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媒介研究中,不断强调“媒介环境”对于个人的影响,基于趋同心理的沉默螺旋理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但是作为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内部因素的制约。第三人效应正是一种基于内心的“反抗性”的心理,在趋同心理和沉默的螺旋下,第三人效应对于保持意见的多元化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趋同 心理沉默的螺旋 第三人效应
认知行为主义认为:“人们不只是由外部事件塑造的有反应性的机体,还是自我组织的、积极进取的、自我调节的和自我反思的”。也就是说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到环境的制约,还有自身内部的情感的、认知的和生理的因素的制约。
基于这个观点,认知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提出了三元交互决定论的假设。根据该理论,个人的行为是内因(信念、期望和思维等认知的、动机的、情感的和生理的因素)和外因(如奖励、惩罚和各种环境变量)共同决定的。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内外因的力量对比,当内因力量强大时,个人行为的方向更多的趋向内因的方向;当外因力量更大时,个人行为的方向更多的趋向外因的方向。
通过这一社会认知模型,我们对个人行为的分析应该从内心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三人效应正是一种基于内心的“反抗性”的心理――对自己判断能力的肯定,对***性的坚持,对个人喜好和经验的保持,对他人态度的批判性怀疑,这种心理对于应对大众趋同心理以及沉默的螺旋现象带来的影响有很大的意义。在大众传媒影响力如日中天的今天,第三人效应的研究对于不盲从于大众传媒的宣传、保持个人的***精神;对于保持意见的多元化有积极意义。
一、趋同心理与第三人效应
趋同心理,心理学中又称“从众(co-
nformity)”心理。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合群倾向,这种心理使得个体产生放弃自己与群体意见或规范相抵触的意识倾向,作出与自己本来意愿相反的行为,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根据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趋同心理也有内心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原因。对多数意见的服从,即趋同心理的内因是信息压力。信息压力指的是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趋同心理的外部环境因素来源于群体压力。所谓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无论是群体内传播还是来自于群体外的传播,都受到群体规范的制约,群体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遵守群体规范所感受到的无形压力,会使成员倾向于对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见采取服从的态度。
第三人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W・菲利普・戴维森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在其论文《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中,戴维森教授对第三人效应下了定义:“在说服传播环境下,群体中的个人会认为说服传播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大于对他们自己的影响。”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理论可以按照两个前提来进行描述。这两个前提是:1、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对其他人(即第三人)的影响比对他们自己的要大;2、这种观念的结果对他们(第一人)的行为产生了影响。
第三人效应和趋同心理都属于社会认知行为。社会认知指的是人们对周围的社会与世界形成认识与了解的过程,包括对周围的其他人、社会中的各种事件、问题与现象的认识与了解。根据定义可知,趋同心理更多的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而做出的判断,而第三人效应是个人对他人态度的推测以及基于这种推测而进行的行为,更多的是来自个人的内部因素。
趋同心理可能导致从众行为,典型的从众行为包括沉默的螺旋现象和多元无知现象。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服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多元无知的概念是1931年由丹尼尔・卡茨和弗洛伊德・奥尔波特创造,描述“一种情形:群体多数成员私下拒绝一种行为模式,但是错误地想象其他大多数人都接受它。用Krech和克拉奇菲尔德的话说,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没有一个人相信,但是每个人都认为,每个人都相信。”反过来,这说明有可能得到支持的某种行为模式,在事实上,可能是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的。
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是基于社会认知的“沉默螺旋理论”和“多元无知理论”在正反两种意见的数量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最终导致的行为也不同。在多元无知效应中,反对意见没有明确、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最终导致“虚假”共识的形成,而没有反对意见的存在,该效应的优势意见成为了唯一的意见。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优势意见没有像“多元无知效应”中那样成为唯一的意见,而只是优势的意见,反对的意见虽然相对变小但还存在。
由于没有反对意见的存在,在多元无知现象中,人们基于虚假共识的行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在沉默的螺旋现象中,虽然媒介提供的优势意见促使大多数人采取了符合的行动,但是也有部分人转向了沉默,而且对于劣势意见(反对意见)的支持虽然少了,但是没有完全消失。如果媒体提供的优势意见是正确的、理性的,那么劣势意见(错误意见)的存在也具有意义――“那就是在真理与错误的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如果媒体提供的优势意见是错误的,那么劣势意见(正确意见)的存在就给了我们“让真理通过‘公开而自由的辩论’战胜谬误”的机会。因此,在“意见的自由市场”里,反对意见的存在是必须的而且是有益的。
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指出,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诺依曼详细地分析了媒体提供的优势意见是如何形成日益扩大的螺旋型影响,以及其他人是如何转向附和或沉默的。但是诺依曼没有分析沉默螺旋现象中反对意见的形成以及在优势意见螺旋上升过程中的劣势意见存在的心理动因和机制。而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的工具。
二、用第三人效应分析沉默的螺旋模型
沉默的螺旋理论把优势意见的扩展归结于人们对“意见环境”的感知后,基于群体压力,而选择发表意见还是转向沉默。该理论对于“优势意见”与“劣势意见”的互动过程进行了分析。但是该理论没有回答当接触到“意见环境”时为什么会有“劣势意见”――即反对意见的产生,以及在优势意见的扩展过程中劣势意见相应的较小的增长。
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给了我们一个解释的角度,即劣势意见在接触“意见环境”后没有屈服于“群体压力”的原因很可能和他们所持的观点“认为他人更容易受到媒体影响而自己因为有不同于别人的经验和信息而不会受到媒体影响”有关。而个体基于该观点的行动――转而支持劣势意见或坚持劣势意见就是沉默的螺旋中劣势意见产生的心理原因之一。也就是说沉默的螺旋效应是群体压力和第三人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戴维森进一步认为产生沉默的螺旋中“关键时刻的雪崩现象”是基于这样的推理过程:我并没有发现候选***派之间明显的区别,但是其他人可能会被***派A的辩说或形象劝服,认为***派A是一个更好的***,从众心理就产生了。也就是说那些转向支持优势意见的人的心理动机除了群体压力外,也有第三人效应作用的结果。
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充分肯定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对于媒介效果研究由有限效果论转回到宏观效果论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但是同时也指出诺依曼的沉默螺旋理论“过份强调‘害怕孤独’这一社会心理因素,而忽略了其他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而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无疑是导致沉默螺旋劣势意见形成、巩固和壮大的社会动力因素之一。这就是戴维森在他的论文《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应》中论述的沉默的螺旋与第三人效应的关系。
通过对沉默螺旋模型的分析,我们知道在意见表达以及随后的行为中,不仅有趋同心理和从众行为的作用,而且还有第三人效应的作用。沉默螺旋现象是既有***治倾向、趋同心理和第三人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个人行为的方向最终取决于这三种因素的相互力量对比。
结语
进入信息社会后,媒介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公民个体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媒介的夹杂着价值观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公民个人的***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意见表达这一社会心理行为,我们不仅要考虑外部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而且要考虑到内部因素,包括信念、期望和思维等认知的、动机的、情感的和生理等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第三人效应就是一个从内心的信念、可能是非理性的情绪化的角度出发判断事物,进而在该判断基础上进行决策和行为的。在研究个人行为时,不能片面强调外部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例如趋同心理和从众行为),而要在综合考虑外部环境与个人内部因素的基础上来对行为进行解释。否则,所做出的解释就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①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5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③周晓虹:《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④陶鹤山,《第三人效应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视角》[J].《国际新闻界》,2001(4)
(作者: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趋同心理和沉默螺旋下的第三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