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操篇1
没错,艺术体操不仅仅是体操,而是体操与艺术的结合;它表现出的,也不仅仅体操的表面模式,而是它所散发的美。
我之所以喜爱艺术体操,是因为它具有一种别的体育项目所没有的美和风格。说起艺术体操的美,大家都很清楚,每当我们打开电视,看到电视里的体育健儿在表演艺术体操时,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被那精美绝伦的动作和柔美的姿势所吸引。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位同学跟老师来到汕头市体育馆,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我们看到体育健儿们在运动时,兴奋得直鼓掌。不过,更让我感兴趣的是艺术体操。所以,在观看艺术体操的时候我可是全神贯注。说真的,观看艺术体操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看:队员们时如天女下凡,把彩带向四周挥舞,使彩带在空中划出一轮轮优美的弧线;时如天女散花,把彩带丢上天空,使它自由下落… …她们那纯熟而又高难度的动作、柔美的舞姿、精湛的技艺博得了我们阵阵喝彩,
那么,艺术体操所指的“艺术”是什么呢?是它的舞姿?不是的,它的艺术是不能只靠表面 形式来表达的。其实,它的“艺术”是指它的一种风格,一种把力量,以及智慧结合在一起的特色风格。可以说,它给予我们的,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轻盈、动中求静、是难与美相结合的艺术。
虽然艺术体操是一们复杂的艺术,但它只需一条简简单单的公式来解释:
艺术体操篇2
1.1竞技化趋向
艺术体操的竞技化发展趋向,可以从专业赛事的历史脉络中发现。1962年,在女子***的运动竞赛项目中出现艺术体操这一专业项目名称。1963年,第一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在布达佩斯举行。1984年、1996年,艺术体操的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分别在第23届和第26届奥运会上列入了比赛项目名单。此外,各大洲的艺术体操锦标赛也定期开展,竞争激烈。在欧美一些主要国家,艺术体操至今保留着现代韵律体操(ModernRnythmicGymnastics)的称谓,但在奥运会上它的命名完全体现了竞技体育的特征。1975年,国际体联将艺术体操命名为“竞技韵律体操”(CompetitireRnythmicGynmastics),并进行了这样的解释:“是表现女子人体运动美的体育项目,它是在音乐伴奏下(钢琴或交响乐)徒手或持绳、圈、棒、带等轻器械的一种艺术性较强的竞技性体操项目。”1997年,国际体联制定并执行《艺术体操评分细则》,使竞技性成为世界艺术体操发展的主流方向。艺术体操的分值结构、难度动作和器械编排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在竞技水平分布方面,前苏联的解体使一大批优秀选手登上了国际竞技舞台。东欧剧变后,艺术体操的实力和水平曾一度下挫。在亚洲,形成了中、日、朝三国鼎立的局面。
1.2社会化趋向
艺术体操的发展是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果,其国际化发展本身就是社会认同率提高的过程。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体操,经由欧洲传入美洲和亚洲,普及期长达50年之久。时间并不是说明艺术体操发展趋势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艺术体操的实践创新和学科边缘化,才是它获得持久生命力的源泉。不容忽视的是,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和声教授达尔克罗兹为了追求人的身体运动与音乐的结合,把音乐节奏用人的身体律动表现出来,创造了韵律体操,寻找到了体育运动与音乐学相互协调和支撑的契合点,有效地扩大了该体育项目的接受群体。再者,体操技能的发展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德国生理学家博德和梅顿等,强调身体的自然动作在体操中的基础作用,倡导在音乐伴奏下做有节奏的身体活动来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形成优美的动作和体态。各种社会分支学科的介入,使艺术体操成为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育运动样式。艺术体操的社会化趋向与竞技化趋向相互依存,两者并不矛盾。目前,一些研究者从竞技韵律体操发展的角度,来批评对艺术体操普遍意义上的界定,其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就是忽视了艺术体操的社会化内涵,这对艺术体操在我国的普及和提高有百害而无一利。
1.3艺术化趋向
艺术体操是隶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一项艺术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它以艺术和优美为主要特征,以自然性和韵律性为基础。艺术体操参与主体的形态美由动态美来体现,以瞬间的静态美为点缀,展现了美的延续性。同时,艺术性操与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部类融为一体,增添了浓郁的艺术色彩。这种艺术化趋向具体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艺术体操的社会普及过程中,出现了民族化、本土化的趋势,民族舞蹈动作的借鉴和民族音乐的选编使艺术体操具有了区域和地方特色。二是在艺术体操优秀选手的培养上,注重成套的编排和动作的创新,将更高的艺术价值与水准作为衡量选手水平的主要指标,对音乐的风格、节奏和意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1.4表演化趋向
艺术体操是一门时间和空间艺术,其艺术化特征决定了它与表演和欣赏维系在一起。艺术体操的内容包含了参与主体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基本姿态、徒手练习、器械技术、成套动作等诸多方面。内容安排上的渐进性和同步性,增强了艺术体操表演的难度,但是离开了表演和欣赏环节,艺术体操的传播价值将大打折扣。由此,围绕上述训练内容,进行长期性、不间断性和阶段性训练十分必要。在社会传播过程中,艺术体操大多不是以专业竞赛的面孔而是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样式出现。显然,这里又回到了艺术体操的社会化特征上。
2艺术体操的功能调适
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向,丰富了艺术体操功能的内涵。在此意义上,正确认识和调整艺术体操的功能,旨在科学规范艺术体操的发展,并拓宽艺术体操实践的渠道,从而构建艺术体操学科的开放体系。
2.1倡导教化功能
这里涉及到艺术体操观念的变革。可以说,由艺术体操的竞技性质衍化而来的功利性目标,不应该成为艺术体操发展的主流观念。笔者认为,大力倡导艺术体操的社会化教化功能是切合艺术体操发展实际的,符合体育运动的普遍规律。实现艺术体操教化功能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由艺术体操教法学向教育学变迁。在艺术体操的学校教育中,教法学和具体训练方法无法完整地说明艺术体操众多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有关专家认为,从整个社会以及教育学的发展汲取艺术体操的养分,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艺术体操的体系。在竞技运动的视域内,艺术体操有逐步向极限体能发展的态势,这一点对于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无疑设置了许多人为的障碍。二是由再生产型向生产型方式转换。艺术体操的传统训练方式带有再生产的性质,它忽略了学习者的主体创造性,使体能和技巧锻炼围绕训练任务展开,容易跌入机械呆板的境地。因此,艺术体操的教化功能或多或少地带来了体育创新的内涵。所谓生产型实践模式,就是充分发挥参与主体主观能动性,通过思考和实践,实现艺术体操的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三是开发行为能力。艺术体操从20世纪70年代关于体育社会批判和意识形态判断的理论束缚步出,社会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构成了艺术体操研究的理论基石。主体行为能力和创造精神在艺术体操中弘扬,使艺术体操在社会体育发展的洪流中,站稳了脚跟。
2.2突出审美功能
