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10篇

生态系统理论篇1

1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含义及特性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基于生态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上,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过程进行科学的理解,综合考虑生态需求、社会需求、经济需求,通过制定目标、合理规划、科学研究、有效实践、有力监测等手段改善生态系统的管理工作,以确保生态系统的整理性、多样性、可持续性,提高身体系统的健康活力,以保障森林能持续的获得理想状态和期望的产品服务。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含义,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表现为整体性、可持续性、社会性、适应性和复杂性[1]。整体性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特性,在生态系统管理中,必须将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生态过程等当作整体进行思考,即要重视生态系统的等级结构,维持生态系统的过程和格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要确定生态边界和合适的规模,要仿效自认干扰机制。可持续性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最终目的,反映了生态系统动态的维持其组成、功能、结构的能力,保持高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能持续的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社会性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具有社会性,生态系统管理要考虑社会价值、组织协调、公众参与、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等关系[2]。适应性是指将生态系统管理的民主原则、教育、法规学习和科学分析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可持续地管理资源。复杂性是指森林生态管理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表现在内部物质循环、信息流、能量转换等关系的复杂性。

2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的关系

2.1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的联系

传统的森林经营主要研究森林的永续利用和其在技术上的反映,利用社会、经济、生态、科学的原则来管理森林产业,实现经济目的[3]。传统森林经营的核心理论是“法正林思想”,该理论是在传统的古典经济学和林业学有效结合的产物,将森林、林地当中获取效益的资资本,通过对森林和林地的集约化经营和管理,不断提高其生长量,并对林地进行出租获取收入,增强其经济效益。这种经营管理理念是与工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过去的近200年中,支配着整个森林经营活动,其可持续思想的核心是以木材进行生产。而森林的生态系统管理正是起源于这种传统的林业资源管理和利用过程,传统森林经营理念和方式的发展下,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巨大破坏,推进了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产生,促使人类对生态系统管理的认知度不断加深。可见,传统森林经营是促使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前提和保障,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对传统森林经营的传承和发展,两者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联系。

2.2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的区别

虽然传统森林经营是推进森林生态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其表现出来的弊端仍然很明显,如传统森林经营违背自然规律和生态法则、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较低、生态功能低下等。因此,森林生态系统不仅是传统森林经营的传承和发展,还是对传统森林经营的改革和创新,两组具有本质区别。

2.2.1核心理论的区别

传统森林经营的核心理论即为“法正林思想理论”,该理论的基础是传统经济学理论,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4]。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核心理论上是现代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系统理论的有效结合,注重了生态系统、生态结构、生态过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利用系统的理念和方法来解决森林的生态环境问题,确保了人与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维持了森林生态系统理想中的产品和服务。

2.2.2管理目标的区别

传统森林经营的管理目的是以林产品的产品生产为核心,将森林生态系统的其他产品和服务归置从属为主,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向社会提供大量的木材及其他林产品,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管理目标是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作用出发,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在社会和自然系统中的服务功能为核心,向社会输送生态化的、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森林的生态安全。

2.2.3经营对象的区别

传统森林经营的经验对象为以乔木为主的植物群落、森林自身的变化、森林资源实物量的保存和增长、森林生态系统物质产品的生产等。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具体包括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资源,在生态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整合生态系统内部再生能力要素,注重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注重利用外部手段来调控森林资源、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2.2.4经营尺度的区别

传统森林经营是基于林班、小组的空间尺度产生的,经营单位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林场。而森林生态系团管理的经验尺度是景观尺度,主要组织形式为社会化、区域化的管理形式。

3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现代化森林经营策略

首先,要构建一个时间尺度长、空间规模大的森林生态经营体系。对此,管理工作者必须广泛的调查森林资源,明确“景观”在社会和***治方面的具体含义,要在短周期内对集约化的林业和长周期的林业中开展科学有效的实践,完善生态过程,要不断跟踪林地上和社会价值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后确定更为合适的经营体系。其次,要转变思维方式,进行系统性地思考。系统性思考与生态系统方法是一致的,是学习型组织建立的核心基础,在具体的管理中,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将管理重点放在整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来。最后,要提高每个职工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只有较高素质的职工才能明确系统内的各种关系,针对自己认知的实际情况,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促使系统作用的最大化发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4结语

生态系统理论篇2

摘要: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系统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从静态上看,管理对象包括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相关的全体人员、具有特色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其它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存在物;从动态上看,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运动形成态旅游活动。 关键词:生态旅游管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决策模式;管理模式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10多年前被提出后,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人们对此仍然采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由此,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生态旅游陷入困境。 香格里拉腹地迪庆州中甸县作为在我省较早开展区域生态旅游的地区,也同样显示了这个问题。全县客增长速度所料不及,而管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例如虎跳先开发后规划的现实,碧塔海景区双线进入的矛盾和碧塔海水面行船的争论,以及门票收入分配的问题等。这些现象所蕴涵的,其实是生态旅游的组织体制、开发及环保等综合管理问题。而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对此束手无策。 由于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在性质上的差别,以及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已不适应生态旅游的现实,更鉴于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具有脆弱性和管理失误造成损坏的不可修复性,有必要构建生旅游管理体系,以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试***从生态游的性质和般管理理论出发,以中甸县的生态旅游为范例,用系统的方法在理论上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并部模拟应用,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抛砖引玉,引起有关专家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当个区域把旅业确立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时,旅游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作为另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生态旅游管理则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所谓生态旅游管理,就是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即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生态旅游活动是指生态旅游系统各因素及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运动的表现。 生态旅游活动可概括为以下七个主要内容: 1.旅游活动:游客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的旅游过程。 2.保护活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以防止其变异的活动。 3.开发活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活动。 4.服务活动: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的活动,包括提供住宿,餐饮,旅行,导游,翻译,游览娱乐,购物等服务的活动。 5.行***活动:指为规范旅游活动使其有序的***府管理机构的活动。 6.营销活动:指为招揽游客或推销生态旅游产品而开展的活动。 7.管理活动:即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职能的执行过程。其实,一切涉及生态旅游的活动都属生态旅游活动的范畴。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即: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谋富旅游地社区居民;从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形成整体。这些特征反映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并使得生态旅游管理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也呈现出本质的差别。 事实上,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在本质上是企业管理与行***管理的综合运用。这种管理模式把景区作为一个企业或是社会福利机构(例如城市公园),在开发管理上尽其所能寸土寸金。在组织管理上,一包了之,收取承包费。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城市景区或人工景区而言,或许行之有效。但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却是灾难性的。 而遗憾的是,碧塔海景区的游船项却是采用这种方式管理的。生态旅游管理既不是离散的单元管理,也不是行业管理,

生态系统理论篇3

关键词:步行系统;城市交通;景观生态学;“源、汇、流”理论;可持续发展

中***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6-0100-03

1 绪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中国的城市正在快步进入机动化时代,小汽车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实践证明,这种基于单纯满足小汽车发展的理念和行动损害了城市的整体效率,在加重环境污染的同时,城市交通状况更加恶化,城市中心区的综合可达性和环境舒适度下降,丧失了应有的功能和活力。人们在获得城市集聚便利服务的同时,也越来越远离自然,依赖于汽车。在城市里急切需要创造接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空间,即步行空间。

而城市街道是城市的框架和肌理,是联系城市空间的纽带。步行系统的建设必然提高人的通行速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服务容量和服务水平,满足更多企业和企业雇员的交通需求。因此,构建生态的步行系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2.1城市步行系统的生态意义

城市步行系统是实现各种客运交通的基础条件,是城市中所有对公众免费开放的步行空间的总和。步行空间作为城市中心区最主要的廊道形式,具有屏障和通道双重生态功能。而步行廊道的宽度、曲度,以及断口同样也具有生态学意义。宽度与曲度的不同、廊道断口的多少可以改变步行廊道其通道或者屏障功能的强弱。另外,步行系统的密度反映了步行系统的连通性。密度越大,通达性越强,越利于流的运动;但密度过大,道路占地增多,景观破碎度就增加。

2.2 “源、汇”理论

“源”,是指一个过程的源头,“汇”是指一个过程消失的地方。在景观生态学中,“源”景观是指在格局与过程研究中,那些能促进生态过程发展的景观类型;“汇”景观是那些能阻止延缓生态过程发展的景观类型。

2.3 概念借引及延伸

为了能有效的对城市步行系统进行探讨,本文尝试借引景观生态学中的“源”、“汇”理论,同时引入“流”的概念。在步行系统的构建中,“源”指步行活动的发生点,包括进入步行区域的交通入口节点和人车活动转换的交通转换节点;“汇”指步行活动的吸引点,包括一些能够引起活动并获得关注以及人流聚集的区域;“流”是由多个“源”通向多个“汇”的廊道网络,也是人们在步行区域中的活动轨迹。步行系统构建的是在对已有“源”和“汇”的分析基础上,进行改造并考虑增加,重点在于合理组织“源”和“汇”之间的“流”。

3 步行系统实例研究与设计

我们将以“源汇流”理论为核心指导,通过介绍江岸区江汉路步行街及周边区域现状步行状况,整合步行现状中存在的断裂点,并根据现状问题,提出行步系统的改进意见。

3.1 研究范围及现状

汉口江岸区位于武汉核心位置,是武汉市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极具代表性,因此选取江岸区为步行系统研究区。

1)现状交通量调查

地块内的主要交通格局为“两步三横四纵”,“两步”为江汉路和沿江大道两条步行道;“三横”为三阳路、大智路和中山大道;“三纵”为京汉大道、中山大道和沿江大道。

我们选取地块内胜利街和中山大道两条道路做交通量调查,所有路段的车流量统计均以工作日高峰期测量为准,即对路段车流量取最大值。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不同交通工具的折算系数,将各种交通工具折算成小汽车,并计算车流量,来比较三条道路的交通量。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胜利街的车流量远小于中山大道和沿江大道。调查可知,中山大道和胜利街均为两车道,宽度都为8m左右,相比而言,中山大道承载的交通量较大,对步行干扰也较大,不适合开展步行道,而胜利街的车流量较小,对步行的干扰也较小,发展成步行体系中的“流”有明显优势。

2)公交站点与出租站点分布----“源”的分布

通过对市民到本研究区域的出行方式的选择进行统计,可以得出,有54%的人选择乘坐公交车到此,选择出租车和步行的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步行街与周边公交站点的组织十分重要,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联系。

如***1、2所示,地块内公交站点主要分布在沿江大道和中山大道上,江汉四路和大智路也分布较多,其服务半径都比较适合来此出行的人群乘坐,但有些公交站点集中分布在胜利街上,造成交通压力,给市民的步行出行带来干扰。

出租车站点则没有统一规划,基本处于招手即停的状态,出租车穿行于各条道路之间,给步行者带来不安全因素,亟需进一步解决。

3) 行为场所——“流”的节点

①街道尺度

对于道路尺度的调查,胜利街属于“一块板”两车道,大多路段宽度为8m,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两侧人行道有宽有窄,窄的1-2m,宽的达到4-5m,但大多路段过于狭窄,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即使如此,人行道被占用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更加加剧了出行难度。据我们调查统计,人行道被占用类型主要为商业门面侵占、机动车侵占和不合理的市***设施侵占(见表2)。

而对于江汉路步行街,街道宽度为10-12m,与两侧建筑高度比值约等于小于1,尺度适宜,能够观察建筑细部,既不会感觉压抑,又不会感到空旷,心理感觉较好,加上由于没有车辆干扰,大多市民对此反应较好。

