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如思无邪10篇

安意如思无邪篇1

一、完善反邪工作机制

(一)反邪责任一压到底

反***工作是一项“持久战”,更是一场“游击战”。我街道在反邪斗争中,警钟长鸣,从领导机制上筑牢反***防线,我街道专门成立了由综治、宗教、公安、司法、宣传、妇联等多部门联合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辖区反***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各行***村、居,企事业单位也都成立了反***支会,各辖区网格员充当“摄像头”,365天,实时监控,日常关注原***人员动向,并每月同步记录在纸质走访笔记本和系统的异常人员走访记录里。组织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狠抓,无缝衔接,一点一责任人,真正做到让***组织无处可藏。

(二)反邪经费堵住***源头

打击***组织是被动之举,堵住源头才能一劳永逸。想要***组织无处发展,必须从百姓思想上深入宣传教育。我街道一方面在建设反***主题公园、广场、宣教室、公共场所墙绘等宣传投入资金近三十万,且为“反邪”各项宣传活动备足宣传资料和礼品,确保活动积极有效;另一方面,我街道对前所村等复杂村补助反邪建设资金,全力支持村内反***基地建设,开设文化礼堂“反***”书屋,“反***”长廊等,为群众提供无邪鸡汤。

(三)反邪之网越织越密

借防***之机,全力发动网格员掌握辖区所有可能聚集的场所,了解各场所聚集用途、目的、人群组成、聚集性质等信息,逐一筛查***组织可能性。针对曾经出现过或者被***盯上过的辖区,网格员对***组织活动或类似活动,达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宁可错报,不可放过,从未放松过;另一方面,全街道58名网格员人手一本反***记录本,但凡村里有集中会议或活动,都会厚面皮“蹭个热度”,把反***宣传放在会议或活动后面,发个宣传折页,强调一下,让大家帮忙宣传。真正把反***宣传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到哪儿都不忘提一嘴,让周边的村民一听到“入会”、“会费”、“教主”、“念经治病”等字眼,立马转头走人,准是***在骗人。

二、探索反邪新思路

反邪之路,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赶在***组织前面,提防***入侵。近几年,我街道一改往常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每月使用不同的宣传形式,走不同场地,面向不同群体,本着“把自己当电视广告,频繁在民众前刷存在感”的态度,让反邪意识深入人心。

(一) 亮点工程落地生根

中科研学基地设立反***宣教室,面向台州市所有青少年开设“星期五反***小课堂”,以少年先学反邪,而后影响其家人,逐步渗入社会各个层面;

在辖区人口相对聚集的三个村,分别设立“反***主题公园”,在广场上、长廊里设计各种吸引眼球的反***亮点造型,文***并茂,让那些在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无形间接收反***常识,周边的住户、路过的民众等,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熟悉反***常识,潜移默化中提高反邪意识。

凤凰公园的绿道改建为“反***”主题长廊,大篇幅的墙绘,完整的诠释了什么是***、***有哪些种类、***如何骗人、***的危害、如何预防***等要点;沿路草坪上各种“反邪”小警示、小贴画,不但增添了绿道的风景,更让沿路散步的游客们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惬意地吸收着“反邪”之精华。

(二) 反邪宣传计划先行

每月制定下个月的宣传计划,按照每月四次规划,确定好对象单位或地点,预计宣传人数和发放折页、礼品数量等,(宣传地点安排和对接联系由李林兵负责,宣传活动规划由周莲负责,宣传资料和礼品由何明珠负责)例如四月份规划:第一周是反邪进残联之家,因清明防火推迟活动;第二周是反邪进小微园区;第三周是借4.15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日,集中宣传反***;第四周是向养老院的爷爷奶奶们普及反***常识。

2.宣传形式创新。以前是同时发宣传册和礼品,现在基本都是先发宣传册,让他们看一会后再送礼品;以前是每次准备几百份,批发式宣传,效果不明显,近一年来,都是定量定对象对接式宣传,如主动走到田间地头,一对一宣传,每人讲解三五分钟的反邪知识,或者

安意如思无邪篇2

[关键词]张从正;攻邪;思想研究

[中***分类号] R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a)-089-02

张从正(1150~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金睢州考城人。师承河间刘完素,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典籍,颇有研究。崇奉刘完素学说,认为“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因此,创立了“六门”、“三法”学说。主张邪气致病论,认为人之所患诸病,均非固有,皆系外来,俱属邪气,所以皆应攻治。在治法上则专主攻邪,并提出了汗、吐、下攻邪三法,如《儒门事亲・补论二十九》[1]所提:“至于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实而不满,可下而已;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满而不实,可吐而已;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邪从外入,可汗而已。然发表不远热,而无补之意。”认为此三法足以***各种病证。由于其在临床上常用泻下剂和催吐剂,尤其注意泻下法,故后世称之为“攻下派”。

1 治病力主攻邪

“正”、“邪”早期肇始于《内经》,表现出 “邪气”、“真气”实体性概念,如《素问・离合真邪论》从气候变化对经脉的影响、针刺补泻的方法与候气意义及真邪相合的诊察方法等,论述了真气与邪气的离、合同疾病的关系。对于邪气的分类,《内经》有明确地阐述,认为邪有天邪、水谷之邪、地邪之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根据人体感邪部位不同,邪气亦有不同种类。《灵枢・五邪》[3]说,“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邪在肝,则两胁中痛”;“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邪在心,则病心痛,善悲,时眩仆”。

张从正祛邪理论取法于《内经》、《伤寒论》,在《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十三》[1]中提出:“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诸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不仁及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风痰宿食,在膈或上脘,可涌而出之。寒湿固冷,热客下焦,在下之病,可泄而出之。”明确提出了天邪、地邪、人邪的概念。认为人之发病,乃是邪气侵犯的结果,无论外感、内伤之邪气是病因,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侵犯人体有虚实两端。“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络实者,经必虚,病之常也。”所谓实,即指邪实;所谓虚,即是正虚。可见病邪侵袭人身,必有正虚之处。但“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气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所以张从正治病,力主祛邪,提出“汗、吐、下三法,”认为“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可见张从正与《内经》中的病因发病理论是相一致的。

2 攻邪倡用寒凉

张从正治法以寒凉立论。他把疾病原因分为外来客邪所伤(外因)和五志所伤(内因)。他认为,不仅客邪所伤以“火热”独多,五志所伤更以心火为主。如他在《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1]中说:“五志所发,皆从心造。故凡见喜、怒、悲、惊、思之证,皆以平心火为主。”又说:“劳者伤于动,动便属阳;惊者骇于心,心便属火,二者亦以平心火为主。”观张从正临床所用之方剂,多取自刘完素。如汗法用防风通圣散、益元散加姜、葱、豉合而为双解散;吐法用瓜蒂散、独圣散化裁为茶调散、三圣散;下法用舟车丸、神芎丸发展为浚川散、通经散、禹攻散等,都是在刘完素寒凉学说的基础上制定的。

3 祛邪具有扶正特点

张从正提出:“《内经》一书,惟以血气流通为贵。”认为人体之常血气本是流通的,邪气侵阻是影响血气流通的根本原因。故在***时以祛邪为首要,病邪如得祛除,可以达到恢复血气流通的目的。即其所谓的“陈去而肠胃洁,瘕尽而荣卫昌”。使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张从正把通畅气血作为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方法,体现了攻邪论的保健思想特色。

张从正以攻邪论为基础的补法特点,是根据证型的不同,区别应用补法。“若见证为阳有余而阴不足,热证迭见,当损阳而补阴,用寒凉之品,若见证为阳有余而阴不足,寒证从生,当损阴而补阳,用温热之药。”张从正所强调的阴虚补阴、阳虚补阳之补益大法,不仅批评了当时的温补之偏,其根据《内经》阴阳对立统一、消长平衡理论,基于阴阳不足与有余之相对关系,提出阴阳损益并进的补益法则,体现出张从正以攻邪论为基础的补法特点。

4提出“汗、吐、下三法”的具体运用

张从正认为,人体发病皆由邪气侵袭所致。邪气入侵,必然会出现虚实变化的病理规律。病程长短与病情轻重,皆与邪气有关。要治愈疾病,必须攻其邪气,邪气得以祛除,正气得以恢复,这是他病因发病学观点的基本内容。他认为邪气侵入人体有三个途径,分别来自于“天”、“地”、“人”,并称之为“天邪”、“地邪”、“人邪”。“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因而提出“汗、吐、下三法”的具体运用。发汗、催吐、泻下是张从正攻邪去病的三个主要方法,并对三法的应用形式有所发挥。“所谓三法可以兼众法者,如引涎、漉涎、嚏气、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然自胸以上,大满大实,病如胶粥,微丸微散,皆儿戏也。非吐,病安能出?”

