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贸易10篇

经济贸易篇1

「关键词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WTO/区域经贸合作/一国四席/更紧密经贸伙伴关系

2003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香港特别行***区财***司共同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安排》)文本以及有关磋商纪要。决定在中国作为国家与香港作为单独关税区之间将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的签署,在为振兴香港经济、促进内地与香港在经贸领域深层融合提供新契机的同时,也将为WTO框架下建立“一国四席”的区域贸易协定提供蓝本,这在WTO体制内无疑是个创举。

一、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背景及内容

我国内地与香港进行区域经贸合作的模式选择经历了一个从“自由贸易区”到“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转变。2001年底,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WTO)成员方后,香港中华总商会向特区行***长官***提出一份报告,希望在香港与内地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以便香港能够充分利用中国“入世”后的过渡期,先行进入内地市场。2002年1月,外经贸部安民副部长与香港财***司梁锦松司长,就***先生正式向中央提出建立内地香港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在北京进行了第一次磋商,定名内地与香港的未来合作模式为: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较之传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经贸合作形式,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所涵盖的范围更广,更具灵活性。传统的自由贸易区主要涉及货物贸易、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等事项,而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内容,在范围上大大拓展了。从本次达成的《安排》协议文本来看,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将涉及货物贸易的关税与非关税措施、服务贸易自由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等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

1.货物贸易领域。在香港继续保持零关税的同时,内地将自2004年1月1日起对香港有较大实际利益的273个税目的香港原产地货物进入内地市场实行零关税,其他香港原产地货物不迟于2006年1月1日实行零关税;双方将不对原产于对方的进口货物采取与世界贸易组织不符的非关税措施;内地将不对原产于香港的进口货物实行关税配额。

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撤除,内地与香港的生产商更有条件按照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经营的区域布局,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资金、技术、人员、原材料、信息的无障碍双向流动,从而产生更大的贸易扩大效应[1],实现两地贸易领域的深层融合。

2.服务贸易领域。将从2004年1月1日起,对香港提前实施内地对世贸组织成员所作的部分开放承诺,此次向香港进一步开放的服务业涉及管理咨询、会展、广告、会计、建筑及房地产、医疗及牙医、分销、物流、货代、仓储、运输、旅游、视听、法律、银行、证券、保险等17个领域,其中对除法律、会计、审计和认证等外的其他管理咨询服务业、会展服务、广告、房地产及建筑专业服务、除盐和烟草外的分销服务、物流、货代、仓储、运输、旅游等,允许香港企业以独资形式从事该项服务业;对医疗及牙医、法律、保险等服务业,降低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的门槛;对除法律、会计、审计和认证等外的其他管理咨询、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货代、仓储、视听、银行、保险等服务业降低注册资本和资质条件或提高最高股权比例;此外还对部分服务业放宽地域和经营范围限制。

3.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根据《安排》,将对贸易投资促进、通关便利、法律法规透明度、电子商务、商品检验检***和质量认证、中小企业合作、中医药产业合作等7个领域,简化手续,提供便利。

二、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与WTO规则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是与WTO最惠国待遇原则相冲突的。根据《关贸总协定(GATT)1994》第1条的规定,各缔约方一般不得在其贸易伙伴之间造成歧视,任何缔约方给予原产于或运往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的任何好处、优惠、特权或豁免,应当立即地与无条件地给予原产于或运往所有缔约方境内的相同产品。这一最惠国待遇原则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第2条)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4条)中都有规定,成为WTO规则体系的基础。而我国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是要在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之与其他WTO成员之间更为优惠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这会在WTO不同成员方之间造成了一种“歧视”而违反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这也是区域贸易协定常遭到协定外成员非议的根源。

然而,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作为一种类似于自由贸易区的区域经贸合作形式,其实是为WTO规则所容许的。作为一种特殊的例外,GATT第24条允许建立区域贸易安排,但必须符合某些严格的标准[2](p.81)。根据WTO协议和区域贸易协定委员会的规定,WTO成员可以依《关贸总协定1994》第24条和《关于解释关贸总协定1994第24条的谅解》成立关税同盟及自由贸易区;或依授权条款(EnablingClause)签订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贸易协议;或依《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5条(经济一体化)签订以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为目的的经济一体化协议。GATT1994第24条及其谅解中写道,通过自愿签订协定发展经济一体化,“对扩大贸易的自由化是有好处的”。“不得阻止各缔约方在其领土之间建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或为建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需要采用某种临时协定。”GATS第5条形成了一系列有关服务贸易区域自由化安排的规定,明确了“不应阻止任何成员参加或达成在参加方之间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宗旨”。

从WTO及GATT肯定区域贸易协定的动因上看,WTO及GATT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有利于锁定区域贸易自由化或推动区域贸易制度改革[3](p.218);WTO或GATT可以利用区域一体化协议作为实验室,以试验那些还未在多边范围内提出的合作问题[3](P.238)。正如著名国际经济法学者杰克逊教授所言:“一般认为,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在其成员间相互贸易中消除壁垒,是朝着普遍的贸易自由化迈出的一步,只要其特惠安排无损于非成员的贸易,就应允许。”我国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是在无损于对其他WTO成员所作的承诺前提下对两地经贸关系所作的优惠安排。《安排》在第一部分就规定了其总体目标是:逐步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实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歧视性措施;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因此,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符合WTO及GATT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内在要求,在制度基础上两者具有契合点。

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上讲,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属于一种较低层次、宽松性的区域贸易协定形式。在经济学上,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一般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组织形式的若干阶段: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GATT第24条规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有三个层次:关税同盟(CustomsUnion)、自由贸易区(FreeTradeZone)、为成立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所缔结的“临时协定”(InterimAgreement)。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或共同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有着共同的对外贸易***策。根据WTO有关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定和精神以及WTO成员订立区域贸易协定的实践,区域贸易协定形式事实上并不囿于GATT第24条规定的三个层次。除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外,“经济合作协议”等也是为一些成员方所采用的区域贸易协定形式,并得到WTO的认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作为在WTO框架内的一种新的区域贸易协定形式,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同时,也将实现自身经贸合作层次的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WTO协定》规定协定本身和区域贸易协定的主体可以为单独关税区,为了将“单独关税区”的法定概念纳入整个WTO多边贸易规则之中,《WTO协定》在最后的“解释性说明”中指出,“本协定及多边贸易协议中所用‘countryorcountries’应理解为包括WTO的单独关税区成员方,‘national’一词的表述,应读作适合于单独关税区”[4](p.44)。而同属WTO成员的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作为一国家内的不同关税区,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完全符合WTO规则。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域经贸合作的最新实践。

三、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对WTO的影响

此次内地与香港《安排》的签署,不仅仅标志着一个新的区域贸易协定的诞生,它对WTO有关区域经贸合作的理论与实践,对WTO成员之间权利义务的安排,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于同为WTO成员的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同属一个国家,因此就其实质来说,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是一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而不是国家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这在GATT和WTO体制内的区域经贸合作安排中,是一个创举。根据GATT1994第1条和第24条的规定,在传统的GATT和WTO有关区域经贸合作的框架中,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和现存的区域特惠安排包括以下几种情形:适用于列入GATT附件一的两个以上地区间的特惠安排;适用于以共同、保护关系或宗联结在一起,列入GATT附件

二、

三、四中的两个以上地区间的特惠安排;美国与古巴共和国之间的特惠安排;列入GATT附件五的邻国之间的特惠安排;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特殊贸易安排;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或为建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需要采用的临时协定等情形。随着多年来国际***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深刻演变,区域特惠安排作为适用于宗主国与附属领土之间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了,因而从目前来看,以上这些情形都可归结为有着特殊历史或现实联系的国家间的区域经贸合作安排,当然在此基础上,也存在着区域经贸合作组织之间或区域经贸合作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的情形。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内的不同关税区之间在WTO框架内的区域经贸合作模式,我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是迄今为止WTO体制内所绝无仅有的,它代表了对WTO有关区域经贸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同时这也就意味着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必须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在没有先例可循的基础上,探索《安排》内外WTO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平衡问题。

权利义务的平衡是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区域性经贸合作安排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在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安排》内外WTO成员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安排:中国内地或中国香港与其他WTO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安排;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之间的权利义务安排。

如何处理我国内地或香港与其他WTO成员之间权利义务安排的问题是关系到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区域经贸合作模式能否被WTO成员普遍接受的关键性问题。我国内地或香港与其他WTO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安排适用WTO的一般规定(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其各自的入世承诺。GATT和WTO对区域经贸安排作为最惠国待遇的例外而允许其存在的重要前提是“这些安排应该帮助贸易在集团内国家间自由流动,不增加对集团外国家的贸易壁垒”,“区域一体化应该是多边贸易体制的补充,而不应对其造成威胁”[2](pp.81-82)。GATT1994第24条对此作了具体要求:成立关税同盟或订立“临时协定”时,对其非成员的缔约各方征收的关税与实行的其他贸易规章,大体上关税不得高于该同盟成立或该临时协定订立之前的税率总体水平;对自由贸易区或导致成立自由贸易区的临时协定来说,各组成方保持的关税与其他贸易规章,以及该自由贸易区或临时协定成立或订立时适用于对非该区或该协议成员的缔约各方贸易的关税与其他贸易规章,不得高于或严于在该自由贸易区成立或该临时协定订立之前同一组成区现存的相应关税与其他贸易规章。因此,我国内地与香港在实施《安排》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履行各自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对其他WTO成员所负担的义务,遵守最惠国待遇原则,以免授人以柄。

在实施《安排》的过程中,货物原产地和香港公司的界定是区分《安排》内外WTO成员权利义务的关键。在货物贸易领域,主要体现为货物原产地标准;在服务贸易领域,主要体现为香港公司的身份界定。根据《安排》第五部分的规定,《安排》共有6个附件,其中包括适用于《安排》的原产地规则、原产地证签发程序和合作监管机制,其将对适用于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优惠原产地规则作出具体安排。在界定“香港公司”的问题上,《安排》首先借鉴了法人国籍的界定标准。尽管香港只是中国的一个单独关税区,但在定义公司身份上可以借鉴确定法人国籍的做法。世贸组织规则没有专门确定公司国籍的条款,但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中有类似的条文,即:参加经济一体化的任何参加方的服务提供者,如果是根据参加方的法律所设立的法人,则有权享受该协定项下给予的待遇,只要该服务提供者在该协定的参加方领土内从事实质性商业活动。《安排》采纳了这两项标准,规定香港企业应为:根据香港特别行***区《公司条例》或其他有关条例注册成立;在香港特别行***区从事实质性商业经营。《安排》进一步对“实质性商业经营”作出了解释性规定,对业务性质、税收缴纳、经营资历、经营场所、员工比例加以明确要求,充实了区域贸易协定中关于参加方企业身份界定的内容,为“实质性商业经营”这一抽象概念提供了一套具体的解释规则,有利于对《安排》内外的WTO成员的权利义务作出区分安排。

