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审计质量10篇

计算机审计质量篇1

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加快改进审计技术方法和审计作业手段,运用现代化的工具——计算机审计已是审计工作开展的必要手段。

(一)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是实现审计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的审计事业正处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发展的技术转型期和战略机遇期。国际经验表明,计算机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当遵循世界审计的发展规律,不断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审计的经验和做法,跟上世界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对此,***审计长曾经作过精辟的论述:要提高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要把信息化建设,把计算机的推,“应用,看成是我们提高审计效率,改善审计手段,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成本,加强廉***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个方法、手段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审计事业发展的问题。

(二)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必然选择。首先,计算机审计既突出了审计重点,又丰富了审计手段。运用计算机的自动筛选、汇总、分析等功能,改变过去手丁逐笔分析的做法,使审计思路更为清晰,重点更为突出,发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线索更为可靠。同时,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的特点,使得全面审计成为可能。其次,计算机审计拓展了审计空间,提高了审计效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把社会经济各方信息汇集起来,及时地进行综合和分析,完整地把握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实质,为国家审计在拓展审计空间、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和监督服务等方面构筑有利的作业基础和信息平台。

(三)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是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时效的重要手段。现代计算机技术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软件系统提供的操作权限控制功能,并在各审计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实行适时监控,从而有利于审计质量的跟踪检查,同时也使得审计质量的控制更加实时有效。此外,对审计人员收集的各种电子数据,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高效、准确地进行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的审计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建设性作用。

二、当前开展计算机审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是审计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审计技术和手段的一场深刻变革。但在开展计算机审计的过程中也遇到许多一时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正阻碍和制约着地方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一)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阻碍了计算机审计的快速推进。首先,存在着用传统思维方式看待审计信息化,缺乏推进计算机审计的信心和远见。在计算机审计遇到困难时,不是从主观上找原因,而是简单地否定计算机审计的应用价值。其次,对计算机审计持观望和等待的态度。有的认为计算机审计没什么大的用场,还不如手工审计快,不愿把时间浪费在掌握计算机技术上,无暇顾及计算机这一技术问题,自我隔离在信息化之外。其三,存在着技术困难和理念困惑,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审计信息化必将带来人们思维疗式、审计作业方式和作业流程的变革。

(二)审计业务能力与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匹配,影响了计算机审计的整体推进。目前,有些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审计业务水平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队伍的老龄化,部分审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会、审计知识和经验,但由于历史、客观的原因使他们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造成一些知识结构上的欠缺,他们还很难提出符合信息化规律的审计需求,将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操作的语言还需要有个磨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由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仅掌握浅层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程序编译检测技能,还不能有效分析系统结构。因此要真正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难度较大的实质性审计程序尚有难度。此外,由于培训时间短,技术掌握不熟练。在审计过程中,还没有将计算机审计真正应用起来,实际运用与软件设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审计机关信息化程度与被审计对象不对称。造成计算机审计的“短缺与过剩”现象并存。一方面,在金融、税务、社保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领域,由于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与这些部门相比开发较晚,以及其他原因,使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水平难于满足对这些行业的审计需要;另一方面,在涉及农业、基本建设等领域又由于审计对象信息化水平较低,不具备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条件,也影响了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计算机审计质量篇2

【关键词】审计机关 业务质量控制 信息化 实现模式

一、当前实施审计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

目前,各级审计机关扎实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组织全员学习和应用AO系统,各项目的开展均使用计算机审计,从业务和财务两个不同层面,按照“编制模型,全面分析,发现线索,验证结果”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如通过联网数据的采集转换和***核查等手段,审计人员节省了到外单位采集数据、核对账目的时间,确保了项目审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效果。

二、目前审计质量工作存在的主要突出问题

相对传统手工审计而言,计算机审计在技术上更先进,但始终还需要依赖于审计人员做出判断。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关键是正确的审计思路与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相关电子数据加以有效分析的有机结合。当前,县级审计机关在信息化模式下审计核心业务——审计质量控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和风险:

(一)审计人员方面

部分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对计算机审计风险隐蔽性强、可控性差、破坏性大等特点认识不足。在软件的操作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或***省事,对疑点没有进行必要的复查,形成对被审计对象不能做出客观、公正评价,埋下审计风险隐患,导致最终无法实现由实施信息化带来的高审计质量。除此之外,审计人员掌握审计软件的熟练程度和应用深度也是影响计算机审计质量水平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虽然上级审计机关不断加大对基层一线审计干部计算机应用培训力度,县级审计机关的计算机审计技术运用有着显著提升,鉴于县级审计机关人员配备现状、年龄结构等因素影响,但是要全面开展高层次的数据挖掘和信息系统审计条件还尚不成熟,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对县级审计机关来说,是“先天性”的,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是难以避免的。

(二)审计线索存储方面

在传统手工审计环境下审计线索都是以纸质形式存储的,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是可见的。而在计算机审计环境下,相关信息存储在计算机里,它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通过人机对话,运用审计经验、思路,加之技术操作,才能得出所需信息和结论。信息存储的隐蔽性导致信息取得的复杂性,必然会加大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项目管理方面

主要是指对计算机审计软件的使用和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而影响审计质量。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审计的效率,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否则不但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机审计带来的快速确定审计重点,发现重大审计线索功能,加快提升审计质量,反而还会带来新的审计风险。

三、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提升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审计调查的提升

要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情况,通过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把握总体,锁定重点。数据收集要和审计业务、审计目标紧密联系。审计组应根据审计调查情况,对计算机审计实施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并把它作为审计全过程的指南。为保证所采集数据的准确与完整,应及时收集并整理电子数据,并要求被审计单位对所提供电子数据的真实、完整性作出书面承诺。还应注意收集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资料。

(二)数据采集、整理、分析的提升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行审计数据采集结果报告制度,严格按照计算机审计实施方案明确的要求和步骤采集数据;二是获取数据时必须由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实施采集或对相关数据进行备份,审计人员现场监督指导。三是检查电子数据是否有与之相配套的纸质账册、报表和相关资料。四是审计人员进行数据清理、转换工作应及时记录,对数据删除、更改要做到先备份后操作,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以便核对。五是对采集的各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审计人员已有的审计经验,找准审计切入点。

