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印刷工艺篇1
晒版:是将拼好的胶片晒制成PS印版的过程。根据使用的胶片类型不同,PS版有阳***型PS版和阴***型PS版两种。阳***型PS版属于光分解型,是用阳***型胶片与版材感光层密接曝光,感光层见光部分分解,后用稀碱液显影而被溶解,露出铝版基,形成印版的空白部分;而未见光部分的感光层未发生变化,仍留在版面上,构成印版的印刷***文部分。阴***型PS版属于光聚合型,是用阴***型胶片与版材感光层密接曝光,感光层见光部分发生聚合,成为不溶于显影液的物质,形成印版的***文部分;而后用稀碱液显影,未见光部分溶于显影液,露出铝版基,形成印版的空白部分;
打样:用晒制好的PS印版安装到打样机上印刷出几张印品,用于检查制版各工序的质量,以便更改;也可为客户提供审校依据;还可为正式印刷提供墨色、规格等依据及参考数据。
书籍的正式印刷。打样出来的样张经客户校稿签字后即可用印刷机进行正式批量印刷。批量印刷时,为确保书籍印刷色彩的再现性,需注意印刷色序的安排。书籍印刷品的色彩是由黄、品红、青、黑四色油墨叠印而成,叠印中的印色次序就是色序。彩色印刷品多采用四色印刷机印刷,一次印四色,四色叠印后的色彩效果及套印准确性,能立即鉴别出来并能及时给予调整。但四色印刷机色序的安排是比较复杂的,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透明度差的油墨先印,避免覆盖前一个颜色;2)主色调后印,次色调先印,以突出画面的主体色调。例如风景画面偏冷色调,因此可后印青色,而人物画面偏暖色调,因此可后印品红色;3)油墨黏度大的先印,油墨黏度小的后印,避免发生油墨的逆转印。确定好印刷色序后,在印刷过程中还需要时刻注意水墨平衡,经常抽出印样检查套印准确性、墨色深浅、***文清晰度、空白部分洁净度等印品质量项目,坚持三勤操作,即勤检查印样、勤观察版面水分、勤搅拌墨斗内油墨,使水墨始终处于正常稳定状态,保证整个印刷过程质量的稳定性。
书籍印刷工艺篇2
1.书籍印刷材料的选择原则
1.1将内容设计与承印材料特征作整体考虑
书籍设计一开始就应该对书籍最后印刷的效果有一个预想,对印刷承印物的选择有明确的考虑,承印物的色彩、重量、纹理质地都会对书籍设计最后的物化效果产生视觉上的影响,内容与纸材的相互作用共同营造出书籍的整体氛围。
对于不了解印刷纸材的书籍设计者而言,纸张仅仅是电脑屏幕上的白板;而对于能感受到纸张气质深意的人来说,则能透过电脑屏幕感受到不同纸张表现信息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会影响设计者的版面设计思维,或外露、或内敛、或粗放、或细腻的承印材料质感会激发设计者产生新的设计灵感。将材料作为***的审美要素加以强调并呈现在书籍设计之中,可以在设计观念上为书籍设计的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不能只直观地感受和简单地运用材料,而要对材料的固有属性、功能和价值加以深层的认识和把握,做到从材料角度构思,善于发现材质美,利用材质美,根据书籍的内涵,融艺术设计与材料表现为一体。
例如《梅兰芳(藏)戏曲史料***画集》(***1)的设计。集子中所收的戏曲、脸谱***画都是梅兰芳纪念馆现存“缀玉轩”珍藏***画、脸谱的原件复制,***谱原件是梅兰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向北平国剧学会提供的个人藏品。为了真实再现***画和脸谱,书籍纸材选择了宣纸作为印刷承印物,结合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计人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将集子中的戏曲脸谱、戏画、戏曲人物近乎原貌地再现出来。宣纸的细腻质感,也传递出浓厚的中国传统韵味。此书成为2003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国出版社唯一获金奖的作品。
将材料作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有时能给设计带来无可比拟的视觉感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由TurnbullGrey工作室为乡村休闲制衣公司设计的一款时装会请柬,采用一种毛面特种纸(***2)。“毛面纸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首先需要在基纸直面上整体或者局部进行涂层处理,然后把染好颜色的细小羊毛或者植物纤维撒在纸面上,毛面纸最早是模仿一般的织物品和意大利天鹅绒织锦”[2]。由于毛面纸含有大量纤维成分,因此能够在视觉上模仿布料的质感,这样正强调了设计要宣传的活动——成衣展示。材料本身就是对设计对象的完美阐释,利用材料语言进行设计避免了设计语言的俗套,也能产生全新的视觉体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2注重承印材料的物理性质
在书籍设计中,对书籍物化承印物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书籍的设计表现形式是否符合承印物自身的物理性质,因为不同材质的纸张对于油墨的吸附能力与适用的印刷工艺不尽相同。
旧金山弗洛拉?格拉布花园的卡片设计,采用细微手工织纹感、材质较厚的纸张印制(***3)。弗洛拉?格拉布花园是一个培育各种异国情调花草的机构,其标志是有异国情调的龙舌兰植物***案。凸版印刷的质感和厚重,以及体现出的一种优雅可触知的品质,能让我们相信弗洛拉?格拉布花园是一个在植物与园艺方面有着渊博专业知识的机构,而略带手工织纹的厚重纸张又能有效地适应机构给人的优雅感受,同时也适用于双面凸版印刷。这个设计将承印材料的物理属性与视觉识别协调到最佳的品质。
1.3注重出版物自身特点
书籍都具有一定的传播目的与侧重,在进行书籍的纸材设计时应考虑书籍所要体现的目的。例如彩色杂志需要高质量的***像,通常选择铜版纸这种表面光滑,纸质纤维分布均匀,对油墨的吸收性与接收状态良好的纸材,以满足高精度的***像印刷要求;报纸首要考虑的是成本控制,对***片的精美程度要求不高,所以适宜选择价格便宜的新闻纸进行印刷。
2.材料语言的应用方法
2.1将视觉***像与承印材料的美感联系在一起
书籍设计师的设计步骤一般是,先设计书籍装帧的视觉***像,然后根据追求的效果选择承印材料。我们也可以先选择能有效表达内容的承印材料,然后根据材料质地来考虑书籍视觉***像的设计,充分发挥和调动承印材料本身的质感和魅力,让材料的美感成为设计的亮点。
在选择承印材料时,我们应运用材料语言拓展设计思路,不拘于形式,视设计所需,勇于尝试新的材料,勇于选用特种纸和特种材料,如皮革、纺织品、木、竹等(***4)。吕敬人在构思《朱熹榜书千字文》印刷承印物的设计时,别出心裁。他认为朱熹的大字遒丽洒脱,以原大复制既要保持原汁原味,又要创造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形态,于是在封函的设计上选择了桐木材质,将一千字反雕在桐木板上,仿宋代印刷的木雕版。全函以皮带串连,如意木扣合。桐木材料封函的天然木质质感,传递出古色古香的文化气味。对材料性质恰到好处的应用,增加了书籍的质感和触感,让读者对整本书的整体印象得到提升,增加了阅读的冲动与趣味,读者可从中领悟深邃的思考、生命的脉动、智慧的启示、幻想的诱发,并获得阅读的愉悦。
材料本身带来的质感、空间和肌理会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纸张的纹路色彩和肌理效果所表达出的情绪和情感,与画龙点睛的简单设计一起,可以达到既简洁又美观的艺术效果,还能达到节约印费的目的。
2.2不同纸材的物理构成与搭配
承印材料表面的光泽、色彩、肌理、透明度等物理结构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质感,形成对材料的精细感、粗犷感、均匀感、工整感、光洁感、透明感、素雅感、华丽感和自然感等认知感受。当读者将对纸的“体觉经验反映”转化为视觉审美时,就产生美感。纸材的物理结构对人的视觉刺激不同决定了视觉感受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在书籍设计时,可以运用不同纸张在书的构成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追求一种质感上的对比变化,在变化中促成视觉与触觉的动人节奏。如BlackDog出版社邀请设计师加文?安布罗斯为雕塑家菲利达?巴洛设计的一本作品集(***5)——这本作品集收集了雕塑家巴洛的一系列雕塑作品,十分注意在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和插页的材料中寻求变化,并利用不同的纸张来区分作品集的章节。例如,加文?安布罗斯采用牛皮纸作为承印材料表现雕塑家的生平、事迹,用铜版纸印刷展示其重要的雕塑作品,用胶版纸印制其他非重点介绍的作品,用轻质字典纸印制与雕塑家相关的介绍与其他文字信息。这种利用纸张物理结构与搭配进行的设计,不但使书籍内容结构非常清晰,而且产生了不同质感的对比,容易激发读者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从承印材料物理结构与搭配的功能要求上讲,牛皮纸纤维粗糙,颜色较深,给人厚重质朴的心理感受,主要用于卷宗印刷,这里加文?安布罗斯用牛皮纸表现雕塑家生平事迹,具有历史感。铜版纸表面光滑,白度较高,纸质纤维分布均匀,厚薄一致,伸缩性小,有较好的弹性和较强的抗水性能,对油墨的吸收性与接收状态十分良好,主要用于细网线印品、画册、封面等,本书采用铜版纸印刷雕塑作品可以完美地展现雕塑作品的细节。轻质字典纸主要用于印刷内文页数较多的厚书,成品比用正常书写纸印制的轻得多,设计师在设计书籍辅助信息时选择轻质字典纸作为印刷承印物,确保了在传递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减轻书籍的总重量,方便携带,体现了人文关怀。
