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篇1
调优产业结构 提升发展质量
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后发地区,我们始终面临着扩大经济总量和加快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发展要素趋紧和增长方式粗放的双重压力、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责任。只有不断调优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后发崛起,实现跨越。
一、坚定不移用增量调优产业结构。当前,宿迁经济总量仍然较小,还处在靠增量带动增长、靠增量优化存量的发展阶段。实现扩总量与调结构互动双赢,最有效的抓手就是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我们将深化“双轨并行”的招商模式,不断强化以开发区为主体的专业招商力量,提升市直招商协作组的联动水平,充分发挥专业招商与全员招商“双轨并行”、多线作战、专群结合的招商优势,确保年内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00个、新开工250个、竣工150个、竣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
二、坚定不移用培大调优产业结构。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将把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作为产业发展的龙头,围绕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企业5家、超50亿6家、超30亿10家的目标,突出企业上台阶、上市和科技创新以及兼并重组三个重点,聚集一切资源、聚焦一切***策、聚合一切力量,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宿迁背景的大企业大集团。
三、坚定不移用集聚调优产业结构。产业集聚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这种集聚和集中可以形成产业综合竞争力和规模效益,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我们将牢固树立“抓集聚就是抓发展、抓集聚就是抓机遇、抓集聚就是抓特色”的理念,抢抓国家、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有利时机,深入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和新兴产业千亿计划,推动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为主迈进,确保年内四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700亿元、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
四、坚定不移用创新调优产业结构。作为后发地区,宿迁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决不能走先传统产业再新兴产业、先污染再治理、先做产品再重质量、先粗放型增长再集约型增长的老路,必须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助推“弯道超越”,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保、绿色增长、创新驱动之路。我们将坚持走研发促进创新的道路,充分发挥公共财***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引导作用,以“三站三中心”申报为抓手,鼓励和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确保年内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2%。坚持走人才引领创新的道路,按照“宁愿少修一条路、少造一座桥、少盖一栋楼,也要挤出更多资金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理念,完善***策环境,打造人才特区。
五、坚定不移用改革支撑产业结构调优。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以资源配置模式相应的改革作支撑、作保障。针对创新资源缺乏、用地需求上升、融资渠道有限等现状,我们将抢抓宿迁被列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的机遇,进一步改革资源配置体制,在科技创新、用地保障、金融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先行先试、探索新路,努力使改革这一宿迁最大的红利发挥持久优势。
(作者系中共宿迁市委书记)
强化优势互补 缩小区域差距
江苏“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把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深化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动发展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这标志着江苏区域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着眼于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差距发展的现实,必须充分发挥区域内部优势,紧紧抓住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一是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各区域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等,明确自身的区域定位和比较优势。苏南地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苏中地区充分发挥承南启北、江海联动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港口物流业等产业,深入推进沿江开发和沿海开发,促进苏中全面融入苏南经济板块。苏北地区应充分利用低成本优势,加强南北共建园区建设,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中之重。
二是深化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避免区域间恶性竞争。各区域在追求内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区域间专业化分工,加强区域间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的互助与协作,避免追求短期利益而造成不合理的恶性竞争,协调好区域间的利益关系,寻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是消除区域间要素流动障碍,提升要素市场一体化水平。从体制上消除人才、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促进区域间要素市场统一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所向。通过建设用地指标在地区间的再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项目用地计划“点供”比例,对鼓励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重大项目,由省“点供”用地指标。打破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对人才流动的约束,在大力培养和用好区域内人才的同时,深入实施区域间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建立***府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加大对民间资本和区域外资金吸纳力度。
四是加强省级***府规划引导,加大***策落实力度。当前,各区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产业规划、资源配置、***策制定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各市县***府,从而造成区域之间产业分工格局不尽合理,布局分散、产业同构、产能过剩等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在贯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从区域整体发展要求出发,加强省级***府的统筹规划和科学引导。同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四项转移”和“五方挂钩”,继续推动“南北园区共建”,缩小公共投资在各区域之间的分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五是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跨区域协调发展。将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纳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之中,加强交通、科技、人才等多方面的区域合作,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通过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网、城际轨道交通和机场等建设,形成沿江城市与沪宁杭“一小时都市圈”的同城效应,扩大分工与协作范围,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促进区域经济的优化布局,推进跨区域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校)
增强极化带动效应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条件较好的重点地区通过率先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邻近地区发展,是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徐州抢抓省委、省***府实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和社会转型,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增长后劲和对苏北发展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通过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增强了发展的内生动力。
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理念
徐州是江苏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一黑(煤炭)、一白(水泥)、一杆***(卷烟厂)”是徐州传统工业的典型写照,旧有“进了徐州府,先喝二两土”之说。近年来,徐州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成为徐州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的主要动力,推动了经济总量由小转大、产业层次由低转高、城市功能由弱到强、生态环境由灰到绿、人民生活由安居到宜居“五个转变”。
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力,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注重突出创新驱动,大力实施传统产业加速调整、高新技术跨越发展、创新型经济培育计划,加强协同创新,努力实现产业规模、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品牌、节能减排、竞争力“六个提升”,注重调优经济结构,通过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徐州正在加快形成集聚扩散效应显著的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金融中心。注重做优发展载体,加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部级开发区平台打造,推进省级开发区和各类开发园区建设,切实增强承载发展的能力,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徐州作为江苏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通过精心修编市区3037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中心、多组团发展。按照精心精细精致精品理念,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通过积极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充分发挥徐州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快融入长三角步伐。
把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生态转型
在实践中具体做到“三个结合”:把生态再造与挖掘发展潜力结合起来,用好采煤塌陷地宝贵财富,推进采煤塌陷地置换建设用地指标,破解转型发展的要素制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大力推行绿色经济的生产方式,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消费模式,大力推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把生态修复与增创发展新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显山露水、进***荒山、精品园林、还绿于民等生态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31.8%、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绿色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徐州的靓丽名片。
(作者单位:中共徐州市委***策研究室)
构建区域协调 发展的长效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起能够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长效机制,以培育和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永续动力。
建立制度化的行***协调机制。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区域发展的差距问题,充分发挥***府的行***力量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是构建制度化的***府磋商机制,省级***府要做好各市、县之间的协调工作。二是营造彰显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区域发展环境,坚决取缔不利于公平竞争、分割市场的地方***策,建立区际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三是制定和完善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调控***策。通过实施差别性的***府采购制度、特殊的金融扶持***策、规范的***府转移支付制度等,构建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内生机制。
强化兼具效率公平的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利益问题是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这关系到各级***府的财税收入和行***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能简单采取“劫富济贫”的做法。这是因为,区域之间的互助机制、合作机制、扶持机制不大可能在一方利益向另一方无偿输送的背景下长期得到延续。为此,应该在充分尊重各方不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利益分享和利益补偿机制使各地都能从区域合作中获得好处,取得共赢局面。“利益分享机制”更强调效率,即鼓励各方在竞争与合作的基础上,来获得自己应得的那份利益。而“利益补偿机制”更强调公平,其主要目的在于缩小产业差别所带来的利益差别,减少区域产业同构化的冲动。
