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10篇

现代物流篇1

一、浙江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面临的困境

1.现代物流概述

物流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最初的物流认识是在生产过程的组织实践和产品销售的实际需要中产生的。此时的物流主要侧重于商品的物质移动,即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在一定的组织条件下利用运输工具从供应方向需求方的商品实体定向移动。这种物流是传统物流。现代物流已突破了传统物流的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物流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和废旧物品回收等整个过程,还延伸到了与顾客满意度,物流活动的效率性相关的各种物流活动,现代物流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等领域。现代物流现代经济社会中有重要作用: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可引导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经营效益。

2.浙江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困境

浙江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市场前景广阔。现代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日益成为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今天的经营环境中,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已非常有限。因此,许多企业把寻找成本优势和差别优势的目光转向现代物流领域。

中国仓储协会对全国45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调查的结果表明:45%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其中75%的企业将选择新型的物流企业,而不是原来的仓储运输企业,并且60%的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型的物流企业,这个数字反映出现代物流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另外,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和原料供应方面存在比较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空间,许多跨国公司将我国作为制造中心,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跨国公司将原料采购、产成品配送外包给合作伙伴,这对于我国现代物流企业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市场。所以浙江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市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但是,目前其发展形势严峻,面临着诸多困难。

(1)发展现代物流的法制环境尚未形成

从法律体系建设方面来看,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进一步制约了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物流法。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服务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不正当竞争难以避免。如由于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行业协会的限制,使得进入物流行业的门槛过低。只要符合工商管理部门的注册资金的要求,不管是否具有相当的设施设备或条件,都可以注册成为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这使得很多中小物流企业只有少量的资金就开始从事物流业务,从而在低端的物流市场,中小物流企业鱼龙混杂,资质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严重的过度竞争、恶性竞争。这给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带来困难。

(2)融资困难

中小物流企业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从浙江省物流企业现状来看,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依靠物流企业自身是难以筹集的。由于我国金融业对中小企业贷款和融资条件过于苛刻,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或者金融机构筹集到所需资金。目前物流企业经济效益普遍偏低,金融部门为了降低信贷风险,都实行比较苛刻的担保制度,物流企业缺乏相应的资产作为担保,所以通过资本市场或金融机构筹集资金是十分困难的。另外,一些金融机构传统的做法是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实行不同的贷款条件,非国有、集体企业的贷款条件要比国有或集体企业的贷款条件严格得多,这就使中小物流企业贷款条件比大型物流企业严格得多。从而发展势头好的中小物流企业想加快发展步伐却往往受到资金的限制。

(3)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国家财***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够,造成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运输网络密度分别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043公里/万人,仅相当于美国的19.6%和15.8%,印度的24.9%和48.3%。交通运输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物流企业的正常经营。同时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不合理,54%分布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只占34%和16%。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滞后以及布局的不合理,造成我国物流行业的运输效率低下,加大了中小物流企业的成本。同时也阻碍了浙江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步伐。我国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也有很大差距,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使用的一些技术,在我国还很少见。这也是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一个难题。

(4)浙江中小物流企业自身发展不成熟

首先,体制僵化,经营机制不灵活。浙江省大部分物流企业中,很大一部分员工,包括中高层的管理经营者,对现代物流理论知之甚少,对增值服务和全程物流服务等了解很少,仅满足于提供传统单一物流服务,使物流企业体制僵化。浙江现代物流在生产或商业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小,仅为21%和13%左右。在如此小的比例中,现代物流供应商的规模层次也是不尽如人意的,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而浙江中小物流企业还普遍存在服务能力低,市场辐射小的难题。现有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规模偏小而服务能力十分有限,难以提供小批量、多批次、跨地区的物流服务,有的甚至只能在城市等小区域范围内活动,很难实现向周边地区的辐射。

其次,设施单一,物流技术水平低。目前,浙江省传统中小物流企业的设备是为物品存储,运输,装卸,保管业务开展来配置的,主要设备只是吊车,汽车,叉车,称重器具等,主要设施是普通库房,堆货场地,停车场地。设备设施单一,规模小。计世资讯(CCWResearch)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物流行业的硬件采购占总投资的63.6%,2006年硬件的投资比重降为61.7%。浙江目前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企业投入也主要用于硬件采购。而企业规模越小,物流成本越高,进而影响企业发展。

中小物流企业没有注意逐步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这也是浙江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障碍。现代物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加工配送及信息网络管理等一系列服务。在每一个环节都出现了许多现代最新技术,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将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而浙江物流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信息化方面,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因而普遍存在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运用能力不强的问题。另外,中小物流企业在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方面发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总之,中小物流企业的总体物流技术水平还需要大力提高。

第三,员工素质低,管理水平低。浙江中小物流企业员工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较低,市场观念淡薄,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据通创物流研究机构对浙江物流市场及100多家物流相关企业历经三个月的调查发现,浙江省对物流基层人员和一般操作人员已基本饱和,真正稀缺的是高端物流人才即塔尖型人才。目前,浙江物流行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很少,专业技术人才更少,而既懂得专业的物流管理和战略规划,又能真真切切了解物流市场的管理人员更是凤毛麟角,相当部分的管理人员仍然将物流与仓储运输等同。许多工作由于工作人员素质的原因,存在执行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的问题。企业的仓储作业,装卸作业,运输调度等基本是按照经验来进行,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较差,企业信誉度低。

最后,运营成本高,缺乏核心竞争力。衡量物流公司运营绩效的重要标志是看运输车辆的调度是否合理、运行的路线是否最优、车辆的空间利用是否达到满载。浙江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设备和技术力量薄弱,管理缺少经验,在实际业务运作中,往往会造成资源闲置,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导致物流运行成本过高的现象。另外,浙江中小物流企业规模较小也是其运营成本高的原因之一。浙江省中小物流企业的规模偏小,所以物流成本大,导致运营成本偏高。还有中小物流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管理规程和服务规范,服务质量较差。以上使得浙江省中小物流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

上述表明浙江省中小物流企业要发展现代物流,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企业和***府逐步在各方面加以解决。

二、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对策分析

1.不断完善物流业的法规制度,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

现代物流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种相关***策和配套法规还很不健全,特别需要***府的支持和推动。各级***府应该明确鼓励、扶持现代物流的态度,并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物流立法方面,***府应尽快拟定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物流市场有序的发展,包括物流企业的资质、进入和退出的条件,市场竞争规则等。从而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重点制止行业保护、地方封锁和有碍公平竞争的垄断行为,维护中小物流企业的正当权益。此外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抓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以及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基础标准的制定。

2.加强和完善浙江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环境

***府可针对浙江中小物流企业制定出必要的产业扶持和倾斜***策和措施,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小物流企业健康成长。在***策环境方面,***府可根据当地的实情制定出对中小企业实行优惠的***策,如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装备更新的融资***策上,应让国家金融部门适时调整经营战略,放宽贷款限制,简化审批手续,给物流企业创造融资机会,保障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所需资金。在税收制度上,***府可通过制定形式多样的税收优惠***策,降低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税负,以提高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另外,在物流基地的土地使用***策上、在物流服务及运输价格***策上,也可制定倾斜物流产业发展的***策措施,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策环境。

3.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府应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并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物流业的投资建设,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首先是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全省交通条件。一方面,要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新的交通干线,另一方面,要重视对旧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二是积极发展大通关,建设软交通,进一步提高口岸服务水平,增强口岸服务能力。三要加强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通讯设备及线路,传真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从而不断提高信息化程度。另外还应加强物流中心级仓库的改造和建设,包括仓库货架进出库设备,加工设备等,为物流高效化和合理化构建一个健全的调配中心。为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

4.重视浙江中小物流企业自身建设

(1)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并改善经营体制

浙江中小物流企业要发展现代物流应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将企业采购、制造、加工、包装、运输、仓储等彼此分割的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尽快建立起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为企业生产营销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具体经营应综合运用各种运作方法,包括物流运作、资金运作及市场运作。另外,由于客户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和配送的多样性,要求物流企业不仅要能够提供门到门运输及有关的基本服务,还要能够提供相关的物流增值服务,如拆拼箱,重贴标签,配货,产品退货处理等,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竞争力。

(2)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浙江中小物流企业应积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从物流流程控制、物流信息处理等要始终跟上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另外,物流企业还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建立起与其他相关企业的连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

(3)积极培养和引进物流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在许多国家,从事物流业的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获得就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物流方面的工作。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方面的教育还非常落后,导致浙江省物流人才不足。但是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企业内部培养、与合作伙伴共同培养、与高校联合培训等,建立企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现代物流篇2

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技术是实施物流的必要条件,没有物流技术的发展,那么物流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物流技术是保证物流现代化的一种必要条件,所以物流技术也是随着物流科学的发展和物流不同的阶段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比如说,在强调量的时代,我们发展高速重载的一些运输工具、大型的自动仓库。到了多品种、小批量的时代,需要发展一批灵活的、柔性更大的物流企业。

