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程10篇

中小学课程篇1

“文学教育的终极意义在于学生因此能有机会获得一种文学的生活,一种诗性智慧。”书的题记耐人寻味。众所周知,学生求学多以书为精神的导师、生活的伙伴,从书中吮吸知识、吮吸智慧、吮神养料,以滋养自己的成长。但须知,“书富如人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所欲者尔”。苏轼的这段话告知我们,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穷尽书籍,要选取自己最需要的来读。学生所学课程甚多,但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他们的“所欲”。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作品的鉴赏是重要的审美活动。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简言之,就是情感的评价。感觉、感情、联想、想象、理解等等都是人的情感因素,人以自己的情感评价周围的生活,评价作品中的人和事、景和物,就会产生各种情感体验,如悲与喜、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等,这就是审美所获得的体验。文学教学对学生审美体验的激发与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亲近文学,阅读文学作品,进入审美世界感悟、体验,就能获得“一种文学的生活,一种诗性智慧”。文学的最高价值,是对人类心灵的安抚。学生有了“文学的生活”,会不断增长“诗性智慧”,找到精神家园。人的情感滋润、想象力的丰富程度有明显的差异。例如同样看到诗人冯至《十四行诗集》中这样几行有名的诗句:

我们的生命像那窗外的原野,

我们在朦胧的原野上认出来,

一棵树、一闪湖光,它一望无际,

藏着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

接触文学不多的人不是看不懂,就是认为不知所云,而有审美体验的人会感到生命是美丽的,要在这美的世界里不断发现生命的丰富与神秘。文学本就是情感的艺术形态,阅读时有情感的沟通、交流、共鸣,文字就活起来,就变成立体可感的丰富世界,让人想得很多很多。

文学教学对学生丰富心灵、发展智力、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的熏陶感染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语文教学中对它的认识与实践有明显的差距。除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汉语与文学分编教材时,文学列为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外,较长时期语文只讲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教学文体。即使是小说,也当作记叙文在教,讲述记叙文六要素,尤其是在小学与初中阶段,高中略好一些。是否对学生进行文学教学,常受制于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文学素养,如果我们既无明确的要求,又无恰当的检测,效果可想而知。有一个阶段特别强调“语文课不能上成文学课”,说“语文课就是教语文,教语言文字”。语文学科究竟具有怎样的性质?担当哪些功能?教材观、教法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等等,到目前在学理上达成共识的还不多。理论上的模糊必然导致实践中的盲目,语文教学中出现种种乱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当今,文学教育虽逐步恢复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有地位,但由于以往几经折腾,文学和文章混同,文学阅读和文章阅读混淆,文学写作和文章写作不分,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不以为意了。

教学的有效性虽受众多因素制约,但正确的教学理念,课程的准确定位,无疑十分重要。指导思想清晰,实践才会有理有序。《中小学文学课程导论》的出版正适应澄清语文教学中对文学与文章模糊认识的需要,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自觉意识,增强文学教育的实践能力,恩泽莘莘学子。该著作既从理论高度为课程定位进行阐述,又从语文教学实际情状出发,从课程层面和教材层面进行研究;既以批判的眼光辨识种种混淆,又提出建设性意见佐读者思考,阅读与写作、知识、“定篇”、活动均加以覆盖,显现了理论引领和实用价值的有机结合。

