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亲情的名言篇1
1、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4、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5、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6、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7、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8、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
9、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10、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1、儿女抱在身,方知父母恩。---(老挝)谚语
12、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13、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14、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15、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16、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17、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8、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19、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20、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21、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22、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23、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24、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25、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26、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27、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28、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2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30、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31、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32、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33、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34、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35、亲人帮亲人,无亲来帮愁煞人——英国谚语
36、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37、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38、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39、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40、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41、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谚语
42、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43、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44、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45、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46、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47、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谚语
48、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有关亲情的名言篇2
关键词:称谓语,称谓系统,语用机制,文化差异
人际间的相互称谓语是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是人们之间对相互关系的一种语言表述,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集团规范。前者体现了人类社会中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社会地位关系;后者则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情感好恶关系。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每种称谓系统都是这个民族内部社会交际的产物,反映着该民族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在人们交际活动中,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恰当、得体的称谓语。不恰当的称谓语会给言语交际活动带来障碍,会让交际双方感到不快,或留下某种印象,给以后的交往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不同语言的称谓系统的差异,并遵循对方语言称谓系统的语言表达规范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英汉称谓语之选择方略
选择何种方式称呼对方取决于诸多因素。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称谓语在数量上和指称的范围上都各有特色。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看, 各民族的称呼行为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它可能是该社会中权势性和平等性的象征。从称谓语的交际功能上来看,称谓语选择之方略则可以分为三大类:亲属称谓语、社交称谓语、描述性称谓语[1]。亲属称谓语是用来表示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相互关系的称谓语。社交称谓语则是用来直接反映社会的***治制度和人际关系的称谓语,它包括关系称谓、职衔称谓、敬称称谓、谦称等,如汉语中的李局长、何教授、犬子等,英语中的professor、Your Majesty等。描述性的称谓语是指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于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抒发说话人或作者的情感、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而使用的称谓语。这类称谓语主要在汉语中使用较广泛,而英语中较少使用。它们用词简练、语言生动、形式多样,其主要功能不是起称谓的指称作用,而是表示亲昵、喜恶、戏谑、讽刺、请求、辱骂等情感意义,这是描述性称谓语的重要的语用功能。描述性称谓语包括亲昵称谓、戏谑称谓、转称、雅称、贬称和骂称等,如汉语中的乖乖、辣妹子、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等。
二、称谓语使用所遵循的语用机制——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和得体性原则
称谓语的根本作用是引起受话者注意和保持发话者同受话者之间的联系。称呼语能够传递与说话情景相联系的、有关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的语用信息。
会话含义是格莱斯提出的一种语用推理,它以话语的语义内容和对一般语言交往的合作本质所作的交涉为基础[2]。交际双方要正确推断出话语的会话含义,必须都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所说话语的规约性内容、合作原则及其准则、说话的语境、发话者和受话者共有的某些背景知识。对于文化背景相同的中国人来说,汉语中的称谓语,可以让受话者感受到尊重、喜爱和礼遇的特殊含义,因而能缩小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密切相互关系,会话含义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而对文化背景不同的西方人来说,他们就可能无法体会到这些不同的称谓语所蕴涵的特殊含义。
无论是汉文化中的称谓语还是西方文化的称谓语,它们的使用都遵循礼貌原则和得体性原则,让受话者从发话者的称呼中感受到相互之间的亲疏远近、情感好恶,而这种亲疏远近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交际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要遵循礼貌原则首先使用得体的语言。。所谓得体的语言,就是发话者面对确定的受话者,能够选用符合该语言文化背景的,对当时当地场景来说最合适的称呼语。因为能够得体的称呼交际对象,才能为成功地交际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使下面的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在中国,大家庭是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人们的宗法家庭观念很强,极为重视相互之间的亲缘纽带关系。在亲属关系和一般人的关系上,非常讲究名分、辈分、社会关系。长幼有序、尊卑不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所以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的称呼礼仪繁多,名称区分非常细致。人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在各种场合中要使用准确、适当、得体的称呼形式,在正式场合中更是不允许出现称呼错误。
三、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比较
由于英汉语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血缘关系以及文化价值取向,因而使得中英文化中的称谓语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
1. 不同的社交称谓语体现出两种文化中不同的礼貌原则。
礼貌是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一个民族使用什么样的礼貌称谓取决于该民族语言的特点和文化的传统习惯。
“讲礼貌、尚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向来遵从“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以及“卑己尊人”的礼貌原则。要做到以礼待人,称呼语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汉语的亲属称呼也讲究长幼尊卑之分,特别是对长辈,交谈双方必须使用恰当的称谓,如大哥、二叔、三姨等,这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同时,除了朋友之间,上级对下级可以直呼其名外,其他人的名字都不能直呼不讳,甚至给孩子起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与长辈之名同字同音[3]。而英语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同辈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挚友之间往往直呼其名,以表示亲热随和,更有甚者孩子对父母、长辈老师也都直呼其名。这就使得英语中的亲属称呼语贫乏而松散,长幼无别。英美人对父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共同使用一个称谓即cousin,甚至连“祖母(婆婆)”与“外祖母(外婆)”都不予区别,统称为grandmother。中国文化提倡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人们用“老”表示尊敬爱戴,资深历练,有威望的意思,如“老教授”、“老丁师傅”等,这些词是对老年人的尊称,显得亲切、文雅有礼。但这种尊称在英美人中却行不通,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old乃是“不中用了”的代名词,因而Elderly和senior常被用来代替old。此外,汉语中的亲昵称谓和拟亲属称谓语,也都颇能体现汉民族的文化内涵。他们能让对方感到尊重和亲近,因而能够缩短交际双方的距离,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礼貌地运用“王叔叔”、“志刚哥”等充满人情味儿的称呼语。而在英语国家,对于亲属关系以外的人使用亲属称谓,即拟亲属称谓语,是不符合西方习俗的。
在西方社会中,由于其文化价值取向、道德观、社会格局、人际关系等与中国截然不同,对相互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自然相差悬殊。一般来讲,西方人际交往相互称呼时,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地位,即交际双方是“权势”关系还是“平等”关系。。如果是“平等”关系,双方将会采用对等式交流,即双方都直呼其名,或采用亲昵称谓。但当交际双方之关系是一种“权势”关系,即双方社会地位有距离,或双方属于初次交往,那么双方就会采用一种“非对等式交流”,即采用直呼其名、头衔称谓和恭敬称谓。此时,地位较高者所使用的称呼语无疑是一种权势的标志,而地位较低者使用的称呼方式无疑是一种表示尊敬的手段,如Professor Bloomer、Dr. Stevenson等。不过,由于受平行社会关系、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人们较崇尚对等式称呼,这体现出一种平等的文化取向。如对陌生人,可直接单独使用Sir、Madam等,也可以Mr. +姓的方式。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一味地称呼男人为Mr. soand so,女士为Miss soand so,容易使对方感到不快。因为英美人很注重个人的功名与成就,个人主义较强。在我们不了解对方的身份时,这样称呼是可以的。但如果知道对方是校长,教授或博士时,就应根据他们的学衔、职称来称呼。
2. 不同的亲属称谓语体现出不同的称谓体系
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亲属称呼语反映出两种文化中不同的家庭结构、亲属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汉英语言在称谓体系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宗族制度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使中国形成了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族制度,同姓宗族大家庭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族内部成员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因此,在中国,常常用表示血缘或亲属关系的名词去称呼家人、亲属,如大哥、三妹、乃至用其称呼朋友或陌生人,如伯伯、阿姨、老奶奶等,这种称谓方式在世界上其他文化中是很少见的。同时由于中国的福利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各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依然存在。另外,与英美人的个人主义相比,中国人则更多地遵从忍让、敬老、服从和牺牲的文化价值观念。
英美人的家庭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权威中心型家庭(authority centered);另一种是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4]。前者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相似,但在西方,这种类型的家庭大多与富庶、权势之家相连。后者在西方家庭结构中则占据了主要地位。英美人血缘观念十分淡薄,亲属关系相对松散。一方面,他们的家庭成员居住较分散,流动性相对较大,特别是家庭内部子女一旦成年就***门户,各自谋生。另一方面,由于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性,因此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整个社会比较注重个人的功名与成就,很少以父母亲属的成就为荣,这也就更加剧了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冷漠。此外,由于西方社会多是一些高福利的国家,家庭成员在经济上不存在谁依靠谁的问题。所以,一旦子女成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开始疏远,子女只是到了过年过节才回家看望他们,平时很少往来。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尚且如此,其他的亲属关系就更加淡薄了。
汉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多,语义明晰,内外有别,男女分明;西方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较少,语义模糊。汉语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语义明晰。在中国封建社会大家族中,几代同堂,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人员关系极为复杂,但指称却十分明确。赵元任[5]先生在《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一书中列举了114种亲属的称呼语。每种又有正式名称、直称与比较文气的称呼之分。如父亲方面的great grandfather, 在汉语中的正式名称是“曾祖”,直接称呼是“老爷爷”,书信中可能用“曾祖父”。相比之下,在西方社会中,无浓厚的宗族观念,家庭结构比较简单,成员数量较少,相互关系明确,因此导致亲属称谓语不仅数量较少,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如:grandfather(祖父、爷爷;外祖父、外公)。如果一定要区分清楚,则加上paternal(父亲的)和maternal(母亲的)或者用 on the father’s side (父亲方面的)和on the mother’s side(母亲方面的)这类表达法附加说明[6]。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社会由于各自的文化取向、社会格局、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截然不同,导致英汉两种语言对称谓语的使用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掌握英汉语言称谓语的文化差异,根据交际语境,恰当运用能融洽交流双方关系的称谓语,能有助于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对顺利完成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称谓失误,就容易使交际双方产生心理距离,导致交际失败。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M]. 外文出版社, 2004.
