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的片段篇1
2、秋天来了,天气凉了,树叶慢慢的落了下来,就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枫叶变红了,小草变黄了,就像铺上了一层橙黄色的地毯;果园里的果子熟了,苹果红彤彤的,挂满了枝头,就像一个个红灯笼;梨渐渐成熟了,风一吹,梨摇摇晃晃的,好像一个个小娃娃在荡秋千;桔子也渐渐成熟了,有的三四个挤在一起,好像在窃窃私语,有的五六个一堆,好像在开会,有的独自站在枝头好像在寻找伙伴。
3、秋天悄悄地的来了,来到了田野,来到了小溪边,来到了山上,给大地换上了迷人的秋装。我走进公园,阵阵秋风一吹,满地的红叶,好像朝霞洒满了一地,真是美级了。
4、深秋时,街道旁,树林间,是秋叶的“乐园”。快乐地感受着人们脚踏上去的亲切,感受着地面带给它们的温暖。可我相信它们最愿意的还是飞扬在天空,像起舞的蝴蝶,像燃烧的火焰……“啪”的一声,秋叶轻轻与树枝道了声别,开始了短暂的旅行虽然飞翔是美妙的,但也会很无奈,毕竟树的年轮又多了一圈,离生命的结束近了一圈,它们不能总呆在树上,而树也无力支撑它们了!
5、抬头仰望,天空瓦蓝瓦蓝的,洁净得好像刚洗过的蓝宝石,使人感到秋高气爽。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秋风和熙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6、田野里,稻浪滚滚,万里飘香,棉桃朵朵,一片银海。稻子知道秋姑娘已来到田野,特别礼貌地弯着腰,迎接那久别的好朋友——秋姑娘;高粱向来是怕见生人,这不,见了秋姑娘,不好意思地涨红了脸;大豆也许是兴奋了,竟笑破了肚皮;玉米见了秋姑娘,还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露出满口白牙……
7、秋姑娘带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人间。顿时,果园里硕果累累,秋意浓浓,农作物都在欢快地歌唱。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你点头微笑,红艳艳的大苹果像挤在一起不敢见人的胖娃娃,拨开绿叶笑眯眯地往外瞧,金黄色的大柿子把树枝压弯了腰,火龙果见秋姑娘来了,可高兴了,把自己笑得甜甜的……
8、秋姑娘来到公园,打开她的化妆盒,为花儿涂上胭脂粉。一串红吐出一串串鲜红的火苗;鸡冠花更红更艳了;菊花正迎着灿烂的阳光争先恐后地盛开着,黄的,白的,紫的,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妖娆多姿,五彩缤纷。
9、秋天的落叶总是枯黄枯黄的,挂在树枝上,便似那烘干的标本;落在空中,又好像一只只轻灵而潇洒的蝴蝶,不羁地飞舞着,自在地飘荡着;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畏——在生命将终结时,却仍然能以如此坦然的姿态从容地飘向大地,那该需要一种何等坦荡的胸怀啊!|
10、秋天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好像用刷子刷洗过,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优哉游哉地漂浮着,充满了秋高气爽的情调。各种花争相斗艳的开放着。
11、秋天的夕阳也富有诗情画意,夕阳染红了天边的云彩,圆盘大的夕阳很快在云彩的映衬下落下墙头,黑暗的阴影逐渐笼罩了大地。最后,太阳像捉迷藏一样跳进了山里,黑暗立刻吞噬了大地,既而,如同白昼的灯光亮了起来,打破了短暂而可贵的黑夜。
12、秋天的夜晚,墨黑的天空总有些繁星点缀,天空中明亮的勺子般的北斗七星,璀璨的北极星恒久地挂在天空,给回家的游子指明了方向。银盘般的月亮散发出皎洁的月光,神秘而美丽,笼罩着静谧的夜。
13、田野里,棉花白似雪;麦穗把麦秆压弯了腰;火红的辣椒,翠绿的青菜,簇拥而生的草头;颗颗高粱红似火,金灿灿的稻谷,颗粒饱满;黄澄澄的谷子,压得谷穗都直不起腰,可它还是不停地摆动,好像乐得跳起舞;拔起一棵青菜,他的根就像老爷爷的胡子,那叶子和菜柄就像一块块乒乓板。。远远望去,整个稻田像铺上了一张金光闪闪的毛毯。
14、我爱在田间地上漫步,独自一人,欣赏着一片烂漫的秋色。秋天的田野恰似一副斑驳的水墨画:那大片的褐色是一株株棉花杆儿,上面残留不多的白色是晚开的棉花,其间还夹杂着不多的金黄,那是串串稻穗,他们都乐呵呵地笑弯了腰,正尽情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15、我走着走着,来到郊外,那里有一片果林,同粮食一样,水果大得诱人:柿子如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苹果如小姑娘的红脸蛋;葡萄如紫色的珍珠,成群挂在葡萄藤上——真诱人!我走累了,就地躺下,仰望天空,晴朗的天空,如大海一般,朵朵白云悠悠的飘着,一排排大雁顺着“人”字形向南方飞去。
