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篇1
关键词:南涧;无量;走亲戚;互助文化
“走亲戚”是一种非常古老朴素的文化活动,在广大汉民族中“走亲戚”的含义仅为在春节期间亲戚间互相慰问的亲情交流活动,但在南涧无量一带我们把在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农忙时节中的所有亲戚朋友或邻里间的相互慰问和轮流互助都称为“走亲戚”,是一种亲戚邻里间的群众性轮流互助活动。南涧无量山镇山峦起伏,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无量人热衷于“走亲戚”活动,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然而它代表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帮衬,相互照应的传统文化却从未改变。无量山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人们一直深刻懂得“人聚则强,人散则弱”的道理。“走亲戚”文化的研究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有重要作用。
一、传统节日里的“走亲戚”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驿站,蕴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体现着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魅力。无量的人们在传统节日面前也把“走亲戚”文化发展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自古任何节日都离不开吃。在无量,人们在传统节日里人与人之间的走动的目的用最简单的话来表述就是相互在物质上做一些资助,能过个好的节日。无量的“走亲戚”是淳朴,简单的,但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却是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1]春节的庆祝活动热烈隆重,持续的送时间也很长,从年前的腊月二十三到年后的正月十五都叫做春节。“走亲戚”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
1.拜年。大年初一,拜年是春节的一大重要习俗。这天,人们都要去“走亲访戚”,其实也就是新的一年对亲戚朋友有个问候,希望新的一年万事如意。无量的拜年有两个形式。一种是邻里之间简单的相互问候,恭祝来年大吉。 另一种是孩子找了干爹,那么就得到干爹家拜年,在老一辈那里拜年带的礼品是干爹干妈各一套衣服,外加米,鸡,猪头和年糕,随着时间的迁移,拜年的礼品有所变迁,不过大体的习俗依旧没有改变。不管是邻里间的简单拜年问候,还是去干爹家的拜年,都是邻里亲戚间的相互帮助和对彼此能生活越过越好的真诚朴质的祝福。在大年初一一般小女孩都不去别人家,人们认为小女孩在初一这一天去了别人家,这家人一整年都会不顺利,虽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是淳朴的无量人都教育自己家的小女孩,也许这在无量人眼里就是最简单的互帮互助。
2.接客。在正月初一过后,人们就算在百忙之中也会抽空去“接客”。传统的习俗为正月初二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回门”。但是在无量却是如果家中有出嫁了的女儿,去上门的儿子,那么在大年初一过后,就要去接他们回家住几天。一方面请许久不见的亲戚聊聊家常,打听一下过得好不好,另一方面决不会空手去,会拿些礼品,红包,也是为了亲戚朋友们能过个好年,不愁吃喝。尤其是以前更为明显,礼品普遍都是两袋面条,一包白糖,都是一些生活的必需品,现在礼品变为了酒水饮料和水果等,但是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心都是一样的。我国是礼仪之邦,在“接客”后,被接去的人也不会空手而去,一方面表达自己的心意,礼尚往来,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变相的给予一定的帮助。
(二)火把节
“彝族最盛大的节日是‘火把节’,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2]火把节彝族人民特有的节日,是一个用火来表达情感的节日,“入夜各村各寨都要燃起火把,人们擎着火把,朝火把上洒松香,相互祝福”。[3]南涧是一个彝族自治县,无量隶属于南涧县,虽然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但是无量的汉族也同样过着火把节,无量亲戚间的走动非常繁杂,火把节也不例外。
1.接客。和春节一样的,在火把节当日,不管是家里多么繁忙,都要把嫁出去的女儿,去上门的儿子和兄弟姐妹接回自己家中来一起度过这个盛大的节日。亲戚间的往来走动都不会空着手,不论礼品的贵贱,多寡,在火把节都没有讲究。
2.回礼。中国人历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主人有朋友来都要举行隆重的迎送仪式,回礼就体现了这一点。无量人特别注重“走亲戚”。如果是过节你按礼应该去接客,而没有接,那么没有被接的人会被认为是你看不起他们家,不想跟他们家往来。和春节一样,在节日里被接的人也会回礼,回的礼一般要比原来送的礼贵重一点,中华民族历来都是“礼仪之邦”,这些都符合礼节的需要。
二、红白喜事下的“走亲戚”
婚娶,寿诞和丧葬都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礼仪活动,除了传统节日之外,在这些重要的礼仪活动中,无量“走亲戚”也普遍存在,社交习俗也表现得特别突出,不论贫穷或富贵,但凡遇红白喜事都要摆酒席来请亲朋好友。亲戚之间,遇喜事都要去祝贺,若遇白事都要去吊丧。
(一)婚嫁
无量和其他地方一样,办婚礼也要择吉日。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婚礼都定于秋冬季节的吉日,时间的选择一方面是避开了婚嫁的忌日忌月,择吉日来完婚,期盼婚姻生活幸福美满,另一方面则是秋冬季节是农闲时节可以不耽误农作,以便亲戚,邻里都可以来帮忙,贺喜。在婚嫁之中,“走亲戚”不同的亲缘关系,送的礼品也都有讲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一律都以份子钱多少来体现亲疏远近关系。
1.相帮。“相帮”是对来帮忙做饭烧水料理事物的邻居的统称。在婚嫁正席前一天,无量人称“相帮天”这一天主人在请客中请来做饭,烧水的人们都一大早就会赶来帮忙,其他的邻居也会帮忙来洗菜洗碗,或者是搬桌子椅子。无量没有固定的办婚嫁的地方,都是在自家,而桌子碗筷盆,甚至菜刀都是靠邻里自愿借的。谁家遇丧葬喜事只要家里有合适的桌子或者用得上的东西,不用主人开口,邻里都会主动拿到主人家。“相帮”们全是义务劳动却非常尽职尽责,“相帮”的存在使主人家面对上百个亲戚也能够轻松对。在婚嫁结束后主人家也会对村里的“相帮们”都献上“相帮礼”,不管礼品轻重,都是表达了主人对“相帮”们的感激,同时这样的知恩也使“相帮”文化得以继续。
2.行门户。清朝时“凑分子”“随分子”“送分子”就已经十分流行了。在《红楼梦》中第四十三回里,贾母就想出了用“凑份子”的方式来帮凤姐过生日。而在无量人们把“随份子”的方式叫“行门户”,又叫挂礼,指在“走亲戚”里,以请客为名,让亲友在经济物质上给予暂时的帮助,等到对方需要宴请之时再返还回去。以前的婚礼送的礼都是水壶,木箱,被子,邻里一般都是几斤玉米或者米,而现在一般都是钱,每家都会有一个“礼簿”,把亲戚们送礼的多寡都记在上面,等以后亲戚宴请之时,“礼簿”就是一个“行门簟钡牟握铡
(二)丧礼