物流技术不只是为流通领域服务,也为生产领域,而且先进的物流技术在生产领域用得越来越多。这说明物流技术本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系统现代化的要求,在不断地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是促进多种新生事物产生的一种现代技术。供应链是跟网络分不开的,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数据共享。数据共享,没有网络技术数据无法实现共享。另外,像现在基于网络产生流程重组的理论,这个理论不光是针对物流领域提出来,对物流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基于网络的。比如说在一些管理模式上.过去企业是金字塔结构,现在基于网络技术,企业通过内联网变成扁平结构,效率更高,而且能够减少环节。

物流技术和生产技术不一样,从其本身来说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生产技术的目的是做出一种产品,这个产品是一个有形的东西。在物流体系中,我们应用物流技术也要制造出自己的产品,是物流系统产生出来的一种服务,物流实际上贯穿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物流技术本身是综合的,物流是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系统综合在一起的领域,是使用这些东西产生移动的效果。如果用学术语言来讲,就是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物理性状态变化。在物流领域,这些技术综合应用起来就叫做物流技术,所以它带有综合性。

物流技术是与实现物流活动全过程紧密相关的,物流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物流活动各项功能的完善和有效的实现。

运输工具朝着多样化、高速化、大型化和专用化方向发展,对节能环保要求严格。铁路运输发展重载、高速、大密度行车技术。一些和企业生产关系密切的载重汽车其发展方向是大型化、专用化,同时为了卸货和装货方便,有低货台汽车以及带有各种附带装卸装置的货车等,另外大型超音速飞机,大型油轮等。

库存是由单纯保管存储发展成的对物流的调节、缓冲。现代化仓库已成为促进各物流环节平衡运转的物流集散中心。仓库结构的代表性变化是高度自动化的保管和搬运结合成一体的高层货架系统,货架可以达30-40米高,具有20-30万个货标,同计算机进行集中控制,自动进行存取作业。货架的结构各式各样,目前还发展了小型自动仓库,如回转货架仓库,可以更灵活地布置,方便生产,可用计算机实行联网控制,实现高度自动化。仓库的形式还有重力货架式,以及其它形式。

作为物流中心,大量物资要在这里分类、拣选、配送,因此.高速自动分拣系统也得到了发展。

装卸连结保管与运输,具有劳动密集型、作业发生次数多的特点。因此,推行机械化以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非常必要。由于装卸作业的复杂性,装卸技术和相应的设备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使用最为普遍的是各式各样的叉车、吊车(包括行吊、汽车吊等)以及散料装卸机械等。

――包装技术是指使用包装设备并运用一定的包装方法,将包装材料附着于物流对象,使其更便于物流作业。对其研究主要包括包装设备、包装方法和包装材料三部分。

包装材料常常是包装改革的新内容,新材料往往导致新的包装形式与包装方法的出现。对于包装材料的要求是:比重轻,机械适应性好;质量稳定,不易腐蚀和生锈,本身清洁;能大量生产便于加工;价格低廉。目前常用的包装材料有纸与纸制品、纤维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以及防震材料等。包装还涉及防震、防潮、防水、防锈、防虫和防鼠等技术。

集装箱化是指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器具,把经过包装或未经包装的物流对象整齐地汇集成一个便于装卸搬运的作业单元,这个作业单元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形状,以集装单元来组织物流的装卸搬运、库存、运输等物流活动的作业方式称为集装箱化作业。

――集装箱化技术就是物流管理硬技术(设备、器具等)与软技术(为完成装卸搬运、储存、运输等作业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等)的有机结合。它的出现,使传统的包装方式和装卸搬运工具发生了根本变革。集装箱本身就成为包装物和运输器具。这被称为物流史上的一次***。之所以被称为是一次“***”,与其在整个物流作业中的作业是分不开的。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物流的装卸搬运出现的频率大于其他作业环节,所需要的时间多,劳动强度大,占整个物流费用比重大。采用集装单元化技术使物流的储运单元与机械等装卸搬运手段的标准能互相一致,从而把装卸搬运劳动强度减少到最低限度,便于实现机械化作业,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物流费用,实现物料搬运机械化和标准化。货物从始发地就采用集装单元形式,不管途中经过怎样复杂的转运过程,都不会打乱集装单元物流的原状,直到终点。这样便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转载作业,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在储存作业中,采用集装箱化技术有利于仓库作业机械化.提高库容利用率,便于清点,减少破损和污染,提高保管质量,提高搬运灵活性,加速物流周转,降低物流费用。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现代化极为重要的领域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新的水平。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物流信息技术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从数据采集的条码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软件等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配送技术

(1)交叉配送技术

在电子商务的条件下,网络贸易实现了零售各分销点的需求量的同时采集与供应商品的随时把握,使得零售的同时,批量组织各分销商店的物资成为可能,为将低成本,减少库存,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可以采取交叉配送,即先按所掌握的所有分销点产品总量在各自批发商处统一装载,运输物资,然后在零售商流通中心按发送店铺迅速进行分拣装车,向各个分销点发货,实现零售业配送。

(2)准时制配送

电子商务的主要优势就是即时性,用户需求响应时间短,要体现这种优势,开展准时制配送是一个途径,即随时根据用户的要求的送货时间、数量等,进行配送。此种配送是以牺牲配送费用来换取配送时间,通常以当天完成为标准。

(3)ABC配送

根据ABC管理方法,将货物分为ABC三类,即15%~20%的少量物资占其总物资价值的65~日0%划分为A类物资,即30%~40%的少量物资占其总物资价值的15~20%划分为B类物资,即40%~55%的少量物资占其总物资价值的5~15%划分为C类物资。可以根据三种物资确定配送模式。

(4)配送管理系统

作为电子设备的管理平台,配送管理信息系统是调配资源、优化管理、组织实施的中枢,通过和电子平台无缝结合,实现信息的统一、分析、预测与辅助决策等,可以有效弥补交通等其他条件的不足,优化配送流程,选择低成本的运输方式或者路径实现配送。

现代物流篇3

(一)纸箱耐压强度(KN)及影响因素

1.预定纸箱耐压强度

纸箱的耐压强度用下列公式计算:P=KW(n-1),式中P——纸箱耐压强度,N;W——纸箱装货后重量,N;n——堆码层数;K——堆码安全系数。堆码层数n根据堆码高度H与单个纸箱高度h求出,n=H/h。堆码安全系数根据货物堆码的层数来确定,国标规定:贮存期小于30天取K=1.6;贮存期30天-100天取K=1.65;贮存期大于100天取K=2.0。

2.据原料计算出纸箱抗压强度

根据原纸的环压强度计算出纸箱的抗压强度有许多公式,较为简练实用的是kellicutt(凯里卡特)公式,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纸箱抗压强度的估算。kellicutt公式简写为:P=Px*F。式中:P——瓦楞纸箱的抗压力,N;Px——所用原纸的综合环压强度,N/m;F——不同纸箱周边长、不同楞型的F值。

3.影响纸箱抗压强度的因素

a.原材料质量

原纸是决定纸箱压缩强度的决定性因素。然而瓦楞纸板生产过程中其他条件的影响也不允许忽视,如粘合剂用量、楞高变化浸渍、涂布、复合加工处理等。

b.水分

纸箱用含水量过高的瓦楞纸板制造,或者长时间贮顾在潮湿的环境中,都会降低其耐压强度。瓦楞纸板含水率的影响:P=a·0.9x。式中:P—瓦楞纸箱的抗压力,N;a—含水率为0时的抗压力,N;x—瓦楞纸箱的含水率,%。含水率每增加1%,纸箱的抗压力下降约10%,而纸箱的含水率与空气湿度有直接的关系。

c.箱型

箱型是指箱的类型和同种类型箱的尺寸比例,它们对抗压强度有明显的影响。有的纸箱箱体为双层瓦楞纸板构成,耐压强度较同种规格的单层箱明显提高;在相同条件下,箱体越高,稳定性就越差,耐压强度越低。

d.印刷与开孔

印刷会降低纸箱抗压强度。包装有透气要求的商品在箱面开孔,或在箱侧冲切提手孔,都会降低纸箱强度,尤其开孔面积大,偏向某一侧等,影响更为明显。手挽孔在纸箱的中央部位时,抗压力降低约2~4%,手挽孔在纸箱的上下两端或左右两侧时,抗压力降低约10%。

e.加工工艺偏差

在制箱过程中压线不当,开槽过深,结合不牢等,也会降低成箱耐压强度。

(二)纸箱动态性能试验

1.跌落试验:将包装商品以后的纸箱按不同姿态从规定高度跌落,检验达一定次数后纸箱内包装商品的情况,或纸箱破损时跌落的次数。

2.斜面冲击试验:将纸箱旋转在滑车上,然后将其从一定高度的斜面上滑下,最后撞击在档板上。它类似于运输过程中的紧急刹车情况。

3.振动试验:将包装纸箱置于振动台上,使其受到水平、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或者同时受到双向振动,经一定时间后检查商品情况或商品纸箱破坏时经过的时间。

4.六角鼓回转试验:将纸箱放入装有冲击板的六角回转鼓内,按规定转数、次数转动,然后检验商品、纸箱破损情况。

二、包装堆码

(一)托盘化包装方法

托盘化包装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包装件的安全运输,合适的托盘化包装可提高包装效果,加速商品流通,降低运输包装费用。托盘化包装方法有两种:(1)“从里到外”法是根据产品尺寸设计内包装、外包装和托盘。(2)“从外到里”法是根据标准托盘尺寸优化设计优选外包装和内包装。

