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升值篇1
[论文摘要]2006年下半年至最近一段时间,大家讨论的热点就是人民币的快速升值。我们老百姓也从方方面面感受到人民币升值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那么,未来的人民币走向将如何呢?***府将出台怎样的货币***策?是加速人民币升值步伐还是保持人民币升值态势但是步调稳健呢?人民币升值到底是怎样好事还是坏事呢?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一、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
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的确是专家们所说的“双刃剑”。采购进口产品或者出国留学、旅游的人以及拥有投资性房产的人从中受益不少。深切体会到我们的“人民币”支付能力增强的好处。对国家经济方面而言,人民币升值改善了贸易条件、抑制了通货膨胀、消化过剩的外汇储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外汇占款对货币***策自主性的干扰及减少了和别国的贸易摩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偿还外债的压力。回首2006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一片红火,这似乎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最为显著的影响。但是升值并不意味着一片繁荣。由于房价大涨,无房族购买力相对降低而买不起房子。从投资者来看,股市房市吸引力增强但是风险也加大。对于出口企业,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工农业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提高,出口产品将失去价格竞争力,导致企业衰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失业率上升。
2006年,我国外有国际***治压力和内有外部经济失衡的矛盾突出,国家推出了人民币逐渐升值的***策,是为了改善外贸顺差过大和国内资金过剩的现状。最近统计显示,我国2006年的外贸顺差高达1774亿美元,比2005年的1018亿美元增长了74%的规模。而今年的外贸顺差还有望进一步增长。一边是人民币持续升值,一边是顺差有增无减,国内热钱越来越多。人们在担心热钱疯狂投机导致股市泡沫和房低产泡沫的出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曾经深刻的指出:人民币升值的将带来加重通货紧缩,经济增速下降,就业率下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大,外商直接投资下降,货币***策失控等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必然有一个上升的过程,但是毫无疑问,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柄双刃剑,有利和不利影响一俱共存,综合起来的总体效应是利是弊,皆看调整的“时机”、“幅度”和“频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未雨绸缪,从理论上分析在人民币升值的状态下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探讨如何削减人民币升值给贸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实务对策的角度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化解之道,积极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创造条件。
二、人民币升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调整外贸高度顺差
通过削弱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上的竞争力,以达到刺激进口降低出口来解决外部失衡的状况。在升值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们通过相关***策的调整,替代人民币升值的效应。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弱化人民币升值的负面效应。众所周知,汇率是货币资金的对外价格,利率是货币资金的对内价格。如果本币汇率上涨,则持有本币多的人在赚钱,持有外汇多的人吃亏,因此会影响企业出口创汇的意愿。如果利率下跌,则持有本币多的人吃亏。运用这一机理,在人民币汇率上调的情况下,出口企业的损失可调节利率杠杆来弥补。也就是说,作为出口型的企业,本币的升值,意味着财务环境恶化,外币收入转化为本币收入后减少,为了保证他们获得合理的利润,要使用利率手段增加拥有外币的收益,减少运用本币的成本,可谓堤外损失堤内补。操作的手法有:一方面,上调外汇存款利率,增加持有外汇的收益,使之相对于人民币存款更具有吸引力,变相提高外汇对本币的兑换价格,增强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外向型企业,提供人民币的优惠贷款,考虑允许外向型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发行债券直接融资,降低外向型企业的财务成本和运营成本,创造低成本的融资环境。尤其是我国很多出口企业是中小型企业,要对冲人民币升值的负面效应,尤为重要的是解决他们的融资困境,降低融資成本,在出口中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事实上,在过去的2006年,国家出台的一些***策的调整和推进为也在为减少贸易顺差做准备。这些***策主要包括:一是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二是汇率***策的调整,即人民币升值;三是“两税并轨”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取消针对FDI的优惠***策有益于间接减少贸易顺差等等。***策的调整和变化,其后续的***策效应还将在新的一年中陆续释放。对于未来,要更好解决贸易顺差,资金过剩的状况,我们认为,扩大内需是最好的解决途径。需求决定一切,内需对贸易平衡的影响,远大于汇率的作用。比如财***方面通过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增加财***投入,来降低民众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私人储蓄,并转化为实际需求。对于个人的需求要给予***策上的引导。比如当前个人的投资需求旺盛,过剩的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和股市,存在引发资产泡沫的危险,我们就要严厉打击游资炒作,限制非法流入股市或者楼市的外资同时加大QDII步伐,甚至可以允许内地个人和机构不须通过QDII安排或银行代客境外理财服务,把自有外汇汇到境外,进行投资理财,既迎合了民众的投资需求又引导资本流出减少顺差,从而获得双赢。
三、不断完善汇率定价新“机制”
2005年7月21日,我国***府宣布汇改,2006年,人民币不断升值。但是,升值并不是汇改的目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的并非“升值”,而是要以汇改为契机,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建立起由市场力量对汇率进行定价的新“机制”。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转眼已经五年了,也越来越深刻地融入国际经济关系的大家庭中。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应将其放在更深层次的背景上考察。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符合***中央和***关于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要求,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全面考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所有正反两方面影响及其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程中的重大意义后,我们要以务实的态度,考虑各种可能性,深入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考察它的对冲机制和机理,以更灵活适度的***策措施配合汇率***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谋求更大利益。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企业加强结构调整,平稳度过改革调整期。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加强外汇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企业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步伐,转换经营机制,提高适应汇率浮动和应对汇率变动的能力,相信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会使我们更加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可喜的是,***府已将“减顺差”作为2007年中国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
四、结论
综上,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利大于弊。
从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会抑制出口,增加进口,从而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引进外资,并加速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加速资本外流;人民币升值,会影响货币***策的有效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币的升值,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尤其是对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人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会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从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平衡国内物价,方便百姓生活,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外汇占款,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有利于偿还外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贸易,尤其对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对工业化所需的石油、矿石、钢材等关键性原材料进口起到平衡作用,减轻价格压力;人民币升值,能有效解决国家对外经济***策的压力。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处于顺差状态。长期的贸易顺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改变中国对外经济、对外均衡的问题。所以,人民币升值,不仅可以改变对外均衡的问题,而且还能降低贸易纠纷、高额成本、征税等方面的成本,更加注重国外对我国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改变以低廉价格水平参与竞争的局面,不***地脱离世界,而是更好地融入全球一体化。
在未来的几年内,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人民币继续升值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我国***府应该坚定不移地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并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调节人民币的供求,释放升值压力,同时要加快推进汇率制度的改革,并且制定和实施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中银香港集团.中国金融货币形势分析[R].2005年3月.