张从正攻邪所用汗、吐、下三法,其实质是根据病邪所在的处所,因势利导,驱邪外出。“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他说:“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诸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不仁及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风痰宿食,在膈或上脘,可涌而出之。寒湿固冷,热客下焦,在下之病,可泄而出之。”其理论根据亦源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说:“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病因邪生、证由邪定、邪去正安是其病因发病学观点。

4.1凡在上者,皆可吐之

伤寒杂病凡邪气在上,皆宜吐之。张从正用吐法,方药众多。如瓜蒂散吐伤寒头痛;葱白豆豉汤,吐杂病头痛;瓜蒂加茶末少许吐痰滞宿食;瓜蒂加全蝎梢吐两胁肋刺痛,濯濯水声者。以药物而言,又有栀子、黄连、苦参、大黄、黄芩、郁金、常山、远志等三十六味,其中“惟常山、胆矾、瓜蒂有小毒,藜芦、芫花、轻粉、乌附尖有大毒,外二十六味,皆吐药之无毒者”,均可审证择用。吐前,彼此相信,不听浮言,标本相得,审明经络,脏腑气血,病邪体质,分清主次。

4.2 凡在表者,皆可汗之

张从正云:“诸风寒之邪,结搏于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不仁及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风寒湿暑之气,入于皮肤之间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还有飧泄不止,脉浮大而长,身表微热者,破伤风、惊风、狂、酒病、痹证等,皆可酌用汗法。论治方药,张从正亦不废通常所用的解表方法,以为外感风寒之邪非热不能解表,故解表常宜热。

4.3凡在下者,皆可下之

下法在胃肠之病用之最宜。其云:“《内经》曰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人之食饮酸咸甘苦百种之味,杂凑于此,壅而不行,荡其旧而新之,亦脾胃之所望也。”脾主运化,胃主消磨,总以通畅为贵。在积滞药的选用方面,寒药泻下首选调胃承气汤,称之为“泄热之上药”,以及大、小桃仁承气汤、陷胸汤、大柴胡汤。又如“八正散泄热兼利小溲,洗心散抽热兼治头目,黄连解毒散,治内外上下蓄热而不泄者”。

5 攻邪学说的理论依据及特点

张从正攻邪学说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二:一是人体之所以发病,乃因邪气入侵,邪犯人体,留则伤正,去则正安。若不迅速祛除病邪或病理产物,势必招致病邪蔓延,使疾病迁延难愈。所以,治病应首先攻邪[4-7]。二是人体血气以流通为贵。血气流行失畅可产生内生之邪,或招致外来之邪。邪既内踞,会加剧血气的壅滞,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故治病应以祛邪为要,借邪的手段,达到恢复人体血气流通的目的[5-7]。

此外,张从正攻邪还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攻中求巧,法中寓法,力求邪去而正不伤。其二,运用三法采用多种剂型,但以丸、散剂最多。其三,继承发挥河间学说,遣方用药忌投温燥,力主寒凉。其四,以刺为攻,通导祛邪。其五,不弃补法,知常达变。其六,倡“药邪致病”说,主张治病先祛其药邪。

6讨论

张从正祛邪理论有因邪致病、论病重邪、祛邪安正三个要点。创立了“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攻邪学说,独特运用了汗、吐、下三法,辨证地揭示了寓补于攻的道理,把祛邪与扶正置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力主攻邪,使“邪去而元气自复”,治病当以攻下逐邪为补,而养生当以饮食调养为补。在运用汗、吐、下三法攻邪时,又注意了防药邪致病,指出“药不能久服,中病即止,攻后调养,以复元气”,严格掌握忌宜。近年对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等治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更是支持和发展了张从正的攻邪理论。如许多急腹症、重证肝炎、肺心病、乙脑等采用通里攻下、活血化瘀等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神经、肿瘤等各科疾病。可见张从正的观点,是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

[参考文献]

[1]金・张从正.儒门事亲[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36.9,26,34.

[2]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46-47.

[3]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52.

[4]陆文彬.张戴人学术思想探讨[J].河南中医,1981,(3):15-17.

[5]刘树农.一正辟三邪[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7):18.

[6]陶志达.张子和学术思想探讨[J].新中医,1984,(8):1.

安意如思无邪篇3

【关键词】 《内经》;治未病

《内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强调防重于治的思想,诠释“治未病”的含义及其科学内涵。整理《内经》中有关“治未病”的理论,深入探讨“治未病”的应用前景,充分利用《内经》这一理论资源,对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内经》“治未病”的内涵

认识“治未病”的内容,关键是对“治未病”含义的诠释。首先来解读“治”“未病”“治未病”的基本含义。

11治“治”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治病、医疗,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治者,治皮毛”。二是含有管理、整理、消灭、研究等内容,由此可引申为防止。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素问·刺禁论》说:“肾治于里。”《内经》所述之“治”的对象,既指调治疾病的“先兆”“萌芽”“欲病”“微病”,也指防止已病脏腑向未病脏腑的传变。

111先兆中医疾病先兆征的理论对临床防治极其重要,所谓先兆征就是疾病即将发生的早期信号,是指疾病的最早征兆,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前的早期预兆。先兆征不但可以出现在疾病的萌芽阶段,而且在疾病的转化和危重阶段以及并发症的前期皆可显现。掌握先兆征的规律,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早期防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偏沮与偏枯有先后联系,半侧肢体出汗是中风的先兆,人体阳气(卫)虚而半身出汗,久则阳气大衰,发为半身不遂。“汗出偏沮”是有汗之侧失调,卫气失于固密所致。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从而达到“治未病”之目的。

112萌芽《内经》指出“上工救其萌芽”。病之萌芽,即疾病的初始阶段。如《素问·刺热》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而清代医家张志聪又指出:“故治未病者,见阴精有亏,乃阳脱之渐,预培养其阴焉。”而此时通过中医的辨证调治,做到防微杜渐即“欲病救萌”之意。

113欲病欲病指疾病将要发生而尚未发生之前的状态,与现代所说的亚健康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正如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提及“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差,须臾之间,以成痼疾。”身体有“苦似不如平常”,应及早了解养生的方法,尽快调理。如果勉强忍受不进行调理,就有可能发展为痼疾。欲病之病,在外可有不适的症状表现,如现代所说的亚健康,但未出现阳性体征与实验结果,临床上无疾病诊断依据。“欲病”实质是人体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孙思邈反复告诫人们要重视“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从记述的内容来看,字里行间蕴涵着对“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及欲病早调的观点。

114微病《素问·调经论》说:“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微风,指肌肉似有虫在蠕动的感觉,多因风邪伤胃,卫气不通,阳气内鼓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所谓“见微”是诊知微弱变化,“得过”是了解、掌握疾病所在和发生,“用之不殆”是指***微病就不会发生疾病。诊视微病,便能了解疾病的所在和发生,***微病就可防止疾病的发生。治微病可预防已病,是《内经》治未病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115未传之脏腑病治未病还可从疾病在五脏之间的传变来理解。《难经·七十七难》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这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关系,肝木之病往往要传变到脾土的规律,在治肝病的同时要照顾尚未病的脾,以防止肝病进一步传脾。其他脏腑发病传变的规律及治未病的方法仿此。

12未病“未病”指的是健康状态,或有一定功能紊乱或失调,但尚未出现疾病的亚健康状态。“未病”的外延很广,它包括健康未病态、前病(欲病)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和传变未病态四部分,后三者与亚健康的外延相吻合[1]。

121健康未病态《内经》指出:“平人者,不病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之间的平衡协调是人体健康的标志。所以圣人养生“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素问·生气通天论》)。健康人时刻处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威胁之下,若因保健知识缺乏可随时受疾病危险因子的侵袭与干扰。健康人群保健的重点是提高健康意识,远离致病因素,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习惯,坚持养生之道,不断提高自身健康素质和水平。

122前病未病态指存在于机体内的病理信息已有所表露,包括先兆、萌芽、微病等。扁鹊望齐桓侯之诊,就是诊一般医生未能望到的潜在症状。对处于前病未病态的人群,依据《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其防治的思路是早诊早治,把“前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123潜病未病态是中医未病态范畴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指的是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出现任何临界表现的状态,即病理信息尚在潜伏期 ,尚未达到显化。尽管无明显病状体现,但内在却并非无病。《灵枢·贼风》提出:“此亦故邪留而未发”,潜藏于体内的病邪当遇到适宜条件或诱因时就会发病。及时发现一些潜藏在体内伏而未发的病理因素并加以防治,可防患于未然,如《素问·刺疟》说:“凡刺疟,先发如食倾,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对处于潜病未病态人群,其防治的思路重点是除去潜在的病理改变,改善机体的功能状态,注重生活方式管理和改进,将各种致病危险因素降低到低危险度,促使身心负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

124传变未病态指在疾病发作初期,病情有可能进一步发生传变或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如《素问·疟论》曰:“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金匮要略》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先安未病之脏,有病早治的既病防变思想,充实和丰富了治未病思路的内涵和临床价值。对处于传变未病态人群,基于《内经》“治未病”的“已病防变”的思想,其防治的思路应做到已病(症)早治,防其发展(恶化),单病(症)防传(变),防其演变成其他疾病或出现其他合并症,以及病后调养,防其复发等。

13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根据《内经》有关论述,以及《中医大辞典》的解释,《内经》“治未病”的基本含义有三:(1) 预防疾病。 如《素问·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如该文记载用小金丹防瘟***。其中的辰砂、雄黄,是辟瘟防***的常用药物,可免受***疠的传染。(2)早期***。《内经》指出“上工救其萌芽”(《素问·八正神明论》),如见头目眩晕,大拇指或次指麻木,或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动,为中风预兆,必须先防治。(3)掌握疾病发展的趋向并尽早防治。五脏之病,可以互相传变,应顺势而为,先安未受邪之地,如《金匮要略》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2“治未病”的内容和方法

《内经》“治未病”的内容包括:(1)未病养身,防病于先。(2)见微知著,治病萌芽。(3)已病早治,防其传变。(4)瘥后防复。《内经》“治未病”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

21未病养身对于健康无病之人,重在养生调摄,预防疾病的发生。如《医学入门》认为:“与其病后善服药,莫若病前善自防”。养生保健,遵循《内经》的“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灵枢·九宫八风》),“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通过内养正气,外避邪气,从而达到保健防病之目的。

21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内经》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一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来调节人体阴阳,以及正确恰当运用各种方法来养生保健的基本法则。该法则把“天人合一”学说,作为效法自然、顺时养生的理论依据,要求养生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该基本法则贵在顺应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12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由于饥饱失常、劳逸失度,也是影响健康及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故《内经》强调饮食应遵循“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的法则。生活起居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起居有常”,宜小劳莫大疲。“谨道如法”,以达到“长有天命”之目的。

213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内经》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灵枢·口问》),“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灵枢·百病始生》)。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做到外避邪气,内养正气,才能避免外界六***邪气及***疠之气的侵袭,达到防病之目的。

214恬惔虚无,真气从之《老子》提出“静神”“无为”的养生主张。《内经》强调“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即思想安闲清静,没有私心杂念。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养生应“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守神”,“传精神”,通过静神修性影响生理,充实“真气”,保健防病,所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天人相应”,“形与神俱”,才能达到身心健康,指出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