印刷承印物的选用兼顾了内容、设计、实用和美观的四者统一,体现了印刷承印物在其物理结构与搭配上对书籍物化效果的实现,这也是用材料语言思维进行书籍设计的一个角度。
3.材料语言与印后加工的结合
3.1承印材料与印后加工工艺
印后加工配合不同的承印材料,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模切、激光雕刻等印后加工工艺可以改变书籍的结构,配合材质的特点能够在二维空间内设计出三维空间,使读者体会到设计的趣味性。例如肖勇的书印:舞动的北京》(***6),以北京奥运会重要场馆形态为基本元素进行函套及内文设计,利用北京奥运水立方场馆的造型特点设计外封结构。在封面设计上,用激光雕刻工艺对封面进行加工,创造出一种上下透叠的效果:封套与封面因为雕刻与镂空产生自然的光影,自然的光影又与纸材一起创造出一个细腻的三度空间,具有建筑般的美感。在内页设计上,创造性地运用模切工艺制作出无数个椭圆形,椭圆的错位与大小的递减构成新颖的书籍形态,营造出一个向内延展的立体空间。
纸张本身有自己的肌理与性格特征,书籍设计时,部分材质不适宜进行平版印刷,但是十分适合采用烫印、起凸、压凹等印后工艺进行加工。丰富的印后工艺可以形成肌理,与性质各异的纸张搭配,形成视觉与触感上的享受。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刀势画》(***7)——一位日本木刻纸画家的作品集,在封面用纸上,运用具有东方特质的手揉加工纸,同时用压凹工艺进行加工,书名下方装饰运用仿拉丝刚纸,在刚古纸上进行UV局部上光处理,刚古纸与手揉加工纸、UV工艺与压凹工艺形成“硬”与“软”、“锐”与“柔”的对比,印刷承印物与印后工艺的搭配表现出丰富的触觉与视觉体验,同时这种印刷纸材与印后加工的结合又将书籍的主题——刀势画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3.2材料与装订形式结合
在现代书籍设计中,装订不仅具备将散页组装成册这个基本功能,更是构成书籍整体美的一个重要手段。
常规装订能从效率上给读者以方便,从功能上增强书的使用寿命。但是书籍作为精神文化的载体,也可以从审美情趣上给我们多种启迪。装订形式的选择与书籍的内容、纸材的文化属性相一致时,装订工艺就能与印前设计、印刷、印刷承印物、印后加工一起将书籍的整体形态完美地呈现出来。例如《小红人的故事》(***8),叙述作者二十年来乡土民间文化采风、考察所获得的感受,以及作者创作充满灵性的剪纸小红人的故事。书籍设计从函套到纸质到装订形式以及封面上的剪纸,都浸染着民间文化的色彩;在装订形式上采用古线装的装订方式,透出一股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稚拙的古线装订与稚拙民间剪纸题材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装订是书籍成型的最后一道工序,有时还可以根据书籍内容和纸材特点,利用装订工序进行书籍创意。在书籍装订中,将印刷好的全开或对开的印刷品,根据工艺要求及尺寸规格,裁切成所需幅面规格,这个过程称为开料。在现代设计中,有的设计师在书籍加工中省去了开料中的部分内容,让书籍装订保有原始的装订痕迹,开背装、毛边书籍都属于这种加工模式。书籍《SHEILAHICKS》的装订就巧妙地利用了这种方式,由于印刷纸材为纤维较多的厚毛边纸,在开料的过程中,保留了纸张原有的毛边,不予裁切(***9)。这种刻意的不裁切记录了书籍从设计到物化的全过程,同时毛边纸粗糙的质感又与书籍内容——粗麻纤维艺术相吻合,让人不由得感叹设计者别具匠心的巧妙构思。
装订形式的创新有时还会对书籍的物化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Apollo网球俱乐部的形象手册设计(***10),封面选择了一种与网球材质十分相似的纸材,并配以压印的印后加工,在装订形式上,将书籍装订成一个球形,从纸材到印刷、装订形式的选择都与书籍内容十分吻合,同时也增加了书籍的趣味性,令人印象深刻。
4.选择承印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4.1特种材料在现实应用中的局限因素
总的来讲,特种纸在市场上的销售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特殊承印物的价格偏贵,出版社为了降低书籍成本,不愿意使用价格偏贵的特种纸印刷。二是设计师缺乏对特殊承印材料的足够认识,对每种材料的物理属性、印刷效果及所呈现的文化的认识不够,不能系统地将设计创意与纸张设计、印刷设计连贯起来思考,不能正确运筹纸张的开度、克度、粗细纹路及纸质色素,以致出来的成品与起初构想的设计效果相去甚远。设计师费尽心机,最后拿出来的成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使客户对特种材料的认同一落千丈。三是我国印刷技术人员技术不够熟练,有很先进的印刷机器设备,很好的印刷条件、环境和印刷材料,但无印刷特种纸的经验,部分印刷厂错误地认为印刷特种材料费时、费力、费第20卷JOURNAL工序,既容易出问题又无经济效益,采取回避态度,因而严重挫伤了设计师创新求变的积极性。
4.2书籍设计师应具备的能力
首先,设计师在书籍承印材料的选择上应充分了解承印材料的属性与适用范围,同时掌握必要的印刷知识。其次,设计师要具备很好的设计素质、专业技能及良好的审美情趣,能够使特种材料的运用真正提升书籍的附加价值,完美地表现书籍内容,真正做到让“材料自语”,而不是材料堆砌。三是加强设计序列训练,提高设计分析、市场分析、项目分析和说服客户的能力,让设计构思最终能够实现。
书籍印刷工艺篇3
基于数码技术的书籍设计与制作行业特征,笔者从纸材载体的书籍设计制作与数字传媒载体的书籍设计制作两个方面进行职业能力研究。基于数码技术对传统纸材书籍与新数字化载体书籍设计、排版、制作、印刷等技术能力与岗位能力的要求,课程将岗位技术标准、工作过程分工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重点放在与职业岗位对应的制作技术实践模块,以“按岗分工”模式组织教学实践,形成新的课程教学结构体系。纸材载体书籍设计的“按岗分工”数码技术在传统纸材书籍设计与印制行业中产生影响的新型工艺流程,具体为:①数字设计原稿②数字***文输入③数码***文编辑④数码***文输出⑤数码印版制作(晒版)⑥数码打样⑦数字化印刷⑧装订;[2]岗位能力定位:印刷前期数码摄影、策划设计、电子排版、制版技术等能力;印刷后期工艺能力。岗位分工可细化为书籍样本版式原稿设计人员、***文编排人员、书籍样本印刷制版(包括分色检测工作);后期加工制作人员、装订人员。见表1。数码媒体版式设计的“按岗分工”电子书籍版式设计与制作技能;网络传播媒体版式设计领域的综合运用;类IPAD、MP5等新数字传播媒体的阅读版式设计。岗位能力定位:网页整体策划、设计能力与网页版式设计能力;电子书籍(IEbook)整体策划、版式设计能力,同时,应熟练掌握相应的设计软件,如iebook、ZMaker、AdobeInDesign、Flash、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岗位分工:网站策划设计、网页静帧设计、电子书籍设计与制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掌握行业工作流程、制作工艺,同时也使其对自我的岗位定位有了初步认识,从而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岗位定位与选择,确定职业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划分,从基础***文编排版式的制作能力开始,深入到纸材书籍样本、电子书、网页的策划设计以及与各类相关电脑软件技术的合作能力,掌握印刷制版工艺与网络媒体衔接技术,从浅入深、从理论深入实践,在技术能力的实践中体会设计理论的原则意义。“按岗分工”在教学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将岗位分工与教学内容结合。项目实践作为纵贯线,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内容整合,使得工作任务对应工作岗位,以完成工作任务情况为衡量学习效果、对应岗位的技术能力要求的主要依据。
二、“分模块”教学