(三)安全与保密的提升

随着网络的普及,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应注意各项电子数据的安全与保密,不允许在互联网上传输各项电子数据。确须通过网络传输的,只能在审计内网上操作,数据使用后应尽快清除,同时应妥善保管各类备份电子数据和分析后形成的电子数据。

(四)做好经验总结促提升

计算机审计项目实施结束后,审计人员要及时总结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的得与失,有意识地积累操作经验以促进提升下一次的运用。一是总结利用计算机审计操作中的问题,在审计终结阶段,审计人员要认真总结利用。二是充分利用AO的“专家经验”“审计方法”等功能,分门别类收集AO应用中的计算机审计思路和方法。

四、增强创新意识,改进工作方法

(一)着力培养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首先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突出以应用导向,要有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上级审计机关关于审计信息化方面的培训,根据不同层次和需求,适时不定期组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审计经验交流培训,培养复合型的审计人才,做到缺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用什么。培养骨干,以点带面,确保培训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整合审计资源,精心组织实施,倡导团队意识。

(二)采取现代技术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

充分运用计算机审计,积极搭建联网审计平台,改变单一的事后审计监督方式,变事后审计为事中审计,变就地审计为就地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促进并逐步形成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审计有机结合的监督机制。全面运用AO系统实施辅助审计,从实际出发,走自主开发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路子。

(三)强化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计算机审计风险

在建立自律性的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的取得,完善自身的质量控制制度,注重计算机审计的事前与事中审计,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强化风险意识。

(四)规范计算机审计程序,加强计算机审计法制化建设

计算机审计质量篇3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计算机审计新理念,解决计算机审计工作开展难的问题

目前基层审计机关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的审计观念、方式和方法中解脱出来,很多审计人员还停留在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模式上,不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有些单位审计人员年龄偏大,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存在畏难情绪,一时难以适应计算机审计。这些束缚了计算机审计的发展和应用,致使计算机审计工作开展难。因此,基层审计人员首先要增强计算机审计的新理念,充分认识计算机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计算机技术并非神秘的技术,从我们已经使用的现场审计实施(AO)系统看,能够较好地解决非计算机专业人员进行计算机审计的问题,只需学习一些基本的操作即可实现初步的计算机审计。此外,计算机审计的工具很多,审计人员利用熟悉的EXCEL、ACCESS等软件也能处理数据,实现部分审计目标。因此,基层审计人员要克服畏难思想,从小项目、小数据入手,以熟悉的软件和工具为起点,逐渐学习和掌握新工具、新技术,逐步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审计发展的要求。

二、领导高度重视,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解决计算机审计硬件保障难的问题

开展计算机审计,不能没有计算机。但目前大多基层审计机关的网络建设、硬件配置低,且计算机(包括电脑笔记本)配置数量少,不能满足计算机审计的基本要求,对此,各级审计机关应高度重视。此外,作为审计机关“一把手”,要积极采取措施,集中精力抓好计算机审计硬件投入保障工作。一是争取地方***府领导多给基层审计机关有力的关怀和***策倾斜,为审计机关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争取地方财***支持,对基层审计机关建立经费(包括专项经费)预算和拨付制度,使审计经费制度化、规范化、刚性化,增强保障能力;三是争取上级审计机关加大对基层审计机关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包括技术支持,提高保障水平;四是基层审计机关自身也应多方筹措资金,压缩机关其他经费开支,弥补计算机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从机关制度设置上不断完善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基层审计机关经费保障和硬件设施再上新台阶。

三、选准审计项目,科学确定方式方法,解决计算机审计业务推进难的问题

一是对于才起步开展计算机审计业务的基层审计机关,可以结合机关实际,选准有操作能力的项目开展计算机审计,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这就要求在年初确定审计项目、任务安排时要和计算机审计工作实际相结合。每次安排审计项目任务,都应针对推进计算机技术应用提出具体的要求。二是针对基层审计特点,制定科学的审计操作程序,对一般项目实施简易操作程序。简易程序可以只保留审计通知书、承诺书、审计证明材料、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所对应的审计程序。三是要进行充分的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程度、采用的管理(财务)系统、相关的数据备份方法和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内容,有范围、有目标的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充分发挥AO系统在数据转换和重建电子账中的作用。对于信息化程度不高,以手工或普通文件形式管理数据的单位,要继续保留手工审计,也可利用EXCEL等软件对被审计单位的少量数据进行处理。对于电算化和手工账并行的单位,采取计算机审计和传统手工审计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利用AO系统工具取得并处理被审计单位系统性的电子数据,另一方面还要以手工审计的方法,对非系统性的电子数据和手工纸质数据进行审计。四是充分运用AO系统,检查电子数据,灵活运用工具软件,实现审计目标。通过AO系统提供的科目浏览、查询、分析等功能,结合审计经验和职业判断,快速确定审计重点、实现审计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机工具。如:有的数据用EXCEL等软件进行初步处理就能实现审计目标;ACCESS操作起来比SQL Server更简便、直观,只要数据量不大,可以直接利用ACCESS处理,再导入到AO系统中生成中间表和电子账。

四、加强学习培训,建立激励竞争机制,解决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提高难的问题

计算机审计质量篇4

    会计电算化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采用会计电算化来进行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

    同时,也给现代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审计的影响和审计应采取的对策就成了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实施计算机审计以防范检查风险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数据一般有两种存在方式:

    一种是由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打印输出功能将有关的会计资料打印出来,形成分类的书面会计账簿资料;

    另一种是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全部会计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

    能够打印出来的资料只有少数,大量的会计资料只能存储在磁性介质中或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电算化会计系统对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的改变使许多手工条件下的审计线索发生改变,客观要求审计人员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充分利用发挥计算机的功能,深入系统的内部进行测试和审核,控制检查风险。

