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篇1
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双重屏障
网络隐私的底线
打通网络隐私权救济的通道
以法律的名义保护网络隐私权
网络隐私保护中的***府管理
马云缺少一个对全社会的道歉
微博的前景
对典型人物网络传播的思考
网络文化安全的威胁与规制
“V”时代的障媒困局与微博之道
郑智斌 张安然
3G时代新闻网站的发展观
虚假新闻与微博公信危机
全媒体的突围行动
全媒体的广度与深度
三网融合的利益博弈与出路
从病毒式营销到娱乐营销
谢婧 郭晓燕
网游监管新规的意义
微博“打拐”
“官员网拜”体现民情变化
榜样
利用OMF简化数据文件管理
iPad进课堂
Facebook升温,社交网站热降温
Facebook真的值500亿吗?
正在悄然兴起的网络战争
互联网已成美国对华宣传主战场
对网络广告跟踪说不
互联网是一个大脑
七色鸟
闪吧珍视你的权限
网络新闻发言人要以民为本讲真话
从形式到实质:网络发言人制度还缺什么?
要闻
让执***能力向互联网延伸
虚拟财产保护的新思路——评深圳出台国内首项虚拟财产保护***策
新闻网站是窗口还是平台——访东南网总编辑黄志宏
微博解密
去中心化跨平台个人社区——访新浪微博公关负责人纪芸
碎片化倾诉与沟通的新空间——访人民网社区管理部主编彭奇
从玉树救援看“微博”中国式发展
趿博客的新媒体特征
微博的传播机制及未来发展思考
记录
网络推手的抉择
普利策奖成就新媒体江湖地位
“兽兽门”事件之媒体反思
流程再造:从报网互动到报网融合
手机文学:精神快餐还是文学垃圾?
地方新闻网站的社会责任
小角度大视野 小切入大制作——从“我家60年”看网络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
网民评论:遒德民兵旗子下的群体极化
行业网站访谈栏目的新闻突破和商业增值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策略
网络民意伸张的“第三条”路径——中国宁波网《对话》栏目的启示意义
西南大旱:见证网络的力量
腾讯国际化
当当网提速
网络文学的盛会
人民视讯手机电视新版上线
“网祭”遭恶搞无碍传统嬗变
网祭为何“火”不起来?
网店实名制的喜与忧
网络传播篇2
1994年以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推广和普及,其技术属性日益鲜明,社会影响日益深刻。与此同时,网络传播的研究在经历了10年的发展之后,骤然成为我国新闻传播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分支。随着Web2.0、3G技术、宽带技术等各种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网络融合等趋势的明朗,我国网络传播的研究视野也随之更加开阔。
有研究者认为:“2006年是中国互联网步入新阶段后进一步发展的一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中国网络媒体和网络传播继续展现出空前的活力,蓬勃向前。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进一步朝着理性和规范的方向前行。”[1]
2006年我国网络传播发展呈现新的特征:1.在网络传播技术方面,其宽带化、移动化、互动性等技术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2.在网络内容发展方面呈现出参与性、创造性、视频化等特征;3.在网络传播发展方面热点迭出,博客传播、手机媒体、媒介融合、网络实名制等不断成为社会和研究界所持续关注的焦点,而网络侵权、网络恶搞、网络示丑等现象也成为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的争论焦点。经历了2006年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网络传播在发展的繁荣中呈现理性的需求,并在发展的繁荣中逐渐迈向规范之路。
然而,我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迅猛,热点现象迭出不穷,网络传播的成就与问题相互交错呈现,也使得网络传播的研究者们疲于进行应对性解释,理论创新不够,知识积淀有限。对网络传播现象的跟踪、阐释较多,以实证的方法对网络传播深层次的研究较少。研究总体上呈现繁荣和活跃,但是其研究分量和研究成果仍显轻微。研究者们对各种热点现象跟踪及时,而具有纵深理论意义的成果不多。在研究方法上,2006年的网络传播研究仍是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的方法相比以往有所增长。由于网络传播的全球性特点,我国网络传播的研究者较多的采用“比较”的视角考察网络传播。
下面分为若干问题阐述2006年讨论较为集中的网络传播问题。
1.聚焦web2.0:拓展网络传播技术和应用的新时代
在互联网的Web2.0时代,我国的网络传播发展也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势头。有研究者将web2.0归纳为:一、理论基础:六度分隔理论、公共版权、长尾理论。二、典型应用:blog—博客,wiki—维基,tag—互动标签,SNS—社会网络,RSS—联合组织规范技术。三、实践特征(与web1.0和传播媒介相比较的实践优势):参与性、自组织性、真实性、免费性、开放性、粘性、去中心化、聚合性、创新性、不断更新、信息传播以微内容为基础。
Web2.0为我国呈现了新传播时代的实践***景。关于Web2.0,他认为,“这种让全民共同决定和编织传播的内容与形式,让每个个体的知识、热情和智慧都融入其中,让人们在具有最大个性选择的聚合空间内实现共享,这恰恰是新传播时代的价值真谛。他认为Web2.0必然用一种新的形式带给我们一个高效、新鲜而有活力的传播场域,新的传播时代即将到来。”[2]
其他如网络BT、维基百科、Flash新闻等研究,都是在web2.0大的传播技术背景之下展开的。[3]研究者认为,新一代互联网,将使网络的能量再次成倍增长,而Web2.0,则更多的是信息互动传输,即应用方式的新变革,它可能会对网络中人与电脑、人与信息、人与人的关系产生重大的变革推动力。[4]
2006年的Web2.0及其时代的研究及论述,既不是开局之年,也不是终结之年,而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随着Web2.0各种技术和应用的逐步推广,相关研究还将继续深入。
2.网络新闻传播地位:从边缘到主流
今年中国新闻奖首次将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选,并且评出了三类(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网络新闻专栏)首批13件网络新闻获奖作品。这次评奖标志着网络媒体作为我国重要传媒形态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反映了自2000年以来网络媒体快速的发展及其与日俱增的社会影响力的网络传播现实。这个事件引起了研究界的广泛关注。[5]
研究者认为:“网络新闻奖的评选将有利于强化新闻网站对于自己作为***媒体的角色、地位的认同感,促进网站责任感的加强,促进网站的主动性与创造能力的发挥,使网络新闻的质量进一步提高,网络新闻的原创能力得到挖掘与拓展,这将促进网络新闻业务的进一步繁荣。网络新闻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网络新闻的业务模式、行业标准以及发展走向的一个示范。”网络新闻作品纳入中国新闻奖评奖序列,这件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评奖本身,它表明网络媒体在新闻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肯定和确认,是对新闻事业促进和发展。[6]还有研究者参照国际视角研究认为:中国新闻奖首评网络新闻,反映出有关管理部门、行业上下和主办单位与时俱进的积极态度和开放精神。[7]
与此同时,研究者还对建构我国网络新闻的评价体系的课题展开研究。[8]
3.微内容:长尾理论开始发力
在2006年,互联网微内容成为一个新鲜话题。有研究者认为: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可以被称作微内容。这些零星散乱的数据众沙成塔,成为网络神奇力量的真正来源。而当一种工具出现以后(如它的第一代产品的代表Google),微内容便羽化为蝶,登上社会发展的大舞台,成为了创造历史的主角。显然,对于“微内容”的聚合、呈现、利用的有效工具的打造终将成为拯救互联网未来的英雄。[9]
还有研究者认为:“微内容是互联网所独有的内容产品,是Web2.0的创新技术使互联网凸现出来,并日益呈现出其作为互联网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潜力。”[10]这个概念从长尾理论的新视角,重新诠释了互联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另有研究者对微内容塑造传媒业形态的力量寄予期望,认为在互联网上,俗称“草根”的“微内容”开始表现出经营性价值,微内容的出现可能会空前改变传媒业的产业形态。[11]
4.博客传播:web2.0时代的传播先锋
2006年对于网络传播媒体的研究中,博客、播客、维客和手机成为最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前三者被称为web2.0时代的三剑客[12],而手机则是因其“影子媒体”的身份而进入了网络传播媒体的研究视野。
今年网络传播的许多研究都和博客这个深深的旋涡密不可分。不管是网络新闻的博客化,还是网络传播的博客化,都将2006年的网络传播深深打上博客的烙印。
研究者认为,博客的普及不仅仅改变了互联网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促成了人类传播模式从大众传播到博客传播的改变。博客的本质就是个人的“虚拟主体”。拥有博客,一个人就有了虚拟和现实的双重主体。随着博客应用不断主流化,基于个人博客的博客传播(典型的大集市模式),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社会化传播理想。[13]
还有研究者认为,博客现象的兴起为满足个人传播需求提供了新的更为宽容的传播方式。在新信息传播技术条件下,原先无法顺利实现的许多传播需求被不断地激发和满足,并逐渐转换成产业行为,由此再衍生许多大媒体产业的热点现象。[14]研究者通过分析新闻博客对传统新闻媒体报道的补充作用、议题的解构、构建作用、传播格局的突破作用、话语宰制的消解作用的分析,揭示出这一网络传播形态对新闻价值观与媒介格局的影响与改变。[15]也有研究者对于名人博客现象进行了一定的研究。[16]
有研究者通过对2004年和2005年的博客研究的考察发现,我国国内的博客研究,主要还是在传播学的基本框架下进行的。研究视野主要是新闻传播这个维度,显得单一而狭窄,而国外的博客研究开始延展到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人种学、符号学等多种研究视角。[17]
5.播客传播:网络传播新焦点
在经历了2005年的“播客”元年之后,2006年的播客话题依旧火热。研究者认为,与当年博客的推广相比,这一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尽管业内目前尚未找到成功的盈利模式,但播客的技术优势仍不容小觑,并且从理论上讲也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研究者认为,未来播客的盈利模式必将是多元化的,并从个人用户收费、***广告收入、内容出版、无线增值服务、商业应用、资本运作、与传统媒体合作等方面对之作了探讨。[18]
研究者认为,播客具备WEB2.0时代传媒形态的一些典型特征,如自主的信息传播方式,以音视频为主的信息传播内容,与其他传媒形态的交融性等等。从发展轨迹来看,播客的来势甚至比当年的博客更为迅猛,这种新传媒形态值得我们关注。研究者认为,在实际发展中,Podcasting逐渐成为一种互联网上的传播形态。当前传媒形态之间的出现了明显的交叉和融合的趋势,从广义的角度看,一些博客网站中的音频博客和视频博客也属于播客,播客与网络电台、网络电视也有相当的融合。综观中国的播客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无论从网站数量、播客数量、播客节目的内容、传播方式来看,播客在中国的发展其实还处于刚刚初始阶段。[19]
还有研究者认为,播客与“草根”紧密相连。在一些极力追捧个性化的人们眼中,“播客”比“博客”更加令人激动,因为这是从用***记录生活到用声音展示生活的***性跨越。在中国,2006年2月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网络电台和互动社区——银河台网站()全新改版上线,并加入了大量播客自制元素。不仅如此,美国的一些大学已经在积极尝试播客教育了。与此同时,播客极具潜力的商业价值也正在被挖掘。[20]
在博客研究过程中,有的研究者通过大量文献阅读、消化,对欧美博客研究现状及其最新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评述,提出了我国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域,试***对我国的博客实践、博客传播的公共规约体制的形成以及开展深入、全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21]
6.维客传播:公共与开放的领地
作为Web2.0时代的新的网络传播方式,2006年的维客传播引起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认为,“维客”不只是一种技术,一种系统,更是一种开放的工作、交流方式。[22]
有研究者从网络新闻的角度探讨了维客技术的意义,认为wiki技术是一种新的信息和维护技术,具有迅速、便捷、可匿名编辑的特点,而wiki新闻是wiki技术在新闻领域的运用,具有国际性、快速编辑、公开、中立、志愿和自由的特点,是一种群体协作创作,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参与式新闻。但是,wiki新闻目前具有可信性危机和缺乏原创性的缺点。wiki新闻的出现,使公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知情权,是对传统新闻观念的一种突破,而wiki新闻并没有能力替代新闻记者和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把关功能和社会影响仍然是巨大的。[23]
有研究者从网络话语的角度审视维客传播的话语空间。研究者认为,聚焦当下网络传播领域的一些新兴现象——播客、视客及维客,为当下网络话语空间带来的新特质。网络话语空间不断民主化的进程中实际上存在着若干悖论:话语空间日益开放的背后是受众面的日益窄化;技术支持越来越平民化的同时也存在着实际操作的精英化倾向;在话语场域的公共性之外是实际话语倾向的私人性。[24]
对于维客传播,也有研究者从其教育功用入手进行探究。维客是博客之后的又一种新的网络工具,它独特的优势必将成为网络教育、特别是网络学习的强有力的手段;同时维客作为Internet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以及其内在的维客精神,也必将对网络教育的学习方式乃至教育理念产生重要影响。[25]
7.公民新闻:展现新的新闻***景
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公共新闻、民生新闻是当前比较相关的几个概念。而在网络传播时代,网络所提供的最大可能的广泛参与性,则成为公民新闻勃兴的关键原因。
