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篇1
英文名称: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主管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2728
国内刊号:45-1319/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经济社会发展篇2
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只有社会和谐,才能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充分认识发展经济对社会和谐的基础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基础
进入21世纪后,我们***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对执***规律、执***能力、执***方略、执***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愿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多方面、高层次、广范围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入展开。其中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将对这一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发展经济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系,并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落实好 “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的问题也是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经济实力得到空前提高,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已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这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要实现这一命题,就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进一步发展,把我国的国民经济做大做强,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做保证,才能给解决不和谐的问题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
同时也必须看到,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现阶段要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在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没有把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放到应有的位置,致使资源消耗水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使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影响,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科学的、有远见的开发利用自然,而不是将自然视为可以任人类宰割的对象。人与自然的相处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切不可违反自然规律。同时,还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真正做到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劳动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也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社会的稳定,支持经济的正常、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又为实现社会的经济、***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以说,要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得以较快的实现,就必须抓好发展经济这一基础性工作。在当前形势下,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其次,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第三,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起点的公平和过程的公平。
2.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这一工作要加快进行。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它们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高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资产重组,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关键行业和领域有控制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提升国际竞争力。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在经济建设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使整个经济活动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模式,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经济社会发展篇3
关键词:社会经济结构;协作型治理
1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变化:在所有制结构上,私有制经济已取代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而且私有制的比重还在进一步提高。在收入分配结构上,已形成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格局。在阶级阶层结构上,已形成了“金字塔”型,新资产阶级兴起,工农大众弱势化。在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上,高速度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使GDP的增长大打折扣。在内外经济关系上,我国国民经济正面临着日趋附庸化的严重危险。
经济的变化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组织到地区,到整个社会的资源整合方式进行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各方面的利益被充分的显现出来,利益主体多元化。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已形成“五大等级”“十大阶层”的“金字塔”(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调查报告),人们被分化成了不同的阶层,即使同一阶层的人们之间,利益需求也不完全统一,个性越来越明显,社会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强,正在由统一向分化转变。我国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乃至性质发生了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隶属于国家的管理型单位变为利益型单位,中心任务则更多是满足成员需要及谋求组织自我发展。整个社会整合正在由行***性社会整合向契约性社会整合变革,市场中的契约性关系,以及建立在契约性关系基础上的商会、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都在整合经济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社会自主性的增强和结构的分化,要求***府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注重社会力量的发挥,以契约为基础,运用与社会组织、公民社会合作的协作型方式整合社会资源。
2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协作型***府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府通过***治手段的倾向对于其他领域的强势统治开始相对弱化,中国***府职能从改革前的以***治职能为轴心整合经济与社会职能,经过改革推动的以经济职能为轴心整合***治与社会管理职能,转变为现在正在展开的以社会管理职能为轴心整合经济与***治职能。***府的职能更多的是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治理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将由***府治理模式传统的管理型向现代的协作型方向发展。其中有几个关键点是值得注意的:首先要彻底转变***府职能,从经济领域弱化出来,就必须加强市场自身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完善了,***府自然就没有干涉的空间,***府职能的转变就会彻底。其次,***府要改变垄断的行***模式,强化社会自治的能力,采取和社会共同管理的方式。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个人权利为基础、以民间组织为主要特征的“公民社会”逐渐兴起,他们正在承担着具体的、专业性的社会管理职能。而***府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社会力量,向协作型治理模式转变。
笔者认为在具体努力上要培育或完善实现协作型行***的基本要素:
2.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由单项制度的安排转向以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制度创新阶段。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市场经济完善,一方面要求实现***企、***资分开,减少行***的直接干预,使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不断要求有效地发挥***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既要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和规则,又必须在西部大开发中实行有差别的区域***策。区域协调发展和居民共同富裕成为我国未来改革和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改革实际上是利益结构的调整,改革逐渐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由于分配制度改革不到位,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均衡问题越来越突出。积极寻求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合理的财产分配关系,科学整合利益群体,为人们进一步创造获得利益的空间。改革的实质就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实质性推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条件。
2.2培育协作型的公民社会
“协作”顾名思义是至少两个主体的共同行动,所以,加大***府以外力量的发展是必要的。公民社会的出现,决定了其在***府治理中的作用和角色。一个活跃的公民社会,可以通过传送民众中各个不同部分的需要和表达他们的利益而有利于改善民主***体的运作。培育公民社会,首先,在全社会培育一种开放的的公众参与环境,积极动员与吸纳最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到公共行***过程中。其次,是要从***策上给予扶持并加以落实。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治的发展,中国公民社会的迅速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对中国的***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但基于历史传统和***治体制的原因,中国公民社会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其制度环境的许多问题和困难。为了促使正在兴起的中国公民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府应当在深刻认识公民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对公民社会的态度,对公民社会给以正确的定位和合理的分类,加紧修订和完善关于民间组织的法律、规章和***策,从审批、登记、注册、监管、经费、税收等方面对民间组织既积极支持、热情帮助,又正确引导、合理规范,营造一个有利于公民社会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使公民社会更好地与***府合作,齐心协力建设一个民主、公平、善治、宽容的和谐社会。
2.3建立民主法治***府
民主从根本上说首先是一种***治制度,其理念是在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主***治要求遵循公正、合理、普遍、透明的程序,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以及对少数的尊重与保护,实行权力的合理分工与有效制约机制;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价值追求及利益主张均可以得到充分表达和平衡,各种不满、怀疑和对抗都应该消化在民主过程之中并保持在一种秩序的范围之内,各种利益冲突与争执都应该通过民主机制得以和平解决。强化公民的参与决策的机会和体制。法治***府,一方面***府本身机构的设立有法可依,依法行***,行***人员的自由才量权也是受到法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和自由不受非法剥夺;国家机关的职权范围都处在法律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之下;各***治主体依照法定的规则和程序行使***治权力,法律是一切社会主体的最根本行为准则。同时,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都通过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予以有效地调整,各种社会资源和利益都通过法律机制予以公正、合理分配,权力的失控通过法律途径加以矫正,受侵害的权利也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
参考文献
[1]吴志成.中国公民社会:现在与未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
[2]张康之.走向合作治理的历史进程[J].湖南社会科学,2006,(4).
