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学反思第1篇
第三单元的语文可真应景!当秋天踩着落叶诗意地走进我的视野时,课文里也开始秋意飘飞。
南方的四季并不分明,可是—入秋,阳光的颜色都变了——变得金黄金黄,十分悦目,恩……像个和善的老头儿。在上班时,我时常闭上眼细心地聆听秋叶"唰啦啦"飘落的声音。没想到这一习惯竟不知不觉被学生学了去……
是这么回事——
《秋天的雨》教得很不成功,学生显得疲惫,朗读很不起劲儿。回到办公室我仔细地想了想,一是星期一大家还未恢复状态。二是我自己被他们的吵闹弄得不胜其烦,停下来整顿了好一会儿纪律,大大破坏了课堂气氛。而且,我自己的语言渲染突然变得那么地苍白无力……
上《听听秋的声音》时,我就改变了策略。实在也巧的很,我写完课题,窗外正好吹过一阵风,"唰啦啦!"这纯自然的音乐激活了我的心。我惊喜地喊:"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风吹落叶""风声……"
刘凌涛站起来喊:"秋的声音!"
一个有趣生动的导言就自然地生成了……
学生们是闭着眼听完我的范读的。这首小诗打开了他们思路,竟使有的学生听到花开的"啪嗒"声,农民丰收割稻的"唰啦"声……
惊喜在秋之声中,不断涌现……它们时而在窗外寻找秋天的影子,时而闭上眼回忆自己海边的、山里的童年……
感谢上帝!我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童年比我的童年更加色彩斑澜……
看来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窗外已有满眼秋色,又何须我苍白的语言……
下课了,还有许多孩子围着我讲秋天……突然,念小婷很认真地问我:"老师,秋天为什么不和我们玩儿一下再走呢?"她大概还在想课上的那个"秋天为何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问题吧!我笑了一下说:"她已经和你玩过了。只不过你没注意……比如它‘呼’地一下摸了你的脸,‘唰’地一下又碰了你的耳朵。"小婷开心地笑了。
回到办公室,念小婷的话在我的脑中反复盘旋,挥之不去。"为何不和我说一下再走?"她大概是没时间玩耍吧!我突然一下子理解了这个上课爱吹泡泡的女生。也许,下课了,放学了,她又要被推进作业的漩涡里,根本没有时间玩……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第2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3.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
教学理念
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借助画面和语言描述等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想像,注重情境中语言的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和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一组表现秋雨美景的动态画面,创设意境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的雨中,去享受秋雨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自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可借助字、词典解决,也可在小组内交流。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把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试着读给大家听。
[为那些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他们也能得到锻炼和发展。]
3.初步交流读书的收获:在你眼里,秋天的雨是什么样子的?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秋天的雨在大家眼里各有不同的样子,而每种样子都是一幅优美的画面。请大家再次走进这秋雨的美丽***画之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哪些描写使得画面十分生动,从而吸引了你?在有关的词句下面做上记号,说说理由。
[把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入境生情,在感动中抒怀,获得对文章的感悟。]
2.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全班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随机点拨。点重抓住三幅画面理解感悟:
①“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引导学生从“五彩缤纷”,“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在秋雨里点着头”等词句体会树叶、果实、鲜花的动态,并联系自身的经验,带着情感去品读。)
②“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
(引导学生从“甜甜的”,“香香的”,“把小朋友的脚勾住”等具体描写香味的词句入手,联系“非常好闻的气味”展开想像。)
③“秋天的雨有一只金色的喇叭……”
(引导学生抓住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小树叶的动作体会它们的心情,想像画面。)
[在品词析句汇报及与他人交流、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情感的碰撞、交融,感悟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
3.在秋天的雨中,你还发现了哪些课文中没有描绘到的画面?介绍给大家,好吗?
[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并走出教材,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四、潜心品读,享受美文
1.大家描绘的画面实在是太美了,让我们带着对美的向往,融入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秋雨之中吧!