中小学课程篇2

未来的中小学课堂上将出现一种新课程----综合课程,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

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综合课程将占重要位置,逐步实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结构化,是新课程的鲜明特征。根据新课程计划,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小学高年级设置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据专家分析,我国现行中小学课程门类过多,内容交叉重复,课程设置缺乏宏观统筹及整体优化,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另外,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精细地分科教学,容易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过细的分科教学,也给师资配备带来困难,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缺少教师,一位教师同时兼几门课,一星期写十几个教案,有些课因为缺教师而被砍掉,致使课程计划难以落实。近几年,重新整合学科知识、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学术性课程分科体系,在中国已建立了近百年,人们已基本认识了它们的规律与特点,对知识系统传授有较大价值,对学术性课程的继续深造也有较大帮助,在设计课程方案时,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但是,要看到分科课程不适应现代科学发展与现代人成长的需要的方面,要通过设置综合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来弥补它的不足。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当展,一方面使学科内部的分化更加精细,另一方面,也使学科之间进一步交叉综合。专家预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说,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课程要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并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就必须纳入一些重要的综合性知识,而只对原有分科课程做一些细节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应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是学校教育亟待加强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分科课程中难以综合体现,因此,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是现代社会科技综合性加强的必然体现。传统的分科课程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综合课程也有分科课程无法替代的优势,它可以提高人的整体认识、理解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也可以解决课时的有限性与内容的广泛性的矛盾。因此,专家普遍认为,两者不可能相互取代。因此,强调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另外,强调综合性,除了加强综合课程建设,还应包括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是两种功能互补的课程形态,两种课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分科课程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相对***性,而综合课程强调知识的丰富性和联系性。综合课程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分科课程的抛弃,相反,它是建立在传统分科课程的基础上的。正如一位专家所讲:“没有学科的分化,没有分析性的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综合化的大厦便无从谈起。”专家认为,开设综合课程有利于培养儿童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儿童与成年人一样,他们所认识的周围世界,不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是综合的整体的自然事物或社会现象。限于儿童认识水平、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他们所认识的这些事物或现象是初步的、低层次的,虽然每一事物都包含着方方面面的概念或原理,要想深刻认识它,还需具备分门别类的多种学科的知识,通过分科教学来完成这一任务,还必须待受教育者的年龄、知识和认识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小学是儿童由自然地认识世界向科学地认识世界过渡的起步阶段,课程适度综合,更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认识能力的渐次发展。课程的综合不是简单的内容删减,也不是搞一个拼盘。课程综合化趋势主要表现在,重新审视传统的学科分类体系,软化学科界限,改变单纯以学科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眼下,综合课程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组织教材;二是以主题或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材。一般是围绕一个现实社会问题,综合有关学科相关的知识,构成教材内容体系。如设立“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垃圾的处理”等专题内容。第三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组织教材。让形式通过观察、分类、测量、实践等活动,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总之,综合课程设计的原则是浅、广、新。设置综合课程,不是增加一门新课程,而是通过综合课程的开设,改变课程观念,推动课程改革,改变单一的学科本位的模式,形成一个包括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在内的新课程体系。无论是综合还是分科,最终目的是使每门学科独特的有价值的东西得到最好的发挥。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心小学进行的小学课程综合化实验,适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深受师生欢迎。过去,分科教学,教师之间互不沟通,内容重复,加重师生负担,耗费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而且,分科教学具有很大的封闭性,教材的封闭、信息传输的封闭、教学空间的封闭,影响了教学效率,如今,通过学科课程的综合化,教师包括教学,各学科之间融会贯通,学科多用,多种综合。实现了教材内容综合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方式多样化,从小教材走向大教材,从小学科走向大学科,从单一性走向多样性。使教材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之中,教学的空间,不再拘泥于教室,课堂教学的组织形态多种多样,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小组学习、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我发现,从封闭的单一的态势下走出来,走向开放的、多维的、多姿多彩的教学形态。据专家分析,综合课程的出现,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法产生深远影响。首先,综合课使学科知识学习走向综合化,这意味着在学习现有分科知识时,不能把它们看成孤立的体系,要设法在各科知识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对所学知识要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其次,综合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既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兴趣、动机、意志的培养。所以,学生学习时要文理并重,既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也注重科学精神和态度的形成。再次,综合课程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中小学课程篇3

在一个60人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同时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但现在新技术的出现在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及信息云端平台,教师会及时接收到他们的教学反馈,并能清晰的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1 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标定位不合理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即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分析事物、思考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还往往是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存在着“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教学目标。

1.2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低

现代教学提倡要变“教为主”为“以学为本”,在教师的主导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度低的现象。

“讲解”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并非教师的讲解越多,学生就越能更好地理解问题,有些时候,学生会认为教师讲的内容自己都已明白了,太简单,不需要自己去思考,而教师又生怕学生不明白,一味地重复讲解,会使学生只能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步伐走,而不愿去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1.3 教学方法不得当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多年来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不当反映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就是完全由教师安排教学程序,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一切准备,无须学生更多的思考。比如学习应用题时,教师不是让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先自己给学生准备好解决问题要用到的知识。

2 引入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的思考

2.1 微课程和翻转课堂概念

微课程则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老师指出:“微视频”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广西师范学院郑小***老师把它归纳为“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翻转课堂的灵感来源于一名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汉和他创立的可汉学院,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晚上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第二天在教室里做作业和互动交流。因其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师讲授+课后学生作业”的教学安排,被称为“翻转课堂”。

2.2 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的结合

微课程不要仅仅作为配合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而存在,而应该通过与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当学生自己或在家长的督促下,在家自学微课,到了课堂上教师还有必要重讲一遍、或再重放一遍微课程,教师该做的就是答疑解惑、组织讨论、强化练习、安排活动。此时,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就真正被翻转过来了。

3 数学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思路

目前的教学在大众化教育下,无法很好的解决精英教育的问题,无法实现差异化的教学,无法很好的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而展开因材施教。但现在新技术的出现应用到教学中会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及信息云端平台,教师会及时接收到他们的教学反馈,并能清晰的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我们实施差异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3.1 现代网络化社会人的特征