22治病萌芽病之萌芽阶段,此时病邪较轻,邪类较单纯;正气尚足,修复能力较强;病位较轻,祛邪较易。此时是***的最好时机,应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促使疾病早期治愈。《内经》提出早期诊治,防微杜渐,避免疾病由轻而重,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先兆征是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的关键,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关键[2],杨力[3]认为可通过人体发出的种种信息来分析判断病理信息,从而阻断疾病发展,将疾病消灭在发生之前。这体现了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的“治未病”思想。如伤寒是以风寒之邪侵入为主的一类外感病,风寒之邪侵袭人体的部位初期为太阳。若太阳在表之邪不能及时祛除,则可由多种途径内传入里,故伤寒早治重太阳。温病是以温邪***毒伤人为主,先伤卫表,故***应透邪外出和清热解毒。早期脏病,以功用失调为主,极少出现形质的损害,脏腑具备较强贮备功能及抗邪能力,多种因素如情志过激,寒热偏盛,过度疲劳等都可导致气机失调的病变,故***以调畅气机为主。

23已病防变既病之后,应及早***,以防止疾病的传变与加重。《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随着病情的恶化,病位由浅入深,或由一处向多处蔓延,称为传变。清代名医叶天士强调“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阻断病邪进一步传变。如疟疾的***,在“疟之未发”时调之,可以阻断病邪,防止发作。《伤寒论》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已病防传、防变,及时诊治,是防止疾病传变和加重的重要举措,是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在疾病诊疗中的具体体现。

24瘥后防复瘥后防复是指疾病刚有好转或治愈,若调理不当,很容易复发或产生后遗症。因此,应注重保健预防,在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预防之法,可防食复、防病遗等。疾病的复发,会令病情日渐严重,故应控制病后复发。《内经》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素问·热论》),从禁忌方面强调热病初愈应少食及清淡为宜,以防食复或病遗。

3《内经》“治未病”的应用

《内经》的“治未病”思想对不同人群的保健防病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内经》“治未病”思想,笔者认为养生重于治病,亚健康的防治重在“欲病重调”,而衰老及老年病的防治重在未老先养及既老防病。

31“治未病”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亚健康状态是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以及环境恶化等,导致慢性疲劳、免***功能降低,从而出现一系列偏离健康的症状。亚健康属于《内经》所讲的欲病、微病、先兆等范畴,即人体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一种状态。由于亚健康的发生率很高,严重影响当今人类的健康,因此,必须及时有效调控使之向健康转化。在亚健康的研究中引入中医“治未病”思想,将进一步促进亚健康研究的深入,提高亚健康的防治效果[4]。基于《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亚健康的防治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睡眠、运动、营养及环境,可有效改善亚健康的症状,并使之向健康方向转化。崔丽娟等[5]认为中医可通过调节心理、改善生活方式,采用运动、气功、按摩及药物等来防治亚健康。(2)通过食疗药膳改善失眠。食养可调整脾胃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可见,食疗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以根据亚健康的有关症状选择药膳,如对失眠、心慌者,可选食龙眼酸枣仁粥;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神疲健忘者,可选天麻什锦饭,该药膳尤适用脑力劳动者食用;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心悸、失眠、健忘及神经衰弱者,可选灵芝煲猪骨汤。(3) 保健按摩消除疲劳。疲劳是亚健康的主要症状,故亚健康又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保健按摩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不同的手法刺激身体的穴位或部位,达到松弛肌肉紧张,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尤其对疲劳症状,有极好的缓解作用。如浴面有提神醒脑作用,点按揉风池穴有消除大脑疲劳作用;按揉足三里穴能提高机体免***功能等。

32“治未病”在抗衰防病中的应用衰老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通过一定措施,衰老可得到延缓。基于《内经》“治未病”的“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的思想,笔者提出衰老和老年病的防治,应做到未老先养、欲老重调和既老防病,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1)未老先养。衰老并非到了老年才开始,而是始于老年到来之前。因此,延缓衰老应做到未老先防,未老先养,才能真正达到抗衰防老之目的。(2)欲老重调。《内经》认为女子“五七”,男子“五八”是人体由盛转衰的时期。《内经》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年时期正处于元气渐衰,逐步进入老年阶段,但此时元气尚未大虚,如果及时谨慎调养,使不早亏,就可以延缓衰老保其天年。在衰老早期,将衰而未衰之时,就开始加以干预调养,可以延缓衰老的进程。(3)既老防病。 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质逐渐虚弱,就容易发生各种老年病、慢性病。衰老导致疾病,多病又加速衰老。所以衰老期,最重要的是预防和***各种老年病、慢性病,做到“既老防病”。

综上所述,《内经》“治未病”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这种未雨绸缪,防重于治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人体未病之前就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还体现在一旦患病之后应运用各种方法防止疾病发展、传变和复发。我国提出的“治未病工程”,是从“***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体现了人们的健康理念逐渐向中医“治未病”诊疗思想的转变[6]。

参考文献

[1]龚捷宁,宋为民.新编未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

[2]杨继***,董进洲,佘延芬.亚健康状态中医***之我见[J].福建中医药,2003,34 (2):43.

[3]杨力.中医疾病预测学[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1-5.

[4]张丽珍,李秀萍,刘述霞.“治未病”与亚健康的辨证关系[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9):114.

安意如思无邪篇4

崇尚科学,反对***,建设健康文明校园

—— 新邵八中创建市无***单位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新邵八中创建于1949年,1979年改为现名。原址位于酿溪镇“金三角”地段。1994年搬迁于风景秀美的栗山之麓,资水之滨。历经60年的风雨历程,已逐渐发展成为一所环境幽雅、布局合理、人文和谐、管理严谨、资源雄厚、成绩突出的高级中学。学校现占地210余亩,拥有教学班44个,在校学生近3000人,教职员工203人。挂牌为“邵阳市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即将跻身于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行列。现为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新邵县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邵阳市唯一跆拳道训练基地。

近几年来,新邵八中在县610办公室及上级***门的精心指导下,本着“知荣辱、尚科学、反***、促和谐”的基本方针,制定了无***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积极采取措施,在广大师生中重点开展了以“崇尚科学、关爱科学、珍惜生命、反对***,建设健康文明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师生相信科学,远离***,从根本上遏制***活动的发展势头,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建设平安八中、和谐校园做出了较大的成绩。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根据县610办公室和县防范、处理***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上级教育局工作要求,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书记、副校长为副组长,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及年级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新邵八中警示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班级“五项常规”考核细则、“师德考核评价标准”等规章制度,并将反***教育活动内容纳入学校总体工作之中,探索教育路子,保证创建活动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依托阵地,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氛围

为保障我校创建无邪校园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充分利用校内教育阵地和各种教育渠道,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在全校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珍惜生命、和谐关爱的积极健康的教育和文化氛围。一是,每年举办一次法制教育课或“法律进校园”活动,通过邀请法制校长给学生上反***教育课或正在服刑的少年犯现身说法的方式,增强学生自我防变的能力。二是,举办反***宣传教育培训班,以自编的《反***宣传教育讲义》为蓝本,先组织新邵八中反***信息员进行集中培训,再以点带面,引导师生认清***的本质和危害,认清***是影响社会稳定和毒害群众的祸源。三是在学校科教楼、教学楼等处张贴、悬挂有关学科学、用科学内容的宣传画,宣传专板,反***标语。四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和各班级黑板报开辟“法制教育园地”专栏,宣传有关热爱科学、反对***的内容。五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每星期四下午17:00—18:30进行广播宣传,校园电视台则比较系统地向同学们宣讲宗教与***的区别,怎样防范和处理***以及***给家庭和人们带来的危害等内容,帮助师生进一步认清***的***本质。六是组织学生听国旗下讲话,听宣教讲座。七是在学校网站上报道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铲除***赖以滋生的土壤。

三、相互结合,保障教育规范有效开展

一是把反***警示教育与学校德育活动结合起来,具体由学校教育处负责;二是把反***警示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具体由学校教导处负责;三是把反***警示教育与班团会结合起来,具体由学校教育处、团委组织负责;四是把反***警示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具体由学校家长委员会负责;五是把反***警示教育活动与教师考核、文明班级考核结合起来,具体由校办公室、教导处、教育处等部门负责。各方面的有机结合,使学校教育活动得到了有效开展。

四、开展多项活动,全面提高师生反***意识

我们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师生的反***意识。

1、利用品德课、班团会、教师会,上好反***警示教育课,并印发了反***宣传材料。

2、各班级举行了 “崇尚科学、珍惜生命、反对***”主题班会。

3、利用校园电视系统和多媒体设备,组织全体学生观看反***内容的专题影片。

4、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反***警示教育知识测试活动。

5、举行“崇尚科学、远离***”读书心得和反***观后感征文活动。

6、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倡导学生人人争做“义务宣传员”,及时向家长、亲属、社区居民宣讲***本质,发现可疑情况及***材料及时报告学校或有关人员。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以配合全社会警示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开展活动以来,学校共发出致家它反***倡议书1400余份,向学生发放学习资料余份,师生观看录像80余小时,收到师生征文100余篇,绘画80余幅,知识答卷1600余份,出黑板报30余期。

我校对反***警示教育活动由于领导重视,方法灵活,措施得力,因而收到了理想效果。至 今,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无一人接触***,师生员工热爱科学、发奋学习、努力工作,展现了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基地”、“邵阳市安全文明校园”、市“五·四红旗团委”、“市先进基层团组织”、“县平安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社会综合治理安全文明校园”和“县安全文明校园”。

此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反***警示教育活动的教育效果,并深入扎实坚持下去,我校还建立了反***警示教育长效机制,将警示教育内容、形式、途径等方面以制度的形式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同时,我们还立足长远、抓根固本、标本兼治,大力建设学校文化,强化师德建设和以科学发展观、“五爱”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开展“诗歌进校园”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演出活动,“校园十佳歌手赛”,爱国主义教育,手拉手献爱心等活动,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奠定坚实基础,帮助师生进一步增强对***的自我防范和抵御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自觉防邪、拒邪、压邪、打邪的能力和水平。

安意如思无邪篇5

【关键词】 《内经》;治未病

《内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强调防重于治的思想,诠释“治未病”的含义及其科学内涵。整理《内经》中有关“治未病”的理论,深入探讨“治未病”的应用前景,充分利用《内经》这一理论资源,对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内经》“治未病”的内涵

