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1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2
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日常的写作时机,通过书面的语言来引导信息的表达。比如:现代社会,人们大多数操作与文字工作都是依靠电脑打字完成,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到孩子。所以,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个习作练习计划———给爸爸妈妈、亲朋好友写信,述说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同时也找到了倾听自己述说的对象。通过实践,学生走出了课堂,融入了生活、认识了社会、感悟了社会,脑袋中的素材自然而然就多了,在习作时也就更得心应手,文思泉涌。
二、生活调查作文,感受生活魅力
生活调查作文主要是通过实证与调查的方式开展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也可以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社会现象与事实的调查,可以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提高社会的本质认知,虽然这样的形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非常少,但是我们却可以在习作教学中加以应用。生活调查作文包含了参观记录、观察日记、现象调查等形式;比如:通过参观记录,可以让学生对父母工作的场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观察日记,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种植一种植物,在父母的陪同下记录每一天它的生长情况,写下自己在记录过程中看着植物一天天长大、长高的感悟。
三、掌握生活语言,提高习作水平
生活中,处处道道都会运用到语言。作为生活的一份子,小学生在倾听这些语言的时候,究竟听进去了多少呢?为了帮助学生提升习作水平,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认真聆听,掌握生活语言,去学习、去体会,然后融入到习作之中。
(一)优化习作语言,学习农谚农语
农村有对四季农作物采摘中的“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谚语。这些谚语不仅阐述了科学道理,同时也方便好记。学生在写作与农作物相关的作文的时候,运用这样的谚语,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论文写作的科技含量,同时也可以体现出农村的生活特点,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立马提升习作档次。
(二)强化习作语言,学习特色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听到很多具有特色的语言。在劳动生活生产中,由于表达所需,会产生很多具有特色的劳动用语。比如:在茶叶制作中:杀青、烘培、出炉等制茶步骤的名称,这在课堂、课本中学生是无法学到的,容易让学生习作出现知识与生活的断层。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多看、多听、多问、多记,在生活中学习拥有鲜明特色语言,才能够让作文充满生活气息。
四、结语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3
在博大精深的汉语中,谚语丰富多样、活泼生动,它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精炼传神、平易质朴,具有鲜明的汉民族语言特色,充分体现出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为此,就汉语谚语的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结合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语谚语的例子来展示其修辞之美。
关键词:
汉语;谚语;修辞之美;表现手法
中***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181-02
1 前言
人们在谈话和表达想法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汉语谚语,例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长辈们以他们的经验给我们讲道理而我们却不听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无奈之语;当我们经历了漂泊,终于回到自己的家里,就会感叹“金窝银窝,不如咱家的狗窝”。“谚语是历史上长期流传,表达民俗,含有深刻社会经验的简练形象的语句。它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熟语形式。”谚语中一部分出自典籍或民间性的作品,但大部分是历代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的总结,在民间口耳相传。
谚语内容丰富、运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有关饮食保健的谚语:“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有关行走坐卧的谚语:“只要迈开两脚,哪愁千里迢迢”;有关衣食的谚语:“人是衣裳马是鞍”;有关时令节气的谚语:“二月二,三月三,清明寒食过三天”;有关医药卫生的谚语:“伤筋动骨一百天”;教人勤奋学习的谚语:“书到用时方恨少”;有关农事的谚语就更多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等。
谚语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例如风格美、音乐美、对称美、修辞美等。本文就汉语谚语的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等,结合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语谚语的例子来展示其修辞之美。
语言学家郭绍虞先生在论及汉谚语时说:“谚语在民众艺术上所以有留存的余地,与其说由于它的内容幽玄深邃,不如说它形式的奇峭警拔,与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巧妙地遣词造句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接受文化模式、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运用修辞手段,调度语言元素表达对事理的认识和态度,当然也离不开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汉民族思维能力很强,尤其擅长具象思维,喜欢在万事万物之间发现某种联系,甚至包括非逻辑的联系,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样的思维倾向形成汉民族审美观念:就是以形象为美、含蓄为美。比喻、起兴、借代、比拟、象征等修辞手段的运用都表现了汉民族的这种思维模式,所以这些修辞手段在汉谚语中显得特别活跃。”
2 汉语谚语修辞之美的表现手法
2.1 精彩的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它能贴切生动地表达抽象复杂的事物,浅显通俗地说明深奥难懂的道理,在谚语中,运用方式多样。有的是明喻,出现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犹”、“若”、“好像”、“好比”、“如同”、“仿佛”、“一样”、“一般”等等;有的只有本体和喻体,没有比喻词,是暗喻;有的只有喻体而不出现比喻的对象,是借喻;有语句层面的比喻也有意义层面的比喻。比如:①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②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③田是崽,水是娘。④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⑥杀鸡焉用牛刀。
以上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谚语中,例①、②是明喻,本体分别是“困难”和“病来”、“病去”,喻体分别是“弹簧”和“山倒”、“抽丝”。比喻词分别用了“像”和“如”。例①把困难比作弹簧,告诉我们对待困难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例②用“山倒下”的过程比喻病来得快,用“抽丝”的过程来比喻病去得慢,共同说明了得病容易治病难的道理;例③用崽和娘的关系比喻田地和水的关系,来说明田地离不开水。例④用“灯不拨不亮”的常识来比喻“理不辨不明”的道理。例⑤和例⑥两句谚语只是作为喻体而存在的,它们的喻说对象在谚语中没有体现出来,需结合上下文或一定的语境来确定。例①、②、③、④都在形式上是比喻句,是语句层面的比喻;而例⑤和例⑥是意义层面的比喻,这类谚语由于长期以来被人们高频率地使用,意义固定了下来,人们也就不觉得是一种比喻了。这种谚语在形式上不是比喻句,没有本体,没有喻词,但有固定的比喻义。在这些例子里,“弹簧”、“山倒”、“抽丝”、“田”、“水”、“灯”、“尺”、“寸”、“鸡”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借这些来说明一些较为深刻的道理,形象生动。