完善规范高效的财***转移支付机制。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的财***转移支付机制,既可以增强欠发达地区***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又可以通过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本区域对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要充分考虑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之间、各市县之间的财力差异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重新核定财***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和方向,构建财***转移支付新的制度规范。要把欠发达地区作为扶持重点,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尽快使欠发达地区的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公共服务设施向苏南地区看齐,让居住在省内不同地区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共享江苏经济快速发展成果。
形成渐进有序的产业转移机制。产业的有序转移,不仅有利于苏中、苏北等欠发达地区加速其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苏南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分工格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必须加强***策支持和引导。一是要尽快制定产业跨区域转移的专项规划和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的配套***策;二是各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产业转移中突出自身特色、找准定位,建立起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长期协作关系;三是要鼓励和引导骨干企业转移,从而带动相关配套企业转移。在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环境保护因素,杜绝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协调发展篇2
一、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
城乡协调的提出是源于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在保存城市和乡村鲜明特色的前提下,建立的一种新型城乡关系——效益共享、责任共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城乡协调侧重的是城乡关系。
城乡协调发展,主要指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运用市场与***府两种手段,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容不仅仅指经济范畴,应包括城乡发展中的经济、***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在经济建设上实现农村更“富强”,在***治建设上实现农村更“民主”,在文化建设上实现农村更“文明”,在社会建设上实现农村更“和谐”,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农村更“美丽”。
二、当前我国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近年来***和国家一系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的重大***策成效明显,“三农”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观,但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城乡关系与我国的发展阶段特征与任务相比,还是相对滞后的,主要表现在: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为79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0:1,农民收入增速虽然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3倍以上的差距。
2.农业本身实力太弱,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现在我国农村两亿七八千万人种18亿亩地,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留在农村的往往是一些老人、妇女、儿童,不少农村呈现出“空心村”状态。相对来讲,农业还是“弱质农业”,农民还是“弱势群体”。
3.农村社会关系出现新情况,城乡社会管理制度差距仍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整个利益格局都在发生变化,有的地方种族势力抬头,甚至出现黑社会势力,如果不及时调整农村社会关系,就会出问题。加之近年来,由于征地、移民、环境污染等问题,农村纠纷变多了,上访事件也多了。但是,目前城乡的社会管理仍有薄弱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很多隐患。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
总的思路应是:要把它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积极探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1.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涵盖着“三农”,联结着城乡。它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也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个县的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看农村发展,还要看城乡是否实现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人与自然是否实现和谐发展。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加快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城乡社会事业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内容。
协调发展篇3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距 协调发展 途径
时至2010年底,全国区域规划除了注重沿海布局外,同时开发沿边,并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地,目前我国新的区域经济格局逐渐成形,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两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等横贯全国的庞大经济区域。
“十一五”规划首次把以经济区发展为内容的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位置,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开始从省份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有专家认为,区域振兴规划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力量,新的区域振兴规划还将不断出台,毫无疑问,过去的一年是区域经济规划发展的重要推进期。
***府一直以“先富带后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理念引导经济***策的施行,先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腾飞,紧接着是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近又把中原经济圈划入发展规划。国家***策支持,中西部招商引资并且为东部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东部则为中西部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如此一来,全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各自发挥所长相互配合,堪称完美。
难以忽视的问题是,虽然区域振兴规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区域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在各个经济指标上都显示出了经济上的成就,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一直存在的现实问题。即使GDP总量跻身两万亿俱乐部,即使经济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但是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仍然显而易见。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历史必然性。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和地区应切实坚持从各地区实际出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最终实现各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纲说。
我们很容易从典型城市的对比之中窥见一斑。
中国东部沿海璀璨的东方之珠上海,金融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总额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金融要素市场完备度居全国第一。上海外资银行境内总部数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二,资产占全国外资银行85%,上海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境内总部约占全国七分之五,此外中国六成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与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总部位于上海。上海吸纳到的海归人才的数量位居国内第一,上海吸收外资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位居国内第一。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第一”,而这样长的篇幅还不足以说明上海经济实力之强。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上海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不但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更加优化,高新技术得到交流与发展,直接间接投资收益,又或者是游览观光人员带来的第三产业收入,被世博会这个巨大的蛋糕砸的欢天喜地。
可是这样的喜事确实中西部地区难以企及的。当上海骄傲于浦东外滩的金融成就时,遥远的***却仍然只能拿出自然赐予的资源宝藏作为资本。2008年******族自治区全区生产总值预计4150亿元,增长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8元,分别增长10.8%和9.6%。这样的收入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自是难以启齿。而***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目前完全没有能力举办一场像样的金融经济、体育等盛会,都没有考虑过这些地方。
我们当然承认这些地区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为金融发展的领***,又有人才资源、经济结构、发展能力等各种因素的阻碍,又或者听取某种“因地制宜”的言论向导。中西部存在着种种不适宜的条件,这是事实。历史给予了东部沿海地区众多的发展机遇却无视了中西部的需求,这是我们难以改变的;但是当现在人有余力策划经济发展时,我们仍然难以想起来还有广大的中西部需要分一杯羹——否则是否会饿死。有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达35696亿元,最低的只有392亿元,前者是后者的91.06倍。城乡居民收入从1998年的2.52∶1扩大到2008年的3.31∶1。所以说,无论是东中西部,还是沿海与内地;无论是各省之间,还是城乡之间,都存在很大差距。区域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协调现象。
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种观点为许多学者所赞同。东部应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上,而把传统产业转移给中西部,在转移过程中,东部应帮助中西部对这些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进行技术、资金、人员上的交流与帮助。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在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同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市场开放度方面要保留适当梯度,以促进当地相关产业自身的调整与发展。
而对于机制环境而言,市场机制与***府干预机制是协调区域发展的主要机制。市场机制是一种“自然秩序”,***府机制是一种“人为秩序”,都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国内外区域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纯粹的市场机制与全面的***府干预机制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是中国区域经济运行合理化的必然选择。因此,有专家提出了由市场机制、微观组织机制和空间组织机制组合成为区域协调机制体系的概念。认为,成熟市场条件下的市场调节、企业跨区域扩张,以及区域开发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完善的市场机制,加***府科学的调控机制。因为,制度创新是转型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第一要素,推进体制转型在东中西部的均衡化正是转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特殊机制。
综上所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视中西部地区,在***策及资金技术上扶持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区域,同时以市场机制为主,***府宏观调控为辅导干预,推进制度创新,为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这一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暂时的现象,认识到这样差距的存在是首先的前提条件,面对这样的现实条件,而不是拿出所谓的理论依据而避而不谈或者迟迟不付诸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已然存在并且日益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及路径选择》赵峰.中国行***管理.2007.
