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10篇

经济体制改革篇1

我国财***经济效率:指标体系、评价与对策王谦 王旭东 刘蕾 (116)

“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收支调节作用比较何凌云 刘传哲 唐安宝 (121)

从结构角度解读我国财******策的转变陆剑 李菲 (125)

期货交易、信息传递与现货市场波动关联性研究——基于中国香港市场H股指数、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期货的实证分析徐凌 赵昌文 (128)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特征和支付结构机制研究宋宸刚 (135)

利益博弈视角下小产权房的经济学思考许海燕 梅昀 张汉江 (140)

城市拆迁中合谋行为的博弈分析及机制设计彭小兵 张保帅 (144)

美、英水利财***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刘红梅 龚奕 王克强 (149)

农地征收程序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彭立峰 (154)

国外版权产业发展概况及借鉴王晓红 (158)

美国财******策对完善我国财***公共支出制度的借鉴钟晨 (163)

社会诚信缺失与重建的思考俞萍 (166)

城市品牌经营机构的组织模式研究秦霄 伍青生 (170)

我国现行零售药店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思考——基于全国2656家零售药店调查分析周戈耀 王国庆 朱昌蕙 (175)

浅析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策略李智 (179)

总部经济与工业企业发展浅析盛钢 (182)

利益矛盾论视野下食品安全治理的一种模式变迁王虎 李长健 (19)

多层次可持续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吴祥佑 徐玫 (26)

我国通货膨胀的根源分析及其治理的***策组合选择任品一 尚庆琛 (31)

论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规制中的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郭蕾 (36)

“小***府”模式在中国的构建司林波 (41)

社会公正感视域中的***策决策及其优化李强彬 姜丽红 (45)

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肖艳 (49)

自然资源产权的分析与思考甘庭宇 (54)

基于权力博弈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分析——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马永红 李海超 何飞玲 (58)

我国***策性破产实施进程及遗留问题研究陈天妮 (62)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一个沉淀成本的分析视角张炳雷 (66)

基于企业绩效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研究——从唐骏“转会事件”说起陈华 赵俊燕 (70)

现行征地程序缺陷及其改进研究李红波 (75)

我国征地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探讨王开盛 杜跃平 崔传斌 (81)

中国区域差异演变新特征及未来变动趋势分析郭岚 (86)

关于创建长江三角洲区域协调组织机构的探讨靖学青 (91)

***工企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李兴江 何佳颖 (95)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人口再分布研究柴剑峰 邓玲 (98)

基于教育因子的区域人才资源流动分析王修来 金洁 沈 (103)

论县级***府经济职能的特点与创新徐井万 (107)

《经济体制改革》 (F0002)

《经济体制改革》杂志投稿须知 (F0003)

纪念改革30年专题论坛

我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三十年:理论回顾与述评赵峥 (5)

改革开放以来货币***策运行轨迹及实施效果分析田敏 邱长溶 (10)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行***体制演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个基于***府、市场、社会的分析框架郎玫 张泰恒 (14)

民间金融的比较优势、发展动因与前景探析李富有 李新*** (111)

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与正规化问题--基于诺思的制度起源理论肖本华 (116)

我国福利收入对地方财***收入体系的影响范琦 (120)

金融资产的超额回报与金融企业的估值姜淮 (125)

民生改善的税收路径选择单晨光 王映健 干莹 (128)

共建成渝经济区***策措施保障研究钟敦慧 张明举 (131)

自由贸易区:天津港保税区的转型方向刘辉群 (136)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思考谯薇 (140)

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商业集群运行机理彭继增 (145)

对“信息四川发展战略”的思考文兴吾 (149)

震区灾民的住房问题与住房保障路径探讨田焱 任平 王丽娟 (159)

房地产宏观调控***策绩效评价及相关思考望晓东 张效*** 袁中友 (163)

住房过滤理论对建立中低收入住房保障制度的借鉴刘友平 张丽娟 (154)

基于态势分析的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研究黄海峰 李慧颖 (168)

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环境创新徐宪 (172)

公共医疗保障与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视角王根贤 (175)

国有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研究陈丽娜 刘燕 (178)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及其缓解策略研究黄远新 田红英 (181)

人民币汇率制度目标模式选择的思考李杰 沈鲁青 (18)

***府应对合法性递减危机的关键性途径选择--基于意识形态和制度创新力量的比较分析视角蒋满元 (23)

公用事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郝二虎 (28)

西北公益性铁路产权制度创新研究廉李章 (32)

变革社会中我国NGO发展的行***生态论析曹爱*** (36)

劳动力市场利益均衡机制的运行现状与对策--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陈晓云 刘茂香 (40)

从风险传导机制看社会保障制度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武萍 (44)

从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看我国国防工业的体制与机制创新汪浩瀚 (48)

垄断性与竞争性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甄别孙少岩 赵岳阳 (52)

国有企业改革与剩余权配置:对要素重要原则的解析徐传谌 张东明 (56)

我国企业并购出发点的文化思考与定位王圣宠 (61)

商圈企业集聚的经济学分析及***府的作用罗建勤 (65)

产业模块化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梁*** (68)

中资企业跨国经营失误探讨--基于文化差异处理视角刘家凤 (73)

家族企业文化的源流及其嬗变胡帆 (77)

重新认识“被管理的心”--知识型情绪工作者的特征及管理研究关培兰 付华 吴晓俊 (81)

民营企业员工流失的心理契约分析及对策探讨梁平 董宇翔 (86)

农地发展权价值的经济学分析臧俊梅 王万茂 陈茵茵 (90)

对西南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96)

公共利益的确认与我国征地制度改革贾莉 (103)

征地过程中利益主体的矛盾演变分析韩纪江 (107)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林凌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税收体制及税负变化湛忠灿 (8)

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三十年制度变迁研究及启示卢阳春 (12)

大国崛起的地方***府激励与效率之路——我国改革30年地方***府绩效评估厘清、反思与展望尚虎平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审批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徐增辉 (12)

***府管制的理论演进及我国经济转轨期***府管制的理论假说杨绍*** (16)

经济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及其构建韦鸿 (21)

基于转轨性获利机会的三阶段释放模型:中国制度变迁中的一种收益实现机制段***芳 高长春 胡小红 (26)