(二)堆码方式

包装件的堆码方式一般分以下四种形式:简单重叠式、交错式、纵横式和旋转式。

(三)紧固方法

1.捆扎

捆扎紧固方式常用塑料带对包装件和托盘进行水平捆扎和垂直捆忆,以防止包装件在运输过程中摇晃。适用于日光、热、冷等各种恶劣条件的流通环境。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和聚酸胺等塑料捆扎带质轻,不生锈,不吸水,具有一定的弹性,最适合于纸箱、瓦楞纸箱的捆扎。

2.收缩包装

收缩包装就是利用具有热收缩性能的塑料薄膜裹包托盘和包装件,然后迅速加热处理,包装薄膜按一定的比例自行收缩,紧贴住被包装件的一种方法,具体分为裹包、热合、收缩和冷却等四个步骤。常用的收缩薄膜有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薄膜,对于大型托盘的包装,常用强度更高的聚偏二氯乙烯、聚酯和聚酸胺薄膜等。相对捆扎包装而言,收缩包装整体性能好,能有效防止搬运时的松散及损坏问题。

3.拉伸包装

拉伸包装是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将薄膜围绕托盘和包装件进行拉伸,利用薄膜拉伸后的自粘性和弹性,对包装件进行的一种紧固包装方法。常用的拉伸薄膜有PVC,LDPE(低密度聚乙烯),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尽管拉伸包装的防潮性比收缩包装差,但在托盘化包装方面可代替收缩包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包装技术。

4.棱角的保护(护棱)

护棱分为纸质和塑料护棱,用于纸制加固件和纸箱的棱边保护,防止包装边角受外力撞击而变形或者损坏,同时方便使用捆扎带捆扎。

三、包装件的运输保护和装卸保护

运输过程中,对托盘和集装箱进行保护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影响包装件安全运输的一个重要因素。托盘和集装箱的保护方法应从运输保护、装卸保护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实现运输保护的最好方法就是托盘在货运车厢等运输设备之间的空隙保持很小。该方法不仅避免了碰撞,也能减少棱角的损坏。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可以使用阻塞衬垫。阻塞衬垫是一个可充气的空气袋,充满空气的衬垫被放置在货运车皮、载重汽车或者货船里,使集装箱或托盘之间、集装箱或托盘与运输设备之间的空隙被充满,可保护托盘上的包装件。在使用阻塞衬垫时,首先把它空着放置在需要阻塞的空间里,然后用空气压力进行充气。带有气压计的充/吸气***通过一个比较长的橡皮管与充气闸门相连,便于操作。收货人能通过用充/吸气***排放阻塞衬垫中的空气,并把它从阻塞空间里拿出来存储,可重复使用。一般情况下,阻塞衬垫可重复使用30~40次,而且经济、可靠。

叉车作为搬运过程中最主要的搬运机械,它对托盘的装卸保护有直接的影响。叉车作业时,托盘必须用垫块隔离地面或使包装件与地面留有空隙,保证被叉车举起。装卸托盘时,必须考虑叉车的载重中心,避免发生倾斜事故。在搬运过程中,托盘的外部形态如何,往往是影响装卸安全的重要因素。只有确定了托盘的规格(类型、外形和尺寸),才能决定采用何种搬运方式。

现代物流篇4

虽然深圳港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

(一)集疏运条件需升级,进出通道拥挤。作为世界顶尖的集装箱枢纽大港,深圳港口货运量与从前相比,大大增加。现有的集疏运条件已不能完全满足港口的发展需求,进出港通道窄小,拥堵严重,成为制约港口进一步发展的因素。除此之外,目前,深圳港的腹地面积也制约了港口物流的发展,其直接腹地是深圳及珠三角地区,是集装箱货源的主要来源地,鲜少与内地交往。随着国际化贸易的发展,竞争的白热化,腹地面积的局限大大的制约了深圳港的物流发展。

(二)通关环境有待提高。作为高速发展的沿海港口,近年来,深圳有限的海关监管资源逐渐难以满足极速增长的通关业务。目前,监管机制缺乏科学性,针对企业的标准化分类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计算机联网仍没有全面运行,尚未健全全程物流信息技术通信,与海运物流企业的运作产生脱节。

(三)港口基础设施仍需升级。虽然深圳港在近几年加强自我规划,大力改善港口基础设施,增强升级硬件等级。然而,现代物流的基本需求较为复杂,需要更高能的物流信息平台。目前深圳港的基础设施状况仍离这一发展需求有一段距离。即便已经加强了信息化普及,企业与码头公司的信息共享系统尚未能建成,大大地影响了物流效率。

(四)华南地区港口竞争激烈。深圳港身为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大港,竞争压力并不小。在深圳港南,分布着香港葵涌港、珠海高栏港、惠州港等多个现代化港口。这几个港口基本都属于珠三角区域,公用腹地,竞争固然激烈。除了香港葵涌港比深圳港的竞争力强,加快建设南沙港区的广州港对深圳港虎视眈眈。此外,其他港口也纷纷加快了港口物流建设,普遍与深圳港一样,实行货到报关,导致货物竞争更加激烈。

二、深圳港口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升级集疏运条件,整合资源,统一规划。深圳应大力发展两个港口物流园区,整合各物流企业以及港口企业相关资源,构建完整、便捷、高效的物流供应链。此外,应加强横向合作,完善集疏运系统,加强与公路、海运、铁路、航空的联系,使整个物流过程保持通畅;同时,要建好物流链,加强开展与海关、商检、保险等部门的纵向合作,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进行变化,追求更小的成本和更大的收益,发展快捷,高效的港口物流产业。

(二)提升服务水平,改善通关环境。作为世界顶尖的集装箱枢纽大港,深圳港口货运量非常大。目前,深圳港口业务却仍然还是以装卸、搬运为主,大量货品长时间积压在海关,使得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不能及时开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深圳港口需升级换代其物流功能。首先,应改进装卸业务;其次,优化港口物流服务;三是在港区或附近区域内建立相对应的专业服务区域。除了改善港口基础设备,升级硬件,深圳港更应该不断完善物流软环境,为广大客户着想,随客户要求的变化提供全面、延伸、多元化、灵活机动的现代化服务。不仅如此,要打破行业间的隔阂,加强与各部门、各系统的横向与纵向合作,尽力缩短货物滞港的时间,加快通关速度,使客户成本最小化,物流效率最大化。

(三)升级港口基础设施,完善集疏运系统。虽然深圳港在近几年加强自我规划,然而,现代物流的基本需求较为复杂,深圳港应大力改善港口基础设施,增强升级硬件等级。一是要满足大进大出的集疏运量,重点建设深水泊位,满足泊船体积大型化的需求;二是要注意完善集疏运系统,加强与港口配套的铁路、公路系统的横向合作,完善集疏运系统;加强仓储配送管理,使整个物流过程保持通畅构建大型公用物流信息平台,使深圳港物流系统逐渐成为一个通畅、高效、健全、先进的现代化物流系统。三是建设完备的交通信息网络,为发展现代化深圳港口物流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强深港物流的交流与合作。深圳港南临香港,深港在经济领域的合作相当紧密。在构建物流体系时,深圳大力引进了香港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目前,从经济上来看,深圳较之于香港,成本相对较低;而香港则在国际航空和现代物流上领先于深圳,二者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合作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以打造亚太地区的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加强深港在现代物流方面的合作,是很有必要的。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的。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拥有具备专业物流技术的高新技术人才。深圳港应大力引进精通物流管理专业,善于研究国际贸易方向,具备相关法律知识的人才,对他们予以培养和重用。

三、结束语

现代物流篇5

关键词: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现代物流 电子商务

中***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一、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意义

随着计算机互连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倍受世人推崇。它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府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可以不受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和实效性。而作为新兴业务领域的现代物流管理,正是以跨区域的运作方式和机动、灵活、快捷等特点成为物流服务企业赢得市场空间的关键因素。

在电子商务时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务,物流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所以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显现出它的必然性.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的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水平,提高信息管理科学化水平,必然使产品流动更加容易和快速。目前,物流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系统化和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建设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完善。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没有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就没有现代化的物流服务。

在该平台上,供求双方将短期和个案性的需求信息,并达成交易。也就是说公共信息平台将具有信息交换和交易功能。另外,该平台还包括物流服务的电子报价与询价功能;物流运输中交易撮合功能;物流业务的网上谈判、议价、合同签订与管理功能;电子订舱功能;CA安全认证功能;电子支付与资金结算功能。

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要求

积极建设与充分整合相结合。作为一个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需要的是各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参与。目前有许多企业都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物流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各级***府部门也大多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务平台,这些平台不仅花费了大量的建设资金,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平台上也已经汇集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这其中不仅包括各大物流运作设施信息系统,还包括各相关行业、各类物流企业和***府相关部门等各类信息系统的信息。但是,这些平台在建设时基本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们无论是在软硬件平台的结构上,还是系统构建的模式上,或者是数据内容的定义、采集、处理、组织和存储格式上,都不尽相同,因此这些平台都需要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整合。