协调发展篇4
西部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大学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一流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重要精神确定了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历史责任,是对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是国家对大学科技创新作用的制度安排。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将成为高校提升其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的必然选择。
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是由甘肃省科技厅、教育厅批准建设的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主要依托,同时充分依靠甘肃省及兰州市区域内众多的科研院所(如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铁道科学研究院兰州分院、石油化工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如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和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学科、人才、信息等优势资源,以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为主要任务,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主要目标,被规划建设成为具有以下四大功能的创新基地:
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利用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为兰州交大及在兰高校、科研院所产生的大批科研成果提供中试条件,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富有市场推广价值的高科技产品。
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利用科技园优惠***策和科技、信息、金融、风险投资、市场协调、综合服务等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同时提供相当数量的孵化基金,为科技企业的种子项目构建孵化平台,充分发挥省级孵化器功能。
创新创业人才培训基地――依托***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远程教育中心、科技园创新人才培训中心等机构,以及学校及周边相关院校的优势教育资源共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满足所在地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巨大需求。
科技产业辐射与催化基地――做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试验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示范基地,由园区高科技企业牵头,以其开发的高科技产品为主打,对甘肃及西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起到催化作用。
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作为甘肃省重要的科技产业孵化器,总体规划以孵化为主、产业为辅,最终目标是建成西部一流水平的部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规划建设土地面积222.25亩,建筑面积16.34万平方米,计划分两期于2008年建成。预计2010年科技园可转化科技成果30~50项,孵化科技企业30~50户,实现年产值8亿~10亿元,创利税1亿~1.5亿元,解决就业岗位1000个,为甘肃省及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科技园必须走协调发展之路
在西北欠发达地区建设大学科技园,最重要的是必须把它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之下,放在西部省区“科教兴省、工业强省”的大环境之中来考虑,必须以促进西部地区创新体系的建设为重要目标,力争做到三个协调: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协调;与交通运输行业技术进步趋势相协调;与所依托大学的发展规划目标相协调。
科技园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协调性
在西部地区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实施“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西部地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从对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提高西部地区整体科技和产业水平的角度来讲,以少数部级大学科技园和一批省级大学科技园构成的具有产、学、研相结合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显得非常紧迫。西部地区建设大学科技园必须在体制和机制创新上有所突破,在科研体制、管理机制、技术转移机制、人才培育机制、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应用全新的理念、模式、工具来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项目、资本和市场对接机制,使大学科技园能够通过创新机制的比较优势来抵消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劣势,为西部大开发提供高新技术与创新机制等方面支持。
甘肃省属西部欠发达地区,地处西北地区的中心,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甘肃省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生物制药、交通运输为特色优势产业。 为了实施“工业强省”的重大战略,打造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关键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再造传统支柱产业新优势。甘肃省计划在未来5年内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进一步增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全国34个特大城市之一,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实力雄厚,资源配置合理,生产要素齐全。甘肃省及兰州市的经济发展基础条件迫切需求,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建设中,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在创新中不断壮大。科技园要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以甘肃省、兰州市未来产业主导方向中的装备制造、生物制药、交通运输现代化与自动化为重点发展方向,在光机电一体化与先进制造、再生能源与节能、生物化学工程与环保及水处理、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交通控制自动化、物流与信息化工程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力争使科技园建设与甘肃省“工业强省”战略保持高度的协调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正是本着这一思路,依托兰州交大工业自动化工程中心、物流信息技术工程中心和众多的研究所、科技企业,近年来研发和转化了一大批科技成果,生产出了如汽车灯具大型真空镀膜成套设备、高原铁路车站全电子应急系统、锅炉自动除氧组合装置、高效能机车中冷器与高效散热器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在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技园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的协调性
根据我国交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交通科技的需求和“综合集成、重点突破”的方针,今后交通科技发展具有牵动性、前瞻性、关键性的六个重要方向是:(1)智能化数字交通管理技术,重点解决交通控制智能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2)特殊自然环境下的建筑与养护技术,为交通基础设施建养服务,保障交通网络建设目标的实现;(3)一体化运输技术,重点解决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向无缝衔接和零换乘发展可能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4)交通科学决策支持技术,为交通决策的科学化、高效化、零失误服务;(5)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主要是为实现交通无事故和零死亡的终极目标服务;(6)绿色交通技术,为实现零排放、零废料的环境保护目标和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目标服务。这六个领域,紧密围绕交通运输的未来发展,具有明确的发展指向,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
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在规划建设中,紧紧围绕我国交通运输科技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依托学校在交通运输方面雄厚的科技实力,在工业交通自动化工程、绿色能源技术与设备研发、高原交通信息自动化控制、沙漠与冻土等特殊自然条件下的交通线路建设与病害处理技术、铁路新型运输包装材料开发与检测、物流系统工程技术等方面,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产业化步伐,成为西北地区交通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以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发展潜力,为我国交通运输科技的发展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科技园与所依托大学发展规划的协调性
兰州交通大学经过48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办学整体水平在甘肃省高校居于前列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规划在2018年建校60周年之际,建成以工科为主,工、理、经、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服务交通,为国家培养大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各级专门人才。学校将经过三个发展阶段: 2004年~2008年,夯实基础、优化结构;2009年~2013年,强化特色、深化改革;2014年~2018年,重点突破、全面提高。
“高水平大学需要高水平的大学科技园”。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作为兰州交通大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与学校整体规划相辅相成、协调一致,应成为学校实现“三阶段”发展规划目标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时间要素上保持一致――2008年科技园基本建成,为学校实现第一阶段“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供硬件支撑。科技园2010年进入良性发展期,为学校第二阶段“强化特色,深化改革”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创新环境条件;科技园未来的持续发展将为学校全面实现第三阶段规划目标增添力量。
在功能要素上保持一致――在西部乃至全国同类高校中,实现一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科技产业与社会服务,是兰州交通大学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发展纲要》的精神,对学校未来办学功能和办学水平制定的规划目标。科技园要根据学校的这一发展目标进行规划建设。在功能上要完全符合学校未来发展需要,提供教学实践、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全方位的支持。
在学科专业要素上保持一致――兰州交通大学在工科方面以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车辆工程、热能动力工程、通信与信息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生物与化学工程等为重点。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在建设规划中,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科技企业孵化、高科技产业辐射等方面,既要符合国家科技产业***策主导方向,又必须与学校工科重点专业发展方向保持高度协调一致,使科技园的发展与学校的学科专业要素相辅相成、互相支撑。
协调发展篇5
显然,拆除脏乱差、有消防和卫生安全隐患的旧市场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新的、好的、安全的市场,满足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况且,买菜等对一个家庭是小事,乘以十万居民则是个不折不扣的大事。记者就新的难题采访了有关部门,他们无不遗憾地表示:为方便市民生活,拆除旧市场的同时也考虑了建设一个新的,但反复查了王顶堤地区的用地和社区建设规划,里面却根本就没有关于“社区日常生活用品与服务供应设施”等项目的字样!他们还说,经考察,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该地区已经没有可以用来建设新市场的空地,也难以找到改装为菜市场的闲置房屋。
王顶堤位于天津市西南部,以前多是农用地,是20世纪80年代成片开发、新发展起来的城市社区,里面有高楼大厦、大型超市、学校,却仍然存在着因为“买菜难”这等“小事”而形成的严重“跛脚”发展现象,这不仅仅是个重大遗憾,还更暴露了天津市在城市建设与规划方面因为“小事”而滞后,影响全面科学协调发展的短处。这致使天津市马路市场林立,最“盛”的时候曾经多达一百三十余处,以至于近些年仍有外地人到天津迷惑不解、直摇头:堂堂大天津,怎么看着像个大集市、大县城呢!
