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理念10篇

法治理念篇1

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活动做为头等大事早部署、早行动

根据省、市院以及市、区***法委统一部署,5月15日,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检察院召开动员会,要求全体干警高度重视,不走过场,认真参与第一阶段的活动,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此次活动的重要性。

李秀菲检察长要求全体干警要坚持用正确的思想统领工作,确保检察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深刻理解和牢固树立***的思想理念,自觉接受***的领导指挥,始终在***治上、行动上与上级***的要求和部署保持一致;要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贯穿于实际工作中,切实增强***治责任感,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努力维护法律尊严和公平、公正;严格依法办事,树立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的意识理念,努力在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以较高的时间效率和工作质量、较低的成本投入换取公正的***效果;要增强责任意识,吃透上级精神,掌握法治理念的内涵,明确教育活动的深刻意义,按着上级的要求和工作内容,紧密结合思想、工作的实践切实把教育抓好,抓出实效。版权所有

第七期:友谊县检察院在开展社会主义

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突出重点注重实践

友谊县检察院紧密联系检察工作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践,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

法治理念篇2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法治社会,原创: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治社会建设,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一、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同志为***的***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执***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深入开展以“依法治国、***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人民检察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检察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强化司法监督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加强人民检察院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的必然要求。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依法治国、***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领导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对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明确了五个理念的内涵

通过学习,使我明确了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为民。***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最高检提出的“立检为公、***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原创: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在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保证广大干警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从讲***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每一名检察官必须具备的***治素质。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的领导。***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的领导,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的意识、执***意识、***权意识,通过改善***的领导来更有效地坚持***的领导、加强***的领导,通过完善***的执***方式来更有效地提高***的执***能力、保持***的先进性。作为一名***员,一名人民检察官,必须时刻旗帜鲜明地贯彻执行***的路线、方针和***策,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罗干等同志的讲话和郭检在动员会上的讲话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使我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树立了清廉从***的意识、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为民的意识、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以我院开展的“规范***行为、促进***公正”专项整改活动、“荣辱观”教育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言行,看自己的观念意识是否有悖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上的行为、做法是否违背了公正、规范、文明***的要求。

法治理念篇3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领导,我局成立了××县公安局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局***书记、局**同志任组长,局***副书记、***委**同志任副组长,其他局领导任组成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局机关正职及各***支部书记任办公室成员,局长助理、***工室主任**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工室,领导小组成立以后,对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专抓专管,为使这次活动收到实效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此外,我局还下发了《××县公安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施方案》[桃公发(2006)31号]文件,对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作了具体部署。

二、强化学习培训 三、深入查摆问题

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就把查、摆、整改相关问题摆在第一位,以期做到学以致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县局看守所副所长夏嗣人收受他人财物,私自允许他人违规会见的事件发生以后,我局不包庇,不袒护,自亮家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此案进行查处。同时痛定是痛,以此案为切入点,现身说教,把法治理念教育与每个民警的***行为结合起来,要求每个民警深入自我剖析,及时发现整改问题。县局看到,夏嗣人从一名***者变为阶下囚,其变质的主要原因就是法治理念的缺乏,为此,县局由***委钟桂华同志挂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改行动,其主要内容就是强化民警的依法治国理念,***为民理念,公平公正理念、服务大局理念。2006年7月28日,我局还组织全局副职以上的中层骨干召开了专门会议,就夏嗣人案开展了集中讨论,由各单位正职表态发言。夏案的发生让曾是同事的民警在惋惜之余深刻地感受了彻肤之痛,同时也深深认识到:作为民警,思想上的法治理念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否则,便是一步天堑,自蹈死地。

四、加强督促检查

为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生实效,我局还强化了督促检查,县局专门成立了督导组,由曹奠坤,封亮,胡谷丰,汪家贤同志负责。督导组对每个单位的学习、查摆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督查,有个别单位在学习时不扎实,缺乏部分学习内容,督导组就派人跟入,督促其加班补课,直至将所有内容学全学懂。此外,督导组巡回检查的时候,还将发现的先进典型及时推介,激发民警的争优创优意识,如**由于办理一起专案,不能集中参加县局组织的学习活动,他们就派代表参加学习后然后再回去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进行补课。督导组就及时将这一情况通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办公室,办公室随即予以通报表扬。由于学风正,态度好,该所在几次检查中都以学习效果好,工作扎实而胜出。

法治理念篇4

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法治思想的新概括和新发展,是我们***提出的一系列法治理论的升华和集中体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从根本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强***法工作指明了方向。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我们检察干警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检察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保持清醒的头脑,原创:对于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治方向,坚持***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非常重要。

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的必然要求。

要坚持和深化新时期检察工作主题,就必须在广大检察干警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和贯彻***的十六大精神,确立“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提出了“立检为公、***为民”的***观,“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的任务,以及以业务工作为中心、以队伍建设和后勤建设为保障的工作格局,强调立足检察职能,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服务,强调着力解决业务工作与队伍建设相关联的突出问题,加强***规范化、管理科学化、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三位一体”机制建设,从而形成了以主题为核心的新时期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

只有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新要求,我们才能不断丰富检察工作主题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努力方向,实现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上的与时俱进,使检察工作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符合***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推动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法治理念篇5

1994年,佘祥林因“杀妻”被判死刑,后因证据不足被改判有期徒刑15年;11年后,“被杀”妻子再现人间,“凶手”丈夫终于洗清不白之冤。而此时,当年28岁身强体壮的佘祥林,已变成一个与社会隔绝甚久,身体残弱的中年人。11年的冤案同时也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他的母亲为寻长儿媳,被公安机关关了3个月,放出后不久就离开了人间,他的哥哥佘琐林为弟弟申诉,被关了40多天。他们都是好人,为什么一个个都受到冤枉。我觉得除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客观因素外,最主要原因:

首先是主观臆断,有罪推定。一是没做dna鉴定,公安机关主观确定女尸就是张在玉;二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佘祥林采取了强制措施;三是在佘口供前后矛盾时先入为主,选择有罪供述;四是在和审判时只重视有罪证据,轻视无罪辩解。

其次是监督乏力,制约不够。一是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和诉讼活动监督不力,未严格行使法律监督权;二是审判监督不够,忽视了佘的长期申诉,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作出了裁判;三是***内监督不严,市委***法委对***法部门提供协调佘案研究不够,把关不严。

法治理念篇6

大家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在开始演讲前,我想讲一位受人敬重的资深警察退休临走时对新警察的一段留言,他给同事留下了一张纸条。这张纸条几乎包含了这位老公安的所有人生体验:

学会尊重人。

在单行道开警车不要逆行,除非你是在追捕罪犯,或是在抢救他人生命。

不要粗暴地对待别人,因为你的粗暴言行有可能在他们心中留下永久的伤害。

永远保持干净整洁,扣紧制服上的每个扣子,皮鞋上不要布满尘土,经常刮胡子。

遵守各种规矩,即使这样你显得很傻,并受别人嘲笑。

如果开警车时碰倒了路边停放的自行车,要立刻停下来将自行车扶起,并向自行车主人道歉。道歉并不是件羞耻的事。

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完成领导交给你的每一项工作,即使这工作看上去多么不起眼,多么微不足道。

你选择了这身制服的同时也选择了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的退缩将使你留下永久的耻辱。

不要和请你到***场所去的人交朋友。

提防请你、并表示愿代出赌资的人。

不要追逐金钱,那样会使你栽跟头。

不要把硬汉理解为走路横冲直撞,说话就瞪眼的人。硬汉是认准目标,百折不挠,直到生命终结也绝不放弃的人。

不要对缴械的罪犯使用暴力,那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绝对不要酗酒。

要有勇气对同事说:“这是我的错。”│

即使跟你打交道的都是社会渣滓,也绝不可对人类社会失去信心。

不要掩饰自己的爱憎。

经常拿起电话,你的家人报平安。

每月读一本业务书,这样会使你的工作更加畅通无阻。

读了这段留言,我的心里充满一种激昂,充满一种责任感,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充满富有人情味的关怀,这是一个老警察的人生体验,这是一个老公安对新公安的切期望.他的一生写满忠诚,他的一生就是一种信念:无愧公安这一神圣的职业.