前瞻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技术和需求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建设需要具有适当的前瞻性,充分考虑到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和需求变化方向。

实用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将与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的不同系统发生关系,系统的设计必须坚持实用性与开放性。

标准化与可扩展性相结合。在系统建设时,各种异构系统和数据如果不能转换为统一的形式,就会给系统和数据互通造成麻烦。因此,要尽量统一系统和数据的形式。

先进性与安全性相结合。为了保证物流信息平台的高效性,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大量生产经济数据要求系统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保证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三、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实施模式

项目推动。物流平台建设要首先进行实验性的项目开发工作。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还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主要还是经济实力不足。因此,有必要由国家投入一部分引导资金,通过项目建设方式投入到某个或某几个企业(企业联盟)之中,从而推动全国性物流平台建设的发展。

规范流程。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将涉及到***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等各个环节对内对外的各种业务流程,这些环节对统一业务处理的流程千差万别,如果全部将这些流程直接利用电子手段固化下来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况且如果这样整个平台也将无法正常运转。因此,有必要对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化。

标准制定。物流信息平台涉及到各行各业各方面的内容,如果要使各种异构系统间的不同格式的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之中,就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制定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基础标准,并逐步对标准体系进行修订、扩充和完善。

法律保障。为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技术及业务规范上全面确保运作的科学性、合法性、有效性,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及规范性的文件,为物流信息平台的运作提供保障。

各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方式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府为主的业务模式。在这种业务模式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都由国家直接负责,***府主导的力量很强,但也存在很多弊端,如容易造成与市场结合的紧密度不够、需要国家长期投入等。第二种是以企业为主的业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运营完全由企业自己负责。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可以自主经营,不会给国家带来太大压力,而且企业由于赢利压力的原因,也会积极探索平台营销的方案,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度也会比较好,企业也会对平台的具体功能和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但企业行为有一定的局限性,整体规划性不强,投资压力大。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建设全国和区域性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对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这就要求各相关环节在整个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架构下,在努力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其他相关环节,通过规范流程、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法律法规,通过具体项目实施,使得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顺利地开展起来,从而使物流能够真正畅通无阻地流动起来。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列部

参考文献:

[1] 薛静娴.基于物流成本与物流信息的研究 [J] 物流技术,2007,5:18.

现代物流篇6

关键词: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关于物流产业现代化的概念诠释

现代化是一个模糊、动态和综合的概念。实现现代化是一个永无终结、涉及***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过程,是人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工业***开始,经济社会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过程。

物流产业现代化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相对传统物流而言,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支撑,将原本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环节紧密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以全新的、速度更快、规模更大、效率更高、效益更好为特征的现代物流系统,以实现物流的系统化、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等目标。其中,系统化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根本区别,强调了物流功能的整合;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动化的基础,而智能化更是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更高层次应用;网络化旨在打破物流信息“诸侯分割”局面,将物流结点连接在一起,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三流”的统一;标准化是适应物流产业的社会化和国际化而对物流技术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全球标准化。

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物流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能够对中国物流业现代化水平有一个客观的反映和评价。因此,要求指标体系客观地反映物流现代化的内涵、各子系统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较好地量化流通现代化的目标实现程度。

(二)前瞻性原则

由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企业销售范围的不断扩大和销售方式及最终消费者购买方式的转变,从而促使了物流行业的兴起,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为了能更好地适应这些发展趋势的变化,在构建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统计指标体系时,应该充分考虑到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被赋予的新时期的含义和内容,做到具有前瞻性。

(三)综合性与系统性原则

现代化是一个广泛、综合、系统的范畴。现代化标准必须体现这种综合性与系统性,各个指标之间,要形成有机、有序的联系,从多方面反映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情况。

(四)可操作性原则

过去,在构建统计指标体系时,往往只注重了统计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将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得过于繁琐,而对其可操作性考虑得较少,这样,通常会导致统计数据搜集的难度加大,统计成本增加。因此,在构建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统计指标体系时,应从易操作的角度出发,将物流统计建立在现有的统计基础之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有条件的指标先起步,逐步推进。

(五)相对***性原则

由于物流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非常丰富,描述物流业发展状况的指标之间常常存在信息重叠的现象。因此,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选择具有相对***性的指标,以具有纵向、横向可比性的相对指标为主,以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六)简明实用原则

构建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把复杂的物流产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变为可以度量、计算、比较的数字、数据,以便为制定物流产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方针***策提供定量化的依据。在建立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所选择的指标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会使指标体系十分繁杂,不便操作,甚至操作失灵。因此,合理、正确地选择有代表性、可比性、***性、信息量大的指标是构建高效、系统的指标体系的关键。

(七)国际可比性原则

在物流产业现代化研究中,做一些适当的国际与地区间的比较是必要的,也是有利的。为便于进行国家与地区间的比较研究,应尽量使指标和资料的口径、范围与国际上常用的指标相一致。

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建立物流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描述和综合评价我国物流现代化的程度和进程,并提供必要的尺度。根据物流产业现代化的含义和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本文从物流产业现代化保障和物流产业现代化成就两个方面设置指标体系。

(一)反映物流产业现代化保障方面的指标

物流产业基本情况指标。该指标反映了物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的基本概况,也是其他系统评价指标的基础。主要包括:物流产业就业人员、物流产业资本规模、物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物流产业基础设施等指标。其中,基础设施又包括自有仓储面积、货运车辆数、租用仓储面积、普通货车数、装卸设备台数、专用货车数、物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套数、铁路专用线条数、集装箱专用车数等。

物流环境指标。该指标反映了影响与制约物流活动的外部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与条件十分繁多,但应当主要选取国民待遇程度、市场开放程度、市场规范程度和社会诚信程度等4项指标。其中,又以研究、制定诚信指标及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最为迫切。

物流组织化程度指标。发展现代化的物流产业,需要培育经营规模大、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以提高流通效率,取得规模效益。为此,选取、设置了“排名前10家、50家、100家大型物流企业的年销售额、利润额分别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的指标,以便比较和了解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同时,由于目前在物流产业领域中,仍然存在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而且它们有着自身的优势,能够适应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潮流。基于此,还应专门选取、设计“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程度”这一指标,以关注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与成长。

物流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指标。该指标是指物流企业在进行物流业务时利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包括电子商务总量、电子商务总量占总营业额的比重、自动化设备数量、自动化设备占总资产的比重等指标。电子商务总量就是指物流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贸易方式完成的营业总量。电子商务总量占总营业额的比重就是物流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电子商务贸易方式完成的营业总额占该企业总营业额的比重。这两个指标可反映物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所产生的效果。

(二)反映物流产业现代化成就方面的指标

1.物流产出总量指标。设置该类指标的目的在于反映物流业生存、发展的状态,反映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产出水平。应当选取的指标包括社会物流总值、物流产业增加值、货物运输周转量等指标。

社会物流总值。该指标反映全社会物流发生的总规模。物流总值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增长对物流需求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也越高。

物流产业增加值。它是一定时期内物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价值总量(总产出)中,扣除所消耗的外购产品和劳务价值量(中间消耗)以后的余额。货物运输周转量。货物周转量是指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乘以其运送里程的综合数。该指标反映货物运输量和运输规模。货物运输周转指标由货物运输量、货物仓储量、货物装卸搬运量、货物包装量、货物流通加工量、货物配送量、货物信息处理量等构成,用以衡量物流规模,反映物流的全貌。

2.物流产业国民经济贡献指标。由于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已由原来的末端产业上升为先导行业,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设置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类指标,主要包括国民经济贡献率、就业贡献率和税收贡献率。

国民经济贡献率是指物流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量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的比率。该指标是评价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贡献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国物流产业发展和实力的重要指标。

就业贡献率是指物流企业的就业人数与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该指标反映物流产业对社会就业所作的贡献。

税收贡献率是指物流企业上缴的税收与全社会所上缴税收的比重。该指标反映物流产业对国家税收所作的贡献。

3.物流效率指标。根据企业的不同角度,衡量物流效率的指标可分为:经济性指标、技术性指标、社会性指标。

经济性指标。该指标要涉及到成本和效益两个方面,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实施第三方物流经济性,主要有固定成本(包括基建投资及车辆、仓库、办公用房等固定资产占用等)、可变成本(包括人员薪金如工资、津贴、奖金等,营运消耗如燃油、材料消耗、物流设备折旧与维修等,物流企业外付费用如港口费、养路费等,还包括事故损失、管理费开支及其他临时性物流费用支出等)、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后的直接经济收益、时间节约的经济效益、物流运作能力加强的经济效益,等等。

技术性指标。主要从技术上衡量第三方物流实施后各项指标的表现程度,主要包括快速性、便利性、直达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灵活性等指标。快速性,指物流过程的迅速程度;便利性,指企业实施第三方物流后利用物流手段的方便程度;直达性,货物从起点出发,无需办理中转而直接抵达目的地的特性,它包括单一物流方式的单运直达和多种物流方式的联运直达;安全性,指在物流过程中不发生意外,正常运达目的地的特征;舒适性,特指企业在接受物流服务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舒适程度,这主要取决于物流方式、运载工具设备、运行时间长短及服务水平;灵活性,指运载工具对物流线路的非依赖程度及采取某种临时性紧急措施的可能程度。