其实,因为“买菜、配钥匙”等小事而造成的地区“跛脚”发展,在全国也并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城市,修了可同时供千余人用餐的煌煌大观的食品街却没建一座配套的厕所;有的城市房地产轰轰烈烈,每年新增上百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却于近十年内没有新建一座***书馆;有的地区,修好的疏散交通的新道路却因为设卡收费反而造成了新的交通拥堵,等等。如果说这其中有的是缺乏硬件设施而妨碍了社会科学协调发展,那么有的则是因谋取本位利益而增设的多余的“管理和服务”而阻碍了社会科学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篇6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协调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
中***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003-02
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的,但亦有更多的前瞻性,既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协调发展理念的内涵
从《建议》中对协调发展理念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协调发展意味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包括城乡的协调发展、区域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等,它们之间都存在着强弱的对比,有些甚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果说增长是一个非均衡的状态,那么发展就必须是一个协调的状态。否则,增长就会失去本来意义。”[1]我国已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不能仅仅把增长作为追求的目标,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果短板依然存在,那么长板再长也不能储蓄更多的水,而协调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弥补之前的差距,补齐短板促平衡。
“协调发展就是以协调为准则,对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积极应对,并不断寻求经济发展的有效合力,从而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理论。”[2]在发展过程中,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用协调发展的理念去应对这些问题。资源是有限和稀缺的,协调发展要做的就是统筹谋划,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合理。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带动农业,以硬实力带动软实力发展,相对强大的一方要积极进行反哺。并且还要实现弱势一方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发展的转化,这就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充分考虑弱势一方的需求,选择适合它们的发展道路,汲取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薄弱环节只是暂时的落后,它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越是短板,越具有后发优势;越在薄弱环节上多用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越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3]后发的优势不仅在于它自身的潜力和特性,而且它还能尽量避免先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少走弯路,在相对成熟的理念和轨道上运行。短板提升了,我国整体的发展水平也就上升了一个层次。在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统筹谋划的基础之上,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势必会实现。
二、协调发展重点内容解读
《建议》中协调发展主要分为四部分: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它们包含着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笔者仅就前三点简要进行解读。
(一)区域协同
区域协同是针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来说的,《建议》中强调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东部辐射带动等战略,这些地区所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退化。在区域协同中,对落后地区予以扶持是注重公平的体现,而且对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充分体现出对民生的关注。
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则强调一种双方的互动,积极促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的新格局。这三个地区的发展主要是城市的发展问题,北京的城市功能需要加强,以改善“大城市病”问题,而天津、河北省正是要寻找多种契机,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产业的升级、科技的进步、人才的涌入来刺激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区域协同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模式,它最终要解决的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落后地区的腾飞。这就需要对资源进行更加合理优化的配置,市场要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府也要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从法律、***策上予以扶持,并给市场机制创造有利环境。在这些方式共同作用下,充分调动每个地区的优势,探索适合其发展的道路。发达地区通过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不仅能实现彼此经济的健康发展,还能帮助其减少“大城市”的过重负担。
(二)城乡一体
除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也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严峻问题。《建议》对于城乡问题解决的思路是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户籍制度改革等多种配合性措施来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化。另一个重要思路是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也就是要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实现农业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得到全面的进步和提升。
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也是一大亮点,县与农村的发展最为紧密,它起着枢纽的作用,直接联系着农村与外界的交流互通。县域经济发展好了,能够明显带动农村的发展。《建议》提到的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也很深刻,对于相对薄弱的环节,仅仅给予物质上的扶持只能从短期上缓解,无法使其持续发展,只有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化,刺激其内生动力,自内而外地活起来,才真正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城乡的协调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不仅需要创造机会帮助农业人口落户城镇,更要加快农村的建设,这不仅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消化过剩产能,激发经济活力。城乡一体是一个综合的考量过程,创新、绿色、开放、共享这些理念也应贯彻其中。
(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实际上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强调,因为精神文明在现阶段是较为薄弱的。“长期以来,我国比较关注经济等‘硬实力’,而对文化培育、共同价值观塑造、国民素质教育等‘软实力’重视不足。”[4]对精神文明更加重视也体现出我国改革开放到达了新的阶段。
《建议》详细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及实现方式。首先在思想上要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充分调动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优秀文化产品进行扶持有助于继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繁荣文化市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策角度推动文化的健康发展,真正让人民共享;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尤其是对于网络、新媒体的引导,要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传播正能量。
我们可以看出,《建议》在宏观上,涉及思想、道德、文化产业、文化体制、舆论引导等方面;微观上,对每个目标的实现途径又展开说明,可操作性强,同时也做到了与时俱进,对网络和新媒体进行了更加细化的规范。只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国家的发展才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三、协调发展理念的特点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纵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会发现“人民”一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而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也是首先要遵循的原则。
协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重点扶持薄弱环节,以发达地区带动后发地区,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以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对薄弱点的重视,尤其是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视,正是关注民生的体现。在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部分,也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些都可以看出协调发展是为了人民。另外四个理念: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亦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五大发展理念’汇成一句话:人民至上。”[5]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由人民共享,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果实也是由人民共享的。
(二)问题导向
协调发展的理念也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是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建议》的前面部分提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正是需要依靠协调发展理念来解决的。“协调发展因应发展失衡和不可持续而生,是发展实际倒逼而来,也是因时而动、应势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觉选择。”[6]因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所以我们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因为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所以需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
(三)突出统筹意识
五大发展理念可以说是从一个创新的维度,从我国现存的突出矛盾出发提出的全面性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对于各种问题,不是简单地贴上‘经济’‘社会’或者‘***治’的标签,而是以更富远见的方式,厘清根本的方向、路径和理念。”[7]这是一种统筹意识的体现,而协调发展理念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因为协调发展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协调什么、怎么协调,涉及重大关系的处理,这就需要对全局有个整体的把握,深刻认识我国目前的优势与薄弱点以及在遇到矛盾、冲突时如何取舍。把理念落实于行动,具体实施中也会通过资源配置的适当倾斜,来平衡强与弱,补齐短板,资源配置的过程实际上又是一次统筹的过程。当然,针对不同问题,还要对症下药,分类施策,既要把握整体性,又要尊重特殊性。
参考文献:
[1]李拓.五大发展理念新常态下发展的战略驱动力[J].决策信息,2015(12).
