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篇1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来源:文章屋网 )
鱼我所欲也篇2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来源:文章屋网 .wzu)
鱼我所欲也篇3
夏延民
路过新华桥头,看见有人从运河捞小鱼卖,那些鱼挤在一个个小塑料盆里,看上去有些残忍。儿子看看我,又看看小鱼说:“爸爸,这小鱼多可怜!”不忍心儿子的眼神,于是花五块钱买下了一小盆。儿子顿时欢呼雀跃起来,提溜着鱼,感慨于儿子的少不更事及心底纯净、简单的快乐。
回到家,把鱼放到清水里。许多的小鱼身体有伤,奄奄一息。放到鱼缸会被那些大鱼吃了,于是从地下室找出早就不用的一个小鱼缸,洗净放上水。让鱼在清水里待了一会儿,然后把小鱼捞出放进了小鱼缸。第二天早上,小鱼飘起了有十多条,看看儿子还在酣睡,赶忙把这些小鱼捞出来。小鱼接二连三的飘起,我就接二连三的捞出,最后只剩下了二条。儿子很是诧异小鱼越来越少,我只得解释,小鱼自己飞了。儿子半信半疑,好在还有两条,看着小鱼,儿子的快乐丝毫未减。
二条小鱼健康的活了下来,买的鱼食太大,只得弄碎给它们吃。儿子每天负责喂,我负责换水。二条小鱼很快适应了鱼缸的环境,没人打扰的时候,还会在鱼缸里相互追逐着嬉戏。儿子每次看鱼,小鱼都会被惊吓的在鱼缸里乱串。为了给小鱼一个隐藏的空间,就在花盆里剪了几枝绿萝,用胶带黏在鱼缸边上,这下小鱼有了藏身之地,一有声响就立即钻到绿萝下面。
很喜欢小动物,这些小生灵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这两条小鱼应该是鲫鱼,胆小、畏怯。如果你站在鱼缸边不出声,它们又很快就会按捺不住,从绿萝下钻出来。一只用嘴碰触另一只的尾巴,一只跑一只追,玩耍起来。静静的看一会儿,你的心情就会被小鱼的欢乐所感染,轻松愉快起来。两条小鱼在鱼缸了一直游来游去,每到一处,都会用嘴轻轻的触碰一下,往来返复不厌其烦。有人说:鱼的记忆只有三秒,对它们来说每一个三秒后,所有的遇见就是全新的。所以它们不会有烦恼,始终处在发现新事物的快乐里。
小鱼每天都快乐的在鱼缸里游着。闲暇的时候,望着它们的快乐,总是忍不住的想,只有单纯的,才是快乐的。儿子怜悯小鱼,是不忍心小鱼被抓住,被吃掉。小鱼的快乐跟孩子的快乐是相似的,因为单纯,因为心底的纯净。人在成长过程中,会背负越拉越多的东西,放不下,弃不掉。所以,越长大越觉得不快乐,越觉得生活很繁琐。人们会为多年前做出的选择感到烦恼和后悔,人们会为了某一件事没有达到预期,而感觉生活很沮丧。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对欲望的记忆力太执着。我们只记住想要的,而忽视生活需要的,只记住如何满足生活,而忘记了怎么生活。
渴望成功,是因为需要成功来证明自己,来满足欲望;渴望金钱,是因为需要金钱来证明自己,来满足欲望。很多时候,人们活的不再是自己,而是为了名望、为了面子、为了声誉活着。遇见事情,我们会习惯性的思考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遇到挫折,我们会习惯性的想着怎么来悄悄的解决掉。虚荣成了生活的主题,却不知不觉间弃掉了简单快乐的生活。
想想自己何尝不是。对成功的渴望,对认同的渴求,无不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比别人过的更好。可你的生活,真的就和别人有那么大的关系吗?友人有一家大的铸造企业,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后来的一场大病,彻底让友人从生意中解脱出来。他说,病之前感觉工厂离不开他,没有他工厂就不会存在。病中的时候,面对生死他忽然顿悟,工厂其实跟他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关系,虽然工厂给他带来了金钱及各种物质和虚荣的满足,可假如自己忙碌至死,失去的不仅仅是工厂,还有根本没有好好享受过的生活。
鱼我所欲也篇4
1、想要得到;需要。《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 也,熊掌,亦我所欲 也。”
2、希望。《为学》 :“吾欲 之南海,何如?”