我是一名普通的警察,从警校毕业的那天起,便义无反顾地投身警界,去追求和平卫士那浪漫而又神秘的情怀。在与犯罪分子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渐渐地明白:在和平环境里,再也没有哪个职业比警察更紧张、更危险;在治安形势严峻的今天,再也没有哪个职业比警察更疲乏、更艰辛;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再也没有哪个职业比警察更让人感到密不可分。和平时期,面对凶残和暴戾,人民警察义无反顾,用鲜血弹奏着生命的乐章。

曾有朋友对我说:哎哟,你们当警察的真神气,手拿着“哇哇叫”,腰里别着“盒子炮”。听了这话,我总是付之一笑。战友们,其实我们都明白,如果你选择了从警之路,就只能选择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那将是属于形形没完没了的现场,那将是属于厚厚薄薄短短长长的案卷,那将是属于呼啸而来呼啸而去的警笛,那将是属于长城和橄榄枝构成的神圣的警徽。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因为忠于***、忠于人民,那么你注定要用生命去填写一份血与火的人生画卷。

战友们,我们的任长霞大姐,就是我们的模范,还有无数个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人民警察;这更是我们广大公安民警“立警为公、***为民”的具体写照。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当人生的旅途匆匆向前迈进的时候,我们不禁会扪心自问:“我将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既然,我们选择了人民警察这个的职业,就应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严格、公正、文明***,就是要不断地铸造“严格***,热情服务”的神圣警魂……。而这一切,正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这一切,正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所必须遵循的信条。

既然,我们选择了人民警察这个的职业,就应该把“立警为公、***为民”放在第一位。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整个公安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与时俱进,坚持“立警为公、***为民”,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

同志们,过去我们歌颂无数的中华英雄,/!/为了祖国的***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今天,在和平岁月的平凡岗位里,我们又以满腔的激情歌颂潘堃、肖玉泉这样的英雄。正是有了执***为民的崇高理想,才有了***、孔繁森这样***的好干部;正是有了从警为民的坚强信念,才涌现出了潘堃、肖玉泉这样的英雄模范。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法治理念教育”的阵阵春雨,使我们生发出无尽的力量,使我们更加懂得了***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坚定***法工作的正确方向,“立警为公、***为民”这八个字就应该是我们人民警察的追求,就应该成为我们当代警察的风流。

法律人,理念先,思想浊,法治乱;正本未,清根源,目的明,尔后传;作为警察,我们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同巩固和扩大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成果结合起来,使广大干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紧密联系规范***行为专项整改活动的实际,进一步促进公正***;紧密联系***活动的实际,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广泛开展平安建设,全面推进公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法路,***指引,旗帜明,力不尽.承***育,沐***恩,擦亮眼,立场稳.

法治理念篇7

关键词:法治依法治国依法治市依法行***

一、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市的灵魂

法治理念,是关于法治的原理、精神及法治化的操作技术,它构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法治理论的基本框架。1“什么是法治”这一问题,是对法治理念的把握和解释。对于“法治”问题,近代以来的中国已进行过多次各式各样的沦战。对法治之义的把握及其价值界定、法治化模式与道路的探索和追寻都体现出了一个国家法治的精义和理念,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最紧要也是第一步的工作是解说“法治”。

(一)对法治及其理念的认识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对“法治”作过经典性的解释:法治应包括两重含义:巳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本身足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这种解说,既有概念上的缜密分析,也有理念上的价值诠释。在中国,整个80年代法治问题的讨论是在中国社会步入全面改苹的背景下进行的,对于“法治”与“人治”的争论,使对法治的理解逐步接近法治的精义利内核。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人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汇案,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至此,法治再次成为热门活题。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提山,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伟人飞跃2学术界对于“法治”的理解和认识也异常活跃,纷纷提出了对法治精义的看法和解释。有学者通过认同西方社会亚里十多德以来对法治的几乎超越历史和时代的基本解释,认为法治的基本精义在于法的至上地位利法的善德质素,后者决定着前者,更具有根本意义。法的至上地位意味着不只只有手段的功用,而且有目的和价值意义;法的善德质素要求法治不只在实施层而,更在立法层面。同时,法治作为价值理想,与自由、平等、止义、秩序、效率、民主等多元价值具有亲合关系。3有学者从价值理念的角度出发,认为法治除了“治国方略”之外,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是一种理性的法制模式,是一种理性的法律精神,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秩序。4

对法治的认识,不仅在对法治内涵和精义的把握上,而且表现在向“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等概念的延伸与扩展。一个健全的法治理念在明了法治的精义之后必须对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构成或标志做一回答。因为这种回答,不仅是对法治精义的拓展,而且是对法治及法治国家的一种设计和构想。90年代以来,中国法治理论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法治国家的标志或标准。对于此问题法学界讨论的很多5,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法治理论的发展和深化。统而观之,主要有以卜儿方面:

第一,实行民主***治。民主与法泊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民主意味着任何权力都不是无限,无所制约的,而法治则意味着法比任何权力都更有权威。在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治需要法治、支持法治,同样,法治必须保障民主、支持民主***治,使民主不可侵犯。现代民主的精髓是“人民主权”原则,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既要实现“民主法制化”又要作到“法制民主化”。一句后,“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6

第二,法治必须是良法之治。“良法”的标准从实体上看,应当充分体现现代法的精神即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伸张社会正义,善待公民权利,达成公共权力与个体权利的平衡,具有民主性和科学性(合理性)等等:从形式上看,“良法”应是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体例科学的法。

第三,法律至上,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所谓法律至上,就是指以法律形式体现的人民意志至上,这种意志在国家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派、机关、和个人都必须受法律的约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不能超越其外,更不能凌驾其上。7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法律至上,这是人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经济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第四,权力制约。法治的基本要求是限制权力,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国家、***府、执******享有的公权力必须接受法律、权利和权力的制约,禁止滥用权力,***府和官员的行为应当与法律保持一致,不仅要坚持依法行***,而且要强化法律监督机制;不仅应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要特别强调***治家和各级官员效忠于法律,严格执行法律。

第五,司法***和司法公正。在中国,要真正走向法治之路,必须实现司法***,必须积极、稳妥地进行司法制度的改革。8司法***是现代法治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衡量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司法权与行***权关系制度的理性化要求司法权***于行***权,一个***的司法权,既能处理由于***府和公众在法治框架内活动而引起的各种问题,又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先决条件,更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终的保障。

