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水的古诗篇1
【关键词】鉴赏古诗 抓住虚实 纲举目张
鉴赏古诗的方法尽管很多,如知人论世,分析意象、意境等等,但是,我认为,鉴赏古诗的关键是抓住“虚与实”,抓住了“虚与实”,就等于抓住了鉴赏古诗的纲。
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文学的“实”,什么是“虚”。一般来说,“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情绪。从不同角度说,眼见为“实”,联想、想象为“虚”;人、事、景为“实”,思想、情感为“虚”;现实为“实”,过去、将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
再看看,“虚”和“实”的关系是什么。对此,古人早已作了精辟的概括,那就是“虚实相生”,“实”产生“虚”,“虚”又表现“实”。这是文学艺术特点之一,尤其是古诗,这一特点更鲜明,几乎所有的古诗都是虚实结合的。所以,鉴赏古诗的关键是抓住“虚”和“实”,其理由有四:
理由之一,抓住“虚”和“实”,便于把握古诗的思路?摇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既说的是“虚”和“实”关系,又体现了古诗的脉络:从“实”到“虚”,由“虚”到“实”,或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抓住了这一点,就容易把握古诗的思路,从而整体把握诗意。例如,欧阳修的诗《琅玡溪》: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从虚实的角度看,该诗的思路为:实写在琅玡溪的所见——山、雪、溪水、游客、流花,虚写溪水的源头,山中山花烂漫的春景。如果不从虚实的角度分析,也许只能看到作者的所见,而看不到作者的所想——实中有虚,不能到位地把握思路。
理由之二,抓住“虚实”,便于全面概括古诗的内容?摇作为语言艺术的古诗,“虚”和“实”是其内容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从这两方面概括其内容,其概括才会全面。如对《琅玡溪》内容的概括,如果仅从“实”的方面概括,只能概括所见到的三幅***景——雪消溪涨***、游客过溪***、溪水漂花***,而概括不出溪源山花***,其概括显然是不全面的。
理由之三,抓住“虚实”,便于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蕴、意境 古诗鉴赏的难点是意蕴、意境的分析、理解。意蕴属于“虚”,是由“实”“生”的,意境是“实虚”结合体。明白这些道理,顺藤摸瓜,难点也就不成为难点。还是以《琅玡溪》为例来说明。该诗由“但见流出山中花”这一“实”,借助读者的联想、想象,生出“虚”——溪水源头、山中美景,使得其意蕴极为丰富,不仅有对眼前景的赞美,还有对溪水源头、山中春花的憧憬,也表达了寄情山水的情怀,创设出了幽远的意境。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2
一、把握作品中的“虚”“实”关系
虚实相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艺术手段,也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规律在文艺创作中的体现。在小学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辨析虚实,同时还要很好地体味虚与实如何相辅相成、相反相成,欣赏其高妙的艺术手法。
对于写景诗歌,教学中要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境遇于实景中发现真情。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写了诗人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到江陵沿途所见之景,有彩云、猿声、轻舟、万重山,极言从白帝城到江陵之快速。诗人写这一路上的景物只是想说明速度快吗?其实不然。当时,李白因***治上获罪被流放夜郎。乾元二年,肃宗大赦天下。消息传到时,李白正在白帝城。听到这个好消息,他随即从白帝城返回江陵。诗句中的“还”字,也说明了是先从江陵到白帝城,然后又从白帝城回江陵的。由此可知,这首看似纯写景的古诗,实则是反映了诗人因重获自由而引起的抑制不住的高兴、兴奋之情。
二、把握作品中的“远”“近”关系
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国山水画在空间意识上有相通之处,都是在俯仰之间出入于大自然,所以,我们不妨从欣赏书画的角度来论及古典诗歌里的“移远就近”。当我们诵读一首优美的写景古诗词时,就如同欣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一抬头先看见高远的山峰,然后层层向下,窥见深远的山谷,转向近景林下水边,最后横向平远的沙滩小鸟。随着我们的视线从上到下的流转曲折,远山与近景构成一幅平面空间画面。这种空间关系在王之涣下面的两首诗里都有体现。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诗人先描写天上的太阳,由太阳落山而望见远山,视线从上往下直观天地:然后再由黄河的尽头,顺着水流慢慢地拉近,直到海洋,在横向上从远到近铺展开来。纵的方面高远,横的方面宽阔,这样就开拓了一个由天到地、移远就近的无限的空间境域,显示了祖国山河的磅礴气势和诗人开阔的胸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句诗,同样“移远就近”为读者展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只是这里的空旷带有浓厚的寂寞、荒凉,更衬托出驻守边塞的将士们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
三、把握作品中的“动”“静”关系
古典诗词作品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动”与“静”的辩证关系。诗中静与动的再现,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自然界的事物,无论山水草木,晴阴雨雪,总是有时动,有时静,不可能总是一个样子。诗歌作者用敏锐的心灵捕捉到了大自然的动静奥秘,用优美的文字表现出来,于是,在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自然万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奇妙之处。
王维的田园诗中,那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终南山,白云缭绕着轻轻烟雾的山峰,那树木葱郁、泉声幽咽、连日光也染有寒意的深山古径,特别是那松间石上的清泉,春涧的鸟鸣,秋水的潺潺,都会使人心驰神往。他不仅注意色彩的浓淡,也注意音响的隐显,从各种不同的画面中,传达出各种不同的音响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诗写傍晚时分森林里极为幽寂的自然状态。首二句,深山幽谷,森林苍郁,只闻人语响,不见有人行,这是静中寓动,以动写静。后二句说,林深杳冥,夕阳的余晖返照在青苔上,倏忽逝去,又是寂静的空山了,这是动中寓静,以动写静,寓显出其静来。又如下面这首诗: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三衢道中》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3
