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篇1
——题记
***中央一直强调:社会和谐。说要为创造和谐社会而努力。
不过怎样的社会才叫做和谐社会呢?当然,每一个人的答案都会不同,李大爷会说,所有的小偷都改邪归正;王大妈可能就有另外的说法。我觉得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和平、安详,具有淳朴的民风,只有人们做到了这些,、这个社会将会是美好的。
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社会也是这样,需要每一个成员的付出,比如抓***团伙,需要警察的付出,美味的菜肴需要厨师的付出。如果社会上全是那些自私的人,这个社会也不可能“和谐”。
和谐社会和人们的沟通是分不开的。只有沟通才能了解对方需要什么,像学生要和老师沟通,才能得到知识这么自然。人的生活缺少沟通,就回没有乐趣,谈何“和谐”?
记得在二月二日一场罕见的大暴雪袭击了杭州城。
这场暴雪的时间之长,破坏之大,在杭州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和谐社会篇2
【关 键 词】和谐美学/和谐社会/和谐关系/和谐人格
***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关于提高***的执***能力》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这为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机遇,也给和谐美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和谐美学认为“美是和谐”,而和谐是历史的、动态的,它由古典素朴的和谐美,经近代对立的崇高美,向现代更高、更新的辩证和谐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为现代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这种新型和谐美的现实展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主体与对象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就是更新、更美的社会。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美的时代”,但那是古代人未充分发展的一种和谐,是一种不完满的完满,是无法与今天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与现代和谐美相比拟的。现代社会主义新型的和谐社会,既超越了古代农业社会田园牧歌式的和谐,超越了历代儒家期盼的太平盛世和大同世界,也超越了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宇宙、柏拉***的“爱情”世界和“理想国”。这个新的和谐社会,是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过程中构建的,它的形成将意味着从近代开始一直在主体基础上对立、***中演进,不断向现代、后现代极端化发展的动荡不安的时代将逐渐成为过去,而新的和谐社会将开辟出一个新的美的时代,它将总结和超越过去一切的和谐社会,它将是一个自觉的充分发展的和谐时代。
如生产劳动过去被狭隘地理解为只是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而从和谐美学看来,它应是一个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和谐的关系性的概念,劳动实践的涵义非常丰富,它不只是人类创造工具、使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且是创造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不断发展的活动。但迄今为止生产劳动的和谐却是有限的,原始劳动的和谐是素朴的,是在强大自然威力压抑下唤醒的神话式的和谐。农业社会的劳动是依附于自然、依附于土地、田园牧歌式的和谐。工业社会的劳动,一方面是异化的劳动,是物对于人的奴役和控制;另一方面是主体的膨胀,借助工具理性粗暴地征服,摧残自然,导致生态失衡与自然的***对立。只有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产劳动,人与物、人与工具才逐步走向新的和谐,才真正开始全面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们的劳动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人们才在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中,创造并感受到和谐,体验到快乐,劳动才超越了生存的需要,升华为一种人生的享受。同样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但生产活动是和谐的,产品的流通、交换、消费的活动也不只是一种商业行为,而同时是一种审美活动。人们购物不但是为了满足使用的需要,同时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审美含量,购物的过程变成一种观照体验快乐的过程。买方与卖方也不单是交易的关系,而且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交易的过程也变成在互动中不断提高彼此审美素养的过程。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59年我在《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一文中曾说:“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已逐渐失去作用,正在被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相适应的新规律所代替”①。当然,适应不是没有矛盾,不是没有不平衡,而是社会主义社会能自动调控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使之在动态中不断达到新的适应,新的协调,更高的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实践,必将进一步把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以及一切精神文化生产,在动态中平衡、有序、全面地协调起来。我们更应该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入地研究艺术生产、精神生产与和物质生产相互适应和谐发展的新规律,以有力地促进物质文明、***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而当前人们的一切日常生活也正在朝和谐适宜、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着。食不只是胃肠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我国古代晏子早就有“和如羹”、和五味的思想,并且认为和羹有“君子食之,以平其心”的作用,中国的饮食文化始终体现着一种中和意识和趣味。现在各种食品更讲究造型的独特、色彩的搭配、口味的调和,使人们吃出一个和谐来,吃出一个美来;衣着不单是遮体御寒,已越来越注重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注意新颖而得体,时尚而靓丽,让人们穿出一个和谐来,穿出一个美来;房屋不单是为了居住,追求实用而美观、温馨而舒适的美化装饰,已渐成为家居的普遍风气,它为人与环境、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和谐创造了更多的物质条件。一位美学家曾形容审美的愉悦像坐在家里那样自由自在,这种自由自在的家居正在中国大地兴起,让人们住出一个和谐来,住出一个美来;行也在酝酿着巨大的变化,不但自行车王国正逐步为轿车所挤占,而且逐步追求快捷、便利、舒适和惬意的出行,逐步让人们行出一个和谐来,行出一个美来。总之日常生活正在审美化、和谐化、人文化。但我这里所说的生活审美化,与有些同志所说的“审美生活化”不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把生活升华到精神的审美的高度,而所谓“审美日常生活化”是让审美与生活看齐,把理性的精神的审美降至感性的物质的日常生活的水平,实是把审美感性化、快感化、生理化,越来越淡化了其人文精神和理性内涵,这是后现代消解和否定审美与日常生活差别的一种反映。审美自然包括感性的快感,但它又必须超越感性,使感性与理性、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审美境界。
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的背后是人与对象、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社会的理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现代和谐,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原始时代也曾产生过一种团结互助的关系,但那是未***的、素朴的和谐。我国古代儒家也曾设计过人与社会和谐的方案,如在家庭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在国家讲君明臣忠,将相谐和,君民同乐,长治久安;在社会上讲睦邻友好,交友诚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关系。但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一方面是为适应宗族关系和封建等级秩序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主体依赖于客体、个人依附于社会、心理意识服从于道德律条的不自由。古代梦想的和谐社会是片面的、虚幻的,甚至冲淡和掩饰了阶级对立的现实。