(1)人的网络节点化。近几年,在有线网络、计算机,和以苹果ios、谷歌Android为代表的系统移动终端及为其提供支持wifi、2G、3G、4G等移动网络的疯狂发展下,未来的人们会成为互联网络中的一个一个节点,相互联结,人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2)人的***性被无限放大。“自媒体”的出现,让我们越来越清晰的看到,人们将越来越会超出集体、组织,进行***表达。每个人都可以表述自己的观点。(3)人的个性化需求与日剧增。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就好像你拒绝食堂的大锅饭,想要随心想吃什么点什么菜一样。网络让人的个性化需求逐步成为可能。(4)人的知识与技能的有限性。毫无疑问,知识与技能在今天的社会中,已经无限扩张到人所能全部掌握的极限。人们需要面对的是学习几千年人类社会所积攒下来的知识技能,尤其是近现代知识量的爆发和当代一系列的学术研究突破与技术创新。

3.2 如何引入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学校数学课堂授课模式下,一对一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技术的发展正让个性化教育逐步成为可能,我们熟知的“翻转课堂”、以及“可汗学院”的突然出现,正是现代技术推动下,为满足个性化教学而出现的成功尝试。那么,要怎么样作出成功的尝试呢?

(1)满足学生成为网络节点。教师和学生需能够随时通过各种终端联入互联网,形成节点,各节点相互联结并汇集于中心节点。节点互联即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节点汇集即教师是主导,教师与每个学生间相互交流、传递知识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2)尝试多种翻转课堂模式。“翻转课堂”将知识学习,制作成了教学视频,集中放到了课后在家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但局限于条件和学生在家学习的不确定性,教学视频的观看不一定非得需要放在家中进行,可以根据条件尝试多种方法,只要达到让学生在老师的辅助下,可以自主、个性学习知识,就算达到目的。

(3)引入模式时应把握的原则。针对目前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工具,让人目不暇接,不知道如何应付。多数人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在盲从的引入,却没有中心指导思想。我想,我们在应用这些技术手段,引入这些模式时需要满足如下原则:①数学课堂存在哪些教学问题?②选择什么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③是否达到了使用所选择技术手段的软、硬件条件?④所选择的技术手段会产生哪些负面效应?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模式融入教学应该是主动的,处于一种教师在教学中自发的一种状态,即教师能根据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如何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思考,自主的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效的尝试。

中小学课程篇4

一、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的特征及应用设计原则

1.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的特征。当前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其应用微课的教学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实际质量,并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的应用有着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形式向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学习的内容在这一形式下就相对较小,基本是单向的主题,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也不长,基本是在五分钟到八分钟左右,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精神集中规律,所以在学习的效率上就能由此而得到提升。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微课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其在学习技术的现代化特征上也有着重要的体现,由于微课程最为突出的就是微视频,是在简单的文字***片以及音乐等内容形式下进行创造的学习平台,在不断的发展中通过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微课学习也能够成为主要学习方式,所以能够将现代化的特征得以充分体现。再者就是微课学习的应用多样化特征以及学习主题的聚焦化特征。

2.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设计原则。将微课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当中进行应用要能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主要就是要能掌握时间简短的原则在应用中得以充分体现。要能和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认知特点等得到充分结合,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多是在五分钟左右,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会相应的增长在十分钟左右。故此对微课教学进行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进行时间设计,把握好所要传授的内容,避免复杂化。另外就是要在微课切入正题的时间上能迅速,内容要短小精悍,形式类型要能体现出多样化,只有将这些相应的原则得以遵守才能将教学的效率得以最大化的呈现。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方法。将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当中进行应用,要能按照相应的方法来实施,要能结合知识的类型特点来进行设计微课,信息技术课堂知识主要分为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等。程序性知识微课主要是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进行掌握,要能为学生留出实践的时间,这一过程中要能够将概念理解得以深化,并在此基础上对技能的提升得以强化。所以这就要求微课的操作内容必须是简单易懂的,比较容易适合学生进行模仿,例如:对指法的练习过程中,针对基准键的联系通过微课进行应用之后,要能够留出几秒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对基准键位加以校对,然后将手指移开再次进行练习,从而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就能让学生得到反思并熟练的掌握基准建的指法。