②公共活动场所

调查统计中,市民一致反应较缺乏公共活动场所的,胜利街尤为明显,基本上没有驻足的地点。江汉路步行街相对较好,在购物的过程中会看到休息的座椅,活动的广场等,但相对于过大的人流量而言,稍显不足。

同时,市民对胜利街餐饮和休闲广场的需求比重较高;而对步行街,则集中反映需求茶室、咖啡厅、广场休闲等,对娱乐场所的需求相对都比较低。

4)街道家具——“流”的美化

①休憩设施

调查显示,整条胜利街属于严重匮乏路段,江汉路步行街由于步行街承载巨大的人流量,原有的休憩设施和休闲场地仍显不足。

②环卫设施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垃圾随处堆放的现象在胜利街到处可见,超过60%的市民对此不满意。

③景观绿化

据统计,胜利街大多路段两侧的行道树种植较好,44%的市民的对此反映较为满意,只是缺少层次性,也有部分路段的行道树不够完善,需要整治。而江汉路步行街中,市民认为景观绿化严重不足,不能够满足在购物中赏心悦目以及夏日遮阴功能,需要丰富。

④文化活动

胜利街一侧为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区——元片区,因此胜利街的文化价值大大提高,但目前的文化氛围远远不够。而步行街虽有一定的文化活动,但大多都带有浓重的商业色彩,不能体现江城特色。

调查反映出市民认为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是休憩设施、环卫设施和绿化设施,其次是文化氛围的营造和道路状况的改善。

3.2步行系统规划建议

1)制定保障步行街区健康发展的***策法规和管理措施

对于各种非功能性、妨害空间环境与功能合理发挥、阻碍步行街发展的不良现象,要从***策层面制定专门的法规管理措施加以管理和规范。

2)交通量的改善

严禁在胜利街上停车,建议把临时车辆停在兰陵路、蔡锷路上,同时应该逐步完善公共停车场与大型公建附属停车场的建设。

对交通量进行分流,建议把公交站点外迁到沿江大道上,来降低交通量。

3)对步行系统内外交通进行合理的布局组织

如***3、4,建议公交站点与出租车停靠点即“源”的分布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各站点的具体布置应方便与步行街的步行系统相衔接以及考虑人流空间分布的均衡,同时基地内形成网状步行系统,如***4所示。

4) 空间构成要素的完善

如***5,建议步行街空间要素的完善,从分析人的心理“兴奋曲线”和“疲劳曲线”来进行配置。

建议在步行街道空间的适当位置设计一些有意思的节点空间,增长人们的兴奋度,诱导人们的活动行为。

同时,根据疲劳曲线进行有效的空间形态组织,在人们达到疲劳点的时候设置合理的休息空间从而燃起下一轮的“步行行为”。

4 结语

当代城市生活不可能倒退回传统步行时代,但是在不排除汽车的条件下,对城市空间步行化的研究是必要和客观的。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城市机动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城市步行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步行系统的的建立与完善,重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源”的合理分布,组织好人流的聚集于分散。

(2)“汇”的内容丰富,对人流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3)“流”的紧密衔接,使步行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文对步行系统的研究仅限于空间布局上,在人文关怀层面及气候层面上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达到真正完善的城市步行系统。

参考文献:

[1] 吕正华 等编著.街道环境景观设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杨海鹰.城市步行环境设计研究.2002.

[3] 胡梅 樊娟 刘春光 根据“源-流-汇”逐级控制理念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2007.

[4] 张明如 温国胜 侯平 张建国 蔡碧凡 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2008.

[5] 陈利顶 傅伯杰 赵文武 ”源””汇” 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2006.

[6] 许申来 周昊 景观“源、 汇”的动态特性及其量化方法.2008.

生态系统理论篇4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116029)

摘 要:青少年危机干预的研究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在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对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干预、追踪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以期为我国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生态系统理论 青少年 心理危机干预

青少年的年龄分布为11、12岁到17、18岁,这个阶段也可称为青年初期。青少年的生理与心理在这个时期产生了急剧的变化。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健全、性功能的成熟;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认知的发展、情绪的两极性和社会性的进一步发展。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网络成瘾、性侵犯、灾后心理危机等事件频发,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危机事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的消极影响,而且有利于为后续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1.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概述

1.1心理危机的定义及种类

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crisis)是指当事人的认知或体验,即将某一事件或生活境遇认知或体验远远超过自己当下资源及应对机制的无法忍受的困难[1]。青少年心理危机是指青少年在遇到危机事件时,由于自身的资源与应激机制不足以应对,而产生了心理痛苦。

布拉默把心理危机分为三种:发展性危机是个体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现有的资源及应对机制无法应对那些重要的生活事件而产生了异常的反应。发展性危机事件主要包括考试焦虑、人际交往严重不良、逃学、离家出走、早恋、沉迷网络等。

情境性危机是指个体在遭遇突发或异乎寻常的事件时,对于这种事件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预防和控制,而产生了应对功能失调。地震、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均是情境性事件。这些事件的处理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存性危机是指诸如目的、责任、价值、***、意义等人生重大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心理冲突与焦虑[1]。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是生存性危机研究得课题之一。

1.2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

1.2.1平衡模式(equilibriummodel):正常情况下,个体与环境应当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当危机发生时个体原有的应对机制和问题解决方式无法应对遇到的危机,进而产生了心理危机。平衡模式最适合于干预的早期,以稳定当事人的情绪。

1.2.22认知模式(cognitivemodel):该模式认为心理危机的产生,并不是由危机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当事人对危机事件或危机情境的看法引起的。这种模式干预的重点是当事人对危机事件或危机情境的认识,适用于危机干预中期。

1.2.3心理社会转换模型(psychosocialtransitionmodel):该模型认为个体心理危机的产生不仅受个体内部状态的影响,而且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当事人讲,要整合内部应对机制、社会支持、环境资源已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1]。

三种危机干预模式都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对危机干预模式的认识。随着危机干预模式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整合的趋势。这种趋势集中了三种干预理论各自方法与策略的优势。这样就要求干预者要有足够的知识与技能,因时因地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各种心理危机。

我国学者整合各种模式做了以下几点代表性的研究。许奕锋(2008)从组织领导体系、教育防范体系、心理干预体系、队伍建设体系、制度保障体五个要素体系,构建一个完整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系[2]。钟惊雷、边玉芳(2008)提出要构建***府为背景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系统[3]。汪丽华(2012)提出了生命教育视角的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为生命高于一切,基本技巧建立生命链接,干预目标达成生命意义重建[4]。伍新春、林崇德等人(2012)认为学校要承担起危机干预的重要责任,而班主任则是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力量,班主任的心理危机干预水平即干预技巧决定着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成败[5]。这些研究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3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评估

对危机干预的评估,迈尔(Myer)等人的三位评估体系(theTrinageAssessmentForm,TAF)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主要评估个体的情感状态、行为功能、认知状态三个维度。迈尔(Myer)等人的情感严重性量表、行为严重性量表、认知严重性量表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阶段性的评估模型和人与环境互动的评估模型也有很大的价值[6]。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研究中,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在进行青少年危机干预时,以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统揽全局的理论作指导;(2)在危机干预与预防的过程中,心理危机的预防的范围应扩大;(3)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也应更加系统化、全面化,把心理危机干预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去处理。

2.生态系统理论在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2.1生态系统理论

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theory)把正在成长中的个体看作是与周围其他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系统[7]。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看成是互相关联的从内向外的一层包一层的结构系统,每一层环境与人的关系都是双向的和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主要分为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介系统(mesosystem)、外层系统(exosystem)和宏观系统(macrosystem)4个层次。

对于青少年而言,微观系统为家庭与学校。中介系统是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环境系统。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各微观系统之间良好的关系与作用,会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学校和家庭对儿童教育的一致性程度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青少年的外层系统主要包括父母的工作环境,邻里社区、学校周围环境等。宏观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最外层。它指存在于上述3个系统之上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之中,它从宏观上规定了人的发展。

布朗芬布伦纳的模型还包括了时间维度,把时间体系作为个体成长的心理的参照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生存的各个系统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布朗芬布伦纳也将这种变化称为“历史系统”,每次转变都是个体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8]。生态系统理论以扩大了环境的范围,这样可以为个体、群体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2.2生态系统理论下的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

微观系统在个体与环境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中对个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微观系统对于青少年主要是家庭与学校。家长作为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亲子教育对于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不同危机类型需采用不同的预防策略。对于发展性心理危机,如考试焦虑、人际交往不良,家长可以以身作则,教给子女相关的技巧和知识,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同时也可采取各种方式对子女进行相关的教育,在物质财富日趋丰富的今天,旅行可以作为放松、增进情感、教育子女的良好形式。对于情境性危机,家长可运用视频、书籍给孩子教授一些预防性措施。情境性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如面对最近MH370坠机、云南鲁甸地震等突发事件,家长可把这些突发事件的基本常识和应对技巧教给孩子。生存性心理危机的预防,家长最主要的是教给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观念指导未来的生活。

学校作为一个有组织、规范化的教育场所,在青少年心理危机预防的过程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应建立以主管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班干部为主体的危机预防系统,让班主任在学校危机预防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学校也应成为培养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意识和普及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主要平台。

中介系统是各微观系统之间相互联系构成的一个系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对于青少年而言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中介系统。要想使这个中介系统得到很好的运作,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互动是核心要素,家长会是互动中的一种较好形式,但在家长会的运作中,大多数老师与家长过多的注重学生或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体育、美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除了家长会,电话、微信平台等也是较好了解学生与子女情况的形式。家长和学校通过互相了解子女或学生的发展状况,可以给青少年一致的指导与教育。家长与老师学校相互沟通的频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外层系统主要是父母的工作环境和亲戚朋友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有的父母都是公务员、有的父母是商人、有的父母是农民、有的父母是无业游民。父母的工作环境情况各不相同,进而会给子女带来不同的影响。亲戚朋友也一样,他们的生活模式也给了青少年很好的参照。外层系统的各位参与者都应给孩子传递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正能量的信息,让青少年在遇到危机事件时能够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宏观系统是指青少年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在这个宏观系统中***府担任着主导作用,***府在制定青少年相关的教育***策、制度、法律、法规时应更多的关注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同时***府应利用大众传媒等工具广泛宣传关于心理危机预防的相关信息,增强青少年对于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防范的思想,也是增强青少年危机预防意识的途径之一。

2.3生态系统理论下的青少年危机干预

2.3.1诊断

对于危机干预的评估,除了迈尔(Myer)等人的三位评估体系(TAF)。作者认为还应从以下几点考虑:(1)要充分了解当事人的个体特征,尊重个体差异;(2)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诊断时,不仅要对危机干预的当事人做一个动态的评估,而且要结合阶段性的评估模型、人与环境互动模型进行评估;(3)对危机干预个体进行全面评估时要充分结合当事人的家人、老师、同学反映的信息。诊断确定之后,应计划出良好的干预方案,实施正式的干预。

2.3.2干预

(1)危机干预早期

在心理危机发生时,微观系统和中介系统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会与当事人面对面的接触,对当事人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这时采取干预的平衡模式,用以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在这个干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倾听、接纳、情感反应、具体化等技术,使当事人的情绪得到很好地释放。然而,释放是适度的,过度的释放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同时还可以使用沙盘游戏等适合于青少年的***技术使当事人的情绪得到调节。当然,这一阶段保证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生命高于一切。宏观系统在危机干预早期主要起支持的作用。其中包括物质与精神的支持。