在《安排》内WTO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平衡问题上,实施《安排》时,内地对香港实行“零关税”,香港相应的调节措施不多,就会造成内地与香港之间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中的权利义务不平衡。本次《安排》的达成,被香港各界誉为内地赠送的“大礼包”,反映出在当前内地对香港作出的利益让度要大一些,这主要表现在货物贸易中的进口零关税和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上。但由于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是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进行,双方利益的协调在形式上不宜过于强调对等操作,而应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全局观念和长远利益来综合考虑[5](p.32)。此外,从中国内地的贸易自由化的努力方向和《安排》双方达成的自由贸易水平的趋近程度上看,也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贸易自由化精神的。在“入世”过程中,中国要求以发展中国家的名义加入WTO,而香港是以发达经济体的名义加入WTO,根据GATT东京回合达成的“授权条款”,发展中成员通过加入某些与发达成员缔结的协定,可以获得单向的贸易优惠待遇,这就使得香港作为发达经济体可以给予内地更优惠的条件,从而保护并促进中国内地一些弱势行业的发展。因此,从全局和长远角度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实现了《安排》内WTO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平衡。

四、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对“一国四席”下两岸四地经贸法律框架的影响

2001年12月11日和2002年1月1日,中国与中国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先后成为WTO正式成员后,连同于1995年1月1日分别成为WTO创始成员的香港和澳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WTO体制内的“一国四席”局面。从国际层面看,在WTO体制内,一国四地都是WTO这一国际经济组织的平等成员;从国内层面看,中国内地与中国台北、香港、澳门在法律上是同一国家下的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关系(注:另一种提法是将中国、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与中国澳门视为国家与其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关系。)。

在内地与香港关于“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磋商过程中,明确此次内地与香港达成的《安排》未来将同等适用于澳门,而台湾与中国内地市场血脉相连,迟早也将融入到“安排”的框架下(注:事实上副***萧万长就提出过“两岸共同市场”的构想,成立了“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有关“中华经济圈”的呼声也预示了建立两岸“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迫切性,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称之为“华人经济区”(ChineseEconomicArea)。)。以内地与香港的《安排》为开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将对“一国四席”下两岸四地经贸法律框架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未入世之前,根据《香港特别行***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区基本法》的规定,我国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后,香港和澳门将保持原有的经贸法律制度不变,这样在我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和台湾之间事实上形成了四种不同的经贸法律制度体系。由于各自的经济、社会***治背景及其法律文化的差异,两岸四地的经贸法律制度体系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在涉及两岸四地经贸关系的法律调整上,以我国内地调整涉台经贸关系的法律规范为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一般性的涉外经贸法律法规,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外贸易法》等;其二是专门性的涉台经贸法律、法规,如《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对台湾地区贸易管理法》等。但在我国内地与台湾相继入世后,原有经贸法律框架的弊病日益显露,主要体现在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适用、双向投资和金融合作中的法律问题[6](pp.59-61),这些法律规范或者与世贸组织规则相冲突,或者不能体现入世后我国内地与港、澳、台之间的特殊法律关系。直接以WTO规则调整两岸四地的经贸法律关系,似乎能部分地解决“一国四席”下两岸经贸法律制度不统一所带来的问题。但是从WTO协定和我国的相关法律,以及WTO规则在国内法上的地位来看,WTO规则不能在我国直接适用,而应通过我国的国内立法程序,逐步将WTO规则转化为国内法,因而这仍然属于在我国内地建构单边的涉港、澳、台的经贸法律制度的范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在WTO中拥有四个席位,若要完全按WTO现有规则或机制来处理两岸四地的经贸关系,就不能体现“一国四席”的性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填补了调整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一般规则与我国两岸四地单边经贸法律制度之间法律规范的缺位,由此形成WTO框架内的“一国四席”,以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为表现形式的区域贸易协定与两岸四地各自的经贸法律制度共同组成的新的经贸法律框架。

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对两岸经贸法律框架的最具创想之处,是要在开展两岸四地区域经贸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一种特殊的“一国四席”下两岸经贸争端协调解决机制。在两岸未入世之前,由于两岸四地同属一个国家,而国家与其所属的单独关税区之间发生贸易争端的,一般可以通过磋商或协商的方式解决,或干脆通过行***隶属关系将贸易争端解决在萌芽状态[7](p.28)。但在入世后,在WTO体制中,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北相互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平等成员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分别具有平等的代表权、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的申诉权和责任承担制度以及平等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权利等。由于我国坚持以发展中国家成员身份加入WTO,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相应地作出不同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承诺,因而我国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作为***的WTO成员在世贸组织框架内享有和承担内容不同的权利义务,并且由于各自立场不同、具体经济利益不同,在我国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之间如果出现一些贸易争端,也是正常的。根据《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书》(以下简称《谅解书》)第1条规定,该《谅解书》的规则和程序适用于该《谅解书》附录1所列各项协定的磋商和争端解决规定所提出的争端和各成员之间有关它们在《WTO协定》和该《谅解书》规定下的权利和义务的磋商和争端解决。因而,在WTO体制内,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上述适用范围内的争端,属于WTO不同成员之间的争端,可通过WTO争端解决程序解决。解决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双边磋商,另一种是由第三方即专家小组(直至上诉机构)裁决。今后在WTO体制内解决内地与港澳之间贸易争端时,可能会在磋商阶段得以解决,但在上,由于其目前事实上行使不受中央任何机构管理的地方治权,不排除其利用WTO第三方裁决制度将两岸贸易争端***治化的可能性。而建立两岸四地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以契约形式约束两岸贸易,并进一步构造特定的贸易争端协调解决机制,就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国家内不同关税区之间的经贸争端,避免使经贸争端***治化与国际化。

五、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对亚欧合作的意义

在亚洲,以“10+x”为主的合作进程正在加强,亚洲经济合作及其制度化的活动日趋活跃。亚欧会议亚洲成员之间的诸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取得了进展,例如新加坡和日本达成了新时代经济伙伴协议、中国和东盟签署了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各国推进区域性经贸合作层次的进程中,以亚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为典型的区域经贸合作组织也在努力探求亚欧之间、亚洲及环太平洋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模式。

2003年5月6日,亚欧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工作组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首次会议,着手尝试在亚欧之间建立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由于上述《安排》是在作为WTO发展中成员的中国与作为WTO发达成员的中国香港之间达成的,根据亚洲和欧洲各国分别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为主的现实,《安排》针对发展中成员与发达成员的各自情形而特别设置的权利义务模式实际上将为亚欧之间建立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提供先例。

根据亚欧会议各方和亚欧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工作组的安排,这种更紧密经贸伙伴关系是类似于我国与香港之间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区域合作形式,是亚欧之间区域经济安排的形式。在亚欧“贸易便利行动计划”和“投资促进行动计划”的背景下,促进贸易和投资将成为亚欧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工作组的工作重心。其中在贸易便利化领域,在动植物检***程序和无纸化海关手续及采用风险管理等现代海关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合作领域可以对亚欧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起到补充作用,这些领域包括运输、信息与通讯技术和人力资源开发。可以看出,亚欧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的建立是要以贸易便利化为起点,以贸易和投资的促进为现阶段的主体内容,进一步辐射至其他领域。而我国与香港之间的《安排》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建立亚欧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将要涉及的主要问题,因此,《安排》可以为我们在未来的亚欧合作制度设计中提供有益参考。可以预见,在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基础上,亚欧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的内容将拓展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而在这些领域中的具体安排方式更需要发展中成员的权衡考量。《安排》在WTO发展中成员与发达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设置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成熟的现实模式和思维路径,避免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承受过重的义务和负担难以实现的承诺。

亚欧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建立将继欧盟—墨西哥自由贸易协定等自由贸易协定以来,进一步突破区域经贸安排的传统“区域”框架,其对两大洲之间的经贸合作、对WTO谈判议程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白冰,王健平。互惠互利共求双赢——更紧密经贸关系将给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带来新商机[N].新华每日电讯,2003-06-30(3)。

[2]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贸易走向未来[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伯纳德??霍克曼,迈克尔??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治经济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赵维田。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5]左连村。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对提升粤港澳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探讨及前景展望[J].国际经济合作,2003,(2):30-34.

经济贸易篇2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理论、李嘉***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F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F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成人文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人生产成本。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经济全球4E-F的中国收入分配: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可能改善分配状况,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分配两极化问题,而且国家对经济和分配的调控力度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可能被削弱,因此合理建构劳动和分配***策体制非常必要。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经济贸易篇3

1、区域化、贸易全球化对我国经济产业的影响

国际经济的全球化,一定会出现国际经济的区域化,因为国际贸易的持续自由化,增强了国家本身的国际经济竞争能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将几个国家之间创建起相互协作的贸易关系,这样的区域化设置,会降低区域内经济贸易发展的阻碍,达成区域内相互互利的方针,可是,在区域内经济贸易协调进展的时候,有的发展中国家的相应的经济行为也会使得经济贸易全球化的经济矛盾加剧。

2、国际经济贸易是否面对可持续、生态化等问题

对于我国当今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国在欧盟的绿色贸易里受到的限制惩罚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已经或早已面对着可持续及生态化的问题。

二、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性

1、国际贸易的发展属于经济增长的必然趋势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经济的发展不但是立国之根本,也是发展之根基。在当前的形势下,国民经济的增长形势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化转向当今的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无法分离的,可是对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作用的方式就是贸易,而国际贸易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项。

2、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强化了企业的国际竞争理念

发展国际经济贸易,一定会引发国际市场的竞争,从本质上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潜能激发出来,从而使得企业的高素质技术团队以及营销人员的基本技能都会获得显著的提升,这样的良性竞争使得企业在困难中有了生存的力量。

3、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科技的改革紧密相连

通过科技创新的方向来看,发展国际经济贸易更有意义。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不但可以展现出国民经济的增长,还可以在一定基础上加快企业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让科技获得发展、国际贸易与经济之间构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新趋势