海德格尔在阐释荷尔德林诗歌的某一顷刻写道: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后来它一度成为美学领域的流行话语而被无数次地重复。这至少寄寓了三重的象征意义:一是这句话昭示出深刻的美学真理—人对于世界的本能性和必然性的依恋,因为“大地”隐喻着人的生命存在的还乡性和回归母体的深厚情感;其二是,人永远是自然中的一个可能性结构,他在山水之中充分展示自我生命活动中的无限可能性;最后,人不仅仅作为感性主体而存在于世界之上,更应该获取空灵的诗意,上升为诗性主体,从而使生命状态达到美学化的完满。其实,海德格尔的这番高论,在我们极其富有生命智慧和诗意情怀的古人眼界里,只不过是一种无须言说的常识而已。从几千年前诗歌总集《诗经》到“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瑰丽浪漫的《楚辞》,再到精细地体物***貌的《汉赋》,流变为魏晋时期的山水诗的审美***,形成唐宋时代的山水诗的琳琅满目和艺术高峰,金元时代的承续,明代的复古和新变,最后到清代的集大成。中国古典山水诗的历史轨迹无不证明了华夏民族的诗意栖居的美学传统。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气象卓苹,洋洋大观,全书以近百万字的篇幅,以宏阔的历史主义眼光对中国古代的山水诗进行富有诗意的描述与阐释,形象而深刻地回应了海德格尔的美学召唤: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像黑格尔的哲学一样,黑格尔的美学也充满辩证的历史感和历史理性,作者以历史主义的动态描述将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给以符合逻辑的揭示。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的《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也以富有历史感的逻辑结构,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文本和作家相结合的写作策略,勾勒出中国山水诗的动态历史过程,揭示其各个发展阶段的基本面貌和审美特性,呈现重要诗人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并且能够展现出不同历史时代的美学传承。著作将文本分析放置在历史场景进行解读,从而让文本焕发出历史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光彩。第一编“山水诗的形成”,首先,精细地描述和分析《诗经》和《楚辞》的经典文本,清理出中国山水诗的源头,并且探究出它们所寄寓的中国古人的审美意识,奠定了理论叙述的逻辑起点。其次,对汉赋中山水自然观和景物描写予以精湛的解读,展示出古典山水诗的历史演变和文体转换的潜在关系。再次,以“建安文人与自然山水”、“正始文人与自然山水”、“西晋文人与自然山水”、“东晋文人与自然山水”的时间脉络,顺理成章地勾勒出魏晋山水诗的客观社会条件和主体存在的双向合力。最后,深入地分析东晋山水诗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阅读与阐释山水诗派的开拓者谢灵运及其鲍照、谢眺等重要诗人的作品,使诗歌的历史发展和文本解读达到符合逻辑的审美统一。第二编“山水诗的第一个艺术高峰”,以唐代诗歌为对象,从初唐的傍城心态与营构匠心到盛唐的情景自然的清纯意象、山水造境中的清发意兴与创变精神,再从中唐的山水诗美的两种意态到别有幽峭明净处,最后过度到诗意山水与晚唐风韵,以对这些密切联结的诗歌对象的考察,深人揭示出中国山水诗的美学隐秘。第三编“山水诗的第二个艺术高峰”,则以宋代诗歌的流变衬托出山水诗的艺术风貌和审美魅力。先以唐风笼罩中的北宋清新气息过渡到宋诗风调的激扬,再以北宋后期的艺术高峰的崛起为重点,最后描述南宋三个时期的山水诗演变,从初期的流连光景到忧国伤时,从中期的山水诗的再度繁荣到后期的唐风和宋调的对立与调和,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的描述之中,包含着深度的理性逻辑和形式阐释,鲜明而生动地勾画出宋代山水诗的时间轨迹和美学风范。第四编“山水诗的承续与发展”,则以辽、金、元三代为研究对象,著作没有因袭以往陈旧之论,作者经过详细考证,认为金代山水诗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从初期的太祖到海陵朝,由宋人金的文人借助吟咏山水抒发故国情思和隐逸冲动,散发出追忆的感伤和生命的苍凉;中期的山水诗则偏重于塞北风光的描写,呈现激越豪迈的气象;后期则从优游林泉到忧念苍生,完成螺旋式的历史上升。第五编“山水诗的复古与新变”对于明代山水诗的情结和艺术变法的状况进行探索,尤其是对于“性灵派”和“公安派”的山水诗创作分析,从历史境况与文本风尚、艺术实践与诗学理论的关系上阐释,获得诸多新颖见解。第六编“古典山水诗的集大成”,对于清代山水诗的发展演变作出清晰梳理,从社会***治性、民族意识、审美性的强化和成熟等方面,揭示其思想意蕴和审美形式的不同风范。动态的历史感和辩证理性贯穿于著作的整个过程,从社会的***治、经济、文化、伦理等意识形态的交叉结构之中显露出山水诗的精神路程和审美轨迹,这是该著的显著特色之一。
文学研究的流弊之一就是喜好坐而论道,以空疏的抽象理论和烦琐概念进行主观逻辑的演绎,以自我的虚假理念和想象主体的想象活动代替对于作家与文本的具体考察,文学史往往沦落为文学家的虚构活动的伪劣产品。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的《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摈弃如此的做法,该著每一编都精心选择各个历史时期的山水诗的代表作家和作品,给予详细的阐释。著作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对于富有典型性意义和独特审美趣味的文本展开细读和评点,揭示山水诗发展历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诗体演变和修辞方法、思想意蕴和审美形式、传统承传和变革创新、风格流派和审美理想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作为孕育山水诗的母体,一方面反映出古人的自然美意识,折射出中国人诗意栖居的美学魂影;另一方面,弥散着心灵飘泊的乡愁情绪,显现古人对于自然的饭依,对于故国山水的崇拜与眷恋。著作以对两种文本的精细鉴赏,令人信服地证明山水诗作为诗歌题材中最古老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它的发源是历史文化和审美活动的必然性果实。对于汉赋中的山水景物描写,侧重从诗歌文体角度发掘它独特的富有美感的象征符号。魏晋时期迎来山水诗的一个高涨,著作着眼于从建安、正始、西晋三个历史时间的文人和自然山水的密切联系,揭示山水诗和主体觉醒、历史语境与审美精神的逻辑因果。唐代山水诗作为中国山水诗的艺术高峰,前人的探究比较充分和深人,似乎留给我们思考和言说的空间有限。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的《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却能够独辟蹊径,一方面对唐代山水诗进行全景式的宏观描述,揭示出它们各个发展阶段和演变序列中不同的美学特点和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对于以往被忽略的部分诗人的作品加以细读,给予合理公允的评价。一部学术著作仅仅沉醉于现象的描述而遗忘理论的提炼,势必造成其境界的欠缺。该著在对唐代山水诗的描述之中,始终瞩目于审美的阐释和理论的提升。如通过对王昌龄的诗论分析获得盛唐山水诗的审美意识的特质,从“二张山水”到“小谢清发”,从“造境清纯的诗人群落”到“岑参笔下的精确山水和边塞风光”,归纳出盛唐山水诗的三大美感系统:以吴越清丽山水为标志的江南山水诗;以秦中朴野山水为中心的北国山水诗;以西部苍茫山水为主体的边塞山水诗。再如对宋代山水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和美学气象的分析,清理出唐风和宋调的对立与调和的特质,对宋代山水诗的丰富多彩的思想结构和审美旨趣都进行合乎事实的归纳。
宏阔的历史视野和丰厚的文本材料构成《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的显著特色,而敏锐精细的作品分析和艺术风格的逻辑归类,以及理论上的精心提炼,都使该著在赏心悦目之余具有美学的滋味和优雅的诗意,尤其是著述之中流淌着心会山水的浪漫情怀,令人感受到诗意生存的乐趣。同时,字里行间贯穿着以山水与诗歌心会古人的审美冲动,让阅读者分享到古典主义的审美快乐。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4
关键词: 小学古诗教学 意境 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词无疑是难点,能够让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就很不容易,更不要说完成群文阅读的任务了。对于古诗而言,群文阅读主要难在内容繁多,时间很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既让学生得意境之真趣,又收方法之功呢?