基于数码技术在传统纸材书籍设计行业中的技术应用以及新数字网络媒体对书籍设计领域的延伸这两方面基础上的职业能力与岗位职责定位成为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教学内容重组的依据。书籍设计课程内容融合了书籍设计理论、印刷工艺理论、电子书籍设计规律、网页设计规律以及各类电脑软件技术的实践环节,理论内容与实践环节交叉出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学习目标不明、轻重不分的混沌状态,所以课程模块将书籍的概论性理论知识与设计理论、制作技术实践分成单元模块,从而组织课程教学。理论模块书籍设计主要包括了基础理论、设计理论与印刷理论三部分。基础理论以书籍设计的史论为主,它是对书籍历史与发展、数码技术对书籍产生影响的概括性认识与了解,也是汲取设计灵感的基础;设计理论包括传统书籍设计、数字化媒体版式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元素等理论知识,它是找到现代书籍设计的入口,是学生完成项目设计过程的理论依据;印刷理论包括印刷色彩、印刷开本开度、印前工艺制作原则等理论知识,是书籍制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印刷行业标准衔接的理论模块。实践模块根据书籍设计行业岗位需求(要求),将排版技术、制作能力与数字艺术表现能力等实践技术能力划分为实践模块,在实践模块教学过程中切入相应的理论知识,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传统纸材书籍和数字媒体版面的设计、制作能力这一实践性教学过程与设计理论、印刷理论模块内容紧密结合,并用实践过程来体验、理解与认识基础理论的内涵,具体内容划分为8个模块。
三、结语
书籍印刷工艺篇4
【关键词】书籍设计;技术美;表现形式
【中***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84-01
在书籍设计中,一旦书籍形态构思成熟就要付诸实践,而这时候它必须依靠技术去表现。目前,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已渗透到书籍设计领域之中,无论是设计思维、创作手段、还是各种材料和印刷工艺,都要求体现其技术性。时代的进步促使人们对书籍艺术的审美观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理性地分析现代书籍形态中的技术美是很有必要的。
一、现代书籍的形态特征
1.1 何谓书籍形态
形态,顾名思义:形,则为造型;态,即是神态。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珠联璧合才能产生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书籍形态,即是书籍所呈现给读者的形状神态、形状姿态。形态是对书籍这一“器”物的一个外形描述。
1.2 现代书籍形态的种类
按照书籍的装订方式来分,现代书籍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类:(1)平装类,包括五种:①无线胶装;②穿线平装;③骑马订装订;④锁线装订;⑤活页装订。(2)精装类,包括三种:①柔背装装订;②硬背装装订;③腔背装装订。(3)特殊装订类,包括三种:①立体书;②函套装订;③多材质混合装订。此外,按照出版方式分,现代书籍形态又可分为以下两类:(1)传统出版——指的是在印刷机的作用下,使文字和***像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从而得到复制成的批量印刷品。(2)数字出版——指的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
1.3 现代书籍形态的特征
(1)现代书籍形态具有整体化的特征。从书的三维角度来看,现代的书籍设计是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设计者精心关注。
(2)现代书籍形态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目前,市场上陆续出现了立体书、带音乐的书、带气味的书、互动电子书、手机***书等诸多种类,这些新颖别致的书籍形态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年轻读者的青睐。
二、现代书籍形态中技术美及表现形式
技术美是技术美学的最高范畴,它是技术活动和产品所表现的审美价值,是一种综合性的美。从构成上看,技术美的主要内容是功能美,也包括形式美和艺术美的因素。技术美的形式要素主要由形态、色彩、材质三要素构成,而这三个形式要素与人类的感官有着最直接的关联,人类通过感官直接感知技术产品,所以,技术美的形式也是感官的形式。在书籍设计中所体现的技术美形式也是由这三要素构成,但表达方式则更符合书籍设计的内容特性,表现为工艺美、色彩美和材质美。
2.1 工艺美
技术美的形式要素——形态,在书籍创造过程中表现为书籍的最终成型效果,工艺流程在书籍设计中不仅是构成生产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也是构成书籍形态之美的一个方面。印刷形式很多,每种形式都有各自的特色,结合不同的材质呈现不同的效果和感受。因此,如何根据设计意***选择恰当的印刷方式是呈现工艺美的关键。
目前用于书籍设计的印刷形式数平版胶印和凹版印刷最频繁,还有根据传统印刷方式演变的一些特殊形式,称为特种印刷工艺,如热压工艺、浮雕印刷、丝网印刷、异形模切工艺、上光覆膜等等。不同的特种印刷工艺创造出的效果不尽相同,这种形式更多地被运用于封面、护封、环衬、装饰扉页等书籍中更具个性的部分,特种工艺的独特之处在于能使原本平淡的设计鲜活起来,有些特种工艺技术是不用借助任何色彩和材质来产生效果,如凹凸压印就能使平面的封面或护封立体起来;书籍护封采用异形模切镂空工艺,使封面和护封之间产生了空间感和神秘感,这两种形式体现出的是自然清新的美感。当特种工艺与材质相结合后所创造的效果则更为丰富多彩,如电化铝烫印、UV局部上光等工艺与材质结合营造了与前者完全不同的效果,呈现更多的则是材质美。由此可见,精工艺、高技术在这里已升华到审美层次,成为书籍形态创造中的一个具有特殊表现力的语言,它不但可以有效地延伸和扩展设计者的艺术构思与形态创造,还可以提高设计者和读者的审美情趣。
2.2 色彩美和材质美
色彩要素和材质要素是塑造书籍形态美的主要物质体,色彩要素主要是对视觉形成适宜刺激而被感知;材质要素能用视觉感知它的一部分形式特性,但更多的是对肤觉形成适宜刺激,因此说,材质要素对感官的刺激更为综合。色彩要素在书籍设计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色彩的创新和原稿的还原,印刷油墨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物质体,是还原设计原稿以及创造色彩美的重要媒介物。随着油墨制作技术的提高,以及对新材料的研发,油墨的新品种不断问世,如采用原生态材质——贝壳为辅助原料生产的珠光油墨,具有金属质感的金属油墨,色泽饱和的专色油墨,明亮艳丽的荧光油墨等。油墨的作用不但呈现和还原了色彩,同时创造了色彩的美感和材质的美感,引起读者的视觉感知,并使其在心理感受上得到享受和满足。
书籍设计涉及的材料种类甚多,根据书籍的类型不同所用材料也不同,在纸质书籍设计中纸张无疑是最为主要的承印材料。根据原材料的不同,所构成的纸张的性质会不同,用途也各不相同。以简装书籍为例,如适用于彩色印刷的铜版纸,其纸质紧密细腻,表面光洁平整,在印刷时能得到较为精细的网点,有色彩还原度高的特性;适用于书籍封套、封面、环衬、扉页、书签等的艺术纸,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种类,色系齐全,表面质感丰富,极具材质美感;适用于书芯的胶版纸、字典纸、新闻纸和环保纸等;这些不同质地、不同种类的纸张在其表面有着不同的肌理,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有细密的纹理,有的则有着粗犷的纹理,有的让人感觉华丽高贵,有的让人感觉自然朴实。
从书籍的用材上来看,精装书籍涉及到的用材比简装书籍更多样、更丰富,由于精装书籍有着不同于简装书籍的封面及书匣装帧方式,所以它的用材不仅仅局限于各类纸张,更多的是有着丰富质感的综合材料。综合材质可分为原生态材质和人工材质。原生态材质保持着朴实无华的自然美,丝毫没有那种矫揉造作;如木材、竹子和皮革等原本就具有的纹理所产生的那种单纯原始的视觉美和触觉美。人工材质的品种极为之多,软质材料一般用于精装书籍封面,如纺织制品,用亚麻布制成的封面具有粗犷的自然美;丝绒布的封面给人感觉柔美华丽;锦缎则让人联想起传统和古朴。硬质材料主要用于珍藏版书籍的书匣,如薄型金属片制作的书匣有着机械化的冷酷美;透明的硬质PVC有着晶莹透澈的美感;半透明的磨砂PVC则有一种朦胧美。而各种复合板材不但有着天然木质的肌理美,还起到了环保作用。因此,这些综合材质为精装书籍营造了丰富多姿的美感。材质的各异形态不但刺激了视觉知觉,更引起了肤觉的感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触觉体验和感受。
书籍印刷工艺篇5
【关键词】书籍装帧设计;印后加工;版式设计;装订工艺
