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论文

诚信论文第1篇

关键字:诚信会计诚信企业文化

一、诚信概念

1.传统道德中的诚信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早已内化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特质,无论是中国先秦儒学对诚信的提倡,宋明理学对诚信的推祟,还是现代人们对诚信的赞赏,都充分说明了诚信不仅仅是预示着一种行为,标示一种制度,更折射着一种文化——诚信文化。诚信成为一种理性的观念系统,在中国是由先秦儒家完成的。从说文解字角度看,“诚信”二字,最初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是分开使用的。诚的原意是真实客观,无妄无欺。信的原意是人言谓定,诚实无欺。由于“诚信”二字在原意上相通,可以互用,故许慎《说文》曰:“诚,信也;信,诚也”。程颐说:“诚则信矣,信则诚矣”。春秋战国时期,诚信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论述。孔子明确指出:“言必信,行必果”,“上好信,则民莫不用情”。孔子并强调:“人无信不立”,“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在孔子看来,诚信是为人处世、社会交往、治国理财之根本要求。所以,孔子把信列为四教(文、行、忠、信)和五德(恭、宽、信、敏、惠)的组成要素。西汉的董仲舒将信作为“三纲五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诚信就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要求,古老的中国也就成为饮誉中外的文明礼仪诚信之邦。

2.会计诚信

对诚信进行诠释后,我们可以把会计诚信作以下的理解,它是指生产、提供会计信息的相关人员(包括会计人员、审计人员、企业管理层等等),在从事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工作时,应诚实守信,运用合法、合理的技术和方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笔者以为,对于广大会计人员来说,坚持诚信为本原则就是要求立足会计实践,力行诚实守信。如果把“诚信”二字分开要求,我们认为:“诚”相对于会计人员至少有三层内容:①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爱会计岗位;②诚恳善待与自己会计工作有关和无关的人们;③热忱勤勉地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而“信”相对于会计人员至少也有三层内容:①讲究信用,实话实说,只做真账;②树立会计信誉,创建会计品牌,坚决不做假账,提高会计公信力,让公众信服;③信任他人及其会计信息,像相信自己一样相信会计同行和他人。所以,从整体看,会计诚信品质的内容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会计诚信则表达了企业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们服务。******对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不做假账”也道出了会计诚信的真谛,即根据原始凭据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及进行审计等。诚信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一切制度和规则得以确立和运作的基础,是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根基,是一切文明的立足点。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信用经济,离开了诚信,市场经济就寸步难行。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对资源使用过程及结果做出如实记录并及时向资源所有者和经营者进行报告,同时把信息提供给***府、银行、股民等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在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今世界,发展知识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对包括会计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府和公众需要公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从而使会计诚信变得更为社会所重视。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诚信会计事件很多,比如连续3年稳坐我省民营企业第一纳税大户交椅的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这家企业的前身是遵化市钢铁厂,由于连续亏损,1998年被来自浙江宁波的民营企业家张忠祥租赁,2000年买断,改为现名。近5年来,这家企业不但实现扭亏为盈,生产还连着翻番,前年销售收入10亿多元,去年超过30亿元,利税达5亿元。这位浙江企业家凭借什么取得如此赫赫成绩?公司里的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们讲述原因时,重点提到了诚信,他指着贴在墙上的“诚信、规则、创新、高效、共赢”的企业精神说:“我们企业的诚信建设,抓的是制度,用我们老总的话来说,抓的就是制度,依靠制度保证诚信。”

的确,在这位浙江企业家统领下的建龙公司,已经将诚信融入到了每一项具体的规章和规则之中:对***府讲诚信,他们作出决不逃税漏税的详细规定,为了保证遵循会计准则,张志祥还特意聘请了香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公司财务审计;对客户讲诚信,他们从最令人头疼的资金往来做起,因为企业的不断扩张,建龙公司的经费非常紧张,但他们几年来一直坚持每周做一次“资金平衡”,准时将该付对方款项汇出,杜绝任何随意性;对员工讲诚信,所作的包括待遇、福利在内各种承诺必须全部兑现,一次因为银行方面原因,公司部分职工的工资晚发了7天,公司按照规定,公开向职工道歉……。

然而,近几年来,一些国家发生的大公司财务欺诈案,使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的挑战。从美国的“安然”事件到我国的“银广厦”,由此而见,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是国内外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会计造假问题严重,给消费者、投资者、债权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损害。2000年***对100家国有企业进行检查,发现有81家虚列资产37亿元,87家虚列利润27亿元;2001年被中国证监会查处或被沪深证交所公开谴责和批评的上市公司近100家;同年有关部门抽查了16家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32份审计报告,并对21份审计报告所涉及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审计调查,检查发现因会计信息失真导致财务虚假的金额达71.43亿元。例如:琼民源在1999年度会计报告中,虚构利润5.4亿元;在对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调查中,发现该所给银广厦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银广厦近四年中,仅其虚增利润就达7.71亿元,使广大投资者损失近68亿元;2001年度在《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中,账外设账的单位580个,私设小金库的单位473个,查出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存在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3万多个,违法、违规金额总计达757亿元。以上事例,仅为会计造假之冰山一角,难怪***长项怀成就提出把“依法强化会计工作,严厉打击做假账”列为财***工作的重点之一。

在此,笔者给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和方法。

二、构建我国会计诚信的对策与方法

从古到今,人们都非常重视诚信原则,其原因就是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作用的正常发挥,需要一种公平交易的秩序,使市场行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而平等的要求之一,就是市场交易双方必须恪守诚实信用原则。由于会计工作是向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各个方面提供信息的工作,因此其“诚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诚信的社会环境,是市场经济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石。我们可以非常清醒地看到,支持今天西方整个***治和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契约、诚信、个人负责等信用文化,恰恰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一直极度短缺的。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的,就必须建立起支撑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会计诚信文化。市场经济既是严格的法治经济,又是严格的信用经济,它的确立和发展内在地需要讲究诚信的道德力量。作为经济主体,在市场中能体会到自律的必要性、重要性而产生对自我行为进行约束的要求,自觉遵守市场经济道德规范,这是整个市场经济规范的基础和灵魂。只有当人们普遍形成和确立了市场经济道德规范,市场经济的行***规范、法律规范才能得到真正的、自觉的实施。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会计诚信体系的机制。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从道德上、制度上确保诚信“升值”,消除欺诈和失信,确是一桩刻不容缓的大事。那么如何来进行会计诚信的建设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1.1塑造会计诚信的企业文化

从企业内部环境进行考虑,笔者认为会计诚信缺失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所以,要建设企业会计诚信文化,除了***府和社会的努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企业要重建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诚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经营和培育市场的投入不应只限于物质方面,还要注重诚信的投人,营造一种“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没有诚信的投入,物质的投入就难以取得最大的利益。构建“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加强信用建设,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合法经营,追求“阳光利润”,搞好优质服务,提升商品质量,经营信誉和顾客的满意度。“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重在培养诚信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内化为中小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体现在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使诚信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做到“诚信不欺、一诺千金”,信守道义和诺言,诚善于心,言行一致,先义后利。有效的诚信文化建设模式必须由企业的主要领导倡导,在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的同时,考虑全社会的利益。企业领导必须将诚信文化建设看成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通过教育使员工认识到诚信尤其是会计诚信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通过合法的手段使公司利润最大化是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

1.2塑造会计诚信的社会文化

会计诚信文化的丢失不仅是会计领域仅有的现象,也不仅是会计人员仅有的现象,它成了社会的普遍现象。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不仅要打造会计诚信,还要建立社会诚信,只有全社会做到诚实可信,才能够保证会计信息人员的守信,才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诚信建设必须纳入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之中。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并要加以时日方可完成。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这部分工作主要包括四点:一是健全股东大会制度。其中又包括推行股东大会网络投票制度、建立累积投票选举制度和引入限制表决权制度。二是完善***董事制度。其中主要包括完善***董事的选聘机制和赋予董事予一定的权限。三是完善监事会制度。其中包括规范监事会的产生机制、保持监事会的***性和落实监事会的职权。四是建立报酬与业绩相对称的经营者激励机制。

3.健全会计制度体系

3.1加快会计制度建设步伐

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一是规范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避免不确定性对会计制度产生过多的影响,增强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性、稳定性和持续性。随着会计改革的深化,会计准则应逐渐过渡到由民间组织来制定。二是完善会计制度的内容,压缩虚假会计信息的施展空间,这可以从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和考核等方面着手。二是加快制定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针对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加以规范。四是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策选择的弹性区间,对会计***策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

3.2建立会计诚信评价制度

近年来,一些我国地方***门对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试行了会计诚信评价制度。上海市财***局率先于2001年探索建立了会计诚信评价制度,并于2002年开始试行;山东等地也于2002年开始进行会计诚信评价试点。试点情况表明,对企业财务会计情况作出评价并公示,有利于督促企业依法规范会计秩序和做好会计工作,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行业公信力。

4.加强会计诚信教育

4.1加强高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从根本抓起

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走向会计工作岗位,从事具体的会计工作,他们在高校所接受的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以及他们在校期间所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必将对他们今后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道德等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一层面上讲,我们的会计教育工作对会计诚信建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2加强注册会计师诚信教育,提高执业胜任能力

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一个融知识和技术于一体的服务行业,注册会计师的专

业胜任能力既要求其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又要求其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然而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素质在许多方面离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年龄结构、专业知识结构、技能和经验等方面有不人意之处。在职人员专业水平的低下以及事务所缺乏科学管理最终影响其执业能力难以满足社会的要求。但这些问题都不是短时间所能解决的,笔者认为可从

