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论文第1篇
但近些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却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唯“应试而教”,不重视素质教育的现状,这是令人忧心的。语文教学怎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是语文教育战线广大同仁不能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今天刊发这篇文章,目的在于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思考这一问题。
语文教学改革的情况怎样,主要看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目前还主要看测评成绩。高中语文教学,则主要看高考成绩。高考语文成绩无疑成为检验语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仪。于是,人们便在高考这根指挥棒所画的圈子内,探测着、研究着、品评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考评制度也相应地出现了。
国家教委虽曾三令五申不准片面追求升学率,可具体到教育业务部门的教学评估,却又往往失之偏颇。每年高考各中学甚至每个毕业班都有具体而明确的升学指标,所教学科也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譬如,所教学科成绩与地区、县、乡同类学校相比,位居哪几个名次可以获奖,位居哪些名次将要受到处罚。且高考所教学科成绩直接与年终评优、晋升职称、入***提干挂钩。更有甚者,除了正常的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外,一些地方和学校又相继出台了一些名目繁多的考试。诸如:第一轮摸底考,第二轮质量检测考,第三轮竞赛评比考,第四轮综合测试考——考,考,考,似乎考分是检测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是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不论语文教学进度如何,教学活动怎样安排,一切都要为考试让道。我们并不怀疑测试对教学质量具有评估作用,也不怀疑测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督促作用,但这种名目繁多的考试是否有利于正常的语文教学工作?是否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为了应付各级各类考试,不少语文科老师不得不改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要我的学生考高分,就说明我教得好。”于是急功近利“唯分而教”的现状出现了: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不考的内容我一概不教。譬如:高考考多音字、形近字、多义词、近义词的辨识,那么我在授课中就教这方面的知识;高考考文段关键词语、关键语段的分析,那么我就索性把每册基本篇目课文中关键词语、关键语段挑出来,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考名言警句的识记,那么我就把名言警句收集在一起让学生背诵。近些年来,高考多考材料作文、看***作文,那么我就重点训练学生材料作文、看***作文。至于与高考干系不大的内容也只有束之高阁了。为了对付考试,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授课只重视考试的内容,不重视非考的内容;只重视基本篇目,不重视非基本篇目;只重视课内,不重视课外。原来以指导阅读、写作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成了以做题、解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原来使用的引导式、启发式的思维训练方法,代之以填鸭式、点划式的训练模式。君不见,为了使学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语文科老师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出题考查的知识范围、能力范围,研究不同内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翻阅资料、汇编试题、刻印试卷。并美其名曰:增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孰不知,针对性加强了,而学生负担加重了,阅读面、见识面却变狭了,读的内容、识的内容也变少了。
更有甚者,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也分为三六九等:有了拔尖生、希望生、提高生、后进生之别。高分生自然是教师的掌上明珠,百般娇宠,可给开小灶,给加餐;低分生一时半时难以提高,自然要受到冷遇,可熟视无睹放任自流,并美其名曰:集中精力保证重点。结果“重点”是保证了,却忽略了大部分学生。这样的应试教育何谈“有教无类”?何谈提高学生素质?怎么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呢?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实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大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光靠课堂上读那几本语文教材,光靠课堂上做那些无穷无尽的语文练习题能行么?光靠培养班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尖子生,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吗?在这种“应试教育”下,即便有些学生的语文高考能得高分,能升入高校就读,但又有谁能保证他的语文素质就一定能好?谁能保证他不是高分低能呢?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教学大纲》明确地阐明了语文的性质,阐明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曾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就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叶老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出发,明确地阐述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如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语文科承担了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教会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阅读文章,准确地获得信息;学会写作;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且以此为工具进而学好、用好其他学科。也只有如此,“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责任”。那么,目前的语文教学,能尽到这样的“份内责任”吗?光靠让学生死读那么几本教材,死记那么若干条文,怎么能使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应试文章的写法,怎么能使学生一辈子随时随地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可见,中学语文的应试教育再也不能“浓化”了。
通过1993年以来的"3+2"的新高考语文试卷,可以较好窥视出淡化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新动向。
首先,不从课本中出题,其本身就是对“应试语文教学”的巨大冲击。你死抠课本,死记教条,知识面狭窄,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是绝对答不好考卷的。
其次,语文命题基本纠正了过去只重视知识、不重视运用的考查偏向,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语言素质和思维素质测试。以第一卷中的知识题为例,过去高考侧重于对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考查,而现在虽也考查这些内容,但却是以这些知识点为对象,具体考查运用能力,考查学生的语言素质。阅读类试题,包括科技类说明文和文言文阅读,则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就阅读试题本身来说,无论是考查局部的判断或整体性的理解,考生要做好此类试题都需要经过一番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这不是我们仅让学生记几种阅读文章的模式,记几条“阅读理解的对策”所能了结的事。作文考查更是各种能力兼备的一种综合测试。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分类给分,更能明确地体现这一点。文章用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修辞是否妥贴,标点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这是考查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审题是否准确,中心是否突出,思路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合理,联想是否丰富,推理是否严密,这是考查思维能力方面的问题;能否使文章有典型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使其内容充实丰富有新意,这是考察知识经验方面的问题。高考所检测的这些内容,都不是仅靠我们讲十几篇“基本篇目”,靠学生做几本练习所能达到的。难怪,去年一位高考落榜的复读生不无感慨地说:“1995年高考,语文考了300多分(标准分),结果名落孙山;1996年全力学语文,做了几大本习题,结果高考语文还是不及格。”
应试教育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要使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更有针对性,就有必要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在经济社会、国家、基础***门以及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审视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完整地把握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
近年来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弄清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的来龙去脉,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到经济社会、国家、基础***门特别是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的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从而把握住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并以此为据有针对性地规划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本文就此做些探讨,以就教于大方。