一、新技术以及材料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相对来说,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到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因此书籍装帧设计领域中具备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同时,要考虑到各方面的问题,书籍装着呢设计是一个整体构筑,印刷,装订,印刷印后工艺,装饰工艺等都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应当具备一个整体的理念,“世界最美的书”评委***乌塔・施耐德女士指出:“整体性是当今国际书籍装帧设计界最为流行的观念,包括书籍的每个部分,甚至用纸的手感都要在美学上保持一致。”在将新材料和新技术投入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整体性的理念。做到为书而纸。面对如今的低碳生活,书籍装帧对于环保的要求同样严格。真正的一本好书不仅是在书的装帧技术达到最高水平,同样要在环保等各方面做出细致的挑选。对于书籍的成本来说,华而不实是切记做的。但是实而不华也是不可取的。一本好书,同样需要对书的成本进行必要的考量。
著名的书籍装帧设计大师吕敬人曾说过:“当今的设计已不能单凭设计者来完成,还需要工艺、纸张素材来表现设计意***,可以说设计者发完稿仅完成全部工程的一半。我们一方面要懂工艺技术,了解装帧材料的性能,另一方面要大胆创想,敢于向工艺提出挑战。”书籍装帧设计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利用各种技法和材料技术以及制作工艺,不断地给世人带来新的见解和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才能与时俱进。
二、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印后工艺以及装饰工艺加工的形式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读者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对书籍的外观也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首先考虑的就是到底应该以何种的装帧形态将作品呈现给读者,采用什么样的装帧方式为书稿增添光彩。在***书市场伤更具有优胜力。如果要实现这一想法就必须要对书籍的形态进行精加工,优秀的装帧设计以及精细的印后工艺技术可使书籍更加出彩锦上添花。也可以提高销售额。所以印后加工是提高书籍质量品质并且增值的重要手段。如果加工质量出现问题,那么所有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便会前功尽弃。所以印后加工是决定书籍本身和小受成败的关键。
书籍装帧的印后加工可分为这几类:(1)对书籍的表面进行美化,装饰加工。如上光、覆膜、凹凸压印,烫印加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上光。UV上光无污染、固化时间短、上光速度快、质量较稳定,已成为上光发展的趋势。覆膜耐潮湿,耐光,防水和防污染,且增加了光泽度。烫印则能提高艺术效果,使书籍变得高贵华丽;(2)对书籍进行成型加工,规定开本尺寸,装订成册,对书籍的印刷品进行模切压痕等;(3)使书籍获得特定功能的加工,比如防磨损,防虫蛀,防潮湿等。
书籍装帧样式:(1)平装(简装)。平装书一般采用的装订方法有骑马订、平订、锁线订、无线胶黏订和锁线胶黏订及塑料线烫订。平装书的封面几乎都要进行覆膜或上光处理,有的还进行了凹凸压印、烫印加工、模切镂空处理等。(2)精装。精装书一般由纸板、纸张或织物等制成的书壳加环衬、主书名页、插页和书芯构成,精装样式都有圆背和平背两种,精装书的书芯装订一般采用锁线订、无线胶黏订、锁线胶黏订及塑料线烫订。(3)线装。过去,线装主要用于古籍类***书,现在已被许多其他类书籍的装帧设计所借鉴。如有许多表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书和期刊,在胶黏订的基础上又用线装形式来进行装饰和点缀。还有一些装帧独特的“新概念”线装书,也是由设计者巧妙的设计加上印后加工精心制作而得。(4)散页装。书籍的书页以单页状态装在专用纸袋或纸盒内,多见于教育类、艺术类***书。散页装的装帧形式尚待开发,在材料上还可以进行革新,如使用牛皮纸、卡纸、瓦楞纸板等。在包装形式上也可以打破原有的格局。(5)软精装。这是书籍在平装样式上吸收了精装书封面较硬的特点,并在封面外包一带勒口护封而形成的“软”精装形态,又称“半精装”。这种书封面硬度、挺括程度都超过一般平装书。
三、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印后工艺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书籍也在不断的进化,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形态上,都和古代书籍装帧设计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书籍的发展也预示着人类的进步。过去人们对书籍装帧设计都是凭着自己的慢慢钻研和发现,并没有具体的去设计与定义概念。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书籍装帧在不断的进入市场,不断的占据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人类的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美的事物有了独到的见解,对于任何事物都尽量做到符合这个大众化世界属于自己的真善美。而书籍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和信息的载体,书籍装帧则是在书籍生产过程中将材料和工艺、思想和艺术、外观和内容、局部和整体等组成和谐、美观的整体艺术。在千百年的流程中,已形成了自身的形态和发展规律。并且在根据自身存在的精髓慢慢的自我完善和更好的发展。
印后加工的发展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装帧设计的装饰与装订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推动整个出版、印刷、发行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会让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更加完善和与时俱进。
书籍印刷工艺篇6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完成一些具体项目而实施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2],旨在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书籍艺术设计这门课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七大模块:中外书籍形态的形成、书籍设计基础、书籍的整体设计、书籍的外观设计、书籍的内部设计、概念书籍的设计、书籍印刷与装订。其中,书籍的整体设计、外观设计、内部设计、概念书籍的设计均可设置成项目式教学,而其他几部分则以理论教学为主。下文中将以书籍的整体设计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项目教学法实施前的理论准备
教师需要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将书籍整体性设计思想、形式与内容的整体关系、封面封底书脊的整体关系、书籍装帧与印刷工艺的整体关系等重要知识点,***文并茂地传授给学生。
(2)下达项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
教师结合实践,拟定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项目,可以在书籍整体性设计这个大的范围下,按照书籍类别、读者对象等划分成一些具体类型,并对项目的目标作出明确规定。这些具体项目要尽量涵盖该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在指导学生分组时,根据我校专业划分和通选课的选课特点,可以将艺术设计、造纸、印刷、计算机等不同专业的学生混编在一起,这样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专业特长,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作激情。
(3)指导学生制定项目实施规划
教师指导各个项目小组,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规划,鼓励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实践调查和开拓创新。教师可以告知学生需要准备哪些知识、查阅哪些手册、调研哪些地点,来完成项目实施规划,同时指导各个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比如,小组中造纸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整体材料的准备、印刷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印刷装订方式的制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整体版面布局的构思、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整体形态的计算机绘制,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4)指导各个项目的完成