[2] 姜望琪. 当代语用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 田惠刚. 中西人际称谓系统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4] 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5] 赵元任.Aspects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M]. selected and introduced by S.D.Anwar,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6] 王拯亚. 语言与文化[[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有关亲情的名言篇3
关键词:面称 呼语 语用用意 语用移情
称呼语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先导语,是一个有系统的、可变的社会现象。当面称呼听话人的是面称或对称,被称呼者一定在场。面称作为呼语是***成分,不与句子其它成分发生语法联系;它不仅表达说者对听者的呼唤,而且表达说者对听者的态度。说者和听者面对面交谈,不同的称呼会引起不同的推测,传递不同的情感和情绪。称呼语是一个敏感的语项,作为呼语的面称更是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的标志词。
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由于语用用意(pragmatic purpose)不同,其面称呼语的表达方式就不一样;而面称呼语的不同表达,又强烈地反映和传递情感,并制约着交际者语言的情感表达方式。这种交际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可称为“语用移情”(pragmatic empathy),即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相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的用意。一般来说,语言使用所反映的人际关系信息,在联合情感和分离情感维度上可分为三种:A.要求亲近相互关系;B.要求疏远相互关系;C.要求维护原来关系状态。面称的语用移情功能就是传递、调整这种关系信息。说话者在选择某个面称时,就已作好了这三种关系的选择。本文试***通过美国一部著名情景喜剧“Friends”中的某些称呼来分析这种“语用移情功能”。其主要有如下几种形态:
一、爱称、贬称直接表达褒贬
英语中常用hon,honey,dear,baby,darling,love,sweet,sweetheart等表达要求亲近相互关系的信息,表亲昵、喜爱和。例如:
(1) Mrs. Geller:Hi,darling. Where’s my grandson,you didn’t bring him?
Ross:No,he’s at uh,Carol’s and Susan’s today.”
例(1)中的称呼darling“亲爱的”是表示关系的亲近,Mrs Geller是Ross的母亲。有研究表明,美国服务性行业,如商店、宾馆等,男服务员、甚至女服务员也用dear、honey、hon等面称女顾客,目的是想使关系随和,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而在英国城市服务行业中却相反,女服务员称男顾客为darling,其目的也是为了表示随和。
贬称是说话者以贬低受话者的人格为目的的一种面称,有鄙视、疏远对方之意。如you sucker,you fool你这个傻瓜,you skunk你这个坏蛋,you cad你这个贱痞子、下流坯,you witch、you hag你这个巫婆,son of ***的,等。
Monica:Oh,I’m- I’m so sorry!
Luisa:Ah,it’s not so much you,you were fat,you had your own problems. (To Rachel) But you? What a ***!
Rachel:What?!
在上面一段的对话中,Luisa由于憎恨Rachel和Monica在中学四年都没有和她打过招呼,所以不愿意帮他们找回猴子。她对两人的话都不是很友善。直接说Monica很胖,称呼Rachel 为“what a ***!”
有些描述性的名词用作面称,说明对方的气质、性情、举止或生理特征,由于它来源于他人的主观印象,所以并不一定能得到被称呼者的认同。如面称他人用Stern刻薄的人、Longman高个子、Red红头发的人、Fatboy肥仔等
等。
二、尊称、敬称表示尊崇、敬重
Madam、Sir、Ms等称谓词一般表示正式场合下的尊敬或礼貌。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为了表庄重和尊敬,也用与被称呼者的某种抽象品质相关的名词来面称受话人。对王室成员,如皇太子、太子、王子、亲王和公主等用Your Highness、Your Royal Highness“殿下”;对君主制的国王、皇帝面称Your Majesty“陛下”;对外国高级官员,如总统、***、国家***、首相、大臣、大使等用Your Excellency“阁下”;对大主教、公爵用Your Grace“阁下”;对法官面称Your Honor“法官大人”等等。此外,职衔称也表敬重。职务可与人名连用,也可单独使用,如传统习惯上可以说hello,doctor!或judge Smith,Mr president,Mr. Editor,Doctor Johnson。有职务或头衔者宁愿他人用“职称或头衔+姓氏”而不愿意他人用“Mr. (Mrs.,Miss)+姓氏”的方法来称呼自己。
如:Ross:Dad...dad,please! As I was saying umm,I’m Dr. Ross Geller. Uhh,and I’m the best man。
Ross是一位古生物学的博士,所以他一直坚持在公众场合介绍自己时用“Dr. Ross Geller”.
Joey:Who’s Paul?
Ross:Paul the Wine Guy,Paul?
Monica:Maybe.
Joey:Wait. Your ’not a real date’ tonight is with Paul the Wine Guy?
上面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到大家对Monica即将约会的对象的关注,但是大家一致强调的是他的职业“Paul the Wine Guy”.
三、姓名称表现不同的人际关系与情感的变化
姓名称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面称。这在西方可能是追求自由、平等的一个缩影。用“Mr.、Mrs.、Miss+姓氏”面称对方显得正式、尊敬或礼貌;用名字来称呼对方显得关系密切、自然随和;在同事、朋友、师生、上下级间很常见。有时听者在听到对方用“称谓词+姓氏”面称自己后,主动要求对方直接用名来称呼自己以示友好和平等。然而用“名+中名+姓氏”面称对方却是最庄重、最严肃的一种面称;昵称最能表现关系的亲密。在《六人行》中,大家互相称呼的时候都是用昵称,Mon-Monica,Pheebs-Phoebe;Rachel-Rach,这样显示出大家的亲密。但有时候在他们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会直接称呼全名了。
四、比喻称表达细致的内在感情既形象又富于联想
人们常用比较珍贵或重要的物件比喻所喜爱的人,以示关系亲密;或用讨厌的动物代指所厌恶的人,一般都含有贬义。前者有sweetheart,baby,honey等指“心爱的人”;后者则相当多,如“you chicken你这个胆小鬼,you stupid ass你这头蠢驴,you little weasel你这个小人,you filthy swine你这个臭猪,you old swine你这个老鬼、老东西,you old coon你这个老狐狸,you rat”你这个伪君子等等。有些比喻称虽表面含贬义,实际上表亲热的感情。如电影《Ten Commandments》中,女儿戏称父王为you old crocodile,其含义却是“您老人家”。幽默中带有戏谑意味的亲昵面称,表现出父女间的亲密关系。
五、亲属称在特殊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情感
英语的亲属称谓比较笼统,一般只适用亲属范围。有时也用亲属称去面称非亲属,其目的是表示、亲近;也有该用亲属称却用一般称呼的,以求突出人物间不同寻常的关系。
Mr. Bing:Our little boy is getting married.
Mrs. Bing:Oh look at you! So handsome!
Chandler:You look beautiful mom. (His dad clears his throat.) You look beautiful too dad. I love you both.
这儿是Chandler和Monica婚礼上,Chandler的父母和他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来父母对孩子的爱,尽管他的家庭情况有些复杂。Mr. Bing称其为our little boy,Chandler称其父母为“Mom”、“Dad”。
六、名词称表听说者间的相互关系或情感态度
对男性可用boy,chap,child,fellow,guy,man等表长辈、上司对年幼者、下属的比较随便的称呼;用lad,laddie,sonny,kid等表示对年幼者的亲昵称呼;用sir,gentleman,mister,governer等表示对上司、长辈的尊敬和礼貌。名词称的情感传递主要体现在词语的语用特征和特定语境之中,它有一定的创造性。
在六人行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称呼就是“Hi,you guys!”
Phoebe:Oh my God,are you guys okay?
Chandler:Hi. You guys have any wrapping paper?
像这样的语句随处可见。或者是Buddy等表示亲密关系的称呼。
七、对同一对象的面称可因语境不同、双方关系的变化和情感因素而有所改变
如对女性的多种面称中,语义特征不同、场合不同,面称传递的情感就不一样:
(1)“Lady,I can prove all I need to.”
The Duke cautioned,“Better let him finish,old girl.”
(2) “Hang it,woman. Where’s the harm? The place is as dark as the inside of the fidel,and-”
(3)Pheobe:What are you girls whispering there?
