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创新10篇

文化的创新篇1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专题考点2009年2010年2011年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辽宁文综卷•39 (非选)安徽文综卷•9(选)海南***治卷•14(选)

天津文综卷•13(选)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江苏***治卷•20(选)山东文综卷•28(非选)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江苏***治卷•19(选)辽宁文综卷•19(选)天津文综卷•14(非选)浙江文综卷•31(选)江苏***治卷•35(非选)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山东文综卷•20 (选)海南***治卷•23(非选)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浙江文综卷•33(选)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非选)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广东***治卷•18(选)江苏***治卷•21(选)北京文综卷•24(选)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非选)天津文综卷•5(选)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广东***治卷•20(选)浙江文综卷•40(非选)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治卷•19(选)江苏***治卷•21(选)北京文综卷•24(选)江苏***治卷•22(选)

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广东***治卷•21(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安徽文综卷•8(选)浙江文综卷•40(非选)福建文综卷•26(选)广东文综卷•30(选)

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创新的途径天津文综卷•14(非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福建文综卷•39(非选)浙江文综卷•27(选)广东文综卷•37(非选)北京文综卷•25(选)浙江文综卷•40(非选)江苏***治卷•35(非选)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注:“选”指选择题,“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本专题考点在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①本专题考点高考命题频率高、涉及面广;命题多依托新情境、新材料,注重对主干知识和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综合性考查,考查单一考点(知识)、直观性知识的试题正在减少;命题能力立意明显提高,试题难度也逐渐由中等转向偏难,注重培养考生的参与意识和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文化的继承、传播、发展和创新是本专题备考复习的重点。复习时不仅要明确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掌握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途径,而且还要注重结合申遗、中外文化交流、网络文化、重大纪念日(***90周年、辛亥***100周年)、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国家文化***策等文化事件以及传统节假日、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等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考点指津】

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内容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地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功能我们可以从中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从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考点拓展:

文化遗产≠世界遗产。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②并非各国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一定程序,以名录的方式确立,并给予保护的。③研究文化遗产与研究世界遗产的作用不完全一致。研究文化遗产可以明确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并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确立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是通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出来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因此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考点拓展: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客观必然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拓展: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方面来说的,包括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等方面的表现。②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方面说的。③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4.文化传播的途径

(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①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5.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文化传播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②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③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6.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①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②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态度要求。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7.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及其继承性。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其继承性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传统文化的特点。①相对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考点拓展:

误区: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其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因此,“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说法不正确。

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考点拓展:

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

①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②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则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③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不能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而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9.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考点拓展:

误区: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分析:文化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的,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因此,“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的说法不正确。

1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决定因素)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重要因素)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

①文化发展的过程即文化传承,包括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两个方面。②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交融;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文化继承,都能促进文化的发展;都需要辩证分析其精华与糟粕;教育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1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考点拓展:

误区: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作出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文化也不可能创新和发展。因此,文化创作者进行文化创新,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要有灵感,但归根结底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

12.文化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考点拓展:

误区:各种新生的文化现象都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分析:文化创新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适应现实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产品。某些新生的文化现象,如电脑算命,实质上是愚昧落后的旧文化在当今的新的表现形式,不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13.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实现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借鉴。

考点拓展:

文化创新中继承传统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①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否则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1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考点拓展:

(1)误区:发展民族文化必须拒绝外来文化。

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因此,对于外来文化,我们不能一味地拒绝和排斥,我们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全面理解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并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②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文化传承。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④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高考回眸】

1.(2011•海南***治卷•14)“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的韵味,故①②入选。③说法错误,民俗节日不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答案为A。

2.(2011•山东文综卷•20)“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好客山东贺年会”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体现出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故①入选。②说法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意味着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传播了文化,故③入选。④说法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答案为B。

3.(2011•浙江文综卷•31)“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解析:A说法错误,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说法不妥,一定的文化背景会对人们的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C说法不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竖大拇指”、“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故选D。

4.(2011•北京文综卷•2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①说法错误,颠倒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二者的关系;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故③④入选。答案为D。

5.(2011•天津文综卷•5)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解析:材料突出了传统美德在当代对人们行为选择的影响,故C入选。A“完全”说法错误,传统道德准则应顺应时代不断发展,而不能说其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变化发展的。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显示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6.(2011•安徽文综卷•8)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茶文化,体现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故②③入选。①与题意无关;④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为B。

7.(2011•广东文综卷•30)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了“深圳精神”,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特有的文化,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①③入选。②强调的是文化创新的作用,不符合题意。④“不切合主题”说法错误。答案为B。

8.(2011•北京文综卷•25)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可以分析出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故选B。题干没有体现民族文化的竞争、保持民族文化特色,A、D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

9.(2011•浙江文综卷•40)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文化创新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注意设问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界定;其次,要能够准确把握材料的三个层次,即文化继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再次,围绕材料的三个层次组织答案。

答案:(1)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创新设计】

1.在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无论身在何处的中国人都要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庆祝。这说明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举办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使意大利各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舞台。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各大小展览馆不断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精品,各剧院不时演出中国的戏曲、木偶、皮影等,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这里持续亮相。回答2~3题。

2.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的举办,有利于

①不同民族文化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缩小甚至消除中意两国文化的差异 ③我国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实现文化创新 ④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3.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的稳定性B.鲜明的民族性

C.鲜明的时代性D.明显的优越性

4.“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A.①②③B.①③④

C. ①②④D.②③④

5.2011年9月5日晚,以“固根”、“壮魂”、“圆梦”为主旨的***侨办“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在日本东京首演,1800人的剧院座无虚席,演员在观众的叫好声中一次次返场。“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赴日演出是

A.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B.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6.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濒危”。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7.漫画《月饼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是

A.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

B.文化的交融导致对本民族文化的漠视

C.传统习俗的传承需要重视教育和引导

D.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面临巨大冲击

2011年6月21日至22日,“2011中国•濮***品杂技艺术节”在河南濮阳举行。此次精品杂技艺术节突出高水准、国际化、娱乐性和创新性,展示了极品杂技的惊险奇幻和顶级魔术的精妙绝伦。回答8~9题。

8.河南省濮阳市华东区东北庄村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当地有悠久的杂技历史,群众基础非常广泛。“锄头叉把当道具,房前屋后练杂技”,这就是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文化是一定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9.有“中国杂技之乡”之称的东北庄村杂技兴起于元末明初,东北庄村人在“玩把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艺人的长处加以创新,使“把戏”的内容日益丰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杂技艺术。东北庄村杂技艺术的发展历程说明

A.文化发展是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中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创新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过程

10.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①③④D.②③④

11.2011年4月27日至5月27日,以“浪漫春天里的艺术节”为主题的第十一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来自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69个艺术团体、近2000名艺术家相继登上北京舞台,共同呈献集音乐、舞蹈、戏剧、广场联欢、展览于一体的艺术盛宴。据介绍,11年来,“相约北京”迎来了一批大师级人物,如捷杰耶夫、多明戈、韦伯、罗兰•佩蒂、莱斯利•霍华德等,同时也引进过费城交响乐团、芬兰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等团体和《天鹅湖》、音乐剧《猫》、《大河之舞》等经典作品。

(1)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的意义。

(2)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面对中外文化交流。

12.素有“东方芭蕾”美誉的花鼓灯,起源于夏商时期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定期举行的庙会活动。经过漫长的演进,其到宋代才真正成为成熟的民间歌舞艺术。1951年新中国治淮期间,著名艺人冯国佩用花鼓灯向治淮模范表示祝贺,其精彩表演让中央歌舞团的舞蹈专家惊叹不已。此后,花鼓灯走进***,走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然而,到21世纪初,花鼓灯的民间传承几近消亡。为了重振花鼓灯艺术,近年来,安徽蚌埠冯嘴子村投资建成原生态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大力发展花鼓灯文化生态旅游,举办花鼓灯歌舞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交流切磋,终使花鼓灯又“花”开怒放。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简要概述社会实践在花鼓灯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提示:B错误,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C错误,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D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C 提示:②说法错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文化差异应当尊重和保持,而不应当缩小甚至消除。

3.B 提示:“大红灯笼”“茶室茶亭”是中华文化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具体表现,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4.C 提示:材料主要讲的是文化的多样性,①②④符合题意要求。③强调文化传播,与材料无关。

5.C 提示:A错误,文化演出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B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6.C 提示:A错误,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B“促进作用”说法错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腐朽的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D说法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7.C 提示:漫画中的小孩在中秋节将月饼作为垫脚石去拿巧克力,启示我们要加强对传承传统习俗的教育和引导,C正确。A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D说法不符合实际。

8.B 提示:濮阳杂技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在文化创作中的作用。

9.A 提示:B、C不符合题意。D错误,文化创新既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10.C 提示: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群众实践,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故②与题意不符合。

11.(1)①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有利于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我国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②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外国优秀文化不断传入中国,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的创新篇2

创新文化,贵在一个“创”字,意味着推陈出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很难的,有时似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但是,纵观历史,那些科技发明、经济进步、体制变革的经典案例,无不存在着先天的诱因。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是先从思想开始,正如种子发芽、草木生长需要肥沃的泥土、充足的阳光一样,先进思想的产生也需要有利于它萌芽和生长的文化生态和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生态既是创新成果产生的诱因,也是实现创新的助推器。正如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的技术***一样,要实现创新,必须营造一个利于创新的氛围,一个宽松的文化背景以及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人文主义精神,为各种创新成果的出现提供合适的气候和土壤。

