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词语和句子10篇

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篇1

1、春天在那里?春天在绿色的草坪里。在草坪的周围,有着一束束千年矮,有的绿得发光,有的绿得耀眼,有的绿得发黑。千年矮里是一片绿草,瞧!小草悄悄钻出地面,东瞧瞧,西看看,噢,春天来了。春风吹过,小草对着春风连连点头,然后又偏偏起舞,就像一位专业的舞蹈员。草坪又像一块绿色的大地毯,心想躺在草坪里,沐浴着阳光,吸着新鲜空气,是多么舒服啊!

2、坐在校园里,迎面扑来春的气息,空气里酝酿着芬芳的青草味。一大片绿色的草地映入我的眼帘,那是生命的绿色。大榕树像一把绿色的大伞,一片片新绿的嫩叶,充满朝气与活力,小鸟儿在枝头奏着欢快的乐曲,我的思绪也不禁飘到融融春*之中……春天来了,春天总算来了,春天终于来了!

3、春天的风,轻轻的,暖暖的。春天的风,就像春姑娘在旋转中扬起的美丽裙子一样。春天的风,拂在脸上就像母亲抚摸你的脸庞。春天的风,把柳条,小草,树枝都吹绿了。春天的风,把五颜六色像春天一样美丽的风筝吹起来了。

4、啊,我见到了春天。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这一片,那一簇,点缀着这陡峭的山坡。山坡上的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像小草一样的新芽。柳树的枝条向下垂着,就像一条条线挂在树上。那嫩黄色的小叶片,就像***上系的花瓣儿。杨树开了花,这些花一串串的,是紫红色的。身上长满很软的小毛,像一只只毛毛虫,真有趣。

5、春天像一个化妆师,每天帮大地带帽子,让没生气的大地出现了光彩。

6、对,春天就在这里,就在我的眼睛里,就在大家每一个人的身旁,只有我们细细的寻找,仔细的品味才能感受得到春的气息。春天是最美丽的使者,把自己的一切默默的奉献给了人类。

7、春天像一位画家,尽情地挥动着画笔,打扮着祖国各地。

8、春天的天空是那么湛蓝,春天的树叶是那么翠绿,春天是无法比拟的,它是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9、当小溪弹琴的时候,当迎春花歌颂春天的时候,当温暖的春风吹拂过的时候,我就知道生意盎然的春天已经来临了。

10、春天是充满生机的。 在森林里,小动物们都开始运动。小猴在稀疏的树丛中又蹦又跳,开心的连老虎都不怕。小鱼在河里自由地游来游去,小鸟在树上搭窝筑巢,就连懒惰的小猪也高兴的摇尾巴。我爱春天,因为春天是五彩的!是充满生机的!

11、春天,象征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站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梨花张开了雪白的笑脸,杏花和桃花也从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抬头仰望蓝天,听到了“布谷布谷”的叫声,原来是布谷鸟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小燕子也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从“唧唧”的歌声中,就能说明春天来了,花香把小蜜蜂引来了,小蜜蜂在许多花中翩翩起舞,忙着采甜甜的蜜,相信他们一定希望来年过的甜甜蜜蜜。

12、春姑娘用力把正在地下睡觉的小草给拽了出来,把藏在地下的鲜花唤醒了。院子里的枣树也好像刚被春姑娘从梦中叫醒,它醒来的时候,身上光秃秃的,还挂着几片枯叶呢!可没过几天,身上便长满了碧绿的、嫩嫩的叶子。它一会儿摆摆树枝,请小鸟来做客,一会儿摇摇枝条,跟春姑娘打招呼。

13、今天,我和爸爸骑上自行车,一起去野外寻找春姑娘的足迹。 我们到了泗河岸边,岸边的小草已经重新露出了嫩绿的叶子。看,它那叶子上挂满了清清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在微风的吹拂下,自由自在的扭着舞姿。河边的垂柳已经将柔柔的枝条舒展下来,嫩绿的柳叶洒满了枝头,在“风弟弟”的拨弄下,不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我们继续往前走着,树林里的桃花已经三三两两的“露出了笑脸”,就像一群粉色的蝴蝶,站在枝头上翩翩起舞。迎春花也不服气,满树的黄花争齐斗艳,远远看去,简直是花的世界,黄色的海洋,一簇簇,一片片。它们竞相媲美,婀娜多姿。迎春花的旁边,是一棵不知名的树,挂满一树的白花,就像冬天留下的残雪。更给春天带来了无限生机。

14、春天来到了广场上,她轻轻地吹了一口气,把风筝娃娃吹到了天空,风筝娃娃就在天上不停地飞啊飞,好像在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来了。在广场上玩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赞叹春姑娘,春姑娘听了人们的话心里像吃了密一样甜。

15、春天是五彩缤纷的。瞧!小草从土地里探出了头,呼吸着新鲜空气。柳树公公也变年轻了,伸出了美丽的四肢。桃花妹妹好像要嫁人,高兴地羞红了脸。

16、春天像一首歌,歌里有小河的流水声和鸟儿的叫声,还有小朋友们的笑声……

17、春天来到花园。春天来到桃花边,她用魔法棒把桃花染成了粉红色的了,春天兴奋得忘了梨花,便直接奔到了杏花那儿,春天有用魔法棒把杏花染成了淡红色的了。当春天记起梨花时,魔法棒已经没有了颜色,所以梨花是白色的。春天来到了花园,所有的花都笑开了嘴。蝴蝶妹妹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弟弟在忙碌得采花粉,这真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啊!

18、看那一条小河,河水清可见底,可以看见何地的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小雨仿佛也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在水中不停地游来游去,对春姑娘的到访表示欢迎。一只只小青蛙仿佛也听到了春姑娘的呼唤,纷纷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呱呱呱”的叫着。春姑娘微笑着,送给大地春天的气息。万物复苏,是一幅多么迷人的春天***画啊!

19、春风吹过大地,大地变成一幅清新美丽的***画:各种花草树木在春风的吹拂下慢慢地生长起来了。大地变绿了,柳树发芽了,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多美呀!春风吹来,那清新的花草气息,沁人心肺,无论是谁,都会深深的吸上一口,像痛饮甘露一样畅快。春天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啊,我用一生赏析你。

20、我曾经收集过烈日炎炎的夏天,收集过凉风习习的秋天,收集过大雪纷飞的冬天,可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阳光明媚的春天。

21、春姑娘悄悄地来到公园里,像魔术师一样,施了个魔法,霎时,小草钻出了地面,美丽的桃花绽开笑脸,柳树姐姐展开了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它们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很多人。

22、春天像一个绚丽的梦,指引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23、春天像一位作家,他的文章到处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

24、春天像一位散花仙子,把大地装点得像一座花园。

25、春天像一个指挥家,它打碎河上的冰,指挥着小河重新歌唱。

26、春天像一个魔术师,它变来了飞翔的小鸟,给天空当做礼物。

27、春天是宣纸上涂抹的几笔写意。袅袅鹅黄着地轻垂,一泓鸭绿粼粼而起。湿润的土壤上铺满了嫩绿的萌芽,茫茫碧草上点缀着星星繁花。蔚蓝的天空上也会挂几丝云,阳光柔柔的像是为画面撒上淡淡的金黄。

28、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高大的雪松里,你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在枝头上的新叶吧,多么调皮捣蛋的孩子呀,竟然爬到了雪松爸爸的头上。嘿,雪松好高呀,像一座宝塔,在校园中立着。找到了,春天在这里!

29、春天的天,蓝蓝的,亮亮的。春天的天,净的没有一丝杂质。春天的天,更像是一潭湛蓝的湖水,在耀眼的星空下更是深不可测。春天的天,给风筝遨游的地方,给鸟儿自由飞翔的空间。

30、每当大地铺上了绿地毯时,每当迎春花儿吹起小喇叭时,每当柳树枝条上长出小豆粒时,我意识到春天带着一丝绿意,一缕清香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我决心要在此收集春天的点点滴滴。

31、远处的高山,开满了鲜艳的花儿的,像一匹五彩的锦缎,近处的田野里,绿油油地麦苗飞快地往上蹿,农民伯伯乐得笑呵呵的,天空中小鸟飞来飞去,风筝高高地飘着,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春天的风景画呀!这,不就是春天的足迹吗?

32、站在田野中,几只小鸟不时掠过绿油油的原野。刚刚把头探出地面的小草显得有些脆弱,但却有着一种刚建的蓬勃生命力,充满生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也开了绽放着甜美的笑颜,犹如一个个沉静在梦中的婴儿,让人不愿以打扰这份甜美的宁静。坐在菜地上,望着湛蓝的没有一丝杂质的犹如水晶般的、不时只有几只小燕子飞过的天空显得格外宁静。

33、河边的柳树开始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尖得像一把把利剑,又像几个难兄难弟一样。这让我想起一首描写柳树的诗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五颜六色的鲜花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红的艳,白的娇,黄的美,粉的嫩,到处发着春天的气息。这时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一会儿排成了“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了“大”家形,一会儿排成了“一”字形。

34、春天的草那么绿,春天的花那么红,春天的天那么蓝!