有研究者认为,公民新闻是网络时代新闻定义的新突破。“公民新闻”的出现,扩展了传统的新闻学理论中的新闻定义。由于采写新闻不是训练有素的专业记者做的,许多网民在散发新闻时把自己的情感兴趣,不加专业修饰地夹杂在新闻当中,这对新闻定义的主要因素“客观性”提出了挑战。面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新闻的受众也越来越依据自己的兴趣形成小众化发展趋势,新闻在公民网上呈现非一律的状态,即呈现个性化、社区化的特征,这对传统的新闻定义的外延给予了新的扩展。现在我们公认的新闻定义建立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上,从发展趋势看,互联网将成为互动性最强、受众最广、信息承载量最大的传播媒体,新的传播方式将对新闻定义重新解读。目前,“公民新闻”对新闻定义的影响已初见端倪,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民数量的进一步增多,新的新闻定义必将出现。[26]
研究者认为,“公民新闻”涵盖了包括“博客(blogs)”“维客(wikis)”“播客(podcasting)”以及公民网等多种网络新媒体形式。[27]
还有研究者从公民共享新闻的视角,对公民新闻现象进行解读。他们认为,随着摄像手机、DV、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公民参与意识的日渐增强,公民共享新闻在全球方兴未艾。有的研究者从对比分析的角度,对以公民参与、公民报道、公民传播为特征的公民共享新闻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探讨了公民共享新闻对国内媒介生态建设的意义。[28]
8.奥运网络传播:渐渐火热的传播研究话题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从网络传播的角度对北京奥运会进行研究渐渐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研究课题。
有研究者从网络传播的受众特点、传播方式和多媒体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网络传播是奥运新闻传播的最佳模式。研究者认为,网络传播将改变传统奥运新闻传播方式和奥运新闻传播对电视媒体的依附,2008年北京奥运会网络传播的创新点,在于创建功能强大的奥运***网站、谋求与国内外网站的广泛合作、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创新与运用。[29]
还有研究者则从奥运会网络传播的历史线索入手,对奥运网络传播的前景进行展望。他们认为,互联网的开放性使网络***像能够轻易地跨越国界相互传递,这对现行奥运会按照地区单独销售电视转播权的模式提出了挑战。为了保证电视转播商的利益,国际奥委会对网络转播一直保持“消极甚至抵制”的态度,使得奥运会网络传播发展十分缓慢。搜狐公司成为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意味着互联网公司正式登上了奥运会商业开发的大舞台,奥运会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已不可阻挡。从我国互联网技术应用状况、互联网用户数量及奥运会网络传播的***策环境等方面衡量,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施网络传播的条件十分优越,北京奥运会网络传播的前景光明。[30]
另有研究者认为,北京奥运传播理念须从传统的线性宣传模式转移到多媒体共融的新传播模式,整合internet、IPTV、博客、播客、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等多种新媒介形式,树立北京奥运的数字媒体观,建构新媒体·新奥运·新传播的盛大***景。应该借助北京2008年奥运会,建构多媒介互生共赢的北京奥运传播体系。[31]
9.媒介融合:一个和网络传播密切相关的话题
2006年,融合成为网络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研究者认为,媒体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各类媒体边缘淡化,并相互渗透融合的现象,而且相当普遍。[32]研究者认为,从多个角度来看,融合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合是为了更好的分,通过融合达到更高层次的多样化,这才是媒介融合的终极目标。“合”与“分”,最终指向一个趋向,那就是,信息企业大联合之后的再分工。[33]新一代电子报纸是报纸与网络融合的新方式。而新一代电子杂志则是超越杂志的新媒体形式。不过,媒介融合还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完全的媒介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4]
还有研究者认为,“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可以更多更方便地根据信息内容传播的需要来选择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进一步与传播的载体分离,载体的使用将完全服务和服从于内容。”[35]
对于由媒介融合引发的产业融合,研究者认为,经历了150年的历史进程,电信业和传媒业终于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各自***的产业状态逐渐发展为大媒体产业。基于产业融合而诞生的大媒体产业是一种具有跨国家、跨产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36]
总体而言,媒介融合、融合新闻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网络传播的作用。但从宏观层面看,媒介融合仅仅是产业融合的一个层次,现在对于融合的探讨,还停留在业务层面和物理层面,真正对于产业融合未来趋势和具体措施的探讨尚待进一步深入。
10.融合新闻:使新闻回归了新闻者本身
媒介融合为新闻传播业带来的深刻变化,这年倍受关注。研究者认为:“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促使新闻媒介融合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西方新闻传播学界,一批学者正致力于研究两个新课题:“融合媒介”(convergencemedia)、“融合新闻”(convergencejournalism),并已经获得了第一批成果。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从2005年开始新设了融合新闻专业,致力于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限于实践发展的进程相对滞后,尚未充分展开,还有待探索和突破。[37]
融合新闻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融合新闻’对媒介规制和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融合新闻’对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融合新闻’需要公民具备更高是媒介素养。”[38]融合新闻是一种更接近于新闻本质和新闻最佳形式的新闻,正因为此,融合新闻使得新闻回归了新闻者本身。在业务层面,新闻融合是一个显著的例子。“‘融合新闻’的前提和基础是‘融合媒介’convergencemedia)。”在物理层面,媒介融合成为讨论的焦点。论者认为:其重要含义之一“就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39]而在产业层面,不同产业之间依托网络融合而产生的产业融合则如水下之冰山,潜潜移动。
其他研究者也从理性的角度对媒介融合进行了思考。[40]或从世界杯报道的角度分析了媒介融合的有效应用。[41]
11.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互联网的理性与规范发展之路
在法律层面,网络传播的法律规范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有研究者对近年来的网络侵权案例进行了述评,认为在“法律无法预期网络发展”的时代,司法实务往往走在了立法的前列。不过对于非判例法传统的我国而言,法院并不能确立规则,没有什么能保证判决的一致性。最终借助立法,从而给网络行为以规制,才是给人们生活以预期的稳靠之法。[42]
还有研究者对如何区分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进行了辨析,同时对如何使用避风港规则进行了介绍。他们认为,利用一种侵权的方式获取盈利,这种商业模式一定是不能长久的。要转变这种经营模式,在短期内可能是痛苦的,但是它却是中国互联网产业走向成熟,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43]
2006年5月10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被***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公布引发了研究者对此的集中诠释。研究者认为,《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立法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在综合了立法和司法实践大量经验的基础上,较好地解决了网络环境下方方面面的矛盾。《条例》为建立一个有利于维护权利人的权利,同时也有利于作品广泛传播,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网络环境,确立了操作性很强的法律依据。[44]”
还有研究者认为,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立法相对滞后,使得互联网成为侵权盗版的重灾区,与网络侵权相关的事件不断出现。如何调整好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互联网发展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说,《条例》的颁布和实施适逢其时,成为“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发挥网络传播作品的潜能,满足人民群众使用作品的正常要求”的一把尚方宝剑。[45]
12.博客实名制和博客官司:自由和责任的博弈
正在讨论中的议题包括实名制管理的适用范围;各方的权力和义务;登记身份信息的内容;登记真实、准确身份信息的保障措施;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实施的时间安排等。
但是博客实名制却引起了各方的热议。支持方认为实名制将有利于互联网的发展;而反对方认为实名制将损害博客的发展;折中者认为实名制不失为一种好的管理模式,但是要慎重施行。这种争论是现有网络利益格局在现实中的反映和折射。
有研究者认为,伴随Web2.0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新变化,***府面临着“如何管理”的难题,网站面临着“如何赢利”的压力,网民面临着“如何表达”的选择。总之,三者间的关系必然随着互联网的新发展而进一步调适。[46]其实,博客实名制不仅是博客的问题,而是网络实名制或信息传播领域实名制整体管制思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还包括网络、手机、小灵通等信息传播平台和终端工具实行实名制的问题。由于手机短信诈骗日益猖獗,因此2006年手机实名制成为信息产业部规划中的“阳光绿色网络工程”中的一部分。
还有研究者认为,网络实名制的实施,使得网民在发表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时候有所顾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网络道德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利用互联网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使社会公共文化得到净化,网络受众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也就间接的将网络的社会责任向前推进了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实名制的实施将是媒体与受众社会责任的双重回归。[47]
另外一个和博客密切关联的话题是博客官司。这年南京大学副教授陈堂发状告中国博客网的“国内博客第一案”引起各方关注。[48]
研究者认为,博客通过服务器的内容,网络服务提供商不可能一一审查、核实。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对他人的言论在博客前进行审查,是一种无法承担的负担,不利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研究者同时建议,博客名誉侵权的受害人在寻求法律救济前,可以首先尽量通过网络行使回应权,进行自助救济。最后,博客用户、网络服务提供商以及整个互联网行业都需要自律,应该以自律换取更大自由。[49]
还有研究者认为,博客问题是网络法律问题的缩影,网络法律问题是现实法律问题在网络世界的影射。坦率而言,我国的法律还没有与社会生活完美地契合。在前所未有的立法忙季,如何在保证立法效率的同时,兼顾法律的适用性,使法律更加符合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社会生活,值得我们深思。[50]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的著名记者安德雷斯·克鲁斯(AndreasKluth)认为,Web2.0将从2007年开始改变主流社会。[51]人们普遍认为,Web2.0是基于所谓的“参与性架构”的新网络。正因为这一点,Web2.0被认为有“生命”的互联网。”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Web2.0浪潮的盎然兴起,为我国网络传播研究提供了更加宽广活跃的舞台。我们期待着2007年网络传播的新发展。(作者: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付玉辉,中国网通集团综合部高级主管,传播学博士)
注释:
[1]闵大洪.2006中国互联网前行于理性和秩序的轨道[J].传媒,2006(12).
[2]喻国明.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景[J].新闻与传播,2006(12).
[3]鲁宏,黄鹏,崔***,李丽,谷雨.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4]李海峰.网络传播技术及应用的新态势[J].新闻记者,2006(08).
[5]江坪.网络新闻喜获最高奖[J].新闻实践,2006(10).
[6]孙光海,谷泉.网络新闻边缘到主流:新闻奖的寓意[J].网络传播,2006(08).
[7]邓炘炘,.中国网络新闻传播跨越重要的临界点——解读中国新闻奖首次评选优秀网络新闻作品[J].新闻与写作,2006(08).
[8]肖珺.建构我国网络新闻评价体系[J].网络传播,2006(08).