无量人家中遇丧事,一定会通报亲戚,亲戚也必定会前往吊丧。而在整个丧礼中,亲人们都沉浸于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所以全靠邻里相帮来主持操办丧礼。邻里亲戚的作用也相比于婚嫁来说更加凸显。
1.相帮。在丧礼中,相帮的任务更加繁重,不仅仅只是帮忙做饭烧水洗菜或者是借桌子板凳。当有人逝去,主人家会马上燃放鞭炮,便竖起一个挂着纸钱的长竹竿。这时,村里的人们就会赶去帮忙。除了帮忙料理家里,“相帮”们还要帮忙去“请客”,看主人的亲戚多寡,要请几个靠谱的“相帮”到亲戚家去一一宴请,每一个亲戚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会登门。下葬的时候还要请年轻力壮和逝者不相冲的人来帮忙出殡。这一些都不收取钱财,都是邻里间的帮忙,哪家需要就去哪家,主人同样也会献上一份“相帮”礼来表达感激之情,非常质朴。
2.行门户。“行门户”其实是一种“一人有事,众人相帮”的群众性互助活动。在《中华美德读本》说“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历尽沧桑,却仍能自立于世界的东方,仍能百族团圆,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精神的凝聚作用。”[4]同样的无量发展到今天也离不开轮流互助的美德。在以前,很多家庭生活十分拮据,往往办不起丧葬,后来就有了一家办事,大家来凑钱凑物这样的轮流互助,就有了现在的“行门户”,使人和人联系在一起,不会孤立无援。在丧礼上也有礼簿,直到现在也依旧。
3.串门子。“串门子”是一种农闲时节的娱乐活动,也就是到别人家玩耍谈心。在丧礼过后的几个星期里,邻里都会轮流到办丧礼的人家中“串门子”,一来和主人说话谈心可以安慰主人家散失亲人的痛苦,以免一蹶不振或者发生意外,二来缓解对于“还魂说”的害怕情绪。人都有一死,每家都会轮到办丧礼,大家间的相互轮流“串门子”就显得非常重要,是一种另类的礼尚往来。
(三)送祝米
“送祝米”也就是有亲戚生产,要前去送礼。“送祝米”也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亲戚生小孩,自然是要去“贺生育”,要亲自上门去祝贺一番,当然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这个,而是生产之后女人要做月子,家里人要照顾,农活要耽误,人力物力要耽误,营养还要跟上,这个时候就只能靠亲戚朋友们前来帮助。
1.礼品。“送祝米”在礼品上把轮流互助体现到了极致。首先女人坐月子需要大补,那人们就送米,鸡蛋和鸡,火腿,其次小孩子夜里哭,需要照明,在没有电的时候人们就送蜡烛,最后小孩子需要衣物,亲戚们也送小孩衣服,鞋子。这样的互助简单实用却是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物质极度缺乏的年代,往往决定了一个小孩和一个家能不能继续延续。
三、其他形式的“走亲戚”
南涧无量海拔1446-2790米,境内山峦起伏,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盛产茶叶,素有“茶叶之乡”的美称。无量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耕地,近几年以来很多村落都开始栽种核桃,核桃产业也开始占据一大部分。所以在农忙时节的互帮互助就显得十分重要。还有在大家所熟知的“杀猪饭”里,“走亲戚”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农忙时节
在农忙时节,你经常能够看到一块地里面很多忙碌的身影,这些忙碌的身影并不是来自于同一个家庭,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在无量人们主要靠农作物来维持生计,农忙时节一般是栽烟烤烟的时候和核桃成熟打核桃的时候,这个时候男女老少都在忙忙碌碌,但是每一家都会有人手不够的时候,这个时候提早结束农忙的邻里或者亲戚就会赶来帮忙,这无疑是“走亲戚”中最为朴质的情感交流方式。
1.采茶。“地处澜沧江畔的南涧县内,无量山和哀牢山层峦叠嶂、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具有茶树生长的优越环境,蒙舍赕先民很早就认识了茶,并从野生利用到栽培利用,从药用到饮用,历时数千年,使南涧无量一带享有‘茶乡’之称”。[5]但是无量农户家种植的茶叶一般都是小规模,所以一般只采摘价格较高的春茶。春茶的采摘有严格的时间限制,采摘的不及时,就会影响质量,买不上好的价格,所以在春茶成熟的时间,大家都会互相帮忙。这样的形式不涉及报酬,都是相当于“换工”,意思也就是谁家需要就去谁家帮忙。
2.打核桃。无量在近几年***府开始大力支持核桃种植,所以近几年来种植的核桃开始快速增多。于是人们的轮流互助中又多了一项新的内容。在核桃成熟的时候,哪家要收核桃了就叫几个邻里或者是亲戚来帮忙,这样能使成熟的核桃尽快收完,卖个好价钱。收完核桃了,主人家就留帮忙的人在自家吃一顿饭或是让帮忙的人带一袋核桃回去吃。这种形式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才是人们在相处中应该大力提倡的模式,一方面维持淳朴的民风,一方面“人聚则强”。
3.烟叶种植。烤烟的种植是一个特别繁琐的过程。从下苗到成品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在采摘烟叶和编烟入烤炉的时候,要短短两三天内完成所有的工作,仅仅靠一个家庭是忙不过来的。在这个时候邻里间一般采摘烟叶的时间都是是错开的,这样就能够到谁家采摘了就到谁家帮忙,这样轮流互助,不但使效率提高也增进了人们情感。无量的人们不仅仅是在传统节日和婚丧嫁娶时轮流互助,在农忙时节也是非常注重互助和情感交流。
(二)杀猪饭
云南很多地方都有吃“杀猪饭”的习惯,无量同样也少不了“杀猪饭”的传统。在腊月里人们会选一个好日子,整个村子一起来办“杀猪饭”。“杀猪饭”除了表达一年平安到头的喜悦之外也是为了联络人们之间的情感。整个村子一起办“杀猪饭”也完全不用当心会忙不过来,杀猪的队伍都是由村里的青壮年组成的,他们也是井然有序,从早上起来聚集好后就开始挨家挨户杀猪,一直到全部结束为止。等杀完猪,宴请的亲戚们差不多也到了,就开始备席。亲戚们不会空手而来,都会带礼品,当然主人也不会让客人空手而归,会给客人准备一份新鲜的猪肉带回去。这个也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帮助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
四、结语
无量的“走亲戚”文化蕴含的群众性轮流互助一直沿袭着中华礼仪之邦“相帮相衬”的传统美德。无量山的“走亲戚”活动十分盛行,在各个传统节日,农忙时节或红白喜事的时候都普遍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人类更好的从事生产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历史怎样变迁,人与人的互助都不应该削减。正是因为“走亲戚”文化的存在,使各村落之间和平共处,相互帮衬,使无量山镇得以日益成长。“走亲戚”文化其实也是继承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四海之内皆一家的互助精神,有利于轮流互帮互助达到精诚团结。
【参考文献】
[1]严敬群.中国节日传统文化读本[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1.
[2严敬群.中国节日传统文化读本[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322.
[3严敬群.中国节日传统文化读本[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323.