    在对证、账、表进行审计时,除了结合通常手工对系统进行审计的方法和手段外,由于电算化会计系统信息失真的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需要在测试系统程序控制的基础上,每次审计时都利用实际数据或模拟数据测试被审单位的系统程序,将测试的结果数据与正确的或应当出现的结果进行核对,进一步检验被审单位电算化会计系统程序的可靠性,检查各项公式的设置是否正确。

    进行实质性测试要适应会计电算化的要求,尽可能使用审计专用软件实现会计数据从会计核算软件到审计软件的转换,由审计软件来完成大量的复核和核对工作,审计人员应着重对审计项目的有关数据重新组合,运用有效的审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不断地修改、充实和完善审计计划,执行切实可行的审计程序,深层次地审核审计单位会计数据的真实性,识别虚假或失真的电算化会计信息,控制误受风险以全面实现审计目标。

    2计算机系统环境不可忽略详细审计

    存储在计算机内的电磁介质中的凭证数据肉眼不可见、易逝和修改不留痕迹等特点特别使人们对其安全可靠性怀有疑虑。

    当审计证据的相关与可靠性较高时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较少;反之,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较多。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可靠性控制得不到保证时,就必须有足够多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报告。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表明,尽管会计人员在组织与管理、操作、输入与输出等方面实施各种控制,以增强会计数据的可靠性,但当其对机内数据进行审查时,总将其与纸质凭证再作验证。从长远看,如果纸介质终究要被电磁介质所替代,因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审计风险。

    3测试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是原始凭证的形成和授权、数据输入、程序与数据库的修改、输出信息的使用和分配等出现错误或人为侵害的可能性。只有内部控制制度可信时,审计风险才能确认为较低水平,才能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内容和程序,否则就宜采取替代的测试方法,进一步扩大测试的范围。

    因而,在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核和评价应从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两方面的测试与评价进行。程序控制的责任者是软件开发部门。对本单位自行设计开发的电算化系统,应结合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档资料如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准、系统设计资料,审核系统的开发计划是否经过严格审核,仔细研究调查后方可实施,在开发过程中是否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工;对外购的商品化软件则应重点审查该系统是否通过评审或鉴定,为适应被审单位特殊业务所作的调试是否经有关部门的确认。

    首次审计时不论软件是自行开发还是外购,都要根据系统的流程***、源程序、编程说明、用户使用手册等资料依次检查系统对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与输出,系统的初始化、维护与安全等各项操作所设置的关键控制点是否合法、合规、合理。

    制度控制的责任是会计软件的使用单位,是由人工实施的控制,***于系统软件对制度控制的测试与评价应注意:审核被审单位是否根据本单位实施电算化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组织机构模式,在电算化系统内部合理的设置岗位,进行不相容职责分工控制。注意被审单位的机构模式是否根据本单位的规模、管理方式及发展方向,恰当地选用了集中管理模式,或分散管理模式,或集中管理下的分散模式;

    电算化部门内是否遵循内部牵制原则相对***,根据需要进行了合理的职责分工,如系统员、系统维护员、程序员、操作员、数据控制员、数据管理员之类的职责分工;各岗位人员的素质是否确实能够满足开展电算化工作的需要;审查系统工作环境的控制是否完善,是否建立和健全机器设备使用控制制度,是否制定和执行操作规程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和评价系统的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的薄弱环节,确定内部控制制度对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帮助确定合理的审计程序,决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范围,减少和防止电算化系统的审计风险。

    4制定和完善新的审计准则

    我国在审计方面制订了许多规范性文件。但是由于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准则中的某些已不适应实际情况,一些新增审计内容在审计准则中又缺乏相应的条款,如电算化系统开发审计准则,新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软件功能规范和开发准则等。在制定新的审计准则时,要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大力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应对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1)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2)审计证据的收集;3)计算机审计过程及相关的审计技术;4)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等。

    制定有关电算化审计准则和制度,是目前审计工作的迫切需要。

    5开展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由于计算机处理和手工处理有很多不同点,从而产生了许多独特的计算机审计技术和工具。计算机审计注重对业务事项和处理过程进行证据收集,如要收集符合性测试的证据,一般是通过模拟数据进行测试形成要收集的证据。

    因此,要大力开展对计算机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如审计管理计算机技术、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测试技术、数据库或数据文件的审计技术、应用软件的审计技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评价技术等,特别是内部控制的测评技术,以尽快实现利用计算机审计。

    6加快审计软件的开发

    审计软件是计算机审计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没有良好的计算机审计软件是很难开展实际的自动化审计工作的。

    审计软件的功能应具有针对会计程序本身合法性、正确性的审查功能;具有对机内会计数据文件的一致性、正确性的检查功能;具有验证会计报告的可信程度及会计软件内部控制措施的可靠性功能;具有审查审计报告、审计文书自动编制整理功能等。

    进而解决审计电算化滞后的实际问题,做到审计技术与会计电算化同步。利用计算机快速分类、检索功能、存储能力编制审计程序,可以进行大量的审计比较、抽样及核对工作,收集审计证据,减轻审计人员工作强度;事先用计算机设计测试案例,后用于测试被审单位的会计程序和数据文件,能够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员利用计算机存储有关法规条例、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等,随时调用,便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利用计算机对审计资料进行统计汇总,编制打印各种统计表、审计文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软件既可以加快审计工作的效率,又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审计规范化工作。但我国审计行业的审计软件很少,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应加大对审计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同时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开发或***开发审计软件。另外,要加强国际交流,引进计算机软件技术,缩短计算时间。

    7加快审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审计人员必须要更新知识,不仅需要会计、财务、审计、工程技术知识和技能,熟悉审计法规,及其他审计规范准则外,还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知识,掌握系统分析设计和电算化系统评审技术,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技术。

    审计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和加快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以适应审计发展的要求。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7.1对现有审计人员在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及计算机审计技术等方面加以培训,使他们能胜任审计工作;

    7.2购买必要的审计软件,对复杂的财务软件的审计聘请计算机专家进行辅导;开展审计的正规课程,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

    7.3开设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控制用户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相关的课程,加强计算机审计配套课程的教育。

    7.4同时适当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西方审计理论和方法,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8结束语