[9]喻国明.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网络媒体内容生产的技术关键[J].网络传播,2006(10).
[10]汤雪梅.微内容对互联网的价值重构[J].国际新闻界,2006(10).
[11]王超.微内容与新媒体业态[J].IT经理世界,2006(19).
[12]饶丽娜.网络三剑客谁主沉浮[J].新闻知识,2006(01).
[13]方兴东,张笑容.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J].现代传播,2006(03).
[14]付玉辉.试论电信业与传媒业的融合与结构转型[J].国际新闻界,2006(03).
[15]陈燕.新闻博客对传统媒体的正向作用[J].当代传播,2006(04)
[16]孔祥武.名人博客的传播学关照[N]中华新闻报,2006.1.4.
[17]周海英.我国博客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J].当代传播,2006(4).
[18]段莉,卢家银.播客:下一个互联网富矿?[J].传媒,2006(3).
[19]刘瑞生.播客:WEB2.0时代的典型传媒形态[N].中华新闻报,2006.7.12.
[20]王鹤.播客:网络世界又一次***性跨越[J].经济参考报,2006(02).
[21]胡春阳.欧美博客研究评述[J].现代传播,2006(03).
[22]刘琳,廖勇勇.走向共和的维客--维客传播主体特征初探[J].声屏世界,2006(04).
[23]杨志宏.WIKI新闻初探[J].东南传播.,2006,(06)
[24]朱丽丽.从播客、维客等新现象重新审视网络传播的话语空间[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网络传播篇3
我国知识产权领域无论在立法方面还是在研究方面均起步较晚,甚至有在争取“入关”“入世”过程中被发达国家“赶”着提高保护水平,特别是被美国通过四次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牵”着走过来的感觉。入世前夕,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准不断攀高,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的保护水平。由于这是我国学界权威与司法、行***自觉不自觉的一次联手行动,故,直到2003年初,当超越TRIPS最低标准的“强保护”在社会实践面前显得尴尬的时候,有关评论也仅仅认为是过去偏于落后,现今“致力于提高本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原因,轻描淡写,并不涉及“攀高”与“超标”的社会背景与人为因素。相反,对一些学者在入世前后从中国立法与实践出***证与批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偏高,则指责为“多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过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家利益不利的角度出发,缺乏学理上的深入分析与理论上的说服力”(费兰芳,2003)。当然,学术争鸣,各抒己见,轩辕难定;只是,评论过去,当有一定之规,且以不失偏颇为宜。我国2000年学界出现某些指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偏高的学说,联系实际,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TRIPS协定的最低标准以及我国弱势群体诸多方面予以论证(沈木珠,2002),须知要突破我国知识产权界的某些藩篱而发表某些零碎的不同见解,这在中国入世前已属极不容易的事情,何况那些具学理上深入分析的有理论建树的一家之言。
二、劳伦斯·莱格斯关于限制网络知识产权的论述
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教授劳伦斯·莱格斯于2000年和2002年分别出版了《代码及网络空间法》、《未来的观念》两部专著,并发表了一些文稿,对网络知识产权的限制提出新的见解,提出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在网络时代已经沦为特定利益集团的牟利工具,必须对之加以改革以恢复其本来面目的理论。劳伦斯?莱格斯限制网络知识产权的理论基于其对因特网对美国社会格局影响的分析。他认为因特网的出现冲击并瓦解了以古典经济学和自由民主为基石、崇尚个人主义的传统社会,使世界呈现互联、开放的崭新面貌,特别是大大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成本,逐步产生了一个资源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公共产权与全民所有代替了私人产权与个人主义,人们在其中交流细节不再是经济的或法律的程序,而是资源的共享。
网络的公共领域,属于新型的公共领域,劳伦斯·莱格斯借鉴了YochBellkler教授的三层次社会模型将之分为内容层、物理层与逻辑层。基于此,劳伦斯?莱格斯坚决支持开放源代码运动,并对美国国会1998年通过的《数字千年著作权法》中的反规避条款[2]提出批评,认为这一法案是好莱坞、RIAA等商业集团运作推动的产物,它将代码变成了法律,限制了公共领域的范围,违反了知识产权法的根本原则。
在具体对策与具体法条的修订上,劳伦斯?莱格斯也分别从物理、逻辑、内容三个层面提出了意见。在物理层的公共领域,他主张限制诸如AOL、WARNER等集团公司的寡头垄断;在逻辑层的公共领域,他主张通过改革公司与分配规则进行维护;在内容层的公共领域,他认为应修订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律,进一步扩展与丰富公共领域的范围,有效抵抗利益集团的垄断,保护网络创造者、使用者的利益。有鉴于此,我国学者对之作了充分肯定,认为其限制网络知识产权的理论应当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三、我国学者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理论探讨与趋势
我国学界,目前遑论提出限制网络知识产权理论,就是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探讨,也是2000年较多出现对知识产权判例的批评而后引起人们更多思考的。中国学者考虑对知识产权的限制,一般无法跳出反垄断的框架,即在一批反垄断专家的论述中,从反垄断的角度提出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问题并作分析,如中国社科院反垄断专家王晓晔教授等。国内知识产权专家一般较少系统研究知识产权滥用的限制问题,更绝少对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提出批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中国的一代知识产权权威与国家知识产权立法、司法、行******关系过分密切的缘故。当前中国知识产权界这四“位”认识一体,舆论一律,无疑已对中国知识产权的学术争鸣与发展构成了影响。
迄今中国学界对知识产权滥用提出批评,力主限制的并不是知识产权的圈里人,而是被称为平民学者(陈虹伟,2002)的沈木珠教授。沈教授主要研究国际经济法,但也对知识产权领域颇为关注。早在1999年,她便对“中国知识产权第一案”[3],上海“天美时”闹钟侵犯日本著作权等案的判决做出完全不同解释[4],得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攀高”与“超标”的结论,进而对知识产权滥用的限制及中国修订著作权法作出探讨,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尽管声音微弱且为权威刊物所封杀,不能有效影响有关法律条文的修订,但毕竟使中国知识产权学界在舆论一律的景况中出现一种不同声音,并由历史证明了这份思考的价值。2002年12月一份来自发达国家的报告在日内瓦会议上正式发表。这份由英国***府赞助,由“知识产权委员会”(CTPR)完成,从发展中国家利益出发考察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报告明确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权衡自己的利弊得失来制定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策,而不应该盲从美国和欧盟的相关法律和措施;因为即使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稍微提升,都会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传播和知识产品的扩散。报告体现的正义精神和主要观点,与我国两年前知识产权研究这支“支流”与另类不谋而合。
知识产权委员会的报告以发达国家的条件和能力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得出在知识产权几个涉及的相关领域,发展中国家一定会吃亏的结论。报告把中国排在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位,一方面是因为整体技术力量较强,另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中60%最贫穷的人是中国人。此外,笔者认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之高也是一个方面的因素。在中国入世一周年WTO专家组的例行年检中,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是专家们认为可以免于审查的。然而,对发达国家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以及跨国巨头超越实际的不合理定价,报告是持反对意见的。同时,呼吁发展中国家限制知识
产权的滥用,认为在发达国家,对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做法,有复杂和周全的法律制度来制衡,保证公众利益不受伤害,如竞争法、反垄断法等;但是发展中国家没有,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国家特别容易受冲击和伤害的原因。
四、目前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保护偏高的因素分析
《著作权法》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另行规定”,但该法出台后,中国无论是相邻立法,还是司法实践,社会舆论,均存在使正在制订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办法》保护水平偏高的可能。
1.相邻立法方面
同为《著作权法》第58条指定由***制定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修订时正值我国加入WTO,知识产权保护相互“竞高”与“超标”之时,其中的权利限制条款,就比《著作权法》缩减了许多。如《著作权法》基本保留了原《著作权法》“权利的限制”的内容,新修订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则删去原《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2条的内容:“因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等非商业性目的需要对软件进行少量的复制,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使用时应当说明该软件的名称、开发者,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依本条例所享有的其他各项权利。该复制品使用完毕后,应当妥善保管、收回或者销毁,不得用于其他目的或者向他人提供”,新设第17条:“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这里的“学习和研究”,局限在学习研究该“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上,与原条例的学习研究的内涵与范围完全不同。此外,“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等非商业性目的”需要的复制,则完全不作考虑。这种提高软件著作权保护水平的做法,可能影响《信息网络传播权管理办法》的制订。
2.司法保护方面
在有案可查的网络著作权纠纷第一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9)海知初字第18号中,就表现出明显的就高不就低的法律适用趋向,这就是陈卫华诉成都电脑商情报社侵犯著作权案。姑且不论该案本当遵循原告就被告的管辖原则,由被告所在地的成都市有关法院审理,[5]就是在判决被侵权上也显见开了惩罚之风。该案判决之时,我国并无明确具体的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可供适用,法官判决可依据的,乃从原《著作权法》第11条与第46条的部分规定引伸而来。被告未经原告同意,擅自将原告已经发表的文章《戏说MAYA》上载供阅读***属于侵权;而且,原告以无方名义发表时注明“版权所有,不得转载”,被告不能适用《著作权法》第32条的“可以转载”,但须“支付报酬”的规定。然而,如何惩罚,《著作权法》与实施细则没有规定,也没有相关案例可以援引。在法无规定的情况下,过分强调被告的“主观故意”显见不妥。特别是惩罚性赔偿金693元,是按国家规定的应付稿酬231元的3倍,属判决无据。若按此比例,陈兴良一案的赔偿金与稿酬,就远不是8万元了。因此,我们以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第一案的经济赔偿,开了一个巨额赔偿的先例。
如果说陈卫华案在维护作者对作品专有权方面作出新的探讨,即从传统的网下侵权向网上延伸的话,那么,王蒙诉世纪互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著作侵权案,则将这种保护的法律依据作出新的解释,对法律适用作出新的运用。如针对被告提出的“我国法律对在国际互联网传播他人作品是否需要取得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没有任何规定,法院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作品载体形式、使用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影响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五项所明确的作品使用方式中,并没有看到穷尽使用作品的其他方式存在的可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作品载体出现,作品的使用范围得到了扩张,因此,应当认定作品在国际互联网上传播是使用作品的一种方式。”“作品在国际互联网上进行传播,与著作权法意义上对作品的出版、发行、公开表演、播放等传播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之处,但本质上都是为实现作品向社会公众的传播使用,使观众或听众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作品传播方式的不同,并不影响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传播的控制权利。因此,被告作为网络内容提供服务商,其在国际互联网上对原告的作品进行传播,是一种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侵权行为。”(胡鸿高、赵丽梅,2003)
以上判决文字要阐述的,实际上就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许超先生在第三届海峡知识产权学术交流研讨会上的论文《关于网络传播与著作权的关系》所表述的:“我国著作权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网络传播权,但是著作权法以列举的形式规定了使用作品的方式,也就是说,除了法律列举的方式外,凡公开利用作品,都属于作品的使用。立法时采取列举的形式,而没有采取列尽的形式,是由于当时不可能预见到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使用作品的方式,一旦出现新的使用方式,至少可以由现行法律中的‘等’字来予以调整。”(张玉瑞,2000)张玉瑞先生更是一言中的:“著作权法的现有规定,可以直接适用互联网上的侵权行为。”
以上判词与断论,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其前瞻性。但应当指出,这种前瞻,也仅仅局限于对学术研究而言。这里的问题在于,法官的判决与学者的研究,甚至社会的舆论不应当混为一谈。我们是成文法国家,法院判决当依据法律,而不是依据法律外的官员与学者的言论。如果原《著作权法》一个“等”字便可以调整解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诸多问题,2001年我国大可不必对著作权法第10条第12款做出增补。王蒙一案判决起码有两个地方是含糊的:一是被告所强调的“刊载原告作品的行为仅属于‘使用他人作品未支付报酬’的问题”,判决书避而不答。二是被告赔偿王蒙经济损失1680元及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166元,这经济损失指的是稿酬,还是经济惩罚金?比较陈卫华案,24427字的《坚硬的稀粥》被上网,1680元似乎是未付稿酬。然而,判决书上强调的是“经济损失”;作为经济损失,1680元的数字似乎又少了一些。尽管王蒙案的赔偿金按侵权字数的比例不如陈卫华案高,然而,在社会影响与对作品在网上的传播权的保护力度上,无疑比陈卫华案大出许多,仅仅是其在法律上尚没有直接适用条文,却在判决书上言之凿凿,似乎现有法律对网上侵权真的“已经足够”所酿造的气势,就足以使陈卫华案相形见绌。两案相比,陈卫华案的判决,似乎在法理上是“蹩脚”的,然也因这蹩脚,却使陈卫华案的判决显得不那么强词夺理。两年后,我国著作权法修改出台,宋木文(2002)在论其修改时终于承认,“法院在审理六作家(包括王蒙)案件中,由于在著作权法中找不到直接的法律依据,只好采取了变通的办法宣判王蒙等作家胜诉。”
这种法无依据而变通判决的事情,在西方法制国家似难以通行无阻,如美国合众国诉麻省理工大学生莱马奇亚案。法官造法的学理并不是说法官可以离开法律凭空做出判决。我国在法无依据的情况下变通裁决,说明了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从一开始就恃强势,并呈现一丁点儿霸气。这种霸气,一直延续到著作权法修订后的陈兴良案。陈案的霸气表现在对数字***书馆视同第四媒体的强行分析上:本案中,被告某数字***书馆有
限责任公司作为企业法人将原告的作品上载到国际互联网上,虽以数字***书馆的形式出现,但却扩大了作品传播的时间和空间,接触作品的人数,改变了接触作品的方式,同时在该过程中被告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保证作者获得合理的报酬(胡鸿高、赵丽梅,2003)。
从王蒙案到陈兴良案,中国司法借名人造势的策略显而可见。这种策略的运用,在法制不健全的中华大地上应该说是十分成功的,对推进立法与司法改革也不无作用;但是,如果对名人与凡人使用不同的做法,适用不同的法律,必然不利于推动中国的法制建设。笔者以为,美国对数字***书馆某些例外条款的规定,虽然不定全适用于我国,但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社会舆论方面
自《著作权法》确立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来,尽管司法界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利的保护总体上仍呈攀高趋势,社会舆论却对之表示不甚满意。这种不满意表现有三:
其一,夸大网络信息侵权的范围、程度与作用,强调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比任何问题更大,更混乱,更复杂,“大量的上网作品并未征得版权所有者的同意”,“数以百万计的计算机用户正在利用MP3、Napster及其他技术,通过互联网共享各种资源,其中不仅包括音乐、电影和软件,还包括刺绣***案,而且他们通常并不支付这种权利应支付的费用”,甚至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越来越多的信息上网,也为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供侵犯的丰富资源。”(王蕾,2002)姑且不论这种舆论重墨描绘网络传播负面作用并不符合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实际,仅就上述言论分析,已可见其实际上并不能正确认识权利保护与资源共享的关系,特别是把数以百万计的最终用户中无数的合理使用,也视同为侵权行为而深恶痛绝。