张瑞敏曾经说过一句话:“改革开放30年,我个人感受最大的变化和收获就是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和***。”观念是一场***,改革开放三十年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它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方式,摘掉了心灵上的枷锁,给了人自由思考和实践的权利。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过程,同样是文化进步和思想自由的体现。因此,要建立创新文化,首先要从根本上尊重人,既要尊重人的尊严、价值和个性,更要尊重人的创新精神。综观古今中外,那些创新人才往往是特殊人才,都有着超乎常人之处,比如离经叛道、标新立异,这其中有令人敬佩、羡慕之处,更有被常人不能理解之处。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往往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许多创新智慧往往出自于偏才、奇才、怪才,他们在某些或某一方面有超众之长,但也有很多方面则不如常人。重视个性,其实质是扬长避短、扬长抑短、扬长容短和扬长弃短,只有把每个人的特长都充分发挥出来,把创新的潜力、激情、才华发掘出来,才会形成新思想、新成果竞相涌现的格局。

所谓创新,其实就是创造性的劳动,它与人的精神动力密切相关,人的精神状态又与人所处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一个缺乏崇尚和激励创新文化氛围的企业,不可能吸引、留住有创新激情的人才,也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当代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硅谷和东部128号公路地区产业发展的差别,根本原因在于前者的文化、制度环境为千万个创新、创业者营造了良好栖息地。创新离不开大胆怀疑、“异想天开”的创新灵感和想象力,因此,要从建立激励、培养、保护等机制入手,推进创新培养体系,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奖励制度、知识产权占有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全面系统、持续不断地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创新氛围,努力破除体制,大力提升自主创新主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文化是什么?是价值观,是已形成习惯、成为自觉的价值观。据说,日本为让市民自觉排队,用了上百年的功夫。创新往往是漫长、寂寞的艰辛过程,所以对创新人才一定要有一个包容心态,信任、承诺、长期合作的行业文化相当于高效的非文字契约,它促进有序竞争、诚信合作,形成极强的内生发展动力,有利于协作创新。

一个创新个人或团队要将创新活动坚持到底,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激情驱动,开拓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科学理念、科学精神的导航。要广泛宣传创新成果,使创新观念深入人心。从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出发,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鼓励创新、鼓励探索的氛围,让那些富于创新的人才在心灵上得到自由,创造一种兼容开放、灵活变通、求真务实的社会认同感,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才与创造业绩挂钩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加大创新奖励的投入力度,建立***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力量奖励和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激励自主创新的奖励制度等。使创新人才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的重要性,时刻处于思想的自由活跃状态,敏锐地捕捉创新的灵感。

文化的创新篇3

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经世致用”和“中庸”为核心,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辉煌。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传统文化良性运行所依赖的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逐渐弱化以至于断裂,于是“保守”和“实用”的内容变质、缺陷凸现。在科学昌明、技术发达、经济发展的今天,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

曾经有两种倾向,让我们获得了文化发展上的教训:一是民族虚无主义,一是文化自恋情结。前者以割断历史为代价,后者则执著于“越是传统的,就越是优越的,越是不可丢掉的”。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态度。

也许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有多大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保守但又实用的行为准则,仍旧完整地保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比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打出头鸟”等等。虽然这些经过检验的生活智慧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不容否认,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成了抑制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的绊脚石。因此“扬弃”便成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

传统文化存在已久,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思想和意识里、渗透在社会的骨髓和血液中。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要想将其中的消极因素消除,是非常困难的,必须经过阵痛和嬗变。在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将目光投向异域,让传统文化在异域文化的冲击中得到淬炼,从而重塑适应形势发展的新的民族文化。

***今年访美期间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以“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定位文明多样性,突破了经济决定论的窠臼,为科学发展观作了意味深长的延伸。文明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文化多元的必然结果:不同民族立足于生态系统迥异的自然环境,多样的文化由此而生,多元文化是人类对待生物多样的历史经验总结。

古今中外的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没有一种文化能在自我封闭中永恒,而伟大的文化事件和科学事件都是多元文化的产物。“闭关锁国”的满清王朝的衰亡便是明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推进力,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摹仿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仿效拜占庭帝国。伟大的文艺复兴就是多元文化的果实,而创新文化的培育,离不开文化多元的土壤。正如同自然界一样,只有保证生物的多样性,才能碧草青青,繁花似锦,万木葱笼。在创新领域,只有在不同思潮相互激荡、不同的文化共生共荣、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的情况下,创新的种子和思想的火花才能不断地萌发和产生。

文化创新不能抱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要提倡“拿来主义”。现在的问题是,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我们如何确定哪些是优秀的,哪些是糟粕。因此,在文化创新的征途上,我们必须确立“真善美”的取舍标准―这是已经被事实证明的最为可靠的标准。真善美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可以将它们分开来理解,作出片面的强调。

“真”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体现为科学精神与科学实践。科学精神是现代文化的精髓。其主要元素是“客观的依据,多元的思考,合理的怀疑,平权的争论及实践的检验”, 这一精神具体到社会实践和科学活动中,就是要求真务实、崇尚理性、破除权威,其终极目的是求得对客观世界了解的真实。

我国思想界和学术界有着浓厚的“权威”情结,很多学者对于公认的“名家”或“大师”尊崇至极,罕有适当的学术质疑和学术批评。科学精神认为,不存在永恒的真理和绝对的权威,真理也会过时,权威也会犯错误,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解除思想束缚,在尊重权威的同时,决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向现存的理论挑战。

科学最大的也是最为根本的局限在于它对价值领域和精神层面的无奈与无助。科学主要是指向客观的可以经验的自然世界,是对自然界普遍规律的探究,所以它对于人的直接作用限于物质,却很难接触到精神、价值层面上的内容,这也是科学经常被指责为缺乏方向性定位的原因所在。缺乏道德价值的科学是迷茫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克隆人技术和韩国的黄禹锡事件就是这方面的例证。简言之,科学本身只是一种工具,人类不可能完全依靠它来完善自己,它更不可能代替人而成为社会的主宰,而是需要其他学科在价值层面的弥补,这就是人文教育的逻辑必然。

人们对真的求证、对善的追求、对美的感受是交织在一起的,求真、求善、求美分别是科学、宗教和艺术的目的,“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这种意义而言,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为目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美育的有机交融,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文化绿茵。如此,方能激发创新灵感,激活创新思维。试想,一个科学知识普及、自由、文学艺术繁荣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有序、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的社会。

文化的创新篇4

1.(2013・广东文综卷・32)2013年1月,***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说明书法教育的重要性,④正确。同时,甲的观点有合理性,但①“根源”表述错误;乙认为浪费时间,明显对书法教育认识不足,②分析正确;③观点太绝对,不选。答案选D。

2.(2013・福建文综卷・29)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景

解析:中国式过年方式属于传统文化,至今人们仍然代代相传,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A正确。中国式过年与科技发展、民族和睦没有直接联系,B、D不选。C错在“文化之大全”上。

3.(2013・北京文综卷・24)“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 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 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 和而不同

解析:题干强调绘画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有创新精神,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C正确。A强调文化的独特性,B强调文化的包容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借鉴,D强调文化的多样性,所以A、B、D与题干指向无关。

4.[2013・江苏***治卷・34(1)]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解析:解答时,首先要从乡村入手,把乡村与乡村中蕴涵的文化联系起来,然后从乡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以及乡村文化的作用角度分析,乡村文化的作用可以从展现地域特色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①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②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③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2013・安徽文综卷・38(3)]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刻苦钻研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解析:解答本问的关键是紧紧抓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一关键句,指向文化生活中的社会实践、借鉴优秀文明成果、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等角度,主要从以上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立足于社会实践。适应市场需求,在创新的实践中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通过刻苦钻研新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善于借鉴成功经验。博采众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技术突破。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

【考点精讲】

一、继承与发展――辩证继承文化与促进文化发展

1.内涵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3.特点

(1)继承性:主要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作用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5.正确态度

(1)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6.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地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7.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二、文化创新――不竭源泉动力与基本途径方向

1.源泉动力

(1)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必由之路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3.创造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与文化创造的主体。

4.创新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5.创新途径

【应试策略】

掌握本专题内容,首先,明确一个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把握两种积累:文化的发展,包括横向积累即文化传播,纵向积累即文化继承;理解三大措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途径;处理四大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创新与继承、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其次,要特别关注重大文化活动、文化实践以及各地文化发展的典型案例,着眼于“大立意,小切口”的思维方式,重点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知识。

【创新演练】

1.目前,中国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正在筹划赴法国、德国的巡演计划,要让传统的昆曲艺术“姹紫嫣红开遍”。此举

①有利于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 ②是吸收外来文化成果的重要途径 ③是中外文化实现完全融合的契机 ④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2.2013年5月9日,台湾竞争力论坛了第二季“台湾民众国族认同”调查结果,57.5%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89.3%的民众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文化具有

A.特有继承性

B.社会历史性

C.相对稳定性D.鲜明民族性

3.“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鼓响则城门关闭,宵禁人息”,2013年4月1日起,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正式恢复每日“晨钟暮鼓”仪式,人们将在钟鼓声中感受古老的传统儒家礼仪文化。该仪式意在说明