35、春天像种子破土而出的拱动的力,树木拔节的喧响的节奏。

36、春天像一双奇妙的手,把小花小草从土里拔了出来,把嫩芽从枝条上抽了出来。

37、春风吹,把枯黄小草从第地里吹出来了,又吹出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花,有白的,有红的,有紫的--五彩缤纷。春风也吹的柳树长出了嫩叶,看看一碧如洗的天空是那么湛蓝,春雨也给万物喝了甜甜的清水,把灰尘吹到了一个无人的角落,让世界永远美丽。

38、于是,我来到了春天的家园--黄河大坝,来到这里,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清鲜的空气,张开了我的双臂,尽情的去拥抱春天,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呀!脚下已经是绿意融融,小草铺满了整个大地,点点野花就像是绿绒大毯上的点缀。树木也悄悄的抽出了绿绿的枝条,那柳树正在梳理着绿色的大辫子。新的绿化带里的小树也在扭动着婀娜的身姿,像V型台上的模特选秀。母亲河的水滔滔东流,为春灌做着无私的奉献……

39、春天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轻抚着自己的儿女。

40、春天到来了,三五成群的大雁向遥远的南方飞去。它们那优雅的身姿衬托着这如宝石般光洁的蓝天。那黑白相间的羽毛映照着东方的晨曦,闪闪发光,美丽极了!

41、天已经过去,春风掠过大地,四处留下了春天的足迹。山上,春天漫步在迎春花的枝头上,她一路走过,迎春花相继绽放,灿烂的黄色给大山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一阵春风拂过,迎春花轻轻地摇摆着,好像在向我们报告: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野花丛里玩耍,野花绽开了笑脸,红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像天空中的彩虹。野花一朵比一朵漂亮,好像在比美似的。

42、雨落在池塘里,像滴进晶莹的玉盘,溅出粒粒珍珠;雨落在树梢上,像有千万条梳子,给枝条梳理着柔软的长发;雨落在大地上,卷起一阵轻烟,土地好象绽出一个个笑的酒窝……

43、春天在哪里?大地告诉我:春天从一棵棵小草的美梦中苏醒,冲破泥土的束缚,舒展开稚嫩的臂膀。那青草的气息沁人心脾。我张大嘴巴深深地呼吸,那醉人的味道像甘露一般清爽。小河两岸杨柳拂面,嫩绿的叶子在风中发出哗哗的声音,好像小提琴的旋律,令人陶醉。()

44、寒冷的冬天又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度过了炎热的夏天,度过了凉爽的秋天,又度过了寒冷的冬天,迎接我们的是温暖的春天。

45、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再一次来到了人间,给人间送来了温暖。

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篇2

关键词:《大学》,《中庸》,上古汉语,语气词特征,研究意义。

中***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2

1、引言

《大学》、《中庸》是朱熹从《礼记》中抽取出来的两篇文章,并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是儒家的传统经典,一般认为《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所作,大约成书于春秋末期,《中庸》是孔子之孙孔(字子思)所作,成书于战国早期,比《大学》略晚。按照王力先生的看法,此时与两汉、两晋南北朝同属于汉语史的上古期。也就是说《大学》、《中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上古词汇及语法上的一些特点。本文试从对《大学》、《中庸》的语气词的研究中总结几点。

2、特点分析

语气词是表达句子语气的一类虚词。它是汉语特有的词类。从语气词的分类人手来研究《大学》、《中庸》中的语气词,可见其一些特征。

2.1 单音节语气词

A类句尾语气词:用在句子的末尾,是古代汉语语气词的主体。

①也表示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在《大学》、《中庸》中使用极为频繁。具体的使用情况有:

a用在陈述句末尾

《大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中庸》“盖日天之所以为天也。”

b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

《大学》“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中庸》“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②矣在《大学》、《中庸》中出现的十分频繁,表示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具体的使用情况有:

a用在陈述句末尾

《大学》“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b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

《大学》“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中庸》“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c用在疑问句、陈述句末尾

《大学》“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中庸》“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通过“也”与“矣”的用法比较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在于:“也”表示一种状态,如“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而“矣”表示一种时间过程,如“知所先后,则近到矣”。“也”不着眼于时间的因素,“矣”着眼于时间的因素。

③尔本来是指示代词,意义虚化后用在句子末尾,表示提示语气。但“尔”作为语气词使用的情况在《大学》、《中庸》中只出现了一次,尚不常用。

《大学》中无此类情况

《中庸》“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尔!”

④焉《大学》、《中庸》中的“焉”是一个有指示作用的语气词,表示提示性的陈述语气。使用方法较为单一,通常处于陈述句末尾。如:

《大学》“《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中庸》“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⑤乎《大学》、《中庸》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疑问语气词,也用于祈使句、感叹句末尾表示惊叹语气。具体的使用情况如:

a用在正反疑问句末尾,表疑问语气。

《大学》“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中庸》中无此类情况。

b用在祈使句、感叹句末尾。

《大学》“子日:‘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中庸》“无忧者,其唯文王乎!”此句由句义可得知为感叹句而非反问句,其句义为:“无忧无虑的人,只有周文王啊!”

⑥与在《大学》、《中庸》中有两种使用情况,即单独置于疑问句末尾表疑问语气或于祈使句、感叹句末尾表惊叹语气,具体使用情况如:

a放在句尾,表疑问语气

《大学》中无此类情况

《中庸》“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b在祈使句、感叹句末尾表惊叹语气。

《大学》中无此类情况

《中庸》“《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些语气词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过程中汉语发生了一些词汇及语法上的一些变化,这样的情况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多见,也反映出了汉语在时代的变迁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⑦哉《大学》中没有出现这个语气词,《中庸》中置于句尾时表示强烈惊叹语气。如:

a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

《大学》中无此类情况

《中庸》“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

从对以上句尾语气词在《大学》、《中庸》中的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条结论:首先,古代汉语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相当精熟,“也”、“焉”、“哉”、“乎”等后来常用的句尾语气词在春秋战国时期都已形成了其固定的使用手段和使用习惯,并且用法多样有变化;其次说明汉语在春秋战国仍处于发展阶段,后来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些语气词如“那”、“耶”、“不”、“未”等在春秋战国时期仍旧很少出现,语气词的数量仍不丰富,说明古代汉语仍处于形成阶段,词汇、语法并不十分完善使用方法并不固定,常有一词数用、数词一用的现象。

B类句首、句中语气词

①句首发语词《大学》、《中庸》中这样的句首发语词有“夫”、“维”、“盖”、“其”。

a夫由指示代词虚化而来,表示提出话题,引起议论或者引出常理以转入正论的语气。

《大学》中无此类情况

《中庸》“夫***也者,蒲卢也。”

b其由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用法同“夫”。

《大学》“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中庸》“子曰:‘其唯文王乎!’”

c盖表示猜测或者解释性的词语

《大学》中无此类情况

《中庸》“盖日天之所以为天也。”

d维表示提示性语气和表示期望的语气

《大学》“《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中庸》“《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②句中语气词

“者”、“也”,这两者在句子中间表示停顿,有提示舒缓节奏的作用。

a者

《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中庸》“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

b也

《大学》“必也使无讼乎!”