1、跨国企业的迅速崛起

跨国企业是目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推助器。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时,跨国企业就见证过一个发展极为良好的阶段,内部的贸易是全球贸易总额的1/3,不同的跨国企业之间的贸易是全球贸易总额的1/3。对于制造成品的贸易企业来讲,跨国企业的比例越来越明显。通过技术贸易来看,跨国企业切断了70%至80%的国际技术创新以及90%的国际技术贸易。当前,全球的跨国企业,掌握了全球生产总值的40%到50%,90%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全球对外贸易总量的2/3,世界500强的大型跨国企业的总产值已经是全世界总产值的45%,并且,跨国企业的跨国联盟加快了过密贸易的进步。

2、贸易自由化的加强

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在某种程度来讲具有内在的驱动贸易自由化的特点。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因为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国际分工的逐渐深入,贸易的全球化不仅是就其参与的主体或者是承受的客体来讲,都要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开阔很多。通过参与的主体可以发现,全球大多数国家,不论是主动融入还是被动牵涉,都将经济的触角蔓延到全球各个地区,国际贸易的对象已经不再只是货物贸易的范围,现在已发展到包含了金融、服务、技术乃至直接投资的贸易。

3、电子商务的崛起

电子商务作为目前全世界范围里流行的一种新颖的商务形式,正引发了国际贸易范围里的另一个***。通过联合国评估来看,假如在全世界国际贸易里都采用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加以,每年可以创造约1000亿美金的利益,所以,把这个称之为提升全球贸易速度的改革方式。

四、发展我国国际贸易的措施

1、持续本着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

金融危机过后,国际贸易面对着极为严峻的世界经济环境,所以,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就要在持续坚持的状态下,深入掌握目前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及格局,正确定位,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能力,积极融入到国际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方面。

2、坚持反对以及抵制贸易保护主义

我国是世界主要贸易大国之一,切身感受到了贸易保护主义之害,特别是一些另有目的的国家运用贸易来对我国的经济构成恶劣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最大限度的解决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我国国际贸易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不断优化国际贸易结构以及提升的质量

透过一系列的扶持计划对我国的服务贸易透过引导的方式,扩大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程度,创造良性市场氛围,不断提升高新技术的产业,积极推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并将优良的技术及时引进回国。

4、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加快网络国际贸易的进步

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国际贸易里透过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所以,只有将观念进行转变,提高国际网络贸易的认识,完善电子商务的法律条款,才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发展。

5、引领国内企业积极走向跨国企业

跨国企业属于国际贸易的关键主体,它的发展状态无法避免的会对国际贸易局势非常明朗。通过国家来看,要使用合理的***策调动起社会发展以及实现我国的经济主动性、积极性,扩大跨国经营范围,在全球的市场竞争里获得更加优化的配置,以及更佳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经济贸易篇4

关键词:经济发展;要素增长;技术进步;贸易效应

中***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009-03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马克思、列宁都很重视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交换与生产的关系。“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但从再生产过程看,交换也对生产发生反作用。列宁指出:“没有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而且的确没有这样的国家。”

(二)西方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中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斯密这些论述包含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最初思想。大卫・李嘉***的著作中也包含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此外,约翰・穆勒第一次明确区分了贸易利益和发展利益,他指出,贸易通过多种途径推动不发达国家的发展。

受古典经济学家观点和理论的启发,罗伯特逊首次提出著名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后来,R.纳克斯对这一学说又进行了充实和发展。刘易斯于1954年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他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划分为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对外贸易有助于扩大资本主义部门产品的市场和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随后,亨利・约翰逊指出,按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加权计算,贸易条件将不利于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与此同时,罗伯津斯基提出了著名的罗伯津斯基定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卢卡斯和斯文森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把技术变动作为推动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因素,用来研究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国的经济增长必然对其国际贸易量的变化产生影响,这就是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可从两个层面分析:一是经济增长通过生产方面的变动对贸易产生直接影响,称为生产增长的贸易效应;二是经济增长后,消费需求的变动对贸易产生间接影响,称为消费变动的贸易效应。下面以贸易条件不变为前提分析小国,所谓小国是指该国的进出口贸易变动不能影响国际市场价格,是价格接受者。因此,小国的经济增长没有贸易条件效应,不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

(一)小国情形

1.生产增长的贸易效应

假设小国C,在世界价格既定、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处于均衡状态,A点生产,B点消费,生产两种商品:X(劳动密集型)和Y(资本密集型),出口商品X而进口商品Y。经济增长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张,生产者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在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一个点,以决定两种商品的生产数量。这时生产增长有三种可能:同时扩大两种商品的生产,且等比例增长;同时扩大两种商品的生产,但增长比例不同;扩大一种商品的绝对产量,而减少另一种商品的绝对产量。不同的增长类型产生不同的贸易效应。分析如下:如***(a),以原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A点为原点,用虚线作一新坐标系,新坐标系与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相交,与射线OA一起把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成四段,如下页***(b)。C国生产均衡点的变化可能有五种情况。

(1)C国生产均衡点可能处于OA射线上:说明经济增长后,C国X商品和Y商品产量等比例平衡增长。其他条件不变时,C国愿意出口的X数量和愿意进口的Y数量也将等比例平衡增长,即中性贸易生产效应。

(2)C国生产均衡点可能处于Ⅰ区域内:说明经济增长后,C国X商品和Y商品产量都增长了,但X商品相对增长少而Y商品相对增长多。其他条件不变时,C国将不愿意出口那么多的X,也不愿意进口那么多的Y,贸易流量将减少,即逆贸易生产效应。

(3)C国生产均衡点可能处于Ⅱ区域内:说明经济增长后,C国X商品和Y商品产量都增长了,但X商品相对增长多而Y商品相对增长少。其他条件不变时,C国将愿意出口更多的X,换取更多的Y进口,贸易流量将增加,即顺贸易生产效应。

(4)C国生产均衡点可能处于Ⅲ区域内:说明经济增长后,C国X商品的产量绝对增加了,而Y商品的产量绝对减少了。其他条件不变时,C国出口的X和进口的Y的数量肯定增加,贸易流量必然扩大,即超顺贸易生产效应。

(5)C国生产均衡点可能处于Ⅳ区域内:说明经济增长后,C国X商品的产量绝对减少了,而Y商品的产量绝对增加了。其他条件不变时,C国出口的X和进口的Y的数量肯定减少,贸易流量必然减少,即超逆贸易生产效应。

2.消费变动的贸易效应

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C国内部的消费均衡点肯定也会移动,该点的移动变化情况可能有五种情况,见下***。

(1)消费均衡点可能沿着OA射线扩展:说明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使C国消费的X和Y的数量都增长了,并且X和Y消费量等比例平衡增长,即中性贸易消费效应。

(2)消费均衡点可能处于Ⅰ区域内:说明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使C国消费的X和Y的数量都增长了,但X的消费量比Y的消费量增长的相对较少。C国愿意出口更多的X去进口更多的Y,贸易流量扩大,即顺贸易消费效应。

(3)消费均衡点可能处于Ⅱ区域内:说明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使C国消费的X和Y的数量都增长了,但X的消费量比Y的消费量增长得相对较多。C国不愿意出口更多的X,也不愿意进口更多的Y,贸易流量减少,即逆贸易消费效应。

(4)消费均衡点可能处于Ⅲ区域内:说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消费者收入的变化,C国消费X的数量绝对增加,而消费Y的数量绝对减少。C国不愿意出口更多的X,也不愿意进口更多的Y,贸易流量减少,即超逆贸易消费效应。

(5)消费均衡点可能处于Ⅳ区域内:说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消费者收入的变化,C国消费X的数量绝对减少,而消费Y的数量绝对增加。C国愿意出口更多的X,也愿意进口更多的Y,贸易流量增加,即超顺贸易消费效应。

3.小国情形下的经济增长对贸易和福利的影响

(1)生产要素增加对贸易和福利的影响

在小国情形下,要素增加影响贸易的生产效应,取决于增长要素是丰裕的还是稀缺的。如果增长要素是丰裕的,那么,就存在超顺贸易生产效应;如果增长要素是稀缺的,则存在超逆贸易生产效应。因此,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丰裕要素增加对贸易的扩张效应大于稀缺要素增加的影响。然而,对贸易的总效应取决于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一般规律是:如果消费效应是顺贸易的,那么,丰裕要素的增长就会使该国更加愿意参加贸易;如果稀缺要素增长,那么,总效应将降低该国参与贸易的意愿。

对于要素增加的福利效应,总的来说,资本存量增加或技术进步时,社会福利都会增加。因为这两种变化都增加实际人均收入,使消费水平达到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如果产出增加带来福利的同时,劳动人口也增加,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就不明显。

(2)中性技术进步对贸易和福利的影响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把技术进步分为中性、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三种。而中性技术进步又分为三种类型:商品X、Y同时出现中性技术进步,商品X出现中性技术进步,商品Y出现中性技术进步。

当两种商品同时出现同水平的技术进步,当相对价格不变时,生产以相同比例增长,即生产是中性的,如果每种商品的消费也成比例增加,那么,贸易量将以相同比例增加,即生产和消费的中性增长带来贸易的同比例增长。如果生产是中性的,消费是顺贸易的,则贸易数量将以更快速度增长;相反,若消费是逆贸易的,则贸易数量将以较低速度增长。

在出口商品X出现中性技术进步时,其生产可能性曲线沿X轴扩展,由于生产和消费都是顺贸易的,贸易数量以更快速度增长,社会福利更高。

在进口商品Y出现中性技术进步时,其生产可能性曲线沿Y轴扩展,由于生产是逆贸易的,消费产生贸易的作用较小,贸易数量减少。

因此,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贸易量的影响效果不一样,但福利都会增加。

(二)大国情形

1.在大国情形下,其国际贸易数量变化将影响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即大国的增长会产生贸易条件效应。

2.生产要素增加对贸易和福利的影响

经济贸易篇5

从晚期重商主义学派到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绝对利益论,再到后来的比较利益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剩余产品出路说和“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等都认为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当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根据有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事实,对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提出了置疑。如普雷维什的“中心—论“;巴格瓦蒂的“贫困化增长”模型。他们认为,当今的国际经济体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地带,中心控制,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附于中心国家。

一、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吗

从上面的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也可以看出对于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还有争论,主要存在促进论,阻碍论和折衷论。促进论的代表是罗伯特逊,他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而普雷维什则以“中心—论”表示反对。