(1)中,old girl公爵对公爵夫人的随便称呼,属于中性称,译作“老婆子”;lady是褒称,表尊敬,译作“太太、夫人”,例(2)中woman本来是中性称,但此时却略带贬意,可译作“你这女人,你这婆娘”。(3)中所说的“girls”实际上是指Chandler和Joey。此外尊称女性还有Your Ladyship,Madam,Miss,Girl,Lassie等。
八、面称中不同的代词有助于表达不同的社交态度和语用预设目的
表亲近关系时用“my+名词”的形式,以示友好亲密;表疏远或贬义时用“you+名词”的方法。
如:Monica:You stupid girl! Put down my phone!
上句中Monica和Rachel在争夺电话中吵起来了,所以Monica十分生气地喊道“you stupid girl”,用第二人称you是疏远相互间的关系。
面称需遵守公认的社会语言规则,故意破坏规则就意味着有特殊的语用用意。美国语言学家欧文・特里普(Ervin Triop)曾认为“对于具有特定地位的对象,如果有一个公认的正规称呼,则任何偏离都是一种信息”。他在谈到社会语言规则时,曾描述了这样一段对话:
警察:What’s your name,boy?
医生:Doctor Possaint,I’m a physician.
警察:What’s your first name,boy?
医生:Averin.
这段对话中,警察明知对方是医生,本来应该用等同一致的原则去面称对方,但他却依然叫他boy,显然有侮辱、贬损对方之意。
综上所述,英语中作为呼语的面称在表现人际关系、联合情感和分离情感中起着不同寻常的语用预设作用。在表达要求亲近相互关系的信息时,常用爱称、昵称、名字称、含褒义的比喻称、亲属称、尊称、敬称和职衔称;在表达要求维护原来关系状态的信息时,可用中性称、姓名称、表现人的性别、年龄等特征的名词称;在表达疏远相互关系的信息时,用贬称、含有贬义的比喻称以及表示鄙视、疏远之意的名词称等等。在文学欣赏、文化交流中,我们应特别注意这种面称的“语用移情”功能,正确理解在表达、传递情感时面称所起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Bernard Splosky. Socia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George Yule. Pragmatics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5]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有关亲情的名言篇4
关键词:称谓语,称谓系统,语用机制,文化差异
人际间的相互称谓语是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是人们之间对相互关系的一种语言表述,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集团规范。前者体现了人类社会中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社会地位关系;后者则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情感好恶关系。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每种称谓系统都是这个民族内部社会交际的产物,反映着该民族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在人们交际活动中,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恰当、得体的称谓语。不恰当的称谓语会给言语交际活动带来障碍,会让交际双方感到不快,或留下某种印象,给以后的交往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不同语言的称谓系统的差异,并遵循对方语言称谓系统的语言表达规范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英汉称谓语之选择方略
选择何种方式称呼对方取决于诸多因素。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称谓语在数量上和指称的范围上都各有特色。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看, 各民族的称呼行为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它可能是该社会中权势性和平等性的象征。从称谓语的交际功能上来看,称谓语选择之方略则可以分为三大类:亲属称谓语、社交称谓语、描述性称谓语[1]。亲属称谓语是用来表示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相互关系的称谓语。社交称谓语则是用来直接反映社会的***治制度和人际关系的称谓语,它包括关系称谓、职衔称谓、敬称称谓、谦称等,如汉语中的李局长、何教授、犬子等,英语中的professor、Your Majesty等。描述性的称谓语是指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于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抒发说话人或作者的情感、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而使用的称谓语。这类称谓语主要在汉语中使用较广泛,而英语中较少使用。它们用词简练、语言生动、形式多样,其主要功能不是起称谓的指称作用,而是表示亲昵、喜恶、戏谑、讽刺、请求、辱骂等情感意义,这是描述性称谓语的重要的语用功能。描述性称谓语包括亲昵称谓、戏谑称谓、转称、雅称、贬称和骂称等,如汉语中的乖乖、辣妹子、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等。
二、称谓语使用所遵循的语用机制——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和得体性原则
称谓语的根本作用是引起受话者注意和保持发话者同受话者之间的联系。称呼语能够传递与说话情景相联系的、有关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的语用信息。
会话含义是格莱斯提出的一种语用推理,它以话语的语义内容和对一般语言交往的合作本质所作的交涉为基础[2]。交际双方要正确推断出话语的会话含义,必须都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所说话语的规约性内容、合作原则及其准则、说话的语境、发话者和受话者共有的某些背景知识。对于文化背景相同的中国人来说,汉语中的称谓语,可以让受话者感受到尊重、喜爱和礼遇的特殊含义,因而能缩小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密切相互关系,会话含义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而对文化背景不同的西方人来说,他们就可能无法体会到这些不同的称谓语所蕴涵的特殊含义。
无论是汉文化中的称谓语还是西方文化的称谓语,它们的使用都遵循礼貌原则和得体性原则,让受话者从发话者的称呼中感受到相互之间的亲疏远近、情感好恶,而这种亲疏远近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交际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要遵循礼貌原则首先使用得体的语言。所谓得体的语言,就是发话者面对确定的受话者,能够选用符合该语言文化背景的,对当时当地场景来说最合适的称呼语。因为能够得体的称呼交际对象,才能为成功地交际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使下面的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在中国,大家庭是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人们的宗法家庭观念很强,极为重视相互之间的亲缘纽带关系。在亲属关系和一般人的关系上,非常讲究名分、辈分、社会关系。论文参考网。长幼有序、尊卑不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所以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的称呼礼仪繁多,名称区分非常细致。人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在各种场合中要使用准确、适当、得体的称呼形式,在正式场合中更是不允许出现称呼错误。
三、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比较
由于英汉语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血缘关系以及文化价值取向,因而使得中英文化中的称谓语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
1. 不同的社交称谓语体现出两种文化中不同的礼貌原则。
礼貌是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一个民族使用什么样的礼貌称谓取决于该民族语言的特点和文化的传统习惯。
“讲礼貌、尚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向来遵从“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以及“卑己尊人”的礼貌原则。要做到以礼待人,称呼语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汉语的亲属称呼也讲究长幼尊卑之分,特别是对长辈,交谈双方必须使用恰当的称谓,如大哥、二叔、三姨等,这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同时,除了朋友之间,上级对下级可以直呼其名外,其他人的名字都不能直呼不讳,甚至给孩子起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与长辈之名同字同音[3]。而英语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同辈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挚友之间往往直呼其名,以表示亲热随和,更有甚者孩子对父母、长辈老师也都直呼其名。这就使得英语中的亲属称呼语贫乏而松散,长幼无别。英美人对父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共同使用一个称谓即cousin,甚至连“祖母(婆婆)”与“外祖母(外婆)”都不予区别,统称为grandmother。中国文化提倡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人们用“老”表示尊敬爱戴,资深历练,有威望的意思,如“老教授”、“老丁师傅”等,这些词是对老年人的尊称,显得亲切、文雅有礼。但这种尊称在英美人中却行不通,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old乃是“不中用了”的代名词,因而Elderly和senior常被用来代替old。此外,汉语中的亲昵称谓和拟亲属称谓语,也都颇能体现汉民族的文化内涵。他们能让对方感到尊重和亲近,因而能够缩短交际双方的距离,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礼貌地运用“王叔叔”、“志刚哥”等充满人情味儿的称呼语。而在英语国家,对于亲属关系以外的人使用亲属称谓,即拟亲属称谓语,是不符合西方习俗的。
在西方社会中,由于其文化价值取向、道德观、社会格局、人际关系等与中国截然不同,对相互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自然相差悬殊。一般来讲,西方人际交往相互称呼时,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地位,即交际双方是“权势”关系还是“平等”关系。如果是“平等”关系,双方将会采用对等式交流,即双方都直呼其名,或采用亲昵称谓。但当交际双方之关系是一种“权势”关系,即双方社会地位有距离,或双方属于初次交往,那么双方就会采用一种“非对等式交流”,即采用直呼其名、头衔称谓和恭敬称谓。此时,地位较高者所使用的称呼语无疑是一种权势的标志,而地位较低者使用的称呼方式无疑是一种表示尊敬的手段,如Professor Bloomer、Dr. Stevenson等。不过,由于受平行社会关系、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人们较崇尚对等式称呼,这体现出一种平等的文化取向。如对陌生人,可直接单独使用Sir、Madam等,也可以Mr. +姓的方式。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一味地称呼男人为Mr. soand so,女士为Miss soand so,容易使对方感到不快。因为英美人很注重个人的功名与成就,个人主义较强。在我们不了解对方的身份时,这样称呼是可以的。但如果知道对方是校长,教授或博士时,就应根据他们的学衔、职称来称呼。
2. 不同的亲属称谓语体现出不同的称谓体系
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亲属称呼语反映出两种文化中不同的家庭结构、亲属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汉英语言在称谓体系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宗族制度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使中国形成了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族制度,同姓宗族大家庭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族内部成员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因此,在中国,常常用表示血缘或亲属关系的名词去称呼家人、亲属,如大哥、三妹、乃至用其称呼朋友或陌生人,如伯伯、阿姨、老奶奶等,这种称谓方式在世界上其他文化中是很少见的。同时由于中国的福利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各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依然存在。另外,与英美人的个人主义相比,中国人则更多地遵从忍让、敬老、服从和牺牲的文化价值观念。
英美人的家庭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权威中心型家庭(authority centered);另一种是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4]。前者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相似,但在西方,这种类型的家庭大多与富庶、权势之家相连。后者在西方家庭结构中则占据了主要地位。英美人血缘观念十分淡薄,亲属关系相对松散。一方面,他们的家庭成员居住较分散,流动性相对较大,特别是家庭内部子女一旦成年就***门户,各自谋生。另一方面,由于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性,因此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整个社会比较注重个人的功名与成就,很少以父母亲属的成就为荣,这也就更加剧了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冷漠。此外,由于西方社会多是一些高福利的国家,家庭成员在经济上不存在谁依靠谁的问题。所以,一旦子女成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开始疏远,子女只是到了过年过节才回家看望他们,平时很少往来。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尚且如此,其他的亲属关系就更加淡薄了。
汉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多,语义明晰,内外有别,男女分明;西方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较少,语义模糊。汉语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语义明晰。在中国封建社会大家族中,几代同堂,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人员关系极为复杂,但指称却十分明确。论文参考网。赵元任[5]先生在《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一书中列举了114种亲属的称呼语。每种又有正式名称、直称与比较文气的称呼之分。论文参考网。如父亲方面的great grandfather, 在汉语中的正式名称是“曾祖”,直接称呼是“老爷爷”,书信中可能用“曾祖父”。相比之下,在西方社会中,无浓厚的宗族观念,家庭结构比较简单,成员数量较少,相互关系明确,因此导致亲属称谓语不仅数量较少,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如:grandfather(祖父、爷爷;外祖父、外公)。如果一定要区分清楚,则加上paternal(父亲的)和maternal(母亲的)或者用 on the father’s side (父亲方面的)和on the mother’s side(母亲方面的)这类表达法附加说明[6]。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社会由于各自的文化取向、社会格局、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截然不同,导致英汉两种语言对称谓语的使用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掌握英汉语言称谓语的文化差异,根据交际语境,恰当运用能融洽交流双方关系的称谓语,能有助于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对顺利完成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称谓失误,就容易使交际双方产生心理距离,导致交际失败。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M]. 外文出版社, 2004.