(播放轻松优美的乐曲,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们现在就是一个个可爱的小雨点,请伸出手来,与身边的朋友握个手,再热情地打个招呼,用心听听你的秋雨朋友对你说了些什么。
3.让我们带着这美美的感觉再美美地读一读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注意课堂的动态生成。在美读时,孩子们自然融入其中,达到物我同一、文我合一,从而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进行着精神世界的建构,使孩子们的认识、思想,在感悟、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变得愈发深刻,情感变得灵动、丰盈而美好。]
五、作业超市,拓展延伸
1.把你认为最美的词句摘录在你的小本本上。
2.用彩笔画出你认为最美的秋雨***。
3.如果你就是秋雨,你准备把什么作为礼物送给大家呢?请以“秋天的雨有……”开头,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4.课外阅读有关描写雨(春雨、夏雨、秋雨)的文章。
上面的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做。
[尊重差异是教育的前提。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习方法和兴趣的题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抓住一个“读”字,始终以读为本,结合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积累。
一、创设情景、品读感悟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秋天五彩缤纷的色彩”,语言文字生动优美、朗朗上口。结合课文特点,我以调动学生朗读兴趣为目的,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使“以读为本”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如下:
1.适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在脑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缤纷的美景表象,以想带读。
2.巧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悟,以悟促读。如:在美读“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个句子时,我抓住表现动态的词语“扇哪扇哪”,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读,体会其中的轻柔美与动感美,进而读出其中的韵味。
3.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的美丽景色,以情助读。学生在多种形式、分层次的反复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本段的文眼“五彩缤纷”一词的含义,领略到了五彩缤纷的色彩美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美,体会到了秋天的美丽和欣赏美景的愉悦之情。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继而用美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以演激趣,读中品味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深秋中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繁忙热闹的场面。”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在此,我采用了“表演读”的方式来理解、品味本段的语言文字。怎样让学生置身于文本创设的情境中去,我采取了以下策略:表演前,学生充分地朗读,积极为自己的出色表演奠定基础;表演中,学生兴趣盎然地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表演后,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次美读,实现了情感的升华。“演”是为了读,一个“演”字,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再现了动物、植物们准备过冬的快活、忙碌的场面。与此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超越了文本。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第3篇
一、课文分析
《秋天的雨》旨在让学生学会对于秋天的雨的描绘,同时拓展出去,从各个角度去分析一种景物,提升自己作文的水平,每一种角度的切入,怎样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去渲染,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通过小动物的动作等,来反应秋天的雨的特点。
二、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会读和会写课后的生字和生词,进行准确的读出和组词。学会通过各种角度去描绘一种景物,进行情感的融入。更加熟练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文章的提升。
2、能力目标。从各个角度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于一种景物的分析和运用,学会仿写;有层次的去写一种景物的各个角度,去分析每种景物的内在内涵。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丽。感悟景物中的内在美,体会其中的内涵。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一种景物的美,然后进行描绘。
三、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秋雨”的声音,带有秋风的声音,“哗啦啦”的雨声将学生带入一种情境当中去,在这种情境当中去体会秋雨的声音。