以下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加强审计方法的研究和审计人员的培训。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尤其是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应有计划地组织乃至强制性要求各事务所参加定期或不定期在职会计师培训和后续教育,不断引进和组织学习国外先进的审计理论与技术方法,以提高在职人员适应审计环境、对象及目标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制定和完善一套对在职从业人员业务能力的考核机制。为强化后续教

育效果和防止“南郭先生”的现象,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至少不定期抽查考核从业注册会计师业务能力一次,对业务能力不能胜任的执业者责令其自费培训或停止其继续执业。

三、结语

会计诚信缺失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讲,可以使市场信号失真造成***策制定的失误,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配置低效劣化,造成大范围的国家利益受损。从企业的角度讲,可以对企业产生误导,使企业的决策失误,失去市场机会,使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同时也使会计行业本身深受其害,危害会计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规范体系,使内控系统秩序失控,会计秩序混乱,滋生腐败和犯罪。然而,诚信的缺失并非是会计特有的问题,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的一部分,会计诚信的缺失只是我国当前整个社会诚信程度低下的一个反映,事实上,我们的***府行***部门,甚至***门都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因此,要重塑会计诚信仅靠会计自身是做不到的,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但笔者相信,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下,会计诚信必将回归会计的本源。

四、参考文献

[1]李春.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J].经济师,2003,8

[2]陈华.试论重建企业诚信文化[J].市场周刊,2003,10

[3]王开田.会计行为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李龙.法制建设与职业道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5]黄速建.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观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诚信论文第2篇

一、诚信与计生的科学理解

(一)诚信的解释

人类历史上,诚信的内涵因所处的时代不同,学术派别不同,理论概括的不同,表现的形式会不一样,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提倡诚信,并且也是这样要求自己。诚信的意义和作用也从不同角度被阐释。孔子解释为,“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孟子曰:“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事之本”,“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等等。“信”也是伦理中的一种重要价值观或道德标准。“信”的含义与“诚”相近。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后来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隋国大夫季梁:“忠于民而信于神”,“祝史正辞,信也。”《左传》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3可以看出,诚信包含的最基本涵义是一致的:真实、诚实、表里如一、信赖、信誉或信任等。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体。无论是阶级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未必平等但一定是互信的。诚信包括诚实、诚恳、守信、有信等。诚信已成为人们在其社会行为中应该普遍遵守的最基本准则之一。随着行为主体的活动领域的加深,诚信的外延也不断扩大,从人与人交往之间,到人与社会、人与组织、人与国家、国家与个人等方面;另外,诚实的内涵也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扩大,首先表现出诚信的层次性,即诚信从最初的对个人、对家庭的行为准则,逐渐扩大到对国家的忠诚,对普遍民众的忠诚;诚信的最高的境界、理想(或要求)是要对国家、对人民、对正义事业的忠诚;即诚信不仅仅是个人(组织)对个人(或家庭)的平等问题,更应该是个人(组织)对最大多数人事业的公平、公正、平等的关系问题。其次是诚信的系统性,诚信主体之间是相互的;诚信包含权利也包含义务;诚信有最低目标、最高目标、中间目标的层次划分;诚信具有多重属性,各个属性之间既可能统一也有可能对立等等。

(二)诚信的本质及特点

1、诚信是维系社会发展的基本结点

诚信占据着人类道德的核心位置,“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是被人们视为治国、修身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更是人人应该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诚信对于国家也一样,诚信为***,才能取信于民,从而***通人和,社会才可能得到发展,比如,中国古代有商鞅立木树信的佳话,也有不讲诚信而自食恶果的烽火戏诸侯。诚信的对立面是没有诚信或不诚信、欺骗、不真实等,没有诚信就意味着未来活动的不可能进行,也就是意味着其社会行为的不可持续性。因此,诚信也是行为主体自觉的行为客观要求,充分显示了诚信在人类社会活动的价值和地位。从古到今,人类高度重视诚信原则,诚信的存在维系了人们交往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2、诚信也是法律规范中的本质要求

诚信不仅是人类之间交往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同时,亦逐步上升为一种法规、法律。一般情况下,对诚信的衡量往往是通过不(没有)诚信来区别或刻画的。对不诚信(或诚信)思想的褒贬在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有明确规定,如《民法通则》、《合同法》都规定了活动主体双方是平等互信的,在平等互信的前提下,人类的行为才是合法的,即法律规范下,不诚信的行为或活动(如欺诈、隐瞒真相、引诱等)要受到法律制裁,这种法律强制惩罚可以是财产性的,也可以是人身性的;可以是民事的、行***的,甚至可以是刑罚的。因此,诚实信用既是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法律范畴内的规范要义。

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一 个最为重要的前提就是信息充分,信息充分暗含着一个意思:信息首先是真实的,即不是虚假的或者不能是不可靠的。诚信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当人类进入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时,对诚信的要求也更为迫切和必要。现代社会也被称为“信息时代”,现代社会特点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经济)交往的途径、环节等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透明、及时、公正、快捷的大量信息,透明、开放的信息渠道能够让交易双方站在更加公平对称的立场上进行交往。尤其是处于社会核心位置的***府要治理社会、服务社会更加需要高质量的信息,即质量的真实是比任何时代对诚信要求都更加迫切。真实的信息实质也包含着最低的个人行为成本、社会成本或最大的个人收益、社会收益。因此,***府服务的诚信和对公民的诚信应该是完全一致的。

3、诚信表现为超越功利的道义性

诚信具有超越功利的道义性。传统社会以家国为本位,个人只是家国关系网络中的构成因子,缺乏***的地位,缺乏个人的权利,在价值取向上是家国利益至上,个人只能为家国尽义务,而不要求个人权利。因此,人们做出某种诚信承诺往往不以功利要求为前提,履行诚信往往是没有功利目的的道义行为。面对利益,基本上是以道义衡量,决定取舍,符合道义则取,不符合道义则不取。推而广之,任何社会行为,均应从道义出发。4这种诚信的“义”(诚信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道德的主要内容和标志)或“信”与“利”完全对立,当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诚信就可能变为空洞的或较高行为道德标准,这也是造成目前缺失诚信较为普遍的原因之一。

(三)计生与“诚信”的关系

诚信计生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然趋势,也是**区实现和谐社会客观要求,更是**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跨越式发展的科学选择。这种选择很大程度取决于诚信与计生之间的联系。

一是计生与诚信的目的相同。与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经历一样,**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计生工作中相继采取过突击活动、行***手段、强迫命令等措施强制推行计划生育***策,部分群众遭受了较大的身心损失和利益损失。但是,从全国范围内、从国家长久来看,全国人口减少近4亿人,相对于我国人口已有的规模,已有不发达的社会阶段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而言,最大的好处可能是避免了发展所遇到各种制约瓶颈,从而为社会发展,实现了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了条件。诚信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其目的就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信,和谐。

二是诚信是实现计生目标的基本保障。我国计生的目的是社会和谐,其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没有信用,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普遍的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而计划生育工作群众性强、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每个家庭、每个人都与计划生育***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联系如何,能否实现计划生育***策与群众生育意愿的和谐,服务者与受服务者的和谐,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必然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没有诚信的计生就没有社会的长久持续稳定。特别是,当前获得经济利益还是作为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诚信机制还相当程度的缺失。因此,***府部门的率先诚信示范,有助于全社会诚信的普遍建立。**区诚信计生道路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修补和改善***群、干群关系,加强***和***府的执***为民的地位,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

三是计生和诚信是当前我国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当前计生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通过人口数量的减少,把社会既定、有限的资源(土地、水、物质财富等)用于人的全面发展上,如通过医疗、卫生、安全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的人的身体素质;另外,也包括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制度等事业的发展对人的其它素质的提高。计生事业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土地、经济投入产出的社会效益,因此,可以说,计生的效果影响到我国社会公共事业的各个方面;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任务又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把维护社会事业的公益性、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府的主要职责,调动全社会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等等。5这些社会事业的持续繁荣发展的不可能离开诚信。因此,没有诚信社会事业不可能得到发展,可见,诚信和计生是当前社会的事业的主要内容或影响因素。

二、**区计生工作中诚信氛围的建立

**区计生部门以及相关***府部门在科学地理解了诚信与计生联系的基础上,**区努力通过以下的途径把诚信逐步引入到**区计生工作中,树立一个全社会诚信的计生环境。

一是广泛的诚信道德教育宣传。强化以诚为本、取信于民的计生理念,有效地塑造出诚信的计生队伍,即诚实求真、廉洁务实、公正***的计生队伍。广泛开展了“诚信从我做起、诚信从现在做起、诚信从具体事情做起”的“诚信计生”活动,说话守信,做事诚信,营造诚信计生的良好氛围。

二是依法行***。**区人口计生部门逐步改变不合时宜的惯性思维和传统做法,通过自觉学法、坚决依法、善于用法、严格***,运用法律武器解决计生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凡是让群众受益的***策措施积极创造条件认真作为,凡是侵犯群众权益的决不作为。逐步实现***主体明晰化、***过程程序化、***文书规范化、***监督社会化。进一步落实了计划生育依法行***目标责任制、行***过错追究制和考核奖惩制,把依法行***的责任落实到人,过错追究到人。重点查处***员干部违反计划生育行为、全面兑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惠***策。