(2)危机干预中期

危机干预中期,当事人的情绪已得到了必要的缓解,干预者与当事人也逐渐地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不管是对于发展性危机、环境性危机还是生存性危机,前一阶段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阶段认知行为疗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干预者可充分了解当事人的认知,可以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箭头向下技术、行为实验、认知连续体、理性—情感角色扮演、自我暴露、问题解决和技能训练等技术,识别当事人的错误认知,以新的更合适的信念代替原有的信念。[9]同时我们也可以采用音乐***、绘画***等疗法使当事人从危机事件中尽早的恢复过来。

在危机干预的中期,微观系统与中介系统也担当着重要的作用。微观系统与中介系统作为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可以社会支持系统获得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而这样一种情感支持与陪伴支持,能给当事人以面对危机的勇气和战胜危机的决心。

宏观系统在危机干预的中期也主要是提供物质与精神的支持。首先,***府可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宏观调控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调配一支强有力的危机干预团队对需要的地方进行支援,特别在情境性危机时给予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以保证青少年正常的生活。其次,***府可以动员社会力量为危机的应对提供支援与帮助。再次,***府可以呼吁需要危机干预的地区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应对危机。

(3)危机干预末期

危机干预末期,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在原有的基础上,使当事人的认知、情感、行为得到进一步的供过于提高。在这一阶段,给干预者未来生活的意见与建议也较为合适,进一步提升当事人应对未来生活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同样需要四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机配合,为当事人步入生活正轨提供支持与保障。

2.3.2追踪

一次好的干预,在基本干预过程结束之后,追踪的观察与研究也是必要的。追踪可以更好地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反复。在追踪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如问通过卷调查法,听取家长、老师、同学的评价,听取当事人自身的评价。结合多种方法,做出全面、综合、系统的追踪研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四个系统的相互配合与相互支持。与此同时,微观系统应总结经验教训,为更好的教育子女、学生,提出更为建设性的意见。宏观系统应针对不同的危机类型,建立更好的危机防御体系,建立更好的积极应对危机的队伍,适时地调整方针、***策,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3.研究展望

3.1危机干预应走向全面,全面与具体相结合

近年来青少年危机干预的文献和实际研究也越开越多,但多数集中在学校危机干预,应更多的扩展到学校以外更多的环境中,使危机干预的预防与干预形成良好的链接。同时要集中主要力量把精力放在与青少年更为密切的环境中,全面与具体相结合,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系统。

3.2危机干预应更多的走向实践

危机干预的理论研究是危机干预研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危机干预只有走向实践,只有与青少年具体的现实危机事件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为此,可以通过举行危机干预的模拟演练,通过心理专家、心理老师的知识与讲座,并在危机干预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与丰富危机干预参与者与当事人的知识与技能。

3.3.危机干预应尊重个体差异与地区差异

危机干预的过程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当事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不同文化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危机干预的预防、干预、追踪的各个阶段不断提升当事人的心理素质。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危机干预尊重地区差异的一项良好举措。

总之,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不仅对于青少年本身有重要的影响,正如生态系统理论一样,这样一种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也会反作用于生态系统,二者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美]RichardK.James,BurlE.Gilliland著,高申春等译.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许奕锋.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职教与经济研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56-58.

[3]钟惊雷,边玉芳.构建***府为背景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系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254-255..

[4]汪丽华.生命教育视域下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2,12:59-62.

[5]伍新春,林崇德,臧伟伟,付芳.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45-50.

[6]李建明,晏丽娟.国外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2:244-247.

[7]刘杰,孟会敏.关于布朗分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2:250-252

生态系统理论篇5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景观生态学 斑块——廊道——基质 生态绿化格局

Abstract:Urban planning of green space system in urban land use planning framework, all kinds of urban green spaces and green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of Victoria to carry out overall planning and rational distribution.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Ecology) is to study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landscape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science. The face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problems that exis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analysis, landscape ecology to explore some of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ts applic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city green ecological and scientific planning.

Key words:Urban planning of green space systemlandscape ecologypatch-corridor-matrixEco-Green pattern

中***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涵

1.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对城市中各类绿地和市域大环境绿化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城市休闲游憩和社会文化品质的提高,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指导城市开敞空间(open space)中各类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1]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现存问题

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因过多依赖经验和强调感性思维,使规划不同程度出现分析不客观、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地域特色缺乏、可操作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并导致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面临巨大的挑战。[2]

2.1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论指导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城市绿地系统的因素很多,所以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所依赖的理论也是不胜枚举。比如基于生态效应的绿地系统规划,基于社会效应的绿地系统规划,基于防震减灾效应的绿地系统规划等。由于规划研究的范畴太广,规划师又不可能作到面面俱到,所以导致规划不能挖掘各种理论的真正内涵,而变的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笔者认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应该以生态理论为依据进行布局。

2.2绿地系统规划科学性不足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其专向规划。其布局原则一般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规划人员多依赖经验凭借规划设计的直觉和本能,强调规划设计的艺术性、技巧性和对形态的唯美追求。[3]而对规划布局的科学性与逻辑性置之不理,造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乏对理性的思考。

2.3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差

有些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从宏观层面确定城市绿地的总体布局,指导下一层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绿地建设。但是目前,绿地系统规划缺乏与下一层级绿地空间规划的合理衔接。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关于每一个地块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的确定主要依靠规划师的经验和感性认识,有些地段的绿化体系与绿地系统规划所制定的目标格格不入。造成总规层面绿地系统规划可操作性差的原因,并不能全归因于控规对总规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置若罔闻,应该从总体规划绿地系统的不合理布局中去寻找。

3 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用研究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它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与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的结构(空间格局) 、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空间动态) 。[4]

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人们逐渐把研究的目光转向城市,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对城市这一人类活动的中心进行研究。城市绿地景观是人工与自然耦合的城市景观之一, 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5]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和布局,以生态学思维合理安排城市中各类绿地,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1景观生态整体性原理

景观是由各种景观要素有机联系的复杂系统,健康的景观系统具有功能上的整体性和空间上的连续性,景观生态学始终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从整体上来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城市与区域发展等[3]。

在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分成了两个主要部分,即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是针对中心城区规划而言的。中心城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区,包括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和近郊地区,其用地分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他用地[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针对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农业用地以及生态用地进行规划和布局。从构建科学、合理、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的角度看,绿地系统规划只有在城乡一体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完整的构架,建立广义城市绿地——“大绿地”的空间结构。

3.2景观生态格局原理

3.2.1“斑块——廊道——基质”空间镶嵌体理论

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田、草原、郊区和城市建成区等景观[7]。任何一种景观都可以高度概括为斑块廊道和基质的空间镶嵌体模式。这三种景观要素的数量、大小、类型、形状及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就构成了区域景观整体格局和景观空间结构。[3]

3.2.2 最优景观格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aggregate with outliers patterns)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aggregate with outliers patterns)是景观生态学描述空间集聚与分散格局最优的景观格局之一[8] ,它强调土地分类集聚,并在开发区和建成区内保留大小不同、分散相连的自然斑块,同时沿主要的大型自然斑块边界分布一些人类活动的“飞地”(stepping stone),使斑块相互渗透。“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有许多生态优越性,同时又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9]

佛曼(forman)将景观生态属性划分为大型自然斑块、粒度、风险扩散、基因多样性、交错带、小型自然自然斑块和廊道七种,主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规划格局。[8]大型斑块用以涵养水源,维持关键物种的生存;粒度大小要求既有大斑块又有小斑块,满足景观整体和局部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小型斑块作为物种的临时栖息地和避难所;廊道作为物种迁徙的主要通道。

大集中小分散是城市景观生态的典型格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就是城市绿地整体上集中在城市的有限范围内,形成大集中的格局。同时在城市内部分散着各个大小不同的绿化空间,形成小分散的格局。[8]大斑块和小斑块通过自然和人工廊道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化生态网络。

3.2.3“景观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

景观中有某种潜在的安全格局,被称为生态安全格局(SP security patterns)不论景观是均相的还是异相的, 景观中的各点对某种生态的重要性都不是一样的。其中有一些局部,点和空间关系对控制景观水平生态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景观局部, 点及空间联系构成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是现有的或是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以生物保护为例, 一个典型的安全格局包含以下几个景观组分[10]:

(1)源(source) : 现存的乡土物种栖息地, 他们是物种扩散和维持的元点。

(2)缓冲区(buffer zone) : 环绕源的周边地区, 是物种扩散的低阻力区。

(3)源间联接( inter source linkage) : 相邻两源之间最易联系的低阻力通道。

(4)辐射道( radiating routes) : 由源向景观辐射的低阻力通道。

(5)战略点(strategic point) : 对沟通相邻源之间联系有关键意义的“踏脚石”( stepping stone)。

3.3景观尺度原理

尺度是对所研究对象的一种限度,是对对象在不同层次上细节(分辨率)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的尺度上反映的细节的精度是不同的。在景观生态过程中,小尺度表示研究较小的面积或较短的时间间隔,因而有较高的分辨率,但概括能力低,而大尺度研究较大的面积或较大的时间间隔,分辨率较低,但概括能力高。

生态研究在空间尺度上分为几个层次:小区尺度(plot scale)、斑块尺度(patch scale)、景观尺度、区域尺度(region scale)、大陆尺度(continent scale)以及全球尺度(global scale)。尺度的研究也因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目的而定。

从景观单元角度来看,城市景观要素是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这些景观结构要素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尺度问题,具体表现为城市生态绿地的规模、城市公园绿地的尺度大小、生态绿化廊道的隔离性尺度等。而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生态尺度主要是基于景观尺度所研究的。

3.4景观连接度原理

景观连接度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续性及生态过程,功能联系的度量,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指标。景观连接度大时,生物群落在景观中迁徙觅食、交换、繁殖和生存较容易,相反生物运动阻力大,生存较困难。景观连接度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廊道是景观连接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各个景观要素是通过廊道所联系。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几乎所有的景观都被廊道分割的同时又被廊道所连接。廊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斑块的连接度,也影响着斑块间物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流。[3]绿色生态廊道对维持小生境(Ecotope 生物栖息地)的异质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生物迁徙提供通道等多方面的效用明显。廊道的规划设计就是增加连接度。并且在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中,利用小型斑块作为连接连接廊道的踏脚石。[8]

3.5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生境的复杂性有关,与物种生境的质量、人类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异质性使稀有的内部种的多度减少,使边缘种和要求两个以上景观要素的动物各自的多度增加,因此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7]

3.6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用研究

景观生态学还有很多经典的原理,但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用关系不大,这里不在赘述。通过对以上理论的分析与研究,笔者得出绿地系统规划的几点思考:

(1)建立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将乡村的农田、牧场、山林、水体等通过生态廊道引入到城市内部的绿化空间。将城乡绿地统筹考虑,形成保存完整、渗透充分的城乡生态绿化格局。

(2)在城市原有的绿地格局的基础上,确定几个大型的核心绿地斑块(开敞空间),这几个大型的斑块最好布置在接近城市的中心或次中心。

(3)在核心绿地的建立一圈环绕着它的缓冲带,该缓冲带的绿化率应该低于核心区的。并且通过小型的绿化廊道将这几个核心绿地空间的缓冲区连接起来,以形成城市中心区的绿色生态网络。

(4)如果城市有河流、铁路、高压走廊等线形空间存在,应结合现状条件,在其两侧设立一定宽度(至少30米)的绿色生态廊道。并且结合城市的用地条件,在廊道经过处,布置一些小型的绿色斑块。

(5)依据分散布置的原则,结合城市规模大小,在城市中分散布置一些小型的绿色空间(比如小型公园,小游园)以增加城市景观的异质性。

(6)通过城市道路绿化将分散的小型绿色斑块联系起来,将其与城市中心区的绿色生态网络相连接,形成城市整体生态网络。

(7)将城市整体生态网络通过大型绿色生态廊道引入到乡村生态系统中,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化格局。

(8)建设城市大中型绿地,充分借鉴当地自然景观特点,创建各种景观类型使其在城市绿地中出现。并结合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建设历史文化性绿地,民俗绿地等各具特色城市绿化体系。[11]

参考文献

[1] 邹德慈.城市规划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刘小钊 陈沧杰 丁纪江 刘茂松.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性思维导向探析——以江阴为例 [J]. 江苏城市规划, 2007 (05)

[3] 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肖笃宁 高峻 石铁矛.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2007(05)

[5] 周廷刚 郭达志. 基于GIS 的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结构研究[J]. 生态学报,2003(05)

[6] 陈锋.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7]Forman R T T, GodronM. Land scape Ecology[M]. New York: JohnW iley & Sons, 1986.