认识“治未病”的内容,关键是对“治未病”含义的诠释。首先来解读“治”“未病”“治未病”的基本含义。

1?1治“治”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治病、医疗,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治者,治皮毛”。二是含有管理、整理、消灭、研究等内容,由此可引申为防止。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素问·刺禁论》说:“肾治于里。”《内经》所述之“治”的对象,既指调治疾病的“先兆”“萌芽”“欲病”“微病”,也指防止已病脏腑向未病脏腑的传变。

1?1?1先兆中医疾病先兆征的理论对临床防治极其重要,所谓先兆征就是疾病即将发生的早期信号,是指疾病的最早征兆,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前的早期预兆。先兆征不但可以出现在疾病的萌芽阶段,而且在疾病的转化和危重阶段以及并发症的前期皆可显现。掌握先兆征的规律,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早期防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偏沮与偏枯有先后联系,半侧肢体出汗是中风的先兆,人体阳气(卫)虚而半身出汗,久则阳气大衰,发为半身不遂。“汗出偏沮”是有汗之侧失调,卫气失于固密所致。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从而达到“治未病”之目的。

1?1?2萌芽《内经》指出“上工救其萌芽”。病之萌芽,即疾病的初始阶段。如《素问·刺热》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而清代医家张志聪又指出:“故治未病者,见有亏,乃阳脱之渐,预培养其阴焉。”而此时通过中医的辨证调治,做到防微杜渐即“欲病救萌”之意。

1?1?3欲病欲病指疾病将要发生而尚未发生之前的状态,与现代所说的亚健康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正如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提及“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差,须臾之间,以成痼疾。”身体有“苦似不如平常”,应及早了解养生的方法,尽快调理。如果勉强忍受不进行调理,就有可能发展为痼疾。欲病之病,在外可有不适的症状表现,如现代所说的亚健康,但未出现阳性体征与实验结果,临床上无疾病诊断依据。“欲病”实质是人体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孙思邈反复告诫人们要重视“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从记述的内容来看,字里行间蕴涵着对“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及欲病早调的观点。

1?1?4微病《素问·调经论》说:“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微风,指肌肉似有虫在蠕动的感觉,多因风邪伤胃,卫气不通,阳气内鼓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所谓“见微”是诊知微弱变化,“得过”是了解、掌握疾病所在和发生,“用之不殆”是指***微病就不会发生疾病。诊视微病,便能了解疾病的所在和发生,***微病就可防止疾病的发生。治微病可预防已病,是《内经》治未病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1?1?5未传之脏腑病治未病还可从疾病在五脏之间的传变来理解。《难经·七十七难》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这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关系,肝木之病往往要传变到脾土的规律,在治肝病的同时要照顾尚未病的脾,以防止肝病进一步传脾。其他脏腑发病传变的规律及治未病的方法仿此。

1?2未病“未病”指的是健康状态,或有一定功能紊乱或失调,但尚未出现疾病的亚健康状态。“未病”的外延很广,它包括健康未病态、前病(欲病)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和传变未病态四部分,后三者与亚健康的外延相吻合[1]。

1?2?1健康未病态《内经》指出:“平人者,不病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之间的平衡协调是人体健康的标志。所以圣人养生“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素问·生气通天论》)。健康人时刻处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威胁之下,若因保健知识缺乏可随时受疾病危险因子的侵袭与干扰。健康人群保健的重点是提高健康意识,远离致病因素,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习惯,坚持养生之道,不断提高自身健康素质和水平。

1?2?2前病未病态指存在于机体内的病理信息已有所表露,包括先兆、萌芽、微病等。扁鹊望齐桓侯之诊,就是诊一般医生未能望到的潜在症状。对处于前病未病态的人群,依据《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其防治的思路是早诊早治,把“前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1?2?3潜病未病态是中医未病态范畴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指的是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出现任何临界表现的状态,即病理信息尚在潜伏期 ,尚未达到显化。尽管无明显病状体现,但内在却并非无病。《灵枢·贼风》提出:“此亦故邪留而未发”,潜藏于体内的病邪当遇到适宜条件或诱因时就会发病。及时发现一些潜藏在体内伏而未发的病理因素并加以防治,可防患于未然,如《素问·刺疟》说:“凡刺疟,先发如食倾,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对处于潜病未病态人群,其防治的思路重点是除去潜在的病理改变,改善机体的功能状态,注重生活方式管理和改进,将各种致病危险因素降低到低危险度,促使身心负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

1?2?4传变未病态指在疾病发作初期,病情有可能进一步发生传变或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如《素问·疟论》曰:“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金匮要略》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先安未病之脏,有病早治的既病防变思想,充实和丰富了治未病思路的内涵和临床价值。对处于传变未病态人群,基于《内经》“治未病”的“已病防变”的思想,其防治的思路应做到已病(症)早治,防其发展(恶化),单病(症)防传(变),防其演变成其他疾病或出现其他合并症,以及病后调养,防其复发等。

1?3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根据《内经》有关论述,以及《中医大辞典》的解释,《内经》“治未病”的基本含义有三:(1) 预防疾病。 如《素问·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如该文记载用小金丹防瘟***。其中的辰砂、雄黄,是辟瘟防***的常用药物,可免受***疠的传染。(2)早期***。《内经》指出“上工救其萌芽”(《素问·八正神明论》),如见头目眩晕,大拇指或次指麻木,或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动,为中风预兆,必须先防治。(3)掌握疾病发展的趋向并尽早防治。五脏之病,可以互相传变,应顺势而为,先安未受邪之地,如《金匮要略》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2“治未病”的内容和方法

《内经》“治未病”的内容包括:(1)未病养身,防病于先。(2)见微知著,治病萌芽。(3)已病早治,防其传变。(4)瘥后防复。《内经》“治未病”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

2?1未病养身对于健康无病之人,重在养生调摄,预防疾病的发生。如《医学入门》认为:“与其病后善服药,莫若病前善自防”。养生保健,遵循《内经》的“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灵枢·九宫八风》),“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通过内养正气,外避邪气,从而达到保健防病之目的。

2?1?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内经》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一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来调节人体阴阳,以及正确恰当运用各种方法来养生保健的基本法则。该法则把“天人合一”学说,作为效法自然、顺时养生的理论依据,要求养生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该基本法则贵在顺应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1?2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由于饥饱失常、劳逸失度,也是影响健康及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故《内经》强调饮食应遵循“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的法则。生活起居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起居有常”,宜小劳莫大疲。“谨道如法”,以达到“长有天命”之目的。

2?1?3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内经》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灵枢·口问》),“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灵枢·百病始生》)。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做到外避邪气,内养正气,才能避免外界六***邪气及***疠之气的侵袭,达到防病之目的。

2?1?4恬?葱槲蓿?嫫?又?独献印诽岢觥熬采瘛薄拔尬?钡难??髡拧!赌诰?非康鳌疤?葱槲蓿?嫫?又??《素问·上古天真论》)。“恬?葱槲蕖奔此枷氚蚕星寰玻?挥兴叫脑幽睢W龅健爸鞠卸?儆??陌捕?痪濉保???Α耙蕴裼湮?瘢?宰缘梦?Α保?岸懒⑹厣瘛保?按??瘛保?ü?采裥扌杂跋焐?恚?涫怠罢嫫?保?=》啦。??健熬?衲谑兀?“泊永础?《素问·上古天真论》)。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天人相应”,“形与神俱”,才能达到身心健康,指出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

2?2治病萌芽病之萌芽阶段,此时病邪较轻,邪类较单纯;正气尚足,修复能力较强;病位较轻,祛邪较易。此时是***的最好时机,应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促使疾病早期治愈。《内经》提出早期诊治,防微杜渐,避免疾病由轻而重,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先兆征是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的关键,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关键[2],杨力[3]认为可通过人体发出的种种信息来分析判断病理信息,从而阻断疾病发展,将疾病消灭在发生之前。这体现了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的“治未病”思想。如伤寒是以风寒之邪侵入为主的一类外感病,风寒之邪侵袭人体的部位初期为太阳。若太阳在表之邪不能及时祛除,则可由多种途径内传入里,故伤寒早治重太阳。温病是以温邪***毒伤人为主,先伤卫表,故***应透邪外出和清热解毒。早期脏病,以功用失调为主,极少出现形质的损害,脏腑具备较强贮备功能及抗邪能力,多种因素如情志过激,寒热偏盛,过度疲劳等都可导致气机失调的病变,故***以调畅气机为主。

2?3已病防变既病之后,应及早***,以防止疾病的传变与加重。《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随着病情的恶化,病位由浅入深,或由一处向多处蔓延,称为传变。清代名医叶天士强调“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阻断病邪进一步传变。如疟疾的***,在“疟之未发”时调之,可以阻断病邪,防止发作。《伤寒论》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已病防传、防变,及时诊治,是防止疾病传变和加重的重要举措,是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在疾病诊疗中的具体体现。

2?4瘥后防复瘥后防复是指疾病刚有好转或治愈,若调理不当,很容易复发或产生后遗症。因此,应注重保健预防,在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预防之法,可防食复、防病遗等。疾病的复发,会令病情日渐严重,故应控制病后复发。《内经》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素问·热论》),从禁忌方面强调热病初愈应少食及清淡为宜,以防食复或病遗。

3《内经》“治未病”的应用

《内经》的“治未病”思想对不同人群的保健防病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内经》“治未病”思想,笔者认为养生重于治病,亚健康的防治重在“欲病重调”,而衰老及老年病的防治重在未老先养及既老防病。