[2] 姜望琪. 当代语用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 田惠刚. 中西人际称谓系统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4] 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5] 赵元任.Aspects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M]. selected and introduced by S.D.Anwar,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6] 王拯亚. 语言与文化[[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有关亲情的名言篇5
1、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3、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准备节目,搜集故事,收集名言,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邀请父母参加班会活动。
4、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三、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甲: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乙: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
合:上新街小学五年级一班“拥抱亲情”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回顾篇——走近亲情
1、我名字的故事
(1)甲:我的降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未来的曙光。我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编制,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自己名字中蕴涵的意义。
[孩子的名字融入了父母多少的期望!学生通过向父母了解为了给自己取名字花的心思和名字中蕴涵的期望,从而感受父母深深的爱。]
2、我成长的足迹
(1)乙: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呀——亲爱的爸爸妈妈。
(2)课件出示一组家庭照片,学生讲述他们成长过程中自己遭遇疾病和挫折时,父母为之作出的牺牲和为之付出的血汗。
(3)诗歌朗诵《妈妈的爱》
[孩子的成长过程凝聚了父母无穷的爱;感人的生活场景能勾起孩子的美好回忆,真情交流使他们再次体会朴实的亲情,引起情感的共鸣。]
3、父母写真
(1)甲:母亲的皱纹,父亲的白发,是父母操劳的见证,是爱的涓涓印痕,是亲情无偿地演绎。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你关注过父母的变化吗?
(2)以《爸爸(妈妈)的————》为题,演讲自己眼中的父母。
(3)舞蹈《烛光里的妈妈》
[通过观察,感受父母的辛苦,利用演讲,表达亲情的无私,激发学生回报亲情的动机。]
三、拥抱篇——体验亲情
1、亲情赞颂知多少
(1)甲: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
乙:因此,酬劳不是她的目的,收获不是她的动机,她是人性闪耀的光辉。
甲:多么质朴的情感啊!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词;有多少演绎亲情的故事;有多少歌颂母爱的名言。
乙:让我们尽情地用歌唱,用朗诵,用故事来拥抱亲情吧!
(2)学生自由地歌唱或朗诵赞美父爱、母爱的歌曲和诗文,讲述古今中外关爱父母的故事,课件展示关爱父母、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学生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收集相关材料、讲述故事,在准备过程中就受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
2、母子了解知多少
(1)甲:我们的生活,父母总是牢牢牵挂,那我们又对这些关爱自己的长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请到场的几位同学的妈妈和孩子共同上台做个游戏。测试一下对对方的了解有多少。请到场的爸爸作评委。(互相猜对方最爱吃的菜、最爱穿的衣服;母子共同写自己的爱好和习惯,检验默契度)
(2)请孩子做扮演孕妇的游戏,体会妈妈十月怀胎的辛劳。
[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体会父母辛苦生育和抚养的无私付出,感受父母培育我们成长的不易,激发回报父母的情感。]
四、行动篇——回报亲情
1、确定回报方案
(1)甲:记得老一辈***家驻德爷爷在抗日前一年得到妈妈病逝的消息十分悲痛,他写下了这样一片感人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请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讲讲这篇文章。
(2)班主任讲《回忆我的母亲》
(3)乙:故事让我们感动,榜样为我们引路,名言伴我们同行。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呢?
(4)学生讨论交流,并确定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方案。
2、实施回报方案
(1)给父母一份惊喜
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洗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一封感谢父母的信……
(2)帮父母做家务事
每天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
(3)陪父母聊聊天
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
3、倾听父母的感受
(1)甲:听了大家的回报方案,我们的家长十分的感动。下面请妈妈、爸爸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爸爸、妈妈谈感受。
(3)乙: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您对我们的肯定,您放心吧,感谢您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一定把爱回报,回报给你们,回报给亲爱的社会,回报给伟大的祖国。
(4)合:最后让我们伴着美妙的旋律把手中的红花献给在座的家长。
(5)齐唱歌曲《爱的奉献》。
[积累是亲情书写它独特魅力的过程。利用讨论使学生明白: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回报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要有一颗孝心;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中。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处做起,培养爱心,去爱我们的父母,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去爱我们的祖国。一、活动目的:
有关亲情的名言篇6
亲密程度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远近状态的程度。早在2300以前,亚里士多德就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思考。在他看来,具有朋友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往往比一般关系的人之间的态度更加友好(Pangle,2005)。后来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亲密程度影响着人们交往中语言形式的选择和使用。当然,这一点在文学作品话语表达中也有体现。
诚然,关于人际关系和语言使用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Wardhaugh(2000)发现亲密程度是影响人们称呼语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国内学者王建华(2001)则是在基于前人基础上从话语礼貌和语用的角度的来分析了这一现象。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以夏洛蒂·勃朗特的著名小说《简爱》为例,通过对小说中人物间复杂的不同关系和话语形式的分析,来探索小说中亲密程度对人物话语使用的影响。
2.背景理论介绍
通常,由于人物间关系的亲密程度的不同,它们的话语在形式上也存在差异。首先,恋人,密友,熟人喜欢使用简短的形式称呼对方,比如直呼其名或则使用昵称、绰号等而陌生人和不熟识的人间更喜欢使用头衔加姓或者使用全名的形式来称呼对方;其次,在用词上,关系好的人喜欢在交谈中使用口语化的的语言交流,通常他们的句式也会较短、用词较简单。而不熟识的人较倾向使用比较完整的句式的较长的句子来交流;从话语量的角度来看,人们还发现在密友和恋人间的话语量也往往比陌生人和不熟识的人多,他们之间有更多相同的和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分享。此外,根据Grice(1975)提出的合作原则(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和Leech(1983)提出的礼貌原则(the Politeness Principle),人们发现恋人、密友的谈话更注重的是意思的表达,他们并不总是尊崇原则的使用,而陌生人和不熟识的人之间除了意思之外,为了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还要注重表达的得体性和礼貌性。
3.小说中人物亲密程度的话语分析——以《简爱》为例
众所周知,《简爱》是一本很著名的小说,小说情节曲折,人际关系复杂,话语内容丰富。小说中主人公简(Jane)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对命运的不断斗争,最终赢得了自己的爱情和生活,成为了一名***的女性。小说中,简的身边有许多人物出现。他们与简的生活有密切的相关,其中有深爱简的罗切斯特,知心朋友海伦,幼时的照顾着贝丝,也有自始自终恨她的舅母等,他们都对简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说中,罗切斯特、海伦和贝丝一直关心着简,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说中人物是如何和他们的爱人、朋友以及熟人交流的。罗切斯特作为简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的话语随着感情的变化而逐渐发展变化。起初,简来罗切斯特家是担任一个家庭教师,他们并不熟悉,由于两人间身份和感情的疏远,他们在交谈中更多地体现的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和距离。比如对话:
“你期待得到一个礼物吗?简爱小姐?你喜欢礼物吗?”他用一种烦躁和尖锐的目光看着我的脸。“我不知道,先生。我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它们是美好的东西。”(夏洛蒂·勃朗特,1980,第79页)。
在这个对话中,两个人都使用了“小姐”、“先生”等礼貌用语来称呼对方,并且用词和句式都非常正式,这也体现了两个人起初见面时情感方面疏远的距离。随着相处日子变长,两人逐渐成为了好朋友,在话语方面也逐渐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比如:
“好的!简,你了解我吗?”“请把红色的斗篷脱下来,先生,然后——”(夏洛蒂·勃朗特,1980,第174页)。
在这个对话中,由于两人关系变化,选择的话语形式也发生变化。为了体现这一点,罗切斯特使用“简”这一简短亲密的形式来称呼她的女教师。同时在用词方面,罗切斯特使用了非正式的词语,句式结构也比较简单。简也是如此。她的回答不再直接和简短,而是伴有一定的解释,她的语言也更加随意。后来随着他们坠入爱河,他们之间的语言更是如此。更多简单的句式和词,更多彼此互相关心的话语。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贝丝,她与简是很好的朋友,她的话语也值得注意。她简单的句式,亲密的称呼,关切的话语无不体现了她和简好朋友的关系。而小说中的反面人物,如简爱的舅母和布罗克赫斯特先生。他们不喜欢简爱,因而他们与简爱间的亲密程度较低,这一点也反映他们的话语中。在用语方面,他们极为严厉,他们不顾简爱的反应而一意孤行,他们使用的句式通常较长,词汇较为复杂,语言形式上长违背礼貌原则。
4.结论
