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教学论文第1篇
(一)美育在健美操教学中有助于陶冶情操,追求动作美、心灵美的最高境界
美是健美操教学追求的首要目标,也是搞好健美操教学的根本。人的行动总是受到一定的情感支配的,人的感情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情感的开发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使人的心灵得于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
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欣赏和体验体育实践中的美,需要感觉、知觉联想、想象,也需要一定的理解“欣赏者的多种心理活动始终伴随形象可感的具体的特征,而不只是抽象的思维”。体育美育能启迪学生由抽象思维指向直觉思维,由认识真理走向发明创造,体育美育中感性和理性的相溶性,正是抽象的理性返回到感性世界的中介,即由智力认识走向智力创造的中介,将智力结构的逻辑思维模式导向自由直观,从而完善和充实智力结构,使人由素材达到形式,由感觉达到规律,由有限存在达到无限存在。
(二)美育渗透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
美育、体育、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所产生的社会功能,体现在能全面培养人才,它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种立体。因此,这个有机体着眼的是整个人,是人的身心的健全发展,所以它能从更高的角度去体现人的素质和理想。
体育美育可以提高体育实践者的理性形象。国外美学家提出人类自身美的三层次结构:外在美——性格美——心灵美。体育实践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美标准概念,改善精神面貌,使他们在思想、情感、情操方面得到陶冶,从而达到外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
美育教育在健美操课中运用不但可以提高健美操运动技术机能的掌握能力,还能有助于个人气质和修养的塑造,形成良好的体态,优雅的风度,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三)美育渗透能有效塑造美的形体
许多调查表明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体育课,已对学生的身体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例如近眼、脊柱侧弯等发病率增高,许多男生不挺拔,女生不丰满,给人造成委靡、迟钝、怯懦的感觉,所以学校健美操课程应在指导思想上参照美学研究的成果,制定出一系列具体的指标和措施(包括家庭作业来保证广大学生的身体获得健与美的发展),这就是说,要通过系统!科学的学校教育,使学生的器脏神经系统、身高、体重等发育良好,具备适应外界环境的生命活力,同时又在动作、形体和姿态上具体育美的风度,从而显示出活泼、大方、矫健的青春朝气,体现出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形象。
二、开展美育渗透的思路构想
(一)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美学鉴赏能力
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是进行美育渗透的第一步,也是做好美育渗透的关键环节。体育审美教育对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对受教育者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的享受和感悟,除了受制于审美对象和客体的存在状况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主体的人所具有的审美能力的高低、审美能力的高低,自然受到人的社会条件、经济地位、文化素质诸因素的制约,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受教育的结果。而审美教育对于人的审美能力的造就和培养,则是最基本的一种教育形式。
要求教师在健美操教学和形体练习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技能美,不仅能使美育作为文化的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健美操课的教学,使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和发扬,而且能使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在总体的效果上达到美的境界。
(二)在教学环节中具体实施美育渗透
1.明确美育的目的和任务。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人格美,即养成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美育的中心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养成感觉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掌握美学基本知识。旨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方法:对学生,体育理论课中
增加美学基本知识讲座;对教师,作为知识结构更新的内容之一,纳入教师高素质的培训活动之中。
3.参加美育实践活动。制订体育活动中各(下转第106页)(上接第94页)项美育指标,进行各种培训活动,例如体育舞蹈就是体育与音乐(美育)相结合的最好活动之一。
4.研究和开发体育中的美。组织专题研究小组研究体育课程中美育开发,在体育理论课中加一些美学知识章节,使之逐步形成体育美学之学科体系。
三、结语
1.美育渗透在健美操教学中起着引领教学思路,融会教学目标,贯穿教学始终的作用。
2.在健美操教学中进行美学渗透势在必行。
健美操教学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根据现代健美操本质特征,探索在我校健美操重点课程建设教学中实施:针对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加强素质练习。在扎实掌握动作姿态和基本动作的基础上,传授所需理论知识,开展健美操创编和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学好健美操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达到逐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中小学培养师资人才。
一、前言
现代健美操的本质特征对认识和研究健美操的发展、教学、训练原理和方法、创编程序和方法、比赛、评分规律及价值作用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健美操除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普及,艺术性强和不断创新外,还具有集健身、健美、健心为一体。运动负荷大,有针对性,动作的多变和协调性、鲜明节奏感和韵律性等特征,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因此,在教学中,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掌握基本功传授所需的理论,开展创编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信心,增长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讨性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研究对象、方法、内容
2.1研究对象:我校体育系99级二个班共89人分5个组,实验组3个组共54人,对比组2个组共35人。
2.2研究方法:实验组,教师有计划,系统地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扎实掌握基本功,传授所需的理论知识,开展健美操创编和竞赛活动。对照组按学校学大纲,教学进度,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鸭填式教学)