3?1“治未病”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亚健康状态是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以及环境恶化等,导致慢性疲劳、免***功能降低,从而出现一系列偏离健康的症状。亚健康属于《内经》所讲的欲病、微病、先兆等范畴,即人体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一种状态。由于亚健康的发生率很高,严重影响当今人类的健康,因此,必须及时有效调控使之向健康转化。在亚健康的研究中引入中医“治未病”思想,将进一步促进亚健康研究的深入,提高亚健康的防治效果[4]。基于《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亚健康的防治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睡眠、运动、营养及环境,可有效改善亚健康的症状,并使之向健康方向转化。崔丽娟等[5]认为中医可通过调节心理、改善生活方式,采用运动、气功、按摩及药物等来防治亚健康。(2)通过食疗药膳改善失眠。食养可调整脾胃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可见,食疗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以根据亚健康的有关症状选择药膳,如对失眠、心慌者,可选食龙眼酸枣仁粥;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神疲健忘者,可选天麻什锦饭,该药膳尤适用脑力劳动者食用;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心悸、失眠、健忘及神经衰弱者,可选灵芝煲猪骨汤。(3) 保健按摩消除疲劳。疲劳是亚健康的主要症状,故亚健康又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保健按摩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不同的手法刺激身体的穴位或部位,达到松弛肌肉紧张,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尤其对疲劳症状,有极好的缓解作用。如浴面有提神醒脑作用,点按揉风池穴有消除大脑疲劳作用;按揉足三里穴能提高机体免***功能等。

3?2“治未病”在抗衰防病中的应用衰老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通过一定措施,衰老可得到延缓。基于《内经》“治未病”的“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的思想,笔者提出衰老和老年病的防治,应做到未老先养、欲老重调和既老防病,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1)未老先养。衰老并非到了老年才开始,而是始于老年到来之前。因此,延缓衰老应做到未老先防,未老先养,才能真正达到抗衰防老之目的。(2)欲老重调。《内经》认为女子“五七”,男子“五八”是人体由盛转衰的时期。《内经》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年时期正处于元气渐衰,逐步进入老年阶段,但此时元气尚未大虚,如果及时谨慎调养,使不早亏,就可以延缓衰老保其天年。在衰老早期,将衰而未衰之时,就开始加以干预调养,可以延缓衰老的进程。(3)既老防病。 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质逐渐虚弱,就容易发生各种老年病、慢性病。衰老导致疾病,多病又加速衰老。所以衰老期,最重要的是预防和***各种老年病、慢性病,做到“既老防病”。

综上所述,《内经》“治未病”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这种未雨绸缪,防重于治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人体未病之前就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还体现在一旦患病之后应运用各种方法防止疾病发展、传变和复发。我国提出的“治未病工程”,是从“***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体现了人们的健康理念逐渐向中医“治未病”诊疗思想的转变[6]。

【参考文献】

[1]龚捷宁,宋为民.新编未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

[2]杨继***,董进洲,佘延芬.亚健康状态中医***之我见[j].福建中医药,2003,34 (2):43.

[3]杨力.中医疾病预测学[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1-5.

[4]张丽珍,李秀萍,刘述霞.“治未病”与亚健康的辨证关系[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9):114.

安意如思无邪篇6

中医学的“治未病”,作为一种重点的预防疾病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难经・第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这都说明了“治未病”是古代“上工”具备高超医术的重要体现。脾胃乃后天之本,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功能正常对人体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顾护脾胃在“治未病”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1 “治未病”思想的含义

所谓“未病”,指疾病前期,体内虽有病因存在但尚未致病的人体状态。病未成时进行防护调解,是中医学的主要理念之一。“治未病”的内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即注意保健,养护身心,预防疾病的发生。《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重视治未病,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二是既病之后要早期***,防止疾病的传变发展。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金匮要略》中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三是指病后积极采取措施促使康复与防止复发。如《素问・热论篇》:“帝日: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日:“……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火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均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治未病~的目的在于及时调整体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使机体经常处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2 顾护脾胃,未病先防

《内经》中指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方面:若正气充足时,邪气无法侵袭人体,则不发病,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正气虚弱,不足以抵御外邪时,邪气乘虚而入,而发生疾病,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谓未病先防,就是指在机体未发病之前,提高人体正气,即顾护脾胃之气,从而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伤寒论》:“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即疾病未发之时,截断其发病趋势,使脾胃健旺,营卫调和,则自汗得愈,以达到预防之目的。

3 健胃祛邪,既病早治

《伤寒论》中十分倡导既病早治的观点,而且把它作为预防疾病传变的有效手段,其意义在于将疾病扼杀于萌芽状态,勿失治病良机。“太阳病,头痛已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说明邪在太阳,且有向阳阴传变的趋势。《灵枢・九针论》日:“阳明多血多气,”“刺阳明,出血气”。故刺足阳明经穴能壮中焦正气,健胃祛邪,使邪不内传,待正气来复,立可抗邪外出而愈。《伤寒论》:“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用桂枝汤目的有二:一是补益脾胃中气,祛邪外出;二是外散风寒表邪,扶助卫阳。体现了张仲景在***疾病的早期就重视脾胃,见微知著,防治并举的思想。

4 扶脾益胃,已病防传

当疾病已经发生,原则上要尽早祛邪外出,但有时祛邪反会损伤正气,若遇正虚之人,单纯祛邪未必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扶助脾胃正气,防邪人里内传,是很有必要的。《伤寒论》用小柴胡汤***少阳病就体现了这一理念。少阳居于阳阴与太阴之间,其传变趋势可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邪传阳明则热化,邪人太阴则寒化。故以柴胡、黄芩清少阳胆腑邪热,防传阳明;半夏、生姜健脾和胃,顾护太阴,使邪不得复传三阴;再以人参、甘草、大枣补益脾胃中气。又如“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此为脾胃虚寒,寒湿停于中焦,可见轻度下利,因无热邪伤津,故口不渴。在通常情况下,脾胃虚寒轻者可用理中汤温中散寒,重者则以四逆汤之类治之。此为***大法,寓补火生土之意,旨在扶助脾胃正气,防止邪由太阴传人少阴,脾病及胃。

5 调养脾胃,病瘥防复

安意如思无邪篇7

狼牙吊坠象征着勇敢、勇猛,同时也可以辟邪保平安,给人带来好运,保佑佩戴者的家庭和睦、幸福美满,使佩戴者工作顺利。不过,对于不以狼牙为***腾的人而言,狼牙吊坠不过是一件装饰品,无任何意义。

狼牙吊坠的意义狼牙是狼中的利源齿,所以狼牙吊坠是勇敢、勇猛的象征。同时,狼牙也有锋芒一说,有辟邪、保平安之意,象征着力量与魄力,所以佩戴狼牙吊坠也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可辟邪保平安。

狼牙吊坠也是很好的护身符,能屏蔽佩戴者周围的邪气、浊气与病害,可以给人带来好运,而且可以保佑佩戴者的家庭和睦、幸福美满,以及使佩戴者头脑清醒、思维活跃,在工作上顺利。

当然,如果狼牙不是你所信仰的***腾,那狼牙吊坠于你而言只是一个装饰品。一个装饰品除了具有搭配的价值,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禁忌或其它讲究,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佩戴与否就好。

(来源:文章屋网 )

安意如思无邪篇8

    关键词:羌族;释比经典;生死观

    “释比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核心,《羌族释比经典》是羌民族的百科全书,释比是羌族人心目中的精神领袖。”l1l(n 在《羌族释比经典》的“丧葬篇”中共收录了二十四部丧葬释比,有《伴大夜》、《波舍》、《不吉》、《博楔》、《离别》、《劝慰》等六部释比涉及到羌族的生死观。羌族释比对生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是羌民在对生命的关怀和敬畏的基础上,以人与自然同情同构的认识为手段,经过历代释比对生死的不断思考和认识而逐渐形成,具有羌民族特色的生死文化观。

    世代居住在“依山居止,累石为室”的羌民,生活在山峦蛆蛞、巨流怒垒、沟壑盘旋的自然环境之中,过着刀耕火种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

    自然环境的恶劣,交通的闭塞,以及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大自然的恩赐便成为羌民生存的唯一依赖。大自然在赋予羌民物华天宝的同时,也带给他们无尽的灾难,特别是种种疾病所带来的对死亡的恐惧,使得他们既亲近自然、感恩自然,同时又敬畏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中,羌民便把自身的情* 收稿日期:2011一o6—28感体验赋予万物,以“以人观物”和“以物观人”的人与自然同情同构的观念来认识自然,形成了以天地日月、山水树木为神的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

    “山老了就要垮塌,河老了就要干枯,水满了就要流走,人老了就要死亡。⋯⋯人就像流水一样,有流来就有流走。~e2j(p161)羌人以赋予神性山水河流作比照,用自然的人化意识来阐释人类的生死,山jii河流尚有“终老”之时,不可避免垮塌、干枯和流走的“悲惨”结局。同样,将人的生死用流水作比喻,流来是生命开端,流走是生命的终结,以“以物观人”来探究人类的生死,将自然和人类联系融合起来,得出了生老病死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和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在《羌族释比经典》“丧葬篇”中的《劝慰》,则把观察的自然现象山水拓展到了飞禽,“山到老时会垮塌,水到老时会枯竭。点水麻雀你知道⋯⋯ 叽叽喳喳相继死。”l3i( 不但山水如此,就连常见的麻雀也不会逃过自然的归宿,那么人亦如此。同样在《劝慰》中,也发出同样的感慨“世间没有长生人,世间流水有来去。凡人自古有生死,生老病死不由己。纵有金山和银山,必然离开人世间。⋯⋯生离死别不由人⋯ ⋯死时别忧伤,病时别焦虑。”[。_(p 。 面对不可抗拒的死亡,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金银山,在死神面前显得是如此苍白无力,如此一视同仁。既然生死是自然的意志,就要坦然面对,做到生亦何欢,死亦何忧,以一种自然而客观的、豁达而理智的态度来看待人的生死。

    羌族先民在认识到生死的自然规律后,并没有停留,而是对决定死亡的终结原因做了努力的探究,认为人的生死受制于冥冥之中的一种人不能抗拒的外在力量上天,人的生死是命中注定,在天命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不能与之抗衡,只能坦然直面。

    《博楔》中的“生离死别不由人”,《劝慰》中的“该生病时也生病,死亡面前不由己”,“不由人”和“不得已”之中既有无可奈何之感,又有对主宰人生命的一种不可抗拒无形力量的认识。在现实难以解决,百般无奈之下,崇尚万物有灵的羌人,再一次想到命,并且把命和上天联系起来,形成自己朴素的天命观。《离别》中“世间生死命中定,有生必定也有死”、“老人去世如此快,无可奈何命由天”,人的出生天注定,人的死亡依然如是,人们出于本能对死有无限的恐惧,但这些都由不得自己。决定权在天。