总之,本文小通过对《简爱》中人物间话语形式的分析发现小说中不同关系角色的人物之间使用的话语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亲密程度高的人之间喜欢直呼其名或则使用昵称、绰号等而低的人间更喜欢用称呼加姓或者使用全名的形式。其次,在用词上,亲密度高的人喜欢使用口语化的、积极的语言进行交流,通常他们的句式也会较短、较简单。他们间的话语量也较多,他们更注重意思的表达。
参考文献
1.Bronte, C. (1980). Jane Ey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Pangle,L.S.(2005).Aristotle and the Philosophy of Friendship.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有关亲情的名言篇7
用以前所学古诗的方法自学这首诗,通过解诗题知诗人名诗意悟诗情诵诗文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孟郊所表达的颂母情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能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并能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2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3 教学过程
1)上课前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并出示许多名人赞美母亲的话语。
(设想意***:通过音乐和名人名言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情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教师与学生交流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而后总结学习古诗的常用方法,即:解诗题知诗人名诗意悟诗情诵诗文。
(设想意***:通过交流学习方法,为如何有秩序地自学古诗做好准备。)
3)合作学习,教师检测自学情况。
①《游子吟》中的“吟”指(吟诵),“游子”是指(出门远游的人)。
②孟郊是(唐代)诗人,他一生(穷困潦倒),但性格(耿直),他多善写(五言)古诗。此诗是作者50岁那年在江苏溧阳做官时,回想起当年进京赶考(临行)时的情景而做。
③根据老师划分的节奏,通读本首五言古诗。
(通过自由读、欣赏配乐朗读、个别读、全班读等多种朗读方法通读古诗。)
游 子 吟
唐·孟郊
慈 母/手 中/线,
游 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④根据影视情景发挥你的联想说说诗句的大意。
(出示影视《游子吟》情景剧。)
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哪些诗句最能表达孩子对母爱的感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⑥教师提问:能展开你的想象说说母亲除了给孩子密密缝衣,还会对进京赶考的孩子说些什么?
当***送孩子将要远行时,孩子为何不直说“母亲啊,你的爱,孩儿难以报答”?根据刚才的影视情景,发挥你的联想,说说你的理解。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 ??
喻游子之心???喻慈母之爱
⑦请同学们再读此首诗说说诗中吟诵的是什么?
(设想意***:为反馈学生的自学情况,选用练习填空以及划分节奏读古诗和欣赏情景剧说诗意的形式,全方位巩固学生的自学结果。并通过关键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深入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深层内涵。此设想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声情并茂地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诗中真情自然跃于学生脑海。)
⑧通过汶川地震的影视资料再次体会母爱的伟大。
(设想意***:通过观看主持人讲述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留给孩子的短信,升华学生的情感,深刻地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实内涵。)
4)教师小结本诗,衔接现代诗歌《妈妈的手》。
①学习了《游子吟》,我们知道临行前母亲密密缝衣的细节让作者久久难以忘怀。作者深情地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悟到母爱的伟大,故而此句成了赞颂母爱的千古绝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同样赞颂母爱的现代诗歌《妈妈的手》,先听老师朗读,同学们仔细听,想想本首诗作者是重点抓住哪个细节来表达母亲对孩子的爱的?
(设计意***:通过总结《游子吟》的主旨,以及指明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古流传的原因,再次加深学生对本诗的理解。通过引荐现代诗歌《妈妈的手》,让学生对比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母亲的细节动作感受母爱的。)
妈??妈??的??手
作者:吾桐树
我洗手的时候 河说
把你的手给我
那是1992年 最冷的冬天
我的手钻心地痛
流水简直要割掉我的手掌
割草的妈妈从山坡上飞奔下来
她说 把你的手给我
她揉搓着 一边呵气
然后把我的双手
放在她衣服里
那温暖的肚皮上
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此首诗并和《游子吟》作对比,《游子吟》的结尾和本首诗的结尾是否相同?哪首诗的结尾更能感人肺腑?(不同,《游子吟》的结尾作者一句就道出了母爱难以回报,而这首诗的结尾并没有道出作者的感受,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设计意***:通过对比学习,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体会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无私,母爱的难以回报。同时学习细节描写能使文章有声有色,以及学习两首诗歌结尾的不同,再次体会《游子吟》中作者感人肺腑的千古名句。)
5)课堂练习。抒真情写我心:学习和赏析了这两首赞美母亲的诗歌,相信你的感受颇深。或许此时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母亲为你操劳的画面,或许你的心中有很多想说给母亲的话……那就请拿起笔把你想对母亲说的话写下来吧!
(设计意***:以情煽情,趁热打铁,充分打开学生的情感空间,让学生自己回想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真实地写想对母亲说的话,练习的目的在于再现学生的真情实感。)
板书:
游 子 吟
有关亲情的名言篇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试***从人们较为熟悉的英汉亲属称谓习惯和语义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它们属于不同的称谓制度,具有不同的称谓习惯和泛化现象。家庭类型、血缘关系、宗法观念、文化取向、礼貌原则等是造成两者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对亲属称谓的属性和用法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窥见一斑。汉英称谓在形式、语用意***、文化内涵上存在诸多差异,通过两种语言称谓系统的归纳对比,挖掘各自的文化内涵,对中英称谓语的翻译提出三种方法。
关键词:亲属称谓;文化差异;比较;翻译
Abstract
Languageisthecarrierofculture,kinshiptermisnotonlyapartoflanguagebutalsoakindofculture.The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kinshiptermsreflectth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EastandWesttosomeextend.FromthecomparativeanalysisofusagesandmeaningsofkinshipaddressingsystembetweenChineseandEnglishwhichpeoplefamiliarwith,thepaperistorevealtheculturalimplicationinit.Theybelongtodifferentkinshipaddressingsystemsalsohavedifferentusagesofkinshiptermsanddevelopments.Themainreasonsforculturaldifferenceslieinthefamilystructure,consanguinity,patriarchyconcept,cultureadoptionandcourtesyprinciple.Thecomparativeanalysisofitsfeaturesandusagescanhelpustounderstandth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BasedonthegreatdifferencesinthetitleandkinshipaddressingsystembetweenChineseandEnglish,andtheircomplicatedpragmaticintentionsandculturalimplicationsinuse,thepapersystematicallycomparesthetwosystems,andrevealstheirrespectiveculturespecificimplications.Finally,threemethodsarepresentedonhowtotranslateaddressingform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
Keywords:kinshipterm;culturaldifference;comparison;translation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通过对亲属称谓的属性和用法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窥见一斑。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复杂程度差异
汉语亲属称谓复杂,英语简单。“亲属称谓(Kinshipterm)是一定的亲属制度(Kinshipsystem)所产生的文化符号,它以简单的术语形式反映复杂的亲属制度。”[1](P139)汉语称谓语要比英语称谓语繁杂细致得多,汉语要区分血亲姻亲,如伯父、叔父、姨母和伯母、婶母、姨父;区分宗族非宗族,如爷爷、侄儿、孙子和外公、外甥、外孙等;区分父系母系,如叔叔、姑妈、堂兄和舅舅、姨妈、表兄等;区分长幼辈份,如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等。而英语的亲属称谓就显得简单得多,仅用几个词就能全部涵盖,如grandparent(爷爷,外公,奶奶,外婆),brother(哥哥,弟弟),sister(姐姐,妹妹),uncle(伯父,叔父,姨父,舅舅,姑父),另外,英语中的一些亲属称谓非常笼统,没有指明具体关系。所以像Linda’sbothermarriedMichelle’ssister这句话就很难准确地译成汉语,因为不知道brother是Linda的哥哥还是弟弟,sister是Michelle的姐姐还是妹妹。还有cousin这个称谓,有时连男女都不分了。在西方国家,亲属关系的涵盖和延伸范围远没有中国那么广阔。
(二)、英汉亲属称谓关系表达清楚性差异
汉语亲属称谓所表达的关系清楚明了,英语笼统。“家庭是以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一种基本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P34)中国人重亲属称谓,辈份性别指代清楚,本家成员与外姓亲戚从称谓上一目了然。然而,英美人并无如此清晰明了之差别,仅是本家成员与外姓亲戚在称谓上常混为一谈(如grandfather,uncle,brother-in-law等词语),有时甚至连男女也不分,如cousin一词可指堂兄、堂妹,又可指表兄、表妹。最为简约的是uncle与aunt,前者将中国人的伯,叔,舅父,姑父,姨丈等所有与父亲同辈的男性一概统称,后者将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所有与母亲同辈的女士一词蔽之。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对纲常伦理的定义和概念与中国文化有着较大的出入,或者确切点说,是没有像中国传统文化中那样有一套严格繁琐的纲常伦理。
(三)、英汉亲属称谓中敬称和谦称的使用差异