2.2 亲切的比拟
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辞格。很多汉语谚语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比作乙物。例如:①土地无偏心,专爱劳动人。②砖头瓦片也有翻身之日。③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④乌鸦说猪黑,自丑不觉得。⑤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⑥强龙不压地头蛇。⑦真金不怕火炼。
以上例子中,例①、②是明显的拟人,把“土地”、“砖头瓦片”物质名词加以人格化,赋与物以人的思想感情、举止行为,使得形象生动活泼、亲切有趣;例③把人的行动加以物化,称之为拟物化;例④和例⑤是把动物当作人来说,说的是动物,其实是在比拟人;例⑥和例⑦在字面上比拟并不明显,但其句义明显地拟人或拟物。谚语中运用比拟辞格,可以使语言具有思想的跳跃性,使人们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感受到说话者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2.3 跌宕的回环
回环就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的一种辞格。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使语义精辟警策,还可构建事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或相互对立的关系。表现在谚语中例如: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②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③美言不信,信言不美。④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⑤来者不善,善者不来。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以上例子都是利用词序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意思。如例④把“真人”、“不”、“露相”这三个字词进行巧妙的调遣和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利用穿梭重复的形式,反映出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密切相连的辨证关系,富有循环往复的艺术情趣。
2.4 生动的起兴
起兴,又叫“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起兴的事物和主体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存在着类比的关系。起兴是我们民族最古老的修辞方法之一,在谚语中也有应用,例如:①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明。②知江知海不知深,知人知面不知心。③钟不敲不响,人不教不会。④煮饭要放米,说话要讲理。⑤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人事不成。
以上例子都是借物起兴,表面上看,每个例子的两个部分描写的是不同的对象,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各种各样的。如例②中,“江”、“海”的“深”与“人”的“心”存在着类比的关系;例⑤中,“云”是“下雨”的条件,“成事”有时候也需要“人”来创造条件。并且起兴的部分可以起到“引子”的作用,即烘托气氛,引出主体,使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语言轻快、活泼。
2.5 巧妙的双关
双关,是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辞格。这种一箭双雕的词句,字面意思是次要的,言外之意才是是重要的。谚语一般用多义双关、同音双关或近音双关来扩大表现力,丰富表现内容的意义含量。例如:①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②打开窗子说亮话。③钟鼓在楼,鸣声在外。④不蒸馒头也要蒸口气。⑤虚心竹有低头叶。
以上例子中,例①、③和例④都是利用同音双关,例①中,“莲子”谐音“怜子”,“梨儿”谐音“离儿”,含蓄地寄托了父母爱怜子女的凄苦悲痛的心情;例③中“鸣”谐音“名”,实际要说的是人的“名声”;例④中,“蒸口气”谐音“争口气”;例②和例⑤利用的是多义双关,例②中的“亮”,既可以指与“暗”相对的“亮”,与“打开窗子”相应,也可以指“明白”、“直接”,与“拐弯抹角”相对。谚语中使用双关的手法,言在此而意在彼,有一箭双雕之妙,或诙谐幽默,饶有风趣;或含蓄委婉,意味深长。
2.6 朴素的白描
白描是对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予以具体描摹的一种方法。来自于广大群众的谚语自然会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这样不渲染、不粉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朴素地表达他们的智慧。例如:①偷鸡不成蚀把米;②人怕出名猪怕壮;③不管黑猫白猫,捉着老鼠就是好猫;④苍蝇不叮无缝的蛋;⑤偷来的锣鼓打不得。
以上这些谚语都是如实地描述了客观事物之间的具体关系和客观事物的性状特征,用词朴实无华,自然传神。如例③这句通俗直白的民间谚语就曾经被***用来说明采用哪种生产形式不重要,只要是有利于比较快而且比较容易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形式就应该被采用。猫能不能抓到老鼠与猫的颜色无关,这是人们都懂的常识,***用这句谚语来说明道理不仅使人感到亲切,具有传诵感,容易被群众接受,而且具有一种自然朴实之美。
2.7 严谨的顶真
顶真,就是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这种谚语也很常见,例如:①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②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③别看船破,船破有底;④耳闻不如眼见,眼见不如实践。
以上这些谚语运用顶真手法,能够使议事说理准确、严谨、周密,表达如行云流水,气势贯通。在语言表达上层层递进,在结构上显示出整齐之美,而且充分体现出了汉字的特色。
3 结语
总之,汉语谚语的内容形式广泛丰富,构成手法还不止这些,还有采用排比、反问等手法的。而且很多谚语用的修辞手法并不是单一的,比如“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既运用了双关手法,又运用了对偶手法。综合方式的运用,加强了谚语的表现能力。汉语谚语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在为人们传达哲理之余还给人以美的启迪、美的享受和美的追求,在民族中长久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第二版.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张潜.修辞语***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温端***.俗语研究与探索[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罗圣豪.论汉语谚语[J].四川大学学报,2003,(1):62-70.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4
谚语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集体创造,对客观世界规律进行概括性总结的独特文学形式。其多在民间口头广泛流传,语言风格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寓意深长。谚语的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自然界事物的认识和生产经验的总结;2、在人类活动过程中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社会活动经验的总结;3、对日常生活经验的一些认识。志书对谚语的记述要系统的反映出一个地方民间文化的整体特点,突出其民俗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
要处理好谚语入志的归类问题。谚语的辑录入志,历来是新编志书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目前出版的新编市、县志中,绝大部分都记载了当地的谚语,但所归属的篇目部类不尽相同。主要有几种情况:1、归类到“方言”所属内容中。如《昌邑县志》,将“谚语”归类到“方言”篇中,设“俗语、谚语、歇后语”一章,三者内容并例进行记述;《青州市志》和《萧山县志》中将“谚语”归为“方言”章里的一节进行记述。2、归类到“文化”类内容中。如《临淄区志》,将其归入“文化卷”下第八章设“谚语”一节。3、与方言并列安排。如《兴国县志》中将“方言、谚语、歇后语”并例合并记述。4、仅在“方言”的记述中例举廖廖几条谚语,并没有将谚语内容单***目。如《平度县志》,仅在方言内容中例举五条谚语。根据多年的史志工作经验,笔者个人认为将“谚语”归类到“文化”篇中的民间文化内容中还是比较合适的。