一、见“文”亦见“生”
在指导学生进行古诗的群文阅读时要涉及文本的组合与议题确定,要有效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见“文”亦见“生”。
(一)引领学生对文本的关联度进行关注
教学“鸟鸣涧”这首诗时,就可以选择“竹里馆”、“鹿柴”这样的古诗同时进行群诗的阅读教学,可以设计这样的议题:理解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这三首诗组合在一起是合理的,因为它们的写作者都王维,而且均为山水诗,都运用了以动衬静这种写法,都体现了恬淡祥和的特点。这样组合起来进行教学,学生不仅会对以动衬静这种写法有深入、全面的认识,而且会对山水诗有系统的认识,进而对诗人王维有深入了解,深刻地理解诗人恬淡祥和的风格特点,学会以诗读人。
(二)注重学生的可接受程度
选择议题时应该对文本的内在特性有所关注,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即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否理解。前面选择的这三首古诗,有着共同的特点:王维的诗、山水诗、衬托写法。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选择,是让学生感受王维山水诗所表现的静美呢?还是以衬托作为主要问题呢?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如果从可接受的角度看,衬托写法更容易为小学生所接受。第一个问题的涉及面较宽,不易把握,运用衬托手法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有具体的着力点。运用此法,学生理解古诗就容易了,甚至可以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衬托这种手法有比较广的涵盖面。例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是在用声音衬托寂静,“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在用光衬托深幽。从知识本身来说,显得比较深奥。特别是手法之间的差别,小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教师需要采取深入浅出的方法,只交代以动衬静这个比较浅显的写法,这在小学生的可接受范围内。
二、“意境”与“方法”要兼顾
(一)引导学生品悟古诗意境
1.运用想象
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就一定要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才能进入古诗的意境中,体悟古诗的意境。如果无法进入意境、体悟到古诗的意味,就永远不会真正读懂古诗。在古诗的群文阅读过程中,看似阅读的量明显增加了,但是,还是那个重点。还是以前面的例子为例,虽然阅读的中心议题是了解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但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是用语言直接讲给学生,而是在引导学生品味意境的过程中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发现。教学“鸟鸣涧”这首诗时,教师巧妙设计了一个问题:从哪些词句中你可以感受到静谧之美?然后让学生默读、思考,主要引导学生抓住“空”“惊”这两个词进行想象。“空”这个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在春山的月夜中,那独有的静态之美,“惊”这个字无疑会令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会体验到月亮的皎洁光芒让静谧的山林在一瞬间所发生的突然变化。体悟至此,学生就好像进入其间一样,甚至连小鸟的“惊动”“惊醒”与“惊喜”学生都感受得到。这个时候,这“惊”与“鸣”山林的静幽被打破了,变得活跃起来。这样的想象,为下面引导学生理解以动衬静的写法打下了良好基础。
2.引导朗读
对于群文阅读,采用比较多的方式是默读、跳读等方式,这样做是为了节约时间思考,一般不采用朗读的方式。然而,古诗阅读却有特殊之处,特别是古诗的群文阅读,必要的默读当然需要,但是朗读是重点。只有经过朗读,学生才会有所感悟理解。朗读的作用主要是能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渐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意境。例如,教授“鸟鸣涧”的群诗过程中,就可以先让学生朗读,使学生通过想象进入“夜静春山空”的意境之中;用朗读的方式处理后面的两首古诗,这样,古诗意境就会得到有效凸显。
(二)在提炼统整中彰显群文阅读的作用
1.借助于提炼
“互文共现”是群文阅读的重要作用,“互文共现”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时进行联系与比较,寻找文本特性,这种特性可以是主题、表现手法,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也在此范围内。可以说,联系比较策略,是让学生学会群文阅读的主要手段。教学“鸟鸣涧”的群诗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诗的意境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诗中,诗人所渲染的是春夜山中的静美之景,但是写了花落、月出与鸟鸣,这是为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激烈地讨论起来,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作者的写作艺术:以动衬静。只有动的衬托,春夜山中的静谧才突出,才有了美的效果。实际上,这一过程就是提炼的过程。
2.借助于统整
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逐渐形成统整能力,通过对群文的系统感悟、分析,学生会逐渐了解统整,并会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养成统整的习惯,形成统整的能力。以“鸟鸣涧”的群诗教学为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提炼出第一首诗的“以动衬静”的手法后,教师进一步引导:要求学生系统阅读这三首诗,寻找其中的共同点:山水诗、安宁之美、以动衬静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交代诗人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审视古诗,对诗人王维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由一首诗到一组诗,由一组诗到诗人,再到诗人的同类诗;通过统整,学生对诗人的人文情怀与性格特征等有了深刻认识。
三、引导学生拓展延伸
(一)让学生在内容上延展
例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这两首古诗时,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中的意境,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比较体悟到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荷花那种不同凡响的美。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内容上延展:利用***书、网络查找作者的其他有关荷花的诗,进行分析比较;也可以以荷花为主题查找其他诗人的古诗。这样,就达到了以一点成线、以线成面的延展目的。
(二)让学生在方法上延迁
例如,在教学“鸟鸣涧”这部分群诗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再一次把在课前诵读的诗句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从中领悟“以动衬静”的写法。一旦又一次地诵读这些诗句,学生就会发现,尽管是早已熟悉的,但还是有新的收获,体验到古诗写作方法上的独到之处。成功的感觉会令学生做深入思考,逐渐养成思考诗句写法的习惯,在联系与比较中学会鉴赏诗句。
参考文献:
[1]孙芳铭.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诗――浅析几首古代诗词[J].江苏教育,1982(09).
[2]单晓婷.肩膀[J].新少年,2009(06).
[3]段永明.古代诗词之“情趣”[J].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2012(12).
[4]郭素花.如何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Z1).
[5]胡明亮.古诗教学应注重“读”的训练[J].黑龙江教育,2001(09).
[6]董庆佳.引入多元智慧理论探索古诗教学新模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08).
[7]张大秀.优化古诗教学,培养学生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0).