三是制约、奖惩机制。规范、完善的监督制约可以加大失信成本。重点加强了以下方面的监督。一是行***监督,二是社会监督,三是法律监督。采用了信息公开的办法,使得诚信与不诚信显性化、可测量化,从而加大了失信成本。另一方面,把诚信计生建设情况,作为人口计生系统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评先评优的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诚信规则、标准以及评估指标体系。在全系统建立诚信档案,记录单位和个人的投诉信息、褒扬信息、惩戒信息等,对其诚信情况重点是依法行***、廉洁自律、优质服务等情况定期评估,确定诚信等级,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警示、限制、惩戒措施,在全社会内形成人人讲诚信、人人为诚信的良好局面。

三、**区实现“诚信计生”的具体内容

人口计划生育是涉及面最广的社会工程之一,因此,**区人口计生工作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支持,积极创造诚信的计生大环境外;***府计生部门、相关部门甚至区***、***府也是更是亲历亲为。**区计划生育事业经历了30多年积极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诚信”计生模式:即“有序引导、数据真实、信息公开、服务均等、***严明、干群和谐”。

1、“大人口计生”理念统领“诚信”模式

**区诚信计生中的“大人口计生”理念包括四大“视角”。首先是“大视野”。“大视野”就是**全区统一思想认识,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全区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首要位置。把解决**人口问题作为推动本区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其次,“大平台”就是坚持全区******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府各相关部门协调一致,联动共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人口计生工作格局,建立人口计生工作大平台。再次,“大覆盖”就在于实现人口计生区域一体化、人文和科普一体化,将服务对象从育龄妇女到其它年龄段的女性以及其他社会群体,让婚育新风真正进社入户,进社区、企业、学校和机关,各个角落。最后,“大服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群众基本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服务渠道等方面敢于创新,坚持把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家庭利益与社会利益、自身利益与子孙后代利益有机统一。

2、计生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区委、区***府正是科学地认识了诚信与计生的内在联系。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全区上下端正思想认识,大力弘扬诚信精神,深刻认识到求真务实是人口计生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推进计生综合改革的基础,深刻分析了人口计生工作弄虚作假、数据不实造成的负面影响:一是会严重影响到***、***府准确掌握实情,造成人口、乃至社会其它决策上的偏差;二是弄虚作假行为会直接导致基层干部不务实,作假而不做事,影响******府的诚信形象,败坏社会风气;三是瞒报漏报导致人口底子不清,不利于落实人口措施、计生处罚的落实。

诚信论文第3篇

一、诚信与计生的科学理解

(一)诚信的解释

人类历史上,诚信的内涵因所处的时代不同,学术派别不同,理论概括的不同,表现的形式会不一样,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提倡诚信,并且也是这样要求自己。诚信的意义和作用也从不同角度被阐释。孔子解释为,“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孟子曰:“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事之本”,“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等等。“信”也是伦理中的一种重要价值观或道德标准。“信”的含义与“诚”相近。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后来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隋国大夫季梁:“忠于民而信于神”,“祝史正辞,信也。”《左传》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3可以看出,诚信包含的最基本涵义是一致的:真实、诚实、表里如一、信赖、信誉或信任等。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体。无论是阶级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未必平等但一定是互信的。诚信包括诚实、诚恳、守信、有信等。诚信已成为人们在其社会行为中应该普遍遵守的最基本准则之一。随着行为主体的活动领域的加深,诚信的外延也不断扩大,从人与人交往之间,到人与社会、人与组织、人与国家、国家与个人等方面;另外,诚实的内涵也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扩大,首先表现出诚信的层次性,即诚信从最初的对个人、对家庭的行为准则,逐渐扩大到对国家的忠诚,对普遍民众的忠诚;诚信的最高的境界、理想(或要求)是要对国家、对人民、对正义事业的忠诚;即诚信不仅仅是个人(组织)对个人(或家庭)的平等问题,更应该是个人(组织)对最大多数人事业的公平、公正、平等的关系问题。其次是诚信的系统性,诚信主体之间是相互的;诚信包含权利也包含义务;诚信有最低目标、最高目标、中间目标的层次划分;诚信具有多重属性,各个属性之间既可能统一也有可能对立等等。

(二)诚信的本质及特点

1、诚信是维系社会发展的基本结点

诚信占据着人类道德的核心位置,“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是被人们视为治国、修身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更是人人应该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诚信对于国家也一样,诚信为***,才能取信于民,从而***通人和,社会才可能得到发展,比如,中国古代有商鞅立木树信的佳话,也有不讲诚信而自食恶果的烽火戏诸侯。诚信的对立面是没有诚信或不诚信、欺骗、不真实等,没有诚信就意味着未来活动的不可能进行,也就是意味着其社会行为的不可持续性。因此,诚信也是行为主体自觉的行为客观要求,充分显示了诚信在人类社会活动的价值和地位。从古到今,人类高度重视诚信原则,诚信的存在维系了人们交往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2、诚信也是法律规范中的本质要求

诚信不仅是人类之间交往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同时,亦逐步上升为一种法规、法律。一般情况下,对诚信的衡量往往是通过不(没有)诚信来区别或刻画的。对不诚信(或诚信)思想的褒贬在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有明确规定,如《民法通则》、《合同法》都规定了活动主体双方是平等互信的,在平等互信的前提下,人类的行为才是合法的,即法律规范下,不诚信的行为或活动(如欺诈、隐瞒真相、引诱等)要受到法律制裁,这种法律强制惩罚可以是财产性的,也可以是人身性的;可以是民事的、行***的,甚至可以是刑罚的。因此,诚实信用既是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法律范畴内的规范要义。

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一 个最为重要的前提就是信息充分,信息充分暗含着一个意思:信息首先是真实的,即不是虚假的或者不能是不可靠的。诚信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当人类进入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时,对诚信的要求也更为迫切和必要。现代社会也被称为“信息时代”,现代社会特点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经济)交往的途径、环节等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透明、及时、公正、快捷的大量信息,透明、开放的信息渠道能够让交易双方站在更加公平对称的立场上进行交往。尤其是处于社会核心位置的***府要治理社会、服务社会更加需要高质量的信息,即质量的真实是比任何时代对诚信要求都更加迫切。真实的信息实质也包含着最低的个人行为成本、社会成本或最大的个人收益、社会收益。因此,***府服务的诚信和对公民的诚信应该是完全一致的。

3、诚信表现为超越功利的道义性

诚信具有超越功利的道义性。传统社会以家国为本位,个人只是家国关系网络中的构成因子,缺乏***的地位,缺乏个人的权利,在价值取向上是家国利益至上,个人只能为家国尽义务,而不要求个人权利。因此,人们做出某种诚信承诺往往不以功利要求为前提,履行诚信往往是没有功利目的的道义行为。面对利益,基本上是以道义衡量,决定取舍,符合道义则取,不符合道义则不取。推而广之,任何社会行为,均应从道义出发。4这种诚信的“义”(诚信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道德的主要内容和标志)或“信”与“利”完全对立,当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诚信就可能变为空洞的或较高行为道德标准,这也是造成目前缺失诚信较为普遍的原因之一。

(三)计生与“诚信”的关系

诚信计生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然趋势,也是**区实现和谐社会客观要求,更是**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跨越式发展的科学选择。这种选择很大程度取决于诚信与计生之间的联系。

一是计生与诚信的目的相同。与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经历一样,**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计生工作中相继采取过突击活动、行***手段、强迫命令等措施强制推行计划生育***策,部分群众遭受了较大的身心损失和利益损失。但是,从全国范围内、从国家长久来看,全国人口减少近4亿人,相对于我国人口已有的规模,已有不发达的社会阶段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而言,最大的好处可能是避免了发展所遇到各种制约瓶颈,从而为社会发展,实现了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了条件。诚信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其目的就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信,和谐。

二是诚信是实现计生目标的基本保障。我国计生的目的是社会和谐,其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没有信用,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普遍的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而计划生育工作群众性强、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每个家庭、每个人都与计划生育***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联系如何,能否实现计划生育***策与群众生育意愿的和谐,服务者与受服务者的和谐,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必然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没有诚信的计生就没有社会的长久持续稳定。特别是,当前获得经济利益还是作为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诚信机制还相当程度的缺失。因此,***府部门的率先诚信示范,有助于全社会诚信的普遍建立。**区诚信计生道路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修补和改善***群、干群关系,加强***和***府的执***为民的地位,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

三是计生和诚信是当前我国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当前计生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通过人口数量的减少,把社会既定、有限的资源(土地、水、物质财富等)用于人的全面发展上,如通过医疗、卫生、安全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的人的身体素质;另外,也包括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制度等事业的发展对人的其它素质的提高。计生事业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土地、经济投入产出的社会效益,因此,可以说,计生的效果影响到我国社会公共事业的各个方面;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任务又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把维护社会事业的公益性、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府的主要职责,调动全社会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等等。5这些社会事业的持续繁荣发展的不可能离开诚信。因此,没有诚信社会事业不可能得到发展,可见,诚信和计生是当前社会的事业的主要内容或影响因素。

二、**区计生工作中诚信氛围的建立

**区计生部门以及相关***府部门在科学地理解了诚信与计生联系的基础上,**区努力通过以下的途径把诚信逐步引入到**区计生工作中,树立一个全社会诚信的计生环境。

一是广泛的诚信道德教育宣传。强化以诚为本、取信于民的计生理念,有效地塑造出诚信的计生队伍,即诚实求真、廉洁务实、公正***的计生队伍。广泛开展了“诚信从我做起、诚信从现在做起、诚信从具体事情做起”的“诚信计生”活动,说话守信,做事诚信,营造诚信计生的良好氛围。