谚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自然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民间文学,是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相传于民间、简练而通俗,并不断的由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形式。它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斗争经验、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意志。谚语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造自然、劳动生产的过程中创作,广为流传且高度概括的至理名言。这些高度概括的语言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意志,也反映出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例如:“勤劳就是摇钱树,节约就是聚宝盆”。、“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黄金不为贵,安乐值钱多。”等等。这些谚语语言风格通俗易懂,简约上口,寓意深刻。谚语既蕴含哲理,又富有诗意,但和诗词还有所区别,因为它是人民群众创作后,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文学性不象诗那般遵循固定的格式和体裁。
《辞海》中关于谚语的解释为“俗语的一种”。这里的“俗”,指民俗,即流传于民间,世代传承,并且受一定的社会环境制约的习俗。从本质上说,谚语是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变化的动态文化现象,也就是说是一种民间文化,其传播途径是以人作为主要载体的;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总结出其中的内在规律形成的语言形式,是认识过程中的一种升华。归根结底,谚语属于精神生活领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从属于民俗范畴,更属于文化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将谚语归类到文化的民间文学中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在设立篇目结构的时候,文化篇中分别设置有“民间文学”与“民俗”两章时,“谚语”归类到“民间文学”一章为宜。
也有一些修志工作者认为,谚语的语言风格带有一定的方言特点,将其归类到“方言”中去也有一定道理。其实不然,因为无论从谚语的产生和属性上看,它的民间文化的一部分,这决定了它的归类方向。更何况各类文化形式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方言特点,如:诗歌、散文、小说、电影和戏剧等等。显然,把诸多文学体裁的内容都放入“方言”是不合适宜的。
有的县志将“谚语”与“俗语”、“歇后语”并列记述,也有的县志是在“谚语”章下设“农谚”、“俗谚”、“歇后语”三节。上述两种情况对“”谚语、“俗语”、“歇后语”三者关系的处理均有待商榷。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准确把握三者的概念。我们来看看《辞海》关于俗语的解释: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带有一定的方言性。指谚语、俚语以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由此可知,俗语包括谚语。因此上述事例中,将谚语和俗语内容作并列记述是不恰当的。谚语和歇后语都属于常用的固定短语,即熟语的范畴。在《辞海》中关于“熟语”的解释内容中:指语言中定型的句子或词组,使用时一般不能随意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从这里看出,歇后语并没有包含于谚语之中,二者是并例关系。因此说上述第二种情况中,有的县志将歇后语包含于谚语中也不是恰当的。
要注意谚语辑录的科学性。谚语的收录,并不是有闻必录,要按照一定的收录标准科学的进行选择。(1)收录的指导思想,要注意突出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突出地方特点,就是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多收录一些能够表现本地方风土人情、生产生活特点的谚语。各地共有的谚语要尽量少收录或者不收录。如山东的长岛县是由大小32个岛屿组成的,四面环海,以渔业生产为主,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特点非常突出。如收录“谷雨前后东南风,鱼虾靠近海边行”等谚语,就能很好的突出这个县的地方特点。突出时代特色,就是谚语的记述,要反映出志书断限内各个时代的主旋律和主要特征。尤其是要突出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时代特点,记述一些突出社会主义时代特征的谚语。如:“”爹亲娘亲不如***亲,“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包产到户,包穷变富”,“联产联心,种出黄金”,“”大锅饭养懒汉,“责任田,又治懒来又治馋”等等。这些谚语都突出的反映了时代特点。
(2)记述的谚语要有深刻的哲理。谚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志书收录谚语的根本目的是更好的为现实服务,因此在谚语收录选择的把握上不能盲目追求谚语的文学性,光顾表面的上口和简约,忽略其内在的丰富寓意。如“天黄有雨,地黄有风”,“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若要凡事好,老大先敬小”、“水太清无鱼,人太谨无智”等谚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都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3)谚语的收录不盲目追求谚语的文学性,不等于放弃谚语的文学性。在收录的原则上,要坚持谚语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有机的统一。谚语既然属于民间文学形式之一,就一定要有文学的特点,如果把其他文学体裁比作山珍海味的话,谚语就是有着浓郁地方风味的家乡菜。它同诗歌、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一样,也应寓教育、启迪、哲理于文学形式之中。这就要求在收录谚语时,在注意思想性,通俗性的同时,还要注意语句严谨、精练,读来上口等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注意语言文字自身文学美的同时,在寓意上也应注意雅而不俗。如:《XX县志》收录了这样一条谚语,“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把子女比喻成驴和猪,难免有粗俗之感。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5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Abstract:Proverbs, which derive from life are the condensation and embodimen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a nation. They can reflect geography, history, customs of a na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a nation's proverbs when we try to study its culture.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being treasures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see distinct differences resulted from cultural differences. This essay uses some typical example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from the point of origi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ustoms, religious beliefs and historical culture, etc. Proverbs are difficult to translate because of their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unique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order to present an adequate translation of a proverb, we can use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flexibly: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equivalent transl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free translation.