A.新的传媒不能完全代替旧传媒

B.传统文化更能让人们产生共鸣

C.儒家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精华

D.文化发展的前提是文化的继承

4.扬州在古城保护中,“不与人家比高楼、比规模、比洋气,而是比特色、比精致、比秀气、比大气、比文气。”扬州的古城保护和利用浓缩为12个字: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这揭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A.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

C.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中的两方面

D.文化创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5.下列选项能够为漫画所反映的文化道理提供有力佐证的是

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②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充足条件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3D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推动了3D电影的飞速发展;3D电影在带给人们视觉震撼的同时,相关的3D设备也成了影院新的卖点。3D技术带来的变化体现了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与时俱进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D.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7.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①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④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8.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在《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一书中指出:如果西方是苹果,中国是橘子的话,那么苹果的话语是解释不了橘子的。同样,橘子可以学习苹果,因为大家都是水果,但是必须明白,橘子学习苹果的目标不是把自己变成苹果,而是要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

随着经济崛起,中国感觉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因为没有文化"走出去",中国其他方面的“走出去”已经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比如企业“走出去”往往被视为是对外在世界的威胁等。所以,这些年中国在不断加快改革开放,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努力把中国文化推向国外,包括孔子学院、各种形式的“媒体走出去”项目等。

(1)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加快改革开放对促进文化发展的意义。

(2)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角度,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参考答案:

1.C 我们应该吸收的是外来优秀文化成果,②说法错误。③错在“完全融合”。

2.D 57.5%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89.3%的民众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3.D 该仪式“人们将在钟鼓声中感受古老的传统儒家礼仪文化”,所以,A项不合题意;B项错在“更能”;C项错误,儒家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

4.C A、B项与题意无关;材料并未体现扬州是如何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以,D项排除。

5.C 读漫画中的文字可知,漫画强调的是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体现不出。

6.D “3D电影在带给人们视觉震撼的同时,相关的3D设备也成了影院新的卖点,体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社会实践。

7.B 列宁的这段话强调了无产阶级文化与旧文化的历史联系,①④是其应有的启示。②③与题意不符。

文化的创新篇5

【关键字】战斗文化;武德文化;战斗力;传承;创新

文化是软实力,发挥的是硬作用。战斗文化是***队在长期***事活动实践中形成的文化体系,是***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队建设中的丰富精神养料。在我***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迈入了新阶段,面临新任务的形势下。如何继承传统战斗文化的精髓,创造新的符合时代主题的战斗文化,将是我***战斗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全新课题。

1 继承优秀战斗文化

1.1 传统武德文化中构建的战斗文化

战争既是物质力量的对抗,更是精神力量的较量。中华民族历来是重视文武兼修的民族,在悠久传统***事文化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德治伦理为本、以“仁”为核心,包括“义战”和“人和”两大原则在内的武德文化。在武德文化中“义战”原则主要是指爱国爱族、诛暴伐乱、上兵伐谋、善俘安降、兵不血刃、先德后武、和睦邻邦等等。“人和”原则主要包括和***爱卒、爱民保民、恤民安民、上下诚信、爱兵如子、赏信罚必、赏罚严明、师出以律、令行禁止、任贤使能、正心宽度、尚谦明恩、同甘共苦等等。

武德文化中构建的以“义战”和“人和”为中心的战斗文化对于我***今天的建设依然起着巨大的知道作用。 “内秀文德,外治武备”,在发展我***强大的***事物质基础力量的同时,积极吸取中华武德精髓,创造促进战斗力生成的战斗文化。

1.2 社会主流文化中蕴含的战斗文化

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和以“英勇善战”为核心的***英雄主义是我国主流的价值观文化,也是我***战斗文化的重要支撑点。爱国主义是凝聚民族意志,激励***队战斗力最强有力的支柱。继承和发扬社会主流文化中的战斗文化,要将其同信息系统条件下体系作战的时代特征和战争特点结合起来,紧贴形式任务,围绕我***历史使命形成我***特有的战斗文化。

1.3 我***优良传统中传承的战斗文化

在我***八十多年的***战争和实践中,形成了体现我***性质宗旨的优良传统 “听***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是我***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很强的时代价值, 加强优良传统的教育,对于丰富发展我***战斗文化,提高其在促进战斗力生成的过程中总用具有重要意义。

2 聚焦战斗文化创新

战斗文化在时代的不断演进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战斗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拓展战斗文化新的内容,探究战斗文化新的建设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力于战斗文化的创新。

2.1 旁征博引,丰富战斗文化建设内容

2.1.1 大胆借鉴世界优秀文化

我们应当以科学的眼光看到世界文化当中涉及战斗文化的部分,如科学理性精神、法制精神、制度文化、契约文化等等,同时借鉴其他国家战斗文化建设的例子,在例如西点***校文化精神、骑士精神以及武士道精神等一系列文化中,汲取其中关于责任、荣誉的一些内容,把我***的战斗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2.1.2 依托实践培育战斗文化

***事实践活动是部队战斗文化的“源头活水”,牢牢把握住这个环节,是战斗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在***事训练中,要注重激发官兵艰苦拼搏、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立标兵,树典型,建设有本单位特色的、时刻瞄准打赢打胜的战斗文化。在***营环境建设上,要善于用标语、雕像等形式,突出***治环境建设,营造催人奋进的***营思想文化环境,提醒官兵时刻不忘战争,时刻准备打仗,促进官兵在训练生活中常怀忧患意识,爱***精武意识。

2.1.3 吸纳社会文化建设成果

探索战斗文化创新道路,要善于向社会文化建设成果“取经”,借鉴地方文化传媒手段,借鉴社会文化建设的技术条件,推进***民共建,促进战斗文化***民融合式创新。同时也要引入社会信息,引导官兵关注世界局势,关注***事冲突,提高他们的***治觉悟,促使官兵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战斗精神,明晰国防重任,以火热的激情投入***事训练中去。

2.2 多点多面,拓宽战斗文化创新途径

2.2.1 战斗文化平台创新

(1)升级传统传播媒介

部队应逐步创造条件,设立专门的电台、电视台,开展更多受国内外观众喜爱的***事栏目和节目。要有计划地拍摄一些反映部队现代生活、反映现代***人风貌的影视作品。同时利用漫画创作,DV竞赛,摄影展等新形式,时时紧扣战争,处处瞄准打赢,常常着眼精兵,发展战斗文化,培育官兵价值观念和凝聚力。

(2)积极建设网络传播媒介

网络作为突飞猛进的新兴媒体,已成为时代的新宠。***队面对信息化的冲击,更应该积极探索网络战斗文化建设的新方式,开拓新局面,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启发官兵学习学网络、用网络,把训练、生活反映在网上、传播在网上,构建起网络战斗文化的新平台,帮助官兵树立信息化条件下的新的对抗意识、打仗意识。

2.2.2 战斗文化制度创新

制度因素在战斗文化创新中处于关键环节。部队要注重在战斗文化创新建设工作上,革旧更新,形成科学体制,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尤其在人才建设制度上,要做好人才的培训与升级工作,提高文化骨干的战斗文化创新建设的能力;在奖励机制上,注重战斗文化方面的引导鼓励,提供战斗文化创新的外在动力。

2.2.3 战斗文化理论创新

文化理论在战斗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典型和高级形式。部队广大***事文化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要结合部队实际,进一步***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加强战斗文化的理论创新力度,形成先进的战斗文化理论成果,用于指导实践。特别要注重做好院校和部队的统筹工作,促使科学的战斗文化理论产生;做好学员,机关干部、广大官兵的战斗文化教育,充分发挥战斗文化理论创新的牵引作用。

文化的创新篇6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文化的生生不息,则离不开继承与创新。文化创新,是时代赋予艺术家的神圣使命,同时也是艺术家个人的深刻自省。这一“自省”,其内涵不仅包括自省、自觉,更重要的是一种个人对时代现实与自我责任的清醒思考。

创新是时代对于文化工作者的要求。特别是作家,他们更应该对时代的发展变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准确把握时代的步伐,努力做到既不重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因为他们肩负着反映时代、引领文化的重任。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精神支柱,于是,以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为文化工作者面临的课程。我们文化工作者要时刻牢记的“铁肩担道义”和费孝通的“文化自觉”,为祖国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真正的文化创新要在对社会、对人生、对人类生存现状的表达上进行新的开掘。创新的作品是塑造时代新人物的具有震撼力的作品,这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捕获思考得出的。单纯的形式创新是一个误区,虽说形式创新也是创新,但创新不是单纯孤立的形式创新,而一定要伴随着思想、内容、意绪的创新。要创新但不能放弃传统,要思考今天人民的生活向什么样的明天走去。在关注今天现实的前提下才能出现新的文化。作家的使命是关注老百姓的生活与今天的历史壮举,离此就无从谈及作品的创新内涵与生命力,离开民众就根本谈不上文化的影响。