2.强化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对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将微课在其中进行应用要能和其他的学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知识面和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的加强。老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微课教学的设计要和这一单元以及具体的内容加以设计,并要能够分析这一内容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性,从而将其得到有机的融合,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能够对小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微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对小学信息技术中应用微课对主题为玩“纸牌”游戏的内容进行讲述中,要能将活动作为驱动得以强调,并将微课作为重要的支撑来开展。首先要能够依照活动的主题开展活动,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够将微课的作用得以充分应用,将纸牌游戏的操作方法通过微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视频的学习形成一个印象,然后老师引导着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将程序管理器窗口中的游戏组***标进行双击然后打开游戏组窗口,再进行双击纸牌程序的***标,这样就打开了纸牌游戏的窗口。其次就是对纸牌游戏的规则进行讲述,微课中的幻灯片形式的方法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老师的演示过程中和学生进行实际的交流,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微课的作用下就能将学生的学习目的得以实现。

中小学课程篇5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微课;应用策略

G623.2;G434

一、引言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科学教学虽然不如语文、数学和英语重要,但也是一门十分关键的课程,这对学生以后的科学兴趣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小学科学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方法和理念都有待提升和改善,一些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后于时代的步伐,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借助先进的技术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微课就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下面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微课概述

微课这种教学模式是新课标与小学科学实践所提出的一种新型方法,主要是借助教学的短视频形式表现出小学科学教学和传授知识的过程。借助微课,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针对一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的某个环节,把教和学两种资源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本文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科学概念和方法几个方面出发,对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详细研究,下面进行详细介绍[1]。

三、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具体应用策略

1.微课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关键的,需要做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实验,比如,使用各种仪器。以前通常都是老师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演示,但是这种演示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对某些操作的细节,可见度比较小。如果学生距离教师比较远,就无法清楚的看到,无法真正掌握。使用微课教学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了在这里的应用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比如,对水更容易吸水这节课,涉及使用滴管的问题,微课教学就需要使用摄像工具,把滴管介绍与正确的使用方法录制下来,然后在课堂的适当环节进行播放,这样做不仅非常直观,还可以使学生清楚的看到操作的细节[2]。小学科学课程还有一些类似的操作实验,都可以借助微课模式进行教学。比如,温度计结构与使用,酒精灯结构与使用,弹簧测力结构与使用等。对于涉及到关键点和关键步骤的环节,微课可以发挥出方法的功能,比如放大实验的器材,以便学生能够清楚的观察;放大测量仪器内的刻度值,使学生可以清楚的看见测量值,方便学生进行读数;还可以借助微课,对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操作示范进行有效标注,进而得到学生的重视,然后在微课中按照步骤,条理清晰的展示出来,并配合字幕的使用或者语言对关键性步骤与知识小节进行提示。微课在这里可以使学生全面、详细的对实验、教师的操作以及读数方法进行观察,提升实验的可见度和效果[3]。

2.微课在科学概念中的具体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一些科学的概念进行教学时,也可以借助微课,比如在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中,对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这些科学概念进行教学时,可以使用微课,用画***、实物和***片,在加上讲解方式开展教学,先使用画***对这些概念进行讲解,然后和一些实物的***片或者真实物体相结合,一一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再比如,对五年级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这节课,什么是食物链,怎样正确书写某条食物链的问题,可以借助微课,和***片相结合,画***与讲解方式制作生拥奈⒖巍3了这些基本的概念外,对于一些学生很难理解,有较强针对性的知识点,也可以使用微课。比如,四年级的《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这节课,学生对胃和小肠的消化概念很容易就混淆,根据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制作出微课视频,借助讲故事形式与视频的画面相结合,制作出详细的微课课程,进而促进学生的认识[4]。

3.微课在科学方法中的应用。在科学的学习方法中,也可以使用微课开展教学。比如,对三年级来说,刚开始了解观察法学习,如何开展有序观察是关键的环节。在对大树进行观察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制作微课,借助摄像机,对一棵真实的树进行拍摄,借助感官的由远至近,由整体到部分,对这棵树进行详细的拍摄。这样,借助微课可以直观、生动的使学生观察这棵树,比教师在课堂上单调的讲解观察大树整体的样子效果要好很多。通过这种微课学习的方式,学生如果在对某棵树进行观察时,就会按照微课中观察的方法进行观察与记录,也就是观察方法更加容易被掌握[5]。对于一些长期需要观察与记录的实验,教师可以使学生也参与到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比如,种子的发芽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用手机或者其他设备拍下实验的现象,然后教师把拍下的这些视频或者***片,配上文字,借助相应软件把实验的过程与观察现象制作成微课进行播放,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也使课堂的互动性得到有效增强,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双重需要,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教学的效果。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微课对怎样提出假设和问题,对实验内变量的控制等进行微课教学,教学的效果也都是不错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微课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使整个课程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所以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应该不断对微课的应用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切实发挥出微课的作用,进而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侯琪颖.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应用策略[J]. 福建教育研究, 2016(4):24-25.