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策报告[R].2005年4月
货币升值篇2
关键词:本币升值 货币危机 人民币汇率
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1998)》,在被研究的53个国家经历了158次货币危机,其中发达国家42次,发展中国家116次。近年来货币危机的发生频繁,传染性和破坏力也在增加。
一、本币升值引发货币危机的机制
根据货币主义的国际收支分析法,构建本币升值引发货币危机的分析框架。
(一)基本假设
1.A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2.在不假定A国资本开放的情况下,国外资本仍可以从各种渠道(包括虚假贸易、虚假外国投资等不合法渠道)进入A国市场。逐利的国际资本对一国外汇市场供求的影响远大于进出口变动的影响。
(二)基本方程式
1.MD= P・L(Y, i)
MD代表国内货币总需求,是国内物价水平P与总收入Y和利率i的函数,Md与P和Y正相关,与i反相关。
2.MS= k(D+R)
MS代表货币总供给,是基础货币国内信贷D(包括***府信用DG和商业银行信用DB)、国际储备R和货币乘数K的函数。
3.MS= MD
货币市场供求均衡。
4.FS = X +CIF(ΔEe, i)
FS外汇供给,由出口X和资本流入CIF构成。CIF是汇率预期变动率ΔEe和利率i的函数,与ΔEe反相关,与i正相关。
5.FD = M+COF(ΔEe, i)
FD代表外汇需求,由进口M和资本流出COF构成。COF与ΔEe正相关,与i反相关。
6.E = f(FS, FD)
E为直接标价法下的名义汇率,是外汇需求和外汇供给的函数,与外汇需求反相关,与外汇需求正相关。
7.ΔR = FS - FD
ΔR代表国际储备的变动,货币当局为维持固定汇率,需动用国际储备在公开市场买卖外汇,实现对外汇供求不平衡的调节。
(三)作用机制
A国存在货币升值预期,ΔEe为负,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A国,导致FS增加,本币存在升值压力。A国当局为维持E的固定汇率,卖出国债买入外汇,ΔR为正,R增加,MS增加,并直接反应为物价水平P的上升。
为稳定物价水平,防止通货持续,A国采取紧缩性货币***策,提高利率i及使用窗口指导等***策以减少DB。伴随着MS下降,MD下降,P下降,A国外汇市场和国内货币市场重新回到起初的均衡。
A国当局通过收缩信贷实现固定汇率及物价稳定的目标,结果基础货币构成中D减少,R增加。R的增加,使国际资本对A国货币升值的预期加强;i的提高增加了国际逐利资本对A国货币的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将继续增加,A国将陷入上述循环,直到DG消耗完毕,DB的收缩至最低程度,货币当局失去对维持汇率稳定的货币***策调节手段,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货币危机由此开始:A国货币升值的压力得到释放,短时间汇率将大幅度升值,甚至出现汇率超调,对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
二、 防范货币危机发生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资本管制
防范货币危机的首要任务是控制资本流入、鼓励资本流出。
控制资本流入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加强对企业国际贸易真实性的审查,从重处罚出口虚报行为;加强国际资本直接投资项目的监管,谨防外国直接投资转变成间接投资;严格控制企业和金融机构国外债务规模,特别是控制并减少短期外债;建立健全对QFII 投资管理***策,有效监管外国间接投资资本。
在严格控制资本流入的同时,可以通过鼓励资本流出的方式,减缓本币升值的压力。应当逐步放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鼓励企业进行稳健的海外投资;进一步完善 QDII 制度,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发多样化的外币理财产品;逐步放开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的对外投资限制,鼓励其进行分散化的全球投资;进一步放开居民个人的对外投资限制,逐步放宽购汇额度,允许个人投资外国的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
(二)深化金融监管
从历史经验来看,本币贬值的货币危机往往与银行危机交织在一起,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会放大货币危机对经济的破坏性冲击。因此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是预防货币危机发生的必要措施。应当强化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加强对贷款的风险评估,严格控制贷款资金的流向;从严控制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建立起专门的早期预警和应变机制;在对抵押贷款的管理中,强化对贷款资金流向的监控,防范贷款资金流向股票市场等风险较高的资本市场。
(三)促进汇率自由浮动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使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最终各种影响汇率水平的因素能够通过汇率日常波动被市场吸收,消除对人民币大幅升值或大幅贬值的预期,从而避免货币危机对经济造成破坏性的冲击。
参考文献:
[1]刘惠好. 国际金融.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4
货币升值篇3
1. 国库券:是指国家为了筹措财***资金,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我国自1981年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实物券开始,至取消实物券,代之以凭证式和记账式债券的1998年为止,前后经历17年,共发行了80多个品种。国库券面额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1000元、1万元等。国库券当年虽然发行量很大,但绝大部分到期都兑付了,真正流存下来的十分稀少,因此它受到了众多集币爱好者的青睐。
目前,早期国库券中的高面额品种价格较高,比如:1983年的50元券(立交桥***案)市场价为2300元;1983年的100元券(立交桥***案)市场价高达3800元;1984年的100元券(交通运输***案)市场价也高达3400元。对一些涉市不久的普通爱好者来说,追逐价格很高的高面额券种有一定的风险,可关注一些早期发行的低面额券种,比如:1982年发行的1元面额券(挖煤机***案)和1983年发行的5元面额券(炼油厂***案)。这些虽说是我国发行实物国库券以来,面值较小的品种,但其印刷非常精美,目前存世量也不多,现1元券市价为20多元,5元券市价不到15元,显现出较高的升值潜力,可说是藏友们逢低吸纳的绝好时机,值得收藏爱好者重点关注。
2. 外汇兑换券:是一种含有外汇性质的人民币凭证,1980年4月1日,***授权中国银行在国内发行外汇兑换券。当年曾规定,外国友人、华侨、港澳台同胞进入中国大陆时,须将所持外币到中国银行或指定的外汇代兑点,以当时的汇率,兑换成外汇券,并在指定范围内与人民币等值使用。兑换券面额有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7种面额,兑换券在我国流通了十多年,至 1995年元月1日起退出流通领域后,逐渐进入了收藏市场,并受到了集币爱好者的追捧。
目前,全套兑换券的市场价格分别为:壹角券现价为5元左右,五角券现价为13元左右,壹元券现价为15元左右,伍元券现价为45元左右,拾元券现价为130元左右,伍拾元券(79版)现价为2000元左右,壹佰元券(79版)现价为1200元左右;而88版伍拾元券和壹佰元券的售价要低许多,现伍拾元券仅为800元,壹佰元券不超过600元,大全套兑换券(共9枚)的售价约为4800元左右。与退出的第一、第二套人民币相比,兑换券是属于券种较少、价格较低的收藏佳品,尤其是低面值的壹角、伍角和壹元券,由于售价低廉,很受钱币收藏者的欢迎,是兑换券中值得投资的品种,今后理应有不俗的表现。
3. 侨汇券:又称侨汇商品供应券和侨汇物资供应证,是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生活用品票证。我国分别于1960年和1982年发行过侨汇券。侨汇券一般由省级的商业厅、粮食厅、供销合作社、外管局、银行、侨办等多个单位联合发行,权威性较高,是与人民币等值的有价票证。当年人们可凭它到指定的商店购买多种紧俏商品,它的面值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侨汇券汇聚了粮票、布票、棉票、副食品购买券、工业品购买券等各种票证,有些侨汇券上还印有肥皂票、煤票、油票等稀有票证。侨汇券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案千姿百态。江西省的“八一起义纪念碑”、湖南省的“岳阳楼”、***的“天池”、广东省的城市雕塑等等,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伟人、风土人情、珍稀动物植物***案均尽展其中。因此,人们对侨汇券的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目前,在邮币卡市场里,侨汇券虽说很少看见,但在各地的古玩市场里却常见侨汇券的身影,现一些直辖市和沿海省份发行的侨汇券比内陆不发达省份的售价要低。一些面值低的侨汇券比面值高的售价要低。笔者前不久就曾在上海云洲商厦古玩城看见一张1982年湖南省发行的面值为5元的侨汇物资供应证以80元的价格成交。
货币升值篇4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和VAR模型研究发现,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股票价格的一个标准差新息会在较长时期内引起通货膨胀和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方差分解表明,无论是对通货膨胀还是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股票价格都具有最大贡献率。为了降低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我国在短期应避免出台对股市利好的经济***策。
关键词:通货膨胀 人民币升值 股票价格 VAR模型
随着4万亿的逐步落实、宽松货币***策效果的显现以及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自2009年7月,我国的通货膨胀开始抬头。同比CPI已由2009年7月的98.2攀升至2010年11月的105.1。在此背景下,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治局会议指出,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策和稳健的货币***策。这是2008年11月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货币***策“适度宽松”之后,首次回归稳健。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人民币升值和股市宽幅震荡等宏观问题。