第六,民众对法治的信仰。“法律必须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9法治的理念必须把信仰视为法治的精神意蕴,法治主要表达了社会公众对法的一种神圣的法律情感;法治表明社会公众通过对法律的高度认同普遍形成了一种珍视和爱护法律的态度;法治反映的是社会公众的***意识和自觉意识;法治意味着社会公众有权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期待和要求,并对法律的好坏善恶作出判断;法治意味着***府的绝对守法义务和社会公众的相对守法义务。10可以说,法律信仰的本质是通过法律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只有当法律关怀人类的终极价值,每个人才会在其情感、梦想中关切法律、尊重法律,才会为法律献身。

从中国走向法治的历史进程,特别是近20年来的发展来看,“依法治国”方略的制定,已经为我们勾画出了中国实现法治国家的美好前景,法治目标的确立为推行法治,进行***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依法治市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1.依法治市是法治的具体实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及其实践得到了法学界广泛、热切而深入的理论回应。理论界始终讨论“什么是法治?为什么要法治?怎样走向法治?”的论题,其中,“怎样走向法治”这样一个中国化的问题,关切度最高、涉及的范围最广。近几年来对中国法治化的道路进行探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见解和土张,它们相互交锋、对话,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思路:(1)人文主义的法治之路。强凋以尊重人,关怀人的价值和尊严为主旨来建构中国当代的法制模式。(2)改良主义法治之路,强凋***府在法治建构中的主导地位,即通过***府推进型的法制发展战略,使中国实现法治。(3)历史主义的法治之路,主张中国当代法治的建立和形成,应循渐进发展的模式;法治必须从中国的本土资源中演化而来。(4)“折衷主义”的法治之路,主张走***府推进型与社会演进型相结合的道路,以***府推进法制的改革为主导,辅之以社会、民间自然生成的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制度、规范和力量。11学者们对中国法治之路的分析、论证,体现了经验理性与建构理性两种法治理论倾向,这标志着中国法治理论由宏观理论没计向具体操作层面的推进。但是,中国法治理论构建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尚缺乏法治深层历史底蕴、终极关怀及法治发展趋向的总体把握能力,从而导致了对中国法治进程的理论和解说的有限性。所以,有学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到市民社会理论框架中寻求答案,进而认为,如果不上升到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理论视野层面,是难以克服其理论局限或困惑而更好地促进中国法治进程的。12从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实践来看,应当说,中国法治化进程是由国家启动的,基本上是以***府推进为主的***府推进和社会演进结合型。从根本意义上,反映了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元化的必然要求。法学界也逐渐认同了这样的发展模式。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泊国家”的治国方略的理论深入和展开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回应,需要在实践中具体地操作中国法治化道路选择,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而依法治市的出现为中国法治之路的实践,开辟了一条切实而新型的道路。

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终为人民服务,这才符合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市是实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有效途径。城市的法治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体现,是法治社会成熟与否的标准。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依法治市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依法治市在依法治国战略体系中日益显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全面推进城市的民主法制建设,严格依法来管理城市的***治、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生活等各项公共事务,最终实现市***活动的法治化,它必将对规范市***行为、提高市***效能、维持城市社会有机体的和谐生存与良性发展,从而推进城市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法治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局部实践。依法治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是一种与市场经济,民主法治,社会文化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的社会现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是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它反映了举国上下对法治的呼唤和迫切要求。依法治国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深入进行研究探讨,更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不断总结经验,通过依法治市的法治实践可以不断丰富、完善依法治国理论,使其理论的指导作用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国在地方行***区域的具体实施,它使依法治国方略得以启动和深入,使法逐步由纸上的条文融入了公民的生活中,从而为法治国家最基本的“制度与人”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奠定了现实基础。13

2.依法治市是法治的具体化、地方化和基层化。

依法治市是适合中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色之路,法制建设有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历一个不断积累和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法制建设的渐进历史过程,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依法治理活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才能得以贯彻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逐步实现。14 1986年,辽宁省本溪市人大***会率先通过《关于依法治市的决议》为全国的依法治市工作开了先河。随后,各地的依法治市(省)工作也相继展开,1997年底,江苏省委贯彻落实***的十五大精神,作出了《关于推进依法治省工作决定》,江苏省人大第六次会议作出了《关于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的决议》,对江苏省依法治省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进行了全面部署。1999年8月,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的目标。2001年8月,苏州市为加快苏州市法治化建设的步伐,积极提升依法治市水平,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化城市,特制定了《苏州市2001—2005年依法治市工作规划》等等。各地的依法治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理论的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的十五大和我国宪法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依照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全面推进城市的各项事业向依法规范、依法管理和依法运行转变,从整体上统筹***府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包括立法、***、司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步形成城市良好的法治社会秩序。各地的依法治市工作在地方***的领导和人大指导监督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关的纲要或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和目标、主要任务、方法步骤、保障措施、领导机构等,为依法治市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指导和方向。可以说,地方的依法治市是在依法治国方略和区域依法治理之间寻求的一种承上启下的有效形式,依法治市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前提。

依法治市主要治什么?对于立法部门来说,主要是其在权限范围内立法。对于行***部门来说,主要是治***务,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行***权。对于司法部门来说,主要是治审判、治检察,要求公正司法。对于企业来说,主要治企业经营事务、管理事务,要求依照经济法律法规办事。依法治市涉及的主体和范围是广泛的,它包括本原性主体——城市人民和执行性主体——市***组织,15具体有从市到区到乡镇(街)到各行业、系统,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经济组织到各类基层单位,包括村、工厂,居委会,学校、商店、市场。要求其根据宪法、法律和各类法规,结合各级、各地区、各行业(系统)、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宏观上研究如何完善各自的立法或完善各类规章制度。而后有计划地制定法规或制度,使一切都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从而实现法治。这些包括工作范围的方方面面。宏观上有含***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具体涉及到人事、财务、***务、***务、业务、学习教育、宣传等事务。这些必须是合法的、全面的、科学的、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合实际的、有具体责任的。这些要求在地方的依法治市纲要或规划中都有所体现。笔者以上海市依法治市工作纲要为例:

上海市依法治市的主要任务:(1)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治建设。结合本地实际,继续推进***治体制改革:逐步实现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领导的多***合作和***治协商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推进民主建设。(2)推动和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行***法规,健全和完善实施性、补充性的法规、规章,加速形成保护各类企业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等。(3)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严格实施城市规划,将城市规划管理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健全和完善建筑市场管理的法规、规章,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完善市区“两级***府、三级管理”和郊区“三级***府、三级管理”的体制,深化行******体制改革,依法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等等。(4)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贯彻和实施发展科学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完善教育***及监督的机制,加大教育***力度,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卫生和体育法制建设等等。(5)确保上海的***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严格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依法调解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等等。16

总之,依法治市的范围和事项与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一致的,它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化、地方化、基层化。