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突破和扬弃了古代的和谐,把一切社会关系置于厉害对立的基础上,二元对立也成为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根本特征,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一直是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二元对立中嬗变的。荒诞是二元对立极端化的产物,它一方面把对立推向两极,另一方面又与“无差别”相关联,消解和抹杀一切矛盾、差别,是一个矛盾的悖论。在这个悖论中,前期的荒诞侧重于向两极对立的极端发展,后期的荒诞,特别是其近来的动向,更侧重于走向消解和抹杀矛盾,甚至走向另一极端,否认和消解一切差别。诞生于后现代语境中的生态主义和生态美学(西方称环境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同样表现了这种消解矛盾否认差别的思潮。因为在这种“整体和谐”中,侧重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生态发展的一个环节,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在***中心主义的旗帜下,人与自然的差别,人的社会性、主体性、能动创造性消失了,以人为本不见了,而突现出来的实是以自然为本,实是人统一于自然的整体和谐,人与自然无差别的整体和谐。新的和谐社会关系,将结束近、现代的绝对对立,吸收、融合后现代趋向和谐的有益观念,重新创造一种和谐自由的社会关系。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现实的规律性的真实存在,远远超越了古代虚幻、片面、素朴的和谐。它以新的互助互爱、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关系代替利益对立和相互争夺的旧关系,开创了人类和谐处理自身关系的新时代。社会美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将创造一种更新、更高的社会美。
人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又是人的无机躯体,自然与人的和谐在实践中产生与发展。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没有物质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当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又依赖于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完成,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②。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难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学家诺曼·万尔顿曾说,“只有与地球和谐相处,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而只有人们之间和谐相处,才能做到与地球和平相处”③。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美和生态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人与自然向更高的和谐发展,也将不断促使自然生态日益变得更新、更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落脚点是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与核心,只有人与自身的和谐,只有人自身全面和谐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试想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身心畸形、灵魂与肉体***、理性与感性失衡,哪里能谈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呢?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人,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构建和谐社会实践要落实到人,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归宿也是人,都是为了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造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成熟,和谐社会是现代和谐人的摇篮。现代和谐人既富有突出的个性,又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一切社会关系和谐自由的内涵内化为自己的真正的人的本质。他是感性与理性都充分发展,而又和谐统一的人。现代全面和谐的人远超越了古代人,古代人的和谐是原始的未充分发展的,是单纯的、不丰富的、有限的。他也超越了西方近代、现代、后现代人,从近代开始人们就在理性与感性、灵魂与肉体二重性格的裂变和斗争中备受煎熬,而随着现代、后现代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对立的极端发展,一方面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理性虚构了自我迷信,理性主体的妄自尊大,无度的粗暴的征服和摧残自然,陷于自然的无情报复之中;另一方面人文精神的丧失,感性主体的膨胀和沦落,人或异化为“甲虫”、非人,或裂变为“单面人”、碎片人,或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和谐社会为后现代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构建了美好的精神家园,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有家可归了,人类漂泊无依的时代也将成为过去。和谐社会的构建,将是非人时代的终结,将是理性妄自尊大时代的终结,将是真正现代自由人的新生。他把必然升华为自由,把受动转化为主动,具有充分的创造活力,成为最有主体主动性、历史创造性的现代人,成为既有主观目的又合“客观目的”的真正的历史的主人。马克思在《***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指出:“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类历史的“目的本身”④,从根本上说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本身”。现代社会主义的自由人,将是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将是社会美的核心和主体自身,将是自然美的创造者,艺术美的立法者。艺术美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艺术和谐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艺术概括和审美创造,是新型的现代和谐自由人,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型和谐关系的典型反映和理想的表现,它也将随着和谐社会、和谐人格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日益走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
总之,和谐社会的精神是把社会和谐化、审美化,从美的本质上说和谐社会就是美的社会,和谐的关系就是美的关系,和谐的人就是美的人。和谐的精神照亮了我们社会整体的美,也点亮了我们社会一切个体的美。当然这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我们现在和这个理想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可贵的是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构建,已朝这个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光辉理想一定会逐步变成明天灿烂的现实。
注释:
①周来祥:《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原载《文艺报》1959年第2期。后收入《周来祥美学文选》(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3—1265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2页。
和谐社会篇3
和谐是世界的本质,宇宙在和谐中运行,万物在和谐中发展,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是人类梦寐的最高理想。马克思说过:“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到数码航天的信息文明,几千年来,人类为之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生生不息。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有朝气的文明古国,崇尚和谐、讲求仁爱、提倡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粹和闪光智慧,也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彰显了我们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前提下博采众长,求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的博怀。