3、将要;将。《石钟山记》 :“森然欲 搏人。”
4、愿望。《陈涉世家》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之欲 也。”
鱼我所欲也篇5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柔石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轲
4、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梅岭三章》
5、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7、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
8、一个人决意赴义时,那么他的头卖给刽子手就要卖得值得。——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9、懦夫一生死多次;勇者一生死一回。
10、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孟子·告子上》
1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莎士比亚
13、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
14、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5、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16、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舒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1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18、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19、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狱中诗》
20、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柔石舍生取义名言
21、人固有一死,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如泰山。
2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3、舍身取义,杀身成仁。
24、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25、视死如归。——司马迁
26、贪夫殉财兮,***殉名。——西汉文学家贾谊《融鸟赋》
27、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鱼我所欲也篇6
静守,是网常用的一种渔猎方式,游荡是鱼一种自然的生存状态。世世代代,鱼和网的争斗,就是一种动与静的较量。我们无从判识,是静能克动,还是动可制静。我们只知道,在静与动的对峙中,一些鱼不幸落网了,但有更多的鱼依然在自由的世界里快乐地生活。尽管网是鱼的死对头,但威胁鱼儿们生存的最大敌人,绝不是网。
二
鱼是命运的宠儿,自由的化身,它们畅游在江河湖海,嬉戏在碧水藻草间,悠闲自得,乐在其中。它们以一生的快乐谱写生命的乐章。
网是人造的,它的命运既被人操纵,又受制于境遇。它以沉默、孤寂、落寞的形象漂泊与江河湖海,最终以千疮百孔了却残生。
即使注定要成为落网之鱼,我也宁愿是一尾快乐的鱼,而不是一张遍体鳞伤的网。
三
逾越几千年,沧桑的岁月,沧桑的网。一次次从水中落下提起,张开合拢,风蚀,雨淋,日晒,网是真的衰老了,迟缓的动作远远合不上时代的节拍。网作为一种古老的渔猎工具,正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可这又能意味着什么呢?它能给鱼带来什么好运吗?
网的主人,欲望在递增,胸襟在缩小,诚信在减退。鱼的命运越来越多舛,我们看到餐桌上的鱼,越来越年轻便是例证。
四
网眼织得越来越细密,那是因为人的心眼越来越小。我亲眼看见过一尾经过红烧放在餐桌上的鱼,依然瞪着一双滚圆的眼珠,嘴巴一张一合,似乎在哀求什么。一位老者读懂了鱼的目光,他告诉我们,鱼在祈求:能否把网眼织得大一点,放过那些刚刚出生的孩子?