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culture; 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ranslation methods
一、引言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1]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文化侧面入手,探讨了英汉谚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2]本文试***对英汉谚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提出了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及方法。
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3]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4]
二、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为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5]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源差异
首先,英汉谚语都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但同中又有异。英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No respecter of persons.(一视同仁);Man propose,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而汉谚则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儒家的思想;“不看僧面看佛面”是佛教的思想;“饶人不是痴,过后讨便宜”是道家的思想。
其次,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英谚中有大量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如:Never say 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而汉语文史学家们则认为汉谚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如:“远亲不如近邻”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除此之外,英谚中有许多来自拉丁文、法文等的外来语,有些甚至保留了原文,如:Cherchez la femme.(找出祸水)这是一句保留在英文中而以法语原文形式出现的谚语;而汉谚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谚语,如:“劣行过四十年仍会败露”来自***族谚语;英谚中有许多来自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如: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来自罗马神话,而汉谚中有大量农谚,如“宁在时前,不在时后”。[6]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许多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to go with the 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to be all at sea(不知所措)。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业在其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为英语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关的谚语,如: hook(land)one's 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其他鱼要煎——有其他事要做),play a fish(让上钩的鱼不停地拖动钩线而致疲乏)等。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等。 [7]
(三)、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有褒义。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猫比喻人,常有亲呢的成份,如:A cat has nine lives.(吉人自有天相),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的女人,如:Cats hide their claws.(知人知面不知心)。[8]以狐狸为形象时,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如:The tail does often catch the 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而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When the fox preaches, then beware your 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汉语认为失去马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在英语里认为马不可失,如:Better lo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四)、宗教信仰方面
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9]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Nature does nothing in vain.(造物主无所不能);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10]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11]
(五)、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如“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都来自历史典故。《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等。而英语典故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圣经》的谚语,如: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三是来自《伊索寓言》,如:a dog in the manger(狗占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12]四是由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13]当然,英语谚语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英国文献,而是多种来源,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来自西欧各语言的谚语。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那》一书中写的: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来自法语的谚语有: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不要本末倒置)等。
三、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汉谚反映汉族的文化特点,英谚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谚语时,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是不够的。奈达(Nid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的,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在把英谚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谚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作者熟悉的形象,或者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14]例如:East is East,and West is West.如果按字面意思译成“东就是东,西就是西”就不能完全表达该句的隐含意义,而译成“东方毕竟是东方,西方毕竟就是西方”能反映出作者对东西方差异的感叹。[15]
在翻译方法上,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应尽可能采用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再现原来谚语的丰富内涵,就可采用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较完整地保留原文的神韵,使译文形象生动。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采用直译的谚语多半是英语和汉语在谚语的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或者是直译后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误解的。[16]如:P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 New-born calves make little of tigers(初生牛犊不怕虎);A fire on city wall brings disaster to the fish in the moat(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7]
(二)、 意译法
有些英谚的表达方式因含有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如果直译,则译文可能会牵强附会,也不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舍弃原语的表达形式,采用意译,则可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因直译而引起的拖泥带水,造成误解等弊病。例如,Achilles’s heel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弱点”更恰当。[18]这样的例子还有:
1)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
2)Murder will out.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
3)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如译成“希腊人相遇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不如译为“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4)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如译成“人人袖子里都装着个傻瓜”,不如译为“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19]
(三)、对等翻译
谚语是群众长期以来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英美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相似的经验和阅历,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也是相似的,这使两个民族的谚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内容上不谋而合,具有相同的内涵,运用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或大体相同的比喻和修辞来阐述相同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同义的汉语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冯庆华,1995:144)如:
1)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
2)Two can play the game(孤掌难鸣);
3)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
4)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20]
(四)、直译和意译的结合
有时在翻译一些英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使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而意译也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译文可直译其字面意义,再点出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21]例如:
1) 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量布裁衣,量入为出);
2)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荷马也有瞌睡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3)If I have lost the ring, yet the fingers are still there(戒指虽丢失,手指仍然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四、结论