经济社会发展篇4
根据县第十一次***代会精神,今后五年***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线,以打造“富强岱山”、构建“和谐岱山”为主题,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县、海洋文化名县、海岛和谐社会为目标,着力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和民众向心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按照上述要求,结合我县“十一五”规划,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县级地方财***收入年均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以上,基本达到部级生态县建设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将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于打造“富强岱山”,加快建立速度、质量、效益有机结合的经济发展体系。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攻海洋经济,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加快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围绕贡献大、就业多、效益好、污染少、关联度大、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坚持修造并举,以造为主,加强配套,培育特色,促进产业集群,倾力打造全省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增强企业自主开发和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传统优势工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组织实施风力发电、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开发利用等项目工程,探索发展大宗物资加工业。力争到2011年,全县工业产值达到250亿元以上。抓住机遇,强化管理,努力提升建筑企业资质等级和经济效益。加快推进海洋旅游业。坚持一手抓宣传促销,一手抓景点建设,多层次、全方位地做好“蓬莱仙岛?浙江岱山”整体形象宣传工作,提高岱山知名度;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做好海景房产、海洋文化、海岛保健三篇文章,加快形成海洋文化和海岛休闲度假基地。力争到2011年,游客接待量达到230万人次以上。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按照《浙江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积极参与洋山港和宁波?**港一体化建设,引进建设矿砂、原油等大宗物资中转项目,使衢山港区成为水水中转港;完善高亭港区物流配套服务体系,使其成为支撑本岛工业发展的工业港。加快发展航运业,着力改善运力结构,拓展江海联运、二程航运,努力建成一支配套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宁波?**港口一体化和岱山港口开发的地方运输船队。到2011年,全县海运运力达50万吨以上。稳步发展现代渔农业。建设完成高亭、长涂、衢山三大渔港,大力发展渔港经济。优化海洋捕捞结构,提高捕捞经济效益。建立完善养殖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养殖产业化。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培育特色产品,加快建设高效经济林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初步构架起具有海岛特色的生态型农业模式。打响岱盐品牌,力争建成全国一流的精细盐生产加工基地。
加快促进投资、出口和消费增长。高度重视投资拉动作用,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切实做好选商引资工作,注重引资质量和后续带动效应,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广泛开展区域合作,扎实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努力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加快推进体制机制保障。强化***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投融资体制、行***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加强***府性投资项目管理。以改革开放的思路,运用市场化模式,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积极发展中介机构。创新管理方式,研究探索社会事业在资金投入、***策引导、资源配置和管理考核等方面的改革模式,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着力于构建“和谐岱山”,努力促成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和谐发展格局。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力打造海洋文化名县,加快发展科教卫生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大力弘扬海洋文化。以海洋文化节庆、海洋系列博物馆和海洋文化精品为支撑,着力推进海洋文化名县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现有博物馆的经营和管理,培育一批具有海洋文化特色和市场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区块。重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以渔歌、渔民画等海洋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精品建设,积极实施以“一馆一站”和“一场一馆一池”为重点的文体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努力打造海洋科技创新县域。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基础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突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建成全市船舶修造技工培训中心。实施“卫生强县”战略,加大公共卫生投入,逐步建立高效便捷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不断缓解渔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建立健全以大病医疗统筹为基础的新型渔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和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为目标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继续加强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健全就业服务和培训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就业。不断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新型渔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加强社保基金管理,确保运行安全。重视危房改造和廉租房工作,继续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重视“平安岱山”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疏导化解机制、打防控一体化工作机制和基层管理服务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并妥善做好群众工作。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尤其是加强公共卫生、食品药品、海洋污染、气象、火灾、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预防,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着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积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有机结合的城乡和谐发展局面。注重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路子。
加大新渔农村建设力度。加快渔农产业体制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理念谋划和管理渔农业。积极探索渔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造途径,不断增加渔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扶持和发展休闲渔农业、绿色生态工程和家庭工业等富民产业,建立健全渔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努力增加渔农民收入。加强对渔农民的就业培训,积极引导渔农民转产转业。加快做好拆迁征地等项目前期工作,以项目落户带动渔农村经济发展。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继续推进乡村道路改造、生态河道整治、渔农民饮用水等工程,加快渔农村基础设施与城镇对接,着力优化渔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大财***对渔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完善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行***策性农业保险。拓宽社会参与渔农村建设途径,吸引更多大学生到渔农村工作。加快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强化城镇辐射功能。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编制县域总体规划,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新区建设步伐,推进旧城改造,增强县城产业发展功能。加大县城管理力度,提升县城品位,建设富有海岛特色的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加快建设衢山新城,推进长涂、秀山小城镇建设步伐。争取到2011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63%。继续实施“大岛建、小岛迁”工程,逐步改善小岛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注重城镇化建设和新渔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逐步实现城镇发展带动渔农村发展,加速推进本岛城乡一体化、主要大岛城镇化。
四、着力于可持续发展,基本形成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和谐发展路子。注重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和集约利用资源,切实保护自然环境,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经济社会发展篇5
关键词:佤族;经济;社会;发展。
建国以来,佤族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一个比较原始落后的民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的一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入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以来,佤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比较顺利。
但由于历史和其他条件的局限,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其经济社会仍然发展缓慢,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们收入水平低,单一地从事农业劳作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一、佤族经济的落后原因及现状。
佤族经济落后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向前发展,该民族也较原始时期进步了许多。
但是这种进步是相对于本民族内部而言,而与外界其他地区相比却差距较大。
(一)佤族经济落后的原因。
1.历史原因。佤族经济社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历史的影响。原先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在发展中有时忽视了地区特点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是导致佤族地区经济生产落后的原因之一。
2.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佤族主要聚居地区约为东经99°-100°,北纬22°-24°。地处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怒江山脉南段舒展的地带,当地山岭连绵,坪坝很少。”[1]1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和地理环境脆弱的限制,佤族地区交通通达性十分落后,使其与外界的交流少,先进的信息和技术不能进入该地区,导致经济的发展滞后。
3.教育落后,封建思想浓厚。佤族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但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获取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没有更高的追求,这种单纯的思想观念显得很狭隘。
