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简介10篇

辛弃疾的简介篇1

济南名士多。济南要打造文化产业名人资源自然不可放过。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演艺产业同理。所以,济南京剧院在拍了《李清照》之后又拍了大型历史京剧《辛弃疾》。

没有中国人不知道辛弃疾。辛弃疾核心价值主要有两点,一是豪气冲天的男人情怀和英雄气概,二是独领的豪壮词采和文学成就。这都是宝贵的精神瑰宝也是济南的骄傲。正如清代词论家陈廷焯所说:“东坡词极名士之雅,稼轩词极英雄之气,千古并称,而稼轩更胜。”

于是,济南市文广新局。济南市京剧院、济南艺术创作研究院将京剧《辛弃疾》搬上舞台。这是济南人在辛弃疾逝世800周年之际,向着历史深处,对民族英雄、伟大词人的眺望,是编导者的澎湃之情在心灵深处的脉动,是以荡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为辛弃疾塑造的大美丰碑。

如今,《辛弃疾》获得第四届京剧节银奖、第五届京剧节金奖,既是京剧界的典范也顺理成章成为济南的张重要文化名片和演艺名片。本刊采访了济南京剧院院长于鹤咏。

京剧《辛弃疾》诠释的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立志报效祖国,却郁郁不得志的生。用句话来概括,就是用辛弃疾生命中最后个清晨概括他曲折复杂的生。故事采用倒叙手法,通过词人对往事的回忆

以其立志北伐但又报国无门为切入点,表达了其几起几落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有人士对《辛弃疾》如此评价进行创作者们似乎听到了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了辛弃疾心灵的律动并用审美的形式把这种回响与律动凝聚在舞台上。在戏中,人物的本质特征得到艺术提炼,辛词豪迈,奔放的气质与沉郁,苍凉的色调构成了这部戏的审美支点,历史悲剧与人物悲剧化为弥漫于全剧的悲剧精神提升了戏的主题立意。

关于京剧,传统和创新是业界和公众比较关注的话题。有人提出,京剧之所以不再像以前那样火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京剧应该创新,以适应新的环境。

和传统乐剧相比,修改后的《辛弃疾》显然也做了一些调整其中最大的特点是诗剧风格,时空结构空灵而又跳跃。于鹤咏介绍:“全剧用辛词串起以词传情词剧交融。”《辛弃疾》诗化而又巧妙地用辛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贯穿全剧,又根据《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满江红点火樱桃》等辛词衍生情节,有力地塑造了辛弃疾的词人形象。“意象故事化情节悬念化铺陈时空化,这是改编后的《辛弃疾》的三大特点。”于鹤咏强调。

有人提出,《辛弃疾》的诗化风格和传统京剧迥异。当于鹤咏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辛弃疾》还是传统京剧。“在唱腔上,我们坚守了传统。主演李宝良就是奚派传人。至于剧作的诗化风格,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另外我们在舞美上进行过了一些调整给人种现代的感觉。”因此他认为:“《辛弃疾》很守规矩。”

对于京剧的传统和创新,于鹤咏的观点是鲜明的:“我认为现在主要解决的是传承问题;现在很多名家都不在了,能够把京剧传承下来就是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作为国粹,京剧的保护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至于创新我认为还是以后的事情。”所以老观众一听,《辛弃疾》还是京剧的味儿。

于鹤咏认为,现在传承京剧,关键要培养观众听京剧的氛围。因此,他积极参与京剧进校园的活动。京剧进校园活动是由国家相关部委搞的活动,于鹤咏认为,济南在此方面最为积极,“***府的推动力度最大”。“我们和济南市教育局合作推动京剧进校园活动,效果非常好。”于鹤咏说,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学生们观看演出时兴致勃勃,全神贯注许多同学都将京剧知识讲座的内容记录下来演出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场。

他认为,学生们不一定能够人人唱京剧,但只要能够分辨唱腔和唱段,培养起对京剧的兴趣就行了。这显然活跃了京剧氛围。因为,“京剧的希望在孩子们身上。”

至于《辛弃疾》,还有其他的亮点,国内著名的“灯光诗人”周正平的灯光设计更好地烘托了演员的表演有利于演员更好地塑造人物;音乐是《辛弃疾》一剧的灵魂,剧中音乐充分发挥了京剧酣畅甜美的韵味,以及现代音乐宏大磅礴的气势细腻柔美的质感将传统和现代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辛弃疾的简介篇2

关键词:辛弃疾;田园词;语言;绘画;意境

辛弃疾作为南宋的“词坛飞将***”,豪放词成为他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标签。而我们在关注这些豪放、带有爱国意识词作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辛弃疾笔下的田园词。辛弃疾以将近20年的乡居生活为创作底蕴,更为细致、丰富地展现了他眼中的田园生活。在辛弃疾现存的600多首词中,描写田园风光和表现乡村生活的词作有30首左右。

辛弃疾的一生也经历了许多波折。淳熙八年(1181年),朝廷罢免了辛弃疾的官职,之后他便在江西上饶带湖附近开始隐居生活。自淳熙九年(1182年)至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的二十一年间,辛弃疾除了在53岁至55岁期间被再度启用之外,一直处于闲散状态,隐居带湖和铅山。在此期间,他也创作了许多田园词,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1 语言美

叶嘉莹在评价稼轩的豪放词时曾说:“他的词中大都不是直接明说指实其事,他用了大量的景物和典故,而正是这些景物和典故增加了词的幽深隐约之美,所以他的词虽然豪放,但是也有多重的潜能和曲折的深意。”而在稼轩的田园词中,却“转成另一种朴素清新的词格”[1],这和他酷爱用典的语言迥然有别。白描、浅白如口语才是辛弃疾田园词的语言风格。

辛弃疾在描写田园景色时常用白描的手法。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词作中运用白描的手法将意象进行有机的结合,月夜下的乡间景色被描写的栩栩如生。“惊鹊”、“鸣蝉”、“蛙声一片”突出了夏夜中的生机与活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一句调整了常用的语序,表现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的场景,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原本平淡的景象也增添了几分乐趣。结尾的“忽见”更是带有一种意料之外的惊喜,让读者浮想联翩。

在《清平乐・村居》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等词句也运用白描,词人将他看到的景色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纯用白描,直陈其事又展现了人物的情态特征,惟妙惟肖,情趣盎然。

另外,辛弃疾在表现田家风光时,词句语言浅白如口语,深得陶诗真谛。词句浅而不俗,浅白而有韵致,如“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东邻蚕种已生些”,都展现了这种质朴自然,浅白如话的语言美。