二、依法治市的实现

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走向法治化的道路上不可能要求法治实现的一致性、同步性。从西方法治先进国家的历史进程来看,法治实现过程的差异也是存在的,国家之间、一国地区之间在法治化的发展程度上也千差万别,很难要求达到一致的水平。所以,在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如何具体实现法治的方略,体现法治的价值和要求是对我国法制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挑战。依法治市的开展和深入,作为依法治国在地方行***区域内的法治实践,为中国法治化的实现提供了一条符合实际的道路。依法治市以市***活动的法治化为根本价值追求,它要求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内容和形式各方面的法治化。17可以说,依法治国是从宏观上国家发展的整体角度来看的,依法治市则是从微观视角对一国地方(城市)的法治发展要求;是依法治国方略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到地方的生动体现;相对依法治国方略的系统工程,依法治市则是“地方工程”,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延伸和全面实践。自从我国确立依法治国的方略以来,“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依法治乡”、“依法治村(水、教、税、路)”等“依法治理”也随之展开。从这些依法治理工作的价值追求和目的来看,应该是与依法治国相对应的,可是从对“依法治理”的现状观察和分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某些形式主义的“法治国”因素,甚至出现“三治三不治”的不良现象,即“治下不治上”、“治外不治内”、“治民不治官”。行***机关往往借助手中的“立法权”,纷纷使行***权力扩张法律化,也借助手中***权力及对司法权的影响,来扩大其职能和实现其效用,以“维护社会序”,权力制约、权利保障和民主法治精神因此受到侵蚀。这种“依法治理”严重悖离了法治精神与原则。这也是导致立法交叉冲突、***效果差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民主法治进程受阻,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且还会危及社会秩序。18“依法治市”是口号?是运动?还是人治?对于“依法治市”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市的必要性等在此不再赘述,但是对于“依法治理”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在哪些领域中实施依法治理?这些在实践中都存在着问题和弊端,也使许多人包括法学理论研究者和法律工作者对口号式的“治理”表示怀疑和抨击,相应地对“依法治市”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提出了诸多质疑。

(一)依法治市实现的前提

从“依法治市”的实施现状看,也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19所以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分析,正确对待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首先,依法治市必须保证国家法治的统一性。法治既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代表着人类社会数千年来的***治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方式上的理性思考与选择,又是一个国家在特定的经济、***治和文化条件下依据法治规律所创建的现代治国模式,体现着该国人民构建制度文明的创造精神。20各国在走向法治的道路上既要遵循共性的法治规律,又要适应个性的国情差异,而如何将二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则无疑是各国实现法治面临的首要问题。地方的法治实践,必须在国家依法治国宏伟蓝***的规划和指引下进行,必须遵循法治的规律,必须在国家的宪***体制下、宪法范围内展开,必须协调和正确处理好宏观与微观、中央与地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多重、多维度的关系。将法治规律与具体国情结合起来,需要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结合实际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行***法规,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需要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机关和城市人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治的信仰,使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观念深入人心。

其次,依法治市必须充分发挥立法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良法”是法治的前提,依法治市要求城市法律体系统形式完备、内容完善、协调和谐,形成自身特色的城市地方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这要求地方立法机关在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积极灵活地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制定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城市管理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和***府规章,逐步建立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与国际通行惯例相衔接、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地方性法规框架,提高立法质量,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市人民***府制定的规章,要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立法同***对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结合起来,增强立法的公正性、一致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规范监督权力是依法治市的关键,法治意味着法律对权力的支配,或法律必须限制权力。“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权力必致腐化”,正如***所说:“我们要坚持***的领导,当然也要有监督、有制约”21.城市国家权力机关,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的立法监督居于核心地位,既要监督法律、法规在本市的实施,撤销一切与之相抵触的地方规章等,又要制约***府、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工作。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制度,完善***检察监督、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计划预算监督、工作评议、个人申诉、控告、检举等。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述职评议,加强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对行******和司法工作的监督,逐步推行议事公开制度,全面确认人民直接监督制约形式——参与、审议、调查、建议、批评、检举、投诉、控告等,和人民间接监督制约形式——选举、招考、弹劾、撤换、罢免等制度。加强对人事权力的监督,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民主决策制度建设,规范决策程序、方式和权限,建立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

(二)依法行***是依法治市的重点和核心

依法行***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也是依法治国的实践工程之一,严格依法行***,推进依法治市对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依法行***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关键。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机关的依法行***,***同志说:“千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22.朱绍基同志1999年7月6日,在全国依法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行依法治国,是我过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行***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宪法和法律,法规的体系规定是要靠行***机关来执行的,各级***府和各部门在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负有重大的责任。依法治国,对***府机关和***府工作人员来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依法行***,依法办事。23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要求法律必须严格实施,我国的法律80%以上由行***机关组织实施,最终的执行者是行***机关的***人员,大量的***治、经济、文化利社会事务的管理要通过***府的行***行为来完成。行***机关在依法治国中担负着最大量、最繁重的任务,可以说,没有行***机关,依法治国就失去了最主要的支柱。24

其次,依法治国为依法行***提供了大环境。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为实现依法行***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前提条件。它使依法行***有了生长的土壤,依法治国的本质是法大于权,确立法律至上的原则,建立对权力的法律约束机制,国家***治体制改革的法治目标的确立,为依法行***创造了氛围。依法行***是近代社会法治国家所普遍奉行的准则,它反映了社会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历史过程,是当代***府普遍遵循的行使行***权力的基本准则,也是行***法的基本原则。依法行***原则的确立,它保证行***管理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保证行***管理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保证提高行***效率,保证对行***管理的监督有统一的标准和程序。依法行***对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是现代行***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重要方面,在我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5

自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依法行***原则以来,学术界对其作出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依法行***就是行***机关使行***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法律是行***机关据以活动和人们对该活动进行评判的标准。大致包括以下原则:(1)职权法定(2)法律优先或法律优位(3)法律保留(4)依据法律(5)职权与职责统一。26这对于我们了解、认识和把握依法行***的内涵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在实践中,如何落实依法行***,如何在依法治市的过程中具体操作,这是依法治国中的难点,也是依法治市的核心和重点。在依法治巾的过程中,全面推进依法行***必须作到以卜儿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依法治国方略和***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贯彻落实***和省(市)委、人大关于依法治市的决定、决议,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以依法办事为核心,全面推进依法行***,建设廉洁、勤***、务实、高效的***府,保证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参与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权力的实现,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

第二,加强***府法制建设,提高行***机关依法行***的能力和水平。***府除采取措施确保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外,还要在职权范围内,根据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加强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和制定工作。同时,为了保证依法行***,各级***府和行******部门要重视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和清理工作。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程序行使行***职权,建立科学的行***决策、行***管理制度,做到:信息接收的规范化、法律化;市***决策的规范化、法律化;市***执行的规范化、法律化;市***监督的规范化、法律化,确保行***机关的行***行为合法、适当、有效,把依法行***、廉洁勤***、高效务实作为***府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

第三,进一步加强行******工作,规范行******行为。各级***府和行******部门要正确对待和依法行使行***权力,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法定的程序办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必严,违法必究。严格***,是依法治市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有法不依、***不严和违法不究的问题还很突出,各级***府、部门、各单位都必须坚持立法和***并重的原则,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建立健全行******责任制,明确***主体,界定***范围,确定***责任,规范行***行为,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提高***效率,把***行为和***效果统一起来。

第四,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努力把依法行***落到实处。除了进一步推进行******责任制外,还要大力开展***务公开、建立行***管理公示制度,积极推行科学的行***决策和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府重大行***决策听证制;完善行***处罚听证和罚缴分离制度,规范行***处罚行为,积极探索行***处罚权相对集中的***新模式;建立行***评议考核制度、行***损害赔偿制度,健全行***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层级监督制度;认真执行行***监察法和行***复议法,正确履行行***复议职责,依法开展行***应诉工作;完善***监督检察制度,建立检查***的工作程序,建立和完善对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违法行使职权行为的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推行***府法律顾问制度,提高依法办事和依法决策的水平;全面贯彻公务员条例,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严格行******主体和人员的资格管理制度和培训制度。