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按照项目规划,完成项目设计。在此过程中,各个小组进行书籍整体材料选择和创意构思,做出草稿后及时与教师交流,明确项目设计的改进方向,不断修正设计方案,完善设计成果。(5)项目成果交流与评价各项目小组将最终成果以PPT形式进行阐述,并进行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教师可以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成果,指出优缺点,做出项目总结。这样在分析与评价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起来。经过多个轮次的教学实践,这种项目教学法已经赢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项目的开发、设计和完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变“听课-记录-总结”的模式为“听课-项目规划-参与-评价”的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互动教学法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闷头苦学者有之,心不在焉者有之,容易造成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而互动式教学则是以启发式为主[3],通过师生互问互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引导:
(1)问题式互动
比如讲到书籍封面设计时,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好的书籍封面应该具备哪几个要素?书籍封面和招贴海报的版面构成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对书籍封面设计的思考,然后在点评学生的回答后,进行理论讲授。
(2)案例式互动
比如讲到概念书籍设计时,在分析一个木质材料椭圆体结构的概念书籍作品后,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换一种材料、换一种结构,能否设计出类似的作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调动课堂氛围。
(3)讨论式互动
在讲述书籍整体设计时,可以让部分学生寻找各自喜欢的书籍,以小组形式讨论这些书籍的整体设计构思,材料、色彩、构***、印刷等特点,然后进行教师总结,加深学生对书籍的整体设计理解。
3实践教学法
书籍设计艺术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对版面设计软件感兴趣,热衷于电子书籍作品的创作[4],而缺乏对材料、印刷、装订的实践探索,这样势必会造成理论脱离实践,学生设计的作品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很难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针对这种情况,本门课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开放的实验室
我校的实验室在中午、周末等时间都处于开放状态,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就鼓励学生到造纸实验室去体验特种纸材料、去印前实验室体验印刷制版分色等工艺、去印刷实验室体验上光覆膜装订等工艺,并且鼓励学生提交实验成品,以作业形式分享实验心得,以此作为学生平时分的一部分,计入考核。
(2)专业的实习基地
我校与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大连金华光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等企业均有一定的合作关系。学生平时可以去出版社印刷厂实习、打短工,亲身体验书籍设计到成品的整个过程,通过和资深编辑、印刷工艺师的直接交流,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巧。
(3)开设校外专家讲座
书籍印刷工艺篇7
灵性演变 木活字印刷
据学者考证,雕版印刷在六朝时期,即公元22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发展至唐代已经十分盛行,雕版印刷工艺在唐初开始大体成熟,并广泛使用。但是雕版印刷每册书需要成百上千块印版,而且随着书籍品种的不断增多,带来新印版要雕刻,老印版要存放等很多问题,从而催生了一种方便灵活的印刷工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宋时期一位叫毕N的平民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刘新岗传承的活字印刷就是在毕N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上演变而来的,不同的是毕N最初发明的是用泥刻的活字,而刘新岗用的活字是用木头刻的。
木活字印刷技艺产生的确切年代和发明者目前无法考证,但1996年在宁夏贺兰山出土了西夏文经书《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经专家鉴定确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实物”,时间为12世纪的南宋时期。然而,对木活字印刷记载最早、最为详尽的当推元初著名农学家王祯所著的《农书》,王祯在书中将木活字印刷成为“今又有巧便之法”,归纳了写韵刻字法、锼字修字法、作盔嵌字法、造轮法、取字法、作盔安字刷印法等六道工艺工序,他的记载是印刷史和活字印刷技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直接指导了后世活字印刷的实践与发展。现今刘新岗所传承的木活字印刷技艺的工艺流程与王祯所采用的基本相同。到了明清两代,木活字印刷更为普遍。尤其是清代,乾隆皇帝一道皇家修书的御旨将木活字印刷推向了极致。
依然“活着” 幸得世代家传
或许你没想到,在中国已流传了上千年历史的活字印刷术,河北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还完整地保留着。据说这里不仅保存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清代木活字,而且还流传着最原始的一套活字印刷工艺。走进博物馆的木活字展厅,56万8千多枚清代木活字可谓蔚为壮观,他们和馆藏的古代的泥活字、铜活字、锡活字,近现代的铅活字、铸字铜模以及169块清代印刷雕版,共同演绎着一部中国印刷史的全貌。同时,在这里还能欣赏到中国古代(宋、元、明、清)书画作品。
当我们问起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的馆长――刘新岗,为何他会有收藏清代木活字并保留发扬活字印刷工艺的想法时,刘新岗展开了对祖父的回忆:“我的祖父刘茂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我听父亲说我爷爷年少的时候,正值***阀混战,民不聊生。由于家境不好,我爷爷就去北京学习木作,后来在一家姓程的湖南人开设的谱籍印制作坊里干木工活,久而久之跟作坊里的南方木匠习得了木活字的制作和印刷技艺。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因为战乱,程老板返回了家乡。在返乡之前,他将店里拿不走的80盘木活字,有两万多枚,连同一套《百家姓》雕版半送半卖地给了我爷爷,不久我爷爷也带着这批木活字返回家乡衡水,凭借这门手艺替人印制文告、族谱、请柬等,维持生计。***以后,我的父亲刘保恩承传了这一木活字印刷技艺,并继续在村里利用这门手艺为大伙儿服务,七十年代,还曾印制诗词、语录。我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自然慢慢地喜欢并跟父亲学习木活字的制作、印刷技艺,长大以后又涉猎收藏,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从前为生存 如今为执念