计算机审计质量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审计;计算机技术

我国计算机审计尚处于初级阶段,审计的相关主管部门没有制定一套严谨的计算机审计程序,计算机审计的质量较差。被审计单位运用计算机进行舞弊,使审计人员的工作无法展开。此时审计工作往往仅仅是一些表面上的形式,审计工作的质量根本难以保证,也增大了审计风险。

一、我国计算机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我国的计算机审计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是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1.计算机审计法规和准则相对不够完善。计算机审计准则严重缺乏,大多数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计算机审计的水平还偏低,执行业务时仍以传统手工审计模式为主,计算机在审计过程中很大程度停留在文档编辑的水平上。目前的审计法规基本上是适应传统书面纪录形式的,许多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导致的新的审计问题尚无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

2.计算机审计人才不足,人员素质不高。开展计算机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要掌握财会、审计知识,又要掌握信息系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我国目前缺乏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

3.计算机审计的风险问题。形成计算机审计风险的主要有:

(1)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很容易被修改、删除、隐匿、转移,又无明显的痕迹,因此,审计人员发现错误的可能性减少,审计风险增加。

(2)审计技术、方法日趋复杂,由于被审计单位采用的会计应用软件在功能、程序处理上都有一定的差别,其要求运用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也不一样,从而给审计增加了复杂性,必然会带来审计风险。

(3)在动态中进行审计取证较难,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很大的网络系统,系统必须处于运作当中,一旦停止工作,将会给被审计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审计人员一方面要完成审计任务,一方面又不能妨碍和终止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运做,这样就只能在系统运作过程中进行取证,难度较高,也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

(4)在审计取证过程中,如果被审计单位不积极提供充分的资料,或隐瞒一些重要的变更事项,将会影响审计人员所取得的审计证据及其对审计证据评价的客观性,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审计长曾经指出,“计算机审计是一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将要失去审计的资格”。为适应我国经济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大力推动计算机审计的发展。

1.完善相关的计算机审计法规。加强与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相关的立法,确保计算机审计有法可依。完善与计算机审计有关的法规和准则。立法部门在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电子数据的有效性、可靠性及电子数据传递的安全性。(2)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包括合同的生效时间及合同上签名的有效性等。(3)电子货币流通的安全性、保密性等。(4)电子签名的确认,包括密钥的使用等。

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推动计算机审计的发展,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在人员培训上,应对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基本培训与高层次的培养、在职人员培训和未来人才培养进行统筹规划。为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人员要充分意识到掌握计算机审计知识的重要性。

3.努力提高审计软件的质量和可操作性。提高审计软件质量和可操作性,关键是做好软件的分析工作。审计软件在开发与使用上,应该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烦琐程序,应当提供与会计电算化软件相关的标准的数据转换接口。提供审计线索的保留功能,考虑到审计对象的限制和审计内容的扩展。

4.计算机审计风险的防范。为保证计算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计算机审计的质量。防范计算机审计的风险,具体的实行措施:

(1)为保证审计数据的完整和准确,审计人员在审计时获得的财务数据,应该是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对财务数据作现场备份所得。

(2)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不同的系统而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和技术,从而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总之,计算机审计是新兴的学科,目前我国起步比较晚,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尽快解决这些问题,适应新形势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周南,赵内晖,高宁.信息技术在会计和审计实务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计算机审计质量篇6

(一)从审计技术方面提升数据质量明确了数据质量低下的原因,就需要采取措施提升数据质量来达到工作要求,主要包括转换和清洗两种方法。

转换是利用专用软件、SQL语句或编写程序,对数据的存储格式、类型、值域和特殊值等进行转换,提升其一致性和可用性。进行数据转换需了解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库表目录,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数据字典或数据结构,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或共同***数据文件,将数据文件转化成DBF文件。

清洗则是利用SQL语句、编写程序或人工操作,对冲突数据进行选择,对冗余数据进行清理,对缺失数据进行修补,提升数据的自治性、可用性和完整性。进行审计实务中的数据清理,需要审计人员掌握精深的、与被审计单位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水平才能熟练驾驭。

(二)从计算机软、硬件方面提升数据质量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的维护。审计人员应对计算机运行状况定期检测和硬件配置、故障排除、文件清理、软件安装升级等维护事项,使计算机保持最佳运行状态;对计算机及附属设备、软件的保管;对计算机等相关设备的财务管理和核算;信息机构对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维护修理、定期检测的登记管理,及时对系统硬件设备.日常检查和维护,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排除和恢复运行。

(2)审计软件管理。审计软件应由计算机的使用者保管,并且进行日常维护。计算机的工具软件和审计软件由信息机构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及时为计算机安装升级软件。

(3)及时查杀计算机病毒。在使用软盘、闪存(U盘、搬运工、nash盘等)进行数据传递时,接入计算机时,需要进行查杀病毒操作,经扫描正常的电子数据才能使用,以防止病毒入侵导致中毒丢失电子数据。

(4)适时制作系统恢复文件。每个审计人员都要掌握系统克隆与恢复技术。在计算机处于最优状态时,对操作系统所在的磁盘进行克隆,以便系统出现软件故障时,恢复到可工作状态。

(三)从人员能力方面提升数据质量审计人员需要随着业务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保证审计质量,保证审计结果的正确性。

(四)从电子数据维护方面提升数据质量电子数据的维护是提升数据质量的关键,没有良好的维护措施,势必成为影响审计质量的最大隐患。在使用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时要重点做好电子数据的安全管理工作,防范损坏或泄漏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资料。

(1)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资料的保管措施。电子数据资料存贮在各种磁性介质中,以磁性为载体的电子数据既容易遭受物理损毁又容易遭受病毒侵害,因此,对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资料的档案保管,应该是使电子数据资料能够永久地处于可准确利用的状态。应加强对存储介质的管理,防止损坏或丢失存储介质,建立一个适宜存放电子数据资料的保管室,确保电子数据安全、可靠,定期对电子数据进行检测,及时做好数据维护工作。