塑造新的人物典型,给人以生活的新发现以及心灵的撞击是作品生命所在。陆天明编剧的《苍天在上》播出时,取得了39%的高收视率,当时就有人想让他写续集,但是他不愿意重复自己,而是选择在五年的沉默中对生命进行寻访思考对照,写出了具有新特征新变化的作品《大雪无痕》,再一次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目前,我国的改编剧热度不减,对此现象,有的人说这是原创力匮乏的表现。如今我们的文化多元发展,正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有珠峰才能形成群峰并立的局面。红色经典改编长盛不衰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我们处在一个向上的时代,一个太平盛世的开端,群众希望在影视剧中得到相应的印证,但是目前的影视剧对现实反映得不够真实丰富,于是红色经典因其底色清楚、光亮,态度鲜明,其精气神与当今时代暗合深受大众欢迎,由此长出了第二个生命。之所以反映现实的原创作品质量不高数量较少,一是因为作家在写现实时会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二是现实变化太快,作家摄取生活不够,感到无从下手。虽说我们现在的原创剧匮乏,但并不能因此说我们的原创力匮乏,只能说是原创力用力分散,突破的方向不对,力没用在恰当的点上。虽然红色经典文学总体成就不如近20年的小说成就,但是它们都被改编完了,而近20年来的长篇小说改编成影视剧,这正是相关工作者可以突围的地方。总结出近20年来长篇小说的主要精神品格,还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作家要创新 就要保持对时代新变的敏感,当新的艺术门类成熟时,作家要与时俱进,及时吸收发展;柳建伟认为影视作为新兴门类,其传播效果高于纸面传媒,如果作家固守小说将会错过这一大好机缘。1995年,他开始研究电视编剧。之后写出了第一部电视剧《突出重围》。1997年,他开始研究电影编剧,之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剧本《惊涛骇浪》,两者都取得了成功。他总结说:“我的每一个‘第一个’的成功都得益于创新。”他还说,创新的基础是继承,其根本点在内容,这练的是作家的“内功”;创新也要有限度,要找到其“黄金分割点”;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研究中国的现实。

文化的创新篇7

在现代社会,人们渴望新鲜。那些已成功将文化收录和保护的社会倾向于追求新颖的东西,而那些还尚未成功保存文化的国家和社会则更青睐传统。换言之,他们的领导层呼吁被视为“永恒”的准则和观念。

现如今科技和媒体将整个世界紧密相连。随着利用社会和技术手段保留传统变得行之有效,而互联网的广泛覆盖,人们接受派生作品的劲头有所减退。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继续注入新鲜血液,以便以一种新的姿态融入年轻一代。

在清澈的天空被重工业衍生物一一浓浓雾霾所笼罩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变得尤为重要。然而,街头的普通人对其重要性往往会视而不见。因为不同于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无法为其创造经济效益。

为了使人们能够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它与传统的联系。

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主张保留传统。文化加工品承载了我们的共同价值观记忆。比如,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雄起的文化园区,以及致力于传统艺术和手工艺的地区受到保护。无论是在档案馆,还是在博物馆,亦或画廊中,都展示着文化作品。

另一方面,“新颖”“创新”“原创性”和“新兴企业”的概念不时在耳畔响起。投资商对谈论孵化器、人力资本、集群以及大众资源津津乐道。

如果认为文化产业的特权是保留,而创意产业只是专注产生新的想法,这一观念未免太过简单。“文化”和“创意”,这两种理念类似于“阴”“阳”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当我们将这两个术语结合为“文化创意产业”时,延续性和变化性之间的互补关系便展露无遗。

每个创新都源于一种新的诠释,一种新的处境,或将已经存在的东西进行改造。因此,所有的创新和创意都是重新组合的产物。从某种角度来说,有创意的想法和产品需要新颖,但他们同样要恰当适宜,要对某些人产生意义,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与现有文化相融合。

文化综合思想和价值观,通俗地说就是“被整理的文化记忆”。如果将文化比喻为伟大的文件档案柜,那么“新的”想法就是尚未被归档的文件,他们当中很多都看似毫无关联,微不足道,莫可名状又乏味无聊。如果这些如浮萍的想法能够被人们所接受,就会被文件档案柜收录并保存,如果太缺乏独创性就会被拒绝。人类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会促进社会进步,除非新事物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人们采用何种文化概念的决定影响其文化进程。有时候这些决定是无意识的。在任何时期,人们消费何种文化产品的决定可能都会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同伴压力,媒体和广告,名人偶像影响,父母及伴侣的耳濡目染,历史反思,乃至新兴的文化网络迷因。

事实上,如今社交网站上的“匹配”功能模块的日益盛行就印证着人们的选择深受他人影响。然而,尽管深受大众文化和社交网站的影响,人们对文化和创造力的理解大相径庭。

大部分人承认我们生活的时代在不断变化。但是,基因和传统观念不同,人们应对变化的方式亦有所差异。文化基因的重要性需要权衡环境及机构的影响,如媒体和教育。另外一个有助于理解这个问题的方法即思考为何美国一直是创意产业的领***人物。国际创意产业著名专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曾写道:

在美国,将直觉思维转化为生意和新兴起步公司的人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多,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工商管理和法律专业,极具竞争力,而作为管理者必须同时获得这两个学位。

Dealing with change应对变化

延续性和变化性的关系让我不禁想到澳大利亚和中国。这两个国家的文化基因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更迭的呢?笔者认为,对于中国来说,这个问题更值得思考,因为中国的历史比澳大利亚更加悠久。

几年前,一位来自中国的朋友参加我在昆士兰科技大学举行的论坛。昆士兰科技大学坐落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布里斯班市区,我便开车带她参观了当地的一些历史古迹和风景区。这位朋友当时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担任主持人,也曾经在英国居住过一段时间,极具修养。当她对我说到这里文化并不丰富的时候,我不免产生了些许困惑。当然,这种洞察是有道理的,但也引发我思考她口中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很多来自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游客将澳大利亚视为文化荒原,是只有海滩与考拉之地。

澳大利亚的文化基因极具独特性,影响着创意产业的发展。首先,古老的澳大利亚地貌多姿,居住着来自许多国家的移民,并且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居住在广阔无垠的海岸沿线。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文化可以追溯到五万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科技的出现促进了土著居民传统的保存。土著居民运用媒体保存文化,***府赞助各类广播和电视频道。

因此,澳大利亚的文化基因汇聚了多种移民文化。当然,人们的生活也深受西方文化和美国影视作品的影响,从欧洲传来的主流文化也十分年轻。澳大利亚的移民来自200多个不同的国家,他们在新的生活环境中保留着原来的独特的生活方式,为澳大利亚的文化添加靓丽的一笔。澳大利亚是一个真正文化多元化的国家,它的多元文化广播公司被称作SBS(特别节目广播事业局)。澳大利亚也是一个实行民主制的国家,定期选举新***府。

文化的创新篇8

2008年快结束时,“山寨”这个涵义模糊而暧昧的词汇忽然走红。首先是在中国手机品牌几乎全***覆没的时候,以深圳华强北为中心冒出一大批地下工厂生产的“山寨手机”,以酷似西方品牌手机的外表和难以置信的低价走村串乡,畅销中国。然后是山寨平板电视、山寨笔记本,再到山寨网络剧、山寨开心网……一时间,神州无处不“山寨”。其标榜的草根精神和反叛精神背后,是中国传统的江湖文化和现代盗商文化相结合而生下的一个怪胎,以一种挑战的方式表现着对知识产权概念的消解和对真正的原创意识的嘲讽。

从2005年10月自主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到2008年中国企业界流行的“山寨”,这是中国企业正在走过艰难的创新之路的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写照。

中国非常清楚地属于要素驱动阶段的国家,不仅不是创新驱动阶段的国家(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属于该阶段),连效率驱动阶段国家(大多数拉美和中东欧国家都属于该阶段)都算不上。

当原创蜕变为山寨

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大致而言,取决于我们企业的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

品牌营销能力的三个境界可以用“品质、品位、品格”来概括,首先是可靠的性能和质量,然后是设计和工艺,最后是代表现代商业精神的永不逾越的经营伦理。然而,在中国,品牌营销却成为企业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理性的思维方式来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的各种形形的所谓“营销创新”。

与品牌创新能力相比,研发创新属于更基础性的能力,没有产品基础的品牌创新,是沙上筑塔,缘木求鱼,迟早要暴露言过其实甚至是名不副实的真相。但从产品研发创新能力来看,偌大一个中国,却几乎找不到一个亮点。到处都是同质化竞争导致的一片片血海,不要说激进创新、建构创新,连渐进创新的例子都不容易找到。

外向型产业因为两头(研发和营销)在外,习惯了用手而不是用脑挣钱。它们一时还转变不过来,倒也还可以理解。蹊跷的是,很多面向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的内向型产业似乎也同样普遍丧失了脚踏实地、从客户出发、从消费者出发的思考能力。盗版变得理直气壮,原创蜕变为山寨,风气之盛,几乎要把整个中国变成一个山寨版的美国或者欧洲才会停下来。

世界经济论坛编制的《2006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的全球竞争力在125个国家中排名第54位,比上一年度第48名下降了6个位次,落后于印度的第43位,印尼的第50位,更落后于新加坡(第5位)、日本(第7位)、中国香港地区(第11位)、中国台湾地区(第13位)和韩国(第24位)。三大类别的指标(基础条件、效率提升和创新因素)中,中国基础条件排名第44位,效率提升排名第71位,创新因素排名第57位。创新因素中,拖后腿的指标中包括“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得性”,排第86位;“科学与研究机构的质量”,排第63位。三大类别的指标分别对应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效率驱动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

中国非常清楚地属于要素驱动阶段的国家,不仅不是创新驱动阶段的国家(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属于该阶段),连效率驱动阶段国家(大多数拉美和中东欧国家都属于该阶段)都算不上。

中国的这种发展阶段解释了很多大家困惑的与创新有关的问题。一位著名文化界策划人士曾私下对我讲,很多领域,在商言商,在中国做生意,还是不要去搞什么创新更保险一些,什么东西在国外特别受欢迎,在中国一般也会特别受欢迎。全球化的大潮之下,在大多数国人丧失自我、丧失身份、丧失自信,甚至连自己要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谈得上什么自主创新?