(二)佤族经济的现状。
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调整了生产结构,革除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因素,佤族地区特别是沧源、西盟地区的经济生产得到了新的发展,社会面貌也有所改善。如从严重缺粮的贫困状态到基本满足粮食的需求,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工厂企业,建立了从县城到农村的贸易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我们同样应看到,佤族各地区的发展仍然不平衡。边远山区一些农村村寨,佤族人民住的是低矮简陋的茅草屋,靠生产力低下的农业为生,人均收入不高,且人口不断增加,落后的农业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佤族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寻求发展。
二、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分布地域很广,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赋予了佤族丰富的资源。因此该民族具有较好的后发优势和开发价值。
(一)国家***策优势。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保证了人民和平当家作主的权利。当今,***府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民族地区带去了新的希望。
我国沿边地区民族众多,边境结合部都具有与邻国山水相连、通道众多、民族和宗教相同、语言相通、边民往来密切等特点。由此,我国***十分重视边疆地区的***治与经济,并制定了兴边富民行动的方针***策。
(二)资源优势。
佤族具备很好的后发优势,资源丰富。但由于技术、地理等条件的限制,许多资源并没有开发出来。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沧源阿佤山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被称为可与西双版纳媲美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1)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约70多科,150多属,300多种。其中淀粉植物15种,芳香油植物20多种,纤维植物15种,树胶植物7种,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生姜、辣椒及各种蔬菜;经济林木有紫胶寄生树、茶叶、橡胶、油桐等;药材香料植物有胡椒、砂仁、草果等上百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有20多种”[1]11。
(2)动物资源丰富。阿佤山区的动物种类繁多,有不少是我国稀有珍贵的保护动物。其中,尤以白象是国家的国宝,其次是孟加拉虎、金钱豹、云豹等稀有动物及近百种珍奇鸟类。[1]122.丰富的水能资源。“沧源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东经98.52°—99.43°,北纬23.4°—23.3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2]4阿佤山区山脉走向自北而南,逐渐低缓,山沟纵横交错,构成大小不同的河流,水源充足,是阿佤山乡发展水电事业的丰富资源。
3.土壤资源丰富。“阿佤山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亚高山灌丛草甸土、紫色土、水稻土等49个土类,12个亚类,28个土属,44个土种。”[1]11土壤营养丰富且类型多种,适合不同经济作物的生长。
4.矿藏资源丰富。阿佤山绵延起伏的大山腹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不高但价值大。如金、银、铜、铁、锌等矿藏都已探明,种类达二十余种。“初步探明储量1500万吨的莲花塘煤矿是目前滇西南最大的煤炭基地。
在西盟,首次发现地球上的一种神秘矿物质,被定为‘西盟石’。”[2]65.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1)旅游类型齐全:佤族有秀丽的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
(2)人无我有。如喀斯特地貌、白云洞景观、变幻莫测的佤山云海等都是佤族地区的一大景区特色,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3)资源品味较高。如云南省小乘佛教三大古建筑之一———沧源广允缅寺,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139平方米,它是云南省民族地区小乘佛教现存建筑中保存最完美、历史较长、艺术价值较高的一座寺庙,已被列为省级、部级重点保护单位。
(三)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优势。
佤族文化特色也别具一格,主要表现在饮食上,其饮食具有原始自然的特点。如佤族烂饭、风味别致的捣酱菜、汤菜、充满野味的火烧菜、野味浓烈的佤族生拌菜,这些不仅具有当地的民间特色,而且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健胃生津,适合不同人的口味。
佤族的酒文化是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粗犷、古朴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特色。酒的种类多、味美、清香扑鼻,同时也可以御寒、驱邪、解毒、养生、壮胆、提神。
佤族人喜欢喝茶,有时也用茶来治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茶道文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大本民族特色食品、茶、酒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使其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将会大大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佤族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落实兴边富民行动***策。
1.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策的指引下,佤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因素。随着边疆地区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人口流动率迅速提高,周边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社会问题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也对边境民族地区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和危害。佤族地区有来自的祸害威胁,境外跨国贩卖***支弹药、跨国拐卖妇女等丑恶现象也给佤族地区的发展进步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管辖,维护***治稳定和民族团结,为佤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3]
2.佤族地区具有特殊性,表现在边民的特殊、区位的特殊和经济文化的特殊性。***府应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行多策并举。
3.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这是符合我国21世纪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沿边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和开发的构想是:以向周边国家开放为重点,在巩固原有贸易市场的同时,向全面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推进;以开放发展为契机,扩大与沿海、内陆省区的经济交流与协作,增加经济要素向沿边地区流动,强化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等。”[4]佤族为跨境民族,中国加强与缅甸的合作,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开拓国内外两个旅游市场,将有利于佤族经济的长期发展。
4.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佤族最为匮乏的资源之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和***府要继续加大对佤族经济的投资,吸引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发展交通。
“交通是人们衣、食、住、行四大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重要职能部门。”[5]交通运输业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佤族尤其是农村地区,交通极其不便,阻碍了佤族与外界的交流。而沧源是通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之一,西盟县许多乡镇都与缅甸接壤,因此,便利的交通条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还是经济贸易的纽带。在佤族广大农村地区,连基本的公路都没有,基础设施极差。国家应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变这种现状,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特色市场的开拓。
1.面对国内市场的疲软状态,要及时调整市场导向,使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进***国内市场。
2.利用***府部门的影响力,结合佤族地区大多数特色产品批量小、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特点,促使地方、部门做好协调工作,集中力量,扩大佤族地区特色产品的影响,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选择和培育优势突出的特色资源支柱产业是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佤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贫困民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和培育一批支柱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单靠农业为生。如可以发展糖、茶、胶、材、矿产等优势产业群体。
(五)合理利用资源。
1.佤族地区资源丰富。由于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众多河流形成了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水能资源丰富且开发潜能巨大,因此,可以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发展电力。同时该地区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业。
2.发展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结合。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旅游业将大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的比例结构。
发展旅游业不仅是旅游市场自身的需要,也是改善本民族地区投资环境的需要。佤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天然性,且民族文化别具特色。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利于增加***府税收,同时带动相关部门、行业的发展,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强佤族的经济实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六)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以来,***和***府在佤族地区大力发展了文化事业。
但总的看来,佤族的文化素质仍然很低,封建思想浓重,孩子受教育程度低,对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得少,长大后主要从事传统劳动生产,难以形成突破性发展。要改变本民族落后状态,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改变佤族的命运,必需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知识,培养发展经济的专门人才,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国家还应落实优秀青年去山区的从教***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佤族人民谋长远福利。
四、结语。
总体上来说,佤族地区的经济落后,社会发展程度滞后,与外界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但是,佤族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策优势、本民族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等都会给佤族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方便。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勤劳朴实的佤族人民将会创造出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魏德明。佤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陈国庆,谢玲。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佤族[M].北京: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04.
