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教学10篇

视觉艺术教学篇1

对于现代美的形式规律要有较透彻的了解,对现代视觉构成的法则如聚散、韵律等要有足够的心理预期的感受能力。没有这些基础知识做铺垫,对视觉抽象形的创意构想就很难实现,这也是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着力加强视觉艺术赏析是实践教学的前提

视觉艺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要得到充足的体现,就应该让学生多看、多想、多思。多看,能让学生明确和规范视觉平面语言的表达形式;多想,能让学生体会创意的奥秘;多思,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触及创意思维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具有形式美感的眼光和时尚的审美观。这是目前大多数综合类大学视觉艺术基础课程设计中所欠缺的。笔者于2012年的5月分别到天津、北京两地的综合类大学进行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讨,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内,都在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部分院校对传统的素描、色彩等造型基础课程进行了名称与教学内容上的改变,有的称为“视觉基础科目”,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全因素光影素描、色彩的写生与临摹,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形式美感构成的视觉语言的训练。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教授本课程之前,教师给学生推荐大量的设计书籍来阅读,包括设计的发展史、视觉语言的构成形式、国内外设计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大家、流派、设计风格、代表作品等,让学生对视觉语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后,再进行分组讨论,总结出学习心得体会在课堂上进行阐述,教师进行条理性的课堂总结、归纳,从而扩大学生的眼界,提高欣赏水平,为后期的专业课学习开拓思路,储蓄力量。

合理安排调整授课内容

如何更好地讲授视觉艺术的“基础”课程,笔者下面以素描与色彩教学为例来说明。

(一)素描教学实践

1.黑白表现手法的概括与提炼是视觉平面化基础训练的首要科目之一,与传统素描教学的区别在于视觉语言的平面化;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是视觉语言的造型基础。在教学实践中以人物形象为主,避免概括时对形象的造型流于形式。主要由以下三点组成:(1)石膏人物黑白分析训练,摒弃灰调,以黑白概括对象,以明暗展现形象,石膏像作为绘画训练的基本内容,初学者对其都较为熟悉,大家对其造型特征也比较明了,用它作为训练的内容,可以较好地把握其内外轮廓的特征,为进一步概括提炼对象的特征提供有利形式,同时石膏的质感也有利于黑白形的提练,建议给石膏像打上灯光,这样更有利于黑白形的概括。(2)灰层次的平面化训练,笔者建议选用老年头像写生(中老年男性或女性)的形式,选取中老年形象作为训练的对象,能够使画面层次丰富且分明,面部的沧桑感能给学生带来岁月的印痕,使视觉语言更加丰富。对人物平面视觉化处理时,要突出人物个性,适当夸张变形,使其个性特征更加形象化。(3)人物半身像或全身像,以青年男女作为研究对象来强化肢体动态平面化语言的表现。视觉平面化的结果是为了更好运用到今后的设计当中去,而对于人物的形象化概括又是运用最为广泛的,因此对人物肢体语言的概括与提炼是授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可适当增加课时量,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2.教学实验、实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作品分析(名作赏析):强化平面语言的表现,突出视觉的平整性(展示优秀的课堂习作与大师设计***稿)。(2)材料与技法的演习实践:黑色水粉颜料加水调和。(3)完成作业:四开,留边,强调视觉化语言的协调性适合展示风格。3.教学重点、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四点:(1)黑白形的获取:受光与背光。(2)造型的准确性与概括性。(3)黑白的聚散对比。(4)画面的形式感与抽象意味。

视觉艺术教学篇2

只有开展多元化评价,才符合视觉艺术传达专业的设计类课程的特点与发展要求。高职设计类课程多元评价的概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由“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转移,实现转移的关键因素就是学习效果的评价,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视觉艺术传达专业设计类课程的评价方式相对落后,急需调整步伐、紧跟时代需求与发展。多元评价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坚持评价主体多元、目标多元的理念为基础,以人的综合职业素质为评价重点,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多维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发展,坚持评价主体多元、目标多元、标准多元、方式方法多元等。

高职视觉艺术传达专业设计类课程多元评价的内容

1)设计类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多元评价要求应由过去单一的评价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转向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不断进步,以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多元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最终成为“教一评—学”三位—体,充分发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作用,最终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因此,设计类课程本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就构成了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由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职业性特点,很多学校要求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更多地关注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对学生专业技能情况进行评价时,往往会照搬理工类课程的量化考核,这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来说,不但会磨灭他们对个性化的艺术语言的探索,逐渐陷入技能第一的误区,更容易遮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成长。因此,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虽然是传统评价方法最主要的部分,但是在多元评价中,这一部分虽然重要却并不能作为评价的全部。

2)艺术表现能力。艺术表现能力是艺术设计者专业水平的体现,包括创意能力与制作能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是:高职培养的人才就是应用型白领、高级蓝领,或者叫“银领”人才,是高技能专门人才[1]。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各行各业的主力***。提高学生的制作技能是教学的关键,但是从目前专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拥有独特创意的能力才是艺术设计类课程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不能用简单的量化标准去衡量创意是否出色,而应该综合考虑行业意见、专家意见与观众反映。因此,在多元评价时应重视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发挥与培养。

3)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必须先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对于设计类的课程而言,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是学好该类课程的关键。只有观赏大量的优秀作品,逐渐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鉴赏能力,才能创造出赏心悦目、震撼心灵的艺术作品。因此,设计类课程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看大量的优秀作品,锻炼学生的分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眼光,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还应把这些作为课程评价中一项***的内容强调并运用,通过欣赏与相互评价交流,不断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

4)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丰富的文化素养。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在重视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自我完善的能力等。这既是学习设计类课程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从长远考虑,这也直接影响到我国视觉艺术传达专业的发展。作为视觉艺术传达专业,必然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备艺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自然科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丰富的人文知识,因此,全面提高视觉艺术传达专业学生的文化修养,应贯彻到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并在教学评价时有所体现。

高职视觉艺术传达专业设计类课程多元评价的方法

1)学习过程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是以课程结束后展示学生作品后再进行评价,但是这种方式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对于那些学习认真但水平和能力有限的学生而言,他们努力的过程容易被忽视。因此,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纳入教学评价之中。过程性评价是质性评价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而质性评价是设计类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其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它适应艺术教学的即兴变化、个性、跳跃等特点[2]。因此,学习过程的评价是视觉艺术传达专业设计类课程多元评价中必要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学生学习课程的各个阶段教师都要设置评价点,针对不同的学生用心观察、客观记录、进行合理的评价。

2)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自我完善。对个体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研究,是正确引导人们形成良好自我评价能力的前提。大学教育的重点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它可以为学生有效地学习以及将来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应具备的技能,对学习结果起着衡量作用,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偏差。所以,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这应是视觉艺术传达专业设计类课程评价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当然,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积极的指导与引导,以加强评价的管理与监督,避免或减少学生自我评价的随意性与不规范性。

3)学生互相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是多元评价中另一个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举办校内学生作品展,让师生进行客观公平地评价,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激励学生更加努力;还可以通过DV、相机摄录或拍摄学习制作的过程,展示他们的设计构思笔记等方式,从多角度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饱览各种设计作品,在开阔眼界的同时,鉴赏能力也能有所提高,这时再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同时由于学生们评价的是自己同龄人的作品,便于彼此了解与沟通,各个作品中的不同之处,不仅可以启发学生,也能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的互评不仅体现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也体现了创作者的设计能力,可以在评分时综合考虑[3]。