社会性指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来衡量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程度。主要包括社会节约程度、社会综合发展程度和提高物流的整体服务质量等指标。社会节约程度,指社会全部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程度;社会综合发展程度,指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与发展对社会整体综合发展状况的贡献程度;提高物流的整体服务质量,指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与发展对整个物流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程度。

4.物流服务质量指标。该指标反映物流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包括客户服务水平、客户满足程度、交货水平、交货期质量、货物损耗率等指标。其公式表示如下:

客户服务水平=满足需求次数/需求次数

缺货率=缺货次数/需求次数

客户满足程度=满足需求数量/需求数量

交货水平=按期交货次数/总交货次数

货物缺损率=缺损数量/交货物资总量

5.物流发展潜力指标。主要从研发、教育、科技、人力资源、信息等方面设置,能反映出物流系统的成长潜力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刘延平.物流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物流统计:用“慧眼”透视“物流热”.新物流杂志,2006

现代物流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甘肃物流状况甘肃现代物流

在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整个经济结构都需要根本性的调整。其中,现代物流是调整产业结构、激发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手段,甘肃能否借助开发大西北的平台,顺应经济一体化趋势,实现“十一五”计划,腾飞甘肃经济,发展甘肃现代物流是关键。但物流业这几年我们一直尝试着“东施效颦”。物流有着鲜明的个性化,不能生搬硬套向国外学习,作为大西北开发区的甘肃,物流必须是建立在甘肃本土化的现代物流。所以有必要分析甘肃的产业结构与物流状况。

甘肃产业环境与物流

物流的发展,可以起到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的作用,可以发现现实产业布局的问题并予以反馈,但是,更加重要的是,物流必须适应国情,必须在现实条件下努力做好自已的工作。所以生产产业地理,是物流的一个重要条件。

从全国的产业布局看可分为四类物流产业环境:农业环境;原、材、燃料工业环境;装备工业环境;轻工业环境。甘肃省拥有河西走廊的粮食作物及其地产特产农产品、敦煌的长绒棉及其产品、甘南地区的畜牧业产品等农业产品;酒钢等地区的钢铁及有色金属产品、靖远的煤炭、兰炼兰化的化工产品、兰州平板玻璃厂的建材制品、长庆油田石油工业制品等原、材、燃料工业产品;兰通厂的机械制造产品等装备工业产品;三毛纺织制品及其原料运输、张掖地区的酒制品、兰州卷烟厂及其所属厂的烟制品、佛慈制药厂及其他在兰投资制药厂药品、以及各大小在兰投资建厂生产的家电产品等轻工业产品。可见,四大产业布局分布全省各地,甘肃物流内容丰富、地域广泛,且对物流需求都很大,技术要求高、物流质量难度大且多样等。

甘肃的现代物流具有如下特征:行业多元化、功能集成化、运营信息化、手段技术化、管理科学化、设施自动化、服务个性化、合作紧密化、范围全球化。而甘肃的物流现状却不容乐观,须加以分析,做现实的调整。

甘肃物流状况

甘肃物流现状

根据调查分析,甘肃物流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是以原甘肃省商业、物资、外贸粮食等系统内仓储分拨为主的物流服务企业;

二是以铁路运输部门为主,开办的三产物流企业;

三是以全省交通运输和航空运输部门所属企业与有关企业联合形成的物流配送企业,它们多为商业、物流、外贸、粮食等贸易或生产型企业,在甘肃物流市场上所占份额不算太大;

四是以私营、个人等形成的非专业物流零散业主,这是一个较大的甘肃物流队伍,在物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甘肃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传统物流企业基础设施特别是电子商务发展滞后,影响了甘肃省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按照目前的物流水平,一方面外省物流企业很有可能抢滩陇原,另一方面,根据中美WTO协议有关物流的承诺,我国将于3年内取消分销限制,外国商人可以分销进口产品和我国制造的产品。甘肃省物流企业的压力巨大,面临严峻挑战。

甘肃物流存在的问题

就甘肃省物流的现状看,现代物流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物流规模、物流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物流企业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体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企业对物流重视不够。全省大部分企业缺乏对企业内部物流业务进行主动整合重组的热情,企业管理模式和思想意识还没有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产、运、销一条龙的模式中转变过来。

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物流企业组织(包括传统的运输和仓储等流通企业和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缺乏必要的竞争力。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首先是观念上的不适应。传统的流通企业还缺少竞争意识以及市场需要、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其次是人才队伍的不适应。过去主要是从事简单的购销业务,营销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知识结构很不全面,具有信息、金融、管理、法律等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奇缺,特别是第三方物流设计与管理人才更是难予觅得;三是管理制度不适应。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无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十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

物流行业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物流活动各环节分属于商贸、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多个管理领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甘肃物流体系,管理体制比较分散,法规、***策、利益部门条块分割化,在物流规划、建设中难以科学、有效、统一地配置资源,管理和协凋难度较大。

物流中心无规模效益。据初步统计,全省90%的仓库、80%的铁路专用线、60%的运输车辆分散在商业、物资、粮食、供销、外贸五大系统的批发和零售企业里,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大而全、小而全”作坊式的经营方式,重复布点,重复投资,不是社会的合理分工,而是一种分散、低效率、高耗能的物流组织形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务流程跨行业、多元化的需要。同时还缺乏支持社会化配送中心动作的综合物流系统,难以满足现代化物流发展需要,难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物流作业效率不高。在货物运输设施和装备方面、铁路的货运重载、高速、自动化管理,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且区域布局不尽均衡;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无合理分工关系,企业在同类货源上进行盲目竞争;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等等,这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运输、储存、搬运过程中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提高,对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仓储设施的利用率方面影响较大。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一方面,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比较落后,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货物跟踪系统,甚至连最基本的条形码技术、物资采购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等物流软件的应用水平也比较低;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公众物流信息平台,造成服务与需求信息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共享、共用的目标。

发展甘肃现代物流的思考

针对甘肃的产业特征及其物流状况,应充分利用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中心的区位优势,发挥甘肃省有较好工业基础和交通枢纽的条件,在全省主要城市建成功能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和物流***策平台,培育一批大型骨干现代物流企业和人才队伍,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覆盖全省、辐射西北地区的多层次、多功能、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把甘肃建设成为西北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具体对策如下:

根据***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物流结构。根据甘肃省***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分为五个经济区:中部经济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和定西地区;河西经济区,包括金昌、嘉峪关、武威、张掖和酒泉五个地级城市;陇东经济区,包括平凉、庆阳两个地区;陇东南经济区,包括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民族经济区,包括临夏、甘南两个民族自治州。作为甘肃经济腾飞点——现代物流,应围绕各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并在城市数集中的地区,如兰州-白银地区、酒泉-嘉峪关-玉门地区,发挥城市群体的综合功能,形成点(城市)-轴开发格局。依托铁路、国道公路,加快沿线经济的发展,尽快形成物流、商流、信息流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

建立第三方物流模式。工业、商贸、运输、仓储等部门如何合理布局,如何有效连接,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整合以上几种类型物流企业的现有物流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发挥整体合力,避免存量资源闲置,增量资源浪费,共享物流规模效益;二是不论国有、民资、外资,要转变传统观念,改革传统的自我服务模式,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业务剥离和外包,建立第三方物流模式,同时必须注重培植龙头企业;三是将原分属于各公司企业的运营功能作为第三方物流的分支部门,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物流的共同化、合理化,积极推进综合配送和第三方配送;四是在资源整合和重组的基础上,要正确引导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和物流企业的服务供给。

建立一批物流配送中心。高效畅通的物流配送体系对联结生产和消费,降低营销成本起着重要作用。加快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抓紧规划建设和完备大中型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构筑物流基础平台,使大型连锁企业统一采购、配送的比重分别达到100%和80%。在满足企业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建造对中小企业配送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

总之,重点打造以农资、建材、汽车等物资商品为主的西部生产资料物流园区和以东部市场群等生活资料为主的东部生活资料物流园区,以把握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机会和制约。

积极进行物流的技术改造。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和支柱,特别是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资集散地等,按照区域经济特点和经济发展要求,重新规划和构筑仓储、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一体化的物流系统,切忌“一哄而起”。从总体上看,甘肃省的物流仓储设施比较陈旧落后,物流基础设施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通用库多,适合当前社会要求的冷藏、调温等专用库少。应当把新建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重组、挖潜相结合,以较小的投入和代价,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

构筑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如果说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的建立是物流的基础格局,那么信息平台的建立将是物流经济有序运行的保证。为此要促进企业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如ERP、MRP等在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货物跟踪系统,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在运输、仓储、分拣、装卸、加工、整理、配送、调度等方面,通过公众信息网络平台,联结信息技术制造商、供应商以及货主、用户与物流公司,实现资源共享和连通、综合调度,对物流各个环节及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避免空载、漏运等现象,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以物流电子网络信息化带动物流的现代化。

建立完善统一的***策体系。各经济区应建立物流行业领导机构,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合理分工,统一各种运输方式的装备标准,不断完善物流发展的***策措施,尽快废除不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法律规章;同时***府应设置综合信息部门,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制定有序竞争的法律法规,对各经济区进行全局的协调调度,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法制环境,以避免物流竞争的负面效应。