16、眼前的大地正披着一身银白的纱衣。放眼望去,路边几棵大树的叶片儿一点儿也瞧不见,能看见的只有树干那高大的身躯。走近一看,呵,真美啊!片片叶子上都托着一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那苍劲的树枝上也挂满了同样晶莹的钻石,那粗壮的树干也不甘落后,故意弯曲着身体,引得一串串露珠滚动嬉闹。
17、秋姑娘带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去找夏伯伯换岗了。它给枫叶涂上了红色,一片片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看,它又把黄色给了香蕉。黄黄的香蕉像一个个发光的月亮。它又把橙黄色给了橙子,一个个橙黄的橙子像一个个太阳。
18、秋,是个色,香,味俱全的季节,色,香,味之外,还有声与光,那时秋声与秋日,此时,绚丽缤纷的秋色使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19、暮色渐渐袭来,冷风也瑟瑟地吹着,天边那轮红日已消退了正午的热情,徒留下些许柔和的橘黄。想起日落的辉煌,便不由得盯着它看,想领略它退场时的美艳。看了许久,却不见它的谢幕。脖子酸了,眼睛累了,稍稍放松一下,回头再看时,不禁吃了一惊:刚才还镶嵌在天边那块红通通的圆盘,不知何时已挂在了树梢,瞬间,它又没入了地平线。“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正遐想之际,一片树叶从眼前飘过,思绪便随即跟着落叶飞转。
20、茫茫无际的棉田像盛开在郊野的马蹄莲,白得不搅一丝杂质,白的迷人,白的圣洁;高粱愈来愈红,像一把把火焰,熊熊得燃烧着,高粱地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高粱们随着风荡漾着;苹果树上,苹果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的笑脸;黄澄澄的梨捧着肚子,乐呵呵的笑着;柿子如同一个个红彤彤的灯笼,快乐的笑着。硕果累累的枝头熨平了农民脸上常年积累的皱纹,他们像稚气未脱的孩子,笑得合不拢嘴。
描写秋天的片段篇2
关键词:思维导***;习作教学;写作灵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用思维导***来指导学生作文,它能让孩子们迅速地理清思路,抓住写作要点和方向,达到快速构思和快速写作的目的。
一、思维导***能“无中生有”,让学生找到写作灵感
下面一段文字是一个二年级孩子的习作《美丽的秋天》:
秋天真美啊,美得就像一幅***画。我喜欢美丽的秋天。
对于一个低年级的孩子,有这样的表达,按理应该是很不错的,她不仅写出了秋天的美,还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这段话基本上是概括性语言,缺乏描述性语言,秋天有多美,却没有具体体现。怎样才能让他们通过文字来表达秋天的美呢?
孩子们都喜欢亲近大自然,秋天对他们来说触手可及,头脑里有丰富的表象,但他们缺乏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能把他们眼中所见、心中所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他们心目中,秋天的田野、果园、树林、动物、天空……这些事物都太熟悉了,可是怎样把头脑里的这些信息调动起来,付诸文字,这就需要思维导***的引导。我问学生:“你能把美丽的秋天画出来吗?”她眨巴着眼睛,点点头说:“能。”很快,她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卷:田野里有金黄的稻子、火红的高粱;果园里有红彤彤的柿子,还有红红的苹果;树林里,有黄黄的树叶;天空蓝蓝的,不时有一群大雁飞过……
接着我指导她对这幅画的内容进行了增删,顺序进行了调整,然后问她:“现在你能看着自己画的***,按照***上的顺序把这段话修改得更好吗?”此时,孩子眼中闪烁着光彩,自信满满地回答我:“能!”不一会儿,《美丽的秋天》的修改稿诞生了:
秋天真美啊!田野里,一望无际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红红的高粱像燃烧的火把。果园里,有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柿子。红红的柿子多像一个个小灯笼啊。树林里,树叶黄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就像一只只蝴蝶在风中飞舞。天空蓝蓝的,一群大雁飞过,它们的队伍多整齐啊!秋天真美啊!我爱美丽的秋天!