艺术体操是根据女性生理和心理特点,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性动作进行美育和促进身体均衡发展的体育运动。艺术体操的艺术性特质决定了节奏运动以自然性和韵律性为基础,节奏是艺术体操的中心线索,其合理分配,充分表现了动作的自然、优美、弹性及波浪起伏。音乐韵律的协调性,有利于丰富想像力和表现力,充实艺术体操的审美功效。艺术体操审美功能的调适,主要包括对同类动作组合和不同类动作组合的不同要求,对方向变化和水平面变化的不同准则,对开始和结束状态的不同接受效果,对音乐和舞蹈和谐性的选择等。艺术体操的创编能力,必须以此为依据,不断培养和增强参与主体的感受力、欣赏力和凝聚力。在这一点上,艺术体操的审美功能是其教化功能的演化和发展。
2.3发挥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作为艺术体操发展的内驱力,在竞技型艺术体操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艺术体操评分的间接性与其欣赏性结合在一起,在没有专业评判的艺术体操面前,经济功能成为决定艺术体操发展的主宰。值得注意的是,仅凭经济杠杠的调节来规划艺术体操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艺术体操具有作为精神产品的一面,它在经济利益的表述上,不应湮没其艺术审美的个性。同时,我们又要客观面对艺术体操中的经济功能问题,充分肯定艺术体操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时间曲线上方向一致。笔者认为,由艺术体操的竞技化趋势引申出的经济功能,并不是艺术体操发展的全部内涵,必须正确对待。
2.4实现娱乐功能
艺术体操的社会化发展可以归结为其娱乐功能的恢复。在社会体育的范畴,艺术体操的独特性,决定了它不仅是竞技运动的产物,而且是人类自娱自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当健美操、韵律操这些带来艺术体操初级阶段的运动形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时,艺术体操的娱乐也日益显现出来。艺术体操的表演性质可以用来说明这一切。健全人格,愉悦身心,激发人的创造力,是实现艺术体操娱乐功能的主要目的。围绕这一目的,做好艺术体操的普及工作,培育众多的艺术体操运动员、教练员,实现舞蹈与音乐技能的和谐统一,亦构成艺术体操娱乐功能调适的主要内容。
艺术体操篇3
摘要:艺术体操是自然体操、韵律体操和现代舞蹈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发展形成的,艺术体操是女子体操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体育教育的一种手段,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艺术体操是女性特有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典型的难美技能类运动项目,它的美不是简单地呈现人体的自然形态,而是通过运动赋予特殊的美。艺术体操综合了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并将这些艺术与高超的身体和器械技术交融组合成千姿百态的舞台和流动变幻的场面,给人以优美、清新、高雅、新颖等印象。本文通过具体研究,旨在表现艺术体操的美。
关键词:艺术体操;运动员;动作
1 引言
艺术体操不仅有体育运动的健康美,而且融合了包括雕塑、绘画、工艺在内的艺术美,以及芭蕾舞、民族舞、技巧、武术、杂技、戏剧等技术之精髓,而且还创造了一整套有思想、有感情、有层次、有结构、有难度的立体练习程序,从而构成了艺术体操的美。艺术体操综合了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并将这些艺术与高超的身体和器械技术交融组合成千姿百态的舞台和流动变幻的场面,给人以优美、清新、高雅、新颖等印象。wWw.133229.cOm
2 艺术体操项目人体美的研究
2.1 体型美
艺术体操项目是以优美为其主要特征的,运动员漂亮的外貌及健美的身体形态会为创造优异的成绩带来良好的“印象分”。外貌主要是指脸型、五官和气质。脸型、手型与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各部位比例匀称,在选材时对运动员体型结构外表都有相应的要求:颈部及四肢修长,躯干略短;肩部稍宽,髋部稍窄,臀肌上收。这种苗条修长的身材,完成的动作不但幅度大而且非常优美,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2.2 姿态美
姿态美是身体各部分所呈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美的一种。姿态美是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完成过程中的审美意识及对运动员自身的审美要求,是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提高动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动作舒展、姿态优美大方是对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基本要求。通过训练使人体的一些基本形态表现得更加优美动人。而在艺术体操基础训练中正是借助舞蹈、芭蕾等基本功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形体。使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挺拔、隽秀,更显女性曲线美,使运动员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散发着青春、优雅的魅力。
2.3 气质美
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仅仅要进行多方面的技术训练,作为一名优秀的顶尖级运动员还要有独特的气质。气质美是人的品德、性格、精神、风度等综合性的一种内心世界的美,是人对外界事物反映的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现象。一个人的美离不开外在和内涵两方面。人是一个统一的机体,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应该是统一的,行为美与心灵美应该是统一的,动作美和气质美也应该是统一的。长期从事艺术体操锻炼的人,那高雅优美的动作造就了他的形象美,那婉转动听的音乐与动作的结合使人的气质在身体与心理的交融中自然而然得到升华。此外艺术体操运动员独特的个人气质美是比赛中获得高分的关键因素之一。
2.4 造型美
造型美是用身体形态姿势表现的美。它包括静态造型美和动态造型美以及动静结合的造型美。艺术体操的静态造型美光彩照人,像一尊精美的雕塑。如艺术体操套路的各种开始和结束姿势以及各种平衡等等,都是静态的造型美。动态造型美是在运动中的空间造型美。如跨跳、鹿跳、接环跳,立转、平转以及旋转中的平衡,都是动态的造型美。而跳步接踹燕等动作则是典型的动静结合的造型美。这些造型或动态或静态或动静结合,无一不是艺术价值的完美显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5 难度美
在艺术体操的比赛中,形成其艺术价值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身体动作是重要的技术基础,是由跳步、平衡、单足转体、波浪等基本动作,以及各种移动小跳、单足跳、摆动绕环等动作组成,其中跳步、单足转体、平衡3类动作丰富多变,是组成难度的核心部分。成套难度的数量多达20—30 个;而难度动作的系数涉及10 个级别,难度之大令人咋舌。例如,卡巴耶娃做的踹燕转体360°和不用手帮助的结环转体360°;阿列克山德罗娃做的上体侧倒侧劈腿转体360°和抛器械后连续3次伊柳辛接器械等动作,使人耳目一新。更令人惊叹的是她们能把这些创新难度和其它转体或平衡难度连接起来做,出现以连续体相接的联合难度,使观者目不暇接,练者一气呵成,达到形美感目、神美感心的微妙境地。这种作为艺术美的创造性发展所体现出来的难度美,使人真切感受到运动员本质力量中所潜在无穷能力,从而悟出不断追求新领域的真谛。
2.6 人体与器械的配合之美
艺术体操器械有绳、圈、球、棒、带,不同器械均由不同的材料特制而成,轻便别致容易操手。若巧妙配合,使器械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例如:抛、接、踢、滚动、绕、等等。都能表现出许多高超动作,运动员有序地变化队形,器械的相互交换,空间与地面、人与器械的结合形成动态***案。天衣无缝,浑然一体,人与器械和谐一致。
3 艺术体操音乐美的研究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的,不仅烘托气氛,更是各种形态和技术展示的艺术手段,所以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曲调优美、风格鲜明的音乐,不仅可以激发运动员的激情,突出个性,增加动作的感染力,还可以增强表演的气氛和艺术感染力,动作是声音的形象化,是表达音乐形态和内涵,优美的音乐的开始,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运动员心情和意境受音乐旋律的启迪,从而产生艺术创造的激情,随着音乐的旋律,用全身的器官尽情地自如地表现动作。使音乐形象和动作达到完美的统一,给裁判和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 结论