为了支持各自的理论,经济学家也对对外贸易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国内外大批学者运用我国的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大都支持外贸,特别是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因为进口贸易也是对外贸易的一方面,所以也有很多学者把目光转向进口贸易,考察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外贸易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了经济增长,不同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情况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是:要对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重新进行审视,不能一味崇拜出口,也要重视进口贸易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重视出口而排斥进口,认为进口会减少GDP的增长,从中世纪的欧洲重商主义学派就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有这样的看法,包括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贸易乘数论也认为出口会带动经济的增长,而进口会抵消这种作用,而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M),明显的告诉人们净出口增加国民收入。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看到进口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出口贸易确实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的一些新情况值得我们深思、重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加工制造业带来的冲击,使得国内的许多制造业企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对出口加工类的企业打击更大,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减退,出口增幅下降。由于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低端产品,高新技术含量有限,我国的制造业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所以出口贸易是否对我国经济增长继续有重大的作用还值得我们去探讨,而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的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被重视。

二、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进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早要追溯到亚当·斯密,他认为出口带来的收益以及换回本国需求的产品没有机会成本的付出,因此必然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后来的大卫·李嘉***也指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就能稳定物价,阻止利润下降的趋势,保证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正因为如此,才有人提出美国能保持如此久的高增长低通胀发展,中国廉价的商品输入是原因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新贸易理论将进口贸易作为主要因素来解释技术进步,认为进口贸易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通过进口技术先进国家的产品,可以使其包含在产品中的先进技术扩散到本国,工业后发国家也可以通过进口贸易,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国内的劳动生产力。对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具体如下:

1.进口贸易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进口国外的先进的机器设备等中间产品,可以提高国内相关产业的生产效率,“干中学”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来掌握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利用技术的溢出效应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通过进口国外的产品,会给国内企业造成压力,促使他们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

2.进口贸易有利于稳定物价。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资源,可以抑制物价的上升,保证利润。这一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表现的较为明显。

3.进口贸易与FDI相互促进。随着进口国进口额的加大,出口国企业为节约成本,绕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会直接到其国内投资;而FDI的进入又会派生出间接的进口贸易,而且会带来技术和管理上的新理念。

经济贸易篇6

[关键词]贸易开放度;索洛模型;经济趋同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023

1引言

新古典济增长理论认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会出现趋同现象,初始状态下劳均产出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应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这一理论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部分学者研究发现,世界范围内并不存在所谓的趋同效应,虽然有一些低收入国家曾发生过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也有许多国家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如果各国之间达到较高的开放程度,就可以实现经济的趋同,但这一理论却缺少相关研究成果。由于贸易开放的趋同理论不仅会成为判断经济增长理论合理性的重要标准,也将对各国制定适当的促进经济增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此,本文希望通过实证研究对此进行探讨。

本文首先根据含有人力资本的索洛模型,将贸易开放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引入生产函数,推导出一国贸易开放对于产出向人均稳态收敛的影响模型,并与相关经济理论以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引入贸易开放度的含有人力资本的索洛模型与经济学理论和相关成果相符,贸易开放能够促进各国向经济稳态的收敛。

实证研究中,本文以此构建计量模型,选取了100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并通过Penn World Table 90数据库和世界银行数据库中这100个国家和地区1960―2014年的相关年度面板数据,分别从贸易开放结果和国家制度方向的角度,将贸易依存度、国家间重叠贸易指数、加权平均关税率和黑市交易费用指数等指标作为贸易开放度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检验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收敛的促进作用,并且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样本选取和回归分析以检验稳健性。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世界各国经济的趋同具有正向效应,这与经济学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相符,此外,回归结果所计算出的模型参数和收敛速度的估计值均良好,符合理论模型的预测值。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在推动世界各国经济趋同、缩小各国之间收入差距等方面,自由贸易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各国应该发展外向型经济、放松管制,建立区域自由贸易区,促进贸易自由化发展,同时,这也启示国际组织在对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援助时,帮助其开放市场可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贡献在于,文章用到的数据为1960―2014年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数据,其计算结果准确性较高、适应性广泛,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能够为各国制定相关***策提供更全面、更客观的数据依据。

2文献综述

21贸易开放与经济发展

尽管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如Romer(1986)、Lucas(1988)、Krugman和Helpman(1985)、Grossman和Helpman(1991),但这并不足以证明贸易开放能够导致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的趋同,这是因为该理论的必要条件是控制了各国开放程度后,初始状态下经济增速较低的国家将会有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这方面却很少有学者进行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朱俊峰和王健(2010)通过对1990―2009年东盟国家国际贸易与宏观经济数据研究发现,在建立自由贸易区和采用外向型经济***策之后,各国存在收入趋同的现象,这验证了贸易开放对经济趋同的促进作用。陈可达等(2011)通过研究1994―2007年欧盟国家的相关数据发现,随着欧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欧盟成员国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经济趋同,并认为这包括了成员国之间相互发展内部贸易而充分挖掘了落后国家的增长潜力。因此,贸易开放能否实现经济趋同的效果,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判断。

22贸易开放程度的衡量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与其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趋密切,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对于如何衡量一个经济体的开放程度则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由于一个国家的贸易开放度是指该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程度,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向加以衡量。

第一个方向是通过度量国家贸易开放的结果来衡量贸易开放程度,这类指标主要包括贸易依存度、国家间重叠贸易指数等。贸易依存度是指进出口额所占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表达式为:trade=(X+M)/GDP,表示了国家的生产和消费中来自于进口和出口的比例;国家间重叠贸易指数与一个国家全部进出口额之差的绝对值所占全部进出口额之和的比重有关,表达式为:overlap=1-|(X-M)/(X+M)|。这些指标数值越大,反映出国家更加开放。由于其形式上简单、直观,被学者们广泛采用,但这类指标是从贸易开放的结果来考察贸易开放,所以这种间接测度方式容易受到统计数据的影响,而且数据本身能否真实反映贸易***策开放的程度也受到学者的质疑(Edwards,1998)。此外,指标所使用的统计数据可能与国家规模等因素有较大的相关性(Harrison,1996),这类指标也难以比较经济总量差别悬殊的两个国家。

第二个方向是通过度量国家***策的开放程度来衡量贸易开放程度,具体指标包括平均关税率、加权平均关税率(Thomas等,1991)、国内市场价格扭曲程度(Dollars,1992)、外汇的黑市交易费用(Levine和Renelt,1992)等指标,或者通过0―1变量对***策的开放程度进行简单的判断(Sachs和Warner,1995)。其中,黑市交易费用指数是指一国金融市场上货币黑市的汇率超过***汇率的比率,表明了货币汇率的扭曲程度。这类指标着重考察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行动,其测度结果能够直接反映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但是由于指标本身定义模糊且测度困难,实证研究中不得不用其他指标来替代。

23文章的创新之处

根据前述内容不难发现,已有文献中仍缺少针对国际贸易能否实现各个国家经济增长趋同的研究成果。对此,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本身――索洛模型出发,将贸易开放作为促进全要素中生产率进步的一部分因素引入生产函数中,并推导出其对于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模型,从理论上研究Q易开放对经济趋同的作用,进而通过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从实证的角度控制变量,以期证明贸易开放对经济趋同的促进作用并检验其稳健性。

此外,根据前文分析,仅通过单一衡量指标去代表贸易开放度是片面的、存在局限性的,对此,本文根据文献综述的分析,分别从贸易开放结果和国家制度方向的角度选取了贸易依存度、国家间重叠贸易指数、加权平均关税率和黑市交易费用指数几个衡量贸易开放度的指标,以期得到相对准确的实证结论。

3理论研究

31模型假定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含有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生产函数如下:

其中,yt为劳均产出。上式即表示了国家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开放程度的变化率、贸易开放程度的初态、劳均产出的初态以及其他国家结构性因素的关系。不难发现,理论模型中lny0前的系数为负数,根据趋同理论,如果世界各国之间达到较高的开放程度,那么也可以实现经济水平的趋同。因此可以推导出,在控制了贸易开放程度这个条件后,劳均产出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应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这与理论模型中推导出的结果相符。

同时,贸易开放程度变化率前的系数为正数,这表明贸易开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可以推断,具有较高贸易开放增长率的国家将会拥有较高的劳均产出增长率,这与直觉以及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相符。另外,根据式(8),劳均产出增长率与贸易开放度的初始状态Oo、物质资本储蓄率SK、人力资本储蓄率SH、技术进步率Bt均呈现正向的关系,而且劳均产出增长率与劳动增长率n呈负向关系。

4实证研究

41计量模型

基于前文分析,本文选取贸易依存度(tradeit)、国家间重叠贸易指数(overlapit)、加权平均关税率(tariffit)和黑市交易费用指数(BMPit)作为贸易开放程度(openit)的变量,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it)代表国内产出,物质资本储蓄率选取各国一年期存款利率(sK),因此选取人力资本指数(sH)作为人力资本储蓄率的变量。

对于经济增长的收敛方程,假设每一个国家的g+δ+ng=0075,这是一个比较常用的估计选取所有国家的g+δ+ng=0075,是因为在过去几百年的时间里,许多国家经历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人均GDP增长率约为每年25%,折旧率约为每年5%,因此假定稳态条件下劳均产出增速g=0025,折旧率δ=005,而式中ng是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速的乘积,数值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此外,由于人力资本储蓄率难以衡量,本文选取人力资本指数作为替代变量。通过式(8)可以建立各个国家相关的计量模型:

其中εt为误差项。根据前文推导,应有β1为负数,β4、β5为正数,当使用贸易依存度、国家间重叠贸易指数为变量时,β2、β3应为正数,使用加权平均关税率、黑市交易费用指数为变量时,β2、β3应为负数。

42数据描述

本文选取了100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通过Penn World Table 90数据库查阅了这100个国家和地区1960―2014年的相关年度面板数据,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的数据分别计算出各贸易开放度指标的数值。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信息如表1所示,由于各国统计数据的完整性不一,因此最终可用的观测值有所不同。

43回归结果

本文将继续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前文各符号的预期判断,并估计各斜率系数的具体数值,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回归模型(1)~(4)分别为将贸易依存度、国家间重叠贸易指数、加权平均关税率和黑市交易费用指数作为贸易开放度变量的OLS回归结果,回归模型(5)作为对照组,不包括任何贸易开放度指标。

由回归模型(1)~(4)可知,贸易开放度初态及其平均增长速度对于产出增长速度的影响是显著的,各变量系数的符号均与本文的预期一致:贸易依存度、国家间重叠贸易指数的提高对经济趋同有正面作用,加权平均关税率、黑市交易费用指数的提高有负面作用。尽管一些学者认为贸易开放度指标难以描述一国的开放情况,但根据本文研究,这些指标在趋同理论中仍是衡量开放度的较好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回归模型(4)中黑市交易费用的增长率gBMPit无法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可能是由于统计数据缺失,观测值过少所致。