其二,夸大法律与司法的作用,强调通过法律途径给“网上一大抄”的侵权者以严厉的惩罚,特别是2002年1月24日中国最有势力的门户网站新浪状告搜狐网剽窃、抄袭之后,舆论界对这两个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碰撞拼杀从规范网上行为提高到树立“网上侵权难逃严惩”的高度来进行认识,有律师甚至鼓励“网络界的‘大腕’‘小腕’们都来寻求法律的支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认为这类诉讼多起来,网络才能得到顺利的发展;有的记者还对该事件作进一步分析,认为世贸规则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不严惩侵权者“那就背离了世贸组织,也背离了我国入世的初衷”,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等等(侯召迅,2002)。这种舆论的一点论倾向明显。姑且不说法律不可能完全解决网络行为的规范问题,一个国家的网络规范与该国家的经济、***治、文化、道德都有密切的关系,指望通过诉讼和法律的惩治,“一网打尽”不规范行为乃一厢情愿,更何况在几乎没有不抄袭他人网站作品的情况下,国家就是再增加10倍的司法力量也无法处理所有的网上侵权纠纷。平心而论,“网上一大抄”事出有因,在网络出版制度无根、法制不健全、绝大多数网站没有新闻采访权及建立自己的新闻队伍之前,除非宣布关门大吉,否则,不抄袭他人新闻与作品,岂非得在自己网页上开天窗。当法律惩治所有抄袭、剽窃行为且处以重罚时,网站关门了,网络经济萎缩,难道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现象吗?矫枉过正的古训是辩证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为了“矫枉”而打杀一切,特别是对新兴网络上的侵权行为,惩罚可以,从严与从重在目前则大可不必。网络的规范,除了法律途经之外,还有道德观念的重塑、文化氛围的熏陶。在维护网络法律,伸张正义的同时,也要给出时间,让网络经营者提高认识,律己律人。这样,于国于民,才能真正地“有莫大的好处”。浙江大学研究生吴风(2001)论及这个问题时有一段话值得参考:“法律是最昂贵的社会组织工具,它的作用常常产生在事后,这就使法律失去了人们可信赖的共同期望,人们不能指望有法律的存在就能杜绝违法行为的产生,而道德如亚当?斯密所说,是‘出自一种对光荣而又崇高的东西的爱,一种对伟大和尊严的爱,一种自己品质中优点的爱’。道德的实质就是同情心,就是对同胞的爱和对我利益的克制,这是受个人利益支配的命令,它是主动的,而不是被迫的。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认为道德自律对媒介或对传播者作用大于法律的作用。因为有了道德,人类社会才变的丰富多彩,才会运转有序,才会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时代主旋律。”笔者不认为这段话没有片面性,但认为这段话可以克服上述鼓吹什么都来打官司的言论的片面性。在中国,司法途径的代价已经越来越高,已不是一般百姓所能承受的了。看不到这一点,不能体恤弱势群体的利益,可能走上另一种形而上学。
其三,有意无意地强调新著作权法缩小了合理使用的范围。新《著作权法》出台,***府官员在论及其比原法缩小了合理使用范围时,一般都采取肯定的态度,甚至为之寻找合理根据、合理解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沈仁于先生就曾于2001年11月16日发表讲话,为新《著作权法》缩小合理使用范围一事做出解释和圈定:根据伯尔尼公约关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合理使用”他人作品“不损害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可无故侵害作者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对“合理使用”的范围又作了限制,例如:将原著作权法第22条第3款新闻媒体为报道时事新闻“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改为“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第4款新闻媒体刊登或播放其他新闻媒体“已经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改为“已经发表的关于***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而且规定“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又如,将原著作权13条广播电台、电视台非营业性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制作者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改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的法定许可。
此后,一方面由于新法的权威性,另一方面由于***盖棺之论,学术界很少有人探讨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是否出现问题。特别是对网上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尽管因网络新技术的影响和作用,发达国家均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本国的立法与司法解释;但在中国,似乎仍然是一个不是的。其实,《著作权法》缩小合理使用的范围,意味着《信息网络传播权管理办法》将提高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水平。事实上中国司法近年审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案件,相当部分采取要么侵权要么不侵权的简单判决法,已比《著作权法》更进一步缩小了合理使用的范围,这种是与否的简单化,有碍于网上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注释:
[1]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96年《版权条约》、《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美国1995年《知识产权与国家信息基础建议》报告的思路和做法。
[2]反规避条款指通过创建代码工具,用以规避被设定用来保护内容的代码,将被重罚。我国新著作权法也增设了反规避条款。
[3]香港Pu公司状告广州雅芳公司一案,广东高院一审做出被告赔偿原告1200万美元判决,成为中国知识产权案判决赔偿最高的案件。
[4]参见唐广良主编:《知识产权研究》第11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沈木珠的两篇文章。
[5]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发生地和
侵权结果地)或者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4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和被告住所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陈卫华案显非“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
参考文献:
[1]寿步。试论软件最终用户的责任[M].北京:中国***法大学出版社,2000。
[2]费兰芳。劳伦斯?莱格斯网络知识产权思想述评[J].电子知识产权,2003(1)。
[3]沈木珠。WTO与中国法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4]陈虹伟。平民学者,治学为公[N].法制日报,20020214。
[5]卢映西。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的新视觉[J].甘肃***法学院学报,2002(2)。
[6]胡鸿高,赵丽梅。网络典型案例与法律法规汇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7]张玉瑞。互联网上知识产权-诉讼与法律[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8]宋木文。关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J].出版科学,2002(1)。
[9]苏号朋。美国商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10]王蕾。论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Z].20021120,http:gbcontent20021120content_465.htm.
网络传播篇4
基于传统传播效果理论,网络传播改变传统传播领域里某一阶级对于信息话语权的追求、实现和维持,努力实现社会大众的信息自由化。传播本质上属于一种人类对于信息的共享行为,在这种视域中个体信息通过媒介渠道形成信息流并达于他人,实现信息大众化的传播目的。依据传统传播理论,传播过程分为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反馈若干步骤和组成。在这样的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和组织,但是在这种传播模式中,信息经过一个把关的过程。传统传播理论的“把关人”是一种普世概念,可以均指个人或媒体,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作用,维持、调节或者终止信息传播效果。这种“把关”更倾向于媒介中的信息的被动筛选,受众处于信息流的末端,合理化的传播过程应该包含反馈这一过程,但在这种传统模式下,传播者成了信息的主导,实现了对于信息的主体化控制。网络具有广大的覆盖面,它的触手遍及全球,受众参与度非常高,它通过***像、声音、影响结合,迅速地传播信息,并得到及时速效的反馈。在这种传播模式中,省去了中间过程,信息通过传播者直接得到传递,并且网络具有无限的资源,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就省去了把关环节,受众可以自己选择想要的信息,例如在浏览器中键入他们关心的事情,就可以实现信息的多源,传统的传播方式得到改变。
二、由“至上而下”变为“水平互动”
在传统传播理论中,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三种方式,报纸发行量达,拥有大量读者,但是制作工序多而复杂,同时受文化水平限制较高,群众基础不大。广播以无线电声音为媒介,它传播迅速,时效性好,电波不受空间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也没有文化要求,通过声音使受众在头脑中形成影像,但是听众在这种传播路径中毫无自主能力,唯有被动地接受安排。电视以无线电波的应用为基础,以***像和声音的传播为媒介,营造了真实的多媒体集合体,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发生的事情,但是它除了有广播存在的弊端外,还有着新闻制作方面的技术物质条件,同时也受发射距离和接收设备的限制。网络传播整合了以往单一的传播路径,集文字、声音、***像、影像为一体,它不分地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拥有无限的资源,可以说,电子网络有多大,信息存储量就有多大,网络是处于一种无限延伸的状态,它所传递的信息也同它无限地被延展着。网民看新闻,不仅可以看这条新闻本身,也可以查到同这条新闻有关联的其他信息及背景情况。同时,网络多向的传播路径,使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方式灵活,手段多样,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置网页,订阅喜欢的新闻和讯息,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博客、个人空间等方式把信息传递出去。
三、由“主客关系”转为“一体共生”
网络传播篇5
[论文摘要]: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载体,网络传播信息更加自由,便捷,快速,成本也更为低廉,从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现状展开分析,对网络传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探讨。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网络信息传播手段的诞生,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媒介易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局限性,网络信息传播以一种超常的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网络信息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一、网络传播
了解网络传播之前,我们需要对传播进行科学的定义。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网络传播就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它是现代信息***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和总结,我们倾向于这样定义网络传播: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①全球性,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而不断发展的。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低廉的网络运行成本为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提供了软硬件保障;网络操作的简便化和大量网民的存在又为网络信息浏览提供了人才支持;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相对于其它媒介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更强,信息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实时的、畅通的交流。③超文本链接方式。这是网络传播的独有特征,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以网络地址的形式存在,进行信息传播和接受就是反复切换不同的超文本链接。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创新。
二、网络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网络自诞生以来便被迅速地运用于信息传播,网络传播媒介的诞生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媒介,当前网络传播媒介体现出以下的一些特征: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分析
网络媒介相对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其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即时性(网上进行信息不需要烦琐的制作程序,简单、运行快速,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即时性)、便捷性(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不需要掌握高深的技术,不需要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只需要一台运行正常的电脑和联通的网线)、低成本性(网络传播的低成本性是由于其对设备、技术的要求简单)、高参与性(网络传播的高参与性是与便捷性、低成本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互动性(高互动性是网络传播的一大特征,网络传播转变了信息接受主体的被动地位,使其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信息获取者,可以在网络的信息库里任意索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网络传播媒介的这些优势使得网络媒介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社会主流媒介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二)网络传播的不足分析
事物总是辨证的,网络传播也不例外。网络传播在体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加以克服。
1.加强信息管理,营造和谐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网络传播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低成本性、高参与性和高互动性的特征,这同时会导致网络传播监管的复杂性。事实上,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实现的网络传播目前日益表现出其监管的难度。当前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如诈骗信息等等)、违法信息(如黄、赌、毒信息和其他法律、法规进行的信息等)这些信息的存在一方面破坏了和谐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给网络用户造成了不便,另一方面,对信息接受着传递不良信息,危害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严厉打击网上黄赌毒信息就是网络监管难的反映。因而必须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监管力度,加快制订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监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严厉打击不良网上信息传播行为。
2.加强网络技术安全保护研究,提高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要求。当前由于大量黑客、计算机病毒等的存在网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不强。信息者的信息可能会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丢失,甚至被篡改,从而难以实现信息的初始目的;源信息和保存下来的信息储存在电脑中也可能会由于木马、病毒、黑客的攻击而造成损坏无法使用。因而必须加强电脑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提高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在网络安全保障中的性能。
网络媒体目前由于其良好的应用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其存在的不足,我们相信将会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而被克服。
参考文献:
[1]毕耕著,《网络传播学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杂志社2004年.