二是依法行***。**区人口计生部门逐步改变不合时宜的惯性思维和传统做法,通过自觉学法、坚决依法、善于用法、严格***,运用法律武器解决计生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凡是让群众受益的***策措施积极创造条件认真作为,凡是侵犯群众权益的决不作为。逐步实现***主体明晰化、***过程程序化、***文书规范化、***监督社会化。进一步落实了计划生育依法行***目标责任制、行***过错追究制和考核奖惩制,把依法行***的责任落实到人,过错追究到人。重点查处***员干部违反计划生育行为、全面兑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惠***策。

三是制约、奖惩机制。规范、完善的监督制约可以加大失信成本。重点加强了以下方面的监督。一是行***监督,二是社会监督,三是法律监督。采用了信息公开的办法,使得诚信与不诚信显性化、可测量化,从而加大了失信成本。另一方面,把诚信计生建设情况,作为人口计生系统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评先评优的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诚信规则、标准以及评估指标体系。在全系统建立诚信档案,记录单位和个人的投诉信息、褒扬信息、惩戒信息等,对其诚信情况重点是依法行***、廉洁自律、优质服务等情况定期评估,确定诚信等级,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警示、限制、惩戒措施,在全社会内形成人人讲诚信、人人为诚信的良好局面。

三、**区实现“诚信计生”的具体内容

人口计划生育是涉及面最广的社会工程之一,因此,**区人口计生工作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支持,积极创造诚信的计生大环境外;***府计生部门、相关部门甚至区***、***府也是更是亲历亲为。**区计划生育事业经历了30多年积极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诚信”计生模式:即“有序引导、数据真实、信息公开、服务均等、***严明、干群和谐”。

1、“大人口计生”理念统领“诚信”模式

**区诚信计生中的“大人口计生”理念包括四大“视角”。首先是“大视野”。“大视野”就是**全区统一思想认识,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全区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首要位置。把解决**人口问题作为推动本区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其次,“大平台”就是坚持全区******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府各相关部门协调一致,联动共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人口计生工作格局,建立人口计生工作大平台。再次,“大覆盖”就在于实现人口计生区域一体化、人文和科普一体化,将服务对象从育龄妇女到其它年龄段的女性以及其他社会群体,让婚育新风真正进社入户,进社区、企业、学校和机关,各个角落。最后,“大服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群众基本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服务渠道等方面敢于创新,坚持把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家庭利益与社会利益、自身利益与子孙后代利益有机统一。

2、计生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区委、区***府正是科学地认识了诚信与计生的内在联系。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全区上下端正思想认识,大力弘扬诚信精神,深刻认识到求真务实是人口计生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推进计生综合改革的基础,深刻分析了人口计生工作弄虚作假、数据不实造成的负面影响:一是会严重影响到***、***府准确掌握实情,造成人口、乃至社会其它决策上的偏差;二是弄虚作假行为会直接导致基层干部不务实,作假而不做事,影响******府的诚信形象,败坏社会风气;三是瞒报漏报导致人口底子不清,不利于落实人口措施、计生处罚的落实。

诚信论文第4篇

一、诚信的解释

“诚信”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诚,信也”,“信,诚也”,诚信包括诚实、诚恳、守信、有信。以往提到诚信,人们想到的往往是交易中的商业诚信,但诚信其实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完善的诚信体系还包括建立在社会公正基础上的社会公共诚信,如制度诚信、国家诚信、***府诚信、企业诚信和组织诚信等。而这一系列诚信的核心就是***府诚信,任何***府和制度都要按照诚信的原则来组织和建构,亦需按照诚信的原则行使其职权。一旦背离了诚信的原则和精神,***府就会失信于民,制度就会成为不合理的包袱。

二、计生与“诚信”的关系

可以说,计生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

一是诚信的工作方式是沟通群众与计生部门的桥梁。早期,限于形势和环境所迫,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历了“悲壮的辉煌”历程。前期主要依靠突击活动、行***手段、强迫命令等措施推行计划生育***策,严重恶化了***群、干群关系,这给***和***府长期执***的能力和水平带来了严重挑战;同时,从另一角度看也是***府对计生群众的一种承诺,即公民对计生的奉献是对***府诚信的支持。因此,***府诚信计生道路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修补和改善***群、干群关系,加强***和***府的执***为民的地位,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

二是诚信是计生的重要保障。我国计生的目的是社会和谐,其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而计划生育工作群众性强、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每个家庭、每个人都与计划生育***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否实现计划生育***策与群众生育意愿的和谐,服务者与受服务者的和谐,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必然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只有诚实可信的落实计生***策,才能树立人口计生工作的形象,赢得民众的支持。

三是诚信是实现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的重要保障。诚信要求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做到对所有上报和公布的指标都真实可靠,不参半点沙子,这样才能做到对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的准确把握,并对及育龄妇女人数、计划生育外出生人数等计生指标有准确统计,才能更好的预测未来人口走势。另一方面,人口计生工作经费的使用也必须做到诚实守信,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广泛的工作之中,并切实落实各项计生奖励工作,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因而,诚信是人口计生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保障。

三、**区诚信计生模式的特点

(1)从思想上深刻认识诚信

**区委、区***府正是科学地认识了诚信与计生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到求真务实是人口计生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推进计生综合改革的基础,深刻分析了人口计生工作弄虚作假、数据不实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全面统一思想认识,为打造诚信计生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2)从数据上真正体现诚信

**区计生部门多次组织计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统计法》及新修订的《统计法》,并通过多方渠道,如利用信息化办公条件或网上计生的宣传或咨询的快捷优势,及时掌握、获取计生服务资料,并通过基层计生专员等到现场获取一手资料等不同途径获得的资料的进行甄别,在人口计生基层数据汇总过程中真正做到了道实情、说实话、报实数,不搞虚假数字、坚决杜绝“迎检计生”。

(3)在***府资金的投放量和有效性上做到诚信

**区在财***上给予人口计生工作极大支持,逐年加大对计生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将计生事业经费纳入财***预算,由区财***统一支付计划生育“四术”费用全部,确保计生奖励能有效落实。此外,**区全面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和无子女职工离退休一次性奖励金或生活补助的新规定,使计生家庭得到经济补偿。

( 4)在计生***策的运行中做到诚信

**区坚持对违反计划生育法律及法规的检举奖励的诚信。如进一步规范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规范操作程序,近年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率要达到100%;加强工作。在做好及时解答群众来电来信来访,规范记录,限期办理,重要件办理报分管领导审定等工作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做好行***诉讼应诉和行***复议答复工作,减少行***诉讼和行***复议案件的发生;做好统计责任调查取证工作。

四.启示

诚信论文第5篇

一、诚信的解释

“诚信”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诚,信也”,“信,诚也”,诚信包括诚实、诚恳、守信、有信。以往提到诚信,人们想到的往往是交易中的商业诚信,但诚信其实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完善的诚信体系还包括建立在社会公正基础上的社会公共诚信,如制度诚信、国家诚信、***府诚信、企业诚信和组织诚信等。而这一系列诚信的核心就是***府诚信,任何***府和制度都要按照诚信的原则来组织和建构,亦需按照诚信的原则行使其职权。一旦背离了诚信的原则和精神,***府就会失信于民,制度就会成为不合理的包袱。

二、计生与“诚信”的关系

可以说,计生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

一是诚信的工作方式是沟通群众与计生部门的桥梁。早期,限于形势和环境所迫,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历了“悲壮的辉煌”历程。前期主要依靠突击活动、行***手段、强迫命令等措施推行计划生育***策,严重恶化了***群、干群关系,这给***和***府长期执***的能力和水平带来了严重挑战;同时,从另一角度看也是***府对计生群众的一种承诺,即公民对计生的奉献是对***府诚信的支持。因此,***府诚信计生道路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修补和改善***群、干群关系,加强***和***府的执***为民的地位,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

二是诚信是计生的重要保障。我国计生的目的是社会和谐,其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而计划生育工作群众性强、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每个家庭、每个人都与计划生育***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否实现计划生育***策与群众生育意愿的和谐,服务者与受服务者的和谐,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必然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只有诚实可信的落实计生***策,才能树立人口计生工作的形象,赢得民众的支持。

三是诚信是实现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的重要保障。诚信要求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做到对所有上报和公布的指标都真实可靠,不参半点沙子,这样才能做到对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的准确把握,并对及育龄妇女人数、计划生育外出生人数等计生指标有准确统计,才能更好的预测未来人口走势。另一方面,人口计生工作经费的使用也必须做到诚实守信,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广泛的工作之中,并切实落实各项计生奖励工作,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因而,诚信是人口计生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保障。

三、**区诚信计生模式的特点

(1)从思想上深刻认识诚信

**区委、区***府正是科学地认识了诚信与计生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到求真务实是人口计生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推进计生综合改革的基础,深刻分析了人口计生工作弄虚作假、数据不实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全面统一思想认识,为打造诚信计生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2)从数据上真正体现诚信

**区计生部门多次组织计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统计法》及新修订的《统计法》,并通过多方渠道,如利用信息化办公条件或网上计生的宣传或咨询的快捷优势,及时掌握、获取计生服务资料,并通过基层计生专员等到现场获取一手资料等不同途径获得的资料的进行甄别,在人口计生基层数据汇总过程中真正做到了道实情、说实话、报实数,不搞虚假数字、坚决杜绝“迎检计生”。