    羌族释比经典中的生死观和天命观与儒家和道家不约而同的形成一种契合,构成了我国先民在丧葬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生死观上,儒家对死亡是一种既认可,又理性的搁置。孔子认为“自古皆有死”,[4](p25o3)但在如何处理生死的关系时,儒家更重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出“未知生,焉知死”,[4](p2499)暗示了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有价值的生,当生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了,就会实现对死亡的超越。在道家,庄子认为“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 、“人生天地之问,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5l( 、“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l5】(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而然的,生死转化是一种无奈的必然,生不过是过程,死不过是安息,道家的自然主义生死观则与羌族释比达成高度的默契。在天命观上,羌族释比和儒道则是完全一致。孔子认为“亡之!命矣夫!”[4](p24 7s)、“死生有命,富贵在天”,[tj(p25o3)孟子认为“莫非命也,顺受其正”。[6 孔孟的天命观,道家也有几乎相同的认识。庄子认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 生也罢,死也罢,人的生死决定于天道自然,都是大道变化的有形体现,是不能逆其道而妄***改变的。

 

人有生便避免不了死,面对死神的到来,羌族释比首先思考的是致人死亡的原因。在面对无数从疾病到死的现实,经过总结归纳后,得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在《羌族释比经典》“丧葬篇”的《不吉》中,释比经师唱到“如是上天已摊派,一是摊派该生病,再是摊派是死亡。”“掌控万灵的上天,上天为何总摊派,摊派给你是疾病。”“凡民火塘火正旺,老天不知竞为啥,摊派疾病火塘边。”[3](p101 7-1019)在《博楔》中唱到:“上天摊派的是病,谁知苍天不留情,硬把疾病摊派你。”“谁知额上已白头,白了头则染上病,疾病缠身是死神。”[3](p1030)在《劝慰》中唱到:“天上降下了病难,堂前躺着亲人尸。”[3](p1053)《伴大夜》唱到:“天宫天庭放出病,雷隆包上病来了”o[3](p917)以上释比唱经中,体现出羌族释比对疾病来源和死亡的独到看法。首先,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被动接受。羌人认为患疾病是上天、老天、天上和天宫天庭摊派、降下或放出的,也相信疾病受制于一种人不可抗拒的上天的意志,人们在“天命”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只能被动地安然处之。其次,是对上天赐病原因的困惑。在羌人眼中,天是至高无上的,是仁慈的,能给人类带来福祉的伟大神灵。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小心的疑问道“不知竟为啥”,质疑道“为何总摊派”,感慨道“苍天不留情”,提出了对养育万物的至高无上的天的质问。最后,是对因病致死的恐惧。总的来说人类是好生恶死的,即使是正常的寿终正寝,疾病也往往起到了催化加速的作用。释比唱到“一是摊派该生病,再是摊派是死亡”和“天上降下了病难,堂前躺着亲人尸”,天上摊派或者降下了病,对于老者而言,疾病的可怕后果便是“躺着亲人尸”。

    既然疾病是上天摊派下来的,就想象了两位具体执行天神,“邪公姓名切略母,邪母姓名切喜母。”。。’邪公和邪母是一对配偶邪神,他们负责实施疾病的传播。羌族是信奉万物有灵的民族,在他们信仰的诸多神灵中,按照邪正划分,可以分为邪神和正神。简言之,凡能给民众带来福祉的佑护神均为正神,反之,那些为非作歹、残害生命的鬼怪就是邪神。不管正神还是邪神,都属于天神管辖,他们无论给人间赐福还是降灾病,都是天神的意志。

    邪公和邪母执行天帝的命令可谓尽职尽责,释比从经验出发,结合现实中的种种可能的致病源,设想出邪神们无孔不入治病方法。在《劝慰》中,认为致人疾病的是妖风,妖风随着人们的呼吸进入身体里就变成了恶鬼,导致病人头晕呕吐。“一股妖风吹过来,吸进嘴里变恶鬼,无故头晕又呕吐。”~33(plo55)在《博楔》中,认为生活做饭的火塘也是致病源,“在这凡人火塘上,凡人火塘摊派病,火塘来把病摊派。”l3i(h∞∞在《伴大夜》中,就把致病源扩展到雷、山、川、沟、巷中,“雷隆包上病来了,山梁之上病来了,沟谷之内病来了,山梁之上病来了,沟巷之处病来了,我的口口得了病,邪毒疾病缠你身。”[3](p916)可以看出,以上释比唱经提到的致病源,不但有风、雷、火塘,而且已经延伸到了广阔的自然界。

     如果说以上释比唱经是对病源的零散认识,那么《波舍·遇邪生病》则是完整而较有代表性的了。     “父母遇邪邪缠身,吃的不好遇到邪,喝得不好遇到邪;踩错一脚遇到邪,脚跨不好遇到邪;遇到微风遇到邪,不干不净遇到邪;沟槽之内遇邪气,山梁山包处遇邪;凡人房旁把邪遇,山峰山梁处遇邪,高山之上把邪遇,悬崖岩台把邪遇,田地周围把邪遇。遇邪过后病缠身,没有吃好病缠身,喝道邪物病缠身,踩上邪来病缠身。山梁之处惹了病,杉林之中生了病,桦林之中病缠身,途中遇邪病缠身,田中遇邪病缠身。在房屋后患了病,在房屋周围患了病,在大门处患了病,在木梯处患了病,在火塘处患了病。’’ 。]‘这部释比唱经,从与羌人紧密相关的日常生活出发,非常全面铺陈出了可能致病的各种源头。在饮食方面,“吃的不好遇到邪,喝得不好遇到邪”,“没有吃好病缠身,喝道邪物病缠身”;在行走方面,“踩错一脚遇到邪,脚跨不好遇到邪”,“踩上邪来病缠身”;在劳动方面,“田地周围把邪遇”,“ 田中遇邪病缠身”;在居家方面,“凡人房旁把邪遇”,“在房屋后患了病,在房屋周围患了病,在大门处患了病,在木梯处患了病,在火塘处患了病”;在灵物方面,“不干不净遇到邪”,“踩上邪来病缠身”;在所经之处,“沟槽之内遇邪气,山梁山包处遇邪”,“ 山峰山梁处遇邪,高山之上把邪遇,悬崖岩台把邪遇”,“山梁之处惹了病,杉林之中生了病,桦林之中病缠身,途中遇邪病缠身”。羌族释比唱经对遇邪生病的认识,特别是导致疾病原因的“邪”的观念,显示出中华先民认知形态的相似性,为从初级感官认知基础上升到理论认识奠定了基础。

    羌人虽然把疾病致死看成是上天的意志和邪神的作用,但直面大自然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死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恐惧感,以及求生怕死的人类本能。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人是不可能永生的,但人的生命是可以相对延伸的,求取相对的长寿是可行的。在这些愿望和憧憬驱使下,羌人或者通过许愿来消除疾病困扰,或以躲病为手段企***逃离死神的眷顾,或以释比经师的法术来驱病逐邪,为生命垂危的病人解除病痛,进而延续生命。    其一,许愿和还愿。家中亲人忽然生病、久治难愈,家属就会请释比诵经祛病,以占卜问病的方式卜出病人病因,然后当对所冲撞的神许下某种酬谢,祈求病愈。在《波舍·生死由命》中,家属在释比引导下,对可能引发疾病的各路神灵作了种种许愿,“大神面前许了愿,许愿保命保不住;城隍前许了绵羊愿,许愿保命保不住;向天许了公羊愿,许愿保命没保住。”[3](p928)对大神、城隍和上天许了羌族最崇高的神羊愿,虽然性命不保,但体现出羌人为摆脱病魔所作的不懈努力,表明了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和珍爱。《劝慰》:“你的儿女孙子们,请来释比来许愿,坛前许下杉杆愿,坛前许下山羊愿,坛前许下绵羊愿,坛前许下牦牛愿,坛前许下公鸡愿,许愿坛前山变白,全是面团捏的鸡。”[3](p1056)儿女子孙们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老人,在神坛前许下杉杆愿、山羊愿、绵羊愿、牦牛愿、公鸡愿,甚至许下用面鸡铺满整个山坛的愿,如此奢华的排场,目的就是为病者摆脱死神的纠缠。虽然许愿往往是苍白无助的,却表现了羌民对生命的珍重,体现出对延长生命的美好愿望。

安意如思无邪篇9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中医肿瘤学领域,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的提前干预,对于延缓和减少肿瘤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

“治未病”是古代医家对疾病提出的预防学术思想,包括指预防疾病的发生及当疾病发生后如何控制,不使其进一步加重。“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其后,《难经》《金匮要略》等承先启后而发挥之,如《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这是说,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以防传变。后世医家又不断补充和丰富了“治未病”的思想,唐·孙思邈则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并提出了“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②“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③“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④“病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即提前采取巩固性***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这在今天看来也极具先进性,富有唯物辨证法的思想,应用于中医肿瘤学领域,可以贯穿于肿瘤发生前后的各个阶段。

2 未病先防——养正御邪

肿瘤与其它疾病一样,是正邪二气交争的结果,在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易于发生肿瘤。《外证医碥》指出:“正气虚则成岩。”《医宗必读》中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且由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失调紊乱,淤血、痰湿等病理产物就因此而自生,形成了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明代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金·张元素《治法机要》曰:“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因此,在肿瘤尚未发生之前,针对可能导致肿瘤各种原因,如遗传因素、免***因素、慢性疾病等内因,亦包括有毒致癌物侵袭等外因,加以防范,即所谓的肿瘤一级预防,从而降低肿瘤的发生率。主要体现在摄生方面:调情志、适起居、节饮食、慎劳作,长养正气,防止病邪的侵袭。