论我国水权交易与转换规则的建立和完善韩锦绵 马晓强 (31)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村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分析徐林清 (36)

我国现行养老社会保险转制成本处置***策的缺陷——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龙卓舟 (40)

公共部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内涵与基本模式李博 田书源 (45)

地方***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经济发展绩效及改善对策寻舸 彭国甫 (49)

国有投资公司的产权结构特征与治理蒋琳 (53)

从***到人民代表股东会——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批判与重构燕春 史安娜 (58)

经营者变更与公司业绩:一个公司治理的视角王丽娜 (62)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企业伦理的生成与建构袁雅沙 (67)

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研究李晓峰 徐玖平 (72)

我国***董事的声誉激励机制研究陈艳 (77)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利润舞弊的影响管亚梅 (83)

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盈利能力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陈春发 朱意 (87)

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发展途径毕朱 柳建平 (92)

目前法律框架下农村土地产权界定的难点分析孟祥仲 朱健 (97)

整合粮食产业链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何官燕 (10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选择:构建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刘荣材 (104)

地方***府角色的冲突与整合探索——基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视角张志英 (109)

农村财务治理机制及其变迁研究——兼以浙江为例刘知林 (113)

土地征收行***救济——合理性及路径选择张梦琳 梁亚荣 (118)

财***收入流失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王贵民 (122)

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法律障碍与对策唐雪峰 盛***锋 (125)

国际投资自由化趋势与我国外资监管邓宗豪 冯镜 (130)

论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选择和设计王刚 (134)

社会资本、信用合作组织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创新——以湖南省汨罗市为案例彭佳 吴小瑾 (139)

从税收原则浅析营利性医院的税收歧视代嵩岚 (143)

中国制造与城市制造业发展战略雷平 施祖麟 (145)

国际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级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宋大勇 (149)

新公共服务治理模式对中国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其应用赵璟 ***兴华 (154)

土地联盟:长三角土地利用模式之趋势分析刘建森 华彦玲 (159)

竞争与合作——成渝“哑铃共同体”发展模式高宁 (162)

县域间合作的因素分析及合作机制构建曹洪 宋志斌 (165)

论***府规制对发电市场结构演进的影响唐昭霞 罗增永 (169)

我国风险投资价值评估研究特点及存在问题谭胜 杨浩 (173)

建设创新型城市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单佳平 (176)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竞争力分析周斌 (179)

我国企业人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刘晓云 刘乐 (182)

***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国外研究评介韩艳涛 (5)

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机制与协调性分析冯冰 (10)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改革开放30年经验的总结孔伟艳 (14)

论我国中央行***体制改革:大部制戴昌桥 (19)

中国货币***策决策体制改革探讨刘丽巍 (25)

应该分权还是授权?——对我国财***管理体制的反思李森 (30)

国有资源类资产租赁经营的法律问题研究倪受彬 (35)

从外国对华贸易摩擦透视中国产业***策的结构性问题田玉红 (40)

论“经济人”假设的古典回归——基于经济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思考刘后平 (44)

公司治理与和谐社会建设: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孙文 (48)

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有效性的理论探讨马会起 (53)

管理层持股水平与公司绩效的N型关系研究冉茂盛 贺创 罗富碧 (57)

我国企业的扩张动力:基于***——企网络关系的思考李晓波 (62)

自主创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来源何骏 (66)

地区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唐琼 张克俊 (69)

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方向偏好林俐 (74)

薪酬分配外部公平性对高学历员工的影响研究邵建平 闫娇 任华亮 (78)

权力、权利和利益的博弈——我国当前土地征收问题的法律与经济分析李长健 徐海萍 辛晨 (81)

按农龄分配:创新还是回归?——转型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农龄应用分析顾莉萍 薛莉 (87)

农村土地保障模式创新:保障与效率共赢何旭开 董捷 (93)

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寇荣 谭向勇 (97)

对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黄伯勇 (10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绩效分析许恒周 曲福田 郭忠兴 (105)

新企业所得税法中的反避税规定:评估与完善常世旺 韩仁月 (109)

纳税人与税务人委托李传志 叶民强 (113)

解析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贷款合约谭太平 孙文*** (117)

关于财务运行风险的几点思考郭潇潇 (122)

对银行卡收费的经济学思考张永庆 高广阔 缪磊 (125)

香港与内地的信贷业务运行比较及思考陈泽鹏 何月湄 (128)

四川工业园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陈永忠 梁灏 王磊 (134)

论西部矿业城市生态社区建设与管理吴妤 黄寅德 (144)

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研究王瑛 (149)

欠发达地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路径王金友 曹洪 (153)

论信息服务与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李林 (156)

后综合治理时代的证券公司行业股本规模优化研究姚旭东 张赟 (160)

论完善资本市场层次结构与相关法律体系建设毛跃一 靳景玉 (164)

医疗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美国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王艳艳 (167)

美、德劳资关系发展的路径依赖研究李向民 邱立成 (171)

关于深入推进市场配置资源的若干思考苏梅 向东 (175)

经济体制改革篇2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

中***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3―0―01

也许是历史的原因,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的起源地,总是在行动上与这片土地的天然气质带着一丝牵连,怀柔而含蓄。

说到中国的改革,势必会立刻联想到当下谈的最热的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倘若要对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法律的解释,一定会有人站出来说,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就是在走***策之治的道路,上升不到法律的高度。也有人会说,中国改革走到目前这种状况,是“先体制外后体制内”,从最脆弱最易突破的地方开始,从传统***权势力最不关心的地方和领域开始,最后接触到中国改革最核心问题。

不论采取的是什么途径,要想取得改革的实质性成功,最终必将触碰到维持社会发展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那就是法律。倘若把现阶段放入历史中来考量,中国正在走的是从“***策之治到法律之治”的道路,把***策推动作为最终实现法治的必经阶段。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步步成就的取得,逐渐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普遍关注,他们纷纷探究中国这种如同“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如何能够给中国带来越来越大的利益。经济学家们将中国这种改革模式称为――渐进式改革。

