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概念10篇

低碳经济概念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策;产业结构;创新

中***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19-01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最早见诸***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2003年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

一、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研究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在其《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国内早期研究低碳经济的庄贵阳(2005)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革新和***府推出相应的***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建立一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谢***安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的内涵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低碳经济是相比于基于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第二,低碳经济是对于新能源和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最后,低碳经济是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人为解决碳通量增加引起的地球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低碳经济本质上属于全球的碳中性经济。

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重点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李建建、马晓飞(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形态。其特点是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模式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地球气候变暖;其本质是通过不断增加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重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

范建华(2010)认为需要从五个方面来深刻理解低碳经济丰富的内涵:第一,在对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规律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二,在主体上,企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第三,在发展内容上,主要构建低碳型产业结构和低碳型区域发展模式;第四,在目标上,要权衡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终使得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生态环境最优化,使人民生活福利最大;第五,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必须坚持节能减排。

综上所得,正是由于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显著,低碳经济作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其理论和实践的完善拓展。也就能看到我们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研究领域来看待和发展低碳经济。尽管研究的角度不同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其根本内涵是大致相同的,即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这“三低三高”为主要特征,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整个社会最大产出的绿色经济。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策考虑

不管用什么指标去评价当今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得出的结论肯定都是不达标的,如何来解决当今中国低碳水平不高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要迅速推进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国家必须制定一系列的***策去全方位立体的推广。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对其公共***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谢***安(2008)认为当今中国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高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特征以及工业化比重不平衡等因素制约着中国从“高碳”转向“低碳”的步伐。所以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中国的产业化转型和技术革新;第二,加快建立我国的低碳发展国家战略,从发展战略和长期目标,从国家层面到企业甚至个人层面,全面实行社会经济生活低碳化;第三,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第四,在全力推进科学技术革新的同时保护知识产权;第五,积极推进碳信息平台的建立,构建中国的碳平衡交易平台;第六,推进企业参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紧跟时代风向标;第七,促进低碳经济立法,保障低碳经济的顺利推进。

李友华(2009)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增长与减排目标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只有科学的运用好***府***策才能实现这两个目标。他认为科学的发展低碳经济需有一下几个对策: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第二,加大经济投入,促进低碳经济的技术改革和国内国际间合作;第三,制度的创新,尽快完善碳排放的贸易制度,创造条件建立碳基金;第四,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园区,可分为区域性,行业性示范区;第五,发展低碳能源体系,例如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第六,关注农村低碳经济的发展,农村是碳源的大户,解决农村碳汇,对全世界的影响极大。

可见,在低碳经济***策上面,基本都是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资金投入,技术革新,金融财***创新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的,同时带给我们很多新的理念,比如碳税,碳交易平台等等。从国家***策层面来推广低碳经济的效果是肯定的。如何在使各个层面的公共***策之间相互配合,产生最高最好的效率,还需要我们深入进行实证分析和讨论。

参考文献:

[1]庄贵阳.我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79-87.

低碳经济概念篇2

关键词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发展潜力

中***分类号 F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8-0038-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8.007

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哥本哈根协议》的艰难谈判,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也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的迅速发展。虽然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何为低碳经济,如何从传统的依赖化石能源的高碳排放经济走向低碳经济形态,需要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影响要素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作为世界排放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寻找一条低碳发展之路,以便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参与全球减排行动。

1 低碳经济概念及核心要素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虽然低碳经济的术语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文献[1]中就曾出现,但其首次出现在***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其在白皮书中指出,英国将在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水平上减排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2006年10月,由英国***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3]。低碳经济概念引发了各国以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兴趣。日本要打造成为全球第一个“低碳社会”,美国也在2007年7月向国会提交了一项包括“低碳经济法案”的法律草案。与此同时,各国各级***府提出了无数的低碳举措,企业领导人也在积极行动。今天的问题不再是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否必须,而是如何迅速并且在什么规模促进向低碳经济转型。

1.1 低碳经济概念辨识

对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还是一种发展模式,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学术界和决策者尚未 有明确共识。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4]:“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庄贵阳利用碳排放弹性作为脱钩指标,分析了全球20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大 国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均收入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之间的脱钩特征,指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阶段性特征[5]。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报告指出[6] ,“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旨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一定的水 平,以防止各国及其国民受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并最终保障可持续的全球人居环境。” 英国外交部自2003年以来开展的“战略方案基金”(Strategic Programme Fund,先前称之 为“环球机遇基金”)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全球经济的低碳高增长(Low CarbonHigh Gro wth)[7]。

实际上,上述概念都部分地把握到了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即“低碳排放”和“阶段性特征”,并且都指出了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为了应对环境、能源和气候变化挑战,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是技术创新、提高能效和改善能源结构等。但是,上述概念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方面,对于“低碳”排放的含义及其与“经济”的关系未作具体深入的阐释;另一方面,对于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未作深入剖析。

本文认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全球共同愿景。碳生产力指的是单位CO2排放所产出的GDP,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人文发展(human development)意味着在经济发展、居民健康与教育、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公平等人文尺度(human dimensions)上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这一概念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对于人文发展施加了碳排放的约束,另一方面强调碳排放约束不能损害人文发展目标,其解决途径便是通过技术进步和节能等手段提高碳生产力。这一概念并未刻意区分绝对或相对的低碳排放,但是,从短期来看,可以在不改变其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碳产出效率,实现相对的低碳排放;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能够借助清洁能源替代、低碳技术应用等手段实现一国碳排放总量的绝对下降。

付加锋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8期1.2 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

低碳经济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消费模式和技术水平等驱动因素密切相关,并且通过低碳化(decarbonization)进程得以实现。低碳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的比重不断下降,即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这取决于资源禀赋,也取决于资金和技术能力;二是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即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由于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优化和采取节能措施,碳生产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低碳化进程也就是碳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根据前述概念解析,低碳经济应该包涵四个核心要素: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其中生产过程的低碳化、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和消费模式的低碳化都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低碳经济可用如下概念模型如下所示:LCE=f(E,R,T,C)。

其中,E代表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和城市化等方面;R代表资源禀赋,包括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汇资源等。显然,此处的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也包含人力资源,没有人力和资本的投入,可再生能源、核能等不可能得到高效利用;T代表技术水平,指主要能耗产品和工艺的碳效率水平,通常情况下,技术水平是发展阶段的产物,但对低碳经济来说不一定如此,一些国家可以利用先进的低碳技术,超越许多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式的低碳发展;C代表消费模式,主要指不同消费习惯和生活质量对碳的需求或排放。

1.2.1 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财富的累积效应能够在两个方面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一是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导致的低碳技术进步;二是对经济资本存量累积的需要大大减小,可以将较多的能源消耗用于服务业,提升国民的消费水平。尽管各国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有所差异,但是就发展阶段而言,不外乎是由消费和生产两种因素决定的。简言之,发达国家主要是后工业化时代的消费型社会所带动的碳排放,而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生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入带动的资本存量累积的碳排放。

因此,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起点和背景。由于处于不同历史阶段,使得各国在走向低碳经济时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相应的***策措施、路径选择和减排成本也会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高人文发展的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必须实现低碳转型和人文发展的双重目标,这必将增加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转型的难度。

1.2.2 资源禀赋资源禀赋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资源禀赋涉及广泛的内容,包括:矿产资源、可再生能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资金和技术资源等等,都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投入要素。其中,与低碳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低碳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力资源及核能等零排放的清洁能源;能够提供碳汇的森林资源、湿地、农田等等。此外,还应当包括能够调节大气和水文循环、影响人居环境的气候资源和生态资源。自然地理条件是否宜居,会影响到居民衣食住行及社会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

1.2.3 技术水平技术进步因素对低碳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技术进步能够从不同角度推动低碳化的进程,包括:能源效率、低碳技术发展水平(如碳捕获技术等)、管理效率、能源结构等。一般所说的低碳技术主要针对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重点能耗部门,既包括对现有技术的应用,近期可商业化的技术,也包括远期可能应用的技术。例如,从现阶段来看,能源部门的低碳技术涉及节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利用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的减排新技术。此外,碳捕获技术(CCS)也被认为是实现技术蛙跳效应,促进发展和减排目标协同实现的一个捷径。

1.2.4 消费模式一切社会经济活动最终都要体现为现实或未来的消费活动,因而一切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在根本上都是受到全社会各种消费活动的驱动。研究表明,由于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消费模式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居民消费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美国和英国等欧盟国家人均GDP均超过了3万美元,在消费排放上却存在较大差距。以家庭部门的交通排放为例,由于对私人汽车的依赖,美国家庭人均出行排放约4t左右,是其它国家的2倍[8]。此外,全球化导致的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分离,使得一国真实的消费排放被国际贸易中的转移排放问题所掩盖[9]。假定各国碳排放强度相同,则一国消费的对外依赖度越高,消费导致的碳排放也越多。因此,从消费侧而非生产侧角度,探讨一国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有助于采取更加公平的视角从源头上推动低碳发展。

2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选取方法与原则

根据以上对低碳经济概述和核心要素的认识,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国家或经济体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成为低碳经济深化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目前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为了建立一套普遍被接受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所选取的指标之间尽可能要相互***,并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目前国内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种是利用层次分析法把所选取的指标指数化,赋予权重后加总,以得分的高低排名,这种方法常见于时下比较流行的各种排名;另一种是给各指标设定不同的阈值,以是否达到阈值(目标值)为考核标准,这种方法如国家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在国际上,还有一种是以是否实施了某些***策或技术为评价体系,如英国碳基金(UK Carbon Trust)为几个试点城市所做的指标体系。本文拟构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力争集合上述三种方法的优点。