(2)防止泄漏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资料的保管措施。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资料往往涉及到商业秘密甚至国家机密,在使用时如果管理不善或操作不当,都很容易将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资料泄漏出去。为防止泄漏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资料,可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做好网络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网上泄漏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资料。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资料要与网络采取物理隔离措施;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和审计数据要与网络采取物理隔离措施;严格禁止审计人员在外网中进行任何带有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资料的操作,以杜绝网络泄密;在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时,不能共享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避免其它内部网络成员通过内部网络非法访问,从而修改、窃取电子数据资料。

第二,对电子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增强电子数据的保密性。对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以在万一泄漏电子数据资料的情况下,有效地防范不明身份者对电子数据的非法访问,增强电子数据的安全性。对电子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以应用电子数据软件自身的功能对数据进行加密。

第三,规范日常操作,杜绝电子数据资料可能外泄的漏洞。对计算机设置密码,防范别人非法访问;电子数据要专人管理,使用完后要及时清除;统一清除审计组成员的电子数据;及时归档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资料。作为审计证据的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资料要及时整理归档,防止保管不慎泄漏被审item位的秘密,电子数据资料归档时间一般不要超过2~3个月。

(五)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方面提升数据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输入类计算机舞弊的审计。应采用下列审计方法:应用审计抽样技术,将部分机内记账凭证与手工的原始凭证相核对审查输入数据的真实性;应用传统方法审查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对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测试;对例外情况进行核实;对输出报告进行分析,看有无异常情况或涂改行为。

计算机审计质量篇7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审计 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工作在不断地深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已成为会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组 织包括***府、企业都已经着手积极推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及完善。简单来讲,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会计领域,利用 现代技术和手段,实现记账、算账与报账等信息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以及部分实现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决策的信息化。

与传统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不论是对于会计工作的储存方式、处理流程、还是内部控制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数据 处理的有效性、及时性及准确性,同时使会计从业人员从复杂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脱离出来,及时准确地把握企业运营状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系统 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从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扩大了会计的领域,也为加强全面核算和监督奠定了基础。

不难看出,虽然在职能、方法、目的与责任等几个方面会计与审计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两者具体对象都以会计资料为主,职能责任密切相关。会计电算 化在对会计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对以会计过程为其职能对象的审计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具体来讲,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经济审查和监督职能本 质上仍没有改变,但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主要体现改变了审计线索、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改变审计的技术方法、影响 了审计标准和准则、提高了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等。同时计算机环境下的舞弊作弊行为更具有隐蔽性,无疑加大了审计查处的难度和风险,审计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对策分析

从内容上来看,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和人员以在会计电算化系统(cais)环境下所产生的信息系统及其范围内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 济行为为对象,审查和评价系统的合法性、效益性及系统输出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当前,我国大多数审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和运作难以做到完全了 解和掌握,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是以手工审计为主。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普及使得审计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传统审计存在的信息反馈能力 弱等问题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因此,为推进审计工作的有序展开,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强化审计的主动性与***性,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根据会计 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面对会计电算化时代的挑战,应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现代审计的需求。

1.加大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的理论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进一步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与会计电算化相比,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方面来看,都远远落 后于会计电算化。特别是当前由于对电算化审计的优越性认识不够,计算机审计研究严重落后于实践发展的需求,缺乏先进理论指导,难以有效指导会计电算化环境 下审计工作的有序高效展开。因此,在强化基本理论和审计目标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新形势审计理论的研究,不断总结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经验和做法,拓宽理论研究 的广度和深度,尤其要加快对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及技术等的研究,以进一步指导和实现计算机审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运作。

2.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线索、审计方法的变化,也必须要求审计标准和准则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要求。从国际审计 发展来看,在国际审计准则中有专门的条款来详细规定计算机审计的范围、程序、技术等;从具体国家来看,美、日、英等国都制定和出台了相关计算机审计的审计 准则和标准。目前我国审计界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包括审计人员标准、质量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但针对不断普及和发展的电算化会计信 息系统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过去手工环境下的审计标准和准则显然不适应,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准则中仍存在许多空白。因此,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要加快制定计算机审计相关标准和准则的步伐,更新审计标准准则,完善电算化审计的标准体系,以规范计算机审计工作,为衡量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保证。其 次,在积极借鉴和吸引国际上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发展要求,实现我国审计进一步适应国际审计发展的要求,为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 竞争打好基础。第三,新的衡量标准不仅要包括计算机审计程序、过程、效果评价指标、审计人员从业标准等衡量审计业务的合法合理性标准,还需对电算化系统设 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步骤、应用软件标准等做出明确性的规定。

3.加大事前系统审计力度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在于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深刻认识到除了对使用过程中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外, 抓好电算化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的事前审计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的关键。只有切实加强抓好事先审计,才能确保系统设计、开发、运转达到预期标准, 在协调和密切会计与审计的职能联系中更好地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首先,在保证会计与审计各自职能标准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软件应用和分析水 平,在事前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审计过程中避免会计与审计两者间程序设计、开发及操作方面不协调状况的出现,防止在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再进行改进,耗费巨大的人 力物力财力。其次,审计人员直接参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发过程,监督系统开发过程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保障电算化系统及其处理的合法 性、有效性、可靠性、保密安全性和可审性以达到会计管理需要应有的质量。

4.完善审计内容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履行的经济检查、评价及监督的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不难看出,电算化下的审计除了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及输出的会计数据 进行审查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殊性及其固有的风险使审计面临着在与传统会计条件下不同的审计内容,扩展了审计的内容。一是,会计电算化软件质量直接 决定了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的高低,需根据审计实际操作情况增加审计审核窗口,重点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合法合规性、及时性、准确性、科学 性及稳定性进行审查,了解掌握被审会计电算系统的各种功能和程序设计,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其次,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控制的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 两个方面的测试和评价,审查是否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机器设备使用控制制度规范及操作流程规定、系统工作环境是否完善等。第三,为保障获得正确的财务数据,审 计人员必须实现对财务软件的所有模块及相应流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观察,必要时要进行手工复核方式。