修改稿的文字简直就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田野、果园、山林、落叶、蓝天、白云……特别是小作者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刻画,色彩搭配上以火红、金黄为主,寥寥数笔的描述,充满了强烈的画面感和意境美,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和对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
二、思维导***的发散特性,能帮助学生联想出更多的细节
低年级的孩子在习作时,往往过多使用概括性言语,缺少细节的描绘,使文字干瘪无味。如果用思维导***,通过思维绘画这个像游戏一样的环节将要写的内容画出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在画画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不断想象、揣摩、增删每个细节,写作时再把***像转换为语言文字,就不会缺失细节刻画了。
下面是一个二年级孩子写的《去游泳》:
今天,下小雨。我和爸爸去游泳,我玩得很_心,我说:“下次还来。”
显然,游泳是学生亲自经历过的,他的头脑里一定有相关的趣事和细节,但这段文字却写得如此粗略,没有相关的细节刻画。怎样让学生把自己经历的细节表现出来呢?我让他把去游泳这件事情用简单的***标和色彩,把印象深的地方画下来,再用曲线连起来,把画出来的内容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标记一下,尝试着以画写作思维导***的办法来指引他写作。***画好之后,再让他把***上的内容一一叙述出来,形成文字。
下面是修改后的习作:
今天,天下起了小雨,但是天气还是很闷热,我和爸爸去江边游泳,游着游着出太阳了,金黄的太阳向我们眯眯笑,水变得更蓝了。江边还有很多游泳的人,就像大锅里下饺子一样。爸爸教我学习游泳,我学得很认真。虽然我呛了几口水,但有爸爸在,我一点不害怕,还是继续学游泳。爸爸夸我真勇敢。我要早点学会游泳,就可以像爸爸那样到深水区游泳了。
这段文字比起前一段,不仅仅是字数的增加,在文章的表达技巧上也有大大的提升。小作者通过画一个简单的写作思维导***,写出了一段更生动的话,而且自然地运用了环境衬托描写、动态描写、场面描写、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直接抒情、语气描写和语言描写等写作技法,把自己先前写的一段话修改得更具体、更能抒发心中的感受。可见,写作思维导***可以引发对最初、最真切感受的回忆和思考,让事情的经过、情感、思绪毫无保留地、快捷地通过***画的形式直观地记下来,让思想的火花一旦闪现,就立即得到捕捉,并不断生发下去,丰富文章的细节。
思维是作文过程的核心,只有抓住思维这一条主轴,作文才能有深度、有广度。用思维导***指导作文教学,充分利用思维导***的发散性、条理性、创新性、趣味性、直观性等特点,开启大脑的无限潜能,就能写出内容更丰富、思想更有深度的好文章。当然,思维导***的神奇魔力远不止这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让思维导***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描写秋天的片段篇3
1.从艺术手法看。两首词都采用铺叙、白描、点染、设想的手法写景抒情,但又有所不同。
铺叙是写作中常用的手法,就是详细的叙述,使描写的事物穷形尽相。可以指多方位、多角度地铺叙,也可以指采用多种方法铺叙。
白描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文字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重点要突出,语言要省俭,不加渲染、铺陈。白描的主要特点是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不求细致、只求传神,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点染:所谓“点”,指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
设想:在《雨霖铃》中主要是设想离别之后情景,在《八声甘州》中是设想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
《雨霖铃》抒写的是恋人间的离愁别绪,词人巧妙地以时间为序,分成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三个时段来铺叙,借助设想,从所见所想之景、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角度去写景叙事抒情,层层递进,细致入微地表达了“伤离别”的感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写离别前的景况,点明分别的时间、地点,秋蝉残鸣凄凉悲切,“长亭”代表送别,秋雨后阴冷悲凉,这些都营造出了离别凄凉伤感的意境。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是写离别时的情景。“都门”句以白描手法刻画了离别时的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深,一边是兰舟催发,内心的矛盾痛苦难以言传。“执手”句以白描手法描写两人分手之情状,诉无语、泣无声,却比任何言语情更深,极写离别时的悲愁凄苦。
“念去去”至结尾,是抒写离别后的情景。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点染手法设想别后景物,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越去越远,江面烟波茫茫、暮霭沉沉,天空辽阔低远,时间接近黄昏,景色模糊了,别离情绪也越发黯淡了,前途也更加渺茫了,景物中充塞着茫茫无边的离愁别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直接点明“伤离别”的情感,是为“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而秋天作别尤为可悲,实在让人无法忍受,强调自己离别的愁苦比古人、常人更多、更深。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进一步设想别后酒醒梦回所面对的景物,渲染“伤离别”之愁情,是为“染”。今夜酒醒的时候,不见心爱的人,只有自己对着岸上的杨柳,晓风轻拂,残月微明。短短七个字,集中了三种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来传达他无法排遗的愁绪。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是更深一层设想到离别后惨不成欢的情况。今后离别的漫长日子里,纵有“良辰好景”“千种风情”也等于虚设,因为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一起欣赏,可见这次的离别是多么痛苦。
