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桥梁墩身施工工艺的探讨,进而探讨了对墩身施工中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管理问题,从而达到桥梁墩身总体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桥梁;墩身;质量控制
桥梁墩身的施工在整个桥梁工程中占了很大比重,按时保质量的完成桥梁墩身的施工,是保证桥梁施工质量的前提,是整个桥梁工程的重中之重。墩身是桥墩的主体,通常情况下,是由块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这几种材料建造,同时为了便于水流和漂浮物通过,墩身平面形状可以做成圆端形或尖端形;无水的岸墩或高架桥墩可以做成矩形,在水流和桥梁斜交或流向不稳定时,就宜做成圆形。在有强烈流水或大量漂浮物的河道上,桥墩的迎水端应做成破冰棱体,破冰棱可由强度较高的石料砌成,也可以用高标号的混凝土辅之以钢筋加固砌成。
1 桥梁墩身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桥梁墩身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应该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开始抓起,每道工序都应该严格把关,保质保量完成。桥梁墩身施工主要有一下6大部分完成。
1.1 墩吊布设
根据墩身的设计结构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投入一定数量的可以完成作业要求的塔吊,用于主墩墩身、0#节段的施工以及吊篮等的安装。墩吊布置在主墩右侧,距离墩柱外侧2.0m,并且要在主墩墩座和承台上浇筑素混凝土预埋螺栓定位,同时应确保墩吊底座的平整度。施工过程中,要先按照墩吊基础节段的标高和螺栓孔位置安装地脚螺栓,期间确保其精度。底节安装时必须保证其水平度和垂直度。塔吊随着墩柱的浇筑而不断升高,为了保证塔吊的稳定性,需限制其自由长度,可以让塔吊靠在墩壁旁,达到减轻的目的。根据设计的标高和位置,每间隔20m墩柱外表面需预埋钢板或者螺栓,以便于副墩杆的链接。副墩杆一端与索墩预埋件链接,一端与附着框架链接。塔吊的安装、固定、使用、拆卸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过程中应该经常检查塔吊的垂直度以及相关安全装置,以确保塔吊的使用安全。
1.2 主墩墩身施工
主墩墩身的施工采用无支架翻模施工,模型的高度按照4.5m设计,也就是说混凝土一次浇筑的高度为4.5m。施工时,利用模板外桁架作施工平台。当一节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模板不拆除,下节段模板直接接在上节段模板上,当下节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拆除上节段的模板,混凝土浇筑始终要保证上节段模板不拆,保证上下节段混凝土的良好连接,保证混凝土接缝的美观。
主墩墩身施工的施工工艺为:
1.2.1 接头凿毛、清洗、测量放样
1.2.2 内外模板提升和安装
1.2.3 测量、调整模板
1.2.4 验收符合要求后固定模板
1.2.5 浇筑混凝土
1.2.6 混凝土养生
1.3. 施工测量定位
在施工过程中,除了应该保证各部位的垂直度、倾斜度和外形几何尺寸外,还要求对索墩进行局部测量并进行系统控制,将之和全桥的总体测量系统控制网联网闭合。
索墩各部位的测量采用空间三维测量法,测量时间应当选择在日照影响较小及风力影响较小的时间段内进行,并要对风力和日照造成的影响进行合理修正。为了确保全站仪的三维坐标控制功能,应在桥轴线的原有三角网的基础上进行三角网加密,并且对其进行严密的平差。测量时,用全站仪照准后视点,采用两测回放样法进行测量,测量精度控制在原本设计的允许范围内。
模板定位的测量,墩柱在钢筋安装完成后,就可以对模板进行安装。待模板安装完成后,对模板进行初步定位,注意按照墩身施工监控的指令要求,最后用全站仪测量模板的各个角点,并与墩柱的设计平面位置进行比较,根据实际偏差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设计要求和监控指令要求。
1.4 钢筋制作和安装
钢筋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确保钢筋满足设计要求指标,钢筋在堆放时,注意钢筋的防腐锈和防污染。钢筋绑扎要按***施工,要求牢固、准确,注意检查保护层厚度,应从下至上检查,垫块的位置要适当,绑扎须牢固,防止浇筑过程中掉落。
1.5 模板支架工程