[2]李绍华. 试论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小学, 2016(1):55-56.

[3]尤永光. 浅谈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发现:教育版, 2016(4):52-53.

中小学课程篇6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 创新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学生学得知识、形成能力,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认知因素与情感相互作用的情感过程。课堂上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因此,在课堂上,只有给学生创设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启发、引导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听得懂学得会,这样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对学习产生兴趣,最大限度地去引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经验、交流情感、互相启迪心智共同创造的过程,更是学生参与认识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互相作用中统一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学生课堂行为的引导者,教师教学水平的优劣也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创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和充实自身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当代教师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某些定理、公式、例题的结论或其本身进行深人、延伸或推广。创新意识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开创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教学要创新,教学思维要创新,教师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提高,要求教师基本功扎实,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具有驾御全局,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开展数学活动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创新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发现新规律、新事物、新理论、新学说、新概念、新设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和主动探索精神,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源泉。

通过数学课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注重例题的选择及变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民主氛围,激发主体意识是关键;允许“插嘴”,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空间,动手和动脑相结合,释放学生时间,拓延学习空间等。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时下流行的新课程教学模式明确指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不要低估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广泛空间,学生会还给你一方享受教学的理想乐土。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化;好的问题往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内在联系的交叉点,更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好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活动(包括操作性活动和思考性活动及实践性活动),从而获得主动的发现机会。

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习惯的时候,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精神。如科学巨匠牛顿、爱因斯坦和大发明家爱迪生,不仅具有惊人的观察力,而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这样做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辐射。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多看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对爱提“怪”问题的学生,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要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品质在小学阶段培养尤其重要。

3、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21世纪是名副其实的信息时代,教育在与时俱进的风口浪尖也开始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形处理功能和动画处理功能,出色地完成着每一堂数学课。小学数学是一门集数形关系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正好符合数学教学的要求。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可以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过程平淡无奇。如果能够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象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则必将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能自由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尤其是对于重难点的巩固练习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娱乐性的分层测验,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可以看到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数学课堂的实践时间已经不短了,虽然对于传统数学来说,确实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尚处在探索、实验和研究阶段,但是,城市里不少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广泛开展了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师,我们要借助这一现代化的工具真正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果。

4、结论及建议

随着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较大变革,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我们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并及时推广普及,才能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育工作者,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也可以说,只有在信息时代和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春风中探索出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新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切实贯穿数学思想,充分展示数学美,才能真正让数学课程吸引每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关文信.小学数学创新性教学指导[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中小学课程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情境;习题设计;课堂小结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只***绚丽多姿、趣味横生,而要扣生心弦、激其探究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的确为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热情。但若将其当作引入课程内容的唯一合理的方法,不根据内容需求而一味地追求外在的“创新、有趣”,看似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实则干扰了学习的有效性,冲淡了数学的探索味,导致舍本求末。

创设情境是为了促使学生好奇探求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在于其多华丽、多生动,而在于学生对情境的反应怎样,情境对学生的感召力如何?是否使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好奇、疑惑的矛盾的心理体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一个生动的故事,一段巧妙的游戏,一组形象的对比,一幅美丽的画面;甚至启发性浓的问题,直观性强的动作,说服力强的实验,诱惑力大美味,深藏规律的算式,颇具趣味的猜谜,直觉大胆的猜想,以及怪味的幽默、滑稽的“错误”等,只要导入的恰到好处都会出神入化地将学生的思绪牵引到想要到达的境界。这就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根据文本的意***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为本,目标明确的为学生创设有价值的、客观的、真实有效的情境。

二、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而要合理搭配、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博采众长

教师要精心把握合作的时机,重视交流的过程,引发有探索交流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再则要提前优化组合,搭配好由思维敏捷、好学上进、语言表达好、组织能力强、乐于助人的小组长率领的4人左右的异质小组,每组的优生、中等生、学困生要比例适当,并且要团结互助,以诚相待,取长补短。在课余的活动、游戏中时常配合训练,鼓励学困生融入小组的信心和勇气。课堂交流中搭配同质、力量均衡的小组间要竞争;而搭配异质、学情悬殊的小组要互帮。合作交流中启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组的积极性和竞争力,同时促使组内的凝聚力逐步增强,使各小组成员都有出色的表现和意外的收获。

三、习题设计不能泛而不精、无梯缺质,而要联系实际、难易适中、精讲巧练、灵活开放

习题的设计固然要多样化,但不能只求量而忽视质,灵活开放并不等于“泛”和“多”,而是习题所蕴涵的思维灵活,范围开阔;再则,“新知”之后的练习应根据课的特点“妙而精”、显梯度、重质量。这样学生才能学而不厌,努力探求,也能留给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使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加深理解,适当延伸。