五
一尾紧追一尾,鱼不得不落荒而逃,来不及逃走的只能抛尸沙滩,把骨刺亮在阳光下,刺痛行人的双眼。
一张张网在水下地毯式地搜捕,河底的每一粒沙子都筛选过了,收获的却是一堆自得发绿的塑料饭盒。
那些死不闭目的鱼和这张疲惫不堪的网,以同样愤怒的目光直指城市的排污口。
六
一尾聪明的鱼,长有两翼令同伴非常羡慕的鱼翅,这对鱼翅助它在水中游动,能像鸟儿在蓝天上翱翔一样,挥洒自如。父母曾多次警告它,别游远了,当心网。这尾聪明的鱼,不以为是,它决心见识见识那叫网的家伙。一天,它来到一张大网前,左瞧瞧,右瞧瞧,它发现网眼那么大,足够容它的身体自由进出,便得意忘形起来,直往那网眼钻。头是进去了,可是它感觉有什么东西把它搁住了,原来是那又长又宽的鱼翅勾住了网线,它欲退出来,可那鱼翅,就像倒钩一样牢牢地勾在网线上,使它欲进不能,欲退不行,动荡不得。它怎么也没想到,昔日曾引以为骄的翅翼,今天却是置于它死地的罪魁祸首。
七
当野生的鱼越来越稀少时,网的职能也就随之而变了。如今的网,主要承当的角色并不是渔猎,而是以围栏的形象,把某一处水域隔离成囚室,把那些人工养殖的鱼,牢牢囚禁在狭小的空间。当网失去原始意义之时,鱼对我们来说已经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我们所品尝到的鱼味已经失去了它的本真。这时我们都会怀恋起鱼和网,说不定我们会把鱼和网一起作为***腾来崇拜。
鱼我所欲也篇7
1.构建三维一体的课堂目标――“欲”“渔”与“鱼”
1.1“欲”“渔”与“鱼”的内涵
“欲”是学生求知猎奇的欲望,是一种激发学生积极探讨、认真学习,并能坚持不懈的积极情感,是学生获取“鱼”――知识与技能,掌握“渔”――过程与方法的前提和动力。它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目的是让学生“爱学”。“渔”是获取“鱼”的过程与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一种得“鱼”的策略。其目的是让学生“会学”,能够自主的解决问题。“鱼”是“渔”的前提,是学生实施过程与方法的基础,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目标,所谓无“知”就无“能”。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1.2“欲”“渔”与“鱼”三维一体
“欲”“渔”与“鱼”是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鱼”是基础,而“渔”是关键,“欲”是根本。课堂教学不仅要能给学生“鱼”,更要让学生会“渔”,在“鱼”与“渔”兼得中培养、升华学生的求知“欲”,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如***1),生成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2.情感交流,激趣生“欲”
2.1情感交融引发共鸣
新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充满情感体验的课堂,是师生双向情感积极交流的场所。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唤醒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鼓舞人呢?” 这就要求教师应把自己的爱和热情倾注到学生身上,倾注到教学过程中,使课堂热情洋溢,心心相印、情感交融就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亲其师,信其道,爱其智,乐其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2.2趣味横生心生感悟
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产生心灵感悟,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形成积极情意的目的。如学“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时,当学生明白锋面、气旋、反气旋这些概念后,可给学生讲《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在上方谷火烧司马氏父子时的场景,这时学生积极性高涨,他们注意力集中,开动脑筋思考,敢想,敢说,争先恐后地作答。
3.问题启发,深思得“渔”
课堂教学不是“去问题教育”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在教学中产生更多的问号的过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指出:“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中,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思考,探讨,发现,创造,不但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现成的结论,更要为他们拓展足够的空间,懂得形成结论的过程以及怎样去掌握结论,评价结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留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投入到探索发现问题、开展探究直至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活动中,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发展能力,从而体验创造、体验成功,深思而得“渔”。
4.“变”式导学,构架网“鱼”
鱼我所欲也篇8
――题记
我是一条游离而漂泊的鱼,活在想象中的清澈水流里,孤独而美丽,却干涸得快要死去。忽然有一天,你拯救了我。你告诉我,你的名字为书,你的家在海里。我决心永世追随你。此后,我遨游于书海,永不停息。
也许我应该待在温暖安全没有急流的鱼缸里,像鱼缸里其他美丽的小鱼一样,睡觉的时候也睁着眼睛,不需要任何情感,从不哭泣。它们嘲笑我盲目地扎入深海,它们认为我在深深的、没有阳光的海底会寂寞,会丧失方向。但是我知道,我一旦脱离书海就会无法呼吸,于是坚持游下去……
我走进了你,我很庆幸。就这样,我们成了知己,心心相印,不离不弃。如果让我离开你,哪怕是回到温暖的鱼缸,我也会无法呼吸,在牵挂中死去!