5.改进审计方法

在知识经济时代,积极采用集信息技术、财务手段、环境评估等多学科知识的技术方法,革新审计方法及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进行审计,实 现由手工操作向电算化处理的转变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是,审计人员要充实认识到计算机作为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审计工具的积极作用,自觉通过参与培训 或自觉等方式提高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采用专业软件实现更快速、更有效地对相关会计信息的查阅、核对、分析等各项审计内容。其次,可组织各方面专家,包括 会计专家、审计专家及计算机专家等组织专门小组,加强各种通用、专用审计软件和辅助审计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在吸引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各类 商品化审计软件的功能,尽快研制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软件以满足实际电算化系统审计的需要。第三,借鉴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经验,大力发展审计软件市 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电算化审计软件在实际审计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及普及,逐步推进我国审计工作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6.积极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审计人员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不论是从系统的复杂性还是信息处理的综合性,都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具备传统的会计、审计知识和技能 外,还必须具备掌握计算机、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知识,能够进行有效的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等等。特别随着我国电算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审计人员要切实 认识到新形势下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挑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在电算化条件下对各种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从而提供更为客观、真实、准确及有效的审计 信息。

参考文献:

[1]胡晓翔,李宗快: 会计电算化审计现状及其完善[j].商业时代,2009,15

[2]李想:浅谈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及其对策[j].中国商界,2009,7

[3]黄淼: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面临问题[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1

计算机审计质量篇8

关键词:审计程序审计内容电算化

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传统的财务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很不适应,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本文拟就电算化会计下的审计程序和审计内容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程序

按照《审计法》的规定,一般审计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异议和复审阶段。电算化会计审计也可分为这四个阶段,同时结合自身的特殊要求,运用本身特有的方法,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评价。

(一)准备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初步调查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状况,并拟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工作。

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的基本情况,如电算化系统的硬件配置,系统软件的选用,应用软件的范围,网络结构,系统的管理结构和职能分工、文档资料等。2.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彼此的责任、权利和义务。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确定符合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4.确定审计重要性、确定审计范围。5.分析审计风险。6.制定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中除了对时间、人员、工作步骤及任务分配等方面作出安排以外,还要合理确定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和范围,以及测试时的审计方法和测试数据。

如果要安排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则还需列出所选用的通用软件或专用软件。对于复杂的电算化系统,也可聘请专家,但必须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

(二)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也是电算化审计的核心。主要工作是根据准备阶段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方法,进行取证、评价,综合审计证据,借以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符合性测试。进行符合性测试应以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检查结果为前提。如果系统安全可靠性非常差,不值得审计人员信赖,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取消内控制度的符合性测试,而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并加大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符合性测试项目中,主要内容应该是确认输入资料是否正确完整,计算机处理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系统安全可靠性比较高,则应对该系统给予较高的信赖,在实质性测试时,就可以相应地减少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由于我国的电算化审计刚起步,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应的具体审计准则也没有出台,所以目前情况下,可暂时以***颁发的有关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规范、条例、办法等作为参照,并以此作为符合性测试的主要内容。

2.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应该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程序、数据、文件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进行实质性测试须依赖于符合性测试的结果,如果符合性测试结果得出的审计风险偏高,而且委托人有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舞弊的动机与可能,并且委托人又不能提供完整的会计文字资料,此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对会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可考虑采用通过计算机和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方法,具体包括:a.“测试数据法”,就是将测试数据或模拟数据分别由注册会计师进行手工核算和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进行处理,比较处理结果,作出评价;b.“受控处理法”,就是选择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最好是12月份)实际业务的数据分别由注册会计师和会计电算化系统同时处理,比较结果,作出评价。

3.利用辅助审计软件直接审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文件。注册会计师可利用通用或专用审计软件直接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进行数据转换,数据查询,抽样审计,查账,账务分析等测试,得出结论,作出评价。

(三)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

注册会计师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后,整理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时,除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理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意见,作出审计结论外,还要对被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功能和内部控制衅兰?并提出改进意见。

审计报告完成后,先要征求被审单位的意见,并报送审计机关和有关部门。审计报告一经审定,所作的审计结论和决定需通知并监督被审单位执行。

(四)异议和复审阶段

被审单位对审计结论和决定若有异议,可提出复审要求,审计部门可组织复审并作出复审结论和决定。特别是被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有了新的改进时,还需组织后续审计。

二、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内容

电算化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不同,它是由会计数据体系,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系统工作和维护人员组成,所以电算化会计的审计内容与手工会计系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电算化会计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审计。一方面是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在多大程度上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如输入、输出的授权控制,业务处理的审核等。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资产的完整性,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评价,可以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能在何种程度上防止或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错误及经营过程的舞弊。

(二)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计,也可称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程序的审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就是会计软件,会计软件程序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水平的高低,在这部分里主要审计会计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程序的纠错能力和容错能力。会计软件程序的审计可采用通过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及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数据转换功能的方法来完成。

(三)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对象即会计数据的审计。会计数据处理的真实性、正确性、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所以这一部分的审计是至关重要的,注册会计师可采用抽查原始凭证与机内凭证相对比,抽查打印日记帐和机内日记帐相核对等方法,同时也可采用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功能来完成审计,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四)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质量的审计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及系统维护等。电算化系统的质量,运行水平,一方面依赖于日常的管理和维护,但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过程的质量。一旦在开发过程中产生错误,则在系统运行后,将影响到会计数据的加工处理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并且在运行后,对该错误进行修改也极其困难,所以,应该也必须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审计保证其质量,防止计算机舞弊,保证系统运行后的可靠性、效率性。

参考文献:

计算机审计质量篇9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尚未形成体系,基本是依照内审审计法规体系中有关审计程序、审计目标责任以及审计文本的要求实施质量管理和考核。审计质量控制没有针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具体控制内容和关键质量控制点,使得预算执行审计的项目管理不到位,质量控制目标不明确,审计责任意识不强,责任制流于形式。

提高高校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

1.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首先要明确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要求。紧跟学校发展目标确立审计重点,结合预算改革,通过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评价,重点检查经费支出和使用效益,控制支出分散和算是浪费现象,了解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的偏差,并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其次要强化审计现场过程的管理。主要审前准备、审前调查;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审议及调整;执行审计方案开展现场审计。第三要加强审计现场过程的监控。主要通过检查和复核的形式实现。监控的主体一是审计组内人员,主要审计组长或其授权人;二是审计组外人员,审计部门负责人或质量检查人。