综上所述,谚语历史久远,汇集了大众的智慧,把丰富多彩的内容浓缩在高度洗练的形式之中,是人类各民族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示形式之一。它经过长期积累,不断丰富,以凝练、警策、对仗、和谐、形象、寓意精辟、富有民族性等特点成为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所以通过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扩大视野,还可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
[2]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
[3]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第二版.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p.3。
[4]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p.186。
[5]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7。
[6]周淑萍.英汉谚语渊源比较分析[J].南平师专学报,2003年,第22卷:p.92。
[7]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7。
[8]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24。
[9]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8。
[10]沈超英.《圣经》与英语谚语[J].大学英语,2002年,第3期:p.45。
[11]陈雯.英语习语文化内涵探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p.45。
[12]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8。
[13]李群.英语习语与基督教[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p.29。
[14]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4。
[15]梁茂成.英汉谚语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5年,第6期:p.36。
[16]邱凯端.论英汉习语翻译的异同[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p.99。
[17]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p.163。
[18]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5。
[19]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p.165。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6
根据动物的各种行为来判断天气的农谚: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收割、收获的农谚: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7
关键词:大庆;民间歌谣;谚语;日常生活;价值批判
大庆民间文学中,除了具有厚重的文化根基的民间故事之外,民间的歌谣、谚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体现了不同区域文化在此地的汇集、融合,并且成为本土作家创作中彰显地域特征的重要文化来源。从这些歌谣、谚语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们对劳动生产、思想道德、爱情伦理、知识学习、健康养生等诸多生活领域的经验总结,在文化层面上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石油工业文化、P内移民文化、草原民族文化与等区域文化的多角度呈现。
一、会战歌谣――劳动美视阈下的铁人精神原型的展现
大庆会战歌谣,产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其体现了大庆石油工人对***的***事业的忠诚、对石油工作的热忱以及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的***英雄主义。作为大庆石油文学的开端,会战歌谣 “受特定的地域、历史环境的影响,其明显地体现了文学的精神性价值”[1]这些歌谣多采用情景交融的叙述模式,借助恶劣的环境衬托石油人的硬汉子精神,就是那种“千里冰封不觉寒,万里雪飘汗不断”(《石油工人无冬天》)的忘我工作精神,这种歌谣的表达是朴素的,但其所呈现的劳动美是高尚的。电影《创业》的主题歌《满怀深情望北京》中就大量地吸收了会战时期的歌谣进行了艺术加工,凝聚成歌颂石油工人爱***、爱事业用于挑战、勇于奉献的赞美诗。可以说,这种源自工作体验的歌谣,真实地反映了广大石油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传统的劳动号子一样具有鼓舞士气的功能。会战歌谣是石油题材歌词创作原型素材,其与石油题材歌词的同源性,这种艺术模仿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语言的凝练与精神的升华!其创作艺术生命力超越了时代,“新时期的大庆石油歌曲创作从油田生产的事实出发,不回避生产中遇到的困境,坚持在艺术创作中突出人的实践性、主体性,在这种唯物史观的驱动下,歌词创作在主旨上不断地强化了对新时代石油人的使命感的宣扬与召唤。”[2]上世纪九十年代长影厂为油田某钻井单位拍摄的记录片《来自铁人故乡的报告》中的片尾曲中《我们是铁人的后代》则是这种石油人新时期使命感的真情抒写。会战歌谣单纯从词语的内蕴并不深厚,但背后承载的精神却具有巨大的力量,大庆敢于实践、敢于超越的创造精神后来被浓缩为铁人精神其承接这民族的传统与***的传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
铁人精神是在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并且,在全国工业战线中得到广泛地响应。而在文艺作品中铁人精神的原型,最初就形成于大庆油田各条战线中不断涌现的劳动模范之中。“一面红旗一点红,五面红旗红一片”(《百面红旗迎风飘》),我们会发现铁人精神不是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马列主义思想的全面普及下,人们的群体超越意识的呈现。时至今日,我们在考察大庆石油文学的创作中,我们依然能够寻到,这种铁人精神原型的痕迹,这正是一种精神的文化传承,也是人们从劳动中体验的是没创造精神的重要体现。当劳动超越其职业性的时候,那么劳动的异化现象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隐,进而劳动美的价值突显出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庆战歌――大庆工人诗选》,按照现今对诗歌的韵律、诗意的表达技巧评判,这些只能算劳动民谣,但其已让包含着极大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究其原因在于“诗歌文本所呈现的生活情趣层面、***理想驱动下的强力意志表现层面,以及创作群体的诗美意境酝酿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当时大庆业余诗歌创作群体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由于时代的局限,文本在现实主义框架下诗美创造技巧中所存在着不足,但其在大庆本土诗歌创作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铁人精神的原型表现通过这些质朴的歌谣流传下来,大庆人爱国、求实、团结、奉献的***境界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二、移民群体中歌谣谚语――日常生活的情趣的整体呈现
大庆的人口构成中,移民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早在清末民初,大批来自山东河北的移民来到这块土地上,从事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经营活动,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经营理念,更带来了关内的中华主流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文化构建中,其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在移民的文学中除了民间的故事外,还有大量的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谚语体现了日常生活情趣。
流传于肇源的民谣《十二个月顺口溜》,清晰地记录了一年里的重要节日,诸如元宵节、娘娘庙会、端午节、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其将节日与天气的变化与农业生产过程结合起来,体现了自然经济状态下汉族群众的日常生活面貌,展开了一副中华民俗的***画。这个民谣起源于关内,是关内农耕文化的充分体现。流传于大庆市大同区境内的民谣《十二月》也记录了与《十二个月顺口溜》相近的内容,与之不同的是其还插入了爱情因素,借着节气的变化去彰显情感的细腻变化,将人与自然有机地契合起来,在考察大庆地区乃至龙江和其他地区以“十二个月”为素材的民谣,我们发现了大量的相似性。由此可见,这两个顺口溜有着相同的原型,就是在农时节气变迁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俗节日与人们的一些情感相融合,构成了生活的情趣。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十二个月所赋予人们不同的生活内容,不同的生活境遇对时间和环境的体验也不同,但将时间、空间、人的存在糅合到一起的文艺表达方式在黑龙江地区、乃至东北及全国其他一些地方均有类似的现象。
在这些反应人们生活情趣的歌谣中有生产经验的总结,也有中医健康养生的经验,更有知识学习的经验、生活的基本常识、道德的教化等等,这些内容集民间感性认识的集成,其体现了民间的集体智慧的总结,尽管在文艺表现手法上显得粗糙,但绝对是尚好的文学创作的思想素材根源。在这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些歌谣谚语中还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日常思维习惯,这种习惯既有移民自身的文化也有对当地原住民文化的吸纳。
这些歌谣、谚语对我们了解生活在大庆境内的关内移民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一些谚语歌谣所富于的哲理性也体现了这块土地上人民在劳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这些文存对大庆本土文学的形成培育了文化的土壤。
三、蒙古族民间谚语――草原民族朴素的实践哲学
流行于杜蒙与肇源境内的蒙古族民间谚语,充分地体现草原民族基于日常生活的批判与反思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一种朴素的实践哲学。
这些谚语具有道德的教化功能,比如:“多听有益之言,少讲有害之语”,“懒惰捧金碗要饭,勤劳使黄土变金”、“奸诈者孤立,骄傲者失败”、“为己之事少想,为民有益之事多做”,“众人不一,十指不齐”,“宁可光荣死,不愿苟且生”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蒙族民族勤劳、谦逊,珍惜友谊,注重善良品质的修养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与其生活的环境以及所接触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恶劣的环境下勤劳、勇敢、协作、包容、稳重、守信,守法是凝聚一个群体战胜一切困难的保障,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基础。
在教化功能的基础上,一些谚语体现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诸如,“高山跑马死,气大伤残生”,“山高下暖,灯高下亮”,“狗夺骨头,诺颜夺权”,“诺颜靠马,奴才靠腿”“知识肤浅言语无力,知识渊博话语有据”等,此中体现了蒙古民族在日常的实践中关于人生的思考,首先是做人的骨气问题,那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是基于勇敢的精神传统下的一种精神折射,另外要有高的境界,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对真理的探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学表现形式上与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中的一些生活箴言相类似,比如“你对生活奉献多少,就会从生活中得到多少”,“凡事皆有定数,天下万物都有定时”,“更多的拥有,意味着更多的担忧”等。[4]
在杜蒙县蒙古族谚语中,我们能够了解草原民族对日常生活的价值批判与反思,此中呈现“灵与肉”的自由选择中,蒙古民族的集体意识呈现,“世界因为人而出现肉体和灵魂的对立,肉体与灵魂也就是世界自身固有对立的最高表现”[5]从流传的谚语我们发现蒙古民族在意识向度上选择了高境界,在其文化中既重视个人的智慧、勇敢、荣誉,又重视团体的协作、包容、团结。重视知识,重视经验的总结,这些谚语中有很多是借鉴了外来文化的,也有许多是蒙古族自身的,说明我市境内的蒙古族谚语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的融合,而且大多数谚语直到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这充分说明了这些谚语基于社会实践完成了升华与超越,进而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这种朴素的实践哲学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对探索我市境内的少数民族文化,分析少数民族文学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大庆民间歌谣、谚语作为原生态文学,其必然成为地域文学创作的重要文化素材来源,在诗歌、散文、小说等题材的创作中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因为文学主要写的是人,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所反映的文化,而作为文化的直接体现的歌谣谚语与作家创作的有机结合会增加文学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丁瑾.***治话语***解下的六、七十年代大庆文学[J].W术交流,2013(04).