经济社会——国家双层诱导结构
教育是有功利性的,其功利性可区分为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层次:其一,职业功利性。教育使人获得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从而具有从事一定工作的职业素质。其二,社会功利性。教育使人在***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获得进步,有助于形成基本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等,对成为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其三,人自身发展的功利性。教育促使人情感、趣味、特长、爱好、丰富个性的发展,虽就直接意义讲并无明确的功利性,但就其代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和人自由全面发展未来前景以及这样那样地给予包括职业活动和社会生活以积极影响来说,也在无用外观下有着“无用之大用”的功利性。对于这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虽然国家与用人单位(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有明显的态度差异,但综合起来又过分地向职业功利性倾斜,这就形成了应试教育的基本制度背景。
用人单位,无论是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还是***府机关、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其效率、效益的目标,都必然倾向于片面强调人素质中的一小部分,即与细密社会分工相联系而被高度强化了的人的职业素质,对人才选择持工具主义的立场。其实,工具主义立场对教育的影响是一以贯之的: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办教育是为实现其社会理想而培养人才,其实就是要把人打造成最好的***治工具;近代西方普及义务教育是为了适应工业***以来社会生产发展对有文化劳动力的需求;当代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来说也不是出于人文关怀而是满足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对大量高职业素质人才的需求;即便现在人们批评应试教育忽略了人的身体素质、操做技能、道德情操、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工具主义的影响,是在抱怨现实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工具还不够精巧、强大、功能全面、适应性强等等。很显然,在要不要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问题上,用人单位实际倾向于为我所用的片面发展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是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并频繁流动的社会,而支撑不同社会阶层定位的主要因素正是从事不同工作人们的职业素质,社会流动的主体则是正在谋取职业的青年一代。对渴望实现向经济收入、***治待遇、工作环境、社会声望、生活质量都更高的社会阶层流动的青年一代来说,最现实的途径是求职,最基本的凭借是职业素质。对于无法以工作经历证明其职业素质水平的他们来说,相关学历就成了最主要的砝码。本来,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职业素质,但用人单位在有选择余地的场合,都宁愿采用“用人高消费”的策略,其想法是经过教育体系内部有公信力的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及其他各种考试层层筛选出来的高学历者必将具有超出一般人的职业素质或潜质。不仅国内用人单位这样看,连跨国公司来到中国也会入乡随俗专门挑拣名牌大学毕业生,就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于是,青年一代试***跻身于高社会阶层的竞争就被归结为争取进入高职业层次的谋职竞争,谋职竞争又被进一步归结为上大学的竞争、上优质中小学的竞争等等。在经过一连串的竞争、选择、淘汰之后,青年一代各自社会阶层定位的雏形也就显露出来了,配合并支持这一竞争过程的教育模式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围绕高考所展开的教育教学过程不过是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争取进入以一定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高社会阶层竞争的预演版。
***和国家站在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立场上,要求全面、均衡地实现教育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要求尽最大可能实现人全面素质的发展,并为此采取了不少措施。然而,应试教育还是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究其根源,从国家这方面讲,在制度安排上存在难以超越的现实局限性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其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任务使国家举办的教育对人才工具性的考虑不能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顶住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并实现振兴繁荣和走向现代化的目标,迅速发展经济成了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要求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讲求成本效益要首先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必然的了。而经济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了多层次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最大量需求的是受过义务教育的普通劳动者,接下来是大批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及其他形式培训的高技能型人才,再有就是少数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各类专门人才,最后才是极少数读过硕士、博士的高端人才。国家所构建的学校体系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最适合教育的儿童”直到人才培养金字塔顶端这种制度安排,虽然不能将相差悬殊层次分明的以职业素质为支撑的社会阶层完全复制出来,但无疑能给众多受教育者阶层划分以一个大致的轮廓,于是应试升学就有了与社会地位提升相近似的意义。其二,国家举办教育的资源分配向顶端倾斜强化了人们上大学的渴望。在现实中,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青年可以享受到他只读过初中的同龄人几十倍上百倍教育资源的支持,让他日后在职场上具有后者无法企及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向高社会阶层的跨越。这样如何能抑制住人们不顾一切上大学的冲动呢?其三,国家举办的大多数中小学的现有条件难以兼顾应试与全面素质发展。我们是穷国办最大的教育,这个大主要就大在义务教育阶段。按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离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理想实在还相距甚远。必须承认,应试教育是一种比较“便宜”的教育(尽管存在淘汰过程中浪费大量人才的“外部不经济”现象),而素质教育则是“昂贵”的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管理水平,要在教会课本知识以外更强调发展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要在智育之外强调身体素质提高和道德境界升华,必须以应试、素质两不误为前提。这一切都既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直接向学校大量追加投资,还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间接地向学校提供有利条件。显然,这些都是今天所难以想象的,就如同我们难以想象大批农村中小学连基本教学条件都难以保证的条件下素质教育能有重大进展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设想在社会上就业门路狭窄的状况下能使学生心平气和地接受高考落镑或进入末流大学现实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希望在用人单位只认文凭不给低学历者展示才华机会以及用人单位重用人轻培训做法普遍存在情况下学生能不倾向于通过应试教育考大学那样。
高考——应试教育的导因
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诱人前景对莘莘学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求多供少、竞争激烈的局面可想而知。而现行高考恰恰是解决矛盾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一,符合效率的要求。实践证明,高考能将考生中基础知识最扎实、学习能力最强的一部分人选,从而为高校教育质量提供生源方面的保障。同时,统一命题、标准、考试、阅卷、评分的高考组织形式,也能使大规模人才选拔成本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其二,符合公平原则。在中国这个最讲人情、关系的国度里选拔人才,必须最大限度地压缩主考方的自由裁量空间,必须摒弃一切人情、关系的干扰,把一切交给六亲不认的书面考试,才能保证应试者不因地域、出身、外貌、言谈、贫富、人缘而受到区别对待,从而才有选拔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其三,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员功能。以高考为核心,中国基础教育才建构起包括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初中升高中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在内的强有力的以考促学的体系,经常不断地督促青少年努力学习。近三十年来,老百姓节衣缩食望子成龙,孩子们起早贪黑无怨无悔,甚至把智力开发延伸到幼儿园、婴儿摇篮,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还未曾有过如此遍及全民的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景象。如果没有1977年恢复并持续举办的高考,这一切难道还能想象吗?