[4]王志艳.中华美德读本[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篇2
摘 要:社会互助是任何一个民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非常必要的一个社会保障之一。它可以表现本民族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趋势以及我们要提供的发展措施。塔吉克族的社会互助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一种,研究它是我们理解本民族社会保障的基础。
关键词 :塔吉克族 社会互助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保障文化与社会保障体系研究12csh087”
一、社会互助的定义
社会互助如贩济灾民、人道主义援助、社会福利捐赠等,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塔吉克族更有社会互助的优良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劳动者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使得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必然会拉开收入差距,尤其农村遭受自然灾害打击时,一部分农民无力自救,难于维持生计。保障这些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单靠国家不行,国家只能起主渠道作用,远远包揽不了。也不能采取行***手段对富裕者强行摊派、以扶持贫困者。只有通过倡导和发动社会互助,使先富起来了的或日子比较好过的地区、单位、个人自觉自愿地帮助贫困者。开展社会互助不仅是解决目前贫困间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共同富裕长远目标的战略措施。
社会互助是指在***府鼓励和支持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
塔吉克族千百年来在高原的生活环境和历史文化上形成了互助的传统,在塔吉克农村,生产上的互助协作不仅仅局限于大家庭或亲属之间,一家有难众人相助的风尚很为广泛。
二、塔吉克族互助文化内容
(一)生产互助
塔吉克族的生产互助跟别的民族相比比较特色的,塔吉克族族有着助人为乐的传统仪式。比如,村里各家遇到盖房,修水渠,春耕,秋收等大事,相互帮助。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引水节和播种节实际上是农产节日,它的主要含义是合伙耕作。介绍一下这两个节日:
(1)“铁合木祖瓦斯提节”塔吉克语,意思是“播种”或“开始播种”,故又称“耕种节”。这一节日紧接着引水节。时间是正式播种的第一天。过这一节日,各家农户先要烤馕,还要做一种叫做“代力亚”的饭(将大麦碾碎煮熟和压碎的干酷混合在一起做成的一种饭)。邻里之间相互拜节,当前来拜节的人出门时,妇女跟随其后出来水,以祈求丰收。还将(饲料)捏成耕牛及犁具形状喂牛,然后象征性地在口袋装点种子,请富有农作经验的老农向地里撒种,撒种时还要烧点烟火,一人撒种时,其余人都将衣襟高高地撩起,让种子落进怀内,并要将这种子带回去。然后请一位有福气的老婆婆坐于地中间,一个人象征性地围绕她转圈并翻挖土地,而后,人们相互分发剩在口袋里的种子。耕种期间,整个村子充满了互助协作的气氛,人际关系非常融洽。
(2)“祖吾尔”在塔吉克语中为“引水”之意,这个节日属农事节日,反映了帕米尔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勤劳的塔吉克人与之相应的生产活动。塔吉克人所聚居的塔什库尔干地区气候寒冷,居民稀少,冬季山水冻结,春季来临,需要砸开冰块,引入水渠,开耕播种。但一户人家单独引水开耕是绝不可能的,须全村人一齐出动,祖吾尔节便是在这一现实基础上形成的。每当节日临近,须做一些准备工作。随着春季的来临,要在主要渠道的冰面上撒土(撒土可加快冰融速度),并准备好各种工具,还要烤制3个节日大馕,一个留在家里,两个携往引水工地)。引水这天,全村人在米拉甫(水官)的带领下骑马到引水点,参加破冰修整渠道的劳动。引水入渠之后,人们聚在一起,共食带来的节日烤馕,小孩子们则相互撩水嬉闹。之后,人们共同祈祷,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接着,人们举行隆重的叨羊、赛马等活动,庆祝引水节,这种时候,全村都是一片欢腾。
总上述,由于生产资料的缺乏,有时一户出土地,一户出劳动力,另一户出生产工具等物,秋收获的粮食平均分配。因为塔吉克人所居住的地区气候寒冷,居民稀少,冬季山水冻结,群更来临,需要砸开冰块,引水如渠,开耕播种。但一户人家单独引水开耕绝不可能,需全村人一齐出动,引水节和播种节是明显的表明塔吉克族生产互助的行为,这种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生产关系,有利于生产力的自由发展。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
(二)交通互助
我国塔吉克人自古生活在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帕米尔高原之上,因此,他们的交通工具与这里的条件相适应。马,牦牛,骆驼,驴等驮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骑马,牦牛,骆驼,驴的人遇到步行的人会带上的,若是老人,女人,残疾的话尽量让骑。向草原迁徙时如果迁徙者需要,马,牦牛,骆驼等交通工具的话,村人积极帮他提供。
(三)邻居互助
跟***族一样,塔吉克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即塔吉克族当中,好几个家庭居住在一块儿地区的情况比较多,就这样他们绝对不分别人家是否自己的亲戚。每次尽量地把周围家庭邀请到自己家做客。有时候给他们送饭。除此之外,各家庭较繁忙的时候,叫喊人家做事儿。比如:垒墙、剪羊毛、盖房子等。值得议提的是以前做这一事儿的人不求报酬,但现在随着社会发展的快速,他们生活需要了钱,这样的习惯逐渐变化了。
(四)畜牧互助
牧区的塔吉克族男子爱好狩猎,主要打青羊,黄羊和野山羊等。夏秋为狩猎的最好季节,每有猎获物,都与亲友,紧邻共食,人各一份。如果村里面有困难的家庭,猎获物给他们多一些。如果家里没有放牧的家庭,亲邻帮他们牧他们的羊,村里的人帮助他们的各种生产活动。迁徙时不迁徙的家庭帮助亲邻向草原迁徙的事情,保管他们的家园。草原上生病的,受伤的畜牧不管是谁的会喂养并向主任口传要找到自己的畜牧为止。
(五)灾害互助
塔吉克族生活的地区基本上是高山,他们的家盖在周围被山屹立的平原上。山里天气突然变化,就下雨,下雪,洪水,冰雹等现象随时让他们头疼。即已盖房子结构不好的家庭,每次这样的时候容易遇到淋浴,周围的人们绝不看他们淋浴。叫他们自己住宿。除此之外,由于自然灾害,畜牧死亡的家庭获得他们居住地区的***府机关与同乡的帮助。还有房子倒塌的或者被洪水冲走的家庭也在***府机关与同乡的帮忙下,盖起来自己新房子。
(六)亲戚互助
塔吉克族很重视自己的亲戚。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堂亲戚之间允许互相结婚的事情上。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更加加强彼此之间继续下来的亲戚关系,这算是他们传统的风俗习惯。
平时他们亲戚之间的互相帮助主要在物质方面。即照顾彼此的畜牧,递送面粉,油,蔬菜等。他们从未相互要求报酬等,觉得这个是一种心甘情愿地帮助而已。
(七)慈善互助
塔吉克人居住的大部分地区,他们彼此之间的慈善事业很完善。即他们每年的封斋节和古尔邦节的时候,集中每个人自愿给清真寺的钱,绵羊,山羊,牦牛以及毛毯等。乡老人,宗教人士及工作人员提取乡人们的基础上把这些分配家庭有困难,生活补助缺乏以及有多人口的家,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继续往前走,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
(八)家庭互助
塔吉克族有这样的风俗习惯。即在某个家庭出生的孩子每次出生不久就去世的时候,该家两口子打算把出生的孩子给有较多孩子的自己亲戚家庭或者非亲戚家庭。孩子长大了以后,回到自己父母的身边。他把抚养自己的家庭父母像自己父母一样看待和尊敬。并且,给抚养的家庭从未要求任何东西。但是,孩子的父母给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片心。
(九)儿童互助
塔吉克人在草原放牧的家庭的孩子上学的话,每次在他们自己亲戚家或者同乡家住宿。这样的时候,他们把这个像自己孩子一样看待,洗孩子的衣服,提供孩子日常的生活费用等。
互助的家庭从来没有要求孩子家给自己他们所提供的报酬,他们认为这些是应该的。
(十)教育互助
随着塔吉克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些地区建立了帮助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孩子上学的教育资金所。比如,在阿克陶县塔尔塔吉克民族乡在2000年开始,以各家庭自愿为主,每年积累相当数量的资金,并且把它使用于孩子们的教育。
从以上可以看出来,塔吉克人彼此之间的各项互助主要是在他们心甘情愿的基础上,发展到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相互关系衰退的一个时代。虽然社会发展给他们互助带来双刃性影响,但是因为他们互助建立在风俗习惯的基础上,所以大多数到现在没有消失自己原来的面貌,继续保留着。
三、塔吉克族社会互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不伦在一个经济发展的,还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都有它以***府,社会团体及其社会成员的帮助下建立的社会互助组织。它可能有稳定的所在地或者在人们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存在下去。不管怎样它对本民族社会带来有利的发展机会,即:
第一,塔吉克族彼此之间的互助可以帮助他们集中自己力量于一个关键点上,这有利于集中发展的快速。一个社会要发展的结构很多,可能我们赶不上。但是我们要通过利用这些资金来抓紧该社会的一个要点,这在一定的基础上,影响其他点的发展。
第二,塔吉克人地区建立的各所***府机关在他们互助的过程中,起指导的作用。任何事在正确的指导和领导下,就达到自己所希望的目标。这离不开***府,人们的互相融合和及其配合。通过这样的一种过程***府会树立自己在人们面前的表相,人们也赞叹自己有这样一所***府机关。
第三,在各互助运行的过程中,社会团体不断地补充自己的力量。即它们一方面配合***府机关,另一方面接近于人们,加强自己的信任度。这有利于它今后的各项发展,并且在互助的持续上,也起了副助作用。
第四,我们从各互助的内容可以看出来,它从未离开本民族成员的团结,凝聚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一切从人民所得到的,它的发展,存在及其消亡被人民所决定。人民往往愿意自己***治,经济,教育等各种必要点的顺利发展。可见,它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更加完善。
四、结语
社会互助对一个社会,人民等的存在上不可缺少的一种经济资源。它一向以人民为主发展了自己的类型,方式及其趋势等方面的成分。
塔吉克社会虽然经济基础薄弱,但是他们的社会互助在他们成员们的自愿帮助下,保持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但是,有些互助发生变化和消失,这不是强迫的原因,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所出现的一种倾向。任何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这样的影响。所以,我们不必要担心跟我们离开的,而是要抓紧机会,把在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新成分大力推进,要给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带来方便。
参考文献:
[1] 西仁·库尔班,马达力汗等.中国塔吉克[M].***大学出版社,1994.
[2] 西仁·库尔班,依明江.塔吉克民俗文化[M].***大学出版社,2001.
[3] 刘明.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水文化调查研究[J].***社会科学,2008:(6).
[4] 刘明.***多元文化与双语的融摄[J].***师范大学学报,2009:(4).
[5] 西仁·库尔班,高强.浅谈塔吉克族年节[J].中国***,2010:(3).
[6] 熊坤新,马静等.塔吉克族伦理思想管窥[J].***师范大学,2006:(3).
[7] 杨思斌.中国社会救助立法研究[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
[8] 李彦昌.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0.
[9] 李慧娟.论***族民间互助与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7).
[10] 周沛,陈静.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2010(4) : 147.