在开放经济中,宏观经济各变量之间存在强关联性。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股票市场与CPI呈负相关性,与西方国家表现出的同向变动规律不一致。商品市场理论和资产组合理论都认为汇率与股票价格波动存在负相关性(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汇率下降意味着本币升值)。但近期来看,股票价格与人民币汇率却表现出相当强的正相关性:人民币升值伴随着股票价格下降。对于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之间的关系,一些学者通过定性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能够抑制通货膨胀,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尽管有不少学者研究了股票价格与汇率波动、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的相互关系,但是这些研究多就两个变量展开,实证研究也多为静态分析。截止目前,研究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和股票价格三者关联性的文献尚未发现。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变量间的脉冲响应函数等定量的方法,研究在当前新经济金融形势下我国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和股票价格波动的关联性,力***为我国当前的物价治理、股票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策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模型选择与设定
1980年Sims将VAR模型引入经济学中,与单方程估计方法相比,VAR方法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多方程VAR系统估计可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并利用乔利斯基分解来识别这些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
以3个内生变量消费者价格指数(cpit)、股票价格(spt)、人民币汇率(et)为例,建立滞后1期的VAR模型:
其中εi,t为随机扰动项,扰动项同期之间可以相关,但不能有自相关,不能与模型右边的变量相关。
(二)数据描述与处理
本文的样本数据区间为汇率制度改革后的2005年7月至2010年11月,共65个月数据样本。股票价格采用上证综合指数来衡量。人民币汇率采用间接标价法,汇率上升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反之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水平由同比CPI来衡量。数据来自wind资讯金融终端数据库、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其中,汇率和上证综合指数采用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为了减小数据波动,对所有数据取自然对数。
实证研究分析
(一)Granger因果检验
在建立VAR模型之前,需要先对CPI、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股票价格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只有在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三个变量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时,才可以建立VAR模型。检验结果见表1。
检验结果显示,对各个变量序列或其联合的检验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通过。这一结论与邓和杨朝***(2007)、骆振心(2009)等的研究相似。但是当考虑通货膨胀、汇率和股票价格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时,汇率和股票价格不再是由汇率到股价的单向因果关系,而是双向因果。因此可以认为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和股票价格波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能够进行VAR估计分析。
(二)VAR模型的识别、检验与估计
为了建立VAR模型,需要首先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并对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在选择最大滞后阶数为8时,LR、FPE、AIC、SC、HQ等5个准则选出来的滞后阶数都为1。在滞后阶数为1时的单位根检验表明,没有根位于单位圆之外,满足VAR模型的平稳性条件。此外,Johansen协整检验的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也都表明(见表2):在α=5%的显著性水平下,最多1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被拒绝,cpi、sp和e三个变量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可以在选择1个滞后期对3个变量序列进行VAR估计。VAR估计结果如下:
(2)
方程调整后的拟合优度分别为:R2cpi=0.9403,R2sp=0.9458,R2e=0.9979,方程拟合程度良好。针对VAR系统整体的AIC、SC值分别为-17.5082和-17.1034,都较小,VAR模型整体效果理想。
(三)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函数描述的是在VAR模型的扰动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新息,对各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由于系统内各变量都经过自然对数变换,若将新息正规化为1,则该标准差新息引起的其他变量的变化值可以理解为对冲击的弹性。
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以及股票价格40期的脉冲响应函数如***1所示。
由各变量对冲击的响应函数可以发现:一是股票价格(SP)和人民币汇率(E)对CPI冲击具有完全相反的响应。一个百分点的CPI冲击,尽管不能立即对股票价格造成影响,但是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较大幅度的拉低股票的价格,并在12期(1年)左右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达到最大,使股票价格下降0.44%左右。这一影响会在27期左右由负转正并开始衰减。一个百分点的CPI冲击在短期对人民币汇率具有微弱的正向影响(人民币升值),并在半年前后达到最大值0.0017%,这一响应在1年后开始转为负值并逐步下降。表明通货膨胀水平的增加在1年内会对汇率有正向作用,而在2-3年内会更多程度的降低人民币汇率或人民币升值压力。二是股票价格冲击会引起CPI和人民币汇率比较大的正向响应。一个百分点的SP冲击会导致CPI快速走高,9个月过后上涨了0.005%,此后逐渐下降,2年后降至零并继续拉低通货膨胀水平0.003%,然后趋于平稳。人民币汇率对一个百分点股票价格冲击的响应比较缓慢,经过一年半左右汇率将会上升0.065%,此后开始减弱,并在3年多后响应趋于零。三是CPI和股票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冲击都有较弱的负向响应。人民币升值一个百分点将会在一年内逐步降低CPI到最大值0.002%,此后这一影响开始变弱并逐渐转正而后趋于消失。与CPI的缓慢降低不同,人民币升值会使股票价格立即下降0.18%。
(四)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了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没能反映这种关系的强度。方差分解把每个内生变量的波动按其成因分解为一定比例的自身原因和其他变量的贡献,因而可以了解到各新息的相对重要性,弥补了Granger因果检验仅给出定性结论的不足。
由***2可知,各变量的一个标准差新息都可以分解为自身和其他另外两个变量的作用,这些作用在滞后15期左右后趋于稳定。整体上,无论是对股票价格自身还是对通货膨胀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股票价格都具有最大贡献率。具体来看,股票价格对通货膨胀的贡献率达到了50%,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贡献率更是高达80%。
结论与***策启示
本文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波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解确定了各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和股票价格波动之间存在关联性,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人民币升值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降低通货膨胀水平,并会导致股票价格的走低;股票价格走高会显著提升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通胀水平的冲击会导致股票价格快速走低,但是对人民币汇率的负向效应要在一年后才显现。第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在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三个变量中,股票价格是最为活跃的影响因素,它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通货膨胀水平以及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对外有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对内有通货膨胀持续升温的威胁,如果***府宏观经济***策的目标是治理通货膨胀并减小人民币升值压力,那么避免出台股市利好***策措施显然是有益的。而且,股票价格的稳定还可以减少国外流动资本对股票市场的投机,可以进一步减小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虽然短期来看,股票价格的稳定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发展壮大,但是考虑到通货膨胀与股票价格间的负相关性,长期而言,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最终将对股票市场有促进作用。因此,避免出台刺激股票价格上扬的***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压力。
参考文献:
1.邓,杨朝***.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关系:人民币名义汇率与上证综合指数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12)
2.巴曙松,严敏.股票价格与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中国市场的经验分析[J].南开经济评论,2009(3)
3.何海峰.对中国未来通货膨胀的一个判断[J].金融与经济,2010(1)
货币升值篇5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金融风险
0引言
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我国开始施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美元持续贬值,造成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于2006年5月15日首次破“8”,2008年4月10日破“7”,而且还有继续升值的空间。那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1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此无关
1.1可以有条件的降低进口产品的成本。在进口产品价格的涨幅小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会使进口的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进口产品的价格将大大降低;对于一些企业而言,如果产品价格以人民币结算、原材料从境外采购,如造纸、汽车等行业,其生产成本因人民币升值而下降,从而提升企业利润。
1.2可以减轻外债负担,不论内债还是外债,从借到还都要经过一定的期限,而在此期限里,由于受汇率、利率的影响,债权人和债务人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对于我国的外债而言,作为债务人,随着人民币升值,到期需要偿还的外债本息所需的本币数量将相应减少,因此可以减轻国家和负外债企业的债务负担。
1.3国内居民出国旅游和留学的成本将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人民币升值,可以使人们花费比以前更少的人民币就可以到欧美等地区留学、旅游。
2人民币升值的消极影响
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它给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我国现行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2.1不利于我国外贸企业产品的出口同时增加失业压力。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其盈利水平与汇率变化密切相关。在产品国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相对于某一外币升值的话,则意味着企业与以前相比出口换回的本币数量减少,企业利润下降,严重影响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提高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例如某服装公司每年出口额约1000万美元,2006年3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7.45:1,2010年3月为6.82:1,中间差价高达0.63元,那么因汇率变化公司直接收益便减少了630万人民币。与此同时,这些出口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由于公司利润减少,一般会采取裁员措施,社会失业压力会逐步显现并加大。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再加上国内通货膨胀引起的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甚至会面临生存危机。
2.2金融风险会逐步加大。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美元不断贬值,增加了债权人的损失。对于外债,作为债权人的国家和企业,随着本币的不断升值,其损失也在不断增加。我国是世界上持有美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同时是美国最大债权人,在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的过程中,损失最大。与此同时国际游资和热钱会以各种方式和手段进入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造成金融市场动荡。
2.3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加。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外资的进入,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保持社会稳定,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在持续增长,流动性过剩逐步显现;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资涌入将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其产生的“财富效应”将引起国内其他产品价格的上涨,这样使我国目前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
3对策及建议
3.1尽可能的改变结算用外币,学会灵活使用各种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在对外贸易中,要根据变化了或即将变化的经济环境来选择相对比较有利的结算用外币。既然国际上美元、日元相对于人民币持续贬值,那么可尽可能的选择其他的结算用外币如欧元(到目前人民币相对于欧元还是贬值的)或外币组合,来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3.2充分借鉴他国经验。例如:日元大幅度升值后,迫使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本田)把企业搬到北美,这些企业在规避风险损失的同时,也造就了今天在北美市场上日本汽车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国内企业可充分借鉴他国企业成功的经验,提高应变能力。
3.3坚定不移促进国内消费,为增加就业创造条件。我国GDP虽然连续多年高增长,但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在GDP的比重是最小的,通过促进国内消费,可以明显改善并解决就业问题,这种现况在2009年汽车、家电产品下乡、国家税收补贴等***策中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
3.4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宏观经济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实践证明,在抑制通货膨胀的问题上,单一的手段是不可取的,其结果只能导致价格上涨的速度更快,易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应适时采取紧缩银根的货币***策,同时放开产品价格,让市场来调节价格的走势,指导资源合理配置。
货币升值篇6
日元升值下日本房地产市场表现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出了战后援助计划,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并繁荣起来,逐步形成了日元潜在的升值压力。1971年12月日本调整汇率,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值为308日元(升幅16.88%),并以此作为标准汇率,上下浮动2.25%,这是日元持续升值前最初一次较大幅度的调升币值,从此开始了长达19年(1972—1990年)的升值之旅:首先是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日本从固定汇率制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转变,日元从1973年2月到1985年9月逐步升值为1美元兑240-250日元,升幅达约16%-19%。然后是1985年12月的“广场协议”后,日本***府和美国一起大规模干预日元汇市,日元兑美元汇率随之急剧攀升。1985年底突破了200∶1,1987年初再突破150∶1,到1988年初已逼近120∶1。在1985-1996的10年间,日元汇率由250∶1上升至87∶1,升值近3倍,1995年,日元曾一度达到80∶1的水平,平均每年上升5.2%。
可以说,伴随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重型、大型产业的高速发展,导致对工业用地的需求剧增,日本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因而日元升值前,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还是比较平稳的。1971-1973年日元升值后,日本房地产业和股市一样开始升温,日本市街地价指数迅速上扬,1973年和1974年分别上涨25.1%和23%,尤其是1985年广场协议后,股价连续5年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地价连续5年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股价涨幅大于地价涨幅,但这都远高于GDP年均5%的增幅。1987-1990年,住宅用地价格年均上涨14.41%,商业用地价格年均上涨15.6%,尤其是1985—1990年6个大城市的土地价格指数,短短5年就飞涨至原来的3倍。有资料显示,1986-1989年房价提高了2倍,1985-1990年日本地价总市值上涨了126%,1990年日本地价总值最高是名义GDP的5.5倍。
日本***府为了抑制过热的经济,开始实行紧缩***策,阻止银行向投机者贷款。1989年11月25日,日本银行将贴现率提高到4.25%。1990年8月再次提高到6%,同时紧缩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宣告了泡沫时代的终结。日经平均股价从1989年12月至1990年1月的3.8万日元暴跌为1990年2月至4月的2.9万日元。1991年,日本房地产价格和股市同时暴跌。据统计,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大城市中各类物业的价格平均下降了50%,特别在东京银座地区,商业性房地产包括写字楼和商铺及其用地的平均价格仅为1990年泡沫高峰时的25%,低于1983年的水平;而住房及其用地的平均价格是1990年的40%,接近1983年的水平。房产泡沫的破灭让银行产生了巨额的坏账,金融业遭到了沉重打击。日本经济从1991年后走向了长期的衰退。
