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发展论文篇1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如何做到保质保鲜,成了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从菜农勾兑甲醛喷洒蔬菜保鲜,产生“甲醛蘑菇”、“翻新土豆”和“甲醛大白菜”,到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变质肉类重新返工,再次销售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表明加快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是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同时,通过冷链物流的发展对降低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腐损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产业和我国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内涵及特点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含义
我国“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以制冷技术、冷冻工艺、特殊装置为保障,严格要求运送方式和时间掌控的一种特殊物流方式,相对于一般物流形式而言,其物流成本更高,要求更严格,流程更复杂。
(二)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低温加工、低温贮存、低温运输、配送及低温销售四个环节。从保障作业对象质量和延长保质期的角度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复杂性。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最终质量不仅取决于农产品自身的耐储藏性,而且与冷链运行过程的储藏温度和流通时间密切相关。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极易于受到外部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必须按照不同产品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温度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复杂性。2、高成本。为了确保生鲜农产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流通各环节需要专门的设施和设备,为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又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等,冷链物流建设资源投入较多。3、协调性。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比较分散而消费具有一定的集中性,生鲜农产品的时效性强,每一个冷链物流环节必须做到无缝对接,因此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的组织协调性的要求更高。4、信息化程度要求高。生鲜农产品物流必须使用现代化的物流信息技术。例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采用RFID技术,实时监测产品和储藏环境的温度,定期记录温度数据,确保产品安全。
二、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长0.9%,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全年禽蛋产量2894万吨,比上年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长5.5%。2014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较上一年增长了近22%,达到11200万吨左右。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4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3320万吨,比2013年增长36.9%。2014年《***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要淘汰老旧车辆600万辆的任务,商用车大幅升级换代,冷藏车2014年产销量达到2万辆,与2013年相比翻了一番。据中物联冷链委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运营的重点冷链项目超过40个,投资额已经超过550亿元。3、冷链物流环境得到改善。2014年由中物联冷链委负责起草的《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标》、《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正式。《鲜活甲壳类海产品冷链运输规范》、《肉禽类冷链温控运作规范》、《药品阴凉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三项行标正式立项。《道路运输易腐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2014年7月1日开始执行。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改善了冷链物流环境,加快了冷链标准化进程。4、生鲜电商发展迅速。2014年,随着我国冷链***策环境改善、互联网崛起,很多传统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进入冷链领域,不仅为冷链行业注入新的血液和基因,而且对传统冷链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14年京东联手万家便利店,一号店则携手沃尔玛,顺丰依托“顺丰冷运+顺丰优选+顺丰嘿客”布局2500家门店,纷纷“入侵”冷链“最后一公里”。生鲜电商直接连接产、销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对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腐损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
1、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偏低。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食品高达10亿吨,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50%,但只有10%左右的产品实现了冷链运输。相关资料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较低,仅为19%,而发达国家的生鲜产品冷链流通率在90%以上。其中发达国家肉禽、果蔬冷链流通率分别为100%和95%,而我国仅仅为15%和5%。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大都处于常温环境下流通,产品腐损率较高,价值损失较大。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目前我国冷链运输车很大部分采用国际海运报废或即将淘汰的海运冷藏集装箱,现代化的冷冻冷藏车严重不足。中国产业信息网的《2014-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冷链基础设施、设备匮乏、陈旧。我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3320万吨,大多数冷库仅用于肉、鱼等产品的冷鲜储藏。据估计,目前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总需求的20%-30%,冷库容量约为美国的一半、印度的60%,人均冷库容量为美国的1/9,日本的1/4。冷藏运输设备方面,全国铁路冷藏车辆仅占铁路货车总量的1.1%;公路冷藏车运输占货运汽车比例0.3%。而英国、德国冷藏保温汽车占比分别为2.6%和3%。3、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规模小,信息系统建设缓慢,物流服务覆盖网络有限,冷链物流质量难以保证。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相关资料,2013年全国冷链百强企业总收入为109.02亿元,仅仅占到全国冷链总收入的10%左右,行业集中度较低。日前,我国冷链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攀升,而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只约占20%。需求不足,是直接造成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企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4、冷链物流人才缺口较大。由于冷链物流的时效性强和作业要求较高,作为冷链物流企业,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员工,都必须具有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我国冷链市场规模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冷链物流人才需求也大幅增加。从北京、上海等地的冷链物流企业调查中发现,企业“无人可用”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不仅管理人员面临断层,货车司机和冷库作业员工也越来越稀缺难找,冷链人才出现脱节。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一)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要鼓励生鲜农产品农户建造使用微型冷库,果蔬恒温气库,完成现代化冷藏库,公路冷藏保温车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一大批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产业链条。同时,还要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的冷藏车与冷库设备,借鉴国外研制的公、铁两用,公、航两用等车辆,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的多式联运。
(二)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现代物流人才是我国最紧缺的人才类型之一,冷链物流人才缺口更大。学校教育没有跟上是冷链物流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首先,要向冷链物流发达的国家学习科学、先进的冷链物流理论和经验,因地制宜地指导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实践;其次,建设冷链物流相关的学科,展开学术研究,形成学科体系;最后,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从业主体的职业培训,全面发展冷链物流相关的职业培训教育,改善当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三)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
第三方冷链物流作为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将成为今后物流发展的新模式。冷链物流作为基础设施、技术含量和运作要求都较高的特殊物流模式,生鲜农产品相关企业更希望与具备完整冷链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外包自身冷链物流业务。因此,相关部门要出台***策,促进冷链发展,落实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强化冷链规则的执行和监督。第三方物流企业也要积极开展工作,引进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合力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逐步发展。
(四)做好生鲜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
生鲜农产品“最先一公里”指的是农产品产地采摘后至移交物流运输之前,为了保持农产品质量、延长保质期,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及仓储等。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往往放弃农产品产地加工,把初加工和精加工放在综合成本居高的北上广沿海地区,使得生鲜农产品的整个冷链物流变成高成本的“长物流”,造成流通成本过高,流通过程损耗严重。因此,做好“最先一公里”,事先控制农产品质量,才能根本解决产品品质差、损耗高的难题。
作者:王红梅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丽华,巩天萧.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68-69.
[2]王志刚,王启魁,钟倩琳.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展望[J].农业展望,2012,(4):56-58.