刘新岗的脑海中会时常会浮现出自己年少时跟随父亲学习木活字印刷技艺的情景。方寸之间,刻刀起舞,鬃刷扫过,字韵飘香,一切都是那么令人神往。当第一张亲手拓印的纸张从印版上揭下的时候,一种成就和快乐感从他心底油然而生。刘新岗的成长脚印以活字印刷术一字一字地拼接而起,因此,即便古老的活字印刷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刘新岗还在坚守着这门古老的技艺,并且执着于对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在他看来对这门古老技艺的传承和弘扬,不仅是对祖辈的承诺,更是一份责任。
刘新岗所传承的木活字印刷技艺严格遵循古法,工艺十分考究,其具体工艺流程可以分成造木子、刻字、入柜、分拣、排版、印刷等步骤。在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里陈列着十二组捡字大柜,刘新岗介绍道:“这就是严格按照《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的记载复原的。每一个大柜横十竖二十,共二百个抽屉,每个抽屉八格,活字分别以康熙字典按部首笔画排列。目前,这十二组捡字大柜共收录206162枚木活字,而且,据专家考证,这20多万字正是清代印制《四库全书》的那套木活字。”
印刷术 画样年华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木版水印艺术源于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朵云轩自光绪二十六年创立之时起,就传承了木版水印这一传统技艺。一百一十多年的薪火相传,朵云轩将其发展成为一门综合了绘画、雕刻和印刷的再创造艺术。以简单的工具、复杂的技艺,通过“勾描”“雕版”和“水印”三道纯手工工艺程序,就能将中国书画作品的笔情墨韵原汁原味再现出来,达到“乱真”的效果。朵云轩的木版水印技艺已于2008年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朵云轩的木版水印技艺在中国书画复制、古籍善本再造、传统水印笺纸的制作,以及水印版画语言的实践与探索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朵云轩的木版水印技艺早期主要用于笺纸楹帖的制作,因选画雅致,雕印精美,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1957年之后开始雕印历代名画和当代名家名作,选用原作相同的纸绢色墨,精雕细印,将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彩色套印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工笔重彩还是水墨写意,都能极真实地再现原画的精神风貌和笔趣墨韵,达到几可乱真的境地。
木版水印 难寻价值与成本的平衡
传承一门传统技艺确实不易,尤其是高品质的本真传承。朵云轩木版水印中心主任郑名川感慨道:“传承木版水印最大的困难可能还是大众对它的认知和价值认同吧,我们木版水印作品的售价大多没有体现其应有的价值。中国的雕版印刷术按照自身的发展,从单色到多色和活字,再到版,直到清末被高效的西方现代印刷术所取代,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我们今天的木版水印技艺如果不是当年鲁迅、郑振铎的抢救和新中国建立后***府的重视,或许今天已经消亡了。”
木版水印的纯手工性,决定了有人工成本较高、制作周期长。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雕刻大小版子少则十来块,多则上百甚至上千块,套色百次千次以上,耗费百日才能成就一件普通作品。以来楚生《黑蝶》为例,一幅27×18厘米的小品,至少也要三四十个工作日。水印工序最耗费功夫,因为它承担的是一整版画的印制,一般有一百张左右的量。但从工艺而言,一般工细复杂的线条版,刻工耗时更大;而需要掸色的平版,则印工更费功夫。
手工制作 为“复制”赋予温度
在郑名川眼中,与现代印刷的最大区别在于,除了具有印刷复制的属性外,木版水印雕印出的作品本质是木刻版画,是美术品,作品融入了木版水印师对作品的理解、诠释与重新呈现,带有手工的温度,是有灵性的,这是现代印刷所无法达到的。另外,传统中国画颜料、材质运用,以及色、墨与生宣纸交融渗透洇化的水晕墨章也是现代印刷术不能实现的。
今天,朵云轩的木版水印技艺在中国书画复制、古籍善本再造、传统水印笺纸的制作,以及水印版画语言的实践与探索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朵云轩现在制作的木版水印作品主要从两端着手,一方面做门槛略高的可以收藏把玩的精品,体现木版水印技艺精美程度和文化积淀,比如美术史上的名迹、笺谱辑印等。另一方面做大众都能消费的起的具备实用功能的传统木版水印纸品,比如水印笺纸、花笺楹帖等。
收藏关注 新古籍与名迹复制版画
木版水印作品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木版水印本体语言的作品,包括画谱、笺谱和笺纸等。部分装订成册木版水印作品作为“新古籍”被艺术收藏市场所接纳,比如朵云轩梓行的《萝轩变古笺谱》《十竹斋书画谱》和荣宝斋雕印的《十竹斋笺谱》《荣宝斋诗笺谱》等几乎是艺术品二级市场“古籍善本”拍卖专场的标配。
一类是刻意模仿国画语言的木版水印复制作品,意在制作“下真迹一等”的历代名迹“副本”,在广义上仍旧属于版画,介于中国画与版画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复制版画。这一类作品,特别是那部分技艺复杂的大型精品,像荣宝斋的《韩熙载夜宴***》,朵云轩的《徐渭杂花***卷》、《任伯年群仙祝寿***》等,都是木版水印划时代的佳构,其收藏潜力往往更大。当然,一些有特殊意义的作品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比如现代木版水印第一件绘画作品《张大千敦煌供养人》;印数少或者毁版也是木版水印收藏可以考虑的一个因素;同一套雕版的某个印次印得特别精美也相对价值更高。
除上述两类主要的之外,还有少量与版画家合作的版画原作也值得珍视。比如1960年朵云轩与黄永玉合作的《全家送我上学堂》,黄永玉先生创作并刻版。最后,郑名川特别提醒,虽说“纸寿千年绢八百”,但保存木版水印作品时也应注意防霉、防晒、防污、防虫蛀、防鼠害等。
书籍印刷工艺篇8
要知道,当初为了找到用于这部影片字幕的字体,可是让冯小刚导演伤透了脑筋,他甚至专门邀请了京城的几位书法大家书写了片名,但结果他却都不满意。直到有一天,他在广州的白云机场偶然发现了一本扬州古籍刻印社出版的雕版印刷线装书。
通过电影《一九四二》,扬州的雕版印刷再次走入我们的视野,其实,在熟悉扬州历史或古籍的人眼中,此次为《一九四二》制作字幕的雕版大师陈义时,可丝毫不比电影中出现的任何一位演艺圈儿的大腕儿逊色。
杭集扬帮:雕版印刷昨日星辰
扬州自古以来便是雕版印刷的中心,其雕版印刷业产生于唐朝中期,到清展到顶峰。而地处扬州西郊的杭集镇,又是扬州雕版印刷的中心。近代由于受到现代激光照排印刷技术的冲击,扬州的雕版印刷业开始逐渐萎缩,但所幸在扬州,至今还留存着雕版印刷业的血脉,也仍保留着雕版印刷术的完整传统工序。而今年已经67岁的雕版大师陈义时,退休之后,远离了城市喧嚣的生活,又回到杭集镇的小院中,做一个安静的刻字工。
一栋二层的青砖小楼。恬静的小院中种满了盆景。和煦的阳光里,陈义时和老伴正坐在躺椅上晒太阳,两人手捧着一个青铜小火炉。虽然是冬日,但这场景却让人感觉分外温暖。“这房子是我家族的老宅,但我年轻时一直都在扬州城工作,没住过几天。退休后终于可以回到老家了。种种花、晒晒太阳、刻刻字、带带徒弟,一天就过去了。”陈义时语气很平谈,但是在他的话语中,能感受到那份满足——在陈义时看来,杭集镇是历史上扬州雕版印刷的根据地,自祖父陈开良开办“杭集刻字坊”以来,雕版印刷就成为了陈家四代人薪火相传的职业,年长日久,雕版印刷已经不再是一门职业这么简单,已经成为了陈家人的精神家园。
在雕版印刷繁荣时,仅陈义时家所在的陈家庄,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就多达六十人。“在我年幼时,仅家里的刻字坊里就有三十多位工匠,写样、雕刻、装订各司其职。父亲来往于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拉订单、送货。杭集镇上,不断有外地的客商慕名而来看版、下订单。用现在的话说,杭集有雕版印刷完整的产业链!”从祖父创立杭集刻字坊以来,陈家就凭精湛的刻字技艺奠定了雕版印刷名门的声名。
后来,陈义时的父亲陈正春接管了刻字坊的生意。“与爷爷相比,我父亲更是无比狂热地喜爱这一行。当时,我的三个哥哥和弟弟似乎都对雕版刻字兴趣不大,姐姐和妹妹又是女子,当年父辈的观念是‘传男不传女’,所以,就让我跟着学。我那时才13岁,根本就是个不懂事的孩子。那年,正好扬州古籍书店在高旻寺组织了70多人进行刻补古籍版本的工作,父亲便把我带到了高旻寺,算是正式教我学习雕版刻字了,我成为寺里最小的学徒。”
从刻木丝,刻废样,到刻笔画,刻宋字,掌握这些雕版刻字的基本技能对陈义时而言并非难事,但是要想达到父亲对于雕版技艺精益求精的要求,却并非易事。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家里的作坊里有位叫陈兴荣的雕版技师,在刻《西厢记》时,竟然忘记刻行间的线条,父亲直接将辛苦刻出来的板子摔了。陈师傅不服,说你儿子刻的跟我也差不多嘛。父亲二话不说走到我旁边就打了我两个耳光。我当时被打蒙了,根本不知道父亲为什么毫无缘由地打我。父亲说,打你是因为我们陈家的雕版技术从来没有被人批评过,你记住,陈家的技术绝不能让人说不好!”