(3)在***府资金的投放量和有效性上做到诚信

**区在财***上给予人口计生工作极大支持,逐年加大对计生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将计生事业经费纳入财***预算,由区财***统一支付计划生育“四术”费用全部,确保计生奖励能有效落实。此外,**区全面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和无子女职工离退休一次性奖励金或生活补助的新规定,使计生家庭得到经济补偿。

( 4)在计生***策的运行中做到诚信

**区坚持对违反计划生育法律及法规的检举奖励的诚信。如进一步规范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规范操作程序,近年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率要达到100%;加强信访工作。在做好及时解答群众来电来信来访,规范信访记录,限期办理,重要信访件办理报分管领导审定等工作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信访历史遗留问题;做好行***诉讼应诉和行***复议答复工作,减少行***诉讼和行***复议案件的发生;做好统计责任调查取证工作。

四.启示

诚信论文第6篇

关键词:诚信原则***府诚信基本原则

诚信价值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这归功于民法学者的卓越研究,诚信原则在私法领域被尊奉为“帝王条款”①——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最高指导原则。但在公法学界,却少有学者对诚信问题做深入研究。②本文尝试就诚信原则能否适用于行***法以及如何在行***法中展开以塑造诚信***府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府诚信的塑造与诚信原则的发掘

诚信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中国传统伦理以诚信为本,“人无信则不立”是对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要求。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他还说可以“去兵”、“去食”但不能失去“民信”,“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论语》中“信”字出现了38次,频次虽低于仁(109次)、礼(74次),却高于描述德的多数词汇,如善(36次)、义(24次)、敬(21次)、勇(16次)等等。造就了强大秦国的商鞅变法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推出什么法令,而是让***府先取得民信。可见,我们的先人充分认识到诚信对一个***府的可贵。

近代中国,由于***治运动频繁,文化传承中断,再加上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以及伴随着市场经济而出现的权力寻租等因素,导致***府诚信成为一个焦点问题。

上个世纪初,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开启了西方有关诚信的研究。③到70年代时,诚信的概念被主流经济学家接受。阿罗提出,信任是经济交换的剂,并认为世界上很多经济落后的现象可以从缺少诚信来解释。郝希则提出,诚信是很多经济交易所必需的公共品德。社会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则认为诚信不仅仅是道德问题,它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更令人震惊的是,福山在将不同文化区分为低信任文化和高信任文化时,将中国作为低信任文化的典型代表。④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说过,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被有效执行。⑤同样可以说,一个诚信的***府,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从而便利地推进法治。正是基于这种共识,在全国人大九届五次会议上,代表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诚信。朱钅容基同志在2002年的《***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在全社会倡导“明礼诚信”的社会风尚,而当务之急是塑造***府诚信。⑥

与***府诚信最接近的法律命题是诚实信用原则。它既是道德原则,又是法律原则。作为道德的诚信原则是指社会的各成员应具备诚实、信守诺言的品德和在实际生活中贯彻、实现这些品德。⑦在道德法律化思潮下,将此意义的诚信原则引入行***法,用以塑造***府诚信没有任何法律障碍。而作为私法基本原则的诚信原则是有特定含义的,即指为弥补成文法的局限性而解释和补充法律并赋予法官广泛自由裁量权。这种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是否在具有严格规范性要求的行***法中存在呢?

持否定观点的学者认为,行***法作为公法,与私法不同。私法多为任意规定,公法多为强行规定,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则,为公法所不能容忍。由于公法具有严格性,法律规定必须严格遵守,诚信原则主要作用在于补充成文法之不足,如果适用于公法势将破坏法规之严格性。⑧德国行***法先驱OttoMayer完全否定公法与私法之关联,试将其论点整理如下:⑨

(1)私法规定不得补充公法规定之欠缺;(2)法的一般原则并不存在;(3)具有直接私法上效果之公法上的法制度并不存在;(4)公私法混合关系并不存在。

就肯定观点的学者来看,又可分为私法类推适用说、一般法律思想说与法之本质说三种。⑩

1.私法类推适用说。行***法中的诚信原则系民法中的诚信原则外部类推所致。如日本著名行***法学家盐野宏认为:“信赖诚实的原则,是将在私人间适用的法原理适用于行***法关系的情况。”

2.一般法思想说。该说以私法与公法具有共同的一般法律思想为前提,认为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并非由私法规则类推而来,而是自始至终地存在于行***法中,只是私法较早发现了该原则而已。

3.法之本质说。该说主张法乃是由国家法意识所成立之价值判断。正当的事于公法和私法均予以承认,不正当的事于公法和私法均不被承认,其根本要求乃诚信原则。因此,该原则构成法规范,并全面直接适用于所有法规范之中。

笔者认为,在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中,否定观点由于将公法和私法的绝对对立作为其理论基础,因此,越来越不符合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趋势。由于诚信原则是一个具有浓厚自然法色彩的基本原则,因而应将其看成是共通于所有法领域之间、超越于成文法之上的法理。同时,我们也不应将作为道德原则的诚信与作为法律原则的诚信简单分离。因此,在持肯定态度的诸学说中,“私法类推说”有欠妥当,而从实用主义角度观察,“一般法律思想说”和“法之本质说”产生的实际法效果基本相同,其区分仅具有学理意义。可以说,“一般法律思想说”和“法之本质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行***法中诚信原则的渊源。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我们说诚信原则只能从行***法中发掘,而不能从外部导入。

二、诚信原则在行***法上的地位

在肯定了诚信原则的存在之后,紧接的问题是诚信原则在行***法上居于什么地位,它属于行***法的一般法律原则抑或处于基本原则位阶?在我国行***法权威教材中,根本没有诚信原则的论述,更遑论将其作为基本原则,相反,几乎一致将行***法基本原则确立为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但从社会变迁、行***权扩张、国家任务改变及行***法律本身发展需要等因素考察,行***法中的诚信原则正逐渐占据基本原则的地位,具体来说:

第一,随着社会变迁,传统意义上的三权分立根基开始动摇,行***权大肆扩张,侵蚀了国会和法院的职权。总统的行***权成为“一颗批准的***章”。***府经常充当立法者和裁决者角色在行***立法中,必须遵循诚信原则,否则,法律就不符合社会共同体赖以存在的基本道德,就不为社会所接受,也就不可能有法的效力。在行***官员居中裁决时,他必须像法官那样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在法无明文规定时,依据公平的要求进行裁判,对现实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应付和处理。而诚信原则恰好具有赋予***府自由裁量权的功能。

第二,现代行***行为的主要内容已从规制行***走向给付行***。“现代国家之任务已与往昔不同,行***作为给付之主体,开发社会文化、增进人民福利、提升人民生活素质,已成为国家责无旁贷之职责。”给付行***观念之产生,使行***法规严格性程度有所减弱。行***指导作为新型的管理方式被各国***府广泛采用,即是明显例证。而且,现代所谓的公法关系,与旧时专制时代的绝对权力服从之事实关系迥然不同,根据其性质,可将公法关系区分为权力关系和管理关系。在比重越来越大的管理关系中,除非存在明文的与私法原理相异的特殊规定,否则受私法原理支配。例如,作为公法私法化典型的行***合同,当然应将诚信原则作为“帝王条款”即使在权力关系中,如行***行为的撤销、撤回,一旦可能牺牲各种法益,仍应特别考虑贯彻诚信原则旨趣的必要性。

第三,自由裁量是当代行***的重要特点或趋势。行***法由近代的限权法走向当代的控权法,有学者洞察到这一变化,适时提出了“综合控权论”,认为在控权方式上,规则性控制已经衰落,原则性控制应该在多元控权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内涵不确定、极富弹性的诚信原则一方面赋予行***主体广泛自由裁量权,以适应变动不居的复杂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又发挥道德调节与法律调节的双重功能,实现对自由裁量权的有效控制。

第四,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统合主观诚信与客观诚信的诚信原则,能弥补行***法的缺陷并促进其良好地发展。客观诚信要求人们正当地行为;主观诚信则要求人们具有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即“客观”取行为规则,“主观”取内心确信的含义。民法学家徐国栋教授认为导致民法中诚信原则处在虽被尊为基本原则,实际上不过是具体原则的尴尬境地的根本原因在于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分离,尤其是对主观诚信没有予以充分重视。行***法也存在类似的缺陷,即对行***主体行为时的内心确信状态的不重视。例如,行***行为合法性与违法性构成要件自相矛盾:前者要求主体意思表示真实,而后者却不问主体主观心理状态。目前,行***法学界普遍不将诚信原则作为基本原则,这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现代人民已默示与国家间存在一个类似契约的关系,因此,可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将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重新统合起来统一的诚信原则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深化,源源不断地具体化为法律规则,从而促进行***法的发展。

总之,诚信原则贯穿于行***立法、行******和行***司法全过程,贯穿于全部的行***法律规范之中。它不仅能满足现实行***的需要,而且能规范行***法的发展。我们应当将其提升为行***法的基本原则。相反,目前学界公认的基本原则之一的合理性原则恰恰是诚信原则在自由裁量领域的具体化,将其视为具体原则足矣。