2.3研究内容:身体素质提高状况,竞技三级达标情况,理论考核,大众健美操创编成绩的统计,兴趣和动机调查。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3.1加强身体素质练习。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健美操掌握的质量有重要作用,素质好掌握动作的速度就快,相反则差,因此,在实验班教学中有计划地按各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身体素质练习,每次课结束前安排1-3组内容的素质练习和布置专门的课外练习,对照组则不专门安排身体素质练习,随教材进度适当安排。
3.2扎实掌握基本姿态和基本动作。由于健美操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因此扎实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姿态和基本动作是完成各种独特风格健美操的先决条件。在实验组的教学中,在强调掌握基本姿态的基本姿态和基本动作的重要意义下,严格要求动作质量,没达到要求不进行下一阶段教学,并采用一些易学小组合练习强化基本动作。
3.3讲授所需的理论知识。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和更深人理解健美操,创编健美操强有力的保证,它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创编能力。因此,在实验组的教学中,除教材知识外,还讲授大众健身操相关知识,如音乐的节奏和风格及其音乐的选配,在动作技术分析时结合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营养学、体育康复学等讲解创编原则方法,及绘***方法。让学生观看国内外优秀健美操竞赛录像,从录像运动生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3.4开展创编活动。培养学生创编健美操的能力是健美操重点课程建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掌握一定基本动作和理论的基础上,课前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创编的动作传授给同组的其它同学,相互学习,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样不仅让学生从创编和教授中提高了对健美操本身的再认识,同时让学生从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树立自信心,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并将创编大众健美操作为考核内容。
3.5开展竞赛活动。竞赛使学生从中尝试到表现自我,自我发挥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从实践中锻炼自我,找出差距,从而不断进取,不断提高。因此,在实验班教学中开展竞赛活动,比赛内容采用国家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形式是规定和自选动作,学期结束时进行统一比赛,由体育系体操组的专职教师任裁判(共6人)
四、结果与分析
4.1结果
4.2分析
4.2.1从(表一)中不难看出实验组单项身体素质提高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从(表五)中可看出特定动作、难度动作、完成情况,实验组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从(表四)兴趣机调查中看出,通过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提高了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4.2.2从(表五)中可以看出健美操教学比赛中,特定动作、完成情况(动作姿态、力度幅度、熟练和协调)得分,实验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从表3中可以反映出,加强了基本姿态和动作练习,不仅提高了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优美性,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编能力。
4.2.3从(表二)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理论均值为80.4分和对照组的理论均值为73.7分,从(表四)中看出实验组对学习健美操兴趣为92.6%,而对照组为71.4%。表二、表四、的结果说明在实验组所用的教学手段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4.2.4从表五看出在规定动作的比赛中实验组为第二名,对照组为第四名,自选动作的比赛实验组为第一名,对照组为第三名。从总分情况看实验组分别为(8.9和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和7.8分)。因此,开展健美操达级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创编、竞赛等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在以后健美操的创编中不断创新意识。
健美操教学论文第3篇
(一)研究型教学的特点
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开放性与合作性相结合;教学目标的多维性;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统一性。与传统型教学相比,研究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关心的是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而不是仅注重结果。研究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逐步养成自己***思考的思维习惯和正确的是非观。具有开放、探究、实践、主体、灵活、差异、全面、综合等特性,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中心思想。研究型教学充分实现了教学从单一性到多元化的改变;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灵活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研究型教学能提升学生的智力性因素,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非智力性因素。其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上,学生依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的课程准备以及讲授不再局限于教材,教师会依据教学的需要来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与程序。研究型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是单一的讲授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自主地选择与主动地研究,由此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局限于课堂,实现自主学习和探讨分析相结合、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实现了从师生单向关系向双向互动关系的转变,思维方式由简单的教师思维到复杂、多方位的师生共同思维的转变,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变。