社会的和谐,归根到底体现为文化的和谐。构成和谐社会的条件有很多,但最基本、最重要的有三个:第一是物质基础,第二是法制环境,第三是社会文化。文化属于最高层次的因素,它是维系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人,而文化正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影响并决定着人的思想、人的行为。所以,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坚实保障,是和谐社会的灵魂所在。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乡、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但文化产品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渐增多;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开始形成,整个社会面临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等等。面对严峻的历史性挑战,更需要加快建设能尊重和包容无限多样的文化个性,鼓励文化创造与和谐绽放的文化观念,促进人类文明创新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正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源泉。
和谐社会篇4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她——光彩夺目;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之上,深埋在古垒之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她——深藏不露;有一种美,朴实真挚,发自肺腑,这是一种可以创造奇迹的美,她——无处不在。
这便是和谐之美。
和谐之美在于宽容。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她使人在心灵这片净土上生根发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可以浇熄怒火化解仇恨,可以感化邪恶拨撒善良,可以化悲痛为力量卸千愁为丝缕云烟。拥有一颗宽容之心,更可以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与幸福同行畅游天地之间。宽容待人,能让人间充满真情,能让校园充满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
和谐之美在于真诚。不知是谁说过,人们常常戴着面具,遮掩自己、保护自己、欺骗别人,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脱下面具恢复真我。于是,人与人之间一直隔着障碍,在自己圈起的围城里不断抱怨别人的虚情假意,却总是学不会真诚。孰不知真诚才是人与人交流的基石,而并非金钱、利益。真诚能在心灵与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学会真诚,你能收获到的将是无法用金钱度量的数不尽的真诚;学会真诚,你将收获快乐。
和谐之美在于友善。每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到你的脸上,当你与某个人在校园里擦身而过,当你看见哪朵无名的小花在春天的微风里摇曳,你的嘴角是否会微微上扬,露出善意的笑容?请以一颗友善的心对待一切,自然、朋友、陌生人。请善待生命吧,才能与万物共存。
和谐之美亦在于一颗平凡之心。苍鹰是为了搏击长空而在天空自由翱翔,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无限的天空赐予了他自由快乐的空间;风帆只为乘风破浪而在海中搏击风雨,而不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樯桅。因此浩瀚的大海给予了他豪壮宽阔的乐园。人也一样,只要有一颗平常心,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星群。
古人有五行之说,金木水火土代表了世间万物的平衡点。而和谐,同样意味着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我们当代大学生,正站在社会革新的浪口上,更应该用和谐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成为和谐校园的一分子,从而建设一个更和谐的社会。学会了这些,也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让自己更好的溶入社会之中。遇到挫折时,她会告诉你如何迎难而上;遇到困难时,她会告诉你如何解决问题。得意之时,她会告诉你如何谦逊;失意之时,她则会告诉你如何爬起来。她能在你接受人生考验的同时,升华你的灵魂。
红花需要绿叶来衬托她的艳丽;
蓝天需要飞鸟来显示他的博大;
而校园则需要我们来展示她的和谐;
在这里,我们愿意用心灵的熨斗去熨平不谐的褶皱;
和谐社会篇5
大家下午好!
我是财经系的闫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和谐社会 和谐校园》.
和谐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理感受;和谐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希望之美.
社会整体的和谐是一种协调之美,统筹之美,科学之美.
社会整体的和谐离不开和谐发展的人,而和谐发展的人就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 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学子们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
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包括师生共同创造的人文环境.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位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位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也随之净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环境.
其次,只有拥有良好校园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校园.试问一个充斥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校园怎么能称得上是和谐校园 其实想要拥有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并不难,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并自觉地以"八荣八耻"的标准来要求规范我们自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就能成为文明大学生,也自然能拥有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
一个和谐的校园,还应有千姿百态的校园文化.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新时期社会提倡多元化评价,我们就应该看到每个同学的长处`,让每个同学的个性如春天里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应处处为同学们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热爱运动的同学能在运动会上一展矫健身姿,喜欢书画的同学能在书画展上尽情挥毫泼墨,擅长表演的同学能在科技文化艺术节里赢得阵阵掌声.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
和谐社会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涵;特征
中***分类号:c9l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5)04―0034―03
“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的执***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指出“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对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这里就其基本内涵和特征进行具体解读。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始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具体地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与自然的和谐。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尖锐。成为工业社会自身难以去除的内在矛盾。因而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重要任务。既关心人,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2.人与人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体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造就和谐发展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集体和谐是建立在个体和谐基础上的。社会的和谐也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由此来看,促进个体的人的和谐成长与发展,是社会的主要工作和责任。社会关爱个人,集体承认个人、尊重个人、给个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3.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的发展是一个双向同步发展的统一运动过程。因此,人与社会应该和谐发展,即个人自由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个人的利益与需要的满足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和需要的实现相适应;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社会不断进步相适应;人的能力发挥与社会公平公正相适应;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和谐统一。