作者简介: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篇3
关键词: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 教师
合作学习与个人***学习、竞争性学习成为当今社会流行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方式是以学习者组成学习小组,大家为实现全组的共同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而共同努力,彼此相互帮助、团结合作,即使学习方法达到最优化、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又使全组成员取得共同的进步和提高。经过几年来的外语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发现这不仅能促进学习更为积极、主动、自觉、愉快的学习,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做到共同进步,提高学业成绩,同时还能使学生习得合作技能,增进同学友谊,学会关心、理解、帮助他人。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改革了课堂教学方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进以小组活动为合作学习形式的教学活动,超越和革新了传统课堂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广泛而充分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从而大大地增加了学生语言交流、使用的机会和时间,合作学习、小组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习得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学间的合作学习互启互导,互帮互学,平等对话交流,能使生生间的优势互补,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从而克服学生对老师的敬畏心理和因教学时间有限而不能使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交流的局限,使优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使差生在别人的帮助下得以进步,使中等生得以长足发展,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其次,合作学习重在生生间的学习合作,这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在以小组活动为合作学习形式的活动中,大家为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任务而相互研究、探讨,相互讨论、切磋,相互启发、引导,相互激励、帮助,相互影响、带动,形成师生、生生间的学习互动与双赢的喜人局面,从中锻炼合作与交往能力,在“知识共享”的情境中增强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进而提高学生合作参与的兴趣与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教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呢?
一、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团队精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与指南。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精神的灌输和培养,使学生认识到,21 世纪是竞争与合作的世纪,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才能参与社会立足、生存与发展,更要使广大学生懂得,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差生得以明显地提高,而且能使优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以更大的进步(即教学相长)的道理,同时还能密切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和提高社会交际能力等,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与深入开展。
二、精心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搞好分组是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要以让师生、生生、组组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流、互帮互学为目标,在学生自愿组织或以座位安排、居住地址等形式为条件,精心考虑小组人员的多少,组间人员的搭配,应使成绩、性别、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组成一个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通常为4~6人,这样可实现组员之间优势互补,各组间能力、水平相对平衡,既便于组间成员的交流、讨论、切磋、帮助,也有利于组际间的团队竞争与合作,进而实现全体同学的共同进步与全面提高。三、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知识内容
选择适宜的内容是搞好合作学习的关键。这是因为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用来作合作学习的内容,如新课文有关文化背景与历史知识,新的语法、句法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而应该将适宜小组学习的语言交流、回答、讨论、背诵、检查、复习等内容由合作学习小组来进行,才能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得以高效、深入地开展,即使是一些研究、讨论性的题目也要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英语水平、认知规律等,唯此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把准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把准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是实现合作学习目标的重要条件。最佳的合作时机一般是: 其中一部分人已经理解掌握,一部分人只是一知半解,一部分人难以理解的情况下较为适合进行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二是当某一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途径出现的时候,这时可以让学生的各种思维进行碰撞,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比较中相互启发、促进,做到优势互补,集思广益,使学生思维趋向科学化、最优化;三是在大多数学生对疑难问题难以解决时,可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来解决,即通过小组间成员之间相互讨论、研究、切磋,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找准了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就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同学的讨论、研究中来,增强合作学习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之进入到一种双向、多向的积极互动的学习活动中来。
五、合理分配合作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精神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呼唤。教师要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以一种合作者的眼光分析人、观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合作精神。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白合作是一种资源共享。合作小组的同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同伴看作可利用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和同伴分享观点,向同伴请教问题,甚至和同伴共同冒险。在合作实践中,学生只有亲身感受到这些观点,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将合作学习与班级授课、个人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分配各部分的学习时间。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只有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较好地发挥其作用。
六、老师要加强引导和监控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篇4
[内容]
一、导入部分“团结合作”这个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得很深刻,只能是字面解释为“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为了真正明确“团结合作”的内涵,教学中可采劝学习名言,提出观点”的方式导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伟大领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们能告诉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人与人之间要注意团结,互相帮助,才能把事情办好。)同学们回答的基本正确,这句名言是告诉我们:要实现共同的理想,达到共同的目的,完成共同的任务,就要集中一切力量,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合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讲授部分本课教学内容是一则童话,通过圆圆和方方作梦,认识到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各自受到教育的事例,教育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学间只有相互学习、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为了逼真贴切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道德知识,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形成道德信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投影、音响等电教媒体的功能,并辅以彩色插***和简单的文字板书,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具体过程设计如下:
(一)讲述故事,悟出观点。
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故事,使学生受到感染,初步了解圆圆和方方因互不服气而发生争吵,通过做梦各自认识到都有缺点和优点之后而团结合作的事。
(二)阅读课文,深究问题。
组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回答。
1.圆圆和方方为什么争吵不休?(因为圆圆和方方认为各自都比对方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所以争吵不休。)对!这对好朋友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却找不到不足,谁也不服谁,争吵得很凶。结果怎样呢,请看第二题。
