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余生活作文10篇

小学生课余生活作文篇1

一、制约因素

1.课业负担较重

高中生承受着高考的巨大压力,为了准备高考,不少学校都实行“题海战术”,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仍然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高中生平时每天放学后用于做作业的时间,在各种课余活动中仍居首位,达52.65%。其中每天课后用于做作业的时间一般需要1小时至2小时左右的31.45%,2小时至3小时左右的41.65%,大于3小时的20.35%,且时间与年级成正比,随着年级的升高,做作业的时间逐渐增多。

2.睡眠时间不足

按规定,学生的睡眠时间每天为9~10小时。具体说来,低年级一般不少于10小时,中高年级不少于9小时。而目前未达到8小时这一标准的学生有4.53%,7~8小时的38.69%,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的达到了56.78%。如,学校规定早上6点半到校,这样学生一般都6点就起床了,晚上3节晚自习,下自习10点20,有些学生回到宿舍或家里后还要看1小时左右的书,这样算来,大多数同学的睡眠时间是不足8小时的。究其原因,有来自学校方面的,也有来自家长和学生本人的。

3.活动场地、形式和器材直接影响学生的锻炼

由于体育锻炼需要到特定的场地并需要相对集中的时间,因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多于4个小时的仅为12.6%,超过半数的学生都只是在每周1~1.5节的体育课上进行锻炼,而体育活动的内容也受到场地和器材的极大制约,运动项目主要是跑步、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对大部分学校而言,由于没有正规的足球场地,足球活动的开展几乎为零。

4.课外阅读时间不足,内容偏窄,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量

课外阅读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课外信息的途径。然而,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不多,大部分学校每班是两周组织一次1个小时的集中阅读时间,这对于高中生来说,获取课外知识的时间是少之又少了,而且据了解,很多学校的阅览室、***书室的藏书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不足3本。

5.学生对于课余文化活动期望值很高,但受现实条件制约难以实现

我们发现,学生对课余文化活动所带来的影响的评价集中在积极的方面,并且对将来的活动条件、形式充满期待。这与社会的一般期望是一致的,反映了在新的环境下农村地区高中生课余文化生活状况不断趋良,也折射出其发展的潜力是可观的,因为相对于城市的设施、条件、环境,农村地区的高中生课余文化生活还是处于一个低的起点。学生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文化活动可以放松、消遣、缓解学习压力,扩大视野,获取课外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自愿地希望通过课余文化活动达到一定内在或客观的目的,而其中占首位的放松目的与高中生所处的特殊阶段是分不开的,学业的繁杂、竞争的紧张,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压力,而课余文化活动是发泄和满足的最可能实现的途径,但是这些实现需求也是受当地条件制约的。如,一些学校的课余文化生活仅仅限制在春、秋两季的运动会和艺术节上,而这些活动的参与也仅仅是针对部分学生而言,大多数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是很单调的。

二、对策及建议

当前,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呈现多样化且受社会流行文化影响的课余生活形态,使农村高中生在心态上更开放,易于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但同时,农村高中生课余生活中追逐时尚热点的流变倾向,可能慢慢消减当今学生的人文底蕴。对此,我们建议:

1.引导学生更新学习观念

学生课余生活的价值具有两重性,合理的课余活动,是学生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而不健康的课余活动及社会交往,却往往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危害。为了充分发挥课余生活的教育功能,学生的课余时间,仍应提倡学习,但学习的观念要更新。对高中学生来说,除了课业之外,读书、看报、看电视、用电脑、交往、探亲访友、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产劳动等,只要符合健康、益智的要求的都是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以后的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2.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的定位

要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和学习负担,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为学生提供健康的成长空间。

3.不断增加学校以及学校周边地区文化场馆等教育资源

要构建社区校外学生活动基地和活动共同体,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生间、师生间以及父母子女间的交往和互动,不仅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替代的动力机制。

4.学生课余生活的组织与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

学校在学生课余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组建各种兴趣小组,举办各种可为学生提供展示课余生活和活动成果的活动,还可以在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适当为学生提供活动场所。

小学生课余生活作文篇2

【关键词】人文价值教育 课外生活 小学生

【中***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90-02

一 人文价值教育的涵义

人文价值教育是一种在全世界有重大影响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目前,在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国际人文价值教育学院”,其中包括我国的香港与台湾地区,但我国大陆尚未建立。人文价值教育主张人类应有五大人文价值,包括“真理”、“正当行为”、“和平”、“爱”及“仁慈或非暴力”。人文价值观指出,真理、和平、正当行为和仁慈并非相互孤立的,它们从根本上依赖于爱;当爱与思想相联,就演变为真理;当爱被引入你的活动之中,你的活动就演变为正当行为;当你的感觉里饱含爱时,你的灵魂就充满了高尚的和平;当你让爱指导你的理解与推理时,你的智慧里就充满了仁慈。“人文价值”并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自然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五大人文价值的素材或资源,在小学生的课外生活中渗透人文价值教育,来培养孩子的人文价值和道德品行。

二 当前小学生课余生活中影响人文价值教育渗透的不利因素

我国小学生课外生活未开展人文价值教育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同时这些原因也成为日后阻碍我们在课外生活中推进人文价值教育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观念的偏颇

目前,大多数小学的教师并未认识到人文价值教育的重要性,只是简单地把人文价值教育作为形式和知识的叠加。有很多教师现在只关注小学生知识的增长,而未对小学生的人文价值进行有效的指导。他们关注的是孩子是否能够完美的答出考题,而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采取忽视的态度。再者,我们强调人文价值教育不仅关注人文价值知识的掌握和方法的运用,我们更关心人文价值教育的实质,即人文价值教育是否与人的经验相结合,是否促进人性的成长。这些缘于教师对人文价值教育的认识不够,也是他们对人文价值教育不认同的表现。

2.操作的局限

在学生方面表现为,多数小学生课余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后,还要参加家长规定的辅导班。王小波(2004年)的调查发现,小学生一周平均休闲时间仅为成人的60%,在校时间却超过成人工作时间的48%。平日参加各种特长培训班的同学有27%,周末则达46%。小学生周末要花一天的时间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学生甚至要花费一天半的时间,在完成繁重的作业后,学生基本上也没有兴趣再参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只是没有目的的瞎玩。在教师方面,教师对于如何在课余生活中开展人文价值教育没有自己的认识,对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也没有可行的操作方法。

三 当前小学生课余生活中促进人文价值教育推进的有利因素

小学生课余生活范围狭小,课余生活缺乏实践性。天津市教科院《中小学生双休日调查》课题组的调查发现小学生课余生活范围缩小,社会实践类的活动很少,课余活动多以室内活动为主。吴奇程、袁元在《城市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中发现,各年级学生用电脑的在89%以上,其中每周用电脑1~2小时的占53.4%,3~5小时的占19.9%,6小时以上的占7.3%。在用电脑的学生中,玩游戏的占72.5%。这些现象使家长和老师认识到对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指导的重要性,他们的配合对我们在小学生课余生活中开展人为价值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近年来,随着人文价值教育的推广,人们对人文价值的认识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接受人文价值教育。

四 人文价值教育融入小学生课外生活的几点建议

1.用爱的关怀,培养爱的氛围

充满爱心,用仁慈的心对待周围的人是人文价值教育的核心要求。在课余生活中,教师的角色是小学生的朋友,要以朋友的身份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教师以“核心人物”的姿态,无形中指导学生的活动,并尽量展现自己积极乐观的一面,使学生消除和教师相处的紧张情绪,真正做到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2.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通过乡土特色深化人文价值教育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景点、***陵园等,让学生定期出黑板报、墙报和手抄报,使学生学会自己制作学习教具,这样既节约了教学资源,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会、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深深体会到课余生活的精彩。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材。