4.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因此,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交织和相互融合比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更为重要。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是重塑人、社会与自然这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创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以人为本的***治和谐。***治和谐就是指构成***治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具体的讲就是***与***之间的和谐关系;执******与参******的和谐关系;执******内部中央与地方的和谐关系;上级***府与下级***府的和谐关系;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队与地方的和谐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和谐关系;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每一种关系内部各要素以及各种关系之间都要经常性的发生联系,进行碰撞或融合。如何正确协调和处理这些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的***治局面,是构建社会主义***治和谐的关键。
6.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经济和谐就没有经济效率,整个社会的运转就失去了必要的物质支撑。在经济系统内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必须有机衔接、顺畅循环,否则,再生产过程就不能正常进行。实现经济和谐,必须处理好生产与分配、积累与消费、基础设施部门与直接生产部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一系列重大的经济关系。只有把这些重大经济关系处理好了,整个经济系统才能处于良性循环之中,社会主义和谐的经济关系才能真正形成。
7.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文化和谐与***治和谐、经济和谐一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治和经济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和谐既要受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还要受外部异质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更重要的是要受到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形成各种各样、缤纷多彩的文化。这些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有不同的价值观作依托,既存在着依存和融合,也存在着隔阂和摩擦。这就必须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和谐相处,各领,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和谐地生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1.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全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前提。这就要求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与经济、***治、文化及人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精神文明、高度***治文明、高度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的社会;就是要把握和处理好经济发展的速度、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治民主推进
的力度、环境生态保护的程度,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全面发展与全面进步的社会。
2.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治、文化、生态、环境等各种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与相互转化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这些要素形成和谐统一、根本优化、良性运作与协调发展的关系,整个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和谐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不仅要注重经济、***治、文化、科技的发展。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并且经济发展必须同***治、文化、科技、生态、环境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这种协调发展集中体现在物质文明、***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大文明建设整体推进、全面协调发展上。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运行与发展过程,就必然表现为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环境,人、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过程。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进程。
3.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且是人与人的协调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必须是物质文明、***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属性。这就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推进国家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种发展既能保障当代人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的复合系统多要素、多结构的全面协调发展,又能够为未来社会多要素、多结构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基本条件。这是一种长时期促进社会公正、文明、安全、健康运行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4.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性特征。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在不安定或***中正常运行,更谈不上发展了。稳定和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稳定和有序的社会在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从宏观上讲的,一个是从微观上讲的。从宏观结构上来看.稳定和有序即指***治、经济、文化以及意识形态这几方面的运行稳定有序,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架就形成了。从微观结构上来看,稳定和有序即指***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内在结构的各个要素的相互协调和消融。***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否形成稳定有序的和谐局面。关键要看这些方面的内部要素是否合理相处,恰当配合。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体现出来的重要特点,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各要素的稳定和协调。