2.2 评价指标体系功能

低碳发展可以理解为以低碳化为主要特征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了度量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的差距及可以采取的***策手段,在低碳经济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这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要能够横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离低碳经济目标有多远,另一方面要能够纵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

2.3 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 ForceStatusResponse,简称DSR)模型。DSR框架是研究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被广泛用来构建各种不同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参照UNCSD第三次修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0],构建指标体系需考虑以下原则:①指标简洁,有代表性;②指标可得性,各国(经济体)之间具有可比性;③指标选择与***策目标相联系;④社会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的相容性。

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式和指标构建原则,对低碳经济的综合评价应从不同角度加以理解:①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经济发展到后工业化时期,社会经济系统具有向高产出、低污染、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型的内在动力和诉求,包括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技术导向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等;②低碳发展状态:对一国(经济体)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消费模式的综合度量,能够界定该国在某一时期所处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人均碳排放、碳生产力水平、低碳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等等;③低碳发展的***策与环境响应:用以表征人类为促进低碳发展所采取的对策,如征收碳税和排污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公共交通和绿色建筑,植树造林增加碳汇,利用税收优惠和财***补贴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等等,以评价一国(经济体)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与不足,探讨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低碳发展路径;或者设定未来某一时期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评估***策的可行性及不同发展路径的成本。

3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综上所述,衡量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是否达到了低碳经济,除了发展阶段这一基本背景之外,核心是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及消费方式三个方面是否具备低碳发展的潜力,同时还要考察各国(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促进低碳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本文构建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见表1)。

表1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体系

Tab.1 Index of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目标层Target level准则层First level index序号No.指标层Sublevel index计算说明Calculation explanation指标方向Direction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低碳产出指标(1)碳生产力GDP/碳排放量+(2)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投入量/能源产出量+低碳消费指标(3)居民消费碳排放碳排放量/居民消费支出-(4)***府消费碳排放碳排放量/***府消费支出-低碳资源指标(5)零碳能源比重零碳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量+(6)能源碳排放系数碳排放量/能源消费量-(7)碳汇密度碳汇量/面积+低碳***策指标(8)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有或无+(9)建立碳排放监测、统计和监管体系有或无+(10)公众低碳经济知识普及程度普及程度%+(11)环保节能标准执行率执行程度%+(12)碳税***策有或无+低碳环境指标(13)废弃物碳排放强度废弃物碳排放量/废弃物产生量-(14)工业三废处理指数处理率%+

第一层目标层为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第二层准则层则由低碳产出指 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资源指标、低碳***策指标、低碳环境指标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其中,低碳产出指标表征低碳技术水平、低碳消费指标表征消费模式、低碳资源指标表征低碳资源禀赋及开发利用情况、低碳***策指标表征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低碳环境指标表征降低碳排放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效应;第三层指标层在上述五个方面下设若干评价目标,最终构成终极指标。然而,评价低碳经济水平要具有可持续性,避免由于经济波动和社会***治动荡等造成的对某一年度指标值的影响。即便某一指标距低碳经济水平尚有差距,但也要考察每一年的演进方向。

3.1 指标解释

3.1.1 低碳产出指标碳生产力被认为是衡量低碳化的核心指标,指单位碳排放所创造的GDP。为突出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可对碳生产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产业结构系数修正。并且,这一指标将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与GDP产出直接联系在一起,能够直观地反映社会经济整体碳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衡量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某一特定时期的低碳技术的综合水平。此外,由于与经济结构相关联,碳生产力指标的高低能够体现一国在货币资产和技术资产积累到一定水平时,进一步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潜力和障碍。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能源系统流程中的一个生产环节,它是观察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和生产工艺先进与落后等的重要指标。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意味着以较少的一次能源投入生产较高的二次能源产出,这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3.1.2 低碳消费指标碳消费水平旨在从消费侧来衡量一国(或经济体)的碳排放水平。尽管消费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碳排放”和“***府消费碳排放”可作为综合性指标来界定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前者指居民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所产生的碳排放,能够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等自然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综合影响;后者指***府部门为全社会(包括居民住户)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免费或较低价格服务的消费支出所产生的碳排放,能够反映***府部门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组织形式等社会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综合影响。这两个指标可以根据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即最终消费率)与单位经济总量的含碳强度(即单位GDP碳排放)的比值加以核算。

3.1.3 低碳资源指标

碳资源禀赋及利用水平,主要关注一国(或经济体)的能源结构、能源含碳强度和碳汇水平情况,包含三个核心指标,即零碳能源比重、能源碳排放系数和碳汇密度。其中,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属于零碳排放的能源;考虑到化石能源是大多数国家(或经济体)的能源来源,为了比较化石能源利用结构差异,选取碳能源排放系数(由能源结构加权平均计算的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碳汇密度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一指标可采用单位面积碳汇量表达。

3.1.4 低碳***策指标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立足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认真审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将能源结构的清洁化、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技术水平的提高、消费模式的改变、发挥碳汇潜力等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上述途径均离不开制度环境的配套与***策工具的推动。因此,是否具有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是否建立碳排放监测、统计和监管体系,公众的低碳经济意识如何,环保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以及是否征收碳税等,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

3.1.5 低碳环境指标发展低碳经济,以环境优化经济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工作。国内外研究表明[11-12],减缓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成效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协同效应,环境改善与温室气体减排是互赢的。因此,环境质量改善也是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废弃物碳排放强度”和“工业三废处理指数”可以作为衡量低碳环境的两个重要指标,前者反映了废弃物总的产生量与废弃物处置所产生的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后者反映了工业污染物的治理水平,这一指标可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三废处理指数。

3.2 评价方法

根据上述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践中广泛应用的评价方法,目前针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单项指标评价法,通过单项指标的对比,评价单项指标的发展状态及所处的地位,由此综合判定分析整体低碳发展水平,这一方法无法定量评价多个区域(或经济体)的等级次序;二是综合评价法,通过对单项指标加权,并综合合成,形成发展程度的综合得分,以区分多个区域(或经济体)的等级次序,同时,这一方法也可对单项指标进行判定,但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本文对第二种方法加以说明,并力***减少主观误差,以便对多区域(或经济体)等级评价提供判定依据。

3.2.1 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在构建的评价指标中,由于指标数值和方向不同,必须进行指标的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否则将会导致对低碳经济评价的不合理性。

逆向指标采用倒数变换法进行正向化处理(1),通过数值处理就能体现出指标的数值越大,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

x=1/x(1)

其中,x′为逆向指标原始数值,x为该指标的正向化指标值。

对于指标的量纲处理,采用归一化方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式2)。

x=x-xminx-xmax(2)

其中,x为归一化后的指标数值,x为所有(含正向化处理后)指标数值,xmin和xmax分别为该指标区域各评价个体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2.2 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对各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科学合理的确定指标权重是整个方法的核心环节。由于各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需要根据各指标对上一级指标的影响程度赋予其权重。

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如专家咨询法(Delphi)、专家排序法、层次分析法(AHP)、秩和比法、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但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13]。其中,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是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然而这两种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主观性强。基于此,本文推荐使用将“主观性”和“客观性”结合起来的组合方法确定指标权重[14],即层次分析(或专家咨询)与数据包络分析的组合方法。层次分析法(或专家咨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决策者的主观偏好,而数据包络分析又完全依赖于客观数据,将两者结合起来将使权重更为合理。这种组合方法如式3所示,式中wi为第i项指标总权重,wAHPi为AHP方法确定的第i项指标权重,wDEAi为DEA方法确定的第i项指标权重,λ为主观偏好系数,(1-λ)为客观偏好系数,其中λ取[0,1],其值由决策者根据偏好给出。

wi=λwAHPi+(1-λ)wDEAi(3)

3.2.3 综合合成方法指标值综合合成方法有许多,常用的有线性加权和法、乘法合成法、加乘混合合成法等,这里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式4),式中S表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xi为标准化后的无量纲指标,wi相应指标权重。

S=∑xiwi(4)

3.2.4 发展潜力等级划分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一种趋势,但不同区域(或经济体)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是不同的,为合理指导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潜力等级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由于统计数据欠缺、统计方法和统计标准的严重不一,使得难以对低碳经济发展所处阶段进行有效地分组定级。随着对低碳经济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推进,这一工作也必将会逐步展开。

4 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低碳经济始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目前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还存在诸多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已经达到低碳水平,因此,上述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也只是对低碳经济发展潜力的一种相对评估。在指标选取、权重确定等方面仍有值得进一步推敲的不足之处,但仍不失为定量评估低碳经济发展潜力提供参考依据。在推动我国低碳转型和发展过程中,今后更重要的是切实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nn P Kinzig, Daniel M. Kammen. 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 A 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ies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998,8(3): 183-208.

[2]DTI.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R]. London: TSO, 2003.

[3]Stern Nicolars.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4]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 低碳经济论[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Zhang Kunmin, Pan Jiahua, Cui Dapeng. Overview on Low Carbon Economy[M ].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08.]

[5]庄贵阳. 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Zhuang Guiyang.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Road of Climate Change in China[M]. Beijing: Meteorological Press,2007.]

[6]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R]. 北京:2008:12.[Chin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 t.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Implications of Low Carbon Economy for China[R]. Beijing:2008,12].

[7]British Embassy Beijing. ukinchina.fco.gov.uk/zh/workingwith china/spf/.