培养、引进物流专门人才,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服务。物流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流的物流人才,难以建设一流的物流企业、打造一流的物流平台。甘肃现代物流的发展,迫切需要既懂物流、商流、又懂信息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是发挥甘肃物流“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动员各方力量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在高等院校设置“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培养高中级物流专业人才;另-方面,全省要开展统一的物流人才培训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和培训,尤其要加强物流企业、物流部门经理、物流策划人员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培训,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加大物流产业的开放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外物流企业在甘肃发展物流业。我国加入WTO后,物流市场已开放,要积极引进、利用外资改造和重组甘肃原有的以仓储为主的传统物流企业,利用其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来促动甘肃物流业的整体发展,***府部门也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对物流业设施的建设给予一些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营造内外双重竞争环境,消除瓶颈环节,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跨地区、跨行业、统一的现代物流大市场。

努力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客户为中心展开物流。“随需而动”是对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要求,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要赢得更多的客户,就必须洞悉客户外包物流的主要原因,如降低物流成本,或强化核心业务,还是改善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质量等。另外还要了解客户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所考虑的一些主要因素,是首先注重行业与运营经验,或是注重品牌声誉,抑或是注重网络覆盖率,还是注重较低的价格等。据此制定个性化的竞争策略,可在品牌经营、科技应用、网络运作、系统管理等方面,依照现代物流的经营理念和方法,成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区域或服务领域内形成一定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物流能力。

充分发挥甘肃“口岸物流”的作用。将甘肃打造成西北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提升通关速度,利用现代仓储和跨国公司区域配送等功能,形成集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国际货运于一体的供应链。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现代物流篇8

物流的发展,可以起到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的作用,可以发现现实产业布局的问题并予以反馈,但是,更加重要的是,物流必须适应国情,必须在现实条件下努力做好自已的工作。所以生产产业地理,是物流的一个重要条件。

从全国的产业布局看可分为四类物流产业环境:农业环境;原、材、燃料工业环境;装备工业环境;轻工业环境。甘肃省拥有河西走廊的粮食作物及其地产特产农产品、敦煌的长绒棉及其产品、甘南地区的畜牧业产品等农业产品;酒钢等地区的钢铁及有色金属产品、靖远的煤炭、兰炼兰化的化工产品、兰州平板玻璃厂的建材制品、长庆油田石油工业制品等原、材、燃料工业产品;兰通厂的机械制造产品等装备工业产品;三毛纺织制品及其原料运输、张掖地区的酒制品、兰州卷烟厂及其所属厂的烟制品、佛慈制药厂及其他在兰投资制药厂药品、以及各大小在兰投资建厂生产的家电产品等轻工业产品。可见,四大产业布局分布全省各地,甘肃物流内容丰富、地域广泛,且对物流需求都很大,技术要求高、物流质量难度大且多样等。

甘肃的现代物流具有如下特征:行业多元化、功能集成化、运营信息化、手段技术化、管理科学化、设施自动化、服务个性化、合作紧密化、范围全球化。而甘肃的物流现状却不容乐观,须加以分析,做现实的调整。

甘肃物流状况

甘肃物流现状

根据调查分析,甘肃物流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是以原甘肃省商业、物资、外贸粮食等系统内仓储分拨为主的物流服务企业;

二是以铁路运输部门为主,开办的三产物流企业;

三是以全省交通运输和航空运输部门所属企业与有关企业联合形成的物流配送企业,它们多为商业、物流、外贸、粮食等贸易或生产型企业,在甘肃物流市场上所占份额不算太大;

四是以私营、个人等形成的非专业物流零散业主,这是一个较大的甘肃物流队伍,在物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甘肃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传统物流企业基础设施特别是电子商务发展滞后,影响了甘肃省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按照目前的物流水平,一方面外省物流企业很有可能抢滩陇原,另一方面,根据中美WTO协议有关物流的承诺,我国将于3年内取消分销限制,外国商人可以分销进口产品和我国制造的产品。甘肃省物流企业的压力巨大,面临严峻挑战。

甘肃物流存在的问题

就甘肃省物流的现状看,现代物流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物流规模、物流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物流企业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体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企业对物流重视不够。全省大部分企业缺乏对企业内部物流业务进行主动整合重组的热情,企业管理模式和思想意识还没有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产、运、销一条龙的模式中转变过来。

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物流企业组织(包括传统的运输和仓储等流通企业和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缺乏必要的竞争力。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首先是观念上的不适应。传统的流通企业还缺少竞争意识以及市场需要、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其次是人才队伍的不适应。过去主要是从事简单的购销业务,营销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知识结构很不全面,具有信息、金融、管理、法律等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奇缺,特别是第三方物流设计与管理人才更是难予觅得;三是管理制度不适应。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无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十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

物流行业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物流活动各环节分属于商贸、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多个管理领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甘肃物流体系,管理体制比较分散,法规、***策、利益部门条块分割化,在物流规划、建设中难以科学、有效、统一地配置资源,管理和协凋难度较大。

物流中心无规模效益。据初步统计,全省90%的仓库、80%的铁路专用线、60%的运输车辆分散在商业、物资、粮食、供销、外贸五大系统的批发和零售企业里,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大而全、小而全”作坊式的经营方式,重复布点,重复投资,不是社会的合理分工,而是一种分散、低效率、高耗能的物流组织形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务流程跨行业、多元化的需要。同时还缺乏支持社会化配送中心动作的综合物流系统,难以满足现代化物流发展需要,难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物流作业效率不高。在货物运输设施和装备方面、铁路的货运重载、高速、自动化管理,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且区域布局不尽均衡;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无合理分工关系,企业在同类货源上进行盲目竞争;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等等,这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运输、储存、搬运过程中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提高,对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仓储设施的利用率方面影响较大。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一方面,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比较落后,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货物跟踪系统,甚至连最基本的条形码技术、物资采购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等物流软件的应用水平也比较低;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公众物流信息平台,造成服务与需求信息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共享、共用的目标。

发展甘肃现代物流的思考

针对甘肃的产业特征及其物流状况,应充分利用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中心的区位优势,发挥甘肃省有较好工业基础和交通枢纽的条件,在全省主要城市建成功能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和物流***策平台,培育一批大型骨干现代物流企业和人才队伍,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覆盖全省、辐射西北地区的多层次、多功能、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把甘肃建设成为西北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具体对策如下:

根据***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物流结构。根据甘肃省***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分为五个经济区:中部经济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和定西地区;河西经济区,包括金昌、嘉峪关、武威、张掖和酒泉五个地级城市;陇东经济区,包括平凉、庆阳两个地区;陇东南经济区,包括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民族经济区,包括临夏、甘南两个民族自治州。作为甘肃经济腾飞点——现代物流,应围绕各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并在城市数集中的地区,如兰州-白银地区、酒泉-嘉峪关-玉门地区,发挥城市群体的综合功能,形成点(城市)-轴开发格局。依托铁路、国道公路,加快沿线经济的发展,尽快形成物流、商流、信息流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

建立第三方物流模式。工业、商贸、运输、仓储等部门如何合理布局,如何有效连接,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整合以上几种类型物流企业的现有物流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发挥整体合力,避免存量资源闲置,增量资源浪费,共享物流规模效益;二是不论国有、民资、外资,要转变传统观念,改革传统的自我服务模式,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业务剥离和外包,建立第三方物流模式,同时必须注重培植龙头企业;三是将原分属于各公司企业的运营功能作为第三方物流的分支部门,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物流的共同化、合理化,积极推进综合配送和第三方配送;四是在资源整合和重组的基础上,要正确引导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和物流企业的服务供给。

建立一批物流配送中心。高效畅通的物流配送体系对联结生产和消费,降低营销成本起着重要作用。加快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抓紧规划建设和完备大中型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构筑物流基础平台,使大型连锁企业统一采购、配送的比重分别达到100%和80%。在满足企业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建造对中小企业配送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

总之,重点打造以农资、建材、汽车等物资商品为主的西部生产资料物流园区和以东部市场群等生活资料为主的东部生活资料物流园区,以把握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机会和制约。

积极进行物流的技术改造。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和支柱,特别是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资集散地等,按照区域经济特点和经济发展要求,重新规划和构筑仓储、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一体化的物流系统,切忌“一哄而起”。从总体上看,甘肃省的物流仓储设施比较陈旧落后,物流基础设施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通用库多,适合当前社会要求的冷藏、调温等专用库少。应当把新建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重组、挖潜相结合,以较小的投入和代价,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

构筑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如果说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的建立是物流的基础格局,那么信息平台的建立将是物流经济有序运行的保证。为此要促进企业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如ERP、MRP等在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货物跟踪系统,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在运输、仓储、分拣、装卸、加工、整理、配送、调度等方面,通过公众信息网络平台,联结信息技术制造商、供应商以及货主、用户与物流公司,实现资源共享和连通、综合调度,对物流各个环节及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避免空载、漏运等现象,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以物流电子网络信息化带动物流的现代化。