教师让大家描绘一下秋雨的印象,从“颜色、声音”等各个角度去分析和发现,每个学生提出一句或者两句,进行比较和交流,这样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景,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关于秋雨的诗句,进行比赛,看一看谁说出的关于秋雨的诗句多,谁说的最美,谁说的最好。(设计意***:渲染下雨的氛围,带入一种如诗似画的境界中)
1、初读课文,了解文意,扫清字词障碍。(1)让学生自己,或者同桌,或者小组内进行朗读课文,扫清文章中的字词,不认识的字自己通过商量交流,通过查字典,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做到会认会写会分析。“扇、菠、萝、邮、爽、柿、紧、杨”,让学生自行解决。(2)教师通过出示PPT文稿,将生字加上拼音和去掉拼音,进行有效的朗读,让学生开火车读,自由度和协商读,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出现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分析。开展多元化的识字方式交流。(3)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抢读,我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每个苹果上一个字,读对了的同学,摘得一个苹果,然后奖励给他一个小星星。(4)教师点名读字,开火车读字,然后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分析,教师随机挑出几个字让学生朗读,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设计意***:将识字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式展开识字,进行巩固)
2、二读课文,熟悉文意,分析课文段落。(1)二读课文,要知道文章里对于秋雨描写的角度,“声音、颜色、气味、形状”等,都是我们可以融入的角度,每个角度又通过可以感知的方式,进行了有效的拓展,达到一种渲染情感的目的。(2)“秋天的与,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有注意,把秋天的门打开了”,体会这一段的优美语句,让学生谈感受,“清凉、温柔”关键词,说明雨水的一丝丝温凉,然后提出“比喻和拟人”的修辞,让学生进行特点分析,“秋天――钥匙,把秋天的门打开了”。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整个秋天的风貌展现了出来。(3)对于秋雨描写角度的分析是本课重点。颜色: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银杏树――黄色,像一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枫叶――红色,像邮票,飘啊飘啊;田野――金黄色,像海洋;果树――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苹果、橘子――香甜的气味。声音: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要来了。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抓紧挖洞;松柏穿上厚厚的衣服。对于秋雨的总结:丰收的歌,欢乐的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提供写作素材,大自然中的景物,进行仿照课文段的仿写,也从颜色、气味、声音入手,写一段关于某种景物的内涵和魅力;教师先读一段描写文字范例,学生根据范例和音视频写出自己的感受;完稿后组内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二次修改,老师点评若干;优秀作品展示和学生奖励。(4)学生小组合作勾画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并且尝试讲解本体和喻体,讲解拟人句两者的相似点。然后进行两种修辞手法的仿写,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和分析。(设计意***: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的描绘一种景物,融入修辞进行勾画,试着写一段话,多角度多层次的描绘)。
3、三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对于秋雨的喜爱。教师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对于秋雨的描写,你最喜欢哪一点,颜色?声音?气味?小动物?丰收?选择其中1-2项,进行评说,谈一谈为什么喜欢,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来。
每个小组排出一名代表,进行课文的分析和评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更能体会到一种秋雨的美,这种秋雨的美丽,我们往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表达。
学会用自己的情感去描绘一种事物,教师列出“春天的花朵、夏天的炎热、秋天的月亮、冬天的雪花”等几种方式,然后让学生试试描述其中的景物,从各个角度切入,进行有效的描述。(设计意***:训练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刻理解和分析)
4、综合性学习的拓展。(1)要求学生搜集关于秋天的词句,各自摘抄10-20条,然后放在一起展览比较;(2)用自己的画笔画下秋天的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3)用自己的笔写下秋天风景的模样,进行文字的表达和交流;(4)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一次秋游,记录下沿途的风光和秋游的景色和心情。
5、作业的相互展示和交流。将自己所选择的作业,放在一起进行观赏,互相取长补短,找出最优秀的作业,进行奖励和表扬,然后进行二次作业的修改,提升作业展示的水平。(设计意***:提升交流,互相学习,多元化促进文章理解)
6、板书设计的关键词。颜色:秋天的雨,银杏树、枫叶;田野;果树,,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气味:梨;菠萝;苹果、橘子。声音: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小动物们。对于秋雨的总结:丰收的歌,欢乐的歌。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第4篇
[关键词]散文;超越;文化人格;文明;价值
[DOI]10.13939/ki.zgsc.2016.22.273