冷链物流发展论文篇2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钻石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一、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是以满足人们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多样化需求为依据,而进行的一切生产性和经营性组织的集合,是集农产品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和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业域。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因素作用的复杂问题,其中大量因素难以量化。本文试借鉴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和钻石理论,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通过有关方面专家的判断、打分,构造判断矩阵,然后对判断矩阵的各层次进行单排序计量和一致性检验,从而得到制约因素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出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1.构建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钻石体系”
按照迈克尔·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和“钻石理论”,资源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支持,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府的作用,机遇因素等6大要素互动形成了“钻石”架构,将影响到企业和产业在某个地理环境下能否产生出持续创新、不断进步的能力。据此,构建影响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钻石体系”,如***1所示。
***1 影响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钻石体系”***
2.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绘制结构层级表
采用德尔菲法分别邀请相关专家对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诊断。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拟定意见征询表、确定征询对象。从研究目标出发,选定了长期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农产品冷链物流教育与研究等30位资深专家代表,为其发放意见征询表,并对意见进行反复征询,最后找出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共有15个。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专家建议,可以把制约因素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即目标层(A),影响因素;中间层即准则层(B);方案层(C1-C15)。
***2 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结构层次***
3.构造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各层判断矩阵
通过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确定本层次中与其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及相对权值,此步骤主要运用专家打分法来确定两两元素之间的权重,主观性较强。,即:
对构造的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模型的二级评价指标两两判断矩阵如下(B层-C层):
一级评价指标两两判断矩阵如下(A层-B层):
4.构造好判断矩阵后,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对A层-B层判断矩阵求解:
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
同理,对B层-C层判断矩阵求解,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均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
5.对计算结果进行单排序及总排序,得出权重结果(见表1)
对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得知,符合要求。
6.结果分析
从单排序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六大类因素对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需求状况(0.352)、***府因素(0.257)、资源要素(0.136)、企业策略结构竞争(0.086)、市场机遇(0.062)。由总排序计算结果可知,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列的顺序应是:***府投入、城镇化水平、居民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水平、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市场化水平、农产品冷链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消费观念、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产业发展、农产品冷链企业评价、科技水平、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竞争状况、农产品冷链物流延伸业发展、自然资源、经济全球化、农产品冷链物流边缘产业发展。由上述分析得知,***府投入、城镇化水平、居民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水平、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市场化水平以及农产品冷链物流人力资源是影响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表1 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排序结果
二、促进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府作用
一方面,要加大***府投入。目前,与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达的国家比较起来,河北省***府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方面的投入不足,农产品冷链物流支出在***府财***支出中的比重很低。此外,资金投入的结构不合理,资金来源单一化,这样,一方面使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缺乏资金,另一方面也使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缺乏竞争。另一方面,***府的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策,培育若干个具有导向性、规模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集团,支持各类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所有者自主的行业自律组织,逐步将一些不适合***府行使的职能交给行业自律组织,如行业服务标准的制定、行业准入的资格认定等,形成科学规范的行业自律机制,推动各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此外,***府主管部门要经常且及时地制定和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优先发展领域的指导性意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以从宏观上指导、引导和协调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
各国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同样,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刺激高质量农产品消费也需要城镇化提供人口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来支持。城镇化水平低下抑制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使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供给不足。因此,若想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必须加大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力度。
3.积极引导高质量农产品消费
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群众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支撑,没有大众的消费需求的拉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不可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家庭生活水平,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赤贫,50%~59%为勉强度日;40%~49%为小康;20%~39%为富裕状态;20%以下为极其富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伟认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支出的真正活跃至少要到富裕状态的时期。也就是说,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才可能在消费需求当中明显地活跃起来。从河北省目前收入水平看,给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支持不是很充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河北省人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国民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为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孕育出了巨大的市场。但目前人们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意识不强,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的总体水平普遍不高,现实的需求状况还达不到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要求。当前,拉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是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最好方式,特别是加强农村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居民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培养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强大的创新力,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逐步打入国际市场,将成为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4.促进冷链物流企业市场化
企业是一项产业的主体,它的市场化水平、经营水平直接决定着该产业能否健康发展。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的时间非常短,整体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市场机制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难以贯通,市场配置各类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发挥,***企不分、行业垄断、限制经营的现象普遍存在。现有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实体经营内容单一,经营方式落后,服务品牌、服务营销意识薄弱,所有这些因素直接限制了最终的农产品消费,影响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壮大。因此,要营造适合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产业的发展,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产业、延伸产业以及边缘产业的发展。
5.积极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人才