《中庸》“人莫不饮食也,鲜能味也。”

c哉《大学》、《中庸》中“哉”既用在句尾,也出现在句中,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如:

《大学》中无此类情况

《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2.2复音节语气词

《大学》、《中庸》中复音语气词的数量最少,只有“而已”。它由连词“而”与语气词“已”组成,一般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限制,相当于“罢了”,在现代汉语中仍有存留。

a而已

《中庸》“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篇3

关键词:春秋书法;《公羊传》;修辞技巧

中***分类号:H05;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3)04-0119-06

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以寓其拨乱之志,形成“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的“春秋书法”。《公羊传》对“春秋书法”进行了寻绎,归纳总结出“即位、婚姻、郊庙、朝聘”等诸多书法“凡例”,蕴涵着丰富的修辞内容。周振甫明确把“春秋书法”当作我国修辞学开创时期的特点。钱钟书在《管锥篇》中指出:“《春秋》书法,实即文章之修词。……《公羊》、《梁》两传阐明《春秋》美刺‘微词’,实吾国修词学最古之发凡起例。”遗憾的是,它在修辞学史上的价值未被学术界充分认识和揭示。本文试***通过解剖《公羊传》,主要从同义语言形式的选用、句式的调整、辞格三方面对“春秋书法”的修辞技巧作进一步探讨,为修辞学的研究提供“原料”。

一、同义语言形式的选用

1.同义词语的选用

(1)实词选用

我国古代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有相当精细的划分,从而产生不同的称谓和用法。《春秋》以正名为本,辨上下以定名分,别异同以正名字。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说;“《春秋》慎辞,谨于名伦等物者也。”《春秋》也十分注重对动词进行仔细的推敲,选词准确、贴切,表达严谨、细腻,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表现在:

1)注重区分词语的使用对象。如:

①三月,庚戍,天王崩。……曷为或言崩,或言薨?天子日崩,诸侯日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隐公三年)・

②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其言朝何?诸侯来日朝,大夫来曰聘。(隐公十一年)

例文①、②中的“崩”、“朝”两动词的选用极为准确、恰当,显示行为动作陈述对象的身份地位尊贵显赫:“天王”指周平王宜臼,贵为天子;“滕侯、薛侯”是诸侯而不是大夫。从《公羊传》的阐释中可以看出,古代关于丧葬,同是死,等级不同,称谓就不同;同是朝聘,等级不同,称谓不同,用以区别尊卑贵贱。

2)注重区分词义的性质。如:

冬,杞伯姬来。其言来何?直来曰来,大归日来归。(庄公二十七年)

同样是回娘家,没有什么事情,自然回娘家,称作“来”;被废弃,休回娘家称作“来归”。《春秋》选用“来”,说明杞伯姬这次“来”是归宁而不是被休回娘家。

3)注重区分词义的轻重。如:

①九年,春,宋火。曷为或言灾,或言火?大者言灾,小者言火。(襄公九年)

②二月,公侵宋。曷为或言侵,或言伐?粗者言侵,精者言伐。战不言伐,围不言战,入不言围,灭不言入:书其重者也。(庄公十年)

例①清孔广森《春秋公羊传通义》:“大小者,分别延烧甚不甚也。”用“火”则说明灾情不严重,用“灾”,则说明失火严重。例②《公羊传》认为“侵”的程度轻于“伐”。粗浅叫“侵”,汉何修《公羊传解诂》进一步说:“将兵至境,以过侵责之,服则引兵而去,用意尚粗。”精密叫“伐,”何修《公羊传解诂》进一步说:“精犹精密也,侵责之不服,推兵入境,伐击之益深,用意稍精密。”《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指出:“凡师有钟鼓日伐,无日侵。”“伐”是鸣钟鼓,兵入其境,声讨其罪,而“侵”是不鸣钟鼓,也说明“侵”较“伐”为轻。

4)注重区分行为时间。如:

①八年,春,正月,已卯,系。系者何?冬祭也。春曰祠,夏日杓,秋曰尝,冬日燕。(桓公八年)

②春,正月,公狩于郎。狩者何?田狩也,春日苗,秋日蔻,冬曰狩。(桓公四年)

例①祭祀宗庙时间不同,则用不同的词语:春天祭祀宗庙叫祠,晋郭璞《尔雅・释天》注:“祠之言食。”就是向先君进食以祭。夏天祭祀叫杓,郭璞《尔雅・释天》注:“新菜可。”“”意为煮。秋天祭祀叫尝,郭璞《尔雅・释天》注:“尝新谷。”意为以新谷为祭品献给先君。冬天祭祀叫,有众多之意,汉何修《公羊传解诂》:“冬万物毕成,所荐众多,芬芳备具,故日暴。”例②四时打猎用词不同,《公羊传》也详作辨析,不过《公羊传》无夏猎之名,《左传・隐公五年》、《尔雅・释天》与《周礼・大司马》均以春猎为,夏猎为苗,秋猎为猢,冬猎为狩。

5)注重区分词语的语用色彩。《春秋》恶恶、善善、尊尊、亲亲、贤贤、贱不肖,依此正名、治世,一字寓褒贬,赋予词语丰富的附加色彩。如:

①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何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已杀之,如勿与而已。(隐公元年)

②郑世子忽复归于郑。其称世子何?复正也。曷为或言归,或言复归?复归者,出恶,归无恶;复入者,出无恶,入有恶;入者,出入恶;归者,出入无恶。(桓公十五年)

例①《尔雅・释诂上》:“杀,克也。”《春秋》用“克”不用“杀”,是为强调郑伯处心积虑杀弟之恶,凸显其不守悌道,违背纲常伦理,“克”与“杀”义同,却具有“杀”不具备的伦理涵义和正名价值。例②“归”与“复归”、“入”与“复入”体现了《春秋》恶恶的义法,除理性意义外,也被赋予了伦理内涵。可见《春秋》属辞之慎严,辞约而旨博。

(2)虚词的选用。如:

①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宣公八年)

②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昧。及者何?与也。会、及、暨皆与也,曷为或言会,或言及,或言暨?会,犹最也;及,犹汲汲也;暨,犹暨暨也。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隐公元年)

③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其言之何?缓也。(宣公三年)

例①“而”和“乃”表达的语气有轻重缓急之异,“而”程度不及“乃”。例②两名词之间用不用“及”,其意义和语用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用“及”表示前后有尊卑主次之分;不用“及”表示前后无尊卑主次之分。例③同为偏正结构,《成公七年》“鼷鼠食郊牛角”一句中“郊牛角”不用“之”,而此句用“之”,能使语气平缓。《公羊传》细辨虚词之微殊,可见《春秋》严谨的文风。

2.同义句式的选用

《春秋》句式灵活多变,切合题旨表达需要而选用不同的句式,如常式句与变式句、合叙句与分叙句、主动句与被动句等,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表达效果。如:

秋,王师败绩于贸戎。孰败之?盖晋败之。或日贸戎败之。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成公元年)

《公羊传》结合春秋义法,对此例中的句式从语义和语用效果上作了分析和比较。用主动句“晋(或贸戎)败王师”,有失王师尊严,改为被动句式“王师败绩于贸戎”,“王师”由宾语变成主语,“败绩”施受同辞,更有利于表现“王者无敌”的义法。句式不同,表达效果也就不同。

二、句子的调整

1.移位

语序不仅是重要的语法手段,而且是重要的修辞手段。有时灵活变通某些语序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春秋》改变语句的次序以寄寓义法,使句子富于变化,获得不同的语用效果。主要表现如下:

(1)为强调、突出而改变语序。如:

虞师、晋师灭夏阳。虞,微国也,曷为序乎大国之上?使虞首恶也。曷为使虞首恶?虞受贿,假道灭国,以取亡焉。(僖公二年)

按春秋义法,灭人之国是大恶,“虞”虽为小国,但借道于晋师,使之灭夏阳,将之放在句首,突出强调了虞师的“首恶”。

(2)为尊重而改变语序。如:

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郑世子华,盟于洮。王人者何?微者也。曷为序乎诸侯之上?先王命也。(僖公八年)

“王人”是周王的使者,地位本卑于诸侯,在句中应位于诸侯之后,但以王命为先,所以位列诸侯之前。

(3)为别尊卑主次而改变语序。如:

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灾者两观,则曷为后言之?不以微及大也。(定公二年)

“两观”在“雉门”两旁,虽先起火,累及两门,但不及“雉门”重大,所以“后言之”,以示尊卑主次有别。

(4)为异内外而改变语序。如:

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吴主会则曷为先言晋侯?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哀公十三年)

黄池之会,吴国虽然主盟,为异内外,《春秋》将之放在晋侯之后。

(5)为避讳而改变语序。如:

冬,筑微,大无麦禾。冬,既见无麦禾矣,曷为先言筑微而后言无麦禾?讳以凶年造邑也。(庄公二十八年)

按记事先后,应先书“大无麦禾”,即“冬,大无麦禾,筑微。”由于“筑微”影响了农作,制造了凶年,《春秋》为隐讳而调整了语序。

2.分合

(1)句子的分列。如:

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何以不言遂?两之也。(僖公二十五年)

动词“围”和“纳”本可以用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遂”连接,《春秋》把他们作为两件事分开陈列,句式简明,语气舒缓,谓语“围”和“纳”得到了突出和强调。

(2)句子的缩合。如:

①春,滕侯、薛侯来朝。……其言兼之何?微国也。(隐公十一年)

②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褪。其言僖公、成风何?兼之,兼之非礼也。(文公九年)

例①滕侯、薛侯同时来朝,为表示尊重,应当分开来写,因滕、薛均为小国,于是简其书法,用同一谓语“来朝”统述两君,语句更加紧凑、凝练。例②秦与鲁素无交往,僖公下葬已九年,成风已五年,秦此时合赠义衾,不但时间已晚,而且不合礼法。《春秋》使用合叙句,含有贬义,突出了“恶恶贱不肖”的义法。如果改用分叙句,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3)省略

唐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说:“《春秋》变体,其言贵于省文。”《公羊传》结合书法凡例,对所省之处从语用效果上进行了细致分析。如:

①五月,辛卯,桓公、僖公灾。此皆毁庙也,其言灾何?复立也。曷为不言其复立?《春秋》,见者不复见也。(哀公三年)

②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遂何以不称公子?一事而再见者卒名也。(宣公元年)

例①何修《公羊传解诂》:“礼,亲过高祖则毁其庙。”桓公到僖公已历十一世,僖公至哀公也已八世,早应毁庙。之所以出现过的就不再出现,清孔广森《公羊传通义》指出:“《春秋》之法,凡主讥者有所托见,则不复特见。一省其文,二微其义。”例②上文“公子遂如齐逆女”句中已言“公子”,此句同说一事,所以省略,行文更为简练。可见“一事而再见者卒名也”体现了《春秋》尚简的特点。

三、辞格的运用

《春秋》文笔简约质朴,又不失文采,避讳、比喻、借代、反语等辞格巧设句中,既凸显了“微言大义”,又增强了语言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1.避讳

《春秋》曲笔较多,以隐讳为最。“为尊者讳耻,为亲者讳疾,为贤者讳过。”语言含蓄委婉,蕴含丰富的信息量。

(1)改字避讳。如:

夏,师及齐师围成,成降于齐师。成者何?盛也。盛则曷为谓之成?讳灭同姓也。(庄公八年)

“成”字《左传》、《谷梁传》作“”。“”、“成”、“盛”三字相通,《释名》说:“成,盛。”《说文》说:“郧,鲁孟氏邑,是与成同。”盛和鲁是同姓之国,《春秋》用“成”代“盛”,以掩饰鲁灭同姓之恶,志而不显,含而不露。

(2)省文避讳。如:

秋,七月,丙申,及齐高馔盟于防。……公则曷为不言公?讳与大夫同盟也。(庄公二十二年)

省略主语“庄公”,隐讳庄公以国君的身份与外国大夫为盟,有丧国家体面,隐微不显,意在言外。

(3)改变语序避讳。如:

杞伯姬来,朝其子。其言来朝子何?内辞也,与其子俱来朝也。(僖公五年)

《公羊传》指出此句本作“杞伯姬与其子来朝”,伯姬为公公惠公服丧,不宜出境,来则为非礼,为避讳,所以将“其子”移至宾位。

2.比喻

如: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贾如雨。……如雨者何?如雨者非雨也。非雨则曷为谓之如雨?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贾如雨。”(庄公七年)

《公羊传》指出《春秋》原文为“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孔子将此句改为:“星露如雨。”“如”是标记词,“修”字点出了有意识地运用明喻这种修辞手段以使语言形象生动,这是纯粹的修辞现象,与“微言”无关。

3.反语

如:①秋,七月,稀于太庙,用致夫人。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致者何?致者不宜致也。(僖公八年)

②二月,辛巳,立武宫。武宫者何?武公之宫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成公六年)

例①祭祀太庙是大典,让一个“不以氏姓”、“以妾为妻”的夫人人庙,荒谬之极。明明“不宜用”,却说“用”,明明“不宜致”,却说“致”,字面意思和要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旨在讥刺僖公以妾为妻。例②立武宫本非礼之举,明明“不宜立”却“立”,借以收到美刺的效果。

4.借代

(1)以部分代整体。如:

秋,倪黎来来朝,倪者何?小邾娄也,小邾娄则曷为谓之倪?未能以其名通也。(庄公五年)

“倪”是“小邾娄”的都邑,因未能附庸,不能以小邾娄的国名相通,因此,《春秋》以“倪”代“小邾娄”。

(2)以整体代部分。如:

莒弑其君庶其。称国以弑何?称国以弑君者,众弑君之辞。(文公十八年)

莒国君欲废长立幼,又多行无礼,太子仆杀之,国人尽喜。《春秋》称国,以明莒君失去民心。

5.增字

如: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齐世子光、吴人、人于戚。吴何以称人?吴人云则不辞。(襄公五年)

吴是周所封之国,且为泰伯之后,本不当称人。但如果不称人,书“吴人”就不成辞了。所以吴人之人因下文“人”之人而增。

6.统称

如: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戴。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见者,前日而后凡也。(僖公五年)

“诸侯盟于首戴”语同前文“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首戴”,“诸侯”就是“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王世子”的统称,语句更为简洁凝练。《公羊传》总结其书法凡例为“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

7.转类

如:雨螽于宋。雨螽者何?死而坠也。(文公三年)

以名词“雨”转类为动词,描写蝗虫坠落之状,使语辞简洁生动。《春秋》常有“螽”的记载,大多发生在秋天,不过是灾异罢了,但古人常将灾异与人事附会在一起,认为灾异是天对人事的预兆或对人事的威罚。何休《公羊传解诂》:“螽,犹众也。众死而坠者,群臣将争强相残贼之象。”刘向以为,先是宋杀大夫而无罪,有暴虐赋敛之应。董仲舒以为宋三世内取,大夫专恣,杀生不中,故螽先死而至。(《汉书・五行志》)

四、结语

孔子修订《春秋》,褒贬历史,对语言结构进行了重新编码,后人称之为“春秋书法”,表现为“褒贬”、“直书”、“微言”等相关书写原则,既是经法、史法,也是文法,“经法意在惩恶劝善,故求其善;史法意在通古今之变,故求其真;文法意在属辞比事,故求其美。”本文从修辞学角度对“春秋书法”进行了解码,我们的结论如下:

1.“春秋书法”的修辞动因

Verschueren(1999)指出,任何语言的选择与使用可以从社会和认知两方面找到解释。由于语言句法结构负载量有限,难以满足人们交际和认知表达的要求,于是一定动因下对句法结构进行分解、组合、变形,从而形成修辞结构,以便于特定的功能要求被编码为语法功能并得到句法结构上的表现。春秋书法是孔子对鲁史进行处理而引起审美效果的艺术加工原则和方法。孔子修订《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实现句法结构向修辞结构的转换,以寄寓大义微旨,《孟子・离娄下》:“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春秋》是孔子有感于“世乱”、“道穷”,为“拨乱世,反诸正”而作,《孟子・滕文公下》:“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可见其修辞动因。

2.“春秋书法”的修辞技巧

“春秋书法”体现了微婉显隐的修辞原则与丰富高超的修辞技巧,综上所论:

(1)注重同义语言形式的选用。对于同义实词,注重区分词语的使用对象;注重区分词义的性质;注重区分词义的轻重;注重区分行为时间;注重区分词语的语用色彩。对于虚词注重辨析它们之间语义和语用效果的微殊。对于同义句式,能切合题旨表达需要而选用,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表达效果。

(2)注重句子的调整,表现为移位、分合、省略。

(3)注重辞格的运用,如避讳、比喻、反语、借代、统称、增字、转类。

3.“春秋书法”的修辞功能

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篇4

一、以课本为平台,引导学生积累

课内要求背诵的文章,要求学生一定要背下来,如课后的“读读背背”“语文园地”等。在此基础上,加强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引导、交流与展示。如,第一单元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识字1是关于春天的由成语或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四篇课文既有春天的景,又有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学习过程中,学生找春天,画春天,读春天。语文园地中,讲春天,唱春天。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阅读活动,并在此过程中,综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及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累有关春天的词句篇,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还可利用 “语文园地”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并复习巩固生字。《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二、以课外拓展为延伸,丰富学生积累

郭沫若曾说:“胸藏万汇凭吞吐。”从一年级开始就该注重阅读的积累,日积月累,不会做诗也会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高峰,古诗背诵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其次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我让小朋友们准备了一本《书香四溢》,把平时看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到这个本子里,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并定期检查,比一比谁摘的好词好句多,谁又能把这些内容记到自己的脑子里。记得多了,学习材料储存于大脑,成为学生终身营养,构成了语文素养。因此强调积累就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文化,积累精神,打好文学底蕴。教师还可以创造多种形式,激励学生主动积累词句,重视语言的积累。

三、让学生走出去,到生活中积累、运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走出教室,去***书馆、阅览室,去大商厦、菜市场 等,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生活、感悟生活。突破封闭的课堂和单一的课本,走进生活,走入社会,使学生在母语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积累词汇。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自制“词语乐园”积累本,鼓励学生认身边的字,记生活中的词,并尽可能地把词汇剪下贴在“词语乐园”中。走出教室,走出课堂,有效利用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学习资源,给学生搭建一个又一个学习词语、积累词汇、学以致用的舞台,使积累变得生动高效。

四、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能让积累事半功倍。而学生习得积累的方法,会使积累更加自主和主动,从而有利于形成学习能力。如为了加大词汇增长的幅度,在积累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积累词汇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积累,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篇5

(1)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句,这段文字是按顺序解说事理的。

(3)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

(4)文中运用了等说明方法。

(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二)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

(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6)本段说明的内容是:

(7)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三)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翩然:

3.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本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这样写好在哪里?