这几句层层推进,把词人离别之伤感刻画得淋漓尽致。
《八声甘州》抒写词人漂泊在外望乡思亲之愁苦。上片以写景为主,视角从高到低,由仰观远景到俯察近景,层层铺叙,以种种凄凉秋景抒写思归之愁绪。下片由写景转入抒情,由自己思乡到设想亲人在思念我,结尾再由对方回到自己,转折翻腾,委婉深曲,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得更为曲折动人。上片“染”,用景物渲染思归之愁;下片”点”,直接点明思归之情。
“对潇潇暮雨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词人登高临远所见高处远景。秋雨后,江天暮空澄澈如洗,身上感觉到寒风渐冷渐急,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凄凉:“关河”是萧瑟冷落的,词人所登临的楼台在残阳余辉中也是冷落的。描绘出一幅深秋雨后的苍茫悲凉***景,融入了漂泊天涯的忧郁伤感。
“对”字,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情景。“潇潇”状雨势之狂猛。“洒”写出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又经雨涤,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用一“渐”字神态毕备,领起下文四言三句十二字。用字极其简练生动传神,可谓白描的典范。
“不忍登高临远”句直接点明思归之情。想念故乡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用“不忍”二字,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然后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遥望故乡,触发思乡之愁,难以排遗;二是“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回顾自己多年来漂泊江湖的经历,问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淹留他乡,问中带恨,仕途失意,为了功名不得已四处流浪,有家难归,一个“叹”字所传出的是千回百转的思绪和回顾茫然的神态,准确而又传神;三是“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怜惜佳人相思太苦,自己在登楼望乡,设想对方也是天天登上江边画楼,眺望远处江面上驶来船只,一只又一只都不是盼望之人的归舟,用具体细节白描来表达其怀念之情,仿佛是真的一样,化虚为实。如此层层剖述,婉转深曲。不仅如此,词人又转进一层仍写自己,“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你可知道我正在登楼凭栏眺望故乡,心中充满了思念故乡的忧愁苦闷?这本是实情,却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化实为虚,空灵生动,感情曲折生动,文笔变化多端。
全词一层深一层,一步接一步,层层铺叙,辗衍尽致,曲折委婉地表现了登楼凭栏、望乡思亲的羁旅之情。
2.从题材情感看。两首词都描写秋景,抒发离愁别恨,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但有所不同,词风也是一婉转,一悲壮。
描写秋天的片段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片段训练;方法探究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经常令老师感到难教,学生在做文章时感到无话可写,不知从何下笔。因此,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值得我们教师探究,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作文教学应从片段训练做起,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片段作文训练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有人说:“作文是哭泣时的泪珠,欢笑时的音符。”这个比喻让学生意识到作文无需刻意地去搬去套。在片段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启发学生调动各个感觉器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想象……让学生从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发掘出情趣和意义,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采撷朵朵生活浪花,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片段作文给了学生展示的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增强了写作兴趣。
二、片段作文训练有利于学生观察力和思考力的培养
学习《三颗枸杞豆》这篇文章中“三叔教导狗娃如何观察野豆角花”的情节时,可让学生学习这个片段的描写方式。教师指导学生描写时要言之有物,抓住特点具体写,可以从绘形、绘色、绘味、绘神、绘情趣等方面着手,学生在深入观察后一般都能写出比较满意的文章。
在描述性、说明性、评论性片段训练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增强对身边事物的敏感性,抓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积累写作素材。除了对学生作文技巧方面提供帮助之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灵。例如,学完《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后,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倾吐了肺腑之言:“中秋节的晚上,我看到一轮缺角的月亮,因为妈妈在南京打工。南京的月亮,也是缺了角的月亮,因为妈妈没有我,没有爸爸陪在她身旁。妈妈,你快回来吧!……”虽然只言片语,却写真话,抒真情,真挚感人!