4)教师评价。对于教学而言,即使引入了多元评价,教师依旧是最有权威的评价者,各种评价都是在教师的总体监控与指导下进行,例如作品的评价标准、内容与计分比例都由教师制定。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互评进行指导,了解学生互评的态度与鉴赏水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作品设计与制作能力、鉴赏能力是最有权威的评价者,其对学生课程的评价也应该占多元评价各个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4]。在教师评价中可将学生的作业、作品与成绩变化等数据建立电子档案,以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进步,有利于对学生作全面评价。另外还可以通过师生座谈交流总结,更全面客观地对课程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评价。#p#分页标题#e#

5)网络评价。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应该能够得到业内人士与广大观众的认可。所以在评价作品时,如果能够加入更多的观众评价,对于艺术设计类课程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身设计与制作水平,还能帮助课程教师发现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与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从而做到及时调整,将教学与市场需要贴近。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兴起,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已有部分高职院校开始推行网上评教的方法,既有利于教师通过网络及时与学生沟通,传达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意见;又可以尝试学生进行网上评教,反映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5]。但由于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网上评教只能作为一定的参考,尚需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方能得出综合的结论。

视觉艺术教学篇3

在探究创新艺术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体现及相应教学方式和措施之前,有必要对题目中出现的两个关键词汇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清晰的理解和阐述,以便更好的把握和探究二者之间的各种联系。 

(一)视觉传达设计 

在展开论述创新艺术理念的体现之前,首先需要清晰的了解视觉传达设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视觉传达设计从字面含义可以总括为两点:首先是视觉,意即人们可以用视觉来收集和掌握信息;其次是传达,是将前者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发送、传播给大众,简而言之就是“为传达而搜集并设计信息”。 

(二)创新艺术理念 

这是一个近年来新兴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又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设计艺术作品的目的和价值就是为了满足来自各个途径的多种需求,需求的与众不同决定了创新艺术理念要不断创新。简而言之就是要将影视、色彩、文字等多种元素与时尚符号紧密结合起来,创作出来的作品既要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又要展现时代的新颖性。 

二、创新艺术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体现 

广义上来讲,大众化和个性化是矛盾的双面体,似乎二者不可兼得,其实不然,创新艺术理念就是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大众的的普遍认知程度,又要突出新颖,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 

(一)“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 

艺术作品设计求新求变固然重要,毕竟创新才是视觉传达设计走向世界的灵魂给所在,但是,艺术作品也是要考虑普罗大众的审美能力和认知程度,过于求新求异、与众不同反而可能陷入怪诞,偏离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因此需要“和而不同”的创新艺术设计理念:既要合理从重,又要突出新颖。 

(二)个性化、时代化设计理念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手已经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传播者要先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才能在赋予自己的认知理念后设计出来,继而传播给普罗大众。因此突出自己的价值观和个性格外重要,同时要跟进时代的步伐,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如重视环保的时候在作品中展示和谐,重视民族的时候在作品中体现特色,切实将作品赋予时代气息,满足社会需求。 

三、视觉传达设计基础上的创新艺术理念教学模式 

(一)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高校学子毕业后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要想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自主设计能力,这也是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之一,只有如此才能把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发展能力。 

(二)提升创新艺术理念的教学模式 

社会分工的具体明确及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如何在自己的设计中求新求变,已成为学子体现自我价值的载体和打开企业求职大门的敲门砖。因此, 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创新”的理念时刻融合在课程设计和课程展示中,切实传达给学生,无论是平时的课业练习还是毕业作品,都要求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展示自己的个性,设计的作品生动鲜活,不断开拓新的设计领域。 

四、强化创新艺术理念教学的主要途径 

上文已经介绍了创新艺术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此处不再赘述。显而易见,如何将创新艺术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已经成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重要一环。下文从整个教学环节的组成部分简要介绍几种优化创新教学理念的途径,以供参考。 

(一)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创新艺术理念最终的实施者和受益者,因此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时,教师应尽量拓展学生艺术鉴赏、史论等多方面的认知能力,夯实基础,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学校应在课下尽量多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邀請行业专家举办讲座,帮助学生提供更多提高自身创新艺术能力的机会。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素养,因此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成为优化创新艺术理念教学的重要一环。高校应该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能担任教学工作又能肩负项目设计,将理论和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以来,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丰富了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升个人竞争力和学校就业率。 

(三)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毫不夸张的说,视觉传达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得到极大发展,高校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重视程度也是与日俱增,要求相关专业教师要不断改良教学方法,采用创新性教学理念。另外,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合作,进而达到人才联育、资源共享,让专业人才能够在岗位上发挥作用,实现互补互利,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各行各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也不例外。社会的不断发展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设计者只有充分运用创新设计理念才能创作出时代需求的优秀作品。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将创新艺术理念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便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可.创新设计理念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实施[J].美术大观,2014(03). 

[2]邢莉莉.浅谈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思维的内涵及原则[J].设计,2014(09). 

[3]方小***.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5(12). 

视觉艺术教学篇4

【关键词】视觉;传达;教学;改革

1、“匠”与“师”的对比,后劲更足

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说,专科院校注重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的“匠”。我们以“广告设计师”、“品牌设计师”作为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当然“师”的概念不是空谈,为此在培养方案的编写上,需要特别注重思维的训练。比如,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结合市场在前期投标所要求的创意,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增开了专项创意训练模块,致力培养学生在方案前期的快速思维表达能力,着眼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创作思维和方法的基础研究。通过学习该模块,丰富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如何将发散思维统一在系统化应用实际设计中,为后续课程及专业设计提供全方位的思维训练及设计方法。实际上,概念设计课题的研究最现实的意义是目前在设计界出现的“工匠型”设计人员的有效解决途径。盲目抄袭和模仿的形式化设计,是当今浮燥毕业生的一种普遍问题。

2、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优化提前导入

重视围绕专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初级和高级阶段都注重对课程与设计市场的连接,特色课程需要聘请业界资深人士为客座教授进行讲座形式的实践型教学,同时启发学生主导去进行社会实践,关注周边情感事件,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对行业的发展判断及批评能力,尽可能走向时代和行业发展的前沿。课程设置强调基础专业知识的牢和创新型专业知识的意,课程结构相互承接,呼应、影响,使每一门课程在学生的知识结构链中产生作用,并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境界。在大学一年级分为两个专业设计方向(广告,品牌),专业方向与学生的兴趣点一致,从入学即决定其发展方向,使基础阶段的学习更好地与专业关联,有目的性的编排基础课程,否则课程的设置缺少特点,训练的指向性不明确,使基础课程变得空泛无力。

3、专业核心课程结构优化、与市场实际逐步接轨

将部分课程细化,在行业发展日趋成熟,设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粗线条的课程结构已不适应今天的设计教学,更专业成为当今设计教学特点。主要的做法是将原主干课的综合课程分解,增加教学深度,加强单元案例练习,同时配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增加专业理论课程,使学生具有更好的专业后劲。在规范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保证教师的个人教学特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课程,注重每个学生的不同素质与特点,注意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信心,老师之间应相互交流教学计划与并了解课程的具体内容,教案与课件互相交换传阅,必要时进行集体讨论,形成整体的基础构架。传统的各专业课程分开单独教学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因此,在新的设计基础教学体系模式中,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形成课程群,教师则相应的形成课程教学组,教学组为全院各专业相关的课程提供教学服务。

4、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的新思路

实践教学贯穿全课程教学。根据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确定在校外实训实习的为户外写生、艺术考察、项目实训毕业实习等,在校内艺术设计实验中心及设计工作训练的项目为项目实训、毕业设计与展览等,各种实践教学内容形成系列,全面培养学生设计实践能力。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多元化地完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条件。造型艺术重在个性灵感,个人的天分尤其重要,设计艺术相对更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性成分,注重设计教学的理性特征,在教学组织,课程要求,设置上采取先紧后松的模式,首先必须规范行为方式,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强调扎实功底上的自由个性发挥。