第四是加强审计现场过程的诊断和优化。过程诊断是对业务流程的诊断,是通过利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对过程进行研究找出流程中的“症结”,进而分析原因,提出过程改进的依据。

预算执行审计不同于其他类型审计,强化审前组织准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评估等环节尤为重要。只有充分有效的准备和分析,才能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项目质量。了解被审计对象基本情况,一般包括单位人员计划编制和实际编制情况,所属单位、类型、了解年度预算编制、批复和调整情况、收入及其构成情况、支出及其构成、往来款项及其构成、资产规模及其构成,收费项目、标准和收入规模等、专线资金安排的项目数量、自己规模,计划完成期和实际完成情况,执行的会计制度、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情况等,摸准基本情况有利于审计人员从总体上把握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预算执行的基本情况,为深入开展审计创造条件。

第五要创新审计技术和方式方法。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的不断普及,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逐渐成为审计工作中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预算执行审计应进一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转变审计方式,向以计算机审计为主导、事中和远程审计的有机结合转变,研究以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建立审计信息平台,根据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及内容建立审计数据模型,设计预算执行审计模块,并积极探索实施预算执行联网审计,加大对预算执行情况实时监督和动态监控。在审计方式方法上,尝试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进行预算执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整体安排;引入矩阵式组织结构,强化预算执行审计项目统一组织实施的管理;实施预算执行审计与各部门的自查自纠相结合、预算执行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的相结合、预算执行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建立具有预算执行审计特点的审计技术方法体系,“通过案例方法、建模方法、逻辑论证、试验方法以及计算机仿真等,对数据根据其形式不同运用不同的建模工具方法进行处理”,从中寻找规律,获得正确的演绎判断评价。

第六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审计质量包括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结果质量,贯穿于审计活动的整个过程,并直接影响到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而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使一定的审计过程、审计行为乃至审计结果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计划、制约、检查、分析和反馈等措施以提高审计质量的活动”。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进行持续、适当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预算执行审计能够按既定的标准运行,克服随机因素、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信誉具有重要的意义。

2.推行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建设。

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是对预算执行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已逐步成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

(1)更新思路、加强宣传。

为搞好高校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应加强审计宣传,树立绩效审计观念,只有破除传统审计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们对绩效审计的重视程度。

(2)积极探索、完善制度。

在遵循《高校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的基础上,结合上级主管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要求和本学校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现状以及审计部门的综合执业水平,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执行审计制度,逐步探索建立公平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对高校本级及下属部门预算执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考核提供制度依据。

(3)关口前移、全程跟踪。

高校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必须事前介入,才能及时了解掌握学校各项资金的预算编制、调整、执行和管理情况,这些直接影响着预算执行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因此,应该通过提前介入预算编制程序,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通过预算执行审计强化预算执行力度和过程控制;通过对预算管理的跟踪问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

整合审计资源、审计成果共享

(1)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协调各方面关系,营造和谐的预算执行审计环境。

预算执行审计涉及面比较大,业务比较复杂。因此,审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素质。一是有计划地组织审计人员学习财税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审计技术,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二是提高审计人员的文字表达和文书写作能力,促进审计人员核查、分析、撰写等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使审计目标最终能实现,审计成果得到最有效的运用。三是整合审计资源,精心组织实施,倡导团队意识,以此来增强审计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审计的效能。

(2)借助外部力量开展高校预算执行审计。

我国企业年报每年都要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在长期的执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审计经验,有效的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质量。虽然高校与企业有很多不同,但从经济性质和内涵看,仍有不少地方可以相互借鉴,尤其是现在很多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注册会计师将审计企业的经验,运用到高校预算执行审计中来,可以确保审计***性,提高审计效率,改善审计效果。

(3)内外审计相结合,成果共享。

为了确保审计质量,建议采用内外审计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学校校级财务预算执行审计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并采取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保证审计的***性;学校预算执行的事前、事中审计和所属的二级核算单位、***法人、非***法人核算单位的年度预、决算审计由各校内审机构组织实施。经了解,目前很多高校采用以上方式,审计效果明显。

会计师事务所对学校一级财务预算执行审计时,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在预算执行的事前、事中的跟踪审计的成果,也可以结合内部审计开展的其他类型如专项资金审计及审计调查等项目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也可以采用“交叉审”的方式,主管部门组织所属各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成立“预算执行审计组”,对下属各高校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几年的时间轮审一次,既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审计人员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团队沟通协调和合作,保证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执行效果。

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审计公开制度

计算机审计质量篇10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审计 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工作在不断地深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已成为会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组 织包括***府、企业都已经着手积极推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及完善。简单来讲,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会计领域,利用 现代技术和手段,实现记账、算账与报账等信息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以及部分实现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决策的信息化。

与传统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不论是对于会计工作的储存方式、处理流程、还是内部控制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数据 处理的有效性、及时性及准确性,同时使会计从业人员从复杂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脱离出来,及时准确地把握企业运营状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系统 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从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扩大了会计的领域,也为加强全面核算和监督奠定了基础。

不难看出,虽然在职能、方法、目的与责任等几个方面会计与审计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两者具体对象都以会计资料为主,职能责任密切相关。会计电算 化在对会计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对以会计过程为其职能对象的审计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具体来讲,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经济审查和监督职能本 质上仍没有改变,但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主要体现改变了审计线索、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改变审计的技术方法、影响 了审计标准和准则、提高了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等。同时计算机环境下的舞弊作弊行为更具有隐蔽性,无疑加大了审计查处的难度和风险,审计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对策分析

从内容上来看,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和人员以在会计电算化系统(CAIS)环境下所产生的信息系统及其范围内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 济行为为对象,审查和评价系统的合法性、效益性及系统输出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当前,我国大多数审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和运作难以做到完全了 解和掌握,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是以手工审计为主。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普及使得审计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传统审计存在的信息反馈能力 弱等问题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因此,为推进审计工作的有序展开,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强化审计的主动性与***性,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根据会计 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面对会计电算化时代的挑战,应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现代审计的需求。