2 绘画美

词论家龙榆生在提到《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时曾说:“他把农民心理结合诗人情调,描画成两幅真朴动人的农村风景画。”[1]除了这两首词,辛弃疾的许多田园词中都体现出了清新自然的绘画美。

在《鹧鸪天・代人赋》中: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上片写景由近到远,由眼前的“柔桑”、“嫩芽”一点点将视线延伸到不远处的小山岗上,再聚焦到远处的寒林中的暮鸦。景色如画,层次分明,和谐而宁静。在下片中,不同方位的景色交相辉映,又加入沽酒人家,使整个景色一下子活跃起来,多了几分生机,不再沉闷。

另外,《清平乐・村居》中对农村生活的细致描绘,也被人们津津乐道。杨忠《辛弃疾词选》中对这首词也高度评价:“辛弃疾的农村词,大部分是以写景为主,只有个别人物点缀其间,而此词则以人物为主体,描绘了和谐、美满,富有情趣的一家人,充满了生活气息。”

3 意境美

辛弃疾在描写田园景色的同时,也不忘对词作意境美的营造。王国维在《人间词乙稿序》中提到:“南宋词人有意境者,唯一稼轩。”从意境美的角度去感受稼轩田园词,更能表现其词作的意蕴所在。

辛弃疾在田园词中虽然都在描写平凡的农村生活和自然的乡间景色,但其中也蕴含了词人内心的真挚情感,从而加深作品的意蕴价值,于平淡处激发起读者的共鸣。《清平乐・博山道中既事》就能展现出意境之美。

柳边飞,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纯用景物描写,没有抒情手法的使用,但却处处融景于情,于言外寄意。“一川淡月疏星”表现出作者对月夜的喜爱,一个“川”字为词作带来更加明朗自然的意境;“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读者仿佛也能体会到词人嘴角边的那一抹笑意。

在另外一首词中,意境美也表现的尤为突出。《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雨蒙蒙。

纵观全词,词人的情感与景色相互交融,彼此升华,从而与作者的心灵相契合。陈廷焯评价:“纯以性情结撰而成。”[2]突出了作者对景物的融合与超脱。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朴素自然是他一生豪放之外的一种缓冲和调和,是他一生中的“别调”,但也同时是一种“本色”。田园词的清新恬静让我们看到“词坛飞将***”的另外一面,但在这份闲适淡然的田园生活中也带着些许的无奈和苍凉。

参考文献

[1]龙榆生.试谈辛弃疾词[A].龙榆生词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A].唐圭璋.词话丛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6.

[3][新加坡]蔡向荣.白描写景,白话入诗――辛弃疾田园词中的语言[J].当代小说,2008年第3期.

[4]张翼.工笔协议挥洒自如 画面诗魂浑然天成――辛弃疾田园词的绘画美[J].阅读与鉴赏,2011年7月.

[5]王颖.真景物与真感情――辛弃疾田园词的意境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

辛弃疾的简介篇3

关键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最近,我正在看安意如的一本书,看到这样两段话(幻灯片展示两段话的内容:第一段 他是文人中的异数,书生和百夫长的超完美结合。他对抗金事业的追求,不像文人那样出于书生的义愤只懂得纸上谈兵,他做到了付诸行动。第二段 作为一个文人,他是杰出的,他一人引领了南宋文坛的气运,他把豪放派发展到最高境界;作为一个武者,他更是堪为表率。读书人当中如果还有个英雄,一个真正侠客的话,那个人一定是他。)大家看一下“他”是谁。(学生们根据以前的知识能够知道是辛弃疾。)概括起来,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35岁,而立之年,这样的一个人登上建康赏心亭,到底在想些什么?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人士,训练***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其词抒写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2.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抒情词。

3.自读词作

①读准字音:岑 簪 螺髻 脍 倩 何人

②理解字义:玉簪螺髻 吴钩 堪脍

三.诵读词作

分组完成,组员每人读一遍,评价每个人哪句读得好。组内成员相互学习。明确:教师到每个学习小组做引导性朗读指导。

检查展示,每组读得好的同学比赛,配乐诵读(老师为学生们准备了《千层雪》的音乐伴奏),评价哪个组获胜。

四.合作探究

1.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2.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请同学们模仿动作并设想自己会在哪种情况下有类似动作,深刻理解作者感情。

3.词的下片主要描写历史人物,这是一种什么表达技巧?作者借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学生们先自己思考一遍后,再与组内同学交流,组长负责把本组的答案整理到纸上,各组交流展示。

五.比较阅读

面对同样的时事,爱国诗人陆游又是怎样的情怀,《诉衷情》(90页)与此词在感情上有何相似之处?

明确:都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情。

六.结束语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报国欲死无战场,栏杆拍遍悲断肠,这就是一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真实写照。读诗,就是读人。要倾情诵读,用心体会,切不可用漠然藐视了这些思想,亵渎了这些灵魂。让我们都来爱诗词,爱这些高尚的灵魂,爱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瑰丽迷人的文化,爱我们这片生长过无数古圣先贤,盛开过无数思想之花的沧桑厚重的土地。

辛弃疾的简介篇4

摘要:辛弃疾词风格的多样化反映了词的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冲突。辛弃疾创作一些“效花间体”、“效李易妄体”,欲将词的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由于时代精神的影响力巨大,词的艺术精神无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异。

关键词:辛词;艺术精神;时代精神;冲突

中***分类号:1207.23 文献标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6)03-0082-03

辛弃疾是南宋词坛之杰,其作品数量也是两宋之冠。统观《稼轩长短句》,会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词的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精神在他笔下发生了冲突。学术界历来认为,“稼轩体”风格多样化。而多样化的风格正是词的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碰撞的重要表现。辛弃疾的门人范开在《嫁轩词序》中说:

其词之为体,如张乐洞庭之野,***无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无他,意不在于作词,而其气之所充,蓄之所发,词自不能不尔也。其间固有清而丽、婉而妩媚,此又坡词之所无,而公词之所独也。昔宋复古、张乖崖方严劲正,而其词乃复有纤婉丽之语,岂铁石心肠者类皆如是耶。[1]

南宋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也说:“公所作大声镗,小声铿訇,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2]“不主故常”,“妇空万古”,固然是指辛弃疾的豪壮之词突破了词的传统艺术精神,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风貌。而“清而丽、婉而妩媚”,“纤绵密”,是指辛弃疾遵循词的艺术精神而创作的作品。