三、片段作文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在文本中有许多言简义丰的词和内涵丰富的句、段,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大胆模仿、迁移。
在学习老舍的名作《济南的冬天》时,让学生借鉴课文某一处的写作方法和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用饱蘸浓情的笔描绘自己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让学生在创造的愉悦中感受美。这样的练笔,学生不得不潜心会文,深刻领会文章的含义。这种写作、想象、生活和文本互动的过程,就是一种忠于文本又超于文本的理解过程,既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写作内容更丰富,同时更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举多得。
如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在一个雨后秋日的傍晚,我来到山中……”根据这一拟设情境,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进行练笔。再从学生的作品中,选出最贴近课文的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片段作文训练能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在适时性片段作文训练中,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在写作中尽享作文技巧训练。如作文开头艺术,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句段仿写,词语锤炼……都可以让学生精心打造出一个个精彩的片段,扎实有效地提高写作基本功。如在《假如我是……》的片段练习中,有位学生这样写《假如我是风》:“假如我是一缕清风,我定会和天空的彩虹做伴,点缀我们美好的世界;假如我是一缕清风,我定会在下雨的季节出现,随着那沁人心脾的蒙蒙细雨滋润你的心田……风的冷静,风的执著,会成为我的明灯……”;在仿写冰心的小诗《母亲》时,有学生这样表达对母亲的爱:“我只愿化作您杯中的一片茶叶,为您消解无尽的疲劳;我只愿化作您身上的一床棉被,为您抵御寒夜的侵袭;我只愿化作您窗前的一缕阳光,为您带来生活温暖。如果这些我都做不到,我只愿做您的好女儿,给您以宽慰,给您以鼓励,给您以帮助。”
描写秋天的片段篇5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赏析】
范仲淹是北宋豪放派的先驱,其词意境阔大,气势磅礴,音调豪迈。但其作品,也不乏柔婉绮丽之作,这首《御街行》便为一例。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片柔情。
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词人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在寂静的夜晚,树叶纷纷飘坠在香砌之上,沙沙声响,不言秋而知秋。落叶声轻而细碎,然而词人仅凭耳朵就能将@些轻细的声音听出来,说明词人的内心极度孤寂,也反衬了夜的宁静。“寒声碎”不仅说明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由沙沙作响而感知落叶声,由落叶而感知秋时之声,由秋声而感知寒意。这个“寒”字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了秋夜寒寂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真珠帘卷玉楼空”,卷起珠帘,观看夜色。这段玉楼观月的描写,感情细腻,色泽绮丽,有花间词人的遗风,更有一股清刚之气。这里写在玉楼之上,将珠帘高高卷起,环视天宇,显得奔放。“天淡银河垂地”,评点家视为佳句,皆因这六个字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实不减杜甫“星垂平野阔”之气势。因为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以月写相思便成为古诗词常用之意境。“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写的也是这种意境,其声情顿挫,骨力遒劲。珠帘、银河、月色都写得奔放雄壮,深沉激越。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在空寂的高楼之上,卷起珠帘,观看夜色,只见天色清淡如洗,星河如瀑,飞泻远方。词人本是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刚毅男子,然而,在这空寂的天宇下,皎皎的明月中,又怎能不触发他内心世界的幽怨情思呢?因此,接下来就抒发了词人的落寞之情:“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年年到了今夜,月光皎洁如练,可惜意中人远在千里之外,不能陪伴自己共赏良辰美景,实在令人惆怅不已。此时感情的激流汹涌澎湃,以景寓情的手法已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内心的情感,于是词人在下片中,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倾吐愁思。
描写秋天的片段篇6
关键词:写景;特点;顺序;美
语文教师都要求在明确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环节。不同类型的文章,它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有侧重点的。写景类文章,在教学中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欣赏景物的美或者是景物自身的特点上。所以在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品读景物的美和语言文字的美上。
一、抓住写景文章的特点进行教学
写景的文章在教学的时候,要紧紧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教学,让学生在了解景物特点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年级上册三篇写景的文章分别是《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读完《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给人的感觉是美的。《北大荒的秋天》分别从天空、小河、原野这三方面来形容北大荒的美,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这篇课文的中心句。原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着“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这句话来写的。接着我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读一读,并且说一说美在哪里。整个教学始终围绕着感悟“北大荒秋天”的美上。而《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主要是写拉萨天空的“蓝”,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始终抓住拉萨天空的“蓝”展开教学。只是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拉萨天空的蓝。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拉萨天空的“蓝”。
二、按照一定的教学顺序展开教学
(一)整体感悟景物的特点