这不同于前苏联休克式疗法,搞一夜之间的大巨变这种暴风骤雨般的***。这种“渐进式”是有好处的。通过分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十年历程,虽然改革的过程跌宕起伏,但是改革的路线却相当清晰,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改革的目标也愈加彰显。改革从微观入手,慢慢延伸到宏观领域,这在逻辑上具有不可逆性。以往我们改革措施和强度都是针对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社会承受能力来确定的。也许正是这种怀柔含蓄式的改革正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种改革的方式,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市场经济也会以这种方式步入法治经济。

我们的市场经济现阶段来讲发展并不完善,其原因是缺少与其相适应的市场经济基石,比如缺少商业传统、公民民主与公平意识,***治体制传统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服务市场的法律的缺失或法律体系的失衡。在产权方面,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2、13条明确规定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虽然法条上有明确体现,但宪法司法化的途径在哪里?又如国家的一种无形产权,如国旗、国徽、“中国”字号等,商誉就意味钱,这也属于国有资产。因而不应只将国有企业限于国有资产,它还包括国企外很多内容。在市场准入、交易与退出上面,很多法律只是***策性宣言而并没有太大的可操作性,如刚颁布不久的《反垄断法》,与美国的《反托拉斯法》相比,如何来保护或者说培育竞争文化,界定***府与市场的边界?法律有效调控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前提是社会主体对法律的忠诚和信仰。我们可以说《反垄断法》是很先进与科学的一部法,但它能否解决现实问题才是优法与恶法的关键。倘若国家制定和颁布的许多经济法律、法规被高高挂起、虚置一旁,很难实现其调控和规范市场经济的功能和价值。还有,法律对一些特殊主体保护过宽,如“三资”企业法应给国民、外国人统一的待遇,统一标准、规格,使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展开公平竞争。此外,还有作为法治经济精神基石的诚信的缺失。

这些问题,都是需要从制度层面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而制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创新的过程,而且只要我们承认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上掌握程度上的不对等性,那么改革是必然不可能提前设计的非常好且一夜之间就发生彻底的变化的。任何制度的变革与创新都有相对稳定性和历史承继性。中国的现行法律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经济转型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也就是说,确认和保障市场经济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的法律需要变,确认和保障市场交易规则和竞争规则的法律需要变,为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滞后性而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需要变,在国际经济交往和国际经济活动中调整对外经济关系的法律需要变。因为这种历史的变化符合法治化要求。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是向着法治化要求的改革,这种改革是渐进式的且只能是渐进式的,它不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策之治,而是由广泛的利益相关者这一微观主体发动的自下而上的“***”。只不过,这场***不像以往暴风骤雨那般。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蔡肪、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经济体制改革篇3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的十七大以来,我们深刻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任何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好的体制机制,就会有好的发展方式;反过来,体制机制不顺,发展方式也很难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状况影响利益分配格局,利益分配格局引导人们行为,人们的行为决定发展方式的取舍。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就不可能有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因此,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和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十报告提出要在以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府职能。处理好***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战略制高点。***的十报告强调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府作用。要深入推进***企分开、***资分开、***事分开、***社分开,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要加强***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要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进一步减少和调整行***审批事项,减少***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继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全面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促进产业升级、参与国际竞争、提升综合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除各种制度,强化产权保护,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对于保持宏观经济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健全财******策、货币***策和国家规划等多种***策工具相统一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策协调配合。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民生改善等调控目标之间要相互衔接,避免顾此失彼。各项调控目标与***策手段之间要协调配合,财***、货币、投资、产业、土地等***策工具要科学统筹、综合运用,实现各项宏观调控***策的内在统一,避免***策工具之间相互矛盾和抵消,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加快改革财税体制。这项改革极为重要和迫切。必须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益分享制度。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全面改革资源税。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构建地方税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命脉。必须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继续深入推进国家控股的大型金融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加快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推进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积极培育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完善地方***府金融管理体制。稳步推进金融开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经济体制改革篇4

一、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府职能

积极推进***事分开、***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取得实效。研究制定事业单位财***投入、资产管理、人事工资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策,启动事业单位改革(牵头部门:县编办、县人事局)。研究制定促进行业协会规范发展的***策意见,明确***府与行业协会分开的职责范围,将应由行业协会承担的社会经济事务交由行业协会承担,全面完成行***机关与行业协会脱钩改革(牵头部门:县民***局)。

加快推进***府职能转变。切实推进***企分开,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许可和行***审批,贯彻实施《重庆市建设领域行***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重庆市人民***府令第190号),在建设项目五大环节全面启动有限并联(合并)审批试点,实现投资工作部门联动。切实创新***府管理方式和内容,研究制定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管理的意见,重点规范安全生产、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义务教育、进城务工农民管理、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管理体制。切实推进***务公开,贯彻实施《重庆市***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完善***府重大决策集体讨论、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决策跟踪与评估、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牵头部门:县***府办公室、县编办)。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新一轮机关工资制度改革,规范工资分配机制(牵头部门:县人事局)。

开展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府行***效率的前期研究。研究建立行***许可项目的动态评估机制,新设定行***许可项目的审查论证机制以及审批许可事项的监督管理机制的相关办法(牵头部门:县***府法制办)。研究改革对各级***府的业绩考核评价办法,引入绿色GDP、社会事业发展等考核指标,引导各级***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方向实施行***行为(牵头部门:县***府督查室、县统计局、县人事局)。

二、完善***府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建立促进资源节约的价格形成机制取得突破。贯彻《重庆市人民***府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05〕116号),探索研究“十一五”水价改革方案,适时调整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水利工程供水(原水)价格和城镇供水价格;深化煤电价格联动改革,推进煤炭价格市场化。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理顺城镇天然气价格;探索制定对企业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部分实行加价收费的***策,充分发挥价格调节作用,促进节能降耗;建立水、电、气价格改革与调整城镇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的联动机制(牵头部门:县物价局、县财***局、县计经委、县市***局、县水务局、县企业发展局)。

继续推进财***、投资体制改革。着力调整财***支出结构,逐步减少和退出对一般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的财***直接投资和补贴,增加财***在各类公共服务中的投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切实推进***府收支分类改革。进一步完善市级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善部门预算管理的定额标准体系、预算项目库管理模式和债务预警机制。继续深化***府采购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投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牵头部门:县财***局、县机关事务局)。修订《**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有关配套管理文件,对***府投资项目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投资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对投资项目的招投标和稽查监管,延伸投资项目管理链条(牵头部门:县计经委)。