四、课堂小结不能照“板”宣读,浮于“水面”,着重在于画龙点睛、反思提高

如今教师能遵循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这的确是一大进步,但它所起的作用究竟又如何呢?不少数学课的小结形同虚设,只起到补充完成教学环节的作用。

中小学课程篇8

关键词: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 对策

所谓“显性课程”就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的课程。这类课程是学校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而规定的,显性课程能规定教师应该教授什么和学生应该学会什么。而所谓隐性课程是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体现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之中的物质情景、文化情景和社会情景中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也可是消极的。语文教育承担着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重任。在语文教育实践中,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创设丰富的语文隐性课程,构建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广大教师面对的共同任务。

一、隐性课程的概述

隐性课程又叫隐蔽课程或非正式课程。1968年,美国教育家杰克逊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拉开了隐性课程研究的序幕。国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相对滞后,不同的研究者研究的角度大不相同,比如有从德育角度出发的,有从体育角度出发的,也有从哲学角度出发的,等等。隐性课程是通过学校环境所负载的信息渗透,使学生在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实现“文化心理层”某些方面的改变,是学生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外所受的教育。小学语文隐性课程是隐性课程的一个分支,是指在学校规定的传统小学语文学科课程之外,有计划、有目的地作用于学生心理的语文教育性进程。隐性课程具有主体性、潜隐性、非预期性、非系统性等特点。其中,潜在性体现在育人的方式和实施的过程当中,难以明显地觉察到期间的变化。而非预期性体现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教育者无法像开展显性课程般有意识地开展隐性课程。于此同时,隐性课程具有人格发展、文化传递、课程扩展、社会控制和审美教育等多重功能。

二、隐性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学科中心、讲授为主、机械训练以及脱离生活实际等。学科中心注重知识、强调基础,把知识和技能视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以为考试考的好就是学的好。这造成语文教学过于强调语文学科知识体系,逐渐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与此同时,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无需过多的思考和参与。这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扼杀于固定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缺乏课堂反馈和互动。最终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言语能力等却无法获得和提高。学生在繁琐的知识体系中只能依赖于“死记硬背” 机械的学习方法,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除此之外,一直以来,教育往往把目光局限于学科教育中,而忽视学科与生活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主要表现在重书面语,轻生活体验;重训练,轻实践等方面。这使得语文学科成为单调的知识传授的课程。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有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发现隐性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的独特影响。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语文素养是对学生全面和具体的要求,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需要时间和阅历的积累。隐性课程具有潜在性,能够通过内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意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言语实践是一种情景性的活动,课堂中的情景设置固然具有针对性,但由于条件限制毕竟会大打折扣。因此,开发隐性课程,挖掘生活中的言语素材,有助于充实课堂的言语实践。再次,有利于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要求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节和更新。语文显性课程能促进语文课程建设,但隐性课程可以称为“无课堂”教育,在活动内容选择上可以多姿多彩,可以时时刻刻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能够为语文,课程注入各种不同的元素。

三、有效开发小学语文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对策

(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朗读指导法、练习法、讨论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去的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这加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负担,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而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定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完美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完善教师语言艺术。

到的最为真实的言语素材。教师的语言往往是小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审美性特点。教师要对自己的语言不断斟酌,不仅要吐字清晰,还要用词新颖,具有美感。教师口语中的词汇、语音、语调等会对学生的言语习惯产生影响,也为学生的听觉疲劳带来刺激的效果。

(三)优化课堂环境设计。

课堂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排列、学生的人数等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课堂环境要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教室和灯光要光线均匀柔和,亮度适当;课桌椅应与身高适应,黑板应保持黑色,不反光。其次,课堂环境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室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内涵,如黑板报、格言警句等都会对学生的品格发展和文学素养的形成形成影响。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组织形式。

课外活动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具体形式有小组活动、班级活动、校级活动等。在语文教学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开展诗歌朗诵大赛、文学作品”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学生之间相处方式。有必要从小学起就有意识地培养和灌输这种意识。

除此之外,学校要开发个性教材,以学生体验为主体,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树立“大教材”观。要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让学生在书海之中吮吸知识的甘露。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庞学光.试析隐性课程的特点及其功能[J].江西教教育科研,1994(4).

[3]贾克水,朱建平,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08).