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符合学生、学校或地方特殊需要的课外活动内容。在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小学生更能热爱家乡,关心小朋友,更有利于小学生人文价值的践行。

3.利用身边“人”的资源进行人文价值教育

学生在课余生活中接触的人包括学生、老师、家长、作者和书中的人物等,所以利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来举例,会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因为如果能透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适时地渗透人文价值教育,就能对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人文价值教育最真实的教材莫过于榜样的力量,从身边的人的实际行为中学习更能激起学生情感,也更有助于学生把人文价值知识赋予实践。

4.在家庭和社区开展人文价值教育活动

适时到学生家庭中或社区中开展活动,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在家里体贴父母,关爱兄弟姐妹,与邻里和睦相处等。通过饲养小动物或植物,让他们领略生命的萌芽、发育和成长过程中的艰辛和顽强,从而推物及人,感恩世界。此外,开展适当的社团活动,一方面通过学生自己管理社团,锻炼学生干部的组织、策划、协调、外交等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获得人际尊重、组织协调、民主生活的经验和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加理性地思考人生的行为道德和价值坐标。

参考文献

[1]吴春年.中小学人文价值教育实施途径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34~137

[2]王小波.儿童休闲:被遗忘的角落——我国城市儿童休闲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4(10):35~41

[3]天津市教科院课题组.中小学生双休日调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6):69~72

[4]吴奇程、袁元.城市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J].现代教育论丛,2002(6):12~16

[5]谭天美.人文价值教育理念在拼音教学中的渗透[J].广西教育,2012(1):41~42

小学生课余生活作文篇3

中学生 课余生活 研究综述

一、课余生活的主要概念研究

对于课余生活的研究,有学者以“闲暇”生活定义;有学者以“休闲”生活定义。直接出现“课余生活”极为少数,这几个概念细究起来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意思大概相近,故以下关于课余生活文献的探讨,这几个概念相互包容。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技校生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他们的休闲时间是指学生上课以外的午休、课外活动、晚间和双休日时间。也有人将课余时间界定为指除去睡觉、作业、学习的时间和非本人意愿从事其他活动的自由支配时间。在这里,我把课余时间界定为学生除上课及正常作息以外的时间。

中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内容和范围相当广泛,有的研究从中学生闲暇时间的占有量、闲暇活动结构的协调度、闲暇活动内容的充实度、学生对闲暇生活现状的认知、评价与期望四个指标来描述他们的课余生活;也有就休闲参与动机、休闲活动类型、休闲时间量、休闲活动困境四个层面进行研究中学生休闲活动现况的;也有从闲暇时间、闲暇活动、闲暇认识与评价、闲暇教育四个角度对课余生活加以分析。

二、中学生课余生活的特征研究

中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丰富、多元,从外显的语言、服饰、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到内在的价值观、态度、情感等均包括在内。对于课余生活特征的描述也主要围绕这些方面。

周国萍对上海市初中生的闲暇生活现状进行调查得出的众多结论中,值得关注的特点有这样几个:在假期和双休日,学生觉得闲暇时间比较多或过多;学生闲暇生活受电视、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等大众媒介影响很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对网络游戏和各种游戏的“热爱”,值得关注:学生所生活的社区对他们闲暇生活的指导提供的不够多;大多数学生肯定闲暇生活的积极作用,认为闲暇活动在满足个性发展上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学生对闲暇生活的期望多样,对自己、学校、社区、家长都有不同的期望。

杨长征等在所做的大型调查研究基础上,归纳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六个特征:技术特征――依托网络、电脑、手机;阶层特征――“小资”、“新人类”、“小众化”的亚文化;地域特征――“韩流来袭”、京沪流行文化的退与进;产业特征――流行文化产业化及产业间的互相渗透;心理特征――时尚、幼稚和怀旧;意识形态特征――市场经济社会的“消费主义”与思潮的多元化。

陈群在其博士论文中分析得当代中学生第三种文化的形态形成,具有这六种特征:一是自我在动态的角色扮演中的迷失;二是价值在变动的趣味追求中的功能实用化;规范在夹缝中的生成与建构;情感在角色冲突中的释放;语言在多重表达需要中的切换;思维在双重规限下的定型化。白芸在对“问题学生”的个案分析中,得出以下特征:成绩与思维有反差;最大的快乐是玩;看重情谊;对规范的忽视、逆反与维护。

三、中学生课余生活的收获研究

《学会生存》这一经典性报告指出,要把发展人性、培养创造性和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作为教育的使命,要培养一种“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的完善的人。并且对于培养完善的人从各方面提出了若千要求:(1)在智力方面,除了应掌握的知识以外,还要发展“观察、试验和对经验与事实进行分类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表达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的能力,不断进行阅读的能力,把科学精神与诗情画意两结合以探索世界的能力”。(2)在情感培养方面,尤其要注意人际关系的感情品质,要“学会彼此如何交往,如何在共同的任务中彼此合作。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学生的课余生活对于他们的个性发展,情感依赖等都具有正向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职校生年龄大多在16~18岁,自理、自制、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差(王胜海,2007),对中学生的课余活动如果引导不当,同样会造成对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偏差作用,产生负面影响。

在闲暇价值的取向方面,学生倾向性的认识是:闲暇能使自己的心情愉快;使学习效率提高;能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生活能力、动手能力;有利于身体健康等。几乎没有学生从消极方面审视闲暇。

四、影响中学生课余生活的相关因素研究

中学生本身的课余生活的能力也值得关注,低休闲技能,在马立红的研究结果中,学生们普遍缺乏人文,才艺方面的技能,将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休闲技能。

学生课余生活资源保障的限制,一是有关青少年的文化产品太少。二是青少年文化场所布点少,设施陈旧。三是对青少年文化时常禁止的多,创造条件的少,许多娱乐场所在***策上作了限制,青少年可去的地方太少。四是少数青少年能去的场所定价太高。

中学生在闲暇活动中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有好有坏,有的学生有盲目从众的心态,自己不会***支配和选择活动。

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周国萍提出中学生闲暇活动内容的选择受电视、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等大众传媒影响很大,在闲暇生活中热衷于网络游戏和各类游戏。

五、对中学生课余生活提出对策建议研究

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中主要表现为七个方面的矛盾:一是传统的消闲观念与提升闲暇生活质量之间的矛盾。二是闲暇场所增多与闲暇行为选择迷惘的矛盾。三是闲暇欲望的递升与闲暇知识相对苍白的矛盾。四是闲暇方式的多元化与闲暇技能匾乏的矛盾。五是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与学生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六是学校自身的封闭性与学生的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七是家庭的负面效应与孩子自制力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我们教育研究者、学校、家长及中学生合力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的课后活动项目需要更多组织,更好指导。

对于学校来说,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或设置某些课程实施休闲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心智特点而言,寓教育于一些具体的活动或课程中,是必要的,也是收效较好的。这类活动可以是社会活动类,如参加环境保护志愿者行动。学习技能类活动,如书法、游泳、航模、运动项目等的学习或竞赛,个人风采展,如服饰、服装设计、小手艺、烹饪、艺术表演等。娱乐性活动,如歌舞、运动、远足、野炊、垂钓、露营、猜谜剪纸,等等。

在中学生课余生活的对策研究中,多是从学校角度出发,提出相应建议,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站在学校教育的立场,提出加强学生管理的各项措施,行***手段较多;一类是站在理解学生的立场,对我们教育、学校管理及教师提出如何更好地改进思想和行动,服务学生、引导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措施中,也涉及到家庭、社区及社会的合力作用,对于中学生本人的建议阐述不多,值得补充。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2]周弟妹.关于技校生闲暇生活的调查报告[J].职业教育研究.