日元升值对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表现在地价上,已从上面第二部分中可以看出,表现在房价上,则可以从下面两***(***1、***2)的走势对比中可以看出。***形对比显示,随着日元的不断升值,东京房价不断上扬,日元升值越大,房价涨幅越多,直到泡沫破灭,两者的正相关关系才告结束:日元升值,房价下跌。
正由于日元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推动作用,日元升值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导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罪魁恶首”。当然,货币升值并不必定导致房地产泡沫,如当时货币升值的德国并没产生房地产泡沫。
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借鉴
根据逻辑分析和对比日本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货币升值对房地产价格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容易产生房地产泡沫,影响经济发展。货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及国民经济的影响路径如***3所示。
日本沿着上述路径走过了升值历程。日本***府由于在房地产泡沫形成前没有采取及时的管理措施,而在泡沫形成后又采取了过激的灭火措施,从而导致日本经济“失去整整十年”。
日本经验教训表明,在货币升值下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货币***策的中间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物价指数。我国已出现日本当年的情形,就是由于房地产投资的带动,与之紧密相关的大宗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幅度已经非常大。但是受到住房消费的挤出效应影响,一般消费品的价格却依然在比较低的水平上,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还没有完全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来,但房地产价格已居高不下。所以,我们在制定货币***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避免***策的滞后。
第二,加强对银行进***地产贷款的监管。要通过控制土地储备贷款的发放、规范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用途、强化个人商业用房贷款管理、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的管理等方式来抑制过热的房地产,降低银行风险。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严格监管是抑制房产泡沫***策是否有效的关键。
第三,紧缩***策的程度不宜过大。过大的力度会加剧房地产的动荡,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冲击。在运用利率、税收***策的时候不应 “一刀切”,而应该根据房价、收入水平等有区别地制定。要提高购买高档房的成本,重点监控高档房的交易资金情况。
第四,对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要加强监控,以防范外资大量流入流出,冲击房地产市场。有资料显示,已有不少外资流向东部沿海城市购买房地产。一方面是预期人民币升值,赚取汇兑收益,另一方面赚取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收益,这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影响非常大。
第五,加强对地价的监管。***府部门应对土地价格进行及时的统计和公布,以保证市场信息的公开性,杜绝土地市场的“黑箱操作”和“地下交易”,并完善土地税制,充分发挥土地税收对土地资源合理使用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卡尔弗利.从股市到楼市的繁荣幻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徐滇庆,于宗先、王金利.泡沫经济与经济危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周旭霞.从日本泡沫经济看我国房地产.中国房地产报,2004-8-27
4.冀志罡.日本房地产溃败1991.中国房地产报,2005-6-13
货币升值篇7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通货膨胀 外币投资 外汇储备
一、 人民币升值与升值原因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数值越大意味着1单位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越多的本国货币。我们所说的人民币升值并不是数值上的上升,而是下降。例如:2010年,人民币汇率为1:6.6515相比于2012年人民币汇率即期市场再创汇改后的1:6.3391表示的就是人民币的升值而非贬值。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种:1.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不断增长,是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动因。2.资金流入的扩大也是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原因。3.日本、欧盟和美国等国家不断对中国施压,以不合理的低价为借口要求人民币上升。
二、通货膨胀及其产生的原因
通货膨胀指货币流通条件下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需求拉动2.成本推进3.结构性通货膨胀4.输入型通货膨胀。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除食品涨幅较大外其他类别产品涨幅都不算很大,因此属于结构性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3种情况:一是国内某些部门需求多于供给导致价格猛涨,扩散到其他部门使一般物价水平上涨;二是国内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平衡。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带动其他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导致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三是开放型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影响而趋于提高时波及到非开放型经济部门,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二、 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矛盾”关系
(1)人民币升值与国内物价的偏向理论的分析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直接作用是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国外涨价,国际竞争力削弱。从进出口方面,人民币的升值对于中国的出口是很不利的,而对于中国的进口却是有利的。首先表现在进口原材料成本的降低,进口成本的下降自然导致国内商品价格的下降,即通货紧缩。另外,出口的困难也会给国内的企业制造业产生改进管理,生产技术的压力,生产技术的提高也会减少商品的成本进而导致国内的通货紧缩。
此外,我们知道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格水平的比率即ε=e*(P/P*),于是有e =ε*(P*/P),其中P*为国外价格,P为国内价格。则变动率可以表示为e的百分比变动=ε的百分比变动+ P*的百分比变动-P的百分比变动,即e的百分比变动=ε的百分比变动+(π*-π)。通过该公式我们知道高的国内通货膨胀π意味着e的下降即本国货币的贬值。但是在中国,人民币的升值与国内通货膨胀是并存的。
(2)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是并存的原因
首先,这种现象的“矛盾”并存与外国货币的涌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外国货币的涌入有以下两个渠道:其一,中国出口的增加使得出口企业赚得的外币越来越多,外币来到中国后需要大量的人民币与之兑换于是央行发放的货币开始增加,市场上的人民币也会增加。其二,外国投资的增加。虽然中国***府试***通过增加海外采购的方式降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但西方投机者还是认为人民币迟早会升值,所以一些海外游资都纷纷把外汇在中国兑换成人民币存起来,期待人民币真的升值以后再兑换成原来的外汇,到时中国的金融机构必然全额给予兑付,中央银行被迫多发行人民币。这样,通过上面两种方式,国内的货币(通货)的发行量就超过了实物的生产量的增长,从而导致了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因为外汇占款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又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就是从外国货币涌入的角度对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矛盾”并存现象的解释。
其次,资金的供给并非平均得同时流向各个行业,这种结构的失调性无法导致各种商品的价格同时的等幅度得全面上涨,而是过多的货币先流入强势部门或行业,比如房地产,先是从房地产市场上寻找出路,推高房地产价格;当炒股的热潮开始的时候,大量的资金又流向股市,吹大这些泡沫。之后这些行业开始投资和消费来推高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于是关联行业价格上涨,收入的增加使得他们又开始投资和消费,再对产品价格产生提价影响。这种投资、消费、再提价的周而复始的泡沫计划使得中国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
因此,通过以上对这两种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的经济并不是表面上的蓬勃发展。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仍然是中国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人民币升值问题,央行应该完善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弹性;对于国内通货膨胀问题,在短期内,央行还是要收紧货币供应、减少银行信贷、遏制大量的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并且加强外汇管制,特别是对大量外资流向的监管。
参考文献:
[1]姜克波.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3-55.