艺术体操只有以高难的技巧动作、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音乐旋律、感人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表现力等各种因素,才能创造出鲜明、完美的意境,令人心驰神往,产生强烈的审美力量。若忽略了任何一个部分,如技巧难度太低,音乐旋律不动听,造型不美,神形分离等等均会对整套动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艺术体操中(下转178页)(上接177页)绝不能把难度技巧、舞蹈、造型、器械、音乐等等看成是各自孤立的、个别的,而应严格地按照每一部分美的规律进行编排,并把它们和谐、完整地统一。一套艺术体操动作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各方面的美融为一体,才能获得最佳整体效果,创造最美的艺术境界,其美的特征及美学价值才能得以最完美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大众艺术体操
【2】杨鹏飞. 艺术体操的美学研究[m].武汉体育学院学院.2001年04期
艺术体操篇4
艺术体操分为大众艺术体操和竞技艺术体操,大众艺术体操也称为一般性艺术体操,具有较为全面的健身效果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是一种高尚、典雅的娱乐健身手段,并具有独特魅力的锻炼方式———将健身、娱乐、表演融于一体。从调查来看,目前,各级健身指导站、指导中心、晨练点、公园锻炼点几乎没有大众艺术体操锻炼内容,其普及的程度令人担忧,但大众艺术体操在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体质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方面,却具备不可估计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
2大众艺术体操社会化的可行性
2.1实用性
大众艺术体操练习形式多样,可以徒手练习各种走、跑、舞步、波浪、弹性等基本动作,也可以手持绳、圈、球、带、棒、扇子、丝巾等轻器械进行各种摆动、绕环、跳跃练习,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因此,对各个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素质、不同技术水平的人都适宜,各种人群都能从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从中得到乐趣。
2.2健身性
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大众艺术体操以健身、健美、娱乐为目的,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作,大大提高人体机能状态。
2.3全面性
全面锻炼身体是大众艺术体操的活动宗旨。一套大众艺术体操,在动作设计上,既包括了头、颈、腰、腹、背、上肢、下肢等部位的运动,又侧重人体左右两侧的均衡发展,可以充分动员整个机体参与运动,使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关节、韧带及内脏器官得到全面锻炼。
3大众艺术体操的社会化价值
3.1生理学价值
大众艺术体操具备显著的健身效果。经常参加大众艺术体操锻炼,有助于改善和调节人体神经系统机能;推迟心血管系统的老化过程,防止心肌梗塞;有助于呼吸系统机能“节省化”,提高氧的利用率;改善消化系统的循环,增进食欲;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对各种慢性病和神经衰弱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体育疗法;它还能防止某些生理缺陷,纠正人体的不良姿态,发展人体动作的对称性、协调性和控制能力等。
3.2运动学价值
运动学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对象是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把运动知识化、系统化、理论化,更好地指导体育运动实践,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大众艺术体操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运动形式,丰富了体育运动的内容,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和可靠方法。
3.3心理学价值
大众艺术体操包含舞蹈的内容,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抒感的一种良好表达方式,也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一种积极有效的活动方式。现代高节奏的社会竞争剧烈,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
3.4美学价值
艺术体操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节奏为中心,进行徒手或持轻器械的身体练习,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具有综合性、艺术性强和丰富的美学内容的特点。艺术体操的美,综合了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并将这些艺术与身体和器械技术融汇交织成仪态万千的舞姿和流动变换的场景。
艺术体操篇5
艺术体操运动员选材就是在充分研究和认识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和遗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艺术体操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综合应用有关知识,采用调查、测试、评价和预测等科学手段,把具有艺术体操运动“天赋”的儿童少年选,进行科学的训练,以获得较佳的运动竞技能力。
二、艺术体操运动员选材的依据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及各自的任务需要出发,确定选材的各种具体条件和方法。我国开展艺术体操的历史不很悠久,群众性基础不算广泛,各地区开展也不太平衡,选材的任务不尽相同,有人把它分为三级选材:
1、一级选材(初级选材):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普及艺术体操活动的基础上,为女孩创造显露才华的条件,从中发现人才,选出苗子,为普及艺术体操运动,也为金牌的多得撒下良种。
2、二级选材(中级选材):在有一定训练基础的艺术体操运动员中选出更有才能的有培养前途的优秀运动员,进行高层次的专项训练,代表各单位参加国外比赛。
3、三级选材(高级选材):从优秀运动员中挑选出运动最佳,形体、素质及心理条件最出色的选手,代表国家参加世界重大比赛,为国争光。
从艺术体操项目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影响运动成绩的若干因素,来确定我们选材中所需要的身体形态素质及神经类等条件。艺术体操是一项具有高度艺术性,多变技巧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项目。
三、艺术体操运动员选材的具体条件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选拔优秀运动员苗子的年龄可拉长至6-10岁为宜。从6岁-8岁开始广泛性选材,进行广泛的群众性业余训练和群众性选拔,但在这个年龄组不易看出体型变化趋势,也不易看准身体和心理条件方面的发展趋势,女孩子到9-10岁时,其骨骼和肌肉类型,体型及神经类型等方面的发育趋势较为明显,就比较容易看得准了,所以在9、10岁时阶段进行专门性的(或称专业性的)选拔更为适宜,当然有才能的在8岁也可以。选拔后经过三、四年左右的基础训练和提高训练,到13―14岁时就可表现出她们的才能,现经过4--5年的高水平训练,便可达到世界优秀水平。此外,从目前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分析看出,她们中大多在9―10岁年龄阶段从受过三年左右体操训练的儿童中选的,然后在各种运动学校进行系统的专门训练,四、五年后就达到了国内较高水平,这也是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
外貌及身体形态特征:艺术体操项目是以优美为其主要性的,因此运动员漂亮的外貌及健美的身体形态会为创造优秀的成绩带来最初的良好的“印象分”。
1、外貌:主要是指脸型、五官和气质。脸型、手型都与体型有密