20世纪末期,余秋雨的散文,在海峡两岸刮起了一阵旋风,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余秋雨台湾演讲》《霜冷长河》,乃至于《千年一叹》等,篇篇动人,本本畅销,在出版业不甚景气的情况下,创造了书市的奇迹。余秋雨的散文,魅力无边,风靡广远,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引人入胜,风起云涌,使读者心驰神往,眉飞色舞,从而形成了余氏特有的历史、文化凝重的美学空间效果。
1 对传统散文的继承和超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文蜕去了***初期的稚嫩步态,恢复了“五四”以来的精神,又包容了90年代特有的文化意蕴,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文坛上,这时成就最大的莫属余秋雨了,他以其冷峻的理性和充沛的人文意识关注着民族、历史、文化,着力构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品格,从而在作品中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和文化范式,完成了作者对当代散文的超越。
余秋雨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首先,表现在独特的思想文化境界上,也就是说,表现在对文化的深刻洞察上,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文以载道”的精神,但种种“载道”精神的继承,不是以文学的形式来传道和布道,而是以一个学者的身份,“以人类历史为价值坐标去对待各种文化现象”,“关注处于隐蔽状态的文化”。他的作品矫正了一些僵化死板的教化性文学观念,既审视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治形态,又拷问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既考察正史所记载的正统话题,又剖析野史也很少触及的非主流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了以人文观念理性地反思“文化是民族精神”(本尼迪克语)这一主题,当我们读过余秋雨的散文作品后,不难发现他在文化精神上建立了独到的“道场”,而且这是一个丰富深邃、宁静淡远又透着无限生机的“精神道场”。例如对于苏州,游得人多了,理解也就多了,一般意义上只认为它园林雅致、庭院幽深,最大的文化探求也不过认为它只是吴越文化的核心地,是以景观的欣赏体会其中阴柔、温情、小家碧玉式的文化生态。而余秋雨则认为苏州这个温柔之乡也有理性的存在,作者透过文物景观的表象,将苏州默默忍受着、委曲着战争,甚至于时间久远,世事苍桑,仍保留着曾带给他们灾害者的足迹,最后将矛头对准了“九千岁”,作者的目光专注的是园林依旧、桃花依旧前后深藏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洞察、文化审视和文化关怀是前所未有的。再如他认为海南岛由于和大陆隔着一道天然的海峡,所以两者的自然形态和意识形态都有很大区别,这一道海峡挡住了中原的燥热和严寒,也挡住了中原的传统和文化。因此它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形态,而一旦与大陆发生关系,这种形态就具有一种反叛性和挑战性,对海峡对岸的激动和反常表现出一种漠然,对代代相传的价值观念表现出一种蔑视,这和当代散文中只是对***治的附会、对历史的谴责和企***表现“自我”而却往往使“生活”丧失、“自我”沉沦的散文不同,他的散文避开庸俗社会学、***治学的羁绊,试***从海南这一特殊的地理文化形态,直指民族心灵深处。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姿态指向未来。
其次,表现在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余秋雨散文之所以能吸引读者,其根本原因是作者在散文中保持了自己的个性,而这一个性中又包含了对一代文人的品味、关注和思考,作者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笔端,而这个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者的文化生命和“万解源泉,不择地而出。”于是,一处处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再由历史显现文化,最终由文化展露民族的存在状态,摆脱了当代散文几十年来“小体会”“小摆设”的樊篱。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他的主体意识深深蕴含着对历史的洞察,对未来的执着,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余秋雨的散文抛开俗常生活、社会***治生活层面上的东西,从历史和现实进行极其深切的感悟,其中的欢愉、忧思、苦恼都与历史、现实、未来紧密契合,从而构成一个多维结构的立体化主体意识。
2 对健全文化人格的探寻
艺术的创作是具有个体性的,任何一个作家都有其特异的话语模式与语语形态。这些都被赋予了作家的思想和情感,成为我们解析作家作品的钥匙。在余秋雨的散文中这种钥匙便是“人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也指人们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而文化人格则是作为文人或文化人所集中体现的品格。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作者重提了这一千古的话题,“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这显然是一个具有人类文化普遍性的问题,而余秋雨的散文正是对中国传统的文化人格进行寻觅和推演,构建了一个健康的文化人格。在他的第二部散文集《文明的碎片》中,他呼唤“所有良知未泯的文化都应该来参与构建文明前提的事业”。他的散文不只是为情造文,而是着重为重建民族“健全而响亮的人格”写作。从这个意义上看来,可以说这是对“五四”文化的遥远回应。如果说“五四”先驱们自觉地把这项重建工作与争取民族***的***治斗争联系起来,那么,余秋雨则企***从对历史的反思中在***治不到场的情况下,把这一项艰苦而伟大的使命直接托付于文化,余秋雨的逻辑是:民族/文化―文化人/精英―人格。余秋雨认为民族的强劲依赖于文化的发达,又维系于知识分子(文化人),因而知识分子(文化人)如坡、朱熹等,他们人格的健全是至关重要的,他在散文中对重建民族健全而响亮人格所表现出来的虔诚和执着,为散文带来了不同凡响的超越。余秋雨在散文中着重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格进行了剖析,主要是针对当时历史的非主流非正统文化人格,如贬官文化人格、隐逸文化人格等的健全进行解构。