三、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同志为***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提出了“五个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理论指导。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在社会发展中要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要把人们对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具体地说,就是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不仅要满足人的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以人为本,就是突出人是社会的核心和主体,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围绕人这一核心和主体处理好***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保证***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各个层次结构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发展。这就要求要保障人民的***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治参与,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这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有利于人们平等竞争、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这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因此,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没有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就无法成功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步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体现在城乡发展上。城乡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众所周知,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8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普遍提高,但我们也付出了某种社会公平的代价,那就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差距不断拉大。1978年,我国城乡差距为2.57:1;1983年降到1.82:1;此后逐年上升,1998年为2.51:1;至2003年。已扩大到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公正的现象,和谐社会的稳定结构受到冲击。这就要求要从深层次考虑解决城乡发展中的差距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的发展,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要以“三化”问题为突破口,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真正走出一条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增加收入的新路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统筹区域发展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总揽全局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迈上了1000美元的台阶,整体上步入了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从各地区来看,区域差距非常显著,成为世界上地区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著名学者胡鞍钢称之为“一个国家,四个世界”。不同的省份如此,同一个省份的不同地区也是如此。中国最富的地区上海与最穷的地区贵州的人均GDP差距,1978年是9.1倍,2002年是12.9倍,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这一数字还在上升。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反映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中
国1995年是0.437,2002年是0.454(基尼系数超于0.4为不公正)。
从以上可以看出,影响社会和谐的地区差距已经显现,并且日趋严重。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协调,最终将导致分配的悬殊和社会的不公正,势必要打破和谐社会各要素的协调相处的恰当比例。引起***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协调,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扎扎实实地搞好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4.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分配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体制创新相对失衡。这些问题的出现,许多同经济转轨过程中***府职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这既需要转变***府的职能,又需要***府的宏观指导和调控。实际上,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事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府进行科学地管理、投入、协调和运作。保障这一系统工程的顺利进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5.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以人为核心的***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和谐发展,也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才是一种真正的、高层次的和谐。它既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和谐,又为经济、社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但是在当代世界和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人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和开发,忽视了自然资产的损失,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从世界银行2000年年底公布的数据看,我国自然资产损失(包括能源耗竭损失等)与GDP的比重高得惊人:20世纪70年代初,占GDP的6%-7%.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一损失的峰值高达GDP的30%。
以上情况给我们以警示,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到实现人口适度增长、资源永续利用和保持生态环境的统一。在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要走出一条从产业***以来大规模征服自然以至破坏自然,发展到现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循环之路。这不仅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选择。
6.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依靠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同时也要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国内与国外的两种良好的环境。
和谐社会篇7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最主要的就是要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和斗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片面夸大某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的作用都是违背辩证法的。
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内,对立统一规律始终发挥着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的成员之间和各类群体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对立和矛盾,但他们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他们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矛盾统一体――社会之中。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无差别的社会,其内部也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只不过与其他社会形态下的社会矛盾根本不同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是基本适合的,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不适合的环节和因素,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改革来得到解决。另外,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矛盾大量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些矛盾可以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逐步得到解决,使矛盾双方在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中最终融合到新的发展阶段。