[8]OECD/IEA. Worldwide Trends in Energy Use and EfficiencyKey Insights from IEA Indicator Analysis[R]. OECD/IEA ,2008.

[9]陈迎,潘家华,谢来辉. 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策含义[J]. 经济研究, 2008,7: 11-25.[Chen Ying, Pan Jiahua, Xie Laihui. Energy and Policies Embodi ed on Trade[J]. Economy Study, 2008,7:11-25.]

[10]张志强,程国栋,徐中民.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J]. 冰川冻土,2002,24(4):344-350.[Zhang Zhiqiang, Cheng Guodong, Xu Zhongmin. Review of Indicators and Methodologies for 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ir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02,24(4): 344-350.]

[11]J C Bollen,C J Brink,et al. Cobenefits of Climate Policy[R]. Netherlan ds:PBL,2009.

[12]胡涛,田春秀,李丽平. 协同效应对中国气候变化的***策影响[J]. 环境保护,2004,( 9):56-58.[Hu Tao, Tian Chunxiu, Li Liping. Influence of Cobenefit on Policyin China[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4,(9):56-58.]

[13]倪少凯. 7种确定评估指标权重方法的比较[J]. 华南预防医学, 2002,(6):23.[NiShaokai. Methodogy Comparity of Indicator's Weight[J]. 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06,(6):23.]

[14]陈涛. 基于AHP与DEA的组合方法确定指标权重[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7(23):6143-6145.[Chen Tao. Determining Weight Based on AHP and DEA[J]. Science Tec hnology and Engineering, 2007,7(23):6143-6145.]

Conceptual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Low Carbon Economy

FU Jiafeng1 ZHUANG Guiyang2 GAO Qingxian1

(1.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China;2.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China)

低碳经济概念篇3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审计模式 研究

本文分别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问题的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构成、环境审计的定义及内涵、基于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下引入环境审计模式的必要性以及低碳经济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做了以下研究。

1.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预测,中国在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提倡节能减排,避免走很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2.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低碳经济模式受到世界各国***府和有关组织的广泛关注和青睐,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是我国承担国际义务, 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低碳经济的发展为环境审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理念,指明了新的审计方向与重点;将低碳经济引入环境审计工作,是推动环境审计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途径。

3.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构成

2003年,英国***府在题为《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狭义上讲,低碳经济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通过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减排技术创新等,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相分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广义上说,低碳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将导致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4. 环境审计的定义及内涵

根据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提出的定义框架,***府环境审计被界定为“为促进***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审计机关对***府和(或)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签证等工作”。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环境审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环境审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决定了环境审计的本质目标和具体目标;二是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包含鉴证评价与管理建议,环境审计首先要对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资源与环境保护提出管理建议,有效发挥审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免***系统”作用。

从审计目标来看,环境审计实际分为狭义的环境审计和广义的环境审计,前者侧重于资源环境合规性审计(如环境保护***策的执行情况等)与环境财务审计(如排污费的征集与使用情况等),后者侧重于环境绩效审计的范畴,能够有效地将经济与环境联系起来,用以衡量环境对经济的贡献以及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并向决策者提出建议。

5. 基于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下引入环境审计模式的必要性

在环境审计中引入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保证了审计工作符合环保的最新发展方向,有利于发挥审计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5.1引入低碳经济概念是环境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10%,到2020年达到15%;并在哥本哈根会正式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碳生产率)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是我国资源环境保护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发展基于低碳经济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它与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完全相一致。

5.2引入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是完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需要

低碳经济涵盖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多个领域。根据我国发展规划与国际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比等低碳指标已正式列入我国未来的发展规划,将低碳经济纳入环境审计指标体系,可以从更加宏观、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资源环境保护的绩效状况,并有助于提出符合环保事业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5.3引入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是环境审计与环保学科融合的需要。

环境审计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审计工作,需要根据时展及时融合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兴环保学科的思想,并将其充分吸收、分解到环境审计工作中去,从而保证环境审计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

6. 低碳经济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分析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理念,在环境审计研究和实践中尚未广泛、有效涉及与应用。在环境审计过程中,加强对低碳经济的探索、分析与应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

6.1低碳经济应用于环境审计的总体思路

根据低碳经济目标定位,以二氧化碳减排为核心的狭义低碳经济发展指标可以作为环境合规性审计与财务审计的范畴;而低碳***策的建立、能源结构的调整、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城市空间的科学规划、CO2 捕获与埋存技术的应用、居民的节能观念等广义低碳经济发展因素,可以作为环境绩效审计的范畴。

6.2低碳经济在狭义环境审计中的应用分析

6.2.1环境合规性审计中需考虑的低碳指标

第一,CO2排放的总量指标。计算CO2排放量时可以引用CO2排放量测算模型CO2 =ΣKiEi(其中:Ei表示不同的能源类型,Ki表示不同的碳排放系数),在已知能源类型和规模的情况下,可以估算全社会CO2排放量。为保证更具针对性,可以根据需要将热电行业CO2排放、工业CO2排放总量、交通运输业CO2排放总量、建筑、居民CO2排放总量等作为二级指标进行检查。

第二,CO2减排的相对指标。根据哥本哈根会议要求,应设置以碳生产率为核心,考核碳排放的增减比例变动,关注碳生产率水平的总体提高情况。在此基础上还应可将热电行业CO2减排相对指标、工业CO2减排相对指标、交通运输业CO2减排相对指标等纳入检查范畴。

6.2.2环境财务审计中需考虑的因素

目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资金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燃油税、资源税、排污费等专项征收的税费,这些税费的征收与使用是环保引导的重要方向,在环境财务审计中需要重点加以关注。此外,***财***科学研究所《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建议,在2009年进行燃油税费改革后择机进行资源税改革,在资源税改革后的1至3年期间择机开征碳税,未来也可根据碳税***策的实际推进加以综合考虑;二是国家、省、市各级***府安排的环保引导专项资金,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引导符合生态环境优化的各种产业与项目,是环保***策的具体落实措施,也应列入环境财务审计的范畴之中。

6.3低碳经济在广义环境审计中的应用

环境审计过程中,不仅应在碳排放的总量和相对量进行研究,还应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促进低碳***策的建立、能源结构的调整、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居民的节能观念等。(下转第132页)

(上接第108页)

6.3.1经济发展的低碳化评价

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价应将碳生产率设为核心指标,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首要评价因素。并根据我国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环保产业GDP比重等产业结构指标加以分析;以及考虑低碳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情况,对传统产业的低碳改造率、传统产业生产流程改造率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率等环保技术的应用指标研究。

6.3.2社会发展的低碳化评价

社会发展的低碳化评价主要包括公共建筑的低碳化、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化、居民生活的低碳化以及生态环境的优化情况。公共建筑的低碳化重点包括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太阳能利用率等;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化重点包括有万里行程碳排放量、新能源汽车所占比重等指标;居民生活的低碳化重点包括户均年碳排放量、绿色出行居民比率等指标;生态环境的优化重点包括土地植被覆盖率、污染削减率等生态环境指标。

6.3.3能源的低碳化评价

能源的低碳化评价包含能源的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益两个方面。能源的结构可以分解为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比例、洁净煤占煤能源比例、新能源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比例等指标;能源的利用效率则可以结合单位工业产值的碳排放、单位农业产值的碳排放、机动车油耗水平等能源利用的效率指标进行关注分析。

6.3.4低碳科技发展评价

低碳科技发展评价涵盖低碳技术R&D经费占GDP比重、清洁煤高效利用技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智能节能技术、CO2 捕获与埋存技术。需要指出,在环境审计中考虑上述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审计工作更好的分析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议以帮助决策。

结束语:

可见,中国走低碳经济道路,既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也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说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为环境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理念,深信,在今后的基于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下引入环境审计模式的工作中,中国一定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319号

参考文献:

[1] ·阿克拉姆·汗,徐瑞康;绩效审计要素[J];审计研究;1988年02期.

[2] 达岩,陈锋,吴雪峰;运用绩效审计 提高***府支出效率[J];广东审计;2002年11期.

[3] 邢俊芳;印度的绩效审计[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3年08期.

[4] 黄曼行;浅论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审计[J];事业财会;2004年01期.

[5] 刘家兰 ,王恩山;浅谈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J];会计之友;2005年09期.

[6] 史振燕,魏芳;微观绩效审计适用的几种方法[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周旻;;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初探[J];审计与理财;2005年S4期.