[8]Forman R T T.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 1995.

[9]McHarg I L.Design With Nature[M]. New York: JohnW iley & Sons, 1969

生态系统理论篇6

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行业的边界趋于模糊,比如电影院和超市按过去的标准是界限分明的两个行业,现在已逐渐融合,人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往往会选择去超市消费,因而娱乐行业与零售业很难划分清楚。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不知不觉中已跨越行业界限,与其他行业形成合作或竞争,出现了新型的商业模式。

美国学者詹姆士摩尔是第一位系统而又科学的论述商业生态系统的学者。自此,他将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带入了企业管理领域,为研究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乃至企业战略奠定了不可磨灭的思维基础。

一、商业生态系统的含义

商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以更加系统的视角解释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对生态学概念中仿生研究。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样的,企业永远不能孤立存在,它总是处于商业环境中,与其他企业,或与所处环境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本文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为。

在商业环境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企业之间、企业组织与个人(主要指顾客/消费者和员工)之间,依靠各自的核心能力及其优势互补,相互支持,以实现价值增值所形成的复杂经济群体。企业可以通过加入或建立商业生态系统,从企业外部寻找有效合作伙伴来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以获得共同进化优势和提高生存能力。①

二、企业生态位与企业角色

商业生态系统内的成员与系统共同进退,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链,生物个体的行为会影响整个系统环境。它由占据不同但彼此相关的生态位的企业所组成,一旦其中的一个生态位发生变化,其他生态位相应也会发生变化。生态位是一个企业对资源的需求、产品和市场基础,在这里我们把生态位定义为,在特定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以核心能力为支撑,在与环境及其他系统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地位和作用。企业生态位反应了一个企业的可利用资源,其可发展强度则反应了企业的竞争水平。企业生态位会随企业发展进程而变化,企业将通过生态位的不断优化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可以归为四种类型:网络核心型、支配主宰型、坐收其利型和缝隙型。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类企业,不论其角色如何,都有其特定的战略,因此企业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网络核心型企业主要通过在系统中创建“平台”,实现系统内资源共享,使各个企业资源互补,协同合作,从而促进整个系统持续健康运行、增强稳定性,并通过有效地激发创新,提高系统的生命力,同时企业也将从良好的系统中获得持续升级能力。支配主宰型企业占据和控制系统大部分企业,凭借强大实力为系统创造巨大价值但也强势压榨系统其它成员。坐收其利型企业放肆攫取系统内其它企业创造的价值却不能为系统带来多少价值。缝隙型企业在系统内寻求缝隙位置,往往通过生态位分离以及专业化能力在系统中生存,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利用其他企业提供的关键资源来开展经营活动。在我国现在的发展中,中小企业一般都是缝隙型企业。

三、缝隙型企业的内部分析

缝隙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首先建立在自身的能力之上,在结合商业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之前,首先,要明确企业本身是否具备加入目标商业生态系统的条件,如不满足条件而冲动加入不仅会使企业无法适应系统环境,也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其次企业应进行角色的定位,缝隙型企业可依据企业所处的生态位来进行判断,企业生态位的宽度越宽,则可利用的资源种类越多,缝隙型企业的可利用资源较为欠缺,需要依附于别的企业资源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因此生态位宽度较窄;最后,要判断缝隙型企业的能力,虽然同样归为缝隙型企业,但不同实力的缝隙型企业所采取的战略也不尽相同,可以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及企业规模来分级。

四、缝隙型企业对商业生态系统的选择

缝隙型企业加入商业生态系统可以弱化企业风险,强化自身竞争力,突破行业界限协同合作发展,因而进入商业生态系统已成为缝隙型企业的战略趋势。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目标商业系统进行考量:

1.商业生态系统是否健康

企业应选择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一个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随着时间推移能够维持其自身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并且对外界胁迫具有抵抗力,这样的商业生态系统才能有效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可以通过下述6个方面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进行判断:

(1)活力:一个商业网络能否将技术和其他创新性原材料持续转化为更低的成本和新产品。

(2)生命力: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即面对各种破坏的稳定性。

(3)恢复力:商业生态系统在外界压力小时的情况下逐步恢复的能力,也就是能够承受多大的干扰还能维持其原有系统状态。

(4)维持BES服务:维持系统令社会受益的服务功能。

(5)减少投入:一个健康BES能够尽量减少每单位产出的投入量。

(6)对相邻系统的危害:健康系统在运行过程对临近的系统不产生破坏力。②

2.对核心企业的选择

缝隙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核心企业,在核心企业创造的平台及系统运行中创造价值及提供价值,缝隙型企业与核心企业相辅相成,需要核心企业具备以下能力:

第一,核心型企业的品牌效应,一个商业生态系统往往通过核心企业在消费心目中建立形象,而缝隙型企业的形象会受到核心型企业的影响。比如沃尔玛及其众多供应商组成的生态系统,顾客首先通过沃尔玛这个平台实现对其整个系统水平判断,其他成员企业(比如雀巢咖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会受到沃尔玛的品牌影响。

第二,核心型企业的实力,即企业绩效,可通过财务指标来衡量。此外,还有企业的信息能力、人员能力、设备水平。这些客观条件反映了企业实力,并对核心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缝隙型企业对核心企业平台的稳定使用建立了双重保险。

第三,企业文化的兼容,即企业愿景、价值观等。作为合作伙伴,为了系统的健康发展应具备共同的目标愿景,自觉为共同利益合作,而不是各自为营,只关注自身利益,比如支配主宰型企业,消耗系统生命力,拉低系统生产力,使系统无法保证持续健康发展。

3.系统内的生态位关系

系统内的资源是一定的,当企业选择进入某个商业生态系统时,不仅要考察自己需要的资源,而且要注意系统内与自己所需资源重合的其他企业,否则进入系统后产生严重的生态位重叠,资源争夺激烈,企业将不能顺利立足于该系统。如果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或者生态位分离即达到企业生态位契合,则可以考虑进入。

五、缝隙型企业战略

商业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开拓期、扩展期、领导期、更新或死亡四个区间,不同阶段的缝隙型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战略:

开拓期:企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位,通过与核心企业的积极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生命力;

扩展期:配合核心型企业不断优化生态位,提高自身能力以及对于整个系统的重要性;

领导期:形成稳定的竞争优势,增强对核心企业的影响力,形成以自身为核心的小范围的价值网络;

更新或死亡:通过创新提供比核心型企业更优的产品或服,努力占据整个系统的核心地位,完成向核心型企业的重要转型。

需要注意的是当企业在不同情境下选择战略时应达到与核心企业及其他缝隙型企业战略的匹配,一是因为缝隙型企业依赖于核心企业所搭建的平台而生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按其关系的紧密程度可分为密切型和关联型。缝隙型企业选择密切型的关系是出于更有益于自身收益,提高效率的认知。但企业之间越紧密,系统内一旦发生任何变动,就会对缝隙型企业带来很大影响,受其他企业的波动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关联型的关系是在安全范畴内保持一定的联结,当系统进入衰退或死亡,核心企业转变为主宰型企业时,缝隙型企业都能以较低风险脱离糟糕的体统环境。

二是由于缝隙型企业通常采取差异化战略,重点培育自己的专业能力,利用其他企业提供的关键资源来开展经营活动,因此,对于处于同一个生态系统的各个缝隙型企业,应实现生态位的分离以避免竞争,并通过对“非必要”资源的让出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合作,使商业生态系统避免资源短缺或浪费。

综上所述,缝隙型企业首先应完成自身条件与目标商业系统的匹配,进而以与其他企业合作的形式进入目标商业生态系统。在商业生态系统内缝隙型企业的战略主要是实行差异化及专业化,努力在“缝隙”中站稳脚跟,并且要实现在系统中与其他企业生态位的分离及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力求促使整个系统的良性发展,创造系统的竞争优势,由此,本文总结出缝隙型企业的战略框架,如下***:

六、结论与不足

生态系统理论篇7

[关键词]生态系统 ***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学院是有普通本科院校按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新形式下探索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一个重大举措。***学院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普通公办学校学生,没有国家和***府在经济上的帮助,不能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得不到全社会的认同。由于***学院的特殊性,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比其他普通大学更为重要。据调查,***学院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最大的不同点就正在于有着强烈的自卑感,他们因为高考没有考好,在被逼无奈时才做出选择的,这成为他们心灵上的阴影,因为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他们就感到沮丧,对未来没有信心。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不能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事情,时常会感到焦虑、恐惧、烦躁,难以面对挫折,对社会和他人的评价容易极端和片面等[1]。

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3],由于以往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兴趣、自觉性、意志力和自控能力等没有得到较好的重视和培养,传统的单纯讲授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对***学院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影响甚微。生态系统发展观认为人类的心理与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近体过程(proximal process)是发展的发动机。多水平的环境、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不同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人的发展[2]。应用在教学情景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形成的生态系统能否良好的运转直接影响到学生认识的发展、素质的养成[4]。而实践活动就是联结学生主体与知识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与个体成长的最终源泉,没有活动就无从认识。而如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就没有与之活动的对象,无从活动,无从建构,无从谈什么知识体系的建构[5]。因此,在***学院进行“生态系统定向,以实践促理论”的新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极具探讨的价值。

二、心理健康教学新模式的确立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

2005年,***、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调适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开发潜能,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为此,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确立让学生能够积极适应、身心和谐,成为适应良好,心理健康的人,这样的初级目标;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自主发展,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为高级目标[3]。用发展的理念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用发展的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二)以实践促理论的心理健康教学新模式

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的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然而以往的心理健康教学过分强调单一化,过分针对心理障碍,重理论,轻实践,将心理健康课程简单的视为理论知识的说教,或者单纯地等同与思想品德课程,无法适应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要求。

依据生态系统发展观,在心理健康教学中,要立足于***学院的学生入学成绩较低,学习能力较差,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平衡的心理特点,以实践活动促进理论的掌握与应用,创造学生实践活动的环境,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现他们的心理素质,为其发展提供平台。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将外在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品质,然后再在实践活动中,将内化的素质作用于生活情景,提高认识,另一方面与此同时学会合理建构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体系,促进心理健康素质的养成。 转贴于

三、生态系统定向,以实践促理论的心理健康教学新模式的实施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心理健康教学不是说教,更不是照本宣科,是一种服务更是一种合作。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学生需要为本,着眼于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切实彻底的帮助学生解决常遇到的心理问题,还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助其成长、成材[6-10]。

1.新生适应与大学生涯规划

***学院每年近30-50%的新生适应不良,15%左右的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在开学伊始就要进行新生适应的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内容教学,帮助学生尽快转换角色,融入大学生活,对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

2.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是形成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而***学院的有的学生因其成长的家庭生态系统功能失衡,在其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存在或高估或贬低自我,过分自我接受或过分自我拒绝,从众或过分自我中心,***意向强烈又有较强的以来心理等诸多问题[11]。所以学生迫切要求对自我进行清醒明确的认识,做恰当的评价,学会悦纳自我。