(二)研究型教学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人才素质由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构成。研究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研探讨的方法来获取信息或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为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利用案例分析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使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或辩论,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使得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思维达到高效率,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更快地接受知识和更好地掌握知识。研究型教学促使学生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并亲自发现学到的知识和定律,通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培养具有时代性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三)研究型教学的理论形成及趋势
研究型教学理论在我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研究的学者比较多,但成果不多。我国最早研究的是清华大学,主要通过课程训练,进行任务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素质教育为主,布置典型工作任务,用来提升学生的工作岗位,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论水平的巩固与提高。研究型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良好的,现在高校培养模式都在改变,以岗位能力本位为需求,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注重素质教育培养,为研究型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
(四)研究型教学的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强调教师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维度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能力的评价,而且还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心理素质以及日常行为的评价,争取把评价的内容与研究目标、课程目标相结合。研究型教学的评价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还要发掘和发挥许多学生的优势和潜力,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全新地认识自我。从评价方式上来讲,不能只着眼于终结性评价,同时也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创建多维度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建立在学生的知识掌握熟练程度、能力的提高和积极参与的程度等基础之上的。
二、健美操教学的技术特点
健美操的内容有基本的队列队形练习;徒手健美操;轻器械健美操;器械健美操;技巧运动;跳跃;蹦床运动;艺术健美操;健美操;团体健美操。按照不同的身体练习形式,可以把健美操分为徒手健美操、轻器械健美操、器械健美操和专门器械健美操;依据健美操内容所完成的主要任务,可以把健美操分为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大众性健美操,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提高运动竞赛水平的竞技性健美操,以及用特有的主题思想来进行宣传教育的团体健美操。健美操的任务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体态,提高身体的工作能力。健美操的特点是其具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容易推广和普及;能全面和集中地锻炼身体;在教学和训练方面必须互相保护与帮助;艺术性较强;不断创新。总之,健美操具有广泛性:一般性健美操都易于普及、便于推广。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训练水平、不同器械、不同场地和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技术动作来进行练习,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集中地锻炼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发展某种身体素质,以促进人体全面发展的水平。健美操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是一种集健身和健心相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
三、研究型教学在高职院校健美操课教学中的应用
健美操教学论文第4篇
众所周知,健美操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语言载体将健美操课程内容恰到好处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深刻快速地接受新的有关健美操的知识和动作。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语言、清晰的发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而且要有适当的模仿动作和富有表情的手势来引导学生领悟健美操动作的精髓,达到高效教学目的。由此可知,健美操教学的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这两种语言艺术必须相互结合才能逐渐培养学生对健美操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更好地创造出新的健美操。
(一)有声语言艺术顾名思义,有声语言就是教师通过人体发音部位准确恰当地表达出自己对于健美操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熟练掌握健美操动作,而且要掌握好语文知识和普通话,特别是能把健美操要领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因此,需要对有声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的特征加以关注。一是健美操教学中的提示性,“倒数法”是最基本的语言提示技巧。“倒数法”旨在用从后往前数的方法提示学生进行健美操动作的开始或交换,譬如“4,3,2、侧并步”,“4,3,2、换动作”等,这样可以明确传达给学生下一步的动作,以便使学生提前对健美操动作做好准备而不至于茫然失措。二是健美操教学的调动性,在学生开始学习健美操动作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一套健美操动作并不能立刻完全学会,不可避免地存在难度动作,这就使得学生存在或兴奋或焦虑的心理状态,需要教师适时地对学生加以积极的语言点评,从而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亢奋。常用的调动性口令有“非常好”“加油”等。
(二)体态语言艺术