[2]张小雪.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影响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3期
货币升值篇8
论文摘要:1985年9月至1995年的日元升值,导致了日本的金融资产泡沫,日本产业大量向海外转移、本土制造业走向衰退。1995年日本对美元一度升至1美元兑80日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当时日本国内掀起了日本“产业空心化”和产业衰退的恐慌情绪。笔者将日元升值和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以探讨日本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日元升值方面的经验,从而为中国的产业调整和人民币升值问题提供参考。
一、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一)日元升值引致产业空心化
1985年9月,美国为了解决持续快速增长的贸易逆差问题,与日、德、法、英等国签订了“广场协议”,要求5国***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逐步缓解美国贸易逆差问题。“广场会议”后日元大幅升值,引发了日本的海外投资浪潮。1985年至1995年长达10年的日元升值给日本国内制造业沉重打击,对此,日本采取了扩大海外直接投资的策略,大规模增加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并采取当地生产和当地销售的策略,以避免日元升值带来的产品价格的提高。
日元的大幅升值,使得日本与欧美的劳动生产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打破了原有日本以国内生产为主,然后采取出口贸易的方式。同时,日元的升值使得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相对于日本企业而言越来越便宜,这极大地降低了日本在欧美的生产成本。在这一时期,日本***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日本企业加速海外投资的产业***策和金融***策,迫使日本企业走上了海外投资之路。1985年到1995年间,大量日本企业投资于海外,实施国际化战略。结果导致日本本土制造业雇用规模缩小,中小企业群体出现大量的转业、弃业情况,日本国内投资比率大幅下降,导致日本国内产业空心化。
(二)日元升值引发日本经济泡沫
1.日本经济泡沫的形成机理
日元持续大幅升值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涌入日本,它们大量投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推动了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同时,在美国的国际协调***策的影响下,为了缓解汇率升值造成的经济紧缩,日本在日元大幅升值的期间实施了低利率的扩张性货币***策。超低的利率水平导致了日本货币供应量持续快速增长,央行贷款也高速增长。这些贷款大部分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此外,日本***府为了抑制日元的升值,经常干预外汇市场,日本银行大量买进美元和卖出日元,造成日元供应量快速膨胀,国内基础货币供给增加,1987年,日元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达到10%以上。到90年代初已经接近于零利率,由此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
2.日元升值对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日本的股票市场从1986年1月开始正式进入大牛市,当时日经指数达到了13 000点,到1989年12月29日升到38 915点,4年上涨3倍。日本股票市场和货币供应量一起到达高点,足以说明扩张性货币***策对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作用。
在股市上涨的同时,日本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非理性繁荣期。从1985年开始,日本土地价格进入大牛市,1985年至1990年的房地产泡沫期间,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上涨了3.4倍,住宅用地上涨了2.5倍,大阪的上涨幅度更大,商业用地上涨了3.9倍,住宅用地上涨了3倍。此外,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土地财富已经占到了国家财富总额的70%,而同期美国仅占25%,土地资产泡沫严重。
在日本国内宽松的货币***策的影响下,在外汇干预***策和大量国际投资资本共同推动下,日本的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等资产价格飞速上涨,而与此同时,日本的消费物价指数和批发物价指数却保持相对稳定。这就充分说明了日本股价和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大幅度上涨的同时,没有合理的经济增长基础作为支撑,进而产生经济泡沫是必然的。
二、人民币升值与日元升值的比较分析
日元汇率升值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为我国在当前汇率升值阶段预防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为探讨人民币升值问题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笔者试***通过这一路径对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资产价格泡沫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中日货币***策在升值过程中的差异
人民币汇率升值同日元升值最大的差别来自于货币***策的不同,日本针对汇率升值所采用的是扩张性货币***策。相比之下,我国正面临经常性账户和资本性账户的“双顺差”,虽然面对较大的汇率升值压力,但是我国依然选择了从紧的货币***策。央行虽然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但是通过发行央行票据进行了相应的对冲,汇率干预的净效应并没有导致国内基础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我国流动性仍然处于相对过剩状态。
(二)人民币升值对股市和房市的分析
在流动性过剩和汇率长期升值的背景下,我国资产价格也在某种程度上对预期汇率升值和汇率实际升值做出了反应。现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1.人民币升值对股票市场的分析
从作用机理上看,货币升值影响股票市场以增加基础货币为媒介。本币升值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量来为股市融资,也就是通过增加货币的流动性使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其作用机制为:(1)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抑制这种不利影响,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买入外币、抛出本币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使本币的流动性增加增加的流动性进入股市追逐高额利润推动股市非理性上涨。(2)人民币升值外资进入国内以获取升值所带来的好处大量外资的涌入必然导致基础货币增加本币的流动性增加增加的流动性进入股市追逐高额利润推动股市非理性上涨。
从短期看,主要是汇率变动预期导致投机性热钱流动,影响股市资金供给和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包括股票在内的资产价格产生同向作用。汇率预期对股市产生短期效应,其持续时间长短还取决于汇率变动的方式。如果不存在***府干预,市场汇率调整通常会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相对稳定水平(甚至超调),此时有关汇率变动的预期趋向稳定,股市也随即平稳运行。在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府可能出于稳定宏观经济的考虑,并不愿意采用一步到位的方式重估币值,反而会刺激市场不断产生进一步的重估预期,导致股市在较长时间内大幅震荡。
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后,股票市场走向也呈现上升的趋势,由于我国实行外汇管制,汇率的波动也使得股市波动。
尽管汇率变动不是影响股价变动的惟一因素,且汇率变动的不同阶段对股价变动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别。但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大量国际投机资本涌入我国,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股市的非理性上涨有关。
2.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
房地产市场自2002年以来逐步升温,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房地产泡沫论开始产生。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长期背景下,国际热钱持续、大量地涌入,足以引发资产泡沫。中国房地产泡沫与汇率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汇率失调的情况下,市场力量就力***把汇率调整到均衡值。如果汇率不调,就有通货膨胀,两者都是回归购买力平价的渠道。通货膨胀首先表现为地产过热,然后反映为房地产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因而,中国的房产价格问题,己经远远超出房地产问题范畴本身,而直接与我国的货币***策和汇率***策包括汇率目标、货币发行量、外汇储备以及国际汇率走向相关。即使我国***府已经开始对房地产市场严加调控,仍然有大量的国际热钱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转贴于
从目前国内资产价格的走势看,资产价格并没有达到过度膨胀的程度,但是国内房地产价格和土地价格的上涨速度,以及股票市场的上涨和波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了泡沫的成分。因而,在汇率长期升值的背景下,央行在货币***策框架内应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预防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
三、日元升值对中国的启示
(一)本币升值要符合本国经济基本面
为了让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尽快摆脱萧条,日本进行了产业***策的调整,其本质上就是想通过产业升级,带动日本经济复苏,保持日本经济良好的基本面,以振兴和恢复日本经济。通过前文论述,笔者认为,我国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与贸易顺差持续调整增长、美元进入贬值周期有关,其深层原因则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快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因此,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保持经济结构的动态合理化,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日本在1991年经济形势大幅下滑,其重要原因就是日元的升值与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严重偏离,最终的结果使得日本经济进入萧条。
总体上讲,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按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相对于一个未充分就业、低收入和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基本面而言,如果***策、体制、结构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协调,其币值不应存在严重低估。正是由于***策、体制和战略调整滞后所造成的贸易粗放增长和外资偏好以及外汇供求矛盾,直接导致了人民币目前强烈的升值预期,而决非正常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使然。当然,对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的非理性判断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说明人民币升值压力具有很高的“虚拟性”。从长远趋势看,人民币是升还是贬取决于未来的经济基本面。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大于日元
中国当前面临的状况与日本当时的处境不同,人民币比日元所面临升值压力更大。首先,在全球经济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宏观环境下,与当时日本面临日元升值相比,中国面临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及国际货币流通。其次,日元面临升值压力时,大部分国家采取固定汇率制,还没有实现资本账户的可兑换。但目前中国面临的情况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都基本实现了浮动汇率***策下的经常账户及资本账户交易自由化,并清除了不同的外部障碍。再次,与日本存在大量资本账户逆差不同,中国的资本账户仍显示大量顺差。此外,大量热钱回流至中国促使中国累积可观的外汇储备。
(三) 警惕汇率升值万能论
人民币汇率升值一度肩负了减少贸易顺差、调整贸易结构、降低外汇损失和调控经济失衡等多重经济责任和改善中美贸易关系的重大使命。从日本的经验来看,汇率升值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仅仅通过汇率调整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通常预料货币升值会提高美元出口价格,因而削减价格的竞争力并减少出口量。然而,根据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经验,日元升值对出口总额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还造成了日本扩大海外投资的数量。从目前来看,现今的不均衡主要反映了国内储蓄与投资不均衡。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汇率受资本流动与国家间利差的影响,使得汇率作为调整经济失衡的角色和作用有所下降。因此,不能企***通过单一的汇率方式来解决国内储蓄投资结构的不均衡等多重因素引发的问题。
(四) 重视推进产业升级
日本***府在泡沫经济以后重视创新型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保持本国产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我国的出口产品增值率低、附加值低,这与我国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善贸易顺差,不只是通过汇率的调整和出口***策的控制,同时也应根据国情,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改变我国的产业结构。我国在高新产业中虽然起步较晚、比较成本高,在国际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其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对国计民生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重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高新产业发展壮大。这样才能迅速扭转我们的劣势地位,才能保证我国在国际上的自主地位,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森俊树, 赵志君. 人民币汇率评估:日本经验谈.宏观经济研究, 2006,(4):48-63页.