低碳经济概念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评价体系;评价方法

中***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使人类生活环境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变暖的趋势不断加速,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角度从各领域对低碳经济进行了的研究,而关于低碳经济评价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并且国际上至今尚未出台具有权威性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共识,不少城市已经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通过建设低碳城市、低碳示范区等,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国内对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做好低碳经济评价,可以了解自己在低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促进自己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发展壮大。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特点

1.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特点。学术界和决策者在低碳经济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的共识,低碳的概念最初是从人类的经济发展领域产生的,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指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经济产出,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随后,低碳的理念由经济发展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结能源结构问题,目标是减缓气候温室效应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庄贵阳是我国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他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策措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缓减气候变化。笔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其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和***策措施为支撑,以建立一种高效低排的低碳产业链为途径,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人类生活消费方式低碳化,其核心前提是经济的稳步增长,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三大特征。经济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的明显下降。其发展模式相对于高碳经济,要求摒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改变传统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但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技术性即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低碳技术包括对现有能源技术的改造、能源效率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等。

二、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1.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为了科学地评价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的差距及可以采取的***策手段,在明晰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一个多维度的、科学的衡量其各方面发展水平的尺度,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套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能够横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离低碳经济目标有多远,另一方面要能够纵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笔者在充分吸收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优化与层次化相结合原则。对低碳经济进行评价,不仅要能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能较客观地反映城市发展的水平,又要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性,因此应追求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最优或满意。为实现系统优化,应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并将指标分类,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楚,便于使用。(2)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不仅要能对低碳经济系统各层次、各环节进行高度概括,科学地揭示其性质、特点等内在的客观规律,其评价指标体系还需简繁适中,评价计算简便易行,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计算力求标准化、规范化,有明确的释义。使从现有资料中获取不到,但能够反映低碳经济现象、体现其特征的指标也应适当纳入,以体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原则。

2.低碳经济评价方法。(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目前国内关于低碳经济评价对象大多是一个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而对一个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评价涉及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策、低碳金融、碳汇、碳足迹等众多方面,同时其评价应多角度选取多个指标综合分析,所以区域性的低碳经济评价是一项繁琐、复杂的研究工作。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来评价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就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2)基于物质流分析法的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物质流分析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描述物质输入、输出相关系统的路径及其输出量、输入量的一种系统工具。通过研究物质在环境―经济系统输入―贮存―输出的实物量变动,提示物质在特定区域内的流动特征和转化效率,从而找出环境压力的直接来源,为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三、结语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己经引起各国的关注。我国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身于低碳经济的研究领域,并设立了很多低碳经济试点。但是目前有关城市低碳经济的研究文献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很少进行定量分析。应用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到,由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可能会对评价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不断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完善,构建起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更具代表性,更符合实际,促进低碳经济先进的理念发展,为当前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概念篇5

【关键词】低碳 国土规划

一、以低碳为目标进行国土规划的意义

低碳概念是一种从各个方面实现低碳化的的一种概念,它要求生产、生活、发展等各个环节都要以低碳的形式实现,比如它包括实现低碳形式的经济发展、低碳形式的日常生活、低碳形式的能源消耗等。人们之所以开始重视低碳的理念,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能源已经被严重消耗,目前人们的生存环境已逐渐被破坏,若继续使用高能源、高排放的生活、生产、发展的方式,未来人们将失去生存空间的缘故,为此,人们提出低碳的概念。低碳的概念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部分:低碳经济,它是指人们要在减少能源消耗的情况下,找出让经济持续发展的方法;低碳生活,指人们要习惯低排放的生活方式,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节省碳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生活方式赢得持续生存的空间;低碳发展,是指使用环保技术、绿色技术,使人们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实现低碳的理念。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然而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的方式极不平衡,且我国的人口数量多,这使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量较少;目前我国的环境正持续恶化,雾霾现象、酸雨现象、癌症村现象等异常现象正在频繁发生;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以上生态发展的现象给人们以警示,要求人们必须要重视低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用合理的国土规划实现低碳的概念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二、低碳概念下我国土地的碳排放现状

(1)直接碳排放的现状。所谓的直接碳排放,是指自然资源循环带来的碳排放,它与国土使用的现状有关,比如如果使用加大农田耕作、增多草场面积、积极植树造林等方法会让绿色覆盖面积增加,从而使碳排放量减少。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直接碳排放却逐渐增多。2013年的数据统计中记载,2013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20万亩,且我部分区域的耕地退化严重,我国现有的耕地面积有三成已经受到侵蚀,现被侵蚀的耕地面积已达近3亿亩,其中受严重污染不能持续耕作的土地已达1.1%的比例。我国曾是排名世界第二的草原大国,草地是我国的重要天然资源,然而据统计,过度使用草地使我国的草原的草资源严重退化,据2013年统计,我国草地生产力已下降至建国初期的一半,草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正以每年1.34万倾左右的速度向沙漠化方向发展。据2013年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全国森林面积约297.29万平方公里,即将退化的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新增面积不及20万平方公里,且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约0.132公倾,仅为世界的119位,同时我国的森林面积发展不平衡,南方城市,尤其是福建的植树造林工作颇见成效,而北方的植物造林工作未积极开展,这造成我国直接碳排放出现南北不平衡的问题。

(2)人为碳排放的现状。人为碳排放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碳排放。据统计,我国的人为碳排放量自2000年始-2012年期间年年上升,2012年,我国的人为碳排放比例占世界的27%左右,其中人均的碳排放量为7公吨,这意味着我国是数一数二的人为碳排放量的大国。其中,我国在“九五”和“十五”期间,人为碳排放量略微减缓,这是由于我国的能源转化技术正在推进,然而这种减缓幅度非常微小,它暂时不足以改变我国人为碳排放的现状。

(3)间接碳排放的现状。所为的间接碳排放是指除去以上的碳排放类型以外,其它的碳排放的总量。经过统计可能了解,我国间接碳排放量在1985年以前数量比较少,而在1985-1995这段时间,由于经济的增长,间接碳排放的总量已攀升至一倍多,1995-2005年之间,间接碳排放量又攀升至一倍多,直至如今,根据统计,我国的间接碳排放量又在2005年的数量上攀升一倍。由此数据可以看到,我国间接碳排放量每隔十年就要攀升一倍的数量。

三、以低碳为目标优化国土规划的方法

(1)调整国土开发的强度。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到,国土开发的强度能决定低碳理念能否实现。以国外的国土开发强度的数据为参考,目前亚洲强国均将国土开发的强度定于10%左右,部分欧洲发达国家将国土开发强度定于15%左右,这意味着我国可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将国土开发强土定于10%,而绝不能超过20%的数值。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数据统计可以了解,我国的部分南方发达城市国土开发的强度已经超过20%的数据,这些城市正是碳排放量数值最高的几个城市,为了让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要通过国土规划使国土开发趋于平衡,特别要限制南方城市的国土开发。

(2)优化国土利用的结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土地的碳排放量从高到低的类型为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城乡居民点用地。特别是工矿用地类型的碳排放量比其它二类用地的总和还要多。这意味着我国必须优化国土利用的结构,通过合理的规划国土结构达到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我国西部与东部的很多城市,均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这类产业往往为碳排放量极大的产业。为改善这一现状,我国需要优化国土利用的方式,使我国能以低碳的方式发展经济。部分工业产业属于高污染的产业,为了减少我国的碳排放量,我国需要对这些产业进行限制,利用国土的规划推动产业结构的改变。

低碳经济概念篇6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机制;发展模式;发展对策;研究进展

中***分类号:F5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7705

1引言

低碳旅游是近年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继2003年英国***府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特别是在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首次提出“低碳旅游”概念以后,低碳旅游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另外,随着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学术界对低碳旅游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2研究过程

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为例,数据检索截止日期为2012年3月15日。从研究成果的整体看,关于能源、温室效应、碳汇、气候的参考文献总量大,但学术研究成果总量不足2/5,与旅游相关的研究成果少之甚少,不足1%。选取6个与主关键词“低碳旅游”密切相关或相似的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变暖”、“能源消费”、“温室气体”、“碳汇”、“碳排放”,检索发现:中国知网总库含有6个关键词中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文献数量累计94638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文献数量则累计达37633篇,占总库数量的39.77%;6个关键词分别与“旅游”组合检索时,含有其中一个或两个以上关键词的文献数量累计仅有368篇,仅占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0.98%,占总库数量的0.98%。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学者一直关注旅游与气候变化的研究;与低碳旅游相关的成果在2005年开始出现并逐年递增,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增势更加明显,文献总量截至2011年12月31日累计有360篇,2010年和2011年最多合计229篇,占总量的63.6%(***1),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金融危机以后人们探寻经济复苏的途径,而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迈向低碳的旅游业”报告指出,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在旅游业的应用,则起到了明确的指向作用。

3 研究内容

3.1低碳旅游倡导及其概念剖析

低碳旅游出现的背景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旅游”概念,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迈向低碳的旅游业”报告,虽然关于低碳旅游的各类研究论文、报告不断涌现,但学界对低碳旅游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低碳旅游在能源有限的经济发展时代得以提倡,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低碳发展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其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

蔡萌、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1],汪宇明倡导低碳旅游,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型[2];明庆忠等认为低碳旅游是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3];侯文亮、梁留科等认为低碳旅游是在保证旅游者旅游经历满意的前提下,以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人性化的制度,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4]。朱青青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在旅游活动中尽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实践当中用行动弥补所释放的“碳”,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排碳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核心理念是以较少的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5]。唐承财等从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与低碳经济的内涵分析认为,低碳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导,采用低碳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形式[6]。

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节能减排不只是对某个行为主体的要求,它需要***府、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秦奕莹认为,低碳旅游是指旅游的主体、客体和载体在实现旅游的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准则所进行的旅游。该文章认为主体是指旅游者,客体指景区、景点等旅游目的地,载体指酒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并且分别从旅游者、旅游企业、***府的角度对低碳旅游的概念进行阐述[7]。

从旅游产业看,低碳旅游涉及到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六大块,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环节,最关键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刘啸认为,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8]。文彦认为,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水平,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模式。换句话讲,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9]。

李晓琴、银元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UNCSD) 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 Driving-Status-Response,DSR) 模型,构建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并从景区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减排技术、消费经营和***策理念5 个层面,选取“低碳经济指标、低碳环境指标、低碳运营指标、低碳技术指标、低碳管理指标”构建经济-环境-运营-技术-管理五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低碳旅游景区的理论框架[10]。