7.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

8.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是什么意思?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四)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7.本段描写自然现象的顺序是。

8.将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所表示的意义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①各种花次第开放学生不要乱花钱

花言巧语迷惑人爷爷的眼早花了

②到了秋天,果实成熟这条路,小王最熟了

俗话说:熟能生巧他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

③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是毒草就必须进行批判

要学会明辨是非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候

9.本段描写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是为了说明什么?

10.课文中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想一想,本段中有没有“大自然的语言”?试举例说明。

11.文中“年年如是”的“是”为指示代词,请说明它指代的内容。

(五)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2.本段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扣住了什么来举例子?

13.“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的“禾”指的是什么?

14.本段说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画出关键的词语。

15.本段语言有什么特色?

(六)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A)的日数因季节的(B)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要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①)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②)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给文中A、B两处分别选择恰当词语。(1)差别(2)差异AB

2.给文中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连词A.虽然但是B.由于因此C.可是因而D.但是所以

参考答案

(一)

(1)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2)①;概括到具体(逻辑)(3)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4)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5)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二)(1)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2)荣枯去来(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3)……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4)①传语②暗示③唱歌

(5)A.×B.√C.√D.×(6)以实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7)①杏花开了……②桃花开了……③布谷鸟开始唱歌……(8)逻辑顺序

(三)1.BAC

2.销声匿迹: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A4.时间顺序;举例子

5.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6.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7.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8.(1)次第,一个接一个。(2)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四)7.时间顺序

8.①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花费用来迷惑人的模糊迷乱②长成知道得清楚熟练程度深③这样是(判断词)正确正是9.说明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10.有;例如燕子归来。11.本段前面的内容。

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篇6

关键词:作文;课文;遣词造句

中***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062-01

许多课文的精彩体现在对一个字、一个词的运用上,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把作者精彩的用字遣词学到手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做。

1.大量感受字词的精彩

因一字的妙用而使整篇文章活色生香的例子很多,有名的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仿佛这一树红杏不仅仅是花,更是活泼开朗的女子,打扮得妖娆艳丽,正聚在一起高声谈笑;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仿佛春天是一位颇具天赋的画家,尽情在所过之处泼洒绿意盎然之景。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都不太丰富,难以敏锐地判断字词用的是否精彩,这可以通过反复朗读说说体会,给课文换个词等方法增强学生对精彩字词的感受能力。

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时,笔者发现"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浸"字是让学生感受用字精彩的经典。笔者让学生反复读这一句话,边读边想象从"浸 "字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香气渗进了村庄的每个角落;看到香气像一块很大的幕布,笼罩了整座村庄;看到了香气好像一汪湖水,把整个村庄都淹没了……接着,学生用别的词替换"浸",感受不同。他们换了"醉""淹没""笼罩"等,认为这些词都不及"浸"让人眼前一亮。如此一来,学生充分感受到该句用字精彩在"浸",并加深了对这句话的记忆。

2.深度解析为何精彩

一个精彩的字、词不是***存在的,而是与一句话、一段文字共同带给读者美妙的感受,且因该字、词准确传达了文章主旨、作者情感,才显得格外精彩。

小学生一般只会孤立地看待事物,不善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一特点反映在写作上就是不懂得让自己的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而只能空洞地写"我很幸福""我很难过"等口号式的句子来表达感受。

学习课文可帮助突破这一瓶颈。在明确课文中心和作者情感后,再让学生来解析字词为何精彩,他们会恍然大悟: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原来这些字词是由于完美地诠释了课文中心和作者情感才如此精彩。

还是以《桂花雨》的 "浸"字教学为例。充分感受精彩后,笔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浸"字在这篇课文中会如此出彩,并提示学生结合全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来寻找答案。很快有学生回答:《桂花雨》最想表达的是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因为有这份情感,桂花的香气显得格外浓郁绵厚;桂花愈芬芳,愈显作者思念之浓,热爱之深;通过"浸"字,我们不仅闻到扑鼻的桂花香,更体会到作者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意与深深的热爱之情。笔者总结:一个字、一个词用得是否精彩,要看它能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当学生意识到这点后,会发现情感的表达不能只局限于口号式的呼喊,还能从一字一词等细节处来展开更细腻的倾诉。

3.通过模仿转化精彩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能熟练运用语文就要多实践。笔者认为,模仿是语文实践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会如何用字遣词的关键。正是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实践将想法转化成了文字,将作者的精彩转化成了自己的精彩。这一步可分为五小点操作:

第一,让学生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第二,根据主题,教师出示一句并不精彩的话;

第三,学生修改,通过改变一个字或词使句子变得精彩;

第四,出示学生修改的句子,两者比较,全班点评;

第五,学生自主确定主题,写一句精彩的话,全班欣赏。

笔者曾用以上的步骤引导学生。学生确定 "春天富有生机"这一主题后,笔者出示了一句十分平常的话: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长了出来。接着请学生改一改。学生的修改有这样几个版本:

(1)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钻了出来。

(2)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头。

(3)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逃了出来。

(4)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跳了出来。

(5)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跑了出来。

学生普遍认为"钻""探" 虽写出了小草在人们毫不察觉的情况下长了出来,更符合现实,但显得小草贼头贼脑,小心翼翼,不能很好地体现春天的生机。"逃"显得很突兀,破坏了春天祥和美好的感觉。"跳""跑"最好,好像小草已经等了很久,春天一到就迫不及待地出来了。"跳"是一下子就出来,大地立刻变绿了,"跑"是出来后到了好多地方,大地都变绿了。

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篇7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语文句子 应用式教法 尝试。

中***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041-02

大家知道,汉语的篇章是由句子构成的,句子是学好篇章的基础。可见,篇章的好与否,句子在其中的作用是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句子时,历来就把它列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后,上级***门对汉语句子的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课堂中,学生已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为适应小学语文新课改的需要,教师们也随之探索和尝试了不少新的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

总结近年来笔者对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句子的教学探索和尝试,浅谈本人常用的几种应用式教法的经验。

一、锤炼词

句子是由字词构成的。因此,学习句子就得从词学起,并且要求学生做到准确用字词。常用做法有四点:

1.学字不离组词。例学“安”字,我要求学生分三人小组学习,学习方式:可以查汉语词典,也可查其它参与书,哪一组找到了,就先向全班说出来。很快地,各小组组出了词:“安全、安定、安乐、安宁、保安、安居乐业……”。接着,其他小组对组出来的词进行确定、修正或补充增加。最后,老师做了总评,同时,表扬了做得又快又多又好的小组。

2.学词不离句子。顺着同学们的兴致,我又向大家提出要求:“请大家用你们刚才组出来的词造句,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于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造句出来了:安全,“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安全”。保安,“我叔叔去年当了保安。”最后,老师还是做了个总评。

2.由词派生句子。要求学生先将一个词造出一个短句子,再由一个短的句子扩展为一个长句子。我也用同样的指导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句子。例如,“手表”,要求他们先造句:“这是一块手表。”再扩展句子:“这是我的新手表。”接着就是大范围扩展句子:“这是我昨天在超市买的新手表。”等等。

4.以词描述实况。例实况:“他每晚学习到深夜”。要求学生用词来描述实况。开初,只有小部分学生能描述出来,说“勤奋”。经这部分学生这么一提示,很快,其他学生的答案也陆续出来了,有人说“刻苦”“用功”,也有人说“勤奋学习”“勤”,等等。又如描述实况:“这孩子早睡迟起,不洗衣服,不做饭,整天东游西逛。”要求学生针对实况,然后用恰当的词来描述。由于有上例的方法提示,现在学生很快就能描述出来了,有些用“懒”一词来描述,也有些用“不争气”来描述。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自主地学习、合作、探究和做结论。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是学习——合作——探究——结论。学习情绪高涨,趣味横生,学而不厌。

二、为用句子而学句子

学习词的目的是为了写句,学习句子的目的则是为了学会写篇章。因而,我们教学生学习句子就要灵活地学,应用地学,才具实用和有意义。在这方面的教学中,我常用的方法有六种:

1.变换句子。方法是我出句:(1)要求学生在保持原句基本意思不变的情况下,无限扩展或改变生成新句子。老师先提示范例:“他回来了。”——“他昨天从北京回来了,他的家人很高兴”。经这么一示范,学生便接二连三地变出新句子来,说:“他昨天和他的朋友从北京坐飞机回来了”“由于交通拥挤,昨天他买不到车票,不回来了”“他已三年不回家了,昨天他一回来,我们就去看望他,他长高了……”。(2)要求学生在保持原句基本意思的情况下,换过另外一句话来表达意思。老师先出句:“她自从去年就住在这里”。由于有上述的思维经验,现在学生很快就懂得了换句子表达,说:“她住在这里两年了。”“她是一年前开始住在这里的。”通过学习,学生学会了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可以用多种表达形式。