3 对文明的沉重思考
人类从蛮荒到今天已度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关于蒙昧、野蛮和文明一直是古今许多人关注的话题,而余秋雨对文明无休止地探索和思考,对文化的反思甚至达到了一种“准宗教式的狂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没有创造过什么宗教,或者说信仰上不皈依于某种宗教,宗教意味相对来说是淡的,但他们在观照、思考人间的事物时,却有一种类似宗教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趋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自觉地承担起“拯救文明、普度众生”的使命。余秋雨作为一个现代的知识分子要求“拯救文明”的愿望尤其强烈,他心目中理想的文明是建立一个以真善美为核心的道德机制。如在《西湖梦》中,西湖是人间天堂,美景之最,余秋雨引用一位日本和尚虽不高明但极贴切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西湖的评价:“它积贮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缈。”真善美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余秋雨的笔下,人格之真、风物之美,因为缺失了某些因素而成为有缺失的文明。在《文明的碎片》题叙中提到“不存在文明前提”时有三个例子:法西期屠杀婴儿、造反派烧毁古画、小学生推坐满大人的汽车,目标都指向了“恶”――蒙昧和野蛮的代名词,即善――文明的对立面,因为文明是善的。他认为要重建文明,首先文化人的品行必须是端庄的,余秋雨心中文明重建的核心结构,是以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为基础的文化和人格。余秋雨在急切呼唤的同时,对文明也进行了沉重的思考。余秋雨的散文是以中国历史为经线,各个时期文化的横断面为纬线,将理性的思考寓于散文的载体中,并将“文明”这一主题贯穿融化于其间,以此表现数千年来中国文明和文化步履艰难的沉重。“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作存在,文明的伤心处,不在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的伤痕累累,而在于把蒙昧和野蛮当成文明。”他的散文正是通过向读者展示的中国历史上一幕幕蒙昧、野蛮和文明相互搏杀的悲喜剧,提炼出许多令人叹息、发人深省的有关文明的沉重思考。作者在《坡突圈》中叙述坡贬谪黄州这段经历时,展现的是一幕幕文化史上的悲剧,甚至丑剧。在对坡的“围剿”运动中不要说因妒忌而生害人之心的“倒苏”派代表李定、舒澶、王硅、李宜之等,甚至包括沈括这样的人也在“其中”,试问“东坡何罪”?独心名太“高”。于是坡的贬谪,已不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置身于文化之中的野蛮和文明的“围剿”和“反围剿”。
余秋雨作为一个受传统文化浸染,同时又身居都市的现代人,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作家通过对祖国山川美景进行考察的漫溯中,对民族文明的脉胳进行了精心的梳理,深深地表达出了一代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命运以及华夏文明的忧患和关怀。通过余秋雨的散文,不论是《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还是《山居笔记》,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不仅是一个学者、散文家,而且是一位洋溢着文化气质的哲人。读他的散文如同品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使我们思接古今,浮想联翩,感受到仿佛是源本于生命感悟的人生关怀,历史的沉重感,现实的紧迫感,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深深忧患意识和对拯救文明的强烈愿望。余秋雨站在文学的立场上,阐释了历史,反思了文明,这正是他的散文在文化方面的取向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余秋雨.秋雨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2]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
[3]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4]韩石山.散文的热与冷――兼及余秋雨散文的缺失[J].当代作家评论,1996(1).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第5篇
余秋雨获过大量的奖项,他最看重的是“中华十大财智人物特别奖”与“十大财富领袖”奖。
清茶一杯,略微有些苦――正如他的文化苦旅。余秋雨侃侃而谈,用饱满的激情和睿智的思辨征服着你。采访眼前的这位学者型作家,倾听他的非凡经历,不亚于在享受一席口味与营养俱佳的精神盛宴……
被越级评定为全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68年,余秋雨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后留校任教。“我们这一代失去了受正常高等教育的时间,这使我感到一种追赶的责任感,一切从零开始。‘’后的主要补课是系统地阅读西方原著,进行完整的研究。看懂了,就做一些笔记。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我对14个国家的思想文化经典做得比较细致,我的《戏剧理论史稿》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资料都是我自己翻译的,花了很长时间。”
“”结束以后,因为需要教材,余秋雨把自己笔记当中和戏剧有关的部分整理成书。“《戏剧理论史稿》这一整理出来就是68万字,西方东方14个国家的戏剧理论思想都涉及了。”让余秋雨欣慰的是,《戏剧理论史稿》被认为是当时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述世界各国自古代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理论著作,后来还评上了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不久,余秋雨又写了本《戏剧审美心理学》。这是中国第一本研究戏剧审美心理的书籍。紧接着,余秋雨又写了当代中国第一部以文化人类学观念研究中国戏剧文化通史的著作《中国戏剧文化史》。