[8]张俊英,李家根.小学古诗教学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2(11).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5
关键词:古典园林 艺术 诗情 画意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由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类组成,皇家园林一般由皇室、贵族所建造拥有,其特点是规模宏大,园中建筑富丽堂皇。较为典型的如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而私家园林的拥有者大部分是文人士大夫,其特点是规模较小,建筑小巧玲珑,色彩清雅,如:著名的苏州拙***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网狮园,扬州个园、上海的豫园等。
一、私家园林的发展
早在商周时期,园林还仅仅供帝王和贵族狩猎为主,到春秋及秦汉,在自然环境之中增加大量人造景物,开始有了较为正式的皇家园林,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又加上佛教思想和玄学的影响,文人士大夫们试***到山林之中逃避现实,其审美趣味亦由宫廷转而寄情于山水园林之中,用“诗”、“画”的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基本风格在这个时期奠定下来,进而深刻地影响了皇家园林的发展方向。
到了隋唐时期,诗文书画等诸艺术已达到巅峰,不少诗人和画家也亲自参与造园,他们按照自己熟悉的诗论或画论来建造园林,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推王维、陶渊明和白居易;两宋至明初,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注重提炼自然山水中的精华、主题明确,个性突出;元代画家倪云林、曹知白等,亦都兼工造园,明清时期,私家园林艺术进入了精深发展阶段,江南私家园林数量骤增,皇家园林甚至开始效仿私家园林。现代保存下来的私家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二、“诗之情”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最高的审美追求,而诗中的“画意”与画中的“诗情”(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是中国诗画艺术的主要美学特征之一。在私家园林中,“诗情”包括两种,一种是由于风景的园林之秀美、山水之雅致使文人墨客豪情大发,催生名诗绝句,谓“园景生诗”。另一种则是园林的主人根据诗词意境来建造园林中的山、水、亭、阁,即:“诗生园景”。
1.“园景生诗”。在园林的意境内涵以及诗情的营造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恐怕莫过于东晋陶渊明了。他在一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落堂前”(《归田园居》)的小 “园”中,过着一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田园生活,油然而生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倚南窗以寄托傲,审容膝之易安”的超然境界。他追寻一种超出同代人的更为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在田园和劳动中找到归宿,是“魏晋风度”的真正代表。虽然陶渊明选择的是农家田园,但对其来说,关键不是园的大小和位置,而是一种隐逸的心理,即便是建园在闹市,照样可以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大隐隐于市”的境界
“辋川别业”是唐代文人王维则建造的大型山庄式园林,共有二十景,他同裴迪一一赋诗赞咏,成《辋川集》。“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的美景是一进别业的第一感受,至人迹稀少的深处,即:呈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之意,这与王维所追求的空灵、宁静、佛学的禅境完全吻合。他的诗意正是“骚韵禅谈意未央”。到“竹里馆” ,则可得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山林的清远渺深和诗人独傲的心绪又为我们呈现出一幅表现文人士大夫优雅情操和风度的画卷。
2.“诗生园景”。私家园林中包括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都蕴涵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内容。其中,最多的是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建造远景,或点缀、渲染,使园林主人或游客人在栖息和游赏中,化景为情,产生一种意境美。
苏州拙***园中有个留听阁,阁前有一个荷池,秋天一到,花残叶枯、秋雨萧瑟,使人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之感,此景乃设计者寄意于唐朝李商隐的名篇《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不远处另外一处小亭,夜来明月相照,清风袭人, 则取自苏轼《点绛唇・ 杭州》的“谁与我同坐,明月清风我”,之意,美其名曰“与谁同坐轩”。
苏州留园中的涵碧山房则取自明朝朱熹的“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之意。而五峰仙馆出自李白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三、“画之境”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三境”即画境、生境和意境。所谓画境指的是艺术美,在自然的环境中追求绘画效果。中国古代一些画理和山水画都对园林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尤其是文人画派的园林小景。园林的发展反过来也为许多山水画提供了范本。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无论从布局、色彩、以及意境都与中国古代山水画既有密切联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赏园犹如赏画,漫步园中,精彩纷呈。所以,将中国私家园林比做充满诗意的流动山水画,毫不为过。
1.“经营位置”。隋唐至两宋时期,山水画家追求的是笔简气壮、景少意长,创造出高远、深远、平远的景深,对创作园林的意境有极深的影响。
明清时期,园林布局尤其重视园林景面的布置,使建筑、山水、花木等巧妙安排,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与平面的山水画艺术不同的是,园林艺术完全是一门综合时空艺术,需要观者在行进过程中来完成对景观的欣赏。中国古典园林采取了“借景”的方式来丰富园中空间层次,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门洞、树丛、漏窗相互的透视使景色互相关联,互成风景,使每一景色,都构成一幅画面――“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达到“步移景异”之妙。
2.净雅之色。中国山水画较喜欢用水墨皴法表现来表现山水景物,而古典私家园林,除立体三度空间外,还特别注重色彩的处理,园里的建筑、植物、水、石、园墙装饰等都充满了绚丽迷人的色彩。南北方园林在色彩方面略有不同,北方园林以灰瓦、灰墙、红柱、红门窗、绿树、黄石、青石为特点,色彩艳丽、跳跃。南方园林则是以灰瓦、粉墙、棕柱、棕门窗、灰白石、绿树为特点,色彩清雅、柔和。古典私家园林大多在江南,相对于北方的皇家园林朱墙碧瓦的富丽堂皇,淡雅清洁的色彩或许还有***治的因素在其中。
四、结语
园林毕竟是人造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再现,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们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在园林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具有密切关系,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
参考文献:
[1]计成:《园冶》,城市建设出版社,1957。
[2]陈从周:《说园》,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3]李 浩:《唐代园林别业考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途径 探寻
中***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60-02
作者简介:张宏(1973―),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江苏如皋市安定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该怎么教?笔者以为,寻找并厘清古诗的脉络,可以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变得更为轻松。结合当前有效教学的语境,笔者现将一些思考与实践结果形成文字,以期与小学语文教学同行在古诗教学方面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一、扣题眼
一般来说,古诗都是有题目的(以“无题”为题的古诗暂不在阐述之列,但事实上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此类古诗在题目选择与确定方面大有文章可做)。而题目往往就是一首诗的“眼睛”,我们暂且称之为题眼,通过这一题眼,我们往往可以窥得一首诗的大概意思。因此,古诗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题眼。
比如在《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学中,笔者设计首先不让学生去读诗,而是让先让学生来研究题目。
师:同学们见过山吗?
生:见过。(多数,因为笔者所处地区是有山的。)
生:没见过。
师:没见过也没关系,在电视和其他媒体上我们都看过,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在大脑中构思一座山。
师:大家看见过瀑布吗?
生:没有。(大多数。)
师:是没见过真瀑布吧,那种人工造的瀑布见过吗?
生:见过。
师:好,见过山和瀑布的同学,下面的任务会简单一些。没有见过的也不用担心,我相信凭着大家的想象力,一定可以完成这样的任务。我们的任务就是:假如我们生活在古代,在你面前有座山,山上流下一个很大的瀑布,面对此情此景,你会用诗来描述它吗?