和谐是协调一致的统一,是对立统一的高层境界。在和谐社会中,虽然也存在着差异和矛盾,但各种差异不能离开统一而***地表现出来;和谐社会具有包容性,可以求同存异;和谐社会具有调适性,能够增同减异。科学认识对立统一规律,准确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基本原理,制定并贯彻落实正确的路线、方针和***策,是我们***的成功经验。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其重要目标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更加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由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如果没有一个和谐社会,就没有一个小康社会,或者说是一个残缺不全的小康社会,就是不全面的小康社会。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而忽视人文、资源、环境等指标,这种做法显然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树立和落实全面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是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根本转变,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消费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大量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日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和能源紧缺,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平衡;不同群体、阶层收入差距过大;就业结构和方式的转变给社会组织和管理带来新的困难;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使人们思想观念的***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等问题。所以说,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既是一个经济社会的“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在这一时期,我们***要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执好***掌好权,就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有效整合社会关系,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使社会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的执***基础的客观要求。我们***历经***、建设和改革,今天***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所肩负的历史重任,***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活动方式,以及***自身的状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执******首要的目标就是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产业工人队伍缩小,第三产业的人数上升,农民队伍也迅速分化,有的已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中等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我们***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要巩固***执***的社会基础,必须充分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逐步构建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保持***的先进性、实现***的纲领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就必须努力实现期盼的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就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是由***的根本宗旨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唯一宗旨,构建和谐社会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是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是我们***立***为公,执***为民执***理念的重要体现。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定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讲发展,应当首先是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经济发展又是同***治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发展和人本身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并且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我们***所主张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仅靠GDP的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所向往的全面的小康社会。我们要牢牢把握住经济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内容,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牢记发展的实质是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各级***必须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效率,把蛋糕做大。注重效率,努力争取用较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有了效率,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才有高水平的公平。同时,不公平也制约和影响效率,只有实现公平,才有利于争取更大效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公平问题就会逐渐突出出来。平均主义是一种不公平,差距过大也是一种不公平,当前平均主义和差距过大同时存在,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可以协调的,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当前群众对收入悬殊、分配不公、城乡差别、干部特权等现象十分不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逐步加重公平的分量,努力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着重解决好初次分配非正常收入造成的差距,保证社会成员机会平等,初次分配的合理。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着重解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解决好再分配公平。既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众。各地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财***、信贷、就业、扶贫开发、法律援助等各种手段,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统一的。发展是目的,是深化改革、保持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路线、方针、***策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都与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长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密切相关,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中国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治、文化体制和其他体制,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同时,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只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提高,我们的改革才是正确的改革。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在处理三者的关系中,尤其要高度重视稳定作为前提条件的关键作用。***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都搞不成。