[3]吴建国,马勇,肖琼。西部大开发与兴边富民行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伏润民,陈志龙,杨汝万。中国西部开发与周边国家[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111.
经济社会发展篇6
准确研判发展形势:
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建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建议》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即中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下的新形势,依然强调指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判断是十分清醒也是十分必要的。未来5年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管这一战略机遇期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其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全球经济需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世界需要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压舱石”。同时,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还面临结构转型时期的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只有坚持发展不动摇,才能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只有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战略机遇期,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明确提出发展原则: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证
就怎样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议》提出必须遵循六大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的领导。这六大原则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的***中央治国理***的基本原则。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既彰显了我们***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基本原则,也凸显了改革发展成果要与人民公平共享的基本宗旨。
“这六大原则,是我们***首次就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提出的,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国家行***学院教授许耀桐说。他认为,原则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行动的依据、准绳和规范。《建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六大原则”的总结和提炼,深刻反映和总结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规律,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保证。
清晰确定发展新目标:
符合国情、贴近百姓、问题导向
《建议》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主要包括五大方面:一是提出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三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五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指出,按照“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这次《建议》提出了这五个方面的新目标要求。这些发展目标的设定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符合国情。深入分析国内国外发展环境,既充分考虑“十二五”发展的延续性,又与时俱进丰富了目标内涵。第二是贴近百姓。目标要求把增进人民的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的目标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也是各级***和***府需要做的、使人民群众看得见、能受惠的实事。第三是问题导向。《建议》在目标设定上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短板问题,提出了收入差距的缩小、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等,这些目标都体现了问题导向。
重点完善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建议》指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深入推进“五大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着重强调发展保障:
经济社会发展篇7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进入了全球经济的新时代,城市作为社会主体,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天,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地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上下左右、内外、近远的城市进行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就***府行为而方,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不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间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阒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1.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
2.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
3.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酱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
但是,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三、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府职能的需要
***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发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4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不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人谈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区划,把多个行***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的重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5.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6.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下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7.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语:随着中国经刘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济生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参考书目:
经济社会发展篇8
20**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下,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2亿元(不含原米泉市),增长15.2%,增长幅度创20年来的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295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7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比重依次为1.28:37.72:61,其中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收入87.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39.2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7.35亿元,增长24.68%。
——工业保持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8亿元,增长17%,高于GDP增长近2个百分点。工业呈现出生产、销售与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局面。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3.61%,提高9.88个百分点。工业投入明显增加,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增长40%,占全部投资35%,比上年提高近10百分点,其中26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48.6亿元。中泰化学12万吨聚氯乙烯专用树脂1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众和高纯铝及其深加工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已建成投产,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米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经自治区批准并开工建设,两个部级开发区和四个省级工业园实现工业增加值83亿元,占全市的32.68%,比重进一步提高。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亿元,进一步改善了园区配套设施条件,增强了项目承载力,今年以来已有149个项目落户园区,其中神华集团年产12万吨活性炭、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0辆客车等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工业园区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旅游业持续升温。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39亿元,增长18.24%。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居住、文化娱乐成为消费热点,文化体育用品、汽车、电子产品、服装鞋帽等销量均大幅上升,消费品市场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态势。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总额262.41亿元,增长20.3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4.24亿元,增长12.4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4.6%。加强了景区、景点建设和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围绕民族民俗风情游、都市休闲消费游和冰雪风情游等,认真抓好旅游促销和旅游接待工作,保持了旅游业持续升温,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870万人次,增长11.5%,实现旅游购物总收入80.45亿元,增长12.19%。
——农业继续稳步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加强了“菜篮子”工程建设,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68万亩,其中蔬菜播种面积28万亩,增长8.3%,年产蔬菜89.69万吨,增长5.2%。畜牧业平稳发展,各类牲畜存栏头数78.63万头(只),肉类总产量3.33万吨,增长4.39%。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投入1000万元市级设施农业引导资金,推动设施农业发展,带动农户投入5000万元,新建日光节能温室750座、大棚1600座,食用菌大棚150座;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共计培训6112人次,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共计转移5130人次,转移率84%;农民收入普遍增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251元,增加600元,增长12.9%,高于计划目标2.9个百分点。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县、达坂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照壁山水库成功下闸蓄水,乌—板—水公路主线通车,大西沟水库附属工程已顺利开工,达坂城区、**县水西沟镇供排水项目,3个乡卫生院,24个村卫生室、12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面完工。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1.09万亩。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1%。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已全面实施。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6.06亿元,增长15.23%。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3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9.4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6.27亿元。120项市级重点建设(支持)项目,已开工建设103项,项目开工率达86%,完成投资74.89亿元,乌石化百万吨芳烃、年增6万吨三聚氰胺产能扩建项目、八钢800万吨产能扩建工程、***投风力发电厂托里风电厂二期30兆瓦风电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50项城市基础建设重点项目已开工43项,新华南北路、河南东西路、喀什东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米东大道一期工程等已竣工,城北主干道、河滩路防洪工程、河西污水处理厂等项目进展顺利。