高考的内容仅涉及若干核心课程,在这根无形的指挥棒下,核心课程受到高度重视,其他课程则被冷落。那么,这里有什么道理呢?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其一,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各类专业知识技能从而最终形成职业素质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深厚越扎实,则大学培养人才的效率就越高。如果过分扩大高考涉及的范围,不仅会削弱这个基础,同时也会更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是不可取的。其二,全面素质教育强调的许多内容无法以书面考试加以衡量。比如说我们不能根据考试成绩判断考生是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无法认定他是否具有科学精神,更难以推断他融入社会时是否会发生困难。其三,以少数核心课程为高考范围,一定意义上还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考生的保护,以免他们落入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然而,高考决非尽善尽美,它在给基础教育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在以若干核心课程为内容、以统一标准书面解答为形式的高考面前,素质不如能力更不如知识,全面素质发展敌不过考试本领高强。于是,应试教育的局面就被现实功利驱动下的人们所共同打开了。
学生及家长的理性应对与基础教育的现实抉择
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需要了。上有以不同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阶层差异,中有以高考成绩为依据的大学教育资源分配,下有应试学习与应试教育,这是合乎逻辑的。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与当今青年一代对通过应试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路径依赖密不可分。其一,应试教育成了出人头地的主渠道。与前、中大为不同的是,现在大学招生逐年攀升,已由恢复高考之初的20多万人猛增到2005年的475万人;***提出了选拔使用干部的“四化”标准,大学学历已经成了提拔重用的必备条件;知识分子也不再是被重点改造的“臭老九”,其经济、***治地位已今非昔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规模庞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形之下,以往通过入***、当劳模、参***提干获得提升等老路子反倒越来越不好走了。其二,应试教育路径透明、公平、速效。在青年一代看来,在高考中胜出,只要靠考分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争取到人生的主动,与其他人生阶段其他形式的竞争相比,高考的成功率相对高、付出相对小、收益相对大。
在以往讨论推进素质教育问题时,有两点经常被忽略:一是提高素质的教育条件,二是实现素质价值的舞台或资格。如果注意到它们就会发现,原来上大学上好大学竟是如此重要:大学能给任何中小学所无法给的发展综合素质的优越环境,特别是帮助人具备专业职业素质的条件,大学能让人获得在有严格学历要求的高层次职业舞台上展示才华的资格和机会。完全离开应试上大学的制度背景来推进素质教育,就会面临“要素质而素质发展不可持续”的窘境。2004年,被公认为素质教育搞得有起色的南京市高考成绩大幅下滑,在江苏省位列倒数几名,其结果是应试教育全面反弹、“县中模式”大行其道,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最后我们再来看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小学。
必须承认,一切合格的、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会自觉地担当起教育的社会责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在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又要担负对一个个学生人生未来的责任,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将少不更事的孩子交到手里时,他们感受到的定是沉甸甸的托付。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明显拉大,即便那些学业有成找到不错工作的年轻人都感到成家、买房、治病、养老等来自生存的压力,更别说那些考不上大学在家无所事事的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了。在如此背景下执教的教育工作者顺应潮流也就很自然地将应试教育看成了教书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进一步看,先有应试学习后有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真正的主导方是学生及家长,把批判应试教育的主要矛头对准教师、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实在是找错了对象。亿万学生及家长接受基础教育最普遍最真实的动机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学习决定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决定未来命运。学生及家长为了职业理想、经济理想、社会地位理想和家庭生活理想而数十年如一日地苦学、苦熬,付出金钱、人力、情感的高昂代价,很自然地会倾向于选择那种能配合其实现理想的教育形式,选择那些最符合要求的学校、教师,选择那些最与实现理想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人望幸福树望春。正是来自民间分散而又汇集起来的这种教育价值选择趋向的力量,强制着中小学必须跟着走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谁要是应试不力,学生及家长就“用脚投票”不再给他经济赞助,学校就没有声誉招不来优秀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就脸上无光就不待见他,地方***府就没有***绩就不给他充分的财力支持。应试教育就是这么来的。你可以对应试教育批判、改造、完善、扬弃,但不能对它置之不理,除非你能取消高考并彻底堵住由社会基层向上流动的这条道路。
参考文献
[1]秦纳.透视学历社会[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0.
应试教育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要使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更有针对性,就有必要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在经济社会、国家、基础***门以及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审视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完整地把握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
近年来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弄清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的来龙去脉,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到经济社会、国家、基础***门特别是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的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从而把握住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并以此为据有针对性地规划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本文就此做些探讨,以就教于大方。
经济社会——国家双层诱导结构
教育是有功利性的,其功利性可区分为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层次:其一,职业功利性。教育使人获得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从而具有从事一定工作的职业素质。其二,社会功利性。教育使人在***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获得进步,有助于形成基本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等,对成为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其三,人自身发展的功利性。教育促使人情感、趣味、特长、爱好、丰富个性的发展,虽就直接意义讲并无明确的功利性,但就其代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和人自由全面发展未来前景以及这样那样地给予包括职业活动和社会生活以积极影响来说,也在无用外观下有着“无用之大用”的功利性。对于这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虽然国家与用人单位(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有明显的态度差异,但综合起来又过分地向职业功利性倾斜,这就形成了应试教育的基本制度背景。
用人单位,无论是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还是***府机关、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其效率、效益的目标,都必然倾向于片面强调人素质中的一小部分,即与细密社会分工相联系而被高度强化了的人的职业素质,对人才选择持工具主义的立场。其实,工具主义立场对教育的影响是一以贯之的: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办教育是为实现其社会理想而培养人才,其实就是要把人打造成最好的***治工具;近代西方普及义务教育是为了适应工业***以来社会生产发展对有文化劳动力的需求;当代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来说也不是出于人文关怀而是满足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对大量高职业素质人才的需求;即便现在人们批评应试教育忽略了人的身体素质、操做技能、道德情操、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工具主义的影响,是在抱怨现实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工具还不够精巧、强大、功能全面、适应性强等等。很显然,在要不要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问题上,用人单位实际倾向于为我所用的片面发展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是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并频繁流动的社会,而支撑不同社会阶层定位的主要因素正是从事不同工作人们的职业素质,社会流动的主体则是正在谋取职业的青年一代。对渴望实现向经济收入、***治待遇、工作环境、社会声望、生活质量都更高的社会阶层流动的青年一代来说,最现实的途径是求职,最基本的凭借是职业素质。对于无法以工作经历证明其职业素质水平的他们来说,相关学历就成了最主要的砝码。本来,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职业素质,但用人单位在有选择余地的场合,都宁愿采用“用人高消费”的策略,其想法是经过教育体系内部有公信力的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及其他各种考试层层筛选出来的高学历者必将具有超出一般人的职业素质或潜质。不仅国内用人单位这样看,连跨国公司来到中国也会入乡随俗专门挑拣名牌大学毕业生,就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于是,青年一代试***跻身于高社会阶层的竞争就被归结为争取进入高职业层次的谋职竞争,谋职竞争又被进一步归结为上大学的竞争、上优质中小学的竞争等等。在经过一连串的竞争、选择、淘汰之后,青年一代各自社会阶层定位的雏形也就显露出来了,配合并支持这一竞争过程的教育模式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围绕高考所展开的教育教学过程不过是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争取进入以一定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高社会阶层竞争的预演版。