3.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

***学院独生子女较多,无论家庭条件的好坏,都会受到父母的爱护,有的甚至是溺爱,导致孩子自立能力差、依赖性强、办事情没有主见,有的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孤僻的个性,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1]。所以在内容的设计上要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性格的形成,怎样正确看待自己生长的生态环境家庭、学校、社会,怎样做可以改变不良的个性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

4.人际关系发展与心理健康

因为***学院本身的学费非常高,能承受的家庭大都条件比较好,生活优越。因此,***学院的学生优越感较强,但凡事又不喜欢自己动手做,依赖成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敏感,要么害怕与人沟通、要么孤芳自赏,很难与周围同学相处。所以让学生学会如何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个性的同学相处融洽是非常重要的。

5.学习与心理健康

***学院的学生录取的分数较普通高校低,以往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兴趣、自觉性、意志力和自控能力等没有得到较好的重视和培养,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学习规律,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是心理健康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

6.就业与心理健康

生态系统理论篇8

关键词:关中地区 景观生态学 斑块 廊道 基质

0 引言

陕西省关中地区西起宝鸡,东至潼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关中地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20米,东西长360公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如今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化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带的建设,关中中小城市借此机遇,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 1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关中地区城镇化水平42%。然而在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建设城市新区的同时,由于规划理念的滞后,缺少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与空间布局的相关性的考虑,导致城市绿地综合功能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1 关中地区中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

(1)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缺乏生态性评价

关中地区许多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在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没有对绿地资源、社会环境、土地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及对生态环境进行生态适宜性和生态敏感性分析。

(2)对绿地系统规划中对生物多样性缺乏考虑

为了维持城市绿地系统结构稳定,达到城市生态平衡的目的,需要增加城市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然而如今许多关中地区中小城市在新区建设中,由于规划原则的单一性,忽略了生物多样性的考虑。

(3) 城市旧区与新区在景观生态格局上的动态联系性缺乏考虑

关中地区许多中小城市在空间层面上,旧城区与新区的绿地系统之间缺乏联系。在时间层面上,城市在新区的分期建设过程中未与旧城区的景观格局进行有效的衔接。

2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以及最优景观格局的一门学科。景观生态学主要包括以下理论[ 3 ]。

2.1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景观生态学中理解的景观是指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空间单元,按照各种空间单元在景观中的地位和形状,而被分成三种类型:斑块(patch) 、廊道( corridor)与基质(matrix) ,这三种类型要素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空间格局[ 4 ] 。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中,景观规模上每个生态系统都可看作是一个具有相当宽度的斑块体、狭长的廊道或基质,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景观组成的基本模式[ 5 ] 。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斑块一般指各级公园绿地、小游园、各企业事业单位、居住区的附属绿地等;廊道是指能将景观不同部分隔开,并对被隔开的景观起障景的作用,同时又能将景观中不同部分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绿色通道;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面状空间相当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中的基质。

2.2景观异质性理论

不同大小和内容的斑块、廊道、基质、网络共同构成了异质景观,即景观异质性。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注重构建景观异质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自身恢复能力的提升,从而最大限度的维持生态的稳定性[ 6 ]。

2.3生态多样性理论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综合体。广义上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7 ] 。作为人类聚集的城市,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仅是城市中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

3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蒲城蒲南新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3.1蒲城蒲南新区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蒲城的城市建设在近几年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是蒲城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蒲南新区应运而生,成为承载蒲城跨越式发展的活力之土。

蒲城南新区位于蒲城县迎宾路以东,长乐路以南,西延铁路北侧,总用地面积482.34 hm2。目前,已开发的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迎宾大道与长乐路两侧。现状用地北部有高压走廊,留有一定规模的防护绿地,西北侧以及中部有水渠。从环境质量来看,现状多为农田和果园,生态环境质量较好。本次规划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采用因子加权评价法,分别对场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

(1) 生态适宜性评价

根据场地特征,选取高程值、坡度、现状土地利用类型、距水渠距离四个生态因子,对各因子进行具体的属性分级,并且对其评价值和权重赋值(表1)(***1)。

(表1)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表

编号 生态因子 属性分级 评价值 权重

1 高程值

480—500M 3

>500M 1

2 坡度

5-10% 3

>10% 1

3 现状土地利用类型 建成区、农村居民点、工地 5 0.40

整理开发区 3

一般农田、荒山灌木草丛区、林地、基本农田、河流 1

***1:生态适宜性评价*** ***2:生态敏感性评价***

(2) 生态敏感性评价

为对场地自然环境背景下潜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明确的辨识,避免此次规划建设破坏敏感性较高的生态系统,并合理保护场地自然环境,从而进行该项评价。根据该场地特点,选取植被覆盖度、坡度、人口密度、声环境这四个敏感性因子,对各因子进行具体的属性分级,并且对其评价值和权重赋值

(表2)(***2):

(表2)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表

编号 类型 敏感性因子 属性分级 评价值 权重

1 生态环境问题 植被覆盖度(NDVI值) 0-0.1 极敏感 1 0.20

0.1-0.3 中度敏感 3

0.3-0.5 不敏感 5

2 生态结构压力 坡度(%) >15 极敏感 1 0.30

10—3 中度敏感 3

3 人口密度(人/KM2) >1000 极敏感 1 0.20

500—300 中度敏感 3

4 环境污染问题 声环境——据污染源距离(M)

100-300 中度敏感 3

>300M 不敏感 5

通过对生态适宜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分析得出,规划区北高南低,总体坡度小于3.0%,地势相对平缓。生态适宜性较好,局部地区生态敏感性较高。

3.2蒲城南新区绿地系统规划

在蒲城南新区规划区北部和南部各有一片东西向带状高压线走廊防护绿地,与中心一条南北向的高压线走廊防护绿地相连,总体形态呈现楔形。城市规划道路绿地由十字网状防护绿地和街头公共绿地组成,因此规划区的绿地呈网状+楔形结构。根据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原理,这种结构有利于建立生态廊道从而满足物种的流通和生态系统的循环繁衍 (***3)。

***3:蒲城南新区(东区)土地利用规划***

3.2.1 斑块—廊道—基质

(1)斑块 在规划区间的高压线走廊引入“城市森林”斑块的概念。即将高压线走廊的大片防护绿地森林化,利用森林的生态系统延伸食物链,同时借助城市森林斑块踏脚石系统将城市内部的绿地与城郊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机联系。这不仅有利于城市空气库存与外界的交流,引入新鲜空气,缓解热岛效应,而且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保护和安全的路线,并保持自然群落的连续性。

(2)廊道 蒲城南新区的绿廊布局为“一环、一轴、三带”的网状绿地模式。一环即是贯穿生活服务区和市场物流区的步行绿廊。一轴即为开元街方向两侧30M宽的公共绿带轴。三带指的是北部公园带,沿中部高压线廊道南北向线性滨水走廊带,沿五原路南侧绿带。

利用景观廊道布局理论,将蒲城南新区主要绿色廊道归纳为三种类型:①生物廊道型走廊如:蒲大公路周边的防护绿带,以及春晴街以北、五原路以南的防护绿带。这些绿色廊道主要由城区的自然山体,生态农田所形成的绿色空间构成。这种类型廊道能起到生态防护功能。②城市生态防护性廊道,如:仓储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的卫生防护绿带属于这种类型的绿色 廊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噪、防尘、降污等。③游憩景观型绿色廊道如:蒲城南新区内的开元街、富原路、五原路等城市林荫道系统。这些绿色廊道不仅起到连接新区与旧区的绿地系统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休闲、景观、文化等功能。

(3)基质 蒲城南新区在规划中将城区边缘大面积的乡村农田融合为城市功能的一个部分,自然景观渗透到城区中,使农田、自然景观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共同构成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

3.2.2 景观异质性

在蒲城蒲南新区(东区)规划中根据景观异质性要求,在规划区中合理布置城市公园、街头绿地、游园以及广场等不同类型斑块的数量。为更加突显景观异质性的特点,在本次规划区的高压线走廊内构建“绿色浮岛”,即营造人工滨水湿地浮岛景观。其作为人造生态斑块不仅能涵养水土、增加城市的景观异质性,还能为一些物种提供迁徙和扩散的暂歇地,从而达到天地、人、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愿景,并且符合景观生态学中“集聚+离析”的景观异质最优格局。

3.2.3 生物多样性

在蒲城蒲南新区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规划中,增加城市绿地系统中植物的多样性是提高绿地绿化水平的重要环节。在规划区中绿地景观植物配置主要如(表3):

(表3)主要植物配置表

乔木 灌木 地被 绿篱 爬藤植物

金枝国槐 金银木 鸢尾 红叶小檗 爬山虎

紫叶李 黄刺玫 月季 金叶女贞 凌霄

刺槐 红刺玫 荷兰菊 水腊 紫藤

银杏 丁香 地被菊 小侧柏 金银花

樱花 珍珠梅 白三叶 金叶莸 葡萄

4 结语

以蒲城南新区为例,本文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在关中地区中小城市新区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现状绿地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新区内外景观生态格局缺乏持续性联系,公共绿地斑块的多样性不足且分布不均匀。在此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研究得出城市新区绿地系统规划应按在斑块—廊道—基质的基本组织结构上叠合集聚+离析的多样性异质格局,构建城市绿地系统生态网络。

本研究针对绿地斑块的尺度、形态的适宜性还有待深入,同时在规划中反映绿地景观多样性、异质性的定量指标体系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侯全华.西部中小城市发展空间走廊的综合开发规划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05 -308

[2] 刘滨谊.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城市规划会刊,2002,( 2) : 27- 29.

[3] R. 福尔曼. 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许慧,王家骥.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3.

生态系统理论篇9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农村失独家庭养老

一、引言

古语有云:“积谷防饥,养儿防老。”现在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成为主要的养老方式,特别是农村家庭大都以务农为生,没有医疗和养老保险,也缺少养老院,加之农村老人观念较为保守,老了更愿意留在家里,不会选择去养老院生活。因此,子女就成了他们步入老年后的物质和情感寄托。但上世纪80年代国家颁布了计划生育***策,一个家庭只能要一个孩子,那就意味着,一旦这个孩子遭遇不幸离开人世,对父母来说将是毁灭性打击。这时候,很多问题就会突显出来,例如;有没有能力再要一个孩子、将来生病住院谁来照顾、怎么弥补精神打击、人际交往面临问题等。

二、目前我国农村失独家庭的现状

(一)失独家庭的定义及数量

学者王泽宁对于失独家庭是这样界定的:(1)1933 年1 月1日以后出生;(2)女方年满49 周岁;(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4)现无存活子女。[1]据人口学专家、《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会有1009万人在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这意味着不用太久之后的中国,将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二)中国失独家庭现状

我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社会交往、心理层面。从经济方面分析:青壮年劳动力在一个家庭中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父母面临退休,经济收入下降,或者在农村家庭,父母年迈已干不动农活,这种情况下,家庭的负担就会落在子女身上,如果唯一的孩子死亡,那这个家庭物质生活质量可能就会下降;在社会交往方面,由于很多农村地区思想观念较为传统,失独家庭在他们看来似乎是“上辈子造了孽”或者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多失去孩子的父母都不愿意接触外面的人,与外界隔绝,他们在社会交往上就会出现问题;心理层面,“白发人送黑发人”,子女离世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人生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生活的意义。

三、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农村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成因