今人也普遍认为辛词以豪壮为主,而兼有绵丽、隽逸、沉郁等多种风格。其多样化风格的形成是由于辛弃疾不仅是词人,而且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英豪。[3]这一说法固然有道理,即从创作主体方面揭示了辛词风格的成因。然而,它又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成因――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即词的传统艺术精神(本体特征)与时代精神的冲突。

欲说明词的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精神在辛弃疾笔下相冲突的问题,还须从词的发展说起。

北宋时期,由于社会相对安宁,城市经济长足发展,都市意识渐趋浓烈,词的娱乐进一步强化。主情、尚俗、重阴柔之美等特点已构成词相对稳定的艺术精神。前人所谓的“诗庄词媚”,从总体上对诗与词的本体特征作出了较为合理的界定。大晟府对词谱、词律进行了整理和修订,使词进一步规范,词的艺术精神因此而更加明确、更加稳定。其间,苏轼曾“以诗为词”,欲改变“柳七郎风味”笼罩词坛的局面,但最终未能实现。辛弃疾的 “以文为词”虽与“以诗为词”有相通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对词的发展产生过影响,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差异:“以诗为词”出于主观因素,是苏轼不满词坛风气而有意为之,而“以文为词”则出于客观因素,是辛弃疾受时代影响而不得不为之。

“靖康之变”破坏了北宋安宁的社会局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导致了时代精神的剧变。由于时代精神的变化,词的艺术精神必然也要发生变化。南宋之初,词坛出现了多种创作倾向:有岳飞、赵鼎等人创作的悲壮词;有朱敦儒创作的自适词;有李清朋等创作的丧乱词。悲壮词抒写山河破碎的悲愤,表达抗金复国的愿望,紧贴社会现实,反映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但渐渐偏离了词的传统艺术精神。这一创作倾向经张元干、张孝祥、陆游等人的拓展,到辛派词人那里形成了一个高潮。李清照等人的词也抒写山河破碎的悲怆,但他们能够将词的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艺术精神。如其《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往往把国破家亡之痛置于作品的深层,构成一个含蓄深婉的艺术境界。然后通过铺叙的手法,层层推出,并且情景相衬,尽渲染之能事,让读者从中既认识了时代的悲剧,又获得了艺术的美感。要将词的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创作主体必须具有挫刚为柔的创作技巧和文学、音乐兼通的艺术修养。由于创作难度较大,故未能形成风气或高潮。南宋中期的词人一般只是或写豪词以表达复国之志;或循传统以抒发幽微情怀。不过,李清照的词引起了后人的重视,不断有人效仿之。辛弃疾曾作《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侯寅曾作《眼儿媚・效易安体》。刘辰翁说:“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声,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4]

南宋前期词坛多种创作倾向发展到辛弃疾时期出现了汇聚、冲突、整合、分化的情形。辛弃疾一方面大量创作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豪壮之词,一方面又继承词的传统艺术精神,创作丽妩媚之词,甚至“效花间体”、“效李易安体”。辛弃疾之后,词家各标其帜,自成一体,如龙洲体、白石体、梅溪体、梦窗体、后村体等。词的艺术精神或进一步发展,或发生蜕变。

辛弃疾是一位抗金复国的志士,又是一位才情丰富的文士。作为志士,他的脉搏一定是随着时代脉搏一起跳动,他的词必定会映射出时代精神。作为文士,他不可能对词的传统艺术精神视若无睹。

稼轩词中有为数甚多的豪壮之作,或抒写“看试手,补天裂”的豪迈志向;或感发“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的悲凉喟叹;或追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征战经历,都写出了时代的壮烈和悲哀。这类作品与词的传统艺术精神存在较大的差异,被视为“变调”。如《嫁轩词提要》所评:“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辛弃疾大量创作“变调”的同时,也创作“本色词”,即前人所说的秋丽、纤艳、妩媚之词。

在《稼轩长短句》中,赠妓之作时而可见,如《眼儿媚・妓》、《乌夜啼・戏赠籍中人》、《如梦令・赠歌者》等。这类作品在唐宋词人笔下极为常见,是词的一种传统题材。有的描写歌妓的美貌和技艺;有的赞美歌妓的品格和气质;有的同情歌妓的人生遭遇;有的表达对歌妓的爱怜之意。其中不少作品富有人性美和人道精神。辛弃疾的同类作品也富有这些内涵和价值。如其《眼儿媚・妓》:

烟花丛里不宜他,绝似好人家。淡妆娇面,轻注朱唇,一朵梅花。相逢比着年时节,顾意又争些。来朝去也,莫因别个,忘了人咱。[6]词人对该妓倾注了同情、赞美和爱怜的情感,富有较

强烈的人道精神。风格柔媚,语言通俗。

辛弃疾还创作过“效花间体”、“效李易安体”。“花问体”是指中国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所表现出的艺术风貌和审美特征。“花间体”的总体艺术特征被认为是,多写女性生活和离别相思,风格香艳柔媚。它标志着词的艺术精神已初步形成,故成为后代词人的必读之书。辛弃疾曾作两首“效花间体”:

芳草绿萋萎,断肠绝浦相思。山头人望翠云旗,蕙肴桂酒君归。惆怅画檐双燕舞,东风吹散灵雨。香火冷残萧鼓,斜阳门外今古。(《河渎神・女城祠》)

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觉来村巷夕阳斜。几家,短墙红杏花。晚云做造些儿雨。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那边,柳绵,被风吹上天。(《唐河传》)

这两首作品“花间”风味很浓,可见辛弃疾对传统词理解透辟,且具有高超的模仿能力。

“李易安体”即李清照词的艺术特征。学术界一般认为其特点是“以寻常语度人音律”,“用浅俗语发清新之思”。辛弃疾曾作(丑奴儿近》模仿之:

千峰云起,骤雨一震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此词确乎“用浅俗语发清新之思”,与李清照词十分相似。但这只是“易安体”独特的创作手法。更重要的是,李清照能够创造性地将时代精神融铸于词的艺术精神之中,使词既保持它固有的审美特征,又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因而推动了词的艺术精神的发展。“易安体”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国破家亡之痛这一时代情绪熔铸于词的艺术精神之中,力求避免词被“诗化” 的危机。李清照在生活前期所撰写的侗渤中明确提出:词“别是一家”,“盖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清楚地认识到词与诗的区别。尽管这种认识只在艺术形式上,但毕竟从理论上判别了词与诗的不同疆域。因此,她在创作实践中就不至于象那些“豪放词人”把词当作诗歌来写,而是将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体验――故国陆沉之痛与词的本体特征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增强了园的表现功能,中富了词的艺术精神。辛弃疾也创作过这类作品,虽未标明“效易安体”,而俨然“易安体”。如《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难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灯火断肠处。