[2]郭彩,刘兆征,王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了发展理论认识的重大创新[J].前进,2015(12).
[3]张立群.“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报,2015-11-12(7).
[4]辜胜阻,李睿,何峥.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科学航标[N].学习时报,2015-11-12(3).
[5]任理轩.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N].人民日报,2015-11-04(7).
协调发展篇7
“四化”同步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层次问题的重要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长期以来存在的城镇化滞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也滞后于工业化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必然造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协调,二是城乡结构不协调,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虽然,我省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区域平衡、城乡及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信息社会扑面而来的大趋势,要全面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只有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统筹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江苏自然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偏重,保生态与稳增长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地抓住这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全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一是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品研发及应用推广的国际话语权;着力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技术创新发展能力。二是加快实施工业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和生产业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企业生产组织、资源配置效率;加速技术、产品、管理、服务和业态模式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工业整体质效提升。
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十二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型工业化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等软硬件条件,为城镇化奠定基础和增添动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集聚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经济要素和文化建设,重构产业链,推动集约、集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和良好环境。江苏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都走在全国前列,有进一步探索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新路的条件和需要。一是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建立起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推进合作机制,促进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城镇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运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创新应用,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坚持特色化、绿色化、智慧化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促进城乡工业的分工协作,用协调发展理念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把工业和农业、城镇与农村、市民与农民放到同一个平台上统筹考虑,加强城乡工业协作,优化农村工业布局,推动农村工业集约集聚发展,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生产业,全面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
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多次提出,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就在于城镇化,城镇化的起点在于农业现代化。***在江苏、上海视察时指出,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固本强基,有序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江苏省委罗志***书记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后五年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全局看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小康”的短板。江苏“十二五”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很好的经济基础,为补足短板,必须立足省情,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一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策支持、科技创新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提高劳动效率;用协调发展新理念破解农业现代化新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二是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同时,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农民保障制度建设,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主体作用。三是实施特色城镇化战略。加强特色城镇化发展规划,深入研究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历史、自然、文化和民俗特点,充分挖掘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各种要素,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促进自然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把珍贵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协调发展篇8
过去三十多年,在新兴市场国家和欧美等国陆续发生的多次金融危机已经告诉我们,在虚拟经济领域滞留着大量的货币资金,它们从房地产炒作到股票市场,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到收藏品市场,从各种债券的买卖差价到外汇市场。总之,货币资金在可以反复交易的各类资产市场之间流动,并随时在虚拟状态与真实资产状态中间转化,这就是虚拟经济流动性储备池的基本功能。虚拟经济越大这个功能就越是不可忽视。流动性储备池功能也派生出两个其他重要的功能:一是资金配置功能,它已经先于价格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第一序的机制;二是虚拟经济起着对货币资金冲击实体经济的缓冲器的功能,或者说虚拟经济是隔在货币冲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货币能量吸收器。
美欧发达国家核心经济变化,就是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的相对衰落,和以金融创新为显著特征的虚拟经济成为其核心经济的过程。南开大学刘骏民教授指出,虚拟经济扩张的动力是资本化运行方式带来的巨大利润。虚拟经济的具体机制就是“杠杆化”,美国在国内将几乎所有能够资本化的收入流都纳入了其创造货币收入过程,次级贷款及其证券化就是将低收入者的收入资本化。这种“杠杆化”被推向整个经济,将“金融脆弱性”引入到整个美国经济,随着金融全球化又将这种脆弱性带到全球经济中去。