开展重要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前期研究。制定明晰自然资源产权、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策意见,逐步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土地、矿产、林业等资源有偿使用、生态恢复和补偿的收费***策,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合理价格机制(牵头部门:县物价局、县国土房管局、县计经委、县财***局)。

三、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镇机构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取得突破。按照《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意见》(渝委办〔2005〕9号)要求,转变乡镇***府职能,整合事业站所,确保乡镇机构和实有人员只减不增。巩固税费改革成果,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牵头部门:县编办)。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交易所”、“土地托管中心”和“土地仲裁机构”,坚持“自愿、依法、有偿”原则,通过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联营等方式,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牵头部门:县农办、县国土房管局)。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和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村发展和保障农民权益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牵头部门:县国土房管局)。全面实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重点创新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完成基层农业服务体系的公益性与经营性分离,进一步强化公益性职能;贯彻实施《重庆市人民***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渝府发〔2005〕81号)和《重庆市人民***府办公厅转发市民***局关于加强农村基层专业经济协会登记管理和培育发展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渝办发〔2004〕47号),新发展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牵头部门:县农办、县民***局)。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农村公路建管养并重(牵头部门:县交通局、县农办)。完善农村投入保障机制,贯彻实施《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县以下财***体制的实施意见》(渝委办发〔2005〕10号),推进“乡财乡用县监管”等县乡财***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改革;完善和强化粮食直补及购买农机具补贴***策,建立农民增收和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牵头部门:县财***局、县农办)。

开展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和农村金融体制的前期研究。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的确认,进一步推进集体所有权、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探索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牵头部门:县国土房管局、县农办)。

四、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与竞争力

实施全市小型煤矿企业资产整合相关意见,促进煤炭企业规模化经营(牵头部门:县安监局、县企业发展局)。继续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制约瓶颈。认真贯彻执行《重庆市人民***府贯彻〈***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05〕85号),放宽非公有资本市场准入,并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根据新《公司法》鼓励自然人组建股份公司(牵头部门:县企业发展局)。深入推进金融服务计划,加大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力度,推进***府综合授信和中小企业贷款工作(牵头部门:县计经委、县财***局、县企业发展局)。

五、建立健全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

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突破。研究制定促进我县自主创新的有关配套***策,完善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牵头部门:县科委)。

继续发展人力资源市场。推进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功能完备、互有联系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对按规定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的各类职业介绍机构给予补贴;将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资金列入财***预算,***府就业促进***策向困难群体倾斜,指导帮助2300人就业和再就业(牵头部门:县劳动保障局、县财***局、县人事局、县教委)。制定实施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策,全面推进进城务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牵头部门:县劳动保障局、县农办)。

继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商贸流通企业重组整合,培育商贸流通大公司、大集团。改善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强化工作推进机制(牵头部门:县贸易局)。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企业联合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企业资信评估系统、***府征信系统的建设,推进各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牵头部门:县计经委)。

六、建立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继续完善各类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以混合所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出台企业年金实施办法;统筹研究进城务工人员、征地农转非人员、困难企业职工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办法(牵头部门:县劳动保障局、县民***局、县国土房管局)。进一步抓好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着力解决城乡五保户、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和低保户大病医疗困难,建立完善教育救助、司法救助、住房救助的统筹协调机制;全面推行城市低保分类施保,稳步推进农村低保;探索老龄人社会福利机构“民办公助”和“公办民营”的经营管理新路子(牵头部门:县民***局)。

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实行教育行***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措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探索建立***府引导、市场调节、资源整合、扩大开放、扶优扶强、服务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提高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牵头部门:县教委、县劳动保障局、县计经委、县财***局)。

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牵头部门:县文广局、县人事局)。

继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探索平价药房和平价医院运行模式;加快乡镇卫生院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牵头部门:县卫生局)。

七、加强改革工作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各项工作,突出改革重点,细化改革任务,强化改革责任,充实改革力量,加强改革协调,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推动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建立改革统筹协调机制。规范发展改革工作机构职能的工作,建立发展改革部门统筹指导改革工作的体制(牵头部门:县编办)。

经济体制改革篇5

(一)加快服务型***府建设。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府建设,提高***府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管理体制。继续推进***企、***资、***事以及***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要进一步清理行***性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利用**市民服务热线等各种渠道听取民意,改进***府工作。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规范***府核准制,健全登记备案制,真正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按照“市场化取向、***会分开、强化服务、依法监管”的要求,围绕解决***府与行业协会脱钩、行业协会与***府财产分离、公务人员在行业协会兼职等问题,适时启动行业协会改革。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手段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加快健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完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

(二)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要以国家颁布的支持产业振兴规划为指导,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以贯彻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契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和保持稳定”的原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力推进。对资产状况良好、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管理创新、加大企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力度等方式,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对历史负担沉重、维持经营但后劲不足的企业,通过采取引资扩股、股权多元化及国有产权整体转让等方式,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对长期停止经营、资不抵债、盘活发展无望的困难企业,通过采取***策性破产、依法破产、低水平维持存续等方式,妥善安置职工,推动企业适时依法退出市场,确保社会稳定。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途径,进一步降低门槛、出台优惠***策,引导大学生和各类下岗人员创办企业和到非公企业就业,特别要支持大学和科研单位中有自主知识产权及科研开发能力的人员创业发展。进一步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策措施,开放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策。完善金融、税收、信用担保、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策,改善行******和司法环境,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三)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快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发展。实施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扩大企业上市培育范围,充实上市后备资源库,做好重点拟上市企业上市的指导工作。协调、使用好省上市企业专项扶持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积极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改革土地供给制度,规范经营性用地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制度,完善征地制度,强化市场对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制定引导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使用的***策措施,允许农村乡镇企业用地和符合城市规划的其它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在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以出租、入股、联营、转让等方式进入市场。消除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和分层性的问题。积极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加强法制和舆论监督。

(四)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稳妥搞好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按照省里部署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完成覆盖全市的乡镇和新型农民社区(中心村)的规划修编,以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在加强耕地保护的基础上,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抓好章丘市以金融改革为重点的“省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市”的工作。