小学生课余生活作文篇4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课余生活;研究现状

前言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能够为距离学校较远的学生提供食宿条件的学校。本文研究对象为提高义务性教育服务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我国学校布局调整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在为学生解决食宿需求后,人们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开始重视,教育研究人员都根据自身教学经营及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内容、现状进行了有益探索。现就依据我校寄宿生课余生活的现状,根据现有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方面的文献作为基础,分析出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推动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健康成长。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

现阶段,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主要分为六类,分别是:

(一)生活类:主要包括学生的衣食住行及自我方面的服务,让学生能够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生存技能,掌握劳动技巧。

(二)学科类:主要就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巩固,阅读书籍,提高学生求知欲望及自主性学习能力。

(三)科技类:主要就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所制作设计的小发明、小制作等,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形成科技思维逻辑。

(四)艺术类活动:主要是学生舞蹈、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

(五)体育类:主要就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运动,例如篮球、田径等,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身体能力,塑造强健的体魄。

(六)休闲类:主要就是在学校的引领下观看电视节目,主要是新闻类科技少儿节目,能够拓展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好奇性,陶冶情操。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

我校是教育布局调整后,我区唯一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通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发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较为贫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科课余生活主要以学业为主,超负荷学校问题较为严重。寄宿制学校处于对于学生人身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学生的课余生活主要都是在学校内度过,因此寄宿制学校经常将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安排为学生学习时间,造成学生在课余生活时间内还是以学习为主。偶尔组织学生做一些手工制作、绘画之类操作,学生也很感兴趣,像舞蹈、乐器之类,虽有一少部分器材,但没有专业老师去指导,有兴趣的老师,边学边指导。其他时间也是以做作业与补习的形式度过。这就表示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很少有时间开展课余活动,一天全部时间都在学习中度过,出现超负荷学习状态。

(二)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缺乏有效的管理。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方式,学生课余生活质量将无法保证,学生课余生活就会出现散乱的现象。我和我的同事对于周边其他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调查中发现,和我们大概差不多,学生课余生活基本是在没有规划的前提下有组织的开展,教师的精力有限,也不能够组织学生开展大量的课余活动。

(三)寄宿制学校缺乏进行课余生活的软硬件设施。寄宿制学校想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余生活,首要条件就是具备较为完善软硬件设施,例如学生活动场地、器材等,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所拥有的软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学生开展多样性的课余活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就反映过,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所能够为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使用的地点数量有限,部分学校甚至不具备***书室,拥有***书室的寄宿制学校也并没有将***书室全部投入使用,硬件设施严重不足。

农村寄宿制学校不仅仅是在硬件设施上存在不足,在软件设施上也较为不足。在师资方面,农村寄宿制学校所拥有的教师数量本身就有限,教师自身素养不高等因素都是限制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原因。学生想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休闲活动,例如舞蹈。剪纸等,这些休闲活动在没有专业性人员的帮助下很难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一般地理位置偏僻,教师所能够享受到的待遇较低,但是教师每天所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又十分繁重,因此拥有专业特长的师资严重不足。

三、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贫乏的原因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贫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资金与生活教师编制两个影响因素。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性设施发展较为薄弱,偏远农村学校教师资源有限,部分学校根本就没有设置生活类教师,在加上公共费用短缺,没有专业特长的老师,无法帮助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课余活动,造成学生课余生活贫乏,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四、寄宿制学校课余生活管理的经验

社会各界与***门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十分关注,同时还根据教师自身多年教学管理经验,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进行了研究,进而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主要就是科学设计学生课余活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实际需求开展个性化的课余生活活动,积极引领学生参与到课余活动中,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意见应该积极反馈,创建课余活动评价机制。例如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延迟了一小时学生回家时间,在这一个小时内学校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课余活动,每一天所举办的课余活动都不同。

小学生课余生活作文篇5

关键词:中学生 羽毛球 课余训练

课余体育训练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对未来建设型人才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羽毛球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可以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主要以问卷访谈形式走访并调查了南通市的五所中学,研究对象是南通市第一中学、南通市第二中学、南通市第三中学、南通中学、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的300名学生和10位教练员。

2.研究方法

对于不同的研究调查项目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同一个调查的不同环节也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在准备阶段,我应用了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L谈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1)问卷调查法

对南通市区五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调查表进行抽样调查。同时,向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师发放了问卷调查表,以了解他们的能力以及他们对中学课余羽毛球训练的态度。收回问卷290份,回收率为97%,其中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95%,大家都能积极地填写问卷调查表。

(2)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论文研究内容、目的以任务的需要,我借助校***书资料、互联网以及有关中学课余羽毛球训练的学术论文和优秀硕、博士论文,详细查阅了有关南通市中学课余羽毛球训练的文献60余份,还阅读了大量有关学校体育学、心理学、统计学、体育科研方法等方面的书籍。在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利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南通市中学课余羽毛球训练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3)访谈法

为了进一步获取详细资料,我走访了南通市区的几所中学,与部分学生、体育教师以及学校领导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了更多的情况,为撰写本论文提供了强有力依据。

(4)数理统计法

通过访谈和调查,我对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了统计与整理,并对有关数据做了统计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南通市中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现状调查

(1)南通市中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的目的

中学生参加课余羽毛球训练能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起到强身健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作用。表1显示了中学生以强身健体和丰富课余生活为主要目的而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的占82.81%;以培养团队精神和升学需要为目的的则很少,尤其以升学需要为目的的仅占2.46%。

(2)南通市中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的时间情况

在对南通市各中学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时间的调查中发现,课余参与的同学很少。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的时间不足1小时的占59.65%;训练时间在1~2小时的占28.07%;训练时间在2~3小时的占12.28%。由此可见,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中参与到课余羽毛球训练中。

(3)南通市中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的频率情况

表3显示:南通市中学生每周参与羽毛球训练3次以上的同学仅占24.21%,不到总数的1/4;每周参与2~3次羽毛球训练的学生占37.19%,总体来说,学生每周参与羽毛球训练的状况不是很好。

(4)影响南通市中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的影响因素

从表4可以看出:42.80%的学生因缺乏兴趣而不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由于时间不足而不参与训练的占27.37%;14.74%的学生因设施缺乏而不参与训练;15.09%的学生因无指导人员而不参与训练。综上所述,学校应增强学生参加课余羽毛球训练的兴趣,以推动羽毛球运动的开展。

(5)南通市中学生对课余羽毛球训练队的满意度

从表5可以看出,中学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羽毛球训练队的总体水平持基本满意态度。其中,认为水平很高的占18.24%;认为水平较高的占35.09%;认为水平一般的占31.58%,三者所占比例超过总人数一半以上;有15.09%的学生仍认为羽毛球训练队水平差。综上所述,南通市羽毛球训练队总体水平亟待提升。

(6)南通市中学生对羽毛球教学水平及教学方式的认知态度

表6显示:对教学水平及教学方式非常满意的学生占14.04%;基本满意的占27.02%;认为需要改进的占58.94%。由此看来,学生对教练的教学水平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2.南通市中学羽毛球教练员现状调查

(1)南通市中学羽毛球教师的年龄结构情况

由表8分析可知:目前在南通市五所中学中,中年羽毛球教师在所有教师年龄结构中占主导地位,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所占比例差不多,从这个比例来看是比较合理的,他们各有所长,可以互相促进和弥补不足,这样既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较高的创造力,又可以形成延续成长的梯度综合体。

(2)南通市中学羽毛球教师的教学形式情况

从表9可以看出:50%的教师通常亲自演示教学,剩余时间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训练之外,比赛是一种很好的检验与激励的方法,30%的教师会经常通过小型比赛来总结学生在羽毛球训练中的不足,并使之加以改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20%的教师则通过观看比赛视频来教学。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对南通市五所中学的调查,我们可以知道:体育设施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锻炼的热情;大部分学生以强身健体、丰富课余生活为主要目的,对羽毛球训练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学校的羽毛球教学方式、教学水平以及羽毛球训练队总体水平的满意度不高;学生主要在课堂上练习羽毛球,而课余时间则很少,学生每周参与羽毛球训练的频率总体不高;专业羽毛球运动员数量少,学校赛事安排不合理;学校羽毛球教练专业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训练;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教学方式单一,教法不正规。

2.建议

学校要提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应投入一些经费,规范场地、器材、龉莸壬枋;学校领导只有重视体育教学、羽毛球训练,在经费保障、场馆规范、设施完善的基础上,课余羽毛球训练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魄,以强身健体、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为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羽毛球训练;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式应体现课程的时代性,提高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的积极性;学校应合理安排课程及活动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参与到羽毛球活动;教师及学校可组织相关活动,鼓励学生多多参与羽毛球训练;学校应引进羽毛球训练的专门人才,改进教学方式,适当增加课程。

参考文献:

[1]翁志强.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体制的形成面临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9).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3]陈小蓉.我国学校学生余暇体育现状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9(6).