在与你相处的日子里,我变成了情感丰富的鱼,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不再是一条不会流泪的鱼。
看到《金粉世家》中一度热情真诚的金燕西抛弃了人见犹怜的才女冷清秋,我更庆幸我有你!你使我摆脱了世俗的牵绊,使我的心灵找到了一个安稳的家。
在你的童话王国里,我懂得了,即使所有的人都不爱我了,我也要加倍爱自己,因为没有人可以放弃我,除了我自己,就如同没有人可以阻止灰姑娘去参加王子的婚礼,除了她自己。
在《再别康桥》的柔情碧波里,你温柔的双眸穿透时空界限,带给我“彩虹似的梦”,你允许我驻足,欣赏你的美丽!我庆幸我是一条鱼,可以这样近距离地解读你!
通过你,我与简・爱相知,这朵不因外貌平凡而抛弃自我的花,从此开在了我的心房里。这个对爱情忠贞不屈的女子,从未放弃过自尊、自重、自爱,没有把自己的命运轻易放在别人的手里,一直努力追求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信念是她灵魂的根基!
现在,读你成为我唯一的欲望,一种不可割舍的欲望,因为你让我找到了幸福与希望。
你给了我一双翅膀,让我随心所欲地翱翔;你给了我一个支点,让我搭起了心灵的桥梁。你的出现,成为我生命中的奇迹!
鱼我所欲也篇9
多年侨居荷兰,名堂没搞出啥来,忙得倒晕头转向,煞有介事的。好不容易上个月见缝插针抽十天回祖国北京探望双亲。结果不回中国不知道,一回吓一跳。别的不说,就说下馆子吧。 一条清蒸鲫鱼,中号还不是大号的,要七八十块人民币。不就是鱼上码点葱姜蒜搁在锅里蒸吗?又不费工不费料的,宰人那叫狠。鱼香肉丝多难伺候呀,肉得切得一般粗细,菜码调料得搭配合适,还得放在现在风行的那叫什么油来的?在那里炸来炸去搅和半天才能出锅。可这盘菜只要二十来块钱,比例失调,牛唇不对马嘴啊!但我在好几个饭馆左顾右盼鸟瞰全局的调查结果证明,爱被宰的人比不爱宰的人多。
在荷兰无论低、中还是高档餐馆,鱼和肉菜价格相差无几,因此服务员不会花言巧语使尽浑身解数向你推荐鱼类菜。顾客选择鱼或肉的动机也和摆阔或省钱没关系。按理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荷兰不但海岸线漫长,而且国家就建在海上。沧海造田是中国远古神话,几百年前荷兰人正愁没地方住呢,不知怎么道听途说地知晓了这神话,备受启发。于是举国上下围海造田,成了现在的版***。海滨之国应该酷爱吃鱼,比如说日本岛,那里的人吃鱼(河豚)不要命,但荷兰半岛为什么不待见鱼呢,起码不像日本人那样为吃鱼可把生命置之于度外?