***和国家站在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立场上,要求全面、均衡地实现教育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要求尽最大可能实现人全面素质的发展,并为此采取了不少措施。然而,应试教育还是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究其根源,从国家这方面讲,在制度安排上存在难以超越的现实局限性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其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任务使国家举办的教育对人才工具性的考虑不能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顶住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并实现振兴繁荣和走向现代化的目标,迅速发展经济成了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要求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讲求成本效益要首先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必然的了。而经济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了多层次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最大量需求的是受过义务教育的普通劳动者,接下来是大批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及其他形式培训的高技能型人才,再有就是少数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各类专门人才,最后才是极少数读过硕士、博士的高端人才。国家所构建的学校体系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最适合教育的儿童”直到人才培养金字塔顶端这种制度安排,虽然不能将相差悬殊层次分明的以职业素质为支撑的社会阶层完全复制出来,但无疑能给众多受教育者阶层划分以一个大致的轮廓,于是应试升学就有了与社会地位提升相近似的意义。其二,国家举办教育的资源分配向顶端倾斜强化了人们上大学的渴望。在现实中,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青年可以享受到他只读过初中的同龄人几十倍上百倍教育资源的支持,让他日后在职场上具有后者无法企及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向高社会阶层的跨越。这样如何能抑制住人们不顾一切上大学的冲动呢?其三,国家举办的大多数中小学的现有条件难以兼顾应试与全面素质发展。我们是穷国办最大的教育,这个大主要就大在义务教育阶段。按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离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理想实在还相距甚远。必须承认,应试教育是一种比较“便宜”的教育(尽管存在淘汰过程中浪费大量人才的“外部不经济”现象),而素质教育则是“昂贵”的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管理水平,要在教会课本知识以外更强调发展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要在智育之外强调身体素质提高和道德境界升华,必须以应试、素质两不误为前提。这一切都既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直接向学校大量追加投资,还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间接地向学校提供有利条件。显然,这些都是今天所难以想象的,就如同我们难以想象大批农村中小学连基本教学条件都难以保证的条件下素质教育能有重大进展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设想在社会上就业门路狭窄的状况下能使学生心平气和地接受高考落镑或进入末流大学现实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希望在用人单位只认文凭不给低学历者展示才华机会以及用人单位重用人轻培训做法普遍存在情况下学生能不倾向于通过应试教育考大学那样。
高考——应试教育的导因
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诱人前景对莘莘学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求多供少、竞争激烈的局面可想而知。而现行高考恰恰是解决矛盾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一,符合效率的要求。实践证明,高考能将考生中基础知识最扎实、学习能力最强的一部分人选,从而为高校教育质量提供生源方面的保障。同时,统一命题、标准、考试、阅卷、评分的高考组织形式,也能使大规模人才选拔成本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其二,符合公平原则。在中国这个最讲人情、关系的国度里选拔人才,必须最大限度地压缩主考方的自由裁量空间,必须摒弃一切人情、关系的干扰,把一切交给六亲不认的书面考试,才能保证应试者不因地域、出身、外貌、言谈、贫富、人缘而受到区别对待,从而才有选拔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其三,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员功能。以高考为核心,中国基础教育才建构起包括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初中升高中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在内的强有力的以考促学的体系,经常不断地督促青少年努力学习。近三十年来,老百姓节衣缩食望子成龙,孩子们起早贪黑无怨无悔,甚至把智力开发延伸到幼儿园、婴儿摇篮,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还未曾有过如此遍及全民的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景象。如果没有1977年恢复并持续举办的高考,这一切难道还能想象吗?
高考的内容仅涉及若干核心课程,在这根无形的指挥棒下,核心课程受到高度重视,其他课程则被冷落。那么,这里有什么道理呢?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其一,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各类专业知识技能从而最终形成职业素质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深厚越扎实,则大学培养人才的效率就越高。如果过分扩大高考涉及的范围,不仅会削弱这个基础,同时也会更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是不可取的。其二,全面素质教育强调的许多内容无法以书面考试加以衡量。比如说我们不能根据考试成绩判断考生是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无法认定他是否具有科学精神,更难以推断他融入社会时是否会发生困难。其三,以少数核心课程为高考范围,一定意义上还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考生的保护,以免他们落入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然而,高考决非尽善尽美,它在给基础教育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在以若干核心课程为内容、以统一标准书面解答为形式的高考面前,素质不如能力更不如知识,全面素质发展敌不过考试本领高强。于是,应试教育的局面就被现实功利驱动下的人们所共同打开了。
学生及家长的理性应对与基础教育的现实抉择
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需要了。上有以不同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阶层差异,中有以高考成绩为依据的大学教育资源分配,下有应试学习与应试教育,这是合乎逻辑的。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与当今青年一代对通过应试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路径依赖密不可分。其一,应试教育成了出人头地的主渠道。与前、中大为不同的是,现在大学招生逐年攀升,已由恢复高考之初的20多万人猛增到2005年的475万人;***提出了选拔使用干部的“四化”标准,大学学历已经成了提拔重用的必备条件;知识分子也不再是被重点改造的“臭老九”,其经济、***治地位已今非昔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规模庞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形之下,以往通过入***、当劳模、参***提干获得提升等老路子反倒越来越不好走了。其二,应试教育路径透明、公平、速效。在青年一代看来,在高考中胜出,只要靠考分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争取到人生的主动,与其他人生阶段其他形式的竞争相比,高考的成功率相对高、付出相对小、收益相对大。
在以往讨论推进素质教育问题时,有两点经常被忽略:一是提高素质的教育条件,二是实现素质价值的舞台或资格。如果注意到它们就会发现,原来上大学上好大学竟是如此重要:大学能给任何中小学所无法给的发展综合素质的优越环境,特别是帮助人具备专业职业素质的条件,大学能让人获得在有严格学历要求的高层次职业舞台上展示才华的资格和机会。完全离开应试上大学的制度背景来推进素质教育,就会面临“要素质而素质发展不可持续”的窘境。2004年,被公认为素质教育搞得有起色的南京市高考成绩大幅下滑,在江苏省位列倒数几名,其结果是应试教育全面反弹、“县中模式”大行其道,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最后我们再来看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小学。
必须承认,一切合格的、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会自觉地担当起教育的社会责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在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又要担负对一个个学生人生未来的责任,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将少不更事的孩子交到手里时,他们感受到的定是沉甸甸的托付。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明显拉大,即便那些学业有成找到不错工作的年轻人都感到成家、买房、治病、养老等来自生存的压力,更别说那些考不上大学在家无所事事的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了。在如此背景下执教的教育工作者顺应潮流也就很自然地将应试教育看成了教书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进一步看,先有应试学习后有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真正的主导方是学生及家长,把批判应试教育的主要矛头对准教师、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实在是找错了对象。亿万学生及家长接受基础教育最普遍最真实的动机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学习决定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决定未来命运。学生及家长为了职业理想、经济理想、社会地位理想和家庭生活理想而数十年如一日地苦学、苦熬,付出金钱、人力、情感的高昂代价,很自然地会倾向于选择那种能配合其实现理想的教育形式,选择那些最符合要求的学校、教师,选择那些最与实现理想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人望幸福树望春。正是来自民间分散而又汇集起来的这种教育价值选择趋向的力量,强制着中小学必须跟着走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谁要是应试不力,学生及家长就“用脚投票”不再给他经济赞助,学校就没有声誉招不来优秀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就脸上无光就不待见他,地方***府就没有***绩就不给他充分的财力支持。应试教育就是这么来的。你可以对应试教育批判、改造、完善、扬弃,但不能对它置之不理,除非你能取消高考并彻底堵住由社会基层向上流动的这条道路。
参考文献
[1]秦纳.透视学历社会[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0.