也许,这就是我们过去30年那种慌不择路追逐式的现代化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一个沉痛代价?更进一步,这种只管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暂时把方向问题搁置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在面临与别人巨大的客观差距时的一种不得已?

达到任何目标,都要付出一定程度的代价,关键是如何使之最小化,并避免不必要的代价。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追逐的过程中停下来,仔细想一想,这些我们早就该想清楚的问题:自己到底要去哪里,目标是否需要调整一下;如何到达该目标,是否有多种途径;怎样选择一条代价最小的途径,避免走回头路等。

如何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绝不仅仅是与技术有关的问题,没有高尚的人格,不可能有优秀的专家;没有贯通历史、文化和思想的广阔人文视野,我们将难于期待我们能够在技术上孤***深入,一骑绝尘。

妨碍创新的三大因素

大家很容易看出的是,自主创新也绝不仅仅是中国企业的问题,没有教育、科技和文化等创新支持部门的深层次改革,一方面我们强调的人文底蕴无从依托,无从传承;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的自主创新也将失去知识储备和战略纵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大多数企业将继续困在全球价值链的底端,无可奈何。

道理非常简单。没有美国的研究性大学的成功,就不会有来自太平洋彼岸一波又一波的新技术浪潮;没有法兰西、意大利灿烂的文艺复兴,就不会有这几个国家几乎是坐地数钱的奢侈品行业。没有日本文化、日本教育对团队精神的千锤百炼,就不会有丰田式的日本制造的奇迹。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界、企业界为3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欢呼不已的时候,教育、科技和文化界依旧是铁板一块,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了旧体制最难以突破的堡垒。他们对企业层面创新支持的乏力,将迟早把中国企业、中国经济拖入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

如何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绝不仅仅是与技术有关的问题,没有高尚的人格,不可能有优秀的专家;没有贯通历史、文化和思想的广阔人文视野,我们将难于期待我们能够在技术上孤***深入,一骑绝尘。结合中国企业界和其他各相关领域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我将中国文化中妨碍创新的主要因素总结为三个方面:权力文化,关系文化与现世文化。

权力文化

很难想象在权力的巨大阴影之下,在各种严章峻法的控制下,在人情关系的复杂网络中,一个人还能进入这种心物一体,神游天外的研究境界。

权力文化从不同角度也可叫做官本位文化、等级文化、面子文化、专制文化、奴才文化,这也许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一把钥匙。

文化人类学用权力距离这个概念来测量人们的地位区别,权力在不同国家文化中的重要性,中国文化中权力的重要性自然是首当其冲。但是,与同样属于高权力距离的日本、韩国文化相比,一方面,中国人在权力面前自我贬损、甘为驱使、人身依附等方面登峰造极,另一方面,中国人对权力拥有者又鲜有真正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畏感。人们表现出来的对权力的那种无比驯服的态度,完全出于一种务实的考虑,用吴思的话说,他们真正在意和害怕的是上司掌握的“合法伤害权”。这一点,拥有权力的人又何尝不知道,所以要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最大化地享受权力给自己带来的物质上和心理上的收益。

公共行***领域出现一些官本位文化,是很自然的情况。可是,如果把这种官本位文化原版搬到学术界,问题就复杂化了。官大就学问大,甚至只要官大,根本就不在乎学问大不大的结果,是资源分配向学术体系中并不直接创造价值的各种“学官”集中,浪费资源是小事,关键是其错误的导向作用:大家的聪明才智全部用来竞争怎么成为“学官”了。

学术研究、产品开发、创新是一种建立在自由思考、***探索基础上的活动,需要一种身心协调,无牵无挂、半游戏半工作的优游状态。很难想象在权力的巨大阴影之下,在各种严章峻法的控制下,在人情关系的复杂网络中,一个人还能进入这种心物一体,神游天外的研究境界。

市场是一种天生的民主机制。市场化企业的研究部门通过绩效考核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够比较容易地解决官本位产生的错误导向问题。例如,跨国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一般都实行两条职业发展道路:一条是管理职业发展道路,从工程师到项目经理,到部门经理,到总监等;另一条是从专业发展道路,从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到主任工程师,到研究员等。两条职业发展道路在国外是很成熟的制度,对于很多优秀的工程师来说,专业发展道路的吸引力至少是和管理发展道路一样强。

笔者在一家跨国公司中国研发中心工作时,给中国工程师们讲解这个***策,有意思的是很多中国工程师对这种制度的怀疑:什么专业发展道路?管理级别上去了才是硬道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哪行哪业,都是一样。彻底消除官本位思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关系文化

一个人在专业技术上的造诣往往与他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成反比,很少创新者是属于那种非常善于处理各方面人际关系的社会化性格。

中国企业创新的第二个障碍是关系文化。权力文化是协调上下之间的关系,关系文化是协调内外之间、远近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看,关系文化也可以叫做圈子文化、江湖文化、义气文化、游民文化、痞子文化。权力机关文化与关系文化加起来,就是费孝通所谓的“差序格局”,在社会上与任何人打交道,首先辨亲疏,然后是定尊卑,最后决定与这个人打交道的方式,是自己人,还是外人,是长辈、小辈还是平辈。

如果说等级文化是了解中国的第一把钥匙,圈子文化则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第二把钥匙。

关系文化属于学术界探讨的集体主义文化的一种子类型。与个体主义文化相比,关系文化的特点是:1.秉持相互依赖的自我观;2.个体是完成集体目标的手段;3.注重外在行为规范而不是内在的价值观;4.注重关系和谐而不是任务完成。

典型的关系文化中,一个人的关系网定义了这个人的自我,标志了这个人的社会地位,决定了这个人所能发动的资源。离开了这个关系网,关系文化中的人往往非常难于适应。而且,与群体型集体主义相比,关系型文化中的个体因为没有抽象的组织身份的庇护,往往更容易在离开具体的关系网之后丧失自我认同和自我定位。

与劳动密集的农业生产和互通有无的商业相比,科学和技术大多是孤独人在寂寞中的自得的结果。创新本质上是一种个体行为,是一种沉浸在对客观规律的敬畏、热爱、痴迷之情中的探索状态,一种心与物驰、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创新不是简单的出风头,争一口气,做“人上人”,因为真正的创新者本质上其实并不在乎旁人对他们行为的评价,不管是负面的批判还是正面的鲜花与掌声。

一个人在专业技术上的造诣往往与他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成反比,很少创新者是属于那种非常善于处理各方面人际关系的社会化性格。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其实就是一种低社会化、非社会化的行为。所以需要社会努力塑造一种相对单纯的环境,给他们一定的科研资源,在较长的时间内排除各种外在的干扰。而且,越是基础科学的研究,越需要这种非社会化的制度环境的保护。英文中有jeek,nerd,knowbie等描述各种技术天才的词汇,整个社会都知道他们这种人的价值,通过各种制度设计保护他们,创造一个能让他们发挥特长的环境。而关系文化本质上属于一种社会化程度极强的制度环境,需要一种很强的社会化性格才能在其中生存,更不用说如鱼得水一般的左右逢源了。在这方面,一般的技术性人才不可能是那种八面玲珑,两头通吃的混混学者的对手。

现世文化

中国文化中最薄弱的还是灵魂之心。没有灵魂之心主导下的高度自我意识,就不会有人类探索大千世界和面对宇宙万物时的万丈雄心与怡然自足,自然不会有科学和技术的大发展。

权力文化与关系文化,一个是庙堂,一个是江湖。庙堂是合法化的江湖,江湖是还没有取得合法地位的庙堂。它们相辅相成,形成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两极主轴。

比权力文化、关系文化更内在的一个创新障碍是指中国文化注重现世、注重功利、注重物质、缺乏超越性、缺乏对抽象原则的坚守、缺乏从抽象原则坚守中汲取生命价值的倾向。

如果说权力文化是与上司打交道,关系文化是与朋友打交道,出世文化看起来是与上帝打交道,与神打交道,目的是探寻生命的本质、意义与价值,其本质是与自我打交道。反躬而思,自己与自己对话,自我观照,孜孜以求的是“无权者的权力,无产者的财富,无家可归者的家园”,一种澄澈清明、烛照通透的境界。

这种形而上学的求索精神是文学、艺术、科学、甚至是每行每业达到最高境界的孤独求败者的共同精神内核。然而,在我们的现世文化的熏陶下,大多数人根本意识不到这个心灵层面的存在。关于这一点,丰子恺说得很贴切:“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

中国文化缺乏超越性、自省性,反省性的一个表现是一般中国人自我表现意识的缺乏,以此形成对比的是西方文化自我意识之强。典型的中国人,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文化背景,碰到任何事情,首先是看别人的看法,不习惯从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原则出发,去做出自己***的判断。所以,多少中国人活了一辈子,其实都是在为别人的看法、为别人而活着。

梁漱溟把文化分为处理人与他人关系的文化(人文),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文化(自然科学),处理人与自我关系的文化(宗教)。他认为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第二种文化不发达,第三种文化更不发达。