依鄙人见,有很多原因。 原因之一是基督教。据圣经记载,我主耶稣是在一个星期五被挂上十字架的。救世主为洗清我们芸芸众生的罪孽英年早逝,虽然两天以后又走出坟穴复活了,但想当初他被坏蛋双手双脚钉在十字架上,抛头颅洒热血,代替我们这些罪人备受折磨。为了纪念耶稣受难日,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感恩,基督徒周五要节欲,不吃肉只吃鱼,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吃斋。
过去荷兰多数人是虔诚的基督徒,所以他们认为周五吃肉是对耶稣的不敬。现在大部分荷兰人不再每周日上教堂做弥撒了,但周五吃鱼的习惯源远流长经久不息。至今荷兰大市场一到周五就鱼虾满天飞,品种琳琅满目。再加上荷兰靠海,近水楼台先得鱼,海货新鲜欲滴。
但是由于荷兰人过去把吃鱼看成是禁欲吃斋,把吃肉看成是享乐,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多鲜美的海产品,也只好在肉后面屈居第二位,可惜了的白瞎了。物以稀为贵,荷兰人不待见鱼,饭馆活鱼的价格上不去,用它宰人等于抽刀断水。
这并不是说你到荷兰旅游时,一定得在饭馆点鱼。因为这里人做鱼归里把总就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把它放在黄油里煎熟后洒点盐,最多再加点胡椒面和柠檬汁。鱼和黄油这个组合不知适合中国人口味不, 反正我这个炎黄子孙在荷兰住了27年了,就是习惯不了这口味。
由此看来, 食物味美与否,价格冲天或疲软,和人们怎么看待它有密切关系。再好吃的东西,一和禁欲有染,就被打出局。荷兰要想提高鱼价,可以试试编个新故事,以便允许人们周一到周四吃鱼,周五只能吃肉,否则犯戒。也许这样能给鱼虾正名。
以此推之,要想弘扬什么,先要禁止什么。就像小孩一样,你越不准他骂人,他越感到刺激,骂得越欢。我有个荷兰女朋友。她儿子四岁时,一口一个脏字。于是她每天下午五点把她的皮小子请到厨房右侧的储藏室里。在那儿他可以60分钟连续骂爹骂娘骂祖宗,什么难听什么恶心就说什么。一小时后她开门把那小家伙请出来,从晚上6点起他一个脏字都不能说,有的话攒着到第二天五点储藏室里一块说。没过三天她儿子就之乎者也地语言超文明了。
鱼我所欲也篇10
幸福是指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过程中,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精神上感到满足的情绪体验。说白了,幸福就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体验不同,感受不同,个人的幸福就不一样。
人的情绪、人的情感体验都是由自已掌控的,所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幸福的钥匙”,但我们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比如钓鱼,如果将幸福的钥匙交给鱼,结果是,钓到鱼了,你幸福,鱼儿痛苦;没有钓到鱼,你痛苦,鱼儿幸福。换另一种心态,将幸福的钥匙紧紧抓住自己的手中:钓到鱼,你享受结果的幸福;没有钓到鱼,你享受过程的幸福。
幸福的钥匙,其实就是你体验人生的积极心态。
二、幸福有指数
幸福不幸福、幸福的程度有多大可以用数字衡量。美国经济学家P・萨缪尔森提出了一个幸福方程式:效用/欲望=幸福指数。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效用是从消费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对欲望的满足。幸福指数小于1就证明不幸福,等于1或者大于1就证明是幸福的。“知足者常乐”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作为教师,国家所能给我们的物质是有限的、既定的,如果我们任由“欲望”无限膨胀,盲目与他人、他行业攀比,教师是不可能感受到应有的幸福的。如果我们因社会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怨恨,那么这个世界怎能给予我们想要的幸福!
三、幸福易失去
近10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是历史上最快的,也是我国公民得实惠最多的,但调查显示中国公民的幸福感却在逐年下降,也就是钱多了幸福感却少了。这是为什么呢?
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比较,尽管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其成员可能知足常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个开放的社会,有了外在参照,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另外,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于他们的预期目标,那么,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反之,则不会有幸福感可言。这一点对教师幸福感影响最大。因为我们读书时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但现实中那些和我们一起读过书、成绩低劣的同学却比我们混得好得多。近几年社会发展快,物价飞涨,教师的物质待遇远远落后于其他人,我们感觉不幸福了。事实上,人的幸福感与其经济状况并不呈简单的正比关系。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人幸福感并不低,而有些百万富翁却整日忧心忡忡,这样的事例也不少。
四、幸福可创造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有品质的生活,不是拥有高档的物质享受,而是拥有丰富的精神与文化。精神才是永恒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与文化的失衡和全社会的浮躁现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得到纠正,知识的重要地位将重新定位。
树立正确的比较观。由于比较的方法不正确,比较的参照物、对象、内容搞错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发生很大的偏移。那我们应该怎么比?――与过去比待遇,与同行比成绩,与他人比心情,与老板比风险,与白领比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