培养正气,应当注意重视精神调养,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性。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阴阳和调,正气充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另外,在饮食方面勿使偏嗜、失节或食用不洁之品,忌食霉变不洁食物等。饮食和调,脾胃健运,就能化生精气,滋养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如过食肥甘厚味易助湿、生痰、化热等。如《医碥》中说:“酒客多噎隔,好热酒者尤多”。江苏启东地区作为肝癌的高发区,在经过“改水、防霉、治肝炎”的措施干预后,发病率大大降低,即是一个实证。还需注意防范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起居有常,劳逸适当。《素问·上古天真论》谓:“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从源头上预防是抗御肿瘤重要方法之一。

3 见微知著——癌前干预,防其恶变

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将起必有先兆,此时急治其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应把肿瘤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防止其由轻变重,由小变大,由局部向其他脏腑蔓延。

癌前状态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的状态,癌前病变指较易转变成癌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如胃癌的癌前状态包括:①慢性萎缩性胃炎;②胃息肉;③残胃炎;④恶性贫血,胃体有显著萎缩者;⑤少数胃溃疡患者。癌前病变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腺瘤等。其它的癌前病变如食道癌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甲状腺癌的弥漫性甲状腺瘤、宫颈癌的人***状瘤病毒(HPV)感染,大肠癌的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等。早期邪盛,正气尚未大衰,***重在祛邪,“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如此,在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即加以***干预,既可提高治愈率,又能防止其恶变。

4 既病防变——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转移

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是有规律的,因此,在***时,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先对可能受影响的部位加以固护,增强其抗邪能力。《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曾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时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措施。因为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最易乘克脾土,故***肝病时,应配合适当的健脾和胃药。

中医对癌瘤转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他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关的脏腑。故***肿瘤转移时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先治或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的蔓延,以使疾病朝着痊愈的方向发展。

5 病后调摄,防其复发

肿瘤的“治未病”还应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宿疾的复发。恶性肿瘤在早、中期,经过根治手术,或经过规范的放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CR),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如胃癌患者在术后有70%~80%死于局部或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胃癌,术后10年仍有30%~40%的复发率;食道癌在接受手术的患者中,即使是分期很早的患者(T1),仍有近50%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其它肿瘤也是如此,尽管在确诊后一部分的病人可以进行根治手术,但是,总体的5年生存率仍只有50%~60%,约2/3的接受过根治手术的病人可发生复发或远处转移,且85%的复发和转移发生在术后两年内。因此,对于大多数的病人,术后防止其复发是肿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医药在这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医认为,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所以在病后,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扶助正气,主要从气、血、阴、阳四个方面入手,俾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主要是从先后天入手,先天为本,本元充盛则阴阳平,后天为养,脾胃健则气血充。扶正的同时不忘祛除余邪,实瘤已去,但癌毒未尽,现代医学也证实,即使早期肿瘤在根治术后,仍有微小转移灶的浸润,这也是术后辅助化疗与放疗的原因,中医可采用化淤解毒散结等治法,以清除余毒,防其复发。

安意如思无邪篇10

关键词: 《红楼梦》; 贾雨村; 正邪两赋; 生命价值

中***分类号: I207.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4-0062-02

《红楼梦》中借贾雨村之口,在第二回提出了“正邪两赋”之说。这“正邪两赋”的理论对于解析《红楼梦》,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均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后世研究者颇多。多数研究者都集中倾向于把“正邪两赋”当作一种辨证写人的手法来研究,认为《红楼梦》中人物塑造有正有邪,打破了以往小说中人物好到极致、坏到极致的极端思维。以贾宝玉为代表,进而推演到《红楼梦》中其它人物,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以及所有人物,均可理解为“正邪两赋”。“正邪两赋”思想成了《红楼梦》中人物塑造的万能钥匙,也成了读者理解人物必须掌握的不二法门。“正邪两赋”的思想的确是认识《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很好的方法。笔者打算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挖掘“正邪两赋”论的核心内涵及其和贾雨村的关系。

一、“正邪两赋”论的核心内涵

为对“正邪两赋”论的内涵作一个解析,我们先把小说中贾雨村“正邪两赋”论的其主要内容摘录于下。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

正邪两赋的内涵,多数人着眼于贾雨村所例举之人的特点去分析,很容易得出他们身上的共同东西。周汝昌先生在《红楼小讲》“正邪两赋”篇中认为:《红楼梦》“正邪两赋”的理论是作者观察思考了很久以后对宇宙人生、地灵人杰的一种哲理的总结,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异说”。这种“异说”的提出,将开头所设的神话障眼法尽行扫净。曹雪芹真正关心的是“人”的事情、“人”的素质,“人”的际遇和“人”的作用。周汝昌先生之后又分析了小说所例举的“正邪两赋”之人的异同。认为这些人,作为情痴情种、高人逸士、奇优名倡,贫富贵贱不同,而本质则俱为抗俗离尘,怪诞乖僻,不为人解,不为世容的悲剧性人物。周汝昌先生对“正邪两赋”的分析,可以说代表了大部分研究者的认识。

贾雨村所例举的这些“正邪两赋”之人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真、天然、率性,不以事功为心,他们的人生价值评判体系是与传统的儒家格格不入的另一种评判体系,他们是具有诗人、哲人、艺术家气质的那种人,把“情”放在主要的地位,同时多才多艺。前人已有较为详尽的讨论。为此,我们讨论以下几点:其一,“正邪两赋”不仅是一种小说人物塑造和批评的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正如周汝昌先生所言,作者是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宇宙人生和地灵人杰观的一种新诠释,是一种“异说”。“异说”,那就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否定,否定传统儒家观念中正邪二元对立、截然分开的思想,认为人的品性、个性(特别是个性)是正邪相互斗争,相克相生的统一体,共存于人的生命之内;而且认为“正邪两赋”的人格是社会中绝大多数。这种 “正邪两赋”人格的形成是“正不容邪,邪复妒正”,“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而后始尽”,是正邪双方斗争的结果,而且形成以后,就不能分辨出何是“正”、何是“邪”,“正”与“邪”已经完全融合,所谓“正中带着邪,邪中也带正”,不能截然分开。

其二,“正邪两赋”的“异端邪说”最根本点,也即是核心内涵,那就是打破了传统的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中国传统的人生价值评判标准是***治、道德的标准,“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追求,把人的价值评判放在家国、天下的环境中来考虑,考察他们与社会、***治的关系以及为此做出的努力,不顾忌人本身的因素,把人变成了社会、***治的附庸。这样的标准泯灭了人的个性,扼杀了生命的多姿多彩的美。正如李贽《童心说》提到的,这样的人失去了“童心”,而那些失却“童心”,失去自我的人,以“闻见”、“道理”为心,是假人假言。“正邪两赋”的标准是什么?是生命的标准,个性生命的标准大于家国、***治、历史的标准,还原人为一个个鲜活而个性十足的生命,并非把他们当成社会、***治的一个个组成部分。“正邪两赋”这样的生命,上则不能成为仁人君子,下亦不能成为大凶大恶。注意,贾雨村说的是“不能”,而不是“不会”,更强调可能性的问题。他们为什么不能成为“仁人君子”和“大凶大恶”之人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保持天生的“正邪两赋”的秉性而不愿让其变化,既不能“克己复礼”成为“仁人君子”,也不会纵恶成为“大凶大恶”,秉性使他们只能如此。那又是什么让他们不愿改变自己的个性呢?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自己认为这样的秉性就是自己想要的,勿需改变。看一看贾宝玉吧,无论他人如何规劝,甚至贾***的大加鞭笞,都不能动摇他,因为他自己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根本就听不进去劝告。贾雨村例举了众多人物,从地位尊贵的天子、贵族子弟,到最下层的倡优,这些人或许各有其特点,或脱俗,或乖僻不合时俗,或狂放、不拘礼法,或亡国亡家为一代罪人,或自甘下流,前人评判他们真、天然、率性,不以事功为心等等。我们认为他们有一个共同最本质、最核心的特征,那就是不以传统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也不会以社会、***治的标准来束缚自己,坚持天赋秉性而我行我素,套用一句现代的话说,那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正因如此,他们才会被正统的、主流的价值评判标准视为异类,成为狂人,成为怪人,甚至成为亡国之君,成为国家民族的恨(这就是***治道标准)。《红楼梦》中贾宝玉是这样的人,王熙凤是这样的人,贾雨村也有这样的特点。

二、贾雨村其人

“正邪两赋”论由贾雨村之口来道出,作者是怎样考虑的?这个问题以前少有论及。要想弄清楚此问题,先必须弄清楚“正邪两赋”论与贾雨村之间的契合点,而首要的必须是明白贾雨村其人。

贾雨村在《红楼梦》中向来不被认为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角色。他是封建官僚的典型代表,贪赃枉法,投机转营。贾雨村得甄士隐赠银进京赴考,中进士,即升知府。但“未免有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所以被上司所参而第一次罢官。被参的内容就是“生性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雨村被革职以后,“本府官员无不喜悦”,雨村的确不是什么好官,上司不满意,同僚也厌恶。连脂砚斋也在此处称其为“奸雄”,也不是什么好名字。贾雨村很聪明,通过林黛玉父亲林如海的关系搭上贾***,在贾***的极力帮助下,“补授了应天府”,再次为官。贾雨村最受人诟病的事,一是“乱判葫芦案”,二是讹抄石呆子古扇。三是为求自保,致使贾府被抄。特别是第一件事,他听从门子之言,为保自已的乌纱帽,也为“报答”有恩于他的贾家,昧着良心,徇情枉法,胡乱判了一桩人命案;事后为使此事不被泄露,他又把那个帮他出谋划策的门子发配远方充***,可谓兔死狗烹,恩将仇报。这件事上,贾雨村报答了贾家,却有负于在最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的恩人,因为这“葫芦案”所判的女子就是他的第一位恩人甄士隐的女儿。当年他曾答应甄家娘子要尽力探寻她女儿的下落,而当门子告诉他这面前的女子就是他的大恩人甄老爷的女儿时,他却为保住乌纱帽而昧良心,致使大恩人的女儿沦落为妾,受尽欺凌。同样是恩人,报恩和负心的选择,其行为的目的不言而喻。