在教学第二课时,设计的环节是多种多样的。而我在教学第二课时的时候,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整体感悟景物的特点。就比如《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我在复习导入的时候,引导学生整体感悟北大荒秋天的美,提出了“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学生交流之后,顺势在多媒体上出示这句话,引导学生读一读,读出北大荒秋天的特点:“美”。在教学《西湖》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整体感悟西湖的美,我便出示一些西湖美景的***片,让学生从***片中感受西湖的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对西湖的印象,从而整体感悟西湖的美。而《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更需要***片、视频和音乐的渲染,因为我们班的学生都是生活在城镇上,这里工厂很多,根本看不到很蓝的天空,所以在教学《拉萨的天空》的时候,我出示了一段拉萨天空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仿佛跟随着他们的脚步,一起来到了,去感受拉萨天空的“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情景交融,学生自然而然会表达出拉萨天空的“蓝”。
(二)明确描写的景物
既然是写景物的文章,所以在学习这类文章的时候,必定要明确这篇课文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对于这些景物进行品读感悟。就比如《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写了三处景物,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三处景物。整体感悟北大荒秋天的美,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么课文中从哪些景物可以看出北大荒秋天很美呢?于是学生就会去了解课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最终找到了天空、小河、原野这三处景物。在教学《西湖》这篇课文的时候,由于这篇课文在描写景物的时候,不像《北大荒的秋天》一样分成三小节来写。所以在寻找《西湖》这篇课文的景物时,要引导学生一个个小节地寻找。经过查找,学生找到了第二小节描写的西湖的山,西湖的湖,第三小节描写的西湖的堤和西湖的岛,第四小节描写的月光下的西湖。
(三)了解作者观察景物的顺序
在了解了景物特点之后,在具体感悟景物美的时候要了解作者观察景物的顺序,教学《北大荒的秋天》第四小节的时候,抛出一个问题:感受了小河的清澈见底之后,让我们放眼远眺,来到北大荒的原野上去瞧一瞧。从“放眼远眺”这个词语让学生了解作者是从近处往远处看的。整个教学环节思路十分清晰。在教学《西湖》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自己去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体现“由辅到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第二小节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抓住“放眼远眺”“湖的南北西”来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四周到中间的。
(四)让学生读句子,展开想象,展现具体的、生动的景物,从而感受景物的特点
描写秋天的片段篇7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两类文本材料最适合表演,一类是童话寓言作品,还有一类是每单元的练习。如口语交际、做做写写、学用字词句等。如在第三册口语交际《学会招待》中,我让学生现场表演在家里招待客人的情景,请其他同学仔细观看,并提出意见;再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在小组中合作表演。接着出示句段让学生进行填填写写:王阿姨来找妈妈,妈妈不在家。我___________请王阿姨进屋,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然后________,王阿姨夸奖我__________。从学生的写话反馈来看,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写出了独具感受的语段,同时呈现出一幅幅鲜活的生活场景。这种演演写写的方式,不仅创造出一种台上台下互动互学的良好氛围,还充实了文本内涵,引领孩子们走进生活,用手中的笔描绘出自己的感受。
二、画画写写。丰富文本意境
把绘画引人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激情、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虾》这一课,在向学生介绍了小虾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之后,我设计了“画小虾”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手中的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虾的形象。并配上适当的“解说词”。学生欣然起笔,把文本语言所描绘的画面在纸上尽情挥洒,并加上自己五彩斑斓的想象。有一学生画了几只肥胖、毫无生气的小虾以后,配上了这样几句话:“在我们这些城市孩子眼里,小虾常常生活在美丽的玻璃缸里。有美丽的水草,有丰富的养料。但是我觉得它们并不快乐,因为毕竟他们不是生活在小溪和小河里。它们自由自在吗?不。如果我可以见到作者的话,我要劝他把小虾放到小溪里,让它们过真正快乐的生活。”这种话语充分说明孩子在感受文本传递感情的同时也把自己的独特的、现实的生活感受表达了出来,从而丰富了文本的意境。
三、做做写写,实践文本语境
教学中,如果运用做做写写的方式来实践文本语境,能使孩子感觉文本并不是脱离生活而存在,从而培养他们在学完文本后能与生活结合起来。如在学完《火红的枫叶》之后,我让学生为教师做一张贺卡,并写上对老师的祝福;在“学用字词句”中,我发给学生每人一张汇款单,帮助小黑熊填写汇款金额。通过这样的活动使文本的内容因为学生的做做写写与现实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又比如在《观察秋天》的教学中,我采取了“流程式”的方法,安排了这样的实践活动:1 寻找秋的足迹,搜集各种实物。如苹果、萝卜、树叶等进行创作,举办一次“秋之语”实物小制作比赛,让其在寻找、观察、记忆、描摹、创作中感受;2 亲近自然,参加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秋游,以愉悦身心的方式。去体验秋风之爽,秋水之凉,让其身心蓄满秋之韵味。3 举办一次“我爱秋天”的写话比赛。
就像叶圣陶先生指出的:“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累,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很自然的。”至此,学生写出的秋天,真实可感,富有天真烂漫,又显绚丽多姿,如:
大家都说秋天的足迹是金色的,我说不是。它是红的。不信你看――那苹果被染红了脸,胡萝卜也穿上了红裙子。
――秋天的足迹
其实秋天藏了许多秘密。他偷偷地告诉我了。我走在路上,他送给我一片用叶子做成的信,我怎样也看不懂。听了同学们的秋之语,我才知道。秋天是要告诉我他的秘密,他就要到来。你听,“刷刷,刷刷”。这是秋风吹过树梢的声音。许多金黄的落叶随风翩翩起舞,一片一片飘下来,我知道原来这就是秋天的秘密。――秋天的秘密
秋妈妈真神奇,她悄悄地抱走了西瓜,摘走了荷花、荷叶,带来了可爱的柿子、鸭梨,金黄的稻谷、火红的高粱,大枣,还有长了胡须、穿着绿外套的玉米。我走过田野,听到了村民们高喊:“丰收啦。丰收啦!’,还有“keke”的声音,原来,是农民伯伯收割的声音啊。我想要永远留下这奇妙的、美丽的秋天。――神奇的秋天
孩子们的秋天竟是如此充满了诗意与想象。然而诗意与想象是凭空而来的吗?绝对不是。著名唐朝诗人杜甫就说过:写诗功夫在诗外。因此在以文本为基础的实践活动,把生活引向孩子,同时也让生活走进文本,两者相得益彰。
描写秋天的片段篇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悟情”这样的理念愈来愈得到语文教师们的认可,并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过度强调朗读的作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虚情式”朗读。我认为:可能是老师在指导朗读时,片面加强表达技巧的指导。如:哪些词该读重音、哪些地方要停顿、哪里要“愉快”地读,或是让学生模仿录音或老师和优等生的范读,而疏于引导学生真切地体会文章的语言和感情。这就导致了学生缺乏对词句及内容的深入理解,情感未能真正激发,也就难以有感情的朗读。
情境描述(一)
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案例:(选自人教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11课《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师:谁能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一段?(一位学生读)