5、设计基础教学

基础教学课程的设计是关键起的一环,必须做到严格而科学,充分调动与挖掘学生的潜质,为专业学习作好充分的辅垫,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是个系统,从二维到三维,从创意到实际思维再到视觉设计,基础理论与设计哲学,在基础学习阶段鼓励学生自我学习,形成一个大基础与开放的知识结构。设计基础教学应与设计基础理论互动。在目前这种大规模的艺术设计教育格局下,艺术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有较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有品味的人,即算是学生今后不从事具体的设计艺术实践,也使其受益终身,更深一层,当代设计艺术与现代艺术密切相关,基础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来源于艺术探索的成果,与美术史设计史等产生必然的联系,这种相互关联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认识的深度,进而促进学养的积累与基础的进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另外,设计批评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判断的形成,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

视觉艺术教学篇5

关键词: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数字媒体;中外合作

办学视觉艺术是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供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语言。其艺术形式既包括二维的平面作品、三维的雕塑、建筑艺术、环境艺术等静态、固体艺术,也包括动态的影视艺术“、动漫”艺术等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视觉艺术是眼睛看的到、或用手摸的到的艺术,强调作品的真实性“。走出去”战略研究是针对我国的国情设定的方针***策。最早在2000年10月***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随后该战略渗透、融入到不同的专业文化领域,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视觉艺术“走出去”是“中国走出去战略”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学校教育”成为中国的视觉艺术“走出去”的重要策略与途径。

1校、***、企联合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

视觉艺术教育要立足于民间、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民间艺术走出去。可以采用学校、***府、企业、个人联合的方式,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走出去。***府要加大对传统艺术、民间艺术教育的扶持力度,从体制、观念上解除制约文化发展的枷锁,充分挖掘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潜力,提高高等院校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宣传教育的积极性,让学生熟悉、了解、并能传承中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让中国传统艺术、民间视觉艺术在国际竞争中充分释放能量。比如:中国传统手工艺品藁城宫灯是中国民间艺术“走出去”的典型代表,它经过现代工艺改良发展而形成现代化规模,以造型优美、易于保存等特点驰名中外。然后,也有许多特色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正在日益消失。如随着机械化发展,农村玉米、小麦都采用联合收割方式,玉米皮、小麦秸被机器打碎、破坏,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民间视觉艺术草编艺术的传承。相关***府部门可以通过对该类民间艺术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从而使更多百姓愿意收集这些生态素材,进行艺术创作,***府通过与高校、农村地区的群众合作,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校方可以和***府一道深入民间艺术浓厚的区域进行考察、学习、实践,来加强学生对民间视觉艺术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民间艺术学习的热情,促进中国特色的视觉艺术走向世界。教育单位可以放开学校教师的用人条件,聘请民间艺人走入学校,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视觉艺术课堂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开设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与实际应用对接的专业课程。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专家请进校园,为视觉艺术注入新血液。另外,视觉艺术教育要走向市场,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让视觉艺术学生直观的、从三维角度来理解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教育通过实战课题设计项目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而促进中国视觉艺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2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教育

对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研究成为视觉艺术研究的新领域,也是薄弱空白领域。将现代新媒体等高等科技手段应用于艺术创作,融入视觉艺术课堂,把艺术与计算机软件、数码电子技术、新材料工艺结合,是中国视觉艺术“走出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视觉艺术创作中,为达到某种视觉艺术效果,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方法技能。而中国视觉艺术教育最初以手绘、手工课形式进入的中国高等学校。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科技的发展,艺术与科技密切结合,视觉艺术开始走向数字化。如现在的许多平面设计作品都走向了数字化、以立体化、四维形式表现于影视、网络媒体中,如:百事可乐标志由原来平面化、太极***上下均衡的构***形式,进行了方向、位置大小、面积的变化,以适合于网络媒体广告中的应用。传统艺术的创作、传承方式在数字艺术领域的影响下也不断“更新”“升级”,传统艺术不断“吸纳”数字化的新营养,如隶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皮影的视觉艺术现在已经以影视、动画形式表现在公益广告设计作品中。如中央电视台的《文明中国礼》就是皮影作品在数字媒体技术中应用的典型代表。还有中国传统水墨元素引入动画、广告作品,表现出虚实变幻、轻盈优雅的中国意境美。如《山水情》影片,采用画家现场作画、摄影师现场拍摄、动画镜头手法结合,制作出格调清新、洒脱、飘逸的作品,把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推向新境界“。伟大复兴的中华梦”——中华民族文艺复兴、中华传统视觉艺术要自然融入中国视觉艺术教育课堂中。新媒体、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需要教育者不断拓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式,以使受教育者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也可以通过创建中国新媒体视觉艺术学科,促进推进文化资源的发展、传播,推进我国视觉艺术的民族特色、推进我国优秀文化资源的发展。使中国传统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视觉艺术走出国门。

3中外合作教学模式

我国视觉艺术要“走出去”,走向国际化,视觉艺术教育就需要构建国际化的视觉艺术培养新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以使中国视觉艺术人才更具有国际化的适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创新能力。通过采用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加强中外视觉艺术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强对外交流,促进中国视觉艺术的发展。我国知名艺术类学校相继采用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国际处,充分利用学校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提高学校专业水平,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芬兰、美国、日本、英国、丹麦等多国学校合作、交流,向学生传播国际领先设计理念,为更好的探寻传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发展跟新现代视觉艺术,邀请国际优秀专家来学校讲课,传播国际前沿的视觉艺术信息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方法,与国际视觉艺术接轨,以促进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学习国外先进艺术设计人才培育的教学方法,以创新教育理念、优化视觉艺术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中外合作教学模式才刚刚起步,主要在本科院校涉及,如河北科技大学开始与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合作,确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接本科项目合租,与韩国祥明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合作项目。而在多所高职院校的视觉艺术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方式有待进一步拓展,以促进我国视觉艺术教育更好的全面“走出去”。

4教学方法走出去

视觉艺术设计教育者要博采众长,采用通识教育方法,使视觉艺术教育方法“走出去”,提高教育综合能力。视觉艺术教育者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数字媒体方式、角色互换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积极性。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资金投入,很多学校都建立的视觉艺术工作室,但是利用率还不是很高,高校教育者要充分把工作室利用起来,以工作室为手段,以三维的事物、产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师生的感知、认知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感知、学习视觉艺术。许多艺术设计专家、教育者,只搞艺术创作、只考虑如何把画画好,如何把设计作品创作好,却从不考虑如何把所学知识、设计本领传授给学生,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创作,他们认为课改、教研只是纸上谈兵,不关心教学,对教学不感兴趣。不少教师不给学生讲授视觉艺术设计表现方法,只把实践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闭门造车。如此,中国艺术设计学生的视野会很局限,其职业道德观念也会受影响,制约学生的创作、创新等综合能力,视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走出国门,无从谈起。

总之,中国视觉艺术教育要“走出去”,依靠***府的大力扶持,需要设计企业的积极参与、配合,教育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采用国际化的设计教育理念,学习并利用先进数字媒体进行教学,在全国综合性大中专院校普及中外合作办学方针,教育者认真研究、执行新的视觉艺术教育方法,使中国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

作者:王海燕 王亚全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参考文献

[1]许静涛,徐沛君.摆脱“逆差”:文化输出与当代文化建设[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11.