(一)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系统理论开创者是bertalanffy,他认为研究者不应只是用物理的方法做研究,也要考虑人和整个世界之间的联系,应去把握研究对象的层级特征,用广泛的视角去考虑问题。布朗分布伦纳提到,个体出于一个环境和几个环境的嵌套之中,每一个系统都与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影响着个体发展的方方面面。生态系统理论就是把人放在他所处的系统中去考虑,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二)从生态系统理论看农村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成因

布朗芬布伦纳在其理论模型中将人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的环境称为行为系统。他主要是对儿童进行研究,列出了儿童的几层系统(如下***所示),该系统分为4 个层次: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我们将利用布朗分布伦纳的系统结构***,来分析并探讨农村失独家庭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

1.微观层面:家庭结构失衡

首先,核心家庭,即一对父母和一个孩子这样的家庭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孩子是维系婚姻的关键,一旦独生子女死亡,父母难以很快将这种情感依附转移到配偶身上,这会导致他们难以从丧子的悲痛情感中走出来,从而对日后夫妻关系产生影响。其次,家庭系统和其他系统类似,会对其他家庭成员有角色期待,以满足家庭和社会的需求,若一方在丧子之后选择消极避世、逃避家庭责任,则会使另一方无法获得这种满足,以至于双方关系会僵化、已破碎。

2.中观层面:人际交往受阻

中观层面涉及到失独家庭的社会交往方方面面。思想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很多人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思想。这种观念使得很多失独父母会选择远离周围环境,拒绝与外界交流。在行为方面,父母凭借孩子,会扩大自身的交际网络,因为要满足孩子们的需要,通过会与学校、医院、社区等建立联系,形成较为持久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他们扮演者各自的角色,一旦唯一的孩子离世,他们这些角色也会消失。综上,失独家庭的人际交往会受到阻碍,社交圈子在慢慢缩小,所导致的后果就是,他们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与社会的交集越来越少,逐步远离社会。

3.外层层面:社会***策及服务不完善

“家庭B老”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一旦唯一的孩子去世,失独老人就会面临无人照料的困境,与此同时,社会养老服务***策和相关基础设施又不够健全,在现阶段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并没有形成专项制度。新农保、新农保、五保供养等制度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独老人的生活困境,但缺乏针对性。此外,在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健全、管理机构的不完善,致使社保资金的发放存在很大的问题,包括农村失独老人在内的受保障群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根本的保障[2]。

另外,当前国家出台的制度较为单一、模糊,在实施的过程中缺少灵活性,***策与***策之间的联结不够,导致实施效果欠佳,这些都是失独家庭养老成为问题的原因。

4.宏观层面: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

宏观方面,就涉及到整个大环境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亚文化的层面。就失独家庭而言,首先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很多父母有这种“养儿防老”的思想,辛辛苦苦把子女拉扯大,为了自己老了能有人照顾,失去独生子女之后,很多老人精神上会陷入崩溃、抑郁,不想说话,害怕别人谈到子女的话题,害怕别人的闲言碎语,因此选择逃避社会等,这会使得他们的精神问题加重,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四、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农村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一)生态系统影响模式概述

美国威斯康星―怀特沃特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查尔斯・扎斯特罗提出了有关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影响模式,他认为社会生态系统影响模式反映了各种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不仅要与案主、而且是要与许多同案主相关的其他大系统一道解决案主的问题。更确切地说,系统影响模式强调,社会工作者必须代表他们的案主,经常与现行的机构和组织协同工作,其目标常常是去改变或改进服务的提供和资源的分配方式。这是一套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下面将此模式为指导简要叙述失独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策略。

(二)社会生态系统影响模式指导下农村失独家庭社会工作介入

1.引入专业社工

我们知道,物质帮助对于失独家庭都是暂时的慰藉,真正能帮助他们走出来的只有他们自己,而社会工作者的理念是“助人自助”,是通过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走出阴霾、重获自信,而不仅仅是给予他们物质支持,社会工作者能够通过心理辅导,比如个案***、小组工作等鼓励失独父母发泄情绪、勇敢的面对今后的人生,激发起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热情。从这方面讲,社会工作者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府应该重视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给予他们工作和晋升空间,让更多的学社会工作专业的人能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来,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复杂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恢复案主自身功能

案主自身是问题的核心,社会工作介入后,重点要放在帮助案主建立正确的认知、实现案主自身增能的方向上,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相信案主有能力依靠自己解决问题,重新站起来,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对失独父母一对一的个案辅导帮助案主疏泄情绪、觉察自身的非理性认知,从而引导案主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发展出更多的可能。

3.强化组织系统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非***府组织的作用,比如发动志愿者对失独家庭开展入户帮扶,在生活上给予他们物质照料,精神上给予他们心灵的慰藉;比如可以组织大家自发捐款,为经济困难的失独家庭提供资金赞助;还有,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联系相关的儿童服务机构,对于那些物质相对宽裕、有领养意愿的老人,可以帮助他们联系领养一个一个孤儿,然后定期对老人的领养情况进行回访等等。

4.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在社会服务方面,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建言献策等方式,倡导***府开办专门面向失独家庭的养老机构,把具有相同经历的老年人组织到一起尽心照顾,这样也可打消老人的顾虑,相对愿意去到福利机构接受照料;在社区里,可组织有能力、行动较方便的失独老人参加红色旅游,走出家门到外面的环境下散散心,放松心情,让他们逐渐明白,除了子女,他们的人生还有很多意义,还能做什么事情,从而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5.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册、开办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知道目前社会上还有很多问题,有很多有需要的人期待着我们去理解、信任和帮助的。我们应让自己挣脱传统不良观念的束缚,以一种积极理解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五、小结

失独家庭之所以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是因为在这样的家庭背后会突@出很多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不能仅仅想到“只是一个家庭失去了孩子而已”,问题没有那么简单,我们要想到,为什么这个家庭失去了孩子之后会面临重创、整个家庭为什么会因此而垮掉,这跟我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思想、当前的社会保障***策、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不成熟等等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应该以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而不仅是着眼于一个人,要联系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大的历史背景去考量。需要社会工作者、***府、福利机构、社区等都相关系统通力合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持久而有效的帮扶。

参考文献:

生态系统理论篇10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私立幼儿园;内部变化;外部环境;台北

【中***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1-0005-10

1979年,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以说明个体发展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重点说明个体发展受四个系统的影响。这四个系统分别是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宏观系统(macrosystem)和外系统(exosystem)。①布朗芬・布伦纳还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层面的系统,一个大的系统下包含几个子系统,各个系统间密切互动。

本研究拟运用生态系统理论,重点探讨幼儿园内部的变化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不会按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宏观系统和外系统来作详细分析,因为那不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

在探讨幼儿园的内部变化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组织改变的问题。组织改变(organizational change)是指组织在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时,会根据内部环境的需要与条件调整内部结构,以期使组织继续发展的调整过程。组织内部的调整可能发生在思维、技术或文化等层面。②

胡琼文(1999)曾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学校组织的改变。他以量化方式探讨中小学的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变革之间的互动关系。③该研究虽然在文献层面探讨了影响学校组织变革的外在因素,但是资料收集仅限于学校内部的生态环境,自然没有探讨学校组织内外因素之间互动的过程性。简楚瑛、林丽卿(1997)也曾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探讨课程转型与组织改变间的互动关系。①虽然她们的研究没有触及到外系统和宏观系统间的互动关系,但是却将时间因素作为探讨重点之一,这与布朗芬・布伦纳(1995)强调时间因素重要性的观点是一致的。另外,简楚瑛、廖凤瑞、林佩蓉与林丽卿(1996)对当前幼儿教育有关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也是从生态系统理论角度分析的,② 只是该研究针对的生态环境未涉及整个社会大环境以及各个环境系统间的互动关系。本研究则拟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对台北市一所私立幼儿园过去近20年幼儿园内部变化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作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以揭示其中蕴含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资料收集时间是2000年8月至2001年3月。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分析方法如下。

家心幼儿园(化名)是台北市区一所由王园长、郑先生(均为化名)夫妻共同经营的私立幼儿园。负责人王园长自1983年接手该园至今已有18年时间。目前家心幼儿园共有大、中、小各4个班,在园幼儿130名左右。园长、主任各1名,专职带班教师12名,艺术课程兼职教师9名,工作人员6名(包括司机、厨师、清洁工、随车助理等)。

研究者以开放式问卷方式访谈了王园长、郑先生各10次,访谈已在家心幼儿园任职7年的张老师2次,访谈另外两名专职带班教师和主任各1次。访谈时研究者重点向他们了解家心幼儿园过去18年的种种变化,并让他们谈谈促使幼儿园变化的内、外部原因。研究者还访谈了幼教与幼保主管部门的行***人员,重点了解某些基本现象在***策层面上的意义。每次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均写下心得体会和感想,作为下次访谈与最后资料分析时的参考。

研究者还以非参与者身份进园观察,以分析通过访谈收集到的信息与幼儿园实际的一致性,并作为下次访谈与最后资料分析时的参考。同时,研究者收集了家心幼儿园历年的幼儿人数、行***组织、教学日志、收费标准、教师薪资等文件资料,还收集了台湾历年人口、经济变化数据资料以及与幼教相关的法令文件等。

分析数据时,研究者除了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外,也在必要时运用初等统计方法。研究者还分两次组织幼教专家、幼教行***人员、幼儿园园长、教育学者等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二、结果分析

分析发现,1983~2001年间,家心幼儿园在幼儿人数、行***组织、教学特色、规章制度、成本和师资队伍等六个方面变化较大。我们认为,要把握家心幼儿园内部变化的轨迹,除了要从幼儿园内部寻找原因外,同时还需要分析外部相关的环境因素,从而更全面分析私立幼儿园在经营与教学方面的问题。

(一)幼儿园内部的变化

1.幼儿人数的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家心幼儿园下学期幼儿人数均比上学期多。根据园长的说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很多父母会在孩子上小学前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来,以便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和学习拼音,为适应小学生活打基础。

此外,1983~1987学年度,家心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直线上升,但1988~198年度幼儿人数下降。园长解释说这是因为幼儿园空间不大,为保证教育质量,不得不控制幼儿人数。到1990学年幼儿园规模扩大后,幼儿人数又一次上升。不过总的来说,1987~1994学年间幼儿人数大致稳定,1995学年开始出现大幅度下滑。

2.行***组织的变化

家心幼儿园的行***组织共有4次重要变化:1990年设立了主任一职;1996年设立了两位专职主任,将园内行***工作分为行***和教学两个系统;1998年开始实行多元化经营,先后增设了托育中心和托儿所;出于成本考虑,2000年行***职位精简。

3.教学特色的变化

自1983年实施传统的单元教学以来,家心幼儿园分别在1988年引进区角教学,1989年引进蒙台梭利教学,1996年引进方案教学,2000年在方案教学基础上又引进美式英语(以下简称“美语”)教学,即在开办美语兴趣班的同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渗透美语教学。

4.有关规章制度的变化

1998学年度幼儿园教师被纳入《劳动法》保护范畴,家心幼儿园教师寒暑假及休假天数均依照《劳动法》规定。2001学年开始实施两周84小时工作制。幼儿园的排班制度也由原来的上午一律8:00上班、下午两班制下班(4:30或5:00),改为上午两班制上班(8:00或8:50)、下午一律5:00下班,中午有45分钟午休时间。周六则依幼儿登记来园人数,安排教师来园值班,幼儿园支付教师加班费。

5.成本的变化

自1988学年度开始,园方按照公办教师薪资标准支付教师薪资,标准每年均按公办教师调薪幅度调整。教师薪资变化最大的原因还是教师学历的提升,因为教师学历与薪资挂钩,所以幼儿园的人事成本因此大幅度提高。