经济体制改革篇6

(一)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规范乡镇机构设置,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转变***府职能和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市人事局、市编办、市民***局负责)。

(二)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措施,完成“教育惠民行动”所确定的“两免一补”目标任务(市财***局、市教育局负责)。

(三)改革县乡财***管理体制。在全市所有区、县全面推进“乡财县管”的财***管理体制;健全县级财力最低保障机制,力争年末全面解决财***困难县基本支出需求财力缺口问题(市财***局负责)。

(四)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和推行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经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有稳定收益的项目,扩大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市农业局、市农办负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健全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征地拆迁补偿机制,切实维护合法权益(市国土资源局负责)。

(五)健全农业经营机制和服务体系。出台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农技推广机构按区域建站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农业科技人员联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制度;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围绕我市的“五大”拳头产品,重点抓好10个省级、20个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市农办负责)。继续推动各级供销合作社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标深化改革(市供销社负责)。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成立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推进农业***策性保险试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市财***局、市金融办、市农办负责)。

二、大力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落实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策;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完善不同类型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不同收入分配办法的新机制;稳步推进市川剧团体制改革;整合资源,组建旅游文化产业实体(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市文化局、市广播电视局、市***、市编办负责)。

(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职业院校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办学规模,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做强职业教育品牌;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和教职工聘用(任)制、届满考核续聘办法;继续深化职称改革,完善竞争评聘机制和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探索建立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的服务期制度(市教育局、市人事局负责)。

(八)加快科技创新建设步伐。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形成“企业主体、产业布局、工程模式、集成推进”的科技新体制;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争取我市更多企业享受国家、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策;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指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建立技术创新中心或技术联盟;探索我市与省内综合性高等院校、省科青联的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继续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技管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突出科研经费支出重点,向我市重大科技工程和重点科技产业化推进行动项目集中(市科技局负责)。

(九)着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策措施,建立较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机构8个;启动大英和安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参合农民达180万人;加大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力度,适当调整规范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规范药品集中上网采购制度,完善新上网药品限价机制和已上网药品的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市卫生局负责)。

三、加大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力度

(十)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策,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创新再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就业实名制,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5万人,帮扶3000名“4050”等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有一人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立录用备案和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备案制度,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十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组织实施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市人事局负责)。进一步健全预防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建筑业企业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扩大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的范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十二)继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社会养老保险的措施与办法,积极争取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探索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争取纳入全省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试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试点城市范围;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策,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年末参保人数达16.9万人;推进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扩大非国有企业、服务行业、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人员参保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十三)健全完善最低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79000名城镇低保对象全部纳入城市低保,保障线标准达到150元/人?月,累计月人均补差达到79元;健全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将8万名农村居民纳入农村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差达到19元,将24533名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落实月供100元/人的标准,新(改)建农村中心敬老院20所以上,新增床位1539张,集中供养率达到20%;完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全年筹集慈善资金100万元,资助特困对象300人以上(市民***局负责)。

四、努力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十四)规范推进企业改革。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积极培育上市公司后备资源,助推高金公司上市,做好盛马化工等3—5户企业的上市辅导工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解决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市***、市经委负责)。

(十五)加快实施公用行业改革。大力推进市***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完善招投标、协议签订、绩效评估等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推进市***、绿化、环卫等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剥离行***管理职能,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对分离;加快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步伐,对市设计院实施转企改制;推行以招投标人投标担保、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承包人履约担保、劳动者工资支付担保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工程担保制度,争取出台相关配套***策措施(市规划和建设局、市***负责)。

(十六)改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全面推进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以行***等级分类与路网功能分类为基础,明确界定管理职责,合理设置管理机构,科学划分管理机构事权;健全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事)企分开、管养分离(市交通局负责)。完成各区县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分级管理体制(市水利局负责)。

(十七)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落实遂委发〔20**〕15号《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文件的支持***策,健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策体系;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进全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担保资源,规范运行机制,积极发展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力争全市担保额突破5亿元(在市经委的指导下,由市中小企业局负责)。

五、健全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

(十八)大力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全面实施遂委办发〔20**〕21号《关于加快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的意见》,拓展市场化配置资源广度和深度,激发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市***牵头,其他资源占有部门配合)。深化国有土地和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改革,巩固完善经营性土地100%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商品房住宅用地100%拍卖出让制度,工业用地100%“招拍挂”方式出让,积极探索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大力推行探矿权、采矿权“招拍挂”出让制度,新设置矿业权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一律采取市场方式出让;严格落实宏观调控***策,切实强化土地调控(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研究制定***府投资非经营性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实施细则,全面启动***府投资非经营性建设项目代建制,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机制,依法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市规划和建设局负责)。

(十九)稳步推进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实施成品油、天然气价格改革;实行差别电价***策,推行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电价***策;实施农业终端水价制度,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完善环境保护和资源补偿***策,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改革,提高工业企业排污收费标准;逐步启动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实行鼓励垃圾焚烧的价格***策,提高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市物价局负责)。

(二十)健全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培育骨干龙头企业6个;实施“万村千乡”工程,新建农家店200个;继续推进大中型农副产品的批发交易市场、配送中心、放心超市(店)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力争限额以上总部在遂宁的连锁企业达到14家(市商务局负责)。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做好主要品种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工作;建立新型粮食仓储管理机制,规范培育多种粮食市场主体,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市粮食局负责)。

(二十一)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方式。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制定出台我市招商引资考核激励、考核异地分成、以商招商激励、客商投诉处理等办法;推行项目经理制,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实施产业招商、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薪酬招商等措施,力争全年引进资金45亿元,其中引进省外资金增长40%以上(市招商局负责)。

六、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二十二)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制定出台我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的相关规范文本;完善***府投资项目审批责任制,探索***府投资开工项目全过程长效管理的机制(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二十三)深化财***体制改革。在全市所有县、区全面启动***府收支分类改革,建立新型的***府支出功能分类体系和支出经济分类体系;深化财***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部门预算编制改革、财***支出预算绩效考评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继续扩大***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市财***局负责)。

(二十四)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创新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实现市级国有资产收益7000万元;试行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建设,选择市属企业开展试点;探索推行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试行经营者年薪制。(市***负责)。