三、诚信原则在行***法中的展开

虽然与在私法中一样,诚信原则在行***法上也居于基本原则地位,但毕竟公私法之间存在质的区别。同时,诚信原则是一个极为抽象的不确定法律概念,如果运用不当,不但达不到塑造***府诚信的目的,反而可能成为行***主体主观擅断之工具,而如果为避免流弊弃之不用,又将丧失维护实质正义和衡平的功能。因此,对诚信原则在行***法中的具体运用应予以细致分析。

(一)行***主体之间的诚信

诚信原则不仅要求行***主体之间应恪守信用、诚实不欺,更重要的是要求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相互之间不越权。鉴于行***越权的基础是职权,而职权又包含权限和权能两项内容,所以行***主体相互之间越权可分为行***权限逾越(即管辖权逾越)和行***权能逾越两大类。行***权限逾越具体可分为事务管辖权逾越、地域管辖权逾越和层级管辖权逾越三大类。行***权能逾越是指行***主体的具体行***行为超出了法定的权力限度。第二,避免不作为违法。相互推诿、扯皮等不作为违法是老百姓最为痛恨的机关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府的诚信。诚信原则这方面的要求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已有体现,如《行***复议法》第15条、第18条有关复议机关的确定和复议受理的有关规定,就是为了防止行***主体借技术性规定相互推诿扯皮。第三,一事不再罚。一事不再罚是诚信原则在处罚领域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对相对人符合一个违法构成要件的行为,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行***主体对该相对人只能给予一个和一次处罚。

(二)行***立法中的诚信

诚信是人类社会存续所必要的道德,行***立法只有体现诚信原则,才具有为社会成员接受的基础。行***立法中的诚信具体表现为:第一,义务的设定可履行。在行***立法设定相对人义务时,必须考虑到该项义务是维护行***秩序所不可或缺且对相对人来说是能够履行的,否则就是违反了诚信原则。第二,权力扩张要正当。扩张是行***权的本性,必须予以适当的限制。不能借行***立法之名,从部门本位出发,非理性地扩张行***权。第三,行***立法不溯及既往。法不溯及既往作为一个立法原则最早在刑法中确立。尔后,在1789年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条第9项规定:“联邦不得制定任何溯及既往的法律。”1793年《法国宪法》第14条则进一步宣布溯及既往的法律为“暴君的法律”。但该原则在行***法中是否当然适用,曾有过激烈争论,尤其是随着德国历史法学派的兴起以及行***法对公共利益的日益重视,传统的绝对不能溯及既往原则受到质疑。著名法学家萨维尼就认为立法者应当有可溯及规定之权力。而20世纪初德国行***法学最重要的学者弗莱纳则认为,行***立法只要涉及的公益愈大,就愈可溯及。在承认必要时可溯及规定的同时,我们必须坚持原则上行***立法不能溯及既往。其理论基础就在于诚信原则。诚信原则作为一种渊源于自然法的超实证原则,设定了立法者的诚实义务。立法者必须取信于民,而不能随便反悔,这也是国家法律秩序连续性的表现。由于我国《行***诉讼法》将行***立法排除在行***诉讼受案范围之外,为防止行***机关规避法律,以行***立法之名行具体行***之实,坚持行***立法不溯及既往尤为必要。即使在确需溯及立法时,行***主体也必须谨慎、节制与中庸。第四,行***立法应当稳妥推进。诚信原则并非某个人所制,而是根据一般人所认可的基本需要,由道德原则演化而来的法律原则。一方面,诚信原则的内容不断具体化为实定法,行***立法应当实现法律的进化;另一方面,诚信原则要求行***立法不能一味追求“超前立法”或“与国际接轨”,脱离现有社会的基本道德。此外,诚信原则还要求行***立法必须程序公开透明、所立之法尽量确定而不模糊等等。

(三)自由裁量领域的诚信

在行***法领域,行***主体行使着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如何对行***自由裁量权予以适当控制,已成为各国行***法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合法性原则仅在行***主体逾越裁量权限时才能适用,因此,功效甚微。在缺乏实定法的规范下,若求对行***自由裁量权的司法控制,惟有赋予法官广泛的司法自由裁量权,从而实现对行***自由裁量权的有效控制。正如上文所述,诚信原则恰好具有赋予法官司法裁量权的功能。而行***主体为避免败诉,自然而然地以司法审查标准来实现自我控制。因此,诚信原则就间接地作用于自由裁量领域。从这一角度,可以说我国学术界公认的合理性原则不过是诚信原则在行***自由裁量领域的演绎。

作为诚信原则具体化的合理性原则,在各国行***法中均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在英国,这一原则又称韦德内斯伯里原则,已成为近年来赋予英国行***法以蓬勃生命力的最积极和最著名的理论之一。而在德国,作为合理性原则组成部分的比例原则的影响力已超越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它要求在所有行***活动中***府不应采取任何一个总成本高于总利益的行为。在美国,合理性原则要求***府进行行***行为能符合最起码的推理和常识。就合理性标准而言,美国法院已完全抛弃了从结果上予以认定的机械做法。现在,平衡原则和最不激烈手段原则不仅成了合理原则的补充,而且为立法所确认。

借鉴西方法制发达国家经验,我们认为诚信原则在行***自由裁量领域应该是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完美结合。具体来说:

1.在主观上,行***主体行使自由裁量权必须出于善意,而且以实现立法意***为目的。如果行***主体行使自由裁量权是出于非法定的动机(如公报私仇等)、未考虑相关因素或者考虑了不相关的因素,都与主观诚信的要求相违背。

2.在客观上,行***主体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结果必须具有相当合理性。所谓“相当合理性”,首先当然不可能是“如此荒谬以致任何有一般理智的人不能想象行***机关在正当地行使权力时能有这种标准(格林法官语)”或“如此无逻辑或所认可的道德标准,令人不能容忍,以致任何认真考虑此问题的正常人都不会同意它(迪普洛克大法官语)”,即行***行为的结果不能显失公正。其次,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不能违反惯例和平等对待原则。最后,必须符合最少损害要素并具有平衡性,即所采取的手段必须是自由裁量范围内造成相对人最少损害的手段。

(四)行***合同中的诚信

行***合同是行***主体为直接实现行***目的或单纯为行***事务而与另一方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学说上保守见解认为诚实信用原则的发展形成,系以私法为成长园地。申言之,诚信原则的适用应以权利义务关系的存在为前提,诚信原则所规范的对象系权利之行使或义务之履行的方法,若无权利义务关系存在即无诚信原则适用之可能。

我们不否认,行***主体在行***合同中享有单方变更、解除合同等特权,但特权不是一种必须行使的权力,当普通合同方式执行行***任务未遇公共利益障碍时,特权可引而不发。因此,行***契约与私法契约并无本质不同。行***契约的成立,须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从而在主体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即使根据上述保守见解,行***合同自然受到诚信原则的拘束。具体表现为:行***主体在选择合同对方当事人时,应受诚信原则的限制,以防营私舞弊;在缔约上,虽不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缔约权必须受诚信原则拘束;在合同履行中,行***主体应遵循诚信原则,履行附随义务,如将其掌握的信息及时通知对方、为对方当事人履行合同提供必要的条件、防止损失扩大;在行使特权时,更应遵循诚信原则,以必要性为前提,并在给予对方当事人合理补偿后,方可行使。

(五)行***指导中的诚信

行***指导是指行***主体就其管理事项,采用建议、劝告、说服与非强制性手段,取得相对人同意和协助,自觉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从而实现行***目的的行为。行***指导作为一种管理方式,我国***府在实务中广为使用,如指导性计划,往往能起到产业导向的作用,其产生的实际社会效果超过具体行***行为。对于经历过长期封建统治的中国人来说,社会残存的官尊民卑风气和行***机关背后握有强大行***权的事实,常常使行***指导与行使行***权的行***行为具有同等的心理效果。而我国目前尚无对行***指导的统一规范。因此,以诚信原则拘束行***指导的运用,实有必要。

当然,诚信原则的展开并不限于以上五个方面,而在行***法的方方面面均有涉及,如在行***行为的撤销、撤回制度中,诚信原则具体化为信赖保护规则而起指导作用。为此,我们企盼行***主体潜心培育诚信观念,在具体行为中贯彻诚信原则,以塑造诚信***府形象。

注释

:①参见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1页;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国***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6页。

②在行***法学界,仅在刚刚热门起来的行***信赖保护原则研究中偶尔提及诚实信用原则,没有专文论述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参见黄学贤:《行***法中的信赖保护原则》,《法学》2002年第5期;李春燕:《行***信赖保护原则研究》,《行***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③参见郑也夫:《社会品德与经济繁荣》,《读书》1997年第11期。

④参见[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以下。

⑤参见[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3页。

⑥参见郭江涛:《诚信首先要从谁做起》,《中国青年报》2002年4月28日。

⑦参见沈敏荣:《诚信原则与道德的法律化》,《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1期。

⑧参见林纪东:《行***法与诚实信用之原则》,台湾《法令月刊》第41卷第10期,第167页。

⑨转引自谢孟瑶:《行***法学上之诚实信用原则》,载城仲模主编:《行***法之一般法律原则》(2),台湾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191页。

⑩参见黄学贤:《行***法中的信赖保护原则》,《法学》2002年第5期。

11[日]盐野宏:《行***法》,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12在英语国家的法律及法学中,尚未发现“基本原则”的用法。汉语中则有之,意在强调某些原则的极为根本性,有别于具体原则。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的区别,可参见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国***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以下。

13参见胡建淼:《行***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以下;罗豪才主编:《行***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页以下。