此外,对比回归模型(1)~(4)和模型(5)可知,当控制了各国贸易开放度的各个替代变量之后,初始状态下劳均产出越低的国家会拥有更大的增长速度,而且这些系数的显著性会提高,表明各国更有可能收敛到相同的增长路径,这验证了趋同理论。对此,本文绘制了在控制加权平均关税率前后各国经济趋同情况的散点***,如***1和***2所示。

另外,根据历史经验来说,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要素的收入所占GDP的比重在长期中相对保持不变,均约为03,即含有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生产函数中参数理论上应均约为03,此外,根据本文理论模型,收敛速度λ≈(1-α-φ)(n+g+δ),在合理的参数值范围内取值应为2%~3%,即一国当前劳均产出与稳态的缺口将以每年2%~3%的速度消失;而根据回归结果以及方程(8)中各变量系数的表达式,本文可以计算出参数α、φ和收敛速度λ的估计值,如表2的最后三行所示。不难发现,在控制了贸易开放度之后,参数α、φ和收敛速度λ均与理论模型的预测值更好地符合。

44稳健性分析

在得到基本结论后,本文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筛选,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首先,选取贸易开放度增速较高的30个国家样本重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对比表3与表2的回归结果可知,对贸易开放度增速较高的30个国家,当控制了它们的贸易开放水平后,变量lnyi0前的系数绝对值更大,而且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其他变量的显著情况也均有所提高,表明贸易开放度增速较高的30个国家平均来看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动力,这更加印证了贸易开放对于经济趋同的影响,本文所建立的理论模型是可靠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表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国际贸易协定中的互惠重心也逐渐从关税减让转变为降低非关税壁垒,为此,本文选取这100个国家和地区1990―2014年的相关数据,重新计算相关变量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对于1990―2014年的相关数据,回归结果仍表明贸易开放对于经济趋同所具有的促进作用,本文所建立的理论模型是可靠的。同时,回归模型(3)中变量tariffi0的系数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而且符号和预期相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加权平均关税的初始状态对于各国经济的趋同已经不再有效,与现实情况相符。

为防止样本中离群点对于回归结果的影响,本文还采用最小绝对离差法(LAD)对于1960―2014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表5的回归结果,尽管LAD回归得到的R2相对于OLS有所下降,但各回归系数及其显著性均与OLS回归结果相似,这进一步表明理论模型是可靠的。

5结论与***策建议

51结论

正如前文所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趋同理论的适用性一直为学者所争论,对此,本文根据含有人力资本的索洛模型,将贸易开放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引入生产函数,推导出一国贸易开放对于产出向人均稳态收敛的影响模型,并与相关经济理论以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进一步,本文选取了100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样本,分别将贸易依存度、国家间重叠贸易指数、加权平均关税率和黑市交易费用指数等指标作为贸易开放度的变量进行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并利用多种样本选取和计量回归方法检验模型稳健性。结果表明,在含有人力资本的索洛模型中引入贸易开放因素与经济学理论和相关成果相符,能够支持贸易开放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趋同的正向效应,此外,回归结果所计算出的参数α、φ和收敛速度λ的估计值均良好,符合理论模型的预测值。

52***策建议

由于贸易开放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世界各国经济趋同、缩小各国之间收入差距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各国应该发展外向型经济、放松管制,建立区域自由贸易区,促进贸易自由化发展,同时,这也启示国际组织在对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援助时,帮助其开放市场可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当前中国而言,经济开放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总体开放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面对当前制造业产能过剩和经济新常态的实际情况,对外应通过和周边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外贸易的开放力度,对内应加大力度鼓励创新创业,通过完善创业扶持***策,降低创新创业门槛、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创新创业的服务功能,从而形成创新创业带动贸易发展的新局面。在协调国内和国外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包群,许和连,赖明勇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3(2):10-18

[2] 彼得・伯奇・索伦森,汉斯・乔根・惠特雅高级宏观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靳元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的发展与应用综述[J].江苏商论,2012(17):28-29

[4] 康继***,张宗益,傅蕴英开放经济下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国的经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4(1):3-12

[5] 吴喜龙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西安:陕西范大学,2005

[6] 余淼杰国际贸易学:理论、***策与实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7] 张新我国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4

[8] 朱保华,徐丽天经济增长与趋同假说[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0(4):3-11

[9] 朱俊峰,王健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趋同发展――基于东盟国家1990―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0(8):57-62

经济贸易篇7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贸易的科学内涵、特点及意义

 

(一)对外贸易的科学内涵。

 

对外贸易,也可以叫做“进出口贸易”或者是“国外贸易”,简称为“外贸”。指的是一个地区或国家与其他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技术、商品、劳务的交换活动。它是经由出口和进口两个大部分共同组成的。所以说,对于运进劳务或者商品的国家及地区来讲,叫做进口:而对于运出商品或者劳务的国家或者地区来讲就是出口了。这些从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就已经开始存在和发展了。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就更为迅速。其性质以及作用是由不同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对外贸易空前繁荣,因此具有了世界性。当我们在提到对外贸易的时候,一定要指明特定的国家或地区,例如日本的对外贸易,中国的对外贸易等等。有一些岛国例如日本和英国,习惯性的将对外贸易称之为海外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特点。

 

1.服务贸易的重要性持续增长。国际贸易如果以产品类型来划分,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种。从古到今,货物贸易是全球贸易发展壮大的载体。但是随着全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服务型经济模式的到来,服务贸易奋起直追,至今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2.能源贸易变局影响深远。能源贸易以其对国家间的经济和***治格局的影响力而被各国重视。

 

3.亚洲经贸发展最具活力。新型的工业化国家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新态势。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的经济市场脆弱不堪,贸易保护主义也随之出现新的态势。

 

5.贸易与投资日趋融合发展。投资与贸易的一体化对国际贸易也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不仅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改变了贸易格局,也对传统贸易的统计方式产生了冲击。

 

6.区域自贸协定竞争日趋激烈。二战结束后,区域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区域贸易协定在领域和局部地区很大程度上拓展深化了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

 

(三)国际贸易的意义所在。

 

国际间的对外贸易不仅把商品生产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联系到了一起,同时通过对外的贸易还把商品生产水平很低的国家地区也拉入了交换的领域中来。从而使得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深入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使得这些国家或者区域的劳动者所生产的劳动产品愈来愈具有商品的交换价值,价值规律也就渐渐的成为了商品生产的主导因素。除此之外,做为世界货币的黄金和白银的货币职能也随之增添了新的内容,黄金和白银除了具有一般货币的普遍职能以外,还新增加作为国际结算,国际信用,国际支付等的手段。而随着黄金白银成为了世界货币以后,也使得商品世界价格的可能性能为了现实。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一)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依然很大。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出口的贸易规模不断的在扩大,贸易顺差也在不停拉大。在2009年我国的出口贸易总额度已经上升到了世界第一位,在全球的贸易出口总额中占到了10%左右。但是进口量与出口量相比却明显不足,依然保持着很高的贸易顺差。

 

(二)外贸依存度增长快速。

 

自从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之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活动逐渐增多,进出口对于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我国经济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显著进步,外贸地位一天比一天重要,我国对于外贸的依存度明显加深。

 

(三)出口增长主要靠工业制成品拉动,机电产品以及高薪技术产品增长快速。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从初级制成品转变成为了工业制成品为主,90年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经相当高了,这也可以说明我国的出口增长主要靠工业制成品的增长来拉动的。但是在这期间工业制成品的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大宗产品如轻纺业、茶农业保持着平稳的增长态势,机电类产业产品增长十分之迅速,其次就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长成为了经济增长出口增加的突破口。高新技术产业是一支后起之秀,发展迅猛,我国的高薪技术出口主要分布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业以及电子技术产业。从出口结构的变迁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我国出口结构由最初的劳动力密集型变为资本密集型再到后来的技术密集型的一个转变过程。

 

(四)加工贸易成为了最主要的贸易方式,进料加工又是加工贸易的最主要形式。

 

贸易我们可以把他分为一般的贸易以及加工贸易,其中加工贸易又可以分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其中进料加工企业相比来料加工的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进料加工企业需要自行取料进行加工成为半成品或者成品进行出售。在销售中获得利润,因为进料加工具有强烈的动机去提高产品质量和推陈出新,这样就有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变。

 

(五)中间品出口中半成品以及零部件的出口增长迅速,资本品出口势头明显。如果按照最终的用途来划分的话,出口的产品又分为消费品,中间品以及资本品。

 

(六)我国进口结构的变化特点。

 

在初级产品中,矿物燃油等能源性的进口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这也显示了我国能源消耗不断扩大的事实,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中机械设备的进口比重增加,从这两点可以看出来我国的进口特点是侧重于关键性的设备以及比较短缺的能源进口。同时中间品的进口比重变化较小,资本品的进口有所下降。以上就是我国的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下面让我们了解下日本的对外贸易情况。

 

三、日本对外贸易的特点

 

(一)日本是有名的以海港城市为外贸途径的岛国,其重要的外贸进出口城市大都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海港里,例如东京,横滨,大阪以及名古屋等等都是较为优良的海港,海运便利,利于发展海上对外进出口贸易。日本的进出口构成如下,美国长久以来是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国,但是由于进来美国经济的不景气也随之影响到了日本对于美国的出口量。中国和韩国是日本的第二和第三大出口国,中国和美国分别是日本的第一第二的进口国。

 

(二)日本的进出口产品构成如下:车辆及其零件,电气电子产品以及机械设备是日本最主要的产品出口构成,对于中国的产品出口量持续上涨,而对美国的出口略有下降。此外矿物产品和机电类是日本主要的进口类别,原油是日本的第一大进口产品。

 

(三)日本对外贸易的结构特殊点以及对外贸易***策的调整过程。日本的***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在日元长期升值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依然能够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态势。首先是持续推行产业的相关***策用来促进出口。同时加快日元国际化的进程,用以消除或者减小日元持续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然后大力发展互补性的对外投资模式。日元升值后,直接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最后在国内推行战略性的保护***策。虽然日本的贸易保护和直接的非贸易关税壁垒并不是非常高,但是日本的市场保护程度却非常之高,主要是体现在间接性的贸易保护措施壁垒,产业***策,商品的高标准上面。还有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产品的措施都很好的保护了本国的市场。日本的战略性贸易保护***策实施很久了,美国多次找日本协商都无功而返,这些都是我国应该学习的地方。