[3]程洁,张健著,《网络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4]王***编著,《网络传播法律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年.
网络传播篇6
[关键词]网络传播;邻接权;网络作品
[作者简介]董成惠,广东海洋大学法学院讲师,经济法硕士,广东湛江524005
[中***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1―0131-05
互联网具有无地域性、高技术性、虚拟性、开放性和瞬时性,其传播功能较传统媒体有过之无不及,但著作权法对其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没有作出规定。自2000年9月20日***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后,随后出台了相关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网络规章,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2月21日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这些法律主要是侧重于互联网的监管,关于网络传播者的著作权问题,特别是作为新兴的媒体其邻接权的保护问题,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其引发的许多法律问题,对传统邻接权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设立网络传播者邻接权的必要性
网络传播者,泛指在网络上传播信息和提供网络服务的任何人,狭义的网络传播者就是网站。网络传播者既可以制作网络产品发行和出售,也可以提供电子信息和互动平台。邻接权指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所称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是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权利,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的权利,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
1,网络传播者应具有邻接权的主体资格。网络传播者的网络传播行为是网络传播者创造性地借助数字化技术生产网络作品和信息,并使其在网络上运行。网络作品和信息是以二进制数字编码形式的,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加以复制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智力创作成果。数字化技术是依靠计算机技术把由文字、数值、***形、***像、声音等形式组成的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转换成二进制数字,利用通讯技术加以传送,并在需要时把这些数字化了的信息再还原成文字、数值、***形、***像、声音等形式的技术。可见,数字化过程是一项高科技创造性劳动。一个网站要提高其浏览量和点击率,或是提高其网络产品的销量,就要创作出自己独特的数字化作品、数字化节目和数字化信息平台,并向公众传播、发行。除了网页版式的设计上要新颖独特外,还应对其内容的采编排版独出心裁。其传播行为要求较高技术性和艺术性,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创造性劳动。
网络传播者依法进行的这种出版发行活动,有利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实现,并能及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者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其合法的传播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网络传播者对其在传播作品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应给予类似于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广播电视组织权等相同的法律地位,即网络传播者对其传播行为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也应享有邻接权。因此,网络传播者在网络上传播作品过程也应与其他作品传播者一样,享有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即网络传播者应当成为邻接权的主体。目前我国立法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实践中不能很好地保护网络传播者的权益,也不利于网络服务业的规范发展。
2,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网络传播权与网络传播者的邻接权是不同的。著作权人或者邻接权人的网络传播权有赖于网络传播者为其提供因特网服务平台进行传播才能实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网络传播者的邻接权是对其传播网络作品和信息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享有的权利,因此,主体只能是网络传播者。内容上主要是对其数字化作品和信息享有的权利,具体就是对其网络作品和信息版式设计的专有权以及复制、超链接和***等数字化权利。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之(十二)、第三十七条之(六)、第四十二条之(三)相关规定,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人或邻接权人的一项财产权,其主体是一般主体,指任何著作权人或邻接权人都有权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是著作权人行使其作品的发表权和传播权的一种方式。两者在内容上也是不同的。网络传播者对其提供的数字化作品享有著作权,因此网络传播者当然享有网络传播权,在特定情形下,网络传播者权与网络传播权也存在互相交叉、互相融合的关系。比如,网络传播者对其自主创作的网络作品和信息,既具有网络传播者权又具有网络传播权,两者合二为一。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网络传播权和其他传统传媒的邻接权,但未规定网络传播者的邻接权。为维护网络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应完善现行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设立网络传播者的邻接权。
3,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解释》第二条规定:“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创作成果,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根据《解释》,网络作品和信息的数字化形式以及新的数字化作品均受著作权法保护,一般称为网络作品和网络信息。实践中,法院在审理关于网页侵权纠纷案件时,一般认定组成网页的各个元素不单独具有著作权,且超文本链接和复制的数字化方式也是通用的网络技术,因此原告很难证明对方侵害了自己的著作权。
如2000年青岛网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诉青岛英网资讯技术有限公司网页著作权纠纷案中,法院判决认为:网页的版式设计是通过文字***形等要素的空间组合以取得良好的视觉表现效果,但是网页的版式设计不能脱离了特定文字、***形而***存在,单独的版式设计不构成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因此,网页版式设计因缺乏构成作品的基本条件即具体的表现形式而不能单独享有著作权。我国著作权法并未对网页的版式设计单独进行保护,虽然法律规定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报纸、杂志的版式设计享有专有使用权,但是该项著作权邻接权的主体不能作任意扩大解释,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网页著作权人对网页版式设计不享有该著作权的邻接权利。
笔者认为法院的判决有待商榷。因网页版式设计具有创造性,应享有专有权的保护;否则,当出
现相同或者是相似的网页版式设计时。如果不能证明是抄袭,对这种侵犯他人网络作品和信息数字化权的行为就只能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兜底保护,其保护的力度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实践中,因非法***、转载和超链接引发的侵权案件也不少,但现行法律对这些数字化行为都没有明确规范。为保护原创网站的利益,应设立网络传播者邻接权,禁止其他网站通过复制和超链接等数字化方式进行掠夺性的不正当竞争,确立网络服务商的法律地位及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权利。
二、网络传播者邻接权的内容
1,网页版式设计的专有权。网页是由不同的源文件经制作者独创性构思,通过颜色、文字、***案、音乐等不同的元素以数字化的方式加以组合汇编而成为具有美感和独特风格的版面,这种汇编的结构就是青岛网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诉青岛英网资讯技术有限公司网页著作权纠纷案审理过程中提到的网页的版式设计。有学者认为:网页的版式设计与艺术表演人、录音制品制作人和广播电视组织对作品的演绎创作不同,在特定版式设计下的数字化作品并不具有任何创新的成分。因此,这种网页的版式设计不具有邻接权保护的学理基础,也不为我国法律所认可,因而其不应受邻接权制度保护。
笔者认为,虽然网页制作的程序和技术大体相同,但为达到独特风格的美感效果,对网页源文件元素的汇编不是简单排列,而是一种独特构思的创作过程,需要对不同的元素进行创造性选择、编辑、排列和组合。因此一旦这种网页的版式设计完成,就应对这种创造性劳动成果给予保护。正如法律规定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报纸、杂志的版式设计享有专有使用权,网络传播者对其网页的版式设计应享有专有权。否则其他网络传播者通过超文本链接或简单的复制,就可以把他人劳动成果占为己有。网络传播者的创作成果得不到保护,长此以往必将挫伤为网站的设计、编排、内容收集付出大量心血的网络服务商的原创精神,甚至可能导致该网站再抄袭其他网站的恶性循环,这极不利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因此,赋予网络传播者网页版式设计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2,网络作品和信息的数字化权
(1)数字化权的权利主体。作品在网络上传播并未产生新的作品,但形成了一种新的专有权利――数字化权,这种数字化权是网络作品和信息的一种使用权。这种数字化权是网络传播者经过创造性劳动而形成的。应为其专有权。对这种权利的行使表现在对数字化网络作品和信息的使用上,主要有浏览、***、超链接、复制和电子公告等。不论是文学、音乐、影视、美术、学术论文,还是其他信息,只要是经著作权人、邻接权人或提供者同意在网络上传播的作品和信息,如果没有相反约定,应视为权利人转让了其网络作品和信息的数字化权,以此来实现作品和信息的网络传播,即网络作品和信息数字化权属于网络传播者。
(2)数字化权的内容。网络作品的传播和信息数字化权是作者或提供者自身无法实现的,只有网络传播者才可能做到对网络作品的传输、浏览、***、超链接、复制和电子公告等技术数字化权的控制。因此,对于在网络上传播的作品,网站有上传、浏览、***、复制、超链接及电子公告许可权。实践中,大多数网络作品和信息,网络传播者都是无偿许可用户使用其数字化权。但对提供有偿服务的部分网络作品和信息,对网络作品和信息的使用必须遵守与网络传播者的协议,通过注册成为其会员,经付费许可后才可以使用作品或信息。对于未经许可,通过破解安全认证程序而进行非法使用的,应承担相应的侵权法律责任。
(3)数字化权的侵权行为。实践中,常见的数字化侵权就是超链接侵权。如将原网页作为链接者网页的大部分或核心部分,并且浏览器IP地址所显示的是链接者的地址,使用户会误认为所阅读的网页内容是链接者所作,此超链接破坏原网页信息内容的完整性,使用户产生误解和歪曲,结果严重损害了原网页所有者的利益。典型的案例是“华盛顿邮报案”,被告在网站上使用加框技术,当用户经由被告网站上的链接访问原告的网页时,原告的网页会局限于被告设计的视窗内,此时用户的电脑屏幕上不会显示原告的***,而是显示被告的***以及被告的广告围绕在原告页面内容的周围。本案中被告未经原告同意而进行链接,利用原告网页上的内容丰富自己页面内容,增加了被告网站的访问人数,增强了自己广告的宣传能力,吸引了更多的客户。这种行为显然是一种“搭便车”的行为,盗用别人的劳动成果,利用别人网站的内容来增加自己网站的吸引力,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如果设链网站和被链接网站都属于商业性网站而且都是依广告收益作为收入来源之一,这种运用加框技术链接的行为就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另外,如果原网页具有很强的盈利性质,或者原网页的信息属于某种专有的、独特的知识,对它的链接可能会跳过其附带的广告,而对网页所有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害,那么应认定超链接是侵权。如著名的“链接第一案”――谢得兰时报案中,原、被告都是新闻的网站。被告复制了原告网站文章的标题,设置成链接,使得被告网站的用户可以顺着链接,直接访问原告网站的新闻,而不必经由原告的主页。原告原本希望通过出卖主页上的广告版面获利,但由于被告设置的链接绕开了原告的主页,经由被告网站访问原告网站的用户,不会看到原告主页上的广告,使得原告出卖广告版面的能力受损。为防止超链接对原创网站造成侵权,对于这种搭便车的超链接行为应赋予网站的许可权,对于未经许可的超链接如果给原创网站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赔偿经济损失。
3,对传播的网络作品和信息的编辑权和控制权。网络传播者应该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于其所传播的作品和信息要严把***治关、科学关、文字关。因此应赋予网络传播者对其所传播作品修改、删节等编辑权和控制权。但这种修改、删节不能损害著作权人的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得随意对网络作品和信息作实质性的修改和删节,以免违背作者的创作意***和信息提供者的初衷。网络传播者对其传播的作品的控制权在于对于内容不合法或侵权作品,若知道其为非法或侵权作品,应采取移除措施,否则就要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因此,网络传播者对其上传的作品应有编辑权,对内容不合法或是侵权作品,网站有权删除。
4,著作权的法定许可权。著作权法定许可的主体资格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只有法人媒体才享有著作权的法定许可权。《解释》第三条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传播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此规定赋予网络传播者同传统媒体一样具有法定许可权。对于已经发表的作品,在合法合理的范围
内可以不经许可而转载和摘编,但应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网络传播者法定许可权的确立,有利于网络传播者及时传播作品。