体态语言就是利用人身肢体动作和脸部表情传达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借以达到健美操教学的目的。一般而言,人身肢体动作包含手势和姿态等,面部表情包含目光和面部表情。体态语言作为有效的交流符号,对于健美操教学有着特殊的作用:一是恰当的体态语言可以很好调节健美操教学氛围,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恰当的体态语言能够调控健美操教学过程,在学生存在错误或捣乱的情况下,健美操教师如果利用体态语言就能起到有声语言所不具备的效果,不仅使学生领会到自己的错误,也维护了学生强烈的自尊心,师生信任与好感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以后健美操教学的开展。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有声语言表达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充分应用体态语言可以有效地弥补不足。体态语言就是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利用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行为语言。学生学习依赖于感觉器官的充分运用,单是持久使用某一器官就会对所学的健美操知识失去兴趣,特别是健美操作为行为科学而言更是忌讳的,教师必须充分使用表情、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进行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教师交换使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进行健美操教学,使得学生视觉和听觉不断地变化集中点,最大限度减轻学生的疲劳感。根据健美操教学的特点,体态语言可分为表情语、目光语、手势语、空间距离语和身姿语。具体而言,表情语分为健美操常态教学下的面带微笑和变化的面部表情,其中变化的表情必须恰到好处,切忌频繁变换,但也要求教师学会控制情绪,不能带有不良情绪。目光语需要合理分配目光,加强目光巡视,并要学会根据不同健美操教学情况变换目光。手势语要求师生掌握健美操教学中所公认的手势,如双手屈肘上举掌心向前表示动作保持,单臂屈肘上举向内绕环表示转体等。空间距离语是通过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进行健美操教学,教师不能固定在队伍前面教学,而应深入到队伍中去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利用手臂或其他部位与学生身体进行接触来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身姿语是教师通过良好的动作示范进行健美操教学,示范要符合学生的视觉特征,要有针对性,切忌无目的滥示范。
二、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教学艺术
健美操和音乐犹如鱼和水的关系,如若没有音乐伴奏,就难以表现出应有的激情和力度,更难以协调动作的统一性和韵律的节奏感。而健美操音乐的伴奏有多种形式,较为流行的有爵士乐、迪斯科乐和摇滚乐。在健美操音乐教学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节拍”知识和深刻领会动作节奏的精髓,多听音乐以便提高音乐修养,使得健美操教学达到耳听(音乐)、眼看(教师示范)、心数(拍节)、体动(做练习),四位一体同步进行。具体论述如下:一是要求学生多听音乐。只有多听才能熟悉音乐并能理解其精髓,进而逐渐掌握乐感节奏。为了有效增加音乐听练的机会,就要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采取一切措施播放音乐,当然音乐的播放要与所授健美操课程相适应,不能在较长时间段内播放旋律相同、节奏变化不大的乐曲;在学生课后要求学生坚持每天听音乐,以培养学生领会音乐语言的能力。二是讲、听、动相结合。在这里强调讲的是健美操知识和音乐知识要融合进行讲授,而不能为了音乐而对音乐知识进行讲授,也不能单独对健美操知识进行讲授,要在健美操与音乐结合教学的过程中,以健美操知识为主,音乐知识为辅,在初步掌握健美操以后也可以以音乐知识为主、健美操知识为辅,这是因学生的不同进度而调节健美操和音乐的侧重点。其中,对于音乐最基本的拍子组合方式即单拍子、两拍子和三拍子要予以重点讲授;对于健美操动作节奏即动作力度的强弱和速度的快慢要予以重点讲授,特别是由于强弱快慢不同而表现出的多种运动形态更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领会,最好是与肌肉的用力情况加以结合讲解。这就是音乐与健美操动作的配合。譬如对于音乐节奏的练习可以采取基本步伐进行,而对于节奏变化不多的音乐则讲清节奏即可,对于节奏变化复杂的音乐则要分析音乐与健美操的关系。健美操动作的完成,需要经过学生多听教师清晰生动的讲解后,将听后感受化为动作语言表达出来。经过讲听练的互动结合,学生对于健美操动作的领会才能更进一步。三是想与练结合。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健美操动作的学习和创作都离不开想象力的参与,通过学生对健美操和音乐的领会加以想象力的拓展延伸,特别是具体细微的“过电影”似的逼真再现,会加深学生对健美操动作的熟悉程度和记忆程度,高效能地完成所教授的动作。特别是能够在所学基本的健美操动作基础上,通过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不断改善和创新健美操动作。四是教学中掌握音乐速度的练习。健美操教学必须讲究方法,不能贪多贪快而不顾学习效果,要由易到难、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进行;同理,音乐辅导教学也要遵循音乐特点采用节奏稍慢、固定的曲子进行反复练习,再对变换节奏稍快的曲子进行练习。另外,在健美操教学中要注意音乐时序的运用。教师要熟悉音乐的选择和剪辑,注意配乐和健美操动作要协调,初学阶段教师可以加上口令练习。
三、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创编能力的教学艺术
一是加强健美操基本知识和基本动作的教学。创编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过程,其中,关于健美操创编理论的知识学习必不可少,学生必须掌握创编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另外,学生对健美操的基本动作特别是对于人体的运动形式即屈、伸、踢、摆及由躯干、上肢与下肢活动配合而产生的各种姿态、步伐、跳跃等要熟练掌握。二是加强健美操创编的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创编单个动作、组合动作和成套动作。
四、结语
健美操教学论文第5篇
1.1、形体美
长期练习健美操的人不仅四肢较为修长,而且肌肉匀称,呈现出形体独特的矫健奔放之美。其实每个人的形体都是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但是也会或多或少的有些缺陷,t匕如赘肉肥胖、臀部下垂沮要围不凹等,而健美操是一种动作频率高、幅度大、运动负荷高的锻炼活动,能够有效燃烧脂肪,减轻体重,美化肌肉线条,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们形体上的短处,有助于我们塑造修长匀称且健美的体型。
1.2、音乐美
健美操是伴随着音乐来进行的,众所周知,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健美操的动作都是要在音乐的节奏下进行的,只有伴随着音乐中的美妙节奏,人的形体才能在健美操这项运动中呈现出丰富灵动的美感。不同的音乐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体验,让我们在学习健美操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失去对这项运动的新鲜感。
1.3、人文美
我国高校在体育运动中注重弘扬健康、积极的体育理念,来塑造高校学生热情、昂扬的积极状态。健美操并非简单的动作的连接组合,更是体育理念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教师在健美操教学实践中,应该在指导学生学习健美操动作的同时,也指导学生细细体会当中蕴含着的人文美,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也学习到美学思木目产L盏、O2.4、创意美一场健美操由众多的动作组成,而各种各样的动作都是由老师和学生的独特创意所萌发的,因此丰富新颖。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健美操的动作编排是一项非常需要创意的事情,不1X需要教师的努力,学生同样可以积极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独特的智慧。
2、高校健美操教学与美学渗透的契合