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人才缺乏使得很多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项目无法开发,只能停留在单一的低级的产业层次上,所以要积极培养高级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人才。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是进一步培育和拓展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不断满足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需求的重要前提。目前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急需一批既懂农产品冷链物流又熟悉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可以通过组织并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单位的有关人员岗位培训、在职培训,招聘引进一些非农产品冷链物流部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到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单位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营管理工作,以及通过有关农产品冷链物流院校设立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管理专业,或与财经类大学合作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MBA系列课程等途径,集中培养适应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主要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经营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达薇,刘乔,刘静.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能力评价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2).
[2]陈红丽,陆华.冷链物流服务过程的质量评价[J].中国流通经济,2013(1).
[3]仝好林,任舒.冷链环境下生鲜蔬菜第三方物流商评价与选择[J].物流科技,2013(4).
[4]曹影.基于AHP的食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7).
冷链物流发展论文篇3
[关键词]冷链物流;能耗评价;层次分析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112
1引言
2014年,中国唯一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一组数据:“我国果蔬流通时通过链物流运输只占10%,造成的果蔬损失高达30%(发达国家损失比约为5%),若达到发达国家标准,相当于节省了一亿亩耕地,可以解决18亿人一年的口粮。”由此可见,冷链物流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冷链物流的服务领域已不止于食品,并扩展到医药、植物、贵重仪器等方面。
近些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和市场潜力逐步展现,依国际标准,当人均GDP在4000美元时,冷链物流会迎来快速发展,我国国内人均GDP在2015年就已经高达7700美元,按照标准我国冷链物流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我国冷链物流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无法使从起始点到消费末端的流动运输仓储效率和效益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整合,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从法律法规方面来讲,我国的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尤其是冷链物流技术指标不明确;从市场来说,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提供的冷链物流服务较少,冷链成本和能耗较高,极大阻碍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冷链物流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高知识和技术人才缺乏,以至于设备利用率较差;从竞争方面来说,国内冷链物流企业以价格作为主要竞争点,追求短期效益,冷链运输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运输仓储物品管理失控等;从整个供应链来说,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整个冷链物流产业环节无法有效地衔接在一起,是限制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
第三方冷链物流作为冷链物流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针对其冷链系统能耗的研究,不仅能降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改善运营现状,还能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针对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冷链系统能耗评价研究十分缺少,本文拟多角度分析影响冷链系统能耗的因素,并构建评价体系,为客户选择提供一定的参照。
2冷链系统能耗因素分析
冷链物流区别于其他物流产业,一个“冷”字更是让冷链物流区别于普通物流,冷链配送车量、冷链仓储装备、冷链仓储场所、衔接过程以及一些冷链的辅助活动第三方冷链物流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又因为冷链系统贯穿了整个商品环节,为了方便研究,本文将能耗分析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仓储、运输环节和衔接辅助环节。
(1)仓储环节。仓储环节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耗能设备和冷链仓储环节上。耗能设备包含了两类:仓储设备和制冷系统,仓储设备主要包含了巷道推垛机、自动提升货柜、分拣机等设备;制冷系统主要包括了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和风机,冷链仓储的能耗主要是制冷设备,占比约8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制冷设备的耗电量占全国用电量的15%。管理因素也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冷链仓储库房没有明确的温度能源台账,库内温度的调节主要依靠经验,甚至直觉,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堆码方式或者出库方式的混乱导致出入库次数和库门开启较多,增大了能源的消耗;仓库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导致设备操作失误、维修、检查不到位,也会引起能源极大的消耗。
(2)运输环节。运输环节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技术、设备、管理三个方面。技术方面包括了车辆的制造工艺、密封性、驾驶人员的驾驶习惯和车辆配载货物的合理性,都会增加能源消耗,如车辆投入使用阶段的耗油量呈“U”形,当初三年由于初始投入车辆磨合会造成极大的耗油量,当设备老化后,耗油量又逐渐上升等。设备方面主要是以运输车辆为主,国内没有严格的车辆淘汰制度,性能参差不齐,此外,冷链初始端和末端的公路情况,也是冷链在途能耗的一个重要指标。管理方面主要有运输时车内货物的码放方式、货物的装卸时间控制、车载制冷系统的开启关闭管理和车辆回来载货率都是运输环节管理的节省能源消耗的环节。
(3)衔接辅助环节。衔接辅助环节主要有衔接点能耗和辅助环节能耗。衔接点能源消耗主要体现在“断链”,“断链”现象是实现冷链运输的全程低温的一道屏障,目前市场常见的“多点断”“两头冷中间断”的现象十分普遍,一般常见的手段是利用RFID温度技术实时监控温度或者利用小型冷藏箱,甚至缩短断链时间来缓解该现象。辅助环节能耗一般不直接降低或增加能耗,通过辅助手段来反馈其他环节调整能耗,在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运营阶段只考虑企业本身的管理、人员等,而不去考虑冷链系统涉及的生产、交通、天气、信息等方方面面因素[2-3]。
35层次总排序
据上***,依层级结构由A至C逐层逐模块计算,最终得出最底层因素对最上层的权重赋值。显然A为B的上一层,则因素B1,B2,…,B7对A层级排序权重为1,2,…,7,C层对B层的权重就为11,12,21,…,71,故C层的每个因素对于A层的最终权重为iji。
基于上述的权重结论,再结合各因素得分值即可求出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能耗得分值。
4结论
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我国冷链的F状,结合前人的研究,分析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能耗的评价指标,结合评价指标构造评价模型,最后得出各评价指标对能耗总目标的权重值,并利用专家打分法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进行评价,希望借此作为客户选择或者评价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借鉴,也希望对以后冷链系统能耗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毋庆刚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2):24-28
冷链物流发展论文篇4
我国的冷链物流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国外20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必然会导致其发展的畸形化和极端化
本文以国外制冷技术发展历程为脉络,以国内相关历史事件和***府颁布相关法令为基础,对比国内外的冷链物流发展历程,指出国内外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渐进式的国外冷链物流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由于制冷机、冷冻剂和电冰箱的发明,制冷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食品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随后制冷技术向着规模化、工业化发展,1908年,工程师Albert Barrier在说明控制低温条件能确保易腐食品品质时,第一次使用了法语冷链(Chainedu Froid)这一术语,冷藏链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冷链物流已逐渐走向成熟,运输品类更加多样化,制冷技术和运输设备更加先进。但是,由于这一时期仍然处于传统工业化时代,冷藏食品零售业刚刚兴起,零售商对冷链物流效率要求不高,交通设施相对落后,因此冷链物流在运行效率和配送衔接上还不够完善。
第三阶段的冷链物流已演化成为多品种、小批量、标准化和法规化模式, “冷链”的概念已由之前的“原产地初预冷冷库冷藏运输 批发站点冷库”发展成为“原产地一初预冷一冷库冷藏运输一批发站点冷库 零售商场冷柜一消费者冰箱”。这一阶段的冷链物流已基本发展成熟。
飞跃式的中国冷链物流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受国外先进冷链物流体系的影响,我国也开始在肉类外贸出口业务中开展冷藏运输服务,但是由于处于萌芽阶段,且社会经济水平滞后,当时的冷藏库和冷藏车仅靠改装来维持低温。在随后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冷链物流都处于零散、无序的发展状态。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到来和1995年《食品卫生法》的颁布,对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接下来的二十年时间里,由于社会环境和制造业的落后限制了我国物流的发展,使其一直处于供小于求的低水平初级阶段。
21世纪的到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对生鲜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食品新鲜度提出了更高要求。2001年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的成立以及***府和社会对物流业发展的广泛关注,促使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同年,中国成功加入WTO更是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成立后,冷链物流基础工作全面展开,如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冷链物流科学与技术工程,冷链物流理论研究以及冷链物流业总体规划等,促使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向着国际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结论