(二十五)创新工商行***管理制度。深化企业登记制度,进一步推行“一审一核”制度,促进企业登记注册制度由行***首长审批制向专业人员核准制转变;改革工商***体制,逐步建立专门的注册登记机构和工商行***管理综合专业化***办案机构;健全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督制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工商局负责)。

(二十六)深化行***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市级部门行***许可项目,进行梳理汇总编制公布目录,并按照相关法律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市监察局、市***府法制办、市编办、市***府***务服务中心负责)。改进完善行***审批方式,推行电子***务,创新市级***务中心运行机制,试行行***办事全程制,切实推行网上咨询、管理和审批(市财***局、市***府***务服务中心负责)。

(二十七)规范完善行***行为制度。全面推进***务公开;完善决策咨询和评估制度,坚持决策听证和公示制度,增强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加强行***效能监察工作,强化行***责任追究,努力创建服务型***府(市效能办、市监察局负责)。改革行***复议制度,进一步规范行***复议程序,探索行***复议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建立行***复议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市***府法制办负责)。

经济体制改革篇7

关键词:依法治国;经济体制改革

中***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1

一、法治经济引导经济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因为没有过往的经验可供遵循以及法制不健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样一种特殊的路径,先制定***策并依据***策驱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然后等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经过实践检验后,再由法律程序予以确认和固化,法治建设只是经济改革的“配套”。甚至在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往往通过试点、试验、先行先试等办法突破现有法律规定而出台某些***策。在法律体系远未健全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对于***思想、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其历史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时至今日,经济改革已经积累丰富经验,国家治理现代化已经提出新要求,因此必然要扭转“法律配角”现象,摒弃“法律虚无”思维。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立法先行,经济体制改革需有法可依,据法定程序进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有序进行。中央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法治化则是国家治理经济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也明确指出,“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改革与法治不是对立的关系,而且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约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只有在法治的框架范围内进行,才能获得法律的肯定性评价。也正因为此,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法治经济规范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的根本就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出现弊端,需要国家干预,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则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手段。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府调控,或者是靠制度来保障利益的获取,是无法深入发展经济和带动经济全面大发展,当今出现的诸多经济矛盾,就体现了要规范体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宏观调控是必须的,但不能没有边界,宏观调控应当仅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只要市场能够发挥作用,应由市场去解决,***府不要采取干预调控措施。为此,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府作用。这是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深刻认识基础上提出的新论断。另一方面,宏观调控并不是任意的,必须与法治相联系,或者说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在推崇法治的今天,理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和规范。宏观调控权,从本质上来说,实则为行***权的运用过程。宏观调控的运用虽然离不开行***手段的使用,但调控过度依赖国家权力和***府直接配置资源,不仅扭曲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而且增加了公权力寻租的机会,加大了经济发展的制度成本。鉴此,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宏观调控必须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具体来说,在现阶段主要是指宏观调控必须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且宏观调控权的行使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和约束。以预算为例,长期以来,预算权被当作***府的一项权利,预算执行不规范且过于随意的问题较为常见。因此,如何规范、约束***府预算执行行为,就成为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就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等,作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新颁布的《预算法》也将“规范***府收支行为”作为该法的首要立法宗旨。

三、法治经济保障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篇8

经济领域的改革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在中短期内保持中等经济增长,从长远看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性。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把短期的经济增长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起来。要达到这个目标,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这个领域内至少可以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税收体制改革

在任何社会,税收体制既可以遏制经济增长,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国家也通过税制的二次分配达到基本的社会公平。中国社会虽对此讨论很多,但有两点必须强调。第一,通过税制来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实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之间的平衡。第二,通过税制改革来改善中国的社会结构,主要是在减少和保护社会最底层的同时,大力促进中产阶级的成长。现在很多讨论过分强调二次分配可实现社会公平,但在实现基本社会公平方面,二次分配只是补充,而一次分配是结构性的,更为重要。通过税制改革来改善经济结构,通过改善经济结构来改善社会结构,从而实现社会公平,这种途径和方式比二次分配更有效。目前中国的结构性减税改革是一个好的开始。

中国目前的税制结构不仅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且会造成社会更加不公平。首先,目前的税制有利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而不利于中小型、微型企业。税制改革中要对中小型和微型企业实行优惠的税收***策。发展中小型和微型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最好手段。就业是个人和家庭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一旦没有了就业,那么来自二次分配的社会保障也难以避免个人和家庭陷入贫穷。

其次,目前的税收制度是造成“国富民穷”和社会不公平的主要根源。这一税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形成的。分税制在当时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保证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但现在已产生很多负面影响。这个制度是牺牲地方财***利益来保证中央财***收入。当地方财***收入不足时,地方***府自然转向社会,从社会吸取各种财***资源。“中央富、地方穷”必然造成“国富民穷”。中央向地方要钱,地方就向社会要钱。当前,国有企业和地方***府这两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成为两个财富转移机制,把财富从地方转移到中央,从社会转移到国家,从多数人转移到少数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基本的社会公平就无从谈起。因此,税收制度的改革不仅还要强调二次分配,更要强调其调节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功能。

金融体制领域的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社会正义和公平。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两个方面的改革可以考量。首先是限制国有银行业的垄断。国家在银行业的垄断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改变,但这并不等于个别银行的垄断。可以对银行业进行改制,引入市场化和引入竞争机制。

其次,金融业也须向民间开放,大力鼓励和促进民间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这是为了调整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现在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业为一体,即国有银行服务于国有企业。要支持中小企业的***策论调并不奏效,这是制度设计造成的。用行***甚至***治的方法强制国有银行去做,失败的可能性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性。唯一的办法就是容许民间金融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非正式的民间融资渠道和制度一直存在,但处于非法状态。只要存在需求,它们就会一直存在下去。但因缺少***府监管,又经常出现严重问题,演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府一是要容许民间金融结构的产生和发展,二是要加紧对民间金融结构的监管。民间金融结构的发展同时又能在资本市场上加强竞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只有民间金融结构发展起来了,中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发展才有希望。而只有中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起来了,社会结构才会有改善的希望。

投资制度领域的改革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投资的重点会在社会领域。无论是经济领域的投资,还是社会领域的投资,也必须开放给民营部门。在经济领域,现在国有部门垄断了太多的投资部门,民间资本缺少投资的空间。社会领域关乎一个国家的公共服务,***府应当起到主导作用。但即使在这个领域,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必须开放给民营部门。