[4]杨铁黎,宋尽贤.关于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小学生课余生活作文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课余生活;文化内涵;网络文化;提升;引导

中***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0-0006-04

一、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现状

(一)问卷调查

2011年以来,我们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向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所高职院校分别发放400份(共计2000份)问卷进行了调查,收回1876份,有效问卷1802份,有效回收率为93.8%;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高职园区辅导员合作平台对各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访谈,得到了一些第一手研究资料,保证了调研的有效性。本次课题研究也是课题组第一次全方位开展学生课题研究的尝试。课题研究过程中5所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一起精心设计问卷,并分步实施调研。问卷内容涉及课余生活的时间保障、校园课余生活对学生的影响、对学校开展课余生活的建议等。问卷在课余生活选择项里详细调研了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课外阅读情况、体育锻炼参与情况、课外上网情况等。每个调研问题均设置3个以上选项,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作答,有单选题、多选题和文字表述题三种形式。访谈内容与问卷调查基本相同。

(二)调查结果分析

由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所学校学生有效问卷的详细统计分析与访谈第一手资料可知,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实际情况如下。

1.学生课余生活单一,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学生参与社团和课外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在问卷调查“你眼中的课外生活”选择项“单一、丰富、无、不好说”里,选择“单一”项的占46%,选择“丰富”项的仅有24%,有30%的同学选择“无、不好说”。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课余生活不满意,更说明各高校在学生课余生活引导方面做出的努力不够或者工作成效不显著。在“你是否经常参加社团活动”选择项“经常参加、很少参加、从未参加、不好说”里,选择“经常参加”的仅占27%。在“你是否经常参加课外实践活动”选择项“经常参加、很少参加、从未参加、不好说”中,选择“经常参加”的仅占22%。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虽然大都组织了各种各样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但比较注重形式或为了完成任务,在内容选择和活动质量上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调动学生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学生参与打工或其他社会实践的机会也不多,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对社会、对市场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2.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的人数不多,且阅读的书籍也以休闲娱乐类为主,不能创造机会利用学校***书馆和其他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拓宽视野。在“你是否经常参加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选择项“经常、很少、不、不好说”里,选择“经常”的仅占17%,选择“很少”的占47%,甚至有27%的同学选择了“不”,可见,高职学生对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不感兴趣。在“你平时课外阅读的书籍类别”选择项“课本、专业***书和期刊、文学作品、中外名著、武侠或言情小说、历史故事或名人传记、消遣类杂志、其他”里进行选择时,选“武侠或言情小说、消遣类杂志”的学生占60%,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成为高职学生的一个硬伤,这是最有别于本科院校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大学生,放着学校设施齐全、藏书丰富的***书馆于不顾,不能涉猎更多的专业以外的其他知识和文化,不能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对未来个人的发展将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高职学生课余生活大都选择上网或睡懒觉,在无聊和空虚中打发时间,平时与老师、同学以及社会人士交往甚少,严重影响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你的课余生活”选择项“参与社团活动、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上网、进行体育锻炼、睡懒觉、打牌、打工和其他社会实践、其他”里,选择“上网”的占60%,选择“上网、睡懒觉、打牌”三个选项的居然达到82%。在“你上网的主要目的”选择项“收发电子邮件、聊天、玩游戏、搜索***学习资料、看电影听音乐、了解相关资讯、浏览黄色网站、其他”中,选择“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浏览黄色网站”四个选项的总共达到72%,选择“搜索***学习资料、了解相关资讯”两个选项的不到20%。在“你的课外人际交往情况怎么样”选择项里选择“交往圈子很广很有人缘”的仅有11%,而选择“没有朋友孤单寂寞”的多达47%。试想一下,一个大学生整天沉湎于网络世界,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与外部世界交往,怎么能了解真实的世界,怎么能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形成有主流价值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样的学生即使毕业了,要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么是知识面狭窄,要么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这将对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问题的提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不恰当已经成为制约学生成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尽管所反映的问题不一定完全客观,但它确实对我们职教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警示。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是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我们的学生除了上点专业课以外整天无所事事,课余时间都用在网络上,甚至有的学生深受网络负面影响,高职院校将很难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果“疾在腠理”时不能及时得到***,那么到了“病在骨髓”时恐怕就难以补救了。

三、提升高职学生课余生活文化内涵

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一般做法和措施

面对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王建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生痴迷网络是课余生活缺失所引起的,我们既要重视网络的重要作用,又要认识到网络引发的大学生行为问题,高职院校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鼓励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学一点其他非专业的知识,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本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盖小丽等调查分析后,揭示了学生课余时间分配存在的问题,提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建立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引导学生珍惜时间,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2]刘宝等指出,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状况堪忧,并指出为规范和丰富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在思想***治、心理健康以及生活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并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校园软硬件环境建设。[3]上述观点都从不同侧面指出了学生沉湎于网络是一个值得忧虑的行为问题,其根源在于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的缺失,也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做法和措施。但是,这些想法和措施在目前的高职院校都在实践,关键是实践的质量问题。高职院校轰轰烈烈进行课程改革,社团等学生活动形式也层出不穷,学生管理更是煞费苦心,学校文化建设也在不断实践,但问题是怎样将其落到实处,怎样提升各种活动的文化内涵,使其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切实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敢于实践,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二)解决问题时需要考虑的两个关键点

要切实解决问题,我们必须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这是两个关键点,不容忽视。大众化高等教育已经有别于精英教育,尤其是现在的高职,承担了极其繁重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任务,而其又缺少本科院校多年的文化积淀,这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课程改革可以自上而下,教学模式也可以不断变化,但文化的影响力不是一下子能达到的,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文化还要与行业企业文化进一步融合,这是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现阶段的高职学生也是因为在高中阶段学习习惯不好或学科瘸腿而进入高职院校的,他们很难做到本科精英学校大学生的那种自律和进取,尽管他们也有本科院校学生缺少的某些气质和特点,但就大学学习生活来说,尤其因为课程特点不一样,还有无形中对自己的要求不一样,他们难以与本科院校学生齐头并进,我们应该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入手,加强设计和引导。这两个方面都是我们解决问题时需要特别考虑的,不能一概论之,人云亦云。

(三)提升高职学生课余生活文化内涵的具体措施

1.加强顶层设计,打造“专业训练和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双轨并行的高职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在进入21世纪后,深受德国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影响,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以行动导向开展课程教学,职业教育倡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尽管各院校实施的效果不尽相同,但这一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前文述说,高职教育没有本科教育的文化积淀,但高职教育有其本身的特点,也因为其年轻而变得朝气蓬勃。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不仅能指导具体的课程改革,对整个高职院校的育人体系也有其独到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应从职业教育优质人才培养的高度,在改革具体课程体系,强化工作过程,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完成项目的同时,应构建“两轮一轴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全方位、立体化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理实一体化和项目化的专业能力训练在此不再赘述,“两轮一轴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是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高的有力尝试。在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上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此为一轮;通过团学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创业实践提升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为第二轮;在此基础上***设置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以此为轴,引领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服务。有了这样的顶层设计,还需要教务部门、学工部门的通力合作,严格贯彻,加强督导。有了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更有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引导,课内和课外全然一体,职业教育将会面貌一新,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置于大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人才培养质量也将会大幅度提高。