第一、全国冷链物流呈现不均衡发展态势。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以及北京、成都等发达地区,由于较早引入冷链物流理念,而且经济发展水平高,冷链物流发展水平明显领先于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区城市,形成传统、低等级与先进、高等级冷链物流共存的大格局,先进地区冷链物流发展迅猛,落后地区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的大趋势。
第二、模式照搬现象严重。国外冷链物流理念和模式的发展,是在其循序渐进的发展历程和夯实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些理念和模式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因此受到国内一些地区***府和物流企业的追捧。但由于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等差异的存在,导致一些理念或模式不适用于中国企业,资源浪费严重。
第三、缺乏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的运营模式中,除企业自营冷链物流外,其他模式均需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参与合作,因此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关键节点。
第四、缺乏统一行业标准和监管机构。从国外冷链物流发展历程来看,规范的行业标准和严格的监管机构是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从“十一五”期间才开始正式颁布冷链物流相关法令,起步较晚。
第五、供应链上下游整合不紧密。国内冷链物流还未形成体系,缺乏冷链配送中心等设施,各部门各自为***,断链现象严重。我国冷链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第六、冷链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从每一点的储藏到点与点之间的运输再到末端的销售,每一环节的硬件设备、基础设施都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销售方面,我国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还是以传统批发市场模式为主,超市和卖场模式近几年才发展起来,还处于小规模、少品类的无序化初级阶段。
分析以上几点问题出现的原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因为冷链物流在我国飞跃式的发展过程。我国的冷链物流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国外20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必然会导致其发展的畸形化和极端化。其次是因为我国的冷链物流在很多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行业标准制定不完善,***府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等都是导致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探讨和原因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以行业***策为方向,夯实冷链物流基础建设。 “十三五”规划即将到来,我国冷链物流相关***策和法规的拟定工作也随之展开。应对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薄弱这一先天性不足,***府层面首先应加大***策扶持力度,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其次应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建立相应监管机构,为冷链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管制环境;最后对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当地***府应以国家***策为大方向,细化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冷链物流事业,从而逐步缩小地方差异。
第二、以市场需求为核心,提高冷链物流相关企业服务水平。作为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冷链物流企业,首先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将其作为企业自身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引入高端人才和设备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生鲜冷链市场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管理、运输、配送等服务。并借助于网络之便利扩大服务范围,在电子商务、生鲜宅配等领域加强服务能力。
第三、 以信息化为依托,增强冷链物流整体联动性。首先应从***府出发给与发展联运机制的行业***策指导,引导企业规划并实施多式联运机制。其次,各企业必须做出积极响应,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联运机制,依托信息技术,建立冷藏运输联运信息网,建设或完善冷链食品检测管理系统,以减少物流成本,降低食品腐败率,确保食品安全。
冷链物流发展论文篇5
关键词:冷链物流;电商;生鲜
中***分类号:F25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一、冷链与冷链物流
狭义的冷链是指生鲜产品在生产、加工、储藏配送、销售的各个环节中的至始至终处于要求的温度环境下的供应链,来达到确保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腐坏变质的目的。
从广义来看,冷链不止包括农副食品,同时还包括医用品、化学药剂等对温度有独特要求的货品。
二、冷链物流成本分析
1.储藏成本:冷库
冷库作为冷藏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冷链储藏成本中重要部分,在冷藏供应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冷库的主要作用是确保产品在生产、运输、销售过程当中的适当温度环境,来防止食品腐坏变质。
2.运输成本:冷藏车
基于我国仍然以公路运输为主的背景下,可以预测中国的冷藏车市场将在2020 年至41 亿元,而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因此冷藏车作为冷链基础设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冷藏车是用来运输新鲜产品的配有制冷装置和聚氨酯绝缘的封闭式厢式车,一般用于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产品运输。而冷藏车主要购置费用如下表:
三、四川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市场发展潜力大。目前,四川的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3%、15%、16%,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0%、30%、35%,可以看到由于生鲜产品的高产量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旺盛需求,四川冷链物流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地理战略优势大。四川作为西南地区的重点发展城市,同时还是“一带一路”的核心点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枢纽城市、引擎城市,具有独一无二的地理战略优势,尤其是在发展物流方面。
(3)先进技术逐步推广。四川冷库建设正在经历由传统冷钢结构向现代化结合转型期,通过调节制冷过程中的高温和低温预冷、空调、超低温、恒温、快速冻结,冰和其他类型来进行保鲜运输。而冷藏车已采取向高、低、常的“三层温”发展的模式,同时结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控温配送和果蔬真空保鲜等技术。
1.四川冷冻储藏发展现状
截至2010年底,四川主营制冷、储气量达62万吨,其中肉类冷冻加工占大部分,用量为32吨。其次是15万吨冷库和冷库水产品批发市场,这也意味着生鲜市场对于冷库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四川在全国冷库的比例仍然很小,在西南地区冷库储存量仅占全国的6%,远低于发达地区,如华东地区45%的水平。同时由于四川冷库的行业集中度较低,冷库资源难以得到整合优化,使得各企业运营分散,不能重复发挥规模效应优势,进而提高各企业盈利水平。
2.四川冷链公路运输发展现状
一方面,虽然我国冷藏车辆达5万多辆,但是能够装备较好的制冷设备并具有相当规模和吨位的仅占小部分;另一方面,中国的冷藏车的比例只占0.3%左右,远远低于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2% - 3%,如何解决冷藏车的有效供给问题是当下面临的难题之一。
而西南地区的自有冷藏车保有量仅为全国的6.61%,如何使得企业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成为目前四川冷链公路运输的主要难题。
四、生鲜电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互联网生鲜虽然有大量的资本介入,同时也有许多满怀热情的互联网人投入其中,然而为什么互联网生鲜却不能有高速发展呢?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冷链供应链的缺失。可以说冷链供应链好比互联网生鲜的躯干,假若没有躯干,无论产品有多么优秀,都难以实现其价值。通过具体分析冷链供应链的缺失,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问题。
1.产地冷链标准化缺失:主要表现为硬件缺失、生产者综合素质低、标准化缺失。
2.冷链干线网络缺失:主要表现为全国型的干线网络缺失、全国型的冷链干线零担网络缺失、现有冷链服务功能单一、操作粗放。
3.末端冷链配送缺失:主要变现为末端宅配体系的缺失、第三方服务标准的缺失、消费者对生鲜知识的普及以及对冷链重视程度不够。换而言之,现有的宅配模式还是基于传统快递模式,因此并不能完全满足生鲜电商以及生鲜消费者的需求。
总而言之,由于冷链供应链这三个方面的缺失,使得生鲜商选择自建冷链,然而高额的成本投入以及配送成本,并不利于生鲜电商行业的长远发展。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来达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建立完善的可覆盖全国的网络以及同意行业标准,才是电商生鲜行业真正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路。
五、四川冷链发展***策建议
1.依托“互联网+”,搭建冷链物流平台
通过依托生鲜产品在主产区、重点配送区和大中城市等消费领域,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以中心区域为主导的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信息传递、优化资源配置,达到供应链整合、服务链升级、价值链创新,实现真正的三位一体模式。
2.完善冷物流体系,建立冷链物流生态圈
通过加强上下游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长期战略合作,加大对生鲜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消费者的质量监控,积极推动冷链物配送和销售环节的发展,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涉及平台、商流、产品等全方位冷链物流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设冷链物流生态圈。
3.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激励冷链物流企业在保温、检验、冷藏、运输等方面的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还需加强生鲜产品在物流节点的冷藏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鲜产品的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同时,从生鲜产品的生产加工出发,不断完善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设施、使用经济实用的预冷设备;在冷藏运输方面,则需要增加绿色、节能、安全的冷链运输车辆数,并积极研发全程温度监控设备,通过搭建三路一航的联合运输网,逐步形成冷藏多式联运体系;在终端销售方面,则需要完善相匹配的质量检测等基础设施,同时研发并推广高效、高质的监测设备。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2.
[2]刘宇.“互联网+”冷链物流平台模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物流指南,2016.
[3]马小雅,黄武.“互联网+”背景下广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
[4]吴传淑.中美农产品冷链物流对比[J].世界农业,2015.
[5]杨蕊.物联网技术下的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2015.
[6]四川省统计局2016年四川统计年鉴.