师:美不美!谁能读得更美些?(一优等生十分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得多美呀!谁还能像他这样读一读?(一生读)
师:全班一起读一读。
评 析:
在上述课例中,老师让多数学生模仿优等生的朗读,不少学生会因此抛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成为他人的传声筒。长此以往,很多学生会丧失自己去体会的欲望,而只知道一味地模仿他人。这是造成虚情式朗读的原因之一。
情境描述(二)
那么“如何避免虚情式”朗读呢?我们再来看同样的教学内容另一位老师不同的处理:
(1)抓住词语,结合生活,理解“五彩缤纷”
师: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呢?谁来读一读?
师:好多的颜色啊!请大家都来读一读这一段,边读边用彩笔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
师:谁来把你发现的描写秋雨颜色的词语读给大家听一听?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写板书:黄色、红色、金黄、橘红、紫红、淡黄、雪白。
师:秋雨中的颜色可真多呀,但秋雨中只有这些颜色吗?(引导学生去发现省略号)
师:你知道秋雨中还有什么颜色吗?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说。(秋雨把 色给了 , 。)
师:秋雨中的颜色真多,有黄、有红、有白……真像书上说的――五彩缤纷。
(2)引导品味朗读
师:在这么多的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把那句话好好读一读,一会儿读给大家欣赏。(学生练读)
谁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指名朗读)请大家一边用心听他读一边回想你见过文中描写的情景吗?
(一生读银杏叶一句)
师:大家看,这就是银杏树叶,它的形状多像一把小扇子啊,一片一片黄色的树叶从树上慢慢地落下来,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慢慢地扇啊扇啊,就这样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多美的树叶多好的小扇子啊!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读的真好。我仿佛感觉到了一把把小扇子在我身边慢慢地扇哪扇哪,好凉快!请大家都来读读这句话。(练读、指名再读)
(一生读枫树叶一句)
师:咦?为什么说枫树叶像邮票呢?(生:邮票是给人们寄信用的,会给人们带来信件,现在说枫树叶像邮票是因为枫树叶给人们带来了凉爽。)
师:你说的真好。红红的枫叶飘啊飘啊,给人们邮来了凉爽。请你把这句话给大家读一读。
听你一读,我仿佛看到了红红的枫叶在慢慢地飘,可真美呀。请同学们都来读读这句话。(练读、齐读)
(一生读田野一句)
师:田野里,黄澄澄的玉米,金灿灿的谷穗,饱满的黄豆都成熟了,在微风中轻轻摇摆,起起伏伏,真像金色的海浪在涌动。谁还想读读这句话?
(一生读果园一句)
师:看来,橘子、柿子是真多呀,“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一生读一句)
师:听你一读我仿佛看到了各种颜色的在秋雨中竞相开放。真美呀!
(3)配乐真情朗读
师:读完了这一段,我们发现秋雨真的是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大地上的万物都染上了缤纷的色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整段吧!(练读)
师:谁认为自己读的比较美?老师给你配上音乐读给大家欣赏。(指名读)
师:我们大家也伴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评 析: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共设计了三个环节激发学生真情朗读。第一,通过抓词语,带领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第二,通过品析文本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笔下秋天的美丽。在这个环节,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了“银杏树”和“枫叶”这两个句子。第三,通过配乐等辅助手段创设一种意境,激发学生真情朗读的欲望,享受朗读带来的乐趣。这样就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走进语言文字,感受秋天的美好和语言的美。这样层层深入的指导使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朗读时也必然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
反思与研究: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朗读,不是技巧问题,是读者与文本对话后真实感情的流露。“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只有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文章中去,有了真切的体验,才能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为了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文章中去,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模拟现实。这种做法是在课堂中创设一个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境,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产生真切的体验。
2.回忆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回顾与课文描述相类似的生活情景。在生活情景中,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情感,由于情景的相似性,这种情感会迁移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来,从而更好地朗读好课文。
3.展开想象。语言属于符号系统,抽象的语言符号只有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才有意义。特别是那些写人的课文,阅读时可以借助想象,把课文中对人物的描写,转化为更加具体生动的形象。
4.角色体验。我们经常听到“换位思考”这个词,站在对方的角度,更能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阅读也应该“换位”,站在文章角色的角度,更容易理解语言行动等背后的东西,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感情朗读就不会虚张声势。
描写秋天的片段篇9
4、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重点】
理解春、夏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教学难点】
理解夏季部分中较难的词句。
【教具准备】
1、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片和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分三课时授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读通课文,达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音、不断词破句;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读懂课文的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的准确。
【教学过程】
一、指导自学,自读读通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1、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都想知道什么?