5,特定条件下侵权责任的豁免权。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无地域性和即时性等特点,以至于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监控较传统传播方式更困难。因此,网络传播者承担的风险和责任较传统媒体更大。特别是在遵循合理使用及法定许可下的转载和超文本链接,主要是从其他媒体或服务器上获得的信息。当被转载和链接的网络作品和信息上含有侵犯他人权利的信息时,由于转载和链接客观上使侵权范围扩大了,因而也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网络传播者都承担严格责任有失公平。因为被转载和链接的网络作品和信息或是已经过其他途径在传播,或是不在链接者的服务器上,网络传播者不可能对其进行控制。另外,海量的网络信息不可能要求网络传播者对于其所传播的每一条信息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对于网络传播者,原则上只可能要求他们对网络作品和信息的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对其来源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是不可行的。因此,网络传播者承担的主要是有条件的侵权责任。《解释》第四、五条规定了网络传播者承担共同侵权的情形。
笔者认为,对于网络传播者的侵权责任的认定,可以参照美欧一些国家的相关立法,采取有条件的责任减免。如美国1998年的《数字千年著作权法》对网络传播者将用户引向或链接到载有侵权材料***的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作了限制,适用该限制的具体条件是:第一,服务商不知道侵权材料的存在,或没有意识到侵权活动的发生;第二,如果服务商有权利和能力去控制侵权行为,则该服务商必须没有从侵权行为获得经济利益;第三,在接到侵权声明后,服务商必须迅速撤下或阻挡材料的入口,移除侵权材料或阻止他人获得这种材料”]。德国1997年通过的《为信息与电信服务确立基本规范的联邦法》对于将第三人提供的资料内容转介他人的链接使用,若含有因使用人要求自动及暂时持有该资料等情况,均不承担法律责任”]。借鉴国外的相关规定,对于网络传播者的侵权责任,应适用有条件的过错责任减免原则。主观上要求其明知是侵权作品,且技术上可行而不采取停止侵权的传播行为才承担责任。若网络传播者在事前不知道是侵权作品,知道后立即停止了传播该侵权作品,应不承担或减少其侵权责任。否则,将加重网络传播者的负担,妨碍言论自由与信息流通。
三、网络传播者邻接权的限制
1,数字化权合理使用的限制。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应该建立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下:不仅要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还要充分考虑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便利性和自由性,放松对合理使用的规制,以利于思想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参照《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下列情况下对网络作品和信息数字化权的使用行为,可以不经网络传播者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网络作品作者和信息提供者的姓名、作品名称及网络传播者的***,并且不得侵犯原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或复制网络作品和信息;(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其他网站上转载或合法链接网络作品和信息;(3)为报道时事新闻,其他网站转载或合法链接网络作品和信息;(4)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复制或合法超链接网络作品和信息;(5)***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或合法链接网络作品和信息。
2,数字化权法定许可的限制。参照我国著作权法和《解释》对网络传播者数字化权法定许可的限制,主要是指有如下情形时,对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和网络传播者许可,但应支付报酬,指明网络作品作者和信息提供者的姓名、作品名称及网络传播者的***,并且不得损害著作权人的其他权益:(1)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或教学光碟,除著作权人和网络传播者事先声明不许复制和***,在教科书或者教学光碟中汇编其传播的网络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网络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2)除著作权人或网络传播者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网络传播者或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
网络传播篇7
***社交网络,一般用一个有向或无向***G=(V,E)表示,其中V和E分别表示***的节点集合和边集合。每个节点代表一个用户,本文中节点与用户同义;每条边连接该用户的一个好友。本文根据信息在社交网络中传播情况,仍将社交网络中人群分为三类:易感节点(S态)、传播节点(I态)、免***节点(R态),网络结构用无向***表示。热点舆情事件发生后,S态对应不知道消息的节点用户;I态对应知道消息并继续传播的节点用户;R态对应在用户的自我思考或者正面信息的影响下,知道消息但失去传播能力或兴趣的节点用户。由于社交网络中用户关系相对稳定,信息传播的速度较网络动态变化更快,周期要小得多。因此,本模型中暂不考虑网络的动态性,即社交网络的关系更新问题。
传播机制及符号说明1)初始时刻,选定某节点作为消息源传播节点,其余为易感节点。传播节点向其邻居节点发送消息,邻居中的易感节点与传播节点接触,即接收到传播节点的消息,以概率λ变为传播节点,进行一次这样的传播定义为一个时间步。当网络中用户节点度相同时,则感染概率相同,模型退化为经典SIR疾病传播;当用户节点度高于平均节点度时,该用户对其他用户的感染概率高于正常值λ;当用户节点度低于平均节点度时,该用户对其他用户的感染概率低于正常值aver_D,体现了社交网络中各节点用户对舆情传播的影响不同。
2仿真与分析
建立传播模型后,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进行仿真模拟。新浪(Sina)微博作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在热点事件传播中最具有代表性,并具有无标度与小世界的特性,网络节点的度服从幂律分布。本文使用数据堂中***的新浪微博用户关系数据,将微博用户作为网络的节点,粉丝及关注关系处理为边,从而构成实验用的传播网络。将网络拓扑矩阵导入PAJEX软件,计算得到网络的基本特征如表2。
2.1模型对比实验在采集的微博网络上进行三种传播仿真实验:实验一采用经典SIR模型;实验二采用G-SIR模型;实验三采用IG-SIR模型。初始状态设置:三种实验中选取相同的10个节点作为初始传播源,其余节点设为易感节点;其次,设置模型参数如下:λ=0.05,β=0.02,时间步设置为T=150。G-SIR模型网络中传播节点、易感节点和免***节点的密度随传播时间的演化情况如***3所示。从***3可以看出:微博网络的高度连通性,使谣言等舆情信息在网中迅速传播。传播开始后,易感节点密度S(t)随时间快速下降,传播个体密度I(t)随时间快速攀升,表示信息很快被网络中大部分用户所获知;同时,伴随着传播个体I(t)的增加,其中一部分用户会自己根据正面舆论或自己思考变为免***个体,使受谣言影响的个体数量不断降低,直至谣言事件趋于平息,大部分用户变为免***个体,了解事件真相,信息的传播过程也趋于平稳。进行10次传播实验,每次实验中初始传播节点固定。分别记录传播者数量峰值时传播者占总人数的比例与所用的时间步。取均值后数据对比结果如表3。由表3可知:相比经典的SIR模型,G-SIR、IG-SIR模型传播达到峰值的时间步更短,传播峰值时传播者数量更多;另外,可以发现由于微博网络各节点度的差异,G-SIR模型与IG-SIR模型传播达到峰值时时间步不同,但传播峰值时传播者比例相近。
2.2参数敏感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模型中相关参数对舆情传播的影响,探索相应的舆情信息管控方法,选取G-SIR模型信息传播中初始用户节点度、免***过程的时滞、恢复率等参数在采集的微博网络中进行仿真传播,考察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节点度:分别选择节点度k=42,170,820的用户作为初始传播用户。易感节点密度随时间变化如***4(a),传播节点密度随时间变化如***4(b)。由***4可以看出,在微博这种无标度网络中,初始传播节点的度值大,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快,易感用户密度S(t)在传播开始不久便快速下降;初始传播节点的度值小,信息的传播具有滞后性,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信息才能在网络大规模扩散传播,即S(t)在传播开始一段时间后才快速下降。但当t趋向于无穷大时,不论初始传播节点的度为多少,最终各状态节点数量基本一致,且传播节点所达到的数量峰值也基本相同,说明不同度值的用户作为初始传播节点,对传播用户范围影响有限。联系到微博网络中情形,由网络大V用户发出的信息会在网中快速传播,或者由一般用户发出的信息经大V用户转发后也会在网中大规模传播。这也进一步表明:无标度网络中,当网络规模很大时,信息传播阈值很小,趋于零,这也从侧面说明具有无标度特性的微博网络更容易爆发谣言或舆情事件。免***过程的时滞:免***过程可看作用户的自我转变,或者真实信息的传播使用户对热点事件作出正确判断。讨论在一定传播时滞ΔT后再开始有向免***状态的转变。选用采集的网络拓扑数据,观察不同时滞下传播的变化如***5。从***5中可以看出,正确的舆论引导信息滞后,会导致传播人群数量范围的扩大,加大负面影响。因此,对于热点事件舆情传播,提早发现并公布真实信息有助于降低传播蔓延时间,避免长时间的传播引起公众情绪的进一步发酵,导致事件升级。
3结语
网络传播篇8
在以交互性为特质的Web2.0时代,网络社区不仅成为网络用户所热衷和流连的休闲娱乐、信息交流及社会交往平台,也成为市场经营者进行营销传播活动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可以跨越时间、空间上的障碍,在更大范围内锁定潜在消费者和目标受众,将他们聚合在一起,然后利用相应的网络传播手段以扩大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乃至忠诚度,并及时了解来自于消费者的态度反应与信息回馈。正是因为存在诸多良益,近年来各方企业、市场经营者都逐渐意识到网络社区具有极大的营销传播价值,开始陆续涉足这一领域。据此,本文重点搜集了2005年以后具有代表性的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总体分析,总结与概括出目前网络社区营销传播实践的主要脉络与发展现状。
对典型案例基本信息的量化分析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案例的收集与选取上,本研究主要运用了以下四种方式,以获取与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有关的案例:第一,通过既有的公开出版物,尤其是网络营销案例书籍寻找线索;第二,通过从个别网络公司获取的网络营销内部刊物中寻找线索并进一步挖掘;第三,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相关案例的检索与筛选;第四,通过访问互联网上营销传播主体较为关注和青睐的站点(各大论坛、博客、开心网等社会化媒体及奇酷、唯伊网等)进行***观察。经过多种方式的搜集,本研究以品牌名称作为计数标准,搜集检索到相关案例共计60余例,经进一步筛选,最终选取了具有典型性的33个品牌的案例作为本研究的样本。其中,在国内展开的是涉及29个品牌的35个案例,在国外展开的案例有4例,涉及4个品牌。本文根据现有案例资源的基本信息,制作了表1,并试***从品牌类型、营销传播介质、营销传播手段等三个方面对所涉及的基本问题进行简要梳理,以求从中探寻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第一,品牌分析。从品牌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是必要的,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可以就目前企业对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认同度、关注度以及利用程度有一个全面的、整体性的把握。根据表1统计可知,自2005年必胜客利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活动并获得成功以来,众多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品牌、大企业都先后开始在此领域一展拳脚,积极投身网络社区的营销传播实践当中。从品牌类型来看,国外品牌尤其是国际品牌占到较大的比重。在所涉及的33个品牌当中,国外品牌有20个,所占比例为60.6%;国内品牌13个,所占比例为39.4%。就运作时间来看,5年来企业越发认同与重视网络社区的营销传播,对其的开发与利用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而诸如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欧莱雅、联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应该是已经深得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益处,连续多年/多次进行运作,更是能够说明问题。第二,产品品类分析。目前,网络社区的营销传播活动首先主要集中在日用消费品也就是快速消费品领域,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王老吉、欧莱雅等为代表的16个快消品品牌位居表1中。其中,非酒精类饮料品牌有11个,美容、卫生用品类品牌有5个;居于其次的则是以联想、诺基亚、三星等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服务类产品,共计5个品牌;排列第三的是汽车及关联品类,如别克、华普、荣威及新日等4个。以上为前三甲,这三大产品品类的品牌已经占去33个品牌的25个,余下的则涉及食品、餐饮服务类(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服饰、家纺类(阿迪达斯、STANFIELDS、宜家、科宝博洛尼)及其他(壳牌)。与线下营销传播活动五花八门的产品品类相比,以上几个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活动的产品品类着实是小巫见大巫,金融、地产、家电、旅游等产品或服务在运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方面的典型案例还不多见。这无疑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目前实务界对于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开发与利用才刚刚起步,还有极大的空间和空白等待进入、填补或提升。第三,营销传播介质分析。网络论坛、即时通讯、SNS、垂直社区、名人博客以及微博属于网络社区范畴。因此,以这几类网络传播介质进行营销传播活动,都属于本研究需要关注和分析的内容。大多数企业对网络社区营销传播范畴内的传播介质的运用是有所选择的,全面使用多种介质的企业极少。“雀巢”对传播介质的运用是最为多样和丰富的,在2009年的营销传播活动中,雀巢除了还未使用微博之外,其他五类则均已有过尝试;在雀巢之下的首先是联想,在2008年至今的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活动中,运用了除即时通讯及SNS之外的四种;王老吉、优乐美以及小蜜蜂则分别使用过三种网络社区传播介质;百事可乐等七家企业则主要运用了两种介质。