应试教育论文第4篇
那么,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应试教育”呢?
素质,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而且有多维的审视角度和思路。一般说来,所谓“素质”,通常具有两个层面的涵义:第一种涵义是生理上的“素质”概念,主要指人们天生的感知器官、神经系统,又称遗传因素或天赋;第二种涵义是教育学实质也是社会学上的“素质”概念,主要指后天社会性的一面,认为素质是在先天某些因素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的综合。换句话说,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发展总水平,是人的诸种属性的综合,是由各种品质构成的整体结构。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一个先天的聋哑人,当然不可能成为一名音乐家;但假如一个人的音乐天赋再好,却没有得到后天的培养,也不可能成为一名音乐家,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名学生先天获得遗传素质得以充分的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
国家教委朱开轩主任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往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明确提出:“应试教育”不是对以前和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单纯以升学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
否定“应试教育”不是要否定现行的教育。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大体可以从以下10点表现出来:①从指导思想上看: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它反映了现代的先进的教育思想;而应试教育则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是选拔式、科举式、淘汰式的陈旧落后的教育。
②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教育。
③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④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型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⑤从课程结构上看: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主科”,轻视所谓“副科”;而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都纳入课表,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隐性课程”,比如环境教育、校风建设等等。
⑥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应试教育不按课程计划授课,随意增加课时,超纲授课,加大作业量,考试频繁,复习资料泛滥,各种竞赛名目繁多,学生课业负担加重;而素质教育则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的个性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⑦从师生关系上看:应试教育迫使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素质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要求教师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扶植每一个学生,教师选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艺术。
⑧从教育方法上看: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
⑨从教学途径上看,应试教育把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而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新型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使得教学途径增多,教育视野广阔,有利于从狭隘的完全同升学“指挥棒”对口的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实行开放式的现代教育。
⑩从评价标准上看,应试教育以“分”为导向,以“率”为标准,以“考”为法宝,并以此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行的是僵化、死板的,“一刀切”教育;素质教育则确立社会实践的评价权威,淡化分数的警告、惩戒作用,把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潜能优势,实行的是使学生个性健康、完善发展的教育。
从以上10点基本可以着出,应试教育只注重应试的功利,不关心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是塑造适合“教育”的学生。“应试教育”在教育对象上的局限性,在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在教育过程上的表面性,在教育成果上的虚假性,对基础教育危害甚深,对广大中小学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必须通过切实的努力动摇它、瓦解它、改造它,把它转化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应该树立哪些教育新观念呢?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观。基础教育多年来都是为构建教育“金字塔”服务的,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要统考分数和升学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哼一声都是经验”。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而应培养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以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一提到“人才”,人们马上想到专家、教授、工程师、学者等等。这些“拔尖人才”是人才,合格的劳动者也是人才。我们一定要转变升学者是人才、唯升学者能成才的人才观;确立多渠道成长、多规格育才的人才观。要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人才,也需要社会科学人才;不仅需要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更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社会管理人才,而且更需要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劳动大***,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不仅要知识丰富、学有专长,而且要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反复证明:具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没有高学历的人只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完全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成为某一方面的优秀人才。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其主要的含义,就是要彻底抛弃以考分高低、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陈腐观念,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我们常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用整体、综合的观点要求和衡量学生,从过去仅仅看分数转变到全面地去看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身体心理健康等全面素质的提高。
应试教育论文第5篇
考试文化;应然追求;实然分析;素质教育
一、我国考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考试作为我国一种***治、文化、社会现象,存在并延续了千年之久,有其特定的历史必然和时代意义。无论是作为古代的选官制度,还是如今发挥教育评价和选拔功能,考试已经形成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社会之中,并根据时代的***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革。
隋唐时期,依治理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科举制应运而生。这是我国考试制度的诞生并正式成为统治者选贤任能的重要依据。以科举制为核心的考试文化在封建社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迅速深入人心,无数寒门子弟通过读书、考试走上了仕途,改变命运。虽然,科举考试作为统治者的工具,考试内容和方式具有狭隘性和历史局限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考试文化发挥了一定的教育作用,引导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之后,随着封建王朝的更迭与兴替,科举考试历经调整与变化,但是作为古代社会考试形式的主导,其根本地位和作用未曾动摇。直到封建社会的解体,科举制度方才随之销声匿迹。然而,它本身所蕴含的考试文化的内涵与思想,无不影响着现代社会中的考试文化与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考试的种类、形式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和丰富。从学校的教育评价、招生考试,到工作单位招聘录用考试,从行业性执业资格、职业技能的鉴定到外语或计算机等级考试,其考试的测量、评价、筛选功能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古代科举考试相比,现代社会中的考试在内容、形式、功能和目的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首先,在教育领域内,考试贯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始终。作为一种诊断性、评价性和引导性的检测工具,考试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促使学生学习知识、提升素质的动力因素,是学校招生的标准和学生升学的依据。其次,在个人的职业生活中,考试是通向工作的途径,是个人就业或择业的渠道之一。在我国,考试在国家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的招聘中发挥重要的选拔和任用功能。可以说,考试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走向。此外,通过相关考试,对个人专业技能和执业资格进行评判和划分,这是非学历教育中考试的另一项测量和评价功用。
总之,我国的考试制度和现象产生于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受社会环境、经济***治等因素的影响,考试已经作为一种文化伴随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延续至今,并发挥教育评价、人才选拔、能力鉴定等重要的作用。然而,考试文化自产生发展至今,避免不了对其曲解利用之嫌,这样就衍生了考试文化在当今社会下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状态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使得个人的观念取向严重脱离考试的内在价值,从而折损了考试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也打击了考试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的制度作用,割裂了考试与个人生活真实而密切的联系。
二、考试文化的应然追求
谈及考试文化的应然追求,关键是立足于考试的本质和目的,剖析考试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考试应该而且必须发挥的功能。