中小学课程篇9

小学英语教学法是以小学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实践为基础而形成的,专门对英语教学过程和英语教学规律进行研究和探讨的一门科学。在小学英语教学法中,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解决办法进行了有效归纳,以进一步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在小学英语教学法中,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义,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法中对教师的作用进行明确,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当其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之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够对其学习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而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式,就是对课程进行有效设计,通过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对其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英语学习,并且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所以单凭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很难对英语中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学习,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在小学英语教学法中,就对教师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义,使其由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变成了课程的设计者。在小学英语教学法中,教师要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在对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之外,还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设计,比如语音教学、词汇教学、字母教学、语法教学以及对话教学等。除了在对课程进行设计之外,还应该对课后任务进行设计,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对课堂所学进行有效的巩固。

二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

在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中,教师还是课堂的引导者,其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并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很大一部分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法中,就对教师的引导作用进行了具体定义,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进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管对于哪一学科的学习,创新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学生本身具有创新意识,其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小学英语学习更是如此。而想要让学生拥有创新意识,就要刻意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疑问才会去思考,思考才能有所创新。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中,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主动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地思考问题,同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多探讨、多争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对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英语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的形成,往往会附带许多相关知识,这些相关知识,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中,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相关知识进行掌握,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英语的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中,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的第一时间为学生讲清英语知识和单词含义,不能给学生留下模棱两可的感觉,影响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还要求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详细介绍。比如,在对英语单词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单词都有着本身独有的含义,而加强对其含义的理解,就能够加强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

另外,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普及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简单。因此,作为教师要合理利用时代优势,促进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亲自示范,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互联网的便利。其次,在课后,教师应该通过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促使学生自己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进而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中小学课程篇10

一、精心的课前准备是首要环节

正确贯彻和实施新课程首先要精心进行课前准备,必须对每一环节、每一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加以精心设计;对大纲要求、学生状况做到胸有成竹。在课前准备中英充分考虑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能起到引导作用,将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融合到教学方法设计中来,以便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真正的最大限度地发挥。我还特别注意做到:

1、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必须以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如《我和妈妈做午餐》这一课,设计“露一露,我来做”这一活动环节,让学生尝试“择葱”“择韭菜”“打鸡蛋”等家务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妈妈劳动的辛苦,从而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

2、认真充分了解学生,特别是了解不同学生对同一教学内容和问题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教育方式,让小学低部的孩子们坐足40分钟无疑是很枯燥的。孩子们个性较活泼,所以在课堂中我注重创设情景,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如《到同学家玩》这一课,让分成小小组的各组学生到别的小组那儿“窜门”。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采用不同的手段设置情景,引发学生讨论。教师提供有效信息,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调动智力因素,去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如《到同学家玩》这一课,通过播放《安全地玩》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中小朋友们这样玩好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的事不能做。

4、充分考虑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备一些调动学生思维和积极性的方法。要不断变换手段来调节学生的兴奋点,减轻学生的疲劳。活动教与学的最佳配合,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新课程教育要求教师要熟备教材、熟备学生、精选内容、巧用方法、科学严谨、灵活多样地把知识精彩地、艺术地、传授给学生。

二、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教育实施的主阵地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环节,使教师实施知识传授的主要场所,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是关键。教师的作用在于创造,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思维、去发现。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始终围绕“保护天性、弘扬个性、完善人生”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活动得到充分显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1、合理设计实践活动,尽可能地留给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舞台。学习不仅是学生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用自己的双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心去感悟,因此学生参与活动、操作、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春节逛花市》的教学中,巧妙设计“师生共同布置教室”这一环节,在《喜洋洋》的欢快乐曲中,师生一齐动手,贴春联、插花、摆“大吉”、挂灯笼、唱新年祝福歌,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孩子们如同真的在一个大家庭中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孩子们兴致高扬,几乎每个学生都参与布置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2、重视直接经验,也就是将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去同学家玩》这一课中,让学生看录像,找出录像中到同学家玩的学生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应改正,从而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讨论分析,从中得出结论:到同学家做客应讲礼貌,玩游戏应注意安全,再设计“我们去做客”这一课堂活动,再让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到别的小组那里做客,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如何接待客人,如何当一名受欢迎的客人。

3、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合理设问,问题要有层次,有一定深度,留足时间,引导学生讨论,如新教材《春节逛花市》这一课设计“压岁钱该怎么花最有意义”,教师通过开讨论会,引导孩子们各抒己见,说出“将压岁钱存起来、买书、交学费、捐给希望工程”等方法,在讨论中,孩子们对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认知已经不再停留在吃喝玩乐上,他们懂得将金钱和时间用到具有意义的事情上。

正如布鲁纳指出的那样:“教学既非教师讲,又非学生听,而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去认知,去概括,去亲自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他们目的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成为学习主体,也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课堂质量。

4、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小学课程10篇

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10篇,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初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笔记。《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和应用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