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中三枚关键的棋子,要做到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稳定中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社会。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始终做到“活而不乱”。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避免矛盾激化。自觉把社会和谐作为稳定工作的最高目标,坚持以和谐指导、检验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4、正确处理行***管理和社会自我管理的关系,积极创建社会管理新格局。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权利和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管理和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但是,目前我们仍在很大程度上沿用过去以行***管理为主导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各级***和***府,要按照中央提出“***领导,***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要求,坚决克服一切恩赐思想和包办代替的做法,在进一步提高***和***府管理社会的效能的同时,善于通过村民自治、社会自治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群众组织和各类群众代表会议,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
和谐社会篇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明确地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反映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谋划更加全面、协调、均衡,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的结合,系统地回答了我们应当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
“社会”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是包含经济、***治、文化等领域在内的概念。狭义的“社会”则是与经济、***治、文化等领域平行并列,相对***的概念。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是狭义的社会,它与经济、***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建设一般包含以下内容:社会结构、社会管理等社会制度的完善;社会公正、社会参与、社会融合等社会机制的健全;以教育、文化、就业与再就业服务、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社会治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社区、社会中介组织、社会自治组织等社会组织的成熟。
长期以来,我们***虽然十分重视社会建设,但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科学概念,则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紧密相连的。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作为“社会建设”来定位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也是以“社会建设”来确定的。从社会建设的内容上看,社会建设贴近百姓、关乎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载体。大力发展社会建设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手段上看,满足人民群众住房、上学、就医、文化和民主生活等方面的要求,都要依靠社会建设来实现。只有通过加快社会建设,使人民群众适时、公平地享有经济发展的成果,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更充分的保障,才能把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毫无疑问,我们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绩,但是,在社会领域内的发展却不令人满意,两个领域的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矛盾。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又不能认为,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就一定和谐了。两大领域的非均衡发展的矛盾,不利于满足不同群体享有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基本需要,不利于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加快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解决,矛盾不断积累,就容易引起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甚至社会冲突,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现代化进程。因此,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看,我们都要把加快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任何社会的发展总是与社会制度的完善、社会机制的健全、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以及社会组织的成熟与发展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与社会建设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必须像重视经济工作一样重视社会建设。但是,社会建设的面广且任务艰巨,不可能全面开花一蹴而就,我们只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说,“看病贵,看病难”,“就业、失业”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是老百姓的“三大痛点”,正侵蚀着老百姓对生活的幸福感觉。在当前,正如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的: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向农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为此,一方面,我们应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公共资源配置向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倾斜,着力解决医疗卫生、就业、教育、住房等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这是因为,在过去的条件下,国家掌握的财力重点用于经济建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欠账很多。现在,国家的财力除投资于一些企业无力办或不愿办,但又是国民经济发展必须的大项目,如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及高科技产业等之外,应当更多地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要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教育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要积极发展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保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形成完整系统的公共服务职能体系。
和谐社会篇9
关键词:公平;社会和谐;构建
中***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的执***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已有的研究认为,和谐社会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狭义的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社会。它包括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阶层之间的和谐等。概括地说,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公共秩序稳定、人们和睦相处的社会。
根据上述定义,和谐社会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宏观结构的和谐。包括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就业结构的和谐、代际结构的和谐、国际交往环境的和谐等;第二个层次是微观结构的和谐。微观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包括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等;第三个层次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生态系统的和谐、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和谐等。