汉语有敬称和谦称,而英语没有。“英汉社交称谓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差异,应当是敬称与谦称的使用。英语中虽然同样有敬称,但绝少有谦称,因为西方人崇尚和提倡自信,对人有礼但不过分自谦。而汉语中谦称与敬称并重,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无疑也源于中国传统礼教。‘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典礼》),因而汉语谦称有许多,如:愚、在下、鄙人、不才、小可、晚辈、未学、后生、卑职、下官等等。不仅有自谦,而且还代为亲属谦。如:小儿、犬子、内子、拙荆、小女、小婿等等。”[3](P48)汉语里用敬称直接表示敬意,旧时常用,如尊称:令尊、令堂、令公子、令爱、令千金等又用谦称间接表示恭敬,抬高对方,贬低自己,让对方产生优越感.消除压力。而西方人则崇尚和提倡自信,一方面要对别人有礼貌,另一方面要求自己不卑不亢,过分自谦,反而让人觉得你信心不足,是懦弱的表现。所以.英语中很少有谦称,相反只有表示上帝的“He”和表示自己的“I”无论在句首句中都是大写.这种擅自代为人谦的情况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西方人强调平等的权利,哪怕对子女、父母也将其当作一个***人的人来看待,并不认为有支配其的绝对权力。
(四)、英汉亲属称谓中对长辈称呼的差异
汉亲属称谓中不可对长辈直呼其名,英语可以。汉语亲属称谓注重辈分,英语中则辈分淡化,血亲传统分为“九族”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亲疏有别、长幼有序。中国文化讲究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核心就是有序,按中国的伦理观念,传统文化对汉语的称谓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在汉语的亲属称谓中有明显的尊卑、长幼、亲疏之分。可以说,汉语称谓反映着人伦规范的两大伦理观念: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在社会和家庭中,语言称谓必须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和地位。在汉语中不仅父母的姓名是绝对避讳的,对于长辈或地位高者要用尊称,即使是同辈,也有固定的称谓,不可直呼其名。
“耶稣主张,家庭中的成员平等,他自己就以名字称呼母亲,而且认为子女可以与其父母相争,可以与他们为敌。因此在英语亲属称谓中没有尊卑之别,同辈之间不论年龄大小,均可直呼其名,以表示亲切友好。”[4](P86)西方社会组织结构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提倡人人平等。
二、英汉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因素
(一)、家庭类型
“亲属称谓的简化,意味着家庭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不占那么重要的地位;资本主义关系下的家庭,其构成和社会作用完全不同于封建主义关系,在语言中也能找到反映。”[5](P249)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社会组织的单元是家庭或家族,因此家族势力非常强大,而在家族内部,宗族内的亲疏关系是严格按等级区分的,内外亲戚,嫡庶区别得很清楚。为了维护和适应这种层次森严、内外有别的封建家族体系和封建伦理道德,相关的很多称谓就出现了,而且分得特别仔细。
“在英美等国,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占主导地位.这种家庭中只有一对夫妇和他们未成年的子女,而且孩子长大后马上离开父母去***生活,自立门户.因此,他们的家庭成员关系非常简单.他们并不把亲属关系看得那么重。由于这些亲属不住在一起,没有必要,也不需分得那么清楚。”[6](P66)这影响了西方社会的称呼语,称谓语相对贫乏。在这种家庭中,人际关系非常随便、开放,以个人主义观念为核心的自我意识非常明显。
中国传统的宗法血亲关系和伦理道德影响的结果,它体现的是一种严密的家族关系。英语民族的家族关系远不及中华民族的那么严密,家庭结构也较松散。
(二)、血缘关系
汉民族深受封建宗族制度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同族内部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汉民族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既有血缘关系又有经济联系的由大家庭组成的庞大的宗族性的社会组织,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家族,而不是个人,个人要受家族权利的支配。与之相比较,封建社会在整个欧洲存在的时间较短,而资本主义制度较早地代替了封建制度,对欧洲各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另一方面英美国家的文化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上,其重视商业。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其经常移民和殖民,这样,造成他们组织管理上摆脱了家族血缘的束缚,更重视人与人的契约关系和平等关系。
(三)、宗法观念
“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之别、宗族与宗族之别、血缘与非血缘之别,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家族,宗法关系悠久稳固。”[7](P95)中国改革开放后虽然封建宗法关系不复存在,但亲属、亲戚关系在社会关系网中仍然居重要地位,其根本原因应追溯到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华大地乃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既重家庭伦理,又讲社交礼仪。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和封建礼教使中国人认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在于齐家。故古往今来,三纲五常影响至深,家庭伦理至关重要:一家之内,长者为尊,老者为上,长幼尊卑,泾渭分明;亲朋友好,男女有别,远近亲疏,不错规矩.而英美人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崇尚个人价值,强调表现自我,讲天堂,说地狱,而宗法关系远不及中国那么严密,家庭观念也较之中国淡薄,亲属称谓之简略概括,不求精确。”[8](P207)
(四)、文化取向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进行是非判断和优劣判断的尺度,他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对自我价值的判断通常以压抑的形式表现,也就是说,对自身价值的评论常常是低值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压抑的自我价值出发。在称谓语中,尤其是敬语,谦语特别多。与汉民族恰恰相反,西方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注重个人权益,争取平等的自由竞争思想意识比较强。这种注重个性,肯定个人的价值观念使西方人更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精神。这和民族的价值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五)、礼貌原则
汉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要求人们称呼他人时,不能随意直呼其名,须按等级、身份选择相应的称呼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融洽、和谐,因而往往把家庭本位向外推移,扩大到家以外的社会关系中去,于是汉文化中出现了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这一现象体现在言语交际中,就是亲属称谓常用于社交场合,以传递社交指示的不同语义信息。如大伯、叔叔、老兄、贤弟、大嫂、小妹等词语常常用来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对方,目的是为了表示礼貌和亲切。无论是对街坊邻居、朋友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人们均按年龄、性别称呼对方为大爷、大娘、大叔、大哥、大姐等;小朋友称***人为叔叔;长辈对相识的或不相识的晚辈称“闺女”等。这些用于社交场合的词语与其用于亲属称谓本身在语义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表示的是一种亲属血缘关系,而前者表示的是人们之间“亲如一家”、“情同手足”的一种良好人际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它必将随着交际的场合,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地位和交际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英美人宗族观念淡薄,不仅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家族以外的人,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近年来,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Michael,Linda,Jane等),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如:Mr.Summers,Mrs.Howard,MissJones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互相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不例外。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女、年龄、社会地位等,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汉文化中用于社交场合的亲属称谓不可用于英语中,否则会引起人际关系混乱,导致交际失败。
(六)、等级观念
传统的中国家庭构成形式是大家庭(三世、乃至四世同堂),家庭关系的中心是父子。家庭要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年龄大小、辈份高低是极为重要而严谨的区分依据。因此,在亲属称谓里,亲属关系规定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许丝毫的含混和马虎。同辈分要区分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不同辈分的称谓是长辈可以呼下辈的名,也可以连同姓一起称呼;下辈对长辈,则只能严格按相应的称谓进行称呼,直呼其名是万万不可的。英语中的亲属称谓不区分长幼辈分高低也不太讲究,所以称谓词笼统概括。如姐妹、兄弟各只对应一个词;非直系亲属中长一辈的男性一概称为“uncle”,女性一概称为“aunt”,而同辈的不论男女,一律称“cousin”。在同辈之间,英美人往往是以名字或昵称相称呼。就是下辈对长辈,也往往直呼其名,包括儿媳(女婿)对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子女对继父母的称呼,因为在他们看来,这表明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不过美国人对自己父母和祖父母还是以Dad、Mom、Grandpa、Grandma相称。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冲突也是必然存在的。如果回避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形成以自我民族文化传统为中心的心理定势或偏见,都会造成交际的障碍或失败。同样不同的文化在交际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的,文化都是平等的应该了解自己,也要学会文化适应,寻找交际的共同习俗。对文化差异表现宽容,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
三、翻译技巧
(一)、英汉亲属称谓词的词义不对等
称谓语用意义的翻译绝非按词直译、一一对应那么简单,因为同一种称谓在不同语境中可能蕴含着不同的语用意义,传达这些不同语用意义的译文当然也就不一样。例如表达亲属称谓时,汉语往往习惯用“排行称谓”,而英语习惯用“姓名称谓”。此时,双语在转换时用译语中对应的称谓语替代原语的表达,以使译文读起来自然、易懂,没有翻译腔。
“例1邢夫人笑道:‘……你大妹子现在在你二婶子家,只和你二婶子说就是了.’(曹雪芹《红楼梦》)
LadyHsingsmiled:‘His-fengispartofyourAuntWang’sestablishment,soyou’llhavetoaskherpermission.’