2.他们各自都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从中明白了什么?让学生默读课文5—16自然段,在此基础上出示课文色插***,启发学生动脑、动口,概括总结出:“该是方的就不能变成圆的,该是圆的就不能变成方的,否则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圆圆和方方各自都做了梦,并把做梦的内容都告诉了对方,他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圆圆有圆圆的优点,方方有方方的长处。)同学们,故事中圆圆和方方是不同人物的代表,也可以说是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我们每个人的化身,所以我们要像圆圆和方方那样,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3.圆圆和方方是怎样合作的?圆圆和方方彼此都知道了各自的优缺点后,就开始了愉快合作,谁能回答一下他们是怎样合作的?(学生朗读17—21自然段。)圆圆和方方这样合作有什么好处?(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结: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合作意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形成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社会氛围。要关心他人,愿与他人合作,虚心学习他人长处,主动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这是社会主义公德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从小要养成的优良品德。
(三)播放录音,强化观点。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圆圆和方方这样团结合作的事例,下面请同学们听一个配乐录音故事——《成功的合作》。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故事中讲的是第二医院的医护人员,齐心协力抢救一位生命危在旦夕的病人的感人事迹。这件事告诉我们:病人所以能转危为安,是全体医护人员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四)联系实际,以知导行。
同学们都生活在集体中,团结合作的事例一定很多,谁愿意把收集到的典型事例讲给大家听一听?(同学们纷纷讲述本班、本校或社会上关心他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感人事例。)
小结:同学们讲得很好,从你们谈到的事例中,大家又受到了更深刻的教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做到以下四点: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②谦虚谨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③尊重他人,遇事多想他人,帮助他人解决困难。④团结合作,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下面我们做一道辨析题:小刚和小锋是好朋友,小刚的数学成绩优秀,小锋的水笔画很好。一次小锋说:“我的数学很差,你帮助帮助我。你的水笔画差一些,我再帮助帮助你,行吗?”小刚说:“考大学也不考画画,我才不学呢,不用你帮助我,我也不想帮助你。”他俩这样讲对吗?为什么?(小刚的说法不对。因为他学习目的不端正,不是为了全面发展,而只是为了考大学,而且还很自私,没有帮助别人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质。小锋的说法有两种解释:如果小锋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去请小刚帮助,提高数学成绩并主动帮助小刚把水笔画学好,就是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说法正确。如果小刚是出于“交换”,即用帮助小刚学好水笔画来换得小刚帮助自己学好数学,这就不是团结合作,就不正确。)
小结:同学们争论得很好,老师相信小刚和小锋听到大家的发言,一定也会同你们一样坚持正确的观点,修正错误的认识,做到团结合作。
三、总结部分1.首先师生共同整理本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完整规范板书。
2.组织学生看板书归纳观点,进一步明确通过本节课学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团结合作,这是社会主义公德,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品德。)
3.再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即谈谈今后如何增强团结合作意识,适应提高素质的要求。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篇5
现在的90后、00后的孩子大多数集体观念淡薄。尤其是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因为成绩较差,考大学无望,而选择的职业学校,而且,随着这两年生源的下降,学生的整体水平下滑,学生素质普遍较低。而这么大的学生又正好经历从青春期进入成年期的重要时期,学生在生理、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等方面迅速成长,他们注重自我,宣扬个性,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很不感冒。所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简单的通过口头教育、宣传我们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肯定不合适,我们需要探索适合我们学生的教育方式。
管理学理论认为,管理的目的是实现预期目标,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多数将直接就业,他们直接面向的是用人单位。而用人单位一方面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又很关注他们的职业素养,如:敬业精神、规则意识、忠诚程度等,尤其是是否具有团队精神,这些也慢慢成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人字的结构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稳当的立于天地之间,说明人与人是需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美国人际关系专家卡耐基也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可见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学校里的学生,除了接受文化课程学习,一样需要与人交往,也需要有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在校学习,并为就业打好基础,我们不妨借鉴企业管理中的相关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提高自身素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靠你就是公司五个字凝聚人心的美国惠普公司,首先提出了邻桌原则的经营理念。邻桌原则就是鼓励每个员工在干自己的工作之余,看看邻桌的人正在干什么事,是不是遇到了困难,想想自己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帮助邻桌顺利解决难题。美国著名的复印机公司施乐公司也励员工相互管闲事。施乐公司有三句口号:把每个人之间的墙推倒,让相互帮助成为自然的事情,合作从管闲事开始。施乐公司所谓的管闲事,是指公司内部有人在工作方面遇到困难,同事们应主动出手帮忙, 管闲事就是制造合作的机会。这些企业能发展壮大,并取得成功,离不开管理者的决策,但管理者们也深知管理要有成效,更需要员工的支持和配合,利用简單的看看邻桌、管闲事等随时可行的措施,用举手之劳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互相帮助中,员工彼此团结合作,为企业的发展共同努力,而企业中也有了凝聚力,这才是一个优秀企业能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见,在教育中,如果我们也善加利用邻桌原则、管闲事等,把这些优秀的理念运用到班级管理中,相信也会有积极的效果。在学校中,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可能就是同桌,邻桌原则就是鼓励学生与同桌之间的互帮互助,从最身边的人开始,从举手之劳做起。而管闲事则将对象又做了发散,可以是班里的任何一个同学,鼓励学生能多看一看周围的人是否有困难,是否需要帮忙。学生在群体中为同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同伴相互协作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以及协作精神,又建立了自身的自信心和同学间相互的信任。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篇6
一、互助协作的重要意义
互助协作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利用团队力量去完成任务。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使得整体成就高于个人努力的总和。学习中的互助协作就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断调整、不断吸取、不断反思使学习成绩有所进步。所以,通过初中英语教学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协作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互助协作是提升英语整体水平的要求。古人曾说: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英语本来就是一门语言学科,要想学好英语就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帮助,提升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久而久之,这样的互助学习方式既提高了学生个人的英语水平,又提高了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
其次,互助协作是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要求。互助协作的英语学习也就是让学生相互帮助进行英语学习。在学生相互帮助的过程中,英语学习就会成为沟通的桥梁,它使学生彼此之间加深交流,减少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增进彼此的感情,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团结友爱,协作学习。
二、初中英语教学促进学生互助协作的有效方式
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精神,可以有效利用初中英语的教学方式。因为,要使英语学有所用,就需要学生的共同参与交流。参与交流的过程,就是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过程。下面笔者就初中英语教学促进学生互助协作的具体方式进行分析。
1.趣味性、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方式
采取趣味性、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方式,就应该革除传统的教学模式,严格禁止教师满堂灌,学生一味听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进行趣味性的教学可以通过英语话剧表演、英语短文对话来进行。每节课上课前几分钟,就可以进行英语短文对话,然后让同学评价,找出优缺点,使课堂气氛活跃,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还可以自主设计互问互答的环节。这种环节进行时,首先需要同学进行课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中用英语进行提问,让学生积极地参与问答过程,并相互交流,这样的课堂不仅生动、活泼,还能够通过相互交流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在这个趣味性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学习精神。
2.划分组员,进行小组互助学习
划分小组,进行小组互助学习是培养互助协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小组学习法是共学模式的一种,它是一种合作性的学习方式。它是通过不同人员分在一组,进行小组内部共同学习,并完成任务。这一方法着重于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开展活动,然后针对任务进行分工,通过互帮互助有效地完成任务。