考试于我国而言,最早是统治者为了治理管家而选贤任能的工具和手段,这从现存的公务员考试、企事业单位招聘中仍见端倪。随后,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有效手段,考试与学生密不可分,如今考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无论考试形式如何多样,考试内容如何复杂,考试目的如何丰富,从本质上来说,考试无疑是一种评价方法,通过考试检测应试者自身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其检测和评价结果顺应考试目的,在个人自身的成长发展和社会机构的运行以及人类其他活动中发挥作用。
考试的功能植根于社会土壤之中,是与考试的目的和本质相统一的。就当下来看,考试主要发挥筛选、诊断和评价功能。首先,考试通过对应试者进行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的检测,并依据一定的标准,选拔出符合规定和标准的应试者,进一步地给予开发和利用。这种考试主要体现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以及学生的升学活动中。其次,就教育领域而言,考试主要发挥着诊断功能。通过考试内容和方式的设立,检测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作出进一步的努力。教育教学中考试的诊断功能有利于明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否达成,对于接下来的前进方向具有指向性意义。此外,对于专业技能等资格认证的考试,其功能无非是对于个人的特殊能力给予专业认可和证明,这种承认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广泛性,是个人步入某行业或从事某职业的前提和基础。
考试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历经沧桑并得以延续和发展,有其一定的存在价值与合理性。无论何种考试,它首先信奉和坚守的便是公正、客观的理念和精神。这不仅是实现个人价值的路径之一,更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保障。考试文化是彰显公平、平等的文化,它以个人能力和素质为基本出发点,将应试者本身具备的、隐性的或显性的、理论的或实践的、抽象的或具体的等一切知识、能力、思想品质、个人特长等特质,清楚地展现出来,以此来更加准确、深入、客观的认识被试者。任何人在考试面前拥有平等的机会和评价标准,考试文化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另一种提升和运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他人的方法。这是考试最本真的面目。
在倡导权利与法制的环境中,人们倾尽全力追逐社会公平,而公平的实现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保障,考试文化不失为诠释公平的一种社会现象,只要考试被正确合理的实施,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通过考试来获得真实的承认和评价。正因为如此,考试本着为大多数人服务的精神和思想,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差异而作出判断,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参考,为社会的分工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考试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一个特有的现象,与***治、经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联系不可分割。从其本质、目的、功能上来看,考试文化本身附带着应然追求,这种应然使得考试具有合理性与价值意义,在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内,考试作为一种质量检测与评估系统,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准确的判断和清晰的指导。这种应然追求如果遵循其特定的轨道而不偏离,注定为社会和个人带来更多的收获。
三、当今社会中考试文化的实然分析
纵观当下的现实生活中,考试文化已经成为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维持社会运转、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考试通过检测和评价实现个人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认知,进而优化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可以说,考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考试的应然追求及本质特征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为什么却遭受如此多的争议与诟病呢?尤其在当今社会中,考试文化正经历着怎样的扭曲与挣扎,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方面,考试文化在学校教育领域内呈畸形发展态势。考试本来是检测教育目的是否达成的方法,却偏激地使教育沦陷为应试教育的模式。所有的受教育者或应试者为了考试而学习,并因此而产生了恶性竞争。考试似乎成为了人生的转折点和决定因素,偏离常态的考试价值取向使得考试作弊现象泛滥,严重损害应考者的诚信素养。目的与手段本末倒置的思维和行动使得考试陷入尴尬的境地,在倍受苛责与质问的同时,考试又遍布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成为学生无法摆脱的负担。考试功能和任务的扭曲与失真不仅是社会诚信教育的伤害,对学生的成长也形成阻碍,甚至成为整个教育事业的毒瘤。学生不能从科学、公正、合理的考试评价中认识自我,无法更好地面对学习困境、解决问题,甚至出现了“高分低能”的荒唐局面。教师在考试文化衰颓和没落的过程中成为帮凶。处心积虑地为了应试而设计的教育教学技巧和环节,或者将分数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等级的标准,这是徒劳无功的尝试,无法让学生真正受益。总之,一切为了考试的“学”和“教”,都是忽视考试的初衷与归宿的荒谬做法。考试文化在学校中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教育质量的提升,这是现阶段不可否认的考试文化之实然常态。
另一方面,社会上兴起的“考试热”、“考证热”是考试功能膨胀的另一种表现。当考试被当做一种选拔手段用于单位招聘时,其本身目的在于量才授职,人尽其才。在检测与评估的基础之上,为某项工作筛选出合适的从业者。然而,现实情况下这种考试却演化成考试决定论、考试目的论,即考试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考试是就业升职的必然途径。这种狭隘的考试中心主义观念无疑是对考试价值的曲解与夸大。此外,专业资格的认证考试成为人们谋求职业的砝码而非评价自身技能的尺度,投机钻营的心态滋生,部分应试者会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获取资格认证,却不顾自身是否胜任考试的评审结果。这种“唯证主义”的理念葬送了通过考试证明展现自己的机会,也导致考试失真现象泛滥,使广大应考者沦为考试的奴隶,考试文化的枯萎干扰社会文明的进程。考试的实质是对应试者具有的相关能力、知识等素质的再现,任何分数本位或形式主义的考试都应回归考试的真实目的和应然追求。
四、素质教育下考试文化的重新定位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素质教育随着课改的推行成为新时期教育追求的目标和理念。“素质教育是一种过程性教育,它注重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此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是塑造品质和培养能力的教育。”立足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素质教育应该成为我们的坚定信仰和笃行的任务。就当下盛行的考试文化而论,受社会中弥散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个人的思维习惯影响,考试完全丧失了它应有的功能与意义。甄别和选拔成为应试教育的唯一目的,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分数而考试,这种偏颇的考试文化使素质教育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和牢笼。
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与考试并行不悖。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具体而有效的形式,发挥重要的诊断功能,通过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以此改进教与学的不足,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素质教育是需要考试的教育。而树立正确的考试观,重新审视考试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回归和发挥考试文化最本真的功能,缩小考试文化应然追求与实然效果之间的差距,是现今条件下最根本的任务。
首先,通过厘清考试的本质与目的,纠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认识上的误区。作为一种检测评估手段,考试只能实事求是地给予应试者公正客观的评价,并促使其改正缺陷逐步提高。引导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成为考试的主导者而非受其奴役和驱使,考试可以当做“温度计”而非“指挥棒”。在评估检测的同时,发挥考试的教育作用,考试这项活动也是受教育者正视自我的锻炼和体验,以此为出发点,考试的额外收获将会超越考试本身的价值。
其次,对考试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实施,是保证考试功能有效发挥、引导考试文化顺利形成的有效途径。考试是社会系统中关于人类质量检测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考试目的和观念明确的前提下,对于考试内容的筛选、考试标准的确定、考试方式的搭配等制度上的灵活设计和综合考量,不仅关系考试本身的信誉和质量,更能够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良好状态。
最后,素质教育下明确考试文化的能力本位取向,坚持考试形式与实质的统一。在素质教育不断倡导和实施的环境下,考试文化观也要与时俱进。考试是对受教育者能力的诊断和真实写照,而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多样性和培养方式的灵活性。考试致力于检测、考核教育教学效果,当然应该注重考试结构、内容、方式的创新。然而不论怎样变化,考试以应试者能力素质为基础,真实反映出学习现状和问题的思想不能动摇,这是素质教育模式下考试文化的永恒追求。
考试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当代社会无论是教育考试还是劳动人事方面的考试,考试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只有明确考试文化的应然追求,并合理分析其实然现状,从而逐渐缩小两者的差距,尤其在素质教育下发挥考试文化的功用,不仅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繁荣与进步的要求,更是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文化建设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后雄.论教育考试的功能性缺陷与价值冲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2]王哲先.中国古代考试制度演变及其对高考改革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应试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现存问题;教学策略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378-01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情感教育,最重要的是选择教学策略,其直接决定了情感教育的成效。对语文课程教学而言,情感教育的极为重要,但要使其真正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这还需要语文教师把握其渗透模式和尺度,既要为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环境,也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实现情感教育。
一、现存问题
1、情感教育方式待改进。当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模式单一化、模式化的现状比比皆是,而这种教学模式既无法实现预期教学效果,也不能使学生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发展。甚至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大量使用抽象概念,强行施加己身理解于学生,未能重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与其进行有效情感交流,导致初中语文教学匮乏情感。