(学生陷入思考当中。)
思考:尽管“望庐山瀑布”这一题目并没有给出庐山瀑布的具体情形,但我们认为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去思考、想象这一情形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只有围绕着“瀑布”这一关键词,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才会更为深刻。
二、重复读
重复读通常容易被理解为死记硬背,但对于古诗教学而言,我们认为重复是必须的。因为古诗教学与其他内容的教学不同,很多内容只有在不断的阅读中才能被感悟。这种感悟的结果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但如果不读,这些感受就出不来,这种情况下的古诗学习才真正容易沦为死记硬背。笔者以为,我国传统教育中强调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正在于此。
师:好!大家现在就来读读我们课本上第66页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大家还记得我们读课文时要注意哪些地方吗?
生:先要把不认识的生字找出来,把不理解的生词找出来。
师:说得很对!还有吗?特别是对于古诗学习而言。
生:古诗中会有些字的意思与现在不一样,因
此读的时候要注意……
师:好。那大家开始读诗吧。
(学生读诗的时候,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尤其是注意学生的断句情况与流利程度。)
师:好,经过刚才的朗读,大家有什么问题和感受呢?
生1:老师,我第一句就没读懂。日照香炉生紫烟――山上怎么会有香炉呢?而且怎么会冒出紫色的烟呢?
师:嗯,这个问题问得好。还有吗?
生2:遥看瀑布挂前川――“川”是什么意思啊?
生(插嘴):山呗,瀑布流下来时,像挂在山上一样。
生3:三千尺是多高啊?这座山怎么这么高?
师:古代一米等于三尺,三千尺大概一千米吧。(笔者故意顺着学生的问题回答。)
生:这么高啊,那这个瀑布可大了。
生(插嘴):老师,这里会不会有问题啊,这么高的山上流下的水,早就成不了瀑布了吧。而且我听说李白这人好吹牛,恐怕这山没有那么高。(学生哄堂大笑,这个学生是教师的孩子,知识相对丰富。)
通过这种重复读,学生可以初步感知诗中的一些描述,对于一些问题也会理解得比较深刻。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最后一位学生提出的“这么高的山上流下来的水不会形成瀑布”的说法中蕴藏着将来要学的物理知识,此时如果加以渗透,还可以给学生埋下点科学素养的种子。至于这位学生所说的“李白好吹牛”,其实也是引入“浪漫主义写作手法”的一个契机。
三、研诗句
一首古诗的真正含义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情形中,还是要通过“研”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认为研诗句是古诗教学中的核心部分。
师:古诗写作有严格的字数要求,如果多一字或少一字,那诗句就不成其为诗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古诗写作中约定俗成地生成了一种手法,那就是往往可以用一个简略的词语来代表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诗里的香炉并不是真正的香炉,而是指庐山西北的一座山峰,因为这座山峰的样子很像香炉,人们就叫它香炉峰,简称为香炉。所以……
生:原来照的是香炉峰啊,这就很好理解了。紫烟是太阳光照射到水上的结果吧?
师:判断正确。至于川,是河流的意思,名山大川嘛,有名的山和很大的河流。
师:刚才我注意到有人说李白很爱吹牛。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山说有三千尺,瀑布说成是银河……
师:读诗的时候,要有诗意。你们用一种写实的心理去读诗,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什么是诗意呢?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位大诗人,被喻为……
生:诗仙。
师:对。李白的诗以浪漫见称,夸张是李白诗的风格,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我们现在身临庐山,望庐山瀑布如同银河落九天的情形,会是一种什么感觉?(要求学生凝神静气,不说话,只想象。)
(学生沉浸在想象当中,去感受诗的意境。)
学生读诗,极少会立即沉浸到诗意当中去,更多是在一种写实的状态下去对诗进行有声地读,而非感悟。面对这种情形,过多地强迫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因此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去逐步引导,让他们一步步走上“正途”。笔者以为,对诗意的领略,全凭心境,境由心生,而教师教古诗时的主要作用,就是引生入境。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7
【中***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4―0125―01
自古以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地理知识与语文知识关系非常密切。学语文也在学地理。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写在前面”告诉学生语文与地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语文教学中可以学到许多地理知识。
一、古诗词中的地形描述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描述各种地形的名家诗句数不胜数。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描写典型的山地地形的佳句,写出了庐山的雄奇秀丽。“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则生动描绘了阴山脚下河套平原的坦荡辽阔和牛羊肥壮、牧草茂盛的草原景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则写出了四川盆地地形崎岖的地貌。“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道出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各种地形的成因也各有不同,有地壳运动的内力作用,也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对流水侵蚀地貌的描绘。
二、古诗词中的气候
我国的自然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大江南北景观各异。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就描述的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从东南沿海吹来,由于路途遥远,加之众多山脉阻隔,使之不能到达我国内陆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则反映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离海洋较远而形成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出了山地景观的垂直变化。有时也可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解释这种气候的垂直变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三种降水类型中对对流雨的形象写照。“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现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自西向东流,也可解释海陆间的水循环规律,陆地径流入海,而海水只能通过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暗含水循环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三、古诗词中的水文知识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L江、黄河、珠江、澜沧江和松花江的上游。水能资源的形成需要有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河道、落差和水量,而描写这方面的诗句也不少。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是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又可以从中看到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向我们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我们在体会大江东去,奔流入海,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长江三峡水流湍急、水位落差大等特征的了解。“海潮岁月生,江水应春生”“绝岸愁倾履,轻舟故溯洄”等则展现了钱塘江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潮汐能量巨大,若能开发利用必将造福人类。
四、古诗词与天体运动
关于天体运动,古诗词中也多有体现,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能恰如其分的说明地球自转运动所引起的昼夜更替景象。“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则写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物向东,天物向西的视运动。“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更是一句诗词言清四季变化,万物轮回。“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首诗把初冬的水文、植被和天气特点表现得优美如画。