2.转述句子。转述句子分直接转述和简接转述,要求学生直接转述就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说话,简接转述就是复述别人的说话。指导学习方式是老师范例直接引语,要求学生转述话语,或者是老师范例简接转述话语,要求学生转述为直接引语。举范例:“妈妈说:你什么时候上学呀,小明?”,然后要求学生尝试复述该句子给同学们听,说:“妈妈问小明他什么时候上学。”接着,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轮流转述句子。强调他们要快速反应,准确回答。通过这种训练,主要是提高学生学会引用句子和复述句子的能力。

3.用一句话来描述实况。要求学生根据老师设定的实况,用恰当的句子描述出来,允许用多种句子来描述。老师设定实况:“天气晴朗,太阳正从东方升起”。请学生畅所欲言,恰当描述。学生经过几分钟思考后,终于说出相应的句子来了。兰芳说:“朝阳东升,彩霞撒满东边天。”李亮说:“太阳初升,东天披锦绣”。接着,老师又设出实况:“许多山峰排列整齐,数条小河弯环流过”。第一小组回答说:“山山跪拜,水水朝迎。”第五小组回答说:“众山献秀,诸水呈祥。”通过这种训练,慢慢地把学生从学句子引向篇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见景生句的能力。

4.仿名言景句,巧造新句。要求学生在原句子的模型下,仿造一句“仿制品”句出来。例原诗句:“风雨随春归,飞雪迎春到。”请学生尽快做出“仿制品”句来。一会儿,有人说:“飞雪随冬去,风雨伴春来。”接着又有人说:“飞雪唤春来,春随风雨归”。老师再出原句:“要爱国,要勤免,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学生的仿句有:“心中有祖国,时刻求向上,要做一个刚正不阿的人。”还有:“热爱祖国,戒骄戒躁,做一个使人信任的人。”

在仿造出来句子中,有些学生造出来的句子,可能离原句的意思相差太远的。但是,学生通过这样训练,句子表达能力提高得更快。

5.善用成语、典故,描述事实。要求学生写句子时,恰当地运用成语或典故来表情达意,使写出来的句子更有品味和情调。例老师设定事实:“老大爷一家三代人生活在一起,和和睦睦。”老师考虑到这要求可能偏高了,于是,描述出句子来:“老大爷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满,共享天伦之乐。”接着,老师又出第二句,要求学生从上例中得到启发,写出新句来。设定事实:“那个犯罪分子,谋财害命,被判决死刑。”有个学生描述:“那个犯罪分子,作奸犯科,罪有应得。”还有描述:“那个犯罪分子,作恶多端,死有余辜。”

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篇8

关键词:春;形式;词汇;语法;对比

中***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的形式做出了新的界定,对传统的内容和形式的二分法予以修正,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不能将其完全对立,内容必须存在于借以表达的具体形式之中,一切内容都是一定形式中的内容。什克洛夫斯基说:“形式方法并不排斥思想和艺术内容,而是将所谓的‘内容’视为形式的一个方面。”诗歌通过音韵、节律、语法、结构、意象等独特形式来表达内容和思想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春》创作于1942年2月,是穆旦早期的代表作,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充分体现了穆旦诗歌的独创性和艺术魅力。全诗共两小节,第一节写大自然的春天,第二节写生命的青春时期。既描绘了自然之春的迷人,也流露出人生之春的焦虑和迷茫,是一首天人合一的“春之歌”。这首诗不仅意蕴深刻,在形式上也有很强的诗性色彩。

一、光、影、声、色的完美融合

受现代派的影响,穆旦在诗歌创作中常常刻意摒弃传统的因素,可是“毕竟,他的身子骨里有悠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即使他竭力避开它的影响,它还是通过各种渠道――读物、家庭、朋友等等――渗透了过来。他对于形式的注意就是一种古典品质。明显地表露于他诗段结构的完整,格律的严谨,语言的精粹。”[1]在穆旦的诗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富含象征意味的,极具画面感的诗句:“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赞美》);“在荒山里有一条公路/……/在谷外的小平原上,有树/有树荫下的茶摊。”(《小镇一日》);“在古老的路上,在田野的纵横里闪着一盏灯光/一副厚重的,多纹的脸。”(《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其视野的开阔,意境的悠远,都隐隐有着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神韵,但在色彩的搭配上又体现出与传统画面截然不同的特色。在《春》中,“绿色的火焰”,“花朵”,“满园的欲望”,“蓝天”,这些春天的景致中或显或隐地包含了丰富而鲜明的色彩,将春天的生机盎然描摹得淋漓尽致。用语言堆砌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油画,突显的是现代的张扬而非古典的含蓄。

不仅如此,这首诗还突破了二维平面艺术的局限。“如果你醒了,推开窗子”,这里的“窗子”不仅是画面的有机构成,还是沟通内在个体和外部世界的媒介,用上动词“推开”,很自然地将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使整个画面立刻呈现三维立体的空间感,较之平面的呆板多了几分生动与活泼。

《春》共分二节,诗的上一节共六行,每二行为一句,结构上比较齐整和均匀。诗人满怀热情地歌颂了满园美丽的春色,这种情绪是饱满而略带欣喜的。万物按照自然规律生长和繁衍,表现在诗歌的节奏上是和谐的音乐美,犹如一首流畅的行板,一气呵成。第一行和第六行相对应,中间每一行分别有一次停顿,好比音乐中的强拍和弱拍的交替和循环往复。

下节也是六行,从整体上看与上节无异,但却由整齐的二行一句变换为四行一句和二行一句。苦于年轻的生命体的欲望之火已燃起,对人生有无限的渴望与冲动,灵魂深处却感到迷惘、痛苦,两者构成了一种不协调的张力和冲突。对应在诗的节律上也是起伏跌宕,迂回曲折,时紧时松,显得不那么顺畅,甚至出现了“光,影,声,色”这样一字一顿的跳跃式节奏,每一拍都伴随一个休止符,如同心脏跳动时的一张一缩,蕴含着情感的波动,是音乐中的最高潮部分。结尾处又渐渐趋于平缓。

从总体上看,整首诗就是一曲精彩的乐章,曲调有起伏,节奏有强弱,速度有急缓,在一张一弛中配合内心情感的流动。再搭配色泽鲜明的画面,便是光影声色的巧妙融合。

二、变化多端的句式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穆旦的诗歌中现代性的特点逐渐显露,这从他在创作中娴熟地运用西化语法这点已可见端倪。在其众多的作品中,《春》是篇幅较短的,但在这短短十二行诗中,诗人已使用了不少欧化的句式。“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这句诗应用英语语法中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并将状语部分后置。而在主句部分,又使用了倒装的句式,将“反抗者土地”这一伴随状语前置,形成***主格结构。同样属于***主格结构的还有最后一行“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第五行中,“如果……”的句式,对应的是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句型。另外,按照汉语的语法,“如果你是醒了”这样的说法是有语病的,但诗人却在其中加了一个“是”字,正好可以直接翻译成英语中最简单的系表结构而不存在语法问题。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所迷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这一句更是符合英语的语法规范并且是一句较为复杂的从句。仔细分析句子的成分,可以发现这是在一个主语从句中使用了两个被动结构,分别是“为……所迷惑”和“被点燃”,而这两个被动结构又被灵活地置于句子的首尾两端从而显得不那么累赘。与此同时,“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又作为插入语成分修饰“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使句子结构更加丰满。同时这一句的形式又恰好对应英语中as if的句型。

三、个性化的词汇

词汇是文学作品直接可感的部分,它是语言的符号,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可以更加深刻地体验作品的内涵和意蕴。词汇的选择、更换和组织也对文学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穆旦诗歌在词汇的选用上富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强烈的生命体验和个体意识。“诗的材料不是形象,也不是激情,而是词。”[2]这并不是说任何诗歌都不需要带有感彩,但也足见词汇的重要性。平凡的词汇,因为配合的不寻常,便显示出惊人的艺术魅力。

首先,穆旦为许多传统的词汇和意象赋予了新的意义。“春”的主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的概率之高,数量之多,使其几乎没有任何新意可言。古人用“春”或是来形容万物的生机,或是感慨春光之短暂,或是抒发春闺之怨。人们对春的认识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

“春”在穆旦笔下也十分常见,不仅在1942年2月和1976年5月各有一首以《春》为题的诗,在其他作品中,也不乏对春的描写。但穆旦诗中的“春”,虽然作为语言符号和指称没有发生改变,但已拥有了新的面貌和现代性情绪。