中国文化中最薄弱的还是灵魂之心。没有灵魂之心的支撑,一方面,以感情之心维系的人际伦理、道德原则也非常容易塌陷,往往不容易经得住现实中的种种诱惑:中国人的道德是社会性的道德,一旦脱离“自己人”的圈子,就可能为所欲为,而上帝无所不在,其威慑力自然不是自己人的监督所能相比。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没有灵魂之心主导下的高度自我意识,就不会有人类探索大千世界和面对宇宙万物时的万丈雄心与怡然自足,自然不会有科学和技术的大发展,思考之心就不会太发达。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华人走到哪里,往往都把重视教育的传统带到哪里。然而,“唯有读书高”的原因却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完全是一种功利和现世的考虑,而不是出于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也不是出于人类探索世界万物的好奇心和雄心。

只可惜,中国企业界,能在任正非这个层次上认识到西方管理的价值,并放下身段向西方企业学习,从而让自己的企业与国际接轨,从容地走向世界,像华为一样成为“世界的华为”的人实在太少。

不唯上、不唯人、只唯我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09年初公布了一个令人振兴的消息,在2008年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协议申请专利的申请人排名榜上,来自中国的华为公司2008年共递交了1737件申请,从上一年的第四位跃升为递交申请最多的公司。

虽然国际专利只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指标,但这个得之不易的世界第一足以令关注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为之鼓舞。

数据还显示,2008年美国仍是世界上申请国际专利最多的国家,申请了5.3万多件,占所有申请的32.7%,而中国(6089件)位列第六。华为一家国际专利申请数就占了中国的28%,但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孤***深入,一枝独秀。后援力量如果长时间跟不上,局面同样不容乐观。

《华为的世界》一书中描述了华为以巨大的代价,通过向IBM等西方公司学习,实现对“华为特色”管理的自我否定,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的过程。据华为内部人士估计,整个变革项目的费用不低于10亿元。

只可惜,中国企业界,能在任正非这个层次上认识到西方管理的价值,放下身段向西方企业学习,从而让自己的企业与国际接轨,从容地走向世界,像华为一样成为“世界的华为”的人实在太少。到处可见的是那种引经据典,大论中国式管理的好处,管理学的精髓中国古已有之,我们不需要向他人学习,西方人不比我们高明,假以时日,中国企业必然独步天下之类的老板。这种老板的企业往往做得并不大,但却颇有天下商道尽在掌握的自得之态。仔细了解,他们的所谓生意,却多半是那种神神鬼鬼的官商(权力化的商业)、盗商型(江湖化的商业)的买卖。

令人欣慰的是,伴随着华为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突破,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势头,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创新方面的进步。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编制的《2008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在创新方面的指标已经有所改观,创新支柱在全球的排名从2006年的46名上升到28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得性”从86位上升到52位,“科学研究机构的质量”从63位上升到37位,“创新能力”从43位上升到25位,“公司在研究开发上的投入”从39位上升到24位。从发展阶段上看,中国也终于开始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型。2007年的人均发明专利排名,中国虽然以0.6件/百万人占第54位,但以270.4件/百万人占据榜首的台湾地区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大陆企业前进的方向。

在创意方面,中国在设计和广告领域也有一些宝贵的突破。例如,以设计界最负盛名的红点奖为例,中国从2006年进局,开始拿到一些奖项以来,到2008年,已经以44个奖项(共1294个奖项)进入了红点奖的第一集团,位于德国、韩国、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之后而列第五名。广告界的情况也类似,2008年的戛纳广告大奖中,中国获得所有奖项(共420项)中的9项。

中国企业、中国文化的创新突围之路,可以用9个字归纳――“不唯上、不唯人、只唯我”。

“不唯上”是打破权力文化的窠臼,把教育还给教育家,把科学还给科学家,把创新还给创新者。在企业层面,重要的是努力建设一种平等、宽松、充满信任感的企业文化,让研究工作者能够充分把潜力发挥出来。

“不唯人”是努力建设一种低社会化、高自由度、高容忍度的环境,创造充分的、有安全感的个人空间,私人空间,鼓励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个体主义价值观,从而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企业层面,最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投资机制(中小企业)和绩效考核机制(大企业)保障对创新者和冒险者的超额回报。

“只唯我”,这里“唯我”不是妄自尊大,自我中心,利己主义,而是对内心的原则、底线和信仰的坚守。坚守的程度,决定了自我成就的程度,自我突破的程度,自我实现的程度。在企业层面,是努力把企业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企业文化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起来,让员工在企业文化中感受到国家实现文化突破和文化新生所带来的那种深沉的、持久的成就感。当然,这种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不是狭隘民族主义的、排它性的。归根到底,伟大的企业肯定是要把企业的命运与更普遍的人类的命运,与人类文明的更生联系到一起的。

变革很难,文化的变革更难,中国文化的变革更是难上加难。不是难在技术难度高,而是难在时间花得太长,太慢,超过了我们大多数人的耐心。我们只有做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是后人的垫脚石的思想准备,才有可能平心静气地接受我们在这个超越我们每个个体生命的变革中的位置。

文化的创新篇9

文化创新是电视媒体的使命和职责,更是电视媒体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媒体的发展与壮大,更好地履行各种社会责任。电视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及时、画面直观形象、传播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但也有线性传播、转瞬即逝、保存性差等不足之处。因此,扬长避短是电视媒体创新的黄金法则。

电视媒体是精神事业,因此,创新不能靠经济手段,而应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换言之,在宏观上要满足社会需求、区域需求、家庭需求及个体需求,在微观上要创新节目形态,走内容取胜、特色取胜之路。比如,安徽电视台的《超级新闻场》就是一档突破地域界限,用特色表达方式整合全天资讯,报道新闻热点,为大众提供前卫新锐咨询服务的大型栏目;《相约花戏楼》则是一档凸显安徽特色,以通俗直观方式介绍中华戏曲的综艺栏目。

创新,是湖南卫视得以长期傲立潮头的制胜法宝。作为湖南卫视王牌栏目中的后起之秀,《谁是英雄》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地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首先是节目题材的开拓创新。《谁是英雄》创办伊始,关注过当时颇具湖南特色的歌厅文化,网罗了一批本土笑星,但同时也将视野扩至东北二人转和陕北信天游。栏目组还寻访过民俗绝技,几经演变,最后《谁是英雄》定格在“奇人绝技”这一题材上,并不断地推陈出新。

其次是节目内容的开拓创新。湖南卫视与“吉列威锋”联手,历时112天打造“吉列威锋英雄会”。这一新型全民娱乐盛典,以“谁是英雄,我最威风”为口号,并将以往多用于商业营销的“路演”概念注入电视,彰显平民大众突破自我、追求精彩的“英雄”气质。在总决赛晚会上,《谁是英雄》又打了一次漂亮的创新战,促成了少林、武当、峨嵋三大武林门派的破天荒联手表演。

第三是节目概念的开拓创新。《谁是英雄》将全新的电视元素注入比赛的每一个阶段,节目中笑料不断、“洋相百出”,来自五大洲的“老外评审团”更是被昵称为“怪味豆”,让观众得到花样百出的全新视听享受。湖南卫视成功打造了中国电视“奇尼斯”,其创新秘籍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特”。由此可见,在多元化的电视生态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可持续发展。

多元文化背景下创新

观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制度是创新文化的保障。它们共同支配着创新主体的行为,决定着创新的模式、效率和氛围。确立了创新观念,拥有了制度保障,重要的是实打实的行动。

笔者认为,创新不能等同于标新立异,标新立异只是它的外在表现,其精神内涵是求真务实。当下电视媒体创新虽然依旧建立在战略性调整与战术性探索的基石上,但早已超越了频道改版、节目改型、主持改人等传统模式,而是秉持全方位视野、整体性研发的理念进行开拓创新。本文结合几个案例试从“定位重放光彩,创意决定品质,传播成就价值,借鉴衍生灵感”等角度加以解读。

频道定位创新。以前,地处西南的重庆卫视一直以“麻辣风格”和“巴蜀气质”引人瞩目。2007年,重庆卫视播出《亮剑》等***旅剧屡创收视新高,使他们领悟并提炼出阳刚风格的英雄路径。2008年,重庆卫视频道将自己定位为“天地心――英雄志”。于是,从2008年7月开始,重庆卫视开办了专门唱红歌的《每日一歌》,讲述***故事的《故事中国》,播出经典纪录片的《记忆》以及日后大红大紫的《唱读讲传》栏目。2009年5月,重庆“打黑”行动如火如荼。不久,遵照市委领导的指示,重庆卫视将“英雄志”的定位拓展为“红色经典――英雄记忆”,2010年初又进一步浓缩为“中国红”。2011年1月,重庆卫视对外宣布打造“省级卫视第一红色频道”,不搞娱乐化,担当社会责任出新路。三个月后,重庆卫视全面取消商业广告,靠市财***支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重庆卫视彻底改版、重新定位,其主导思想为实现由同质化向特色化转变,由外购外包节目为主向自办自创节目为主转变,由迎合市场向引导观众转变,这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创新举措。重新定位后的重庆卫视,在栏目设置、节目内容、时段安排等方面,比以前显得更加精美、更为丰富、更有特色,做到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既有新闻类节目,又有综艺类节目;既有民生类栏目,又有健康类栏目;既有读书学习类栏目,又有红色经典类栏目;既有讲述名人名史的节目,又有展现好人好事的节目……