1.加大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的理论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进一步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与会计电算化相比,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方面来看,都远远落 后于会计电算化。特别是当前由于对电算化审计的优越性认识不够,计算机审计研究严重落后于实践发展的需求,缺乏先进理论指导,难以有效指导会计电算化环境 下审计工作的有序高效展开。因此,在强化基本理论和审计目标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新形势审计理论的研究,不断总结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经验和做法,拓宽理论研究 的广度和深度,尤其要加快对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及技术等的研究,以进一步指导和实现计算机审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运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计算机审计质量10篇

学习

高速公路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高速公路10篇,内容包括高速公路归纳大全,高速公路重大知识点。1.3互通式立交的匝道设计匝道设计按一个固定车速来控制整个匝道的设计指标,是不符合汽车行驶特性的,导致匝道不能提供顺适、安全、经济和通畅的要求。匝道的设

学习

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初中化学教学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初中化学教师个人总结。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因此我与其他

学习

工业控制自动化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工业控制自动化10篇,内容包括工业自动化控制现状与发展趋势,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0引言工业自动化主要是为了减少人力的操作,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各种过程的控制,能充分利用人工以外的各种能源,以实现操作处理和预

学习

实践情况以及自我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实践情况以及自我总结,内容包括实践自我总结及体会,工作实践锻炼自我总结。依据局***组分析检查报告,对制约我省通信行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根据难易程度进行排序,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对具备条

学习

护理质量控制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质量控制10篇,内容包括护理质量控制方法从护理实际出发,护理质量分析的主要内容。护理质量方针应根据本行业质量要求,与护理的价值观一致,反映出对服务对象的责任感、爱心和创造力。使护理人员认识一致,以指导护理人员的努

学习

倡议书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倡议书模板,内容包括英语倡议书模板,倡议书模板大全。倡议书──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实现共同富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也是每一个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的光荣职责。我们参加市工商联八届三次***扩大会议的民

学习

公路绿化养护管理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公路绿化养护管理10篇,内容包括公路养护春季绿化文章,道路绿化养护管理问题。keyword:Highwayplanting;Maintenancemanagement;Environmentalprotection;Maintenancemanagement;Beautification前言

学习

房产股自查工作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房产股自查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房地产领域问题自查自纠工作总结,房产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吸取泉县市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及山西临汾“8.29”坍塌事故的惨痛教训,牢固树

学习

服装设计风格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服装设计风格10篇,内容包括服装设计风格歌曲,海洋风格服装设计。在服装色彩表达中,艺术风格是一个突出的特征,也是一种集中的外在表现,包含了艺术和装饰两个方面的特征。而在服装的色彩风格中设计,它的根本目的就是创设出一种鲜

学习

纪律教育月心得体会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纪律教育月心得体会,内容包括纪律教育月专题读本学习心得,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心得体会。纪律教育月心得体会一2013年7月至9月是纪律教育月,____***支部组织学习了______***[2013]38号关于印发《2013年市____局纪律教育学习月活

学习

维修手册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维修手册10篇,内容包括维修手册的使用教程,简要说明维修手册主要内容。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本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构建于《机械识***》、《机械基础》、《汽车概论》等课程的基础之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

学习

房产测绘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房产测绘论文10篇,内容包括房产测量论文题目大全最新,测绘专业论文十篇。一、房产测绘的内容进***地产测绘一般为对房地产的产权拆迁和交易管理,开发、产籍管理等实施鉴定和仲裁,收费和征税及评估,且还核查房地产的管理之中

学习

学习总结报告

阅读(25)

1.了解公司的发展历史以及企业文化;公司成立于1993年,历史悠久,是按纽、指示灯等低压电器行业的领跑者。“追求专业,专注细节”是本公司持之以恒的产品目标,从生产车间的普通员工工作的熟练度以及认真态度中,我可以看到企业的文化精神。让我深

学习

计算机审计管理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审计管理10篇,内容包括对计算机审计的认识和理解,计算机审计案例演示。基层外汇,计算机辅助审计;建议一、外汇管理领域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含义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和审计管理活动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计

学习

护理质量控制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质量控制10篇,内容包括护理质量控制方法从护理实际出发,护理质量分析的主要内容。护理质量方针应根据本行业质量要求,与护理的价值观一致,反映出对服务对象的责任感、爱心和创造力。使护理人员认识一致,以指导护理人员的努

学习

焊接质量控制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焊接质量控制10篇,内容包括焊接质量管理的十大要点,焊接车间质量控制措施。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燃油箱是汽车燃料——汽油的储存介质,因此其质量涉及人身安全,属于国家强制安全认证产品,当

学习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质量控制质量管理10篇,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的有效认识与控制,质量管理的十个步骤。从项目作为一次性的活动来看,项目质量体现在由工作分解结构反映出的项目范围内所有的阶段、子项目、项目工作单元的质量所构成,也即项目的工作质

学习

质量控制准则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质量控制准则10篇,内容包括质量控制准则,新质量控制准则解读。为加强对事务所审计执行财务报告评审以及其它鉴证业务的质量控制,IFAC也于2009年颁布了《事务所审计、财务报告评审以及其它鉴证及相关业务的质量控制》(ISQCNo.

学习

计算机审计应用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审计应用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审计的基本步骤,计算机审计软件有哪些。1、拓宽审计范围,全面开展审计监督一方面,审计人员借助于审计软件,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程序输入必要的条件进行样本抽取,对异常项目进行调查测试,以确定审

学习

审计风险控制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风险控制10篇,内容包括审计风险控制方法,如何降低审计风险简答。一、审计风险内涵与特征1、审计风险的内涵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7年最新公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学习

审计质量控制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质量控制10篇,内容包括审计质量特征及标准,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意义(1)质量控制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符合***审汁准则要求的基本规范,是保证审计工作质

学习

工艺质量控制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艺质量控制10篇,内容包括工艺质量管理的认识和想法,工艺流程优化改善心得。1.2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对于制药工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首先要寻求一定的依据方法,只有选定了合适的方法,才能在正确的指引下进行控制,才不至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