重回杭集:恢复薪火传承模式
一块黄梨木板,一把锋利拳刀,黄灯青卷,两位花样年华的女孩正屏气凝神刻版。“发刀要快,干净利落;挑刀要准,不偏毫厘。以前挑刀的只会挑刀,发刀的只管发刀,现在你们每个工艺都可以学,要珍惜这机会,加倍努力。”陈义时站在两位女孩背后,厉声指导徒弟。在指导完后,一边看徒弟们雕版的动作,一边看她们的表情。陈义时教徒很严,希望她们能够用心把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但是又怕自己太严厉了把她们骂跑了。因为,现在收徒弟不容易,这几位徒弟主动请缨学习雕版印刷,这让陈义时非常感激。如果她们不学,自己祖传的技艺真的就要面临失传的处境。
以前,祖传的雕版印刷技艺是一门发家致富的、不外传的手艺。“小时,家里有几十个工人,雕版印刷是流水线,为了防止技术外泄,每个工人一生只会学一道工艺,写样的只写样,刻板的只刻板。就算刻板中,发刀、挑刀,一个刻工也不让全部精通。挑刀对力量、眼力要求比较高,一般只让40岁以前的年轻人学。当40岁以后,眼力不行了,经验丰富了,才教发刀。不然,让他们全部学会了,就会和自己竞争。但是如今,学的人少了,没有那么多人配合,就必须教所有学徒全套工艺。”退休后,陈义时又回到杭集招收学徒。但是雕版印刷是集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多项传统工艺于一身的技艺。要学的工艺多了,对学徒的要求就高了。他要求所有的学徒都像祖上那样,吃住都在自己家里。这样,自己就可以言传身教,让他们更快的提高。
陈义时至今还记得自己做学徒时,父亲教自己刻板时的情形:13岁时,陈义时就跟随父亲陈正春开始学习雕版印刷。那时,陈家已经没有自己的作坊,年幼的陈义时从小就进入广陵古籍刻印社当学徒。因为父亲的严格,从开始学习雕版技术的那一天起,在陈义时眼中,雕版就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在高旻寺学艺6年,年仅20岁的陈义时终于被父亲认同,成为了杭集镇陈家雕版印刷技艺衣钵传承人。
然而,当陈正春正为“吾家有子初长成”庆幸时,雕版印刷被划成“四旧”清除,和雕版印刷捆绑在一起的陈家也受到了打击。家族数十年来雕刻的老版被付之一炬,刻了一辈子板的陈正春从此再也无缘拿拳刀。1979年,在弥留之时陈正春把陈义时叫到床边叮嘱:“一定要将祖传的雕版绝技传下去。”
1982年,陈义时秉承父命来到再次开张的广陵古籍刻印社,重启了家族经营了三代的雕版印刷业,成为了拳刀刀锋上的舞者,黄灯青卷,一刻就是三十年。《礼记正义校勘记》、《西厢记》、《桃花扇》、《春灯谜》、《红佛记》、《四明丛书》、《老子》、《西方三圣》、《欠伸稿》。三十年如一日,每天六十个字,大批历史古籍文献以黄梨木为纸拳刀为笔血泪为墨写就。
当自己也身为人父,面对逐渐长大成人的儿子,陈义时也像父亲一样叮嘱:“一定要将祖传的雕版绝技传下去。”但是面对越来越衰败的雕版印刷业,陈义时话说出来时,明显底气不足,儿子最终选择了更有前途的玉雕行业。为了让祖传的事业后继有人,陈义时又开始打破雕版印刷传儿不传女的家规劝说女儿陈美琦。耐不住父亲的软磨硬泡,陈美琦成为了陈家雕版印刷第四代传人。只有一个人学,陈义时觉得不够保险,退休后,又回到杭集镇,在杭集刻字坊旧址上翻新了家族老宅,开始招收学徒。
“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传艺不传全,这些都过时了,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存箱底的技术都教,不要学费,管吃管住!”虽然不指望能重现杭集刻字坊的辉煌,但是只要雕版印刷能传承下去,陈义时就心满意足。
绿杨笺谱:完成了家族的心愿
雕版印刷的最高技艺,是饾版印刷。所谓饾版印刷,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对于每一个做雕版印刷的艺人来说,饾版印刷是难以企及的艺术巅峰。
饾版印刷流传几百年,也仅产生过《萝轩变古笺谱》、《十竹斋书画谱》、《北平笺谱》等几套有影响力的作品。但是,身为雕版印刷重镇的扬州,却没有属于自己的饾版印刷代表作。这是杭集扬帮所有雕版艺人心中永远的伤痛,而作为杭集扬帮的领***人物,陈义时心中的急迫越发明显。
父亲弥留时,嘱咐陈义时要将祖传的雕版印刷流传下去时,陈义时哽咽的点头时,暗自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用陈家的刻版技术刻出一套比肩《十竹斋书画谱》、《北平笺谱》的饾版印刷作品。但是身在广陵古籍刻印社工作时,刻印社交待的工作,只需要完成领导交代的古籍***书修复工作,按照打印出来的宋体字刻版,不需要原创、创新。于是在酝酿几年之后,1985年,陈义时决定私下用饾版印刷技艺刻印一套属于自己,能代表杭集杨帮风格的笺谱。
《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是南京的代名,《北平笺谱》北平代表的是北京。那自己的作品,也需要有扬州范。“绿杨城郭是扬州”,绿杨二字,是最能代表扬州的名词,那就以之为名。于是,刻印《绿杨笺谱》的计划就开始启动。白天在刻印社刻宋字,晚上在灯光下画花鸟鱼虫。
书籍印刷工艺篇9
关键词:木刻版画;印刷术;金刚经;宋代;年画
中***分类号:J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77-01
木刻版画种类繁多,要想透彻了解需要费很大功夫,从古至今木刻版画在这个艺术的大熔炉中都占有一定地位,我们通过亲身实践对木刻版画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的作品中有黑白木刻也有套色木刻,有凸版木刻也有凹版木刻,我们尽可能的去接触更多的技法。了解技法的同时,我们也更加认真的去了解木刻版画的发展史。
木刻版画起源于印刷术,换句话说印刷术就是木刻版画的“根,在所有人看来印刷只是一种技术,似乎与艺术沾不上边,但是我们殊不知版画这种绘画形式就是从印刷这门技术上汲取的优点,所以印刷术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艺术行业做出了贡献。版画艺术一直是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而发展的,现代印刷技术的应用丰富了版画这一古老艺术形式,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版画是将印刷的艺术性与技术性完美结合的典型绘画艺术范例。随着印刷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现代版画作品的艺术效果也大为提高,所以说印刷术与木刻版画二者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佛教的传播也为印刷术提供了契机,最早的佛教版画插***是《金刚经》,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许多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并且悟道成道。《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在版画的金刚经版本里,许多神佛的形象都栩栩如生,佛像的每一个线条都非常流畅,形态十分传神。
木刻版画在不断发展,直到宋代达到一个黄金时期,宋代的书籍木刻插***在中华民族木刻版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虽然书籍木刻插***不是源于宋代,但其成熟和完善于宋代。大多数宋代书籍木刻插***的内容与题材都是直接取材于生活中,从记录的层面上来说,宋代书籍木刻插***有给我们清晰的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宋代,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宋代社会生活。例如宋代《列女传》里面包含的人物服饰、建筑和器具都取材现实生活。《列女传》是宋代有插***书籍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记载了上古至西汉约一百位左右具有通才卓识,奇节异行的女子。插***中对建筑物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准确的描绘与介绍,并且在构***布局上把人物和建筑巧妙的结合。通过对宋代书籍木刻插***的研究,可以准确了解当时的人民生活风俗习惯、社会面貌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所以宋代书籍木刻插***在历史文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宋代版画除了主要在书籍插***中有所表现,它还体现了多神信仰习俗,例如在宋代人们对“门神”的崇拜,也对版画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到了明清年间,木刻版画的主要表现就是年画,主要分布在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另外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年画也都受其影响。年画用色讲究、色彩浑厚鲜艳、不易褪色、对比强烈、概括性强,以传统技法构***,有主有次,对象明显,情景人物安排巧妙,表现出匀实对称的美感,画面丰富,惟妙惟肖。木版年画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以木刻版画为发展基础,并且也促进了木刻版画的发展与推广。
木刻版画在中国的发展框架大概就是如此,对于它以后的发展还是一个未知数,我们做不出任何判断,在这样艺术发展迅速的时代,我们要珍惜这种宝贵的绘画形式。木刻版画对当代艺术有着深远影响,它的发展是传统绘画的升华,也是现代设计发展的要素,它在为整个艺术潮流默默付出着,即便从某方面来讲,它在这个时展中离我们的现实越来越远,但是在当代艺术大潮中依然会有它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汉)刘向撰.古列女传附续列女传.中国书店,2013-08-01.