以上一共是十二家企业,这个数量占案例所涉及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这一数据至少传达给我们两方面的信息:(1)大多数企业对于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理解及操作还处于早期的探索和尝试阶段,对于网络社区营销传播能否带来预期的效果,以及哪种或哪些更适合本企业营销传播目标的实现等问题,还没有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2)网络社区的营销传播尚属于营销传播实践的新领域,值得探索和尝试的空间还非常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所带来的良益时,企业介入这一领域的力度必然会有所调整。第四,营销传播手段分析。利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网络社区用户的参与感和人际传播力。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首先要将已经聚合在网络社区中的人进行再聚合———前一个聚合指的是数量的聚合,第二个聚合则强调质量的聚合。也就是说,聚合那些符合企业目标消费者条件的网络社区用户。要实现这个层面的聚合,要先选择适合自身品牌、产品的传播介质,再设计好能激发目标群体共鸣的话题。所以,企业利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几乎都会始于对话题的设计与导出。尽管各个企业采取的方式不同,例如王老吉、可口可乐、欧莱雅等32个品牌采取直接话题引起网络用户注意,而伊利选择在开心农场以信息植入的方式吸引社区用户眼球,但不能否认的是,所有的企业均选择了利用某话题发起营销传播攻势。而有效的话题往往会引起一定数量的社区用户关注甚至参与其中,于是就易于形成消费者及第三方对与企业、品牌、产品有关的信息进行传播的现象,即口碑传播。本研究选取的33个案例当中,有29个均属于此类,占案例总数的88%,但我们同样不能排除“沉默的螺旋”存在以及负面信息的传播。因而,如果能有人在话题进入目标群体的视野之际,适时、适度地表达有利于营销传播实现的意见、言论或信息,并且这些又能对目标消费者产生正向的影响和改变,那么必然会增加营销传播活动成功的概率。这种能够对他人产生影响的人,往往是社区当中一向就有影响的人,也就是意见领袖。由于多数人通常会存在从众心理,一旦有意见领袖表明了态度,那么会有越来越多的社区用户形成与之相同或相近的态度。所以,意见领袖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意见领袖的形成、发现或者培养、合作均关系到企业与意见领袖双方面,故锁定适合的意见领袖并恰到好处地发挥其影响力,并不是能轻易实现的。本研究33个案例中,只有8个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这还不尽如人意。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网络社区中进行营销传播活动,议程设置几乎是一个必要条件,口碑传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借助意见领袖的力量则有助于整个营销传播取得更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认为,网络社区营销传播应将议程设置、意见领袖与口碑传播作为三个关键性节点,围绕三者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使三者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系统,构成一个有效的营销传播路径并进一步建构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模式。那么,如何能够使三者各自发挥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有机体,以促进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有效实现?这首先需要对当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二、基于“三个节点”展开的案例审视
1.“议程设置”视角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审视2.“意见领袖”视角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审视3.“口碑传播”视角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审视
三、典型案例凸显网络社区营销传播共性
在对以上案例进行了具体的理性观照后,本研究发现这些案例虽然是由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品类构成,并且也是由不同的网络营销传播主体所策划和运作,但并未妨碍其中仍然有一些共性的元素呈现出来。这些共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这些案例大多会通过发起一个被认为能够吸引目标群体关注、互动进而参与其中的话题作为其营销传播的起始。在诸多案例中,明确以发帖、博文或活动主题的形式导出营销传播活动的案例所占比重接近60%。例如,“吃垮必胜客”“封杀王老吉”“内衣宅男”“抢沙发”等均以具有冲击力的语言引得广大网络社区用户趋之若鹜,这就使营销传播已经成功了一半。这一数据还表明,大多数的营销传播主体对于如何在交互式信息平台上进行营销传播才能有效激发目标群体这一问题,已经有了深入客观的思考和认识。其次,多数话题通常现实感较强,容易引起网络社区用户的共鸣或兴趣。具体来看,娱乐型话题、热点事件型话题所占比重较大。诺基亚的“天下玩乐令”和麦当劳的“见面吧”属于能激起目标群体共鸣的话题;“封杀王老吉”是在汶川大地震王老吉慷慨解囊的赈灾捐款后出现的,是对热点事件的利用;壳牌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以CO
2、Key、Oil三部媒体互动广告带动起社区用户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热议。利用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话题进行营销传播话题的设计和导入,无疑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推广的十分有效的方式。此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同样能够产生良好效果的话题类型呢?这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之一。再次,人际传播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中越发彰显出其巨大魅力。可以从两方面加以阐述:(1)在一些案例中,有一类人会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往往是社区交流中的焦点人物,被广大用户所推崇,他们的言论、对待事物的看法通常会影响其他用户,会对营销传播的过程和效果形成一种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这一类人就是意见领袖。通过对以上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可以抽检出意见领袖在部分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存在。新浪微博博主、体育名人黄健翔,被联想看重,通过利用微博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时,就有机会获得手机;在诺基亚“天下玩乐令”营销传播活动中,著名音乐人张震岳、羽泉组合、方大同等以意见领袖的身份吸引了不少乐迷、粉丝的加盟。虽然目前意见领袖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中的参与比例还并不高,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意见领袖的中介作用和影响力能够并且应该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中得到更有效的发挥。(2)人际传播还表现为社区普通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通———这也是网络社区区别于其他网络应用的特征之一。普通用户间所形成的对营销传播信息的交流就是所谓的口碑传播———无论这口碑是自发的还是诱发的。口碑传播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中的表现也十分突出,企业大多已经具备了借助口碑传播实现营销目标的意识,并努力尝试对网络用户形成引导。可口可乐的“奥运火炬大使”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活动与腾讯QQ的合作就在一定程度上促动了普通用户间口碑传播的形成;相宜本草的社区营销传播中,试用者在社区论坛、品牌俱乐部中发表的试用评价也构成了普通用户的口碑传播,这对其他潜在用户的消费决策会产生较大影响。正是在以上营销传播共性的基础之上,本文初步建立起对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有效路径及相应模式的基本认知与思路。
四、对当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理性观照
网络传播篇9
第一,重视程度不够。网络媒体的发展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由于我国的城市形象网络传播起步晚,人们对城市形象网络传播不甚了解,不愿意在城市形象网络传播上投入过多。第二,专业人才缺乏。城市形象网络传播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一批懂网络、懂传播、懂策划的专业人才。由于我国城市形象研究发展较晚,城市形象传播教育发展滞后,缺乏网络媒体传播城市形象的专业人才,导致许多***府部门不知道如何进行城市形象定位,不会开展城市形象网络宣传。第三,策划性和互动性差。当前,一些城市已开始进行网络宣传,地方门户网站、商业网站、新闻网站等都有城市形象的内容,这些内容有些杂乱无章,有***府在网上进行的有偿宣传,有市民、旅游者、投资者等无意的信息,也有新闻报道时涉及的内容,缺乏规划性、系统性和多样性,难以留给受众整体形象和深刻印象。城市形象传播离不开***府和受众的有效互动,如城市形象定位、设计等不仅应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经济等因素,还应考虑市民及受众的观点,许多城市的城市形象网络传播机制不健全,尚未建立网络舆情收集和反应机制,不能对城市形象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
二、加强城市形象网络传播的策略
1.加强城市形象网络传播的领导工作。
城市形象的网络传播主体多为***府部门、企业、市民等,***府是城市发展的策划者与领导者,***府的宣传方式、目标制定等直接影响着城市形象传播效果。城市形象问题实质上是***府公关问题,涉及到***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等,需要有专门机构组织和协调城市形象宣传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成都市就成立了由房管局、旅游局、成都传媒集团等单位组成的“城市提升形象协调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宣传城市形象,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因而,地方***府应成立专门的城市形象领导小组,整合本市的新闻网站、商业网站、门户网站等网络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城市形象网络传播工作。同时,地方***府应加大城市形象网络宣传的投入力度,多在省级、部级网站上宣传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大力培养城市形象网络传播人才。
要通过网络媒体宣传城市形象,就需要培养一批懂网络、懂传播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府应成立城市形象传播机构,选拔优秀人才,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宣传队伍的质量。此外,地方***府应主动与知名网站、高校等进行人才培养合作,依托高校、企业丰富的资源优势,培养专业的人才,如让领导干部到高校参加学习培训或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网络传播能力和舆情表达能力。
3.科学确定城市形象网络传播定位。
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网络传播的基本前提和核心内容,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既能够体现城市的现代化特色,又能够体现城市的历史传统、民俗文化、精神理念。城市形象定位涉及城市视觉、行为、理念等形象,视觉形象主要指城市建筑、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志等,行为形象主要指城市的行为规范、行为模式、行为理念、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理念形象主要指城市使命、城市精神、城市道德观、城市宗旨等。在城市形象网络传播中,应将传统与现代、共性与个性、环境与功能等结合起来,在准确把握城市的经济、***治、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形象定位,重点推介城市的发展环境、独特资源、***府形象、城市文化等。在城市形象定位之后,应打造城市形象关键词,从不同侧面支撑城市形象定位,如果关键词选择不合理,就会使城市形象宣传效果大打折扣。例如,长春市的整体形象定位是“东北亚文化名城”,在传播城市形象时又提出了“电影城”“雕塑城”“汽车城”“大学城”等,但由于这些并不能很好地支持“东北亚文化名城”这一城市定位,从而影响了城市形象网络传播的效果。
4.运用多种网络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篇10
关键词:网络传媒;经典理论;新闻传播;冲击;解构
一些经典的新闻传播理论所论述的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曾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媒体的种种现代神话。然而,网络传媒诞生以来,传媒机构在传统媒体时代的垄断与控制地位被打破,任何网民都变成了新闻传播的参与者,许多经典的新闻传播模式与理论已无法解释网络媒体新的传播现象了,这就使那些形形的经典的新闻传播理论受到了冲击与挑战。
一、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
“把关人”理论最早由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他认为在信息传媒中有大量的信息“把关人”存在,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新闻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之后,传播学家怀特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他认为,社会上到处都是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能只是“有闻必录”,而要有选择地传播新闻。“把关人”理论认为,媒介在信息传送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功能,从社会、***治、经济、文化、审美及自身利益价值出发对新闻信息进行层层把关、筛选与编码,决定最终面向受众的新闻信息,并通过发出的新闻信息影响作用于他人。因此,在传统媒体运作过程中,“把关人”的作用极其重要,所把的“门”体现出权威性、规范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然而,网络传媒的兴起,其数字化技术特性决定在网络传播中没有控制新闻信息系统的“门”,传统中心化的传播方式被网络非中心化的传播方式所取代。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其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呈现的新闻信息模式,网状结构使信息流动路径变得多样化,网众只要利用服务器等技术就可以避开各种控制与障碍,选择不同的路径交互随意、随时随地与接收新闻信息。因此,网络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超市”,是网众的“公共领域”,网络传媒中信息处于自由的状态,网众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互联网中而不经中间环节新闻信息,网络媒体已没有了“把关人”或是把关已困难重重,传统“把关人”对新闻信息的选择与控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变成了自由的传播空间。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后信息时代的大众传媒帝国逐渐瓦解。网络将按照个人的独特需求分门别类地进入一个个家庭,任何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中驰骋。权力从传播者那里转移到接收者这端。