此词有小序云:“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可知此词非专为伤春,也非写“宫词”,而是别有寓意。上片借残春起兴,且为抒情作铺垫和渲染。下片借“长门”之典,表达自己蒙妒见疑、报国无门的遭际。用象征意象,抒写主体对口薄西山的同事和风雨飘摇的南宋***权的忧虑。词人将时代精神与词的传统艺术精神融为一体,把丰富的审美意蕴、复杂的审美情感纳入优美的艺术形式之中,使此词更具艺术感染力。与之相类似的作品还有《青玉・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稍不留意,就可能会将此词等同柳永、秦观等人的元夕词来解读。然而,细细晶之则会发现,此词隐含着创作主体虽仕途失意、英雄无用武之地,但卓然独善、不改初衷的品格。正如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所评:“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词人将人生失意之悲、报国无门之叹和不与世俗同流之品格等内容融于词那“虽好却小、虽小却好”的艺术形式中,且熨帖无痕,真可谓深得词家三味。

辛弃疾虽善于效仿“花间体”、“易安体”,也有能力将词的艺术精神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但由于创作这类词需要很高的技巧,不如豪壮词可以突破词律的束缚而当作近体诗来写,以快捷地、自如地抒发内心的情绪,故辛弃疾很少为之。他写得更多的还是豪壮之作,影响最大的还是“以文为词”。辛弃疾的追随者多学其豪壮词,以至辛派末流狂呼叫嚣,使词的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离异,进而丧失了词的本体特征,最终导致了词的衰落。宋末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毫不讳言地揭示了这一文学现象:“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遂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

参考文献:

[1]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二・序跋集萃[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2]后村大全集(卷九十八)[M].四部丛刊本.

[3]王易.词曲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顺溪词《缰村丛书》本

[5]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816.

辛弃疾的简介篇5

1、了解作者成长的源头,感受她对学生时代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片深情。

2、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自觉性。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难点: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三、教学用具: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从《为你打开一扇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不能没有文学,

学生交流自己和文学的一段难忘往事,引入课文,简介作者.

二.合作探究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不明白意思的词语.

(师生讨论解决)

2、分组讨论.

(1)文章作者回忆了自已的哪些往事?(一句话概括)

读<<水浒传>>

读<<千家诗>>

听国文老师讲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听新派的老师讲田汉的新诗<<南归>>

(2)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往事的追忆之情?

搜索枯肠,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3)这几件事是怎么衔接在一起的?

承上启下的句子(学生一起朗读)

三.品味语言,明确主旨,欣赏背诵.

1、生默读课文,画出好词佳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交流讨论)

2、生齐读第四段,再背出一两句读过的歌咏祖国风物或描写春夏秋冬景物的诗.

3、根据课文第五段描写的情景,背诵<<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学生表演,评价,集体背诵)

1、请一位同学朗诵新诗<<南归>>(教师作指导)

2、体会作者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位老师讲课时的情态和自己听课的感受.(写好后全班交流评价)

3、考作者追忆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讨论,教师明确)

(1).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2).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

4、说说自己课外读过哪些好书,推荐给大家(学生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用得好的四字词语和句子

2、课外搜集名人好读书的事例.

拓展资料

1、作者简介

于漪,江苏省镇江市人.1929年2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现在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工作.1965年参加中国***,1978年获``特级教师”称号.系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会委员,第八,九届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教育学研究会会长,上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作文讲评五十例>>,<<于漪教案选>>等等.

2、辛弃疾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的简介篇6

摘要:宋词以集清丽美与俗艳美于一身的独特形态而成为一代之文学,其城市化、商业化倾向比以往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更为明显,而宋词与江南文化的渊源也是前所未有的。本文探讨了宋人体现的江南气质和宋词呈现的江南风光。

关键词:宋词;江南;宋人

作者简介:谢慧明(1965―),女, 广西梧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2-0187-02

一、宋人体现的江南气质

唐宋之际,随着经济的发展,江南对于朝廷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至北宋,已形成“两浙之富,国之所恃”(苏轼《进单楞吴中水利书状》)的局面,江南遂成为国家财富之中心。经济的迅速发展繁荣了手工业与商业,进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当时的临安城先后聚集了李清照、朱烹、尤裹、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陈起等一批南宋著名文人。其时临安的雕版印刷技术名冠全国,杭版书籍为现存宋版书中之精品。

辛弃疾的简介篇7

摘 要:本文论述的是我在创作中的随想,这种随想有感于农村风俗画。先从创作情感借鉴的两个来源讲起,一个是辛弃疾诗词里恬淡清新的农村风俗画;另一个是西方大师(勃鲁盖尔和米勒)笔下深沉含蓄的画作,它们在情感上给予我创作的启迪――对生活的热爱。然后叙述创作历程,在西江苗寨选取有特色的人物题材,创作采用传统的写实手法,力求真实再现生活中平凡人物(老奶奶)本来的样子。

关键词:创作;风俗画;写实

引言

“一部小说犹如一面在大街上行走的镜子”这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说的,用到绘画上,亦是如此。质朴深沉的农村风俗画更是一面真切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尽管时代不同,但看过老彼得・勃鲁盖尔或米勒所创作的农民类题材作品,我们依然可以从其中品味人生,飨食画作。所以,这次的创作我就选取一位苗族老奶奶,想表现生活中的朴素之美,展示当代少数名族多姿多彩的农村生活中一个侧影。

一、情感借鉴

1、有感于诗词里的田园风光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懒,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在这首诗中向我们勾勒了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开篇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田园风光。“此词虽是小品,但如同齐白石之画虾,也能见大家风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品完这首词,会有一种认同感由然而生,促使我很想画一幅有浓厚生活气息,恬淡清新,洋溢着朴素之美的农村风俗画。