 

四、中日对外贸易的差异探析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我国的经济活动渐渐的成为了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经济角度来多方面的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中日两国之间对外贸易上的异同点,并从中寻求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问题的办法。

 

(一)中日两国外贸的主体存在着差异。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日本的经济开始迅猛发展起来,并且逐步确立了大型综合商社在对外贸易中的主体地位,它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经由自由市场竞争而形成的。虽然当时日本的大中小型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是平等的,但是这只存在于理论上而已,大型商社具有中小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更容易获得进口许可以及配额;利用自身的知名度和信誉更多的揽取客源;拥有雄厚的资金与人才优势;灵活的市场调研与信息反馈;发挥自身的数量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经验手段丰富;这些优点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相比,中国的外贸所缺少的正是大型的综合商社,虽然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但能够与日本那些大型商社相匹敌的且具有科工贸综合实力的大型集团寥寥无几。

 

(二)进出口经营权的差异。

 

进出口的经营权问题是中国和日本在外贸方面的又一重要差异。我国只有那些获得了经营权的企业才可以直接对外签约进行进出口的贸易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得以加入到世界的经济往来当中。但就目前来看,仍与日本有着较大的差异。日本无论是何种企业都可以自由的进行对外贸易竞争,也可以通过大型商社进行进出口贸易的。而在中国即使是进出口业务也必须由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进行。进出口经营权的下放虽然会在短期内给我国的进出口造成一定的混乱,但是随着对进出口贸易管理的加强与规章制度的完善,此举必然会给我国外贸带来新的力量与动力。

 

(三)经营范围的差异。

 

我国长期以来在对外贸易中都遵守着对外进出口商品的分类管理。不同级别的外贸公司分别具有不同的外贸经营的范围。只有少数的商品种类可以交叉经营,这样严格的范围分配减少了活力但是也相应的降低了企业间的盲目竞争行为。但是最近几年里,外贸企业的经营范围出现了明显淡化的趋势。在日本,大型的外贸公司都具有明确的法定经营的范围,商社都采用明确分工的原则,公司内部分工更加明确。国内的一些中小型外贸企业却没有明确的经营范围分工,弊端很明显。

 

(四)中日外贸企业的竞争方式也存在着差异。

 

我国以自身独特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国家的性质,相比日本更容易由***府出面对外贸经济进来***府调控。但由于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缺少像日本那样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规范,导致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企业的无序盲目竞争比日系企业严重的多,我国外贸领域竞争无序化问题十分突出。***府的调控软弱无力,甚至有些地方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此现象视而不见,这更加深了问题的严重性。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外贸问题依然刻不容缓。

 

五、关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几点建议

 

(一)国家首先应该在态度上重视起来,郑重对待对外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努力实现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多进行技术性,能源性进口,充分满足国内市场,以此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鼓励支持我国外贸发展的补贴***策以及法律规范,向国际规范靠拢。由于世界贸易组织严禁向出口进行补贴,所以我国可以采用税率汇率利率等多种方式进行出口补贴。***府今后的补贴方向应以基础能源,理论研究,高新技术层面为主。人才和高新技术对于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还应加强对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指导与调控。对于我国产品的进出口市场进行规范与管理。加强大型商会协调指导和管理功能,建立增强出口市场中介的组织作用。我国的出口企业需要接受***府与其他组织形式的调控管理,比防止出现恶性竞争,得不偿失,影响发展进步。

 

(四)最后,我们应大力发展我国优势产业,扩大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的产品出口,尽量把优势产品转化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世界的整体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我国传统型的出口产品类型已然不适应市场需要了,所以我们需要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新的产品种类,用以满足不同的市场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大力开发新型产品。

 

(五)***府首先应该加强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指导与调节,促使企业由“Made in China”转变为“Create in China”,实施积极的扩大内需以及增加收入的计划措施,让中国真正的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此外还需要提高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门槛,提高企业质量,将那些经济效益低下,能耗过高的外资企业统统淘汰掉,如此以来,便能够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蒸蒸日上,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经济贸易篇8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俄罗斯***,中俄迅速建交。中俄关系经历了从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直至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建构在良好国家关系和经济互补基础上的双边经贸合作稳步发展。自俄罗斯***以来,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平稳推进和睦邻友好条约的签署,双边贸易关系取得稳步的发展。

 

一、中国对俄罗斯汽车出口情况

 

特别需要注意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车辆成功。2003-2005年,卖量不到一万,不过2006年卖量车辆多一万。2006年以来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车辆部分不断地增加。俄罗斯的车辆市场结构是品种多样,俄罗斯的车辆,进口车辆,外国车辆在俄罗斯装配车间,二手进口车辆。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两国经贸往来飞速发展。2003年,中国汽车迈出了挺进俄罗斯市场的第一步,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对俄出口呈现增长势头,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最集中,最重要的市场。一片繁荣的背后,中国汽车存在的通过认证难,质量不过硬,售后服务弱等问题,也成为了阻碍中国汽车进一步立足俄罗斯市场的重要因素。中国向俄罗斯出口汽车的企业非常多,具有实力的汽车企业几乎都向俄罗斯开展汽车出口业务,并且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出口的汽车绝大多数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其中,奇瑞,长城,江淮,厦门金龙,北汽福田,中国一汽,郑州宇通,跃进,苏州金龙,哈飞等很多企业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虽然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受到了青睐,但增长的背后却难掩通过认证难,质量不过硬,售后服务弱等众多问题。哈尔滨市举行的首届“中俄汽车论坛”上,来自中俄两国的官员,专家,学者均指出了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汽车产品在质量,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俄罗斯联邦驻华商务代表处总代表齐普拉科夫说,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市场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应该考虑到一些问题的调整,关键是质量和售后服务等问题。虽然在性价比上,中国汽车竞争力特别高,但应该看一下未来几年的发展。现在,俄罗斯顾客非常欢迎中国汽车。从俄罗斯汽车市场看,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上占有的份额以及影响力还远不及,欧洲,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中国汽车是俄罗斯汽车工业的有效和有益补充。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汽车的质量,品牌和售后服务,价格正在退居次要地位。但中国汽车基本上没有树立起品牌,口碑较差,也没有中国车企真正投入汽车广告。中国车企似乎对在俄罗斯组装汽车情有独钟。所以这些合作,一定需要北京-莫斯科检查和帮助。

 

二、边境贸易经济合作

 

中俄边境贸易是中俄两国接壤地区在规定的金额,品种范围内,通过指定的边境口岸或开放点,集中进行的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中俄边境小额贸易,是指沿陆地边境线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境县,边境城市辖区内,经批准有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通过国家指定的陆地边境口岸,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企业或其他贸易机构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边境地区已开展的除边民互市贸易以外的其他各类边境贸易形式,均统一纳入边境小额贸易管理,执行边境小额贸易的有关***策。从2005年1月1日起,中俄边境地区内的中俄两国银行可以使用卢布和人民币进行结算和付款。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和俄罗斯中央银行在2002年已签订的(关于边境地区银行间贸易结算协议)中提出的。而在此之前,中俄边境贸易结算只能使用美元,结算时间长,运营成本高。中俄边境贸易发展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恢复期,快速发展期,调整期和规范发展期。中俄边境贸易是中苏边境贸易的延伸。沿边各省区***府与俄罗斯远东各州区还建立了地方***府***会晤机制, 解决双方经贸合作中的问题。目前,中俄边贸出口以农副产品,纺织服装,轻工家电,建材为主,进口以国内紧缺的木材,钢材,纸浆,硼酸,化肥,原油,化工类产品为主。据中国海关统计,1998年开始,中俄贸易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增长阶段,至2004年,双边贸易额从54.8亿美元跃升到212.3亿美元,平均年增长速度达25.3%,提前实现了两国***提出的200亿美元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中俄边境贸易也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年两国的边境贸易额为22.5亿美元,2004年达到42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占中俄贸易总额的19.8%,占中国边境贸易总额的一半。据商务部2006 年1月11日的消息,2005年l一11月,中俄边贸额达到51.3亿美元,同比增长35%。估计2005年中俄边贸额可达55亿一56亿美元。普京的对华***策具有鲜明的务实性和大力发展双贸合作的特点。

 

三、黑龙江省对俄边境贸易

 

如果要分析中俄边境贸易,必须要研究黑龙江省对俄边贸的情况。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毗邻,有3800公里的共同边界线,有部级口岸25个,贸易区3个。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州区地方***府建立:了良好关系,并建立省州长定期会晤机制。双方的许多企业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许多领域,如农业开发,森林采伐,科技交流和劳务输出等,建立了比较深入的合作关系。黑龙江省已顺理成章地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和重要窗口,2000—2005年的六年间,该省对俄贸易额每年以平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随着普京当***,俄罗斯***局逐步趋向稳定,中国与俄罗斯贸易进入稳步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国贸易更加规范,有序,边贸经济也随之呈良好发展势头。

 

四、满洲里口岸概况

 

1992年被***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中俄边贸的快速发展给满洲里市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91年满洲里市财***收入仅为0.35亿元,2003年达到4亿元。满洲里市原计划到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00亿元,财***总收入达到10亿元。2004年满洲里口岸综合换装能力达到 2000万吨,实现进出口货运量1400万吨,占全国对俄贸易货运总量的62.9%。2005年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1729.9万吨,同比增长 21.5%,据满洲里市***府办公室估计,到2008年满洲里口岸的年通过能力将猛增至。5000万吨。活跃的进出口贸易。2005年,满洲里口岸进出口总值42.9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36.8%。其中:进口38.8亿美元,增长38.5%;出口4.1亿美元,增长22.9%。进出口货运量 1729.9万吨,增长2l.5%。

 

五、绥芬河口岸

 

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7.5公里。1999年6月经中俄两国***府外交换文,设立绥芬河中俄互市贸易区。目前,绥芬河口岸的过货能力已达到1000万吨,近期国家将再投资3亿多元,对铁路口岸进行改造,到2008年口岸运输能力将增至1200万吨。绥芬河口岸外贸主要由边境小额贸易,旅游购物出口贸易,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组成。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值为9.6亿美元,增长8.9%,旅游购物出口贸易总值为6.4亿美元,增长25.9%。上半年,绥芬河口岸货运量实现386.6万吨,占全省口岸货运总量的83%;进出口总值11.2亿美元,增长 47.3%,高于全省外贸增幅17个百分点。其中出1216.7亿美元,增长62.%,高于全国29.3个百分点;进口4.5亿美元,增长29.7%,高于全省增幅27.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7个百分点。绥芬河和深圳无论在口岸,地缘优势,港口资源,对外开放度,经济外向度,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不具有可比性,尤其是GDP,财***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相差悬殊,然而作为全国对俄边境贸易额第一口岸,必须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来谋划城市的发展规划。为此,绥芬河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经济总量翻一番,城市规模扩大一倍,再造一个绥芬河;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经济总量翻两番,城市规模扩大两倍,构建中等城市格局;到2010年,建成东北亚区域性物流中心,进出口加工中心和国际商贸旅游中心,进而把绥芬河打造成“北方深圳”。