[2]王伟旭, 曾秋根. 人民币汇率挑战与变革选择.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4年版,第118页.
货币升值篇9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通货膨胀 热钱 ***策困境
一、引言
2010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明显。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重启汇改,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改变2008年7月以来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然而,自6月19日二次汇改以来,到11月19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达到了6.6408,人民币累计升幅达到2.8%。与此同时,今年国内物价水平上升显著,10月份公布的CPI指数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了0.8个百分点,创25个月以来新高。针对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市场存在着宏观调控***策势必陷入无法实现内外均衡的“***策困境”的看法。
二、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并存现象的分析
根据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提出的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它的对外价值,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根据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用i和i′表示本国和外国t期的通货膨胀率,St-1、St分别代表基期和t期外国货币的价格,则相对购买力公式可以表达为:
St/St-1=1+i/1+ i′
根据上式,如果一国的通胀率大于外国的通胀率,则本币贬值;反之,则本币升值。但是,目前中国的通胀率远高于美国,而人民币却升值显著。这种情况显然与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相悖。我认为这是因为推动这次人民币升值和诱发本轮通货膨胀既存在共同因素,又具有各自***的因素。
1.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产生的共同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推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持续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同时国内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流入,形成了强大的升值压力。金融危机后,美元持续贬值。美国***府为了复苏本国经济,推行量化宽松***策,加速美元贬值。由于市场存在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量“热钱”流入中国。这又造成了国内流动性过剩,加剧了通货膨胀。
2.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产生的***的因素
人民币汇率问题其实已经不单是经济问题,它也成为国家之间***治和博弈的手段。近年来,美、日等国在关键时候用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已是屡见不鲜了。
本轮的通货膨胀是流动性过剩诱发的。流动性过剩的局面的形成来自国内国外两方面。除美、日等国推行量化宽松***策带来的影响外,***府的4万亿投资方案导致了国内货币供应激增。国内国外两个流动性源头的闸门的打开,造成了货币供给过量。另外,在全球性通货膨胀的背景下,美元贬值带来了对大宗商品的重新定价,推动相关进口产品的成本的上涨。
三、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并存形成的“***策困境”的分析和建议
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下,市场普遍认为宏观经济***策难以实现控制通货膨胀和保持汇率稳定内外协调,***策取向上势必形成冲突。一方面,为了汇率稳定,央行要动用人民币购买美元,这就增加了货币供给,加剧了通胀压力;另一方面,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利率又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这就形成了“米德冲突”。
央行2010年10月19日宣布的加息,市场对此的看法不一。部分学者、机构认为这是情理之中,因为9月份公布的CPI增幅已经达到了3.6%,有必要采取加息措施控制通货膨胀。而其他人则认为加息一方面会带来汇率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又会引起套利资金的流入,最终影响紧缩的货币***策的实际效力。
我认为,要解决这种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并存形成的“***策困境”,首先要对这阶段套利资金的流入有个正确的理解。我国目前实行对外汇资本项目有管理的体制,资本不是完全自由地流动。但是“热钱”流入的渠道很多,可以绕过银行,通过地下钱庄、网络炒汇等方式进入,防不胜防,不可能说完全杜绝套利的机会。其次要对目前的***策的重点有个正确的把握。从近来频频的***策举措和决策层公开场合的表态来看,目前***策目标关注点已从保增长转向了防通涨,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虽然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出口企业的利润,但人民币适度升值是有必要的,这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一个契机。相比之下,超预期的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的伤害和风险会更大。
目前,我国***府在对待“热钱”上持谨慎态度,一方面在堵,一方面在疏。这就好比央行行长***比喻的大池子,既要扎紧入水口,控制入水量;又要打通出水口,建立一个蓄水池,把多余的水暂时放到蓄水池中。我认为***府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合理,未来还需要优化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策工具,采取“多管齐下”,打好“***策的组合拳”。具体有以下三点:
1.加强外汇资本项目管制,打击“热钱”违规流入
从2010年2月开始,外管局开展多次专项调查,加强对无真实贸易或投资背景违规跨境流动资金的打击。国家外管局《关于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旨在减轻结汇压力,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威慑和惩罚。通过加大对违规流入的资金的审查,可以一定程度控制“热钱”的流入。
2.综合运用紧缩货币***策工具,控制通货膨胀
面对套利资金的流入,央行传统的做法是发行央票对冲多余的人民币,保持国内币值稳定。通过发行央票回笼资金的同时,还要提高央票利率。从11月9日发行的一年期央票利率提高5个基点,达到了2.2437%,11月11日发行的3个月期央票利率提高4个基点,达到了1.8131%,三年期央票利率提高15个基点,达到了3%。
另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成为央行的常态化手段。央行11月19日消息,决定11月29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这仅距离上一次宣布上调仅9天,是央行本月内连续第二次全面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准备金率,也是今年以来第五次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准备金率。
3.搭配运用利率和汇率工具,弱化“热钱”作用
以上两点都是目前***府在有效执行的,相比之下,加息对于决策层而言,应该是一个更复杂、更艰难的决定。未来是否还会加息,要视国内通胀走向和紧缩货币***策的执行效果来定。如果通胀还在继续,那加息就是必然选择。
至于加息***策引发“热钱”流入问题,我觉得可以结合汇率工具来削弱它的影响。破坏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是一个值得思考问题,我认为人民币升值可以选择缓慢升值、有升有降,呈现象征性波动的路径。这样,流入中国套利资金尽管可以实现利差的收益,却要承受抽回资金时人民币汇率下降的风险。通过人民币升值路径和节奏的调整,加大“热钱”流入的风险成本。将加息和本币升值结合使用,这也符合斯旺提出***策搭配理论和“米德冲突”的解决办法。
另外,对于流动性大的套利资金而言,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进入中国的楼市、股市获得收益。所以,加息等紧缩货币***策会加大“热钱”流入的收益不确定性,使得“热钱”不敢盲目大量进入。
参考文献:
[1]步艳红:人民币升值:调控通胀预期和维护经济稳定的有效手段 [J].银行家,2010,(3):83-85
[2]陈 欣:浅析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和我国通货膨胀的关系 [J].消费导刊,2008,(21):58-59
[3]周 涛:米德冲突下央行如何应对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24(4):33-37
[4]屈飞 姚敬: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存现象浅析 [J].深圳金融,2008,(5)
货币升值篇10
【关键词】人民币 升值 贬值 宏观经济***策
大多数人都认为人民币币值稳定就是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使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极具的波动,认为这是中央银行货币***策的首要目标。而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则表示,人民币币值稳定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物价稳定,二是汇率稳定。传统上保持币值稳定主要考虑通货膨胀等四方面的因素,但是实际上要统筹考虑到这几个因素是比较困难的,只能在某一阶段更加侧重其中一个或两个因素,这样会比较合理。
一、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各个国家的影响
关于人民币汇率,主要贸易国的各种汇率都要保持稳定,只有汇率稳定各国的贸易才是公平的、稳定的,对谁都不会产生伤害。如果单方面要一个国家的币值升值,在正常的贸易额下损害的就是升值国家的利益,这不用多说。因此,每当欧美国家出现经济问题或者贸易问题,就希望其他国家货币升值,例如80年代要日元升值,这两年要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从长远来说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有利于世界的经济,但如果它忽高忽低,就不利于中国经济,也不利于他国经济。对于人民币升值还有一个观点,中国是贸易强国,贸易强国的货币就应该越来越值钱,是强势货币。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一种货币要真正在世界许多货币中成为强势货币,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币值问题。人们觉得人民币在任何情况之下都抗风险、都稳定,那他就觉得人民币是强势货币。因此,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一直受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