2、有感于大师的画作

西方美术史上有两位重要的农民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和米勒。勃鲁盖尔表现的是尼德兰农民的狂欢、宴饮和工作,代表作品《农民舞蹈》、《农民婚礼》,他笔下的农民都是活力充沛、性格豪放、憨厚纯朴的人。米勒对在田间辛勤劳动的农民抱以深切同情,代表作品《拾穗者》、《晚钟》。这是一群疲惫、穷苦、终日劳作的贫困者,衣衫槛楼,肌肤黝黑,佝楼着身躯,有着粗大的手掌,正如罗曼・罗兰 对农民的讴歌“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养育这伟大的民族,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缔造这美丽的国家”。那一幅幅深沉含蓄的画作无不打动着我,这样的情怀后来只有在凡高《吃土豆的人》和大大小小关于农鞋的描绘中才能遥遥感应得到。我的创作是用水彩来表现,在技法上对大师油画作品不好直接借鉴,但在情感上,无不给我启迪。

二、创作历程

1、采风

这次的创作是有感于农村风俗画,所选取的素材是在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写生时拍摄的。西江千户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当地居民都是苗族,他们有自己本族的服装,包括简约朴素的生活装和绚丽多彩的节日装,发式也很有特色。在写生期间,抓拍了很多张,有风景也有人物的,最终选定了一张在纳鞋底的老奶奶。人物很亲切,当时我在这位老奶奶家门口画画,休息停下笔的时候看到她正在纳鞋底,神态安详,加上午后温暖阳光的衬托,感觉很是温馨,就拍了几张。人物背景是一些生活杂物,破旧的拖鞋,竹篾的篓子,晒干的腊鱼以及编织袋一类的东西,比较有氛围。画面分前景(石头),中景(人物)和远景(门),这样也比较好表现空间。

2、创作过程

水彩是徜徉在水里的艺术,以水为媒介进行创作,要掌握好对水的控制。除了水以外,还有阿拉伯树胶,牛胆汁等一类辅助媒介。这幅创作之初我在小色稿上先一一做了试验,例如颜色的渗透,白粉的运用,胶,刮,海绵,撒盐,用材料印在纸上做肌理效果等。在创作过程中,画地面的时候我用白色丙烯打底,再用水彩颜料附加到上面,做出地面斑驳、参差的效果。其它技法我用的最多的是刀刮,用刀刮出来的痕迹有轻、有重、有缓、有急,这样能较好的体现所塑造物体的质感层次。在亮部用了一些留白夜进行遮挡,“一幅画面最白的地方应像宝石那样珍贵”,画中最白的部分――老奶奶手里拿着的鞋底和白线,我是在接近完成时才画上去的,毕竟,点睛之笔要留到最后。

(创作《洒满阳光的午后》)

结束语

毫无疑问,这幅创作是写实的,我努力依照生活本来的面目来描绘农村生活的一个侧影,力求真实再现平凡人物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朴素之美。写实并不意味着“照葫芦画瓢”,在创作过程中有自己的提炼、概括,绘画的语言以及思想的表达,使作品更为真实,可靠。这幅画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温馨的,真实的农村生活不可能没有苦涩,但人们的美好心灵给生活增添了许多甜美,使那些苦涩渐渐都被化解了。不一定只有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调才能打动我们,平凡质朴的农村生活也能感染我们。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卷二 归隐带湖之词 ――中国书店,2006年1月第一版

[2] 《20世纪世界大师精品丛书・怀斯》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3

[3] 《当代美国水彩画实践与表现丛书》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1

辛弃疾的简介篇8

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书籍,汇集若干古代文献资料所载的一些历史名人因病服用中药单方的案例,介绍了部分中药的疗效和作用。

【关键词】 历史名人 中药单方

历史名人也是人,一样地有生老病死,生了病一样要求医问药。不过医案一类的专书,极少牵涉到名人,倒是一些名人生病以后,因服用某些中药单方而获效,文献中时有零星记载。这些案例符合本草书所载药物功效,读来可信可行,饶有兴味。今选录数例,可供中药教学参考,亦欲借名人之名,使这些中药单方之功效能不胫自走耳。

1 唐太宗与荜茇

《独异志》载:唐太宗苦气痢,众医不效,下诏访问,金吾长张宝藏曾困此疾,即具疏以***煎荜茇方上,服之立愈。宣下宰臣与五品官。魏征难之,逾月不拟,上疾复发,复进之又平,因问左右曰,进方人有功,未见除授何也?征惧曰,未知文武二吏……即命与三品文官,授鸿胪寺卿,其方用牛***半斤,荜茇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

唐太宗即李世民,隋末劝父李渊举兵统一天下,封秦王,天资明敏,遇事勇决,文治武功,集于一身,及位后锐意***治,任用贤臣,去奢轻赋,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

荜茇,药用果穗,性味辛热,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常用于***胃寒呕吐,脘腹疼痛,泄泻痢疾,也可用于牙痛。本案属气滞下痢,以荜茇温中行气为主,配牛***同煎,牛***甘润补虚,二药刚柔相济,止气痢而不犯燥,理气而不伤正,又简便易行,服用方便。

2 刘禹锡与诃子

《传信方》载:予曾苦赤白下,诸药服遍,久不瘥,转为白脓。令狐将***传此方,用诃黎勒三枚,两炮一生,并取皮末之以沸浆水一合服之。

刘禹锡,唐朝进士,官太子校书,参与王叔***新,屡遭贬抑,为中唐时期杰出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史称“刘白”。诗歌内容寓战斗色彩,善于吸收民歌特长,诗风雄浑爽朗,音节和谐响亮,立意高卓超远,有“诗豪”之称,著有《刘梦得文集》,亦留心医药,著《刘禹锡传信方》。

诃子,也叫诃黎勒,药用果实,性味苦酸涩平,能涩肠止泻,敛肺利咽。常用于久痢、久泻、脱肛,久嗽、失音。药理研究证实其含水解鞣质,有较强收敛作用,也具抑制痢疾杆菌作用。本例苦赤白痢下日久,若痢疾初起邪实,则非所宜。

3 宋仁宗与赤小豆

《朱氏集验方》载:宋仁宗在东宫时,患痄腮,命道士赞宁治之,取赤小豆七十粒为末,敷之而愈。

宋仁宗,姓赵名稹,13岁即位,太后称制,24岁亲***,先后任富弼、韩琦、范仲淹为相,在位41年,恭俭仁恕,慎刑爱民,史称有宋第一仁主。本案例当发生在13岁以前。

赤小豆,药用种子,性味甘酸平,能利水消肿,散血解毒,多用于水肿,脚气,黄疸等,伤寒论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治黄疸。也用于***疮痈肿毒。既可内服,更可外敷。《金匮要略》有赤小豆当归散治狐惑之脓已成,痄腮乃热毒淤血壅滞,腮部肿痛,故能敷之即愈。