自《劳动法》颁布以后,家心幼儿园在教师值班费、劳动保险金、退休金等方面的开支也增加了。

此外,家心幼儿园的艺术课程兼职教师1987年只有1位,2000年增至9位,而1987年家心幼儿园在园幼儿数是210名,2000年在园幼儿数却只有141名。可见,艺术课程兼职教师的增加也是导致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

6.师资队伍的变化

由表2可以看出,家心幼儿园教师的学历不断提升,师幼比自1990学年度起也不断提高。

(二)幼儿园外部环境的变化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安装 原版全文

自1983年至2001年,台湾的社会、经济、人口等均有显著变化。本文以时间序列方式呈现这些变化。

1.人口变化

从表3可以看出,台北市4~5岁幼儿人数自1987年开始逐年减少,1998年和2000年略有回升。幼教主管部门行***人员认为原因可能是从1999年开始台北市实施幼儿教育券***策,吸引了许多外县市的4~5岁幼儿迁入。

2.经济变化

研究者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台北市的失业率自1994年开始攀升,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经济增长率则自1992年开始逐渐下滑,至2000年仍未见起色。

从表4看,教育局规定的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上涨幅度一直大于私立幼儿园,但公办幼儿园的实际收费仍远远低于私立幼儿园。在1997~1999年间,私立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均没有调整。

3.***策、法令变化

从1987年开始,台湾大力推行开设公办幼儿园***策。台北市的教育统计资料表明,1987年台北市公办幼儿园数量从20所增加到81所,增加了305%。从1993年起,公办幼儿园数量每年以1%~4%的比率持续增加。与之相反,从1987年起,台北市私立幼儿园数量持续减少。

1994年《师资培育法》颁布,幼儿园教师被要求必须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并且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1995年《教师法》颁布。1998年私立幼儿园教师被纳入《劳动法》保护范畴,自此私立幼儿园教师的待遇、福利、退休、抚恤、保险等均受相关法律保护。1999年开始,台湾的公务人员实施隔周休二日工作制。2001年起《劳动法》又补充规定每两周工时不得超过84小时,同时公务人员实施每周休二日工作制。

1996年台北市17所小学开设英语课,1999年全市正式全面实施。

(三)幼儿园内、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

1.幼儿人数逐年减少

由上述表3可知,自1993年起,就读公、私立注册幼儿园的幼儿人数比率逐年下降。在整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研究者认为导致家心幼儿园幼儿人数逐年减少的可能原因如下。

(1)入读托儿所的幼儿人数增加。

(2)以补习班名义登记注册却实质上提供幼儿园保教服务的办学机构增多。补习班往往聘有外籍教师,开展双语或全美语教学,以满足家长希望孩子学英文,并且希望孩子跟外国人学英文的需求。对家长来说,由外籍教师执教的美语教学补习班一般比由本地教师执教的幼儿园更具吸引力。

(3)从表5和***2可知,1983~2000年间家心幼儿园幼儿人数和台北市的失业率以及经济增长率之间相关性很高:当失业率上升时,在园幼儿人数有下降趋势;当经济增长率趋缓时,在园幼儿人数呈下降趋势。

(4)小学开设英语课的措施促使英语学习年龄层下降,一方面,双语或全美语补习班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学前儿童,另一方面,部分注册幼儿园也加强了美语教学,全美语幼儿园开始出现,迎合了部分家长倾向于将幼儿送往开设美语课程的幼教机构或补习班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家心幼儿园幼儿流失。

(5)小型儿童托育机构免办“建筑物使用执照变更”的规定使得开办托儿所和托育中心更加容易,这也使得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注册幼儿园生源减少。

可见,家心幼儿园幼儿人数的递减的确深受整个社会人口、经济、***策法令与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

2.行***组织、人员的变化

从***3家心幼儿园历年教职员工人数变化看,幼儿人数增多,行***人员、工作人员、专职带班教师均有所增加;教学特色增多,外聘的艺术课程兼职教师人数也随之增多。但在1995~2000年在园幼儿人数减少期间,家心幼儿园并未大幅精简教职员工。这与园长的处世原则有关。

园长:现在幼儿人数一直在递减,那势必要实行精兵策略。

问:所谓精兵策略是指裁员吗?

园长:不是。是指以后如果有教师离职,那就自然减人……因为教师已经来幼儿园带班了,而且把孩子带得不错,那我就要咬着牙根坚持,不能很现实地裁员、并班。所以现在才会有一个班只有5名幼儿的情况。

一方面幼儿人数不断下降,营收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仍维持原有教职员工人数,这势必会提高运行成本,成本的提高自然会反映在入园收费标准的调整上。家心幼儿园每学年学费均有所调整,调整幅度在2%~5%之间。然而,学费的小幅增长无法弥补在园幼儿人数下降所带来的人事成本负担,因此家心幼儿园不但在2000年初减少了一名行***人员,而且于1998年成立托育中心,2000年成立托儿所,将服务对象年龄扩展为1岁至小学六年级,还配合家长需要增加了保育与课后辅导的服务内容。可见,家心幼儿园行***组织与人员的变化主要是在在园幼儿人数减少的情况下实施的应变措施。因为有小型儿童托育机构免办“建筑物使用执照变更”的规定,所以家心幼儿园在行***组织调整方面有更大自。

3.教学特色的变化

1983~1987年间家心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不断增加,园长认为这与幼儿园的教学口碑有很大关系。从***4来看,1988年起家心幼儿园教学特色的变化可能与幼儿人数的消长有关。教学特色之所以变化可能与园方为了提升入园人数,应对市场需求有关;也可能与幼教主管部门的推广或者学者的鼓吹,使得某一教学法在某一时期特别风行有关。幼儿园往往为了配合招生,突显教学特色。

4.规章制度的变化

家心幼儿园规章制度的变化,例如值班时间、每周工作时间和薪资制度等,均与***府部门出台的***策法令息息相关。

5.成本的变化

教师薪资总额大幅提升,一个原因是教师学历提高了,因为教师学历是与薪酬挂钩的。另一个原因是为满足市场需求,幼儿园聘用了许多兼职的艺术或其他特色课程教师(包括美语教师),导致人事成本增加。还有一个原因是受《劳动法》和相关法规、***策影响,教师的退休金、保险金、加班费等成本性开支增多。

6.师资队伍的变化

家心幼儿园教师学历自1995年起大幅提升至大学本科水平,一是受1995年颁布的《教师法》影响,二是受1995年后各项教师学位进修制度制定和相关培训机构成立的影响。

三、讨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有下列八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研究者的建议分列其中。

(一)定位不明产生的问题

已有研究表明,定位不明产生的问题既包括未将幼儿园定位为学校所产生的管理问题,①又包括大学幼教系定位不明所产生的幼教师资培养问题。②通过家心幼儿园的个案,研究者发现,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等对幼儿园及个人角色的定位不一,从而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

对私立幼儿园及其教师的定位不明,导致法令适用范围混乱,每个人都以对自己有利的法令条文为依据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园方与教师由于存在这方面的认知差异而容易产生磨擦,难以形成一个有共同愿景、目标的发展共同体,幼儿园也难以成为一个成长型组织。例如:家心幼儿园休假、退休金和加班费的支付方式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执行,而薪资支付方式则是按照公务人员的薪级制支付。教师在涉及自己的薪资和福利时会兼用《教师法》和《劳动法》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条款,因此教师会觉得自己和公办幼儿园教师相比同工不同酬,“园方只是按公办幼儿园的八成支付我们薪资,我感觉很不公平”“虽然我们的加班费是按《劳动法》规定支付的,可是制度是参照公办幼儿园制定的,譬如也要搞毕业典礼、户外活动等,这些额外劳动园长就不付我们加班费了”。事实上,依《劳动法》规定,新员工第一年是没有带薪假期的,家心幼儿园出于人性化考虑为新教师提供了7天假期,但对于教师而言,相比公办幼儿园教师,他们还是少了许多假期。王园长说:“年资越久休假越长……但是教师们反映最多的还是说他们没有寒暑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安装 原版全文

幼儿园与教育主管部门间也因各自定位不明而产生不良的互动关系。教育主管部门希望幼儿园的一切制度依照***府部门相关规定制订和实施,因此当家心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没有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时,教育主管部门在评估考核时就没有把它评为优秀。

此外,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定位也有自己的看法。家心幼儿园根据《劳动法》规定从2001年开始实施每周休二日工作制,但有的幼儿家长却希望幼儿园能在周六提供服务,也有的家长希望平日幼儿的留园时间可以延长至下午6~7点。为了生存,许多私立幼儿园不得不满足家长的需求。

许多学教育出身的私立幼儿园园长对自己的定位也感到困惑。“他们(指家长)把我当成生意人,很多人,包括官员、学者等,会称我们为‘业者’。以前我一直觉得我是在做教育,是靠私人力量办学。现在我慢慢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业者就业者吧。”许多私立幼儿园园长或负责人很不喜欢自己的幼儿园被定义为营利组织。

那么,私立幼儿园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组织?研究者拟从组织的特性和组织的运作模式、程序及内涵两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1.组织特性

从表6来看,私立幼儿园应该属于营利组织。

2.组织的运作模式、程序及内涵

从司徒达贤提出的COPRS组织运作模式来看,私立幼儿园和一般企业组织的运作模式是雷同的。COPRS组织运作模式即指结合人力资源(Participants,简称P)、财力资源与物力资源(Resources,简称R),经由某些有组织的活动(Operations,简称O),创造某些有价值的服务(Service,简称S),以服务社会中的某些人(Client,简称C)。①

表7以COPRS组织运作模式为指导,将企业组织与私立幼儿园作一对照,以比较企业组织与私立幼儿园在运作程序和内涵上的相似性。从表7可以看出,企业组织与私立幼儿园的运作程序相当雷同。也就是说,私立幼儿园应是企业组织形态中的一种。

综上所述,在幼教领域,相关机构和相关人员各自的定位不明一直是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②本研究发现,幼儿园、园长、教师、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对各自的定位不一,致使许多问题产生,如人际沟通问题、幼儿园营运方向与策略问题、幼教***策与法令的制订与执行问题等。自1998年起,《劳动法》规定私立幼儿园教师适用《劳动法》管理。这一规定的出台表明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幼教主管单位均应视私立幼儿园为营利组织,属于企业范畴,因此园内规章制度应以《劳动法》为主要依据制订;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相关的***策、法令时,应视幼儿园的办园性质而定;私立幼儿园教师应按《劳动法》的规定检视园方在薪资与福利方面是否合法,而不是以公办幼儿园教师为比较对象,因为公、私立幼儿园教师适用的法律法规是不同的。

(二)市场取向影响专业取向的问题

家心幼儿园增设艺术课程、加强美语课程、外聘艺术课程教师等都是为了适应家长的需求。例如,家长大多认为外聘的艺术教师较为专业,如果幼儿园为节省成本而不外聘艺术教师,将导致生源流失,因此聘请艺术教师实为无奈之举。又如,幼儿园里许多设备本不需自购或无需常常更新,如某些大型游乐设施等,但因为“家长多只以设备的好坏、新旧或有无来评价幼儿园,或以此作为选择幼儿园的标准,因此我们只好迎合家长的期望”。在访谈时,王园长说:“幼儿园每天正常的入园时间是上午8:00至下午4:00,但家心幼儿园强调以服务行业的标准为准绳,因此幼儿在园时间以满足家长的工作需要为原则来安排,延长为上午7:30至下午7:00。如有需要,周六也开放幼儿园。从实施每周休二日工作制以来,只要有家长要求周六将幼儿送来幼儿园,即使只来三五个幼儿,幼儿园也要安排教师来照顾幼儿。”“根据很多家长希望自己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入园或入托的要求,我们成立了托儿所,接收年龄较小的幼儿,又成立了托育中心,接收放学后无人照管的小学生。”