作者简介:谢志慧(1996-),女,广西柳州人,西南民族大学物流管理在读,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研究。
苏真如(1996-),女,辽宁沈阳人,西南民族大学物流管理在读,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研究。
郑美璇(1996-),女,内蒙古赤峰人,西南民族大学物流管理在读,主要从事物流管理研究。
陶礼承(1995-),女,湖北宜昌人,西南民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读,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冷链物流发展论文篇6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议
中***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国家***近日公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从田间到餐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这也正体现了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农产品独有的鲜活性、易腐性等特性确定了农产品对物流过程的时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严格标准。但由于冷链的问题,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已经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1,000亿元以上,因此加快建设冷链物流体系迫在眉睫。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相比,具有高投入、高要求的特点。第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管理与运作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设施,建设投资较大、回报期较长;第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生产和消费较分散,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较大,天气、交通等各种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较多,其运作和能耗成本较高、较不稳定;第三,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冷链的各环节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性,保障物流环节和物流交易次数较少,保证易变质农产品的时效性强;第四,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较高的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或实时跟踪。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
1、冷链物流市场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年产禽蛋近2,000万吨,水果6,100万吨,蔬菜近3.5万吨;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194家;年产量15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递增;***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万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这就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产生了较大的需求,尤其是以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农产品对冷链物流的要求更高。广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形成,加之我国人民生活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府的大力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
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有所改善。随着农产品物流需求的提升,***府和农产品流通主体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为实现农产品物流专业化运作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1,910辆,机械冷藏汽车2万辆,冷藏船吨位10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
3、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兴起。在业务外包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农产品经营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冷链物流业务。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冷链物流市场有待细分。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对物流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的要求存在差异,而我国冷库库温一般为0℃~4℃和-18℃~-22℃两种,少数冷库库温为-28℃以下。这种库温适合大多数农产品的储存温度要求,但是对有些农产品来说并不是最佳温度。因此,从提高农产品储存质量、延长保质期的角度出发,应对冷链物流市场进行细分,对不同的农产品设定其最佳储存温度。
2、我国农产品冷藏配套设施建设不足。我国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发展和分布不均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导致我国冷链物流落后。目前,我国农产品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方式。在公路运输中约有80%的生鲜农产品采用开蓬设计的普通卡车运输;铁路运输中有6,970辆冷藏车,但60%以上为加冰冷藏车。在储存环节,我国冷库储存量只占其库容总量的20%~30%,有的甚至不到20%,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在销售环节,大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的冷藏冷冻设备,使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效果大大降低。
3、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我国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供应商或自身完成,较多的分散了企业的精力,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现有的冷链物流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实力弱,辐射范围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仅有极少数物流供应商技术和设备能达到国际冷链标准要求,一般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冷藏运输,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物流服务。
4、缺乏冷链物流专业人才。要维持农产品冷链的正常运营和顺利发展,需要有对物流发展有全局认识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物流体系,也缺乏对我国本土物流理论与实际的研究。在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缺乏理论的引导和实践的教学。因而,大多数物流人员不能达到冷链物流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5、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不健全。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使得***府在对农产品物流的疏导监控环节缺乏理论与制度依据,许多不良商家因此有机可乘。加上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同时,我国冷链物流技术指标也不完善,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而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四、改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议
1、加快冷链物流设施的改进。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投资领域中包括冷库建设工程、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借助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应尽快淘汰陈旧的冷库车与保温车型,研制出能全程控制温度、降低农产品物流损耗、保证其品质及安全性的速冻机及冷库;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遇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改进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低温物流中心。
2、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冷链物流供应链中,它应该同上下游企业拥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如果供应链上的成员经常变动,会降低此供应链的竞争力,所以合作各方应以多边共赢为原则,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此外,着力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并推动其向以综合物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转变。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展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
3、鼓励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开展岗位培训、抓好物流人才的基础教育等措施来培养市场急需的物流应用人才,尤其是要引导和推动高等学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鼓励相关单位开展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激励和柔性机制,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4、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博科资讯武兴兵在进行了大量有关冷链物流信息化市场调查后指出,目前冷链物流信息化缺乏统一的平台,90%的冷链物流信息化仅承担企业自身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保鲜控制等职责,一旦产品交付给下家,就不会再进行跟踪。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优化配置冷链物流资源。鼓励3s、自动识别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系统平台。促进冷链运输管理的透明化、科技化、一体化,从而真正有效提高冷链运输的效率,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网产业发展建设。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加拿大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其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健全的检查与监督机构,同时其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尽快完善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力度,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及全程质量检查与监督机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冷链物流指导准则和相关标准,包括整个冷链物流节点良好的操作规范,如原料基地生产标准与规范、预冷与贮藏标准、加工标准、运输标准(特别是农产品运输温度标准)、销售标准、标签标准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服务标准等。
五、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意义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意义重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既保护了农产品的品质,减少营养流失,保证食品安全,又可以减少农产品的产后损失,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还有助于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
整理
主要参考文献:
[1]董红兵.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产业观察,2008.12.
冷链物流发展论文篇7
关键词:冷链物流;国际陆港;第三方物流;物流发展模式
中***分类号:F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75-03
肉类消费是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作为肉类消费大省,对进口肉类需求巨大。2014年11月18日,中国质检总局最终准许在西安国际陆港筹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这一决定不仅会满足陕西省内消费者巨大的肉类需求,而且陕西得天独厚的交通枢纽优势,对填补陕西区域肉类产业空白,加强西北肉制品进口贸易,推动东西部地区进出口肉类制品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指产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消费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通过对产品进行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藏运输、冷藏运输与配送、冷冻销售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损耗的,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肉类属于鲜活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和易损性,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其品质发生变化产生食品安全问题。肉类冷链物流是指肉类在贮藏、运输、销售以及最终消费过程中保持在0℃~4℃的冷藏条件或-30℃~-20℃的冷冻条件下,以此解决运输以及销售、消费过程对于温度的需求,对于进口肉类而言,在保持肉制品质量的前提下,为进口肉类报关报检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二、西安国际陆港发展进口肉类冷链物流的意义