穆旦用新的感觉方式,新的诗学观念和新的词汇建构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最明显的就是“陌生化”手法的运用。“陌生化”即“反常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觉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3]也就是要将对象从正常的感觉领域中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将不能引起我们新鲜感和美感的东西陌生化为奇异的东西,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首句“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没有什么比此更形象而恰到好处地描绘大自然春天的蓬勃和旺盛的生命力了,这是其一。其二,火焰在常识中应该是红色的,用来形容春草看似有些不妥,但诗人取其形而弃其色,用火焰的熊熊燃烧之势和跃动的姿态来比喻春草在风中成长之状。“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写的是花朵的破土开放。土地是花朵赖以生存和获得养分的必要来源,没有了土地,花朵将失去基本的生存权。但这里诗人却用了“反抗”一词,似乎土地成了花朵的束缚和羁绊,将两者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处理成彼此的对立,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在第二节中,“蓝天下,为永远的谜所迷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二十岁,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应该像诗歌第一节中的春草一样火焰般地燃烧,像花朵一样挣脱土地的束缚而绽放青春的光彩,可是诗人却将年轻的生命写成紧闭的。不仅如此,春天里鸟儿的歌声本来是欢快、轻盈、婉转的,但诗人却用“泥土做成”来形容,使原本的明快意外地变成了灰暗和沉重。这里诗人似乎有意模糊了一个隐含条件,在蓝天下自由飞翔的鸟儿,如何会唱出泥土般苦涩乏味的歌?只有被囚禁在笼中的鸟儿,空有新长的羽翼,空有满腔的热情与冲动,却只能对着笼子外的天空叹息,才无法唱出欢快的歌。这一点需要读者在反复阅读和体会中才能有所感悟。泥土作为一种视觉意象,与作为听觉对象的歌声联系在一起,加强了修辞的艺术效果。而所有这些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延长了审美的时间和难度,极大地挑战了读者的常规思维,使陈旧的主题历久弥新。

其次,穆旦热衷对身体的描写,注重身体器官的直观感觉和体验,这也是他的诗作现代性特征明显的一个重要方面。王佐良在评价穆旦时说:“他总给人那么一点肉体的感觉,这感觉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不仅用头脑思想,他还‘用身体思想’。”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抽象的思维和情感,这不仅需要丰富的想象,细致的体验,巧妙的联系,还需要大胆的创新和突破。在穆旦的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描写身体和身体感觉的词句,如“你的怀里”,“少女的热情”,“死的子宫”,“你把我轻轻地打开,一如春天,一瓣一瓣地打开花朵”,以及反复出现的“拥抱”一词。这些在传统的诗中极少出现甚至被认为是不文明、粗俗而该禁用或避讳的词,在穆旦的诗中自然而自如地出现。

在《春》这首诗里也是如此,不仅是人,连植物也是有感觉的。诗人用了“渴求着拥抱”,“被点燃”,“”,“满园的欲望”来表现春天万物蓬勃的生机,来象征年轻的身体因欲望而燃烧的生命冲动。又用“迷惑”,“紧闭的肉体”,“痛苦着”来表现内心的不安、迷茫、挣扎,使这种感受既出人意料,又让人产生切身的体会。

四、强烈的对比和反差

诗歌的语言贵在凝练、精妙,词不显而意无穷。《春》表达了生命之春在自然之春的环境中感到的苦闷和压抑,这种痛苦若是直抒胸臆般地流露,不仅无技巧可言,也会使诗性色彩褪色不少。诗人有意建构了多组对立的意象和语言符号,通过形式的对比彰显内在情感的张力,使读者在感受语言的冲击的同时深切体会到内心的强烈冲突。

我们可以把诗中的生命体分成两类:一类是作为植物的草和花,另一类是具有动物特性的人。草和花的生长是受限制的,无论长得多茂盛,永远都无法离开泥土,获得自由自主的行为。而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具有主观能动性,其行为受自我意识的控制和支配。根据诗歌的意思,我们可以制出下表:

预设相同点相异点

草和花不自由

人自由有生命

欲望渴求着拥抱推开反抗伸出美丽欢乐

谜被点燃紧闭无处归依等待伸入痛苦烦恼

诗歌中的花和草显然是已经拟人化了的,那么我们可以假设花草与人具有同等的感知能力和行为能力。面对春天来临时欣欣向荣的外部世界,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受到春天光影声色的诱惑,都有着年轻而旺盛的生命力,都有一种喷薄欲出的生命冲动。不同的是对于花草而言,这种欲望已经表露无遗;对于人而言,外面的世界却还是一个谜。由于这种不同的感受,两者表现出的态度也完全不一样。草是“渴求着拥抱”花,而肉体却是“被点燃”,一个是主动进取,一个是被动接受。不同的态度催生不同的行为。尽管像花朵经过反抗挣脱土地的束缚而获得自由那样,二十岁的生命在“被点燃”以后,也极度渴望突破紧闭的肉体,却又为灵魂无处归依而犹豫不决。结果自然是“花朵伸出来”,绽放出“美丽”,而人却只能“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因此,当温暖和煦的春风吹来时,对花和草而言是“欢乐”的,对年轻的生命来说却只是千头万绪的“烦恼”。

这样的对比手法在诗中可说是无处不在,为了加强内在的张力,诗人在描绘摇曳的绿草,盛开的鲜花,温暖的春风,醒来的人时,使用的都是“摇曳”、“拥抱”、“反抗”、“伸出”、“推开”这些富有力量与热情的动态词。与此相反,对于年轻的生命体,却使用了“迷惑”、“紧闭”、“归依”、“等待”等这些缺乏活力的静态词。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明显可以发现,在诗人的笔下,花和草这些植物是自由的,而人恰恰是不自由的,这与之前的预设以及人们的日常观念截然相反,这就足以引起人们对于生命的深层反思和重新认识。从这些显性的对照中可以看到,穆旦以及和他同时代的那一群年轻人所向往的理想人生状态是诗歌上一节中的“你”,像“推开窗子”那样融入无限春光之中――他充分肯定身体内激起的蠢蠢欲动的力量并对这种力量感到自豪,而非下一节中的“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空有一具年轻的躯壳而缺乏生气。一组动词“推开”和“紧闭”的强烈反差,也很好的体现了这种既渴望实现人生价值,张扬年轻的个性和风采,又对世界的未知感到迷惑甚至恐惧的矛盾心理。

艾略特说:“诗歌在尚未被理解之时就会传达自身意识。”一首优秀的诗,第一次读到时,即使还不能准确理解内中深意,甚至不知其作者,创作背景,想要表现的主题等,但其独特的形式已足以吸引读者。从这一点上看来,《春》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情感,因为借助其独具匠心的形式和结构,而显得成功和具有感染力。这也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结合的典型之作。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 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何庆机等编著:《大学英语语法教程》[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C],方姗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5]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

[6]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M],李双志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

[7] 毕研韬,周永秀:《解读什克洛夫斯基的批评理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8] 赵志:《论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技巧――以为例》[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第1期。

[9] 王佐良:《谈穆旦的诗》[J],《读书》1995年第4期。

注解

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篇9

例如:“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句,意思是说“春天快要到了”。但是作者使用了拟人的 手法,把春天当作美丽的小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这样一说比“春天快要 到了”更能表现出春天的可爱和多情。

再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一句,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 ,写出了远处山峰的起伏连绵、高低不平而又具有动态的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 现力。

又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 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 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 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一句,作者运用排比的手 法,描写人们平凡而又幸福的日常生活,提醒人们必须认识到并珍惜这些幸福,只有这 样,才能理解志愿***战士在朝鲜的战斗和生活。此处的排比句的使用,不但句式整齐,使文字具备了节奏的美感,同时又方便了感情的抒发,一举多得。

当然,修辞手法的运用要以语言环境的需要为原则。写作中的修辞手法还很多,像对 偶、夸张、反问、设问等等,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一定能使作文的语言活起来。

准确地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或形容词,会使你的作文中的形象美起来、凸现出来,使文字 具有音乐美。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雪地捕鸟是这样写的:“扫开一块雪,露出 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子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其中运用了这 样一系列动词: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细致地描写了雪地捕鸟 时的各种不同的动作,准确生动而有层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写出了儿童捕鸟时 的惊喜和兴奋。

再看《松鼠》一文中的一段文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非常敏捷,非常机警。布丰在介绍松鼠的时候,运用了“清秀”、“闪闪有光”、 “矫健”、“轻快”四个形容词,分别描写“面容”、“眼睛”、“身体”、“四肢” ,准确地描写了松鼠的外部特征,使松鼠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叠词的使用,不仅能使描绘说明更加准确,而且能使语言具有节奏感,从而让语言富有 音乐美。如朱自清的《春》中的“微微”、“渐渐”、“软绵绵”、“轻悄悄”、“稀 稀疏梳”,冰心的《小橘灯》中的“仄仄”、“轻轻”、“微微”、“慢慢”、“渐渐 ”等等,都是极好的例子。