更为重要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高利润尤其具有争议性。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策思路主要有二。一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思路,即全盘私有化;二是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思路,即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红”。不过,这两种思路似乎都不可取。

对国企改革还有另外一种思路,也就是东亚模式的思路。首先,借用上世纪80年代***说的“鸟笼经济”概念,对国有企业设定一个边界。要改革国企,必须为国企设定一些“笼子”,把国企限制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同时把应当让民营企业做的让渡给民营企业,把那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能做的领域也尽量让渡给民营企业。其次,在国企领域引入竞争。一些领域内部要进入多个国企,鼓励国企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把民营企业引入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对国有企业构成一定的压力。再次,深入市场化。要防止国有企业的内部私有化。今天的国有企业更多的是属于管理层。国企盈利了,可以自主地分配;国企亏损了,可以向国家要钱。同时,国企内部的收入分化过于严重。管理层俨然和华尔街没有什么大区别,而一般工人的工资过低。这是典型的内部私有化。因此,要对国企进行“分红”,不仅是内部管理层和内部员工之间的“分红”,更是国企和社会的“分红”。

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未来经济转型的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决定了生产率的提高。目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3%,大量的生产和出口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部分。目前国家支持的七大新兴产业是好的开始。但同时,关于国家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应当一视同仁。

经济体制改革篇9

***治与经济是相互作用的过程,***治制度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形势的动向。民主需求与民主表迖是民众的集体活动,通常需要有民主的程序才能合法有效,才能起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相反,不符合民主程序的非法集体活动则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桎梏。从香港占中事件中可以看出,市民民意表迖途径未能通过正常的民主程序,其表迖形式也过于激进,这不仅对香港正常的社会秩序的运行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对经济增长的回升产生了阻碍作用。因此,为最大程度地发挥民主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社会福利的重要作用,规范化的民主制度是有必要的。

二、民主制度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民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经济制度则是社会进步的指向标,是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它筹划着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体导向。民主制度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人力资本和制度范本,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则有利于促进民主制度的纵深发展。一般来说,经济体制的制定是为促进经济发展所服务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调整,不仅是经济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手段、工具和形式,更是推动民主***治发展的动力。因此,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经济制度的完善为目标,以促进民主制度完善为条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原则,以提升全体的社会福利为根本宗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民主制度始终是对经济发展活动实行自觉控制,从而保证经济发展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社会各方面资源和结构的配置是以经济制度为标准和前提,以民主制度为支撑和基础的。因此,经济体制改革是民主制度利益化的表现,经济发展是经济制度运行的表现。也正是如此,民主制度的兼容并蓄和与时倶进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将各项经济活动井然有序地串联起来,而且能够保护人民切身利益不受到侵害。

三、民主制度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民主制度升级是经济文明进步的法则

熊培云在《重新发现社会》里讲到:“制度升级是文明进步的法则”。从我国的历史来看,“一五”计划经济时期,***府经过大胆探索,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巩固了民主制的根基。同时,国家也保存了一部分公私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从而为民主制的范围延伸和功能扩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此外,我国公社企业的兴起更是成了“中国农村工业”诞生的标志,更是促进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民主制度发展的速度,从而保证了建国初期社会经济的稳定。

20世纪60年代,随着***治民主化过程的波动,中国经济也进入调整时期。***府通过对民主制度的探索,在综合了社会上的各方面民意后,开始改革农村生产关系和管理制度,促进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这次探索虽然时间较短,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活跃了市场贸易,也增强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和凝聚力,使民主制度逐渐深入人心。民主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尊重价值规律为前提,制定适时的民主制度,引导经济发展方向显得至关重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重要民主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改革开放以后,“摸着石头过河”、“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等重要观点的阐述,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希望。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及统一、所有制的主次 关系的确定、市场与计划的并行等重要改革,释放了社会生产力的束缚,不仅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民主制度也实现了恢复与调整,如中央和地方***府进一步权力下放,简化行***审批制度等等,这从侧面促进了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原有民主制度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潘维在《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权与乡镇企业?_文中阐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在市场化时代,不可轻言放弃原有的制度资源。”。一种制度要想适应社会发展而存在,从地区试点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其本身必须要符合中国的国情,要做到与时倶进。具体以安徽小岗村为例:改革开放之前,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的农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粮食为主且产量很低,农民收入水平很低。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农民收入水平开始提高。之后的小岗村并没有摆脱原有制度的束缚,浮夸风和私有风使得小岗村又“滑坡”了。“大包干”的过于“偏左”以及基层***权的过于“偏右”,这种经济体制改革明显忽略了民主程序,结果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之后小岗村吸取经验教训,将民主制度贯穿到经济决策的各个环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正如潘维所言:“控制土地本身不是实质,控制土地是组织农民的手段。”所以,民主制度在促进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费孝通学者的《乡土中国?_书里,也给出了相关的例子。在他看来,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而有些经济往来,并不能适应“熟人社会”的原则,所以陌生人就有了聚集而进行易货活动。但是,即使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人情和信用作为“熟人社会”的产物,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米尔顿.弗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中也提到过:“假使以前的银行制度被保留下来的话,价格上升根本不会发生。”此外,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由此可见,引进自由机制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而这种社会主义民主要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相匹配,最终实现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三)民主制度法制化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活力

熊培云学者的《思想国》中,有一段经典的话。“即使是贫弱的一方也要有自我维权的机会与自我表达的自由,而强者同样要意识到在全球化与信息透明化的新时代里,没有绝对自治的、一劳永逸的繁荣。”当前,中国的经济态势发展良好,但问题也层出不穷。目前突出的如注重效率导致错失公平,两极分化加剧等问题。从贫穷与富有、草根与上层的较量中,可以看出,民主制度的缺失给经济体制改革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要求***治与资本相互渗透,这便使“为了生活,我们立法”成为必然。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够从法律上界定民主的功能范围和权力力度,就难以确立个人与国家在生产资料上的关系,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契约就会丧失基础,最终可能会给国家与社会的正常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民主制度保证了经济制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而经济制度的自由则保证了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以中国农民收入为例,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主制度的理论及实践不断丰富,市场化进程也开始并逐步加快,工业品价格不断上扬,但是农产品市场价格却起伏跌宕。为实现农村致富,农民充分利用国家***策的支持,开始自谋出路,这逐步实现了农村收入渠道的多元化,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不仅如此,伴随着农民收入的逐年提高,乡镇的基层***权更为稳固,三农问题也得到了极大改善。由此可见,民主制度的法制化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活力。