教学不断增加特色,与市场营销策略密切相关。“私立幼儿园与一般企业经营的不同点在于一般企业的产品有生命周期,但幼儿园的产品是幼儿,本质上是没有生命周期的,因此在营销策略上,一般企业是出售推陈出新的新产品,而幼儿园只能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增加一些新东西,如艺术课程、美语课程等,或是强调某种教学法。”

服务项目增多了,服务时间延长了,收费自然会提高。然而,在幼儿园评价中,如果幼儿园设有才艺课程或是收费不符合教育行***部门的规定,均无法被评为优秀幼儿园。幼儿在园时间过长、教学法追风赶潮等也是专业人士呼吁要注意的问题。①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私立幼儿园迎合市场需求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市场取向的经营与专业取向的经营并不必然产生冲突。如何在市场自由竞争理念下保证教育质量,这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营利组织的主要目的是营利。要提高利润,就要强调成本控制与收益提升。随着教师学历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幼儿园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只依靠提高收费标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如果某所幼儿园收费过高,致使家长负担过重,家长就可能不会选择这所幼儿园。因此成本的控制也应该是幼教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数据显示,家心幼儿园下学期幼儿人数总是比上学期多12~38人,上、下学期幼儿人数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成本压力。此外,若一个班级幼儿人数不足额,也会造成成本的压力。园方不能因为上述两个原因而随意缩编教师,原因是幼儿园培养一名合格的教师也不容易,若随便辞退,需要时很难及时找到合适的教师。另外还有工作人员的问题。在园幼儿130名左右的私立幼儿园通常需要支付6名工作人员(司机、厨师、清洁工、随车助理等)的薪水,其成本负担是相当重的。家心幼儿园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的另一个原因是有近一半的时间里活动室里会同时有三位教师,即两位专职教师和一位艺术课程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在上艺术课时只做艺术教师的助理,协助管理活动室事务,这对教师而言是一种人力浪费,对幼儿园而言则是成本的增加,对家长而言是学费的提高,还未必能提升教与学的质量。那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看来还是市场导向衍生的问题。私立幼儿园是否能找到解决这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良策呢?幼教主管部门或学术研究者是否可以为私立幼儿园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咨询服务,协助他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呢?

(四)幼托整合问题

近年来很多学者不断呼吁幼托整合,②幼教主管部门也资助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研究,③但幼托整合***策一直没有出台。像家心幼儿园这样上午教育、下午保育、晚间托儿服务的模式已经成为大部分私立幼儿园的办学模式,而大部分托儿所与幼儿园的办学模式区别并不大。由此看来,***府部门应从***策层面迅速解决幼托整合的问题。

(五)成本核算问题

一般企业每年盈亏情形都有清楚的账目,但家庭式或小型的私立幼儿园通常不重视会计工作,以致每年的盈亏情况多属管理者的主观感觉。“一学期下来大概少五百万……但是我实在没办法给你提供成本核算。我觉得算起来挺难的。”本研究虽然呈现了家心幼儿园近年来的办园压力,但也无法说明家心幼儿园每年营亏的具体情形,自然也无法了解私立幼儿园激烈竞争的环境对家心幼儿园的生存威胁究竟有多大。同样,家心幼儿园也没有具体数据去向教育局证明自己有提高收费的必要。诸如此类问题均属成本核算问题。

(六)幼教师资职前与在职进修问题

教师对法律及其与自身的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对承担艺术、语文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缺乏信心,对人力资源管理和成本核算等方面知识也知之甚少……诸如此类职场所需的知识是否应成为幼教师资职前与在职进修的课程,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安装 原版全文

(七)***府部门对档案数据和基本调查资料的管理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欲查阅历年台北市托儿所人数、双语补习班数量以及幼儿人数、教师与园长每年教科研的主要内容等档案数据或基本调查资料,很遗憾均未能如愿得到。***府部门在档案数据和基本调查资料管理方面的欠缺,使研究者无法根据原始资料了解整个幼教生态的变化,从而使得鉴往知来的研究工作遇到许多困难。经过此次研究,研究者深深体会到档案数据与基本调查资料管理的重要性,期望***府相关部门能在这方面更有所作为。

(八)***策、法令的影响力问题

一个***策或法令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可能在设计之初是无法完全预料的。例如,有关在小学实施英语教育的规定加速了全美语幼儿园的成立和私立幼儿园加强美语课程的趋势,从而大幅降低了英语学习的年龄层;《教师法》公布后,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大幅提高;私立幼儿园适用《劳动法》,教师的薪资与福利均获得相应法律保护;小型儿童托育机构免办“建筑物使用执照变更”的规定使得幼儿园能拥有更多自,但也为补习班进入幼教领域提供了便利,使幼儿园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环境,幼教生态也随之改变。因此,***策规划者和法令制订者在规划阶段就应系统思考并做好相关配套工作,以期收到预期效果。

本研究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探讨台北市一所私立幼儿园过去18年的变化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并进而探讨这些变化与互动关系所蕴含的意义。本研究期望通过时间序列上的生态变化来看目前幼教领域需要关心的问题和对***策规划的期望,因此对于某一时刻或某一时段幼儿园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策略以及该应对策略对内部教育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均未深入探讨。此外,讨论与建议中的每一个问题均可成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议题。本研究虽是一个个案研究,但因为是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来探讨问题的,因此希望能借此抛砖引玉,引发研究者新的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创造力〔M〕.杜明城,译.台北:时报,1999.

徐联恩.企业变革系列研究〔M〕.台北:华泰,1996.

许士***.管理学〔M〕.台北:东华,1990.

陈金贵.美国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M〕.台北: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书部,1994.

FELDHUSEN J F. Creativity: A knowledge base, metacognitive skill, and personality factors〔J〕.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1995,29(4): 255-268.

JAMES G K,ANN M R,B E A,et al. Handbook of community psychology〔M〕.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1995.

RUNCO M A.Personal creativity: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al issues〔J〕.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1996,72:3-30.

RUNCO M A,WALBERG H J.Personal explicit theories of creativity〔J〕.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1998,32(1):1-17.

生态系统理论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生态系统理论10篇

学习

erp系统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erp系统10篇,内容包括仓管erp系统,erp仓储系统。为了提升企业运作效率,我们需要整合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体系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而作为ERP的载体,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依

学习

大学学委工作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学委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大学学委工作总结1000字,大一学委工作总结范文。(一)“与信仰对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校团委利用重大节庆纪念日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如以***活动月和植树节为契机,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以清明节为

学习

舞蹈培训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培训,内容包括舞蹈培训班剧目推荐,舞蹈培训合集多片段。4、波尔卡舞蹈培训班,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清路阳光嘉园15号。5、舞蹈梦舞蹈培训班,地址:无锡市南长区清扬路128号。(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工程监理总结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监理总结,内容包括工程监理技术总结,工程监理总结100字。二、对现场所有进场材料、人员、机械设备进行记录核查,对质量上不符合要求杜绝用入工程中,针对在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时,做到提前到达旁站位置,检查施工准备工作是否

学习

反腐倡廉标语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反腐倡廉标语,内容包括发布反腐倡廉宣传短句,反腐倡廉的标语大全。3、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4、民主集中,民族复兴;独断专行,自毁前程;***风正,世风日正;勤***爱民,国运昌盛。5、壬午年马到成功,倡廉***两袖清风。

学习

生态旅游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旅游10篇,内容包括生态旅游案例国内,生态旅游景点有哪些地方。(一)生态旅游定义及内涵分析正式把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一个***术语的是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

学习

重装系统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重装系统10篇,内容包括电脑系统重装,重装系统介绍大全。相信很>>不要着急重装系统重装系统照样好用警惕重装系统后遗症远程重装系统手记重装系统后修复FlashGet“重装系统”前的备份远程帮MM重装系统重装系统显身手重装系统

学习

会计试用期个人总结模板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试用期个人总结模板,内容包括试用期总结万能模板,会计工作试用期的自我总结怎么写。我深知作为财务工作人员,肩负的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重托和大家的信任,更好的履行好职责,就必须不断的学习。因此我始终把

学习

药学专业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药学专业10篇,内容包括药学专业导读内容,药学专科专业。3、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3年;4、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从事药学或中药

学习

质量监管论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质量监管论文,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论文原文,产品质量管理论文集锦9篇。(二)财***监管的范围由于财***分配活动所覆盖的范围决定了财***监督的内容,而财***监督的内容也因经济体制、财***模式及***府职能的演变而表现出一定的区别,

学习

电脑系统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电脑系统10篇,内容包括电脑系统软件知识图解,电脑系统详细评测解。4、等待电脑会***对应的Yosemite操作系统。5、在操作系统页面点击Mac磁盘***标,选择安装路径。6、点击电脑右下角的安装按钮。7、等待电脑安装操作系统,完成

学习

保护生态环境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保护生态环境10篇,内容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这十年心得体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书合集10篇。二.保护水资源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是甘甜的。但有时又是苦涩的;水是宝贵的,但有时它又泛滥成灾;水是清冽的,但在一些

学习

生态学原理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学原理10篇,内容包括生态学过程和生态学原理,10个生态学原理。生态学上原始合作关系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利益,但彼此分开后,各自又都能够***生活。我们常见的同种动物往往以群居形态生活。这

学习

操作系统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操作系统10篇,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简介建议收藏,操作系统简介怎么写。4、文件管理。有效地管理文件的存储空间,合理地组织和管理文件系统,为文件访问和文件保护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及手段。5、用户接口。用户操作计算机的界面称为用

学习

生命教育理论论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生命教育理论论文,内容包括生命教育的论文1000字,生命教育的论文。二、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策略基于以上对当前高校思想***治理论课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笔者认为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

学习

工业工程管理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业工程管理论文,内容包括工业工程与管理发表论文,工程管理介绍论文。二、我国企业工业工程的发展策略及趋势(一)工业工程的发展策略1.革新观念和认知。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工程知识的理解与深入,需扩展渠道实现工业工程知识的传

学习

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内容包括企业的数字化管理论文,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论文范文。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当今大势所趋,国内外许多企业集团都纷纷争相上马,极力把这种先进的管理思想融入企业为其谋利。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实施企业管理

学习

园林管理论文模板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园林管理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园林专业论文题目大全,如何写园林管理方案范文。2.2施工人员素质差、缺少科学施工意识园林建设的顺利进行,主要依赖于园林的施工管理,而施工人员是管理的主要参与者。现在我国园林施工人员的专业水

学习

文学理论教学论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文学理论教学论文,内容包括文学课程论文怎么写,文学理论教程相关论文。变异教学理论强调,为了领会事物的本质特征,就必须注意它与其他事物有何差异。要注意到该事物在哪个方面与其他事物不同,在差异的比较过程中,逐渐掌握事物的

学习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论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论文,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基金论文研究思路,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方面的论文。其一,基金征缴中的“打折征收”,导致了“新隐性债务”。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对社会养老保险缴费采取“优惠征收”、“打折征收”的办法,加上

学习

会计学原理论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学原理论文,内容包括会计学原理论文题目推荐,会计学基本原理论文。

学习

财务预算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预算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写财务预算管理论文该怎么找资料,论文财务预算管理意义。3.围绕实现财务预算,落实综合质量考评制度。预算与控制密不可分。预算的编制既是一个计划过程,同时也是确定控制标准的过程,而预算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