墩身混凝土的表面质量主要取决于模板,而模板的选择和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外观。在设计模板时,选择不易变形、表面光洁的板材,从而使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防止混凝土浇注时,模板产生明显的挠曲和变形。模板加工好后,首先检查模板材料的规格、几何尺寸是否与设计***纸相吻合;其次检查模板结构尺寸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最后检查模板平整度以及连接处是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在模板安装前,先进行试拼,试拼时设置定位梢,对模板接缝、平整度等进行检查,同时进行编号,确保模板的精度和吻合度并保证错台不大于2mm。模板拼装后应平整圆顺,接缝严密、光滑,不漏浆。
模板立支时应支撑坚实牢固,锚拉力平衡均匀,保证模板稳固,不位移、不倾斜。检查模板时,应检查模板垂直度、模板几何中心与墩身或台身底面的设计中心、外形尺寸、模板稳固程度。随后对每个模板进行除锈、抛光打磨。涂刷模板漆和脱模剂,必须采用正规的脱模剂,严禁使用废机油或柴油作脱模剂。
模板安装时,上下模板的连接定位销必须对齐,以保证接缝平整。模板板块之间连接缝必须用2mm厚、30mm宽的双面胶带做密封带,即先将双面胶带贴到先安装的一块模板侧螺栓连接处,在下一块模板即将靠拢前再撕去双面胶带上的防粘纸,让两块模板对位后粘贴在一起,拧紧连接螺栓。连接螺栓受力后,双面胶带经挤压起到密封作用,保证模板不漏浆。模板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校正,保证模板拼接质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内的垃圾、木片、刨花、锯屑、泥和脱落的铁皮等杂物,必须清除干净。
1.6 混凝土工程
按照高性能混凝土所处结构环境来划分,桥墩属于碳化T2环境,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5。如果按照强度规律发展试配C35墩身混凝土配合比,胶凝材料总量在350~360kg/m3即可满足要求。但实际上,这样的配合比很难保证墩身外观质量。当把胶凝材料提高到370~380kg/m3后,混凝土的性能就有明显的改变,只要施工工艺合理,就完全能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因此,在不过多增加成本的基础上,C35混凝土配合比选用单方胶凝材料用量为370kg/m3。对混凝土的拌合则采用二次投料法,搅拌时间保持在120~180s,以保证混凝土的黏稠度和和易性。混凝土运输时,确保罐车内的清洗水清除干净并保持罐车慢速自转。混凝土的坍落度对墩身外观影响较大。规范要求墩身混凝土的坍落度在80mm~180mm之间,此外,泵送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也较高。因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60mm~180mm之间,墩身外观效果比较好,也便于现场实际操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了保证浇筑的整体性,混凝土由高处落下的高度控制在1m~2m之内,超过2m时,应采用导管或溜槽。对于局部边角部位,采用人工用铁锹端运。浇筑时使砂浆紧贴模板,以便浇筑后的墩身表面光滑。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如超过2m,必须采用串筒浇筑,串筒的出口离混凝土表面1.5m左右,混凝土布料应沿模板周边均匀多点布料,单个串筒内的布料量综合考虑振捣情况及分层厚度确定,单个串筒布料不可过多。在浇注过程中,不能利用振捣棒进行长距离的导送混凝土,以免引起离析。分层浇筑,合理振捣,这是保证墩身或台身外观质量的关键工序,过振捣和欠振捣都会对混凝土内在及外观质量产生严重危害。浇筑完混凝土后,在收浆后要及时覆盖,并进行洒水养生,在气温低于5℃时,应注意覆盖保温,必要时采取蒸养,在每次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都要制作相应的同体试件,用于后期一系列强度的测定。
2 总结
在桥梁墩身进行施工前,应当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施工规范,对相关人员、设备、工序都应进行严格的检查。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定位检查和安全工作的检查及监督。做到安全质量两手抓,创造金品工程。
参考文献
[1]刘健人.桥梁工程墩柱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6)
[2]赵祥惠.墩台身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35(9)
[3]刘新福.高性能混凝土桥墩施工外观质量控制技术[J].山西建筑.2007(1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试析桥梁墩身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