太子的时节,奴才先递如意,泄漏旨意,亦是有的。”这是他认罪供单中的一条,竟读不出一丝委屈。
与和|的机巧变诈不同,天潢贵胄、读了大量圣贤书的J琰,耻于这种行径。大约从那次私递消息开始,J琰就对盛行宫廷和官场的如意产生了深度厌恶。但也不影响他每逢新年,都要撰作一首赞美玉如意的诗―上皇喜欢,只能跟着表示喜欢呗。嘉庆四年元旦,上皇自觉精神不济,减去了元旦开笔和如意诗,J琰则照旧题咏,并注明所咏玉如意“乃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十八日赐居毓庆宫时父皇所赐”,多么浓重的孝思与感恩之心!然彼一时此一时也。数日后上皇辞世,嘉庆帝降谕禁止臣下进贡,词气严厉峻切,特别说到如意:
再年节王公大臣督抚等所进如意,取兆吉祥,殊觉无味。诸臣以为如意,而朕观之转不如意也,亦着一并禁止。(《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四,嘉庆四年正月十五日)
嘉庆元年正月十五日谕旨:各省贡物多入和|私宅,着禁止再进古玩等物。
这番话或也能传到狱中的和|耳中,称心如意了很多年的他,已经严重不如意了。至于年节呈进如意的惯例,新帝严旨禁绝之际,也说出一些实情:在京王公大臣年俸不高,连当差与日常应酬都不够,贡献如意已成为沉重负担。如果说进贡是乾隆朝中晚期一大秕***,而禁贡,则成为嘉庆新***之一。多数王公大臣想必松了口气,持续数十年的“如意热”,当会消歇一段时间。
此后的接连四年,嘉庆帝没再写赞美如意的诗,可到了第五年便又在元旦当天题咏:
盈尺良材贡远方,坚贞温润发辉光。
万几***治皆如意,民协年丰大吉昌。
(《清仁宗御制诗初集》卷四一,
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资料篇10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更多关于元旦黑板报-庆祝元旦的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资料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