[2]***.大庆精神视阈下的新时期石油歌曲创作发展趋势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07).
[3]***,何文琪.诗集《大庆战歌》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05).
[4]塞尼亚.塔木德(精华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8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眷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二十四节气与谚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三、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 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四、二十四节气与曲赋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9
[关键词]属相类歇后语;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
一、有关属相类歇后语的界定和类型分析
众所周知,中国除了天干地支纪年法外,素有动物十二生肖纪年的传统。如今年2016年为农历丙申猴年,岁次肖猴。所谓“属相类歇后语”是指,歇后语的譬喻部分为汉语中询问属相的固定句型“属什么的”,其中“什么”的具体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十二生肖所涉及的不同动物。具体说来,“属相类歇后语”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动物类,这一类又可细分为十二生肖动物类和除十二生肖外的一般动物类,第二类为物体类,第三类为人物类。人物类又涉及宗教、文学、历史中的人物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等。弄清楚这些歇后语的来龙去脉,准确地理解它们的语义,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汉语语言和文化。下面笔者根据上述分类先对各小类属相类歇后语进行简要分析。
(一)动物属相类歇后语
如前所述,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体系中,十二种动物和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新的纪年方式。从2010年到2016年,运用干支加十二生肖的纪年方法,我们依次度过了2010庚寅虎年,2011辛卯兔年,2012壬辰龙年,2013癸巳蛇年,2014甲午马年,2015乙未羊年,2016丙申猴年。长期以来,不少人将东汉《论衡》视为最早最完整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猪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众所周知,语言不仅是一套符号系统,而且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一套价值观意义系统,它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惯、礼仪风俗、审美心态。文学家杨朔说过:“人民口语中包含着许多歇后语,大多是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很俏皮,很形象,表现了人民的智慧。”杨朔的这一评价无疑是对歇后语这一语言形式的极大肯定。歇后语,又称“譬解语”,同谚语,格言等一样属于汉语中俗语的范畴,也是汉语习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歇后语作为俗语的一种,在体现语言的民族属性和文化内涵方面具有其他语汇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是广大群众在自己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积淀了丰厚的民俗风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具体结合动物属相类歇后语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动物这个客观概念域在进入汉民族文化的视野后清晰地带上了我们汉民族人民的主观价值判断,折射出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下面我们先来看四则十二生肖动物属相类歇后语。
(1)属鸡的一现刨现吃
(2)属鸡的一专靠在地里刨食吃
(3)属狗的一翻脸不认人
(4)属狗的一记性好
汉民族是一个经历了长时间的封建农耕社会阶段的民族。在封建农耕社会,鸡和狗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两种家禽家畜。公鸡打鸣,母鸡下蛋,狗犬守护家宅;都是普通人生活中的一种体验性很高的日常经历。无论褒贬,这两种动物都势必出现在汉民族特有的歇后语中来以物喻人。第一条歇后语“属鸡的一现刨现吃”抓住了鸡喜欢在地里刨食的特性来大做文章。客观而言鸡刨食的这一属性没有任何感彩,但是它的这种属性在人看来却很无奈,也许相比在猪圈里吃自来食的猪而言,鸡的生计是不易的。于是这条歇后语用来比喻生活贫困,干一天活维持一天生计的生活。英语中有一条类似的谚语叫“live from hand to mouth”也是用来比喻这种要随时工作才有生计的生活。不难看出,由于英国没有经历那么长的封建农耕社会阶段,而且农业也以畜牧业为主,所以没有τΦ囊约ξ喻体比喻生计艰难的谚语说法。第二条歇后语“属鸡的一专靠在地里刨食吃”依然以鸡论人,用鸡在地里找虫子吃的过程来转指农民依靠土地生存。让我们结合两个语句来进一步体会有关鸡的这两条歇后语怎样在汉语中传情达意:
(a)没办法,小李现在失业了,只能是属鸡的一现刨现吃。
(b)哎,在农村待久了,我就这属鸡的一专靠在地里刨食吃的命,一天也离不开土地啊!