切的关系,我们要求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体型最好是修长,均称,富有女性曲线美,所以选择脸型最好是瓜子脸型或鹅蛋脸型,避免倒梯型。要求五官端正,面目清秀,两眼有神。气质上端庄秀丽,具有个性,是个漂亮受人喜爱的女孩。
2、身体形态:身体各部位的关节要求:颈略细长,四肢修长,手脚稍大,手掌细长,膝和踝关节稍细,腿和脚面绷得直,并且脚背弯弓大,避免“O”型或“X”型腿,髋部稍窄,臀肌上收,臀下线较宽。骨骼应偏轻,各关节不要太粗,肌纤维细长,肌肉肌力强并富有弹性。
几何的比例:身体各部位比例均称,颈部略长,上下肢略长,躯干略短。当两臂侧举时其长度应等于或大于身高为好;当直立两臂下垂时,腕线接近或超过臀下线为好。
体重身高指数: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材应是苗条而富有女性的曲线,不应发胖,通常利用体重身高指数来控制体重的增长。
四、艺术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步骤
1、艺术体操运动员早期选材:
运动员的早期选材,包括从一般性的观察、测试直至最后确定应否对其进行有计划的专项多年系统训练这一完整的过程。这往往要持续二、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根据不同时期选材工作目的任务的不同,可将早期选材分为四个阶段,即初选、复选、定向和决选。
艺术体操篇6
1.联想法
联想法是进行艺术体操编排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进行成套动作编排时可采用联想这种思维方式,对同一项目不同器械,或者不同项目中的相似技术进行联系、想象,从而对动作编排思路进行拓展与创新。
2.逆向法
在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方面,音乐往往需要与动作进行紧密的配合,无论在节奏还是风格上都应该一致。但逆向思维方法的运用,就是为了将动作、音乐与器械等元素形成对比或反差,这样也可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逆向编排法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有时会使成套动作特点鲜明、充满个性,是艺术体操成套动作向着多元化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二、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程序
(一)编排的前期
1.主题风格的确定:
在进行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时,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主题风格。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主题风格,是由项目成员的技术动作、动作节奏、内在情绪,以及与音乐的配合默契程度等因素来作为明确依据的。另外,集体成套项目的动作风格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表现力等。然后再根据运动员们的综合条件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具有特色的舞蹈性表演动作。
2.核心动作的设计:
核心动作的设计是集体项目成套动作在编排构思阶段就必须明确的。对核心动作进行设计时构思要新颖,目前艺术体操的动作编排丰富多样,如果没有创新的思维,就无法脱颖而出,只能走照搬或模仿的老路。另外,在核心动作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到队员的特点,尽量做到取长补短。
3.音乐的选择:
音乐是艺术体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烘托氛围,提升成套动作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成套动作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表演激情以及观众的观看热情。在艺术体操配乐方面,可先编排好动作再进行配乐,也可先选好音乐再编排动作。但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该遵循艺术体操音乐选配的基本原则,那就是音乐与动作的发展应该存在一定的连贯性,韵律应该清晰,能够将集体动作的节奏感突出出来;音乐与成套动作的节奏与特征需要保持高度的一致,音乐动作之间不能存在不协调,如果只是在成套动作的开始和结束时保持协调,则被认作是背景音乐;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选配还可根据音乐的特点来进行,从某种程度上说,动作是音乐情绪的一种表现,音乐也是对动作进行情绪与力度的渲染与烘托。对音乐进行选择时,应该考虑到动作的风格特征,每一个动作都包含一定的特点,组合为成套动作后便会形成整体的风格。这种风格就是一种情绪的表现,而音乐恰恰能够将这种情绪表达出来。如果没有选配好音乐,就无法将动作的风格体现出来,同时也会消弱了成套动作的艺术价值;另外,也可根据各种器械的特点来选配音乐,在成套动作音乐选择时要考虑得非常全面。比如,绳属于软器械,它的成套动作大都是跳跃类动作组合,可选择一些速度轻快、愉悦的音乐,这种音乐对提高整套动作的气氛非常有利;圈属于硬器械,可选择中速、气场较强的音乐等;球由于是圆形的器械,所以会带给人柔和的感觉,可尽量选择一些节奏相对稳定、抒情性较强的音乐;棒是双手器械,其动作花样较多,但主要以绕环、敲击为主,对于棒操的配乐选择,应该突出节奏的立体感,音乐应该轻松明快。如果在其中增加一些中速的小段音乐,会使表演更加精彩;带是所有器械中最长的,带操的技术性较强,带子的运用应该像流水一样连贯、流畅,所以在选择音乐方面也应该注重一定的流畅性,同时节奏的强弱要分明。
(二)编排的中期
1.划分段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可划分为三至五个小段落。
在音乐选配完成之后,教练员与运动员应该对音乐的情感与要表达的意境进行充分的理解与分析,然后进行框架式的段落设计。需要在此时初步考虑哪段乐曲配合哪种动作,明确全套动作的高潮与亮点在什么地方。
2.分段编排:进行分段编排时,可以采用结构顺序型,也是采用灵感启发的方法,去一段段地完成成套动作的编排。
(1)动作难度:在进行分段编排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动作的难度问题。在分段编排阶段,应该考虑在规则规定的数量要求下,尽量选择能够符合高分值身体难度的动作来安排运动员进行试练,然后从中选出运动技能较强的运动员来集中训练。在集体完成身体难度动作时,可编排五人同时完成,以保持集体动作的一致性。同时还要根据音乐的特点,对集体动作的气势进行突出。(2)器械的运用: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时,必须考虑到器械的运用、交换与协作问题。在编排时,应该将器械的动作特点与身体动作进行紧密结合,同时熟练运用,不应该把器械仅仅当作一种表演修饰。在艺术体操的规则中,对器械静止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所以在编排动作时,必须考虑到动作与器械配合的准确性与流畅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动作的技术结构,以保证运动员能够顺利完成动作。另外,在集体项目成套动作中,规则规定了至少有六个器械交换的难度,其中包括运动员之间的器械抛接。集体项目中,运动员之间器械的交换与协作动作是非常关键的,会直接影响成套动作完成的分值,因此创编时要重点考虑。在编排时,可以利用过渡队形连续多次地完成器械交换的难度或协调动作,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整套动作的巧妙性、动作的流畅性,还可使场面的整体效果更加丰满。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器械间动作的完美配合通常都是成套动作的亮点和高潮,甚至直接影响着比赛的成绩。(3)连接动作: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成套动作完成过程中,需要有多个起到连接作用的舞蹈形式动作。虽然这些动作的分值价值较小,但对整套动作的流畅性却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连接性舞蹈动作进行编排时,通常可以借鉴民族舞蹈、芭蕾舞蹈甚至是体育舞蹈中的步伐、动作或姿态。新颖的动作加上器械的巧妙搭配,通常能起到赏心悦目的效果,是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富于变化的重要表现手法。(4)队形变化: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规则中规定,一套集体动作,至少需要有六个不同的队形。对于集体项目的成套队形,在编排与设计方面应该尽量考虑数量多、流动快且构***美。通常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中,比较常用的队形有直线、弧线、三角形、圆形、方形、菱形、十字形等等。出于创新编排考虑,集体项目的队形可以适当考虑采用一些不同常规的、不对称的队形,但要保证队形变化的流畅性与视觉效果。在队形编排过程中,可通过场地上运动员的移动位置来设计出连续、丰富的***形变化,这样既可增加动作的力度与幅度,同时也可使空间场地的整体视觉效果更加多样、生动,进而增加了艺术体操的艺术表现力。