对于肉类企业来说,西安国际陆港获批筹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将为肉类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20世纪20年代起到如今,随着冷链系统的普遍应用,发达国家冷鲜肉的消费已经由原来的20%发展到了现今的90%左右。21世纪之后,我国冷鲜肉市场才得到大众的关注。据统计,冷鲜肉的销售在我国大中城市中已占生鲜肉市场份额的25%左右。很明显,我国冷鲜肉市场广阔,冷链物流将是肉类企业良好发展的趋势所在,冷链系统作为一种保证易腐食品品质的重要手段,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可直接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园区内办理进口肉类产品的报关报检手续,物流程序简化,物流效率提高,物流成本降低,估计每年可降低成本15%以上。很明显,西安物流企业迎来了西安国际物流新局面。
对消费者而言,由于物流成本的降低购买进口肉制品的费用将相对降低,由于冷链技术的应用,质量得到保障,食品安全环境得到改善,消费产品多样化。
三、西安国际陆港进口肉类冷链物流SWOT分析
(一)西安国际陆港优势分析
1.地理优势。西安国际陆港交通便利,与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三环路相连,核心^距西安市新规划的行***中心5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8公里,窑村机场就位于国际港务区内,通往港区的西安绕城高速公路与京昆、连霍、陕沪、包茂等全国高速公路网紧密相连,形成“米”字型高速公路网络,区位优势明显,是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北扩、东拓、西联”的前沿区域。除了自身有利的区位优势,西安国际陆港仍然不断扩展区位优势。陆路方面,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开通并实现了常态化运行;西安国际陆港与***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与、蒙古二连浩特等口岸建立了直通放行的合作机制,与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通关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空中方面,西安已获批72小时过境免签,飞往世界各国有29条国际航线,这些均为西安陆港形成铁、海、空多式联运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2.经济优势。2014年,陕西省生产总值(GDP)达到17 689.94亿元,全省人均GDP为47 001.46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安以5 474.77亿元在各地市级领先。西安强大的经济实力,完全有能力支持西安国际陆港的后续发展。西安国际陆港计划用时十年,分三期开发完成。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铁路运输2 800万吨/年、305万个标准集装箱/年;公路3 850万吨/年的物流规模。实践证明,西安国际陆港完全有经济力量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现代大型物流中心,不断缩小全球贸易距离,实现要素的全球流动。
3.***策优势。西安国际陆港依托“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得到了国家众多发展***策支持,一类口岸、肉类口岸、粮食口岸先后获批,“西安港”国内、国际代码启用,跻身世界港口运营体系,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上重要的国际始发港和目的港。西安国际港务区对于已经在港区内注册从事部分物流业务的企业,可以给予专项资金以及其他优惠***策。
4.理论优势。1997年7月***批准正式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我国三大农业示范区之一。农牧良种业作为杨凌的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农牧良种推广示范及其产业化,扩大了对外科技示范效应。在发展过程中,引进和培育了秦丰、科元、正大等一批从事农牧良种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拥有了肉牛品种改良和奶(肉)牛繁育等技术,市场辐射西北五省区,年交易总额约6亿元。杨凌依托重要的农业技术发展优势,对西安肉类冷链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劣势
西安国际陆港用于发展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平台、第三方物流企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而且新一轮的物流人才招募还未形成系统。简言之,西安国际陆港物流发展处于初期,时间长,耗资巨大,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三)机遇
1.西安国际陆港与宁夏肉类指定口岸与河南指定口岸形成呼应。西安国际陆港的进口肉类口岸的设立,不仅满足西安的肉类需求,也将对宁夏以及河南邻省市场实现资源的补充,或者相互补充,以期实现强强联合,弥补西北地区肉类的空白,促进西北进口肉类的质量提升,迈向经济全球化。
2.新食品安全法为冷链物流提供发展机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肉制品消费数量增加,消费品种多样化,消费质量要求高,这一宏观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肉类冷链物流需求不断增加,肉类冷链物流成为发展趋势。2015年4月24日,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必然促进冷链物流行业出台相应的运输温度湿度标准,一定程度上为冷链物流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为冷链物流提供宝贵的发展机遇。
3.冷链物流成本降低。相对于沿海地区,西安地处内陆,土地能源成本低,工业基础较雄厚,潜在市场需求庞大等,对于承接物流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融资成本方面,西安国际陆港正在积极推进招商引资,积极实践园区内物流企业集群模式。在物流成本方面,通过积极扶持跨境电商发展,打造优质信息平台,意***降低物流成本。
4.信息优势利于开拓国际市场。西安国际陆港跨境电商平台的建立,将为国内的生鲜电商开拓国外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国际陆港进入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公示名单的单位,借助***策优势,借力洋货码头,利用互联网畅通中国与外肉类贸易交流。国美西北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将为陆港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和“西安港”功能作用的发挥,再次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卡行天下西北智能公路枢纽平台项目将借助西安陆港三大平台优势,通过“长安号”连接欧洲、中亚各国并实现国内公路货运班列24小时内覆盖全国80%以上地区,将带动沿线区域物流产业发展。
(四)挑战
1.资金挑战。冷链物流系统需要比常温物流系统要求更高、更复杂,投资也更大,资金技术支持是一个挑战。
2.竞争挑战。目前,国外越来越多优秀物流企业进入了中国市场,希望借助高端的科技设备、大量一流的人才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分得中国物流产业一杯羹,无形中加大了国内物流企业竞争难度。
3.物流服务质量挑战。企业对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要求更高,我国物流企业已经把物流服务质量作为企业主要竞争因素之一,肉类企业在x择第三方物流服务时更加重视服务质量的改善。
4.冷链物流市场进入门槛挑战。冷链物流业具有投资高、技术要求高、设备价值高的特点,不论是自营冷链还是一般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冷链运输,都需要深厚的资金实力做后盾,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对我国冷链物流服务的发展水平造成阻碍。
四、西安国际陆港进口肉类冷链物流模式选择
(一)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模式
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模式就是肉类加工企业主导整个供应链,以自营冷链为特点,从屠宰、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肉类一直处在低温状态下。加工企业能够对冷链上下游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以此来保证冷链的完整性。
(二)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仅是提供低温运输、仓储的企业,应该可以为农产品生产者、肉类加工企业提供一体化冷链物流服务。因此,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模式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通过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冷链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采购、运输、仓储、管理、信息和流通加工等综合物流服务。
(三)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冷链物流模式
该模式以产地或销地批发市场为核心,其特点是产地批发中心和销地批发中心均实现了采购、加工、存储、运输和信息服务的集约化,以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将农产品流通加工、储藏、运输、配送等各种物流功能有效的组织在一起,使物流需求呈现一定的规模性,实现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批发市场、批发商、零售商、运输商、加工保鲜企业等紧密联系,实现利益联结和优势互补,加之利用在信息上的优势,对物流方向、物流路径、物流量进行统筹管理,有效减少物流环节,缩短物流时间,降低物流损耗,节约物流成本。
(四)以大型连锁超市为核心的冷链物流模式
农产品最终走向销售终端,流通的环节越多,物流成本越高,冷链断链的概率就越大。大型连锁超市通过与农民或农民合作组织签订长期合同的方式,直接从农民手中采购农产品进行终端销售。冷链运输、储存、配送可以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资金雄厚的连锁超市也可以建设自己的冷链配送中心来降低物流成本。
西安国际陆港提供的是一个巨大的物流平台,由于进口肉类产品的特性,对于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对企业来说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通路配送服务则是不现实、不经济的。同时,企业的产品想要辐射全球,就必须借助于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而西安国际陆港以第三方物流作为发展的一个方向将使冷冻冷藏产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冷冻冷藏物流的发展瓶颈,同时发展第三方物流也与西安国际陆港的产业定位相吻合。
参考文献:
[1] 赵建英.发展第三方物流:现状及战略[J].生产力研究,2005,(3).
[2] 杨静蕾,李蕊.国际无水港建设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 匡勇,张晨.国内外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比较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8).
[4] 符瑜.浅析我国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应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
[5] 龚鹏.浅析西安无水港建设的意义[J].价值工程,2010,(11).
冷链物流发展论文篇8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冷链;自营物流;外包物流
中***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需求逐渐从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变,对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鲜活农产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对食品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1]。由于鲜活农产品常温下极易腐烂,若未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将极大影响农产品的新鲜性和安全性,甚至危害人们的健康。消费者对冷冻、冷藏食品认知度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冷冻冷藏产业迅速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开始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
1.1 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水果、蔬菜、肉、禽、蛋、奶、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摘(或捕捞、屠宰)后,经加工、储藏、运输、配送等环节,到最终销售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其生理需要的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减少损耗、防止变质、促进销售的一系列特殊供应链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农产品的特性,保证农产品的原料品质和耐藏性、保证保鲜贮运工具设备的数量与质量,保证处理工艺水平高、包装条件优、清洁卫生好,保证现代化管理和快速作业, 最终保证农产品冷链物流协调、有序、高效的运转[2]。
1.2 农产品冷链物流外包发展前景