说完了鸡,我们再来谈一谈狗。歇后语“属狗的一翻脸不认人”抓住了狗对不常上门的生人即使见过下次此人登门时也似乎不认识的特性来借题发挥。本来这一特性无可厚非,但经过汉族人民群众的集体认知心理投射后,却成了讽刺人不讲情面的代名词。而另一条“属狗的一记性好”却又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盛赞狗的记性好。而这似乎也不缺认知理据。熟悉狗的人都知道,狗的方向感很好,而且一般对主人忠心耿耿,汉语文化中也有许多狗一旦认定主人即使被狠心的主人带到很远的地方去抛弃后依然找回原来主人家的故事。看来,狗是无辜的,什么时候需要记性好和什么时候需要记性差都由不得自己做主,而全看人一时的需要和心情而定。
除了“鸡”,“狗”这两种动物,十二生肖中还有很多动物也在属相类歇后语中有所体现。比如“属长虫(蛇)的-冬天离不开洞(比喻人很怕冷,冬天离不开暖和的地方)”,“属耗子(鼠)的-小心眼”,“属猴的-拴不住(比喻人好动,不安分)”,“属牛的一好斗”等。再者,一些动物虽然无缘十二生肖,但依然凭借其在汉文化中的大量体验性具身(experiential embodiment)显现在汉语歇后语中。这样的动物属相类歇后语例如“属鹌鹑的-有几口斗劲儿”,“属百灵子的-哨得好听”,“属二骡子的-不小心就咬人”,“属驴的-直肠子”,“属泥鳅的-滑的很”“属猫的-眯一会眼睛就顶睡一觉”等,不再一一列举。
(二)物体属相类歇后语
汉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民族文化形成了较明显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特征。以物体属性喻指世态人情是歇后语取材上的一大特点。在影响汉民族文化的诸多因素中,佛教文化不可小视。佛教思想主张万物生而平等,生命包含生与命两方面,我们人类是有生命的存在,而一切物体皆为有生而无命的存在。在这种众生平等,万法同宗的佛教思想影响下,汉民族的动物属相类歇后语实际上是建立在“人是动物(MAN Is ANIMAL)”的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之上。进一步说,人不仅可看作动物,人还可看作是物体(MAN Is OBJECT)。一旦这个概念隐喻建立起来,在汉语歇后语中就很自然地有了“属刨花的-一点就着”,“属窗户纸的-一点就透”,“属碟子的-浅薄”,“属核桃的-只能砸着吃”,“属鸡毛的-越吹越觉得自己高”,“属蜡烛的-不点不亮”,“属暖水瓶的-外头冷里头热”,“属瓶子的-有口无心”等等。下面我们再结合具体语句来对上述歇后语加深理解:
(1)你知道他的脾气是属刨花的――点就着,别惹他。
(2)小李这人是属窗户纸的――点就透,真是响鼓不用重锤。
(3)你看他判断问题那么武断,真是属碟子的一浅薄。
(4)我看那些犯罪分子,是属核桃的一只能砸着吃,对他们绝对不能手软。
(5)她这人是属鸡毛的一越吹越觉得自己高,完全没自知之明。
(6)小王天生属蜡烛的一不点不亮,叫我怎么说他好呢!
(7)老秦是属暖水瓶的一外头冷里头热,关键时刻很热心的。
(8)他是属瓶子的一有口无心,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别放在心上。
(三)人物属相类歇后语
有关人物歇后语的来源比较复杂,有来自神话的、文学的、历史的,每一个有关人物的歇后语背后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弄清楚这些歇后语的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汉民族语言和文化。
让我们来看如下六例仿属相类人物歇后语:
(1)属曹操的-疑心大
(2)属姜子牙的-能掐会算
(3)属孙猴子-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4)属魏延的-头上有反骨
(5)属猪八戒的-倒打一耙
(6)属卖糖人的-吹得凶
在这六例歇后语中,让我们来看两则从字面上看其寓意不甚明了的歇后语。第一则“属孙猴子的-从石头缝蹦出来的”,熟悉汉语文学的人知道,孙猴子即孙悟空,《西游记》中说他是花果山的一块石卵变化而成的石猴。比喻人来路不明。从这则歇后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语言和文化的互动共生关系,要识解这则歇后语,读者必须对汉语言文学有所了解才能顺利实现从概念域1“从石头缝蹦出来的”到概念域2“来路不明”的概念整合(Conceptual Blending)过程。再看另一则歇后语“属魏延的一头上有反骨”,这个俗语与我国的历史文化人物有关。魏延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看出他“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反骨”一词本指反抗的性格,后转指叛逆的精神。让我们来看两例应用了这两则歇后语的语例来加深理解:
(1)他是个孤儿,小时候当别的小伙伴嘲笑他是属孙猴子-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时候,他只能一个人躲起来掉眼泪。
(2)那小子属魏延的-头上有反骨,怎么也不能帮助这种人。
二、属相类歇后语中的凸显问题
让我们来观察下面两组与“猪”和“螃蟹”相关的歇后语群:
(1)属猪的-记吃不记打
(2)属猪的-咬住不放
(3)属猪的-嘴硬
(4)属螃蟹的-横着走道
(5)属螃蟹的-鲜美在里面
在认知语言学中,凸显原则体现为我们对语言要传达信息的取舍和安排。Ungerer&Schmid进一步指出,凸显超越了一般逻辑推理和事物的客^性,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的结果。认知主体在观察事物时,他们的注意力选择不同的识解角度,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过程与相应的语言表达式。在上述两组歇后语中,在喻体动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汉语使用者在注意力原则的制约下选择了不同的识解角度,于是“猪”和“螃蟹”的不同特征被凸显出来形成了比喻不同世态人情的歇后语。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10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知识;导入途径
一、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往,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外语教学不仅应向学习者传授目的语的民族文化,掌握其语言、风俗、社会、宗教、礼仪、价值观、生产方式等方面知识,同时也把本国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不同的交际形式输送出去,这样外语教学就自然涉及到跨文化知识,而且受到跨文化知识的制约。成功的外语教学是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保障,跨文化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我们在跨文化交往中常常发现,成功的交际不仅要靠较高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就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因此,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呢?