2、情感教育目标被忽视。虽然我国提倡初中教育阶段要落实素质教育,但由于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教学始终难以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存在。初中教育是让学生能够入读理想高中为目的,故而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判还是以升学率高低为主要依据。尽管初中教学对情感教育广泛认可,然而实践教学中还是采取题海战术,直接灌输标准答案给学生,可见初中教学并不重视情感教育目标。
3、教师教学理念较薄弱。目前,我国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是采取满堂灌教学模式,虽然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完完整整的传授了课本知识,但教学效果却始终差强人意。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模式的过于单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不重视,造成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更别提品味课文中的情感美,受到其有效的感染熏陶。尽管我国***颁发的语文课程相关标准都提到要重视情感教育,部分学校及教师亦在积极探索过程中取得较好成绩,然而纵观当前初中语文教育的现状可知,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缺失还较为普遍,其具体实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多媒体,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教学的艺术在于鼓舞激励和唤醒,而非传授本领。多媒体教学作为时展的必然产物,是当前各教育阶段必备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其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语文教学时空间,有利于学生充分调动全身感官,从不同维度和方面深刻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对多媒体教学进行科学运用,可达到鼓舞激励和唤醒学生的目的。
初中生正处于敏感多变的青春期,为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营造适合情感教育的氛围情境。比如,可通过播放音乐或综合声、色、情、义、形的方式,充分激发和升华学生的潜在情感。以教学课文《散步》为例,可播放《一封家书》、《常回家看看》等音乐作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通过对课文的品读,在脑海中想象父母辛勤劳作的情景,感受家庭及父母的温情慈爱,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其与父、母间得天独厚的情感,进而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并与文章进行良好的心灵交流。或是教学课文《黄河颂》的过程中,可呈现汹涌蓬勃的黄河水流视频,让学生对其声色形象进行初步感受;然后继续播放黄河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从中领悟作为中华儿女,应当具备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理解作者为何将黄河喻为母亲的含义,并深刻把握文章的情感义理及主题。
2、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合理开展情感教育。众所周知,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中的情感都极为深厚,若是语文教师充分挖掘这些情感因素,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引,便可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体验。而除了语文课本内容,也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特别是情感表达极深的课外读物,以此增强学生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其知识范畴及人文素养,进而有效实施语文情感教育。
对于文本中的情感元素细节,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利用,以实现对学生更深入的情感教育。以教学《蒲柳人家》为例,课文通过描绘几户普通农家的家庭故事,让学生充分体会其浓郁民族风格,感受字里行间真实丰富以及农民质朴的人性情感美和忧伤欢乐。或是教学古诗《蒹葭》时,可让学生勾画这样的场景:一位恋者在深秋清晨寻找其思念的情人,通过想象感受诗词中朦胧、含蓄以及意境的美;同时播放歌曲《蒹葭》,使其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尽管这些教学文本看似简单,但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实现有效的情感教育。另外,教师还可通过文本教学与现实教学素材相结合的方式,例如:《乡愁》教学中,通过文天祥或屈原的诗词导入新课,以此激起学生爱国思乡的情感,深入体验海外赤子渴望落叶归根的情感,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构筑的乡愁世界。诸如此类策略在落实情感教育的同时,也在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
3、其他情感教育策略。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统一其人文性和工具性,使学生透过情感变形形式把握其内涵,进而让学生领悟到文本内容并学习和掌握语文技能。例如:在《满江红》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文本欣赏,通过悟情再读,将岳飞赋予诗词的爱国之情以激昂丰富的语调和情感表达出来,从而在不断明晰歌词内容的过程中全面把握诗人创作时的情感。与此同时再引申课文内涵,针对日本提议欲将收购之事,回顾性分析日本对华侵略的全过程,借助学习宋词的过程深化爱国教育,提高学生爱国忠国的情怀。
对于语文课程教学来说情感教育极为重要,语文教师应合理选择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首先,语文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并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对文本内涵进行合理引申,才能更好的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既能学习文本知识,又能拓展自身知识面,丰富生活阅历,获得更多益处。
参考文献:
[1] 王秀兰.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4,(4)
应试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 人文教育 应用型本科 相融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国家的教育***策导向有了明显的转变,高等院校有了研究型和应用型的分化发展,大学教育从以前以学术教育为基础,以培养精英为目标的教育逐渐分化,国家对部分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呼声越来越高,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的构建成了各高校探讨的关键,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应用型本科对人才的培养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观。近年来对应用型本科的内涵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以“应用”为主要特征,在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探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理论基础。虽然应用型本科对人才的培养以职业为导向,但人文素养的培育却是不能忽的,因为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全面协调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养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及人文教育
1.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内涵。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不断强化专业实践和职业性,使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得到加强,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新性和职业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以行业为本位,以技术体系为依据,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专业经验知识)并重渗透,形成复合性、动态性和先进性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应该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应用性和职业性的专门人才[1]。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是跨学科跨专业人才。
2.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教育。
关于什么是人文精神,曾有过激烈的讨论,或认为是人的终极关怀,或认为是知识分子精神,或认为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或认为是一种超越又现实的精神。无论如何,人文精神的实质与核心是强调“人之所以为人”[2],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人文精神直接体现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育,以人生理想、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为核心,涉及道德、知识、法律、审美等各方面。人文素养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包含人文素养。应用型本科与以往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的区别是从只关注专业教育到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本科教育模式。人文教育本身即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人文素养涉及文、史、哲、经济、法律、***治等学科领域,应用型本科的人文教育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设置人文课程,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人文教育的特点主要有:强调以思考、理智、判断等能为为主要特征,不是某种领域的知识;要求学生以常识为本,以亲近智慧为目标的知识活动,不以积累和提高专门知识为目的;其知识在交流中产生,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心智和促成人心智的成长[3]。人文教育不是专门知识的灌输,看似无用的知识,却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吸取人类智慧中提升自我素养,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个人职业生涯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对人文教育的忽略。