五、古诗词中的人文地理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8
一、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诗人表现的思想情感往往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离不开他的生活经历,所以分析诗人情感要注意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请看2005年山东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①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①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平,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从诗中“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这两句,不难看出诗人要表现的是愁苦之情。诗人登上江阴浮远堂望远,为何会因无山遮望眼,神州尽览而愁苦不堪呢?这是理解诗人情感的关键。注解中提供的“南宋后期诗人”这一信息让我们自然地联想到南宋时期山河破碎、中原沦陷,统治者苟安于江南,无心收复失地这一历史背景,于是就不难理解诗人登上江阴浮远堂远望中原产生的“最苦无山遮望眼”这一反常心理了,问题也就有了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又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悲愤之情。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把握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是理解诗歌深层思想内涵的关键。2008年高考说明指出古诗阅读“考查材料以唐诗宋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体裁的作品”,所以同学们复习时要注意了解教材中涉及的重要诗人所处时代的特色和诗人的生平经历,答题时还要特别关注题目中对作者的相关提示。
二、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的思想情感总会通过自己的语言、神态、动作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我们分析人物情感时,应紧紧抓住诗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请看下面一道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解析】这首诗紧扣标题中的“待”字,描写了诗人等待客人的种种情景。诗人一大早就打开重门等待储光羲的到来,他坐立不宁,一会站起来,一会坐下去,都在倾听是否是友人到来的车马声。好像听到了友人身上佩戴玉石撞击的清脆之声,诗人正要出门迎接,谁知这竟是一种错觉。可见诗人等待之切。然而,从早一直等到晚,外面下起了“疏雨”,友人仍没有到来。于是诗人终于明白了,友人不会来了,是自己自作多情。透过诗中一系列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等候好友时的神态,感受到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心情。
古代许多诗歌都是通过记叙和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诗人情感的,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还有李益的《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2005年江苏高考古诗鉴赏题)、周密的《夜归》(2006年四川高考古诗鉴赏题)等。阅读这些诗歌的时候,抓住诗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动作、神态、心理展开分析,便能迎刃而解。
三、注意特殊意象、历史典故
古人常常借助某些特殊意象、历史典故来抒发复杂深厚的感情或影射某种现象。所以,我们阅读诗歌时要特别关注诗中的意象和典故。请看2007年福建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人,曾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元朝屡召出仕,坚辞不应,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此题时,不但要结合注释中的背景资料,还需抓住“梅花”这个常用以表达“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的特殊意象。从注释②中可知,一、二、三句中的“无梦还家”“***青峰”“天地寂寥”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的孤寂、痛苦之情。第四句“几生修得到梅花”,结合注释①可知,表现了诗人面对元***的威逼利诱表现出来的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如果忽视或者不了解“梅花”这一特殊意象的内涵,就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四、 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
如果我们对于诗歌中用形象的语言表达的情感难以把握,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呢?有。方法就是抓住诗中直接表现诗人心理、情感的关键词和表达情感态度的关键句。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解析】此题是对词中的一句话所描绘的画面进行分析,抓住“数枝”“湿”“红”等关键词可知,这里展现的是一幅几枝鲜花花瓣上沾着水珠的画面,但作者写这句并不是为惜春感伤,这可以从两方面看出:1.作者接着“数枝”句发表议论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2.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直接抒情“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表现出了关心农事、与劳动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找出诗中表现诗人心理、情感态度的词句,再结合全篇看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而且能较快地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五、从景与情、物与志的关系入手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衬情、移情于景、托物言志都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诗歌中的景与物都是浸透着作者思想情感的意象。读诗时,要紧扣意象特点揣摩、把握诗歌主旨。请看2007年辽宁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 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9
关键词:褒斜栈道;诗选;美学价值
登临栈道,寻觅古道遗址,使人思绪万千,仿佛又看到古代劳动人民开山凿石、架桥修栈的壮观场面和栈道上车马行旅络绎不绝的繁荣景象。褒谷“二十四景”诗形象逼真的描摹,再现了褒谷的神奇景致。我认为诗选中最显著的特点及审美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形象鲜明,联想丰富,善于从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独特瑰丽绚烂的色彩
在《堰口镇珠》中我们看到了“石犀治水”的典故。
云根地脉结珠园,闪烁晶光古堰前。
真似石犀能治水,花村千载浪恬然。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恬适安然的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虎石啸风》中我们听到了西汉高隐郑子真垂钓龙潭的传说。
山君牙爪势峥嵘,高居能数百兽惊。
雾豹何年同柄变,大王风自谷中生。
虎石啸风:褒谷龙潭之东,有一山峰,形如下山猛虎,呈弓腰欲扑呼啸之状;对面山峰又形似大象,皆逼真、威严。相传西汉高隐郑子真垂钓龙潭,见此石似虎且栩栩如生,乃书“石虎”二字于山崖上,为“二十四景”之一。
前两句说:石虎高俊雄伟,形象逼真,高踞在山崖,使百兽惊畏。后两句写深藏在褒谷中的隐士郑子真,什么时候和山君同时隐入深谷的呢?所谓石虎啸风原来是从谷中吹来。
据《汉中府志》载:“玉盆”距褒城县北八里褒水中,乃石生成,不费斧凿,光洁如玉,上有“玉盆”二大字,为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珍贵的玉盆圆圆地浮在水面,彰显大气,突出了“玉盆”。水流击石,圆润流畅,万里滚滚的褒水像一盆容收,夸张使“玉盆”动感十足。后两联以河神相托,仙人流连突出了褒水和“玉盆”的神奇。以神话传说渲染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褒谷的人杰地灵。
二、语言自然奔放,创造出幽远神奇的意境,用炽烈的情感感染读者
例如《翠屏夕照》。
倒影斜阳景色殊,春岚碧翠映霞朱。
锦屏环列山城外,一幅天然古画***。