4 欧阳修与车前子

《苏沈良方》载:欧阳公尝得暴下病,国医不能治,夫人买市人药一帖,进之而愈。力叩其方,则车前子一味为末,米饮服二钱匕。

欧阳修,宋朝进士,又号醉翁,北宋中叶重要***治人物,历任枢密副使,参知***事等职。因直言敢谏,被罢职贬官,又是著名文学家,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视内容。积极发现和培养后进,三苏及王安石皆其门下,公认为当时文坛领袖,其散文、史传、诗词皆有成就,著有《欧阳文忠集》等。

车前子,药用种子,性味甘寒,能利尿通淋,清肝明目,也能化痰止咳,常用于***淋证、泄泻、目赤肿痛、咳嗽痰多等。暴下指急性腹泻,本案当为湿热所致。《本草纲目》云:“车前子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而谷藏自止矣”。即所谓利小便可实大便也。赵学敏在《串雅》序言中言:“欧阳子暴痢几绝,乞药于牛医”即指本例。

5 王安石与萝卜

《本草纲目》载:王荆公病头痛,有道人传此方(指生萝卜汁一蚬壳,仰卧,随左右注鼻中)移时遂愈也,以此治人不可胜数。

王安石,宋朝进士,杰出的***治家、文学家,为抑制豪强,缓和社会矛盾,积极推广新法,遭保守派反对,成效不大,两度为相,两度罢相,晚年退居金陵,封荆国公。其散文逻辑谨严,辨理深透,峭拔雄健,语言简练。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词,反映现实,风格高峻。

萝卜,药用根,一般多以种子入药,名莱菔子,二者性味功效相似,性味辛甘平,能消食化积,祛痰下气,用萝卜汁便于外用滴鼻,辛散宣通,祛风止痛,简便易行,故治愈头痛不可胜数,多种医书将其收载。

6 洪迈与胡桃肉

《夷坚志》载:迈有痰疾,因晚对,上遣使之前令以胡桃肉三颗,生姜三片,卧时嚼服,即饮汤两三呷,又再嚼桃、姜如前数,即静卧,必愈。迈还玉堂,如旨服之,及旦而痰消嗽止。

洪迈,南宋人,别号容斋,高宗时,使金不屈,孝宗时拜翰林学士,父浩,兄适、遵皆有文名,而迈尤博学,晚年归乡里从事著述有《容斋五笔》、《夷坚志》等传世。

胡桃仁,药用种仁,性味甘温,能补肾强腰,敛肺定喘,润肠通便。常用于肾虚腰膝酸痛,肺肾不足之虚喘及老年人或病后肠燥便秘,配合生姜,能温中化痰,可用于肺肾亏虚之寒痰喘嗽。

7 辛弃疾与薏苡仁

《倦游录》载:辛稼轩忽患疝疾,重坠大如杯,一道人教以薏珠用东壁黄土炒过,水煮如膏服,数服即消,程沙随病此,稼轩授之亦效。

辛弃疾,南宋时人,字幼安,号稼轩。21岁即参加抗金义***,官至浙江安抚使,***治上***事上皆有一定建树,但为当权者所忌,未能施展抱负,词作600多首,为有宋之冠,多反映当时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表现坚持抗金决心,倾诉壮志难酬之悲愤,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气象阔大,意境雄浑,与苏轼相近,史称“苏辛”。为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著作有《稼轩长短句》等。

薏苡仁,药用种仁,性味甘淡微寒,能利水渗湿,健脾排脓。常用于***水肿脚气、痹证、泄泻、肺痈、肠痈等。本案用于***疝气,重坠大如杯,类似水疝,乃水湿下注阴囊所致,用薏苡仁取其能健脾利湿,用东壁黄土炒亦取崇土以制水之意也。

8 沈括与苦参

《梦溪笔谈》载:(括)苦腰重,久坐不能行,有一将佐曰,此乃病齿数年,用苦参揩齿,其气味入齿伤肾所致也。后有太常少卿昭亮亦用苦参揩齿,岁久亦病腰,自后悉不用之,腰疾皆愈。

沈括,北宋进士,累官至翰林学士,史书称其博学无所不能,为封建社会中少有之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苏沈良方》等。

苦参,药用根,性味苦寒,能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常用于***痢疾、黄疸、淋证、妇科带下、阴痒、外科疥癣、脓疱疮、麻风等。药理研究对多种皮肤真菌以及滴虫均有抑制作用,古时也用于治龋齿牙病。《史记》载:“仓公淳于意医齐大夫病龋齿,以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其风,至五、六日愈,以其能燥湿清热祛风杀虫”。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药物有***作用,用之不当或过量也会产生副作用,本品乃极苦极寒之品,故李时珍说本品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老年之人不可用也。本案例着重谈的是苦参的副作用。《素问》云:“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攻,久而增气,气增而久,夭之由也”。久用苦参揩齿,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腰为肾之府,寒增不已,火衰精冷,故致腰痛。过犹不及,本案令人触类旁通,启悟良多。

辛弃疾的简介篇9

1.正确辨析多音字:乐、剥,认识:媪、剥两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词作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农村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词。

2.感知诗词大意。

教学难点:

通过词作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农村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板书课题

1.教师范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同学们,这是南宋豪放派词作家辛弃疾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另外一首风格不同的新词。

2.题目是?词牌名是?连起来读。《清平乐·村居》。

(课件出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全文。在《秦王破阵乐》中教师诵读辛弃疾的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使学生初步感受辛弃痰的豪放词风,导入新课。)

二、初读词作,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词作两遍,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争取读得字正腔圆;第二遍要求注意词句间的停顿,争取读得有板有眼。

2.学生交流,你能说说这首词中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

3.相机指导:

4.亡赖古人在写无赖时,错用了亡字,这叫通假。我们一定要读无赖。

5.剥是个多音字。课件辨析。

(课件出示《清平乐·村居》全文文字,根据课文注释用红字给生字注音。此处教学设计“你能说说这首词中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剥是多音字,通过课件辨析予以充分重视,夯实基础)

6.朗读感悟莲蓬的蓬读二声的原因。感受宋词和仄押韵的特点。

7.指导读出宋词的节奏。

(课件出示词作,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学生体会莲蓬的读音、读出词语间的停顿,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初步感受宋词合辙押韵的特点)

8.学生齐声诵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说说这首词给您的感受?

9.诵读《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给留下怎样不同的感受?