(三)成套动作编排的后期
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各段组合动作确定完成后,需要进一步地将各段组合动作进行串联,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比赛动作。段与段之间的连接应该自然流畅,可运用灵感启发的方式进行编排。
1.成套动作串联后的完善。
在成套动作串联完成后,需要对整套动作的编排情况进行全面审查,首先应该考虑其是否符合规则要求。另外还需要考虑成套动作的整体效果,对整套动作的难度、均衡性、整齐性、节奏感、流畅性等进行全面审查。同时选拔运动员一边训练,一边进行继续完善,但要避免改动过多过大,应该给运动员保留出足够的训练时间,以提高成套动作的完成熟练程度和完成质量。
2.面部表情的设计。
艺术体操篇7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个人项目带操的竞技水平,并为提供我国的水平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这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带操的发展找出正确的努力方向,制定正确的发展思路,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带操竞技水平在奥运会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竞技水平
艺术体操是一项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一项女子特有的运动项目,是以舞蹈、技巧、体操、绘画、雕塑等艺术类融为一体,在音乐的伴奏下具有表现难、美项群的体育竞技项目。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带操是2009年-2012年周期比赛项目之一,从相关查阅的资料和文献来看,带操是我国个人项目中实力最弱的项目,即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并且我国专家对个人项目带操的研究可谓是寥寥无几。为此,本文以2010年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个人项目带操前三名运动员和我国参赛的三名运动员的带操成套动作比赛录像为依据,对中外优秀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带操竞技水平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促进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带操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个人项目带操对比分析
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个人项目带操成套动作中,选择的难度动作数量差异不明显,说明国内外教练员对新规则中关于难度动作数量的要求已经有了非常透彻的理解。
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个人项目带操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分布的位置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我国在第三阶段中选取的难度数量偏少、难度价值偏低,说明我国运动员体能的发展不是很理想,难度动作主要集中在成套的前2/3,难度动作的均衡性略显不足。
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个人项目带操成套动作中比较分析可知,造成我国运动员跳步完成分较低以及落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原因是完成跳步难度动作时幅度不够、落地重以及空中姿态欠缺等因素。
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个人项目带操成套动作中,转体难度动作完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转体度数不足、幅度小、出现偷转和姿态不固定等因素,因此应该注重在转体过程中的身体控制能力,只有在转体方面的技术得到相应提升,才能够使个人带操的整体完成情况得到提高,拉近与国外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
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个人项目带操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所结合的器械基本技术完成情况,我国运动员不甚理想,与国外运动员存在明显的差距。映射出我国运动员器械的熟练性不够、器械的使用简单、缺乏新意、器械的使用不能体现艺术性等。
二、提升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带操竞技水平的建议
(一)加强身体基本功训练 ,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
在中外优秀运动员个人项目带操的比较研究中发现,我国运动员基本身体素质不好,基本功不扎实,因此我们的教练员在进行动作编排时,不得不照顾运动员的实际水平,而与新规则的要求和发展趋势有所偏差,不能全面地创编各种价值水平的难度类型,只能编排我国运动员比较擅长的难度。因此,对我国个人项目运动员来说,加强基本功训练是迫在眉睫的事。乌克兰艺体专家也曾指出:“中国艺术体操目前缺少的,是讲究的、规范的训练。”如果我国运动员基础训练不抓紧,基本功不提高,我们就不能适应新规则的发展趋势,不能在日日新月异的竞争中取胜,更不可能走在国际艺术体操的前列。运动员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是新规则下取得优异成绩的坚实基础和保障,我们必须加强运动员基本功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才能完成不同价值水平的难度,特别是一些高难动作,而尽快脱离现在这种单个动作分值不高,且动作单一、缺少多样性和复杂化的局面。以培养我国运动员扎实、良好的基本功,为后期的训练和提高打下基础。
(二)加强器械基本技术训练,提高运动员器械技术水平
器械技术动作运用的多样化、复杂化、有效合理化是现代艺术体操的发展方向。2009版规则强调身体动作和器械技术的完美结合,器械动作与身体难度的结合是艺术体操价值的集中体现规则规定若身体难度没有与器械技术相结合,该身体难度将判为无效。高难度的动作结合熟练的器械技术,无疑会给整套动作增加了观赏性和艺术感,大大提高了器械的基本技术与身体动作相结合的技术价值与艺术价值,而我国运动员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研究发现,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器械变化多,抛接也多,而且动作惊险性较高,一套动作往往可高达十几个抛接难度,其熟练性和惊险性加分多。而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器械动作的数量、类型、使用方法却远不如国外优秀运动员,身体动作和器械技术的结合形式单调,器械动作变化少,空间利用不够合理,路线变化与移动的形式上不够多样灵活,难度过程中普遍采用简单的器械动作,器械出手缺乏惊险性,缺乏抛、接方式的创新,器械在手中滞留的时间较长,左右手完成器械技术动作的能力也显不足。因此,为了提高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带操的整体水平,必须对我国运动员的带操器械技术动作的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难度完成的过程中训练其器械技术,要重视训练我国运动员用身体其他部位运用器械的训练,增强身体其他部位运用器械的能力,狠抓器械技术熟练性,注重器械多样化运用,注意身体动作与器械技术的结合,提高器械和身体配合的连贯和准确性,这些是提高我国运动员器械技术水平的重要方面。
(三)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运动员机能水平