2.丰富学校文化内涵,进一步融合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从职业人的角度塑造高职学生。学者刘献君指出,文化育人是指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使社会文化转化为个体文化,从而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的过程。[4]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积淀不能与本科院校相比,但高职院校有其本身的特色,在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向国外先进职教理念的学习过程中,高职院校学校文化进一步与行业企业文化相结合,在制度建设、校企合作、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方面独具特色。高职院校应该及时捕捉这一文化特点,夯实自己的学校文化内涵。尤其是在专业教学、团学活动、思想教育等方面,积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高职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沐浴校企融合的学校文化熏陶,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了正确的思想引导和良好的职业氛围,高职学生就有了归属感和使命感,就不会迷失和堕落,也能更好地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

3.加强学生课余生活设计和引导,提升活动层次,做到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高职院校课余生活要在学校整体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的基础之上,在校企合作的学校文化和职业人培养的良好育人氛围之中进行设计和引导。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操、处事不惊和随机应变的职业核心能力,整天无所事事,沉湎于网络世界不能培养人,只会使人堕落或产生心理疾病,健康的职业人才务必在健康科学的育人环境里成长。高职院校的决策管理层、教务部门、学工部门要开动脑筋,职业院校教师更要紧密配合,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课余生活环境,改善活动场地,完备体育设施,积极鼓励学生加强体格锻炼,针对学生特点引进不同的运动项目,在运动中历练身心和积极向上的斗志;团委和学工部门应该与教务部门积极配合,打造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专业社团,建立自主发展的学习中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主选择,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参与热情。在社团活动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加强指导,以专业工作室名义或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来积极引导社团发展,通过社团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拓宽社团发展路径,加强社团运作与企业锻炼的融合,让学生不断进入社会,有条件的社团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创业,培育创业和创新精神。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学工部门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培育活动热情,拓宽学生视野,将学生从网络世界里摆脱出来,投身读书竞赛活动,投身文体娱乐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只有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学工部门和教务部门加强设计,专业教师尽情投入,课余活动的质量才能提高,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才能提升,学生才会从无聊的网络世界里真正摆脱出来。

四、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痴迷于网络只是一个存在的现象,不是学生追求的发展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改善学校课余生活环境,提升活动质量和文化内涵,培育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因势利导,耐心教育,这是学生摆脱网络世界和虚无生活的有效策略。高职院校在加强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大家齐抓共管,献计献策,人才培养的软环境才能得到改善,高职人才培养才能真正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性人才才能真正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王建.不容忽视的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课余生活调查问卷有感[J].当代教育论坛,2008(7).

[2]盖小丽,李静,韩胜难.高职学生课余时间分配现状及改进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

[3]刘宝,吴晓燕.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4]刘献君.论文化育人[J].高等教育研究,2013(2).

On Benign Guidance to Network Culture by Promot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Life

TAN Zhu-ping

(Changzhou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Jiangsu Province)

小学生课余生活作文篇7

    本文试从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关系、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关系及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展开分析研究。

    1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它工作对象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或运动天赋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采用竞技训练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和水平,对这些学生实施“精英教育”。长期以来体育界把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与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联系在一起;然而普通大、中、小学学校真能成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吗?它在实现学校这一目标有多的现实意义,很值得我们探讨。虽然,我国大部分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夺取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都启蒙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但启蒙不等于培养。课余体育训练只是为竞技人才的选拔提供一个选拔的平台的功能,我国竞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并没有真正把普通中、小学作为它的组成部分,只是把普通中、小学学生作为它的选材基地。一旦发现可造之才就会使其脱离中小学的课余训练而纳入各级的体育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如果要说课余体育训练真的具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的话,也仅存在于国家布点于个别大、中、小学学校的体育训练基地,极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真以为各级专业运动队输送多少人才来评价课余体育训练的成绩的话,绝大部分的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是失败的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一事无成的。由于现行的竞技体育开始走“体教结合”之路,普通大中、小学更多担负的是此类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而不是竞技能力的打造。因此他们除了具有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队员身份外,还具有挂靠所在大、中、小学学生的身份。当然他们亦有资格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校外各类的比赛,并轻易地取得出色的竞技成绩,为校争光。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并不是所在普通中小学培养出来的,而是由体育运动学校或各级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所培养出来的。从某一角度来说,他们有充当“”,学校有“请***”的嫌疑。若普通大、中、小学通过他们获得的荣誉鼓叫自己的学校体育工作如何出色;或这类运动员身份的学生在国内外大赛披金戴银,学校而利用媒体大肆宣传自己为国家竞技体育作出极大的贡献;此中给人以自欺欺人、欺世盗名之意。

    2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课余体育训练对学生来说不具普遍性,其面对的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与天赋的学生,属于高层次的体育教育;其要实现的是学校体育总目标之一的“提高少数学生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1]。 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好坏对学校学生整体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对整个学校体育任务完成、目标的实现远次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论文怎么写论文格式模板。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更多是基于学校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基于学校体育的需要,表现出极强的工具性、手段性。

    3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分析

    从理论上讲,课余体育训练较之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其不应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可在现实的工作中,因其能成为学校的“面子”工程和“功利”的争逐场,很多学校对课余训练过分厚爱,很多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以课余训练为主,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次。这种本末倒置“错位”现象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学校目前是要据课余训练的需要配备所需专项特长师资,而不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使得不少学校的师资配备不合理,制约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落实。很多学校为了参加校外各类体育比赛取得荣誉而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体育经费用于竞赛,使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缺粮”。学校之所以如此重视课余训练,是为了在校外各级体育竞赛中能获得优异的成绩,而这些都是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的考虑。

    3.1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提高学校知名度

    各级校际间的***比赛它能为各个学校提供一个展现体育水平的舞台。各学校都想在此舞台上披金戴银打败对手塑造一个体育强校的形象,并借此宣传学校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竞技水平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3.2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

    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对外窗口,很多学校都试***通过这个窗口让兄弟学校和体育主管部门借此窥探到本校体育工作的成绩。虽然课余训练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但是,很多学校都想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竞赛成绩并借此论“英雄”。这就使得很多学校偏离学校体育工作的轨道狠抓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就。

    3.3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绩”邀功论赏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当然是主管体育的学校领导和体育科组的工作职责,学校体育成绩当然亦成为学校领导其“***绩”的重要考评

    摘要和较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受到校领导和相关人员重视“热棒”,把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心来抓的关键所在;使得学校体育在实践中不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方针”而是践行“功利”性的方针,扭曲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的正常关系,这严重影响学校工作的健康、正常发展。

小学生课余生活作文篇8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课余生活;对策

一、***高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

***高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问卷的数据收集分析得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基本的课余生活现状信息

(一)大学生课余生活基本现状

在受调查的800多名同学中,每位同学拥有的可支配课余时间也各不相同。其中0-2小时的占比12.3%,3-5小时的比例为51.6%,6-8小时和8小时以上的分别占比为20.6、14.1%,缺失数据占比为1.4%。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大学生课余生活主要内容选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分析数据可知,大学生的课余生活选择多样,在选择种类上也较为固定,其中上网同学占比明显高于其他选项,这也说明我们今后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应顺应趋势,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治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的同学占比达到了68.8%,仅次于上网,这也说明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重视学习,但占比仍有较大上升空间。除此之外,运动、睡觉等也占有较大比例。