首先,进行小组分组学习就应该以自愿为主,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让学生自己选择或组建学习小组。然后让教师协调,使每个小组成员水平达到均衡。这样均衡的搭配才更方便发挥组员不同的特长,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小组分好之后,就应该明确规章制度,也就是要明确奖罚制度与活动规则。明确奖罚制度是促进学生团结互助的有效手段,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明确奖罚制度就能有效地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明确活动规则是促使小组活动有序开展的保证。双管齐下,做好英语互助教学的准备工作。
3.进行课外交流,创造活跃的学习环境
创造活跃的学习环境,教师也应该与学生共同努力。首先,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使同学能够自觉地去完成课堂合作学习的任务,并通过这种信任关系,塑造良好的学习风气。
其次,还需要开展有效的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后把各个小组的成员聚集,为小组提供一个课后谈论场地,并给予成员资料支持。举行课后小组话剧活动就是一个有效的交流方式。话剧表演的准备工作,就是对组员内的沟通、协调能力的一种考验。在练习话剧对话过程,一些英语成绩优秀的组员就可以帮助另一些英语水平不高的组员去理解话剧词的意思,并教其正确的发音,在排练的过程中能够相互配合,发挥组员的协作精神,让组内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将表演进行的更加形象、真实。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篇7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学生 思想***治教育 人文关怀
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进入高校的机会,同时贫困学生的比例也随之加大,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数来自农村,使原本存在的贫困学生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做好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思想***治教育工作,如何研究贫困学生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探索思想***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有效途径,提高其实效性,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研究的新问题。
一、贫困学生思想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
(一)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偏差
一些思想***治教育工作者忙于事务,只注重为贫困学生经济援助工作,忽视了贫困学生的思想***治教育。一些辅导员认为思想***治教育还是传统的教育方式,现在贫困学生工作是以经济扶贫救困为中心,思想***治教育工作已经不实用;也有的人认为可以忽略贫困学生的思想***治教育工作,只要给每个贫困学生的钱发够了,经济关怀就是人文关怀,贫困学生也不会出现什么思想问题。这些都反映出部分辅导员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存在偏差。不仅一些老师如此认为,就是某些贫困学生也认为思想***治教育工作是讲大道理,不能为贫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上的扶持才是最大的人文关怀。
(二)贫困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得不到满足
部分思想***治教育工作者热衷于满足贫困学生的经济需求,较少关注贫困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事实上,贫困学生除了经济上需要帮助,思想上也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其他学生要多,除了要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外,更要解决他们思想上的问题,需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帮扶、精神帮扶。他们希望得到集体的温暖,又害怕参加集体活动;他们希望得到更多同学的关心,又怕与别人交往;他们需要更多的精神支持,又缺乏勇气。因此,如何营造一个宽松的文化环境,让贫困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培养起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
部分思想***治教育工作者认为,对贫困学生实施经济援助,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问题就算解决了。事实上,贫困学生除了有经济压力、学习压力以外,各种心理压力也是贫困学生面临的大问题。有的贫困学生因生活拮据,总是为自己的学习费用、生活费用而发愁担忧;有的为了不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困境,很少和同学、老师交流交往,害怕参加集体活动,对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消沉地对待生活,宁可生活很艰难,也不接受贫困补助;有的担心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愧对含辛茹苦的父母。各种压力使得他们焦虑、紧张、不安和恐惧,有的甚至出现焦虑不安、忧愁烦躁和抑郁等情绪障碍。这就需要思想***治教育工作者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出现的各种心理疾患和障碍,给贫困学生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否则,经济帮助再多也无济于事。
二、思想***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一)人文关怀是关心与呵护
在高职贫困学生的思想***治教育中突显人文关怀,是对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细心呵护,这一呵护不仅仅是“送钱送物”进行“物质扶贫”,更重要的是对贫困学生进行“精神扶贫”。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思想***治教育工作者主动关心他们的进步和成长,有进步多鼓励,有困难及时解决,有困惑及时排除。尤其是多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多与他人交往,启发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和勇气。
(二)人文关怀是理解与尊重
在贫困学生思想***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和人格完善的善意扶持,使他们活得有尊严。经济上的扶持是必需的,但如果他们失去了别人的尊重,再多的经济援助也不会打动他们的心,反而会加重他们的逆反心理,采取拒收的过激行为或对别人的经济援助不屑一顾。因此,思想***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首先要体现在对贫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方式,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分析暂时的困难,理解并引导他们认识到贫困不是自己的错,更不能说明自己没有能力。通过情感上的理解,使他们感到温暖,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人文关怀是教育与引导
贫困学生经济困窘,对就业前景担忧,加之高职院校对贫困学生扶助力度不足,一些贫困学生把他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的事,缺乏感恩意识。因此,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治教育,应从感恩教育入手,引导他们以感恩之心接受他人的关怀;引导他们找寻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知恩***报的道德情怀,并懂得回报他人和社会;引导他们消除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引导他们变资助为自助,激发热情和勇气,争做生活的强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引导是最大的人文关怀。
三、思想***治教育中重视人文关怀的措施
(一)提升贫困学生的道德素养
贫困学生生活在家境贫寒的环境中,过早学会了坚强面对社会生活,他们中大多数人具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但思想波动较大。因此,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一是在经济关怀的同时不忘道德关怀,引导他们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在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发现其优点并给予肯定,如他们大都学习态度端正、吃苦耐劳、生活俭朴,做事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等,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三是选拔一部分贫困学生担任学生干部,树立先进典型,让他们感受到被人重视的自豪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逐步在交往中体会到积极主动参与的价值,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完善自我。
(二)满足贫困学生的心理需求
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最多,在与贫困学生的心理交流中,及时实施心理辅导是对贫困学生最好的关怀。贫困学生的心理困惑比其他学生多,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化解,若我们在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多一点心理关爱、多一点心与心的交流、多一点心理辅导、早一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其思想***治教育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其一,帮助贫困学生消除焦虑心理。贫困学生的内心焦虑、错综复杂,需要思想***治教育工作者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帮助贫困学生化解心理焦虑,这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其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为有相同心理困惑的贫困学生进行系列团体辅导,如贫困学生成长辅导小组、自信心训练小组、人际交往训练小组等,通过组织团体辅导与行为训练来解决他们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其三,结合贫困学生的实际建立预警机制,对存在个性心理问题的同学,选出特别的样本进行追踪研究,一旦发现异常现象,立即组织专门的访谈和辅导,由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干预,及时给予心理援助和人文关怀,解除他们的困惑,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给予他们的关心和温暖。