 

六、俄罗斯能源经济贸易合作

 

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是欧佩克之外的最大石油出口国。俄罗斯还拥有世界最多的天然气储量,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

 

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是欧佩克之外的最大石油出口国。俄罗斯还拥有世界最多的天然气储量,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据统计,俄罗斯探明石油储量99亿吨(723亿桶),占世界的6.1%,天然气储量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26.7%o(BP世界能源统计 (2005)显示,2004年俄罗斯油气产量分别占世界油气产量的11.86%(4.587亿吨)和21.9%(5891亿立方米)。2000年以来的六年间,俄罗斯石油出口增长了50%,2005年达到500万桶/天,天然气出口增长20%,2005年达到2060亿立方米/年。过去年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翻了一番,而同期世界油气消费仅平均增长16%2003年,中国成为居美国之后的世界第;大石油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与美国,欧洲和日本一道,组成了世界油气消费的四大中心。中国经济有潜力在2020年内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短缺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客观的制约因素。按保守估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4,7亿吨。能源进口将成为未来中国对外贸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当前,中俄两国正在积极筹划实施输油和输气管道的建设,从俄罗斯的油气进口有望迅速增长。中俄能源合作不仅会为双边贸易到2010年达到600亿一800亿美元提供坚实保障,而且将为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原油管道一期工程及通往中国的支线预计2008年下半年完工,管道输油能力3000万吨。估计到2010年,俄罗斯远东石油管道,中国一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以及俄罗斯铁路的对华输油能力总计将达到6000万一7000万吨。

 

七、结论

 

中俄经济未来快速发展将为两国互利合作创造更多的机遇,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历程表明,经贸合作规模的扩大,合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与两国各自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目前两国都在致力于发展经济,振兴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不仅进一步扩大市场容量,为出口提供丰富的货源和为进口提供广阔的市场,同时还将吸纳更多的投资,促进开发具有中长期战略意义的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世界上发展很快的两大经济体,中俄两国经济的发展对对方都是机会,有利于促进双边经贸合作。进入新世纪,中俄经济技术合作已经进入快车道并将进一步提速。目前两国确立了明确的经贸合作中期发展目标,提出了更加注重改善贸易结构,积极扩大机电产品的比重的任务,确定了重点合作领域。总体来看,中俄机电制造业各有优势,互补性强,俄罗斯在航空航天,核能,动力设备,采矿设备,金属加工机床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中国在家电,电子,通讯,汽车等领域优势明显。在发挥经济互补优势的条件下,双方正在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制定新的合作机制。合作方式将从一般贸易向双向投资和共同科技研发转变,将机电产品贸易与技术转让和投资结合起来,带动联合生产加工合作,双方企业将发挥自身优势,使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在对方市场占有更大份额,扩大共同利益,互利双赢。

经济贸易篇9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逐渐发现传统的高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的适应能力差等,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比较狭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不到新世纪国际间竞争的要求。为了适应大时代的需要,应结合高校国际经济贸易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高效国际经济贸易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出具有深厚国际贸易知识、扎实的外语基础、复合型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国际贸易人才。

二、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课程内容改革点主要有:减少课程的重复内容,增加课程的容量,利用有限的时间力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对前人的知识经验过分重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忽略了对学生在关注国际经济贸易的现在形势的引导,忽视了国际贸易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期间对学生系统的科学思维以及学习方法的培养不到位;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惯常的思维模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的能力,或者在原有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内容。逐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培养出合格的国际经济贸易人才。

三、对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

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按公共基础课、***治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主干专业课和选修课等五大类。忽视了对人文、自然、社会和科技等相关学科的补充。公共基础知识课:***治理论、***治经济学、社会学原理、法学基础、大学英语、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财***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企业管理、西方经济学等。专业课: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国际税法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增开设社会调查课程和教学参观课程,合理安排学期实习和学期准备毕业论文或与导师合作开展课题的研究等等。

四、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

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存在填鸭式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多为主体,师生的互动较少,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性的培养,同时还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的社会性。应该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由填鸭式改为启发式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并调动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具体概括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应采用多提问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新见解或质疑;教师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比较难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要讲深并讲透,其它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学,通过学生自学、提问、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加深理解和记忆;关于现实和实务问题,在教学的过程可以采取研讨的方式,并介绍几种流派和做法,鼓励学生或学生小组去查阅资料,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个人形式或小组形式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研讨的过程教师再适当的给与提示和指导,并在最后做出归纳总结。不但教学方法要改进,教学的内容也要改进,教师授课不能仅限于书本,要把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自己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逐步给学生补充新的内容。

五、把信息技术与国际经济贸易课程结合起来

现代化信息技术是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师网络、互联网络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中的一种,它的交互性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课程学习的兴趣,还能逐渐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国际贸易知识的获取、保持。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对国际贸易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管理、组织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计算机网络特性不但对实现了培养合作精神有利,还有利于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把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提高学生的以上信息素养对育和教学过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把它们与国际贸易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才能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有力的保障。目前在高校的国际经济贸易教学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采用的并不多,大部分高校还是采用的传统教学技术,教师、黑板和粉笔以及为数不多的简单实验和现场演示为主要的传播手段,重点还是侧重于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甚少关注创新能力培养、操作能力训练,教学效果十分有限,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信息素养偏低,创新能力欠缺。而采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提升操作技能和培养创造能力,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六、对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对高校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虽好。由于国际经济贸易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所以提高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把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水平结合在一起,进而满足社会的需要,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做到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真正做到实践教学,必须把国际经济贸易模拟实验纳入教学计划中,并加大实践教学次数;配备优秀的、专职的国际经济贸易模拟实验教师;进而把模拟实验与网络操作模拟实验结合在一起。

七、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为了加快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文化活动,比如:体育、辩论赛、美术等各种竞赛;教师也可安排和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与科技讲座;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参加一些社团和文体活动,从而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还应组成课外活动小组,来统计学生获得的证书以及取得的成绩,根据统计情况给予奖励。提高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八、结语

经济贸易篇10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俄罗斯***,中俄迅速建交。中俄关系经历了从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建立建设关系直至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建构在良好国家关系和经济互补基础上的双边经贸合作稳步发展。自俄罗斯***以来,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平稳推进和睦邻友好条约的签署,双边贸易关系取得稳步的发展。

一、中国对俄罗斯汽车出口情况

特别需要注意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车辆成功。2003-2005年,卖量不到一万,不过2006年卖量车辆多一万。2006年以来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车辆部分不断地增加。俄罗斯的车辆市场结构是品种多样,俄罗斯的车辆,进口车辆,外国车辆在俄罗斯装配车间,二手进口车辆。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两国经贸往来飞速发展。2003年,中国汽车迈出了挺进俄罗斯市场的第一步,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对俄出口呈现增长势头,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最集中,最重要的市场。一片繁荣的背后,中国汽车存在的通过认证难,质量不过硬,售后服务弱等问题,也成为了阻碍中国汽车进一步立足俄罗斯市场的重要因素。中国向俄罗斯出口汽车的企业非常多,具有实力的汽车企业几乎都向俄罗斯开展汽车出口业务,并且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出口的汽车绝大多数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其中,奇瑞,长城,江淮,厦门金龙,北汽福田,中国一汽,郑州宇通,跃进,苏州金龙,哈飞等很多企业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虽然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受到了青睐,但增长的背后却难掩通过认证难,质量不过硬,售后服务弱等众多问题。哈尔滨市举行的首届“中俄汽车论坛”上,来自中俄两国的官员,专家,学者均指出了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汽车产品在质量,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俄罗斯联邦驻华商务代表处总代表齐普拉科夫说,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市场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应该考虑到一些问题的调整,关键是质量和售后服务等问题。虽然在性价比上,中国汽车竞争力特别高,但应该看一下未来几年的发展。现在,俄罗斯顾客非常欢迎中国汽车。从俄罗斯汽车市场看,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上占有的份额以及影响力还远不及,欧洲,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中国汽车是俄罗斯汽车工业的有效和有益补充。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汽车的质量,品牌和售后服务,价格正在退居次要地位。但中国汽车基本上没有树立起品牌,口碑较差,也没有中国车企真正投入汽车广告。中国车企似乎对在俄罗斯组装汽车情有独钟。所以这些合作,一定需要北京-莫斯科检查和帮助。

二、边境贸易经济合作

中俄边境贸易是中俄两国接壤地区在规定的金额,品种范围内,通过指定的边境口岸或开放点,集中进行的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中俄边境小额贸易,是指沿陆地边境线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境县,边境城市辖区内,经批准有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通过国家指定的陆地边境口岸,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企业或其他贸易机构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边境地区已开展的除边民互市贸易以外的其他各类边境贸易形式,均统一纳入边境小额贸易管理,执行边境小额贸易的有关***策。从2005年1月1日起,中俄边境地区内的中俄两国银行可以使用卢布和人民币进行结算和付款。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和俄罗斯中央银行在2002年已签订的(关于边境地区银行间贸易结算协议)中提出的。而在此之前,中俄边境贸易结算只能使用美元,结算时间长,运营成本高。中俄边境贸易发展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恢复期,快速发展期,调整期和规范发展期。中俄边境贸易是中苏边境贸易的延伸。沿边各省区***府与俄罗斯远东各州区还建立了地方***府***会晤机制,解决双方经贸合作中的问题。目前,中俄边贸出口以农副产品,纺织服装,轻工家电,建材为主,进口以国内紧缺的木材,钢材,纸浆,硼酸,化肥,原油,化工类产品为主。据中国海关统计,1998年开始,中俄贸易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增长阶段,至2004年,双边贸易额从54.8亿美元跃升到212.3亿美元,平均年增长速度达25.3%,提前实现了两国***提出的200亿美元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中俄边境贸易也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年两国的边境贸易额为22.5亿美元,2004年达到42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占中俄贸易总额的19.8%,占中国边境贸易总额的一半。据商务部2006年1月11日的消息,2005年l一11月,中俄边贸额达到51.3亿美元,同比增长35%。估计2005年中俄边贸额可达55亿一56亿美元。普京的对华***策具有鲜明的务实性和大力发展双贸合作的特点。