(二)课余生活内容分析及问题

1、上网情况

据数据看,***高校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0-2小时的占比34.5%,上网3-5小时的比例高达50.7%,而6-8小时的比例也达到了10.2%。在上网内容选择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的人数占比居多,也说明上网成为如今大学生课余休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上网目的选择上,查资料学习的比例只有50.5%,玩游戏的比例高达28.7%,其中上网看视频的比例最大,达到了72.5%。由此可见当,前***高校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率不是特别充足,有相当大一部分时间沉溺于网上。

2、体育锻炼情况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来讲至关重要,然而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可知,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足一小时的同学占比高达78.2%,占样本16%的学生每周锻炼时间在5-10小时之间,10-20小时之间的同学占比只有4.6%,而每周锻炼时间多于20小时的同学占比只有0.7%。这反映出来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严重缺乏,这也与当前中国大学生反应出来的普遍情况大体类似。

3、课后的专业课学习情况

在参与调查的八百多名同学中,有67.6%的同学认为学习对大学生来讲比较重要。但是,每位同学在课余时,花在所学专业上的时间却有很大的不同。平均每天花0-2小时的同学占比58.1%,3-5小时和6-8小时的分别占比30.8%、1.9%,在8小时以上的同学占比1.9%,这反映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花在专业课上的学习时间较少而在其他方面过多的现象。

4、课余生活规划情况

有41.9%的大学生认为课余时间规划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有47.5%的同学认为规划重要,但是依然有32.4%的大学生不做课余时间规划。在制定规划的同学中有一半以上对自己的规划满意,但仍有15.3%的同学不能很好的执行自己的规划。

三、改善当代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在***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加上经济全球化、***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作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镇”和民族宗教多元地区,加强对大学生课余生活研究,不仅能更好促进大学生个人更好发展,还能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积极贡献。而作为思想***治教育者,也应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实际现状,因势利导地进行引导教育。

第一,就学生自身而言

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人生规划对个人发展十分重要,它犹如海边的灯塔,为远航的船只指引方向。大学生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对自己人生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这样才能有努力的明确方向。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不可计划过高,否则会丧失完成的动力;也不可过低,否则会因为过于容易而疏于去完成。

其次要有坚定的信念。当今社会,形形的诱惑太多,乱花渐欲迷人眼,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矢志不移地去坚持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课余时间规划不可或缺,但是制定规划不能执行就更为遗憾。因此,拥有坚定的信念,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第二,对于高校方面而言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荀子・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突出强调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高校作为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要积极为大学生课余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的课余活动,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其次要积极加强校园网建设,营造良好的虚拟文化氛围。网络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校园网建设,是面对当前思想***治教育环境日益复杂局面所做出的有利举措。2014年11月22日至23日,中央网信办、***在上海联合召开创新网络思想***治教育现场交流会。会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具体落实方案,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因此必须重视校园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影响,把校园网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当前,高校学生上网时长日益增多,因此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十分重要,同时也要加强引导。

第三,就教师而言

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导师,应积极对高校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引导。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定位。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拥有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定期开展课余生活规划指导课程,结合当今学生课余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讲座,使学生不仅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的定位,同时也是对其更好合理开展课余生活进行一个专业的指导。

其次,高校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整体对时间重视的意识。使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性,同时通过影响学生整体,使其起到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开展个人课余生活规划。除此之外教师也应重视提高***高校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积极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侵蚀,为***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是高校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场所,进行高校学生课余时间规划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要积极发挥各方作用,协调联动,努力发现问题积极解决,为未来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白如娇,李永***.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与身心健康史[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刘昕旎等.大学生课余生活方式调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

[3]骆郁廷主编.当代大学生思想***治教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小学生课余生活作文篇9

关键词: 留守儿童 课余体育 锻炼现状 影响因素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由单亲或祖父母或其他亲人代为抚养及自我监护的,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孩子。我国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经达到4378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是留守儿童的主体,占全部留守儿童总人数的91.7%。而学龄留守儿童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占57.9%,规模达2535万人。江西、重庆、安徽的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中所占比例超过了30%。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健康第一”思想在学校体育的进一步落实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阳光体育》在学校的开展,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体育锻炼状况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

正安县谢坝乡中小学留守儿童。

二、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为本调查问卷、走访提纲制作提供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走访等为本论文撰写奠定现实基础,就问卷内容、信效度及如何推动农村留守儿童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等问题向专家咨询,为本论文撰写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

三、正安县谢坝乡农村“留守儿童”课余体育锻炼现状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在谢坝乡中心学校、上关小学等几所学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0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95%。小学生有效问卷有100份,中学生有效问卷90份。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小学生父母务工情况,父母均外出务工的有51份,占51%;父母有一方外出务工的有49份,占49%;中学生父母务工情况,父母均外出务工的有53份,占55.78%;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有37份,占41.11%;调查中有120人不是独生子女,占总调查的61.53%。他们的家庭年收入水平10000元以下有将近一半,年收入上万元的大多是父母均外出务工的。

(二)农村留守儿童课余体育锻炼现状

如表1所示,学生每周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次数情况: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次数留守学生要少于普通学生,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次数要少于父母有一方外出务工的学生参加的次数。每周一次都没有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留守学生比例要远高于普通学生,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学生比例又要高于父母只有一方外出务工的学生。

表2所示,学生每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的情况:留守学生的每次锻炼时间大多集中低于30分钟或30分钟到60分钟。而每次锻炼时间低于30分钟的比例大一些,留守学生的每次课余体育锻炼时间短,要低于普通学生。

农村学校及街道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缺乏、活动内容单调。小学生课余体育活动项目男生主要为球类、奔跑游戏、打弹珠等,女生活动项目主要为跳皮筋、抓石子、踢毽子等。

调查显示:多数留守儿童选择与同学或者伙伴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在没有学校或伙伴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一般不会自己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在周末看电视、做作业、做家务基本上取代了课余活动,其中尤其是女孩做家务的比例更高。这样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存在着时间少、活动项目少的特点。

四、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

(一)学校因素

学校体育设施及学校师资、领导重视与课程开设情况等与学校中小学儿童课余锻炼情况息息相关,学校场地设施、学校师资、课程设置与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直接影响着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规模,学校师资与课程建设影响着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影响着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的整个锻炼氛围,这些都与学校课余体育锻炼开展情况有着重要的联系。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相对落后,学校经济条件差导致体育场地设施不完善,体育器材缺乏。现有的场地设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农村学校大多数田径场跑道是碳渣,在教学中不方便使用,如灰尘大、下雨后基本不能使用。课程内容项目少,大多数项目为田径、球类、跳绳、徒手操;课程内容单一。由于场地器材缺乏,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足,留守儿童接触体育教师的时间少,只有广播操或体育课时才能见到。班主任因为学生成绩和升学来评优等会把学生的课余时间用来补文化成绩,占用了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时间。农村体育教师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不是专职教师,是其他学科的教师教授体育知识,因为他没有专业的体育知识导致农村体育课教学存在传统“放羊式”教学,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大多数专业的体育教师都要兼其他学科。学校领导对课余体育锻炼没有重视,学校没有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好的氛围。学校周末对外没有开放,这也影响了课余体育锻炼的开展。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体育锻炼习惯也不例外。家庭体育环境对儿童的课余体育锻炼有很大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外教育孩子一般教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其他监护人,由于代沟和亲情上的亲疏,文化水平、体育观念差异,监护人大多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平平安安地等待父母的回来就完成任务了,这样的思想就限制了孩子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产生了消极影响。加上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做农活就是在进行体育锻炼,观念上的错误导致了没有好的家庭体育锻炼环境。由此可知,家庭因素是影响留守儿童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根本原因所在,尤其是家庭经济状况、监护人的文化水平等对儿童习惯的养成有直接的影响。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才使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家庭的主要负担来自老人和孩子的开支,以前全家靠务农的收入无法满足开支。父母外出务工后家庭经济情况有改善,但不宽裕,没有条件给孩子买较好体育用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外,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其他监护人教育,因此代沟和亲情上的亲疏,文化水平、体育观念淡薄,他们和孩子的认识有差异。监护人由于经常忙于农活和家务,没有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就更不会教育和引导儿童参加体育活动。家庭基本上没有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很少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家庭周围也很少人参与体育锻炼活动。