14参见[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新论》,周叶谦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3页。

15城仲模:《现代行***法学发展的新趋势》,载城仲模:《行***法专集》(1),台湾1990年版,第126页。

16参见杨建顺:《日本行***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17参见孙笑侠:《法律对行***的控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以下。

18参见徐国栋:《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19参见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二题》,《法学研究》2002年第4期。

20参见朱新力:《行***违法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诚信论文第7篇

一信用:一种经济关系

信用是就交往关系而言的,用于经济领域,就是指经济交易的关系。这种信用不是从道德诚信开始的,也不是从竞争中产生的,而是从商品交换活动中产生的,是商品交换活动和货币流通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说:“信用作为本质的、发达的生产关系,也只有在以资本或以雇用劳动为基础的流通中才会历史的出现。”[1](P534)马克思在阐述早期资本主义信用时指出,商业信用是从劳动力买卖开始的。因为资本主义首先需要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劳动力的价格是在契约订立时确定的,而工人在拿到工资前就已经消耗了相当长时间(如周末、月末等)的劳动力,资本家是在买到劳动力并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才付给工人工资的,因而劳动力的让度和价值的实现之间就有个时间差,这就构成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一种信贷关系。马克思说商业信用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当然,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前也有信用关系存在,但那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不同的。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是从事再生产的资本所有者互相提供的信用。这种信用是相互的,作为契约维系的商品或货币借贷就是债务和债权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每个人都一面提供信用,一面又接受信用;每个人的支付能力同时就取决于另一个人的支付能力;每个人既有要求信用的权利,同时又有履行信用的义务。在这种关系中,信用体现的就是一种经济关系;从整个信用体系来看,信用就是体现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巨大调节器。当然,作为商品形态变化的过渡桥梁,信用也是再生产不同阶段转移的媒介;从对待责任、义务和支付资本的限度来说,信用又是兑现承诺、合同、契约的可靠程度;就其商业目的来说,也可以说信用是实现交换价值的手段。

从经济制度上来看,信用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这里不说信用的两重性,只从它的积极作用来说:第一,通过信用可以使全部复杂的经济活动主体和社会关系联系起来,使市场经济、流通过程各个环节上的人都以信用为媒介而存在和活动。第二,通过信用可以节约货币,加速货币流通、资本运动和资本形态变化的速度,从而加快社会再生产的进程。第三,通过信用可以调节公私、公公、私私的矛盾,促成资本所有者的联合,使分散的、孤立的资本形成社会资本,形成联合的股份资本。第四,通过信用可以加速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推动世界资本运动完成其历史使命。因此,可以说信用作为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是整个商品生产和资本运动的灵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具有经济规律的性质。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必然从经济领域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去,从而也获得更多的伦理意义。

有种看法,把信用仅仅看作道德状况,因而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缺乏信任。其实,冷静地想想就可以明白,我们的市场经济是有信用的,它的信用作为经济关系是伴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而形成的,也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进步的。没有信用,市场经济是不可能存在和正常运转的。拿一个大城市来说,如上海,每天平均证券交易额达到132亿元,每天有6.3亿元存款存入中资金融机构,有3.56亿元从这些金融机构中贷出,每天收入保险市场的保费达6800万元,每天的市民消费要用掉5.5亿元。(注:参见《***日报》2002年7月21日“上海‘一日’一文”)试想,如果没有稳定的信用关系和信用制度,上海的金融还能运转、人民还能正常生活一天吗?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到大小商店去买东西,货币稳定,消费正常,都是靠基本的公共信用和市场交易信用保证的。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现实社会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就必然会发生。如果没有这样的市场交换信用,我们就只好回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中去了。

当然,我国正处在转型过程中的市场经济,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信用短缺问题,急需解决。据调查资料:目前我国企业之间逾期应收款平均比发达国家高约20倍。在每年订立的约40亿分合同中,完全履约的只有一半,经济纠纷案件占去了法院工作量的半数以上。至于经济交往中的种种不守信用的行为更是屡见不鲜。存在这种状况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社会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但是,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不但必须讲信用,而且一刻也不能停止信用运转的调节器。世界上所有的大企业、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一个基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在企业和顾客、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国家之间建立了稳定的信用关系,以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取得了广泛的、良好的信誉。这就是我们加入WTO所面临的挑战。它告诉我们:解决社会信用问题,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诚信:一种道德规范

诚信是一个道德概念,就是诚实、守信的意思。诚者,信也;信者,诚也。两个字本是同义的,但根本之义在于善心,也就是北宋大儒张载所说:“诚善于心之谓信”。在经济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契约形成信用关系并不等于就有了道德的诚信,因此这种关系只是在外部经济利益和契约法的强制下形成的,其动机和目的是为了增殖的货币,即马克思所说,其“动机和决定的目的是把G转化为G+ΔG”[2](P365)。在这里,资本的运动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对资本所有者个人发生的作用,就构成了资本所有者个人意识中的动机。如果撇开这个经济人的头脑,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在履行契约的实践中,当事人在追求交换价值的同时,以各自的意志成善于心,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那就表现为当事人应有的诚信之德,也可以说是出于道德良好。诚信作为道德规范的本质,在于道德主体的心善,品德正。

诚实、守信是指主体的主观方面,在经济活动中,它体现为主体内在的行为动机和良心。作为个人的主观意志,它是任性的,带有偶然性,虽然通过信用承诺和契约使个人的主观意志客观化,形成了共同意志,订立了契约,但是由于个人的主观性和任性,还仍然可能在信用双方的心里埋藏着失信和不法,信用的实现仍然可能受到破坏。所以,即使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了信用制度,它本身也还是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会有力地推动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的运转,保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可能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即用剥削的办法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更大的欺诈制度。所以,有了信用制度也还要重视道德诚信的作用。(确切地说,诚信体现在个体身上称为德或品德,诚信作为道德规范属于社会道德意识形式。)

不过,信用作为一种制度,总的说来并不取决于个别资本所有者的善意或恶意,因为“自由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对每个资本家起作用[3](P300),不守信用者必定失掉商机,受到惩罚,甚至破产。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早期资本主义发财经的那些琐细哄骗和欺诈手段就逐渐被比较人道、比较诚信的手段所代替,商业道德也就必然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就这里的道德诚信而论,它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并不是由于这些人的道德良心发现,而是经济规律本身使然。

可见,信用与诚信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大体说来,信用体现的是双方共同意志建立的客观关系,诚信体现的是信用者诚实守信的德性和人格。在经济交易中,两者都关系到同一的经济内容和实际利益,但各自的着力点不同。交易的客观信用关系要求个人(法人)要有诚信,个人(法人)的诚信则维系着信用关系,而信用关系和制度就构成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强制维持市场信用关系和制度的是法律,非强制维系这种关系和制度的是道德。个人或企业遵照法律和道德讲信用,做到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就会在商界和社会上获得好的信誉,成为“信得过企业”或“信得过企业家”。信用要求诚信,信用和诚信赢得信誉,这就是经济市场和企业健康发展的逻辑。

我们平常说一个人“守信用”,而不说他“守诚信”;说“健全信用制度”,而不说“健全诚信制度”,就因为这两个词的涵义是所不同。当然,当我们说要“讲诚信”、“讲信用”时,两者也都有讲道德的要求,二者也有相通的道德涵义。因为讲信用必然包含讲诚信的要求,否则社会信用体系就失去了道德主体的支持,信用制度的存在和作用就难以保证。

总之,我认为不要单从信用主体的主观方面去理解信用,不能只把信用理解为道德概念,那样就会缺乏从客观的经济规律方面对信用的把握;但是也不应把诚信说成是客观经济关系,那样就会模糊道德与经济的区别,或用马克思的话说,是“从确定的物质事实领域搬到或多或少是不确定的意见和感觉的领域中”。[4](P170)

当然,利益是人类教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会逐渐体会到讲诚信、守信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做失信和违法的行为是愚蠢的。双赢来自信用和诚信。应当说,在中国传统道德中不乏诚信的倡导,但是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才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诚信的意义,养成诚信的品德,不断地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三讨论:诚信不是经济规律

有学者认为,诚信是经济规律或带有经济规律性。其根据是恩格斯的一段话。这段话说:“现代***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手段……的确,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然,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作者认为这段话贯穿一个思想:“诚信是现代经济规律。”其实,这是对恩格斯的话的误解。

从行文看,恩格斯所说的“***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的内容,是在“就是:”后面的整段文章阐发的,而不只是这一大段话的第一句。恩格斯的这一大段话的中心意思是讲,现代资本主义的发财之道有了变化,从原来的哄骗欺诈手段转变为注意时间和劳动的节约,从而使商业道德也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也可以说是讲经济发展和商业道德的关系。恩格斯说这里有一条***治经济学的规律。这个经济规律是什么呢?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经济发展必然引起商业道德的变化。具体地说就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再用早期的那些哄骗和欺诈手段已经不行了,而要采取改良的或与此相反的手段,讲诚信,因此商业道德随之发展到一个新水平。恩格斯在这一段话里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诚信”这个概念,但从“哄骗和欺诈”推想出其反面“诚信”,大体是不错的。这样概括恩格斯所说的经济规律是否合适还可以商量,但是由此得不出“诚信是现代经济规律”的结论。因为:

第一,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从来都没有把道德说成经济,或把经济说成道德。他们强调经济和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从来没有说过道德能够成为经济规律。恩格斯在这段话里所说的“商业道德”,当然是包括诚信在内的商业道德。可以说商业道德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也可以说诚信是这种变化、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能因此而得出商业道德就是经济规律的结论。

第二,这一大段话的最后一句说:“在英国,在工厂主对待工人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什么变化呢?就是:工厂主感到靠着对工人进行琐细偷窃的办法来互相竞争已经不合算了,事业的发展已经不允许再使用这些低劣的谋取金钱的手段了。拥资百万的工厂主有比在这些小算盘上浪费时间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于是,工厂主实行了一些改良措施,尤其是大工厂主们还学会避免不必要的纠纷。默认工联的存在和力量,等等。与此同时,大工业也有了某些“道德准则”。恩格斯说,“所有这些对正义和仁爱的让步,事实上只是资本加速积聚于少数人手中和消灭那些没有这种额外收入就不能维持下去的小竞争者的一种手段。”

很清楚,这里所说的“同样的变化”,就是指上面所说的由于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引起发财手段的变化,从而引起道德的发展。这里说的“道德准则”、“对正义和仁爱的让步”,都是说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起了赚钱手段的变化,从而使资本主义道德也有所进步。就是说,后面这一大段话,同样是在叙述经济发展引起道德变化的经济规律。

再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必然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恩格斯认为,那不是由于资本家的“伦理狂热”,而是客观经济的原因,迫使资本主义从哄骗、欺诈、低劣的谋财之道趋向于诚信和对仁义让步,他们这样做“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

“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这句话很重要。正是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点出了制约着道德的经济规律的实质。马克思说:“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正象单个人必须正确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以适当的比例获得知识或满足对他的活动所提出的各种要求,社会必须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因此,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为规律。”[5](P120)马克思把它简化为如下的公式:“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6](P107)“真正的节约—经济=劳动时间的节约=生产力的发展。”[6](P619)在这个问题上,恩格斯与马克思是完全一致的。恩格斯所说的经济规律是否是指时间和劳动的规律,还可以再研究,但是可以肯定恩格斯所说的经济规律绝不是道德的诚信。

要寻求伦理的客观规律性是很有意义的,许多谈论诚信的文章都忽略了这个方面。但是,这个客观方面是什么,应当怎样表述,却是值得斟酌的。问题在于把握信用与诚信的区别。一般说来,在经济领域,信用体现的是经济关系,诚信体现的是道德良心。如果从客观经济规律上看问题,那么可以说,体现经济规律的是作为经济关系的信用,而不是作为道德良心的诚信。诚信的本质在于心善,不能说“诚信的本质在于经济规律”。

诚实、守信是指主体的主观方面,它体现为主体内在的道德动机和良心。作为个人的主观意志,它是任性的,带有偶然性,虽然通过信用承诺和契约使个人的主观意志客观化,形成了共同意志,但是由于个人的主观性和任性,还仍然可能在信用双方的心理埋藏着失信和不法,信用的实现仍然可能受到破坏。所以,即使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了信用制度,它本身也还是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把资本主义生产发财致富的动力,发展成为更大的和欺诈制度。[2](P499)所以,有了信用制度也还要重视道德诚信的作用。

还有人认为,在发达的竞争条件下,“诚信是经济主体之间自然而然的事情”,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如前所说,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压力下,资本所有者为了不失掉商机,获得更多的利润,不但会改变经营方法,变换发财手段,而且也会在道德上有所提高。但是这不能说道德的进步对资本家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说赚钱的动机在资本家的脑子里产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是可以的;但是说道德的诚信在资本家脑子里产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就要谨慎些了。因为,第一,诚信的道德动机不会是出于资本的内在本性,因而也不是资本家的内在本性,因为资本的内在本性是攫取利润,而不是道德良心。这一点连亚当·斯密也看得清楚:资本家盘算的是他自己的利润,只是由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才使他的资本促进了社会利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更是作了充分的科学的论述。第二,由外在强制力量所产生的动机,也不能构成道德感和道德良心,或者说并不具有道德价值。对资本家来说,诚信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赚钱,获得更大的利润。这就是恩格斯多次批判的打着利己主义烙印的资产阶级道德。恩格斯在上面所引的两大段话里所说的“道德进步”,也都包含这个意思。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诚信论文

学习

员工工服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员工工服10篇,内容包括员工工服的规定范文,公司给员工发工服文案。(1)加强与***员的谈心交流,随时掌握了解***员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员之间要相互谈心,***员领导干部每年要定期找普通***员谈心谈话,在***员遇到重大问题或

学习

含有菊花的诗句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含有菊花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含有菊花的诗句简单的,带有菊花的诗句古诗大全集。又名节华、甘菊,为菊科植物的头状花序,每年霜降前盛开时采收,根据不同品种,采取阴干、晒干和烘干等方法加工后即可入药。其性凉,味甘苦,入肺、肝经。

学习

乡镇班子成员履职报告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乡镇班子成员履职报告,内容包括乡镇领导班子个人履职报告,村级班子成员履职报告。局长述责述廉报告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同志们:我于20xx年x月担任市安监局局长。按照市纪委安排,现就任职以来履行***风廉***建设责任制和个人

学习

春节祝福短语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祝福短语10篇,内容包括春节祝福短语,春节祝福语10篇。4、春节期间饮食的选择应少而精,制作要淡而美。选择平时不常吃的马肉、猪蹄、鸡爪等,以清蒸为主,少用油炸,突出鲜味,既新鲜可口,又美容健身。5、点燃的是鞭炮;走过的是岁月

学习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10篇,内容包括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计划。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学内容介绍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

学习

农产品溯源方案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农产品溯源方案,内容包括农产品如何解决溯源问题,农产品溯源管理系统报价。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可追溯制度建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最有力手段。可追溯系统能实现农产品生产、储运和销售整个过程的质量溯源与

学习

游子吟的诗意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游子吟的诗意10篇,内容包括游子吟的诗意解释,游子吟诗意10字。(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国庆祝福祖国寄语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祝福祖国寄语10篇,内容包括值此国庆之际祝福祖国,喜迎国庆祝福祖国仪式。3、任时光匆匆,岁月流逝。永不腿色的是祝福;永不改变的是友情。我深深的祝福你开心快乐每一天。愿这短短的话语给你带来国庆的快乐4、灯火一盏,共

学习

低调不张扬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低调不张扬10篇,内容包括形容人低调不张扬的文案,做人低调不张扬的文案。顾乐群:我更欣赏低调的企业家,我以为高调、低调与否,一方面是企业家行事风格的两面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企业家的成熟程度。《沪港经济》记者:你行事

学习

庄周买水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庄周买水10篇,内容包括庄周买水技巧,庄周买水。

学习

李商隐的爱情诗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李商隐的爱情诗10篇,内容包括李商隐爱情诗完整版,仿李商隐写首爱情诗。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所谓“意象”,即内在之意诉诸外在之象,象者所以存意。换言之,象是意的载体和表现符号,意是象的内涵所指向的对象,“意象”一词的产生及其

学习

采购部核心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采购部核心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采购部月度工作计划总结ppt,采购部工作计划模板怎么写。3、注重计划申报的及时性和数量性,控制非计划物资的采购。之所以要求有计划,主要是有计划的采购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中间不必要的浪费

学习

个人总结结尾模板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总结结尾模板,内容包括个人总结结尾落款范文,个人总结格式模板10篇。范例三:近半年的工作中,我通过实践学到了许多房地产的相关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但是作为新人,我深深知道,自己经验还是相对欠缺

学习

瑜伽训练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瑜伽训练10篇,内容包括瑜伽软度训练,瑜伽练习方法全集。瑜伽是梵文“Yoga”的音译,意为结合、相应、心的统一等。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是目前最时尚的健身方式,它注重“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

学习

动画电影创作论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动画电影创作论文,内容包括浅析动画电影的论文怎么写,动画电影论文。2.1动画前期制作3D数字技术的出现,给人最多的是视觉的震撼,导演能熟练运用数字技术,更加精彩的再现动画电影场景。例如,针对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中,应用3D

学习

混合式教学论文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混合式教学论文模板,内容包括本科混合式教学教案模板,互动式教学类型的论文题目。我们在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过程中,除了要吸收传统模式的经验外,还要注意:(1)广泛收集资料。除了课本内容外,教师还通过给学生预设一些任务引导学

学习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论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论文,内容包括上市公司外部审计期刊,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论文。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影响内部审计***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的报告体制、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内部审计部门规模、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支

学习

化工企业管理论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化工企业管理论文,内容包括化工论文范文8000字,化工企业管理论文1000字。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面临资源、环境双重危机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但同时也给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首先,企业竞争环境、

学习

知识共享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知识共享论文,内容包括知识共享方面的期刊论文,知识共享论文。知识共享是指知识在个人或团体或组织间的各维流动,在组织中,它不仅包含员工之间的交流,员工对组织的知识转移,还包括组织对员工的知识转移。通过知识的共享不仅能促

学习

消防器材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器材论文,内容包括消防器材的布置参考文献有哪些,消防器材一览表范文。作战训练工作是消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防部队工作的核心。顺利开展战训工作,能提升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可以说,消防战训工作强弱直接关系着消防部队的战

学习

交通研究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交通研究论文,内容包括交通论文研究方法,交通论文征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的执***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

学习

如何有效教学论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有效教学论文,内容包括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关于有效教学论文题目。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学主体地位缺失小学作文教学的主体是小学生,这部分群体无论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与成人存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