翠屏夕照:褒谷南口东岸的翠云屏,夕阳斜照时,晚霞如虹,倒影生辉,与春山绿水交相映射,为“二十四景”之一。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以春岚、碧翠、丹霞来衬托倒影斜阳,后两句抒情。“锦屏环列山城外,一幅天然古画***”仿佛色彩艳丽的丝织屏风,环列在古褒中城外,如锦的天然美景宛若一幅古色的山水画屏。意境开阔,真是诗情并茂,诗中有画,给人以感染。
又如《七道》。
褒斜栈道辟奇观,曲曲蛇行蹬七盘。
客到鸡冠石上望,恍疑身在翠云端。
七道:在旧褒城县北的鸡头关北山,即七盘山。原褒斜栈道南端的鸡头关山下,沿褒河经石门通行。
大约隋唐时期改道,由石门以北登山南行,盘峭磷石山,绕褒山涧流,依山临水,蛇行一线。出山拗到山顶共盘旋七回,经鸡头关下山始达褒城,故曰七盘关,为“二十四景”之一。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说:褒斜栈道险峻奇绝,陶鳞石径,蛇行一线,迂回七旋才达鸡冠顶。后两句说:登上鸡冠顶,居高远眺。汉中美景尽收眼底,恍惚身在云头仙境。天外有天,怀疑自己走入了云端、仙境。梦幻般的感觉来自诗的美妙意境。
三、比喻准确、精练、传神,更具艺术魅力
诗歌对褒谷景物的细心观察揣摩,用语准确,比喻生动、传神,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堰口镇珠》的前两联“云根地脉结珠圆,闪烁晶光古堰前”描绘了巨石突起,经百年来激流冲刷己浑圆如珠,洒落在古山河堰前。巨石不但圆而且像具有质量、形态、色泽的宝珠,洒落在堰前,“洒”得如此轻盈,真是神来之笔,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例如《银涛衮雪》。
衮衮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
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倾波。
银涛衮雪: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曹操曾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和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两次来到汉中。登临褒谷故地,一览大好河山。见石门外幽谷深滩中石多浪激、飞流奔泻,银涛作窝,犹如白雪翻滚时,豪情难抑,挥毫即书隶体“衮雪”二字于谷中巨石,以喻褒谷山水之美。飘逸俊挺的字迹,不仅表现了褒谷博大的气势,更显示了魏武帝宽阔的气魄与壮志。
古人为褒扬古迹,固有“银涛衮雪”的诗句,为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曹操性格豪爽,气度非凡。他不但有盖世之才,纳贤之德,而且善于书法,长于***事,乐于进取。世人久慕其名,久仰其德,赋诗题句,赞颂曹操。
“银涛衮雪”正是清代诗人面对褒谷胜迹,为魏王“衮雪”手笔所吸引,凭吊怀古之中诗兴顿发写景抒怀,褒扬古人。诗句不但对滚滚飞奔的波涛从气势、形态色泽方面作了逼真的描写,而且对魏王妙笔生花的运笔神态及飘逸峻挺的笔力,作了传神的描绘。特别是对魏王豪放的气魄,勇于进取的乐观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评价。
前两句紧扣“衮雪”二字。写出了波涛滚滚,瀑布飞泻,形似白雪翻滚,势如银河泻落的气势。翻滚的浪涛与白雪翻滚的浪涛非常神似,似乎用手都能捧起一样。后两句是对魏王的赞扬、评价。曹操妙笔生花,“衮雪”二字,刚劲峻挺,随浪花飞舞。他乐观进取的精神,犹如滔滔江水勇往直前。
纵观褒斜栈道的雄奇险峻,褒谷“二十四景”诗,真实地再现了汉中的山川风貌。诗风雄奇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既为我们诗歌鉴赏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史料和资源,又在美的欣赏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正是栈道及诗的美学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10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诗文;意境;设计思想;景借文传;艺术境界
中***分类号:J501文献标识码:A
园林艺术作为我国独特的一门综合艺术,融诗、书、画、雕刻艺术、建筑艺术、装饰艺术为一体。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宫苑,还是江南的私家花园,亦或是岭南庭园,造园者都注重发掘自然之美,顺乎自然又给以艺术加工,使自然美与人工美得到和谐的统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走进园林,我们可以欣赏其中的建筑文化、山水文化、诗词艺术;还可以细细品味蕴含在园林中的古代文人的人文心态,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以及园景与诗文相统一的深邃意境。所以,我以为欣赏园林,不可不品味园林中的文化。
一、中国古典园林与诗文的相互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如诗词、绘画的影响,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中国古代并无专门的造园家,许多园林都是文人、画家、工匠直接参与的,如:唐代田园诗人兼画家王维、宋代金石家李格非(李清照之父)、宋代诗人苏舜钦、元代大画家倪云林、清代文学家袁枚及李渔等,均对造园情有独钟,这就使中国园林从一开始就带有着浓厚的人文色彩。
中国古典园林与众不同之处,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是“文人的园林”,是富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我们谈起中国园林,必然离不开中国诗文,必然离不开那些推动园林兴盛、普及和提高的造园文人。
1.萌芽期
园林最初称为苑、囿,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筑灵台,可以说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园林。此时的园林功能仅限于给王公贵族狩猎之用。到了秦汉时期,出现了为后世称为“秦汉典范”的皇家园林模式,即皇帝为求长生不老,模仿仙境开创的“一池三山”的滥觞。
2.形成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思想文化、艺术上产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这些变化也引起园林创作的变革,可以说魏晋时期开启了后世文人园林的先河。当时经济衰退、战火不断,文人和士大夫受到佛、道出世思想的影响,大多崇尚自然、寄情山水、傲啸云霞。此时,山水诗和山水画开始萌芽,文坛中谢灵运的山水诗,画坛中顾恺之的山水画等等对造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许多士大夫以隐居为高雅,按照富有诗情画意的主题思想来构造园林,于是私家园林开始兴盛,著名的私家园林如北方石崇的“金谷园”,南方如湘东王萧绎的“湘东苑”,寺庙园林也在此时兴盛,正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魏晋时期,园林与山水画、山水诗文相互融合发展,是包含着老庄哲理、佛道精义、诗画趣味共同浸润的结果,开启了后世文人园林的先河。
3.发展期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手法从单纯写实到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转折期,那么,隋唐时期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国力昌盛,文学艺术也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也相应地进入了全盛时期。中唐以后,许多文人直接参与造园规划,他们大多都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擅长书画,凭借他们对自然美的高度鉴赏能力来进行园林的规划。构思时,往往运用文学手法,用优美的诗句来点出造园主题,然后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创作上,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在主要景点、建筑、景石上题诗作对,使古典的写意自然式园林更添上一层文化的色彩,便出现了“文人园林”。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园林如庐山草堂、浣花溪草堂、辋川别业等,比较有代表性的造园文人有白居易、柳宗元、王维等。
4.成熟期
中国的封建社会到宋代已经达到了发育成熟的境地,随着市民文化的发展,园林艺术也日益普及。我们一般把宋元明清作为园林艺术的成熟鼎盛期,而成熟的最显著标志就是园林的普及。据北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记载他亲自游历过的洛阳名园就有19处之多,至于江南的私家园林为数更多。
宋代园林数量之多有着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是城乡经济的高度繁荣,城市人口成倍增长,园林由王公贵族的上层艺术形式逐渐演变为普通的市民文化。另一方面宋代却又是一个国势羸弱的朝代,经济发达与国势羸弱的矛盾状况终于形成了人们沉溺于享乐、苟且偷生的心理。其次,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地位空前高涨,这从另一方面刺激了文人士大夫的造园活动,更促成“文人园林”的兴起。而此时,文人的词也发展到了颠峰时期,我们蓦然发现宋词的低吟浅唱虽无唐诗中仗剑远游、气吞山河的豪情,却是最能营造古典园林意境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这个时期文人造园也更加重视园林意境的创造。诗词、山水画和园林互相渗透的密切关系,到宋代已经完全确立。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四个方面。如一些文人就刻意营造自己居处的情调,北宋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遍植梅花,自诩“梅妻鹤子”。