当年,复旦、华师大、北京高校的教师对余秋雨的著作进行评审,联合推荐他为教授。复旦一位老教授说,这么多学术著作,任何一本在复旦都可以做教授。就这样,余秋雨没当过一天副教授,就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角色变换的阵痛与梦想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某个晚上,在安徽省贵池山区一个僻远的山沟,余秋雨观看了一部极俗极辣的傩戏,心中曾经翻涌的激情似乎从这出戏上找到了冲决而出的堤口,他深感自己多年来的书斋著述与实际发生的文化现象严重脱节。余秋雨由此深受启发,开始了文化旅行的生涯,用脚板接触土地,用身体接近大自然,用眼睛获取信息,用大脑思考文化。他把这叫做“田野作业”,他希望走向“文化现场”,因为只有通过生命的投入才能消除对文化的无知。
说到为什么后来中断了学术生涯,余秋雨显得有些无奈:“我很不愿意中断它。当年,同志提出选拔领导干部民主化,我们学校当时是文化部的试点单位。提拔干部搞民意测验,结果连续3次我都是第一名。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部教育司的司长方先直接来找我谈话。我以为他让我当系副主任,因为我们缺一个系的副主任。我就没想到,做一个系副主任,哪要文化部出面啊?结果一谈,是让我当学院的主要行***领导,先做一段副院长过渡。就这样,就做了副院长,后来又做了院长”。
6年的行***管理工作,让余秋雨没有时间搞学问。余秋雨自称写《文化苦旅》时,还只是一个散文新秀:“我开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我突然思考,我的文化思维有没有可能和更多的普通读者分享?”让他始料不及的是《文化苦旅》一炮打响,他在文化散文的写作上由,此“走红”。
为集中精力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余秋雨于1992年夏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职务。“当时,上级部门确实希望我担任更高的职位,而且有3个职位可供选择。我的辞职,使北京和上海的领导大吃一惊,因为当时还没有一个年轻的正厅级干部在没有犯任何错误的情况下辞职的先例。我辞了整整23次,还与医务人员串通了装病。当时正巧有几个数学家由于社会工作太忙而英年早逝,全国舆论关注,上级也就勉强同意我辞职了。”说到辞职的原因,余秋雨坦言:内心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在文化,而不在行***。“行***工作中,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不能做的再当下去也还是不能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固守权位、级别和待遇,就无聊了。”
当时有不少上级部门的领导一再劝余秋雨:“你不辞职也能从事文化研究啊,把繁杂的工作更多地分配给副手们就可以了。”但是余秋雨觉得不行,“我做什么都认真,从事行***工作时也是白天黑夜都投入,根本插不进写作。更何况,我当时已经明白,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望,而精神文化还废墟重重,因此我必须花费大量完整的时间长途跋涉,去考察废墟,然后作一些系统发言。”
“走得最远的文人”挖掘到了中华古国的文化基因
作家白先勇曾如是评价说:“余秋雨先生挖掘到了中华文化的DNA,因此能让全球华人读者莫名地获得普遍感应。余秋雨先生为了挖掘中华文化的DNA,考察了世界各地的文明遗迹,所走的路,可能是现在活着的作家中最多、最远的。”
1999年,香港凤凰卫星电视台制订了一个“千禧之旅”的计划,余秋雨作为特邀嘉宾,跟着考察队从香港出发,途经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基斯坦:伊拉克、伊朗等10个国家,跋涉4万公里,踏上了一条新的文化考察和传播之路。
余秋雨以为,“行走”本身比写作重要,脚板比笔头重要,文字只是脚步和情感“现在进行时态”的实录。“我写文章,就是为了与我的多灾多难的同胞作深层交谈,而不是为了自我消遣。这么多地方,我是冒着生命危险在走;因为我们走过控制的地区,没有任何保护,每天都不知道明天是不是活着。”
余秋雨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局限的,时间变化其实很小,人生不过百年嘛,但空间度量是很大的,可以说,空间距离决定你生命的质量,只有对空间有了足够的了解,你才能摆脱了卑微的状态。”余秋雨认为,从人性的原则来看,休闲度假期间,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态,使一个案牍劳形的人成为一个自然人。他笑着说:“我们旅游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西方人工作是为了旅游。在西方旅游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
“收获是蛮大的。我是在走出了中国之后,反而更加了解中华文明是什么,这本身就是学问。”余秋雨再一次向我们阐明,真正的学问不是书本;而必须用自己的双脚,用自己的眼睛去获得:“到过那些地方才明,白,中华文化从几千年延续到今天非常不容易,因为有的地方同样有过几千年的文明,但文明已经破碎,而中华文明仍然活下来了。”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第6篇
关键词:美在课堂 润在心灵 教育教学法
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美的感情的召唤下,才能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教师只有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体验美好的情感的前提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有可能“提高到宇宙的思想,并了解自然和一切现象的总体。(别林斯基语)”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应该将学生的求知寓于求美之中,因为唯有如此,才会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陶醉在妙不可言的审美体验中,并在这种审美体验中逐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那么在语文教学时,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将学生的求知过程寓于学生的求美过程之中,让语文教育“美在课
堂,润在心灵”呢?