在中外优秀运动员个人项目带操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乌克兰运动员在带操成套中,用一个1.0级别的高难度结束该套动作的所有难度动作,将成套动作再次推向高潮,也展示了其高超的技术水平和极好的身体机能,而我国运动员的最后难度仅仅选用了0.3的难度级别,相比之下,差之甚远。不同价值难度动作在成套中的分布反映出运动员专项能力的高低、身体素质的好坏等身体机能状况,乌克兰运动员能将难度动作一直稳定在较高的分值区域,充分显示出该运动员具有极好的身体机能(体能等)和高超的技术水平,而我国运动员的难度价值曲线差强人意,既反映出我国运动员成套编排的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也暴露出我国运动员体能不足这一问题,当连续完成较高难度时,身体机能不能够支持其较好的完成。
因此,在今后的艺术体操项目运动训练中,除了要求运动员掌握各种技术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运动员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即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只有当运动负荷量和强度足够大时,机体才能够承受和处于最佳应激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运动能力,使运动员适应高强度的训练与比赛,不断地提高其竞技运动水平,以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最佳的竞技能力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四)加强成套动作编排的创新性
09年版规则引导艺术体操朝着高度艺术化方向发展。我国艺术体操一度在艺术表现方面仍薄弱,艺术修养与欧美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一套优秀的成套作品,合理巧妙的编排,是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而编排与设计往往需要教练员运动员对项目的理解以及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议我国艺术体操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动作编排方面加强艺术表现性,同时对于动作的创新方面勇于尝试和开发,在训练中加强艺术表现力的练习,以促进我国艺术体操在动作编排与设计方面的整体提高。鉴于带操进入新的奥运周期和我国艺术体操艺术价值的弱势,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和教练员必须深刻领会规则精神,狠抓音乐和基本编排,充分发挥我国运动员灵巧性、风格化的特色点,在编排中突出我国特有文化的特色,争取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展现出具有浓郁“中国风”的编排特点,赢得编排高峰,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艺术体操篇8
1.1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现状就体育院校大众艺术体操专业而言,要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不断地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的设置。在实际的社会体育场所、社会主要体育人群中,根本无法实现大众艺术体操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一般的健身房教室根本不可能完成器械动作的练习,中老年人群也无法完成难度相对较高的动作练习。那么,要让大众艺术体操面向社会,就应当调整课程内容,创编新的动作套路以更好地在社会中推广。脱离了社会实际的大众艺术体操教学是纸上谈兵,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忽视了大众艺术体操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现有的大众艺术体操教学内容,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专业技能,但是却无法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应该从社会实际出发,扩大大众艺术体操参与人群,结合就业的实际情况加以完善和改革。
1.2人才培养的现状在体育院校中对于艺术体操专业的人才培养分成两个部分,一种是运动训练专业的大众艺术体操项目,一种是表演专业的大众艺术体操项目。在两种不同模式的专业设置下,针对大众艺术体操专业的课程内容是完全相同的。运动训练专业中的大众艺术体操专项对于学生专业的要求相对较高,学生来源主要是运动员,在专业技能上有很大的优势。在面向社会的时候主要集中在中小学体育、专业的各类运动队艺术体操教练等,回归到体育的竞技运动队的可能性较大。然而,表演类大众艺术体操项目的学生,专项水平相比专业运动队而言较低,面向社会主要集中在社区体育、社会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主要面向普通的社会人群。因此,同等教学模式的开展,解决不了这一类大众艺术体操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连接问题,也就是说,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根本无法很好地走向社会,满足社会的需要。那么,学校在考虑现实的前提下,更要立足于长远的未来,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实效性、主导性和时代性。
2社会需求对大众艺术体操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2.1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效性相结合在教与学的双边教学活动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局面上,还应改革教学模式,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等各个方面,以达到更有实效性的教学效果。在传统固有的教学内容中,从单一的运动水平角度来看,大众艺术体操专业技能的掌握是有效的。但是从长远意义来讲,所学的知识只存在某一个时间段,并且不为社会所用,不能与社会相联系,是无效的。在教学目标中,实效性主要体现在除提高运动技能外,更能走向社会,在社会体育中传播和推广大众艺术体操这一项目上。在教学形式上,除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外,学生应该有更多的接触教学的实践机会,为以后在社会上更好地工作作准备。在大众艺术体操专业中,教学模式各个方面的改革要与社会实效性相结合,积极了解社会体育发展的信息,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利益出发,真正做到学校体育教育为社会体育文化服务。
2.2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代性相结合在体育院校大众艺术体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专注于使学生掌握大众艺术体操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专项技术水平达到等级的要求。然而这种传统人才培养的理念仅仅局限于运动技能和运动等级的提高,注重技术的学习和短期的效益,忽视了大众艺术体操动作的广泛性和延伸性,忽略了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从短期利益来看,学生学到了很多的专业技术动作和理论知识;但从长期效益来看,四年的专业学习并不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时代的不断前进,人们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也在改变,更多的人将对物质的追求转向了对健康的消费。不难发现,在工作后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人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越来越多的健身房和健身会所相继开展。这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样一种蓬勃发展的现象给体育院校的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工作机会。学校在人才的培养上,除了专业的运动技能知识和理论知识外,更应该结合社会实际培养“一专多能”型、创新型、与时俱进的复合型人才。
3体育院校大众艺术体操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