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是两种表现形式不同的金融危机,但是背景和根源如出一辙,均是依赖美元和欧元国际货币地位支撑的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结果。
中国经济需要协调发展
中国已经不能继续这种高能耗、高污染、廉价劳动力和出口来维持高增长。中国经济增长转向依靠内需的战略就需要提高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这需要虚拟经济的合理发展,需要完善和提高监管能力和效率。中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就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首先,要适度发展虚拟经济,发挥其流动性储备池和资源配置第一序机制的积极作用;第二,防止虚拟经济过度发展,避免过度杠杆化造成金融脆弱性广泛恶化的结果。
目前,中国金融业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银行业务高度一致,高度依赖息差,金融系统融资效率低,监管机制不完善。国有股份制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融资效率低,银行贷款流向房地产等行业,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和私人企业缺乏资金,地下资金泛滥,缺乏有效监管,风险日益恶化。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远不能支撑当前的中国经济需要。长期以来中国高增长依赖出口实现,所以近年来中国的货币增量是外汇占款造成的,用外汇换来的人民币收入只有很少的部分会进入消费,其余资金除去流入实际投资的部分资金之外,大部分会转变为金融投资。中国金融资产的品种贫乏,数量有限,缺乏放大机制,当货币数量持续增加就会首先引发快速的房地产泡沫,因为只有房地产有一定的金融杠杆,在房地产价格遭到多重***策打压的时候,人们就会自行寻找其他金融投资,炒作从大蒜到各种艺术品、文物等各种资产。
协调发展篇9
作为常设机构原则的最初形式,“固定场所”交易(atradewithafixedplaceofbusiness)概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普鲁士,用于解决各个城邦之间的双重征税问题。后来,德意志帝国引入了在收入来源国存在固定有形场所(afixedphysicallocation)和可见交易活动(avisiblebusinessactivity)这两项要求在1899年奥匈帝国和俄国缔结的第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税收协定中成为常设机构概念的核心因素。使常设机构原则在全球范围真正获得普遍意义的是1963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1977年重新修订)(以下简称OECT范本)和1979年的《联合国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以下简称联合国范本)。这两个范本都分别在第二章第五条和第三章第七条详细规定了常设机构的概念、范围例外及应用规则,虽然在具体规定上二者有所不同,但在基本问题上二者是一致的,均较好地解决了对非居民跨国营业所得的征税问题。目前各国间的双边税收协定也大多以这两个范本为基础谈判制订。
常设机构原则对非居民跨国营业所得税收管辖权是这样划分的:作为居住国的缔约国一方对其居民所取得来自全球范围的收入、所得拥有居民税收管辖权,但对于其居民在缔约国另一方设有常设机构并进行营业活动而取得的那部分营业所得,作为收入来源国的缔约国另一方享有优先征税权利,即在这里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优先于居民税收管辖权。当然,这种优先权应被限于该部分营业所得可归属于常设机构的情况下才能行使。
常设机构的存在与否可基于某种物的因素或人的因素加以认定。
首先,物的因素主要是指固定营业场所。按照两个范本第五条第一款的定义,常设机构“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营业场所。”这样,一个营业场所要构成常设机构至少要具备3个要件,其一,有一个受企业支配的营业场所或设施的存在。其二,这种营业场所或设施应具有固定的性质。其三,企业通过这种固定性场所从事的是营业性质的活动,而不能是非营业性质的活动。两个范本还对构成常设机构的固定营业场所作了一些非排他性的例举,如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车间(作业场所)以及广场、油井和气井、采石场或者任何其他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同时,两个范本还规定专为从事辅(auxiliary)和准备性(preparatory)经营活动的固定场所不构成常设机构。
其次,因为人的因素构成常设机构的情况主要是两范本第五条第五款关于非***人的规定。同营业场所一样,人的活动要构成常设机构的存在也必须满足一些要件要求:其一,此人必须是非***
人,即对委托企业具有依附性。这就排除了大量***人、经纪人构成常设机构存在的可能性。其二,此人被委托企业授权从事的是特定性质的营业活动,如经***托企业签订合同。当然,其营业活动不能是辅和准备性的。
如果非居民企业在收入来源地的营业活动已构成常设机构的存在,下一步要解决问题就是确定哪些收入、所得可以构成归属于该常设机构的营业所得。从两范本和国际双边税收协定对此问题的规定来看,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采用“实际联系原则”即凡是非居民企业通过其设在收入来源区常设机构取得以及与该常设机构的活动有关的收入、所得,均归属于该常设机构作为其营业所得由收入来源国源泉征税。这是常设机构原则的基本内容。
电子商务环境中国际税收原则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人类文明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但是,电子商务的虚拟性、无纸性、瞬时国际性等特征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贸易观念,通过固定场所进行营业和销售的常规经营形式被打破,经营者可以不设立常设而通过网络从事经营。在网络交易中,由于可以任意的在任何一个国家设立或租用一个服务器,成立一个商业网站(或准商业网站,半商业网站)而且互联网上的***、E-MAIL地址、身份(ID)等,与产品或劳务的提供者无必然的联系,仅从这些信息无法判断其机构所在地,使得这一原则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假如一美国企业在中国设立一个网站,提供商品目录,直接接收全世界顾客的订货而完成交易行为,这类网站是否具有常设机构的性质?这个网站是否是一个企业从事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营业场所,或者仅是储存、展示或运送该企业货物、商品的设施,从而不属于常设机构,不能对其征税?如果网站出售的是数字化商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到顾客处,使交易完成,网站得到了收益,这应该是常设机构;如果网站的商品是非数字化有形的商品,顾客可以在网站订购货物,网站通过设在异地的设施将商品陪送或邮寄给顾客,收益由其他设施获得而不由网站获得,这类网站似乎可以不算常设机构。但是,这类网站是否是一个机构?这样的机构是否可以归为常设机构?这里的几个界限在现有的法律中是非常模糊的,甚至没有得到起码的界定。这些问题是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讨论的热点问题,目前还没有取得共识或者达成协议。
然而,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以下三个问题上意见比较一致:只作为广告或者提供信息的服务器不构成常设机构。既提供信息,又接受订货的服务器可以视为常设机构。完全***自主的服务器应视为设立在该服务器所在国的常设机构。
但是这样的界定会引起负面后果。有一个基本事实必须引起重视,即服务器的跨国移动很容易在网上进行。经营者如果感到其所在国在税收上控制过严,因而不愿意接受,完全可以转移到其它国家,比如转移到一个避税港国家。这样的转移对该服务器的经营业务一般不会有多大影响,而对服务器所在国来说,对视为常设机构的服务器征收所得税,很可能的后果是将其驱赶到境外,这样就难以实现对其征税的初衷,因而失去了征税对象。这类后果最终会改变对服务器征税的***策考虑。
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原则适用的对策
我国的信息产业起步时间较晚,国内企业界对互联网的商业应用,现阶段主要还处在商情信息和进行广告宣传阶段,真正通过网络实现交易洽谈、订货、交货和支付整个商业交易流程的数量规模还较小。但是,电子商务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并不意味着跨国电子商务引起的国际税收法律问题对我们来说还很遥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网络通讯安全技术和网上支付技术的完善成熟,互联网电子商务在我国今后几年内,必然会获得飞速的增长,跨国电子商业交易额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迅速提高。如果不尽早地重视和研究解决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分配问题的对策措施,***府将面临贸易额增长而税基萎缩、财***收入流失的危险。更为紧要的是国际社会正在酝酿讨论跨国电子商务课税的国际规则,少数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正利用它的在经合组织和WTO中的地位和影响,积极推动和先声夺人以求在这方面形成一套有利于维护和扩大其权益的国际税收分配规则。在这种情势下,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应加紧对解决电子商务各种税收问题的策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制定信息时代新的国际税收法律规则。