(三)社会因素

现在农村年轻人大多数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及儿童。他们的体育锻炼观念淡薄,没有城市老年人的晨练等,他们认为农活就是体育锻炼了。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在田径场跑跑跳跳,基本没有课余体育锻炼的概念,村、镇、县每年举行的体育活动少,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也很少。

五、结语

(一)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课及课余体育锻炼现状不乐观,基本上学生不参加除体育课以外的课余体育锻炼。农村学校和家庭周围体育设施缺乏、活动内容单调;学校没有加强对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视,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班主任的管理对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有很大影响,大多数农村学校的体育环境差,导致留守儿童产生了惰性,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不够,学校没有形成课余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庭体育锻炼教育观念也有很大影响,家庭体育环境和监护人的体育意识对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重要影响,父母的影响较小,监护人重养不重教育,体育认识程度和体育价值观念不同,常阻止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周围很少居民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组织体育活动少,活动参与的人群少,关爱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基本没有。

(二)建议

加大对农村学校及社区周围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增加活动项目,解决内容单一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多的体育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增进友谊。教师要关注留守儿童,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他们心里所想,让代管家长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建立良好情感,减少留守儿童亲情饥渴的问题。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或留守儿童学校,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学校与家庭一起教育孩子,可以开家长培训课,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知道体育锻炼与体力劳动的区别,知道体育的功能,支持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班主任要给时间让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自己也要参加班级体育活动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关心学生。体育教师要认真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开展新颖的体育活动项目,增强课余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学校要安排专业教师对课余体育锻炼进行指导。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活动,支持体育活动的开展。社会多组织体育活动,定期举行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体育活动。外出父母要经常与孩子联系,关心孩子最近的生活、学习及情感等。家庭可以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增进感情,减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引导他们发展体育爱好。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吴丽丽.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30.

[2]杨文轩,杨霆主编.体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1),22.

[3]易小红.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J].科教视野,2007,(23),326.

[4]孟筱,张铁***.农村留守儿童情绪特点及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理论建设,2010,(3).

小学生课余生活作文篇10

中小学课余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运动训练网络体系中最基础层,它肩负着给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和为上级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双重任务,对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实现《奥运争光计划》,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独生子女的普及,目前中小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中的各种矛盾有的已较为突出,影响并制约着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学训矛盾突出。由于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影响着广大的中小学、社会、家长,人们往往以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下,中小学业余运动员的学业负担日益加重,多数运动员学生的课余训练时间无法保证,训练质量大幅下降。二是家长择校上学,没有好学校上,或进不了好的班级,就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体育训练。三是个别学生的升学、就业出路难以得到***策支持和保障,特别是初中阶段的运动员经过几年训练,专业成绩够不到向较高层次的运动队输送条件,而文化课成绩相对其他同学又无优势,有的甚至文化素养十分平泛,升学就业的出路就很难解决。四是体育训练的硬件设施陈旧,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经济能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基层中小学校训练所需的设施更是难以保证。五是目前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很少受过系统的高水平专业训练,对科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了解甚少,有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甚至是错误的,这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有一定制约性,而且十分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因此,如何更好地整合县市各级少体校专业教练的训练资源和中小学文化课教学的优势,解决好基层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学生的学训问题和学校体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从事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教师和中小学校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 体教结合训练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我校作为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近年来在推进教体结合、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与尝试。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我校的体育训练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有所欠缺,但在上级各级体育、***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依托艺体特色教育,先后与苏州市少体校建立了女子手球训练基地和篮球训练合作伙伴机制(我校是吴江市第一家实施“市队校办”的农村基层学校,为吴江的“教体结合”模式区域性推进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吴江市体育局少体校组建田径运动训练基地,以及与盛泽周边地区的小学和各体育俱乐部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做好中小学运动员的教育和训练的衔接工作。体教结合的实施,对我校课余运动训练的改革起着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也为我校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取得优良的成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为体育特长生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近年来我校课余运动训练坚持走体教结合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学校女子篮球队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八年获吴江市中学生女子篮球赛冠***和苏州市中学生比赛的七连冠、近三年在江苏省阳光体育运动联赛县市组篮球比赛分获冠、亚***;学校田径运动队在吴江市比赛中连续十年保持在团体总分前四名,其中取得过两连冠,并且每年有多名队员参加省市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培养出了毛晓燕等一批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学校女子手球队代表苏州市参加2005年江苏省比赛获第三名和2006年第十六届运动会比赛中第四名;学校乒乓球队近三年在吴江市比赛中也一直保持在前三甲水平。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伴随着学生竞技成绩的不断提高和师生健康成长的同时,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也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并得到上级教育、体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表彰。例如:2003年我校被吴江市教育局、体育局授予“吴江市学校体育业余训练先进集体”和“吴江市少年儿童体育业余训练网络试点学校”;2004年学校被苏州市体育局、教育局、卫生局授予“苏州市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先进集体”和“苏州市体育达标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分别被苏州市和吴江市教育局、体育局授予“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学校”。 2006年获“苏州市全民健身月暨省第四个‘全民健身日’、市第五个‘体育健身日’活动先进单位”和吴江市中小学开展‘冬季三项’锻炼活动先进学校”;2007年被苏州市教育局授予“体育教育先进学校”称号,并获“苏州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先进学校”、“吴江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先进学校”、“吴江市三级体育项目传统校”考评一等奖,同年我校设计并实施的阳光体育活动方案获苏州市教育局组织的“苏州市中小学文体活动方案”评比一等奖;2008年获“江苏省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和“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学校”;2009年我校再次获得“苏州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先进学校”、“吴江市冬季三项活动先进学校”、“吴江市三级体育传统学校考核一等奖”;2010年4月获“吴江市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

三、 分析与讨论

我校体教结合模式取得成功的基础在于学校领导具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和***策引领,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协力。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书育人,坚持走体教结合课余训练之路,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1. 领导重视,职责分明

在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抓好学校体育竞赛和课余运动训练中,苏州市体育局、少体校和吴江市教育局、体育局有关领导以及我校历任校领导都十分重视体教结合开展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关注学校运动队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从运动队的内部管理到器材场地的配置,经费的落实,教练员的选配等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正因为有了良好的科学化运行和管理机制,才使我校各运动队始终保持在较高的运动竞技水平。

2. 坚持“体教结合”,促进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

坚持不懈地抓好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是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得到健康发展的保障,更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个既关心学生体育成绩,又能十分重视学生文化学习和思想品德的体育老师(教练),家长才放心把自己的子女交给你训练,这是消除学生家长怕参加运动训练耽误学习的顾虑,更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我校长期以来坚持对运动员进行全面教育,全校师生共同关心他们的文化学习,日常生活,促进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并建立一整套科学和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班主任、文化课老师和教练员齐抓共管,全员育人,实现体校与学校优势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为运动员可持续发展作了不懈努力。

3. 完善相关激励制度,为课余运动训练保驾护航

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有限的场地资源,制定和完善的各项相关的考核和奖励制度,扎扎实实搞好各项目体育运动队建设,在学校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运动队的训练和各项训练经费投入大开绿灯,有力地提高和激发体育教师业余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余运动训练的有效实施保驾护航,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 坚持以体育科研为先导,以科学的训练手段来提高体育运动训练成绩

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聘请市少体校专业教练员和加强培养校本化资深教练相结合模式,以体育科研为先导,不断提高课余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体育组老师每年都有多篇科研成果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大大提升了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性。目前我校体育教研组(课余训练教练组)除四名专聘的少体校教练外,还有六名业余教练员,其中两名具有高级职称,并拥有一名市体育名教师、学科带头人。