当然,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并不是毫无差别。但是,和谐社会绝不能矛盾重重,绝不能差别悬殊。和谐社会需要有一个建设的过程,一个不断协调矛盾而使之趋向和谐的过程。
二、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
从和谐社会的内涵可以看出,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社会公平基础之上的,其中社会是否公平是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但在对“公平”的理解上,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看法。首先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平”。这时,公平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比较接近而不过分悬殊。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内含着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即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目的是避免社会出现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它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均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其次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经济学认为,公平一般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但这种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上和结果上的公平,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就可能产生过大的贫富差距和大量的贫困现象;最后,在法学的意义上,公平是指权利与义务的对称,人们的获得应该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所做出的贡献相一致。在伦理学的意义上,公平要求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和机会。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同样,一个公平的社会也必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只有社会是公平的、公正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得到有效协调,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整个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和谐发展。如果一个社会长期存在严重不公,就会带来更多的矛盾和问题,社会就不可能是和谐的。所以,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就要从法律上、制度上、***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提升社会公平程度,切实推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三、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在巨大成就的背后,也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不公等矛盾和问题。
一是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城乡之间发展严重失衡是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难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造成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以城乡居民收入来说,1985、1990、1995、2000、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86、2.20、2.71、2.79、3.24倍。如果考虑到其他因素,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用可能相差6倍以上。据世界银行有关报告,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收入的比率为1.5左右,超过2的极为罕见。这足以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大。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农民因此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却并没有得到法定补偿,更没有得到就业安置。农民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却成为利益的牺牲者。这是一种严重的社会不公。
二是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当前,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从经济总量的差距来看,1980年东、中、西部GDP比重分别为50.20%、29.75%、20.04%,2002年GDP比重分别为57.86%、25.12%、17.01%。从人均GDP来看,1980年东部地区相当于中部地区的1.53倍,相当于西部地区的1.8倍,到了1990年已经分别扩大到1.62倍和1.9倍。2002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已经相当于中部的2.08倍和西部的2.63倍。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1990年以后扩大的幅度远远超过了1980年。
三是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贫富差距也就是阶层差距,首先表现在不同收入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迅速提高,已经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据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中国大陆的基尼系数在1980年大约为0.3,1988年上升到0.382,1994年达到0.434,首次突破国际公认的0.4这一临界点,到200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攀升到0.458。更引人注目的是,我国个人资产拥有量差距的急剧扩大。2002年居民财产的基尼系数已达0.55,在我国改革开放只有20多年的时间里,就形成如此大的财产差距,是社会不公的又一严重表现。
上述社会不公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要积极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协调好各社会阶层间的关系,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
首先,解决好就业问题。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不足成为宏观经济领域里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之一,大量失业者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府要把优先解决就业问题作为我国宏观决策长期的、基本的着力点,通过改革、发展的方法,切实解决好就业问题。
其次,解决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主要是要注重社会公平,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节收入差距。当务之急是打击不正当致富,取缔非法收入,同时把重点放在提高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上。通过建立健全公平有效的分配制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和谐社会篇10
建设一个和谐社会,首先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从身边的点点滴滴中发现,人与人这间,规矩是很重要的,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德与修养,有规矩的人才能有社会公德心,待人公正,公正在社会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它能惩处那些破坏和谐社会的人,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报应,让社会洋溢着正义。
其次,和谐社会是需要诚信友爱的,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只有心存关爱,互相体谅,才能和谐,就是能有一颗宽容的心,凭诚信友爱得以合作,互协互助,心怀感恩,有仁爱才更坚强,才能拥有和谐的社会。
和谐的社会当然也少不了活力,未来是属于我们的,不要因为失败无助而沮丧、悲伤,别忘记,活力的力量,就像温暖的阳光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我们创造和谐的力量,走进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