3.1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徒手套路课程内容的学习在调查的2009级表演专业大众艺术体操专项的14名学生中,从事与艺术体操专业有关工作的学生少之又少,其中仅4人在毕业后继续从事少儿形体舞蹈相关的工作,大多都在进行与大学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作。由此看出,体育院校的普通大众艺术体操专业学生在社会中很难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或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在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大众艺术体操自身的普及性和项目的局限性制约了它在社会大舞台上的发展。大众艺术体操项目对于柔韧性的要求极高,对于专业的学生来讲,通过大学四年刻苦的学习可以很好的完成。但是面向社会而言,对于普通的大众,柔韧性和力量性相结合的运动项目作为健身或锻炼的手段有较大的难度。所以,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大众艺术体操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可以多增加结合艺术体操的特点进行的徒手成套动作的学习。相对而言,较为简单的套路动作学习不仅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而且不失艺术体操项目的自身特点,使竞技体育真正意义上向社会体育过渡,充分展示出艺术体操项目作为运动项目的社会功能和服务社会的职责。
3.2在课程中增加利用器械创编简易套路的内容大众艺术体操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肢体动作与轻器械之间的完美配合。通过器械展示出来的成套动作更加地新颖、独特,充满活力,能更好地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在大众艺术体操课程设置中除了基本的成套动作学习外,应补充一些简单、易掌握的非成套器械固定套路动作的学习。合理地学会运用器械,编排出适合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器械操,如瑜伽球、双人或多人绳操等,不仅能锻炼人与器械之间的配合,保持艺术体操项目的特色,更增加了健身运动的趣味性。在大众艺术体操课程内容中,增加多种课程形式,在保留原有艺术体操项目特色的前提下,突出体现了大众艺术体操面向社会多元性的功能。符合当前体育理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体育、社区体育服务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大众艺术体操这一运动项目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起到了推广、普及和宣传的作用。
3.3在课程设置中增设创编方法相关的课程内容创新的思维在艺术设计中极为重要,好的艺术作品离不开创作者新颖的构思。一个拥有完美思想的艺术作品,如同一个满腹诗书的学者,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交流,升华了艺术的精髓。开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开创的思维都是好的艺术作品诞生的前提。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创编方法,能更好地创造出顺应时展的艺术作品。在大众艺术体操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该有合适的课时安排让艺术体操专选班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艺术的创编方法。正确创编方法的运用和学习能在以后的艺术体操工作中创造出更多好的作品,能创作出适合社会需求的艺术体操形式。
3.4在课程设置的选修课程中多开设舞蹈相关的专业课在体育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中,如表演专业大众艺术体操专项的课程设置中,除大众艺术体操专选课以外,必修课中的体育类术科课程的数量远远多于艺术类术科课程的数量。就表演专业本身的学科设置而言,多开设艺术类的课程,除了对于本专业课程有一定的帮助之外,还能学习和接触到不同门类的艺术类课程(如芭蕾形体、民族舞、现代舞、瑜伽、爵士等)。艺术门类中各种不同类型的舞蹈元素虽然风格各异,但是艺术有包容性,舞蹈与舞蹈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在大众艺术体操专业中多开设与舞蹈相关的课程,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为以后走向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4结束语
艺术体操篇9
关键词:艺术体操 规则 规定动作
奥运会是实施新规则以来的国内外重要赛事,通过对奥运会比赛的情况看我国对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本文重点研究参加奥运会的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编排状况及完成情况,因为新规则取消了联合难度,要求每套动作最多18个单独的难度,通过对奥运会所有个人项目的编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国艺术体操在新规则实施后的难度数量的选择是否达到了规则最大限量的要求,还是仅达到规则的最低要求,从上一届规则开始难度的级别就达到了10个,分值也从0.1-1.0分布,通过研究了解我国艺术体操难度级别的选择情况,通过研究为我国艺术体操的训练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我国艺术体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在成套动作中四大类难度类型的动作要协调均衡发展,新规则规定每套动作要求上报18个单独难度,规定难度不少于6个,其他难度组不能多于2个,本周期内的器械项目是绳、球、棒、带,而这四项器械的规定难度类型只有一种,绳(大跳)、球(柔韧)、棒(平衡)、带(转体)。也就是说在选择难度动作时,非规定难度组的动作最多也只能选择6个,那么要完成18个难度就必须至少要有12个规定身体难度的动作,要完成个人全能4套动作就必须要完成跳、转、平衡、柔韧波浪每项至少12个难度。并且新规则的补充精神中强调,在艺术加分中结合难度A的0.1加分中的A要规定身体难度和其他动作组各占50%,防止了为了高的艺术加分编排中过多的出现隐性难度(上报难度表上没有的难度)。要想有多的结合难度的艺术加分就必须要有多的规定难度结合器械加分,那就要求运动员在成套中规定难度都尽量结合器械技术加分,如果在完成规定至少12个难度时只有5个结合了器械技术进行了加分那么在整套动作中也只能最多出现10个结合难度的加分,这就要求运动员在完成难度时的多元效应。在成套中既要选择难度的级别高,完成的质量高,还要密切结合器械技术进行艺术值加分。
一、规定难度数量情况
新规则规定每套动作都有其规定的难度类型,本周期内的四种器械的规定难度都只有一种,即绳(跳)、球(柔韧)、棒(平衡)、带(转体)。从相关数据中得知,四套动作的结合规定难度数量出现了3个峰,结合难度最多的是6、10、12个,四种器械结合难度的数量差别很大,带操主要是结合6个难度,其次是8个、9个难度,棒操主要是结合的8-12个难度,球操和绳操的分值比较分散和一致,主要分布在7-14个难度,从***中看球和绳结合难度的数量最多,也就是器械结合跳和柔韧难度的数量最多。急待提高的是器械技术动作结合转体难度进行有价值的加分。
二、规定的身体动作组
(一)难度平均数量
规则对难度数量的要求在每次规则修改后都有明确的规定,从这两届规则来看本届规则更注重规定难度的数量,更加强调器械的特点,对每套器械规定动作要求增加了,上届规则规定至少有5个规定难度,新规则规定每套动作至少要有6个规定难度,同时也限制了非规定难度的数量(其它组难度不超过2个),要达到18个难度数量就要至少12个规定难度数量,从***2看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难度选择平均值都没有达到12个,绳操的规定难度数量最多,平均值也只达到11.29 个,带操的规定难度数量最少,平均只有9.3 5个,这也是造成带操难度数量总体15. 35个的原因。因为绳操的规定难度是跳,说明我国运动员对跳难度技术掌握的还比较多,带操的规定难度是转体,说明我国运动员在转体方面掌握的难度技术类型还比较欠缺。
(二)不同器械规定难度数量分布
四种器械的规定难度数量分布不一致,从整体来看规定难度选择12个难度的最多,其次是10个难度,从器械项目来看球操和棒操的难度分布比较一致,都是12个难度分布最多,然后随着难度数量的减少选择的套数也在减少,绳操和带操的规定难度数量分布是差别很大,绳操的难度数量分布集中在9-13个,最多的是12个,34套动作有19套都选择了12个难度,占了50%以上,其次是10个难度,9、11、13个难度数量的几乎很少。带操的规定难度数量分布最多的是8个,其次是9个、10个、12个,最少的只有6个。根据各个项目规定难度类型,可以看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对跳难度技术动作掌握的比较多,对转体技术动作掌握的不多,一套动作很难凑够12个难度,更不用说选择编排高难度的动作了。三、器械的使用加分