‘大妹子’、‘二婶子’根据上下文的语义直接译成其所指的王熙凤,王夫人,即‘His-feng’,‘AuntWang’,译文简洁明了。”[9](P96)
“例2Shehadbeensilent,alittledazedsinceshecamebacktoconsciousnessandfoundEllengone,Scarlettattermagant,theworldchangedandunceasinglabortheorderofthenewday.(MargretMitchell,GonewiththeWind)
当初她从昏迷状态里恢复过意识来,突然惊觉母亲是没有了,大姐变成泼妇了,世界全然改变了,一天到晚只有无穷无尽的工作了,她就一直不声不响迷迷糊糊的过到现在。(傅东华译《飘》)
Carren在想到母亲和姐姐的时候用的都是名字,但汉译时,应该根据汉民族的习惯,用其相应称谓词,使中国读者易于接受。”[10](P117)
因此,在翻译的理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交际情景和原文的文化背景,按原语文化的推理习惯来理解原文中称谓语在此情此景中的真正所指。
(二)、对关键词进行解释
为使译文更好地传达思想,反映人物关系,有时亲属称谓语的翻译需要进行解释意义。
“例1‘她从贫苦的姑家,又转到更贫苦的姨家。’(萧红《王阿姨之死》)
Shehadlivedforawhilewithsomeimpoverishedpaternalrelatives,andthenhadbeenbundledofftosomematernalrelativeswhowere,ifanything,evenworseoff.(TranslatedbyHowardGoldbalt)
汉语中姑姨亲属关系分明,可英语中对应的“aunt”包含姑姨在内的诸多女性长辈亲属。HowardGolbalt采取释义法分别用paternalrelatives和maternalrelatives解决了这一难题,从而把原文的信息传达给了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英语读者。”[11](P70)
在英语亲属称谓汉译的过程中同样容易引起歧义,指代不明,所以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应该对关键的亲属称谓加以解释。
亲属称谓的翻译要结合语境,判断其语用含义,然后根据译语的称谓习俗,在译语中选用一个恰当的称谓,使原文称谓和译文称谓表达的感彩相当,语气相符,语用上等值。
(三)、亲属称谓词的非亲属称谓用法解释
亲属称谓的社会化是汉民族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对非亲属成员冠以亲属称谓,使人们缩短了感情距离,变得容易交流它还能表达说话人尊敬、亲昵、谦虚、愤怒、鄙夷、傲慢、悲痛等感彩。“敬爱的,您的儿女对不起您,***精神传万代,子子孙孙举红旗。”这首天安门诗抄就是通过亲属的称谓的社会化表达了全国人民对的强烈怀念,在崇敬之中饱含悲痛之情,如果不用这两个亲属称谓,这种情感就会大打折扣。而这种称谓现象在英语里找不到它的影子,英语往往是通过上下文、词汇手段和句法层面来表达这些情感的。如表达傲慢骄横时,汉语可采用“老子”称谓,而英语可能用“hesaidarrogantly”。所以“大叔、阿姨、五婶、三哥、老妹”就在英语找不到在情感意义上的对等词,这常常使我们在翻译中出现困惑,因此翻译此类亲属称谓时往往要根据语篇意义改换其原来的指称。
“例1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她伤心快要发狂,便忍不住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她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吧。’(鲁迅《药》)
Underthecircumstances,fearingshewassoheart-brokenthatsheshouldgetcrazy,MrsHuacouldn’trefrainfromgettingtoherfeet,walkedacrossthetrailandwhisperedtoher,‘Don’tbesosad,madame.Let’sgoback.’”[12](P144)
在这里,把“华大妈”翻译成“MrsHua”,“老奶奶”翻译成“madame”
表明了华大妈的身份,同时也表达出华大妈对长辈的尊敬。
而英美人宗族观念比较淡薄,一般对家族以外的人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他们一般直呼其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语境在汉译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变化。
四、结束语
语言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内容折射出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内涵。英汉称谓系统反差强烈,折射出各自的民族文化。汉语称谓系统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而英语称谓系统则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含混。对中西称谓语异同的深入认识,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困惑和误解,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要在这两种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亲属称谓语体系之间进行翻译转换,译者需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实践中选用合适的称谓语翻译方法。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参考文献
[1]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方小勇.由称谓看英汉文化差异[J],镇江高专学报,2003.第16卷。
[4]转引自李庶泉.论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及教学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2004.第14卷。
[5]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6]王玉环.文化差异与亲属称谓翻译[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第20卷。
[7]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1,第2卷。
[8]国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9]转引自时波.汉英亲属称谓的对比及其翻译策略[J],铜凌学院学报,2005,第2期。
[10]黄碧蓉.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及其互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第8卷。
有关亲情的名言篇9
关于母亲节的名言【经典篇】1) 母亲们是天生的哲学家。——斯托夫人
2) 母亲不是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美国女小说家菲席尔。D。C。
3)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林肯
4) 她让我感到了美的诱惑!——达尔文
5) 对我而言,我的母亲似乎是我认识的最了不起的女人……我遇见太多太多的世人,可是从未遇上像我母亲那般优雅的女人。如果我有所成就的话,这要归功于她。——查尔斯·卓别林
6) 从母亲那里,我得到的是幸福和讲故事的快乐。——歌德
7) 母亲那种献身精神、那种专注,灌输给一个男孩的是伟大的自尊,那些从小拥有这种自尊的人将永远不会放弃,而是发展成自信的成年人。你有这种信心,如果再勤奋就可以成功。——多萝西·埃诺博士
8) 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茅盾
9) 我的母亲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我从她那儿得到的德、智、体的教育。——乔治·华盛顿
10) 无论我现在怎么样,还是希望以后会怎么样,都应当归功于我天使一般的母亲。我记得母亲的那些祷告,它们一直伴随着我而且已经陪伴了我一生。——亚伯拉罕·林肯
关于母亲节的名言【精选篇】1) 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乔治·赫伯特(英国诗人)
2) 母爱是世间最真挚的爱。——董宝平
3)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4)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5)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6)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洛夫
7) 母爱是女人心中是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巴尔扎克
8)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但母亲是坚强的。——雨果
9) 妈妈,您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泰戈尔
10) 母爱不仅仅是指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包含孩子对母亲的爱。——穆尼尔纳素夫
11)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12)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13)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14) 母亲是本翻不尽的大书;母亲是座看不尽的远山。——蒋祖慧·忆丁玲
15) 在孩子和母亲之间,母亲始终是一只超载的轮船,任凭风吹浪打,历经千心万苦也心甘情愿。——凡人格言
16) 孩子和母亲之间溢着深深的、真切的、不尽的爱。这种爱才是孩子和母亲永恒的精神支柱和我们民族生存的真正价值。——灏冰