第五,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法制工作机构,为依法治市提供组织保证。依法治市,涉及领域广泛,关系复杂,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建立健全***府各级法制机构,并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配备人员使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依法行***的要求和所承担的各项职责相适应,为***府法制队伍有效开展工作,保证必需的经费,改善装备和工作条件以进一步提高法制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城市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在推进依法行***的工作中,各级***府及工作部门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开展不同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理论学法制度,法律培训制度,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审核制度及任前法律知识考核考试制度。坚持司法、行******人员学历教育制度,大力推行法人代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培训制度。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我国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城市统一的法制宣传日。全面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努力实现由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转变,由注重依靠行***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为整体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程燎原著:《从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8l页。

2周永坤著:《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524页。

3孙莉:《法治与自由论析》,载李龙主编:《依法治国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4页。

4孙笑侠著:《法的现象与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页。

5主要参见李步云:《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王家福:《论依法治国》;郑成良《论依法治国之法理要义》,以上均见刘海年土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土义法治国家》一书。杨海坤:《社会主义法泊的理论与实践》,载《法学研究》1991年第1期。

6杨海坤主编:《跨入21世纪的中国行***法学》,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8页。

7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载《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8杨海坤主编:《跨入21世纪的中国行***法学》中国人事山版社2000年5月版,第8页

9[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粱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牛出版,第2日页。

10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载《吉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2期。,

11程燎原著;《从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06页。

12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2月版,第11-15页。

13袁曙宏:《依法治国的局部实践》,载《求是学刊》1999年第4期。

14司法部司法研究所编:《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论文集》,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15汪习根:《论依法治市的模式》,载《***治与法律》1998年第3朋。

16参见《上海市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纲要》(沪委[1999]17号1999年8月18日)

17汪习根:《论依法治市的模式》,载《***治与法律》1998年第3期。

18参见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2月版,第277页。

19育观点认为在***法、财贸、工交、城建等不同行业和部门有不同的表现,总的来说主要是:地方立法体系不完善,***府的行***管理缺乏统一性、稳定性和合法的程序性,***人员素质低下,监督失衡等。参见朱未易等:《法治: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依法治市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载(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1期(总第117期)。

20袁曙宏:《依法治国的局部实践》,载《求是学刊》1999年第4期。

21《***文选》第3卷,第256页。

22应松午:《论依法行***》,载《中国走向行***法治探索》,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午版

23姚锐敏:《依法行***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0页。

24应松年:《依法行***论纲》,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

法治理念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检察机关一、引论

据法律治理国家。我国法治思想最早产生于奴隶制末期和封建制初期,以商鞅、慎到、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法治的内涵与外延有很大的区别,人们对法治的认识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韩非等人倡导的所谓“法治”,是指帝王所制定而严令臣民遵守的统治手段。在封建社会时期的所谓“法治”,是指以“天条”维护封建君、臣、父、子纲常伦理的特权。在资本主义时期,法治是反对封建特权的有力武器,但同时又是维护私有制、维护以财产为社会成员等级身份的法宝。但法治毕竟是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产物。我***虽然在***的历史进程中一直重视法制工作,但对法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历史。在建国初期,同志的治国方略是专制加若干民主,法治长期被理论界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期间虽然在“评法批儒”,表面上颂扬法家,实际经历了十年的无法无天。1979年1月26日王明礼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人治和法治》一文,拉开了“人治与法治”大讨论的序幕。①1979年9月9日,中共中央了《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即中共中央(1979)64号文件,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的概念,明确了法律、司法权威与***的领导的关系。据说该文件在两高征求意见时,有关人士非常欢迎取消***审批案件制度,但建议最好由学者提出,以避向***要权之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说,我入***50年,这是我看到过的有关民主与法制的最好的***内文件。②此后,彭真等个别***强调过依法治国,但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在1984年再版的《法学词典》中,对“法治”开宗明义的解释仍为:“某些剥削阶级思想家主张严格依据法律治理国家的思想”。③90年代在法学界仍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能人是否需要特殊保护”的大讨论。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序言。20__年11月8日,××××同志在***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目标,进行了深刻、全面的论述,翻开了我国法治的新篇章。④

社会主义法治,是指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治制度前提下的立法、***、守法、法律实施,依据法律治理国家的模式。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是在中国历史、中国国情前提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首先从立法上,是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领导下,在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立法,这是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立足于私有财产立法的经济基础;从******体制及***体上,我国是中国***领导下的多***合作制及人民代表大会制,这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受控于财团、三权鼎立的***治基础;从***上,我国的司法官员是国家公务员,不是***治平衡妥协的产物,这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司法官员是所属******代言人的***立足点;在法律适用上,“三个代表”是根本指针,实现全社会公平正义是最终目的,这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财产决定身份导致的事实不公终极目标差别。

理念,即理性、系统的思维模式、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在坚持中国***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巩固人民民主***权的前提下,理性的处理******关系、关系、立法、守法、法律实施等一系列依据法律治理国家的理想、思维模式。理念有自觉主导人们思维方向、行为方式的作用,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哲学化、理想化的意识。不同的理念,对同一个问题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处于不同的立场,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法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意义,就是要求***法干部队伍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深远的***治意义、及长远的战略意义的认识,提高***水平及能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维护人民民主、巩固国家***权、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我国长期以来******不分、***企不分、***法(***权与司法)不分、*** 法(***府职能与司法职能)不分、公私(公权与私权、公有与私有)不分。由于缺乏正确的治国理念,关系不清,治国方略长期左右摇摆,***治运动不断,***策长期代替法律,朝令夕改,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深刻的历史教训,使***和***逐步认识到了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治文明的重要意义。

文明的定义,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人们所见到的***治、社会、经济、宗教现象的总体。⑤***治指***府、******、社会团体、个人在内***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⑥主要指与***权治理有关的活动。***治文明主要与***治野蛮、独裁相对应,各国的意识形态不同,对***治文明内涵、外延的理解不同,所以定义也不同。但对法治属于***治文明的内涵之一,属基本统一的共识,因为法治是排斥个人独裁、野蛮***治的。***治文明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危,也关系到公民的安危。法治可以通过正常选举解决***和***的更替,通过民意理性的处理***府换界过度,防止因国家领导易人产生动荡,有效防止将国家的安危寄希望于个别人。***同志曾深刻的说:“将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个别人身上,是一种极不正常的***治现象,还是法治靠的住”;法治又可以有效防止将个人安危寄希望于圣人治理的国家。威廉一世基于战绩的骄傲,站在自己行宫的顶端欣赏自己王土的美景,却被一座破旧的老磨房挡住了视线,他下令拆除,遭到磨房老主人的拒绝,出钱赎买仍行不通,一怒之下,威廉一世下令武力拆除。磨房主一纸诉状将威廉告到法院,普鲁士最高法院判决国王败诉、赔偿损失、在原址重修磨房。“法律既然结合文秘家园了意志的普遍性与对象的普遍性,所以一个人,不论他是谁,擅自发号施令就绝不能成为法律”。⑦法治***府应该是有限***府、服务***府、责任***府,而不是个人随意发号施令,随时有可能将任何一个公民陷于危险的***府。***和***的交替、******关系、依法执***、***企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是长期存在于我国的敏感的问题、必须基于法治理念才能厘清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前提,而依法治国又是理性治国的基础。1982年,我国宪法正确处理了***法关系,此后在逐步理顺******、***企关系。但我国的人权问题从1983年解禁到1991年才正式开始系统研究,⑧孙志刚的无辜惨死,才促使我国为控制盲流、维护社会治安的收容制度,改革为对弱势群体人性化服务的救助制度;杜培武、佘祥林、滕兴善等冤案的又考问我们对司法现状的深刻反思。⑨20年代夫妻在家中看黄碟被警察查处事件的公开披露,再次考问了我国的公权与私权的法律界限。可见,无法治理念,何以有依法治国,无依法治国,何以有***治文明?