根据每种器械的特点都有其典型的技术动作,每种器械都使用了大量的器械熟练性大抛、大接。每项器械的抛接占了总技术数量的30%-40%,绳操中运用153个占总数的17%,典型动作如过绳跳、过绳小跳、小抛绳一端、转动绳分别占9%、10%、3%、13%,小抛绳一端技术动作数量太少。运用(17%)占比重过大,应加强典型动作的使用,特别是小抛绳一端技术。球操中器械的典型动作拍球技术动作最多,占总数的29%,突出了器械的特点,球的运用太多,占总数的27%,球的滚动太少,只有6%,要加强滚动球技术练习。五花和不对称动作是棒操的典型动作,在成套中的比重还比较大,分别占20%、13%,中低抛和接的数量太少,只占4%、3%。带操中典型动作螺的使用较多,也突出了器械的特点,蛇的运用不够,小抛带数量太少只占1%,拉带抛和从***形上、中通过技术使用的较少,要注重每种器械技术的均衡使用。特别注重绳操的小抛绳一端技术,球操中滚动球技术,棒操中不对称,中低抛技术,带操中小抛,拉带抛技术。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运动员自报的特殊艺术性加分研究得到:
(1)总分达到7分的很少,分值太低。
(2)器械使用多样性不够,器械的典型技术运用选择不均衡。
(3)中低抛接器械太少,形成空间不饱满。
(4)结合熟练性抛接器械的加分因素过于单调集中。
五、建议
(1)建立良好的运动员选材梯队建设机制
(2)提高器械技术动作结合转体难度进行有价值的加分的动作练习。
(3)加强运动员在转体方面掌握的难度技术的练习。
(4)艺术体操的训练和比赛中严格按照规则的要求,只有这样才会使艺术体操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晓敏,洪小平, 艺术体操身体难度动作发展方向[J],体育学刊,2005(3),
[2]汪敏,试论艺术体操教练员的创新思维及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
艺术体操篇10
【关键词】加强;艺术体操;社会化;管理
1.舞蹈培训与艺术素质
谈到艺术体操很多人会想到舞,他们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也可以说艺术体操融合了舞蹈和体育。所以说艺术体操是极具艺术美感的,舞蹈在艺术体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艺术体操最终的表现形式仍然是以体操运动本身的运动特点来展现的,没有舞蹈那种柔美的呈现方式。艺术体操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非常科学、有效而又系统的训练方法,是舞蹈训练的基础功之一。例如,在艺术体操项目中,很多教练员都会采用芭蕾基本功的基本功训练方式,主要原因就是在于艺术体操和芭蕾舞在"规范性"上有着相同的特点,艺术体操即包含了芭蕾的柔韧动作,还包括更多的变化和耐力,但是运动员舞蹈的基本功水平直接决定了艺术体操运动员艺术素养,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在比赛动作中的艺术价值分。和一些高等水平国家的运动员相比,我国在艺术体操运动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相同的动作规格下,裁判员以及观赏的观众对运动员的评分以及评价都有很大的评价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国家运动员的身高以及身材比例都远不及欧洲的一些国家,欧洲运动员的腿要比我们国家运动员更为修长,一些动作做起来就显得更加的自然、漂亮。因此,对于艺术体操的训练上来说,重点还要放在基本功上的练习上,从舞蹈的角度提升动作的美感,增加运动员的艺术素质。
2.艺术表现力和艺术素质
艺术体操是通过一定的表现力来传达出来的,只有通过艺术活动才能讲体育竞技中的这种情感色彩传递出来,这样流露出来的艺术情感才极具传染力。总的来说艺术活动就是一种传递感染力的过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染需要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来表现。人们在欣赏艺术活的时候,最渴望的就是表演者能够从最深处和自己产生感应,从内心深处被感染打动,从而更充分的享受自己的欣赏过程。
3.艺术知识和艺术素质
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艺术素质离不开艺术科目中的艺术知识和教育资源,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的,这是最为基本的感官审美能力。然而,在艺术体操运动中,运动员的审美不能只是止步于身心的愉悦上,需要更多的后天培养,通过艺术知识的积累创造出更好的艺术素质。技术水平比较优秀的运动员其对艺术体操各方面专业知识的积累一定是离不开的,运动员通过对艺术体操知识的学习和搜集,才能更加系统的从各方面提高其表现出来的运动艺术素质,也能在各方面提高运动员本身对艺术体操项目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素养,同时也能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对该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因此,对于运动员来说,除了天生的艺术感,后天培养是对其非常关键的帮助方式。通过不同类型的艺术知识以及艺术课程的学习,逐渐积累成为一个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知识改变认知,知识也改变视野,知识同样可以改变各种艺术的创造,生活中处处演绎着各类艺术,因此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是生活与情感所融会贯通出来的,都是在错综复杂的机会面前创造出来的,面对需要不断被超越的艺术,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冲破现实的约束,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创作更多的艺术灵感。
4.音乐和艺术素质
在艺术体操运动中,赛场中所选择的表演音乐对运动员的表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借助音乐的美感可以很好的把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情感表达出来,展现运动员的内心情绪。从世界上各类体操运动来看,音乐是体操的灵魂,尤其在艺术体操运动中,更是是离不开美妙音乐的衬托,因此,可以说音乐是艺术体操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音乐呈现出来的是成套动作的一种表现风格,也是艺术体操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在艺术体操比赛中,具有特色鲜明的伴奏音乐可以很容易的给裁判以及观众人员带来十分强烈的震撼,进而博得观众的认同感和注意力,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音乐的伴奏可以在艺术体操表演中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体操运动都离不开音乐的伴奏,艺术体操运动的所有动作的完成也是如此,这就要求运动员要熟练掌握音乐的节奏和美感,要尽情地通过音乐来表现自己,传达音乐中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需要中分的理解音乐中的情绪,跟着自己所听到、理解的音乐进行运动的诠释。因此,艺术体操运动员都需要有十分好的乐感,否则会很容易造成动作上和音乐的不协调。
结论
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表演动作的过程中要更好的去把握艺术体操的艺术性,增强运动员的基本舞蹈功力,要通过提高运动员对音乐的追求和素质,进而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增强运动员的艺术知识功底,将运动员的艺术素质渗透在其本质之中,全面提高其能力素质。与此同时,人格魅力塑造也离不开艺术体操运动的表现,使艺术体操运动员更好的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提高品德素质,增强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陈长录.文学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要性[J].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