视觉艺术教学篇6

关键词:视觉文化 美术教育 观念转变

当下社会文化出现了视觉转向,表现为以下两个特征。第一,许多重要的信息资料都是透过视觉***像来接收。人们获得资讯的方式不同了,电视新闻从一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内容也着重于***坛、经济、娱乐和天气等。我们的社会已经变成视觉导向的社会,所以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有时都脱离了真正的问题。第二,由媒体产生的影像、音效、动作,却被人视为真实。当代青少年是在视觉媒体产生的影像、音效、动作这些新的语言模式影响下而成长的,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受这种新式语言操控。

我们再来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将艺术(美术)带进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是流行文化,结合了媒体影像、音乐动作的流行文化。现在很少有人专门去美术馆或音乐厅欣赏艺术。但由于传播方式的改变,现在的孩子可以很便捷地直接从数字电视、互联网上取得数字音乐,任何地方都可以变成音乐厅,卫星可以传送几百个频道和高品质的数位音乐。视觉影像亦然,我们的社会已经受影像所主宰。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是视觉影像,甚至电脑也变成以影像为基础,各种小小的***示取代了以往动辄几百页的使用说明;随便翻开各大报刊,都可以证明视觉***像在我们生活中有多重要。互联网让孩童可以即时得知偶像的最新动态、演唱会时间地点;各大美术馆的艺术***档,也都能在家里联网欣赏。由此,我们进入了一个由模拟(simulations)和拟像(simulacra)组成的“超现实”的时代。

如上所述,在我国美术教育中开展影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视觉文化背景下怎么样进行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基本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其湾地区对于此领域的研究略有成果,有专门的论文和专著。而在美国,已于上世纪后期开始对美术教育怎么面对视觉文化进行研究,提出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理论,并在实践、开始摸索,并总结了一些经验。鉴于我国大陆地区,缺乏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所以有必要向美国和台湾地区借鉴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促进我国在影像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体系。

一、美国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理论和实施状况

在面对视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当今社会,美国学者提出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简称VCAE)。美国学者认为美术教育是社会机构,会随着每一个新时代而产生新课程为社会提供再次重新建设的机会,且广义的视觉文化教学应是学生从生活经验中透过视觉对象探索、理解、批判和统整自身与社会文化的学习,因此,“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就是学习有关视觉艺术的一切。美术教育者在面对时代转变时,试***响应视觉文化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视觉文化对艺术教育的重要启示,在于其内容构成的选择,在于取得文化与社会意义,并从视觉文化***像的学习汲取一套探索、研究与批判人类所生产的视觉产品的方法。

有关“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课程,这种课程是新范式,是跨文化的。美国学者的观点是将历史的文本脉络、社会与文化的观点,带入艺术教育之中,透过社会学、文化学、视觉分析讨论生活中的影像议题及影像创作( image-making),培养学生的批判理解能力( critique understanding) 与为学生赋权( empowerment) (邓肯Duncum, 2002)。邓肯(2002)在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一文中提出更深入的说明:①

(1)影像创作( image-making)和批判( critique)是共生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最重视的是批判理解能力及为学生赋权(empowerment),而非艺术上的表现。强调透过自由的影像创作探索其个人意义,批判的议题包括***像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阅听者的反应、媒体关系、多元主观的建构以及***像的本质,这些都在学生的创作活动中及议题讨论中形成。

(2)“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同样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课程,虽将学习的内容扩张为视觉文化的视觉产物,其意并非将此课程带离艺术的审美领域,而是以融入文化社会观的方式,学习意识如何透过视觉、美感运作,或相反地美感如何推展意识,因此,“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同样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

(3)“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 深切基于历史:强调将影像放在其历史文本脉络中审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影像的历史,一如同视觉文化必须置于文化的脉络中审视,影像的历史是视觉文化艺术课程的重要构成因素。

在具体“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现任国际艺术教育学会***、美国北伊利诺斯大学道格拉斯・波顿教授(Prof. Douglas Boughton)提出:②学生必须更加“自主导向”,而不是像过去数十年来那样,完全由教师决定课程内容要学哪些知识,由教师安排成容易消化的单元,同一套教材按部就班教给所有的学生……视觉文化的艺术教育,让孩子创造自己的视觉文化,成为教学与创作的合伙人……因为孩子知道的视觉文化层面,也许比教师更多。

视觉艺术教学篇7

论文摘要:视觉艺术是以***像或文字等形式,给观赏者以视觉的愉悦和快感体验。艺术设计特别是平面设计技术就是将视觉文化原理转化为为观赏者提供实物化艺术作品的技术。为了达到视觉审美要求,平面设计技术必须要尊重视觉文化的主要规律。从分析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的内涵及主要特点入手,就如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实训中更好地应用平面设计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思考。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视觉艺术时代。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消费为主的社会形态,消费时代不仅意味着物的空前聚集,而且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消费文化的形成。在消费文化时代,***像、影像等视觉内容与形式正在成为当今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而这种文化方式的转变势必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认知过程。视觉艺术的消费性意味着社会必须大量生产承载视觉艺术的消费产品,为消费者提供视觉的愉悦和快感的体验,因此,艺术设汁成为了当前社会热门的实用技术和研究领域,艺术设计理论在社会范围内的应用领域也愈加宽广。

平面设计技术作为艺术设计诸多技术中实用性最强、审美功效最为突出的技术形式,不但被广泛地应用于报刊、书籍等印刷媒体之中,还得到了高校专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开设了平面设计专业,培养实用性和技术性专业人才。应当说,平面设计技术脱胎于视觉艺术理论,是视觉艺术是将视觉文化原理转化为为观赏者提供实物化艺术作品的技术,因此我们研究平面设计技术的应用问题,必须从视觉艺术理论的基本特点入手。

1 视觉艺术理论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1 视觉艺术的定义

视觉艺术的定义是一个有较强争议的话题,由于对视觉艺术的认知角度不同,国内外学术界对视觉艺术的基本定义并不相同,而且由于视觉艺术的自身特点,这些定义只能是描述性和概括性的,无法做出精确的廓清。总结起来,国外专家对是视觉艺术的定义多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角度加以研究,认为视觉艺术是“超现实的”、“精英化的”艺术形式,这种说法肯定了视觉艺术的理论性,但是未免脱离了视觉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

国内专家多从视觉艺术的应用性和社会属性的角度定义和研究,例如陈龙认为视觉艺术的定义应从“文化学层面定义”、“传播学层面定义”及“哲学层面定义”三个方面着手,这种说法较有代表性。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对于视觉艺术的定义比较符合其本质属性和规律。

1.2 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

视觉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具有自身鲜明而独特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视觉艺术具有极强的真实性。视觉艺术中的***像信息实现了视觉的真实延伸,具有强大的真实感,特别是摄影摄像技术的诞生,完全超越了以往艺术形式对于人类感官的局限性。

(2)视觉艺术具有丰富的感染力。视觉艺术的感染力集中的体现于视觉技术对场景的还原和再现。例如电影技术可以使受众迅速进入艺术f青景和氛围之内,实现了以往传统的艺术形式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感染力。

(3)视觉艺术具有丰富的信息量。人类的视觉所接受的信息数量要远远大于其他感官的接受信息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视觉艺术承载的信息数量十分庞大,特别是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往往一张***片所承载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文字,而且传播效果也十分良好。最后,视觉艺术突破了语言文字的沟通障碍,实现了艺术审美的全球化和有机融合。艺术是全球化的语言。视觉艺术突破了不同语言、文字间的沟通和理解障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审美的全球化和有机融合。

2 平面设计技术在高校实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平面设计技术在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基本情况

在我国,平面设计技术经过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发展阶段,从起初的美术、绘画为基础到当前的视觉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应当说如何将科技手段与设计理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现阶段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