3.2低碳旅游的发展机制模式研究

3.2.1动力机制方面

在动力机制方面,从***府、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角度看,“低碳旅游”模式主要有四轮驱动模型、三轮驱动模式、“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以及的市场主导型、***府主导型及社区主导型三种低碳旅游发展模式。郑琳琳,林喜庆、沈中印、郑岩分别构建了关于***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的“低碳旅游”的四轮驱动模型、三轮驱动模式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11~13]。周连斌应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低碳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并对其发展的需求动力、吸引动力、支持动力以及管理动力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对优化低碳旅游发展的引导机制、推拉机制、激励机制和控制机制的建议[14]。

3.2.2旅游系统与体系方面

从系统与体系的角度看发展机制模式研究,浦云从营造低碳旅游景区、低碳餐饮酒店、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和矫正游客和居民非低碳行为的视角构建低碳旅游体系,建议在建设连接主要旅游城市和部级景区的低碳通道体系、田野秸秆由地方***府统一高价收购等方面进行创新[15]。唐婧、陈国生在研究湖南低碳旅游生态系统循环构成因子中,提出湖南要从低碳旅游资源的配置、低碳旅游产业链的完善、低碳旅游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3个层次入手,构建由生产因子、消费因子、还原因子组成的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16]。

3.2.3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方面

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角度看,马勇、刘***通过研究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得出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论,其中主观因素包括***府、旅游者和投资者的意愿,客观因素则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相关,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型、***府主导型及社区主导型3种发展模式的结论,推进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应重点关注低碳城镇建设、低碳技术发展、低碳意识普及和***府角色准确定位4个方面[17]。杨效忠,王荣荣等,在分析低碳旅游和世界遗产保护目标的关系以及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将中国世界遗产地低碳旅游发展分为早期、成熟期两个不同阶段,并相应提出此两个阶段遗产开发与保护模式[18]。陈浩,郑嬗婷等在梳理了旅游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乡村旅游效应后,提出乡村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19]。郑琦从低碳旅游的市场拓展模式、产业开发模式、业态创新模式、技术推广模式等方面,探索了低碳城市转型的路径[20]。马勇、王宏坤等从低碳旅游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入手,总结出了经营增长、价值提升、***策支撑、概念体验、“碳交易”五大盈利模式,以帮助旅游企业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获得切实利益,促进我国低碳旅游的健康持久发展[21]。孔玉玲在研究武威市低碳旅游的发展路径中,提出旅游业走“低排放、高能效、高收益”的低碳发展之路[22]。

3.3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

3.3.1旅游利益相关者角度

利益相关者在发展低碳旅游过程中,彼此之间相互博弈、相互依赖,因而如何做出均衡各方的发展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以及旅游业的综合性,学者们普遍从***府及监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行业组织、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社会等多个主客体的利益角度,提出了关于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策略。郑岩,黄素华[23]、沈中印[12]、徐喆,汤蓓蓓[24]等,基于碳旅游核心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从***府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社区居民等角度,提出了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具体表现在旅游行***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引导、监督指导;旅游企业应该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节能减排;旅游者应该树立健康、绿色、环保、理性的消费方式。肖瑜,张祖明提出大连市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府制定低碳旅游方面的相关***策,通过建设示范型低碳旅游景区逐步推进低碳旅游景区;旅行社推出低碳旅游线路产品,饭店企业加强低碳制度建设,控制碳排放;***门要构建绿色交通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意识[25]。苏兴国,胡玥借鉴列昂惕夫模型建立旅游管理部门与景区投资及经营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景区投资与经营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景区投资与经营者及旅游者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重复博弈模型,全面地分析在低碳旅游推广过程中各相关方的利益取向,并据此提出推广低碳旅游的一些合理化建议[26]。

3.3.2旅游六要素角度

当前,旅游由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组成,因而,很多专家学者,纷纷从该角度研究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普遍认为,实现低碳旅游,需要从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等旅游生态足迹角度,创建低碳旅游吸引物、完善低碳旅游设施、营造旅游体验环境和引导低碳旅游行为,调整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消费,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王辉,宋丽等将国内外近年低碳旅游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做了总结和剖析,在此基础上,以大连市大长山岛为例,提出海岛地区实现低碳旅游的途径,即创建海岛低碳旅游吸引物、完善低碳旅游设施、营造旅游体验环境和引导低碳旅游行为,实现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7]。王敏,梁留科等通过对轿顶山原生态休闲度假区内部的交通现状进行分析,从交通工具的选择、线路的规划、运营方式的选择及车辆的调度管理等方面做出合理规划来解决问题,在交通层面实现低碳旅游;从根源上解决度假区的交通问题,实现度假区的持续发展[28]。张利华认为,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低碳旅游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他提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在低碳旅游和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乡村旅游环境,实现游客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最终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赢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9]。陈玲玲,严伟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根据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等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详细计算与分析了南京市2010年的旅游生态足迹后,提出南京必须立即着手调整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动低碳旅游发展,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消费,在保证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保持旅游经济快速发展[30]。

3.3.3管理、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角度

管理、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方面,李胜男,段理慧对三亚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低碳旅游面临的障碍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得出三亚旅游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发展低碳旅游现阶段所暴露出的关键问题,从管理、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31]。许虹分析了旅游行业的碳消费、资源能源浪费、对碳汇地的破坏、人们低碳旅游意识欠缺等问题,参考了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后,提出制度规范、宣传引导、优势展示、做好规划、更新技术等解决对策[32]。柳敏,张文***在分析了长岛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后,提出营造低碳氛围、配套低碳旅游设施、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和项目以及适当进行碳补偿,以其将长岛建设成为低碳旅游示范区[33]。朱媛媛,王士君认为,作为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积极响应,发展低碳旅游既有必要性也是可行的。他们提出,利用县域所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倡导践行低碳旅游模式、开发高品质的低碳旅游资源、配置齐全的低碳旅游设施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者,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必将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支撑[34]。付景保认为,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应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发展低碳旅游。旅游业的低碳发展不仅仅使其行业的发展趋向于绿色和可持续,也对其上下游产业的低碳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他总结我国现有公民意识对低碳旅游发展的利弊影响后,指出低碳旅游发展的关键是公民低碳意识的提高[35]。周娟,范星宏等基于旅游系统论的视角,认为安徽低碳旅游发展应选择走低碳旅游系统化管理的战略思路,着重围绕旅游六要素,在加强***府***策引导的基础上,提出培育低碳理念、倡导绿色交通、实施低碳管理、加强低碳科技支撑等具体实施策略[36]。

4研究方法

从时间上看,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方法,开始只是用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对一些低碳旅游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只是一般性的定性分析结论,主要回答概念性和特征问题,以及对已有理论在低碳旅游研究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发展。唐婧以湖南为例,通过对旅湘游客的问卷调查、游客碳足迹及旅行社旅游线路安排的分析,提出构架湖南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以期实现湖南旅游产业的创新和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7]。史云运用比较分析法对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特征进行剖析,有助于辨明两者关系和深入了解低碳旅游的内涵;同时对目前低碳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充实并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实现旅游、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38]。

进入2011年后,低碳旅游的研究,广泛使用调查分析法、“三分法”、测量法、案例分析法、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综合评价法、层次模型、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张明,刘曦等基于低碳经济的“三分法”, 重新界定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了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内在联系[39]。董婷婷,张建平对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园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测算以及游客量预测比较,研究园区低碳旅游发展前景,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40]。周常春,袁茜等在分析低碳旅游内涵的基础上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导出旅游碳足迹的概念及其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的测算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测算出旅游者行为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碳消耗量,强调降碳的重要性;并最终提出了实现低碳旅游的具体建议[41]。汪清蓉,李飞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方法,对公众的低碳旅游认知度、旅游后是否计算“碳排放”并补偿“碳排放”的态度及其原因、低碳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促进低碳旅游的推广与实践的对策[42]。戴卫东,马帅对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进行探讨,建立评价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层次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各种投资方案风险的大小,降低投资商的盲目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43]。陈玲玲,严伟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根据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等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详细计算与分析了南京市2010年的旅游生态足迹[44]。韦飞对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详细分析了上思县地文景观资源和森林生态资源类型的特点,总结出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特色,认为其森林生态资源区位绝佳,发展潜力较好,具有较高开发价值[45]。这些方法在低碳旅游研究中出现,主要归因于低碳旅游研究前,学者们对旅游研究方法的娴熟应用,才得以在短时间内,使低碳旅游的研究方法不断增多,并走向高级化和定量化。

5问题与展望

5.1存在的问题

我国低碳旅游的研究,对概念性、理论性的研究偏多,具体表现在:低碳旅游的概念界定、发展模式、发展对策。低碳旅游概念研究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目标、主要利益相关者、旅游产业链和旅游六要素、旅游者的消费模式和消费意识等方面进行。低碳旅游的机制模式研究,主要从动力机制模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模式、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系统、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低碳旅游对策的研究,主要从旅游利益相关者、旅游六要素、管理、理念、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

在对低碳旅游的界定上,学者对概念的提出角度众多,没有统一的定义。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定性的案例研究方法,缺乏定量研究成果,实证研究法、“自上而下”研究法与“自下而上”研究法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总体来说,我国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偏重定性化描述,概念、发展模式、对策研究偏多,缺乏定量化研究成果,现有文献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思路。

5.2展望与建议

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能源紧缺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低碳旅游也将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谢园方,赵媛在总结国内外低碳旅游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低碳旅游应重视旅游碳排放测度的研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方法并注重研究深度、拓展研究思路以及加强低碳旅游的实践研究[46]。

5.2.1界定低碳旅游的基本内涵

在低碳旅游的定义方面,笔者认为,低碳旅游的前提条件是保障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确定发展低碳旅游的参与者--***府、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应界定于旅游产业内部,包括住宿、餐饮、交通、游览、娱乐、购物等方面,具体条件是低碳技术措施,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排放量,以实现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定义最核心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的选择。

5.2.2注重个案研究与定量研究

低碳旅游是近几年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认为,低碳旅游的研究,有一定的旅游理论基础,但是,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应从个案研究开始,并结合定量研究,以某个景区或者旅游地作为案例重点研究,而不是地区性的定性模糊研究。

5.2.3注重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研究

能源紧缺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全球气候变暖更是人类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应该以旅游行业为整体,研究整个行业的能源消耗及其二氧化碳的排放状况,进而可以针对旅游业各个环节进行重点的研究,从而达到研究整个行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萌,汪宇明. 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13~17.