(三)满足贫困学生的精神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展思想***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取、选择和传播的过程,就是用正确、生动的信息影响、熏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的过程。思想***治教育工作者要想发挥信息优势,因势利导地开展贫困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入校时对每一名贫困生进行调查,及时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精神上最缺什么,以便有针对性地利用报刊、互联网等,为学生们提供***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从而丰富了思想***治教育的资源和空间,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二是通过网络聊天、学生网站等与学生在网络上交流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最短时间内提供给学生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增强思想***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一个互尊、互爱、宽松的氛围,让贫困学生多一些感恩的体验,体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引导他们从身边事情做起,学会接纳,自信地直面贫困。
(四)满足贫困学生的交往需求
在交往问题上,贫困学生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强烈的交往欲望,另一方面又怕遭到别人的轻视和拒绝,往往想参加集体和社交活动,又因担心而远离集体活动,形成行为孤僻、冷漠的封闭心理,甚至会导致信心丧失、自我拒绝等自我意识的偏离。因此,满足贫困学生的交往需求,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辅导员改变原有的思想***治教育模式,将对贫困学生的“说教式”思想***治教育,改为以“以情感人”的情感教育。无论是与贫困学生交谈,还是处理贫困学生的问题,都要从情感入手,以善意的情意感化他们,让他们在温暖的情感中接受教育。第二,积极发挥学生中的***组织、团委、社团、班级、宿舍的作用,开展各种心连心活动,努力营造对贫困学生理解、尊重、信任、关怀的和谐集体氛围,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为学生营造一个团结友爱、相互关心、助人为乐、和谐融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第三,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如主题会、演讲比赛、文体活动等,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在活动中体会人与人的关怀,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帮助贫困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心理,建立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当好贫困学生的四种角色
贫困学生思想***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就是通过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降低、解除贫困学生思想障碍。这是人性化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满足贫困学生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一种科学做法。思想***治教育不仅仅是解决贫困学生思想觉悟方面的问题,而应贴近学生的发展,从贫困学生的实际问题和状态出发来做思想工作,重视被教育者的整体发展和心理因素。因此,思想***治教育工作者须当好四种人:一是做贫困学生的知心人,努力贴近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一种手段,要让贫困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二是做贫困学生的贴心人,解决贫困学生当下的问题,如经济、学习的实际困难和心理困扰等,给予指点、关怀。三是做贫困学生的引路人,关心他们的未来,为他们的职业规划当好参谋,让他们意识到成才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也要注重对健全人格培养、思维能力训练。四是做贫困学生的同行人,一个优秀学生的成长是在一个环境中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思想***治教育工作者在贫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路同行,一次谈话、一句问候、一次关怀、一次帮助、一次鼓励给贫困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六)组建贫困学生的互助社团
组建互助社团。第一,心理互助。互助社团作为一个有亲和力的组织,为贫困学生搭建了一个互动、互助的平台,他们遇到的困难可以互助解决,有心理话可以相互倾诉,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相互交流,有困惑可以互助解开,为了相同的目标相互勉励。第二,信心互助。定期举办会员主题沙龙和讨论会,将思想***治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会员在讨论会上可以畅所欲言,在讨论中不断提高认识,树立自强的信念。第三,能力互助。通过举办各种小型活动,如组织各种学习竞赛、人际礼仪表演、勤工技能竞赛等,创造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展现自我,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特长,在活动中互帮互学,提高社团干部及会员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第四,经验互助。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如学习方法技巧交流会、面试技巧培训、创业技能培训等,锻炼其人际沟通和实际工作能力,并让他们从实践中领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七)增强贫困学生的自强能力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篇8
一、亲情沟通,使孩子们倍感家庭的温暖和大爱
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体会不到爱与被爱的美妙情感,他们无论是高兴、伤心,无论是成功或是遇到困难,都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感情支撑。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爱。首先,学校要想办法让外出务工父母经常和临时监护人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变化,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远方父母的关爱;其次,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通过不同的方式,搭建起子女和父母情感交流的桥梁和平台。最后,远在异乡拼搏奋斗的父母一定要定时和孩子沟通,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准确掌握孩子的动态,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二、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实施分层教学
留守儿童的学习整体状况参差不齐,有的因为家庭成员无法提供学习方面的帮助因素,也有部分学生缺乏家庭的有效约束导致的因素。针对这样的学习状况,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兼顾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基础与能力差异,更好地促进他们学习成效的提高。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并有意识地将留守儿童群体均衡地分布到每一个学习小组里面。组织留守儿童开展语文学习竞赛活动,因为学生竞赛的对象都是与自己处于同一个能力与基础层面的留守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学习竞赛,优秀生与优秀生比赛,学困生与学困生竞争,充满竞争的动力,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另外,针对留守儿童大多为住校生的实际状况,专门设计相关的训练内容,在自习时间强化巩固,不同基础的留守儿童分别给予相应难度与容量的练习内容,保证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得到全面进步。
三、立足留守儿童分布区域,开展互助帮扶学习
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帮助受到时间与精力等方面的限制,无法经常性地全面关心每一位留守儿童。针对这种状况,要转变理念,在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关心帮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相互帮助的作用,提高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习成效。笔者在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从两个方面入手让留守儿童之间开展相互的学习帮助,一方面是以学生家庭居住地为单位,使走读留守儿童之间结成帮扶对子或者合作学习小组,利用相互之间家庭居住地较近的地理优势,在放假或者放学以后进行相互合作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实现优势互补,相互监督,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为了提高学生相互结对帮扶的成效,笔者在这一类型的组织中还明确了牵头学生,更好地组织学习帮助活动。另一方面对住校的留守儿童则按照寝室为单位进行结对帮扶,利用平时学习生活经常在一起的有利契机,结成相互帮扶的对子,开展相互帮助学习活动,并且在校园生活中随时开展语文学习帮助,背一背古诗文,提一提知识点等,让他们的相互学习帮助随时随地、无处不在。
四、强化留守儿童激励教育,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强烈的积极情感能够有效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对于留守儿童来讲更为明显。高年级语文教师要潜心研究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强化积极情感激发的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还要注重对留守儿童进行正面为主的评价,让他们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与成功,从而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掘留守儿童的闪光点或者进步之处,在学生回答出一个超过自己能力基础的问题之后要及时进行表扬,当学生学习态度出现明显进步的时候要及时表扬,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强烈的积极情感,喜欢语文学习,为教学活动的深入进行奠定情感基础。另外,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性地开展分层检测活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难度的测试练习,学生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够取得较好的卷面成绩,从而对每一个层面的留守儿童产生激励作用,提高学习自信心。
五、延伸留守儿童学习空间,构建立体教学模式
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帮助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在合课外活动中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空间,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教师可以结合学校作息时间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各种语文学习相关的兴趣小组,指导学生开展趣味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之中巩固和深化语文学习成效。如组织学生开展文学阅读研究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再比如组织学生开展朗读兴趣小组活动,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训练,纠正学生唱读的错误习惯等,发挥课外兴趣活动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辅助与深化作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感受生活,如走进工厂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辛苦程度,联系自己父母在外的辛勤劳动,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震撼,深化思想教育,同时积累写作素材。