但我们说,这些是贾雨村身上的一面,是“正邪两赋”之中的一个方面。贾雨村性格中其实还有许多值得思考、分析乃至肯定的地方。首先,贾雨村也曾是一个心气很高的读书人。小说第一回写他因进京求取功名,暂寄葫芦庙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穷困潦倒之时,未坠青云之志。“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是他此时心境的最好体现,所以他才会被“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神仙一流人品”的甄士隐看中并受其资助,贾雨村也不负所望得中进士。革职复起的贾雨村,开始也打算好好做官,所以面对薛蟠倚财仗势抢夺英莲并打死无辜冯渊的官司时,也表现出一股凛然正气,很是生气,“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并立即签差公人提拿人犯。贾雨村之蜕变,那是后来的事。

其次,早期的贾雨村身上还有明显的“狂”,用“正邪两赋”的观点来看,是明显的“邪”气。这种狂邪之气不同流俗,有违礼法,“禀性恬淡”、“神仙一流人品”的甄士隐能欣赏,其它人就不一定了。贾雨村诸多的言行都体现出这种狂邪。“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一联前文已讲过,贾雨村对自已的才学很自信,心气颇高;但从另一侧面看,言辞之外,狂放之气溢于言表。中秋之夜,甄士隐备下家宴,来邀雨村,贾雨村并不推辞,便笑道:“既蒙谬爱,何敢拂此盛情。”此处脂砚斋批:“写雨村豁达,气象不俗。”二人兴隆酒酣之际,贾雨村向甄士隐直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甄士隐当即以五十两白银和两件冬衣相赠。贾雨村很聪明,也并不忸怩作态,他了解甄士隐的个性和自已给甄士隐的印象,所以就直言相告。小说又写道:“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脂评说:“写雨村真是个英雄。”所谓英雄,那就是着眼大处,无须虚情假意地推辞、拜谢。贾雨村得了银衣以后,第二天就进京了,连甄士隐处都未去辞行,只留下话与和尚转甄士隐:“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脂砚斋说“写雨村真令人爽快”。雨村辞行未尝不可,但不辞行那才是此时的贾雨村:不同流俗,不拘礼法。贾雨村第一次革职原因有“恃才侮上”,以致“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所以被上司参为“生性狡猾,擅礼仪”。我们用“风月宝鉴”的方法两面看,那反的一面不正说的是不拘成法,我行我素吗?正因为如此,贾雨村得罪的不是某一个官员,而是整个官僚阶层;他也不是因为什么具体的恩怨得罪上司,而是“恃才侮上”的狂邪,让上司和同僚看不惯。所以雨村革职后,“本府官员无不喜悦。”

其三,贾雨村对世态人情还有过形而上上的思考,有一点哲人的意味。这并不是说他发表了洋洋洒洒的“正邪两赋”的宏篇大论,而是在此宏论之前就有所展现,微露端倪。贾雨村本是“诗书仕宦之族,因生于末世”,为“再整基业”而进京求取功名。我们不能全把这个介绍当作俗套。诗书之家必有教育在先,末世之家亦当有酸甜苦辣与世态炎凉,再加上葫芦庙内寄身,卖字作文为生的生计,此时的贾雨村也已对社会人生有所思考。第一次被革职以后,贾雨村很是洒脱,把家小人属安排回原籍以后,自已“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迂执守礼之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只有任性使气、不拘礼法之人方能如此。在维扬作林黛玉塾师时,因为黛玉母死守制,再加上黛玉怯弱多病,所以连日不曾上学,“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贾雨村发“正邪两赋”宏篇大论的那一天,也是如此。而且小说写他先到了一处寺庙“智通寺”,此寺之名颇有佛学意味,吸引了贾雨村,“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何不进去试试?’”按照脂砚斋的说法,此处场景的描写是有佛学禅机的,贾雨村很感兴趣,说明他与此有相近似的共振频率,他对社会人生有思考,是一个有灵性和慧根的人。

我们全面认识贾雨村其人,特别是充分考虑他身上那种士人的狂与邪,聪明和灵性,就不会对他发表“正邪两赋”宏论感到突兀。

三、“正邪两赋”与贾雨村

有了以上两方面的论述,再讨论这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

首先,“正邪两赋”说借贾雨村之口来阐述是较好的选择。我们都知道,《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引子,对整部小说的创作目的、人物情节等作必要的揭示,同时告诉读者阅读该小说的要领。“正邪两赋”说既是创作人物、分析人物的方法,又兼有阅读要领的性质,作者安排在前五回,而这时书中的主要人物均未出场,所以只有借贾雨村之口来阐释最为恰当。《红楼梦》前五回还有如下一些人物,但由他们之口来道出均不太合适。冷子兴和甄士隐,一为商人,一为乡绅,读书不多,缺乏“致知格物之力,悟道参玄之力”,所以他们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一僧一道和警幻仙子,他们具有先知先觉的起凡能力,肯定懂得“正邪两赋”的道理,但是在《红楼梦》前五回中,他们各自承担了不同的职责:一僧一道的主要职责是从先知先觉的角度告知读者小说故事的由来,以及该故事形而上的人生意义和哲学意义,一僧一道的言行有游戏风尘的“障眼法”的目的,高深玄妙;警幻仙子的职责是通过《红楼十二支曲》告诉读者小说中众多美丽女性的悲剧命运,并以此来为宝玉和世人警幻,其言辞庄重而严肃,此二者均不适合提出“正邪两赋论”。因为“正邪两赋”论具有明显的愤世嫉俗之意,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揭示小说人物的理解要领。贾雨村同一僧一道、警幻仙子,神人相异,角色分工不同,他正适合来阐述这样的观点。

其次,贾雨村其人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的。贾雨村多读识事,一考则中,并非平庸之辈,关键是他与冷子兴此番“正邪两赋”的对话正值其罢官之际。正如我们前面分析,他有“致知格物之功”,也有“悟道参玄之力”,而此时更有遭受人生挫折的不平之气,再加上他个性中那一股尚未掩盖住的狂邪之气,一拍即合,此时此地道出“正邪两赋”的观点,是再合适不过了。

曹雪芹借贾雨村之口来道出“正邪两赋”论,一是为读者揭示阅读、分析该小说中人物的要领,二是为塑造贾雨村的人物形象服务,使其形象更丰满,生动,有内涵,更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已胸中之块垒,可谓一石数鸟,匠心独运。

注释:

①曹雪芹著,脂砚斋评,邓遂夫校订,作家出版社2008版《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第107-108页。后凡摘引原文处,均源于此书,不一一注明。

②周汝昌著,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红楼小讲・正邪两赋》第40页。

③同①,第102页。

④同上,第92页。

⑤同上,第93页。

⑥同上。

⑦有两处脂批。一是在原文“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处批“随笔带出禅机,又为后文多少语录不落空”。二是在“那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处脂批:“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M]. 脂砚斋评.邓遂夫校订.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2] 周汝昌.红楼小讲・正邪两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3] 刘再复.《红楼梦》与中国哲学―论《红楼梦》的哲学内涵[J].渤海大学学报,2010,(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安意如思无邪10篇

学习

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关于中秋节的古诗精选20首,关于一些中秋节的古诗。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宋代诗人叶绍翁用诗的形式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萧萧……”;而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到

学习

七年级新生入学教育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七年级新生入学教育10篇,内容包括七年级新生入学前教育内容安排表,七年级新生入学励志教育。(1)小学德育教育与社会教育脱离。(2)小学德育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脱离。(3)小学德育教育与实际思想行动、品德表现、行为展示、习惯

学习

劝学原文及翻译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劝学原文及翻译10篇,内容包括师旷劝学翻译和原文,高一劝学原文及翻译。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

学习

国庆放假通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放假通知10篇,内容包括国庆中秋放假通知10篇,国庆放假通知模板参考5篇。10月1日(星期日)、10月2日(星期一)、10月3日(星期二)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9月30号(星期六)正常上班。国庆赏秋好去处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林额济纳旗,拥

学习

奥运梦想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奥运梦想10篇,内容包括奥运健儿的梦想,我的奥运梦想布置。“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中国人用最贴切的语言表达了中国对奥林匹克,对运动会的激情和热爱。一场盛大的体育盛事将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隆重举行。奥运是一扇极大的

学习

集团公司档案工作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集团公司档案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公司档案工作计划万能模板,集团公司档案管理汇报。第二是发展观。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二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步迈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相应的员工人事档案

学习

会计岗位工作总结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岗位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会计个人工作总结集锦七篇,结算会计工作总结计划范文。按照《档案法》要求,及时做好各类档案的整理、装订、分类、归档工作,并严格按照要求编写会计档案案卷目录,做到电子版和纸质版同步。在档案查阅

学习

工伤认定申报材料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工伤认定申报材料,内容包括工伤认定申报材料,工伤认定申请书6篇。基本材料:1、济南市职工工伤认定申请表2、用人单位工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写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等)3、职工身份证复印件4、职工社会保险证明(参保者附受伤

学习

农村支部半年工作总结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支部半年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农村支部工作总结范文,支部组织委员半年工作总结。(二)突出重点环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一是抓好理论学习。针对学习教育的总体安排、参加范围、学习时间、学习形式、学习内容等要求细化

学习

白事礼仪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白事礼仪,内容包括白事礼仪词大全,白事礼仪口诀。弘农杨氏人才辈出,其“清白”家风令人感佩。杨敞玄孙—汉代大儒杨震,50岁前设坛教书,人称“关西孔子”。50岁才开始为官,后多次升迁,官至太尉。一次,他到东莱赴太守之任,途经昌邑,昌

学习

梅花古诗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梅花古诗10篇,内容包括梅花故事古诗,梅花古诗书写。(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0篇,内容包括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文讲解,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跟读。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夏天的夜晚是

学习

服务自评报告模板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服务自评报告模板,内容包括售后自评绩效评语怎么写,服务行业个人自评报告怎么写。①6S管理开展不到位(-2)②库存商品摆放杂乱(-1)③有聚众聊天行为(-2)④员工有声服务和微笑服务不到位(-2)餐饮部分(扣5分)①小吃未设置灭火器(-1)②餐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