[2]汪宇明. 倡导低碳旅游,推进发展方式转型[J].旅游学刊,2010(2):11~12.

[3]明庆忠,陈英,李庆雷. 低碳旅游: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J].人文地理,2010(5):22~26.

[4]侯文亮,梁留科.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86.

[5]朱青青.低碳旅游发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2011(8):29.

[6]唐承财,钟林生.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5):863.

[7]秦奕莹.低碳旅游公共***策支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8]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81~82.

[9]文彦.基于低碳旅游视角的炎陵县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10]李晓琴,银元. 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旅游学刊,2012,27(3):84~89.

[11]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0~43.

[12]沈中印.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经济视角:下,2011(11):12~13.

[13]郑岩.大连市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策略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1(2):112~114.

[14]周连斌.低碳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系统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49~154.

[15]浦云.构建四川低碳旅游体系的初步设想[J].决策咨询通讯,2010(6):12~15.

[16]唐婧,陈国生.湖南低碳旅游生态系统循环构成因子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8~50.

[17]马勇,刘***.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06~110.

[18]杨效忠,王荣荣.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世界遗产开发和保护模式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5):1~5.

[19]陈浩,郑嬗婷.循环经济与乡村旅游: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探讨——贵池霄坑村乡村旅游开发实证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7~111.

[20]郑琦.低碳旅游:低碳城市转型的模式创新[J].学习与探索,2010(4):126~129.

[21]马勇,王宏坤.中国低碳旅游盈利模式的创新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1):199~201.

[22]孔玉玲.武威市发展低碳旅游的路径[J].发展,2011(10):100.

[23]郑岩,黄素华.国内游客低碳旅游感知与消费调查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63~164.

[24]徐喆,汤蓓蓓.低碳旅游概念辨析及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商贸,2011(35):171~172.

[25]肖瑜,张祖明.大连市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建议[J].北方经贸,2011(9):159~160.

[26]苏兴国,胡玥.低碳旅游推广过程中参与者的博弈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27):133~134.

[27]王辉,宋丽.海岛地区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与途径分析——以大连市大长山岛为例[J].旅游论坛,2010(6):692~695.

[28]王敏,梁留科.山地旅游景区内部交通低碳旅游方式初探——以轿顶山原生态休闲度假区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6):79~82.

[29]张利华.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J].生产力研究,2011(12):50~52.

[30]陈玲玲,严伟.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南京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1(12):157~161.

[31]李胜男,段理慧.三亚市海岛低碳旅游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基于海洋牧场建设背景[J].特区经济,2011(7):147~148.

[32]许虹.低碳旅游的推行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22466~22467.

[33]柳敏,张文***.关于发展长岛低碳旅游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1(9):101~104.

[34]朱媛媛,王士君.论县域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策略——以吉林省伊通县为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8~81.

[35]付景保.低碳旅游的发展在于公民意识的改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21~124.

[36]周娟,范星宏.区域旅游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与策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12):57~60.

[37]唐婧.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构架研究——以湖南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0(5):131~134.

[38]史云.关于低碳旅游与绿色旅游的辨析[J].旅游论坛,2010(6):652~655.

[39]张明,刘曦.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低碳旅游概念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1(8):151~152.

[40]董婷婷,张建平.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园区可持续发展初探[J].地球学报,2011(2):241~250.

[41]周常春,袁茜.低碳旅游与旅游碳足迹探讨[J].未来与发展,2011(8):39~42.

[42]汪清蓉,李飞.公众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意愿及行为特征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热带地理,2011(5):489~495.

[43]戴卫东,马帅.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50~354.

[44]陈玲玲,严伟.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南京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1(12):157~161.

低碳经济概念篇7

关键词:低碳理念 居住区规划

自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相应的,现代社会的民众们对于居住条件与环境的要求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于居住要求不再仅限于过去的面积和功能的方向,而是转化为生态居住。人民开始关注自然居住环境,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节能高效、绿色环保以成为当前人们对居住要求的主流观念。这一观念充分的体现在当前我国大量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建设中。大量冠以“绿色、生态、自然、花园”等生态概念的居住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面前。新的理念推动着规划建设的积极发展,同样的,随着“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低碳建筑、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新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提及。未来居住区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符合低碳概念,以满足我国广大居民对于交通布局、设施建设、环境绿化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生态要求。

一、居住区规划的低碳研究

1、低碳理念

低碳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之下,人们通过技术和制度的变革、产业的转型和新能源的高级开发等多样化的手段,最大可能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的耗损,以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希望能够达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符合的生态环境。低碳经济被提出是在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之下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能高效利用能源、同时尽可能多的对于开发清洁能源。低碳经济的核心则是对于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做创新和开发、对于产业结构创新。

2、居住区规划要使用低碳理念

在低碳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居住区的规划设置一定要按照“低碳建筑、交通、生活方式以及绿色碳汇”的概念来规划。居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要提倡并且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 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也都要建造生态和节能环保的住宅,要注重对于绿色能源,如太阳能之类的利用,以达到降低污染的功能。绿地的规划方面要多利用园林格局,注重合理配植植物。居住区要具备智能化和环保的绿色健康生态环境,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居民对于提高居住生存环境的要求。

二、居住区规划中低碳理念的实现

1、居住区规划的“人本思想”发展

居住区生态规划的“人本思想”发展要随着低碳理念的产生并随之发展,当然“以人为本”的思想必须与时俱进,居住生活区的规划和设计除了要考虑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务,还需要更为主动地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承担责任。因此,在居住生活区内的规划与设计当中,必须要倡导低碳的环保理念,规划者的设计思想要转变成“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本”要适用这个原则。让居民真正地理解“低碳是一种态度”,让人民知道生态生活的概念,提高民众的低碳意识,并且能带领民众积极的实践的低碳生活,倡导低碳生活,要切实的将民众的居住生存性转化为生态性的生存空间,为居民的居住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2、居住区规划中主元素的生存与发展

(1)在居住区的规划中一定要建造低碳的建筑。低碳的建筑范畴很广,在建筑材料以及设备的制造和施工建造的整个生命周期之内,要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效,降低而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国现在住宅建设的能耗非常高,对于这个问题规划者在建造居住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把“自然环境、人、建筑协调的发展”作为目标,使居住区内的住宅设计,要做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完善,要实现低碳居住的模式。一般在居住区内的住宅建设要从 3个 方面来实现低碳和减排。首先,住宅的设置要注重“因地制宜”,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要强调与周边的融合。其次,住宅的自身要从建造到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都顺应低碳建筑的要求。绿色设计与环保型材料的应用必须成为建筑设计者对于建筑的首选材料,使用环保建筑材料只是一个要求,在细节设计上,要从住宅的外墙的保温材料、门窗的环保材料,屋顶的保温材料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再次,住宅的内部空间装修要崇尚低碳风格。简约的装修理念会更加的适合今天的低碳生活。

(2)低碳交通居要在住区规划中高调提倡。低碳交通是指民众在日常出行中所做的低能耗排放和低污染的出行方式,这些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道路交通状况不断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的交通状况。因此,在居住区之内的道路规划当中,规划者们要把设计中的低碳的诉求具体体现在道路的建设以及引导民众的出行方式之上。如,在居住生活区的小区路网要采用开放式的布局,规划出四级道路,设置出单独的自行车道,完成车行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分离。有义务引导居民们选择低碳的出行方式,即可以乘坐公交、可以骑自行车或是步行等。路的照明关联着小区道路晚间的使用状态,也可以作为居住小区实现低碳交通的重要节能手段。因此尽可能的使用节能环保的光源,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做到节能,是顺应了绿色环保、低碳的人居照明需要。

(3)居住区之内所规划的绿地计划。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应该以低碳的概念作为基本,完整的绿化思想就是“植物为主、水土为辅”,创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还要与低碳的建筑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居住区的低碳发展,并期望起到重要作用。完成这点,要做到: ① 要就地取材,利用现成的环境,减少使用运输的建材、土方和植物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长途运输的碳排放。②要节约能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夜的间照明的设备、绿地灌溉的设备,达到减少电能的消耗为目的。③ 植物绿化减少居住区小环境温室气体浓度。要根据居住区小环境的温室气体污染特点配置不同的树种,有针对性的有害气体做不同的植物配比,要选出抗污能力强的树种和敏感树种来进行“环保种植”。可以多利用环保型的绿色植物来进行配置,既可以美化人居环境,最大可能的丰富居民的生存、生活空间,减少废气对居民健康的危害,达到了低碳社会背景下居住区的绿化要求。