三、黑龙江省对俄边境贸易

如果要分析中俄边境贸易,必须要研究黑龙江省对俄边贸的情况。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毗邻,有3800公里的共同边界线,有部级口岸25个,贸易区3个。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州区地方***府建立:了良好关系,并建立省州长定期会晤机制。双方的许多企业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许多领域,如农业开发,森林采伐,科技交流和劳务输出等,建立了比较深入的合作关系。黑龙江省已顺理成章地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和重要窗口,2000―2005年的六年间,该省对俄贸易额每年以平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随着普京当***,俄罗斯***局逐步趋向稳定,中国与俄罗斯贸易进入稳步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国贸易更加规范,有序,边贸经济也随之呈良好发展势头。

四、满洲里口岸概况

1992年被***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中俄边贸的快速发展给满洲里市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91年满洲里市财***收入仅为0.35亿元,2003年达到4亿元。满洲里市原计划到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00亿元,财***总收入达到10亿元。2004年满洲里口岸综合换装能力达到2000万吨,实现进出口货运量1400万吨,占全国对俄贸易货运总量的62.9%。2005年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1729.9万吨,同比增长21.5%,据满洲里市***府办公室估计,到2008年满洲里口岸的年通过能力将猛增至。5000万吨。活跃的进出口贸易。2005年,满洲里口岸进出口总值42.9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36.8%。其中:进口38.8亿美元,增长38.5%;出口4.1亿美元,增长22.9%。进出口货运量1729.9万吨,增长2l.5%。

五、绥芬河口岸

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7.5公里。1999年6月经中俄两国***府外交换文,设立绥芬河中俄互市贸易区。目前,绥芬河口岸的过货能力已达到1000万吨,近期国家将再投资3亿多元,对铁路口岸进行改造,到2008年口岸运输能力将增至1200万吨。绥芬河口岸外贸主要由边境小额贸易,旅游购物出口贸易,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组成。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值为9.6亿美元,增长8.9%,旅游购物出口贸易总值为6.4亿美元,增长25.9%。上半年,绥芬河口岸货运量实现386.6万吨,占全省口岸货运总量的83%;进出口总值11.2亿美元,增长47.3%,高于全省外贸增幅17个百分点。其中出1216.7亿美元,增长62.%,高于全国29.3个百分点;进口4.5亿美元,增长29.7%,高于全省增幅27.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7个百分点。绥芬河和深圳无论在口岸,地缘优势,港口资源,对外开放度,经济外向度,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不具有可比性,尤其是GDP,财***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相差悬殊,然而作为全国对俄边境贸易额第一口岸,必须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来谋划城市的发展规划。为此,绥芬河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经济总量翻一番,城市规模扩大一倍,再造一个绥芬河;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经济总量翻两番,城市规模扩大两倍,构建中等城市格局;到2010年,建成东北亚区域性物流中心,进出口加工中心和国际商贸旅游中心,进而把绥芬河打造成“北方深圳”。

六、俄罗斯能源经济贸易合作

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是欧佩克之外的最大石油出口国。俄罗斯还拥有世界最多的天然气储量,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

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是欧佩克之外的最大石油出口国。俄罗斯还拥有世界最多的天然气储量,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据统计,俄罗斯探明石油储量99亿吨(723亿桶),占世界的6.1%,天然气储量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26.7%o(BP世界能源统计(2005)显示,2004年俄罗斯油气产量分别占世界油气产量的11.86%(4.587亿吨)和21.9%(5891亿立方米)。2000年以来的六年间,俄罗斯石油出口增长了50%,2005年达到500万桶/天,天然气出口增长20%,2005年达到2060亿立方米/年。过去年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翻了一番,而同期世界油气消费仅平均增长16%2003年,中国成为居美国之后的世界第;大石油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与美国,欧洲和日本一道,组成了世界油气消费的四大中心。中国经济有潜力在2020年内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短缺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客观的制约因素。按保守估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4,7亿吨。能源进口将成为未来中国对外贸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当前,中俄两国正在积极筹划实施输油和输气管道的建设,从俄罗斯的油气进口有望迅速增长。中俄能源合作不仅会为双边贸易到2010年达到600亿一800亿美元提供坚实保障,而且将为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原油管道一期工程及通往中国的支线预计2008年下半年完工,管道输油能力3000万吨。估计到2010年,俄罗斯远东石油管道,中国一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以及俄罗斯铁路的对华输油能力总计将达到6000万一7000万吨。

七、结论

中俄经济未来快速发展将为两国互利合作创造更多的机遇,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历程表明,经贸合作规模的扩大,合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与两国各自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目前两国都在致力于发展经济,振兴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不仅进一步扩大市场容量,为出口提供丰富的货源和为进口提供广阔的市场,同时还将吸纳更多的投资,促进开发具有中长期战略意义的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世界上发展很快的两大经济体,中俄两国经济的发展对对方都是机会,有利于促进双边经贸合作。进入新世纪,中俄经济技术合作已经进入快车道并将进一步提速。目前两国确立了明确的经贸合作中期发展目标,提出了更加注重改善贸易结构,积极扩大机电产品的比重的任务,确定了重点合作领域。总体来看,中俄机电制造业各有优势,互补性强,俄罗斯在航空航天,核能,动力设备,采矿设备,金属加工机床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中国在家电,电子,通讯,汽车等领域优势明显。在发挥经济互补优势的条件下,双方正在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制定新的合作机制。合作方式将从一般贸易向双向投资和共同科技研发转变,将机电产品贸易与技术转让和投资结合起来,带动联合生产加工合作,双方企业将发挥自身优势,使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在对方市场占有更大份额,扩大共同利益,互利双赢。

考文献

[1] Miller:《Strategic Partners: Russian-Chinese Relations in the Post-Soviet Era》,2008

[2]《World Oil Outlook》,2007 OPEC

[3] Кузык Б.Н., Титаренко М.Л.《Китай Россия 2050:стратегия соразвития》РАН ИДВ. М. 2006 г.

[4] 柏英、林绮:《新世纪的中俄关系》,世界知识出版,北京,2007年

[5]《中国和新***的中亚国家关系》,重庆出版社,2003年

[6] 刘德喜:《苏联解体以后的中俄关系》,黑龙江教育出版,1999年

[7] 李晓西:《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2008年

[8] rian.ru Russian news agency

[9] rosneft.ru Russian oil agency

[10] gazprom.ru/ Russian gas company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经济贸易10篇

学习

国际贸易学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贸易学10篇,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的论文十篇,国际贸易学十讲。一、“非国贸”专业《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现状《国际贸易学》是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学生掌握、理解和应用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规

学习

微店营销方案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微店营销方案,内容包括微店引流最佳方案,微营销招商方案。一、东呈酒店云端营销案例1.云酒店概念2015年4月,东呈酒店集团联手微信支付正式“云酒店”概念,提出依靠云端大数据让手机成为前台,打造“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O2O酒

学习

汽车销售顾问工作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汽车销售顾问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汽车售后服务顾问工作总结,销售顾问工作总结。又是一年结束时,这一年我们汽车销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我们总经理英明带领下达成今年的销售业绩目标完成了一年的任务。现在简单总结如下:一、找准

学习

技术贸易壁垒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技术贸易壁垒10篇,内容包括技术贸易壁垒案例及原因,技术贸易壁垒出现时间。一、全方位的立体构成1.技术标准与法规技术标准是指经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

学习

说课教案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说课教案,内容包括说课教案格式及要求,说课稿和教案。一、备课教学内容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注重对幼儿良好人格的培养。备课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1.备教学对象设计教学活动前应充分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学***验和能

学习

边境贸易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边境贸易10篇,内容包括边境贸易的正确方法,边境地区有好的贸易可做吗。从比较优势论可知,一国应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从而使双方都能从贸易的交换与分工中获利。虽然中越两国的劳动力都比

学习

法学核心论文模板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法学核心论文模板,内容包括法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法学本科论文范文大全。1.2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最初将"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概念引入我国体育界是从1992年开始的。当时,由北京大学***书馆和北京高校***书馆期刊研究会联合发

学习

国际商务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商务10篇,内容包括国际商务专业,商务实习报告范文合集十篇。主办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出版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址:上海市语种:中文开本:16***际刊号:1006-1894国内刊号:31-1049/F邮发代号:4-590发行范围:创刊时间:1980期刊收录:核心

学习

九年级班主任发言稿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九年级班主任发言稿模板,内容包括九年级考试班主任发言,八年级班主任会议发言稿。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我们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

学习

大学奖学金个人总结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奖学金个人总结,内容包括大学奖学金本人总结怎么写,奖学金个人总结范文。在大学期间还有一件令我觉得自豪的事——那就是我参加红十字会的工作。从大学一年级我加入红十字会成为一名普通的理事开始到最会被任命为学院分

学习

传染病管理工作计划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传染病管理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关于传染病的工作计划,传染病防控工作年度工作计划。[找文章到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一)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预防和控制,防止重大传染病传播。1~4月、11~12月要严格按照《全国不明原

学习

首都经济贸易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首都经济贸易10篇,内容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与贸易大学中外合作办学。4.集群外延式竞争力和内涵式竞争力的形成解构——基于要素演化的视角韩江波,HANJiang-bo5.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金融合作的战略分析王元龙,田野,WAN

学习

贸易平衡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贸易平衡10篇,内容包括贸易收支平衡技巧,贸易平衡。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拉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也日趋增多。自1980年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其涉及

学习

电子商务培训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商务培训10篇,内容包括电子商务培训方案怎么写,电子商务基础培训教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商务领域的普遍运用,电子商务师作为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的人员,正成为劳动力市场需求

学习

经济贸易论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贸易论文,内容包括经济贸易论文怎么写,最新经济贸易论文题目。【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发展途径一、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我国当代市场环境的不断转变促使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产生了较大的转变,当代国际经济

学习

国际经济贸易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经济贸易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选题,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随着规模经济成为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逐渐被国际贸易正统理论认可和接纳,所有一切形式的规模收益递增都倍受重视。

学习

对外经济贸易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对外经济贸易论文10篇,内容包括对外经济与贸易的毕业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1200字。

学习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现况与措施

阅读(830)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现况与措施,内容包括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战略选择。1全球经济贸易现状分析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组合流动已逐渐加快,各国对外经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