(1)文字设计和运用技术。文字是平面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平面设计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必须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要求,运用文字进行信息传播和内容填充。以平面广告为例,字体的类型包括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隶书、草书、行书等属于古体字,能够为作品衬托出古朴典雅的意境,而楷书字体端正,能够为作品增添大气端庄的特质。还有一些设计作品,字体的设计要服务于内容的需要,因此产生了一些变体字、艺术字、旋转字等,突出作品灵动鲜活的特点。。

此外,字体的编排位置也是平面设计技术的重要内容,字号的大小、标题的位置、字体的编排等都是决定平面设计作品设计水平的关键因素。

(2)***片处理及运用技术。***片处理及运用技术是平面设计技术中另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视觉艺术理论认为,***片是视觉技术中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也是突破平面设汁技术局限性、拓展艺术空间的最有效方式,平面设计理论中“突破维度理论”即是以***片处理和运用技术为基础。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片往往要和文字共同出现,互为配合,共同产生艺术效果。因此***片的剪切、修订、放置层次、放置位置都是决定设计效果的因素。

(3)版式设计技术。版式设计是将文字、***片等设计元素加以有机整合,从而达到视觉艺术效果的平面设计技术,也是平面设计领域的核心技术。一股来说,平面版式设计讲究稳重,力求展现一维化平面的广阔和稳定,而近年来国内外也出现了一批以跳跃式和混合式为理念的平面设计作品,力求通过打乱维度体现平面设计的立体感和生命力。版式设计除了要有机整合***片、文字等内容外,还要对颜色、面积、版面结构等进行统筹安排。版式设计服从作品需要,这是平面设计理论中颠扑不破的真理。

2.2 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作为一名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师,笔者从实训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主要问题。

(1)文字设计技术中对于文字的可读性关注程度不高,许多学生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单纯强调版式的创新,对于文字的可读性关注不够。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为某电子产品设计平面广告时,学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翻转、套色等大量的文字设计技巧、***片的叠放顺序也经过了缜密的思索,版式上更是采取了较为先进的矩阵式设计。作品完成后笔者发现,如果从消费者的视角观察,这个作品无疑很好地体现了该电子产品的主要特征,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作品功能介绍的文字信息却被学生刻意进行了压缩和调整。文字信息介绍是消费者了解产品功能最为直观的形式,也是消费者决定是否采取购买行为的直接参照,学生的设计作品恰恰忽略了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这个作品是失败的,没有达到设计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2)在设汁作品中存在滥用***片的趋势。虽然平面设计强调***片的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片可以完全代替其他设计要素。在指导学生实训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倾向于在设计框架内大量叠放和堆放***片,试***以此获取视觉冲击力,达到视觉审美效果,这种设计理念有简单化的嫌疑。在平面设计理论中,视觉艺术不等于***片艺术,***片和其他设计元素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单纯强调***片的视觉冲击力会导致审美效果脱离设计初衷,而且***片叠放的逻辑如果没有经过周密思考,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错觉,进而影响到视觉艺术效果。

(3)高科技技术与现有设计技术的结合力度不足。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一些电脑软件技术,包括Dbotoshop、autoCAD、CorelDRAW、IIIustator、Freehand、Pag—eMaker等等,但是对于如何运用更多的高科技成果却缺少相应的手段。

3 解决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工作主要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上文笔者所列举的当前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当前困扰我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发展的主要困难,笔者认为解决这些困难主要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加强对学生视觉艺术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平面设计专业经历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植根于美术绘画专业到发展为***的教学科目,视觉艺术的理论支撑作用十分明显,也就是说,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科理论体系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鲜明的特点。因此笔者建议高校平面设计专业要加强对学生视觉艺术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实训课教学的理论基础。例如学生学习视觉传播理论,就可以明确掌握平面广告作品中文字、***片等构成要素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视觉艺术的社会消费理论,就能够进一步明确平面作品的设计理念,这对于更好地提高实训教学水平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3.2 进一步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当代平面设计工作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文字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等,学生的这些能力素质对于完成一部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是十分有用的。实训课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样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途径。教师可以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帮助学习深刻剖析作品本身蕴含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技巧,尤其是平面设计作品中的“节奏”,更需要教师通过实训教学训练及反复讲解进行培养。

3.3 引进系统化的实训教学平台

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过程中,除了要继续使用已有的软件技术以外,还要学习使用高端的平面设计系统,例如Solidworks设计系统,就是平面设计高科技化和系统化的综合性平台。因此笔者建议未来在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实训过程中更多地引进和利用综合性设计系统,满足专业教学需求。

注释:

视觉艺术教学篇8

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视觉素养能力的具体内容分析

(一)视觉信息感知素养能力

视觉信息以不同的、具体的视觉语言形态加以表达和展示,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准确、敏锐地对其感知和体察,获悉由此而引发的情感共鸣规律,它包括学生对外界产生的视觉上的自然、本能感受和体验,并能够在感知的同时产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形成对视觉信息的分类、加工等视觉思维[1]。

(二)视觉信息认知素养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感知视觉信息之后,还要能够对不同的、具体的视觉形态进行辨析和确认,能够将其细化和内化成为自己的设计经验,实现对视觉信息的深刻理解和批判,通过对视觉信息的表层、深层的理解,准确地定位、解析、估量、解说视觉作品,更好地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视觉信息的批判性能力。

(三)视觉综合应用素养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还要能够在感知、评析、批判性地认知各种视觉信息的条件下,对各种视觉信息元素进行综合性的运用,同步实现视觉信息的交流和创造过程,较好地实现学生更高层次能力的质变。

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的培育路径探索

(一)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以课堂讲解为主,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趋势和背景之下,还要将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模式与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培育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和能力[2]。

(二)引入思维导***教学法

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培育过程中,还可以引入思维导***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其新颖、直观、独特的***文并茂的方式,链接各层不同的主题,通过合理的层级***展示出不同主题之间的隶属关系,在形象、直观的线条、符号、***像之中,可以实现不同主题关键词之间的链接,极大地促进人们的思维创新和平衡发展,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培育的“利器”,更好地帮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获取各种具体的视觉信息,并实现视觉信息的交流、共享和创新。

(三)基于PPT课件的视觉素养培育

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培育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直观、生动而简便的PPT课件进行教学,将不同的、具体的视觉信息以简明的文字、***片、***表的形式展示和呈现,可以更好地帮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视觉信息的理解和感知,在轻松、愉悦的PPT课件学习氛围中获得对视觉信息的感知、认知、判断和体悟,从而更好地把握艺术设计专业的内在关联性、基本法则和规律,启发和诱导学生进行艺术设计的创造行为。

(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不同视觉素养能力的培育路径

1.视觉感知素养能力的培育。可以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视觉感知素养能力的培育,让学生有意识地发现和捕捉学习、生活中的相关视觉信息,产生强烈的视觉信息捕捉心理需求,并以自己的艺术设计专业学习任务为引领和导向,把握视觉信息的来源及内容,使自己的视觉信息的感知意愿和行为趋于一致,在自我约束和规范的条件下接受不同的、具体的视觉信息,能够从复杂繁琐的视觉信息中进行提取、筛选和审视,较好地把握具体视觉信息不同形象的特征。

2.视觉认知素养能力的培育。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视觉认知素养能力的培育,使学生对不同的、具体的视觉信息进行深层的分析、思考和联想,将其与自己既有的视觉信息相整合,并学习运用视觉信息评价的方法,对这些新的视觉信息进行真伪评判,通过对各种视觉信息的分析和评判,全面把握和理解视觉信息,生成视觉认知素养和能力。