低碳经济概念篇8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可行性 哲学反思

作为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长期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还不够高、研发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有待完善等因素制约,我国需 要相当规模的额外投入,大规模采用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才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减排措施不当,不仅技术上不可行,还有可能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延缓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所以说,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必须要慎之又慎的。而其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对“低碳经济”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入的认识,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审视其可行性,才能有效的利于我国的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背景及其内涵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早在1986年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累利乌斯就预测:化石燃料燃烧将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导致全球变暖。而最新的科研报告也一再证明了这一推断。研究表明,唯有在2050年前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倍以内,才会可能避免发生极端的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后果包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将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并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低碳经济”的概念首先由英国提出。2003年2月2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一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计划到20l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建立低碳经济社会。这一白皮书设定的减排目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需要不断地采取行动以排除影响向低碳经济过渡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上的障碍。

低碳的字面含义是说生产生活过程中尽可能对碳排放有所限制和约束。而低碳经济,首先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这种发展理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前提,以“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具有威胁性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为最终目标。同时,它也是将传统的高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将能源、经济、环境三者联系起来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低碳经济何以可能

尽管当今社会都在提倡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但低碳经济到底何以可能?它是否只是21世纪的环保神话?这个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关于这一点,笔者试***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概念模糊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不同国家的学术论著和***文件对未来经济有不同的分析和描述,这是很正常的。在学术上不论提出什么概念,都可以进行研究。但是要把这个概念推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变成人们的行动,就要求它内涵清晰,简明易懂,经得起推敲和检验。

人类经济活动引起地球大气层温室效应增强的问题症结是碳失衡,一方面大量消耗煤炭和石油等能源,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另一方面大量砍伐森林,毁坏植被。“低碳”只反映了前一个方面,而未能反映后一个方面。虽然通过对低碳经济内涵的宽泛解释可以把后一个方面包括进来,但是概念本身的构造方法毕竟是有缺陷的。

低碳经济概念它强调的碳排放问题完全可以在发展循环经济或生态经济中统筹解决,不应撇开人们已经普遍认同的循环经济概念另外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也就是说,低碳经济所界定的内涵过于狭窄,如果不做宽泛解释,则不能反映未来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也不能全面反映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方向[4]。

2.文化利己主义及舆论欺骗

现在世界各国一致提倡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低碳时代”。但我们应该记住,“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方提出的。提出,必然是因为对本国的发展有利,但我们更应该明白,西方和东方是有很多差异的,我们不能做经济上的“跟风”。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当然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努力,而且我们也一直在做着努力,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完全接受发达国家单方面提出的减排任务,也不能完全顺着他们的思路来减排。

要知道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目前的产业结构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异。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它们已经率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有的还在加紧转移;同时他们的节能减排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正在本国推广应用,对发展中国家则加以封锁并设置环保门槛。目前在中国每年消耗的煤炭和石油等能源中,大约有 1/3-1/4 是用于生产最终供发达国家消费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讲“低碳”实际上隐含某种不公平条件。它们口中不断宣讲的“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更似于一种文化利己主义或是一种舆论欺骗,更主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以便保障本国的领先地位。

3.无限发展模式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轰动了世界。当时正值西方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该报告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出要关注“增长极限”问题。

《增长的极限》认为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会导致人类社会崩溃,这个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不无道理的。当今世界实行全球化发展战略,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地提倡发展、提倡增长,从而必然形成一种无限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一切以发展、增长为主,而在这一时期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否是不合时宜?“低碳经济”是否会让各个国家的发展受阻或是速度减慢?对于这种两难选择,国家会如何做出决定?这些都不得不提醒着我们需要对“低碳经济”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4.奢侈消费

文化范畴中的奢侈消费,并不仅仅指某个时代中少数群体所拥有的高档奢侈品,同时也是这样一种习俗行为的过程和结果:人们常常会通过超乎寻常、非正常的消费方式,去表达和获得生活世界的真实所需,这些需要涉及权利、欲望、规范和感情等范畴。

根据高盛投资银行的统计数据,在1999年时中国的奢侈品消费额只占全球的1%,2004年这一数据提高到了12%,奢侈品销售总额达到了60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和游艇),到了2007年,这一数据则增长为18%,销售额达到了80亿美元。据国外权威机构估算,直到2015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还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可以说,以西方文化为主流带给我国的,是日益严重的奢侈消费观念。当人们习惯一种消费观念并日益加剧时,想要使其有所改变,其中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而“低碳经济”的提出,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对于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的一些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该如何去调整和改变,这又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低碳经济的哲学反思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而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除了全球变暖之外,还有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统筹解决。

可以说,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类没有和自然和谐相处。自从人类产生以后,就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人作为自然的创造物,作为新的自然物被提升出来。但人又依赖于自然,靠大自然的恩赐以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自然,一切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都立足于自然。

人类凭借其主观能动性的不断发挥,创造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人工自然界,创造了日益增长的社会财富,并不断超越了自然演化的阈限,以满足人类居住、交通、信息及日益增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然而,当人们陶醉于对大自然征服的胜利之中时,大自然却报复了人类。首先是农业的过度的开垦导致了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旱灾水涝等等,许多山清水秀的地方都变成了荒芜的不毛之地;另外,工业化的兴起更加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人类借助于先进的手段,大规模地消耗资源并排放各类废弃物,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例如20世纪30―60年生在比利时马斯及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日本的骨痛病等灾难,都是人为产生的结果。而更令人忧心的是,类似的事情在当今不少发展中国家中仍在继续。

依据以上分析可见,科技的应用、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的确是一把“双刃剑”。但究其根本推动力,我们不得不考虑到人类本身,考虑到人类内心日益膨胀的欲望。

人是有欲望的动物,欲望更代表着人类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且因为欲望,人类才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在不断的承认并肯定人类的欲望,因为这样是符合人类及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承认人类的欲望,那么人类就会有动力去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这一方面看来,似乎欲望对人类来说有莫大的裨益。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人类的欲望并不是有一个界限或是有一个终点的,它是无限的。

叔本华曾把人生比作一个钟摆,摆的这端是“痛苦”,而另一端则是“无聊”。当人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便产生焦虑、痛苦感。而欲望一旦得到满足,便又会觉得“不过如此”,百无聊赖。于是又产生新的欲望,寻求新的刺激,重新回到痛苦的欲望中,开始新一轮的“钟摆生活”。

这也印证了,人是一种有无限欲望的动物,人的欲望永远也没有办法满足。一种欲望满足后,人的内心会产生更大的野心,也就是更大的欲望,尽管欲望满足的难度将会更高,付出的努力及代价也会更大,但人类似乎乐意于接受挑战。

这一恶性循环表现在当今社会,就是人类的生活似乎看起来更舒服、更享受,而自然界却以更大的代价去惩罚人类。当人类意识到这一点,便开始想法设法去解决这一矛盾,绿色科技、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等等,都是人类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出的举措,当然,也包括文中所提的“低碳经济”。

根据以上分析,要实现“低碳经济”,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限制人类的欲望。

当今社会,尽管欲望给人的物质生活以极大的满足,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逐渐认识到贪欲对人类的精神世界并没有太多益处,那么就会有一些制约的力量,其中也包括宗教。

康德认为,人是有先验性的,这种先验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本质的外化,二是外本质的内化。而欲望,体现为人内本质的外化。从本质上来说,人就是一种欲望的动物,人可以立志根除这种欲望,但实际上却是永远也根除不了的。

这里,我们不得不想到西方的基督教。基督教对人类的欲望是一种制约,它提倡“赎罪”,即自上帝发现亚当、夏娃在伊甸园受蛇的诱惑偷吃智慧果后,就决定惩罚人类,让他们在人世间受苦以赎罪,即认定人类是有“原罪”的。当人类在“赎罪”时,灵魂就会得救。而当人心贪欲无度时,就是所谓的“世界末日”了。

基督教对人的欲望是有制约的,但这种制约的力度、强度及深度却是令人深思的。要实现“低碳经济”,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就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和每个人内心的欲望相关,即我们必须要一定限度的限制人类的欲望,而这一点仅仅依靠宗教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是不够的。

我们知道,近年来,有些专家和官员都在提出我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当然用意无疑是好的,但依据以上的分析,中国实行“低碳经济”是必须要慎之又慎的,英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对本国乃至部分发达国家也许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低碳经济”概念是否科学? 在我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是否可行?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2] 刑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10):87-92.

[3] 朱有志,周少华,袁男优.发展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国情国力,2009,(12):4-6.

[4]郑志国.低碳经济的科学性质疑[J].理论月刊,2009,(11):103-105.