2、简介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
(二)指导自学。
1、自读读通课文,达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音、不断词破句。
2、用序号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投影出示生字词)
chōunèlùyìngfēng
抽出嫩绿小鹿倒映封住
yánóngshèxiàsuān
严严实实浓雾宿舍献出酸甜可口
guÌxī hūzhǎnglí
名贵膝盖呼呼脚掌来临
2、师范读。
3、指名说出本课有6个自然段,再按自然段为序接读课文。
4、指数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教师小结
二、引导读议,深究读懂一、二自然段
1、提示:现在大家一起来读议课文,我们已知道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文章是怎样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呢?
2、读议第一自然段
(1)、启示:
①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们都知道什么?
②默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看出树很多?
(2)、让学生说说
(3)、教师点拔:出示红松、白桦、栎树的***片,认识这些树木,了解各自的特点,并指导第1自然段,体会“绿色的海洋”这句话(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小兴安岭的树最多,那么,春天的小兴安岭怎样?我们继续学习第2自然段)
3、放映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片让学生欣赏。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重点读议课文第2自然段(春季),指导学习方法。
(1)、投影出示:“春天的小兴安岭插***”,创设情景让学生边观察边自读课文,思考:第二自然段有6句话,分别从几方面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2)、学生自由发言,找出春天的景物。
(3)、理解描写树木的句子。
①读第一句,想想:春天的树木长得什么样?
②什么是“抽出”读原句,体会用“抽出”比用“长出”好在哪里?
③有感情朗读这一句(过渡:同学们,那其他景物各是什么样?)
④师生合作读后几句。
⑤看***片想象春天的画面。
师问:小兴安岭的春天怎样?(美)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1—2自然段。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欣赏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
(2)、齐读(带着欣赏欢愉的口气有感情地读)
6、总结谈话
1、大家对第1—2自然段都理解得很好,学习热情高,都争着发表意见,值得表扬。
2、这节课我们随作者游览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春天的美丽景色,下面大家按照刚才学习春天的方法,来找出小兴安岭的夏、秋、冬的美景。
三、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
1、出示季节和景物的表格,让学生自学课文找到对应的景物后填表。
2、学生汇报自学成果。
3、教师相机讲解三个季节的景物。
4、出示按季节顺序填好的景物概括,学生齐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出示选词填空,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总结全文
1、回忆小兴安岭的美景,体会理解“美丽的大花园”。
2、回忆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体会理解“巨大的宝库”。
描写秋天的片段篇10
走进公园大门,放眼望去,峰峦重叠,挺拔壮观。山上长满了各种树木,树叶浓密,人走进去,便淹没在其中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近看,红叶的形状不一,有长圆、扁圆、扇形,还有三角形的。远看,山坡上树树交错,叶叶相连,层层叠叠,相互辉映,映红了半边天空。在大片大片的鲜红中夹杂着深黄、褐色……就像千万只彩蝶上下飞舞,真是姿态万千,绚丽多彩。一阵爽人的秋风吹过,传来柔和的“沙沙”声,枝摇叶摆,像是在向游人频频招手。人们不由赞叹:“多美呀,香山的红叶!”
香山公园里潺潺的流水也很动人。小路旁,石缝里,溪水愉快地流淌着。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着耀眼的光芒。有时,溪水聚在几块碎石中间,静静地躺着,小鱼儿在你追我赶地嬉戏。
再看,路旁的花坛里,花儿展开笑脸,争芳斗艳。串串红连成片,鸡冠花顶起了花冠。那品种繁多的,伸开了蜷曲的花瓣;没有开放的花瓣紧缩着,像一个个彩球。不管是什么花,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考考你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鲜花色彩灿烂美丽。( )
(2)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
(3)姿态多种多样。( )
2.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红叶 ( )的秋风
( )的流水 ( )的游人
( )地流淌 ( )地嬉戏
3.“爽”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__画。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明朗,清亮;②(性格)率直,痛快;③舒服;④违背。“爽人的秋风”中的“爽”应取第__________种解释。
4.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描写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_____”在文中分别画出第三、四、五自然段的中心句。
6.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方面来描写红叶。
7.在这篇短文中,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种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描写秋天的片段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