——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在服装、鞋帽、塑料制品、家具及零件、日用百货、番茄酱等传统产品出口增长和电子铝箔、机电设备、太阳能电池等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幅增加的带动下,我市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对经济的贡献作用继续增强,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海关数据)37.7亿美元,增长58%。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76个,引进区外到位资金88.3亿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8家(外资企业26家,合资企业8家,合作企业4家),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增长15%。
——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大,环境建设取得实效。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制定并分解下达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狠抓了八钢、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自治区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加大了节能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力度,强化了对79户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监督和管理工作,实施了城市中水回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建筑节能改造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继续实施蓝天工程,拆并燃煤锅炉3697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43万平方米,加快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华电苇湖梁电厂、国电红雁池电厂、神华煤矸石电厂等热电联产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2.1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23%。
——构建和谐首府,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启动了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高了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在全疆率先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标准,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解决好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2.3万平方米廉租房已开工建设,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发放了货币补贴,向低收入群体中无房或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了廉租房或租赁住房补贴。继续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累计享受最低保障16.51万人次,发放最低保障金2055.47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策,开发公益性岗位3000个,建成了8个劳动力市场,53个“一站式”就业服务大厅,全年安置城镇人员就业5万余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3.1%。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3元,增长9.02%。继续加大卫生、文化、教育等薄弱环节基础能力建设,市急救中心、血液中心、3所医院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街道文化站、10个社区文化室,8所中小学危房改造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投入400万元,新建和改造了5个农牧区广播电视站点,解决了达坂城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二是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面临较大压力。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四是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粮、油、肉等价格上涨过快。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主要任务
20**年是实现“**”规划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认真贯彻落实***的十七大和《***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把握发展机遇,促进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提出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预计可达970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8%。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6%,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8%。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增长8%。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注:地方财***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正在调整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20**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继续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冶金等优势产业。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重点支持乌石化大芳烃、大化肥和大型化纤原料等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重点支持神华12万吨活性炭和中泰化学聚氯乙烯、离子膜烧碱扩能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热电联产,重点支持华电苇湖梁电厂、国电红雁池电厂以大带小、神华煤矸石电厂等热电联产项目建设,促其尽快开工建设。积极做好**西山热电厂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当年获得国家核准。加快推进风电开发利用,扩大达坂城等大型风电基地建设规模,力争当年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加快冶金工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支持八钢产能扩建项目建设,促其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培育以电子铝箔、单晶硅为主导的新材料工业,以大型风力发电、太阳能为主的设备制造工业,重点建设年产1.2万吨高压电子铝箔、200兆瓦非晶合金工业变压器、100兆瓦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等项目,促其早日达产。继续发挥好工业专项扶持资金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继续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确保投入不低于上年,重点抓好米东化学工业园和米东高新技术产业园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项目承载力。
(二)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认真做好商业网点规划落实工作,优化布局,加快商业向城市北部、社区和农牧区延伸,当年新确立14个社区商业示范点,改建(新建)100个标准化废旧物资回收站,新发展40个便民利民商业连锁店,逐步形成门类齐全、便民利民的商业服务网络。以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为重点,继续加大对现有大型综合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特色商业街改造整合力度,完善功能,形成一批竞争力强,专业化、国际化的商品交易市场和仓储配送中心。加快**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抓紧落实铁路国际物流园发展规划,依托航空、铁路枢纽优势,不断完善民航、铁路物流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使我市尽快成为辐射全疆及周边省市和国家的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创造条件、改善环境,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保险等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会展业,积极筹建**国际会展中心,认真抓好项目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搭建对外交流经贸合作平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继续发展民族风情游、冰雪风情游和都市休闲游,加大对城市公园、游园,特别是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四个公园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条件;充分发挥旅游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继续完善南山景区、天山野生动物园等著名景区(景点)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增强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拓宽农牧民就业渠道,增加农牧民非农收入,加大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力度。加大投入,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安排2000万元市级设施农业引导资金,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当年完成5000亩日光节能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建设。继续支持34家部级和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示范企业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农牧民抗风险能力;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策,加大涉农收费清理和农资产品价格的监管,减轻农牧民不合理负担,确保农牧民增收。认真落实新农村建设规划,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计划投入建设资金2.5亿元,加快小城镇建设,重点做好**县、米东区、达坂城区村镇水、电、路、标准化居民点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入7750万元,新建6条182公里县乡公路;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新建5个乡镇卫生院,20个村卫生室。
(四)突出重点,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