实际上,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跨国电子商务对现行的常设机构原则的挑战,实质上是虚拟的网络空间对适应于有形的物理空间的征税规则的挑战,而且这种挑战具有根本性质。建立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商务交易,具有直接性和非中介化等特点。销售商足不出户即可向网络涉及的全球顾客提品和服务,无须在来源国境内设立营业机构、场所或委托人从事营业。因此,我们应该突破以非居民在境内具有某种固定的或有形的物理存在为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前提的传统观念,寻求更能在网络信息技术时代条件下反映经济交易联系和营业实质的来源地课税连结因素。只有循着这样的思路,才能找到公平合理地解决居住国与来源国在跨国电子商务所得上税收权益分配问题的方案。
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原则的调整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在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的国际税收协调方面,如果要继续保留使用常设机构原则,作为来源地国一方对非居民纳税人的跨国营业所得行使课税权的“门槛”条件,就必须对这一概念现有的内涵要件在适用于判定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是否构成常设机构问题上,作出必要的调整修订,取消其中有关“固定的场所、设施”以及“人员的介入”等物理存在要件的限制要求。在互联网构成的虚拟市场空间内,交易主体的存在、交易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都是通过***实现的。因此,非居民的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活动是否在来源地国构成常设机构存在,应视其***所具有的功能作用,以及其通过***实际从事的活动性质、数量规模和交易活动的延续性,来综合判定该非居民与来源地国是否存在着实质性的经济联系。在判断非居民通过其***实施的营业活动是否构成与来源地国存在实质性的经济联系方面,可以借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电子商务示范法》中采用的“功能等同”方法,根据***是否实际发挥了与固定、有形的机构、场所或营业人同样的功能作用来认定。具体地说,应该针对某个非居民设置的***的运用情况,综合采用以下三项标准来判定其是否构成在来源地国设有常设机构:
***活动的时间延续性标准
这是指非居民的***在互联网上活动存续的时间期限。它标志着***的主人于一定期限内在互联网构成的虚拟市场上的主体存在,位于来源国境内的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点击相应的***访问该网页进行交易。至于***是否是设置在位于来源国境内的某个服务器上,并不影响该***构成常设机构存在。因为网络空间本身就是无国界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宽带通讯网络的广泛运用,纳税人的***是设置在来源国境内的服务器上或是其居住国甚至第三国境内的服务器上,对访问该***的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而言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但国际税收协定中应该对可能构成常设机构存在的非居民支配的***在互联网上存续的时间,设定一个最低期限。这个期限的长短,可以参考联合国范本或经合组织范本中,有关建筑安装工程和与此相关的劳务和技术咨询服务活动构成常设机构存在的期限规定,如6个月和12个月,具体期限可由缔约国双方在协定中确定。***活动存续的时间低于此期限标准的不构成常设机构存在,超过期限标准的则应结合后面将要述及的其他标准来判定是否构成常设机构。规定***活动的最低期限标准的意义,在于排除非居民短暂或临时性地通过***实施某些营业活动在来源地国构成常设机构的可能性,因为这类短期的和临时性的营业活动并不足以构成非居民与来源地国之间存在实质性的经济联系。另外,明确设定一个最低期限标准,有助于提高征税效益,便于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协定的工作中易于掌握认定和取得国际间的协调一致。
***活动的营业性标准
即非居民是否通过该***实施了其全部或部分的营业活动。此项标准强调的是***实际从事的活动内容的性质是否属于非居民纳税人本身的营业范围内容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这种活动是否在该非居民纳税人的赢利过程中具有重要或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非居民通过其***从事的仅是一些准备性或辅的业务活动,例如为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广告宣传,收集市场信息和客户反馈意见,提供不属于本企业营业对象范围的其他信息资料等,由于这类性质的活动对纳税人的赢利并不起直接作用,尽管***活动存续的时间超过了上述税收协定中规定的最低期限,但不足以表明非居民纳税人与来源地国构成了实质性的经济联系,不能认定构成常设机构。如果非居民通过其***从事的是提品和服务这样的具有实质性营业性质的业务活动,只要这样的***活动延续超过规定的期限标准,在同时满足下述***功能的系统性标准的条件下,应该认定其构成常设机构存在。
***功能的系统性标准
这是指非居民控制的***是否具有完成全部交易或主要的交易环节的功能,并且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际发挥了这样的功能作用。一项交易的完成,通常需要涉及交易的磋商(包括要约和承诺)、签订销售合同或接受订单、产品或服务的交付和提供,以及价款的收付等这样一些主要的交易环节。
如果非居民的***具备履行完成全部的交易环节或其中主要的某些交易环节的功能,并且针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质性地发挥了这样的交易功能,即可认定该***的活动符合此项功能系统性标准要求。如果***仅具有执行某些次要的交易环节的功能,或该***虽具有完成全部或主要交易环节的功能,但并未具体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质性地发挥这样的功能,则均不能认定该***的活动构成常设机构存在。而所谓非居民的***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质性地发挥了履行全部或主要交易环节的功能,是指非居民纳税人通过其***与来源国境内的客户完成的交易额、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价值金额、或取得后者支付的价款数额,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在这方面国际税收协定应定出适当的量化标准,如在6个月或12个月内达到或超过一定金额,便于缔约国税务机构在征税实践中掌握执行。
非居民纳税人通过在互联网上设置的***从事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只有在同时符合了上述三项标准的情况下,才可认定其与来源地国存在着实质性的经济联系,构成国际税收协定意义上所指的在来源地国设有常设机构,从而使作为来源地国的缔约国一方依照税收协定中的常设机构原则,有权对非居民纳税人从来源地国境内客户支付取得的营业所得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征税。笔者认为,采用内涵上述三项标准的常设机构概念,能够避免传统的常设机构概念继续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造成的国际税收权益分配严重失衡问题,容易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廖益新.国际税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美国***税收***策办公室.全球电子商务对税收***策的影响[J].国际税收(英文版):第25卷,1997,(4)
3.经合组织.电子商务的税收框架条件[EB/OL].,1998—08
4.加拿大***长电子商务顾问委员会.电子商务与加拿大的税收征管[EB/OL].rc.gc.ca/ecomm
5.[韩]李昌河.电子商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税收收入分配的冲击[J].税收译丛,2000,(2)
6.刘剑文.国际税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内容摘要:国际税收协定中的常设机构原则标志非居民纳税人的跨国经济活动与来源国存在着持续的而非偶然的,实质性的而非辅的经济联系。在现今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一种跨国经济交易的重要方式的时代,由于现有的常设机
构原则中要求的固定的、有形的物理存在标志,已失去标识上述这样实质性的经济联系的价值作用,这个国际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和外延,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网络商务的特点和交易模式的变化而相应地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跨国经营所得常设机构对策