(课件出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清平乐·村居》,学生齐读。此处设计是为了是学生整体感知两首词作不同的词风。这样在不借助注释的情况下谈感受,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三、自读词作,想象优美画面

1.那么是词作中的哪些画面、哪些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请你联系注释,自读词作,并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联系注释,学生自学。这样设计是完成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意思的教学任务。使学生从语言文字本身深入体悟情感,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过渡:常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说你从词作中读到的画面。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重点指导低小、青青。想想画面。(提示:如果学生语言简单,可提示你能将你的画面描述得再优美写吗?什么样的小溪旁长满了怎样的青草?)

②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相机解释吴音、翁媪。(提示:学生将话讲完整)

③大儿锄豆溪东。诵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体会农民的劳作辛苦。诵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体会村属生活。

④中儿正织鸡笼。看***体会专心致志,指导朗读。诵读“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体会鸡犬相鸣的热闹。

⑤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看***诵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象水乡美丽画面。

(课件出示***文配合的画面,指导学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画面内容。此处教学运用诵读相关诗句的方法帮助学生表达画面,指导学生感情诵读。这样的方法有助于活用诗句,丰富学生的语言。)

3.同学们,这村居中还有一处景,有了它就将同学们看到的这几幅画练成了一幅完整的画,有了它同学们看到的这幅画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想想看这处景是什么?

过渡:是啊,因为有了这小溪,我们就看到了绿水人家绕的江南水乡。

4.溪水声中诵读。

(课件出示***文配合的全文,溪水声中学生诵读全文。“溪”字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充分了江南水乡“绿水人家绕”的特点,这样的设计是使学生初步感知“溪”字的作用。)

四、研读词作,体会安居乐业

1.提问:此时此刻辛弃疾的心情怎样?喜。

2.研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①联系上文,诵读“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体会小儿的无忧无虑。

②指名多人读。研读卧,体会小儿的无赖(自由自在)。

③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喜悦之情,突破最喜。

④再读。

(课件出示***文配合的小儿画面,通过联系大二、中二的生活,突破“卧”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层层递进的三步,使学生充分体会小儿生活的自由自在)

过渡:播放课件,交流吴音特点。一阵吴依软语传来,好似唱歌般委婉动听,走进一瞧,原来是:

3.研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①提问:相媚好是什么意思?逗趣、取乐。

②同学们,不知你是否和你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不知有没有细心的同学观察过他们如何逗趣、取乐?

③如果这时的爷爷奶奶说的是温软的吴音,如果此时此刻的她们略带一点醉意。这就叫做媚!

④联系下文诵读“大儿锄豆溪东,中二正织鸡笼”再次体会翁媪生活的自得其乐。

⑤这一对翁媪的生活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媚”字因为学生的年龄特点而成为教学难点。此处教学通过感受吴音特点、交流爷爷奶奶说话场景、联系醉态三个教学环节,设置坡度,从而使学生感性认识“媚”字所包含老夫妻含有醉意、用温婉的吴音聊天、相亲相爱的状态。从而为下文理解翁媪悠闲自在、自得其乐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4.自由自在的小儿、自得其乐的翁媪,再加上自食其力的大二、中二,这村居的一家五口的日子,可真是?学生接答。(提示:如果学生答不出,可引导有一个含有“居”的成语,最能形容此情此景。安居乐业)。

5.原来让作者喜不自胜的就是这个安居乐业啊

6.配乐朗读。

(课件出示***文并茂的幻灯片,在江南“紫竹调”的音乐声中,朗诵全词。本课的教学围绕安居乐业这个中心词,联系村居中一家五口的生活场景挖出三个含有“自”的成语组织教学,分别是自由自在、自食其力、自得其乐。此处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把感受到的安居乐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五、拓展升华,感悟作者情怀

1.学生联系资料,简介辛弃疾。

2.再读《破阵子》。思考:了却君王天下事,指什么事?

3.出示南宋疆域***。

是啊,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使祖国的北方时时能见自得其乐的翁媪,处处能见自由自在的儿童,那是辛弃疾醉里、梦中的渴望啊!

同学们,相信此时此刻的你对这首《清平乐村居》又有了更多的感悟,就让我们把自己的理解读到字里行间去。(齐声背诵)

4.全体配乐背诵《清平乐·村居》。

(课件出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形势***,引导学生联系辛弃疾的生平了解作者一生的愿望是收复失地,抗金报国,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从而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自由自在喜自得其乐

安居乐业

辛弃疾的简介篇10

一、了解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必然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性格紧密相连。诗歌又是时代的产物,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了解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主旨。例如,学习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教师可简介其生平思想:早期生活在金人占领的沦陷区,曾参加领导了起义***的抗金斗争;中期南渡以后,长期为地方官,力主抗金复国,不为统治集团所采纳,屡遭排挤、打击;晚期,长期闲居,寄情山水,但仍关心时局,不忘恢复中原。正是由于作者的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辛弃疾的词有表现杀敌报国、恢复中原的豪情,更有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忧愤。这需要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1.用典

指在诗歌中援引史实或前人诗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以少数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借历史事实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再如,《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

2.互文手法

指上下文意互相补充来理解。如《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理解为主人客人同时下马又同时上船。杜牧《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理解为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滩,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3.衬托

有正衬和反衬,正衬如乐景写乐,哀景写哀。重点把握反衬手法①以动衬静。例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即采用这种手法,悠扬的钟磬之音更显出禅院的幽静,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表达效果。②以乐景写哀情。例如,杜甫《客至》中“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绿水缭绕,群鸥飞翔的景色是美丽的,但没有人来访,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4.虚实相生

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相互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感情。例如,柳永《雨霖铃》上片写眼前分别为实写,下片想象别后生活为虚写,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再如,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过春风十里”,是想象扬州过去的繁华,为虚写;“荞麦青青”“废池乔木”是今日所见扬州的荒凉,为实写,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

5.倒装

如杜甫诗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顺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运用倒装,强调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写出了长安风物之美。

6.以小见大

用小景物显示大境界,小事物表达大内容、大主题的手法。如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从对面来写的手法

有些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不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是想象故乡如何思念自己,这种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的写法,更能表达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月夜》中“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想象的是妻子思念自己的情景,更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山东兄弟,而是想象家乡亲人登高赏菊,思念自己。

二、理解意象,把握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意象是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古典诗歌的常用意象熔铸了诗人特有的情感,理解意象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杨柳”常用来传达惜别之情,“月”引发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思念故国的感情,“梧桐”常表达凄凉愁苦之情,“梅花”象征高洁等等。