视觉艺术教学篇9

以诉诸人的视觉为主要特征的艺术,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认知、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发展至当下,视觉***像的意义与功能得到凸显。随着***像社会或视觉文化的日益发展,视觉艺术已经成为当今一种主导性的、全覆盖幽的文化景观。现代实验心理学证明,人们在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绝大多数来源于视觉***像:实验心理学家特瑞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由此可见,人类感知世界的首要方式是视觉反馈。人们在面对***像时,并不是对***像的机械复制,而是在把握其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这个认识、把握的过程,包括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等一系列相关的生理、心理活动。人们将视觉艺术创作过程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概括为视觉艺术智性模式,即透过视觉***像的形式、色彩、空间、光线、秩序、平衡及其表现、运动、张力、发展来整体把握***像。视觉艺术是人类最原初经验的符号化,与其他语言、文字等符号形式一样,是人们认知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基于对视觉艺术智性模式构架和迸发机制的研究,从智性模式的多层次内在结构、多维语义、由单义到多义解读的跃迁等特征与价值人手,在艺术教育视野下探讨视觉艺术智性模式对于实现跨学科艺术教育发展的价值,促使艺术教育成为人们认知方式多元化复兴的途径之一,为艺术教育评价标准的重构带来契机,并遵照智性模型结构,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实践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视觉艺术智性思维模式塑造机制

我们可将视觉***像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解构为三个由此及彼的过程——视觉表象、视觉处理和视觉思维,从而形成一个集感性、知性、智性于一体的立体多维思维结构(***1)。在这三个过程的反复循环中,不断促进具有智性特点的视觉思维模式发展趋于成熟,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

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的开端是视觉。视觉作为反映外界物象的一种方式,不仅依靠视感觉获取视觉表象,还通过神经中枢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活动,把分散的刺激加以组织,构成具有一定模式的整体,并与大脑存储的相关经验和本能性特征相联系,从而产生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果(如艺术作品中形式的秩序感、节奏感,合理的色彩关系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接收到视觉刺激后,会产生愉悦感。视觉系统在帮助我们获得信息的同时,也协助我们处理分析信息。艺术家就是依靠视觉系统,在对客体实在进行感性的辨识和认知的同时,加以知幽的处理、分析和存储的。

在视觉系统基础上形成的视觉表象,进入视觉处理阶段,该过程包含感性、理性和知性的思维体验状态,跨越了恒定的时空概念和物我的界限,并且不断积累创作素材,同时由于人的不同的心理境遇和所处客观环境相异等因素,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自身的优势性知觉域。优势性知觉域会体现在艺术家的作品风格中。

在前两阶段基础之上,视觉艺术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智性力量的视觉思维模式,该过程首先对客体的物化属性和视知觉的知性反馈进行消解,建立个人知觉领域与客体智慧闪现之间的关联。在这个过程中,知觉的内在***式发生了变化,主体消解了视知觉的知性结构和客体的物化属性,超越了常规性的日常感知层面,承载了主体精神情感的内容,凝聚着主体生命历程对终极价值的探索与领悟。

智性的视觉思维模式联动整个视觉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各区域的协调运作下进行艺术活动,并且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塑造人的神经元。神经元具有可塑性。人在使用一套感觉器官或者在肢体运动时,神经元就会产生更多的联络来改善该特定感官经验的处理过程,或是形成该运动神经机制。这就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阐释了艺术活动对人们视觉思维模式、创新能力培养等的作用机制:艺术家经过长时间的艺术创作训练,其神经系统以及大脑皮层中相关区域塑造了比普通人更丰富的神经元资源,控制艺术创作的相关脑区域不断扩张,各区域或神经之间的联络被不断强化,并且对特定色彩、空间或质地的感知所依赖的神经网络能制造新的联络,最终在神经元资源的丰富、活动脑区域的扩张、神经网联络的强化与创造等的共同作用下,结合认知心理机制,形成异于其他学科的视觉智性思维模式。该模式是在左右脑半球若干区域之间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对***像的认知与表达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属于高层次的认知活动。视觉智性思维模式主导下的认知活动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兼备具象与抽象、理性与感性、线性与发散性等若干对相对的特点,把艺术活动过程中接收并储存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再加工,使***像的认知和表达过程上升到理性认知和表达的层次。

二、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的特性

从视觉思维形态的社会属性来看,它是社会全体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人类以视觉艺术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传统面对当下视觉***像迅猛扩张的新形势,思维方式向视觉迈进是必然的结果;从思维形态的自然属性来看,它是思维形态物质基础的结构与功能受社会文化形态影响而产生的共性形态,随着科技与艺术的紧密结合,视觉艺术表达的物质基础空间日益丰富,而且以“读***时代”为主要特征,在塑造当下文化形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一,视觉艺术智性模式具有多层次的内在结构。该模式首先从客体表象中把握对象的本质,把有限的观察及彼此孤立的客体统整为统一的表现对象;通过各种感性体验获得的情感与现实世界在智性思维中得到和解,智性创造活动则是赋予有限客体以无限表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摆脱一日常意识对于琐屑的偶然现象的顽强执着,还要把对事物之间联系的单凭知解力的观察,提高到理性层次,把“畅游”“神思”“妙悟”过程的情感化体验,具体化为创作意识并付诸现实。这样,经过“视觉表象—视觉处理—视觉思维”这一套完整的循环过程,首先完成了对客体本质的知觉整·合,然后结合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状态,智性模式多维内在结构调动了创作主体的抽象思维、具象思维、逻辑思维等,以及意识阈下的灵感、顿悟等感性思维体验状态,实现形而下之“术”与形而上之“道”的统整,完成感性一知性—智性的层层跨越。

其二,相对于文字、语言等符号形式来说,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的最终载体——***像——具有丰富的语义性,其指涉涵盖广泛,实现了从单义到多义解读的跃迁。视觉艺术与生俱来的视觉直观性拉开了它与其他文化符号形式的差距,***像内所包含的意义能够通过观者的内部语义活动直接转化为对表现客体、主体思想、情感的解读。例如,我们能够从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盘中推想当时的***腾崇拜和生存氛围,感悟到鲜明的民族印记。而且视觉艺术的指涉巨意义并不完全遵循如文字等的单一对应性,文化的浸润与塑造使***像的意味完全超越了反射的一般规律——“刺激一反应”模式;视觉艺术所引发的智性思维模式远远异于单纯的理性概念活动,其中的视知觉就其反映客观实体的质量与维度来说,比语言、文字活动所形成的抽象概念、性质、规律要丰富得多。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评《北风诗》时所说的“神仪在心而手称其目者,玄赏则不待喻”,正是对***像的智性多维语义特质的诠释,即它能透现出一般语言文字无法喻明的意义,实现超语言的语义。这种从单义到多义解读与传播的跃迁,确立了视觉艺术无可比拟的认知智性力量。

三、艺术教育视野下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研究瞻望

视觉艺术认知和把握世界的智性力量近年来逐渐得到正视,其认知与表达模式在创造力培养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艺术学在学科体系中得到正名——艺术学已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但是,在当下的艺术教育实践中,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的介入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正如阿恩海姆所批判过的——人们在面对艺术时关注的主要问题往往是“如何在画布上重现阳光的明媚,怎样的长方形比例是受大多数人喜爱的,等等”。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更是尖锐地指出:“心理学对于那些感兴趣于心灵的完整而有创造性的作用的人来说,似乎还是一种颇为遥远和枯燥的领域,……思维、灵感和欲望等在他们的研究视野中是缺乏的,……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也有空泛之处,更为严重的是,它对思维和理智几乎不谈。”对于构成视觉艺术语言的智性知觉的发掘过程并未被艺术家、艺术教育家、艺术理论家所熟知。