很多学者认为,第三方冷链物流将逐步承担起冷链物流发展的重任,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将成为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3-6]。将农产品冷链物流外包给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前景极好。
2 冷链物流模式对比分析
自营物流是企业早期物流活动的重要特征,是企业为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而对物流进行管理的活动。据中国仓储协会第三次全国物流需求状况调查显示:43%的生产企业从事自营物流,36%的生产企业采取第三方物流与自营物流的混合模式,而仅有21%的企业将物流全部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7]。因此,当前国内生产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基本现状是物流管理模式多样化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企业要充分认识自营与外包的优劣势,以做出正确的判断。经过文献梳理[7-10],总结出这两种方式选择的优劣势如下。
冷链物流自营的优势有:降低交易成本并有效利用原有物流资产,带动资金周转;培养专业物流人才,获得物流管理经验;保护企业商业机密;促进采购、配送及生产战略一体化;直接支配物流资产,控制物流职能,保证供货准确及时;掌握对顾客的控制权,提高服务质量,维持与顾客长期关系。其劣势主要有:物流未剥离使物流成本难计算;冷链物流专业程度较低;储存、运输等物流环节存在货损风险;物流投资高,回收慢等。
冷链物流外包的优势为:使企业专注自身核心竞争力;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降低物流成本,加速资本周转;提高服务质量,为顾客创造价值,提高效率。劣势主要有:物流直接控制力降低;物流第三方利润转移;存在员工抵制、客户资料泄露、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不当等风险。
自营物流企业选择冷链物流继续自营或是外包都有各自与优势和劣势。但理论上物流外包能给大部分企业带来更大的优势。然而目前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农产品冷链物流仍以自营物流为主,很多企业面临物流模式选择困惑[11]。
3 自营物流企业物流方式决策
3.1 企业冷链物流模式选择难题
当企业面临物流模式选择困惑,即应思考本企业物流模式的合理性再做出决策。经文献收集整理及思考[7,12],建立了企业冷链物流模式选择表如表1所示。企业根据目前的规模实力、物流在企业战略中的关键作用、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冷链产品性质、物流占总成本比重高低这五项主要因素,在自营物流、物流外包、物流联盟以及成为伙伴关系的领导者四种代表物流模式中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冷链物流模式。
3.2 我国冷链物流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根据物流模式目前的三种状态,以及中国仓储协会第三次全国物流需求状况的调查数据,提出了我国物流模式状态及发展趋势(如***1所示)。
如***1所示,我国冷链物流模式主要有自营物流、物流外包、自营与外包混合的三种物流模式。我国这三种主要的物流模式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共存状态。***中箭头方向为作者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我国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将逐步从农产品自营物流企业所占比例大的状态,经自营与外包混合模式的过渡,最终变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占主导地位的状态。
企业物流自营能力主要指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若自营物流企业的冷链物流自营能力高,则选择自营物流模式较优;若企业的冷链物流自营能力低,并意愿向冷链物流外包方向发展,则企业应先经过自营与外包物流外包混合的物流模式,最终逐步将冷链物流全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管理。
4 自营物流转为外包物流的发展对策
当企业决定将农产品由冷链物流自营转为外包方式时,应全面考虑接下来的发展对策。如确定冷链物流外包的农产品、自营与外包的比例、评价并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等,使企业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1)确定冷链物流外包产品。企业根据农产品的市场价值、销售市场与货源地域跨度、冷链技术要求难度等确定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农产品。一般情况下,外地产蔬菜、进口蔬菜、中高端质量蔬菜、有机蔬菜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本效益更优,相比自营物流,这类蔬菜冷链使用率更高、外包费用更低,更适于第三方物流[13]。
(2)确定自营与外包的比例。确定农产品冷链物流自营与外包的比例也是自营物流转为外包物流的一个重要对策,该因素能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部分外包或全部外包的决定,并影响对企业部门的整改方案。
(3)正确评价及选择第三方。正确评价及选择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应考虑成本费用、技术装备、服务品质、发展潜力等主要因素,除此以外,快速响应能力、时间掌控能力也是选择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比较看重的因素[3]。
(4)专注拓展企业核心业务。一旦将不擅长的冷链物流外包出去后,企业进一步的关键任务即是确定并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拓展企业的发展潜力,使企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5)整改企业内部物流部门。企业如果把有关的物流业务外包出去,而相应的物流服务资产如储运资产和人员留在企业内,这肯定会对企业造成莫大的不经济[9]。因此为降低成本,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对企业原有物流部门进行整改:划掉整个物流部门、裁掉物流员工或划分到其他部门等方式。
(6)迅速稳定企业内部员工。企业物流部门的整改方案可能会遭到企业员工抵制,使企业面临正常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的危险[8]。因此企业要能考虑到选择物流外包后给企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并尽可能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和心理疏导,使他们有能力足够应对转型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参考文献:
[1] 卜梅.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11):33-35.
[2] 张革. 浅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完善[J]. 中国市场,2009(28):59-60.
[3] 邓爱民,杨葱葱,傅志明. 基于可拓方法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评价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1(4):86-90.
[4] 范珍. 我国冷链物流完善对策[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2):76-77.
[5] 赵英霞. 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探讨[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48.
[6] 陈娜. 冷链物流外包中的质量博弈分析[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30(3):38-40.
[7] 王维娜,祝坤艳. 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比较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09(16):8-9.
[8] 顾淑红. 连锁零售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的风险[J]. 物流管理,2007(15):25-26.
[9] 宋迎春,梁***. 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J]. 商业研究,2004(3):171-173.
[10] 李华峰,于洋. 物流业务:外包还是自营[J]. 科技资讯,2006(35):247.
[11] 袁平红,武云亮.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0):13-15.
冷链物流发展论文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人才培养
伴随着国内电子商务及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新兴复合型行业如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物流大数据等方向人才缺口不断扩大,2017年全国物流招聘数据显示,电商物流企业最缺人才,招聘企业占到43%,居第一位,其次是冷链物流企业,占到11.66%,居第二位。近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贵州地区经济包括电子商务、物流业在内,呈高速增长趋势,黔南地区近年来,围绕着川贵广物流通道建设,黔南州也一直在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服务业”的重要指示,为发展地方经济与特色,州***府也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关于促进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促进了电商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已取得卓越成效,但随着电子商务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相关人才的短缺,为此,根据黔南地区“黔货出山”的背景,探讨电商及冷链物流企业人才的培养问题,意义重大。
一、黔南州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电子商务产业迅猛发展。为助力“扶贫攻坚”与“黔货出山”,黔南地区在电子商务方面已取得卓越成效,目前,全州建成12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运营服务中心,1104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同时,各县(市)建立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联盟体系,利用已建成的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站点,整合资源,构建培训、物流、农村服务站(点)、农村产品营销和供应链体系,构建新型电商平台,2018年底,黔南州有31.59%的农村拥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此外,全州也涌现出一批诸如惠水永红食品有限公司、贵定金象集团、福泉万康乐食品有限公司、独山新贵集团、黔南网络超市等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市场主体已达3700余户。例如,独山县建成电子商务创客大厦电子商务聚集区、瓮安县建成贵州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而伴随着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的迅猛扩张,电商专业人才却出现了大量缺口,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二)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巨大。黔南州素有“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美誉,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区,适宜生长各种不同的作物,丰富的气候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立体特色生态农业提供了优越条件,是生产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畜牧、水产、花卉等有机农产品的天然场所。黔南州有58个农产品通过农产品产地认定,比如:都匀毛尖茶,先后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十大名茶、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等称号;惠水牛头牌牛肉干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罗甸艾纳香、龙里刺梨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等。据统计,黔南州2018年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达2101.51万亩,增长13.4%,果园面积有870.39万亩,增长42.8%,具有规模的精品水果产业主要有长顺高原高钙苹果、三都水晶葡萄、罗甸火龙果等,生产的新鲜蔬果基本是直供上海、广州和港澳等市场,茶园面积698.76万亩,增长2.1%,中药材种植面积316.7万亩,增长13.9%,猪牛羊禽肉产量209.81万吨,同比增长3.5%,杂交娃娃鱼目前共繁育有40万尾。黔南州农特产品市场巨大,大量的农产品要“出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冷链物流支撑体系,而都匀乃至黔南还没有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企业及冷链物流园区,限制了地区农产品的出山经济发展,如***所示,2019年黔南地区农产品货物运输量占总运输量的比例就非常少,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完善的冷链体系建设不起来,所以我们应抓紧培养配套农特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大力推动黔南农特优产品走出大山,走出黔南。