进一步落实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责任制和主要领导负责制,继续按区县、部门分解下达投资计划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加强重点建设(支持)项目的管理与服务,加大项目帮办、协办和督办工作力度,积极为项目建设和投产创造有利条件,促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确保重点建设(支持)项目开工率和投资额不低于上年。更加突出***府投资的公共服务性,计划安排***府投资56亿元,重点向城市综合环境整治、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倾斜,重点抓好拆并燃煤小锅炉、城市道路综合整治、大西沟水库、**职业大学新校址建设、南区热网工程、米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道路等项目建设。加大***府投资项目稽察工作力度,突出抓好***府投资项目可研、初设、招投标、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资金使用的稽察工作,防止挤占、挪用、浪费建设资金,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重大项目稽察率达到100%。继续认真做好轻轨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促其尽早达到国家立项审批条件。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主动梳理近期实施和将要实施的项目,筹划一批已列入规划和对我市未来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及自治区支持。大力推进与国家开发银行二轮合作协议的落实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继续做好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利用工作,努力扩大信贷规模;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我市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发展资金。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充分发挥内地发达省区驻我市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改善投资服务环境,推动以商招商,吸引更多的内地企业参与我市经济发展。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定期我市产业导向目录,引导内地企业在我市投资办厂和参与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经贸展会资源,继续实施乌昌统一组团,参加乌洽会、厦投会、西洽会、上海工博会等重大展会,推介一批前期工作扎实、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不断扩大利用区外资金和外资规模,力争引进区外到位资金增长20%。完善**出口加工区综合配套设施,重点做好进口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建设,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深度研究周边国家市场需求和产业***策,进一步发挥外经贸扶持资金导向作用,适时在周边国家举办**商品交易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专业性国际经济贸易展会,引导企业不断调整优化产品进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建材、工程机械、高新技术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出口规模和石油、有色金属等资源性产品进口,引导企业到周边国家投资办厂和承包工程,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增强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六)加强价格监测和监管,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继续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粮、油、蔬菜、肉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天然气、煤炭、成品油等生产供需情况,及时预测预警信息,提出应对措施和方案。继续规范教育收费,整顿和规范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加强经济适用房价格、廉租房租金和物业收费的监管,着力解决好关系民生的价格问题。规范***府定价行为,完善调价公示制度,定期审查垄断行业成本变化情况,为制定和调整价格提供依据,改进垄断行业价格监管。妥善安排低收入居民的生活,适时提出对中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策措施。继续开展涉农、涉企、教育、医药等领域的重点检查,加大资源性产品价格检查力度,积极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加强社会监督,做好价格举报工作,着力打击价格欺诈、相互串通、合谋涨价行为,规范价格秩序,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七)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继续强化和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将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区(县)和企业。突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抓好79户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力争全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加快推进热电联产,全年新增供热面积600万平方米。继续加强拆并燃煤小锅炉工作。投入5000万元引导资金,加大对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地源热泵、电热膜、发热电缆等供热试点工作。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确保河西污水处理厂、河东污水处理厂中水管线、米东区垃圾处理厂等项目开工建设,当年完成达坂城垃圾填埋厂、大蒲沟垃圾场渗滤液处理项目,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和大蒲沟沼气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继续做好我市防沙治沙和城市周边沙坑复垦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三北四期”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实施力度,当年完成乌—板—水公路两侧植树造林一期工程等项目。加强城市水源保护,加快推进乌拉泊水源地清理搬迁和西山水源地植树造林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六道湾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篇9
*7年,在*省委、省***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实施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按照省第八次***代会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坚持“四谋发展”实践主题、“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和“四个关键”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协调发展,呈现出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态势。全省经济增长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社会事业稳步发展,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
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经济持续增长,实力大幅增强。全省生产总值的增幅从一季度的13.7%、上半年的14.3%、1-3季度提高到15.0%,全年达15.1%,创1995年以来的新高。近年来,全省生产总值每年均实现千亿元大关的跨越,*4年超过5000亿元,*5年超过6000亿元,*6年跨过7000亿元,*7年突破9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越过3000美元门槛,生产总值总量与人均量均比*0年翻了一番。
——三次产业全面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粮食产量保持在700万吨以上,比上年略增;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8.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7%,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今年以来的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成为支撑我省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8%,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7年,*省委、省***府更加重视服务业发展,提出了加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与要求,服务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消费市场稳中趋旺,现代物流业、服务外包业、旅游业、金融业等都稳健增长。服务业的发展为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很好基础。
——“三大”需求拉动较为协调。作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投资的增速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增长水平。*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是25.9%,*5年降至23.5%,*6年回升至32.9%,*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4321.74亿元,增长38.7%。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活力旺盛。石化、机械、电子三大主导产业投资比重上升,改造提升加速。仅前三季度,由于湄洲湾炼化一体化等大项目拉动,石化工业投资就增长*%以上,装备制造业也完成投资150多亿元,同比增长53%,电子工业投资增长71.1%;民间投资占全社会的比重达49.5%。
消费市场日趋活跃,*5年和*6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分别为13.8%和15.3%,*7年提速至17.9%。规模不断扩大,月均消费额突破250亿元,全年总量达3187.85亿元。
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全年出口499亿美元,增长21%;进口245亿美元,增长14.6%;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资81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贸主体实力不断增强;闽台合作领域扩大、交流深入,闽台产业对接促使一批台资大项目相继落户*,海峡两岸花博会、茶博会、林博会、艺博会、旅博会等平台建设极大推动闽台间的农业合作、双向旅游、直接往来、文化交往,预计全年可实现对台贸易额67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8亿美元;闽港闽澳合作加强、成效提升,闽港在物流、金融、招商、中小企业等领域,闽澳在展会、旅游、人才培养、葡语系国家和欧盟市场拓展等方面,合作更加紧密,港澳已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第一大境外资金来源地。
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经济运行质量较好。工业生产速度快、效益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预计*7年将突破600亿元,增长速度在35%以上,是近年来较好的年份。财***总收入达1284亿元,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任务,增速达26.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达15505元与5467元,比上年增长15.7%和13.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得到加强。各设区市生产总值初步统计增速均保持在14%以上,地方财***收入均实现15%以上的增长。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全省城镇化水平达48.7%。
——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全省上下积极采取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高耗能工业投资比重下降,煤炭、电力、非金属矿采选及制品、黑色、有色金属采选及加工等行业投资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能源利用效率继续有所提高,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年能耗万吨以上的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八成以上比上年同期下降。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长,单位GDP能耗等指标下降,单位GDP能耗水平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重点排污单位全面实行污染物排放***监控,重点区域、流域、海域综合治理有效推进,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62%和91%,水环境和城市空气质量名列全国前茅。节能减排预计可完成年度任务,节约型、生态型的省份建设进一步得到推进。
经济发展基础加强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深入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增加科技投入的***策措施,全省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增加;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势头,投入强度提高;科技项目投入稳步增长,科研成果产出硕果累累;高新技术产业登上新台阶,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项目带动成效显著。全省上下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有力促进了投资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努力发挥重点建设“在项目带动中的率先作用,在产业支撑中的骨干作用,在海西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持续和提升作用”。省***府安排在建的28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990亿元,年度计划总投资938亿元,预计年度目标可全面完成。龙长高速公路、嵩屿港区一期、江阴火电厂、三钢中厚板、友达光电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新增高速公路135公里、港口吞吐能力3000万吨。温福、福厦、龙厦铁路,浦南、永武、泉三高速公路,液化天然气,炼化一体化等在建项目实现阶段性目标。向莆和厦深铁路、平潭海峡大桥、戴姆勒客车、南纸林纸一体化、中铝铝板带、福欣特殊钢等项目开工建设。永宁、松建高速公路,核电和大型火电、风电,中化重油深加工、紫金山金铜矿联合开发等项目正在落实开工前准备工作。与以往相比,第五届“6?18”层次更高、规模更大、更富成效,呈现出众多亮点:如国家多部门参与主办,单位多规模大层次高;项目对接质量进一步提升,呈现又好又多态势,对接项目数比上届增长26.9%;供需双方参会踊跃,社会各届广泛关注,参会人数为历届之最;进一步推进两岸科技交流向纵深发展。