一、美美地读,让美的语感滋润学生的心灵
美美地读,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感受、对课文的感情基调有了准确把握之后,对课文进行的一种高层次的审美阅读方法。这种美读需要教师精选与课文内容、课文感情基调或者课文风格基本一致的音乐作品或者配乐朗诵音画视频等为辅助手段营造氛围,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与节奏把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和形象等声情并茂地传递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从而引导学生在美读的过程中自觉地进入与作者神相遇、气相通、心相投、情相融之审美境界,让学生在美读的过程中耳醉其音,目酔其画,心醉其情。
比如,我在教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现代诗歌《雨巷》时,就是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在美读中体味《雨巷》中浓浓的抒情意味和浓浓的朦胧意味等美学特质的。课前,我在网络中精心挑选了配乐音画朗诵视频《雨巷》,课堂导入后,我首先让同学们美美地享受了一遍深沉、哀婉的《雨巷》朗诵听觉盛宴,然后再次播放这个音画视频,让同学们随着音乐的旋律和朗诵的节奏有表情地反复诵读《雨巷》,让同学们在这美美的诵读中再现《雨巷》中狭窄、阴沉、幽深的江南雨巷情景,以及雨巷中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美丽而又朦胧的雨巷姑娘的艺术形象,体味《雨巷》中所表现出来的朦胧而又幽深的美学特质,体味作者在《雨巷》中塑造的在江南幽深、狭窄的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的心境,继之与作者在《雨巷》中表现出来的既迷惘感伤又怀有无限期待之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二、美美地品,让美的意境滋润学生的心灵
美美地品,就是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充分把握文本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重点段落等进行深层次的品味、多维度的探究、多视角的质疑、多方位的赏析等。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文章产生更深层次的鉴赏欲望,引导学生在初步感受文本的形象美和意境美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哲理。
比如,我在教学的名篇《沁园春·长沙》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背诵曾经学过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诸如元代马致远的《秋思·天净沙》等咏秋诗后,总结归纳这些咏秋诗的共同特点——浓浓的、无法排遣的悲秋情结,然后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咏秋诗《沁园春·长沙》与传统咏秋诗的明显区别。不一会儿,一位女生举手回答说道:“的咏秋诗《沁园春·长沙》与传统咏秋诗的最大区别在于:在《沁园春·长沙》中不仅没有表现出传统咏秋诗中的悲秋情结,反而将湘江橘子洲头的秋景描绘得十分壮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在这首词中,我们不仅没有受到传统咏秋诗中郁闷、低沉、哀婉的悲秋情结的感染,反而欣赏到了为我们精心描绘的南国秋天的美丽画卷。”赞赏这位同学的精彩发言之余,我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的《沁园春·长沙》与传统咏秋诗为什么会有上述不同?几分钟后,一位男生举手回答道:“这是年轻时就洋溢着的***热情和喷薄欲出的***豪情所致,这是崇高、旷达、完美的人格魅力所致,这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与伟大抱负所致。”这位男生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我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三、美美地再创作,让想象之美滋润学生的心灵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对作者在文本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意境、形象等“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还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对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意义“空白”等进行合情合理的、充分的演绎——再创作,从而把文本中承载的隐性的悦目的形美、悦耳的音美、醉心的意美等美学成分充分解读出来,并引导学生在这种全面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高层次的再创作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比如,笔者在教学杨绛的散文《老王》时,就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意义“留白”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和对之进行合情合理的、充分的演绎,并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品鉴文章中的“我”与老王的人物形象和作者在作品中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后,说:“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文章中是否有多处意义‘留白’。如果有,请试举一处加以演绎。”不一会儿,一位女生举手回答道:“文章中在作者与老王最后一次见面到作者得知老王死讯的这个部分是留白。这期间,作者与病入膏肓的老王已有十多天没有见面,对于老王在年老病重濒临死亡期间的艰难、孤独、痛苦等生活处境进行了留白,目的是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和余地。”我说:“请同学展开自己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这段意义‘空白’合情合理地、充分地演绎出来,好吗?”不一会儿,一位男生举手回答道:“那天,老王从杨绛家里出来后,一边巍颤颤地往家里走一边自言自语道:‘杨大作家啊杨大作家,你也太过体贴我了。多年来,承蒙你的照顾,我才有口热汤喝有碗热饭吃。现在,我是将要死的人了,你还要把这些钱硬塞到我的手里干嘛?’”他话音未落,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我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又一位男生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演绎道:“从杨绛家里出来后,老王十分艰难地回到了家里。他艰难地爬上那张睡了几十年的破旧木床,在病痛的折磨中喃喃自语道:‘今生今世遇到杨大作家这样的好人,我也不算枉活了一辈子。……唉,遗憾的是,杨大作家不明白我这样一个临死者的知恩***报之心……唉,杨大作家,这些年你照顾我还少吗?’”顿时,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笔者对“美在课堂,润在心灵”的具体诠释。
参考文献
[1]谢书明,“美读”训练与语文能力的培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3).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第7篇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艺术特点