建立完善统一的***策体系。各经济区应建立物流行业领导机构,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合理分工,统一各种运输方式的装备标准,不断完善物流发展的***策措施,尽快废除不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法律规章;同时***府应设置综合信息部门,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制定有序竞争的法律法规,对各经济区进行全局的协调调度,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法制环境,以避免物流竞争的负面效应。

培养、引进物流专门人才,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服务。物流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流的物流人才,难以建设一流的物流企业、打造一流的物流平台。甘肃现代物流的发展,迫切需要既懂物流、商流、又懂信息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是发挥甘肃物流“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动员各方力量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在高等院校设置“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培养高中级物流专业人才;另-方面,全省要开展统一的物流人才培训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和培训,尤其要加强物流企业、物流部门经理、物流策划人员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培训,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加大物流产业的开放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外物流企业在甘肃发展物流业。我国加入WTO后,物流市场已开放,要积极引进、利用外资改造和重组甘肃原有的以仓储为主的传统物流企业,利用其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来促动甘肃物流业的整体发展,***府部门也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对物流业设施的建设给予一些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营造内外双重竞争环境,消除瓶颈环节,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跨地区、跨行业、统一的现代物流大市场。

努力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客户为中心展开物流。“随需而动”是对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要求,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要赢得更多的客户,就必须洞悉客户外包物流的主要原因,如降低物流成本,或强化核心业务,还是改善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质量等。另外还要了解客户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所考虑的一些主要因素,是首先注重行业与运营经验,或是注重品牌声誉,抑或是注重网络覆盖率,还是注重较低的价格等。据此制定个性化的竞争策略,可在品牌经营、科技应用、网络运作、系统管理等方面,依照现代物流的经营理念和方法,成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区域或服务领域内形成一定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物流能力。

充分发挥甘肃“口岸物流”的作用。将甘肃打造成西北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提升通关速度,利用现代仓储和跨国公司区域配送等功能,形成集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国际货运于一体的供应链。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2.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江超群,董威.现代物流运营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现代物流篇9

【关键词】上海物流业环境分析物流业发展

现代物流(Logistics)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实质流动、实质存储、信息流通和管理协调。现代物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细化演进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它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一个新兴产业体系。相关研究表明,现代物流业不仅降低加工成本,而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吴敬琏,2005),它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有很高的相关性。大力推进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回顾

1、规模继续扩大

2006年,全市货物运输总量7.26亿吨,同比增长5.6%;港口货物吞吐量5.37亿吨,同比增长21.3%,连续两年位居全球首位;集装箱吞吐量2171.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1%;航空货邮量252.73万吨,同比增长14.0%。

2、物流园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

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已经建成近40万平方米标准化物流仓储设施,承担了全国60%的医药物流和全市75%以上的连锁超市配送物流业务;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实施“区港联动”,在海关完善监管工作的同时,做好配套服务,显著提高货物流转和通关效率;洋山保税港区实施集装箱装卸、运输全程信息化管理,为提高集装箱中转能力奠定基础。目前已有13个航运、物流、加工项目和55家商贸型企业入驻;浦东空港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同步进行,货物集散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平台建设已经启动。

3、物流基地与产业基地开始形成联动发展机制

上海化工区学习借鉴世界级大型化工园区的成功经验,从化工企业集群的物流需求特点出发,实施“物流传输一体化”,积极引进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码头、管网、储罐、铁路、仓库等物流设施进行集中投资建设和统一经营管理,构建起对外交换和内部循环相协调的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为化工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经营业绩呈现稳步上升的良好发展势头。

4、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和能力提高

在为外商投资制造业或商贸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注重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安吉天地物流整合汽车生产零部件入厂、售后和进出口等供应链管理环节,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供应商,整车物流服务占国内市场约35%;北芳物流已经承接了30多家全球企业的物流项目业务,在提供较高效率物流服务的过程中,不仅不断提高自身供应链物流服务水平,也增强了客户竞争力。如为菲利浦亚明照明公司节约物流成本30%。佳吉快运依托品牌输出管理,已建立覆盖全国9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的服务网络,每月承接100万票业务,2006年营业收入将接近12亿元,2007年第三次被评为中国物流百强企业。

二、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分析

1、有利因素

(1)经济实力雄厚,现代物流需求巨大。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296.97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按常住人口和当年汇率折算的上海人均生产总值,1990年首次突破1000美元,1995年跃上2000美元台阶,1999年再上3000美元新台阶,至2006年实现历史性跨越,达到7189美元,相当于世界中等国家的水平。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江三角洲”的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人口占全国1%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同时,上海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06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97.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1.1倍,平均每年增长1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05.35亿元,比2000年增长86.9%,平均每年增长11%。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0.9∶48.5∶50.6,第三产业比重已连续8年保持在50%以上。上海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将创造出巨大的对现代物流的需求,直接推动现代物流快速发展。

(2)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物阜民丰的江浙两省,北临长江入海口,正好位于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枢纽。上海基础设施完善,已经形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交通基础设施,使得全世界50%左右的人口可以在5小时之内到达。

(3)拥有大量的素质较高、成本较低的综合人力资源。上海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上海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8.1%,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提高6.7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24.8%,提高1个百分点。2006年,上海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9%,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高考录取率81.7%。另外,中高端物流管理人才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4)上海市***府和多个管理部门联合推进,为上海现代物流业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海市***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以市***府文件的形式(沪府发[2007]17号,2007年4月27日),下发至各区、县***府,市***府各委、办、局,对“十一五”期间的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指明了方向。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支持市经委委托复旦大学上海物流发展研究院首次组织高层物流管理人员赴日本、新加坡开展专题学习考察,了解国际现代物流先进管理理念,推进了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市发展改革委已组织完成制定《上海市“十一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市建设交通委、市经委、市交通局和市公安局结合实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整治“客车载货”行为,进一步分析城市配送物流需求,研究完善管理措施。市财税局研究制定完善《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积极推荐第二批税收试点物流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上海海关大力推动上海“大口岸、大通关、大平台、大物流”建设,营造高效率口岸通关环境。同时,继续支持区港联动试点,推动保税区功能转型和保税物流业发展。

2、不利因素

(1)规模偏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型跨国公司成为大多数生产经营企业发展的方向,而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则要求物流商拥有全球化的运作网络为其提供物流支持。目前上海的物流企业规模偏小,不能提供这方面的支持,而且企业规模越小,运营成本往往就越高,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

(2)物流成本较高。企业物流成本由运营成本、库存资金成本、资本成本和分摊的管理费用四部分组成。据调查,上海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中库存资金成本和物流管理费用占比分别达到25%以上,总体上说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较大,占压资金较多。另外,物流企业中还普遍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现象。

(3)推动信息化、标准化的步伐缓慢。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第一要素。上海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的差距,最大的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网络技术落后;二是服务理念太差。这几年,信息网络技术普遍受到重视,企业物流信息平台推进速度较快,社会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也在规划建设,已涌现了一批优秀案例,但由于主观认识差异与实际困难(如缺乏资金等),这项工作差距很大,需要有一个过程才能解决。标准化对物流业的发展生命攸关,没有标准化,物流全过程与供应链全过程将无法进行,将加大物流运作成本,而使现代物流失去意义。

三、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建议

1、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以港口、机场设施为核心,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依托,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一是推进洋山深水港区二期及后续工程、浦东机场扩建工程、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浦东铁路二期、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长江隧桥工程、内河航道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铁、河、海、空相衔接的多式联运发展。二是进一步扩展和强化港口、航空运输网络,开辟新的航线,完善国际与国内、干线与支线之间的衔接,不断提高国际中转物流能力和水平。三是根据长三角地区港口建设规划,同步设计和建设多式联运系统,重点推进水水中转、水铁中转。四是完善相关物流节点的配套功能,有效发挥上海机场、港口、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网等交通设施的辐射作用。

2、积极培育物流主体

推动上海物流企业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批发、零售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的资源,促进相关行业物流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还应积极整合各种资源,争取早日成为上市公司。一是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积极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特别是总部型物流企业落户上海。二是支持物流企业开展业务流程、服务模式、应用技术集成创新,进一步扩大物流市场规模、提升物流服务水平,逐步建立海外营销渠道。三是形成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物流骨干企业,努力使上海成为中外物流企业的总部集聚地和系统集成营运中心。

3、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上海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控制存货,提高效率,物流成本将有明显的下降空间。上海部分流通企业的配送中心经过升级改造,已经拥有先进的仓储设施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支撑业务发展、具有先进水平的物流配送网络。上海医药物流中心自2月份试运营以来,已承担上医股份70亿元药品销售的物流业务,预计全年药品库存占用资金可下降33%。可的供应链管理中心通过精益物流管理,加强成本控制,物流配送成本比同行低30%,订单满足率达到98%,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联华超市配送中心发挥现代物流设施的功效,库存商品资金下降45%,商品损耗率从万分之三降到万分之零点一六。通过物流管理降低成本,加快周转,将进一步提升上海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