书籍印刷工艺篇10
关键词:历史地***集 装帧设计 开本尺寸 书芯版式 零页设计 印刷要求
中***分类号:P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229-02
书籍装帧设计是通过设计师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到触觉,全方位地纳入设计师的想象与创意,将司空见惯的文字、***片融入新颖的形式和理性的秩序之中,用书籍特有的“媒介”―结构、纸张、油墨、印刷工艺、装订方式等,来传达文字内容的核心,诠释书籍的魅力,让人们体验因读书而产生的高幽雅静、安然任逸、阅趣恬得的意境。装帧设计的优劣会直接影响读者对书籍的接受度。本文将以《重庆历史地***集・第一卷 古地***》为例,介绍该***集的装帧设计的特点。
1 简介
《重庆历史地***集》一部大型的综合性地***集,是在重庆市委市***府提出的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重庆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再次腾飞提供新动力的背景下,由重庆市规划局申请立项并组织编纂的,目的是利用地***特有的直观、***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巴渝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承,并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一部值得典藏、鉴赏、研究的权威资料,为重庆的城市名片增添新亮点。***集共分2卷,“第一卷 古地***”收纳资料的起迄时间为11世纪后期至20世纪50年代初,收录地***的地域范围涵盖现今重庆市全境。项目于2011年1月开始立项,2012年6月完成了本卷的编纂工作。
2 装帧设计的功能目标
重庆具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本***集通过系列地***的有机结合,展现古巴渝的疆域、城池、***事、古老水道的变迁,力***全面反映重庆在历史长河中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变化,起着为历史文化研究提供工具、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直观的历史文化信息服务之作用。在艺术设计上,主要围绕体现的是重庆、历史、地***三大关键元素,体现***集的科学、权威、可读和历史艺术价值等功能。
2.1 科学与权威功能
本***集是一部具有科学参考价值的综合性历史地***集,其内容主要以重庆史学界及相关单位多年来对重庆自然、人文、地理、历史的调查研究成果为主,杜绝个人情感对成果的干扰;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设计工作,在地***内容表示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尊重历史事实,确保引用的资料准确可靠,具有很好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使读者对重庆的历史发展有一个系统、科学的了解;在装帧设计上体现尊重历史的客观事实,又要在视觉传达设计和造型艺术上展现本***册在专业领域内广博的深度。
2.2 可读功能
***集属于历史文化范畴。综合比较国内出版的历史***集,多存在对专业的要求非常高,非相关专业读者阅读较为困难,可读性较差的问题,本《***集》立足丰富的史料,初步挖掘其历史文化及文物价值,运用现代地***语言,在详细描述地***内容的基础上,为大众读者提供具有科学性及艺术性完美结合,通俗易懂的地***作品。在装帧设计上追求雅俗共赏,将古代地***与现代通俗语言符号相结合,提高《***集》的可读性及深度。
2.3 历史与艺术功能
在***集的设计上需要对书籍内容进行理解和提炼。一味地追求古典,将使整个设计缺乏现代的审美情趣;一味地追求现代,不仅使整个***集的装帧缺少古典艺术的“气韵”,也会偏离现代人对历史文化作品装帧美的追求。因此,对整个***集的装帧设计,要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精华,使深厚的中国古典书籍的气韵与现代的美学要求有机地融合。在总体设计上,既不失中国古典书籍的含蕴和意境,又能融合现代人对书籍装帧的审美要求。为表达***集的历史文化深度,更多的运用形成古朴、简洁、典雅、实用的东方特有风格,阅读时能从中吸收历史文化的精华,并享受到古典艺术的气韵美,放在书架上又可是一部精美的艺术品,同时具有展示性和收藏功能
3 装帧设计在历史地***集中的应用
3.1 ***集的开本及大小形态的选择
书籍开本的设计要根据书籍的不同类型、内容、性质来决定。不同的开本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情趣。不少书籍因为开本选择得当,使形态上的创新与该书的内容相得益彰,受到读者的欢迎。开本尺寸的选择要根据收集资料尺寸大小,总览全部资料编排要求并尊重视觉流程现代感。《重庆历史地***集?第一卷 古地***》适宜大度8开的尺寸,更大或者更小的尺寸不宜信息的有效展示。因而本***集开本为大度8开,***幅展开为4开,印刷制版尺寸为285 mm×420 mm,内***廓线为隐形线,一般情况下,地***内容没有超出内***廓范围,但在特殊情况下,为保持***形的完整,也有破***廓的设计。
开本及尺寸:大8开本,内页成品净尺寸为285×420 mm,其***集开本尺寸、封面尺寸、封套尺寸见***1所示。
封面材料:封面封底为157 g哑粉覆哑膜,内衬3 mm荷兰板,环衬用180 g白色无限纸,护封250 g哑粉,单面4色印刷,过哑胶。
***集页数:约405个页码。
印刷数量:共1500套。
出版方式:公开出版。
3.2 ***集封面部分的设计
一本书籍最先和读者接触的部分是封面,所以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画面表现的东西越少,观众接受的东西越多。”书籍封面的设计要学会做加法和减法,减法是指抓住最能打动人的内容以一当十,加法是指用新的设计和意识多做文章。本***集属于文化传承类书籍,***集封面设计应端庄、严肃、高雅,体现权威感,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内文中一幅有代表性和较强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地***来作为封面的主要***形。在这里我们选择了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至二十六年(1900年)由重庆黔江人士刘子如绘制的《增广重庆地舆全***》作为封面地***。该***不仅内容详尽,***面精美,也是现存最为详细的重庆古代城市地***之一,对于研究重庆的社会、经济形态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其体现出的艺术价值亦不失为地***收藏的精品,且该地***的色调沉稳,与***集的整体色调相符,适合选作封面。封面文字的字体选择应庄重、严谨,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结合***集的风格选用了印刷字体汉鼎简特宋为书名字体,感观上严肃而有权威感。整个封面的色彩的纯度和明度较低,视觉效果沉稳,以反映深厚的文化特色。重庆拥有长江、嘉陵江两大水系。重庆城因水而建,因水而兴,水在重庆的历史文化中,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封面用水纹作为特定的符号语言,来传达***集的内涵和主题,增强整个封面设计的艺术性无疑是非常贴切的。以上这些元素的结合构成了一个能代表整个***集中心思想的封面。
3.3 书芯的***文版式编排
书芯的***文版式编排是书籍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版面、版心、书眉、页码、***片的版式设计与构成。所有这些版面的设计在考虑功能性的基础上要尽量地与艺术文化和***集当前板块的内容相结合。根据***集表现的内容特点,选用了简洁大气的现代书籍风格板式,配合点、线、面的灵活应用,符合空间和节奏美感。根据所收集的内容,本卷划分为“巴渝寻踪”“重庆疆域”“主城变迁”“区县方舆”“分舆***汇”五个板块。考虑到五个板块既要有统一性、系统性,又要体现各***组之间的差异和不同特点,因此在五个不同的版块分别以兵器、船、水、人和山5种不同的符号融入到版式里面,整个版式配置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在标题设计方面,每幅地***的标题前后用了代表巴国文化的青龙白虎***腾作为装饰,与色彩搭配统一和谐,层次清楚,易于阅读。
3.4 零页设计
零页指起说明及烘托作用的部分,其中包括环衬、扉页、口号、赠献词、出版说明、内容提要、版权页的设计,本文主要介绍***集扉页的设计。***集根据前述五大版块,整个编排采用总览到细分,从全国到地方逐一编排,并使各***幅之间相互联系、协调、统一。为了明确区分五大版块和让读者在阅览版块内容之前先大致了解各版块的背景,我们为每个版块分别设计了扉页,扉页为一个展开页大小,左边页是用手写毛笔字的一个***集名称的设计,其他部分留白;右边为当前版块的概况和简介,右下角配了一幅渔船和船夫划船的黑白水墨插画。整个设计清新淡雅,插画的设计代表重庆因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历史踪迹,和我们这本地***集的主题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3.5 印刷要求
***集制版印刷是编制工艺流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是控制***集质量最主要阶段,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控制。
(1)地***印刷:成品地***要求墨色鲜艳厚实,深浅程度均匀、有光泽;色彩符合原稿,色调层次清晰丰富。
(2)文字印刷:线划清晰,无缺笔短划、糊字和虚字等现象。
(3)套印:成品***套印精准,常规视觉下无重影、叠印、斑纹等不良情况;网点光洁、清晰、无毛刺、无严重变形。
(4)外观:纸面整洁、无褶皱;***内无浮脏、污脏、指印等,裁切尺寸符合规格要求;
(5)精度:印刷成果的色差范围正负应不超过样稿的2%,套印允许误差小于0.2mm,其他项目按国家新闻出版行业标准有关平版一般印刷品的质量标准验收;***集平整不影响阅读,无脏页,无破损,两页之间错位小于0.1 mm,装订结实牢固。
4 结语
书籍装帧设计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出版者、编辑、设计者、印刷者、装订者共同的系统化整体工程,是展现***集整体美的第一感受。《重庆历史地***集・第一卷 古地***》的设计者配合编辑、领会地***内涵,把艺术风格、民族特色、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灵活地处理好了装帧设计中文字、***形、色彩、材料四个要素,并使每个局部既具有个性、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完整有序,给人以节奏感与韵律感。通过全方位的艺术包装,这本历史地***集准确地体现了古旧地***庄重、简洁、富有历史厚重感的特点,显示了特有的艺术格调和文化品位。该***集于2013年获得重庆市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考文献
[1] 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 书籍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2] 谢群.书籍装帧设计与制作[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 吴晓华.论《浙江古旧地***集》的编制与特点[J].浙江测绘,2011(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