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导入的途径
我们知道,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通过个人和集体世代的努力和奋斗所拥有和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信仰、价值、态度、社会遗产、宗教、时间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概念和物质观念的总合。因此,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后天习得性,它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对文化的掌握和适应大部分是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来完成的,也就是通过跨文化交际中的互动而完成的。人在早期是接受父母和朋友对文化的“传递”,而后接受老师及更多“文化传授者”诸如新闻媒体等的文化“传播”。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可从文化的这一特性入手,除了传统的文化导入途径之外,还可从下列途径中汲取和了解跨文化知识。
1.从谚语、格言中获取
谚语和格言是文化的一种积淀和反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谚语和格言,这些语言都生动地刻画了某种人物和性格,使得文化的摄取变得简单而又难忘。我们可以从不同文化背景的谚语和格言中感受语言是如何与文化价值和影响相联系的。例如:Orderishalflife(秩序或规则如同半个生命),从这条德国谚语中我们得知,德国人非常重视条理,以及事物的顺序和结构,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民族。Themouthmaintainssilenceinordertohearthehearttalk(闭上嘴巴方能听到心声),这条比利时谚语渗透了比利时人在交往时非常注重直觉和感受。又如,Asinglearrowiseasilybroken,butnotinabunch(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这是在亚洲国家广为使用的一则谚语,它显示了亚洲人普遍注重整体和集体的思维定式。
2.从价值观对语言的影响中获得
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得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在***治领域和文化价值观念里,英美人与我们的认识差异很多。我们重集体主义,强调合作,故有“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等之说。我们重大家,轻小家,所以我们在写信封时,地点是由国家到自家的(由大到小)。我们的姓名也是先写姓,再写名。而西方国家正好相反,他们崇尚个人主义,讲究个人奋斗,注重竞争,故个人的东西一律在前。如个人的名字在先,家庭的姓氏在后;信封的地址也是先写门牌号,再写所在街道,地区,最后轮到国家(由小到大)等。
3.从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中获得
思维决定语言。汉、英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各自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条件、社会背景、生活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各自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在很多方面都大相径庭。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来看,汉民族发祥于土地肥沃、气候适中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而融洽,故有“山川毓秀”、“人杰地灵”之说。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便形成了中国古达的农业经济,使中华民族自古就生活在一种稳定安闲、风调雨顺的农耕生活之中。此特征又影响习惯及思想,故“同在一国,同在一时而文化之度相去悬绝,或其度不甚相远,而其质及其类不相蒙,则环境之分限使然也”(梁启超语)。所以,这种有别于西方民族的适宜的自然条件便萌生了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天人合一”观和重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以及求和谐、求同一的审美习性,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根基。而英语民族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海洋环境和草原地带,生活动荡不定;加上古代落后的经济模式,使他们更多地领略了大自然暴戾无常的一面。这样在与自然抗争求生存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冷静地看待大自然,并由此产生了“天人各异”的元初心态,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自然界,重视自然课题的研究,形成了以自然空间为焦点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语言和言语交际中,中国人历来重写轻说,主张寡言、慎言和戒言,而西方人历来重说,自柏拉***以来,雄辩术一直广受重视;中国人重中庸,不喜欢与人争论,而西方人却喜欢把问题争个水落石出,善于发表个人看法;中国人对某个问题总喜欢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容易认可权威人士的看法和意见,而西方人则主张个性和不同,注重个人体验和探索;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却直截了当;中国人思维成螺旋形,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思维呈直线性,重抽象思维;中国人喜欢归纳法,而西方人重演绎法。如西方人对下面的对话会感到不知所措:“你能来参加周末的晚会吗?”“不一定,看情况再说吧。”这里充分表现了中国人中庸、含蓄、螺旋形的既是又不是的价值观,倾向否定,但又留有余地的特有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对此问题的回答却只有“是”或者“不是”。
4.从本土文化知识中获取
提起跨文化知识,人们较少会想到本土文化知识,可见在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知识的导入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外语教学内容应丰富、多彩、多元和深厚,它不仅要完成外语自身知识的传授,还应托起文化传授之责任,从而赋予外语教学新的时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成功交际的因素有时不是因为缺少外语或目标语的文化知识,而恰恰是由于缺乏本族文化知识而产生的障碍。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即在中小学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生接触的大多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文本。我们很容易看到大量而丰富的中文版外国名著和文学作品,较少看到外文版的本土作品以及以本族文化为背景的英语文本。学生们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大学,虽然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本土文化,接受着本族文化的熏陶,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并未得到本土文化知识及语言的系统性灌输和传授,国文和本土文化没有被提升到同外语或西方文化知识的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和程度,所以许多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的本族语水平和文化知识都十分有限。他们往往只接触西方意识,只学会了如何表达西方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往中只有输入和吸收,没有输出和传递,忽略了“双语双文化”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跨文化交往中的双向交流,大大削减和降低了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也使学生丧失了立足本土文化的不断自我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这样说:没有自身的人文内涵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紧急起飞就是畸形而不健康的,它必然导致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传统的丧失。因此,中国要走向世界,不仅要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让西方更多地了解中国;外语教学要变得有效且符合实际,要避免成为某种优势文化统治的工具,就应当遵从“双向文化知识”导入的原则,使外语学习者在自由运用目标语的同时获得一种升华,即同时超越本土和目标语文化的狭隘界限,既了解和尊重学习新语言时形成的多文化现象,又对外来的思想准则和价值观念做必要的审视,使自己成为思想开放的双语文化的新时代人才,避免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陷入被淹没的境地。
三、结束语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如果在外语教学中能注重跨文化知识的导入,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师和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那么定会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外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3.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4.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MichaelByram,1997,TeachingandAssessing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MultilingualMattersLtd.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