***治文明需要经济基础,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等部分地区的农民,因贫穷以买血为生,导致群体感染艾滋病,我国还有数千万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民众,他们连生存都存在问题,参***、议***,行使民利根本无从谈起,对他们还谈什么***治文明?***治文明也需要物质文明为基础。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有发展经济、奠定物质文明的基础,物质文明的基础恰恰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积累,而市场经济又需要法制来维护其应有的正常秩序、以法治理念指导下的司法、行******、守法、法律实施,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无地域区别、无主体身份区别的公平、平等、正义、诚信的环境。

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不同的理念,就会有不同的意识、不同的思维和不同的心理。八十年代初,我国进行农村改革,很快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随之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三角债”、黄、赌、毒、刑事犯罪问题居高不下,诚信、道德等精神文明问题日显突出。严打之后的刑事犯罪不断反弹、一些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促使精神文明建设提上了***和国家的议事日程,普法教育为公民划定了道德底线,在为公民培养法律意识的同时,也在为公民树立法治理念,为依法治国奠定人文基础。

可见,建设“三个文明”,首先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奠定坚实的依法治国的人文基础。

三、社会主义治理念与检察队伍建设的关系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有效实施的重任。检察队伍是法律监督职责的载体,检察队伍是检察官与司法辅助人员有机组合的整体,检察官个体通过亲历每一起刑事案件,对其案件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对案件当事人的行为进行法律上的评判,对工作上游的警察、下游的法官的***情况进行甄别,是日常法律监督的实施者。不同的***理念,对监督对象的行为性质会得出不同的评判结果。尤其现在我国在外交、内***方面,处于比较复杂的***治、经济环境。国际上,超级大国出于其自身利益,对我国进行***治、经济上的打压;国内“法××××”、“门徒会”等一些***组织,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猖獗,重大刑事案件居高不下,群伤、群死、环境污染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腐败问题仍属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所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检察队伍建设的关系在于:

1、有助于检察队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清醒的***治头脑。法律总是服务于一定的***治,因为法律往往是***治斗争成果的肯定和反映。***治为保持其理性和有序性,又必须受制于法律。在现实社会中,有文秘家园时法律与***治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法律监督者如果没有清醒的***治头脑,就很难看清法律问题背后的***治背景,丧失应有的***治敏锐性,将复杂的***治问题,作为简单的法律事件处理;但在法治社会,处理有复杂***治背景的法律问题,既要考虑***治目的,又要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坚持依法处理,保证合理、合法。比如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团伙等。

2、有助于检察队伍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正确处理日常检察事务。法律意识,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统称。法律意识属于社会意识之一,站在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法律意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求我们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三个代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作用,正确看待现有法律及法律现象;正确理解和解释现行法律的含义;全面理解宽、严相济的刑事***策;稳妥的处理好打击、处理与预防刑事犯罪,惩处犯罪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应有的正常社会秩序和尽力修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的辨证关系,准确适用法律。

3、有助于检察官养成依法理思维、以法言法语办案的思维定式。不同的理念,有不同的思维、行为定式和习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可以促进检察官刻苦钻研法学专业理论,提高检察官自身的法学造诣,以精深的法理知识准确认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为提高办案质量、规范办案程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4、有助于检察官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意识支配行为,意识要付诸于行为才能变为现实,而行为成为需要深厚文化理论底蕴和修养为基础的、依法办事的习惯,需要坚定的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 理念教育,可以为检察官养成言、行、举、止依法约束的行为习惯,提供坚实的意识形态基础。

5、有助于检察官明确正确的服务方向,和公正的美德,为构建和谐社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和谐、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将我国建设成世界上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强国是最大的道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了这个道理。公正是一切和谐的基础,所以,希腊人将公正命名为第二种美德。⑽只有懂得公正的人,才会尊重所有人的权利,才会忠诚的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和谐服务。检察官的一切法律监督活动都必须坚持公正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可以强化检察官的职业道德观念,坚持“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职业操守,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检察工作发展的关系

法律监督是法治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的质量保障。检察机关作为日常法律监督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检察机关正确、全面的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从法律适用监督入手,保证国家法制统一。法治的前提是法律制度的统一。我国由于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情及利益格局复杂,所以法律授予立法资格的主体多,法律层次及其效力比较复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有利于检察机关在检察实践中,拓展法律适用选择视野,从社会主义角度审视现有法律、法规的合宪性,效力的合法性,理性的甄别监督对象所适用法律的合宪性、效力的合法性,保证法律制度的统一实施。

2、从***活动监督入手,保证法律实施统一。法律的统一实施,既包括法律在我国领土内得到统一、有效的贯彻落实和遵守、执行,又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合法权益平等的受法律保护和违法行为平等的受法律追究。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徒法不足以行,法律需通过人来实施。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受***理念、法律意识,利益驱动等各种因素影响,有可能使法律在有些地区、对有些人的贯彻、落实大打折扣,甚至被歪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有利于检察机关拓展监督视野,站在维护的高度,坚持平等的***观。在我国领土内,无特殊的地域、***派、群体和个人。无论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其他法人;无论是国有企业、私有个体及其他所有制主体;无论是曾经为国家和人民做过多大贡献或有多大能耐、多高地位的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检察机关都有监督法律统一实施的责任和义务。

3、从***环节监督入手,保证程序实体并重。法治的核心就是公正,但公正的结果是通过公正的程序一步一步实现的。无公正的程序,很难有公正的结果,最起码很难使人相信结果的公正性。所以,程序公正有其***的价值和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有助于检察机关在监督实体法的执行之前,首先要监督程序法的遵守情况,延伸监督视野,深入***前沿,细化监督环节。从立案到执行,使每一个诉讼环节都做到法治化、规范化,使每一道程序的公正为结果的公正奠定一个令人信服的基础。

法治理念篇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关键,是行***立法与***的重要思想指导基础,对推进依法行***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改进依法行***工作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基本要求,也是依法行***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阐述了依法行***的含义与内容,依法行***工作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与特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依法行***工作之间的联系,以及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改善依法行***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依法行***工作

依法行***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为促进依法行***工作改进,就必须对依法行***的含义与内容、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并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科学有效的建议,才能够提高依法行***工作的质量。

一、依法行***的含义与内容

(一)依法行***的含义依法行***的具体含义是指各级行***机关及各级行***人员在行驶职责权利时,在管理各种公共事务时,必须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和要求在法律授权的情况下以正确合理的方式来依法行使权力。其主要宗旨是各级行***机关必须要依照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的权力范围来履行岗位职责,开展行***工作,且在正常情况下,在工作过程中既不能放弃法定职责,放弃岗位,也不能越权管理。