协调发展篇10
以"资源、市场、交流、发展"为主题的西部医药节,邀请了1000余家制药工业精英、500余家国内知名医药商业企业、100余家大型医院、3000余家药房的负责人共计6000余人与会。医药节主要为医药界提供经贸平台,同时将通过战略合作、市场资源置换等措施,开展东西部医药工商业合作,努力形成资源流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医药经济新格局。
五点建议三大问题 专家着急
西部医药节期间,业内专家就西部医药业现存的问题,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制定完善的专利战略。加强对国际专利的调查研究,及时在国外注册商标,保护民族品牌。西部医药企业一定要树立长远的专利战略意识,建立严密、完整的专利保护系统,强化专利教育,加强专利管理,鼓励专利申请和研究开发,开拓和占领市场。
2.利用资源优势,走深加工的道路。中成药汉方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资源,但是中药出口长期以药材和饮片为主,成药所占比例很少;而每一个成熟汉方剂的革新都可以对中药国际市场发生巨大的影响,如日本津村顺天堂株式会社把我国中药名方“六神丸”加入人参、沉香精制后,以“救心丸”之名销售,年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因此,在我国药业整体创新实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汉方中疗效确切的老药进行二次开发,创制新药,不仅缩短了开发周期、减少风险和投入,而且收效甚快。另外,集中精力提高现有主要品种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是目前西部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捷径。
3.与国际接轨,强化GMP、GSP和GAP管理。
4.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条件,大力培养中药现代化建设中最急需的高级人才,加大对学术带头人的支持力度,造就一批能够活跃在国际科技舞台、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5.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人口增加、自然环境的破坏、植物物种的减少、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中药材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川贝、藏贝、青贝、麝香、红景天、虫草等原先西部地区特有的药材资源收购量锐减。因此,急需采取措施,保证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首先,改变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显得尤为必要;此外,开发新的药材资源,筛选和培育生物活性成分相同的天然植物品种,开展药材原料替代品的开发工作;避免药材生产过程中农药与化肥的残留与污染;加强对工业“三废”治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实施ISO14000认证,减少环境污染。
会上,专家们一致指出,目前制约我国西部医药业发展有以下三大问题:
1.西部医药资源虽然丰富,但存在对其资源、分布、储量、生态不清的问题,加之西部自然环境的破坏、药材滥采滥挖现象严重及“重药用开发,轻药源培植”的急功近利倾向,加剧了西部医药资源的破坏。
2.西部一些地方不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策,大量使用农药,且“三废”治理不利,加剧西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再由于西部医药业由于资金、人力、技术等的不足,多数企业没有自主开发新药的能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极少,因此无心顾及知识产权的保护,致使国外许多大药厂利用开发之机,窃取我国中医药情报资源,大力研发,获得巨额利润。
3.民族药业打造和维护品牌不力,知名品牌凤毛麟角。
明年国际市场状况 预测乐观
为了便于西部医药保健品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向国际市场进***,重庆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安徽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限公司、重庆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在重庆联合召开了2004年国际医药市场药品采购及信息会,提前预测了明年国际医药市场的特点和趋向。
目前我国西成药出口前景广阔。由于我国企业完全按照欧洲和美国标准,根据GMP的要求,我国生产的西成药质量大大提高,而且我国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致使西成药价格便宜,因此,在非洲、越南、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对中国生产的西成药有相当大的需求。
中成药保持了良好的出口势头。近年来,不仅是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日本、香港和台湾地区对我国的中成药感兴趣,连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对中国的植物提取药品和中药保健品十分重视,并开始制定一些植物保健和药用标准。如今,英国已成立36家中医协会,20多所大学开设了中医专业,英国卫生部还制定了新的医药管理方案,准备于2004年3月提交国会审议。目前我国生产的紫杉醇和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青蒿素等的出口形势都很好。
在进口方面,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对国际化竞争,国内企业必须提高综合竞争力,对一些目前由中国生产暂无优势的品种,国内企业只有靠进口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在成品药不论是进口还是国内报批生产都较以前容易很多,临床试验简单了、费用少了、时间短了,而且注册证可管5年,换证也简单规范些了,因此,企业选择国外好的产品在中国注册也具有很好的市场潜力。
中药监管问题多多 亟待完善
目前我国的中药监管存在种种问题,对此,专家提醒中药监管法制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并强调了应加强的几个关键环节。
据***法制办教科文卫司副司长宋瑞霖介绍,我国现行的中药法规在总体上已初具规模,但与中药材产业现代化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我国的中药法规,尤其是规章、技术标准等多、杂、乱,缺乏系统性。
第二,在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中药标识管理等方面存在法律空白和管理盲区。
第三,大量法规如GMP、GSP、GLP和GCP等均是在化学药为主的思路下编写的,不完全适应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要求。
第四,指南较少,由于技术的进步、形势的发展,监管也需要因势而变,指南因为没有法律的强制性,可以灵活地适应现实状况。
据介绍,美国FDA每年都要颁布许多指南,为了提高指南的质量,还专门制定了GGP(Good Guidance Practice),并借助商会、行会的力量制订指南。
第五,医药监管实施困难重重。
为此,与会专家强调,中药监管法制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有几个关键的环节。
首先,长期以来,中药一直以“纯天然制剂,无毒副作用”进行宣传,有一定的误导性,所以应尽快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其次,制定涵盖中药名称、标签、说明书的中药标识管理办法。再次,规范对中药名称的管理。具体包括药品名称统一、名实相符、中药名称临床使用规范化、中药说明书的管理、地道中药材的商标管理。第四,制订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指南,应包括中药专利保护、中药商标保护、中药品种保护、中药商业秘密保护等相关内容。另外,在制定中药材资源管理实施细则和中药汤剂使用标准操作规范方面也应加快进行。
又添联盟又搞拍卖 太极真忙
作为第二届西部医药节的压轴好戏,太极集团与广州医药集团公司、上海雷允上集团公司等10家医药商业企业于10月21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自此,太极集团与这10家医药商业企业开始了市场资源置换,唱响东西部医药工商企业的联盟曲。
按照协议,太极集团的产品均可通过这10家医药商业企业在当地上市,以及进行太极集团的企业形象宣传,而同时,与太极集团签订协议的医药商业企业所的产品,也可以通过太极集团下属的2000家药房登陆重庆、四川等地。除此之外,双方还将为对方提供本地的用药信息,引导双方及时调整药品配备比例。
据悉,此次战略合作的目的主要在于,形成资源流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让更多的产品、网络、市场成为企业彼此的共享资源。参加合作的老总们满怀信心地表示,通过市场资源置换,可以大大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阻力和减少销售成本,是一种“双赢”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