二、黔南州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根据黔南地区学校特点及“黔货出山”的背景,黔南州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定位于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使之在具备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基本操作业务技能之外,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通过对电商及冷链物流人才招聘需求分析,黔南地区电商与冷链物流人才应具备以下几点素质。(一)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作为商贸经济类专业人才,在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抗压能力、沟通能力、执行力等素质能力,这样才能在专业工作中创造出更多的贡献,同时为未来黔南地区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管理型人才,带动黔南经济发展。(二)具备较强农产品网络营销能力黔南地区地处内地,网络销售是实现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电商人才的培养,在知识结构上,应掌握内容有电商网站整体运营、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分析方法、网站后台系统的优化、网站线上推广与引流、商务活动策划等知识,其中应加强对互联网营销推广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农特产品营销出去。(三)具备较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能力黔南地区要“走出去”的产品以农特产品为主,要想实现“黔货出山”,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对于培养的冷链人才,在知识结构上,除了应掌握物流基本知识外,还应掌握农产品的商品属性、食品管理、包装材料、商品检***、生物保鲜、农产品堆码、冷链仓储与配送等知识内容,加强冷链知识的学习。
三、黔南州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状况分析
随着国家对贵州的大力扶贫,黔南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电子商务及配套冷链物流人才出现大量缺口,同时由于黔南州在电子商务与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相对落后,目前从业人员基本上来源于传统商贸业、仓储以及运输行业,学历层次不高,接受过专业系统培训人员寥寥可数,难以支撑农产品“走出去”产业的发展。目前,黔南地区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有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物流人才的学校有黔南师范学院、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数量较少,同时在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营销能力较弱。网络营销能力是电子商务人才必备技能,但目前黔南地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虽然结合了本地经济发展需要,注重农特产品网店开设及店铺内部管理,但在具体运营管理上相对薄弱,特别是营销推广方面较弱,导致有黔南农特产品网络销售平台较多,但销售效果却并不理想。(二)物流专业特色定位不明确。黔南地区人才的培养一直停留于传统物流业知识技能的培养,缺乏现代化及智慧物流知识技能、管理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程开设上滞后于经济发展潮流,致使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同时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专业特色定位不明确,并没有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特色形成专业定位,同普通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并无差别,针对黔南地区农特产业发展的需要,应结合农特产业的需要培养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助力“黔货出山”。(三)从业人员运作与管理水平不高。目前,在校生的培养更多致力于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虽然“校企合作”也在培养方案中,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其并未真正落地,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技能,企业与学校不同,不会花费很大时间与精力去系统培养员工,学生只能在工作中摸索,导致学生工作效果差且掌握技能较为单一;同时,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培养相对缺乏,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很快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人才。(四)院校专业师资队伍较弱调查发现,黔南地区学校电子商务与物流的专业师资队伍都较弱,专业教师相对较少,有一部分也是“半道出家”,冷链物流专业师资更是没有,同时由于师资紧张,教师无暇到企业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教师的实践经历与能力都相对缺乏,在课程教学中导致教学都停留在书本理论知识层面。
冷链物流发展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冷链物流;国家***策
一、食品冷链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亦越来越高。人们的需求不再像以往一样,吃市场上所有的,吃当地所有的,现在的人们对异地的,反季节的食品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食品冷链物流作为食品品质与安全的重要保障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升,满足人们的需求,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冷链最早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改装了一部分保温车辆。1982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20年来,中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淇淋和奶制品企业及大型快餐连锁企业,还有一些食品类外贸出口企业。
据统计,中国平均食物年产值约为3000亿美元,超过20%的食物由于没有很好地冷藏,在运输过程中浪费掉了。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至30%,每年有总值约92.5亿美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失掉,腐烂损耗的果蔬几乎可满足两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占世界首位。 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由于缺乏完善的冷链,也造成了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因为一些容易腐坏食品的售价其中七成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弄坏货物的支出。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与此同时,中国对高价值的冷冻和易变质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在增加,这更增加冷链市场的巨大缺口。据专家估算,目前中国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20%至30%。
二、中国食品冷链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的食品冷链发展中,主要存在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缺乏完整***的冷链体系。虽然以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淇淋和奶制品企业和大型快餐连锁企业以及食品类外贸出口企业,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但更多的易腐食品加工生产运输企业却还远未认识到冷链物流为企业所带来的效益。食品冷链工业仍然还留有巨大的发掘空间。
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 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据统计,目前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蔬菜水果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销售,以蔬菜、水果为例,果蔬采后加工和流通设施落后,造成腐烂损失严重,物流成本提高,全国每年果品腐烂损失近1200万吨,蔬菜腐烂损失1.3亿吨,按1元/公斤计算,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元。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这也就严重影响了食物品质,阻碍了中国食品产业及食品产业安全的发展。
其次,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我国的冷链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还不大,区域特性比较强,除了外贸出口的部门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准确性和时效性较差,冷链物流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造成生鲜易腐农产品的区域性过剩,从而大大挫伤了生产商的积极性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再次,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与现代冷链物流管理存在差距。中国的冷冻冷藏运输行业与国际标准相差巨大。在中国,众多冷库建造于90年代,设备陈旧,效率地下。冷藏车的数量于设备也远远无法满足现代话的物流运输需求。特别是我国的铁路冷藏运输设施非常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冻冷藏运输车厢,冷藏食品运量仅占总货物运量的1%。公路运输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冻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总体而言,发达国家预冷保鲜率为 80%~100%、果蔬采后损失率5%,冷藏运输率80%~90%,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比率1%~3%,而我国分别为30%、20%~40%、 10%、0.3%,在硬件设施和运输效率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就直接导致了大量生鲜食品的腐蚀浪费,给食品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同时也是物流成本大大增加。
最后,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冷链物流的效率取决于冷链物流各节点的有效衔接。由于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销量巨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生鲜易腐农产品供应链上,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例如,在冷库建设中就存在着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 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轻视产地加工型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三、食品冷链产业的发展思路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完善和大力发展中国食品冷链的势在必行,中国食品冷链正面临着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如何促进冷链的发展于完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1.***府制定法规***策,支持促使食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
在我国地域分割与行业分割已经严重阻碍了物流业的健康成长,服务商若要提供全国范围的物流服务,就必须取得按省份的和运输方式的多个运营许可证。这种做法极大地制约了物流业的整合与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策,消除***策壁垒,满足冷链物流不断发展的需求。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易腐食品在冷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
同时与行业及相关企业联合,制定冷链物流标准。根据我国国情,结合发国家的相关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产业发展需要的行业标准,是各冷链企业在运作中有据可依,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保障中国的食品安全。
再者,以***府为主,整合冷链上下游企业。协调规划初级农产品和生鲜易腐农产品与下游企业的配合,使资源得到整合,整体规划冷链的资源。
2.加大投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
要迅速提高我国冷链物流水平,必须大规模使用先进技术改进和更新现有的冷藏设备。努力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冷藏装备。发达国家在大规模使用冷藏集装箱的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冷藏运输实施全过程控制,如美国、日本的计算机联网管理系统和欧洲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都在冷藏运输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国也应积极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对各种冷藏车的运输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控,简化冷藏车运输的计划、审批手续和空车调配环节。
3.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符合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的需求,能解决企业面临的初投资大、运作成本高、专业管理难等问题,使食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其中,强化第三方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构建是推动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根本之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冷链物流发展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