栏目形态创新。海派清口,是在上海滑稽戏、北京单口相声和香港“栋笃笑”等曲艺表演形式基础上混搭发展而成。周立波的海派清口表演,以其幽默机智的语言与关注民生的理念,在上海观众中有口皆碑。2010年春节期间,周立波连续六天现身东方卫视,让海派清口给全国观众带来欢乐,《壹周立波秀》栏目也由此诞生。《壹周立波秀》在东方卫视开播后,很快在全国各地卫视同时段电视节目中拔得收视率头筹。此后,《壹周立波秀》在凤凰卫视、广东卫视、广西卫视等多家卫视频道播出并确立了季播模式,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究其原因,业内人士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为“半是才气半是胆”。换句话说,就是栏目形态创新功不可没。

《壹周立波秀》将评书、小品、相声、独角戏等各种传统艺术化为“后现代娱乐元素”,通过各种跨界、混搭和拼贴的百变组合,形成一种认同度较高的电视娱乐栏目样式。作为笑谈天下的独特脱口秀,《壹周立波秀》与单纯以娱乐为目的的脱口秀节目不同。它不仅将传统噱头与时尚笑料融为一体,给人以兼容并蓄的新鲜感;而且聚焦民生话题和社会热点,给人以贴近现实的使命感。《壹周立波秀》除了亲近“草根”的节目内容与灵活多样的节目形式之外,还有顺应观众的节目编排,特别是引入季播模式并进行“本土化”改良。当然,《壹周立波秀》的成功,还得益于周立波的多才多艺、机敏过人、连珠妙语,从而释放出巨大的收视号召力。

传播途径创新。如今,网络视频已成长为能与传统电视媒体形成优势互补的重要传播平台。因此台网联动模式堪称双剑合璧,能够获取又快又好的传播效果。2011年6月,搜狐视频宣布与安徽卫视再度联手,拟同时在两个平台开播史诗巨制新版《水浒》,并在内容推广、联合招商及整合营销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在此之前,安徽卫视曾与搜狐视频联合营销新版《红楼梦》《美人心计》等热播剧,均取得了超值效果。

新版《水浒》作为投资过亿的鸿篇巨制,是2011年较具价值的电视剧之一。“台网联动”之所以能大获成功,与搜狐视频、安徽卫视两大平台自身实力密不可分,强强联合自然传播效应倍增。随着二者跨界合作的细化与加深,这一新型传播模式将进一步升级。与此同时,86集新版《水浒传》也在天津卫视、新浪、优酷三家平动播出,天津卫视还推出《今夜有水浒》《老郭说水浒》等特别节目,优酷也充分调动自身资源推广该剧,收视率同样名列前茅。三家媒体通过新《水浒传》结成“大剧共赢”的战略同盟,为今后共同打造“台唱网随”的创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广告互换、共同招商的巨大互补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凭借3000万总价获封网络版权“标王”的电视剧新《还珠格格》,亦在搜狐视频与湖南卫视同步播出,买卖双方协同成为一部大剧的联合操盘手。

在模仿中创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们在电视技术、硬件设施等方面正在逐渐缩小与他们的距离,但在节目内容、样式及创意等方面却明显落后。在这种态势下,引进原创国家经过收视率验证的优秀节目,可以大大缩短我们的探索创新过程。同时,和原创节目相比,模仿创新的节目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

然而,模仿创新不是“克隆”。虽然不是从零起步,却要下一番“本土化”工夫,包括思想和艺术等方面。西方的电视节目是建立在西方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之上的,如一些娱乐节目的竞赛规则多半鼓励参与者暴露其人性弱点。在游戏博弈中,参与者为了胜出,往往会不择手段甚至相互倾轧,这与倡导宽容、合作、和谐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倘若一味模仿,必然遭受公众舆论的道德审判。

文化的创新篇10

出土文物的保护展示殷墟出土文物大部分采用库房保存,虽一直妥善保存却无缘与公众见面,难以发挥有效价值。2005年,安阳市采取了安阳市***府投资建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提供展品的模式联合建设了殷墟博物馆,实施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被国家文物局称为“安阳模式”。殷墟博物馆的建成,整合了地方和中央单位的文物资源,使大批出土文物回归原生环境,较有效地解决了考古成果社会化、普及化的问题,进一步丰富了殷墟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殷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5年9月,从国家博物馆借展的司母戊鼎、妇好三连甗回乡省亲,成为轰动海内外的文化盛事。殷墟博物馆的“殷墟珍宝展”在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荣获“最佳创意奖”。

殷墟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蓬勃发展,殷墟遗址的保护、展示与利用方法已经不能正确体现考古科研的新成果,不能完全适应遗址保护展示发展的新形势,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内外游客的新需求。殷墟遗址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保护遗址与改善民生需协调发展殷墟遗址面积广阔,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面积约30平方千米,大部分位于农村和城乡结合处。遗址区主要涉及到15个自然村,约2.7万人。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现有小企业20余家,大型企业2家。遗址区内的产业构成主要有以安阳钢铁集团公司为代表的重工业产业、豫北纱厂为代表的轻工业产业及大面积的农业产业区。殷墟保护规划已经纳入安阳市总体发展规划体系之中,未来针对这些直接或间接影响遗址保护的产业要进行调控,严格控制遗址区内产业发展,实施疏导区内产业向区外转移,调整重工业企业向低污染、低能耗的生产方式转变,轻工业产业向文化服务产业转变,农业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远期,搬迁遗址区内全部企业。殷墟遗址区域内的产业调整、村庄搬迁、人口安置可谓任重道远。

(二)遗址保护、展示的观念和技术需要更新进步殷墟的保护与展示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表现在:现有展示手段相对单一,解说系统过于简单,无法充分展示遗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难以完整体现遗址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无法让普通受众在参观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进而全面解读殷商文化内涵。展示面积狭小,排除绿化用地,宫殿宗庙区和王陵区实际展示面积不足0.5平方千米;后冈遗址区由于发掘较早,遗址受现代建筑物占压,保存环境较差,展示条件不利,尚未进行展示;洹北商城遗址区,是近年来考古工作的新发现,尚未进行展示。

(三)遗址公园基础设施急需改善宫殿宗庙遗址区和王陵遗址区隔洹河相望,直线距离不过2.5千米,两区之间虽有道路连接,但需绕行并经过若干村落,全长达到5.5千米,且道路通行能力有限、沿线景观与遗址区环境不协调。遗址公园内旅游服务设施不健全,服务产业发展缓慢,对三产带动小,尚不能完全满足殷墟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的多重需求。

建设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的思路举措

***的十刚刚闭幕,***就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这是继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指导意见之后,中原经济区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河南省推进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三步走”工作部署全面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殷墟大遗址保护必须跳出“就保护而保护”的狭义理念,将文物事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把握、去谋划、去实践,追求“文物保护、弘扬文化、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目标,切实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倾力打造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构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圣地。

(一)科学谋划,探索殷墟大遗址和谐可持续保护模式《殷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修编]》已经完成,并获得国家文物局的审批,2012年7月15日由河南省人民***府公布实施[1]。我们要将殷墟规划与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契合,将城市的建设发展重点逐步向东、向南拓展,为殷墟遗址的保护让路,同时为安阳经济社会发展寻求更为广阔的空间。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功能区划、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要素,转移和疏散殷墟遗址区大量人口和企事业单位,减轻殷墟遗址保护压力。设立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有效解决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文化旅游服务业等能够与遗址保护和谐共存的产业,最终实现殷墟遗址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加强研究,完整、真实地展现晚商都城格局与面貌殷墟被誉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摇篮”,经过80多年的考古发掘,现今可以明确殷墟遗址的整体布局和主要构成,并对宫殿宗庙遗址区及王陵遗址区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要完全弄清遗址的整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考古发掘及科学研究工作。殷墟遗址已经有3300年的历史,地面上的建筑早已毁坏殆尽,也没有保存下来的文字描述和确切***像。因此,只能够依据甲骨文字、青铜器、商代建筑考古遗迹等资料进行推测复原。以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为例,其现有的保护、展示方式和内容对殷墟宫殿的严整性、宏伟性、庄严性、复杂性表现不够,没有抓住商代宫殿制度的根本原则,没有体现商代宫殿制度的精神实质,割裂了殷墟宫殿建筑的完整性,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性遗存。仿建的宫殿与考古研究新成果存在差距。如乙二十组基址,目前将其复原成一座四周有回廊、房顶为双檐、四坡的单体殿堂。据2004—2005年最新的勘探资料和专家研究成果表明,乙二十基址东、西、南各发现一处规模较大的夯土建筑基址,与乙二十基址组成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建筑群[2]。因此,需要我们集合多学科专家的力量,将“殷墟布局探索与研究”列入重大科研课题,以宫殿宗庙区和洹北商城为重点,对其具体范围、布局和内涵、年代和变迁、建筑性质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立足遗址,创新思维,研究制定殷墟宫殿宗庙基址、洹北商城宫殿基址、王陵大墓、甲骨窖穴、手工作坊等遗迹的复原、展示方案,利用光电技术、轻型材料等新技术,显示商代建筑和遗迹的三维模拟复原影像和结构,以求更科学、更完整、更准确地展现殷墟作为晚商都城的原真风貌,充分展示遗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创新理念,提升殷墟遗址保护、展示水平规划期内将在殷墟考古遗址公园内建设商代社会生活形态展示博物馆。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思维,不搞传统的大体量场馆建设,在遗址公园内结合环境改造,根据考古研究成果,还原殷商时期粟作农耕、蚕桑纺织、家畜饲养、渔猎等景观以及手工制作、宗教祭祀、征伐战争等场景,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设计演绎,以实验考古学的形式引导游客参观、体验,打造一个开放式的露天商代社会生活形态博物馆。此举不但可以节约大笔建设资金,激发遗址地民众主动保护遗址的热情,同时能够更真实地表现出商代社会的风貌,全面提升殷墟的保护、展示水平。