——品牌带动能力提高。产业集群得到进一步发展,培育出总数居全国第5位的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以及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
——金融支持力度较大。存款持续保持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截止*7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040亿元,比年初增加120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增加549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各类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8066亿元,比年初增加1618亿元,主要投向工业、消费流通和外经外贸领域,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确保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煤电油供需基本平衡。全年产煤可望突破*0万吨;电力供应比较充裕,全年生产和生活用电基本得到保证,没有拉闸现象;油品供应基本满足需求;随着交通建设力度加大,以及调度能力加强,运输基本满足企业生产需要,有力地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改革创新日益深化
——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在集体林权改革的基础上,林业投融资、森林资源流转、林业服务体系、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配套改革相继展开,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也有序推进。
——国资监管力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出台一系列国资监管制度。
——***府管理不断创新。***府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取得可喜进展,探索建立起“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工作机制;行***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全省31个省级部门申报的955项审批项目予以大幅精简,保留565项,减少390项,审批项目减少幅度达40.8%。
民生改善力度加大
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关注民生,注重民心,集中财力办大事。*省委、省***府采取了有力措施,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历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与提高。
——加强就业培训,增加就业。全省预计新增城镇就业68万人,实现下岗再就业9.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加强了劳动保障和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乡低保、各类生活保障、财产保险、养老保险等取得全面进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人均1*元,保障人数增加到77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年初增加47.53万人、26.09万人和34.1万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79个县(市、区)全面展开,对37.4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实行医疗救助。新增选派1000名医师帮扶山区乡镇卫生院,为期一年;新建和改扩建136个乡镇卫生院、128个农村综合文化站。
——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教育事业得到加强。对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助学***策,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基本覆盖所有县(市),中等教育助学全面覆盖。
——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加快。全省9个设区市均出台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明确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与保障水平。*7年在建(含配建)廉租住房有13.32万平方米,竣工6.1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270.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7.2%),竣工70.38万平方米(增长82.3%)。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餐桌污染”治理继续深化,产品质量合格率从73.2%提高到8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消费维权服务站、点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消费维权网络基本覆盖全省。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篇10
这次市***府全体(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分析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找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抓好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对于这次会议,市委、市***府高度重视,会前,马光明书记就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作了具体安排。刚才,市长助理、***主任冯旭对2008年上半年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市经委主任贾兴智、市农林局局长王铁分别就节能降耗和农民增收工作作了发言。希望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全市今年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情况作以简要总结,并就做好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作以安排部署。
一、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市委、市***府确定的2008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在全力抓好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和承担奥运圣火传递光荣艰巨任务的情况下,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财***收入、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和省***府下达我市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81亿元,占年计划的56.3%,同比增长18.7%。财***收入大幅增加,大口径财***收入完成16.8亿元,占年预算的61%,同比增长28.3%;其中:市级财***收入4.4亿元,占年预算的69.4%,同比增长45.7%。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30.5元,同比增长9.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459元,同比增长6.1%。
(二)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65.8亿元,占年计划的57.8%,同比增长9%(现价),其中,市属企业完成增加值5.4亿元,占年计划的63.5%,同比增长57.5%。工业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1-5月累计实现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22.5%。酒钢150万吨碳钢冷轧、不锈钢二期、20万吨硅铁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4.4亿元,占年计划的91.7%,同比增长1.8倍,园区企业实现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2倍。
(三)商贸旅游平稳增长。在消费结构升级和价格带动作用下,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亿元,占年计划的48.9%,同比增长16.4%。重点商贸项目进展顺利,大唐路美食街完成主体工程,新华中路商贸中心项目达成换建协议。旅游业虽然受取消“五一”长假和汶川大地震等方面的影响,全市旅游及相关收入、全社会旅游人数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主要旅游企业及景区景点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仍保持增长态势,分别达到13.4万人次、498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7%、5.6%。
(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围绕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持续扩大。二三产业和养殖业有了较快发展,全市畜禽饲养总量33.3万头只,同比增长9.7%。新农村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峪新公路基本建成,峪泉镇小康住宅试点完成主体建设;改造居民点56个共1757户。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完成增加值6300万元,占年计划的50.4%,同比增长34.3%。
(五)城市建设管理不断加强。完成了讨赖河两岸空间发展规划,启动了城市规划二轮修编。城市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新建改造了建设路、五一路等7条城市道路;改造安装了新华路、文化路、五一路等12条道路的路灯,实施了沿街48家单位和32个大型建筑物的楼体亮化工程。建成了嘉峪关大剧院、西环路、城市防洪工程、供水扩容工程、污水处理管网配套工程。气象雷达塔、城市博物馆、新文路桥、武警支队至安远沟收费站312国道段拓建工程即将完工。586套经济适用房和150套廉租房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绿化工程重点实施了公园、景区、道路、厂区等绿化,新增绿地面积72公顷;城区立体***案绿化和临街摆花近50万盆。对城区交通秩序、环境卫生、户外广告、违章建筑、摆摊设点等市容市貌进行了规范、清理。“门前三包”进一步加强,重点道路、临街商业门店延长营业时间取得初步成效,为奥运圣火传递和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了优美环境。
(六)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今年计划实施的190个项目,上半年已开工建设143个,其中:建成32个,在建111个;具备开工条件的25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亿元,其中:地方完成6.1亿元,占年计划的35.9%,同比增长17.1%。飞机场航站区扩建、火车站站舍重建、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搬迁、讨赖河两岸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七)招商引资形势较好。截止6月底,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9亿元,占年计划的59%,同比增长25.4%;非公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个体、私营企业累计上缴税金6683万元,同比增长1.2倍。
(八)节能降耗和环保工作大力推进。认真落实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制。对全市14户主要耗能企业、20种工业产品进行了重点监控,综合能耗呈下降态势。污染治理进一步加强,实施了酒钢干熄焦、宏达水泥熟料系统改造、祁源渣场改造等污染治理项目,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工业园区开展的创建“园林化园区、花园式企业”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九)民生和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强。2008年省***府确定的14件实事和市***府确定的12件实事,除相同的5件外,省、市两级***府为民办的实事共21件。截止目前,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提高城市低保户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物价补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免费发放、贫困家庭寄宿学生实行生活补助,扩大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等7件实事全部落实;新增城镇就业,改造城乡道路,缓解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14件实事,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截止6月底,城镇新增就业2739人,占年计划的54.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在计划控制目标内。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质量持续稳定上升,今年普通高考上线率达36%以上,取得了高考全省文科第一、三名的好成绩。大唐路小学、市职教中心综合楼主体完工,市二中危房改造工程已开工。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市妇幼保健中心业务用房和村卫生所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市一院创“三乙”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手足口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体育活动经常开展,集中开展了一系列迎奥运宣传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