(四)民主制度促进经济制度改革有序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篇10

    情开辟出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创新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原苏联、东欧一样完全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种是就在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建立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改革没有想西方经济学逻辑和“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苏东激进式改革,而是创造了一条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在先易后难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逐渐完善。

    ***同志说过:“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应当是通过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某些环节加以改善,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而不是单纯的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取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理论指导,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些相互联系的环节所做的改革。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样板。

    二、“中国式”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所有制结构的不断完善。在农村建立了一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大大的***了生产力。***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一改过去单一公有制的模式,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方针,推动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结合。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探索过程中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积极扬弃,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公有制在自我调节生产关系,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的作用。

    第二,确立了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中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推进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起各种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由市场形成统一的价格,保证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使市场对各种经济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得到发挥。

    第三,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至2011年间,财***收入从1000多亿元增长到10.37万亿元;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3.18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长到471564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长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长到6977元;城镇化率从17.9%上升到51.27%;。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28.2%减少到2011年的10.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从3.8%迅速增长到43.1%。我国经济质量得到显着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改善,充公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三、“中国式”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与以往其他国家都不同,没有先例可循,在三十多年的探索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问题、困难、矛盾,但在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第一,***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在已经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之上,不断的继承、创新,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理论指导。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的十七大,从***思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越来越密切,为中国经济平衡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发展推进改革,以改革为发展的动力,自觉的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推动社会主义制度 在除弊立新中不断的发展和自我完善。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过去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和推广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实践经验。许多重大改革决策和改革措施,例如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合作制等,都是以人民群众创造的改革经验为基础推出

    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改革,为改革开放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保障了改革开放措施的务实性和可操作性,给改革开放带来巨大的动力。

    四、结语

    “中国式”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国情的具体体现,它带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找到清晰的发展道路。在它的有力推动下,中国经济取得无比辉煌的成就,积累了无数的宝贵经验,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日趋完善,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了关键动力和重要保障。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的了许多问题,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因此在以后的探索道路上会逐渐得到解决。“中国式”的经济体制改革必将逐步完善,中国经济也将继续书写“中国奇迹”。

    参考文献:

    [1]关海庭. 渐进式的超越:中俄两国转型模式的调整与深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2]陆静超. 渐进式制度变迁与循环经济***策[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经济体制改革10篇

学习

电子元器件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元器件10篇,内容包括有哪些电子元器件口碑推荐,电子元器件认识大全文库。4.改善汽车生态学、安全性和舒适性,四大测试分析是关键泰克5.3S3P汽车尾灯(RCL)LED驱动器参考设计JimChristensen6.AUTOSARCAN诊断实现研究恒润

学习

立户申请书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立户申请书,内容包括同意立户申请书,立户申请书的正确格式。1.标题。标题即“开户申请书”。2.正文。开户申请书的正文包括开户单位情况、已开账户名称和申请单位向金融机构提出的保证3个方面。(1)开户单位情况。开户单位情

学习

化学项目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化学项目,内容包括化学项目式学习,化学项目式教学案例。所谓“项目化音乐教学”,就是指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以歌舞团、企业、公司等文化机构为实践平台,以音乐演出节目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音乐展演能力为教学目标,在演中教,在教中

学习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0篇,内容包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认识与理解。1.3缺乏专业实践力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其内容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因此,实验教学是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十

学习

电子竞技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竞技10篇,内容包括电子竞技名字推荐,电子竞技的故事。4.电子竞技信息动态5.GSL第一赛季:星际2第四种族,水果虫族诞生6.后WCG时代的四川电竞:探索城市电竞之路7.孤独的Flash,走投无路的星际1?cobet8.职业联赛回忆录第三

学习

新能源车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新能源车10篇,内容包括新能源车推荐目录分析,新能源车口碑好的产品。从诞生之日起,汽车就与石油结下了不解之缘。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能源消耗加速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机动车燃油消耗量约占全国总油耗的1/3,这也使得

学习

医院体检科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体检科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体检科工作总结和计划怎么写,医院检验科工作总结模板范文经典。2、顺利完成了科室搬迁。2005年,检验科顾全大局,服从医院统一安排,从病房大楼搬迁至门诊大楼,科室全体同志为不影响临床常规检验

学习

医院护士工作总结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护士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护士医德医风个人工作总结,护士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人们喜欢用“神圣”来形容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神于天,圣于地”,天象征着理想,地象征着现实。我们的事业之所以神圣,是由于我们有救死扶伤的理想,还

学习

新能源技术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新能源技术10篇,内容包括新能源创新应用技术心得,新能源技术最新内容。旧能源以煤炭、石油为主,汽车上使用的是汽油或柴油,旧能源结构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等等。城市大气污染已日趋严重,不

学习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0篇,内容包括电子工程信息技术知识大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二、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作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

学习

成本核算流程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成本核算流程10篇,内容包括订单成本核算流程,工厂成本核算流程。供应链贯穿了企业产品的各个环节,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质量都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加大对供应链流程的了解,重视其对于物流成本核算的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1.1

学习

电子信息科学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信息科学10篇,内容包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论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推荐读物。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能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如使用软件和Internet资源来备课,自己能设

学习

工作会议邀请函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工作会议邀请函,内容包括工作会议邀请函,年中会议邀请函范文大全。xx辉煌15年,感谢有您!不知不觉中,xx即将走过15年的辉煌岁月。今日的xx正以如虹的气势闪耀在首都经济舞台,这是全体xx人共同汇聚的奇迹。放眼中国,xx历经15年的岁

学习

乡村振兴战略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乡村振兴战略,内容包括乡村振兴案例摘要和正文,乡村振兴***策合集。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

学习

经济体制改革近期进展与下一步重点展望

阅读(128)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体制改革近期进展与下一步重点展望,内容包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十大经济体制改革新动向。一、经济体制改革近期进展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