有学者认为,网络依然存在“把关人”,理由是网络把关人变成了“隐形化”的“资讯人”或“引路人”。除大型门户网站还保存了传统媒体的机制外,人际交流网站(如BBS)也有版主,他们有权删除不合适的帖子,对网上信息进行监管,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其实,这些所谓的版主是难以承担传统“把关人”那样的角色。其一,网络新闻信息的海量而难以把关。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出,网上新闻一般寿命只有15分钟,编辑、版主是没有精力与能力编辑与删除网络海量信息的。其二,在网络某些单一的社区、网站也许能删除、封杀一些新闻信息,但互联网是一个根状相联延展性的网络,你过滤、封杀了这个网站,其他网站又出现了;国内网站把关了,国外网站又渗入。加之网民自由度极高,他们可以不断地拓展“栏目”、“版面”,可以在不同的站点新闻信息,网络“把关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其三,网络传播是一个复合、整合式传播系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传播形式,网络中的BBS、社区通讯、手机短信等这些传播领域,传者与受者处于松散的传播环境中,那些在传统媒体中被“把关人”删除、修改、过滤的内容与形式,在网络空间里却能大行其道,广为流传。其四,传统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质量,往往取决于信息“把关人”的水平,而在网络传媒中已把传媒的权力分给了网民,新闻信息的质量往往取决于网众整体的水平。因此,网络时代,要想对新闻信息的传播与接受进行严格的控制,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实,网络传媒已无法承担“把关人”的角色了。
二、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冲击
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提出。1972年和1976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总统竞选研究中,通过定量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说。在随后的30多年中,有美国的芬克豪泽、丹尼利恩、瑞斯等众多传播学者作了进一步地研究,使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理论认为,受众不仅是从媒体上去认识公共的论点,而且依据媒体对传播信息进行渲染的程度,形成对某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即某些话题经大众传媒的宣传后,会对受众产生暗示作用,从而使受众认同这些话题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媒体宣扬的导向中。也就是说,媒体强大的掌控能力使传播的新闻信息具有一种主流性、严肃性、重大性和导向性。因此,按照“议程设置”理论,受众在判断某一个新闻是否重要时,最主要地取决于媒体对这个新闻的重视程度。
网络传媒中虽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议题设置,但它同传统媒体完全不同:一是传统传播过程的受众总是被动地接受传媒的新闻信息,他们只能在媒体为之设置的议程中,进行有限的挑选接收,而无法同媒体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更无法新闻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的议题很多且杂乱,根本无法进行到议程设置。二是传统媒体关注的是传播者的掌控能力,想的是怎么把新闻信息“推”给受众,受众没有选择相关议题的自由。互联网因其网络分布式传播模式,大大地降低了中央主机的控制力,能实现传者与受者的互动双向交流,网络传播极大地释放了受众参与传播的主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媒体的控制权。正如波斯特所说:“当代大众媒介转化成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时,发送者变成了接收者,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统治者变成了被统治者,这样,用来理解第一媒介时代的逻辑就被颠覆了。”三是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海量,网民在网络世界拥有无限自由,传播者难以控制他们选择信息的自由,网众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来挑选新闻信息,或发表许多自己的看法,修正传播者设定的议程,网络传媒也就弱化了“议程设置”的效果。四是网络传播是全球性的,目前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互联网联接,各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是不同的,在本国设置的议程,在彼国就难以起到作用;若本国受众不满足于本国的新闻报道,他就可能通过网络选择其它国家对同一问题的新闻信息。这种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的议程设置必然会相互干扰甚至对立,网络传播的跨国界性质也给“议程设置”带来冲击。因此,网络传播已改变
了网众的思维方式、信息接收方式,网民普遍意识到传统单向度的传播方式已经改变,网络传媒实现了从下向上的传播。吴风指出:“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不同,它是一种‘弱控制’的传媒,一部分传播权力由少数人的手中分散到了广大网民手中,多元化的传播者、开放的传播渠道、复合式的传播形态都弱化了传媒为公众设置的议程的效果……哪怕只是在人际交流中流传的片段猜测也会以大众传播方式在网上扩散,诸多围绕同一事件的猜测会形成网上的公众议程,从而瓦解和弱化传统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
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冲击
这个理论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内尔-纽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她认为,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大众传媒所持的观点在社会上占据相当强的优势,对受众造成一定的压力,受众在表明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时,总要对周围的传播环境进行观察与了解,审视已被广泛接受的观点和行为模式,当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主流意见时,受众便会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反之,当发现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属于少数弱势意见时,因为人都惧怕自己的观点与众不同而受到社会的孤立,就会屈从于周围的压力而保持“沉默”,逐渐放弃原来的想法和观点,这是因为人的“社会天性”是害怕孤立而受到社会的惩罚。这样一来,一方“沉默”的结果是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优势意见也就变得越来越强大,它反过来又迫使弱势意见更加保持沉默,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一方传播声势越来越大,另一方却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沉默螺旋”效应。
“沉默螺旋”的产生,传媒必须是惟一的新闻信息渠道,且信息的传播带有明显的偏向性,这种获得新闻信息渠道的单一性,使受众不得不把媒体的观点当作普遍的观点而使自己保持沉默。然而,当今网络传媒已改变了这种状况:第一,网络传媒同以往的传媒不同,它是在虚拟的空间中进行的传播,在网中人们通过交互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网民掌握了传递信息的主动权,并形成了具有共同观点与兴趣的“电子共同体”,因此,受众在网络传播空间中很容易找到与自己所持观点的支持者。第二,网络传媒是双向互动的传播,在这个“点对面”、“面对点”、“点对点”的传播世界中,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吸收新闻信息,甚至发送新闻信息。第三,在这个虚拟的传播世界中,网民的身份是匿名的,网民的血肉之躯并未置身于网络虚拟空间,他们用虚拟符号进行着传播,这使传统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转变成了具有相当自由度的信息传播人,由于网络参与的平等性、身份的隐匿性,网中已形成一个个相对***的个人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回避让他们感到失调的环境,网民完全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意愿去主动地寻找、选择、吸纳需要的信息、回避不需要的信息。第四,在网络传媒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自由性,不仅网民可以选择同自己所持观点一样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在网上的传播栏目,或是个人网页,或是虚拟社区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广泛传播自己的观点,在此“沉默者”已不再沉默了。第五,网络传播是跨国家与地区的传播,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世界各地的网民有共享新闻信息的可能,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大大削弱,传统传媒的“信息过滤器”完全弱化,传统媒体对舆论的控制权、影响力开始消解,媒体所持观点对受众造成的压力也就弱化。可见,网络空间里无视受众的主动性而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已不可能,中心在去除,网众不仅不再“沉默”,而且在网络平台上可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与观点,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已彻底地打破了传统传媒的神话,使每一个过去被看成小人物的受众,一跃变成网络传媒信息的者,实现了网民自己主宰命运、参与社会的梦想,“沉默的螺旋”理论就与网络传媒所表现出来的传播特点相背离。
四、对“意见领袖”理论的冲击
“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即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物,这种人非常聪明与敏感,能够将媒体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传递给别人,并深刻影响受众的认识。这个概念来源于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对1940年美国俄亥俄州伊利县的选举研究,研究者定期对这里的选民进行访问,以确定哪些因素最大程度地影响了选民的投票决定。结果发现,大众传媒信息并不是直接传输给受众,而是首先抵达意见领袖,接着,经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将其所见所闻传递给同事或接受其影响的追随者,从而影响社会舆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传播舆论领袖受传者”流程模式。
在网络传播时代,由于信源的增多,新闻信息的海量,人人可以在网中传播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作品,阐述自己评价,在接受新闻信息时网民有很大的主动选择的自由去选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些都无须经过中间环节的筛选,更无须“意见领袖”的影响来引导。网络时代形成了自由传播的新模式,极大的加强网民的自主性、自由性、互动性,网民有了更多的表达个人意见、体现个性的空间,网络已经形成为一个新闻信息传播分散的空间,网络给予了网民足够的话语权,网中的各种新闻信息,无论雅俗、美丑,是否符合社会舆论的要求,只要能吸引眼球、引起注意,都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与接受。我们以网络博客为例。博客是由英文weblog(译作网络日志、网志或部落格)演变而来,是在开放源代码构建平台上的个人信息中心,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的网络链接,是一种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方式。每一个博客作者都是一个传者与受者,扮演着独特的社会角色。作为一种网络自媒体、私媒体或个人出版形式,因它缺少了传统“把关人”这个中间环节,有人称之为“一个人未经编辑的声音”。博客对传统传播方式具有无可置疑的颠覆性,使网络传媒更加趋向多元化、复杂化与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新闻传播专业机构的影响力与控制力。通过链接,网众可以越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直接与信源相接触,也可以随时改写所谓的“意见领袖”的意见。因此,在这里难以形成引导舆论、影响受众的“意见领袖”。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网络传播引发的信息***把人类带入了“沙皇退位,个人抬头”的“后信息时代”,这时“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信息和娱乐的系统。”“真正个人化的时代来临了。”15加之网民之间互不相识,新闻信息多得无从选择,网民凭借网络传媒技术的超链接、超文本性带来的搜索方便,往往穿梭于不同的网站,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选择新闻信息,什么新闻信息属于主流或支流?什么新闻信息重要或次要?网民做出判断的预设不再是“别人的意见是什么”,而是个人的自主判断、自我选择、自我分析、自由表达的加强。这就解构了经典“意见领袖”的说法。
五、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冲击
这一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媒介发展迅速,使受众对大众传媒的需求越来越高,促使一些传播学者诸如贝尔森、赫卓格、麦奎尔分别对大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