通过以上对健美操教学中的美学渗透要素分析,可以发现,高校健美操教学与美学渗透思想十分契合,这种契合性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健美操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上文已经提到健美操的音乐美,健美操的动作变换有着独特的动感的节奏,让学生可以跟随着节奏很快掌握这其中多种多样的动作。在外在上能够改善自身的体型,增加自己的外在美,在内在上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提高对生活的积极性,也增加了自己的内在美,可谓是获益良多。由内而外的美的改变,正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可见,美学渗透的定义与高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契合的。第二,美学渗透的终极追求就是真、善、美,而我们的教育,追求也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使我们的高校学生能够身心合一,既美且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要求我们在提高知识储备的同时,同样要注重体育锻炼保障自身健康。高校的健美操教学旨在充分唤起学生对于美、力的追求,并用健美操各式各样的动作和音乐来引领学生在体会健美操人文美的同时,塑造健康的体魄和优美的体形,符合美学渗透的终极追求。因此美学的内涵通过教育价值选择渗透到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时,健美操的能量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扬,二者相当契合。第三,从人类诞生到发展,人在任何一项活动上都从未放弃过自己对于美的追求。这也是美学诞生的原因。健美操这项运动高度秉承了这一对美的无限追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都会在教学前进行仔细深入的思考,以便能够寻求到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集合众家智慧,发挥自身创意,设计出更为优美的动作,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对于这种美的追求,既是高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同样也是美学的体现,二者的契合更好的达到了健美操教学的目的。
3、美学渗透思想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思考
3.1、教学内容
在高校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擦亮自己发现美的眼睛,适当突破一些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重新发掘出健美操的美,将教材上的理论内容与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知识想结合,再借由审美渗透的方法来将教学内容的美传达给学生。
3.2、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指的是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教学手段、方法,不仅关系着教工作的成败,也是我们所说的美学渗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应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学形式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求有着科学性,也要求有着创造性和艺术性的特点。教师教学时,应将讲解和示范恰当结合,让这种丰富多彩的美化的健美操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美学渗透工作的开展。除了健美操动作讲解的美化,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也要注重美学因素的渗透,即不仅要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更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背景音乐进行适当的美化处理,使得背景音乐与健美操的动作更加契合。
3.3、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基础条件。健美操的教学,对教学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合适并且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我们健美操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学校应该配合健美操教师进行妥善安排,为健美操教学提供合适的教学环境,t匕如整洁的地板、干净的壁镜、音质良好的音响等,都能够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完成,创造出和谐美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对于美的追求。
4、结论
健美操教学论文第6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利润作为衡量一切行业的标准,这样的社会环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以关注人生、关注社会为中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即身体素质的教育和人文素质的教育。身体素质是指人身体运动的基本能力,包括人的速度、耐力、灵敏度、跳跃等,大学生由于没有固定组织的早操和固定的锻炼,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在大学生的体能测试中出现一大批的不合格者,身体素质教育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人文素质教育指的是知识、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内容通过人内心的吸收和消化而形成的一种自我修养,包括道德修养、艺术修养以及为人处世的行为等各个方面,其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等。
2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2.1健美操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健美操教学作为一项大众健美操项目,其参与的人群是广泛的。第一,健美操的动作一般由基本动作构成动作单元,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都可以学会,其运动的核心在于跟着音乐节奏的连续运动;第二,健美操教学是集力量和美于一体的,不像体操那么死板,又不像篮球足球那样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学习,因此能够吸引大部分的大学生;第三,健美操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这既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又提供了监督;第四,健美操的运动具有灵活性的特征。健美操不需要特殊场所的规定,不需要特定的器材,在学生的业余时间随时随地可以开展,可以是三五个人,也可以是三五百人。健美操的这些特征成为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2.2健美操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健美操的美在于不同参与者动作的一致性和动作之间的配合,在健美操活动中常会通过不同人的配合摆出不同的造型或者通过人们动态移动的配合来变换动作,这就需要参与者之间要不断配合,不断合作,任何一个人的不合作都会影响健美操的整体效果,因此健美操活动中蕴含着人文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合作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着全局意识、团队意识的教育。健美操的美在于其动作的变换性,一场精彩的健美操总需要不断开创与众不同的造型来宣扬不同的主题和不同的文化,这就需要学生不断的开发思维,进行创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活动中设计不同的动作和不同的队伍变换,而且这样的创新渗透在健美操运动的各个方面,可以是单个动作的创新,也可以是集体动作的创新,可以是队列的创新也可以是动作路线和节奏的创新,这就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3健美操活动是人文精神实践的重要途径