注意句式的变化和多样化。如《大豆摇铃曲》中“车老板儿稳稳地、悠悠地站在车上, 由它颠,由它晃,鞭子在空中一颤颤,猛地又抖出一个漂亮的狐形”,按着长句—短句 —长句的格式,表现出北大荒人民在大丰收时的喜悦,行文上有了节奏感。

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篇10

例如:“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句,意思是说“春天快要到了”。但是作者使用了拟人的 手法,把春天当作美丽的小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这样一说比“春天快要 到了”更能表现出春天的可爱和多情。

再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一句,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 ,写出了远处山峰的起伏连绵、高低不平而又具有动态的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 现力。

又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 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 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 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一句,作者运用排比的手 法,描写人们平凡而又幸福的日常生活,提醒人们必须认识到并珍惜这些幸福,只有这 样,才能理解志愿***战士在朝鲜的战斗和生活。此处的排比句的使用,不但句式整齐,使文字具备了节奏的美感,同时又方便了感情的抒发,一举多得。

当然,修辞手法的运用要以语言环境的需要为原则。写作中的修辞手法还很多,像对 偶、夸张、反问、设问等等,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一定能使作文的语言活起来。

准确地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或形容词,会使你的作文中的形象美起来、凸现出来,使文字 具有音乐美。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雪地捕鸟是这样写的:“扫开一块雪,露出 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子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其中运用了这 样一系列动词: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细致地描写了雪地捕鸟 时的各种不同的动作,准确生动而有层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写出了儿童捕鸟时 的惊喜和兴奋。

再看《松鼠》一文中的一段文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非常敏捷,非常机警。布丰在介绍松鼠的时候,运用了“清秀”、“闪闪有光”、 “矫健”、“轻快”四个形容词,分别描写“面容”、“眼睛”、“身体”、“四肢” ,准确地描写了松鼠的外部特征,使松鼠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叠词的使用,不仅能使描绘说明更加准确,而且能使语言具有节奏感,从而让语言富有 音乐美。如朱自清的《春》中的“微微”、“渐渐”、“软绵绵”、“轻悄悄”、“稀 稀疏梳”,冰心的《小橘灯》中的“仄仄”、“轻轻”、“微微”、“慢慢”、“渐渐 ”等等,都是极好的例子。

注意句式的变化和多样化。如《大豆摇铃曲》中“车老板儿稳稳地、悠悠地站在车上, 由它颠,由它晃,鞭子在空中一颤颤,猛地又抖出一个漂亮的狐形”,按着长句—短句 —长句的格式,表现出北大荒人民在大丰收时的喜悦,行文上有了节奏感。

春天的词语和句子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春天的词语和句子10篇

学习

员工户外拓展活动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员工户外拓展活动10篇,内容包括员工户外拓展方案范文怎么写,员工户外拓展美好瞬间。山水行快乐体验式主题拓展活动经典项目:登山、徒步穿越、溯溪、探洞、漂流、攀岩、速降、峡谷淘金、野营、篝火晚会、花样定向、野外定向、

学习

中医医生工作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中医医生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中医医生个人总结超简短,中医全科医生个人总结。在市委市***府、市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场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文教卫生的***委员孙平安任组长,卫生院也相应成立了中医药技术指导小组,由院

学习

街道宣传工作计划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街道宣传工作计划,内容包括社区宣传工作思路及设想简短,街道宣传工作计划与思路。二、深入贯彻***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工作,精心安排法制教育内容。(一)深入开展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基础性的宣传教育。把宪法

学习

银行先进申报材料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先进申报材料,内容包括银行先进个人推荐报告范文,银行先进集体申报材料范文怎么写。行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廉洁高效,勇于开拓、率先垂范。以行长××*同志为首的三位班子成员年轻有为,团结和谐,他们想工作、干事业,处处走在

学习

劳动法学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劳动法学论文,内容包括劳动法案例分析论文,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文。虽然高校已开设就业指导课,但绝大多数老师都只是围绕就业形势、就业***策、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内容展开,而鲜有涉及劳动法的内容,造成劳动法教育在我国高等

学习

有关清明节的来历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清明节的来历10篇,内容包括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故事完整版,清明节的来历100字。有的地方在上坟时还祭土地、山神。如绍兴一带多在坟堆左立一石,题后土之神,祈拜神保佑双亲后又拜左右邻墓,这才拜祭自家祖先的坟墓。这自然是

学习

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工程测量毕业论文10000字,工程测量毕业论文总结1000字。1、本工程总占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工程基坑南北宽126m,东西长238m,基坑深度11.650m,承台和集水坑、电梯井位置开挖深度在12.35~16.10m。整

学习

许四多经典语录10篇

阅读(27)

《四库全书总目》是四库馆臣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研究清代学术的重要资料《四库全书总目》在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今从辨析同书异名、解析佚书卷数、考证佚书作者、重视佚文校勘四个方面对其辑佚学成就进行初步探索

学习

仰望幸福的角度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仰望幸福的角度10篇,内容包括仰望幸福的角度全文阅读,仰望幸福的角度小说。也会去回忆生活中许多让人感动的画面,其实都是很平淡无奇的。比如最舒服的触觉是妈妈的手掌轻轻抚摸我的头;最动听的声音是奶奶哄我睡觉时的摇篮曲和

学习

我们和地球10篇

阅读(27)

人体主要通过摄取并吸收食物、水和空气中的硒来满足肌体对硒的需要,但一般情况下通常是膳食中的硒决定人体硒含量水平。硒在地表分布极不均匀,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处于硒不富足环境中。已有文献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约有300多个县、近3亿人口处于

学习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总结,内容包括七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总结。德育指的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在***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

学习

生活因友谊而精彩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生活因友谊而精彩10篇,内容包括生活因友谊而精彩作文450字,生活因友谊而精彩600字作文。生活因友谊而精彩!人生如歌,友谊是乐曲中最动听的乐章。进入初三,才觉得友谊是那么地纯真而无暇。运动场上,同学们打篮球团结协作的背影,当

学习

飞扬的青春作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飞扬的青春作文10篇,内容包括飞扬的青春作文,飞扬的青春年华全文。人人都知道:迷人的彩虹出自大雨的洗礼,丰硕的果实来自辛勤的耕耘。朋友,今天我们正处在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时代,前有师长掌舵,后有父母加油,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我

学习

清明节感受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节感受10篇,内容包括过清明节的感受作文,清明节的感受和感言。这就是我今天的一点感受。巨源一中初一:孙得育

学习

春天来了日记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春天来了日记10篇,内容包括春天来了日记一年级,与春天有关的日记十篇。春天的脚步越走越远,而思念的味道愈来愈浓,同样的天、同样的地、同样的日月星辰却孕育了不一样的情愫。不知从何时起,心头多了一份眷恋,在没有春天的日子里

学习

春天里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春天里作文10篇,内容包括春天里作文800字大全,春天里作文怎么写。你听,地球妈妈在哭泣,她病了,发起了高烧。如果继续这样,南北极的冰山将会融化,海平面暴涨几千米,可爱的小企鹅将会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森林中会有野火经常出现;

学习

描写春天的诗词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春天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描写春天夕阳的诗词,描写春天花朵的诗词。4、春播:春季播种。也作“春种”5、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6、红情绿意: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7、仲春:孟春之后阴历二月为仲春。8、春暖花香:形容春

学习

描写春天的段落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春天的段落10篇,内容包括描写江南春天的段落,名人描写春天的段落。3、我想这就是我想要的春天吧。永远生机勃勃,永远活力四射。每天都是一个开始,每天都是一个起点,不用操心遥远遥远的未来,不去挂念很多很多琐事。春天就该

学习

国庆节的经典句子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节的经典句子10篇,内容包括关于国庆节的句子经典语录有哪些,国庆节的句子简短十句。4.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我。让我们共同祝愿国兴家和!5.民生丰裕达三江国运昌盛,安邦有道通四海国威大振!6.牡丹向阳繁昌盛,雄鹰鸾

学习

表达母爱的句子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表达母爱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描写母爱的句子简短的,母爱的句子摘抄大全。3、母爱是什么呢?我给不出确切的定义,我只知道出世之前她就急切的等待着我,在我成长中呵护着我,缠绕着我,这种爱甚至是渗入进我每一个毛孔,直至耗尽她自己,

学习

简短走心的句子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简短走心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朋友简短走心的句子,退休简短走心的句子。4、恋爱最好的状态就是,彼此之间没有任何隐瞒或欺骗,无论彼此在哪里心都是在一起的,做什么事心都在想着对方,互相鼓励彼此扶持,互相信任。5、喜欢你的人,要你

学习

赞美春天的古诗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春天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赞美春天的古诗和解释,赞美春天花的古诗大全。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认识美1.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万物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