(二)依法行***的内容根据依法行***的具体含义,其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行***机关利用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要以宪法法律为准绳,在保证自身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保证个体公民、企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也依法行驶应有的权力和义务,并对不正当行驶权力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二,行***机关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依法进行,依法行驶职权,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执行对公共事务的合理管理。在依法行***实践工作中,对行驶权力行为进行规范,对行***管理进行统一,对依法行***理念和效果进行强化,从而有效提高依法行***工作的效率,实现***为民的发展目标。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与特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价值等一系列内在要求的体现与综合。在社会主义法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依法治国、勤***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全局和服从***领导,这几项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它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根本宗旨,对依法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种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适用于司法、立法机关和行***机关,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适用于个体公民、社会团体法律意识的形成以及国家权力的运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特点。先进性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能够真正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实际需要,充分体现并促进了依法治国、依法行***、***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内容的有机统一。从精神观念层面来看,科学性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本质的一种高度概括。它以马克思主义法学作为理论基础和支撑,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对法治国家建设的具体要求,并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般性规律,通过科学合理的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保证了自身存在与应用的科学性。

三、依法行***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是我国当前建设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全面推进依法行***工作,加强落实依法治国方针***策,加快法治行***机关建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建立法治社会、法治国家与法治行***机关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其中负责实施大部分法律法规的行***机关,必须要履行好自身职责,发挥正向带头作用,严于律己、严格***、用法和守法,以及维护法律和普及法律知识,并加强相互之间的监督与管理,防止依法行***工作中职权滥用或形同虚设现象的发生,防止某些行***人员利用职权侵害普通民众的利益,帮助社会群众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依法享有与正常行驶基本权力。

(二)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各项工作开展与进行的重要指导思想。这反映出只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得到全面的贯彻与落实,才能够实现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效推动社会经济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等各项重要工作目标。在国家领导主持集体学习中就明确强调,依法行***工作的推进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要求。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依法行***工作之间的联系

(一)依法行***工作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一种直接体现现阶段,国家与各级行***机关所开展的每一项依法行***工作无一不渗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当代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民主的指导思想,通过依法行***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其对***积极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了充分的体现。同时,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以及确保法治建设方向的正确等也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想切实发挥指导性作用和各项职能,就必须要依赖于各级行***机关进行的依法行***工作。它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到切实贯彻与应用的重要保障和基础要求。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只有借助依法行***工作才能够直接充分的体现出来。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法行***工作的思想指导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国家对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以及依法行***工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开会、出台***策等一系列工作不断加强法律在社会中的执行效果,并加大对行***机关工作的监督力度,要求***府工作信息透明化,从而让社会群体对行***机关的依法工作执行情况以及行***人员的行为起到一个良好的监督作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将坚持***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推进依法行***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任务。***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与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策,加快法治国家建设、加快依法行***步伐。***十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进程。

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改善依法行***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高公民法治意识2004年我国***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依法行***,建设法治***府。为贯彻好这一指导方针,引导行***人员与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通过在社会、***府、学校、企业等组织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社会整体公民及行***人员的法治观念,让公民意识到法律是保护自身合法利益的一个重要武器,从而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同时,行***领导干部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对法律进行不断学习,落实与完善法律培训体系,开展法治讲座,不断提高依法决策能力。当众多公民的法治思想观念得到了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才可能在全民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与宣传,才能够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传统封建主义人治文化根深蒂固在人们的思想当中,导致民众普遍缺乏民主法治理念,另外我国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与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大规模的普法教育。其中山西省进行的“六五”普法教育就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给今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开展、进行与普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支持,并让教育者们意识到法治理念的推广需要明确目标与对象、掌握推广工作重点内容,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进行。

(二)加强行***立法建设与管理,完善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实现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是切实做好依法行***工作的必要条件。为加强行***立法的建设与管理,完善法律体系,可以将某些法律试运行,通过总结经验进而对该法律进行修正与补充,实现逐步规范与完善,提高法律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以确保制定的法律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也可以通过加强行***立法调研工作,严格执行法定程序,及时制定与实际相符的法律法规等措施来完成。立法建设需要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现实的思想原则,摒弃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滞后观念,处理好***府机关与市场及人民之间的关系,解决好群众的困难,适应社会改革发展新形势,积极创新法律制度与立法管理方法。

(三)加强***队伍建设,规范***行为加强***队伍建设,规范***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要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等都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难,而社会主义法治在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行***机关各级领导在行***工作中能否处理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能否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决策非常关键。领导干部应摒弃传统封建思想,学会以法治方式开展行***工作,深化行***工作,学会用法治理念处理行***事务,提高自身对法治理念的认识与觉悟,重视依法行***的重要性,推动国家各项行***工作的法治化。其次,加强***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者在实际运用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提高法律执行效率和依法行***能力,强化依法行***意识,树立法律权威和权责统一观念,切实发挥法律的约束与指导作用,保证法律在行***工作中的有效应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法律知识的日益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当今社会人民群众中的意识会变得越来越高,而国家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的依法行***工作也将会给予更高层次的关注与重视。总之,依法行***工作的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普及、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国家、***府、人民三者的共同努力与相互协调,需要不断加强各机构执行力度与各项方针策略的贯彻与落实。

参考文献:

[1]包成功.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先导推动司法行***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中国司法.2007(2).

法治理念篇10

[关键词]***治文明;法治理念;逻辑关系;社会主义

[中***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5-005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30

[本刊***]http://

一、社会主义***治文明与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治文明”一词最早见诸于1844年马克思的《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该草稿第七条这样写道:“执行权力。集权制和等级制。集权制和***治文明。联邦制和工业化主义。国家管理和公共管理。”目前对***治文明最普遍的定义是:***治文明是与***治蒙昧和***治野蛮相对立的范畴,它是指人类改造社会的***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治活动的进步状况和发展程度的标志。从现代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有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此项概念:一是,***治文明意味着一种得以产生并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治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资本主义的***治文明,也有社会主义的***治文明,当然也有人类共同的***治文明;二是,***治文明意味着社会***治领域的进步,因为文明通常可以与进步同义;三是,***治文明更意味着***治的发展。文明本身也是一个代表着发展的概念。与经济的发展情况一样,***治也有一个发展与不发展的问题,也有一个评价***治发展与不发展的指标问题。

法治是指在某一社会形态中,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包括制订者和执行者本身,是以民主***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理性原则,表现为良好的法律秩序,并包含着内在价值规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种治国方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要求就是保障法律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宪法和法律在***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是否真正享有最高权威是一个国家是否实现法治的关键。我国宪法第五条对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二、***治文明与法治理念的逻辑关系

总的来讲,***治文明与法治理念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法治是***治文明基本内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治文明建设是法治建设的扩展;***治文明的实现离不开法治途径,法治是***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式;***治文明的突出特征就是法治,法治是***治文明的显著标志。“建设社会主义***治文明”的提出,标志着我***对社会主义***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理解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治文明是法治的基本内核和精髓,***治文明蕴涵着法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从字面上看,法治的含义为法律的规制、统治,即指对良好法律的服从。当然还有恶法,并且存在着良法和恶法的讨论,此处予以搁置,不进行讨论。现代法治则是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国家权力主体普遍地遵循具有正义与秩序价值的良法体系以实现人权的一种治国方略。法治的主要外在功能就是为了促使社会制度达到和谐统一、界限明晰、稳定连续的状态,防止因朝令夕改、权大于法而带来的混乱与无序,可以说,法治是秩序的象征。而***治行为的合理运行、***治秩序的理性构建作为***治文明的最基本要求,正好适应了法治秩序性追求的价值指向。可见,***治文明与法治密切相关,***治文明的价值内涵实质上就是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核和精髓,其有序性的追求也符合法治的价值追求的导向。