服务国家,从属于经济的教育格局一直是大学教育的方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型开始注重加强本科的职业教育,注意加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难免持有“职业至上”的观念,试***为各技术领域培养专业适应能力较强的人才,但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是由于对人文教育较忽视造成的后果。人文素养课程在多数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中比重普遍还是相对较小,且人文素养课程门类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囊括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治学、法律等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多数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很少挖掘出具有本学科本专业所应具备的人文精神特质,无法渗透于专业教育中。多数教师只关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专业所涉及的人文精神极少关注。总之,高校的人文教育存在问题,应用型本科中的人文教育得到重视程度更低,这无疑对真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阻碍作用,培养出的学生即便有很好的专业技术,也缺乏相应的职业发展。为职业做准备无可厚非,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技能上要出类拔萃,还有心智健全,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都与人文教育关系密切。
二、人文素养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应用型本科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应用型本科转型之初,各高校为了强化专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十分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正确的途径,但人文素养教育也同样不能剥离。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打破了学科单一性,综合性和交叉性是目前各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复合型人才即是适应这样的社会背景的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具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性的人才,其特点是知识面广博,知识交融性高,思维辐射宽,社会适应能力强[4]。复合型人才体现了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倡导宽口径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体育、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包涵哲学、文学、历史、***治、法律、经管、艺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一般而言,专业教育重在培养人的“知”,人文素养教育重培养人的“情”、“意”,要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必须是“知”、“情”、“意”的统一。在教育培养目标上,人文素养教育试***在人格健全、人格***方面有所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对社会有益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不仅仅满足于作为一个劳动者所具有的技能,还应该培养有明确目标、情操高尚、有一定审美趣味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各行业领域中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俏,各企业单位都强调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所以应用型本科中的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应给予高度重视。
2.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提升眼界,有助于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
应用型本科强调的是专业技术,专业课程和科学实验课程可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事实判断,而人文素养却能解决价值判断的问题,即“应该如何”,仅有专业技术而缺乏人文素养,是无法看到前方的,人文素养教育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个人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在价值判断方面的成长有助于学生眼界的拓宽,对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涵盖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体系,而学生的职业生涯中这些基本的元素是不可缺少的。比如人文素养中的德育教育在培养人的基本道德感的同时,还涉及职业道德,某些企业认为学会做人态度和技能是人才的第一层次,实用技术为第二层次,知识才是第三层次,在实际工作中善于与人和谐相处,真诚地对待工作对象,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对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相当重要。而人文教育中的文、史、哲知识、经管、法律知识能从不同的层面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可持续。
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与终身学习密不可分,因为除了W校所学知识之外,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指人生各阶段中,为求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正式的、非正式的学习。终身学习是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包括学习态度等英国如何被开发和运用的全过程,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学习场所也不限于家庭、学校、文化中心或企业等[5]。人文精神是终身学习的内涵之一,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发现自我,培养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能力。
3.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具有积极思维个性和心理品质的人在各种社会环境活动中取得社会进本成果的能力”[6]。个人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一线创新人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而人文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人文素养是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培养创新人格、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精神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实践证明,创造性人才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人文教育既可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思想基础,又可创造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人文教育通过校园文化营建、校园文化活动等培育创新环境。总之,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现。
三、人文素养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结合的建议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应该将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完整体系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可以相融的,要实现二者的结合应该首先改变急功近利,职业之上,只看眼前的培养人才观念,改变忽视人文教育价值的观念。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提倡促进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优化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课程结构,适当增加人文素养课程比例。
要真正实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课程结构的优化十分重要。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程教学,以往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则适当地向实践性和职业化倾斜,人文素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开设的人文素养课程门类偏少,且缺乏全局意识和系统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较僵化,很多人文素养类课程流于形式,脱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无法达到人文教育应有的教育效果。优化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试***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的融合,推进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调整人文素养类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且在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参与式教学方式为主,显示人文素养课程的独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挖掘专业学科的人文内涵,科学设置课程。
专业技术有与某种人文精神是相通的,没有人文素养作为支撑的专业技术也将是行之不远的。每一个专业领域基本上都有一些与之相合的人文精神,以这种人文精神指导开展专业教育,有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如理工科类专业可以挖掘与专业技术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创造力思维培养、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的树立等。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应该深度挖掘专业学科的人文内涵,为之设置与专业契合的、更合理的人文素养课程,营建校园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3.营建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人文精神最好的体现,虽然不是课堂教育,却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影响,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和谐的校园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人文教育形式,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将人文素养课程纳入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挖掘专业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氛围是人文教育与专业校园融合的合理途径。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性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8.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2-3.
[3]徐贲.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
[4]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11.
[5]周春儿,洪茹燕.终身学习***策研究:香港的理念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