四、 结论

1. 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走“体教结合”模式,能将体育与教育两者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达到义务共尽、资源共用、优势互补、成果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普通中小学和少体校有限优质教育、训练资源,达到学生、学校、社会各方多赢的教育目标。盛泽二中体教结合个案的成功实施,为我市体教结合区域性推进提供了模式和范例,有力地促进我镇乃至全市课余运动训练的蓬勃发展。

2. 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走“教体结合”模式,能较好的解决学与训的矛盾,培养全面发展并具有体育特长的人才,能较好的解决运动员的升学和退役后的出路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因此,体教结合充分体现了教、体两家最根本的培养目标,是教育、体育改革的大方向。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小学体育课余运动训练中,确保运动员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既取得良好的文化学习成绩,又能培养出具有攀登竞技运动高峰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使学校、体校、学生、家长多方满意,达到各方多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小学课余训练模式。

五、 问题与建议

1. 学校体育应坚定体教结合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高效地开展课余训练工作,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富有特色的课余训练之路。

2.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体教结合工作方针”为指导,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和后备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体教结合的意识,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水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3. 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特别要正确处理好“学”、“训”矛盾,努力解决文化课学习与运动训练时间分配上的矛盾,并积极引导教练员正确处理好学习成绩与运动成绩、比赛成绩与输送后备人才培养的关系,主动关心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和思想道德建设。

4.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培养和提高教练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师德师风,提高管理水平,并以创建市级先进教研组为契机,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技术一流的教练员队伍。

5. 进一步加大各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充实体育教学与训练管理人员,提高体教结合办学层次,做到点面结合,区域推进,为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输送创造更有利条件。

6. 坚持体教结合中小学一体化办学,做好中小学课余训练的无缝衔接,促进课余运动训练效益的最大化和中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魏冰等.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 2002.1

[2] 杨在淮、俞继英.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与可持续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

[3] 彭学增.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J].广西高教研究,1999.4

[4] 游赛英、孙荣光等.“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5] 胡鹤雄、杨定刚.区域推进“体教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EB].体育教师自助网,2008.6

[6] 王索芳.小学课余训练“体教结合”研究[EB].省略/ReadNews.asp?NewsID=680 2007.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学生课余生活作文10篇

学习

演讲文章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演讲文章10篇,内容包括演讲文章推荐,十篇演讲。用一颗完美之心,看世界风景;用一颗快乐之心,对生活琐碎;用一颗感恩之心,感谢经历给我们的成长;用一颗宽阔之心,包容人事对我们的伤害;用一颗平常之心,看人生得失成败。忙碌里,谁都有

学习

高考数学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数学论文,内容包括高考数学小论文作文,数学论文范文100篇。1.在数学高考中感悟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既是自然科学,又是人文科学。当我们致力于数学发现时,我们就在探寻客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除了逻辑要求和实践检验外,

学习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小学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小学10篇,内容包括有关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小学,关于端午节的诗句佳句小学。女:各位同学们,合:大家好!男:六月,是童年的摇篮,是童年的梦乡。女:六月,有童年的沃土,有童年的太阳。男:六月,是一支歌,一支幸福的歌女:踏

学习

白雪歌送武判官原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白雪歌送武判官原文10篇,内容包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译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句子赏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

学习

大学毕业晚会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毕业晚会总结,内容包括毕业晚会的总结感悟,毕业生晚会年度总结。二、活动宗旨让即将毕业的学生留下最美好的回忆,表示我们全院师生对他们的怀念之情,让他们通过此次晚会体会自己在大学的所学所感,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自

学习

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10篇,内容包括最后过一次六一儿童节,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写给朋友。六年级:张彤冉

学习

母亲节对妈妈的祝福语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母亲节对妈妈的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发给妈妈的母亲节祝福语,母亲节给女方妈妈的祝福语。又一个母亲节来临,岁月不饶人,发现妈妈苍老了许多,妈妈含辛茹苦将我们抚养长大,现在真的不用这么操劳了,真心希望你身体健康,开开心心过好每

学习

作文放风筝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作文放风筝10篇,内容包括作文放风筝评语,放风筝作文讲解。我们村的小朋友们看见我在放风筝,来了兴趣,也纷纷拿出他们的风筝来到田野里放,天空中立刻多了许多五颜六色的风筝,有金鱼,蝴蝶,燕子它们好像在举行一场飞行比赛。特别是那

学习

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10篇,内容包括七夕情人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大全,七夕情人节活动创意方案。活动期间,顾客在商城购物满100元均可凭购物小票参与如下活动:1、在鹊桥上着汉服扮牛郎、织女,免费合影留念2、在鹊桥上牵手走过,爱情

学习

公安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公安先进集体事迹材料,内容包括公安集体嘉奖主要事迹500字范文,反洗钱工作先进集体公安事迹材料。一、队伍建设方面抓好队伍建设是搞好各项工作之本,要想使民警***治合格、作风过硬,必须把纪律作风和制度建设列在各项工作之首

学习

礼物阅读答案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礼物阅读答案10篇,内容包括礼物阅读理解,礼物阅读题加答案大全。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越来越浓了。一街两行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都有。超市,商场门口的大海报,你方唱罢我登场,打折、降价的信息扑面而来

学习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人与人互相帮助的感动作文,人类和动物是如何互相帮助的作文。一、传统节日里的“走亲戚”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驿站,蕴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体现着独特的精

学习

在路上高中作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在路上高中作文10篇,内容包括在路上高中作文400字,在路上的作文高中。高职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特点是融入了企业文化。高职校园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不同的高职校园文化有如味道不同的泡菜缸,使高职生受到不同

学习

关于父亲节的句子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父亲节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亲家互祝父亲节的句子,父亲节风趣的幽默句子。3.父亲的白发,闪亮不尽永恒的牵挂,父亲的皱纹,承受所有关怀的年轮,父亲的爱心,跳动不断呵护的声音,父亲节,把祝福送给最伟大的父亲。4.您用慈爱,温暖我们

学习

有关于中秋节的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于中秋节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写中秋节的作文100字,中秋节作文400字大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道中秋节的来源及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二、活动准备:资料搜集,做课件、歌曲《明月几时有》

学习

游野生动物园作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游野生动物园作文10篇,内容包括野生动物园一日游作文,游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400字的作文。(二○○五年二月九日)指导教师:张竹青

学习

以目标为话题的作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以目标为话题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以明确自己目标为话题作文,以目标为话题的作文内容怎么写。话题作文开端在于拟题,标题可谓“文眼”“窗口”“第一印象”。题好一半文,拟一个让人心动的标题,能让读者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紧抓读者

学习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作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作文10篇,内容包括那一刻我的心中春暖花开作文,那一刻我春暖花开作文600字。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

学习

按时间顺序写的作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按时间顺序写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按时间顺序作文范文,按时间顺序写的作文。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南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广

学习

我的梦中国梦作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梦中国梦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中国梦航天梦的作文,我的梦中国梦800字作文手写。这是一个绽放梦想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梦想家。中国梦从我的梦开始。下面这个故事又一次让我理解了什麽是梦想的力量:从小失去双臂的杨孟衡,凭着自

学习

小学生环保资料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环保资料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环保文字内容,小学生环保常识100个。二、理解材料循环使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本单元的教材都涉及循环使用材料,特别是金属和塑料的制成品,在使用后都要进行分类回收,以节约资源。通过塑料的

学习

探险家的故事作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探险家的故事作文10篇,内容包括探险家的故事作文,探险家故事全集。随着旅游的个性化发展,以单一观光层次为主的旅游产品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和休闲的心理要求,从而转向文化、休闲、探险等专业需求层次。探险旅游源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