健美操教学的开展在空间上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在内容上突出学生行为的主动参与。而学生的行为是与人文素质相联系的。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人文理论知识的支撑,而且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将人文知识转化为行为。人文学科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认识的培养,其教学形式是大班化的集体教学。健美操课程是为数不多的与学生的行为密切相关,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密切联系的课堂。因此,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需要健美操课程的支撑,而健美操的大众性和动作简单化特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健美操的集体参与性也为人文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健美操是一项集体参与的活动,在健美操中不仅需要学生通过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而且需要学生之间的彼此配合,例如在同伴交流中的互相尊重,在同伴合作中的相互帮助以及同伴在比赛中所坚持的比赛精神等,这些都是学生人文素质不断实践和塑造的过程。同时,由于健美操的集体参与特征也为学生道德行为的坚持提供了监督。健美操活动的集体性特征有效的发挥着学生群体的监督作用,并有效地延续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行为的监督中。
3在高中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1挖掘健美操活动中的人文精神
健美操除了身体素质的增加外,健美操精神的培养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健美操活动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并且通过教师的模范示范作用,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人文理论知识的认同。但是,中国的传统教育认为只有在一定的健美操活动和健美操比赛中取得一定的名次是健美操成绩优秀的唯一标准,这种导向使得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健美操学习中都致力于单一健美操技能的不断强化。这就要求,在健美操活动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在健美操活动中的全面发展,体会健美操活动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健美操活动的合作思想、不同动作的相互配合以及个体间的良性竞争等。同时,健美操学生在课外生活中也缺乏对书籍的学习,这些健美操运动员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健美操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不同精神等都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学生发现和学习。健美操教育在当今的教学中,不再是一种达标手段和考试方式,而是对全民热爱生活的一种诠释,我们将适应学科特点教学,也是在给学生传递一种精神,坚持、耐久、吃苦、不弃。告诉学生,你现在的每一个动作的训练,都是在为你将来的学习生活提供持续的能量供给。健美操活动不仅是关于相关项目的专项训练和相关技能的提高,而且还能够作为一种健美操兴趣爱好,作为一种业余的健身活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是要加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是体验健美操精神。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健美操精神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
3.2构建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健美操课程大多以简单的动作学习和动作强化为主要内容,造成健美操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隐蔽性。新型的健美操课程应该将健身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相结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课程形式上来讲,应该结合大学生的特征设置选修课和必修课,以供不同需求的大学生进行选择。其次,在课程内容上要突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健美操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历史、健美操的特点以及健美操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健美操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新型的健美操教学应该包括:基础理论的学习,包括健美操的起源、健美操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过程,健美操活动中的思想精神;动作要领的学习,包括健美操的基本动作的要领,健美操的动作如何组合以及健美操编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健美操的赏析,对健美操的评价理论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根据理论对一场健美操活动的组织、动作、音乐、节奏进行赏析;健美操的保健,包括健美操活动中卫生保健、运动常识的教育,以确保学生在健美操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只有通过这四个方面的课程设置,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够在教学中真正的渗透进去,才能真正的发挥每一动作、每一次合作和每一次比赛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
4结论
健美操教学论文第7篇
(一)为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提供新导向
目前,实现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全面接轨,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其目的在于彰显出高校体育教学重要的社会职能,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优质的大众体育人才。相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而言,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贻害至深,致使“唯成绩论”的教学观念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普遍存在,追求达标率成为高校健美操教学发展的核心取向,使其实用价值较为低下。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为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取向的重新确定提供了必要的导向,并成为修正教学思想偏差、改善教学发展现状的重要依据。这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能够有效打破“唯成绩论”教学观念的束缚,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二)引领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全面创新与重组