1、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关于人民币升值,中国近年一直在承受来自日美的国际压力。国内众说纷纭,当局者莫衷一是。谈升值,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货币升值。实际上,货币升值有两种涵义,即货币涵义与物价涵义。第一,在国际货币市场中提升购买人民币的价格,即提升人民币对于其他货币的价格,此即货币升值的货币涵义。第二,货币升值亦意味着提升人民币与实物商品的交易能力。币值在实物意义上等于购买力,提升币值(在物价稳定不变的条件下)即提升货币之实物购买力。但实际上,货币升值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若使人民币升值,不仅意味着人民币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价格升值,也意味着以人民币估价的所有资产(包括劳力)及商品价值对于国际货币的价值普遍上扬。换句话说,此意味着物价工资水平的普遍上涨。因此,货币升值表面上看好像这个国家货币更值钱了,实际上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十分不利。货币升值后,按外币计算的商品出口价格相应提高了,这就削弱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却又使进口商品价格降低了,大家都愿意买进口货而不愿买本国货,造成本国货在内销上的困难。同时,货币升值还会使外汇储备受到损失,使外汇储备折成的本国货币相应减少。这种由币值上升引起的物价上扬不同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发生原因是由于货币发行量过大,引起货币与商品之比例失调,从而导致物价上升,通常是在收入水平(工资)不变或变动幅度较小下的价格上涨,而货币升值引起的价格上涨则包含着一般工资水平的上涨。
2、人民币贬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货币贬值有利于鼓励出口,抑制进口,从而改善国际收支。货币贬值后,会使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下跌,提高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而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降低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但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必须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只有满足此条件,出口商品数量的增长才能弥补价格的下跌,提高出口贸易额。而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不合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只占总数的20%,出口需求弹性较低,需求量稳定,即使人民币贬值也不会产生较大的需求增长,最终导致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此外,人民币贬值也会影响国内的物价水平,造成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通过以下三种渠道引导通货膨胀:第一,货币工资机制。进口物价上涨会推动生活费用的上涨,导致名义工资的上涨,名义工资的上涨反过来又推动生活费用的上涨,如此循环往复;第二,生产成本机制。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导致以其生产的商品价格上涨,推动物价水平的提升;第三,货币供应机制。人民币贬值后会导致***在结汇时付出更多的成本,货币供应量相应增加。若人民币贬值能改善国际收支,使国际储备增加,则货币供应量也会增加,从而提高通货膨胀。
目前我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似乎人民币贬值是对付其有效的手段,而实际上,由于贬值具有很强的惯性,会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最终会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不仅如此,人民币贬值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发展同样会造成不利影响。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实际是为落后产业提供保障,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了我国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中国已经成为WTO的成员国,随着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一些综合实力不强的国内企业在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的狙击下必将濒临倒闭。因此,从长远来看,人民币贬值对建立***自主的本国工业体系是潜在的威胁。最后,利用外资是我国的基本***策,通过引进外资,伴随了先进技术的进口和本国管理水平的提高,弥补经济建设的不足。但人民币贬值会对利用外资产生负作用:第一,外资中的长期资本主要追求收益性,所以暂时的货币贬值不会对其造成明显的影响。可是,一但投资者预期人民币持续贬值,鉴于对投资安全性的考虑,有可能大规模撤资;第二,短期资本对人民币贬值的反应就会很敏感,一旦人民币贬值,短期资本就会迅速撤出,造成外汇供不应求的局面,人民币就会进一步贬值,这会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而且,人民币贬值后,以外币表示的资产价值大于人民币表示的资产价值,人们愿意持有外币,从而造成资本外逃,产生外汇短缺,抑制经济发展。
二、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好处
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是促进人口就业和稳定外贸;第二是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第三有利于防范热钱。
首先,人民币和其他所有货币一样,是在国内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而货币的发行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过去全球经历了金本位和复本位时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与其所垄断的石油资源绑定在一起。美元自身也是商品,美元价格随国际油价浮动,美元也随着石油的供应流向全世界。可以说,发行美元的参照物就是石油,美元也可以被认为是以石油为本位。石油本位确定了美元的强势货币地位。因为只有美元与国际油价绑定,而国际油价又是具有垄断性的。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其海外贸易逐步扩大,中国也逐步掌握了大量外汇储备,因此人民币与美元相绑定,又由于中美之间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于是形成了一套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差,并以美元为参照物发行人民币。人民币的发行量与美元汇率挂钩,随美元浮动做相应调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协调好就业、利率和货币发行量之间的关系,就能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人口数量比美国的四倍还多。大量的人口需要就业,如果人民币发行量缩减,也就是所谓的“人民币升值”,国内的货币流量将随之缩减。这将无法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中国人口的失业率也将迅速被推高,因此,中国必须采取积极的财******策。
其次,在全球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增长。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稳定的币值有利于建立稳定良好的贸易关系,不至于使贸易市场的交易大起大落,从而也防范了贸易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减少了贸易风险,这无异于给贸易双方买了一份平安险,利大于弊。
最后,人民币保持稳定也有利于防范热钱,不能够给投机者以明确的升值预期。如果人民币汇率跟着热钱的预期走,央行面临的干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异常敏感,稍有风吹草动,投机者都会闻风而动。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一是由于中国外汇储备不断上升,人民币有升值压力;二是美元走软,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三是市场效应推动人民币升值预期,美欧先后都提出要人民币升值,市场预期人民币可能也会升值,而奥巴马访华强化了这种预期。此外,热钱流入本身也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因此,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是不容怀疑的。
三、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所采取的措施
从宏观上讲,一国的汇率是由一国的经济决定的,汇率的变动也是由经济的综合情况来决定的,一国汇率的高低,直接表现出一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的***治权。汇率的变动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许多问题,现在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已经不仅仅是国内的问题,还要考虑国外的因素。这其中就要统筹考虑四方面的因素: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汇率不能说上升就上升,我们要充分结合国情,要从多方面考虑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不能道听途说,要拿出自己的观点来。前些阶段的人民币是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如今也要继续推行积极的财******策,具体可分为三步走:一是要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为目标。二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逐步放弃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目标,逐步转变为参考一篮子货币,如央行的汇率目标可由人民币钉住美元转变为钉住人民币有效汇率,确保人民币币值的总体水平稳定,同时应根据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目标来确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三是最终放开人民币对美元或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弹性,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机制,人民币汇率将由市场供求来决定。这是以现代经济学对我国目前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同时也必须指出,当前执行的积极财******策是作为短期***策措施运用的,即在近一两年内主动执行较为宽松的财******策体系,目的是自觉运用财***手段在市场经济中的反周期作用。通过不断地调节货币***策松紧的程度,使之既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又适应解决就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姜波克:国际金融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于立新、王***:国际金融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 克鲁格曼等: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1998.
[4]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1997.