綜上所述,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教师应当加强针对性研究,为这些孩子创设最宜人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的关爱,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篇9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 教学活动 学习小组 合作行为
现在初中英语课堂上,一些学生只会自己独自学习,不会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学习效率不高,不能和同学进行英语交际,且学习成绩不突出。杜郎口中学原来的教学成绩在全县倒数一二,后来学校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优生帮助学困生,学困生向学优生学习,课堂丰富多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几年后,学校的教学成绩上升到全县前三名。现在,全市都在开展“学讲计划”,要求在课堂上,学生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而,学生的小组合作行为不是自觉形成的,需要教师慢慢地培养。那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组织和安排能够诱发学生愿意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一些学生习惯于独自,不会也不愿意和同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就要求老师要精心设计能够诱发小组合作学习行为的教学活动。比如,一次我上英语课时,播放了一分钟的录像,要求学生统计出一分钟内经过超市门口的各种车辆的情况。播放第一遍时,学生各人统计各人的,结果都没能记下来。在播放了一遍,学生还是没能记下来。这时,我提示他们可以用分工合作的办法,记录各种车辆情况。在播放了一遍之后,学生都能汇报各种车辆情况。我赞扬学生之间的合作,他们很高兴,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对合作学习产生兴趣。我告诉他们学习英语需要相互合作,以后上英语课时,我们要经常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二、创建能够合作的学习小组
学生之间的合作习惯是慢慢养成的。一个小组的构成、小组成员的人数、合作任务的分配,都影响着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效果。所以,科学地对学生分组,合作行为的产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科学地分组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小组的构成。小组构成应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建构小组至少有两个优点:一是同组的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二是不同小组的学生可以比较,形成竞争。小组内还要有性别、性格差异。组内人员要进行分工,设立小组长、记录员、检查员等。教师在按照这些原则组合学生时,应充分了解学生,努力做到组与组之间基本平衡;小组内部学生又是不同的,既要有优秀的学生,又要有中等的学生,还要有后进生;既要有男生,又要有女生。
2.合作小组的成员人数。美国学者对小组成员的人数进行了研究,认为人数不宜过多,人数过多时,会有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其中,一般四至六人较好。美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合作小组的规模可以根据完成任务的要求而不同,完成任务的要求越高,小组越大;也可以依据所能占用的时间量而有所不同,时间越短,小组越小。由此可见,当我们最初采用合作学习时,采用2人合作小组,随着活动的开展和复杂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步扩大小组规模。
3.合作任务的分配。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相互配合,一起努力才能完成任务。例如,在不同内容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要有各自的任务,各自要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依靠小组其他成员来完成自己未学习的内容,这样就保证了小组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既小组之间的资源同享。
三、对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指导
当学生想进行合作时,即使坐到了一块,合作也不一定能够顺利地进行,因为学生缺少一定的交往技巧、合作技巧。所以,教师除了要诱发学生的合作行为,还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行为,尤其要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1.帮助学生养成向同学寻求帮助与帮助同学的习惯。在学习中,学生自己会遇到困境,遇到不懂的难题、不会的问题,这时该怎么解决呢?可以自己思考、查找资料,想办法解决,当然,也可以向同学请求帮助。当别的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乐于帮助同学,这样,当你有困难时,别的同学才会乐于帮助你。只有互相帮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才能显示小组团结的力量,小组之间才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听的习惯。合作学习时,学生应认真听别的同学的意见,这是对其他同学的尊重。只有尊重其他学生,其他学生才会尊重你,才会认真听你的意见。如果其他学生发表意见时,你不认真听,当你发表意见时,其他学生也会不认真听。教师对学生的听应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在合作时养成认真听的习惯。
3.帮助学生养成清楚的表达习惯。合作学习时,学生要向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只有清楚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看法,其他同学才能正确地理解。如果自己都表达不清楚,其他的同学怎么能理解呢?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先认真思考、准备,后发表观点的习惯;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表演或***示等手段,增强自己的表达效果。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建议和虚心接纳习惯。在合作学习时,学生应先独自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不要人云亦云。当自己的见解与别的学生的见解不同,而自己的见解正确时,应当勇敢地、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当别的学生的见解正确时,也应能够虚心接纳别的同学的见解,改正自己的错误。
5.帮助学生养成支持同学意见与补充的习惯。合作学习要求组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这样学生才能共同进步。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支持别人的意见,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一定的补充。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口头语言、体态语言表示支持,并且在对别人的意见表示支持的基础上,对别人的意见进行复述和补充。
6.帮助学生养成相互配合的习惯。有的时候,在小组活动时,表面上很热闹,实际上活动却没真正有序、有效地进行,达不到预定的效果。教师应对小组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小组成员能够按照小组长安排给他们的角色,进行活动,让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只有这样,小组活动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
教师需要做好了以上方面,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行为。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行为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从点滴抓起,逐步培养学生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良好的小组合作行为。
参考文献:
[1]L・A・巴洛赫.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2]杨九俊.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篇10
关键词:课程改革;合作学习;沟通;责任;有效性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053-01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从激发学生主体性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而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存在合作意识缺失的问题。为此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向别人发问,向别人阐述自己的看法,更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 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还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首先,学生们往往可以把教师用语转变成学生间特有的“学生语言”,那些在课堂上没能掌握教师所教内容的学生往往与在其他问题上意见不一致的同学进行讨论时受益匪浅。其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而当学生们在给其他组员作解释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还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了。其三,同学之间能够增进了解,在学习上也能互相帮助。由于他们是一对一地相处,学生就比较容易及时准确地发现同学是否想要或需要额外的解释。在传统式的教室里,那些没有听懂的学生只能缩在座位上希望老师别叫到自己,而在合作学习小组里,他们就不必躲了,因为这种环境是毫无威胁的帮助式的,学生可以在此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向别人寻求帮助。一个学生如果在全班人面前回答一个问题而答错了的话,很可能会被大家笑话,而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就不同了,小组中的组员都抱有一种“我们都是一体的”态度。这就意味着,如果他们中有人不懂的话,组员得到的更可能是帮助而不是嘲笑。
三、合作学习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互相勉励、互相鼓励,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学会了如何关怀和帮助他人、评价他人,即学会承认他人的优点,容忍他人的缺点,虚心向他人学习,听取他人的意见。它使每一成员都溶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的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同学们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
四、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