(十)***府系统廉***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府系统先后召开了***风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分解落实任务,签订目标责任,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反腐倡廉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完善了***府工作规则、领导干部请销假制度和精减会议规范文件控制评比活动等12项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机制。加大从源头治理腐败的力度,建设项目、土地出让、***府采购都严格执行招标规定,在教育收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土地承包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及时进行公开,预防了腐败问题的发生。
(十一)圆满完成了奥运圣火传递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援地震灾区重建家园。奥运圣火传递是今年我市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市委、市***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总指挥部和9个专项工作组,统一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认真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积极行动,广泛参与,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于7月6日圆满完成正式传递活动,受到了国家奥组委和省委、省***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好评。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和我省陇南、天水等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按照中央和省委、省***府的安排部署,市委、市***府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全力支援灾区做好灾后重建工作。一方面压缩支出,从市财***筹措300万元支援陇南等受灾地区的抗震救灾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发动全市各级干部群众为灾区捐款,支援灾区重建。截止目前,全市共捐款2286.97万元,人均捐款110元。
总体上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虽然地方固定资产投资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较大幅度下降,特别是驻嘉单位和企业投资下降幅度大,降幅达到11.8%;地方投资总量小,所占比重低,拉动全市投资增长乏力。二是节能降耗任务艰巨。今年国家、省上采用新的能耗统计方法后,反映出我市综合能耗下降幅度较小,完成省上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三是农民增收难度仍然较大。农资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生产成本增加幅度较大,自然灾害的威胁和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力度不够大。农民增收的风险和压力较大。四是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欠计划进度1.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只增长了6.7%。上半年我市第三产业只拉动经济增长了1.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较低。五是控制居民消费价格上涨难度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9.3%,较上年同期高7.6个百分点。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平抑物价的措施,但由于我市是输入型消费市场,加上全局性的油价和食品价格上涨,下半年抑制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很大。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认真应对,逐步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的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
下半年,是我们落实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年初的总体工作部署,针对上半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协调、强服务、促落实上;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抓好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接续产业。一是全力支持酒钢公司的改革和发展,重点支持150万吨碳钢冷轧、不锈钢二期、20万吨硅铁等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做好不锈钢产业园招商引资工作。二是继续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成不锈钢产业园标准化厂房,进一步落实创建园林化园区、花园式企业的各项任务,以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优质服务吸引项目入驻。三是抓好地方工业项目建设,支持紫轩酒业达产配套设施建设,抓好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压型彩板等60个工业项目的实施。四是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融资、电力、运输等跟踪服务,确保工业生产目标任务达到进度要求。
(二)抓好旅游商贸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策,制定具体措施,强化督促落实,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完善长城文化、丝路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争取世行贷款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尽快开工;做好魏晋墓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全市文物普查工作,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拓宽旅游市场,增加旅游人数。二是抓好商贸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新华中路商贸中心区前期工作进度,加大对大唐路美食街等项目的***策扶持力度,吸引商户入驻,尽快启动市场。三是按照“改造、新建、淘汰”的要求,尽快开工绿化市场的改建工程,力争年内完成。四是积极发展促进城市功能提升的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
(三)抓好城市建设管理,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力。一是发挥好规划的龙头作用,做好《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二是抓好新市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城市道路工程,加快新文路、武警支队至安远沟收费站312国道段改造等工程,确保按期完工。三是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重点抓好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建设、文化街区和四化街区危旧平房拆迁改造工程。四是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全面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依法查处影响市容市貌的违章行为,不断提高城市净化、亮化、美化水平。抓好市***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各类设施正常运行。五是加强和规范土地市场,依法开展土地清理清查,坚决查处违法用地。加大对新市区经营性用地的开发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城市公用事业改革。
(四)抓好农民增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早做好农产品市场销售组织工作,确保农民增收。二是抓好农村居民点改造和农村道路、沼气、文化、卫生服务设施等新农村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继续支持宏丰公司5万亩葡萄基地、5万头生猪生产线扩建等农业产业化项目,推进产业化进程。四是搞好农民技能培训,引导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五)抓好项目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一是对在建和已开工项目,加强督促协调,抓好建设进度。要确保新文路桥、气象雷达塔、城市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尽早竣工使用。二是加大计划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特别是加快火车站站舍重建、飞机场航站区扩建等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三是根据国家投资重点和方向,抓好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社会公益事业项目筛选、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力争国拨省补资金1亿元。四是简化审批手续,加快项目设计方案、施工***审查,严格履行项目审批限期办理制,提高审办项目效率。五是做好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洽谈签约工作,促成签约一批新项目。六是认真落实项目责任制,加强重点项目跟踪落实,确保5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任务的全面完成。
(六)抓好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继续做好对全市14户主要耗能企业、20个重点耗能产品的监控,确保能耗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组织实施好节能环保项目。继续开展节能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认真落实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大对责任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完成目标责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措施,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七)抓好惠民实事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切实落实好省***府“14件实事”和市***府“12件实事”,巩固好已经落实的7件实事成果,积极推进其它14件实事进程,让群众尽早受益。二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落实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严厉打击哄抬物价、价格欺诈等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行为,努力维持市场价格秩序。做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救助工作,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三是全面落实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项目,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唐路小学、职教中心综合楼8月底投入使用;市二中危房改造项目按期完成建设内容;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朝阳、峪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内建成使用。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城市居民医疗保险的各项任务。四是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抓好“平安城市”治安监控系统、朝阳和峪苑派出所、强制戒毒所、戒毒所特殊监区等项目建设。五是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开展市级领导、部门领导接访活动,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八)加强行******监督,全面推进依法行***。强化对行******行为的监督,开展行******评议考核和行******案卷评查工作,推动各部门内部推行行******责任制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推行***务公开,按照***务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公开各类***务信息,扩大网上查询、咨询、投诉等服务范围,提高工作透明度。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对不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各类文件,一律予以废止,对市***府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汇编并上网公布,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认真贯彻中央、省上关于压缩经费、支援灾区建设的要求,大力节约行***公用经费,把钱用到发展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和行***机关工作人员的学法用法制度,不断提高依法行***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