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的描绘***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构成意境。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并列,描绘了一幅意境凄清的早行***,道出了道路的辛苦和羁旅愁思。

三、分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表明对人物事件的爱憎。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接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四、注意诗歌的题材特点

1.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思念,如柳永《雨霖铃》。

2.怀古诗:①可表达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②可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如杜牧《扬州慢》。③可借古讽今,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边塞诗:①表达思念亲人、思归故里的感情。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②表达英勇杀敌、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塞下曲》中有“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咏物诗:最常用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借物表达自己的品质和思想感情。

5.闺怨诗、羁旅行役诗:表达妇女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或行人对妻子的思念,如欧阳修《踏莎行》既写出了行人对妻子的思念,也写出了妻子对行人的思念。

6.田园诗:①写田园之乐,如王维《山居秋瞑》。②写归隐山林之志,如裴迪《送崔九》。

五、注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整体语言风格,积累语言常用术语,如清新自然、质朴平淡、典雅工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形象生动、雄浑豪放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辛弃疾的简介10篇

学习

高考语文现满分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语文现满分作文10篇,内容包括高考语文有满分作文吗,语文新高考满分作文。雅思考试(IELTS-InternationalEnglishLanguageTestingSystem)是听说读写四项英语交流能力的语言测试。作为英联邦国家的主要认证考试,雅思考试已经

学习

学生高考自我总结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高考自我总结,内容包括高考考生自我总结怎么写,个人高考总结范文大全。在学习上,我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专心上课并做好笔记,注重理解和掌握,强化练习,学会分类归纳,不断总结,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

学习

小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心理教育论文,内容包括小学生心理教育论文案例,关于小学心理教育论文题目100个。一般而言认知与学习心理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学习环节和方法、思维方法、社会认知。研究表明,加强这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可

学习

租赁合同电子版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租赁合同电子版10篇,内容包括租赁合同合集10篇,草地租赁合同电子版。第一条:房屋位置甲方将座落于_________合计面积_________平方米,委托乙方。第二条:期1、期为_________,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

学习

办公楼租赁协议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办公楼租赁协议10篇,内容包括办公用房租赁协议书通用范文,办公楼出租协议模板范本。承租方:_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责任公司(乙方)经甲乙双访?商,达成以下租赁协议:租赁标的物己焘赁目标1.甲方将位于______市__________路___

学习

中秋节优秀作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优秀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10篇优秀作文,中秋节优秀作文三年级。我这才知道,最近爷爷家附近的一座桥那儿有两只狗,看到人来就直叫,妈妈害怕,就先准备一根打狗棍。到了那,只见狗们全都被链子拴住了,妈妈就把棍子给扔了。家

学习

妇产科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妇产科论文,内容包括妇产科医学论文大全,妇产科护理有关论文。3、《因素型产科病人分类系统的建立与研究》4、《产科护士共情能力的调查分析》5、《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6、《改良产科危重症病情评估系统的建立

学习

写信作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写信作文10篇,内容包括写信作文的格式,写信作文四年级。杨福久,于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雨水”节气生于辽宁省西丰县金星乡宝兴村下乐群屯一农民家庭,当过教师、广播编辑,现为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铁岭

学习

老师教师节祝福语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老师教师节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地理老师的教师节祝福语,心理学老师教师节祝福语。4.容颜未老,心已沧桑,多少个日夜,熬出了白发,熬尽了心血。教师节,恩师之情,实在难忘。唯有愿您保重身体,幸福安康。5.比骡子累,比蚂蚁忙,节日加班,免费

学习

施工员月工作总结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施工员月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施工员个人月工作总结,施工员1500字工作总结。一、一年来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完成了一期、二期工程施工资料整理及移交工作、二期工程景观、绿化工作、____c组团前期开工准备工作、c组团样板房工程等

学习

品质主管工作总结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品质主管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品质主管月度工作总结及计划,品质主管一周工作总结怎么写。期:___________xx年品质主管工作总结一、自我评价进入公司以来,认真学习并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轨制,努力学习各种业务和专业知识,真诚与同事

学习

安全隐患排查方案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隐患排查方案模板,内容包括安全隐患排查的范本,安全隐患实施方案范本。1、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冶金、化工、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企业及其生产、储运等各类设备设施;2、道路交通、客货运输

学习

鲁迅英文简介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英文简介10篇,内容包括鲁迅的英文简介100字,鲁迅英文名字大全集。残酷混乱的创办背景1934年,上海的文化环境异常残酷。当时“中宣会***书杂志审查会”在上海设立了“书报检查处”,查禁进步书刊,逮捕进步作家,制造文化恐怖气

学习

我的姐姐电影简介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姐姐电影简介10篇,内容包括我的姐姐电影简介100字,我的姐姐电影解说词。“噢耶,表姐万岁!”嘿嘿,偷偷告诉你,这些话是我从《功夫熊猫》里偷过来的,没想到唬住了表姐。这也难怪,要知道在两个月前,我看见英语就烦,连开口

学习

李白的简介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的简介10篇,内容包括李白的信息简介50个字,李白简介生平及作品简单。

学习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青玉案元夕辛弃疾10篇,内容包括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原文,青玉案元夕辛弃疾繁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学习

水龙吟辛弃疾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水龙吟辛弃疾10篇,内容包括水龙吟辛弃疾重点句子,水龙吟辛弃疾朗诵。《水龙吟》上阙有大段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景象壮观阔大,描写笔力遒劲。紧接着三个短句“遥岑远目,献

学习

一百条裙子简介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一百条裙子简介10篇,内容包括一百条裙子作者简介及内容简介,100条裙子的大概内容。百褶裙子怎么搭配4、灰色百褶裙子+橄榄绿宽松毛衣。不同的季节百褶裙子的材质也有所不同,秋冬季适合穿厚实的百褶裙子,灰色百褶裙子搭配橄榄

学习

鲁迅先生的简介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先生的简介10篇,内容包括鲁迅先生的简介,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及简介。2、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本课生字词。教学过程:一、简介三味书屋及鲁迅,导入课文。1、课前,我们满怀兴趣的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的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介绍自己

学习

王勃简介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王勃简介10篇,内容包括王勃的故事及简介,王勃简介及生平事迹50字。从《简・爱》出版之初所引起的轰动性效应,到“作家三姐妹”公开亮相后人们争相撰写和阅读勃朗台家族人物传记的所谓“勃朗特热”,到夏洛蒂情书被发现时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