伴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教学体系提出了全面优化与整合的发展诉求。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陈旧,即无视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以获取理想的达标率、完成教学任务为唯一目的,这对于新形势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创新发展将产生严重的阻碍。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为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的创新与重组提供了导向,并搭构起有效平台,使其打破“固步自封”的发展模式,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大众健美操运动的接触与交流,坚持“适应、服务、参与以及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与整合,使之在发展取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实现全面变革,进而有效适应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需要,为促进高校健美操教学与社会健美操运动的融合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全民健身运动视域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社会价值定位
首先,健美操运动的“亲民性”特征使之成为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的首选内容。健美操运动具有简单易学、老少咸宜的特征,是一项“亲民性”的体育健身项目。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参与大众健美操运动的人数迅猛增加,全社会性的大众健美操运动热潮已经形成。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将直接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因此,高校学生在学校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就成为其能否充分融入社会体育、提高其实践价值的重要基础。相比于其他体育教学科目,健美操具有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便于运用的巨大优势。由此可见,借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加强对高校健美操教学自身优势的开发,是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实用价值的关键环节。其次,高校健美操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健美操运动具有强体魄、健心理、修体态、舒心绪等重要功能,对于参与者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健康素质占有基础地位,对于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保障作用。因此,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以健康素质的培养为先决条件的。健美操运动在提升人的健康素质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功效,能够确保高校学生实现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提高其健康水平,进而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由此可见,通过培养学生的健康素质来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高校健美操教学重要价值的充分体现。再次,高校健美操教学是大众健美操运动所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现阶段,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引导下,大众健美操运动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但是,大众健美操运动具有参与的自主性以及组织的随意性等特征,缺乏必要的组织与管理,这严重影响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大众健美操运动相关人才的匮乏。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与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相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而言,针对我国大众健美操运动人才匮乏的现状,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与教育职能,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与技能的培养,使之具备较高的健美操素质与能力,为其参与大众健美操运动的组织管理、动作编排以及项目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健美操融合了舞蹈、体操等基本动作,伴以韵律十足的音乐,能够营造出健康活泼的律动氛围。当前,推动文明校园发展、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主流。健美操运动在营造氛围、构建环境方面所凸显出的巨大功效,使之能够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优化现有的教学体系,建立起课内与课外一体化的教学发展模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健美操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高校校园掀起健美操活动的开展热潮,丰富与活跃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出积极健康、青春律动的大好氛围,进而在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三、全民健身视域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满足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发展需求
实现与社会大众健美操运动的融合发展,是高校健美操教学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而制定的新型发展目标。其核心目的在于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推动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全民健身运动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流,大众健美操更是广大民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这一全新的发展形势,要求高校健美操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狭隘与保守的教学理念,确定“以人为本”、自主开放的发展原则,树立起“以满足大众健美操运动发展需求”为核心目标的发展观念,充分发挥健美操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助推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大众元素的植入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