在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的契机下,艺术教育获得了新的学科视野,一种与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研究和发展紧相呼应的协同意识的充分可能性。

首先,开展关于实现跨学科的艺术教育认知发展的探索。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的研究本身就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它集艺术学、社会学、生理学、符号学、认知心理学和视知觉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于一身,尤其是有关神经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现人的部分心理过程转译的脑电波探测技术,这两者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这一类研究的先行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零点计划”(Project Zero)。该项目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哲学家、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 Nelson Goodman)于1967年发起,研究团队汇集了艺术教育、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神经学等多领域的专家。该项目是对美国教育只重视科学思维、科学教育,对艺术教育、艺术思维的认识基本为零的反思,强调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是同等重要的认知方式;研究目的是弥补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研究之间的不平衡,故命名为“零点计划”。该项目持续至今,对美国的教育影响巨大。

当下的艺术教育应该对视觉艺术的智性模式有充分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优化艺术教育的结构,突破以往单一经验性总结与传授的藩篱。艺术教育在实现视觉艺术的基本审美功能的同时,其认知和把握世界的智性力量也应得到体现和重视。

其二,促成艺术教育成为人们认知方式多元化复兴的途径。以往,造成艺术学科边缘化的尴尬主要是由于对艺术智性力量的忽视;艺术学科被认为只是情感的宣泄或者精神层面的追求,缺乏现实指向意义。而智性模式视野下的视觉艺术,不仅仅是艺术理论教材中所描述的那样,是简单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思维过程也不单单是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思维的结果更是不同于一般的意识形态。智性模式视野下的视觉艺术,是要经历从一般视觉表象到艺术认知与审美创造的转变,创造出充满智性力量的认知、改造世界的***像,是理性与非理性、情感与想象、感知与妙悟、认知与审美等多种思维方式复合混融的立体、辩证的智性形态;进而以艺术教育为途径,拓展人们认知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复兴***像在人类文化形态中的智性功能,突破文字、语言等文化符号形态的偏颇性主宰。

同时,视觉的思维模式无论是对视觉艺术,还是对其他学科都意义非凡,历史上很多科学家的阐述都是很好的例证。如尼古拉·特斯拉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根据他们的自述,他们都擅长运用***像思考,而非纯粹的抽象语言、文字等符号,这也是他们保持旺盛创造力的因素之一。而根据霍德华,力口德纳的观点,人们的各种智能都有其自然的生命历程,如逻辑一科学智能在生命的后期会减弱,身体—动觉智能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随时处于危险状态;但是视觉与空间智能的某些特定部分一直是保持旺盛的。对此可以这样来理解:人们在婴幼儿时期没有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思考或表达经验的存储,主要依靠视觉***像的刺激、存储和反馈,直至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系统的逐渐掌握,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逐渐由语言、文字所主导,因此学前时期被普遍认为是创造力的黄金时期,该年龄阶段的儿童普遍闪耀着艺术的活力,毕加索曾说“我曾经模仿拉斐尔的风格作画,却花了一生的时间学习像孩子般绘画”;而此后,这种活力会慢慢退化,其发展会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逐步了解并开始掌握其周围文化中的各种符号,摄取多种符号形式,并运用这些符号交流其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遵从社会常规,循规蹈矩的日常行为使得儿童逐渐掌握以语言、文字符号为主要载体的线性逻辑思维。我们可以将人们的视觉思维发展描述为“u”型曲线发展***式(***2)。“u”型曲线的前半部分指学龄前儿童活跃的视觉思维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他思维模式——介入,视觉思维在整个思维过程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是在生命后期,因其他思维方式,如逻辑一科学智能等思维方式的减弱,视觉思维又逐渐开始活跃。因此,当下艺术教育无论是对公众的美育,还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首要职责都是将视觉思维的训练贯穿始终,使其成为个体旺盛创造力的源泉。

其三,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的探究为艺术教育评价标准的重构带来了契机。人类天生具有多元智性思维模式,但认识领域的研究始终将实现科学思维以及从事相关科研事业作为人类认识能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顶峰,这是认识领域研究的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方式,其后果便是直接导致了长时间以来,艺术教育领域的评价无法摆脱专著、论文等文献计量指标的束缚;而事实是视觉艺术的智性模式仅仅依靠语言、逻辑等智能方式来检验和评价是有失偏颇的,因为无论是该模式特有的迸发养成机制,还是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等视角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均异于其他思维模式;而且思维模式并非道德,不存在优劣、等级之分,扬己抑彼必将导致人类思维模式的不平衡发展。

与文学、历史、科学等人类探知世界的其他方式相比,视觉艺术有着极富创造性思想的实践,因此具有同等的学术价值;并且因其赋予人类在各领域的认知和创新以鲜活的启迪,而彰显了艺术学学科的创造性、实践性和学术成果多样性的核心价值。因此,应明确地将学科发展价值的评估体系作为高等艺术教育学科教学、创作、研究、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专项认定和评价的核心标准,逐步走出文学或其他综合性学科共性的评价体系,构建符合艺术学科创造性、实践性和学术成果多样化等核心价值的评价体系,这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因为,构建符合视觉艺术智性模式的艺术教育评价标准将是多元智能和谐相生的最佳策略之一。

视觉艺术教学篇10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视觉文化环境;教学模式改良;艺术市场

讨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首先须清楚其所处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环境的现况,明确其定位才能为其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策略。当代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进入了一种新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当今社会***像已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形式。充满艺术设计感的各种视觉符号载体――广告、影视、摄影、多媒体、卡拉OK、建筑、美容、形体等――构建了这个社会主要视觉形象,因此对这个世界的“观看”而非“阅读”、“聆听”几乎成了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视觉影像成为后现代社会中资讯传递最主要的媒介,视觉文化也日益成为艺术教育的新养分之一,意味着“看”成为人们接触世界的首选方式。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是人类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变迁的过程。与以往对文化背景的关注相比,“视觉文化”更加关注视觉与自我构建、社会文化构建之间的互动。

(二)、新艺术氛围逐渐确立。社会的文化环境发生的视觉***像化转变,这种转变不可忽视,因为它首先带来的就是艺术环境的转向,就艺术设计而言,形象设计在文化生活、艺术实践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注重对***像理解实质是要求对艺术设计创作本质的理解;也是注重有艺术思维的艺术设计对人们理解、构建、交流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因此“视觉文化”下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应当在教会学生解读***像、体验视觉时代的同时意识到***像与自我认同、社会构建之间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艺术教育的地位将不可避免地得到提升,高职艺术设计如何适应这一形势变化的需要,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环境发生的新变化。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积极影响以及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把握社会脉搏。首先,教育模式的综合化应该重点关注。这种模式有利于设计专业学生设计创造能力的迅速提高,有利于加快我国设计教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但在走向综合化的过程中还会遇到种种阻力,还需有科学的实践机制来实现这个目标。其次,教育功能上的市场化趋势。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服务性、社会性、市场性越来越明显,这种本质转变要求在施教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必须做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熟悉市场的驾驭力以及全新的创造力的改变,以尽快适应艺术本质、教育本质和市场本质的发展变化。再次,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走向多元化趋势。当前,中国的一些商业性银行、社会机构、企业集团公司,已把高职院校作为投资的选择目标。这体现出企业和教育在优势互补之中的紧密多元合作。这种市场多元格局和多元理念的变化,对相关主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规划既要有教育学属性,又要有管理学属性,更要具有企业属性。

针对以上所分析的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所处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环境的新局面,笔者从三个方面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提出应对新挑战的策略:

第一,敏锐地感受文化环境的最新走向,建立适应当今文化趋势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总结为两大取向。首先以学科本位为取向。艺术设计教育以学科本位为取向的价值观将逐渐取代纯美学观和纯教育观,而加入更多的社会、人文内涵,力求更大程度上结合日常生活的文化情境,培养学生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细致反思当今视觉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包括艺术环境在内的精神领域,抓住新的理解方式以及影响该方式背后的学术根据,例如对认知心理学、符号学的学习,并将这些学科的实用价值拓展到加强学生的交互认知能力的层面之上。其次,以社会本位为取向。艺术设计教育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双重身份背后的价值归属――艺术和教育属性都是为了社会服务。因此社会本位取向就要求引导学生的理性批判与感性体验的更深结合;逐步培养学生掌握艺术设计实践中对***像的话语权;利用自己的艺术素养积极参与到当代社会生活中。

第二,教学模式的改进,针对教育环境的改变,顺应发展的方向。新形势下的中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环境出现的新走向要求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进。根据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综合化趋势,确立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力戒“唯艺术”和“唯软件操作能力”的两种教学思想极端,在不延长学时的情况下,把艺术造型能力的教学和软件操作能力的教学进行最大化的教学结合,是目前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工作者首先应该着手解决的。此外,根据不同院校师资结构特点制定富有该院校特色和优势的课程,突出体现该专业在短学时内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特色。

第三,充分认识艺术与市场的关系,对市场因素的积极作用加深认识,允许两者的适度结合并推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新思维和新战略,关键是实现服务社会与面向市场的结合,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争取广泛的社会依托和支持;实现学科建设与市场的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抓好本学科建设。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客观而公正地评价艺术设计专业,应把评价标准侧重于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上。

当前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只有明确其所处的文化、教育以及艺术环境的新形势,正确看待其职能和作用,方能促进它的发展与完善。同时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必须符合时代、社会、市场的要求,明确在教学中实践的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论的正确施用度,更有利于该专业的学生树立起服务意识;艺术设计教育要有合理的结构,要和现代产业结合,更要有前瞻的、带有科研性的探索和研究,这样更能促进设计产业的发展。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新生力量,促使其健康发展,是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和文化建设的三重需要。

参考文献

视觉艺术教学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视觉艺术教学10篇

学习

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中药材市场价格调查报告,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格式。二、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结合流通领域药品安全隐患风险大排查大清查情况,要对列入重点监管的城乡集贸市场,药品经营企业和使用中药材、中药饮片的

学习

救援技术专业申报材料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救援技术专业申报材料,内容包括应急救援技术专业教学大纲,应急救援技术专业实习。(一)灭火员,使用消防器材和装备,进行灭火工作的人员,即:消防战斗员、消防通信员、灭火船艇水手、特种灭火装备修配工。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使用

学习

投资项目总结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投资项目总结,内容包括投资项目计划书案例参考,投资项目的总结。3、建设单位填写《***府投资建设项目立项审批表》提出申请,报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报镇******主要领导签批。未列入年初预算以及重大投资项目,须经***会研究确定

学习

自考毕业自我鉴定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自考毕业自我鉴定,内容包括成人自考自我鉴定300字大专,自考的自我鉴定怎么写。一、思想品德透过思想***治课程的学习,使我树立了更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了更加明确的价值取向。我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热爱祖国。学习之余关心

学习

传统视觉艺术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视觉艺术10篇,内容包括传统视觉艺术,传统的视觉艺术样式论文。一、民间艺术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意义1.有益于传承民间艺术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华文明一代代积累下来的财富,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结晶,民间艺术深

学习

书籍印刷工艺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书籍印刷工艺10篇,内容包括印刷工艺书籍推荐,书籍印刷的特殊工艺。书籍的正式印刷。打样出来的样张经客户校稿签字后即可用印刷机进行正式批量印刷。批量印刷时,为确保书籍印刷色彩的再现性,需注意印刷色序的安排。书籍印刷品

学习

住宅空间设计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住宅空间设计10篇,内容包括松下住宅空间设计,住宅仓储空间设计。1住宅空间设计的一般策略(1)以平面设计为基础,完善功能布局。住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种,说起设计,任何一种设计最初都离不开平面***。住宅设计也一样,设计师在进

学习

酒吧空间设计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酒吧空间设计10篇,内容包括酒吧KTV空间设计,天津酒吧空间设计。正如茶文化的中的茶道一样,酒文化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酒礼。中国古代饮酒要讲究礼数,比如在不同场合饮酒,行不同的礼,长幼行的礼数也不同等。如《小雅瓠叶》的诗中

学习

字体设计研究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字体设计研究10篇,内容包括字体设计思维及方法,字体设计原理与实践书。1汉字的形态与结构1.1汉字形态的演变汉字作为一种***的文字体系,虽然其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对于它的起源却有多种解说。无论哪种解说,都是

学习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小学学校管理论文,内容包括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案例范文,小学学校管理论文参考文献。2、配套保障“薄改”项目学校班班通设备虽然不要学校出钱,但资源的补充、设备维护、教师培训、日常应用、教学科研的费用,学校必须想办法

学习

艺术设计价值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艺术设计价值10篇,内容包括艺术设计价值,艺术设计鉴赏详细讲解。艺术设计作为人类创造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当今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已与国家的经济命运、资源的开发、国家建设发展、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

学习

课程艺术设计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课程艺术设计10篇,内容包括艺术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艺术设计教师片段教学10分钟范例。近年来,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骨干专业教师、行业技术专家和安排课程的教务教师,经过对市场的调研分析,决定把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艺术设计

学习

美术艺术设计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美术艺术设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美术论文核心期刊大全,创意美术论文模板范文文并茂。(二)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问题通过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现代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不足,是阻碍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取得进展的因素

学习

初中开学自我总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开学自我总结,内容包括开学一个月自我总结,初中开学自我总结范文。以上是初教系团总支xx年1月份活动计划初教系团总支学生分会初教系xx年2月份活动计划新学期的到来,我们又来到了紧张的筹备工作,在这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有过

学习

传统视觉艺术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视觉艺术10篇,内容包括传统视觉艺术,传统的视觉艺术样式论文。一、民间艺术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意义1.有益于传承民间艺术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华文明一代代积累下来的财富,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结晶,民间艺术深

学习

环境设计教学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设计教学10篇,内容包括环境设计快速表现教学,环境设计方案和教学活动说明。环境设计是一门手脑并用的艺术,长期的手脑并用为大脑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使高校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并有充足的环境设计激情。同时,环境设

学习

服装设计教学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服装设计教学10篇,内容包括服装设计基础知识教案,服装创意设计课程感想。2.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服装设计观念服装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它也是一种艺术,其中不仅仅包含着一定的文化素养,还表现了相当的审美水平和文明水平。增强学

学习

秋季教学工作计划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秋季教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集合八篇,精选教学工作计划锦集7篇。以***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全局,以精细的管理,以新的精神状态,新的工作面貌,审时度势,扎实工作,稳步推进,认真落实

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0篇,内容包括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发言稿,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的措施。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值周教师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

学习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案,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初衷。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需要在学生主动配合和积极参与下才能得以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对所参

学习

三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教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三年级上教学工作计划表,三年级教学管理工作计划。一、积极向上,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创优秀教研组。本组有6位语文教师,骨干教师应在业务上、学习上都要带好头,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更要积极引领

学习

数学数学教学总结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数学教学总结,内容包括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总结高中,数学教学总结及工作计划。二、采取的有效措施首先,开学之初,我认真钻研了教材、研读了教学用书,仔细研究了教材重难点及注意点和关键,了解了教材前后相关的知识体系,研究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