(四)加大投入,完善殷墟考古遗址公园基础设施在保护文物安全和遗址整体格局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完善宫殿宗庙遗址区、王陵遗址区、后冈遗址区和洹北商城遗址区的道路系统,将四大遗址区联成一个有机整体,并整治道路沿线景观,满足遗址保护和展示的需要。同时,为使游客得到更优质、便捷的服务,不断完善遗址公园内的管理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以满足游客对食、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使游客可以在遗址公园内享受全面、温馨的人性化服务。2009年,为改善殷墟核心区环境风貌,安阳市***府筹措资金4.5亿元,对殷墟宫殿宗庙区西侧的花园庄村实施整体搬迁、绿化,规划建设大型殷商文化广场、“商颂”雕塑等具有殷商时代气息的设施。结合花园庄搬迁改造工程,可以将小屯、花园庄改造区建设成一处集文物保护、考古体验、生态观光、文化产业发展的考古遗址公园免费开放区。作为公园核心区的过渡区,让游客在进入公园核心区之前先有殷商文化的欣赏与体验,也可让游客在参观完核心景区之后继续品味、游憩。

(五)搞好创意,做足殷商文化产业升级大文章目前,我市依托殷墟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文化创意精品节目,制作了大型3D动漫《梦回殷商》;与台湾合作,创作了大型室内剧《汉字霓裳》;拍摄了以殷墟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家在洹上》、《第四片甲骨》等,取得了较大影响。下一步,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其他遗址公园的成功做法,如金沙遗址的祭祀大典、金沙太阳节,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作的大型文化史诗电影《圆明园》、《大明宫》等,力邀国内外一流文化大师、影视导演,深入挖掘殷墟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世界遗产的知名度,制作一批高品质、高水准、有市场号召力的文化品牌,并将此品牌扩展到其他产业中,延长文化资源的产业链条,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

(六)扩大宣传,实施“殷墟珍宝走出去”战略2005年建成的殷墟博物馆,是殷墟遗址保护与展示中的最大亮点。由于属于遗址类博物馆,建筑规模较小,展览设计单一,且建成后展品更新缓慢,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日前,又一种成功的模式———殷墟珍宝全国巡回展正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2012年1月由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殷墟宝藏———商王都珍宝展》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6月18日,又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所到之处,掀起了一轮殷墟珍宝热潮。2012年10月18日,“商王武丁与后妇好———殷商盛世文化艺术特展”在博物院拉开大幕。该展览从商王武丁、商后妇好、武丁与妇好的生活、武丁与妇好的事功和武丁与妇好为殷商在文化艺术上的建树等五个方面,以280件(组)文物结合相关***文,展现了商王武丁与商后妇好以及他们所处的商代后期的社会生活画卷。这也提示我们,可以与相关单位加大合作,以殷墟出土文物为媒介,实施“走出去”战略,让世界了解殷墟,让殷墟文化品牌走向世界。

结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文化的创新10篇

学习

妈妈对宝宝说的话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妈妈对宝宝说的话,内容包括妈妈对宝宝说的话大全,妈妈对宝宝说的感谢话。3、胜不骄,败不馁,胜利不能骄傲,失败不能气馁,这样的人了不起;胜不骄,败不馁,胜利不能骄傲,失败不能气馁,这样的人了不起。4、要有礼貌,上放学应该要主动问候老

学习

食堂领导陪餐制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食堂领导陪餐制,内容包括学校食堂领导陪餐汇总,食堂领导陪餐制。相对于教育教学核心工作,食堂管理只能算学校一项后勤保障工作,***此次出台专门针对学校食堂管理的法规,并将其提升到“校长负责制”的高度实属无奈。当前,食品安

学习

选调生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选调生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选调生工作总结小标题,选调生工作汇报怎么写。一、谦虚谨慎,勤学善思,努力学习提素质。两年来,我始终注重学习,把学习作为干好工作、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和基础。一方面,我努力学习***治理论和业

学习

课文狼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课文狼10篇,内容包括课文狼图文并茂,狼课文全篇抄写。母狼想了一会儿,说:“行。”母狼照办了。公狼刚爬上陷阱,趁母狼不注意,一脚把母狼踢进陷阱里了,公狼边走边说:“让我孝敬你,没门!”猎人回来了,“砰”,一***。母狼死了,猎人用它的

学习

记一次体育比赛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记一次体育比赛10篇,内容包括记一次体育比赛300字,记一次体育跑步比赛作文400字。比赛继续进行着,我们班的队员和四班的队员你来我往,比赛进行到最后几分钟,韩宁找到一个好的机会,一脚射向球门,球进了!不久,比赛结束了,我们班以7:3的

学习

老虎的样子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老虎的样子10篇,内容包括老虎的演化过程100字,老虎的样子简介。3、虎生而文炳:文:纹理;炳:显著。老虎生来身上的皮毛就是花纹鲜艳多彩。比喻人本来就具有的素质和品德。4、虎跳龙拿:跳:跳跃。像老虎那样跳跃,像龙那样伸爪抓取。比

学习

矛盾论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矛盾论论文,内容包括矛盾论的论文,读矛盾论论文。矛盾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时时可以见到,处处可以用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等,对

学习

遗憾也美丽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遗憾也美丽10篇,内容包括遗憾也是一种美范文,遗憾也美丽的感想。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这首家喻户晓的千古名篇,充满了愁思,多么感人,是因为寒窗苦读十年的张继落榜了。落榜又何尝

学习

人生名言名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人生名言名句10篇,内容包括人生是悲剧名言名句,小说人生名言名句大全。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学习

淘宝怎么写关键词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淘宝怎么写关键词10篇,内容包括淘宝新店怎么补关键词,淘宝关键词推广在哪里。2017年占手淘搜索主导的还是人群标签。不同的人群身上标签是不一样的,当顾客在搜索一个关键词的时候,系统会根据他的人群标签去匹配商品推荐给买家

学习

回到妈妈的桃花源10篇

阅读(25)

遨游在桃花丛里,犹如在仙境之中,香风到过的地方,桃花呢喃细语,我倘佯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多么幸福!那桃花有的迎风初绽;有的含苞待放,半藏半露;更多的是毛茸茸的,微吐红点的小花苞。现在正是百花齐放,万枝吐绿的春季,那一个个花苞,在绿叶的...

学习

胀的词语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胀的词语10篇,内容包括胀开头的词语,胀的词语怎么写。通胀文化不是中国独创。黄灿然在《格拉斯的烟斗》这本书中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前几年过世的琴键喜剧演员维托克・博杰,他不仅是一流的钢琴演奏家,还是个幽默表演大师。博杰

学习

园林施工员工作总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园林施工员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园林施工员工作总结,园林管理工作总结200字。园林施工***的设计是园林整体规划的关键环节。在现阶段施工***设计中普遍存在着施工***的深度和内容不统一、设计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园林施工的

学习

税收观念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税收观念,内容包括税收法治观念,税收知识大全100篇。更进一步看,这两个方面在交相作用。纳税人纳税意识薄弱,直接带来了税收的大面积流失;税收渠道不畅以及“费大于税”的***府收入格局的出现,又模糊了***府部门对于税收的性质

学习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内容包括跨文化交际小论文1000字,论文选题100题跨文化交际。2)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高校英语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参与主体,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

学习

文化标兵申报材料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文化标兵申报材料,内容包括文化活动标兵推荐理由,文化先进单位推荐材料模板。管委会目前涉及的建设项目相关审批事项主要集中在规建环局、国土分局、经发局等各个部门,基本上采用很老套、较落后的传统纸质报建报批模式,程序繁

学习

文化素养论文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文化素养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大学生文化素养论文1000字,文化论文提纲模板。(二)时展的需求历史的发展过程,也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它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深入了解,还是对社会发展探寻、研究、延续的进程。纵观近几年来,涌现出了一

学习

办公室创新工作思路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办公室创新工作思路,内容包括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办公室开拓创新工作方法。“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为”。思路和观念,归根结底是靠思想来体现的;出路和行为,归根结底是由思想来决定的。现在人人都在喊***思想,有些只停

学习

文化扶贫工作总结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文化扶贫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文化扶贫的典型经验,文化扶贫的主要做法。洛浦县XXX乡位于洛浦县东北部6.5公里处,区域总面积210平方公里。总人口10368户420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298户、21926人,XXX乡下辖行***村33个,拆分后下辖

学习

创新音乐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创新音乐论文,内容包括音乐论文参考文献100篇,流行音乐论文1000字。从创新能力的内含中我们知道,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的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但是,在创新活动中,如果仅仅依赖专业知识,而没有创新

学习

文化建筑论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文化建筑论文,内容包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论文范文,有关文化建筑的论文题目。在五十年代,北京建设的突出成就主要体现在天安门广场,长安街的建设和一批标志性公共建筑上。十里长街,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

学习

企业文化考察报告模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文化考察报告模板,内容包括企业文化实地考察报告,企业文化调研提纲模板。三是参观考察。先后参观了荏原制作所、资生堂株式会社、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西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