5.高潮期
明清园林继承唐宋园林的传统,在造园艺术和技术方面都达到更为成熟的境界,并基本形成了北方的皇家园林、江南的私家园林、岭南庭园三种地方风格园林形式,其中江南园林最具文人园林的代表性。明中叶以后,文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的比过去更为普遍,江南的文化艺术比较发达,文风最盛,园林受到诗文的直接影响也更多一些,很多造园家都精通诗画,而许多的文人画家同时就是造园家,如计成、李渔。在这一时期,园林由以往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转化为写意为主的趋向。从现存的苏州园林,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发展脉络,如宋代园林的代表作沧浪亭,着力于山水的写真;明代园林,文人的写意山水园林体系已非常成熟,如拙***园、网师园,园林艺术比以往更密切地融合诗文,从而赋予园林本身更浓郁的诗情画意。
清代中叶,我国出现了皇家园林的修建高潮,而鸦片战争之后,我国国力渐衰,园林艺术也就进入了一个没落的时期。
二、景借文传之中国古典园林
纵观我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长河,从先秦到唐宋元明清,期间建造的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私家园林、公共园林不计其数,随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大多数园林已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而那些少数幸存下来的园林大多是经过文人墨客吟咏过的。
景借文传的中国古典园林追根寻源,可以上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中国古典园林及建筑与诗文绘画相结合,向士人精神层面深度拓展,追求自然之美中强调比德的社会因素,寻求物与人之性德内在精神气质上与现实生活的和谐与共鸣。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混乱的***治环境,很多士人转为追求艺术而人生或为人生而艺术,将诗、书、画、乐、服饰、建筑、园林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在这种时代风气下,出现了为历代文人所艳羡的“魏晋风度”。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云霁望五老峰***》和《云台山***》更是开中国文人山水画之先河,而与之相应的私家园林设计也四处林立。信《小园赋》则是将文人所畅想的小园用文学的手法表现出来,这是个仅能容身且安谧的小园林。“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余有数亩弊庐,寂寞人外,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诗人笔下质朴而宁静的小园,栖迟偃仰其中,园主过着知足常乐、与世无争的生活,表现出园林虽小,确有心纳自然、写意山水的意境美。正因如此,后世的文人园林,多从小巧、清雅与含蓄、宁静的方向发展,纳自然与庭院,取山水与园林,创造出文人心目中中隐隐于市的摹自然山水风景之小隐园林居所。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一书中提出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而这绘画六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影响很深。中国古代的文人造园通过意境营造以达“气韵生动”;以园林布局表达“骨法生动”;以再造自然山水来“象形赋彩”;用空间形态来“经营位置”;更通过移天缩地、小中见大来表达“传移模写”,用山水画的理念来达到园林设计的艺术境界。在这些文人眼中,意境的深与浅、审美的雅与俗、人格的高与下,已不是一个园的物质空间大小问题所能容载下的,更应寄托于园林设计深远意境之美。而宋代以后的文人造园,更是凭借对魏晋南北朝士人精神世界的体悟,加之设计思想与工艺的进步,将造园意境美推向一个设计高峰。
文人主题性的私家园林是园林设计文化的一个创新性发展。文人借此园或寄情山水之独乐,或愤懑***治之不平。苏州名园沧浪亭,为宋代诗人苏舜钦所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楚辞・渔夫》)苏舜钦所取“沧浪”为名筑园,与自己人生官场起伏深有关系,诗人向有“大丈夫志”“耻疏闲”,如今却被贬官为民,只有终日“向沧浪深处,尘缨濯罢,更飞觞醉”。故“沧浪”之名深含园主对实事之愤愤。后来就以沧浪亭之名冠此园,这正是文人士子内敛化的思想特征,在诗文上的表现,更以造园的方式力求通过对内心的调节,与山水的对话,来慰平自己。
有些园林甚至早已不复存在或根本没有实际存在过,但由于与它相关的著名文学作品而仍然被后人所知。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使得上林苑名垂史册。曹雪芹著《红楼梦》,使得大观园深入人心。大观园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空间背景之一,大观园园林空间的描述,虽为作者虚构,但为了与小说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格相一致,曹雪芹在大观园的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真实园林的设计手法。例如曹雪芹用一注清流使得整个空间布局鲜活起来。清流在会芳园中分流出一支,其后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读者通过书中的描述,可以感受到园林空间的流动性。特别是刘姥姥对大观园建筑和装饰的评价,看似肤浅实则富有洞察力,她的游园侧重于向读者描述大观园居住者的性格特征。这种文学作品中对园林的描述筑建了作品的叙事空间的总体构架,而虚构的园林空间和建筑又反过来影响了叙事的时间顺序,相辅相成。大观园也因此为后来者所景仰。在这些被文人所题咏的园林中,已经沉淀了浓浓的文化意味,正应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所说:“造园如作诗文。”
园林借诗文流传于世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绍兴的兰亭。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与当时名士谢安、孙统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文人集会,与会者临清流赋诗,结集而为《兰亭集》。兰亭曲水流觞,茂林修竹,但兰亭的出名不能不归功于王羲之,正是有这名士雅集、诗酒唱和、名书传世,才使得兰亭更加出名。再看另一个园借文传的极佳的例子――沈园,如果没有陆游和唐婉的爱情绝唱,沈园恐怕很难历时八百多年沧桑而不衰。虽然现在沈园仅存有少量的假山水池,但我们仍能从陆游的《沈园》二首、《钗头凤》中去细细品味名园的风采和诗人的爱断情伤。
另外,文人、名士、高僧的题咏本身即可构成新的人文景观。普通风景一经他们的神来之笔,往往顷刻身价百倍,名声鹊起,如:范仲淹之记岳阳楼,崔颢之题黄鹤楼,王勃之序藤王阁,无非“文因景成,景借文传”。
三、古典园林之意境美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个方面”。中国古典园林与诗词、山水画等艺术门类一样是最崇尚“意境”二字的。佛家曰:“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王国维《人间词话》语:“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辞海》中意境的定义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思想境界”;园林中的意境可理解为:“造园中所创设的各种物象的场景和创作者及游览者思想感情的交融,二者产生的共鸣,称其意境,是创作者和欣赏者感情的倾注和升华,是所要达到的“景外之景、物外之象”的一种最高境界”。广义上讲,包括园林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设计作品,都应该以有无意境或意境是否达意来决定格调的高低。
古代士大夫们向往自然,追求自然,在自然山水间达到“物我两忘”的层次。这种意境是中国特有的古典美学命题之一,也是衡量中国传统艺术品成功与否的尺度之一。南朝诗人谢灵运诗曰:“池塘生青草,园柳变鸣禽。”可见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山水及田园诗已经蕴含着令人神往的境界。对于意境的追求,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追溯久远,更是由于中国是文人造园,因而中国园林设计自始至终都是与士人的田园诗及山水画互为依附,并携意同行,因为无论是田园诗还是山水画从一开始都十分重视神思和韵味的深邃。而这种意境移植到古典园林设计中,就有了“香远益清”的远香堂,就有了“明月、清风、我”的与谁同坐轩,就有了“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留听阁……
清代造园家张南垣父子叠山造园巧艺,因追求意境的深远和形象真实的可入可游出发,主张堆筑“曲岸回沙”、“平岗小坂”、“陵阜陂”、然后“错之以石,缭以短垣”、“若似乎奇峰绝嶂,累累于墙外,而人获见之也”。从而创造出一种幻觉,仿佛院墙之外,还有“奇峰绝嶂”,人们看到的园内叠山好像是“处于大山之麓”而“截溪断谷,私此数石者,为吾有也”。这种截取大山一角而让人联想起大山整体形象的做法,开创了叠山艺术的一个新的流派。使游人如同看到南宋画家的山水画卷,江南清新疏朗的田园风光、平远小景,以残山剩水式的构***,寓真实于平凡里,藏天水于一色之中的深远意境。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山水的古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