学习

瑜伽课程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瑜伽课程10篇,内容包括精选瑜伽基础课程,瑜伽基础100篇。二、明确教师的教学职能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发现,要想做好高校瑜伽课程的开展,还必须要明晰瑜伽教师的教学职责,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构建完善的瑜伽教学体系,使瑜伽训练

学习

声乐艺术论文模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声乐艺术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声乐论文大纲参考模板,音乐声乐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就声乐而言,声调既包括曲谱中的基调,也包括歌唱者在歌曲演绎过程中所发出的声音。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曲谱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演唱者可以用自

学习

创业板块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创业板块10篇,内容包括创业板块排名榜最新,创业板块最高点。

学习

营销人员周工作计划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营销人员周工作计划,内容包括营销月度工作计划表,营销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计划。3.针对公司及相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及希望,包括需要的支持,书面表达形式的要求.1.周工作计划要求:1.1.周工作计划是根据月度工作计划、本周公

学习

生产统计工作计划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生产统计工作计划,内容包括生产总结和生产计划,生产统计工作计划和总结。2、每天负责低值易耗品的发放工作;3、每天负责记录生产部人员的考勤,更新生产车间的人员情况;4、每周四上报本部门的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5、每周日晚上汇

学习

高中著名辅导书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著名辅导书,内容包括高中好的辅导书推荐,高中暑假辅导书推荐。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大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电子网络、文化出版、影视演艺、书画工艺、文化旅游等

学习

大一个人总结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大一个人总结,内容包括大一学生个人总结1000字范文大全,年总结合集。在这期间,我得到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而这些,都让我获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了怎样去和同学相处,明白了自我与别人之间存在有差距,并且明白了这些差距在那里。在这

学习

学校文明创建工作计划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文明创建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关于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的汇报,中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计划。(一)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发挥应有作用1、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各组织的管理职能。全体领导要既能“领”,又会“导”,既当指挥员,又

学习

创业板市场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创业板市场10篇,内容包括创业板市场的最新数据,创业板排行榜前十。一、创业板市场建立的条件1严格的市场监管机制创业板市场是面向高风险的新兴中小企业,上市标准低于主板市场。上市公司普遍规模较小,与主板市场相比,企业发

学习

课程安排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课程安排10篇,内容包括课程安排通知文案,课程安排表大全。一、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学年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它是以年级为单位,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对全年教学内容和考核项

学习

创业论坛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创业论坛10篇,内容包括创业成功故事天涯论坛,创业论坛的主题大全。二、活动意向建立与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签订计算机科学系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协议,而企业也可定期派一两名职员到我系听取专业课程讲授。三、活动形式1、主

学习

高二语文月考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高二语文月考总结,内容包括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总结,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分析总结。普通高中第一批:7月3日-7日(5天),8日公布中考成绩及普通高中一批录取结果(注:7月8日考生可到所在初中学校领取分数条)招录学校为十堰市一中、郧阳中学

学习

农村医疗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医疗论文,内容包括农村合作医疗论文题目大全,农村合作医疗论文。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一名普通农民的医疗费一年只有几十块钱,甚至有的地方农村几乎就没有医疗费。生病对于一个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的农户而

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10篇,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初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笔记。《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和应用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

学习

瑜伽课程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瑜伽课程10篇,内容包括精选瑜伽基础课程,瑜伽基础100篇。二、明确教师的教学职能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发现,要想做好高校瑜伽课程的开展,还必须要明晰瑜伽教师的教学职责,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构建完善的瑜伽教学体系,使瑜伽训练

学习

营销课程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营销课程10篇,内容包括营销课程培训,抖音营销课程。一、目前网络营销课程设置和内容存在的问题由于高校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受到相关部门及师资力量的限制比较多,所以在课程的类型设置和内容设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这直接影响了

学习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英语课程标准10篇,内容包括小学英语课程知识,英语课程标准最新版小学。一、使用情境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是好奇心强烈,活泼好动,耐心不强,且对同一个事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理解。针对小学生的这

学习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0篇,内容包括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知识点。对于教育目标的设计,布鲁姆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包含了知识的再现与认知、智力技能的发展等

学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0篇,内容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总结。一、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自信,让每一个学生在其最近的发展区域得到语文素

学习

平面设计课程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平面设计课程10篇,内容包括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材,平面设计课程大全免费。(二)平面设计职业素养主要内容具有良好的美术功底、手绘草***;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服从管理;工作积极主动;沟通能力强;心理健康等。二、平面设计职业工作过程(

学习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课程标准10篇,内容包括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卷,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一、让课堂体现新教法学生是教学的对象,选取教法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发展特征;要根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