17) 婴儿在母亲怀抱中哺育成长,从母亲获得最初的感情和思想……可以说精心培养儿童心灵的是妇女,是伟大的母亲。——康克清
18) 母亲的酒杯里永远盛满了爱。——王得春
19) 母爱是伟大的,伟大的母爱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坦然反映出来;母爱是无私的,无私的母爱是因为母亲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孩子;母爱是真挚的,真挚的母爱是在母亲的叮咛、唠叨呵牵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艾君
20)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冰心
关于母亲节的名言【热门篇】1) 一个无知的母亲,好孩子的爱抚,只不过是一只奶瓶而已。——凡人格言
2) 母亲是伞,是巨英,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英里的巨子。——席慕容
3)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4)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5)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6)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7)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8)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9)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10)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11)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12) 母亲是首诗,写满了勤劳、善良、自豪和挂牵;母亲是孩子走路的启蒙老师,教会了孩子为人处世的社会道理;母亲是孩子生命的保护伞,保护着孩子在磨砺中闯下去的勇气;母亲是孩儿搏击风雨的靠背,回到母亲身边一切困惑就会得到安慰变得坚强。——艾君
13) 一把梳子梳不尽母亲的愁,一声呼唤割舍不掉母亲的惦念。母亲是不需要儿女们赞美的语言,也不希望看到儿女们浮华的感叹,只要儿女们报个平平安安就能催开母亲的那张日夜牵挂的笑脸!无论你是咿呀学语的娃娃,还是已进入花甲之年的老人,在自己伟大的母亲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叮咛、唠叨、挂牵会时刻伴随她直到生命的终点!——艾君
14) 母爱,你如春天里温暖的阳光,也像婆裟的大树,让我淋浴在明媚的春光之中,借着大树的绿荫庇护,如小草一样茁壮成长。——张聪慧
15)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16)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17)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18) 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乔治·赫伯特
有关亲情的名言篇10
作为一部***型的美国成长小说,《纯洁》在情节上模仿了《奥德修纪》中奥德修斯之子忒勒玛科斯寻父,描写了皮普通过寻父经历成长的过程。除了这一主题,在这部作品中,弗兰岑对于雾、感觉、味道等的描绘也颇为引人注意。雾、蒙蒙细雨等特殊天气现象营造出来的特殊情境,以及身处特殊情境中的书中角色极为敏锐的味觉,为理解整部小说的核心概念――纯洁提供了路径。说雾等特殊天气营造出来的特殊情境让身处其中的人感知更加敏锐,扩大了身体感知的范围,这似乎与雾的模糊朦胧、不确定等特性相矛盾。其实不然,一方面,视线被雾遮蔽之后,人的其他感官被充分利用起来。另一方面,被扩大了的感知,属于身体的知觉,而非纯粹肉体的知觉,并不能够被简单地用感官上的感受所概括。这样似乎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纯洁》中,喜欢雾的安娜贝尔和皮普对味道拥有异乎常人的敏感。安娜贝尔、皮普对味道的获得得益于嗅觉,却又不完全来源于嗅觉;其属于肉体的知觉,更是身体的知觉。在德国哲学家赫尔曼・施密茨的《新现象学》一书的中译本中,译者庞学铨、李张林指出,在施密茨的哲学体系中,是这样解释身体的知觉的:“‘当下’展开后人所首先直接遭际的事实状态是身体,身体的知觉不同于肉体的知觉。肉体知觉同相应的感官联系,它在肉体上的位置是相对确定的。身体性知觉现象不依赖于感觉器官,它们必定在肉体上发生,但又没有特定的位置和方向,从而能够超越具体的肉体部位而绝对存在;它们是在肉体上被直接给予、在直觉上体验到的。”“当下”,即施密茨新现象学中核心概念之一:原初的当下,“这里、现在、存在、这个和我五个元素融合在其中。”原初的当下以身体性知觉的方式与身体直接遭际,即身体对这里、现在、存在、这个和我这五个元素的感知是直接的,这种感知是在肉体上发生的,却超越了肉体而存在。安娜贝尔、皮普对味道的敏感,很明显,就是这种身体的知觉。一方面,这种敏感是对于“我”此时此地的这个存在状态的认知。例如,小说第四部分《月光牛奶场》的第一句话即是“不过味道也曾经是天堂”,作为安娜贝尔认为味道是地狱的回应。然而,对于书中人物来说,无论味道是天堂还是地狱,它们都不只是某种或者某几种味道,而是一种笼罩整个身体的氛围。另一方面,这种敏感并不仅是嗅觉所能提供的,例如,“不管她妈妈对于味道有多么敏感,她甚至有一个对于道德沦丧更敏锐的鼻子。她能够嗅出身处丹佛的皮普正在做某些错误的事情”。这种对道德的敏感嗅觉,显然不是肉体的知觉所能够做到的,而是身体的知觉在直觉上体验到的。
作为一种身体的知觉,安娜贝尔对味道的敏感,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并非肉体(物质身体)的,而是感知身体的。首先,因为反感家族企业对于动物那血流成河的杀戮,她成为一个坚定严苛的素食主义者,逐渐对动物血肉制成的食物及其味道形成了近乎天然的敏感;其次,她的敏感,尤其是她对道德沦丧味道的敏感,出于其对自身的精神道德要求,与她对于纯洁的看法有紧密的联系。在与安娜贝尔认识之初,皮普的亲生父亲汤姆・爱勃兰特就看出了她有一种“怪异的纯洁观念”,这种纯洁观念,既是因为她对味道那异乎常人的敏感,也是因为“她的所有事情就是要做到道德上毫无瑕疵”。即便在离婚之后,安娜贝尔仍旧保持着自己精神上的纯洁,“我承诺过永远都属于他。他可以打破他的誓言,但我不会打破我的。”她对自己诺言的这种坚持,既是因为她依然深深爱着汤姆,恐怕也是因为她“要做到道德上毫无瑕疵”。所以她才会为自己取名珀涅罗珀,为女儿取名普瑞缇,以提醒自己守住道德的纯洁。在安娜贝尔的刻意培育下,皮普对于味道以及纯洁,也有了异乎常人的敏感。但显然,关于这种敏感,皮普有与安娜贝尔不一样的看法,否则,她也不会舍弃普瑞缇这个名字,以皮普作为自己的日常称谓。
尽管皮普一直试***跳出母亲为她限定的生活,为此她甚至不惜做一个“脏女孩儿”,但是从文中某些细节描写来看,在内心深处,她依旧保持着对纯洁的向往。例如,“她极其贫穷,但她的床铺很洁净;以洁净程度来说,她很富有”。生活上的微小习惯,映射的是皮普内心对纯洁、干净等概念的真实想法。再比如,当为母亲所做的蛋糕掉在公共汽车站洗手间的脏地板上后,她回到家,进门就哭了,在她向母亲解释为什么会哭时,有一句话非常值得注意:“太对不起了。我把一切事情都弄得那么脏。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很显然,这段坦白,绝不只是因为弄脏了蛋糕。尤其是回到家之前,皮普刚刚遇见了一个问她是不是要去隆姆匹克的“脏女孩儿”,这个女孩儿让皮普想起了几年前的自己,那时候她也经常去那里,过一种放纵的生活,并且在那里失去了。由此可见,皮普对于自己曾经如此轻率放纵,让母亲对自己的期待落空抱着一种十分懊悔的态度。更让皮普觉得愧对母亲的是,此时的她爱上了年长她15岁的有妇之夫――史蒂芬。因为爱上有妇之夫而产生的不道德感,让皮普在面对母亲时,羞愧到无法自持、痛哭流涕。更让人感到揪心的是,皮普的这种爱恋,被史蒂芬看做她对缺失的父爱的渴望。当他把自己的这种理解告诉皮普时,无疑既伤害了皮普的爱与自尊心,也加重了她的思想道德负担。 长篇小说《纯洁》
美国文学研究者菲利普・韦恩斯坦在其研究专著《乔纳森・弗兰岑:愤怒的喜剧》一书中这样形容俄狄浦斯情结纠葛:“俄狄浦斯情结纠葛:父母一方不适当的亲密,或者无法容忍的消失。”前者说的是《纯洁》一书的另一个主要角色,“阳光计划”的发起人、领导者安德烈亚斯・沃尔夫与其母亲之间不同寻常的亲密又疏离的关系;后者说的正是皮普因父亲的长期不在场,而对年长男子(包括史蒂芬、安德烈亚斯,以及她的生父汤姆)产生的异样的爱慕。皮普渴望纯洁,却因为生命中一个重要意义――父女之情的缺失,而走向纯洁的反面。这种情况下,要想恢复纯洁,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找到父亲,并与其相认。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雨来了》中,找到父亲的皮普终于解开了心结,不再为恋父情结所左右,与曾经让她心动的青年男子杰森再次走到了一起。
在《纯洁》这部书里,纯洁这一概念并不纯粹只是身体意味上的,也与言语相关,谎言同样是不干净、不纯洁的。皮普为了帮助安德烈亚斯,在汤姆那里做卧底时,“想要坦白”的念头从来就没有断过。她憎恶谎言,却又不得不陷入需要说谎的境地。这种意愿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痛苦,让拥有敏感的身体知觉的她尤其难以承受。除了带给当事人痛苦以外,谎言也在父母与儿女之间挖了一条深深的鸿沟。一直试***在作品中描述父母与儿女之间关系的弗兰岑,在《纯洁》中指出,谎言是父母与儿女之间关系出现隔膜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安娜贝尔为例,她既是皮普的母亲,同时也是大卫・莱尔德的女儿,作为女儿的安娜贝尔怨恨父亲的谎言,作为母亲的她却以“我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你”为理由向女儿撒着一个又一个谎言。因为谎言,安娜贝尔不信任父亲;同样也是因为谎言,皮普想要相信母亲安娜贝尔,却又不能,“‘因为我不相信人,’皮普说,‘即使是我所信任的我妈妈,有些事她也不告诉我。’”撒谎的父母亲,不信任的儿女,命运的轮回在上演。想要摆脱谎言,找回纯洁干净,需要的是什么?弗兰岑在小说中给出了确定的答案――信任与爱。就像文末,皮普站在门外紧紧地握住男友杰森的手,看着大雨浇到汽车顶棚上,坚信只要你相信,爱的声音就可以淹没其他声音。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有关亲情的名言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