低碳经济概念篇9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不同

在资源维护的角度上看,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为了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而实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循环经济指的是将自然资源循环的利用、最大限度的使用来实现经济的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使自然高效使用起来,让自然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运用起来,减少浪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浪费,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来达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指的是少使用自然资源,让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在自然承载力之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这一经济发展方式能够让国家的经济结构趋向于服务业发展,发扬新兴产业。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社会形态、时代特征、提出缘由等等方面存在差异。在20世纪六十年代时期,各个国家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自然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为了能够让自然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保护本国资源安全,在国际工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国经济学家便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让国家兼顾经济效益与资源效益,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保护,并且不放松工业经济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大气排放的增加、工业的不合理经营等等行为出现了严重的“温室效应”,给世界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根据这一世界严峻现象,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的经济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对大气的排放,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两者提出的时代背景也有所不同。

(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的概念决定着循环经济是以再使用、再利用为侧重点,将同一资源进行不同的使用,让各个环节循环连接起来,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是以循环使用自然资源来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目的的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概念则决定着低碳经济是以少使用、少排放为侧重点,工业的大量浪费让自然资源面临匮乏,工业的不合理经营造成大气的污染,让低碳经济的成为了当今重要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相同之处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相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在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提出的,为了解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工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面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与否和经济利益维护与否的问题,企业家在这两方面进行取舍,但是,其实还有可以不让经济发展建立在破坏自然资源和污染自然环境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方式,那就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让资源可持续利用,让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两者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思想起源相同

工业发展在牺牲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不仅仅是是对当今自然资源的破坏,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在浪费自己的子孙后代的社会财产。人们对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而产生愧疚感,他们对这种行为进行反思,并想通过实际行动来进行弥补,所以,便提出了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希望了能够挽回对自然资源破坏的损失,并且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所需的社会条件相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不是凭空实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它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撑,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发展方式,一种环保的发展模式,当然,实行这两种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工业方面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减少因设备上的落后而造成的环境破坏。

三、结语

低碳经济概念篇10

摘要:低碳经济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一个体现,低碳经济的要求是公民生活质量和文化先进的体现。作为低碳经济时代里的一个行业,建筑必须追寻一条属于它自己的道路。低碳经济时代背景是整个建筑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其必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之道,这便是低碳经济建筑之道。本文就将从时代背景的描述来看低碳建筑之道建立的必要性,从而根据当前形势提出如何在低碳经济时代开拓建筑之道的几点拙见。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之道;公民;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 关于建筑之道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概述

1.何为低碳经济。

所以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1]。

2.目前建筑之道为何样。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是一个高污染、高浪费的行业,其只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关注环境的质量,不关心公民的生活质量。在部分企业中,有低碳思想的融入,但是都只是表皮的文章,没有深入和消化。

二 走低碳建筑之道的必要性

1.时代的需要。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对每一个行业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我国作为一个各行各业发展潜力都较大的国家,就建筑之道来讲,必须跟进世界先进的水平,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走低碳经济的道路,这样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2.行业的需要。

建筑行业是一个对材料、环境和工作人员需求都非常盛的行业,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不利于低碳经济概念的垃圾资源。为了使得整个行业发展的质量得到很好的改善,就必须顺应时代和行业的需求,走低碳经济发展之道。这既有利于建筑行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3.民生的需要。

时代在进步,公民的思想素质和文化先进程度在不断提高,公民对于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与公民生活和生存息息相关,住房、工作和周边环境都是公民非常关注的。建筑行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不利于公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集广大民意,建筑行业是需要走低碳经济之道的。

三 如何在低碳经济时代开拓建筑之道

第一,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对于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了,在对于低碳经济时代里建筑之道的开拓也不例外。低碳经济是时代先进性的表现,改背景下建筑之道的形成,必须有相关的制度来加以保障。因为对于低碳经济这个时代新兴的产物而言,它的存在是在有正反两方面的声音,而且双方都表现得非常强烈。低碳经济时代里建筑之道是一条通向光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一定是正面的。为了能让这条道路在形成过程中拥有一个固定的、可以得到保证的平台,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加强社会全民低碳意识和监督意识的形成。我们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社会,公民是这个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元素,公民的意识就是这个社会各种概念思想形成的源泉。在低碳经济时代里,首先公民一定要形成低碳的概念,在对概念的理解之下,形成一种意识。低碳意识的形成,加之公民对社会质量的要求,低碳的建筑之道也是必然的。对于一个事物形成了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可促进其发展的意识,这是人类得到发展的思想根基。全民意识的形成还要包括监督意识,自身要求和他人要求的综合,才能使一中意识成为主流。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公民一定要在对低碳意识培养的同时,加强对你监督意识的培养。

第三,建筑行业要严于律己。建筑行业作为低碳建筑之道的主要控制角色而言,其必须严格要求自身。低碳是一个概念,低碳是一种行为方式,低碳是一项利润项目。低碳对于建筑行业而言,首先是一种节约能源、清洁能源的思想,其联系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是作为建筑工程进行中的一种必须作为的行为方式,其关系到社会公民的生活质量,关乎着建筑企业和行业在社会中被民心支持的程度;最后,对于企业获取利润的最终目的而言,低碳是一项可获得长期利润的项目,机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只有发展的巨大空间才有更多获取利润的可能性。

结束语:低碳经济是这个时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的主题,建筑行业是我国发展规模较大的行业之一,为了使得这个行业在当今时代取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道。这条道路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整个社会全民共同努力才能达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低碳经济概念10篇

学习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课堂提问艺术论文,内容包括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方法研究论文,有关课堂提问的论文期刊。一、语文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我国教育家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孔子的教学是:“循循然善诱人。”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般授与,而在

学习

初级会计学习计划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初级会计学习计划,内容包括会计初级学习计划,初级会计考试计划。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体现在其应用知识的能力,即实际做账能力。而用人单位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要求并不特别看重其学历

学习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模板,内容包括煤矿地质实习报告,太行山地质实习报告。实习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实验室,广州番禺莲花山。实习安排进度表:(见下***)二、内业部分2.1实习动员时间:4月8日星期一阴天地点:广东工业大学教

学习

电子商务概论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商务概论10篇,内容包括电子商务概论基础知识,电子商务概论教案。2.实践实训环节薄弱。《电子商务概论》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课程,缺乏了实践的研究和教学都是没有意义的。目前许多学校依然没有重视《电子

学习

商务服务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服务10篇,内容包括个人商务服务的具体内容,商务服务方面的基本知识。(二)商务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是商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商务服务业(CommercialServiceIndustry),又称“商业服务业”,是与WTO关于服务贸易12大类分类中的商业相对应

学习

开学教案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教案,内容包括开学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七篇,开学教案。(1)数据库端源码清单SourceCode->Chapter3->DatabasecreateTable.sql--创建数据库表InsertAction.sql--插入数据DeleteAction.sql--删除数据Modify

学习

优秀公务员事迹总结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优秀公务员事迹总结,内容包括优秀公务员主要事迹300字,警察优秀公务员事迹300字。二、活动的安排1、慰问老***员、贫困***员活动。街道***工委将在各***(总)支部推荐的基础上,选出部分特别优秀、具有代表意义的老***员、贫困

学习

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工作

阅读(29)

一、基本情况1、企业基本情况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并且是国内最大的集生产制造与营销导向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用品企业,集团公司的前身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1年,地处中国三大鞋都之首福建晋江市。1994年,在福建晋江

学习

固定资产清理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固定资产清理10篇,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清理分录,固定资产清理方案范本。

学习

低碳建筑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低碳建筑10篇,内容包括节能低碳建筑案例,我国低碳建筑的样板。低碳建筑是指建筑材料生产商在生产建材、设备时,业主在使用建筑时,建筑施工商在修建、拆除建筑时,尽量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减小二氧化碳排放量。由此可见,低碳建筑强

学习

教师培训计划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培训计划,内容包括教师培训方案范文合集七篇,教师个人培训计划表。(一)结合“教师素质年”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根据我校“教师素质年”活动实施方案,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营造读书学习气氛,激励教师阅读三本以上教育理

学习

机电产品营销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机电产品营销,内容包括机电产品营销方法,机电产品营销与管理论文。一、关系营销理论关系营销理论认为,企业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应通过与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府机构及其他公众进行互动,从而培养顾客忠诚度,在合作中占据有利

学习

固定资产折旧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固定资产折旧10篇,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真实案例,固定资产加速折旧。4、把光标放在单元格E21右下角,等光标变成黑色十字架时,双击右键填充。这时其他的年折旧额就会自动得出结果。5、在单元格D29输入公式:=sum(E21:E28),最后点

学习

商务调查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调查10篇,内容包括商务调查公司,商务调查报告范本。邮编: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

学习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10篇,内容包括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比较分析。(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社会形态、时代特征、提出缘由等等方面存在差异。在20世纪六十年代时

学习

低碳饮食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低碳饮食10篇,内容包括十大低碳饮食排行榜,低碳饮食食谱明细。红肉(牛、猪、羊肉等)也即高碳食物,其不利健康的原因在于,红肉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多吃红肉极易造成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进而患上心脏病;红肉中含有的血红蛋白

学习

经济体制改革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体制改革10篇,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思路,经济体制的改革。从结构角度解读我国财******策的转变陆剑李菲(125)期货交易、信息传递与现货市场波动关联性研究——基于中国香港市场H股指数、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期货的实

学习

基本经济制度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基本经济制度10篇,内容包括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现实例子。这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就必须利用国际资本,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学习先进国家有益的经营管理经验。这样,就有

学习

低碳农业发展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低碳农业发展10篇,内容包括低碳农业的发展渠道,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及有效措施。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

学习

农业技术经济学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技术经济学10篇,内容包括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二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点。1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特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征:可持续发展农业是要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统一的农业。与传统农业

学习

经济增长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增长10篇,内容包括经济增长指标大全,从二十大报告看经济发展。近十年来,美国经济状况极不一般,出现了一些在以往的经济实践中从未见过的,在正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看来也似乎不可思议的新现象,以至有人将其称为“新经济”,并引

学习

经济社会发展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社会发展10篇,内容包括经济本科论文十篇,经济贸易论文十篇。主办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出版周期:月刊出版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际刊号:1672-2728国内刊号:45-1319/C邮发代号: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