(二)法治是实现***治文明的最基本有效的形式,法治为***治文明成果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建设***治文明,需要社会主体运用***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种方式和力量,在其中有没有一种起基础性作用的基本方式呢?我们知道,国家***治制度是由宪法为首的法律体系设定的,***治民主需要由法律来保障,需要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实施,而一系列的***治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才能做到合理有序地运行。法治以其所独具的指引、教育、评价、预测等规范功能和积极进步的社会功能通过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意识,促进***治意识的文明与进步。事实上,在现代国家体系中,法律已成为调控***治生活的基本手段。例如,国家***治制度由宪法、组织法、行***法等法律所设定,***治民主由法律来保障,并由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实施,***治统治、***治管理和***治参与等***治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法律规范等。

(三)法治是***治文明的最显著特征和标志,***治文明发展的前景必然是***治文明法治化。可以这么说,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如何,直接体现了该国***治文明的程度和水平的高低。***治文明其实是得益于法治的启蒙,而它的每一次发展都与法治水融、如影随形:古希腊罗马法治观念的提出和法治原则的早期实践,催生了古代的***治文明;近代古典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的理念推动了社会变革与***治转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西方***治文明;而现代全球性***治格局的平等、和谐与法治化,是现代***治文明致力追求的普遍理想。可见,没有***治的法治化,就没有***治的文明化。法治是***治文明的外在标志,衡量***治的文明程度,区别***治文明与***治野蛮的界限,法治以其特有的规范性和精细化为人类的***治进化与文明提供了确定不移的有效保障。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汲取的养料

我们将社会主义***治文明与法治理念相结合,即结合中国的***治现实,我们要以民主***治为核心、以法治建设为根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治文明进程。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法治理念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法治理念10篇

学习

民事法律关系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民事法律关系10篇,内容包括民事法律关系具体案例,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1.民事法律关系理论简介1.1民事法律关系理论的概念民事法律关系理论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且影响较多的理论概念,因此,在我国的法学界对其有很多的研究,

学习

法律常识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常识10篇,内容包括法律常识1000条,离婚法律常识。一、法律常识的基本特征认识常识应先廓清“知识”的含义。“知识”一词在传统上有三种含义上,第一种含义:是如何做或如何造某种东西的预先倾向、才干、能力、技艺等;第二

学习

安全法律法规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法律法规10篇,内容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大全全文,安全法规内容大全。辐射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中如《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53条、第57条,《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27条、第30条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学习

依法治教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依法治教10篇,内容包括依法治教都有哪些内容,教师依法治教。1依法治教的内涵所谓依法治教,是指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即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法制建设,使教育工作按照***和人民的意志全面依法进行,使之逐步走上法制化、

学习

事务管理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事务管理,内容包括日常事务管理实务表,文件事务管理流程。有限公司、安徽晓荣档案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要阐述的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档案事务所,限于所掌握的资料,我们将从比较成熟而一般又置身于档案行**

学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0篇,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题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速记。理念——法之灵魂理念是法之灵魂。安全生产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以人的生命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全面贯彻实施安全生

学习

法律顾问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顾问10篇,内容包括法律顾问工作总结十篇,法律顾问实践日志。二、法律顾问的工作范围:包括:法律咨询、法律策划、法律文件、协商谈判、法务管理、法律培训等。具体为:1、解答法律问题,帮助聘请方策划、分析、判断法律事务,就

学习

网站建设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网站建设10篇,内容包括网站建设成功案例怎么写,网站建设方案的摘要怎么写。1、相关行业的市场是怎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特点,是否能够在互联网上开展公司业务。2、市场主要竞争者分析,竞争对手上网情况及其网站策划、功能作用。

学习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总结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总结,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演练方案,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总结。二、主要成效(一)加强培训,提高水平。为确保每次应急演练成功,切实体现统一指挥、迅速、高效和相关部门协调的一体性,我镇每到一处组

学习

员工转正表个人总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员工转正表个人总结,内容包括员工转正工作总结模板9篇,员工试用期转正总结50字。二、基本原则推行发展***员票决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客观公正原则。对票决对象必须一视同仁,确保应到会的有表决权的***员客观、公正地参与

学习

道德与法律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道德与法律10篇,内容包括道德与法律的真实例子,道德与法律关系。首先,讨论一下“见义勇为”。所谓“见义勇为”一般是指当他人或国家、集体、社会的权益受到损失和侵害的时候,不顾个人利益,维护非己权益的行为。它有一个最基本

学习

法律知识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知识10篇,内容包括法律知识讲解100篇合集,法律知识大全。法律:这里是指狭义的法律,即由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

学习

法律关系主体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关系主体10篇,内容包括法律关系的要素实例,法律关系的主体例子。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与和谐社会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社会难以实现[1

学习

法律英语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英语10篇,内容包括法律英语翻译经典段落,法律英语证书考试。语言学中,人们按照语言或他们使用的语言分为不同的团体。语言社团是其中的成员都认为讲同一个语言的团体。(胡壮麟等,2005)法律英语是特定范围内使用的,有着区别

学习

依法治教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依法治教10篇,内容包括依法治教都有哪些内容,教师依法治教。1依法治教的内涵所谓依法治教,是指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即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法制建设,使教育工作按照***和人民的意志全面依法进行,使之逐步走上法制化、

学习

依法治校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依法治校10篇,内容包括依法治校的案例分析,依法治校现状。从法律概念上讲,依法治校必然体现一种教育法律关系,即依法治校必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大要素构成。把“依法治校”当作一个学理概念来理解,须从多视角把握其本质含义

学习

教学理念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理念10篇,内容包括教学理念及规划,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理念”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当代教育文本中,然而到底什么是“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内涵、结构特征是什么?在目前相对权威的教育典籍中,几乎找不到公认的定义。导致

学习

教育理念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理念10篇,内容包括教育理念正确写法,最新教育理念感言。3.统一性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必须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与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和谐统一;知识技能养成与智力能力开发的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

学习

空间设计理念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空间设计理念10篇,内容包括空间设计十种方法,空间设计要怎么介绍。以人的心理体验为空间参照,运用提炼空间记忆元素的设计手法及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探讨纪念性空间的设计,以再现珍贵的自然美景、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和保留关于

学习

法治文化论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法治文化论文,内容包括关于法治的论文,法治论文参考文献100篇。(二)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所有形式的社会都是建立在一定文化环境基础上的,和谐社会也必然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

学习

服装设计理念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服装设计理念,内容包括服装设计理念简短范文,80年代服装设计理念。一、虚拟服装设计理念虚拟服装设计的理念是一种极为现代化的设计方式,服装设计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设计的想法在电子动画中进行仿真的模拟设计,这是一种极

学习

个人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法治建设总结汇报,怎么写法治建设的工作总结。正确把握法治建设大方向,遵循和彰显了法治的本质要求。坚持按照***中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据省委《法治江苏建设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