4、提高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加强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基础应用,推进各类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一是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深化上海电子口岸建设,规范物流各环节公共信息交换标准,建立以公共信息交换系统为核心,具有供应链管理、业务协同和专业化服务等功能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类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动与国内外物流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物流发展提供服务。二是不断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先进物流信息系统和装备设施的广泛应用,鼓励企业运用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电子订货系统(EOS)等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自动立体化仓库(ASW)、自动导向车(AGV)、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装备技术,进一步提高物流的速度和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三是积极组织相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中介组织进行产学研合作,参与物流前沿技术研制和开发,使上海成为物流信息技术的研发高地。

5、加大物流标准化工作力度

以物流信息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为切入点,参照国际通行标准,集中精力研究制定一批对上海物流产业发展和服务水平提升有重大影响的物流标准。一是积极参与相关物流国家标准的研究制定和宣传推广,争取先试先行。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已积极参与制定《物流中心作业通用规范》、《物流中心分类与基本要求》、《物流服务合同准则》、《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规范》等4个国家标准。安吉天地制定的汽车仓储、运输和装卸等作业标准已成为全国行业标准。二是在本市重点物流园区和骨干物流企业启动一批物流标准化示范工程,重点推动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不断提高上海物流标准化的水平。三是建设物流标准信息库,推进物流标准咨询、实施及认证等配套服务工作,适应物流企业的标准化服务需求。

6、加快长三角物流联动发展

充分发挥长三角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协调建立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联动机制,促进长三角物流联动发展。一是加强物流规划的协调和配合,整合长三角区域内物流资源,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以苏通大桥竣工为契机,在包括整个苏北地区在内的长三角区域合理布局物流设施,努力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二是不断推进长三角港口间及相关领域的物流标准化建设,并争取若干条件成熟的行业标准在长三角地区先行先试。三是以上海电子商务口岸为依托,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对接,逐步向物流商务服务延伸,推进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为主要内容的区域通关模式改革,实现长三角口岸通关便利化。

【参考文献】

[1]韦恒、熊健:物流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4]陈信康:上海世博经济研究专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吴彬、孙会良:物流学基础[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6]龙江、朱海燕.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建设[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7]刘绍坚:生产业发展趋势及北京的发展路径选择[J].财贸经济,2007(4).

现代物流篇10

我国区域物流的弱点,概括起来就是经营分散,产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现代化程度低等。目前,沿海一些城市开始建立物流中心,在发展中向规模化、社会化过渡,这些实践行为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认识,即物流对促进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全国范围内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流通企业间的融合与联盟日趋频繁,产生许多新的管理制度的创新。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对相关企业间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在相关企业间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整个链条上相关企业的竞争力,这直接导致专门为供应链中相关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组织的出现,从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同时,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组合与配置,使得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2.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般来说,区域中心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优势明显,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设施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人才众多,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与“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3.企业追求利润和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了现代物流发展。

随着企业对战略管理的重视,企业通过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已为管理者所认同。由于企业更多的是注重发挥其核心业务,即他们擅长的、具有差别化优势的业务,其他业务通过从企业外部采购,即“资源外购”获得,作为生产型企业非核心竞争能力的物流部门开始与企业本身相脱离,成为***发展的现代物流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经形成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在本土进行研制和生产,然后再到全球范围销售这样一种运作模式,这一“购—销”模式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带来了现代物流的观念和先进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中国能有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其跨国生产和营销的服务保障。过去主要依靠减免税收等优惠***策吸引外资的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境外投资者的需求,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外资企业会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及其产品也会更多地走向国际市场,面对这一必然趋势,同样需要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业。

4.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大国。在这样广阔的国土上资源的分布又很不均衡,多数自然资源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以及北方地区,而人口多集中在中部和沿海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历史上就形成了原材料采掘、粗加工等基础工业远离加工工业的产业布局,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极大,“北煤南运”,“南粮北调”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导致我国物流费用较高。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加入WTO,开放分销服务业,对我国服务贸易业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创造了相应的机遇,促使国内不同部门、不同区域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一步消除存在于他们之间的壁垒,加快分销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步伐。适应这一改革与调整的现代物流业必然成为现代分销网络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同时,为生产领域的开放所带动,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现代物流业也必然迅速发展。因此,扩大开放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二、现代物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是一种聚集经济,是人流、商流、资本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生产,以生产的批量化和连续性为特征。但是,聚集不是目的,要素的聚集是为了商品的扩散,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贸易做保障,生产的大量产品就会堆积在狭小的空间里,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难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基本运转就会中断。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的物流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1.降低运行成本,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世界银行在其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中说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讯。其中,物流服务占比重最大。从市场运行成本的角度分析,物流业的突出作为是其对普遍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所作的贡献。

现代物流业对普遍降低交易成本所作的贡献可以从对交易过程和交易主体行为的考察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一方面,从交易的全过程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另一方面,从交易主体行为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促使伙伴之间的“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物流联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交易双方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使得交易双方机会主义交易费用有望控制在最低限度。

2.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升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

现代物流的实现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实践还表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现代物流还有利于对分散的物流进行集中处理,量的集约必然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进行协调和管理。相对于分散经营、功能单一、技术原始的储运业务,现代物流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具有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力高度化等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现代物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现代物流10篇

学习

音乐教学论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教学论论文,内容包括音乐教学论文写作方法,关于音乐教学论文题目大全。1.广域型:它需要有跨学科的视角,对教学目标、内容进行规划和组织,对教学过程采取的方法进行适时调整,在不断地探索中对各类教学因素进行深刻的研究,达到

学习

经济发展意见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发展意见10篇,内容包括如何写好经济发展深度报道,经济发展意见建议怎么写。(一)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放宽股

学习

科学发展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科学发展10篇,内容包括科学发展的十年,科学发展的案例。4.服务经济对法律法规的要求研究李小年,LiXiaonian5.服务经济发展对金融监管制度的要求研究金德环,JinDehuan6.从中美经贸"恐怖平衡"看我国外经贸模式的转型王珺,WangJun

学习

医药销售工作汇报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医药销售工作汇报,内容包括医药销售工作汇报怎么写,医药销售个人日常工作汇报。一、医药企业销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一)销售费用和销售价格的管控力度较弱医药企业营销售费用财务管控力度不足,很多医药企业销售费用不断提高,但

学习

药材市场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药材市场,内容包括药材市场的基本知识,中国最大药材市场。药材市场主营浙八位的杭白菊、杭麦冬、白芍、白术、玄参、贝母等。杭白菊能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还能清热解毒,延胡索能活血行气、止痛……市场里除了这些

学习

冷链物流发展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冷链物流发展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冷链物流发展趋势1000字论文,冷链物流最新进展论文。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内涵及特点(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含义我国“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农产品冷链物流是

学习

产教融合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产教融合论文,内容包括产教融合论文发布流程,产教融合论文集。2.1教学改革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上,实现学生培养过程融入幼儿园保教工作全过程;深化以产教融合、校园合作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设置与

学习

低碳经济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低碳经济10篇,内容包括低碳经济知识大全,低碳经济论文。Keywords:Thelow-carboneconomicallow-carbontechnologydevelopscleanly【中***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

学习

港口物流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港口物流10篇,内容包括港口物流现状分析怎么写,港口物流知识点总结。鹿特丹港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属于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港口管理局拥有很大的经营管理自和土地使用权,由其统一港口地区的码头设施和临港工业

学习

假如明天没有太阳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假如明天没有太阳,内容包括假如明天没有太阳,假如明天没有太阳原文。“没有”住在“有”的隔壁,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是却有一堵又高又厚的墙分开,谁也跨不过去。屈原投江是没有,***牺牲是没有,没有得有英雄气概。悲痛的留着,孤独的

学习

网格员安全宣传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网格员安全宣传,内容包括网格员安全宣传事件,网格员安全宣传。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最根本的是人,思想***、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制度不落实,是安全生产工作最大的隐患。为此,我中心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业务能力培训,强化网格

学习

物流经济发展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经济发展论文10篇,内容包括物流发展的趋势论文,物流在经济方面的论文题目。我国区域物流的弱点,概括起来就是经营分散,产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现代化程度低等。目前,沿海一些城市开始建立

学习

实习教师工作报告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实习教师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实习教师工作报告,个人实习工作总结教师。我们于月14日到达实习基地,月23日返回学校,共六周时间,在这六周时间里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做好实习生的安定和稳定工作1、迅速安定实习生的住宿。由于我们

学习

可持续发展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可持续发展10篇,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故事,可持续发展的心得。Sustainabilityreporting--thatis,thepublicdisclosureofanorganization’seconomic,environmentalandsocialperformanc

学习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内容包括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总结,县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的推动下,在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支撑下,在世界环境保护的要求下,物流国际化的趋势开始呈现并迅速发展。物流国际

学习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GPSS模拟模型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GPSS模拟模型,内容包括物流仓储仿真模拟系统,我国物流配送应用gis系统的情况。[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基于当前物流配送中心的实际情况,运用GPSS模拟语言建立了现代物流配送

学习

现代物流概念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物流概念,内容包括现代物流的概念出现的时间,现代物流概念的内涵是什么。一、现代物流的五人发展趋势(一)物流的系统化趋势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流通的系统化,一个是物流的系统化。所谓流通的系统化,就足把从生产到消费的流

学习

现代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现代物流管理论文,大学生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论文。现代物流管理论文篇11我国物流管理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