上个纪末,中国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追求经济利益几乎成了社会的主流,在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文化似乎在逐渐被荒芜。对文化潜存的爱与需求,使得社会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依靠,余秋雨的散文就在此时适时而出,成为社会的“心灵鸡汤”,余秋雨的散文不仅风靡国内,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广大华人读者所喜爱。
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一直都在苦苦的追索、思考与反问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文明,也有过一百多年被屈辱与侵略的经历,这些都构成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历史沉淀。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支撑,传统的文化是孕育现代人文精神的摇篮。过多的利益追求,使社会躁动不安,文化的荒芜使得人们的心无处可安。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余秋雨痛心于当今学子对于民族历史知识的欠缺与对传统人文文化的欠缺。同时,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学术功底的学者,一种使命感又使得他开始思索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关系,于是,他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文化“反刍”,用一种自由的随笔把沉重的历史做了一番新的阐释。
余秋雨的散文涉及到诸多的重大历史话题,也涉及到时展中的种种问题,更涉及到历史文化与当前文化冲突的种种现象,其涉及面之广,探索度之深,在我国当代散文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历史景观为题,他试***通过对文化的“反刍”来与历史对话,探索这些历史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求得与历史共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为探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点,他开始了《文化苦旅》,西探甘肃敦煌,访遍大江南北,甚至奔波海外,以一腔热血、满怀深情,试***将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融汇到那一管笔端,他把沉重的历史反思与秀丽的自然山水融合;将沉重的历史话题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更确切的说,他在表达的是自己的生命情感。如在《道士塔》中,面对着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洗劫一空,民族瑰宝遭到毁灭性破坏,他心痛欲绝:“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这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面对着麻木的道士,余秋雨在“哀其不幸”的同时,又“怒其不争”。在《千年庭院》中,他在阐释当今中国教育现象时,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个教师的无奈心境。在他的文章中,无一不表现出一种对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景观深刻反思后的精神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期盼。
二、生命感悟与理性思考的交融
余秋雨的散文,有其独到的目光与写作手法,这与他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深切的文化使命感有非常大的关系。他的散文,已经不仅仅是文学范畴中的散文,无论是《千年一叹》中对四大文明发源地的探索,还是在《行者无疆》中感叹于“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余秋雨所思考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之所以得以一脉延续、中国的文化发展又将何去何从等问题。在这两部散文中,他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悟,而在感慨之余,又不缺理性的思考。
他在深入到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探访,他已经摆脱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坐在书斋里做学问的局限,而是真确的去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生命的挑战,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突破,也是在文化探索中的一种升华。在数月间,他经历了多数知识分子所没能体验的各种心智与体力上的考验,也由此生发出别人所无法感受到的生命感悟。更为可贵的是,他没有局限于传统文人的矫情抒发,而是进一步在精神上升华,将对生命的思索凝聚成一种理性的思考。他在思索、在追问,人类的文明为什么会衰落?是否能够重获新生?欧洲文明为何发达?中华文明如何才能强盛?我们的文明发展需要做些什么?应该说,余秋雨的散文不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同时这个声音也正好唤醒了社会对文化与文明的思考,从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此他的散文才如此受欢迎。
在中国时代大转型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中国人都处在一种失衡的状态中,多数人在追求经济发展与获取金钱的同时,也失去了对自身的认知,因此只有依靠金钱来确定自己的价值,用财富来定位自己的人生,文化之于他们来说犹如荒漠里的甘泉,求之不易,于是他们身处于社会之中而无法获得身心的平衡。余秋雨的散文,给予这些饥渴的心灵最好的甘泉,可以说正好填补了当今社会的部分文化空缺心理,满足社会上的情感追求,引发生命感悟的共鸣,同时又引导社会理性思考文化、人文、文明等问题。
三、题材“形散”而“神”不散
余秋里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从人文历史到地理文化,他的笔下时而万马奔腾、纵横驰骋;时而如山涧溪流,清澈而婉转;时而又宛如大海,表面上看似波澜不动而蕴含着滚滚的激情。他的散文说理畅达、理性平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位文人的人文情怀,而没有偏激思想。无论是叙事还是联想,他的思维似乎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显得那么游刃有余,然而其情感表达中,更多的是理胜于辞的气势。无论是在历史中低徊,还是在历史中感伤,他都能通过对题材的裁剪与缝合,最终凝成散文的凝聚力,表现出主题的中心思想。余秋雨的散文,很多看似随意的叙事、写景,或是随性的议论与评议,事实上所有的文字都紧扣着中心主题,而说理、抒情,看似杂却不乱,看似散而最终归一,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四、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大都语言雅致,在抒情中叙述着历史的故事,在叙述中感悟着生命的哲理;在优美的文字中表达对生命的体验,在练达的语句中感悟人生哲理。他的散文既有诗的美感,又有论文的严谨。在深入浅出中对世事进行论述,在如诗般的语言中阐述事理,文章自然而优美,读起来非常亲切,这也应该是余秋雨散文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栾梅健.余秋雨对当代散文文体的拓展及其局限[J]. 文艺争鸣.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